声音的数字化表示

声音的数字化表示
声音的数字化表示

声音表达信息的特点及数字化表示

惠水民族中学濛江校区信息技术教研组集体备课

主备人:李秋霞授课人: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教材中的第三章第一节“多媒体作品中的声音”,声音同视频、动画一样,都是重要的信息表达方式,由于数字化音频在加工、存储、传递等方面的方便性,它正成为信息化社会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因此这一节要让学生了解声音数字化表示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数字化声音进行信息交流。

二、教学目标

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根据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声音表达信息的特点,感受声音在人类表达、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数字音频与模拟音频的区别、体验声音的数字化过程以及了解midi音乐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使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的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明白“要知此事须躬行”的人声哲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深入了解声音表达信息的特点,理解声音数字化表示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模拟音频转换数字音频过程,掌握声音数据容量的计算。

四、学情分析:

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图形、图像的数字化,由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由老师来灌输知识,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能力缺乏,自我学习意识教差,所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作为主体在课堂发挥。

五、教学方法

兴趣引导、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探究

考虑到学生认知方式,从实际生活入手,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示,并用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并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探究,让学生以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获取知识,组长组织本组同学讨论交流,由基础较好的学生带动其他组员共同深入实践学习,教师巡视并给以帮助提示。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巧设导入、激发兴趣(3分钟)

播放惠水民族中学濛江校区的校歌《永不停步》的MV前27秒把音频分离出来并删掉,后面加上音频),教师提问:观看有音频和没有音频的MV,有什么感想?

学生回答:有音频的感觉很好…

师生共同总结声音表达信息的特点:声音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信息媒体,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信息媒体。二、小组合作探究、深化知识(20分钟)

让学生阅读课本44-45页,解决以下问题:

任务一

教师随机抽取个别小组回答以上问题。

任务二

教师进行补充和讲解,重点讲述声音的数字化过程:(一)声音的数字化有三个步骤:

1、采样:每隔一个时间间隔在模拟音频波形上取一个幅度值。一个连续的模拟音频波形,就产生了一组离散的数值序列。

(1)采样周期:每次采样的时间间隔。

(2)采样频率:单位时间内采样的次数。采样频率越高,

声音的保真度越好。

2、量化:将模拟音频信号的电压幅值范围划分为2n个级数,每个级数对应一个二进制数字;将各个采样结果提升或下降到级数值,形成一组二进制数字序列。

(1)N被称为量化位数,指描述每个采样点值的二进制位数。

(2)量化位数反映度量声音波形幅度的精度。一般为8bit、12bit、16bit

以上两个步骤是模拟/数字转换器的主要过程。经过采样、量化,就可以将模拟音频信号转化为一组用来表示声音的二进制数字序列----数字音频

3、编码:将数字音频序列按照一定的格式记录下来。

常用编码有波形编码、参数编码、混合编码。

①波形编码是利用采样和量化过程来表示音频信号的波形,使编码后的音频信号与原始信号尽可能匹配。适应性强。音频质量好。

②参数编码是通过分析声音的波形,提取特征的方法,产生必要的参数,对声音波形的编码实际就转化为对这些参数的编码。计算量大、保真度不高,适合语音信号的编码。

③混合编码是介于波形编码和参数编码之间,集中了这两种方法的优点,可以在提高压缩率的同时得到较高的音质。常见的数字音频格式(MP3、杜比数码)

(二)MIDI音乐

二、拓展延伸、提升能力(10分钟)

1、未经压缩的数字音频数据传输率可按下公式计算:

数据传输率(b/s)=采样频率(Hz)×量化位数(bit)×

声道数

(其中,数据传输率以每秒比特(b/s)为单位;采样频率

以Hz为单位;量化以bit为单位。)

声道数目:单声道一次产生一组声音波形数据;

双声道一次产生两组声音波形数据;

2、波形声音经过数字化后所需占用的存储空间可用如下公式计算:声音信号数据量(Byte(字节)) =数据传输率( b/s )×持续时间(s)/8

针对训练:任务三:5分钟立体声32位量化位数,44.1KHZ采样频率的声音,不压缩的数据容量为多少MB ?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2分钟)

总结:声音数字化的过程:采样、量化和编码。

作业:比较MIDI音乐和波形音频音乐。

声音的数字化

声音的数字化 盐城市时杨中学刘鹏飞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次说课的题目是《声音的数字化》,我们采用的教材是教科社出版《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模块,本节课为第三章第1节的内容。这节课内容能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能够使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理论知识认识的更加深刻,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a、了解在多媒体技术中,声音的数字化表示 b、了解计算机和网络是怎样存储、处理和传递声音的 过程与方法: a、通过构建生动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兴趣的带动下,跟随教师积极学习 b、通过小组互助学习,让学生充分的吸收和掌握知识 c、通过自主探究声音的数字化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并强化他们的审美意识 b、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合作能力 3、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声音的数字化过程 教学难点:自主探究声音的数字化 二、说学情 我校高二年级学生经过必修模块的学习,对声音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有所掌握, 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与能力结构,此时的自我表现欲、创作欲比较强,同时他们具备了利用搜索引擎在网上有针对性地获取信息和寻找答案的能力。但这一节知识理论性较强,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不能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三、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激趣导入法、讲授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游戏教学法。 学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本节课让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进行,营造热烈和谐的学习气氛。 考虑到整个班级水平差异,事先将班级分成几个小组,在每组中设立一位计算机水平较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这组学生的答疑和管理这组的纪律

数字化声音试题

选择题: 1、关于“录音机”软件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录制60秒的声音 B.可以播放各种类型的声音文件 C.可以消除声音文件中的杂音 D.可以将两个WAV格式的声音文件合并成一个声音文件 2、目前,媒体播放与控制软件有很多。下列不属于媒体播放软件的是() A.RealPlayer B. winrar C.录音机 D.windows media player 3、素材库中包含①1.bmp、②2.avi、③3.midi、④4.mp3、⑤5.jpg、⑥6.mp4 等六个文件。全部是声音文件的是(③④)。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⑤⑥ 4、关于声音文件的播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计算机操作系统自带的媒体播放器可以播放所有类型的声音 B.wav是一种声音文件格式,通常用于网络上播放 C. ra或rm能够边下载边播放,也被称为“流”式声音 D. MP3是一种压缩储存声音的文件格式,文件所占空间很大 5、关于数字化声音正确的说法是:() A.声音是以数字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中 B.数字化声音就是以数字的形式把声音转化成计算机文件 C. 把连续变化的波形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存储到计算机中就是数字化声音 D.以上都不对 6、素材库中包含①mp4,②avi,③midi,④mp3,⑤jpg,⑥bmp六种文件。全 是声音文件的是:③④ 7、属于“流”式声音的是:ra A. wav B.midi C.ra D.cd音轨 8、关于播放清单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声音文件只能添加到一个播放清单中 B.播放清单制定好以后,其中的声音文件只能按顺序播放 C. 一个声音文件可以同时添加到多个播放清单中 D.播放清单中的声音文件播放时,不能控制其播放音量 9、关于播放器软件的说法,以下哪种是错误的: A.一种播放器通常能播放多种声音格式的文件 B. 一种声音格式的文件播放时一般需要固定的一种播放器 C.声音文件的图标有时会随播放器软件的图标变化 D.“流”式声音格式文件一般用于网络上播放,可以边下载边播放 10、用下面设备可将声音输入到计算机中的是:话筒 A.耳机 B.扫描仪 C.话筒 D.数码相机 11、以下不属于音频信息采集、加工工具的是:Photoshop A.录音机 B.超级音频解霸 C.photoshop D.goldwave 12、李明同学使用windows系统中自带的“录音机”软件录制了几段声音文件, 下面操作中,他无法继续用“录音机”软件完成的是:消除录制中产生的 杂音 A.去掉多余的空白部分 B.将几段声音文件合并成一个文件 C.把两段声音合并叠加 D.消除录制中产生的杂音

项目二第二课时 了解声音和图像的数字化

第一单元数据与信息 项目二探究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认识数据编码 第二课时了解声音和图像的数字化 ■教材分析 本项目旨在落实课标中“知道数据编码的基本方式”这一内容要求,让学生在体验数值、文本、声音、图像的基本编码方法的过程中,了解在数字化工具中存储数据的一般原理与方法。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强,且对于高中生有一定难度。 教材继续延用“鸟类研究”这一项目情境,从“将鸟类研究过程中采集的数据数字化后存入计算机”这一需求出发,以生活中的编码为切入点,按照各类数据编码的原理及特点设计了三个活动———从树牌号认识编码、了解数值数据和文本数据的编码、了解声音和图像的数字化,引导学生探究各类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学习数值、文本、声音、图像等类型数据的基本编码方法,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升数字化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经历声音数据数字化的过程,掌握声音数据数字化的基本方法,了解声音数字化的基本原理,知道采样频率、量化位数和声道数对数字化音频文件大小及效果的影响。 (2)经历图像数字化的过程,掌握图像数字化的基本方法,了解图像数字化的基本原理,知道分辨率和量化位数对位图的影响。 (3)亲历方案设计、对比分析、探究实验等学习活动,体会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学习、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 (4)在数字化学习过程中掌握数字化学习的策略和方法,能够根据需要选用恰当的方法及合适的数字化工具和资源开展有效学习。 ■教学准备 (1)软硬件环境:机房,音频编辑软件,图像处理软件。 (2)教学素材:各类数据编码实例和编码表,用于体验活动的声音文件和图像文件。 ■教学重点 数字化过程的三个步骤:采样、量化、编码。

体验数字化的声音

第一章第一节《体验数字化的声音》导学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了解声音的定义、声音的质量、声音的三要素,声音的录制、声音文件的存储,常用声音文件格式与特点。学会用录音机录制声音的方法,用软件录音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数字化声音的基本知识的学习,比较声音文件格式和录音的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生活中声音的录制,声音文件格的转换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用运用计算机解决生活中数字音乐问题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点:声音的基本概念,声音文件和格式与特点,录音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Gold Wave”软件录音与转换声音文件格式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 声音是最古老的信息媒体,也是日常生活中使 用频率最高的信息载体,设想一下,如果这个世界 上没有了声音,我们的生活将是什么样的?有声电 影的产生充分印证了声音对信息表达的重要性。现 在,人们广泛利用计算机处理声音,声音、视频的 存储越来越方便,MP3、MP4、随身听、录音笔、快译通等的广泛使用,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的及大的方便。那么,什么是声音、声音文件在计算机上是如何存储的、如何录音?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活动吧。 演示教学一: 一、基本概念 1.声音概念 ●声音定义:声音是振动波,具有振幅、周期和频率 ●声音三要素 (1) 音调—(高低) (2) 音强—(强弱) (3) 音色—(特质) 2.声音的质量 简称音质。音质与频率范围成正比,频率范围越宽音质越好。 声音频率分布如下: <20Hz 20~20,000Hz >20,000Hz

由上表可见,女性的声音频率高于男性,高级音响的频率范围很宽,所以音质很好。 3.常用数字音频文件的种类与特点 (1)MIDI (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乐器接口文件用于合成、游戏,记录音符时值、频率、音色特征,数据量小。 (2)W A VE (Waveform Audio)波形音频文件多媒体系统、音乐光盘制作,记录物理波形,数据量大。 (3)CDA (CD Audio)激光音频文件准确记录声波,数据量大,经过采样,生成wav和mp3音频文件。 (4)mp3 (MPEG音频压缩标准)压缩音频文件必须经过解压缩,数据量小。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声音文件类型 (5)WA V:波形声音,质量非常高,但文件所占空间很大。 (6)RA或RM:网上播放的“流”式声音,能边下载边播放。 (7)CD音轨:音质最好的音频节目源之一,每张CD唱片可以存储约1小时的高保真音频。 学生活动: 比一比,上网搜索自己喜欢的一首歌曲,并从众多的搜索结果中挑选下载不同格式的文件,并将不同格式的音乐文件的大小和声音质量记录在下表中,看谁下载的文件格式多。 歌曲名文件格式文件大小声音质量 .WA V .MP3 .MID .RA 其它格式 课堂检测: 声音的播放控制 1、观察电脑中已有的数字化声音文件可知,它们的类型有()()()和()。 2、播放数字化时,调整音量大小可以使用()和()等方法进行操作。 3、播放器也提供类似于家用电器上的播放可知按钮,用于对声音的()、()、() ()、()和()进行控制。 不同操作系统所带的播放器有细微差别。

声音的数字化表示

声音表达信息的特点及数字化表示 惠水民族中学濛江校区信息技术教研组集体备课 主备人:李秋霞授课人: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教材中的第三章第一节“多媒体作品中的声音”,声音同视频、动画一样,都是重要的信息表达方式,由于数字化音频在加工、存储、传递等方面的方便性,它正成为信息化社会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因此这一节要让学生了解声音数字化表示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数字化声音进行信息交流。 二、教学目标 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根据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声音表达信息的特点,感受声音在人类表达、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数字音频与模拟音频的区别、体验声音的数字化过程以及了解midi音乐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使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的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明白“要知此事须躬行”的人声哲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深入了解声音表达信息的特点,理解声音数字化表示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模拟音频转换数字音频过程,掌握声音数据容量的计算。 四、学情分析: 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图形、图像的数字化,由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由老师来灌输知识,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能力缺乏,自我学习意识教差,所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作为主体在课堂发挥。 五、教学方法 兴趣引导、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探究 考虑到学生认知方式,从实际生活入手,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示,并用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并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探究,让学生以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获取知识,组长组织本组同学讨论交流,由基础较好的学生带动其他组员共同深入实践学习,教师巡视并给以帮助提示。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巧设导入、激发兴趣(3分钟) 播放惠水民族中学濛江校区的校歌《永不停步》的MV前27秒把音频分离出来并删掉,后面加上音频),教师提问:观看有音频和没有音频的MV,有什么感想? 学生回答:有音频的感觉很好… 师生共同总结声音表达信息的特点:声音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信息媒体,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信息媒体。二、小组合作探究、深化知识(20分钟)

声音文件的数字化

声音数字化 扬子中学信息组陈凯博 [教材分析] 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在华师大版教材中属于第一章中的第二节《信息与数字化》里的内容,是第一章中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教材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字符编码”和“汉字编码”之后,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二进制与十进制相互转换的基础上,先对字符及汉字等较为简单的编码方式有所了解,然后再学习声音编码,这样既符合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又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二进制的理解。在地图版教材中,这部分内容属于第一章中的第三节,同样安排在ASCII码和汉字编码之后。这部分内容在信息数字化中属于较难的部分。 [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节课以前已学习了二进制的概念及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方法,并能对字符和汉字进行编码。本节课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学习声音编码。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巩固旧知识,加深对二进制的理解及各种信息编码的理解。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声音是振动产生的,是一种通过声波传递的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再让他们体会采样和量化,并由此理解声音的编码过程。由于学生刚刚接触二进制,采样、量化的概念又比较抽象,又涉及声波等物理知识,所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声音是振动产生的波。 2)知道模拟量和数字量的概念。 3)理解声音数字化的基本过程,能分析“采样频率”、“量化位数”和音质及数据量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录制各种声音,体会声音数字化的过程。 2)通过实验结果分析采样频率、量化位数与数据量及音质间的关系。 3)通过总结声音数字化的规律,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一些与之相关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动手实践,录制声音,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探究欲望,为今后继续学习信息的数字化打 下基础。 2)认识采样的思想实质就是“微分”的思想,愿意通过自己的思考来理解“数字化”的过程。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采样、量化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电子教室、合作式学习

数字化声音编辑

《数字化声音编辑》教案 文登市第二中学孙传卿 一、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A、掌握用“录音机”程序合并声音文件的方法 B、能够用“录音机”混合声音 C、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声音效果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增强学生学以致用、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深入探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B、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评判意识 C、增强学生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情操 2、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用“录音机”合并、混合声音的方法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编辑出优美的配乐诗朗诵 3、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上节的延伸,其内容也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只要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一切难题都有信心克服。学生在技能方面的考验不是很难,但涉及到音乐作品间的和谐搭配问题,会对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审美标准有不小的压力,教师必须适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增强其自豪感和成就感,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热情,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互动的交流空间。 4、教学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网络教室;学生分组并安排机器座位;编辑声音练习所需要的声音文件。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4分钟) 师:上节课同学们都用Windows 自带的“录音机”录制了自己的声音作品,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个录音作品,大家仔细听一下,然后准备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播放课前准备好的音频文件) 该音频文件是教师已经编辑好的寓言故事朗诵,是由教师选取上节课中保存的三位同学朗诵片断,然后合并在一起并配上优美的背景音乐。 欣赏完毕,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这个声音文件是由几位同学朗诵的? 生:是三个同学合作而成,他们每人朗诵了一部分。 师:可是,他们的朗诵怎么会被合并到一起呢----这是因为老师对不同同学的声音文件进行了合并编辑处理,形成了一个声音文件。大家再思考一个问题,刚才同学们听到的诗朗诵与你们在课堂上录制的有什么区别? 生:加上了配乐,整体效果更佳。 师:同学们听得都很仔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声音的编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也能够将自己的朗诵或歌唱作品编辑得更加优美。 设计意图:本节的导入没有选择专业的配乐诗朗诵,而是选择学生上节课自己的录音成果,再经过教师的编辑处理:合并、添加音乐等,然后再给学生播放,这样能够拉近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同时让学生更能从所学的知识中体验成就感,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步步为营,导学达标(32分钟) 1、合并声音文件,完成朗诵作品。(10分钟) 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将上节课同学们录制的多段朗诵合并成一个声音文件。老师收集整理了一下大家上节课的录音作品,并进行了一下归类,地址是E:\素材库,同学可以使用这些素材练习,。请大家找到相应的声音文件,然后参照课本的操作步骤将几段朗诵合并成一个声音文件,并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里。(6分钟)

第一节 数字化声音播放

第一节数字化声音播放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声音数字化过程 2、影响数字化声音的两个要素 3、理解声音数字化的表示方法 二、重点、难点 模拟声音与数字声音的转化 三、教学过程 导入:自然界的声音:自然中的声音都是连续变化的,称之为模拟量。数字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量,因此,必须将自然界中存在的模拟量转化称数字量。模拟量声音转化为数字量的第一步:建立坐标系,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压力,我们也可以用电压来表示。第一个步骤:采样,就是提取合适的采样点 第二个步骤:离散。将原有的模拟声波取消,信息点离散 量化过程,将不在整数上的点整数化 讨论:如果需要更多的原有声音信息保存下来,可以采取哪些手段和方法? 讲过讨论:采样频率的提高,可以保留更多的原有信息,文件体积会增大 量化位数的增加,可以保留更多的信息。 二进制数位的增加,实现了更多数据信息的保留。例如SOS信号的数字化表示 声音试听 分别听不同采样频率、不同量化深度的同一段音乐,找出还原效果最好的一个。 师生共同探讨原因: 1)、自然界中存在的是模拟化的声音,是一个连续变化的量,具有连续的波形。 2)、数字计算机只能处理二进制数值。 3)、如何将模拟量转化成二进制数值。 数字化声音的二个过程:采样,量化。 4)、影响声音数字化的因素,采样频率,量化深度 5)、采样频率、量化深度都是越大越好吗? 计算机处理声音转化的设备――声卡 数字声音的获取方法二:MIDI设备输入

识别计算机中的声音格式文件: 1)具有相同的图标 2)使用相同的播放器播放 3)具有相同的后缀名 压缩文件的构成 15数字音频的常用编码有三种:波形编码、参数编码和混合编码 四、课堂总结 数字化的一般过程 数字化过程种的技术参数:采样频率和量化位数。 五、布置作业:准备一段mp3音乐,结合自己的录音,制作一段配乐录音。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内容相对比较独立,概念比较多,但是大多数学生似乎都还能接受。特别是关于模拟到数字的“数模转换”概念,基本都能接受。

最新数字化音视频练习题

数字化音视频练习题 1、下列音频格式中不属于数字化音频的是() A.W A V音频B。录音磁带C。Mp3 D。MIDI 2、()是录制音频必要的设备 A.采集卡声卡麦克风B.计算机声卡麦克风 C.采集卡显卡麦克风D.计算机采集卡麦克风 3.播放声音文件的计算机必须安装有() A. 多媒体器件和多媒体主机 B.声卡和音箱 C.多媒体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D.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系统 4、()不是常用的声音文件格式。 A.JPEG B.W AV C.MIDI D.MP3 5.下列()是WINDOWS自带的多媒体播放器 A.CD播放机 B.录音机 C.Windows Media Player D.麦克风 6.打开Windows自带的“录音机”应用程序的步骤是() A.开始—程序—娱乐—录音机 B.开始—我的文档—我的音乐—录音机 C.开始—程序—附件—娱乐—录音机 7、下列音频文件中被称为时下“流行的风尚” A.CD格式 B.W A V格式 C.MP3格式 D.MIDI格式 8、使用Windows录音机程序默认最长能够录制()秒 A.30 B.60 C.90 D.120 9、使用Windows录音机录制的音频文件格式是() A.A VI B.MIDI C.W A V D.MOV 10、下列文件中能够和原声基本一致的是() A.MIDI B.MP3 C.W A V D.MOV 11、下列声音文件中()是音频压缩的国际标准 A.MIDI B.MP3 C.W A V D.MOV 12、下列不能用于录制数字化声音的软件是() A.Cool Edit Pro B.Gold Wave C.超级解霸 D.Excel 13、讲英语磁带转换成MP3的文件的方法正确的是() A.选择合适的音频连线,将录音机的输出插孔和声卡上的线性输入插孔相连。 B.选择合适的音频连线,将录音机的音频输入插孔和声卡上的线性插孔相连 C.选择合适的音频连线,将录音机的输出插孔和声卡上的线性输出插孔相连 D.选择合适的音频连线,将录音机的音频输入插孔和声卡上的线性输入插孔相连 14、在同一条件下,下面声音文件类型中,()压缩比比较高 A.mp3 B..wma C. .wav D. .rm 15、想用Windows 提供的录音机程序录制一首自己唱的歌,并用豪杰音频解霸将该歌曲压缩成MP3格式,放在新买的MP3播放器中,他的操作步骤如下:正确的是() ①启动豪杰音频解霸,打开刚录制的文件 ②点击“mp3按钮”,将文件保存在mp3播放器中 ③调整麦克风的位置和音量 ④点击“录制”按钮录制一首歌,并保存为wav文件 ⑤点击“开始—程序—附件—娱乐—录音机”,启动录音机 ⑥点击“循环按钮”,激活“mp3按钮” A.①⑤⑥③④② B.⑤④①③⑥② C.⑤③④①⑥② D.⑤④①⑥③②

数字化声音播放

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学期教案 第一节数字化声音播放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声音数字化过程 2、影响数字化声音的两个要素 3、理解声音数字化的表示方法 二、重点、难点 模拟声音与数字声音的转化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自然界的声音:自然中的声音都是连续变化的,称之为模拟量。 2、数字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量,因此,必须将自然界中存在的模拟量转化称数字量。 3、模拟量声音转化为数字量的第一步:建立坐标系,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压力,我们也可以用电压来表示。 4、第一个步骤:采样,就是提取合适的采样点 5、第二个步骤:离散。将原有的模拟声波取消,信息点离散 6、量化过程,将不在整数上的点整数化 7、讨论:如果需要更多的原有声音信息保存下来,可以采取哪些手段和方法? 讲过讨论:采样频率的提高,可以保留更多的原有信息,文件体积会增大 量化位数的增加,可以保留更多的信息。 8、二进制数位的增加,实现了更多数据信息的保留。例如SOS信号的数字化表示 9、、声音试听 分别听不同采样频率、不同量化深度的同一段音乐,找出还原效果最好的一个。 10、师生共同探讨原因:

1)、自然界中存在的是模拟化的声音,是一个连续变化的量,具有连续的波形。 2)、数字计算机只能处理二进制数值。 3)、如何将模拟量转化成二进制数值。 数字化声音的二个过程:采样,量化。 4)、影响声音数字化的因素,采样频率,量化深度 5)、采样频率、量化深度都是越大越好吗? 11、计算机处理声音转化的设备――声卡 12、数字声音的获取方法二:MIDI设备输入 13、识别计算机中的声音格式文件: 1)具有相同的图标 2)使用相同的播放器播放 3)具有相同的后缀名 14 压缩文件的构成 15数字音频的常用编码有三种:波形编码、参数编码和混合编码 四、课堂总结 数字化的一般过程 数字化过程种的技术参数:采样频率和量化位数。 五、布置作业:准备一段mp3音乐,结合自己的录音,制作一段配乐录音。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内容相对比较独立,概念比较多,但是大多数学生似乎都还能接受。特别是关于模拟到数字的“数模转换”概念,基本都能接受。 第二节数字化声音录制 一、教学目标:

917484-大学计算机基础-资料4-5声音数字化

音频数字化简单原理 从字面上来说,数字化(Digital)就是以数字来表示,例如用数字去记录一张桌子的长宽尺寸,各木料间的角度,这就是一种数字化。跟数位常常一起被提到的字是模拟(Analog/Analogue),模拟的意思就是用一种相似的东西去表达,例如将桌子用传统相机将三视图拍下来,就是一种模拟的记录方式。 两个概念: 1、分贝(dB):声波振幅的度量单位,非绝对、非线性、对数式度量方式。以人耳所能听到的最静的声音为1dB,那么会造成人耳听觉损伤的最大声音为100dB。人们正常语音交谈大约为20dB。10dB意味着音量放大10倍,而20dB却不是20倍,而是100倍(10的2次方)。 2、频率(Hz):人们能感知的声音音高。男性语音为180Hz,女性歌声为600Hz,钢琴上C 调至A调间为440Hz,电视机发出人所能听到的声音是17kHz,人耳能够感知的最高声音频率为20kHz。 将音频数字化,其实就是将声音数字化。最常见的方式是透过PCM(脉冲)。运作原理如下。首先我们考虑声音经过麦克风,转换成一连串电压变化的信号,如下图所示。这张图的横座标为秒,纵座标为电压大小。要将这样的信号转为PCM格式的方法,是先以等时距分割。 我们把分割线与信号图形交叉处的座标位置记录下来,可以得到如下资料,(0.01,11.6 5),(0.02,14.00)、(0.03,16.00)、(0.04,17.74)…..(0.18,15.94)、(0.19,17.7)、(0.20,20)。好了,我们现在已经把这个波形以数字记录下来了。由于我们已经知道时间间隔是固定的0.01秒,因此我们只要把纵座标记录下来就可以了,得到的结果是11.6514.0016.0017.74 19.0019.8920.3420.0719.4418.5917.4716.3115.2314.4313.8913.7114.4915.9417.70 20.00这一数列。这一串数字就是将以上信号数字化的结果。看吧,我们确实用数字记录了事物。在以上的范例中,我们的采样频率是100Hz(1/0.01秒)。其实电脑中的.WAV档的内容就是类似这个样子,文件头中记录了采样频率和可容许最大记录振幅,后面就是一连串表示振幅大小的数字,有正有负。常见CD唱盘是以PCM格式记录,而它的采样频率(Sample Rate)是44100Hz,振幅采样精度/数位是16Bits,也就是说振幅最小可达-32768(-2^16/2),最大可达+32767(2^16/2-1)。CD唱盘是以螺旋状由内到外储存资料,可以存储74分钟的音乐。CD唱盘的规格为什么是44.1kHz、16Bits呢?关于44.1kHz这个数字的选取分为两个层面。首先人耳的聆听范围是20Hz到20kHz,根据Nyquist s,理论上只要用40kHz以上的采样频率就可以完整记录20kHz以下的信号。那么为什么要用44.1kHz这个数字呢?那是因为在CD发明前硬盘还很贵,所以主要将数字音频信号储存媒体是录像带,用黑白来记录0与1。而当时的录像带格式为每秒30张,而一张图又可以分为490条线,每一条线又可以储存三个取样信号,因此每秒有30*490*3=44100个取样

数字化声音编辑教案Word版

[泰山版初中第二册(上)]第一章第三节 《数字化声音编辑》教案 一、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A、掌握用“录音机”程序合并声音文件的方法 B、能够用“录音机”混合声音 C、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声音效果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增强学生学以致用、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深入探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B、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评判意识 C、增强学生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情操 2、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用“录音机”合并、混合声音的方法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编辑出优美的配乐诗朗诵 3、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上节的延伸,其内容也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只要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一切难题都有信心克服。学生在技能方面的考验不是很难,但涉及到音乐作品间的和谐搭配问题,会对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审美标准有不小的压力,教师必须适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增强其自豪感和成就感,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热情,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互动的交流空间。 4、教学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网络教室;学生分组并安排机器座位;编辑声音练习所需要的声音文件。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4分钟)

师:上节课同学们都用Windows 自带的“录音机”录制了自己的声音作品,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个录音作品,大家仔细听一下,然后准备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播放课前准备好的音频文件) 该音频文件是教师已经编辑好的寓言故事朗诵,是由教师选取上节课中保存的三位同学朗诵片断,然后合并在一起并配上优美的背景音乐。 欣赏完毕,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这个声音文件是由几位同学朗诵的? 生:是三个同学合作而成,他们每人朗诵了一部分。 师:可是,他们的朗诵怎么会被合并到一起呢----这是因为老师对不同同学的声音文件进行了合并编辑处理,形成了一个声音文件。大家再思考一个问题,刚才同学们听到的诗朗诵与你们在课堂上录制的有什么区别? 生:加上了配乐,整体效果更佳。 师:同学们听得都很仔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声音的编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也能够将自己的朗诵或歌唱作品编辑得更加优美。 设计意图:本节的导入没有选择专业的配乐诗朗诵,而是选择学生上节课自己的录音成果,再经过教师的编辑处理:合并、添加音乐等,然后再给学生播放,这样能够拉近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同时让学生更能从所学的知识中体验成就感,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步步为营,导学达标(32分钟) 1、合并声音文件,完成朗诵作品。(10分钟) 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将上节课同学们录制的多段朗诵合并成一个声音文件。老师收集整理了一下大家上节课的录音作品,并进行了一下归类,地址是E:\素材库,同学可以使用这些素材练习,。请大家找到相应的声音文件,然后参照课本的操作步骤将几段朗诵合并成一个声音文件,并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里。(6分钟) 师巡视指导:在操作过程中要提醒学生,合并前要将滑块移动到合适的位置,这需要先试听再确定:如果两段声音文件刚好首尾相连即可,那直接把滑块移动到文件一的结尾部分即可,反之,则需要通过试听确定合并的确切位置,这就要考验每位同学准确的判断能力和娴熟的操作技巧了。当你打开一个声音文件,文件长度以秒数的形式显示在界面的右侧,而左侧则是滑块的当前位置,所以建议大家在试听的同时随时留意声音文件长度的变化,并配合“停止”键和“播放”键,以便于准确定位。 屏幕显示步骤如下:

第5课 数字化的声音文件

第5课数字化的声音文件 一.声音的数字化处理 使用计算机处理多媒体信息需要做数字化处理。声音的数字化信息使用三个参数来描述:采样位数、采样频率、和声道数。 1、采样频率 采样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采样次数。采样频率越大,采样点之间的间隔就越小,数字化后得到的声音就越逼真,但相应的数据量就越大。 2、采样位数 采样位数是用来衡量声音波动变化的一个参数。 3、声道数 采样的声道数是指处理的声音是单声道还是立体声。立体声的效果要好,但数据量是单声道数据量的两倍。 二.声音文件的格式 常用的声音文件格式有WA V格式、MP3格式、CDA 格式、MIDI格式、流式媒体格式及WMA等。

1、WAV格式 WA V源自于WA VE一词,是“波”的意思。它是微软制定的声音格式,具有很高的音质,在WINDOWS 操作系统中被广泛应用。 2、MP3格式 MP3是一种新兴的文件格式,它采用MPEGLayer3标准压缩编码格式,压缩比有10:1、17:1等方式,文件长度只有WA V文件的1/10,但音质大体接近CD的水平。 3、CDA格式 CDA格式就是CD音轨,用于CD唱盘,它不等同于计算机中使用的文件为了在电脑上方便地使用CD音轨,规定一个CD音轨为一个CDA文件。 4、MIDI格式 MIDI是“数字化乐器接口”的缩写,它的含义是一个供不同设备进行信号传输的接口的名称,MIDI音乐的制作过程中有三个要素:音源、音序器和输入设备。 5、Real流式媒体格式 6、WMA格式 微软开发的ASF数据传输标准支持音频、视频、以及其他一系列的多媒体类型。

三、转换声音文件的格式声音文件的格式不相同,借助于软件,可以在常用的声音文件格式之间方便地进行转换。 1、转换CD光盘文件的格式 2、音乐格式转换(把WAV格式转换为MP3格式文件) 四、用WaveCN转换格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