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面点讲义

中式面点讲义
中式面点讲义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面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及教学目标

了解中式面点制作在烹饪中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

理解中式面点的概念,面点的主要风味和流派。系统了解中式面点与西式面点的区别。

3.情感目标

使学习者对中式面点制作有最基本的认识,为以后各章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点

了解中式面点制作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

中式面点制作的主要风味和流派。

四、教学方法

讲授实操相结合。

五、教学辅助手段

实操实物出示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第一章概述

第二节面点原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及教学目标

了解中式面点制作原料选择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

了解中式面点选料常识,面粉和米粉的主要用途。

3.情感目标

使学习者在制作中式面点中学会选择原料,为以后各章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点

了解中式面点不同品种原料的选择。

三、教学难点

中式面点制作原料面粉和米粉的主要作用。

四、教学方法

讲授实操相结合。

五、教学辅助手段

实操实物出示

五、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第一章概述

第三节面点制作常用的工具与设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及教学目标

理解中式面点常用工具与设备。

2.技能目标

了解面点制作的常用工具与设备。系统掌握常用工具与设备。

3.情感目标

使学习者对中式面点制作选料有最基本的认识,为以后各章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点

了解中式面点制作的原料选择和常用工具与设备的用途。

三、教学难点

理解中式面点制作设备用途。

四、教学方法

讲授实操相结合。

五、教学辅助手段

实操实物出示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第二章面点制作基本操作技术

第一节和面揉面搓条下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及教学目标

了解面点基本功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

了解面点制作基本操作工序。系统掌握和面、揉面、搓条、下剂、制皮、上馅基本功。

3.情感目标

使学习者对中式面点制作基本功的认识,为以后各章学习奠定基础。二、教学重点

了解中式面点制作的基本操作技术

三、教学难点

中式面点制作基本功

四、教学方法

讲授实操相结合。

五、教学辅助手段

实操实物出示。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第二章面点制作基本操作技术

第一节制皮上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及教学目标

了解中式面点基本功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

理解中式面点制作基本操作技能的内容与操作要领。系统掌握制皮、上馅基本功。

3.情感目标

使学习者对中式面点制作基本功的认识,为以后各章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点

了解中式面点制作的基本操作技术

三、教学难点

中式面点制作基本功

四、教学方法

实操讲授相结合五、教学辅助手段

实操实物出示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第二章面点制作基本操作技术

第三节成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及教学目标

了解面点成型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

了解面点成型基本操作工序。系统掌握擀、按、卷、包、切、摊、捏、镶嵌等成型诸多手法。

3.情感目标

使学习者对中式面点制作成型的认识,为以后操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点

了解中式面点制作的成型操作技术

三、教学难点

成型手法:擀和包四、教学方法

讲授实操相结合。

五、教学辅助手段

实操实物出示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第二章面点制作基本操作技术第四节熟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及教学目标

了解面点熟制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

了解面点熟制的操作工序。系统掌握蒸、煮、炸、煎、烙和烤等熟制的方法。

3.情感目标

使学习者对中式面点制作熟制的认识,为以后操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点

了解中式面点制作的熟制操作技术

三、教学难点

熟制温度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

讲授实操相结合。

五、教学辅助手段

实操实物出示。

六、教学过程

中式面点师培训教学大纲

初级中式面点师培训教学大纲 一、培训职业工种: 中式面点师 二、培训等级: 初级 三、职业定义: 运用中国传统的或现代的成型技术和成熟方法,对面点的主料和辅料进行加工,制成具有中国风味的面食或小吃的人员。 四、培训目标 学员具备中式面点制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和掌握面点的含义、面点制作的原料、面团调制工艺、馅心调制工艺、成形工艺、熟制工艺和宴席面点的配置等中式面点师所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进行中式面点制作的基本操作技术,例如面坯调制、制皮、成形等基本操作技能。 五、培训对象 农村初、高中毕业生,下岗职工和困难职工。 六、培训期限 根据《中式面点师国家职业标准》进行安排。 七、培训教师 培训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中式面点专业知识、实际操作经验和教学经验,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传授能力。培训初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

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助理讲师资格; 八、鉴定要求及方式 1、初级鉴定要求(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一)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 业证书。 (二)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三)本职业学徒期满。 2、初级鉴定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里进行。技能操作考场要求有不小于40m2的面点操作间,并配有相应的燃料、水、电源,并有4个以上灶眼和相应的大小蒸锅、分层调温烤箱、炸锅、烙铛,有小型压面机、打蛋机,有大木案板、各种擀面杖、称量衡器,有2个以上冰箱,有良好的照明、通风设备,有防火安全设备。 3、分值比重表

3.2技能操作 初级中式面点师工作内容

初级中式面点师培训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次培训的基本原则 l、实用性原则。根据各级中式面点师的实际需要,解决学员应知应会的问题。 2、实效性原则。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强能力培养,克服纯学术性教学的倾向。 3、灵活性原则。形式多样,方法灵活,除采用课堂讲授外,适当采用参观考察、研讨等方式,使学员开阔思路和眼界。 二、具体培养目标 培养学员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的,能应用高、新技术的初级技能人才。具体要求是: 1、政治思想品德方面 提高学员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政治觉悟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重诚信、守纪律,自觉遵守公共行为规范,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 2、文化知识 培养学员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具有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员今后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打下基础。3、身体方面 使学生了解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

中式面点师初级理论知识复习题(有答案)

中式面点师初级理论知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 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依据社会舆论、( C ) 和内心信念,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意识、规范、行为和活动的总称。 A 、国家法律B、社会法则C、传统习惯D、个人约定 2. ( B )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 A 、公德B、道德C、文明D、活动 3. ( A )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实践性和具体性。 A 、职业道德B、社会公德C、集体公德D、家庭婚姻道德 4. 下列法律与烹饪人员从事的工作没有密切关系的是( C ) 。 A 、《劳动法》B、《野生动物保护法》 C 、《婚姻法》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5. 竞争可以大大促进( B ) 的快速发展。 A 、社会经济B、社会生产力C、生产技术D、生产规模 6. 下列选项中( B ) 不属于烹饪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范畴。A 、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积极奋斗,努力创业 B 、公平交易,货真价实,不顾质量,利益至上 C 、积极进取,开拓创新,重视知识,敢于竞争 D 、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徇私利,不谋私利 7. ( C )环境,可通过生物富集作用作用于人体。 A 、微生物B、昆虫污染 C 、化学农药污染D、食品添加剂污染 8. 印刷商标图案上的油墨中可能含有多氯联苯,易被( D) 多的食物所吸收。 A 、淀粉 B 、蛋白质 C 、糖类D、油脂 9. 嗜盐菌又称( D ) 。 A 、细菌 B 、毒素 C 、沙门氏菌D、副溶血性弧菌 10. 亚硝酸盐的致死量是( C ) 克。 A 、1 B 、2 C 、3D、4 11. 甲醇的致死量是( C) 毫升。 A 、10 B 、20 C 、30D、40 12. 下列中属于天然色素的是( D )。 A 、苋菜红 B 、胭脂红 C 、靛蓝D、焦糖 13. ( A )是指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A 、食品强化剂 B 、食品着色剂 C 、食品膨松剂 D 、食品保鲜剂 14. 营养强化剂遇( A ) 一般不会被破坏。 A 、水 B 、热 C 、光 D 、氧 15. 根据( C ) 规定,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和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不能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工作。 A 、《宪法》 B 、《民事诉讼法》 C 、《食品卫生法》 D 、《工商法》 16. 餐厅卫生包括日常性清洁卫生和( B ) 两个方面。

初级中式面点师培训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学习资料

初级中式面点师培训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初级中式面点师培训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学习力求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实用的知识。基本掌握面点原料、面团调制、制馅、成形和熟制等一系列布点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扎实的面点制作基本功,会制作多种馅心,制作多种风味小吃、部分节令品种和一般宴席点心,而且能够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其制作工艺过程,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为社会服务。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概论 1.1中国面点发展简史及其趋势 (一)面点概述 (二)中式面点的地位和作用 1.2面点的分类 (一)面点的分类方法 (二)面点的分类标准 第二章、水调面品种制作 2.1面坯调制 (一)原料、设备与工具 (二)面坯调制方法 2.2生坯成型

(一)面坯成型基本方法(二)制作面点皮坯 2.3产品成熟 (一)煮制设备及方法(二)烙制设备及方法(三)炸制设备及方法 第三章、膨松面品种制作3.1面坯调制 (一)设备与工具 (二)生物膨松面坯的调制3.2 生坯成型 (一)模具成型 (二)手工成型 3.3 产品成熟 (一)蒸制设备及方法(二)烤制设备及方法 第四章、杂粮品种制作 4.1玉米面类面点制作(一)玉米面坯调制(二)玉米面生坯成型(三)玉米面产品成熟(四)玉米面产品实例展示

4.2小米类面点制作 (一)小米饭制作 (二)小米粥制作 第五章、稻米制品制作 5.1 米水配置 5.2 饭粥熟制 三、课程考核方式、方法 学生必须认真听课和参加各项实验、实习活动,无故不听课者按旷课处理,如果累计时间达到总学时的1/3,不能参加本课程的考试。 本课程考核采用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 中式面点师(初级)理论知识试卷题型、题量与分配方案

中国面点的发展

中国面点的发展 一、面点的始源 面点,即正餐以外的小份量食品,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面点,包括主食、小吃、点心和糕点;狭义的面点,则将比较粗放的主食、部分小吃排除在外。从面点演变规律看,是先有主食、小吃、后有点心、糕点;从主食进化到面点,需要一段发展过程。 我国主食出现很早。“古人”或“新人”学会用火,在薄石板上烤食野生植物籽实的时候,就可视作主食的开端。虽然这种食品的十分简陋,但它已具有面食的某些属性。经过几十万年摸索,到了新石器时期,先民能够将舂去(麦夫)皮的整粒谷物烤、爆、煮、蒸、制成比较香美的饭、粥、羹、糗(谷物熬熟后晾干捣粉),这又是主食的完善和发展了。屈家岭文化遗址,发现一口口径876厘米,高344厘米,容量6250立方厘米的陶锅,经考证,这是5000——4600年前煮米饭的器具,一锅可供50人吃。由此可见,那时的主食制作已是相当技术的。不过,在商代和商代以前,主食品种仍较单调,在公元前21世纪问世的甲骨文中,目前尚未发现有关精细面食——面点的文字,所以如此,是当时物质技术条件还不能满足面点生产的基本要求。 进入西周,由于农来生产的发展,则提供了较前充裕的原料(如五谷、五畜、五菜、五果、五味之类);由于手工业生产的进步,则提供了制作工具(如杵臼、石磨、石碓、蒸锅、陶饼铛、青铀刀具等);再加上早期祭祀和筵宴的需要,有了一批专门从事厨务劳动的奴隶,早期面点始在宫廷中诞生。 根据目前的史料,西周到战国早期的面点约近20种。它们的用料主要是用稻米和黍米。可整粒煮,可破碎蒸,还可制成糊状烙;馅料有肉、蜜、酒和花卉,造型多系圆型,其属性介于糕与饼之间;还有的则是将饭、粥、羹、糗等主食加以精制。它的品种有“面”(爆熟磨碎的大麦)、“糜”(米粉与肉酱煮糊)、“饵”(蒸糕或蒸饼)、“(饣侯)粮”(行军的干粮)、“蜜饵”(加蜜的粉饼)、“酏食”(酒发酵饼)、“糁食”(米粉加肉丁制饼油煎)、“(米巨)(米女)”(蜜与米粉和成环状煎熟)、“淳熬”(肉酱油浇大米饭)、“淳母”(肉酱油浇黍米饭)以及“芳糗”、“糗饵”、“粉粥”、“糕糜”等。 二、面点工艺的变革 进入秦汉魏晋南北朝,由于植物油问世,出现了精巧石磨、“火盛汤涌”大蒸笼、方便铛烤炉、一次成型禽兽模具和凿孔竹勺,普遍使用酸浆发酵法和酒粥发酵法,再中上“胡饼”工艺的引进,面点工艺发展发生锐变,形成中国面点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标志主要有四:一是原料多系粉状,米麦皆用,糕与饼的区别明显。二是广泛使用发酵工艺和模具成型,品种多达数十,风味各不相同。三是面条已系列,多为片状、条状或环状,有蒸、煮、烤多吃法。四是创新品种特多,相继推出包子、开花馒头、发酵品、乳制品、蛋制品、果制品和莲蓉点心,造型也较前讲究。 汉魏六朝面点的兴盛反映在两个方面。 第一,记述面点的古书较多。择其要者便有史游的《急就篇》、杨雄的《方言》、刘

中式面点师培训大纲

中式面点师培训大纲(初级) 课程1 初级中式面点基础理论知识 一、培训要求: 通过本课程教学学员应了解中式面点在饮食业的地位作用,了解食品营养学卫生基础知识、懂得常用工具、设备的使用保养、能核算单一点心品种成本。 二、培训内容: 第一章概述 1.点心在饮食业中的地位、作用 2.点心的分类和各地区点心的特点 3.制作点心的设备与工具 第二章食品营养学的基础知识 1.烹饪原料所含的主要营养素 2.烹饪原料所含的主要营养素的功能。

第三章饮食食品卫生基础知识 1.饮食卫生 (1)食具卫生 (2)环境卫生 (3)个人卫生 2.饮食企业卫生“五四制”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3.预防食物中毒和各种传染病。 第四章常用设备用具使用 > 1.中式点心制作常用设备用具使用方法 2.易燃易爆性质与条件。 3.安全储存的方法。(消防灭火器的使用知识) 第五章饮食业成本核算 1.成本核算的基本知识 2.成本核算基本公式及其换算。

3.成本核算基本公式及其换算、和单一品种的成本核算。 三、课时分配: 课程2 初级中式面点制作技术 一、培训要求: 通过本课程教学,学员应掌握一般点心原料知识,能熟悉点心基本功的内容与操作要领,掌握麦粉类主坯和米粉类主坯的调制方法及部分馅心、常用点心品种制作知识。 二、培训内容: 第一章点心原物料基础知识

1.选用原物料基础知识 2.主坯原料 (1)麦类 (2)米类 (3)杂粮类 1.制馅原料 2.调味与辅助原料 (1)油脂、糖、盐的种类与作用。 (2)辅助原料的种类与作用。 第二章馅心制作基础知识 1.制馅的重要性 2.制馅的要点 3.馅心的种类 第三章主坯的基础知识 。 1.麦粉类——水调面团概念、性质、特点及其调制方法

中式面点师课堂教学大纲.doc

滕州市民政职业培训学校中式面点师专业 教 学 大 纲 申报单位:滕州市民政职业培训学校 申报时间:2018年7月29日

一、专业说明 1.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中式面点是一门实践技艺性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理论教学和操作示范,要求学员既懂得面点制作的基本理论,又要学会操作,掌握面点代表品种的制作技术。 2.课程任务和要求: 通过培训,使学员了解制作面点的原料,懂得各种面团形成的性质和机理,掌握各种面团的用途及其制作方法,掌握馅心的制作方法和要求,懂得各种面点成型和成熟的机理。 3.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强化操作技能的训练,使培训对象通过学习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概论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员了解面点的概念,面点发展的简史和趋势,面点的技术特点,分类和工艺流程,懂得面点工艺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为学好本课程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1.1中国面点发展简史及其趋势 (一)面点概述 (二)中式面点的地位和作用 1.2面点的分类

(一)面点的分类方法 (二)面点的分类标准 第二章、面点工艺基础知识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员了解面点原料的保健功能,懂得要保证面点的质量,首要因素必须保证原材料的质量。 教学内容: 2.1面团的作用和分类 (一)水调面团的特性和形成原理 (二)膨松面团的特性和形成原理 (三)油酥面团的特性和形成原理 2.2其他面团的作用和分类 第三章、水调面团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员了解面团的调制基本操作技法和各类面团的形成原理、调制工艺。 教学内容: 3.1麦粉类水调面团 (一)水调面团的特性及形成原理 (二)水调面团调制工艺 3.2水调面团的制作 (一)和面手法(二)揉面(三)掺水和水温 3.3面点制作的工艺流程 (一)和面(二)揉面(三)搓条

中级中式面点师培训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中级中式面点师培训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既懂得面点制作的基本理论,又学会操作,掌握面点代表品种的制作技术。在初级的基础上,更深层次的学习制作面点的工艺,掌握系统的面点专业理论知识,了解制作面点的原料,懂得各种面团形成的性质和机理,掌握各种面团的用途及其制作方法,掌握馅心的制作方法和要求,懂得各种面点成型和成熟的机理。有培养和指导初级中式面点师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馅心制作 馅心的概念和分类 原料选择 (一)甜馅原料的选择 (二)咸馅原料的选择 (三)制馅调味品的选择 原料加工 (一)生馅原料加工工具 (二)生馅原料加工方法 口味调制 (一)生咸馅的调制

(二)甜馅的调制 第二章水调面品种的制作 面坯调制 (一)水调面坯的特点 (二)水调面坯的调制 生坯成型 (一)成型方法 (二)馅心对面点成型的影响产品成熟 (一)有馅制品成熟——煮(二)有馅制品成熟——烙(三)有馅制品成熟——炸第三章膨松面品种制作 面坯调制 (一)常用的辅助原料(二)膨松剂 (三)化学膨松面坯 生坯成型 (一)生物膨松面坯成型(二)化学膨松面坯成型 产品成熟 (一)蒸制成熟

(二)烤制成熟 (三)炸制成熟 (四)煎制成熟 第四章层酥面品种制作面坯调制 (一)层酥面坯常识(二)层酥面坯调制 生坯成型 (一)开酥方法 (二)大包酥开暗酥 产品成熟 (一)烤制暗酥成品(二)烙制暗酥成品 第五章米制品制作 面坯调制 (一)米粉面坯常识(二)米粉面坯调制 生粉团生坯成型与熟制(一)生粉团生坯成型(二)生粉团生坯熟制熟粉团生坯熟制与成型(一)熟粉团生坯熟制

中式面点的基本常识

蚅中式面点的基本常识 肅中式面点的基本常识 蚀一、中式面点的历史 螁中式面点在我国饮食文化中有着3000多年的悠长历史,是我国饮食文化历史中的宝贵财富之一。中式面点制作工艺起源于西周时期,历经了春秋,战国,秦汉,以及东汉初期,佛教文化传入,素食点心亦随之发展。到了隋唐,元宋时期,中式面点制作技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面团制作种类而增多,馅心多样化,都使面点制作工艺技术得到了较专业和较全面的发展。直到明清时期,尤其鸦片战争后,大量西洋文化,西式糕点制作工业的涌入,使面点制作技术得到更全面的发展。面团调制,馅心配搭多元化,加温成型方法多种并用,各种风味流派点心基本形成。 肆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时代的转变,发展,糕点行业已由完全的手作生产转变成半机械化,半自动化方向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为糕点行业制作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各种新型材料的介入,各种新工艺制作技术,使各地的糕点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交流,南式点心北转,北方点心南转,促进了中西风味,南北风味的结合,以及许多胜似工艺品的精细点心。 蒃中国烹饪是“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为准则,中式面点制作工艺应坚持这一方向准则。以快速,科学,营养,卫生,经济,实用是当今时代对面点制作的发展要求,努力使面点工艺科学化,适量化,程序化,规范化。 螃二,中式面点的分类及特点

袀中国点心按地方风味及制作工艺流派基本分三大类 蒇1.广式点心—指珠江流派及南部沿岸、地区制作的点心,以广东为代表,故称广式点心(粤点) 芅特点—精小雅致,款式常新,皮薄馅大,变化多样,保鲜味美,适时而食,洋为中用,古为今用,集大江南北而成。 蒂广式点心又分为常期点心(三茶、两饭、五市经营),星期点心(每星期更新),季节点心,节日点心(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旅行点心,席上点心,中式午、夜点,点心宴八大类 羀2.苏式点心—指长江下游,江浙沪一带地区,以江苏为代表,故称苏式点心袈特点—馅心用料讲究,口味浓,色泽深,调味重,略带甜头 蚃3.京式点心—指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含山东,东北,河北等地,以北京为代表,故称京式点心 芁特点—馅心口味咸、甜分明,咸馅多用葱姜,黄酱,香油等,皮质较硬实,有劲 羀三,面点工艺制作常用主要工具 艿较大型—和面机,压面机,多效用搅拌机,发酵箱,炕炉,蒸炉,煎炸炉,粉炉,雪柜,低温柜,生熟食沙柜,案枱等 莅较小型—刮刀,各种刀具,开酥棍,打蛋棒,各种蛋盛模具,打面棍,裱花咀,釾,光吸,炕盘,糕盘,大小秤等

《中式面点制作》教学大纲

《中式面点制作》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性质和内容: 中式面点是一门实践记忆性强的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理论教学和操作示范,要求学员即懂得面点制作的基本理论,又要学会操作,掌握面点代表品种的制作技术。 2、课程任务和要求: 通过培训,使学员了解制作面点的原料,懂得各种面团形成的性质和机理,掌握各种面团的用途及其制作方法,掌握馅心的制作方法和要求,懂得各种面点成型和成熟的机理。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强化操作技能训练,使培训对象通过学习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课时分配: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8课时) 第一章概论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员了解面点的概论,面点发展的简史和趋势,面点的技术特点,分类和工艺流程,懂得面点工艺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为学好本课程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1.1中国面点发展简史及其趋势

(二)中式面点的地位和作用 1.2面点的分类 (一)面点的分类方法 (二)面点的分类标准 第二章面点工艺基础知识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员了解面点原料的保健功能,懂得要保证面点的质量,首先因素必须保证原材料的质量。 教学内容: 2.1面团的作用和分类 (一)水调面团的特性和形成原理 (二)膨松面团的特性和形成原理 (三)油酥面团的特性和形成原理 2.2其他的面团的作用和分类 第三章水调面团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员了解面团的调制基本操作技法和各类面团的形成原理、调制工艺。 教学内容: 3.1麦粉类水调面团 (一)水调面团的特性及形成原理 (二)水调面团制作工艺 3.2水调面团的制作

中国传统面点制作

菜名猪肉烧卖 所属菜系沪菜 特点沪菜 原料 面粉5OO克,熟猪肉5OO克,猪肉末15O克,猪油5O克,冬笋5O克,冬菇25克,酱油25克,白糖6O克,味精、黄酒、葱姜各适量。 制作过程 ①取面粉,用开水烫,揉匀揉透,搓成条,摘成坯,擀皮待用。猪肉蒸熟,配料均切成细丁。 ②锅内放油,烧热,葱姜爆锅后,放入肉末炒一下,随即下配料炒至半熟,加调味料,盛出。 二、清油饼 菜名清油饼 所属菜系全部 特点色泽金黄,酥香脆软,遐迩驰名。 原料 主料抻面500克,香油150克。 制作过程 (1) 把抻面抻成龙须面后,放在面案上,切成20段,逐段刷上香油,而后盘卷成螺丝状饼形。 (2) 将螺丝状饼放入烧热的香油平底锅内,然后用手将饼按直径6厘米的圆饼,以小火将两面煎至金黄色时出锅。用牙签将饼丝挑,使之蓬松即可。 三、南荠草莓饼 材料: 荸荠500克, 草莓酱100克, 面包渣(馒头渣也可), 白糖50克,水淀粉25克,干淀粉10克, 鸡蛋清50克,油适量。 做法: 1.将荸荠去皮后用刀背拍碎,块大的再剁一剁,用豆包布包好拧干水分,加入干淀粉搅拌均匀,和成面团。 2.将面团分块包上草莓酱成球状,逐个粘上鸡蛋清,面包渣拍实。 3.起锅放油投入荸荠饼坯,炸至金黄色捞出码盘按扁。 4.净锅加入水,白糖烧开,用水淀粉勾玻璃芡,淋明油,浇在饼上即可。 四、烤麸大包 菜名烤麸大包

所属菜系浙江菜 特点皮质松软,膨松饮满。 原料 白面粉500克,鲜酵母半块,发酵粉少许,烤麸300克,水发黑木耳50克,姜末5克,酱油少许,精制盐6克,白糖20克,鲜味王2克,水淀粉40克,香麻油25克,花生油75克。 制作过程 1、将烤麸与水发黑木耳分别剁成碎末,放在一起加酱油、盐、白糖、鲜味王、姜末、香麻油、花生油拌匀后,再放入水淀粉拦匀,呈烤麸馅心备用。 2、白面粉加水和面、发酵(参照青菜包)后,加发酵粉揉透,揉至三光后,搓成条,切10个小面团,逐个揿扁放上烤麸馅,拉捏成褶纹口捏紧;排放蒸格内稍停片刻,酵发后放蒸锅上,盖严盖,用旺火急蒸12分钟左右,蒸熟后端格离锅取出。 制作关键: 1、酵面必须发透,使制品膨松饱满。 2、烤麸要剁细如肉茸,用油量要大。 五、开花馒头 特点形似盛开的花朵,白嫩,软甜 原料 面粉2斤,酵面5两,温水适量,白糖7两,青红丝1两,碱适量. 制作过程 1.将面粉加酵面用温水和好发起来,发好后兑适量碱,白糖揉透, 搓成长条. 2.笼屉上铺上干布,按需要把长条揪成剂,摆在布上,揪口朝上. 3.青红丝切短, 撒在剂口上,上屉后用旺火蒸熟即可. 六、咖哩饺 菜名咖哩饺 所属菜系全部 特点粤菜 原料 澄粉450克,淀粉50克,虾肉200克,干笋丝100克,猪肉500克,咖哩粉100克,盐、味精、白糖、麻油、胡椒粉各适量。 制作过程 ①将澄粉、咖哩粉、淀粉加盐搅匀,用开水冲搅,加盖焖5分钟,取出搓揉匀透; ②将虾肉,鲜肉切成细茸。干笋丝发好,用水漂清,加些麻油、胡椒粉拌匀; ③将面团摘胚、制皮、包入饺陷,捏成饺形,上锅煎至金黄即可。 七、煎紫米藕夹 原料 鲜藕500克 紫米100克

中式面点制作课程标准

《中式面点制作》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01504214 适用专业:高职烹饪工艺与营养、食品工程等 课程类别:岗位核心能力学习领域 修课方式:必修 教学时数:150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高职烹饪工艺与营养、食品工程等专业的岗位核心能力课程,在职业岗位能力课程体系中属于主干必修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面点工艺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习面点制作原料选择、面团、馅心、成形、熟制等工艺流程,掌握各类面点制作的核心技能,从而达到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基本职业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实际操作打下基础。本课程根据烹饪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以国家中式面点师职业资格要求为依据,以面点职业岗位需求分析为基础,以面点制作项目任务为载体,以教师讲解面点理论知识和演示面点制作过程为辅助,学生以小组分工合作为重点,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完成面点制作为目的,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起到主要支撑作用。 (二)设计思路 总体设计思路是:根据职业岗位(群)和素质、知识、能力结构的调查分析,本课程教学要打破以往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面点基本理论、面点风味流派、、面点面团原理、面点馅心知识、面点制作手法、面点成熟成型方法、筵席面点设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以课堂讲授、学生讨论、教师演示、实训操练等方法相结合,构建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突出技能性、职业化要求,以理论适度、重在实践为原则,将面点操作手法、水调面团、发酵面团、油酥面团的制作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在教学方式上,适度采用项目教学和工作任务教学法,按照宾馆饭店面点间操作的各

初级中式面点师培训教学大纲

初级中式面点师培训教 学大纲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初级中式面点师培训教学大纲 一、培训职业工种: 中式面点师 二、培训等级: 初级 三、职业定义: 运用中国传统的或现代的成型技术和成熟方法,对面点的主料和辅料进行加工,制成具有中国风味的面食或小吃的人员。 四、培训目标 学员具备中式面点制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和掌握面点的含义、面点制作的原料、面团调制工艺、馅心调制工艺、成形工艺、熟制工艺和宴席面点的配置等中式面点师所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进行中式面点制作的基本操作技术,例如面坯调制、制皮、成形等基本操作技能。 五、培训对象 农村初、高中毕业生,下岗职工和困难职工。 六、培训期限 根据《中式面点师国家职业标准》进行安排。 七、培训教师 培训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中式面点专业知识、实际操作经验和教学经验,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传授能力。培训初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助理讲师资格; 八、鉴定要求及方式 1、初级鉴定要求(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一)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二)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三)本职业学徒期满 2、初级鉴定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里进行。技能操作考场要求有不小于40m2 的面点操作间,并配有相应的燃料、水、电源,并有4个以上灶眼和相应的大小蒸锅、分层调温烤箱、炸锅、烙铛,有小型压面机、打蛋机,有大木案板、各种擀面杖、称量衡器,有2个以上冰箱,有良好的照明、通风设备,有防火安全设备。

成型包的要点及要求(五)擀能使用单手仗、双手仗和走槌成型擀的要点及要求六)模具成型能用印模、盒模成型印模操作要点及要求熟制(一)烤能合理选择炉温烤制食品烤的基本方法及要求(二)煮能用煮的工艺方法煮制食品煮的基本方法及要求(三)烙能用烙的工艺方法烙制食品烙的基本方法及要求装饰码盘1.能将制品摆放整齐 2.能用几何图形法合理装盘1.装船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2.几何构图的基本主方兴未艾和注意事项 初级中式面点师培训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次培训的基本原则 l、实用性原则。根据各级中式面点师的实际需要,解决学员应知应会的问题。 2、实效性原则。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强能力培养,克服纯学术性教学的倾向。 3、灵活性原则。形式多样,方法灵活,除采用课堂讲授外,适当采用参观考察、研讨等方式,使学员开阔思路和眼界。 二、具体培养目标 培养学员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的,能应用高、新技术的初级技能人才。具体要求是: 1、政治思想品德方面提高学员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政治觉 悟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重诚信、守纪律,自觉遵守公共行为规范,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 2、2、文化知识培养学员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形 成一定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具有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员今后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中式面点师培训计划1.doc

中式面点师培训计划(初级) 一、说明 本计划是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国家职业标准》所编写。 二、培训目标 通过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的培训,学员应熟悉中式面点工种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中式面点制作的基本技能,达到基本独立操作的水平。 三、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 序号授课类别课程设置课时 1 基础理论初级中式面点基础理论知识44 2 专业理论初级中式面点制作技术56 3 技能操作基本功项目训练86 4 技能操作馅心制作教学26 5 技能操作点心品种教学(35只) 76 理论复习 4 操作复习8 总课时300 中式面点师培训大纲(初级) 初级中式面点基础理论知识 一、培训要求: 通过本课程教学学员应了解中式面点在饮食业的地位作用,了解食品营养学卫生基础知识,懂得常用工具、设备的使用保养,能核算单一点心品种成本。 二、培训内容: 第一章概述 1.点心在饮食业中的地位、作用。 2.点心的分类和各地区点心的特点。

3.制作点心的设备与工具。 第二章食品营养学的基础知识 1.烹调原料所含的主要营养素。 2.烹饪原料所含的主要营养素的功能。 第三章饮食食品卫生基础知识 1.饮食卫生。 (1)食具卫生。 (2)环境卫生。 (3)个人卫生。 2.饮食企业卫生“五四制”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3.预防食物中毒和各种传染病。 第四章常用设备用具使用 1.中式点心制作常用设备用具使用方法。 2.易燃易爆性质与条件。 3.安全储存的方法(消防灭火器的使用知识)。 第五章饮食业成本核算 1.成本核算的基本知识。 2.成本核算基本公式及其换算。 3.成本核算基本公式及其换算、和单一品种的成本核算。 三、课时分配:

中式面点的基本常识

中式面点的基本常识 一、中式面点的历史 中式面点在我国饮食文化中有着3000多年的悠长历史,是我国饮食文化历史中的宝贵财富之一。中式面点制作工艺起源于西周时期,历经了春秋,战国,秦汉,以及东汉初期,佛教文化传入,素食点心亦随之发展。到了隋唐,元宋时期,中式面点制作技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面团制作种类而增多,馅心多样化,都使面点制作工艺技术得到了较专业和较全面的发展。直到明清时期,尤其鸦片战争后,大量西洋文化,西式糕点制作工业的涌入,使面点制作技术得到更全面的发展。面团调制,馅心配搭多元化,加温成型方法多种并用,各种风味流派点心基本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时代的转变,发展,糕点行业已由完全的手作生产转变成半机械化,半自动化方向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为糕点行业制作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各种新型材料的介入,各种新工艺制作技术,使各地的糕点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交流,南式点心北转,北方点心南转,促进了中西风味,南北风味的结合,以及许多胜似工艺品的精细点心。 中国烹饪是“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为准则,中式面点制作工艺应坚持这一方向准则。以快速,科学,营养,卫生,经济,实用是当今时代对面点制作的发展要求,努力使面点工艺科学化,适量化,程序化,规范化。 二,中式面点的分类及特点 中国点心按地方风味及制作工艺流派基本分三大类 1.广式点心—指珠江流派及南部沿岸、地区制作的点心,以广东为代表,故称广式点心(粤点) 特点—精小雅致,款式常新,皮薄馅大,变化多样,保鲜味美,适时而食,洋为中用,古为今用,集大江南北而成。 广式点心又分为常期点心(三茶、两饭、五市经营),星期点心(每星期更新),季节点心,节日点心(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旅行点心,席上点心,中式午、夜点,点心宴八大类

中式面点中级教学计划.docx

中级中式面点师职业培训 教学计划 一、说明 本计划是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国家职业标准》编写。 二、培训目标 通过理论教学和操作示范,要求学员既懂得面点制作的基本理论,又要学会操作,掌握面点代表品种的制作技术。在初级的基础上,更深层次的学习制作面点的工艺。在初级中式面点师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的基础上,培养培训人员掌握系统的面点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扎实的面点制作基本功,会制作多种馅心,制作多种风味小吃、部分节令品种和一般宴席点心。有培养和指导初级中式面点师的能力。 三、培训课程设置与学时安排(总学时150 学时) 序号课程类别课程内容 麦粉类水调面团 1水调面团水调面团的制作 面点制作的工艺流程 膨松面团的原理 2膨松面团膨松面团的品种 麦粉类化学膨松面团麦粉类物理膨松面团 3油酥面团油酥面团特性及形成原理油酥面团调制工艺 成形前的基础操作技法 4 模具、工具成型技法 成型工艺面点装饰成型 馅心的分类、作用及制作要求 面点艺术成型 学时 30 24 28 34

熟制的作用与导热方法 5熟制工艺蒸、煮、烤、烙26 炸、煎、复加热法 6综合练习理论、操作综合练习8 合计150 中级中式面点师职业培训 教学大纲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培训学员了解制作面点的原料,懂得各种面团形成的性质和机理,掌握各种面团的用途及其制作方法,掌握馅心的制作方法和要求,懂得各种面点成型和成熟的机理。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水调面团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员了解面团的调制基本操作技法和各类面团 的形成原理、调制工艺。 教学内容: 1麦粉类水调面团 (一)水调面团的特性及形成原理 (二)水调面团调制工艺 2水调面团的制作 (一)和面手法 (二)揉面 (三)掺水和水温 3面点制作的工艺流程 (一)和面;(二)揉面;(三)搓条;(四)下剂;(五)制皮;(六)成型 第二章膨松面团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员了解面团的作用、分类及影响面团形成的因素,了解面团粘弹性机理。 教学内容:

中式面点师初级考试题及答案概述

中式面点师(初级)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信誉)是企业的生命。 2.尽职尽责的关键是(尽)。 3.(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 4.食品卫生法共(九章四十五条)。 5.职业道德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实践性和(具体性)。 6.食品卫生法正式执行于1995年10月30日,由(江泽民)签发。 7.在现在社会里下列行为中(大企业挤垮小企业)不属于不道德行为。 8.评价一种食品质量好坏应从(卫生、营养、感观性状)三方面来衡量。 9.未经卫生部门许可,(婴幼儿及儿童)食品中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 10.纪律作为一种行为规则它是以(服从)为前提,因而具有强制性,约束性。 11.以下不属于食品添加剂使用目的的是(提高营养价值)。 12.大多数食品添加剂在潮湿高温或阳光下曝晒会失效变化,有的甚至可能引起(爆炸)。 13.食品卫生法将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行之有效的食品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用(法令)的形式确定下来。 14.(食品强化剂)是指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15.傣族以(大米)为主食。 16.维吾尔族最常见的面食是(馕)。 17.苗族烹饪方法普遍用(甑子蒸)。 18.伊斯兰教视(烤羊肉)为高档佳肴。 19.我国喜喝茶,不嗜烟酒的民族是(回族)。 20.汉族一般都有(饮茶、饮酒)的习惯。 21.藏族牧民以(牛羊肉、奶制品)为主食。 22.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宰牲节、圣诞节)。 23.朝鲜族爱吃(猪肉、狗肉、泡菜),不吃羊肉和肥猪肉。 24.佛教戒律中的“荤”是指(动物性食物和含辛香味的植物性原料)。 25.(水)是微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 26.自然界中的微生物有(五大类)。 27.(大肠)是消化道的最后肠段。 28.不准使用霉变和(不清洁)的原料。 29.污染病原菌(还会)引起各种传染病的传播。 30.(微生物)作用是食品腐败变质的重要原因。 31.不属于放射性污染源的是(放射性保管食物)。 32.植物性食物腐败变质多是(自身霉)的作用。 33.(黄曲霉)毒素耐热性高,是强烈的致癌物。 34.(副溶血性弧菌)在盐浓度为3%时最宜生长繁殖。 35.将被少门氏菌属污染的食品(彻底加热)是重要手段。 36.微生物指标主要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 37.发芽的马铃薯中引起人类食物中毒的有毒物质是(龙葵素) 38.冻禽在冷藏时被假单胞菌污染而腐败,往往产生(绿色)。 39.鲜蛋的卫生问题主要是沙门氏菌污染和(昆虫)引起的腐败变质。 40.由于吃了含细菌毒素的食物,引起食物中毒称(毒素型)食物中毒。 41.由化学,物理,生物性因素引发的人类恶性肿瘤称为(致癌)作用。 42.未煮熟的豆浆中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有毒物质是(胰蛋白酶抑制素)。 43.我国蔬菜栽培主要以(人畜粪便做肥料),因此肠道致病菌和寄生虫卵污染很严重。 44.潮湿的空气可能引起一些原料的发霉变质,也可以引起另一些原料(结块或虫蛀)。 45.粮食在潮湿的环境中,粮食的水分增加,会促进(呼吸作用),加剧发热发霉,并引起虫害。 46.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最高层是(油脂类)。 47.过量食用动物脂肪会促进(动脉硬化)。 48.人类膳食中缺碘容易患(甲状腺肿大)。

中式面点培训资料

一、中式面点:1、煮制2、蒸制3烙制4炸制5烤制 二、西式面点:做饼干 用低面筋粉面包------用黄油 打蛋糕 炸油条操作流程 面、盐、泡打粉、小苏打、鸡蛋、油、水,用手搅拌均匀。 1斤面,6两(300克)留2克水砟3次面,每次间隔15分钟,砟的时候用手沾着水。 冬天行面5小时,夏天行面2小时左右,(最后一次最重要,一直到到没了水),找一个盆(干的刷上油),然后用保鲜膜盖上。炸油条用中筋面,油温180度-200度 春饼 高筋面粉1斤,盐5克,温水5.5两。 把盐放在水里面,和成光滑的面团,行上20分钟,然后分成几儿,每个面几儿50克,揉表面光滑的面团,再行20分钟,刷上油盖上保鲜膜,然后把圆几儿按扁,抹上油,在把相同的几儿按扁,放在一起,再行10分钟。 饼铛升至140度,把面皮放在锅中,1分钟翻过。 炸制:开口笑 低筋面粉1斤,泡打粉6克,水120克,白糖300克,小苏打5克,色拉油60克,鸡蛋1个。 制作流程: 水糖融化,放入面粉里,小苏打和泡打粉放面里,加入鸡蛋,揉成面团儿,然后切成长条,分割成10克左右的几子,然后揉成圆球,再用喷壶在表面喷水,然后沾上芝麻揉均匀,起锅烧油,油温升至130度-150度,炸成微黄出锅。 水饺 高筋面粉1斤,水250克,盐5克。 猪肉馅+盐+味精+鸡精+蚝油+生抽+酱油+花椒水(开水冲花椒,少放水)加上料油(起锅烧油加入大料、葱、姜炸干,油温140度-150度,温度不能大) 牛、羊肉馅放点料酒去腥,少放点酱油。 素合子 中筋粉(家里用的就行)加鸡蛋清,开水250克(一边倒一边搅拌),盐5克,馅、韭菜(茴香)、鸡蛋、盐、鸡精、料油、香油。 制作流程: 1、锅里放盐,水烧开。 2、倒入面盆里,用擀面杖搅拌均匀,倒在面按上放凉。 3、揉至光滑,分成大小适中的几子,擀成圆形薄片,包入馅料成型。 4、电饼铛温升至180度,下入饼坯烙至两面虎皮色出锅。 大饼 面粉1斤,水350克,温水或开水(用开水烫三分之一的面) 1、盆里放入面粉,加入水拌至均匀,醒至半个小时左右。

中式面点的基本常识

中式面点的基本常识 一、中式面点的历史中式面点在我国饮食文化中有着3000多年的悠长历史,是我国饮食文化历史中的宝贵财富之一。中式面点制作工艺起源于西周时期,历经了春秋,战国,秦汉,以及东汉初期,佛教文化传入,素食点心亦随之发展。到了隋唐,元宋时期,中式面点制作技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面团制作种类而增多,馅心多样化,都使面点制作工艺技术得到了较专业和较全面的发展。直到明清时期,尤其鸦片战争后,大量西洋文化,西式糕点制作工业的涌入,使面点制作技术得到更全面的发展。面团调制,馅心配搭多元化,加温成型方法多种并用,各种风味流派点心基本形成。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时代的转变,发展,糕点行业已由完全的手作生产转变成半机械化,半自动化方向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为糕点行业制作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各种新型材料的介入,各种新工艺制作技术,使各地的糕点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交流,南式点心北转,北方点心南转,促进了中西风味,南北风味的结合,以及许多胜似工艺品的精细点心。中国烹饪是“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为准则,中式面点制作工艺应坚持这一方向准则。以快速,科学,营养,卫生,经济,实用是当今时代对面点制作的发展要求,努力使面点工艺科学化,适量化,程序化,规范化。

二、中式面点的分类及特点中国点心按地方风味及制作工艺流派基本分三大类1、广式点心—指珠江流派及南部沿岸、地区制作的点心,以广东为代表,故称广式点心(粤点)特点—精小雅致,款式常新,皮薄馅大,变化多样,保鲜味美,适时而食,洋为中用,古为今用,集大江南北而成。广式点心又分为常期点心(三茶、两饭、五市经营),星期点心(每星期更新),季节点心,节日点心(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旅行点心,席上点心,中式午、夜点,点心宴八大类。 2、苏式点心—指长江下游,江浙沪一带地区,以江苏为代表,故称苏式点心特点—馅心用料讲究,口味浓,色泽深,调味重,略带甜头。 3、京式点心—指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含山东,东北,河北等地,以北京为代表,故称京式点心。特点—馅心口味咸、甜分明,咸馅多用葱姜,黄酱,香油等,皮质较硬实,有劲。三、面点工艺制作常用主要工具较大型—和面机,压面机,多效用搅拌机,发酵箱,炕炉,蒸炉,煎炸炉,粉炉,雪柜,低温柜,生熟食沙柜,案枱等。较小型—刮刀,各种刀具,开酥棍,打蛋棒,各种蛋盛模具,打面棍,裱花咀,釾,光吸,炕盘,糕盘,大小秤等。四、面点生产原料使用常识及补充面粉的种类,目前我国面粉生产主要有高筋,中筋,低筋面粉,近年开始有专用面粉,如馒头,蛋糕,面包等专用粉。1、高筋面粉,湿面筋含量40%以上,手感松散,较粗糙,赤白色,适合制作面包,薄面皮

中式面点师五级培训计划教学文案

《中式面点师》(四级)培训计划 一、编制说明 本培训计划依据《中式面点师》职业标准编制,适用于中式面点师(四级)职业技能培训。 各培训机构根据本培训计划及各校实际情况编写具体实施的培训计划大纲。 二、培训目标 通过本级别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技能的训练,培训对象能够系统的掌握中式面点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扎实的面点制作基本功,会制作多种馅心,制作多种风味点心及一般宴席点心。有培养和指导初级中式面点师的能力。 三、培训模块课时分配 本职业等级的建议培训课时:290课时。各培训机构可以在不低于建议课时的前提下,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做适当的调整。 四、培训要求与培训内容 模块1 中式面点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训练 1、培训要求 通过本模块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 (1)掌握食品营养与卫生知识 (2)核算套式、宴席点心的成本 (3)了解厨房管理知识 (4)熟悉教学基本知识 2、培训主要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1.1六大营养素的功用 1.2食物中毒的特点 1.3合理烹饪与营养

1.4饮食业成本核算 1.5厨房管理 1.6授课的基本知识 (2)技能实训内容 2.1 擀制烧卖皮、拍制虾饺皮 2.2 包捏花纹包、秋叶包 3、培训方式建议 (1)理论教学:除一般常规课堂教学方式外,部分培训内容可利用投影教学工具,通过讲授教学方法,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2)技能实训:本模块建议可开展擀制烧卖皮、花纹包制作、秋叶包制作的实训项目,一名实训教师可以带教10名学员。 模块2 中式面点制作技术 1、培训要求 通过本模块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 (1)掌握点心常用原料知识 (2)掌握点心基本功的内容与操作要领 (3)掌握主坯工艺原理 2、培训主要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1.1主坯原料 1.2制馅原料 1.3调味与辅助原料 1.4 主坯的分类 1.5水原性主坯特性的形成 1.6膨松性主坯特性的形成 1.7油酥性主坯特性的形成 1.8 米粉类主坯的特点 1.9淀粉类主坯的调制及类型 1.10其它类主坯原料和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