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复习题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复习题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复习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复习)

一、填空题:

1、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创始于1950年,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

2、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怎样教”这个核心问题。

3、我们习惯说的“对外汉语”,其中汉语是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并不同于作为母语的汉语。

4、所谓任务,是指教师在课堂布置的让学习者用目的语完成语言活动。

5、《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的主要内容由三个方面组成:话题内容、语言范围、言语能力。

6、根据教学性质和教学总体特点的不同,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我们把对外汉语教学大致分为专业教育、进修教学、短期教学、速成教学等四个基本类型。

7、对外汉语教学的最基本的语言观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最基本的教学观是要把语言当作交际工具来教,最根本的目的观是培养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

8、由刘珣等编写、198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实用汉语课本》,是我国第一部专供国外使用的基础教材。教材最早吸收了功能法的长处,探索了结构、情景、功能相结合的编写路子。

9、“习得顺序”这个概念包含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指不同语言规则的习得顺序;第二个含义是指目的语特定规则的发展顺序。

10、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有《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等。

11、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是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它与对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一样,都属于应用语言学。

12、作为学科的对外汉语研究,是要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可能严格体系化的部分”。也就是说,对外汉语研究,尤其要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般原则、方法和规律,以建立自身的科学研究体系。

10000 13、《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把对外汉语教学词汇分为4个界标:100词、3000词、5000词、8000词。

14、1958年,由邓懿等编写的《汉语教科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教材。

15、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说,教材的教学功能,就是教材的学习功能。

16、HSK考试是我国最具权威性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它分为HSK(基础)HSK(初中等)HSK(高等)三个等级水平的系列考试。

17、多项选择题的备选答案,包括正确答案和干扰项。

18、综合课是把语言要素、文化知识、语用规则的教学和言语技能、语言交际技能等各项内容综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课程。具有全面综合性的特点。

19、课程规范是指对课程本体和课程实施这两部分内容的规范。课程本体包括课程的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即课堂教学,是指课程的教学环节、课程的教学步骤和课程测试等过程。

20、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学科语言理论、语言学习理论、语言教学理论、跨文化教学理论;其学科应用理论是对外汉语教学基本理论的应用和体现。

21、对外汉语教材一般可分为语言技能类教材、语言知识类教材、文化知识类教材、特殊用途语言教材四类。

22、1966年美国心理学会在《教育与心理测验之标准》中将效度分为三大类: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和构想效度。

二、名词解释

1、“无接口”观点

Krashen认为,成年人通过两种不同的、独立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即习得和学习。

习得:在自然状态下、下意识地、非正式地学习语言。

学习:有意识地、正式地学习语言规则。获得“元语言知识”,相对于习得来说需要耗费时力。

Krashen强调,通过习得获得的是“潜在的知识”与通过学习获得的“明晰的知识”是相互独立的两种知识,通过学习获得的“明晰的知识”不能转换为“潜在的知识”,即所谓“无接口观点”(non-interface position)。

2、语言培训

为学习者培训与职业工作有关或获得工作所需要的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

这种教学形式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的、典型的类型。

相应的,语言培训计划也可以比较典型地反映课程设计的特点。

3、成绩测验

成绩测验也叫学业成就测验、课程测试;是一门课程或课型的测试,是教育测验中运用最广泛的。

内容: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教什么测什么,学什么测什么,甚至是怎么教就怎么测。

目的:是了解学习者在过去的学习时间里究竟掌握了什么内容,也即学业上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因此有人把成绩测验叫做回顾性的测试。

特点:是一种回顾性的测试,目的在于了解学习者目前所达到的程度,是与一个较长期的目标相联系的。

受试者获得的成绩是绝对的。按照预先制订的标准,学习者如完成了规定的学习任务,就能取得好的成绩。成绩测试是教学个用得最多的测试,学校的期中期末考试、毕业考试等都属于这一类。

4、水平测试

水平测试又称能力测试,指人们对目的语运用的熟练程度。

目的:测量受试者现有的整体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以评定是否达到胜任某项任务的要求。

内容:水平测试不考虑受试考的学历,也不以任何大纲、课程或教材为依据,而是根据语言交际能力的标准,或是某一特定任务的要求来命题。这是—种回顾兼预示的测试。

特点:它具有较高的区分性.受试者的分数反映了他往全体受试考中的位置。水平测试常常是大规模标准化测试,如我国的汉语水平考试、英语水平考试(EPT),美国的托福考试,英的剑桥英语水平考试等。

5、诊断测试

诊断测试的应用目的与成绩测试恰恰相反,因为成绩测试所关注的是学习成功的程度,而诊断测试关注的则是失败的程度,即学习者在哪些方面犯了错误并借此找出补救的办法。

诊断测试有时也用来发现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诊断测试可以用来考查单个语言项目(如时态、把字句等),也可以是综合性的。

目的:为了改进教学,调整教学计划,进行个别指导。

成绩测试是回顾以前,水平测试主要是展望未来,同时也注意过去,而潜能测试只是预见将来。诊断测试检查以往以图补救今后。

6、安置性测试

安置性测试有时也叫分班测试、分级测验。

作用:评估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高低,从而确定其适合于学习什么样的课程或适合于在何种程度的班级上课。

目的:妥善地将学习者按照程度不同进行分班或分组。

特点:安置性测试关心的是受试者目前的知识水平及能力,它考查的是学生的整体能力。

内容:最好是以本教学单位的教学大纲或可能开设的课程内容。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因材施教,对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学生要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内容。这种测试把学生分出几大组就可以,不用区分得十分细致。

7、分立式测试

分立式测试是对语言要素(语音、词汇、语法等)和言语技能(听、说、读、写)分别进行单项测试,如填空、完成句子、多项选择。

理论基础: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是由各种成分组成的,掌握一种语言就是掌握这些成分和技能。而这些成分和技能都可以分别进行单项测试,以确定受试者的总体语言能力。

优点:想考什么就能考什么,受试者无法回避;而且大多采用客观试题,评分客观、准确、可靠,测试一个人的语言水平也就是考查他对这些成份的了解和使用。

缺点:只能测量各个孤立项目的知识和技能,而各个单项知识、技能之和不一定等于其总体语言能力。

8、综合性测试

综合性测试是对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进行整体的综合性的测试,以测量受试者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的能力。

理论基础:语言是个整体,人们在实际使用中不可能只运用某一方面的知识或一种技能,而是各种语言要素和言语技能综合运用。完形填充、阅读理解、听写等都是综合性试题。

优点:可以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外语能力

缺点:如进行写作、翻译、口试时,评分标准往往不好掌握;大规模测试中的评分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9、难易度

难易度指某个题目的答对率,即答对某题目的被试占全部参加测试的比例,因此难易度实际上不是难度而是易度。

对于标准化的水平测验来讲,各个题目的难易度范围一般应在0.2~0.8之间,而整个测验的平均难易度一般应在0.5左右。

10、平均难易度

平均难易度=各个题目的难易度之和

题目数量

11、区分度

区分度指一个题目区分考生能力的程度。如果使用一道题目的结果是水平好的考生都答对,而水平差的考生都答错,它的区分能力就很强。不管它是哪一种类型的考试,区分能力差的试卷区别不出考生的不同水平,考试也就无效。

标准:要区分水平的高低,首先要研究的是考生的水平应该以什么标准去决定。一般来说,有外部标准(教师的评价、某个公认有效的测验的成绩)与内部标准(本测验上总分的高低)两种。

12、区分度指数

区分度指数就是通过比较高、低分两组答对该题目的情况而决定的。

公式:D(区分度指数)=高分组答对此题的人数—低分组答对此题的人数

一个组的人数

区分度指数D是一个从-1~+1之间的数,D越大,表明题目的区分能力越强,一般D在0.3左右的题目就可以认为有一定鉴别作用了。

这种计算区分度指数的方法比较烦琐,因为要逐个题目排列它的高分组和低

分组,但计算起来却很简单。不过这种指数不算很精确,因为它只是对比两组考生的情况。且同组内的考生也有区别,它就不予考虑了。

13、信度

信度也叫可靠性,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

同一个卷面和难易程度相同的试题用于水平基本相同的测试对象,测试结果是否基本相同。

14、效度

效度也叫有效性,指测量对它所要测量的东西准确测量的程度,是针对是否达到测试目的而言的。

可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是考试的目的。考试是否达到了它预定的目的?例如一个考试是选拔性的考试,这个考试的效度之高低决定于它是否起到选拔作用;二是考试的内容,考试的效度之高低还决定于它是否考了要考的内容。

效度指的是一个考试的分数,而不是这个考试本身;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效度指的是根据考试分数作出推论或预测的准确性程度。我们在习惯上爱说某个考试有效或无效,但在实际上,效度是程度上的概念,一个考试的效度可有高低之分,但不能简单地区别为有效与无效,除非我们给有效与无效规定一个界限,效度系数超过了多少便算为有效,低于多少,便算作无效。

15、课件

用来存储、传递、交换、解释、处理教学信息,并对它们进行选择、评价和控制的教学程序(软件)叫课件。

课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系统的核心。课件是由课件设计者根据教学要求用软件工具或计算机语言编制出的计算机教

学软件。

16、教材评估

估根据特定的标准或原则对教材的设计和实施的成败得失、优劣高下进行评议和估量。

17、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一般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所进行的交际行为。

跨文化交际研究共识:

(1)文化交际无所不在,无所不包,但又往往是不自觉的。

(2)文化既有统一性和延续性的一面,又有差异性和变异性的一面。

(3)由于文化是不自觉的,接触另一种文化时,人们往往以自己的文化为出发点判断。

从根本上说,文化教学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是属于第二位的,为语言教学服务。

18、化石化/僵化

“化石化”现象,即中介语在总体上达不到与目的语完全一样的水平,另一方面也指学习者在语言的某些形式学到了一定程度就停止不前了。

Selinker等(1978)认为,“僵化”现象的产生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

外在因素,指社会环境对SLA产生的影响。与目的语社团接触较少,或学习的动机减弱,便出现僵化现象;

内部因素,包括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的态度、心理距离以及年龄的限制等,这些因素也会导致语言的僵化。

19、汉语速成教学

性质:汉语速成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个特殊的教学类型,是专门为具有强化速成学习需求的、母语为非汉语的学习者设置的教学门类。

特点:高目标、高强度、高效率。

三、辨析题

1、第二语言、外语

答:“第二语言”与“外语”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一般来说,第二语言是指母语或“第一语言”之外的、本国通用语或者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而外语则是指别的国家的语言。广义地说,第二语言和外语的关系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西方学者还从有无语言学习环境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这两个概念作了分工,凡是在该语言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称为第二语言,例如:我在英国学习英语;而不在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则称为“外语”,例如:我在中国学习英语。

2、偏误(error )、错误(mistake )

答:科德(Cord)是最早系统论述偏误研究重要性的学者,他提出应该将偏误(error)和失误(mistake)区分开来。

偏误(error)指学习者掌握一定的目的语语法规则之后出现的系统性错误。失误(mistake)

指学习者因未形成自动机制而偶然出现的属失误。

▲偏误和失误的鉴别

对于对外汉语教学而言,失误不是研究重点,偏误才是研究的主要内容。

Ellis(1994)提出两条鉴别标准:

(1)看使用频率。如果一个学习者同一类错误出现频率较高,就是偏误,说明没有掌握好相关的语法规则。如果只是偶尔出现,而这一语法点的正确表达占绝大多数,就是失误。可见,二者的鉴别要看同一语法点正确用法和错误用法的比例。

(2)看使用者能否自行纠正。若使用者不能自行纠正,就是偏误,说明未掌握相关规则。若使用者能自行纠正,就是失误,说明他己经掌握规则,只是由于粗心或其他因素输出了错误。

3、语言能力、语言交际能力、语言行为

答:Chomsky认为语言能力就是儿童接触语言材料之后内化了的语言规则,是下意识的语言知识,是指在最理想的条件下说话人/听话人所掌握的语言知识。

吕必松认为语言交际能力指的是一个人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包括口头交际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进行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都是言语行为,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也就是说语言交际能力是由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构成。

语言行为

4、课程设计、课程设置

答:课程设计:对语言教学的整个过程制订计划方案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干预。

课程设置:按照教学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为分解和落实教学内容而划分教学科目、设计课程,是针对课程本身进行的计划和安排,属于“课程设计”的一部分。

5、知识文化、交际文化

答:知识文化,指的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培养出来的人进行交际时,对某词、某句的理解和使用不产生直接影响的文化背景知识。双方或一方不会因为缺乏这种文化知识而产生误解。

交际文化,指的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熏陶下的人在交际时,由于缺乏有关某词、某句的文化背景知识而产生误解。这种直接影响交际的文化知识就属于交际文化。

学生不知道某些知识文化,固然不好,但不会造成误解。如果不懂交际文化就会直接影响交际效果,引起误解或出现问题。

6、外语交际能力和母语交际能力获得的不同

答:获得方式不同:母语交际能力的活动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即一个本国语使用者的交际能力的获得与他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环境密切关系。而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是受到语言知识和母语交际能力的影响下获得的。

程度不同:研究表明,成年外语学习者,无论采用何种学习方法,其外语交际能力始终只能达到native-like(与操母语者的程度相似)的程度,其语音、词汇、句法、惯用法等总有某一方面相异于本族语使用者的特征。

7、自然的SLA 与有指导的SLA

答:“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是以交际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这种语言的习得过程通常是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下发生的。

“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顾名思义是以教学指导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语言习得过程通常是在课堂教学环境发生的。

8、母语、目的语

答:“母语”通常是指学习者家庭或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因而也称作“本族语”。

“目的语”,也称“目标语”,一般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并希望掌握的语言。这种语言可能是他的第二语言、第三语言甚或第四语言。它强调的是学习者正在学习的任何一种语言,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环境无关。

9、学习、习得

答:

(1)两种不同的语言获得方式:

“习得”常常是一种“非正式”的语言获得(informal learning ),即通常不是通过课堂学习来获得第二语言。

“学习”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常常是一种“正式”语言规则的学习(formal learning ),通过是通过课堂教学来获得第二语言。

(2)不同的心理过程

“习得”通常是指在自然状态下“无意识”的语言获得(unconscious learning )。“学习”一般是指“有意识”(conscious learning )的语言规则或语言知识的获得。

(3)语言获得的知识类型

通过“习得”方式,获得的是“潜在的语言知识”(implicit knowledge )。通过“学习”方式获得的是“明晰的语言知识”(explicit knowledge )。

学者们通常用“picking up a language ”来描述语言习得。就像儿童那样毫不费力的获得一种语言。

语言学习,学者们认为是“knowing about a language ”,即学习一种语言的知识,而不是“language learning ”,即获得一种语言。

四、简答题

1、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答:测试的信度与效度是测试的两大评价标准。两者都很重要,两者关系密切且十分复杂。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认为:

(1)信度是效度的前提。如果测试的结果不可靠,

不能反映受试者的实际水平,

就谈不上效度。

(2)信度高并不意味着效度—定高,可靠的语法项目考试不一定能测出受试者的理解能力。

(3)效度不高,信度高也没有意义。效度不高,考试内容偏离了考试目的,再可靠也没有意义。如只测试词汇的多项选择,尽管相当可靠也不能说明受试者的语言交际能力。

2、中介语的定义。

答:

(1)Selinker关于中介语的定义

“中介语”可以用作从语言学上描写的数据,即可观察到的语言输出……我们认为,这种言语行为是高度结构化的。在语言迁移的综合研究中,在我看来,我们不得不承认中介语的存在,而且必须作为一个系统来对待,而不是作为一个孤立的错误的集合来看待。

20年后,Selinker对中介语的定义做了一个简要的解释。他认为,引文中的主要之点有二:

一是“学习者的可观察到的言语输出是高度结构化的”;

二是,中介语“必须作为一个系统来对待,而不是作为一个孤立的错误的集合来看待”。

(2)中介语定义的基本含义

①中介语是与学习者的语言表达相关的言语行为系统;

②中介语是一个高度结构化的系统;

③中介语是一个独立的语言系统而不是彼此孤立的错误的混合体。

3、什么是教材的实然性评估?什么是应然性评估?

答:见名词解释“16、教材评估”。

4、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和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有何异同?

答:就研究对象而言,语言学家通常把母语者的语言系统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他们所关注的是这种语言系统本身的结构和规律。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虽然也关注母语系统本身规律的研究,但是他们更为关注的是“学习者的语言系统”(learner language system)规律的研究。

通常,语言学研究以母语者合规则的语言现象作为研究对象。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则以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语言系统是不符合或者偏离学习者的目的语规则的语言系统。

5、主观性测验与客观性测验各有什么利弊?

答:分类标准:根据评分方法不同

(1)主观性测试:试题的答案比较灵活,需要阅卷人对考生的作答情况作出主观判断的测试。语言测试中,简述题、翻译题、作文、口试等都属于主观性题目。

优点:

①考查有深度和层次,可以测量测试对象的综合表达能力,特别是考查被试者的语言运用的能力和输出性技能,(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②命题相对容易。

③可以防止靠猜测得分和作弊。题目一般只有一两个题目,没有给定的答案,很难猜测。

缺点:

①主观题考查的语言现象有局限性。

②评分较麻烦。比如考生的一篇作文,让不同的评阅人去打分,因每个人的观点、看法、印象不同,最后的打分情况可能相差很多,尽管有时有严格的评分标难。

③大规模的测试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经费。

因此在较大规模的语言测试中,考虑到这些因素,主观性测试题目的量要适当。而在较小规模的测试中,尤其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小型测试中.主观性测试题目的量可以多一些。

(2)客观性测试:试题答案是固定的;评分是客观的,不受评卷人主观认识和个人兴趣的影响的测试。不论是谁评分结果都一样,甚至可以用机器评分。多项选择题、正误判断题等都是客观性试题。

优点:

①客观性测试测量的结果比较客观,分数可靠;

②试题覆盖面大,针对性较强,能进行多方面的考查,特别适合分立式测试。

③评分简单、客观,阅卷方便,适用于大规模考试。

缺点:

①命题较难。

②只能测量理解、识别技能,难以测出表达技能和综合技能。

③容易靠猜测得分。

6、简述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特色原则。

答:特色原则要求教材设计和编写从理论到实践、从体例编创到各环节的组织和安排,都有考虑所编教材与以往同类教材的不同之所在,并且这些不同之处应该是一种符合第二语言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的创新之处。

如果在教材设计中没有新意和特色,那么就要考虑编写这样的教材有多大的意义了。

在教材设计和编写过程中有没有特色和创新意识,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有这种意识并不一定能编出有特色的教材,但是没有这种意识就跟不可能编出有特色的教材来。

当然,许多教材的设计和编写者往往会自信地找出一些特色来,但也要考虑这些“特色”究竟是不是特色,符不符合语言教学和学习规律,适不适合教学对象的特点和需求,是否有利于教学和教材目标的实现,这些都是要认真加以研究和论证的。

这就是说,教材设计和编写一定要考虑自身的特色和新意,否则教材就不会有长久的使用价值,甚至根本就没有人去使用。特色和创新应该是一部教材的生命和价值所在,但是也要避免为特色而特色,或者自认为是特色就是特色的两种观念和做法。真正的特色和新意必须要有新的理念和观念来支撑,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7、简述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原则。

答:

(1)文化教学的根本原则是:

语言教学的同时必须教授的是所谓的交际文化;知识文化的教学则要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具体的培养目标来决定。意思就是文化教学必须为语言教学服务,为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服务。

(2)文化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适时性,即与语言教学的阶段相适应。要体现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

②适度性,即与文化教学的服务性相适应。不能借题发挥、喧宾夺主,把语言课上成文化知识课。

③针对性,即与学习者的真正需要相适应。文化教学要针对外国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障碍和困难,确定应教的项目并做出解释和说明。

④敏感性和宽容性

敏感性,要求学习者不要以自己的文化规范是他人都接受了的文化规范。

宽容性,要求学习者不要以自己的文化规范去批判其他文化的“是非优劣”。

⑤代表性

中国文化各不相同,代表性指中国人的主流文化、当代的活的文化和有一定的文化教养的中国人身上反映的文化。但是裹小脚、“吃了吗”等一些非主流、过时的文化不要教学。

⑥发展性

积极吸收当前的优秀的新的文化要素,比如“谢谢”、推销自己等讲解。8、第二语言教学大纲有几种类型?

答:见第一次的作业。

9、简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呈现专题化的特点。

答:

(1)中高级的教学理论研究受到关注。

(2)中介语理论的引入和汉语偏误分析受到重视。

(3)90年代初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现行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提出了尖锐而中肯的批评,继而引起了人们对语法体系、语法教学原则以及教学语法与理论语法的联系与区别等问题的研究和思考。

(4)文化教学问题自80年代中后期逐渐引起人们兴趣,90年代以来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等问题成了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

(5)90年代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方面的一个重要进展是,开拓了语言习得理论的研究。如1992年《世界汉语教学》编辑部召开“语言学习理论座谈会”,出版成果集《语言学习理论研究》。

10、现代科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般如何应用于语言测试?

答:

(1)试题库管理软件的使用可以:

①调用库内数据生成试题或试卷。

②具备对各种考试结果和具体试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修改或者补充题库的功能。

③计算机语言测试还涉及自动阅卷、成绩归档和其他一些测试管理方面的相关配套项目。

(2)远程汉语口语测试系统:客观、准确、快速地评价口语水平,即节约成本(相较于远程电视会议系统),还确保考生身份得到认证(相较于网络型技术)。

11、在使用《汉语语法等级大纲》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答:《汉语语法等级大纲》虽然对语法内容作了比较详尽的列举和编排,但还只是一种按照语法体系的特点进行的编排。这一语法编排既不是教学顺序,也不是教材编写顺序,更不是外国人汉语习得的内在顺序,在具体的实践中,还需要使用者科学地、创造性地进行相关的选择和编排。

五、论述题

1、对外汉语教学总体设计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吕必松《试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总体设计》认为:

语言教学的总体设计就是,根据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在全面分析语言教学的各种内外因素、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教学措施的基础上制定出最佳的教学方案,对教学类型、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途径、教学原则以及教师的分工和对教师的要求作出明确的规定,以便指导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编写(选择)、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使各个教学环节成为一个互相衔接、统一的整体,使全体教学人员根据不同的分工在教学上进行协调行动。

这一定义包含三个层次的含义,即总体设计的设计过程、总体设计的结构内容和进行总体设计的目的。简单说,总体设计就是为全部教学活动选择一种最优化的方案,它既指设计过程,又指设计结果。

2、如何看待“习得”与“学习”的这两个过程的关系?二者是互相对立的过程还是彼此联系的过程?

答:

(1)Krashen认为,成年人通过两种不同的、独立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即习得和学习。

习得:在自然状态下、下意识地、非正式地学习语言。

学习:有意识地、正式地学习语言规则。获得“元语言知识”,相对于习得来说需要耗费时力。

Krashen强调,通过习得获得的是“潜在的知识”与通过学习获得的“明晰的知识”是相互独立的两种知识,通过学习获得的“明晰的知识”不能转换为“潜在的知识”,即所谓“无接口观点”(non-interface position)。

(2)Krashen的观点割裂了两种知识的联系,遭到学者许多批评和质疑。

Ellis认为这两个过程在实践中是难以区分的,而且人们对习得这一概念的理解也大不一样。

因此,Ellis把“习得”和“学习”作为两个可以交互使用的概念。他认为,SLA既包括下意识过程也包括有意识过程;既指自然习得也指课堂环境的语言学习。

(3)我们采用Ellis的观点,即如果不是在特别强调两者的区别时,将两者作为可以交互使用的概念。

3、试论述教材编写的趣味性原则。

答:这一原则要求教材设计和编写过程要尽最大可能来增强教材的趣味性,想方设法让学习者感到教材的内容既赏心悦目又方便实用。

所谓教材的内容包括课文、词汇、语法、注释、翻译、练习等,所谓教材形式是指教材的封面设计、体例篇幅、字体字号、插图照片、装帧用纸、印刷效果等。

增强教材的趣味性符合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一般规律。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可以保护和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维持和强化学习者学习动机的重要作用。李泉(2002)认为趣味性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趣味性是绝大多数学习者评价教材优劣的首选标准。

趣味性体现在教材和形式的各个方面,但以内容(尤其是课文)为主,内容有趣有用便能“抓住学生”,特别是让学习者感到内容“学了有用”,才可能使他们产生真正的持久的兴趣。

需要强调的是,①对外汉语教材的趣味性是对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而言的,而不是对中国老师而言;是否有趣应由学习者裁决,不是由老师来判断。②趣味性不是简单说几句可笑的话,要考虑到由于文化差异,我们觉得可笑的东西,外国学习者未必都能理解和欣赏,正如对外国幽默我们也不一定都能理解。③加强趣味不是意味着增加教材的难度,或者与此相反,把儿童教材中有趣的东西简单地搬到成人教材中,使成人教材内容“幼稚化”。

因此,李泉(2002)认为在教材设计和编写中,要充分调查和研究教材使用者的兴趣点,全面把握不同国别及文化传统、不同动机及个性心理的学习者的兴趣取向,并满足他们合理的兴趣需求。

4、为什么说哲学是对外汉语教学最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

答:哲学主要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指导。

①哲学为人们认识语言的本质和语言使用的本质,为认识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和教学过程的本质提供认识论基础。比如,语言的本上是一种工具还是一种能力?如何认识这样的问题,就反映出不同的哲学观。而对语言的不同认识就会带来对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不同认识。

②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矛盾离不开哲学的帮助,比如,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③哲学为语言教学研究、调查研究和教学实验等提供方法论指导。

④实际上哲学还是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说,哲学同样也为语言教学的其他理论基础提供指导,从而间接地指导对外汉语教学。

5、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是什么?

答:

(1)优越性

1、直观性。如利用CCAI的汉字教学,可以在屏幕上看到汉字笔顺的动态演示。

2、个别化特征。CCAI可以针对不同母语背景的学生提供指导,或提供辅助学习材料。

3、保护性。为学生提供各自独有的学习环境,从而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特别是对他们的口语练习有帮助。

4、自由性。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根据自身的需要边学边用,随学随用。

5、公平性。CCAI可以不厌其烦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这种训练并作出客观的评价。(2)局限性

1、软件设计的局限性。大多数CCAI不具有相同的适应性,是按照预先设定的有限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赶不上人的智能和灵活性。

2、学生对电子教学的不适应性。有些人患技术恐惧症,无法集中精力。

3、缺少竞争和约束机制。遇到困难很容易停课和丧失信心。

4、缺乏人格化品质。缺少交流(手势、眼神、姿态),学生会感到单调乏味。

5、周期长、制作成本高。

保险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保险学》期末考试 结合案例,说明保险利益原则在人身和财产保险的运用差别,字数在1000字左右。 保险利益原则的基本内涵是指在签订保险合同时要求投保人必须对投保的标的具有保险利益,否则,保险合同无效;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责任事故,被保险人不得因投保而获得不属于保险利益限度内的额外利益。 保险利益原则在财产保险合同和人身保险合同中有着不同的实用性,具体表现在: (一)保险利益的来源不同。 财产保险中的保险利益来源于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所拥有的各种权利。包括:财产所有权;财产经营权、使用权;财产承运权、保管权;财产抵押权、留置权。一游客到北京旅游,在游览了故宫博物院后,出于爱护国家财产的动机,自愿交付保险费为故宫投保。分析:游客对故宫博物院没有保险利益。因为保险利益是投保方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经济利益,当保险标的安全存在时投保方可以由此而获得经济利益。若保险标的受损,则会蒙受经济损失。外地游客来上海旅游,在游览完东方明珠电视塔后,出于爱护国家财产的动机,自愿交付保险费为电视塔投保,问保险公司是否予以承保? 而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来源于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之间所具有的各种利害关系。包括:自我人身关系;亲属关系;雇佣关系;债权债务关系。案例:小张(男)和小王(女)大学时就是一对恋人,毕业后虽然在不同城市工作,但仍不改初衷,鸿雁传情。小王生日快到了,约好到小张那里相聚。小张想给她个惊喜,就悄悄买了份保单,准备生日那天送给小王。谁知在小王赶往小张所在城市的路上,遭遇车祸身亡。小张悲痛之余想起了手里的保单,不料保险公司核查后却拒绝支付保险金。这是为什么呢?保险四原则中第二个原则就是:保险利益原则。简单地说,就是您不能给与您“毫不相干”的财产或者他人买保险。“毫不相干”在这里当然不是说丝毫没有关系,而是说没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关系。这里的保险利益要满足三个条件:首先,保险利益必须是合法的利益,为法律认可,受法律保护;其次,保险利益必须是客观存在的、确定的利益,不能是预期的利益;第三,保险利益必须是经济利益,这种利益可以用货币来计量。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投保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保险利益原则要求保险人或投保人对投保标的必须具有保险利益。 王某陪其姐到医院检查身体,得知其姐已怀孕。王某感到非常高兴,于是想自己花钱为其姐购买一份“母婴安康保险”以示庆祝。保险公司不予承保。保险法明确规定必须要有保险利益。只有父母、子女、配偶才可以。兄弟姐妹是不可以的。(二)对保险利益的时效要求不同。 财产保险不仅要求投保人在投保时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而且要求保险利益在保险有效期内始终存在,特别是在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保险利益。但海上货物运输保险比较特殊,投保人在投保时可以不具有保险利益,但当保险事故发生时必须具有保险利益。投保人A购买了一份房屋保险,一年以后,他将这所房屋的所有权转让给了另外一个人,这时如果A投保人的保单仍在有效期内,他也不可能从被保险人那里获得赔偿,因为此时A投保人已不对房屋具有保险利益。 某车辆的车主甲在投保机动车辆保险后,将该车出售给乙,如果没有办理批单转让批改手续,则发生保险事故时,因合同无效保险人不能履行赔付责任。因为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已不存在保险利益。 而人身保险则着重强调投保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对被保险人必须具有保险利益,保险合同生效后,就不再追究投保人对被保险人的保险利益问题。如:已解散企业的职工可持有企业为其办理的保险单向保险人索赔;同理,离异后的夫妻也不因可保利益的不存在而丧失索赔权。某投保人为其雇员投保人身保险,即使在保险期内该雇员离开这家公司,保险合同依

艺术概论自考辅导试题1及答案

《艺术概论》自考辅导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同时具有时空综合的美学特质。近世纪出现的影视艺术都和它有亲缘关系。 A.舞蹈 B.戏剧 C.文学 D.建筑 2.总来说,迄今学术界对艺术发生的问题尚无一致的看法,一般倾向于作 A.单一性的解释 B.复杂性的解释 C. 3. 我们在纵观艺术的发展史时,最突出的印象应该是 A.每个时代的艺术都是一样的 B.艺术保持着固有的风貌 C.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艺术 D.艺术分离于时代 4.“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的是 三国时期的 A.曹植 B. C.王弼 D.诸葛亮 5. A.欧阳修 B.苏轼 C.黄庭坚 D.郑板桥 6. A.埃斯库罗斯 C.欧里庇得斯 D.荷马 7.艺术的 B.认识属性 C.审美属性 D.商品属性 “世界上最年轻的艺术家”,就在于他从不肯重复别人,也不肯重复自己,他的艺术生命始终是旺盛的、永恒的。 A.米勒 B.罗丹 C.安格尔 D. 毕加索 9.20世纪人类审美领域的开拓方面 有它的积极作用和贡献的是 A.再现性艺术 B.表现性艺术 C.写实性艺术 D.抽象性艺术 10. 界的艺术理论统称为 A.表现论 B.再现论 D.再现性艺术 11.《播种》里,不仅能感受到太阳升起的景色,同时还感受到艺术家的生命、脉搏、呼吸,同太阳升起合一的那种精神、情感和境界。 A.毕加索 B.高更 C.凡·高 D.达芬奇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人类思维着的头脑用四种方式掌握世界,即艺术的方式和 A.宗教的方式 B.理论的方式 C.实践精神的方式 D.心灵关照的方式 E.哲学的方式 2.时间艺术包括 A.文学音乐 B.雕塑 C.音乐 D.文学 E.建筑 3.舞蹈的三个要素是 A.姿态 B.姿势 C.节奏 D.动作 E.结构 4.我们说的外在世界,就是指 A.物质世界 B.精神世界 C.自然世界 D.实体世界 E.虚拟世界

艺术学概论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建筑拥有不同寻常的艺术表现力,它的()性和()性使它可以超脱于具体的束缚而拥有巨大的涵括力量。 2、紫禁城沿中轴线可分为三大段,其()是宫殿区乃至整个北京城的核心和高潮。 3、罗丹说:“假如在傍晚,把你的雕塑放在窗台上,你从窗台看出去,你见到一个立体的大体的轮廓,这就是‘()’”。 4、如果在云岗石窟我们看到了()和中国的交融,那么通过麦积山的造像,我们可以发现另一种融合——就是()的交融。 5、工艺美术可以分为()和实用美术两大类。 6、商代()的凹凸纹线“方中有圆、圆中有方”,给人以一种刚柔相济的力感。 7、用蚌壳作为镶嵌装饰,是周代()工艺的一种非常流行的手法。 8、舞台表演性舞蹈可分为()与()两大类别。 9、《残春》是()族舞蹈家孙龙奎创作、于小雪表演的()。 10、作为戏剧艺术的表现手段,动作的内涵不仅限于形体动作,还应包括()、()等。 11、戏剧结构的总体特点是()和()。 12、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是()、()和()。 13、视觉残留的影象的色彩,往往不是原来的色彩,这种色彩的变化叫()。 14、意大利著名摄影艺术家()指出:“拍一部电影要按照最适合这部特定的影片,和它所包含的思想方式去用光。” 二、选择(每小题2分,共18分;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在该小题的括号里,每小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1、法国伟大作家雨果称建筑艺术的杰出作品为() 窗体顶端 A、“石头的史书” B、“凝固的音乐” C、“颠峰性的艺术成就” D、“其有双重性的造型艺术” 窗体底端 2、“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是人们对我国()的赞誉。 窗体顶端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提纲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尼克松主义 尼克松总统制定的收缩美国全球义务,调整国际关系的外交新方针。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苏冷战加剧,第二世界力量增长,尤其是第三世界崛起,美国陷入越南战争,以及国内多种危机进发,尼克松主义应运而生。其实质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 2、现实威慑战略 1969—1980年,美国尼克松、福特、卡特政府奉行的军事战略。其基本主张是,美国“不放弃领导世界的责任”,但要“以最低的生命和物质代价”来实现军事战略的目标;在保持和威慑的同时,仍以常规力量为“剑”,与苏联进行争夺;适当收缩亚洲兵力,着重加强欧洲战略重点;一旦进行战争,由同盟国打头阵,本国置于二线,必要时以海军、空军力量进行支援。 3、星球大战计划 战略防御倡议,亦称星球大战计划,简称SDI。是美国在1980年代研议的一个军事战略计划,该计划源自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在冷战后期的一次著名演说。其核心内容是:以各种手段攻击敌方的外太空的洲际战略导弹和外太空航天器,以防止敌对国家对美国及其盟国发动的核打击。其技术手段包括在外太空和地面部署高能定向的武器或常规打击武器,在敌方战略导弹来袭的各个阶段进行多层次的拦截。 4、中美苏战略三角 三角关系是在冷战时期三国实力对比的基础上形成的结构状态,是形成于两级对抗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结构形式。在这一结构中,美苏两国起着主导性作用,而中国作为平衡美苏实力对比的重要一环。 5、《反导条约》 全称《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是苏联和美国于1972年签署的一项双边条约。条约规定:双方保证不研制、试验或部署以海洋、空中、空间为基础的,以及陆基机动反弹道导弹系统及其组成部分。这两项条约通过禁止双方发展全球性的反导系统,来确保对方的核威慑,用所谓的“核恐怖平衡”来避免核战争。 6、《美苏贸易协定》 美苏于1972年签订的协定,美国为了推行“尼克松主义”,实行以退为进的缓和政策。《协定》把双方间的粮食贸易问题同中东、柏林等政治问题上相联系,这一贸易协定有利于美苏两国政治关系的缓和,也兼顾了双方的社会经济利益。 二、简答题 1、试述美国70年代初期战略收缩的表现 在尼克松的指导下美国对其军事战略做出修改,提出了“现实威慑战略”,并调整了外交战略,积极推行多级军事外交,同时结束了越南战争。有四项原则:①遇到战略和战争依靠美国的核力量;②遇到战区核战争由美国承担主要责任,英国等承担部分责任;③战区常规战的任务由美国和盟国部队分担;④对次战区或地区性战争,由当事国和盟国承担主要责任,美国提供一定援助。 2、试述70年代初期东西方缓和的背景和表现 背景:美国内外处于困境,需对其战略进行调整 表现:①尼克松对苏联的缓和政策;②勃列日涅夫的缓和战略提出“和平纲领”; ③美苏首脑进行的四次会谈;④《美苏贸易协定》的签署;⑤美苏进行关于限制战

人身保险期末复习11金保

人身保险期末复习11金保 注:复习资料【选择、判断(课堂练习+课后习题) 大题(作业本)】 第一章 一、单选 1、虽然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就实施方式而言,各国法律一般规定,社会人身保险遵循()。 A.自愿原则 B.互助原则 C.强制原则 D.市场原则 2、储蓄和保险一样,都具有以现在的积累解决以后问题的特点,但是与保险不同的是储蓄属于()。 A.互助行为 B.他助行为 C.自助行为 D.群体行为 3、以下保险基本原则中,人身保险不适用的是()。 A.可保利益原则 B.最大诚信原则 C.近因原则 D.补偿原则 4、按()分类,可以将人身保险分为人寿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 A.风险程度 B.投保方式 C.实施形式 D.保障围 二、多选 1、人身保险合同按照投保方式分类,可以分为()。 A. 长期人身保险合同 B. 联合人身保险合同 C. 个人人身保险合同 D. 团体人身保险合同 2、最大诚信原则对投保人的要求包括()。 A.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对保险人的询问及有关标的的情况如实告知保险人 B.保险标的的危险增加时通知保险人 C.履行对保险标的过去的情况,未来的事项与保险人约定的保证 D.及时向保险人缴纳保险费 3、最大诚信原则在保险法律和时间中的具体容有()。 A.要约的邀请 B.保证 C.告知义务 D.反要约 三、判断 1、最大诚信原则对保险合同双方都有约束力。() 2、投保时,投保人对被保险人的生命或身体没有可保利益,也不影响合同效力。() 3、我用限制家庭成员关系围并结合被保险人同意的方式来确定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 4、人身保险合同中,必须以确定的经济利益作为判断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的衡量标准() 5、保证是指保险人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所做出的特定担保事项() 6、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中,因第三者对保险标的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的,对被保险人已经从第三者取得损害赔偿的,保险人赔偿保险金时,不得扣减被保险人从第三者已取得的赔偿金额()

人身保险相关试题(doc 13页)

人身保险相关试题(doc 13页)

../temp/...../ 更多资料请访问.(.....) 更多企业学院:...../Shop/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Shop/40.shtml 《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Shop/38.shtml 《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Shop/39.shtml 《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Shop/41.shtml 《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Shop/44.shtml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Shop/49.shtml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Shop/42.shtml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Shop/43.shtml

C、保险费假期 D、保险费扣除 9.当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规定的年限内死亡或合同期满仍然生存时,保险人均按照合同给付保险金的保险称为两全保险。两全保险的实质是() A、将长期健康保险和生存保险结合在一起 B、将意外伤害保险和生存保险结合在一起 C、将定期死亡保险和生存保险结合在一起 D、将终身死亡保险和生存保险结合在一起 10.在定期寿险合同中通常规定一定时期为保险有效期间,当被保险人在约定期限内死亡时,保险人承担的保险责任是() A、给付受益人约定的保险金 B、给付投保人约定的保险金 C、退还受益人约定的退保金 D、给付投保人约定的退保金 11.以生存为给付保险金条件,按约定分期给付生存保险金且分期给付生存保险金的间隔不超过一年(含一年)的人寿保险称为() A、两全保险 B、分红保险 C、年金保险 D、生存保险 12.在人寿保险经营过程中,险种初期现金价值与退保率之间的关系是() A、险种初期现金价值越高,退保率越高 B、险种初期现金价值越高,退保率越低 C、险种初期现金价值越低,退保率越高 D、险种初期现金价值高低,与退保率无关 13.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中,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与保险人因残疾程度百分比而产生争议时的解决途径是() A、向保险监管机构申诉或由人民法院审判 B、提请工商部门复议或由人民法院审判 C、提请有关机关仲裁或由人民法院审判 D、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由人民法院审判 14.在计算意外伤害保险费率时,应根据意外事故发生的频率及其对被保险人造成的伤害程度,对被保险人的危险程度进行分类,进而对不同类别的被保险人() A、分别厘定保险费率 B、厘定同一保险费率 C、合并厘定保险费率 D、集体厘定保险费率 15.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经营实务中,保险人对于极短期意外伤害保险的被保险人进行风险程度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A、被保险人所从事活动的规模 B、被保险人所从事活动的远近 C、被保险人所从事活动的性质 D、被保险人所从事活动的设想 16.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中,特约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通常做法是() A、保险人与投保人特别约定并加收保险费 B、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特别约定但不加收保险费 C、保险人与受益人特别约定并剔除保险责任 D、保险人与投保人特别约定但不剔除保险责任 17.在收入保障保险中,保险人的给付额一般都有一个最高限额,且该限额低于被保险人在伤残以前的正常收入水平。保险人规定最高限额的直接目的是()

舞蹈艺术概论期末试题A答案

舞蹈艺术概论期末试题A答案 一、ADDBD CADBC 二、1、模仿论、游戏论、巫术论、表情论、性爱论、劳动论。2、汉唐,赵飞燕。 3、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4、社会生活、舞蹈家的创作活动、舞蹈作品。 5、形象性、想象性、情感性审美性。 6、题材、主题。 7、物境、情境、意境 8、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9、景、情、形、象、境。 10、写境与造境。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 1、舞蹈意境:在舞蹈作品中,以经过提炼美化的人体动作为主要手段,结合其她艺术手法,创造出的一种情景交融,并能引发观众丰富的艺术联想与想象的艺术境界。 2、审美反映:即艺术的形象反映。就是人们按照艺术规律,根据人们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对生活进行概括、提炼、加想象的一种创造性的反映。 3、舞蹈的综合表现法:以音响与舞台美术表现手段,在特定的环境中配合人物的舞蹈动作来提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四、简答题: 1、什么就是舞蹈艺术。 舞蹈,艺术的一种,人体本身就是它的物质载体。就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她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现的人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以及社会生活的矛盾冲突中人的情感意蕴,创造出可被人具体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作者――舞者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舞蹈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内,通过连续的舞造舞蹈的艺术形象。舞蹈就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2、舞蹈在古代社会及现代社会的功能。 古代:舞以达欢;祭祀与祈祷;交流、交谊与择偶;健身、习武、象功;教育 现代:(1)、自娱自乐,抒发情怀。(2)、交流情感、增进友谊。(3)、增强体质、延长青春。(4)、欣赏愉悦,陶冶情操。(5)、了解社会、认识世界。(6)、宣传教化、团结鼓劲 3、舞蹈的分类。 分为生活舞蹈与艺术舞蹈。 生活舞蹈:习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体育舞蹈、教育舞蹈。 艺术舞蹈:(1)、按风格特点分为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当代舞。(2)、按表现形式分为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歌舞、舞蹈诗、歌舞剧、舞剧。 (3)、按反映生活与塑舞蹈形象方法分为抒情性舞蹈、叙事性舞蹈、戏剧性舞蹈。 4、舞蹈语言的一般规律。 (1)、舞蹈语言要形象化、性格化。 (2)、舞蹈语言要感情饱满、凝练集中。 (3)、舞蹈语言应当新颖多样。 (4)、舞蹈语言应有鲜明的与丰富的韵律。 5、舞蹈创作中常用的构图方法与原则。 二四七、一零八,直斜圆曲相交插,前后左右高中低,地面空中方位佳,整齐对称黄金

《艺术学概论》试题

《艺术理论》试题 A卷 评分标准 一、解词:(每题5分,共50分) 1、什么是艺术流派? 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组成的艺术派别。他们既要有明确的艺术主张,还要有具体的创作实践、艺术成果和成就显著的代表人物。 2、什么是艺术作品的内容? 艺术作品的内容,指的是经过艺术家选择、提炼、加工和改造过的人类生活的外部客观世界和内部主观世界。其构成因素包括题材、主题、人物、情感、环境等诸因素,其中最为主要的构成因素是题材和主题。 3、什么是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是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科学活动。 4、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即现场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 5、什么是美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6、什么是艺术中的幽默? 幽默是喜剧性的一种独特形态,它把内容和形式中美和丑的复杂因素交合为一种直率而风趣的形式外化出来。幽默所引发的笑,常常带有轻微的讽刺意味。 7、书法的涵义及其艺术特征是什么? 书法是以线组合文字的艺术形式, 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是: (1) 线条与组合; (2 ) 具象与抽象; (3 ) 情感与象征。 8、什么是艺术欣赏的审美效应? 审美效应是艺术欣赏活动具体运作的结果,也是艺术欣赏的作用和目的。艺术欣赏活动最为显著的审美效应,是能够产生共鸣;其二是能够陶冶欣赏者的情绪,净化他们的灵魂;其三是能够深化人们的哲思,提高其精神境界。 9、什么是艺术创作的物化与表现?

国际关系史练习题及答案

国际关系史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尼科洛·马基雅弗利 2、东方战线 3、三十年战争 4、门罗主义 5、雅尔塔会议 6、开罗宣言 二、分析题 1、结合19世纪法俄德三国关系的有关史实,分析欧洲大陆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并就据此谈谈你自己的认识。 2、试析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 3、试析国际格局由两极向多元化转变的作用。 国际关系史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尼科洛·马基雅弗利:出生于佛罗伦萨,是文世复兴这个伟大时代的世人之一。不仅是政治家,而且还是历史学家,军事著作家,诗人和剧作家。 2、东方战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对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避免过早卷入战争,为本国赢得宝贵的战备时间,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支配下,1939年9月至1940年8月,苏联在保卫西部边界安全的口号下,通过扩大西部疆域而建立起来防御德国侵略的东方战线。 3、三十年战争:17世纪初欧洲的各种矛盾和斗争最终导致了一场欧洲大战——三十年战争,导火线发生在东欧的波西米亚。分四个阶段:波西米亚阶段,丹麦阶段,瑞典阶段,瑞典——法车阶段。 4、门罗宣言:1823年12月2日,门罗总统向国会提交了由国务卿亚当斯拟订的国情咨文,咨文中有关外交方面的主要内容被称为“门罗宣言”主要有三个原则:反对欧洲国家瑞在美洲压取殖民地原则、不干涉原则和美洲体繁育原则。 5、雅尔塔会议:1945年,德日法西斯的失败已成定局,在欧洲,苏联军已经收入德界,盟军也在西线对德军发起了进攻,德国法西斯的灭亡指日可待。在亚洲、日军在中美英的打击下节节败退,与此同时,随着战争胜利的发展,同盟国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日益暴露。为了加速打败德日法西斯和商讨战后重大的国际政治问题,美、苏、英三大国决定举行首脑会议。 1945年2月4日至11日,盟国首脑会议在苏联克里来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 6、开罗宣言:1943年11月22—26日,为了进一步加强合作,协同对日作战,并就战后适宜进行磋商,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举行了开罗会议。并发布了开罗宣言,肯定了中国收复领土的权利,使中国的大国地位进一步树立起来。 二、分析题: 1、答:19世纪上半期:法俄矛盾。拿破仑帝国崛起,不断对外用兵,多次打败俄国等组成的“反法同盟”,普照鲁士一度被迫与法结盟;1812年俄崮打退拿破仑的进攻,随后反法同盟攻入法国,拿破仑帝国灭亡。19世纪中期,俄国又同英法为争夺巴尔T进行J克里米亚战争,结果俄国战败。这一阶段法俄矛盾是欧洲大陆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 19世纪中期:法德矛盾。法兰西第二帝国为争夺欧洲霸权,阴挠德意志统一,爆发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向德国割地、赔款。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力图复仇,而德国极力削弱法国。同时俄国企图将巴尔干攫为己有,法俄同德国矿后尖锐起来。为了对付德国,法俄结成“三国协约”;德国则结合奥意组成“三国同盟”。矛盾冲突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一阶段法德矛盾成为欧洲大陆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

保险学期末复习题

判断: ?告知是约束保险人的。() ?保险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 ?保险是风险管理方法的一种。() ?基于财产保险合同与人身保险合同不同的理论依据,人身保险合同不适用补偿原则,也不存在重复保险及其分摊、代位追偿等问题。() ?定值保险合同是针对人身保险合同而言的。() ?在保险合同中,虽然投保人缴纳了保险费,但只有在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才履行保险金赔偿或给付的义务,故保险合同属于单务合同。() ?保险保障功能是保险最根本的功能,也是保险区别于其它行业的最根本的特征。() ?就风险的性质而言,人的生老病死残等风险属于纯粹风险。() ?从法律的角度看,保险是一种民事法律主体之间的合同行为。() ?订立保险合同时,投保人可以要求保险合同的内容加以修改,批注,以及增加自己想要的内容。() ?再保险合同的保障对象是原保险合同的被保险人。() ?财产保险一般是长期性保险合同。() ?指定受益人情况下,受益人领取的保险金应视为被保险人的遗产。() 名词解释: 风险要素 不足额保险 保险经纪人 自杀条款 纯粹风险 保险深度 保险利益 宽限期条款 人身保险 计算简答题 ?某企业投保企业财产险,一台属于保险标的的机床在火灾中被烧毁,火灾属于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该台机床投保时按其市场价格确定的保险金额为5万元,在发生保险事故时的市场价为3万元。问:企业应当获得多少的赔偿? ? ?A投保了意外伤害保险,并指定其弟弟为受益人。不久A不幸煤气中毒死亡,他的弟弟也在其中毒死亡前半月病故。现A的妻子与其妹妹的儿子都向保险公司请求给付保险金。请问:保险公司应如何处理? ?

?某企业将其价值100万元的财产分别在A、B、C三家保险公司投保,保险金额分别为80万元、70万元、50万元。保险标的在保险期限内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损失金额为90万元。按照比例责任方式,三家保险公司各应分摊的赔款是多少? ? ?某企业将其固定资产按照账面原值400万元向保险公司投保企业财产保险,在保险期内发生保险事故。经查勘,受损财产按照市价计算的恢复原状的修复费用为80万元,该项固定资产受损当时的保险价值为500万元。 问:保险公司应如何赔付? ? ?未指定受益人的情况下,被保险人死亡,保险金应当如何处理? ?健康保险的保障范围是什么? 选择: 按照我国《保险法》的有关规定,投保人履行告知义务时采取的告知形式是()。A.询问告知 B.限制条件告知 C.无限告知 D.主观告知 定期寿险保单的被保险人王某虽有儿有女,但平时对老人都不尽赡养义务,而与王某非亲非故的张某却一直照顾着他,故王某在投保时指定张某为其受益人,但王某死后其子女却要以继承人的身份领取保险金,同时,王某的债权人也向保险人请求这笔保险金。对此,保险人正确的处理方案应该是()。 A.将保险金全额给付张某 B.将保险金给付张某及王某子女各一半 C.将保险金全额给付王某子女 D.将保险金给付张某、王某子女及王某的债权人各三分之一 柳林为其妻李丽通过某寿险公司代理人张枫购买了10万元人寿保险,指定受益人 为他们的儿子柳一,若柳林想变更受益人,需要征得同意意见的人是()。A.柳一 B.某寿险公司 C.张枫 D.李丽 保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定义,从经济角度看,保险属于() A 合同行为B财务安排C 精巧的稳定器D风险管理的方法 风险是保险产生和存在的() A前提B环境C可能D证明 可保风险必须是只有损失机会没有获利可能的风险,这说明保险人承保的风险是() A 投资风险 B 投机风险 C 纯粹风险 D 自然风险 在保险活动中,人们以不诚实或故意欺诈行为促使保险事故发生,以便从保险活动中获取额外利益的风险因素属于() A逆选择B道德风险C心理风险D法律风险 ()使风险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A风险因素B 风险事故C风险增加D风险

杭州师范大学舞蹈艺术概论考研真题试题2012、2017、2018年

杭州师范大学 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考试科目代码:830 考试科目名称:舞蹈艺术概论 说明:1、命题时请按有关说明填写清楚、完整; 2、命题时试题不得超过周围边框; 3、考生答题时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漏批责任自负; 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题7分,共35分) 1、古典舞 2、交响性舞剧 3、舞蹈灵感 4、舞蹈动作 5、舞蹈形象 6、模仿论 7、舞蹈意境 二、简答题(任选3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简述舞蹈艺术的功能及特点 2、简述舞蹈与杂技的关系 3、简述舞蹈美感的特征 4、简述舞蹈发展的内部因素 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阐述舞蹈评论应具有的特征及其功用。 2、阐述舞蹈艺术与人文环境的基本关系。 3、阐述中国舞蹈表演的审美要求及规律把握. 四、舞蹈赏析与评述(任选1题,每题30分,共30分) 1、《踏歌》 2、《吉赛尔》

杭州师范大学 2017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考试科目代码:835 考试科目名称:舞蹈艺术概论 说明:考生答题时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漏批责任自负。 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作答,每题6分,总计30分) 1. 表情性动作 2. 节奏性 3. 画面造型 4. 空间运动线 5. 舞蹈的特殊功能 6. 习俗舞蹈 二、简答题(任选4题作答,每题10分,总计40分) 1.简述舞蹈内容的宽泛性、多义性。 2.简述舞蹈作品的形式美。 3.简述舞蹈演员创造形象的三个层次。 4.简述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5.简述中国舞蹈意境的结构层次。

三、思考题(每题40分,总计80分) 1.请联系当代舞蹈作品阐述舞蹈语言在舞蹈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2. 请分析中国古典舞发展的特殊性,你认为在21世纪我国古典舞的历史走向是 什么?

艺术学概论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三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艺术欣赏是人们以_______________为对象的审美活动。 2、_______________说:“有一千个《红楼梦》的读者,他们心中就有一千个王熙凤或别的人物。” 3、建筑拥有不同寻常的艺术表现力,它的表现性和_______________使它可以超脱于具体的束缚而拥有巨大的涵括力量。 4、紫禁城沿中轴线可分为三大段,其_______________是宫殿区乃到整个北京城的核心和高潮。 5、绘画区别于雕塑、建筑等其它造型艺术的特征是其实体_______________。 6、在西方艺术史上,常用_______________这个词来概括17世纪绘画的时代特征。 7、在雕塑的方圆结合中,我国往往以方为主,而_______________则往往以圆为主。 8、湖北武当山的环境艺术将山岳、河流、建筑、雕塑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以_______________作为最后的点晴之笔。 9、工艺美术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10、如刺绣以产地命名,我国最著名的有苏绣、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粤绣等。 11、《海燕》是作曲家_______________ “读高尔基同名散文诗有感”而写的声乐协奏曲。 12、交响音乐中在真正的再现陪出现之前,要再现的音乐主题先在其他调性上出现,叫做_______________。 13、舞剧《丝路花雨》的艺术特色,可以用题材新、立意新、_______________和舞蹈新来概括。 14、_______________的基本特征,可用“内在激情有形可见的动作流”来概括。 15、在戏剧艺术中,“动作”具有双重本性;对人的动作的——性和对行动主体的心理活动内容的_______________性。 16、据不完全统计,布及全国的戏曲剧种有_______________多个。 17、_______________有指画面上有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及色彩的明暗关系。 18、_______________照片具有写意的特征,它不注重笔墨的工细,而追求神韵的表达。 19、一部戏剧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每小题2分,共18分;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在该小题的括号里) 1、在各种艺术中,就其文学性因素而论,()对情感的表现是比较间接的。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大纲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国际政治专业必修课 适应专业:国际政治 课程简介:《现当代国际关系史》是国际政治专业主干课程,它主要研究国家和民族间外部动态发展的历史,着重从横向方面剖析各个历史时期主要国家间和国际组织的外部关系,阐释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相互关系的兴衰流变、联系交融及其对全球社会发展过程的牵制和影响。 课程总学时:54 授课教材:时殷弘著:《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参考书目: [1]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1-6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2] 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 唐贤兴主编:《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21世纪国际关系学系列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 朱瀛泉著:《近东危机与柏林会议》,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 陈乐民主编:《西方外交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7](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8](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9](英)爱德华?卡尔著:《二十年危机(1919-1939)》,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10](美)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12](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13] Hans Mougenthau: Politics among Nations——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Alfred Knopf, Inc., 1978. [14] Karl Deutsch: 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aglewood Cliffs, 1978. 二、课程教育目标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是社会科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高等学校中国际政治

公开-人身保险期末练习1

●1、健康保险中,疾病和意外伤害通常是以()作为分界限的。 A是否是突发原因 B是否因被保险人自己的过失 C是否是明显外来的原因 D是否是长存因素所致 ●2、健康保险经营时通常采用的成本分摊方式不包括() A规定给付限额 B规定免赔额 C规定给付比例 D规定观察期 ●3、在健康保险的成本分摊条款中,有一个针对一些金额较低的医疗费用支出做出 不赔规定的条款。这个条款被称为() A免赔额条款 B控制成本条款 C小额不计条款 D合理拒付条款 ●4、在医疗费用类健康保险中,对于超出免赔额以上部分的医疗费用,通常规定由 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共同分摊。规定具体分摊比例的健康保险条款被称为() A免赔额条款 B比例给付条款 C给付限额条款 D赔偿限额条款 ●5、大唐公司经理何先生,今年55岁,已经参加了社会医疗保险。则下列险种何先 生最需要购买的是() A给付型健康险产品 B补偿型健康险产品 C重大疾病健康险 D综合医疗险 ●6、健康保险合同的保险人在规定的等待期或观察期内,()。 A不履行保险金赔付义务 B不能收取保费 C需要履行保险金赔偿义务 D收取保险费 ●7.小提琴演奏家董某为自己投保了保额为10 万元的意外伤害医疗保险,在投保后 的第36 天,不幸遭遇保单约定的意外事故而导致双臂截肢,共花去医疗费用7 万元。经权威机构认定,董某残疾比例为50%,但今后董某已无法从事小提琴演奏。根据本案情况和我国保险法相关条款,保险公司应给付()万元。 A.10 B.7 C.5 D.3.5 ●计算题:某人投保了一份定额给付式住院费用保险,保单规定每次事故的绝对免赔天 数为4天,每日给付额为100元,每次住院最多给付天数为90天,整个保险期内累计最多给付天数为180天。被保险人在保险期内三次住院,第一次住院112天,第二次住院75天,第三次住院60天。试问保险公司如何给付保险金? 1、如果某投保人购买保险是为了长期储蓄或养老目的,您作为一名营销员,不应推荐其购买()。 A.两全保险 B.终身寿险 C.年金 D.定期寿险 2、张某于2004年3月1日购买了一份分红保险,保额为10万元,年缴保费6000元,且每年花100元购买了豁免保费附加险。2006年3月2日,保单现金价值为10000元,保单贷款8000元,贷款年利率4%;到2007年3月3日,保单现金价值为12000元,保单红利及利息总和为6820元,并且保单红利及利息在保险合同终止时给付。 ――假如张某在2007年3月3日退保,则保险公司应给付的净额为()元。 A. 8500 B.10500 C.3680 D.14500 ――假如张某在2007年3月3日死亡,则保险公司应给付的净额为()元。 A.80000 B.91680 C.98500 D.106820

《舞蹈艺术概论》期末考试复习材料

《舞蹈艺术概论》期末复习材料 一、填空题(20分) 1、一部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可以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感受;二是舞蹈艺术构思;三是舞蹈艺术表现。 2、鲜明生动的舞蹈形象应当具有典型性、直观动态性、情感性和审美感染性。 3、舞蹈艺术思维的过程,是以人体动作为感性材料的形象思维不断活跃发展的过程。 4、舞蹈动态在特定时空中可以转化和变异,因此具有情感性、多义性、虚拟性和模糊性等特点。 5、舞蹈艺术创造舞蹈意境的物质材料,是经过提炼美化、节律化的人体动作和姿态,其表现手段是舞蹈运动的过程。 6、情景交融存在着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其结构层次依次表现为:景→情→形→象→韵。 7、意境是由实境和虚境两个部分构成,虚实相生,乃成意境。 8、根据舞蹈艺术发展的现状,舞蹈美的形态可以分为优美、壮美、悲剧美和喜剧美四种类型。 9、壮美形态的舞蹈在舞蹈领略可以分为雄壮和崇高两个层次。其中雄壮类舞蹈的审美特征大致有雄壮的气势、强烈的动态和高超的技巧以及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共三点。 10、欣赏悲剧美要求主体采取逆受形式的心理反应形式。悲剧感的特点是包含悲的情感内容、包含积极的“净化”效果、能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 11、人永远是舞蹈创作的主体与核心,以人的本体为手段,直接表现人本身的情感和思想,这就是舞蹈艺术的真谛和本质所在。 12、按舞蹈的艺术特性,一般把舞蹈作品分为抒情性舞蹈、叙事性舞蹈和戏剧性舞蹈三大类。 13、从舞蹈结构的形式规范来看,大致可以分为时空顺序式结构和时空交错式结构两种类型。 14、戏剧性舞剧是按照戏剧的艺术特性来创作的舞剧,即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通过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来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 15、一部舞蹈艺术作品的具体创作活动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即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 16、一个训练有素,能够作为创造舞蹈美的物质材料的人体,至少应当具备有三方面的专业技能,即基本能力、技巧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17、一个演员在创造舞蹈形象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两次转化,即感觉的转化和形体的转化。 二、名词解释(20分) 1、舞蹈思维: 即舞蹈艺术思维或舞蹈形象思维,是形象思维在舞蹈创作中的特定思维方式。其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具体的舞蹈动作、舞蹈语言和舞蹈形象等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并贯穿于舞蹈创作

艺术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图文稿

艺术学概论期末试题及 答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艺术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二 一、名词解释(3X4=12分) 1.艺术起源的“模仿说” 此学说认为,艺术的起源是人们对现实的“模仿”,是对“生活的再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肯定了艺术模仿现实的真实性,同时,亚里士多德还认为,艺术这种“模仿”功能,甚至比它所模仿的现实世界更加真实。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从“美是生活”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真实的“再现”。 2.审美教育 主要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作品,使读者、观众和听众感受与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 3.建筑艺术 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早在两千年前,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就提出了建筑的三条基本原则,即:“实用、坚固、美观”。任何建筑都应当是物质功能与审美功能、实用性与审美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二、选择题(选择惟一的正确答案,填入括号中。5X 3=15分)

1.在《水》中塑造了一位西双版纳傣族妇女优美形象的着名舞蹈艺术家是( D )。 A.马兰 B.陈爱莲 C.杨丽萍 D.刀美兰 2.莎土比亚的“四大悲剧”是指《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 A 》。 A.麦克白 B.钦差人臣 C.费加罗的婚礼 D.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3.影片《战舰波将金号》是( D )的重要作品之一。 A.意大利 B.法国 C. 美国 D.苏联 4。《一江春水向东流》是( D )导演的影片。 A. 谢添 B.谢晋 C. 谢铁骊 D.蔡楚生 5.扬州八怪之一的( A )早年画竹、中年画马,且绘画风格因生活境况的变迁,与人生体验的变化而几度发生较大改变。 A.金农 B.黄慎 C.郑板桥 D.朱耷 三、简答题(2X 9=18分) 1.你是怎样认识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的? 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

东北亚国际关系史期末考试2017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有关中国研制核武器进程的文献,我们能利用的不包括以下哪项?()(1.0分) 1.0分 A、《彭德怀年谱》 B、《聂荣臻年谱》 C、《刘少奇年谱》 D、《周恩来年谱》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2 从中国全局的角度上看,提出应该要求中国承认日本在南满州和东内蒙古特殊地位的人是()。(1.0分) 1.0分 A、掘川五夫 B、加藤高明 C、山县有朋 D、田中义一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3 原敬内阁时期的对外政策被称为()。(1.0分) 1.0分 A、对朝协调

B、对俄协调 C、对中协调 D、对美协调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4 日本出兵东西伯利亚,最便捷的进军路线是利用()进入。(1.0分) 0.0分 A、南满铁路 B、西伯利亚铁路 C、贝阿铁路 D、中东铁路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A 5 美国想通过向西伯利亚铁路提供()的方式来影响中东铁路。(1.0分) 1.0分 A、资金援助 B、贸易往来 C、技术援助 D、政治支持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6

在《江华条约》之后,日本最早是在()建立了特别居留地。(1.0分) 1.0分 A、平壤 B、釜山 C、汉城 D、仁川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7 美国放弃使用特种部队和常规武器对中国进行军事破坏行动的构想,是因为()。(1.0分) 1.0分 A、人力资源消耗大 B、美国国会的反对 C、中国在这些方面的防御十分有效 D、这些措施只能起到暂时性的破坏作用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8 苏联史学家们普遍认为,在外交谈判中是()打响了第一枪。(1.0分) 1.0分 A、英国人 B、朝鲜人 C、日本人 D、德国人

保险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 《保险学》复习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按风险的性质分类,风险可以分为() A.财产风险、人身风险和责任风险 B.纯粹风险、投机风险 C.自然风险、社会风险 D.政治风险、经济风险 答案:B P5 2.通货膨胀属于() A.自然风险 B.技术风险 C.社会风险 D.经济风险 答案:D P6 3.人身保险合同的保险标的是() A.物质财产及其有关利益 B.财产 C.财产及其有关利益 D.人的寿命与身体 答案:D P29 4.由于电线老化未及时维修,以至发生断路进而引起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导致该起人员伤亡的风险事故是()。 A.电线老化 B.火灾 C.电线老化未及时维修 D.电线断路 答案:B P4 5.通常,如果风险所致损失频率和幅度低,损失在短期内可以预测以及最大损失不影响企业或单位财务稳定,适宜采用的风险管理方法是()。 A. 自留风险 B.转移风险 C. 避免风险 D.分散风险 答案:A P10 6.风险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 A.风险识别 B.风险评价 C.风险估测 D.选择风险管理技术 答案:D P8 7.在人身保险合同中,一般不能变更的是()

A.投保人 B.被保险人 C.受益人 D.保险代理人 答案:B P34 8.单独海损属于()。 A. 实际全损 B. 推定全损 C. 共同海损 D. 部分损失 答案:D P65 9.()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依法为保险合同当事人办理保险标的的查勘、鉴定、估损及理算业务,并给予证明的人。 A 保险中介人 B 保险公估人 C 保险经纪人 D 保险代理人 答案:B P28 10. 由于汽车刹车系统失灵导致车祸发生的风险因素属于() A.心理风险因素 B.物质风险因素 C.道德风险因素 D.人为风险因素 答案:B P4 11.按风险损害的对象分,风险可以分为() A.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和信用风险 B.纯粹风险、投机风险 C.自然风险、社会风险 D.政治风险、经济风险 答案:A P5 12.经营管理不善造成损失属于() A.自然风险 B.技术风险 C.社会风险 D.经济风险 答案:D P6 13.保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定义,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保险属于() A.合同行为 B.财务安排 C.精巧的稳定器 D.风险管理的方法 答案:B P11 14.保险合同当事人按照订立保险合同的真实意思对保险条款进行解释,这说明保险合同当事人遵循的解释原则是() A.文义解释原则 B.意图解释原则 C.专业解释原则 D.有利于被保险人解释原则 答案:B P37 15.财产保险的基本职能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