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音乐的盈利模式分析

数字音乐的盈利模式分析
数字音乐的盈利模式分析

数字音乐四大盈利模式谁是赢家

5月25日,有媒体曝出被称为正版音乐网站鼻祖的巨鲸音乐网已有超过一个月无法访问,基本处于关闭状态。这家老牌数字音乐网站的悄然“落幕”引发业内一片哗然,也让数字音乐能否通过市场途径盈利、数字音乐企业能否继续存活的疑问再次浮出水面。

事实上,国内数字音乐企业从未停止探索的步伐,北京商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至少已有“用户下载付费模式”、“音乐社交模式”、“广告+游戏模式”和“增值服务模式”这四种数字音乐盈利模式在探索并发展。有业内人士预测,国内数字音乐将很快进入竞争残酷的“蓝海”,未来哪种模式能够占据先机,还有待观察。

用户下载付费模式

短期难见效长期被看好

今年1月,一家名为YYQ的数字音乐商城悄然上线运营并引发业内高度关注,原因在于其创办方,广东星外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明确提出,YYQ数字音乐商城是在借鉴苹果iTunes(苹果公司推出的一款音乐播放软件,有数字音乐购买支付功能)模式基础上以“用户下载付费”为核心盈利模式。

谈及为何会采取这种盈利模式时,星外星品牌官邹小樱反问北京商报记者:“还有比iTunes 更好的盈利模式吗?”一组漂亮的数字似乎也在印证着他的想法。公开数据显示,苹果iTunes 音乐商店在去年共获得了43亿美元营收,占iTunes全年总营收的22%,占世界数字音乐总营收的60%。

邹小樱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中国数字音乐产业的症结之一在于音乐定价不明晰,导致消费者不敢轻易购买正版音乐以及涉及产业各方利益分配不清晰。而YYQ数字音乐商城运营模式很简单,音乐版权方只需简单注册就可以把音乐作品上传销售,音乐人自己管理上传作品,享有后台的完全管理权限并能随时掌握作品的销售数据。在收费方面,商城定价每首歌曲均为1元,如果消费者选择包月,每月只需要支付20-30元。此外,YYQ数字音乐商城严格按照收入的3:7分成,版权方占到大头。

除了YYQ音乐商城外,国内另一坚持用户下载付费模式的就是QQ音乐。其最为核心的盈利模式就是“免费+绿钻模式”。绿钻用户可以享受到高品质的音乐,而免费用户也可以自由试听免费的标准音质音乐。

虽然用户付费下载模式被业内认可,但不少人承认,这一模式在短期内或难有建树。公开数据显示,在国内某音乐网站,其付费用户仅有1万人,相对于其1亿的用户量,占比仅在万分之一;在另一知名音乐网站,付费用户也仅占2.5万人,不足其500万总用户的千分之五。

对此邹小樱也不得不承认,实现用户付费将是个长期过程。“我们并不指望马上盈利,但可以肯定用户付费下载是一个成熟而清晰的盈利模式,随着消费者对于高品质音乐享受的追求,

将会逐渐培养起付费消费习惯。”

音乐社交模式

墙内开花成就墙外香

传统的音乐付费下载模式短期难以突破,不少人便开始需求新的突破点。YY音乐和唱吧的相继走红,为数字音乐提供了全新思路。

YY音乐主打在线音乐表演的直播平台,为草根歌手、名人及专业演出人员提供了实时演出的舞台。通过吸引用户可以购买虚拟礼物并送给喜欢的表演者以及吸引用户成为VIP会员获取收入。而作为一款免费的社交K歌手机应用,唱吧在推出半年后用户数量就已突破千万。此后,唱吧又推出“充值购买唱吧金币”的增值服务功能。唱吧为每个用户每天提供3朵免费虚拟鲜花,送给自己喜欢的歌手,送完免费的鲜花之后,就需要以每朵19个金币的方式来进行购买。

有趣的是,YY音乐和唱吧并非诞生于数字音乐企业,而都是由互联网企业开发,并赚得盆满钵满。为此也有人戏称,这可谓是墙内开花墙外香。这种模式的超强吸金能力,也让传统数字音乐企业羡慕不已。YY音乐所属企业欢聚时代CEO李学凌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今年第一季度YY音乐营收同比增长245.9%,达到1.168亿元,2012年同期为3380万元。

李学凌表示,YY音乐能够成功的一个原因是打破了音乐靠发行复制载体赚钱的模式,而是将听众与演唱者拉进一个社区形成互动。“唱片公司和互联网音乐服务商对普通用户下载歌曲要收费的这个时代结束了,未来不论歌手还是音乐制作人或者是唱片公司,如果不面对互联网时代的现场化、表演化的转变都会消亡的。”

对于YY音乐和唱吧的走红,酷狗音乐市场总监张伟卿表示,互联网企业的进入并创新数字音乐盈利模式也是基于消费者多元的需求。“这就好比在市场上摆摊,已经有了那么多同质化的摊位,其他的人再想进入,就必须要换种方式,这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这种基于音乐社交的数字音乐盈利模式也有着自己的烦恼。唱吧CEO陈华向北京商报记者直言,看似很火的唱吧其实还未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YY音乐则因为涉及音乐作品未经版权人同意而被用于商业行为,面临着尴尬的侵权问题。对此,李学凌也无奈表示,YY 音乐作为平台方,正在音乐、文学、游戏等多个领域与相关版权人开展合作,尽量避免版权问题。

广告+游戏模式

收益稳定难挣大钱

相较于其他数字音乐企业,以“广告+游戏模式”为核心的酷狗音乐多少有些另类。就广告业务而言,目前酷狗音乐所依靠的广告模式主要是通过在客户端上加载广告实现。酷狗音乐客户端上有专门用于投放广告的区域,为广告主提供一个很好的宣传推广平台。作为广告投放平台,酷狗还为商家提供植入广告,广告费用的多少与广告投放在客户端的位置、时间段、

客户端享受免流量畅听音乐服务,提高音乐体验感,进而更愿意为其付费。

与此同时,石建平表示,多米音乐还在增值服务领域进行更深的探索,他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多米音乐还在探索数字音乐社交化功能,不但让用户可以听音乐,还可以快速地与朋友分享自己喜爱的音乐,甚至制作自己的歌单。未来多米将打造“娱乐+社交+UGC”的综合模式。

然而,以多米音乐为代表的增值服务模式的一大弊端就在于,需要长期耕耘,短期回报率很低。“虽然我们也有一些通过外包等方式获取的收入,但就整体而言,多米音乐还没有形成规模化收入。”石建平向北京商报记者坦言。

趋势预测

移动端将成为争夺主战场

企业将更多打出“组合拳”未来数字音乐将走向寡头垄断

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底,在移动音乐市场中,在线音乐用户规模为1.48亿,占所有手机用户的15%,还有8亿用户尚未使用移动在线音乐服务,行业增长潜力巨大。

石建平表示,未来移动端将成为数字音乐厮杀最激烈的战场。PC音乐客户端的使用在逐年下降,用户的使用习惯在发生变化,企业的盈利模式也将跟着变化。

酷狗音乐在移动端的布局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目前已经开始尝试两种不同的盈利模式。一种是传统的用户付费,另一种则是“广告+内容”模式。“我们推出了VIP服务,用户只需要每月缴纳10元即可享受包月服务。这也是为了跟随大主流。我们也通过广告冠名的模式,例如让广告商对音乐栏目冠名,从而我们赚取冠名费的模式,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张伟卿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企业将更多打出“组合拳”

北京商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为了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优势以及考虑企业现阶段盈利能力。几乎所有的数字音乐企业在盈利模式上都选择了多管齐下,打出了组合拳。例如酷狗音乐就提出要打造基于云服务的数字娱乐整合传播互动平台,项目覆盖整个产业链,成为一个集唱片公司、音乐人、用户、研发团体、数字运营商、游戏公司、线下演出于一体的娱乐平台和互动社区。

酷我音乐也提出要在数字音乐的广告价值增长;在线音乐实时直播互动;高品质音乐的增值服务收费三方面共同入手。

未来数字音乐将走向寡头垄断

对于数字音乐未来几年的趋势,石建平预测,经过了这几年对音乐版权的整顿和保护,大规

模、有组织的音乐版权侵权行为基本销声匿迹。数字音乐市场的未来可以参照网络视频行业,最终一定是会有一家或者几家大企业摸索出一套成熟可行的商业模式,并通过兼并重组,在数字音乐的内容、渠道等领域发展出不同的市场寡头,这几个寡头之间的商业模式还各有不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