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中的国家形象与认同危机

中国电影中的国家形象与认同危机
中国电影中的国家形象与认同危机

「所謂『國家形象』,是近年從國際政治學、傳播學領域引入文化學乃至電影學的一個新名詞,一般認為,是指在一個文化交流傳播愈益頻繁的時代,一個國家的外部公眾、國際輿論和內部公眾對國家各個方面??的

主觀印象和總體評價。」1由此可知,國家形象實則由三部分構成:藉由「外部公眾」引入跨文化、跨國維度,意味z國家形象必須在多種民族國家及其文化接觸、碰撞與交流中產生,由此確定國家形象發生的基本情境。它與政治、文化他者鏡像不斷映照,自身特徵與差別不斷被發掘、固定,不僅傳遞給他者,而且其形象也漸次清晰;「國際輿論」則指民族國家在國際政治空間的慣常定位,尤其在民族國家的國際政治地位發生變化時,總能喚醒國際輿論的某種記憶,因此國家形象具有連續性與穩定性;而「內部公眾」所構想、認同的國家形象,則是基於個體真切的生活體驗及

其社會經驗,從微觀政治學出發構想國家形象,與「外部公眾」和「國際輿論」在宏觀政治學、外在層面的建構有z較大差異。就當前而言,中國一方面存在強勢的崛起形象(是基於「外部公眾」與「國際輿論」的宏觀政治),另一方面卻是社會形勢嚴峻、階層分化嚴重、民生窘迫等具有較多負面影響的生活經驗與人生況味,這當然是「內部公眾」微觀政治學的想像。

更值得注意的是,無論何種國家形象,都是通過媒介和輿論傳播、表達的,處在一個不斷變化的動態過程中。因此,國家形象雖然在客觀上是國家整體實力的「重要體現」,但媒介*述本身,存在z較強的主觀虛構。換言之,既有的國家形象離不開現代大眾媒介的想像性建構,與國家、社會的真實狀態存在差異,但並不是說這種形象不重要,相反,從傳播效果上說,它比民族國家在客觀上的整體實力更有影響力,不僅表達了當下民

中國電影中的國家形象及認同危機

陳林俠

本文為2010年教育部課題研究「全球化背景下中國電影的國家形象建構及其認同研究」

(編號10YJC760005)之階段成果。

既有的國家形象離不開現代大眾媒介的想像性建構,與國家、社會的真實狀態存在差異,但從傳播效果上說,它不僅表達了當下民眾的主觀欲求、國家目標,而且反過來對真實的國家狀態產生影響。

中國電影中的117

國家形象

眾的主觀欲求、國家目標,而且反過來對真實的國家狀態產生影響。在現代媒介中,電影的影響力(尤其是大投入大製作的大片)不容忽視。

一 建構民族共同體:政治 電影的政治儀式及其運

作機制

托林遜(John Tomlinson )指出2:「民族身份」是人們體驗文化歸屬的不同形式中的一種,但它具有特殊的政治和意識形態意義。民族國家是(現今)世界最重要的政治、經濟單元,這個事實意味\在民族身份的構建中常常包括大量的、有意識的「文化構建」。

無論後現代政治學對民族國家存在怎樣的「去魅」,民族國家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作用,它使公眾的民族或民族文化歸屬有了具體的疆域感,但歸屬感又是建立在有意識的「文化構建」上,政治認同說到底是文化身份問題。

如此,電影的重要性就呼之欲出。與小說、電視劇等媒介相比,電影因其視覺經驗的共同性、流行文化的同質性、資金運作的國際性、發行渠道的全球性,具有很強的跨區域、跨文化、跨國傳播傾向。由於這種與「外部公眾」頻頻接觸的特徵,電影在國家形象的塑造方面承擔z 十分重要的功能,甚至可以說,國家形象之所以成為研究熱點,與在建國六十周年(2009)大慶的背景下湧現出如《建國大業》、《天安門》、《沂蒙六姐妹》等一批獻禮電影有z 相當的關聯。但是,政治電影局限於國內觀眾,幾乎沒有

「外部公眾」特徵。其中,《建國大業》遵循正史、黨史以及權威的製作機構和創製人員,成為最具代表性的政治電影;《天安門》和《沂蒙六姐妹》則屬革命「小*事」,雖從小處z 眼,但同樣強調「還原歷史」,包含傳達主流政

治意志的意願;而《驚天動地》(2009)把汶川大地震周年紀念搬上銀幕,直接凸顯災難面前解放軍勇於救援的剛強意志。

我們知道,國家形象的塑造往往借助政治儀式。專門研究政治儀式的美國學者科澤爾(David I. Kertzer )指出3:

政治儀式是一個有用的工具,它可以用來影響人們對於政治事件、政策、政治系統以及政治領導者的觀念。透過儀式,人們對於甚麼是適合的政治

制度,甚麼是一個政治領導者所應具備的特質,以及他們周遭的世界是否符合這些標準等問題,會發展出他們的觀念。

以上電影的創製、發行及其傳播效果,始終離不開「建國六十周年」這一儀式背景。它也確實發揮出重要的政治功能。如果說胡錦濤的閱兵式從現實層面展示了崛起的大國形象,喚起公眾的自信與自豪,而增強國家形象的認同,那麼《建國大業》、《天安門》等電影則從歷史面向上勾勒新中國成立的諸多形態,重塑民族國家歷史的形式闡釋了建構的合法性,再次召喚其宏大歷史所隱藏的個人記憶與情感。但是,科澤爾所言,人們通過政治儀式發展出他們的觀念,只是引發社會公眾對現實政治程度不一的思考;或者說,政治儀式往往激發起公眾的政治熱情,形成政治議題,但並

電影因其視覺經驗的共同性、流行文化的同質性、資金運作的國際性、發行渠道的全球性,具有很強的跨區域、跨文化、跨國傳播傾向。由於這種與「外部公眾」頻頻接觸的特徵,電影對國家形象的塑造承擔±十分重要的功能。

二十一世紀雙月刊 2011年4月號 總第一二四期

118人文天地

不一定直接促成人們的國族及政治認同。進而言之,政治儀式存在理性/政治目標/國家形象與感性/政治情感/個體經驗等兩個相輔相成的面向,社會公眾對政治目標、國家形象的認同,必須轉換成融合了個體經驗、成長記憶的政治情感。

可以看到,在「建國六十周年」這一政治儀式下湧現出的政治電影,均突出政治儀式中的認知層面。《建國大業》在新中國的建國歷史中,詳細描述了政治協商制度的發生發展;《天安門》在開國大典中放大了「修葺天安門」的事件,如此等等。在這些電影中,歷史事件或知識得到了重點表達,但對政治儀式的情感層面則有所忽視,尤其缺乏具有感染力的情感。《建國大業》依靠一百多位明星演員吸引觀眾,然而「明星聚會」引發的是娛樂情感而非政治情感,因此,這部電影雖然在內地製造了票房奇:,但在香港票房不到700萬,其影響更難逾越華人文化圈層,也是可想而知的事情。《天安門》安排了講述修葺設計者愛情故事的線索,固然是編導試圖貼近觀眾的一種努力,但這與政治事件應當激發的政治情感存在明顯錯位,*事重點已然偏移;而且由於人物身份的特殊,這種愛情缺乏典型性,難以攪動起觀眾個體的政治情感與經驗記憶。

不容否認,對「內部公眾」來說,國家形象的形構及其政治認同的關鍵在於民族共同體。「民族主義的方法是要排除國家和生活之間的差異。在這個情形下,是要建立一個隸屬於社會的次級集合體——『民族』,對於那些被定義為歸屬民族的國民而言,民族是一個特殊狀態。」4即是說,建構國家形象、確立身份認同,關鍵在於民族共同體;國家正是通過「民族」這一特殊狀態(所謂「特殊」,在於它以特定的政治、文化觀念,組建起了一個觀念性、區隔性的抽象組織),整合社會差異、削弱個人欲求,以歷史溯源、重述文化觀念、凸顯現實疆域

怎樣在民族國家的政

治表述、歷史重構中

應對國際輿論,怎樣

在盤根錯節的國際政

治糾纏中表現國家形

象,應該是國內政治

電影創作必須關注的

重中之重,而這恰恰

成為目前電影的政治

盲點。

《建國大業》在建國六十周年大慶的背景下出現。

中國電影中的119

國家形象

以及國家政治符號等方式,提供某種可資共享共在的生命體,將國家與民族疊合:由此,認同民族共同體即是認同國家。

政治電影都從這個角度想像國家,喚起公眾對民族國家的認同。在民族共同體的具體想像上,無論是「政治協商制度」,還是「天安門」、「革命英雄」,均屬於政治範疇。這些電影無一例外地注重國家意志的同一性,簡化社會階層間的矛盾、忽視國際政治的差異。但是,國家之間、社會內部的政治架構事實上已經深刻捲入到國際政治的紛爭與衝突中,尤其是當下,世界各種民族國家之間的政治觀念、體制及其權力意志在國際政治舞台上激烈地競合、妥協,怎樣在民族國家的政治表述、歷史重構中應對國際輿論,怎樣在盤根錯節的國際政治糾纏中表現國家形象,應該是國內政治電影創作必須關注的重中之重,而這恰恰成為目前電影的政治盲點。從形塑國家形象的角度說,也就是缺乏「國際輿論」這一維度。

雷諾茲(John Reynolds )曾指出人們對不同「政治象徵」有不同的「檢測指數」,同一個人,對不同的政治象徵的認同程度是不相同的5。這昭示了大眾文化建構國家形象的方向。對於國家形象而言,重要的並不是既定的政治象徵符號,而是在於尋找到人們認同程度較高的政治象徵符號。《建國大業》選擇「政治協商會議」,凸顯中國特色的「民主制度」,以此將新中國的建國史縫合起來。儘管政治協商會議在國家政治體系中佔據重要地位,但人們對之的認同並不是很高。相對說來,《天安門》選擇了「天安門」這一認同程度較高的政治地點,然而「天安門」僅是簡單的修葺地點,並沒

有真正參與故事情節,釋放出本身所蘊含的政治能量。同時,影片採用革命「小*事」的方式述說這一特殊的政治空間:為迎接開國大典,華北軍區抗敵劇社舞美隊緊急受命,對天安門進行全面翻新整修的故事,無論就人物(田震英及其隊友)還是情節(「修葺天安門」缺乏情節張力)而言,都難以引起觀眾興趣,從而影響到國家形象的建構。

二 國家形象的「去政治化」: 革命傳奇片的消費與娛樂

在國家形象塑造方面,與政治電影相關但又與之不同的是:革命傳奇片。之所以說相關,是因為革命傳奇片*述的仍然是民族國家的政治觀念與事件;之所以說不同,是因為革命傳奇片重在講述傳奇故事,而不在於政治故事。雖然革命傳奇片早已有之,但當下的傳奇片集藝術虛構、明星演繹、商業操作於一身,尤其在視覺效果、動作設計、特技製作等方面精益求精,這為革命故事打開了一片嶄新的天地。

2007年末馮小剛導演的《集結號》依靠驚心動魄的戰場效果和曲折有致的*事手法,賺足了觀眾的眼球,票房飆升的同時獲得了專家、政府的一致叫好6。在2009年中,就不得不提到《風聲》——在國慶檔期中,能夠對《建國大業》票房形成一定競爭的只有諜戰片《風聲》。而在2009年的賀歲檔期中,《十月圍城》借助「護?孫中山」的革命題材,成為一部最讓觀眾動容的大片。更有意思的是,這三部作品都與中國大陸以外的電影人有關(或

革命傳奇片所建構的

國家形象存在複雜性,當國族政治落實到普通民眾時,社會差異也就呈現出來。質言之,此種國家形象在社會差異、階層矛盾的情況下發生了一種「去政治化」現象,政治/消費、宣諭/娛樂在文本中出現斷裂與錯位。

120人文天地

者說是跨地域的亞洲電影)。《集結

號》的出彩,得力於專事戰場效果的

韓國製作者,《風聲》的導演之一陳國

富來自台灣,而《十月圍城》的導演則

是香港的陳德森,監製是香港導演陳

可辛。這三部電影都將票房市場放在

了中國大陸。我們一方面看到了境外

電影人對民族國家政治意志的準確把

握,另一方面,他們所建構的國家形

象存在複雜性,當國族政治落實到普

通民眾時,社會差異也就呈現出來。

質言之,此種國家形象在社會差異、

階層矛盾的情況下發生了一種「去政

治化」現象,政治/消費、宣諭/娛

樂在文本中出現斷裂與錯位。

這在具體文本中有不同的表現。

《集結號》在「國族政治」話語所支配的

戰爭效果結束後,充分暴露出失蹤

者、烈士所標識的社會差異、階層等

級,兩者之間形成抵牾,甚至質疑了

國族政治的合理性。故事在順時的線

形結構中前後分裂。

《風聲》雖然借助主流政治的觀念

模式,製造了一個因政治因素的參與

(抗戰背景、敵偽政府、共產黨地下組

織等)而具有複雜張力的情節框架,但

卻遮掩不住「貓抓老鼠」的遊戲策略、

情色暴力的展示,以及偶像明星的煽

情演繹等商業消費的娛樂元素,而在

影片中,政治觀念的庸常性與故事情

節的傳奇性形成強烈反差。一頭一尾

的政治表白雖然把當前國族政治全然

裝配了進去,但扣人心弦的娛樂/

消費的主體部分,無形中沖淡了前者

的意義。片尾出現的政治道白,無論

怎樣淒婉,也比不過六爺的針扎酷刑

來得刺激,就連顧曉夢的前史也未嘗

有過令人信服的交代(如果她的父親

真為「日偽」政府捐資、捐飛機,那又

應當怎樣處理家庭內部的政治立場與倫理衝突?),她給觀眾更多留下了「大資本家的貴小姐」印象。整個故事的政治表達,只能借助於「老槍」吳志國最後的台詞解釋。毋庸諱言,觀眾體驗到的,就是因展示酷刑帶來的肉體衝擊、因人物的絕境而來的智力遊戲,而這,都與國家政治意識無關。

可以說,《風聲》的政治話語體系十分混雜:日本軍官武田由年輕帥氣的黃曉明這一偶像演員扮演;被俘虜的地下黨員也不是忠貞不屈、守口如瓶;而破譯技術高超、情深義重的德國博士李寧玉,甚至讓觀眾遺忘她是在敵偽政府…工作的;更糟糕的是,在尋找「老鬼」的遊戲中,共產黨人為隱藏自己,嫁禍他人的做法(如用字:的相似嫁禍無辜的白小年,導致其死亡),引發了政治倫理的反思。可以說,敵我對立的政治話語體系在《風聲》中已然崩潰,被圍困起來的人物群體恰恰消除了政治疆界與立場差異,使觀眾平等視之,編導把國族政治抽離出公眾的情感、道德,國家形象失去了具體的指認對象而面貌模糊。

徐賁認為,認同離不開具體的認同對象,這些對象不僅需要有本土特點,而且要求有超群體的普遍價值7。如果說《集結號》的「普遍價值」與具體的「認同對象」明顯前後斷裂,《風聲》的情況是首尾與主體的差異過於突出,那麼《十月圍城》縫合兩者之間的裂縫顯然要高明一些,用偶發的情節點使重點人物悄然發生轉移,孫中山與陳少白,這些具有真實身份的人物,成了一個空洞的政治所指。在陳少白生死不明的緊急關頭,李玉堂及其充滿江湖氣息的護?勇士們悄然躍居主角。與此同時,前兩部影片都將訴求點放在強烈的肉體「痛感」(戰場

如果說《集結號》的「普遍價值」與具體的「認同對象」明顯前後斷裂,《風聲》的情況是首尾與主體的差異過於突出,那麼《十月圍城》縫合兩者之間的裂縫顯然要高明一些,用偶發的情節點使重點人物悄然發生轉移,具有真實身份的人物成了一個空洞的政治所指。

中國電影中的121

國家形象

效果、酷刑展示),這種「危險又安全」的痛感對當下觀眾看來即是驚險刺激的娛樂,但缺乏足夠的情感力量。《十月圍城》則把人物從政治價值轉向了傳統父權、家族規範等倫理價值,父親形象及其權威地位得到了再三確認(如李玉堂之與李重光、方天之與方紅的父子/女關係,從反叛到崇敬發生扭轉;劉郁白願為贖回鐵扇這一「劉家傳家寶」的李玉堂賣命)。因此,《十月圍城》中具有普遍價值的國家形象建立在草根屬性上,不懂政治、不知革命的民眾完成了一次政治行動,並以底層生活以及生存體驗祛除了國家形象的政治屬性,它在集體形象中穿插了眾多體現社會差異的個體生活與人生經驗,以傳奇的江湖想像、傳統的人倫規範取消了現代革命所蘊藏的政治意識。

從根本上說,國家形象的這種斷裂緣自於編導將國族政治放置在消費娛樂中。詹姆遜(Fredric Jameson )說得好:「消費本身是個人化的和分裂的,其邏輯是破壞日常生活的結構組織。」8顯然,大眾文化的消費對象就是一種迥異於庸常的日常狀態的想像「傳奇」與「神話」。表現在文本中,就是傳奇故事極力掙脫庸常的政治觀念的束縛,試圖成為最動人也是最離奇的「神話」。由此,故事前後、主體與首尾、觀點與*述、政治與文化之間的斷裂是必然的。然而,在後現代消費邏輯中,不僅文化與經濟可以焊接在一起成為文化資本,政治與經濟也黏合得密不可分。如上的革命傳奇片就是遵從這一消費邏輯,在國家政治意識的故事架構中,文化傳統的倫理價值、集體記憶與現代時尚的情感娛樂縱橫交錯。因此,當跨文化、跨地域甚至跨國資本生產民族國家形象

時,對之的認同機制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如果說《建國大業》以政治吸納經濟(即百多名演員無片酬加盟),落腳點在於政治,那麼革命傳奇片則是以經濟吸納政治成份。如王逢振所說9:跨國公司不再為一個國家服務,而是有它自己的聯盟,為它自己的公司服務,為全球資本主義服務,一切都以它的資本增值和再生產為轉移。換言之,隨\跨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一種難以察覺的資本的內在邏輯及其作用將成為社會的支配力量。

這雖然是針對跨國公司及其資本而言,但對跨地的合資、獨資公司及其海外資本來說,同樣值得重視。一方面,跨地合作的革命傳奇片,濃墨重彩地書寫政治傳奇、宣揚國家神話,以其精良的技術製作、商業運作贏得了觀眾與主流政治較好的認同,但另一方面我們必須看到,這種濃墨重彩的政治*事,主要是遵循z 商業資本贏利的內在邏輯;對政治的利用,根本目的在於接近中國大陸市場,從而在經濟方面獲益。正因如此,革命傳奇片中的國家形象充滿了多元的異質。

三 亂世的想像:古裝大片 中的國家形象及其認同

危機

以上政治電影與革命傳奇片因其國族政治的表達,在傳播區域內受到較大限制,當下盛行的古裝大片以歷史的遮蔽跳出國內發行的限制,積極開創了海外的廣闊市場。可以說,從創製開始,古裝大片就致力於全球文

在後現代消費邏輯

中,不僅文化與經濟可以焊接在一起成為文化資本,政治與經濟也黏合得密不可分。革命傳奇片就是遵從這一消費邏輯,在國家政治意識的故事架構中,文化傳統的倫理價值、集體記憶與現代時尚的情感娛樂縱橫交錯。

122人文天地

化傳播,自《英雄》(2002)以來,古裝

大片*述弱者死亡、凸顯權貴精神、

極權主義的國家想像呼之欲出,在全

球範圍內建構西方經驗的東方國家,

其傳播意義微妙而敏感,成了一個亟

待重視的文化事件。電影一方面以身

體動作吸引海外觀眾,似乎只是純粹

的娛樂消遣,但另一方面,因諸多影

射政治的蛛絲馬:,又成為一個民族

文化的表徵、引起國家想像的符號。

如上所說,民族國家形象誕生於文化

雙邊、多邊的接觸、衝突與協商過

程,在召喚與回應的互動機制中得以

彰顯;它以異質文化觀照自身鏡像,

不僅獲得了自我確認與構形,而且也

將這種形象傳遞給文化他者。相對說

來,比起以上兩類電影,古裝大片所

形構的國家形象更具有重要的傳播意

義:對海外觀眾來說,即是代表中國

形象,所勾勒的國家意志、文化表徵

以及人物性格,不僅意指古老中國的

過去,而且也是當下中國,甚或在一

再重複的刻板經驗中預設了未來。

然而,就現狀而言,「古裝」作為

歷史的能指符號,恰恰指向一種生造

的「偽歷史」,古裝大片在商業資本對

數量的追求中,已經塗抹、修改了蘊

含在民族歷史中的集體記憶與情感,

而在所形構的國家想像中,野蠻粗

暴、滅絕人倫的民族特徵被不恰當地

誇張。如香港導演李仁港的《錦衣?》

(2010)選擇「錦衣?」題材就頗令人意

外。作為明朝的特務機構,「錦衣?」、

「東廠」等代表至高無上的王權獨裁、

中央高度集權下的政治高壓,以及對

社會民意的極度控制,歷來遭到嚴厲

批判。李仁港無疑美化了特務機構。

不僅如此,影片還把孤兒、兄弟相

殘、弱肉強食,當作挑選錦衣?的標

準,這是對這一制度的「想當然」,用

違背最基本的人倫關係異化傳統中國。再如《孔子》(2010)…,開篇不久就表現以活人殉葬的喪葬禮儀,雖然存在一定的情節功能,但無形中增強了古代中國野蠻、殘忍的觀影印象。這種情況在《英雄》(秦兵箭陣屠城)、《無極》(2005,瘋牛陣前作為誘餌的奴隸)、《夜宴》(2006,濃墨重彩表現擊殺老臣裴洪,目的卻是展示殘酷的棍刑)、《大兵小將》(2010,不通語言、愚昧野蠻的部落人)中,可謂比比皆是。

再從歷史時期考察,所有古裝大片的歷史背景,無論是春秋戰國、三國紛爭,還是五胡亂華、五代十國,均是突出政治動蕩、戰爭頻仍、民不聊生的亂世想像。在如此高頻率的重複*事中,古代中國與原始、貧瘠、好戰、殘忍等負面聯想密不可分。亂世的國家形象,本身是負面的想像,而且,幾乎所有的古裝大片均以悲劇結尾(僅有《赤壁》〔2008〕以勝利而告終),所*述之事、所塑造之人,在情感困境、人生困境、社會困境中難覓出路,徹底解構了亂世想像可能蘊含的浪漫主義、英雄主義,加劇了國家分崩離析、人民無以聊生的社會絕望。

就人物而言,古裝大片存在國族認同的,僅有《花木蘭》(2009,花木蘭等為民族而戰)、《孔子》(孔子漂泊多年,終歸魯國故土)和《錦衣?》(青龍與閹黨對抗,保護象徵國家權力的玉璽、維護國家的統一),更多的古裝大片出現退讓的現象。如《英雄》中趙人無名放棄了刺殺秦王的使命,認同暴政的「天下」;《十面埋伏》(2004)的理想價值卻是現代愛情,從根本上放棄了社會身份的召喚。但嚴格說來,即便存在國族認同,仍然是一種「挑戰—回應」的被動模式,當民族國

「古裝」作為歷史的能指符號,恰恰指向一種生造的「偽歷史」,古裝大片在商業資本對數量的追求中,已經塗抹、修改了蘊含在民族歷史中的集體記憶與情感,而在所形構的國家想像中,野蠻粗暴、滅絕人倫的民族特徵被不恰當地誇張。

中國電影中的123

國家形象

家遭遇到危機,具有同一身份的人們不得不回應,並非主體自由選擇的結果。如青龍承擔起保護玉璽的責任,在於「大明人」這一既定的身份;花木蘭之所以抵禦外族入侵,也不外因父親是「後備役」的特殊限定;再如孔子之所以要回魯國,不過因其是故土。這雖是國族情感的認同與召喚,但是,局限在特定身份上,難以闡釋這一認同究竟如何由文化產生,更未表現文化怎樣強化了這種認同。因而在跨國、跨文化傳播中是失效的。

從表現上看,把想像狀況當做實際狀況,主體承認自己是甚麼,並照此去行動,在《大兵小將》中有所表達。成龍扮演的梁國「逃兵」,雖然貪生怕死、理想卑微,但最後在臨死時自問「沒有丟梁國的臉」,完成了國族認同。然而,當個體接受特定身份的召喚,把國家、社會、集體當做認同對象時,就和國家情感及其身份認同相互識別與審視。簡言之,國族身份的認同及其情感的發生,建立在自由主體的自由選擇上。由此看來,《大兵小將》的這種認同無疑是生硬的。因為影片一直*述「小人物」只要活z 就「挺好」的庸世哲學,梁國「逃兵」又怎會「為梁國而死」?與此同時,毫無抵抗的「被殺」,更非主體自主選擇的結果。由於缺乏主體與國家想像的互相審視,影片無論對梁國還是?國的認同,根本沒有建立起來;國家情感及其身份認同,處在蒙昧狀態。

大眾媒介影響政治,已成基本事實。尤其是*事媒介,將特殊的政治意識置放在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情感命運、人生歷程的流變之中,這使觀眾難以覺察帶有歧視、偏見的政治觀念與國家形象,尤其是當這一負面的國族形象是由本國傳媒所

*述、構形的。古裝大片基於權貴精英立場、消減平民情感、壓縮生命經驗、故事如此雷同,很容易造成一種誤解:古裝大片即是「代國立言」。它是站在民族的高度、國家的立場對民眾的家庭、生活、命運的*述。由於讓人絕望的古裝大片如此之多,又分明暗示出,「國」/集體強盛與「家」/個體幸福不僅處在嚴重的分裂狀態,而且顯現了一種可怖的極權主義,必須「為國」而「捨家」。最典型的莫過於《花木蘭》,雖然花木蘭獲得了事業成功,卻在愛情神話的面前受挫,與文泰黯然擁抱、無言分離。然而,當「國」與「家」合一後,古裝大片卻又呈現出「窩…鬥」的爭權奪利,這一異常畸形的權欲心理違背了最基本的人倫道德。如《夜宴》(圍繞王權,泛濫的亂倫現象)、《滿城盡帶黃金甲》(2006,夫妻殘殺、母子亂倫與父子相殘)、《大兵小將》(為了王權,兄弟相殘)等。如此極度陰霾、壓抑的皇室家族,又何以承載起國家責任,實現國族認同的召喚?

總體上,目前中國電影對國家形象的形構,均是從單一的歷史維度追溯,既缺乏直面社會現狀的「共享」共同體(這導致民族共同體缺乏現實的凝聚力),更缺乏可供當下公眾為之奮鬥的民族國家的未來構想。政治電影所組建的民族共同體,都集中在政治符號,缺乏共同體所需的多元的文化表徵;革命傳奇片以感官的痛感刺激,實現消費與日常狀態的分離,國家形象在消費傳奇中日益模糊;而古裝大片突出國族命運絕望得不能再絕望的亂世想像,甚至產生了負面效果。李俊增認為:「要人民認同政治社群,對之產生政治情愫,此一政治社群必須能在人民心中產生意象,因

古裝大片基於權貴精英立場、消減平民情感、壓縮生命經驗、故事如此雷同,很容易造成一種誤解:古裝大片即是「代國立言」;又暗示出「國」/集體強盛與「家」/個體幸福不僅處在嚴重的分裂狀態,而且顯現了可怖的極權主義,必須「為國」而「捨家」。

124

人文天地

此它必須賦予某種明確的形態。」bk 作為大眾媒介,具象的電影在「明確的形態」上似乎得天獨厚,但這遠遠不夠。作為一種抽象的政治認知,國家形象、政治情感不僅要明確,而且更需正面引導,能夠從文化層面闡釋民族國家的政治理想。「在全球或是跨文化傳播的層面上說,自我展現是指這樣的能力:通過想他人所想,感他人所感,尋求到與對方共享的傳播信號並將自身投射到對方的心目中。」bl 然而這需要一個基本前提:文化自

信。跨文化是在文化自信的基礎上「尋求與對方共享的傳播信號」,最終目的是要使對方對自身形象賦予情感。

筆者認為,大凡存在一定社會影響的政治片、革命傳奇片與古裝大片,都屬於與當下全然不同的某個過去,它無論具有怎樣重要的意義,但如果僅僅在歷史隧道中塑造國家形象,而無視階層矛盾多變、社會差異複雜、經濟艱難轉型的當下狀況,都將缺乏傳播的說服力,更顯民族國家的政治理想缺乏當下的社會根基。徐賁說得好bm :

群體認同是一種有條件的公共行為,這個條件就是公共生活必須能為認同提供它所需要的價值資源,也就是那些具有日常生活意義的,可以認同並值得認同的東西。

在文化自信的基礎上,尋找那些具有「日常生活意義」的(即是與公眾休戚相關、而且是身處其中須臾難缺的)、「可以認同並值得認同」(即是具有能夠獲得現實認同)的價值,這是建構國家形象的關鍵。一言以概之,中國電影應當充分展示迷人的文化傳

統,以積極的國族情緒,將自身的社會理想與政治理想結合起來,從而有效地建構國家形象。

陳林俠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文學博士。

在文化自信的基礎上,尋找那些具有「日常生活意義」的、「可以認同並值得認同」的價值,是建構國家形象的關鍵。中國電影應當充分展示迷人的文化傳統,以積極的國族情緒,將自身的社會理想與政治理想結合起來,從而有效地建構國家形象。

2019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XX》由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全球领先的市场调查及品牌咨询机构华通明略和 lightspeed gmi于18日在北京发布,发布显示:中国形象国际认可稳步提升,海外民众看好中国未来发展。迄今为止,这已经是中国国家形象调查平台开展的第三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 本次调查在延续往年调查的基础上,增加了对领导人和大型活动的评价等,涵盖了中国整体形象、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和科技的国际形象与传播,更加详实、立体地呈现出国际社会对XX年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XX 年调查的主要发现如下: 1.中国形象的国际认可度稳步提升,海外民众看好中国未来发展形势。相比XX年,中国整体形象得分高出0.8分(总分为10分)。 经济发展迅速但贫富差距较大是海外受访者对中国的主要印象。同时,国内治理被认为是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2.领导人形象成为新亮点,中国xxxx拥有较高的国际认知度,其治国理政能力受到广泛认可。在对受访9国领导人的认知调查中,xx的认知度排在第四位;在处理国内和国际事务能力方面,xx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排在第二位,仅次于XX年新当选的印度总理莫迪。 3.中国发展理念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可。对于中国提出的一系列发展理念和国际倡议,海外受访者有较高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其中,“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和“依法治国”是海外受访者最为熟知的 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被海外受访者接受的比例最高。 4.国际社会认可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中国企业“走出去”对当地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海外民众最熟悉的十大中国品牌依次为:联想、华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海尔、阿里巴巴、中兴、海信、tcl、中国银行和中国移动。对中国产品的整体评价相较XX年有所提升,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依然是阻碍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5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5 第一部分: 2015年调查说明及主要发现 2016年1月至3月,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与华通明略(MillWard Brown)、Lightspeed GMI合作开展了第四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本次调查首次覆盖了G20中19个成员国(欧盟除外),涵盖亚洲(中国、日本、韩国、印 度、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欧洲(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土耳其)、北美洲(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南美洲(巴西、阿根廷)、大洋洲(澳大利亚)、 非洲(南非)等不同区域的公民。访问样本共计9500个,每个国家500个样本。

本次调查遵循定量的研究方法,采用在线问卷填答的方式,通过Lightspeed GMI全球样本库进行数据收集,并严格执行在线调查的国际标准。为保证每个国家抽样的代表性,受访者样本覆盖18-65岁的当地居民,男女比例各占一半。 本次调查的主要发现: 中国整体形象稳步提升;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位居世界第二;海外受访者最为期待中国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的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广受好评,高铁被认为是最突出科技成就;海外受访者来华意愿上升,北京、上海、香港成为首选城市。 第二部分: 国家整体形象及影响力 中国整体形象稳中有升 中国国家整体印象得分达到6.2分,相比2014年高出了0.3分,中国形象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分国家来看,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印象好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总体打分为5.5分,而发展中国家则达到了6.9分。

分年龄来看,年轻群体(18-35岁),中年群体(36-50岁)和老年群体(51-65岁)对中国印象的打分分别为6.6、6.1和5.6分,年轻群体对中国有更好的印象。 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在所有国家中位居第二

2020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2020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自然空巢。由于有的老人终身未婚,有的老人虽已结婚,但未生育小孩,有的生育的 子女死亡,造成空巢。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20》由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全球领先的市场调查及品牌咨询机构华通明略和Lightspeed GMI于18日在北京发布,发布显示:中 国形象国际认可稳步提升,海外民众看好中国未来发展。迄今为止,这已经是中国国家形 象调查平台开展的第三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 本次调查在延续往年调查的基础上,增加了对领导人和大型活动的评价等,涵盖了中 国整体形象、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和科技的国际形象与传播,更加详实、立体 地呈现出国际社会对2020年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2020年调查的主要发现如下: 1. 中国形象的国际认可度稳步提升,海外民众看好中国未来发展形势。相比2020年,中国整体形象得分高出0.8分(总分为10分)。经济发展迅速但贫富差距较大是海外受访 者对中国的主要印象。同时,国内治理被认为是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2. 领导人形象成为新亮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拥有较高的国际认知度,其治国理 政能力受到广泛认可。在对受访9国领导人的认知调查中,习近平的认知度排在第四位; 在处理国内和国际事务能力方面,习近平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排在第二位,仅次于2020年新当选的印度总理莫迪。 2020年,高工LED通过对国内几百家主要LED照明企业的实地调查,结合对国内外LED照明行业领军人物的面对面采访,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本报告的编写提供了 坚实的基础依据。 本次调查广大市民和出租车司机对全市出租车行业发展共提出286条意见和建议,经 归纳整理,主要有如下几方面问题。 在整治的同时,鼓励发展生态农业,市农办每年争取国债资金1000万元,利用养殖 污水粪便建沼气池,,每家农户补助1200元,每年建设沼气池8000 余个。畜牧部门还在三年内争取到3600万元的扶持资金,用于养猪小区的栏舍建设,2020年改进完善规模养 殖小区(场)76个,2020年再度改良小区(场)65个。 第三,过度迷恋网上交友,导致大部分中学生丧失在现实生活中的交际能力;同时, 中学生涉世未深,容易受骗,虚拟的网络世界并不像他们想象那般美好,不乏存在一些居 心叵测之人,例如,网上聊天引发网恋,在网恋中存在许多情感陷阱,中学生往往是受害者。这样不仅伤害了他们脆弱的心灵,而且也耽误了学业。 3. 中国发展理念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可。对于中国提出的一系列发展理念和国际 倡议,海外受访者有较高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其中,“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和“依法治国”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角度篇)英文稿+中文翻译(包括人物采访)

国家形象宣传片《角度篇》中英文稿 In October 2003, the first Chinese citizen saw his homeland from outer space and the mythology and dreams of thousands of years became a reality. Our songs of how the earth is our garden and our pride in surviving our long history suddenly became more vivid and clear. Who are the Chinese? What makes us who we are? But even before this momentous chapter in our history, Chinese people have always regarded themselves from multi-faceted angles. Is tradition a burden or kind of a driving force for development? Do we take our cultural heritage too seriously or not seriously enough? Do you see conflict or fusion, nostalgia or visions of the future? Opening the door with confidence In 1979, China opened the biggest window in the world to the outside and China suddenly dazzled people with the panorama of change. Some may argue under such huge material and mental stimulation, it would be hard to maintain equilibrium. In my mind, china is a country that has very strong inclusiveness. She is a country with rich culture. She has a long history, but also changes every day. But after 30 years, the world has seen how much China’s profound history and cultural essence has given, lead us to flexibility and unity when facing fast transformation. China’s WTO accession negotiations Chief Expert Long Y ongtu Chinese people a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confident because of the increasing national strength. Observers must admit in its meeting with the world, China has preserved its own special character. Thirty years of opening has been a time of bravely facing the new and stepping forward on a path of our own choosing. Several respective international polls rank us No.1 in terms of public confidence in the future. Is this confidence underpinned by GDP growth or thousands of years of culture or the efforts of many millions of people. We believe China will deliver an answer before too long. Growth with sustainability Over two thousands of years ago, the great Chinese philosopher Mencius observed, “a refraining from overfishing will ensure fishing last forever, and also cutting wood according to the season ensures healthier forest.” Such century-resulted wisdom now goes by the name

以传播学理论来分析我国国家形象建构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c12941580.html, 以传播学理论来分析我国国家形象建构策略作者:朱洪坤 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04期 【摘要】我国的国家形象是外部公众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地理等方面的 总体认识和评价。从根本上讲,国家形象取决于综合国力,但是传播学理论认为大众媒介从客观真实中提取符号真实,并可以影响受众的主观真实。相似的,国家实体形象(客观真实)由国际性媒体提取并塑造出国家虚拟形象(符号真实)。最终影响国内外受众的国家主观形象(主观形象)。因此,国家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塑造的,下面我们将从必要性、可能性和方向性三个方面来剖析国家形象建构的策略。 【关键词】国家形象建构;传播学;符号真实;客观真实 一、国家形象塑造的必要性 近年来,中国饱受“中国威胁论”、“中国战争论”的国际舆论的影响,国家形象遭到抹黑。然而众所周知,国际传播具有政治性,国家的传播活动都是服务于本国利益,美国一再提出中国威胁论,其本质上也是为了打击中国,为本国牟利。 文化帝国主义学者席勒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跨国媒介公司和广告,向世界各国进行意识形态的侵蚀和文化的入侵,然而中国作为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想迥异的社会主义国家,对美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入侵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为了让美国跨国公司(跨国媒介公司)顺利进入中国获取利润,并影响中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美国不遗余力的影响国际舆论,通过抹黑中国来对中国政府施加压力,迫使中国服从美国的利益。埃及学者萨米尔*阿明认为,若中国屈从于美国,势必形成“中心--边缘”的依附格局,边缘化的中国的发展将受到美国的掣肘,大国崛起将遥遥无期。 从近年来尘嚣日上的中国威胁论、中国战争论之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将中国的声音传递给全世界,让世界看到真实的中国,将是非常危险的。我们不能说这些论调是虚假的,毕竟中国发展的欣欣向荣是事实。但这种媒介虚拟形象是歪曲的,是外媒通过洗牌作弊法的宣传技巧进行选择性报道,和中国的国家主观形象几乎完全不符合。 因此,中国的国家形象由外媒来构建是非常危险的。中国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自己根据国家实体形象(综合国力)来构建自己的国家虚拟形象,那么外部受众的国家主体形象才可以尽可能的和国家实体形象相符合。 二、大国形象塑造的可能性 麦库姆斯和肖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作为具体议题和非强制性议题的国家形象宣传片通过国际性媒体设置议程,能够在一段时间滞后到达受众,“告诉受众想什么”。框架理论指出,媒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姚大力 2002年第4期 在考察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国家认同问题时,元朝灭亡后的那几十年中方面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是明初甘为元遗民者为数众多。这里所谓遗民,指的是经历改朝换代后拒绝这样一种遗民概念的完全形成,大概要到元明之际。但是,凡在前一个王朝作过一道德约束实际上是从宋朝起就得到大力提倡和强调的。所以宋朝灭亡以后留下当然上述道德约束并没有要求作遗民的人直接去反对新政权或者从事秘密抵抗运合法性,只要采取消极的不合作态度(不再作官)就可以了。著名的宋遗民谢枋得就只不过他本人已是“宋室孤臣,只欠一死”而已。1传说中的商遗民伯夷、叔齐“不食土国家的概念去考量这段史事时,他们发现,像这样作遗民只有死路一条;因为草,莫不属于周朝所有。因此他们宁可把“不食周粟”解释成不接受周的俸禄。当那意思是:“伯夷久不死,必有饭之者矣。”这是实际上在婉转地说,他们并不是食。 元朝这样一个由蒙古人做皇帝的王朝,也留下大批心甘情愿的遗民,并且其中个人遭遇差别很大。其中名声最大的三个被明人称为“国初三遗老”,入明后分别考试的试卷等文化活动,但拒绝到明政府里面正式做官,居然都安然无恙地活到杨维桢写过一篇《老客妇谣》,借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妇人不愿再嫁的话题来表诗拿给朱元璋看,建议朱元璋杀他。朱元璋说“老蛮子止欲成其名耳”,没有采取行因为也有一点名气,躲了几年,还是被政府找出来,强迫他们做官,结果只好自当然更多的人没有这样戏剧化的命运,能够平安无事地以遗民身份了却一生。 二是遗民心态的泛化。如果遗民是指拒绝在新王朝做官的人们,那么遗民的范王朝做官的机会而又拒绝了这种机会(包括拒绝科举考试)的人们。这样的人数量总能扩大到比之大得多的社会范围中去。元明之际的遗民心态突出地表现在对改仕舆论中间。明朝的开国文臣第一人宋濂晚年因为子孙犯罪受牵连,被流放四川,息说,宋濂对自己一生小心为人,却几次遭遇命运颠簸很有点想不通。在夔州的来向一位老和尚请教。老和尚问他,“于胜国尝为官乎?”宋濂回答,曾经作翰林国

国家形象危机中的传播策略分析_程曼丽

国际新闻界2006.3 国家形象一般是指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认知与评价。良好的国家形象可以为一国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带来巨大的利益;负面的国家形象则有可能使国家面临重重阻力,最终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在国家形象的构建与修复方面不惜巨资,不遗余力,并将它作为政府公共关系的一项重要内容。美国从联邦、州到各级政府都设有专门从事形象管理的公共关系部门,单是联邦政府就雇用上万人处理公共关系事务,每年的经费支出高达几十亿美元。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也在不断加大政府公关的力度。近些年来,在树立和改善国家形象方面,我国政府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如政府借举办2008年奥运会开展的各种形象推广活动),这是有目共睹的。 国家形象危机的出现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与危机事件相伴随的形象危机;一种是传播失当造成的形象危机。 与危机事件相伴随的国家形象危机 在许多情况下,国家形象危机是由有形的危机事件引发的。危机事件种类繁多,就国际范围而言,有政治性的危机事件、军事性的危机事件、外交性的危机事件、经济性的危机事件、文化性的危机事件、灾害性的危机事件等等。无论哪一种危机事件发生,都有可能给当事国的国家形象带来严重损害。比如一个国家违反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准则而对其他国家施以暴行,国际社会对它的认知与评价必然是负面的,它也不可能有良好的国家形象。“二战”期间的德国就是如此。当时,德国政府有感于“名声”不好,于是抛出各种理论为自己开脱 [文章编号]1002-5685(2006)03-0005-06 国家形象危机中的传播策略分析 □程曼丽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100871) [摘要]国家形象危机的出现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与危机事件相伴随的形象危机; 一种是传播失当(当传不传和不正确地传播)造成的形象危机。无论哪一种情况出现,国家 形象的受损都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减轻国家形象受损的程度,或者从根本上避免形象危机 的出现,制定科学、有效的危机应对和传播策略是十分必要的。为此需要改变旧有的传播 观念;树立危机传播意识;尊重国际传播规律;掌握有效传播的方法与技巧。 [关键词]国家形象;国家形象危机;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6-03-08 [作者简介]程曼丽,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本期话题 5DOI:10.13495/https://www.360docs.net/doc/2c12941580.html,ki.cjjc.2006.03.001

如何加强公民的国家认同观念

如何加强公民的国家认同观念 第一,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增进民众的政治认同感。 为提升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国家必须重视公民权利的保障和实现: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使国家变得强大,人民过得富足;要完善各项民主制度,不断满足国民参与政治,分享政治权利的诉求;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提升人们的精神风貌;要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局面,使人们的安全感不断得到提高;要切实贯彻依法治国方略,保障人们的各项基本权利神圣不可侵犯;要创造公平正义的框架,确保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要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使每个人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得到切实保障,使人们过上富有尊严的生活。只有使人人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人们切实感受到国家之于个人的实实在在的利益,让每个公民现实地感受到国家带来的福祉,才能够使个体自觉自愿地认同国家。 为此,我们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有效地贯彻到制度设计、政策规划和社会管理中,将价值观念层面的要求转变为现实,创造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为每个公民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民众的文化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植根于民族文化沃土上的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升华。我们应该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儿女将春节、元宵、清明、中秋等传统节庆作为自己的风俗,将“龙”、“长城”、“黄河”作为自己的标志。这些共同的认同标的汇集在一起就构成了“中国人”特定的身份。我们需要努力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魅力。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不断强化国民的集体记忆,激发其共属一体的想象。 第三,要强调民族和国家的整体利益,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 当代中国,只有实现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而非对特定族群认同)的统一,才能使国家认同获得稳固的基础。正因如此,当代中国国家认同的建构,必须注重中华民族共属一体想象的调动。我们需要在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建构起一种能为各族人民所认可的共同的文化。中华文化包含着各民族文化的深刻烙印,各民族的文化都从中华文化中汲取了丰厚的营养。要构建涵盖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概念和符号系统,实施“文化包容”策略,决不能仅把中华文化符号象征系统界定在汉族文化的有限范围内,要强调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形式和多重性内涵,要把少数民族的文化更多地纳入到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系统之中。使不同民族的人们切实感受到,每个人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每个人也从中华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步中获得了发展。这一点对于建构出共同的“我们感”,确立不同民族成员的“中国人”身份感至关重要。

综述:国家形象传播研究进展

综述国家形象传播研究进展 ——大众传媒与国家形象传播的关系研究 一、国家形象的概念 国内学者对于国家形象的界定,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实体决定说、媒介呈现说、认知印象说。 第一种观点的代表人物程曼丽在其《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一文中说到,国家形象是形式(外在形象)与内容的统一体,内容是这个统一体的核心,决定了形式。程曼丽认为,国家形象是一种主体意识,是国家或民族精神气质中的闪光点,是民族精神、意志的集中体现,其塑造主体是政府、企业和国民。基于国家形象的以上含义,程曼丽认为大众传播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至关重要,媒体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形象工程的推进。 王朋进在《媒介形象: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的关键环节——一种跨学科的综合视角》中综合分析三种界定类型,认为国家形象根据其存在形式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分为实体形象、媒介形象和认知形象三种状态,而这三种状态呈现以下关系:实体形象为本源,媒介形象为渠道和参照,认知形象是结果。王朋进在这一概念中,着重肯定了国家的媒介形象对于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的关键作用。 在以上两种观点中,民族形象统一在国家形象之中,并没有区分开来。 与之不同的是,李彦冰、荆学民两位学者在《国家形象传播研究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对国家形象与民族形象从政治学层次上进行了区分,认为国家是一个法律上的政治组织,指向的是主权、机构等物质性的力量和特定的地理范围,而民族指向的是一群人以及这些人所组成的共同体所衍生处的传统、文化、精神等。①基于以上基础,李彦冰、荆学民两位学者在文章中进一步提出,国家形象传播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其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既不取决于媒体的传播方式,也不取决于他国的信息建构方式,而取决于本国内部秉承何种国家理念以及在该理念下进行了怎样的国家建设实践。②李彦冰等学者对国家和民族概念的厘清,有助于理解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的区别,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国家形象的含义。 二、国家形象的塑造主体 程曼丽认为国家形象的塑造主体是政府、企业和国民;而王朋进则立足于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认为国家形象还受到媒体报道所呈现的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王朋进实质上将媒体也纳入到了国家形象塑造主体的范围之中。李彦冰、荆学民两位学者,以建构主义的国际政治理论为基础,认为处在国际社会当中的国家形象,受“共有知识”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以及这些国际行为体的相互交往所形成的“共有知识”也是国家形象塑造的主体之一,国内主体起基础性,“共有知识”则是决定国家形象的重要变量。 三、大众媒体与国家形象的关系 通过以上梳理,基本上可以将这种关系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大众媒体对国家形象的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形象呈现出来的状态,如王朋进的观点。 第二类则认为国家形象本质上的决定因素是国家(程曼丽认为国家包涵民族)自身,而不是媒体,媒体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王祎在《对国家形象的反思》一文中,同样驳斥了媒介中心论的观点,他将国家形象的建构分为“他塑”和“自塑”两个层面,在“他塑”角度上承认大众媒体在国家形象的作用,在“自塑”的角度上,他认为大众媒体仍然具有局限性。因此,王祎认为,以本国媒体的“自塑”作用来纠正他国媒体的“他塑”偏见,这样的研究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观后感 (2010级金融学本科一班班登)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是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起,并委托该公司制作的一部国家形象宣传片。此次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30秒长度的电视宣传片,即目前已经公映的人物篇,参与拍摄的人员都是国内外比较有影响力人,其中有:李嘉诚、李彦宏、马云、丁磊、郎咸平、邓亚萍、姚明、刘翔等多位公众人物。并在国际主流媒体播出,以“中国人”概念打造中国形象。另一部分是17分钟长度的短纪录片,并供我国驻外使领馆及重要外宣活动使用,力图从更多角度、更广阔的视野展示当代中国 观看中国国家形象片,让我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民族自信与自豪,纵观中国近代史,曾几何时,列强的铁骑肆虐中国,1840年以来,亡国灭种的危机一直威胁着千年古国。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一代民族精英觉醒:魏源等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洪秀全领导的反清农民起义;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图强”;孙中山的国民革命。正是他们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为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同仇敌忾,英勇奋斗,前赴后继,拼搏不息,谱写了中国近代

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直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才领导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大劳动人民翻了身,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土地改革、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但由于建设经验的缺乏,我过在生产建设以及政治思想发面走了不少弯路,错误的阶级斗争,以及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还有文革十年动乱,给我过各方面建设带来了极大的破坏,知道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过开始了改革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才开始走向正常轨道,然而也正是30年前中国开始的“改革开放”,让中国有了今天的实力和发展。正是由于“发展是硬道理”的共识,才让中国融入了全球化的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整个社会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一种激励我们共同向前的梦想。正是这些东西鼓舞我们走向未来。我们在改革开放中所营造的精神,是通过自己的奋斗,在为国家贡献的同时,创造自己的未来的“中国梦”,同时也是我们走到今天的最为宝贵的文化和社会资源。

媒介发展与国家形象传播

媒介发展与国家形象传播 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和《中国制造》广告为例 人们把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特定符号和信息的物质实体叫做媒介,它包括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及其生产、传播机构。媒介的这一定义涵盖了传播活动的两大主体传播者和受传者(受众)。由此,媒介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媒介产品和媒介终端。 媒介产品阶段的整个传播过程是以传播者为中心的,媒介是信息的生产机构,受众是信息消费者。它的标志是传播者变得越来越强大。在这种情况下,整体的信息流程就是以生产为主的,生产者是关键;虽然受众的意见也是重要的,但是,信息反馈的渠道匮乏、速度缓慢,直接导致媒介所追求的互动仅仅停留在概念和形式上,书籍就是典型案例。而到了媒介终端阶段,传播活动是以受众为中心的。在这一阶段中,媒介表现出碎片化的特征,媒介和受众的关系越来越具有自主性。网络就是典型案例,尤其是以个体受众为主体的自媒体的出现,个体成为传播的终端,每个个体既可以是传播活动的传播者,也可以是受传者。 由媒介产品到媒介终端的发展变化类似于市场营销领域的4P理论到4C理论的变化。它们都体现了传播活动中思维方式的转变。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导致传播领域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而另一方面则是作为传播主体的媒介和受众自身的发展与成熟使得实际传播效果不再与枪弹论靶子论相吻合。而在这个终端为王的时代,媒介产品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环境。 同样的,国家形象传播也要与实际环境相匹配,媒介发展的这两个阶段也可以用来解读国家形象传播的实际效果。在这里,《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和《中国制造》广告是两个很好的案例,它们从正反两方面验证了上述结论。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是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为塑造和提升中国繁荣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开放、和平和谐的国家形象而设立的重点项目。它从中国的各个方面来展现中华传统文化和新中国的现代化,并投放在纽约时代广场等国际主流媒体或媒介。而实际效果则是许多美国人在看到这则国家形象宣传片后,并没有对中国的国家形象形成正面的提升。一方面是由于自近代以来,中国落后挨打的国际形象给外国人留下了东亚病夫的固有印象,加之21世纪之前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缺乏和忽视,导致在许多外国人眼中中国至今还是一个落后封建的国度;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媒介与实际环境的脱节。可以说,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就是一个媒介产品,他的制作理念是展示中国国家形象,整个宣传片就是站在中国的立场上,来向国际社会强硬灌输中国国家形象,因此,在带着固有印象和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感的外国人看来,这一国家形象宣传片完全就是自吹自擂,甚至是暴发户炫富,更谈不上互动;加上片中所展示的中国现代城市并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中国的现代化实际上就是复制西方工业文明的产品。 传者主导和缺乏互动使得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收效甚微,在枪弹论不再百发百中的环境下,这样单向的展示型国家形象传播的效果是可以预见的。 而另一则中国国家形象广告《中国制造》却收到了良好的反响。片中以世界工厂为切入点,展示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新型国家形象。从每个外国人时时刻刻都有可能接触到的日常生活用品入手,做到了真正站在受众的角度。这一媒介终端理论的应用很好地击中了受众的痛点。这则广告片从受众熟知的方面展示中国制造的重要性和中国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合作,为各国消费者提供高质量商品的态度和意愿,让受众自己意识到没有了中国,自己生活中所拥有的便捷、舒适、满足等美好体验都将随风而逝。只有让受众感受到了中国制造的重要性,他们才会主动去了解、去关注中国这个国家。与受众产生了情感共鸣(互动),国家形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角度片) ——中文字幕和对白听译 2003年10月,中国人第一次从外太空亲眼看到了自己的国家。那数千年的神话和畅想,变成了真实的注视。那些关于地球是个家园的歌颂,关于自己在漫长历史里生存下来的骄傲,这时刻比别的时候更加清晰而具体。 我们是谁?我们在想什么?早在创造中国历史的这一刻之前,中国人也从未中断过从其他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国家。传统是一种背负,还是一种推动发展的动力?文化的传承是太受到关注,还是太漫不经心?你看到的是冲突还是融合?是回忆还是未来? 开放而有自信。Opening the Door with confidence. 30年前,一扇世界上最大的窗户打开了……这个国家,旋即迎接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或许有人认为,在这样巨大的物质和信息刺激下,想保持镇定都非常困难。 “在我心目中,中国是一个包容性非常强的国家”(女中学生) “它是一个很有文化的一个国家”(女青年) “又有历史的沧桑感,但是呢,又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男青年) 但接下来30年间发生的事情,却让全世界都看到,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底蕴的文化在面临全新变革之时,能够展现出怎样的包容性和应变能力。 “加入世贸以后,整个国力的增强使得中国人更加自信,也更加开放了”(龙永图) 人们不得不承认,中国在和全世界接轨的同时,保持着自己鲜明的特色。30年开发,30年面对新事物而勇敢无畏,自信地选择着适合自己国情和民情的发展道路。近年来多次海内外专业机构的调研都可以显示,民众信心指数一项,中国多次排在世界第一。自信的背后,是GDP的支持,是千年文化的底气,还是亿万份努力的投入?相信不用太久中国就会交出答案。

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

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 作者:韩震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本网发布时间:2010-8-24 14:26:00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117期特别策划“全球视野下的国家认同”文章之一。 当今世界,尽管全球化进程因磕磕碰碰、曲曲折折而时快时慢,但这个进程已经让人类大大拓展了视野。 纵观历史,人类逐渐跨越了“部落”、“城邦”、“王国”、“帝国”(秦汉、亚历山大、罗马)、“天下”(神州、四海)的地平线,眼界不断扩大,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全球视野。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无视国际形势的情况下去选择自己的发展战略和策略。尤其在冷战结束之后,经济全球化加上信息网络化,人员、信息与货物的跨国流动日益频繁,这使人们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日益成为一个必须时刻思考和作出选择的问题。 另外,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和平发展已经成为目前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历史性进程。一方面是全球视野下的格局变化和多元文化的参照,另一方面是中国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市场化、现代化、全球化必然造成对民族传统的冲击以致断裂,这给当今中国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产生了深远影响。 所谓认同,就个体指向而言,指相信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或信任什么样的人,以及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共同体指向来说,指个体对不同社会组织和不同文化传统的归属感。实际上,个体自我认同和社会文化认同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 自我认同往往是把自己认作属于哪个群体或持有哪种文化价值观的人,而社会认同(国家认同是一种社会认同)则通过不同人的行为选择显现出来。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全球化加剧了认同问题的凸显。 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不同民族人们之间的交流,造就了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冲突的特定场域,从而极易引发国家认同问题。可以说,全球化进程使认同问题成为真正的问题,也使国家认同问题凸现出来。正是因为全球化进程使差异作为差异而出现,从而人们必须思考同一性或认同。 全球化和现代性的发展使社会文化出现多样性展示、流变性呈现和断裂性改变,所有这些都促使人们产生文化自觉。全球化既凸显了社会文化认同问题,也改变了认同的性质。 首先,在全球化的时代,国家认同已经不再是对国民身份的“绝对同一性”要求,而是国民对自身多重角色和多重选择的身份整合。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一方面是在全球化语境下展开的,因此面临着自身与外在他者的矛盾,同时自身还面临着历史与当下的关系。因此,当代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既是在“中国—世界”这样的空间坐标中展开的,也是在“当下—历史”这一时间坐标中展开的。

论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现状和对策

论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现状和对策 【摘要】: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它的认知的结合。国家形象被认为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从一个方面体现这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随着近三十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在国家形象的传播上有了巨大的诉求。一方面中国希望向世界各国弘扬中国文化,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另一方面,中国也希望通过国家形象的传播,为自己在国际体系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为政治、经济的发展赢取利益和空间。因此在近年来,无论是政府机构,或是企业和媒体组织,均在国家形象的传播工作中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精力。然而,当我们正满怀信心期待国家形象传播所带来的巨大回报时,却发现事实并非我们所愿。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摩擦都在逐年增加,而在文化上,不仅所弘扬的中国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播,反而被西方文化全面压制。因此,许多学者开始探究中国在国家形象传播的方法中存在何种问题,而导致今天国家形象传播的尴尬局面。而本论文将从三个方面论述国家形象传播之所以无法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是存在客观的无法更改的原因,而这些原因是人类或是一个文明在历史的进化中所形成。也就是说,无论我国在国家形象的传播工作做多大的努力,或是利用多么先进的方法,都是无法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的。但是,完全判定国家形象传播毫无作用也是武断的。国家形象的传播依旧可以在连接民族感情等发挥作用【关键词】:国家形象传播文明冲突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206;G122 【目录】:中文摘要8-9ABSTRACT9-11引言11-14第一章中国国家形象的形成和转变14-231.1中国人眼中的国家形象14-191.1.1现代化之前的国家形象14-161.1.2国家思想的形成16-191.1.3现代化的国家形象191.2外国人眼中的中国19-231.2.1“中央之国”19-201.2.2“东亚病夫”20-221.2.3“东方龙”22-23第二章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现状和作用23-312.1国家形象传播条件的形成23-262.1.1硬实力衍生软实力23-242.1.2华侨、移民、留学生、境外游客的增长24-252.1.3媒介的新时代25-262.2国家形象传播效果甚微26-312.2.1政治方面272.2.2经济方面27-282.2.3文化方面28-292.2.4传播功能受限29-31第三章中国国家形象传播所遇到困难的原因31-413.1遇到困难的根源——文明的冲突31-333.2国家形象的多元性33-353.2.1多元的组成部分33-343.2.2不同的个人,不同的国家形象34-353.3媒介帝国主义35-383.3.1媒介传统格局的顺延35-373.3.2媒介把关和议程设置37-383.4社会心理学因素38-413.4.1偏见和刻板印象38-403.4.2选择性心理40-41第四章今后国家形象传播的对策和建议41-464.1不同的文明,不同的传播方法41-434.1.1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传播41-424.1.2在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

从《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看中国软实力的提升 20 世纪90 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首创“软实力”(Soft Power )概念,他把实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所谓硬实力是指通过军事手段和经济手段使别国屈从于自己的意志的能力,而软实力则是通过其文化、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认为软实力可能要说到两个方面含义:一个是内部的,一个是外部的。外部的当然比如说国家的创造力、思想影响力、观念文化的亲和力。文化产品传播能力和辐射能力。对内部来讲,文化软实力,包括民族团结精神,传统文化的一种认同点,比如说我们经常提到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的精神财富。加之现实政策对国民的凝聚力、号召力,公民的一种创造能力,民族发展的生命力,比如我们说中华民族、民族复兴。这个民族复兴是讲这个民族复兴的愿望和能力,这种生命力表现出来。 软实力,实际上就是讲文化实力,讲一个国家除了单一经济实力外很多涉及到文化方面的一种力量,这种影响力,这种对外界的形象,都构成这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概念。具体软实力所指的是指文化、教育、法律环境、制度建设、国家的执政能力、管理能力、国民的心态、国民的形象、中华民族精神和凝聚和来自文化传统持久的一种对国民的影响感,凝聚力。它包括:政治制度的吸引力、价值观的感召力、文化的感染力、外交的说服力以及领导人与国民形象的魅力和亲和力

等。软实力的核心,是价值认同。在信息化条件下,进一步表现为话语认同。 这一概念的提出,明确了软实力的重要价值,将它提高到了与传统的“硬实力”同等甚至“以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国家软实力建设”。软实力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软与硬是一种比喻意义,是对实力的一种比喻性描述。硬实力的硬是指客观的可以有影响的力量,例如一个国家的军备水平、军队战斗力等绝对是一个硬实力的标准之一。软实力的软是指对对方的实际决策的影响性力量,这种软实力取决于决策对方对这种因素的心理认知和感悟能力。例如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外交认可和外交水平等都可以视为软实力的表现。正如约瑟夫·奈所言,“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样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围绕“软实力”的一系列研究,明示人们以一种新型、全面和平衡的发展路径,在提升各级主体综合实力问题上启迪着人们的新思维。软实力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使人们从关心领土、军备、武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地域扩张、军事打击等有形的“硬实力”,转向关注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等无形的“软实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提升软实力比提升硬实力更为困难。 国家软实力(soft power of the nation),实际上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它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上个世纪90年代初,美国人约瑟夫·奈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认为软实力即国家的文化力量,包括三种力量,一是对他国产生的文化吸引力;二是本国的政治价值

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虽然与政治认同有相似之处,但是不是同义重复。文化认同,尤其是对外来文化价值的认同,足以瓦解一国的政治制度,一民族的凝聚力;反之,本国人 民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既是该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又 使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华文化辞典中把文化认同的解释 为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即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 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经过认同后 的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将被接受、传播。文化认同表现在:地理位置,性别,种族,历史,国籍,性别取向,宗教信仰和种族划分等.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精神已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 力 ,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科学地总结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涵 ,研究它对海内 外所有中华儿女的影响,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祖国统一进程 ,促进世界和 平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化是民族根,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 社会生活实践中 ,在各民族之间不断的交融与碰撞中 ,逐渐形成了以天下一统 的国家观 ,人伦和谐的社会观,兼容并蓄的文化观 ,勤俭耐劳的生活观等为主要特征的中华优秀传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心灵支撑和强大的内在动力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近代以来 ,在中华民族不断探索 ,寻求独立的实践中,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 ,英勇抗敌的奋斗中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爱国爱乡,维护统一的民族精神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人生理念等 ,更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传统文 化所蕴涵的民族精神 ,民族品质 ,民族美德 ,对今天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 展 ,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等 ,也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增强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 , 感召力和凝聚力 , 从而在世界人民心中产生更深的共鸣 ,激发他们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更深的热爱之情 .我们要通过弘扬,传播中华文化 , 在世界范围内推动多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促进有利于华人华侨生存和发展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