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煤矿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新版)

当前煤矿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新版)
当前煤矿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当前煤矿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

题及对策(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当前煤矿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版)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各有关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从总体上看,煤矿安全的各项法律法规日趋完善,责任追究的力度越来越大,科学的安全理念也正在逐步形成,煤矿安全形势趋于好转。但是与国际同行相比,我国的煤矿特别是乡镇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仍十分严峻,重特大恶性事故时有发生,各类安全隐患还十分突出。深刻反思事故背后暴露的问题,感到煤矿安全已到了立足实际、尽快制定治本之策的时候了。结合乡镇煤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对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乡镇煤矿的安全生产现状

上世纪8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基础能源的煤

炭一度出现紧张的形势;在“有水快流”政策的引导下,乡镇煤矿应运而生,各地对乡镇煤矿采取宽松政策,允许“先上车后买票”。短短几年时间,各矿区乡镇煤矿星罗棋布,1997年全国乡镇煤矿达8.2万个(不含无证煤矿),产量6.2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46.6%。当时这一政策在解决能源紧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上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矿业秩序混乱、资源浪费严重、办矿条件简陋、生产工艺原始、安全生产环境恶劣等诸多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成为我国煤炭史上的一场劫难。

为根治混乱的矿业秩序,1997年以来各级政府开展了关井压产、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矿等专项整治活动,各地拉井架、填井筒,共关闭煤矿6万余个,煤矿数量大幅度减少。2001年以来,又开展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明确了办矿条件、标准,加大了安全投入。通过一轮又一轮的整治验收,办矿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安全生产状况有所好转。到2004年底,我国尚有乡镇煤矿2.3万个,产量7.2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36.3%。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乡镇煤矿的基础仍十分薄弱,矿业秩序和安全状况并未明显好转,

安全管理工作尚未走上科学、规范、长效之路,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促进乡镇煤矿健康发展刻不容缓。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长期形成的,这其中既有体制和机制上的问题,也有投入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管理力量弱化,存在体制缺陷。1999年,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体制调整后,部分省、市煤矿管理部门被撤销、并转或降格,各级煤矿管理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规格低、专业人员缺、监管力量不足等问题,使煤炭行业管理弱化,综合管理缺位,造成煤矿安全监管、发展规划、勘探开发不能统筹考虑,严重影响了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另外,煤炭管理部门职能交差重叠,责、权、利不统一,互相牵制制约,难以形成合力,影响了管理工作效率,削弱了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难免出现推诱扯皮现象,使煤矿安全管理缺乏权威性,决策缺乏科学性,工作缺乏高效性。

(二)从业人员素质低,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差。煤炭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低,专业人才匮乏,知识结构不合理,严重影响煤矿的安

全生产。当前,国有大矿的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技术人员不足3%(发达国家达到了60%以上),现有部分技术人员也因待遇低、责任大、工作环境差纷纷跳槽,煤矿专业技术人才青黄不接,技术力量日趋薄弱,且已经出现断层。另外,煤矿固定工减少,现在大量使用的是农民合同工和轮换工,部分煤矿为减负降本,采取区域性生产承包,招聘的临时工流动性大,素质极差。特别是乡镇煤矿,专业人才奇缺,管理层几乎没有大中专以上专业人才,部分管理人员文化程度还相当低,不少竟是文盲,不懂规程,难以实施有效管理。煤矿工人文化程度更低,多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且流动性大,几乎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可以说是低素质的人在从事高危险、高难度的工作;再加上煤矿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落后,现场管理水平差,发生事故在所难免。

(三)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淡薄,安全意识差。安全意识淡薄是当前煤矿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之一,纵观近年来的安全生产事故,无不与思想麻痹、重生产轻安全、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等因素有关。随着煤炭价格的不断上涨,煤炭行业已成为暴利行业,煤矿特别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