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物理学考必记公式(供参考)

2020年高中物理学考必记公式(供参考)
2020年高中物理学考必记公式(供参考)

- 1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物理受

力情况

物理运 动情况 牛顿第

二定律

运动学 公式

加速度 a

0v v

x t 2

+=高中物理学考必记公式

一、运动学基本公式

1.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 速度公式(无位移):0v v at =+ 位移公式(无末速度):201x v t at 2

=+

推论公式(无时间):2

2

v v 2ax -= (无加速度): 2、计算平均速度

t

x

v ??=

【计算所有运动的平均速度】 0v v

v 2

+=

【只能算匀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

3、打点计时器 (1)两种打点计时器

(a )电磁打点计时器: 工作电压(6V 以下) 交流电 频率50HZ (b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220v ) 交流电 频率50HZ

【计数点要看清是相邻的打印点(间隔0.02s )还是每隔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间隔0.1s)】

(2)纸带分析

(a )求加速度公式: (b)求某点速度公式:t

x v v t

22==【会根据纸带计算某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 二、力学基本规律

1、不同种类的力的特点 (1).重力:mg G =(2r

GM

g ∝

,↓↑g r ,,在地球两极g 最大,在赤道g 最小) (2). 弹力: x k F ?= 【弹簧的劲度系数k 是由它的材料,粗细等元素决定的,与它受不受力以及在弹

性线度内受力的大小无关】 (3).滑动摩擦力 N F F ?=μ;【在平面地面上,F N =mg ,在斜面上等于重力沿着斜面的分力】

静摩擦力F 静 :0~F max ,【用力的平衡观点来分析】

2.合力:2121F F F F F +≤≤-合 力的合成与分解: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牛顿运动定律 (1)惯性:只和质量有关 (2)F =ma 【用此公式时,要对物体做受力分析】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性质相同、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这是与平衡力最明显的区别)

(4)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切记:一定要先求出加速度)

四、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的速度:与曲线的切线方向相同 特殊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间时刻速度公式:0t 2

v v

v v 2

+==

自由落体运动公式: 速度公式:gt v

=

位移公式:2

2

1gt h =

位移和速度的公式:

gh v 22=

受力分析顺序:1.重力2.弹力3.摩擦力4.其他力

- 2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曲线运动的条件:合外力与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合外力指向轨迹凹侧) 2.平抛运动:(特点:初速度沿水平方向,物体只受重力,加速度a=g 恒定不变,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水平方向:00 ,v v t v x x == 竖直方向:2

2

1gt y =

, gh gt v y 2== , 经时间t 的速度:22

02

2

)(gt v v v v y x t +=+= 、位移22y x s +=

平抛运动时间:g

h

t 2=(取决下落高度,与初速度无关) 3.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T r

t s v ?=

=

π2 (2)角速度:2t T

θπ

ω==

(3)r v ?=ω

(4)向心加速度:222

2v 4a r r v r T πωω====? 周期:22r T v ππω== (5)向心力:222

2v 4F m a m m r m r r T

πω=?=== 【匀速圆周运动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

角速度、周期、频率、线速度的大小(线速度变化,因为它的方向变化) (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曲线运动,因为它的加速度方向在不断变化) 五、万有引力与航天 【学考要求】:会算天体的质量,会判断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随轨道半径变化的关系 万有引力定律:2

2

1r

m m G

F = 应用:把天体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1)

主要公式:r T m r m r v m r Mm G 222

224πω===;2Mm G mg R

=(应分清M 与m ,R 与r ,g 指重力加速度)

2) 天体质量M 的估算: ①r T

m r Mm G 2224π=2324r M GT π?= ② 2

2Mm gR G mg M R G =?=

3) 卫星的环绕速度、角速度、周期与半径的关系: r GM

v =, 3r GM

=ω, GM

r T 3

24π= 4) 第一宇宙速度7.9km/s /===

R GM gR v 。

5) 同步卫星:相对于地面静止且与地球自转具有相同周期的卫星,T=24h 。同步卫星只能位于赤道

正上方特定的高度(h ≈3.6?104

km ),v 、ω均为定值。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常用公式

高中物理必修1常用公式 1.平均速度:总 总t s v = 2.匀变速直线运动:(1)基本公式(知三求二) ①at v v t +=0 ②202 1at t v s += ③as v v t 22 2=- ④t v v s t ?+= 20 ⑤22 1at t v s t -= (2)辅助公式①平均速度:2 0t v v v += ②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v v t =中 (3)比值公式 ①速度:v Ⅰ:v Ⅱ:v Ⅲ=1:2:3 ②第N 秒内的位移:s Ⅰ:s Ⅱ:s Ⅲ=1:3:5 ③前N 秒内的位移:s 1:s 2:s 3=1:4:9 ④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s N -s N -1=aT 2 3.力学公式 ①重力:mg G = ②弹簧的弹力:kx F = ③滑动摩擦力:N f μ= ④合力的范围:21F F -≤合F ≤21F F + ⑤斜面上物体重力的分解: 下滑分力:G 1=mgsinθ 垂直分力(压力):G 2=mgcosθ 4.牛顿第二定律:ma F = 高中物理必修2常用公式 5.曲线运动基本规律:①条件:v 0与合F 不共线 ②速度方向:切线方向 ③弯曲方向:总是从v 0的方向转向合F 的方向 7.自由落体运动 ①末速度: gh gt v t 2== ②下落高度:22 1gt h = ③下落时间:g h t 2= 8.平抛运动 ②合速度:222 0t g v v t += ③速度方向:0 tan v gt = α ⑤位移方向:0 2tan v gt =β ⑥飞行时间:g h t 2=,与v 0无关 9.线速度:T r t s v ?==π2 角速度:T t π? ω2== 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ωr v = t v x 0=2 21gt y =0 v v x =gt v y =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必备版)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必备版)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必备版) 篇一 篇二 篇三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k∈Z) cos(2kπ+α)=cosα (k∈Z) tan(2kπ+α)=tanα (k∈Z) cot(2kπ+α)=cotα (k∈Z)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 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以上k∈Z) 注意:在做题时,将a看成锐角来做会比较好做。 诱导公式记忆口诀 ※规律总结※ 上面这些诱导公式可以概括为: 对于π/2*k ±α(k∈Z)的三角函数值, ①当k是偶数时,得到α的同名函数值,即函数名不改变; ②当k是奇数时,得到α相应的余函数值,即sin→cos;cos→sin;tan→cot;cot→tan(奇变偶不变),然后在前面加上把α看成锐

高三数学必背公式总结

高三数学必背公式总结 高三数学必背公式总结汇总 一、对数函数 log.a(MN)=logaM+logN loga(M/N)=logaM-logaN logaM^n=nlogaM(n=R) logbN=logaN/logab(a>0,b>0,N>0 a、b均不等于1) 二、简单几何体的面积与体积 S直棱柱侧=c*h(底面周长乘以高) S正棱椎侧=1/2*c*h′(底面的周长和斜高的一半) 设正棱台上、下底面的周长分别为c′,c,斜高为h′,S=1/2*(c+c′)*h S圆柱侧=c*l S圆台侧=1/2*(c+c′)*l=兀*(r+r′)*l S圆锥侧=1/2*c*l=兀*r*l S球=4*兀*R^3 V柱体=S*h V锥体=(1/3)*S*h V球=(4/3)*兀*R^3 三、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及距离公式 (1)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AB|=|x2-x1| (2) 平面上两点A(x1,y1),(x2,y2)间的距离公式 |AB|=sqr[(x2-x1)^2+(y2-y1)^2] (3) 点P(x0,y0)到直线l:Ax+By+C=0的距离公式 d=|Ax0+By0+C|/sqr (A^2+B^2) (4) 两平行直线l1:=Ax+By+C=0,l2=Ax+By+C2=0之间的距离d=|C1- C2|/sqr(A^2+B^2)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及诱导公式 sin(2*k*兀+a)=sin(a)

tan(2*兀+a)=tana sin(-a)=-sina,cos(-a)=cosa,tan(-a)=-tana sin(2*兀-a)=-sina,cos(2*兀-a)=cosa,tan(2*兀-a)=-tana sin(兀+a)=-sina sin(兀-a)=sina cos(兀+a)=-cosa cos(兀-a)=-cosa tan(兀+a)=tana 四、二倍角公式及其变形使用 1、二倍角公式 sin2a=2*sina*cosa cos2a=(cosa)^2-(sina)^2=2*(cosa)^2-1=1-2*(sina)^2 tan2a=(2*tana)/[1-(tana)^2] 2、二倍角公式的变形 (cosa)^2=(1+cos2a)/2 (sina)^2=(1-cos2a)/2 tan(a/2)=sina/(1+cosa)=(1-cosa)/sina 五、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 余弦定理: a^2=b^2+c^2-2bccosA b^2=a^2+c^2-2accosB c^2=a^2+b^2-2abcosC cosA=(b^2+c^2-a^2)/2bc cosB=(a^2+c^2-b^2)/2ac cosC=(a^2+b^2-c^2)/2ab tan(兀-a)=-tana sin(兀/2+a)=cosa sin(兀/2-a)=cosa

高中物理会考必记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会考必记公式大全 1.平均速度:t x v ??=6 2.匀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公式:at v v t +=0 位移公式:202 1at t v x += 推论公式(无时间):ax v v t 220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2 0t v v v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间时刻速度公式:202t t t v v v v +== 打点计时器求加速度公式: 22)(T n m x x T x a n m --=?= 打点计时器求某点速度公式:t x v v t 22== 3.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比例规律 第一秒末,第二秒末,第三秒末的速度比: v 1:v 2:......:v n = 1:2:3:......n 前一秒,前二秒,前三秒的位移比: S 1:S 2:......:S n = 1:4:9:......n 2 第一秒,第二秒,第三秒的位移比: S I :S II :......:S N = 1:3:5:......(2n-1) 4.自由落体运动公式: 速度公式:gt v = 位移公式:22 1gt h = 位移和速度的公式: gh v 22= 5.平抛运动: 水平方向分运动:?? ?==t v x v v x 00 竖直方向分运动:

?????=?==g h t gt h gt v y 2212 合运动: ?? ???+=+=222 2y x s v v v y x 6.匀速圆周运动: 线速度:T r v π2= 角速度:T πω2= 圆运动的向心力: ma T mr mr r v m F ====22 224πω 周期和频率的关系:T f 1= 匀速圆周运动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 角速度、周期、频率、线速度的大小(线速度变化,因为它的方向变化) 7.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 万有引力:2r Mm G F = 人造卫星线速度公式:r GM v = 人造卫星周期公式:GM r T 3 2π= 同步地球卫星:?? ????≈==km h s km v h T 7106.3/1.324 8.力 胡克定律:F = kx 滑动摩擦力计算公式: N F F μμ= 9.功和能 功的定义式:αcos Fs W = 平均功率:__v F t W P ==

高中物理学考公式与知识点总结

★★★内部资料请勿外传雷锋学校物理组 高中物理学考公式概念总 结 一、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x v (1)平均速度t (定义式)平均速度的方向即为运动方向 v - 平均速度国际单位:米每秒m/s 常用单位:千米每时km/h 换算关系1m/s=3.6km/h (2)加速度 a v t v v t 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也叫速度的变化率0 t {以Vo 为正方向, a 与Vo 同向( 做加速运动)a>0 ;反向(做减速运动)则 a<0} 注: 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初速度( v):m/s ;加速度(a):m/s 0 2;末速度( v ):m/s ; t 时间(t): 秒(s) ;位移(x): 米(m);路程(s): 米(m);三个基本物理量:长度质量时间对应三个基本单位:m kg s (3)基本规律:速度公式v v at t 0 位移公式 1 x v t at 2 2 几个重要推论: 2 2 (1) v t v 2ax (v 初速度, o v 末速度匀加速直线运动: a 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比如刹车):a 为负值,)t (2) A 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3) AB 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 V x V =0 t V t 2 2 t 2 2 v v o t V s 2 2 注意公式在什么条件下用比较好?(在什么条件不知或不需要知道或者也用不到时,该用哪个公式?) ( V V at t 0 不涉及到X ) ( 1 2 2 V 2 a X V t at 不需要求V t )( 2 X V 0 2 t 不涉及到时间t 求位移)(0 X V V t V 2 t 不知道 a ) (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 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 差为一常数: 2 x aT (a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T 一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用来求纸带问题中的加速度,注意单位的换算) (6)自由落体: ①初速度Vo=0 ②末速度V gt t ③下落高度 1 2 h gt (从Vo 位置向下计算) 2 ④推论 2 2gh V 全程平均速度 t V平均 V t 2 注:(1)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 =g=9.8m/s 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 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高中物理学考公式大全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高中物理学考公式大全 一、运动学基本公式 1.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 速度公式:(无位移)at v v t +=0 位移公式:(无末速度)2 02 1at t v x + = 推论公式(无时间):ax v v t 2202=- (无加速度)t v v x t 2 0+= 2、计算平均速度 t x v ??=【计算所有运动的平均速度】 2 0t v v v += 【只能算匀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 3、打点计时器 (1)两种打点计时器 (a )电磁打点计时器: 工作电压(6V 以下) 交流电 频率50HZ (b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220v ) 交流电 频率50HZ 【计数点要看清是相邻的打印点(间隔 )还是每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间隔0.1s)】 (2)纸带分析 (a (b)求某点速度公式:t x v v t 22==【会根据纸带计算某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 二、力学基本规律 1、不同种类的力的特点 (1).重力:mg G =(2r GM g ∝ ,↓↑g r ,,在地球两极g 最大,在赤道g 最小) (2). 弹力: x k F ?= 【弹簧的劲度系数k 是由它的材料,粗细等元素决定的,与它受不受力以及在弹 性线度内受力的大小无关】 (3).滑动摩擦力 N F F ?=μ;【在平面地面上,FN=mg ,在斜面上等于重力沿着斜面的分力】 静摩擦力F 静 :0~F max ,【用力的平衡观点来分析】 2.合力:2121F F F F F +≤≤-合 力的合成与分解: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牛顿运动定律 (1)惯性:只和质量有关 (2)F 合=ma 【用此公式时,要对物体做受力分析】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性质相同、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这是与平衡力最明显的区别) (4)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由于高中数学公式很多,同学们复习的时候不方便查阅,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必背数学公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考必背数学公式1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 ctg(a+b)=(ctgactgb-1)/(ctgb+ctga)ctg(a-b)=(ctgactgb+1)/(ctgb-ctga )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sin(a/2)=-√((1-cosa)/2) cos(a/2)=√((1+cosa)/2)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 高考必背数学公式2 和差化积

1、2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 2、2cosacosb=cos(a+b)-sin(a-b)-2sinasinb=cos(a+b)-cos(a-b) 3、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sin((a-b)/2) 4、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tanb=sin(a-b)/cosacosb 5、ctga+ctgbsin(a+b)/sinasinb-ctga+ctgbsin(a+b)/sinasinb 等差数列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a1+(n-1)d(1) 2、前n项和公式为: Sn=na1+n(n-1)d/2或Sn=n(a1+an)/2(2) 从(1)式可以看出,an是n的一次数函(d≠0)或常数函数(d=0),(n,an)排在一条直线上,由(2)式知,Sn是n的二次函数(d≠0)或一次函数(d=0,a1≠0),且常数项为0. 在等差数列中,等差中项:一般设为Ar,Am+An=2Ar,所以Ar为Am,An的等差中项. , 且任意两项am,an的关系为: an=am+(n-m)d 它可以看作等差数列广义的通项公式. 3、从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还可推出: a1+an=a2+an-1=a3+an-2=…=ak+an-k+1,k∈{1,2,…,n}

高中物理会考必记必背公式知识点

高中会考丨物理必记公式知识点 必修1: 1.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总 总t x v = (填空:打点计时器) 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2 0t v v v += 2.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一个计算题必考) 速度公式:at v v t +=0 位移公式:2 02 1at t v x + = 推论公式(无时间):ax v v t 22 0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间时刻速度公式:2 02 t t t v v v v += = 打点计时器求加速度公式: =-=-=?= 2 2 32122T x x T x x T x a (填空:打点计时器) 打点计时器求某点速度公式:t x v v t 22== 3.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比例规律 第一秒末,第二秒末,第三秒末的速度比: v 1:v 2:......:v n = 1:2:3:......n 前一秒,前二秒,前三秒的位移比:S 1:S 2:......:S n = 1:4:9:......n 2 第一秒,第二秒,第三秒的位移比:S I :S II :......:S N = 1:3:5:......(2n-1) 4.自由落体运动公式:(多选题常用) 速度公式:gt v = 位移公式:2 2 1gt h = 位移和速度的公式:gh v 22= (会考不常用) 5.胡克定律: F = kx (F 是弹簧弹力,k 是劲度系数,x 是形变量)(单选题必考) 6.滑动摩擦力计算公式:N F f μ=(计算压轴题必考) 7.两个共点力合力范围:|F 1-F 2| ≤ F 合≤ F 1+F 2(单选题必考)

8.牛顿第二定律:ma F =合(第一个计算题必考) 9、力学中的三个基本物理量:长度、质量、时间 三个基本单位:米(m )、千克(kg )、秒(s ) 必修2 1.平抛运动:(填空题常考) (1)水平方向分运动:???==t v x v v x 00 (2)竖直方向分运动:??? ??=?==g h t gt h gt v y 2212 (3)合运动: ?? ?? ?+=+=2 222y x s v v v y x x y v v = θtan 夹角是合速度与水平方向的 θ x y = ?tan 夹角是合位移与水平方向的? (4)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恒定不变,速度的大小改变,方向也改变) 2.匀速圆周运动:(单选题必考) (1)线速度和周期的关系:T r v π2= (2)角速度和周期的关系:T π ω2= (3)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r v ω= (4)圆运动的向心力:ma r T m mr r v m F ====222 24πω (5)周期和转速的关系:T n 1 = (6)匀速圆周运动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速度的大小不变,速度方向改变;加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7)匀速圆周运动中变化的物理量:向心力、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因为它们的方向变化) 3.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计算题文科选作) (1)万有引力:2 r Mm G F = (2)黄金代换公式推导:2 2gR GM mg R Mm G =?= (3)人造卫星的决定式:

高中物理力学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力学公式大全 一、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1)常见的力 1. 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 ≈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 胡克定律 f =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 ,x:形变量(m) } 3. 滑动摩擦力 f =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 :正压力(n) } 4. 静摩擦力0≤f 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 为最大静摩擦力) 5. 万有引力 f =gm1m2/r2 (g= 6.67 ×10-11n•m2/kg2, 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6. 静电力 f =kq1q2/r2 (k=9.0 ×109n•m2/c2, 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7. 电场力 f =eq (e:场强n/c ,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 8. 安培力 f =bilsin θ(θ为b 与l 的夹角,当l⊥b 时:f =bil ,b//l 时:f =0) 9. 洛仑兹力 f =qvbsin θ(θ为b 与v 的夹角,当v⊥b 时:f =qvb,v//b 时:f =0) 注: (1) 劲度系数k 由弹簧自身决定; (2) 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 (3)fm 略大于μfn ,一般视为fm≈μfn; (4) 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见第一册p8〕; (5) 物理量符号及单位b:磁感强度(t) ,l :有效长度(m) ,i: 电流强度(a) ,v:带电粒子速度(m/s),q: 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 (6) 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2)力的合成与分解 1. 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 =f1+f2 ,反向:f =f1-f2 (f1>f2) 2. 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 =(f12+f22+2f1f2cos α)1/2 (余弦定理)f1 ⊥f2 时:f =(f12+f22)1/2 3. 合力大小范围:|f1-f2| ≤ f ≤|f1+f2| 4. 力的正交分解:fx =fcos β,fy =fsin β(β为合力与x 轴之间的夹角tg β=fy/fx ) 注: (1) 力( 矢量) 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 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 反之也成立; (3) 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 此时要选择标度, 严格作图; (4)f1 与f2 的值一定时,f1 与f2 的夹角( α角) 越大,合力越小; (5 )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二、动力学(运动和力) 1.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f 合=ma或a=f 合/ma{ 由合外力决定, 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 f =-f´{ 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 、f´ 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 共点力的平衡 f 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高中数学必背公式

高中数学必背公式、常用结论 一.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 1. 二次函数 y ax 2 bx c 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 x b b 4a c b 2 ,顶点坐标是 2a , 。 2a 4a 2. 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 ax 2 bx c 0的解: ①若 b 2 4ac 0, 则 x 1,2 b b 2 4a c ; 2a ②若 b 2 4ac 0, 则 x 1 x 2 b ; 2a ③ 若 b 2 4a c 0,它在实数集 R 内没有实数根;在复数集 C 内有且仅有两个共轭复数根 x b(b 2 4ac)i (b 2 4ac 0) . 2a 3. 一元二次不等式 ax 2 bx c 0(a 0) 解的讨论 : 二次函数 y ax 2 bx c ( a 0 )的图象 一元二次方程 有两相异实根 有两相等实根 ax 2 bx c 0 x 1, x 2 ( x 1 x 2 ) x 1 x 2 b 无实根 a 0 的根 2a ax 2 bx c 0 x x 1 x 2 x x b (a 的解集 x 或x 2a R 0) ax 2 bx c 0 x x 1 x x 2 (a 0)的解集 二、指数、对数函数 1.运算公式 m n m m 1 ⑴分数指数幂: a n ; a n (以上 a 0, m,n N ,且 n 1 ) . a m a n ⑵ . 指数计算公式: a m a n a m n ; (a m )n a mn ;( a b)m a m b m ⑶对数公式:① a b N log a N b ; ② log a MN log a M log a N ; ③ log a M log a M log a N ; ④ log a m b n n log a b . N m

高中物理主要公式

高中物理主要公式 必修1 1、速度公式:t x v ??= 2、加速度:定义式:t v a ??= 决定式:m F a 合= 3、匀变速直线的规律: ⑴、速度公式:at v v +=0 ⑵、位移公式:2 02 1at t v x + = ⑶、速度与位移公式:ax v v 22 02=- ⑷ 、两个重要推论: 相邻相等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之差2 aT x =? 2 2t v v v v =+= 4、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gt v = 2 2 1gt h = gh v 22= 5、竖直上抛运动规律: gt v v -=0 202 1gt t v h - = gh v v 2202-=- 6、胡克定律:kx F = 7、滑动摩擦力:N F f μ= 8、牛顿第二定律:ma F 合= 解题步骤: 1. 选取研究对象;

2. 受力分析(关键); 3. 建立直角坐标系:一般沿着加速度方向和垂直于加速度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 4. 列方程求解:方程变为:0 ==y x F ma F ;或者:ma F F y x == 0 9、平抛运动规律: ⑴、位移公式: 水平方向:t v x 0= 竖直方向:2 2 1gt y = 合位移大小:22y x s += 合位移方向:x y =αtan (其中α为:合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⑵、速度公式: 水平速度:保持0v 不变 竖直速度:gt v y = 合速度大小:220y v v v += 合速度方向:0 tan v v y =θ(其中θ为:合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10、圆周运动公式: ⑴、线速度:)(弧长与时间的比值t s v ??= ⑵、角速度:)(t 角度一定用弧度。圆心角与时间的比值,??=θ ω ⑶、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r v ω= ⑷、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T r v 2π= ⑸、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T π ω2= ⑹、车速与角速度的关系:n 2πω=[公式中转速n 的单位必需是:转/秒(r/s)]

高中物理磁学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磁学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磁场公式 1.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单位T,1T=1N/Am 2.安培力F=BIL;(注:L&perp;B) {B:磁感应强度(T),F:安培力(F),I:电流强度(A),L:导线长度(m)} 3.洛仑兹力f=qVB(注V&perp;B);质谱仪{f:洛仑兹力(N),q:带电粒子电量(C),V:带电粒子速度(m/s)} 4.在重力忽略不计(不考虑重力)的情况下,带电粒子进入磁场的运动情况(掌握两种): (1)带电粒子沿平行磁场方向进入磁场:不受洛仑兹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V=V0 (2)带电粒子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规律如下 (a)F向=f洛=mV2/r=mω2r=mr(2π/T)2=qVB;r=mV/qB;T=2πm/qB; (b)运动周期与圆周运动的半径和线速度无关,洛仑兹力对带电粒子不做功(任何情况下);(c)解题关键:画轨迹、找圆心、定半径、圆心角(=二倍弦切角)。 强调:(1)安培力和洛仑兹力的方向均可由左手定则判定,只是洛仑兹力要注意带电粒子的正负; (2)磁感线的特点及其常见磁场的磁感线分布要掌握;

(3)其它相关内容:地磁场/磁电式电表原理、回旋加速器、磁性材料 高中物理电磁感应公式 1.[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 1)E=nΔΦ/Δt(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V),n: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磁通量的变化率} 2)E=BLV垂(切割磁感线运动) {L:有效长度(m)}; 3)Em=nBSω(交流发电机最大的感应电动势){Em:感应电动 势峰值} 4)E=BL2ω/2(导体一端固定以ω旋转切割) {ω:角速度(rad/s),V:速度(m/s)} 2.磁通量Φ=BS {Φ:磁通量(Wb),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T),S:正对面积(m2)} 3.感应电动势的正负极可利用感应电流方向判定{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 *4.自感电动势E自=nΔΦ/Δt=LΔI/Δt{L:自感系数(H)(线圈L有铁芯比无铁芯时要大),ΔI:变化电流,t:所用时间,ΔI/Δt:自感电流变化率(变化的快慢)} 注:(1)感应电流的方向可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定,楞次定律应用要点;(2)自感电流总是阻碍引起自感电动势的电流的变化;(3)单位换算:1H=103mH=106μH。(4)其它相关内容:自感、日光灯。

高中数学必修2公式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 一、直线与方程 (1)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x 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2)直线的斜率 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k 当[) 90,0∈α时,0≥k ; 当() 180,90∈α时,0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学考用)

力 学 一、力 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 2≈10m/s 2,作用点在物体重心。 2、静摩擦力:0≤f 静≤≤f 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f=μN ,与物体运动或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是动摩擦因数,N 是正压力。 4、弹力:F = kx (胡克定律),x 为弹簧伸长量(m ),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N/m )。 5、力的合成与分解: ①两个力方向相同,F 合=F 1+F 2,方向与F 1、F 2同向 ②两个力方向相反,F 合=F 1-F 2,方向与F 1(F 1较大)同向 互成角度(0<θ<180o):θ增大→F 减少 θ减小→F 增大 θ=90o,F=2 22 1F F +,F 的方向:tg φ= 1 2 F F 。 F 1=F 2,θ=60o,F=2F 1cos30o, F 与F 1,F 2的夹角均为30o,即φ=30o θ=120o,F=F 1=F 2,F 与F 1,F 2的夹角均为60o,即φ=60o 由以上讨论,合力既可能比任一个分力都大,也可能比任一个分力都小,它的大小依赖于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合力范围:(F 1-F 2)≤F ≤(F 1+F 2) 求 F 1、F 2两个共点力 的合力大小的公式(F1与F2夹角为θ): 二、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位移vt x =。平均速度t x v = 匀变速直线运动: 1、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22 1at t v x o + = 2、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at v v o t += 3、位移与速度的关系:ax v v o t 22 2=-,适合不涉及时间时的计算公式。 4、平均速度t x v v v v t o t =+= =22 ,即为中间时刻的速度。 5、中间位移处的速度大小22 2 2 t o x v v v +=,并且22t x v v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理: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个恒量,即△s=s n+1 —s n =aT 2=恒量 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 为等分时间间隔): ①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的比值为 v 1:v 2:v 3......:v n =1:2:3......:n ②1T 内、2T 内、3T 内……的位移之比为 s 1:s 2:s 3:……:s n =12:22:32……:n 2 ③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之比为 S I :S II :S III :……:S n =1:3:5……:(2n-1) ④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t 1:t 2:t 3:......:t n =)1(:......:)23(:)12(:1----n n 自由落体运动 (1)位移公式:22 1gt h = θ cos 2212221F F F F F ++=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必背公式定理知识点默写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测试必背公式定理知识点 1、空集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______________。 N ____________ Z __________ Q ___________ R ___________(常用集合字母表示) 2、含n 个元素的集合其子集个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函数定义:对定义域内任意x ,都有___________y 值与之对应,称y 是x 的函数。 4、求函数定义域三种基本形式: ①分式要求: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式,开偶次方根,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数式则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指数函数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值域为_________________; 当_______________时函数单调递增;当_______________函数单调递减。 其图像恒过定点______________。 ②对数函数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值域为_________________; 当_______________时函数单调递增;当_______________函数单调递减。 其图像恒过定点______________。 ③幂函数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0>α时,图像恒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在第一象限内单调_________; 当0<α时,图像恒过______________;在第一象限内单调_________; 6、如果函数是奇偶函数,其定义域一定关于_______________对称; 如果对定义域内任意x ,当________________时,函数为奇函数; 如果对定义域内任意x ,当________________时,函数为偶函数; 7、函数单调性定义:在区间D 内任取两个值1x 、2x ,设21x x <, 如果______________,则函数在此区间内单调递增; 如果______________,则函数在此区间内单调递减。 8、空间两直线位置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间两平面位置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间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空间两直线所成角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线面平行判定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面平行性质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面垂直判定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面垂直性质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面平行判定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面平行性质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面垂直判定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高级高中物理巧记公式

巧记物理公式的特征、规律及应用原则 物理学的公式很多,而且某个物理量的公式往往不止一个,如何记住这些公式并能恰当地运用是学生感到非常头痛的问题。如果对物理公式的特征、规律进行全面的整合,记住更多的公式也不会很难,而且在运用中也不会乱套公式。 中学物理公式主要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定义式,一类是关系式,一类是决定式。这样分类是从公式的特征来区分的。 一、定义式的种类及特征 物理量的定义方法有六种。 一是比值定义法。用这种方法定义的物理量一般来说是反映物体的某种特性,这些比值的大小是由物体本身的某种属性所决定,与定义式中出现的其他量无关,比值是一个定值。如速度(t x v /?=)、功率(/p W t =)、电场强度(/E F q =)、电容(/c Q U =)等。在物理公式中,所有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压强的定义式除外)都与公式中出现的其他物理量之间没有正反比关系。 二是乘积定义法。对于用这种方法定义的物理量应从它所能产生的效果去认识它的特性,如动能(212 k E mv =)、动量(p mv =)、功(cos w Fs θ=)、磁通量(BS Φ=)等,这种定义式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公式BS Φ=中Φ与磁感应强度B 成正比,与处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面积S 成正比。 三是差值定义法。一般用来定义某个物理量的变化量,这种定义式反映物理量之间的一种简单的变化关系。如位移的变化(x x =?2x -1),磁通量的变化(φφ=?2φ-1),电势差(21U ??=-)等。 四是和值定义法。一般用来定义几个同类物理量的和,这种定义式反映几个同类物理量之间的等效关系。如合力(12F F F =+)、合位移(12x x x =+)、总功(12W W W =+)、总电阻(12R R R =+)等。 在和值定义法和差值定义法中,是矢量的遵循矢量的运算法则,是标量的遵循代数运算。 五是函数定义法。一般用来定义按一定规律变化的物理量,如正弦交流电的电流(sin m i I t ω=)、 简谐振动的位移(sin x A t ω= ),这种定义式反映一种变化规律,即一定的函数关系。 六是极限定义法。一般用来定义某一时刻的状态量,如速率(t x v t ??=→?lim 0时)、瞬时加速度(t v a t ??=→?lim 0时)等,这种定义式反映物理量在某一时刻的状态。 二、平均值公式和瞬时值公式 有的物理公式有平均值公式和瞬时值公式,这样分类是从公式的时间特征来区分的。平均值公式对应某一过程,如平均速度对应质点在某一段位移内速度的平均值;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公式(t E ??=φ)对应磁通量发生了φ?的变化时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这种公式反映某种变化的一种平均效应,与事实发生的某一过程相对应。 瞬时值公式对应某一时刻,如瞬时速度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电磁感应现象中动生感应电动势公式(E BLv =)对应导体的运动速度为v 时的感应电动势;交变电流公式(sin m i I t ω=)在每一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