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史教案

思想史教案
思想史教案

思想史教案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赣南师范学院

教案

2013—2014学年

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课程名称中国思想史

年级班级2011历史本科

学生人数60

主讲教师谢敏华

教师职称副教授

2013年8月30日

赣南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

学科基础类必修课

2、开课学期:

第五学期

3、适用专业:

历史学本科

4、课程修读条件:

学生在学习《哲学》、《中国通史》的基础上修读此课程

5、课程教学目的:

中国思想史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思想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到近代思想的转变过程,包括自百家争鸣以来有代表性的主要思想家的观点或理论,以及思想流派的演变等内容。通过讲授,主要让学生从时空跨度上宏观把握中国上自古代奴隶社会、中世纪封建社会,下至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懂得一种新思想的出现有其独特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并对社会产生过一定

的影响。学习它,还要学会运用正确的历史唯物观来看待各种思想,并对其批判地继承,以服务于当今的现代化建设。

导言(2学时)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中国思想史的对象、范围及学习中国思想史的意义;掌握中国思想史的特点及阶段划分,了解中国思想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1、中国思想史的对象、范围及意义

2、中国思想史的特点及阶段划分

[教学内容]

一、中国思想史的对象、范围及意义

1、对象:思想史是理论化的人类社会思想意识的发展史。历史学中的专门史,研究中国思想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

2、范围: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哲学思想、科学思想、法律思想、军事思想等等,都是中国思想史的研究范围。

3、意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社会作用,另一方面是理论思维的作用。(提高理论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对认识国情不可或缺;批判、继承中国思想遗产,为现实服务)

二、中国思想史的特点及阶段划分

1、特点:(P4-5)

(1)重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

(2)重辨证思维

(3)重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

2、阶段划分:

先秦时期:夏、商、西周(宗教);春秋、战国(诸子)

两汉时期(经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

隋唐时期(佛学)

宋明时期(理学)

清代(实学和朴学)

近代时期(西学东渐)

三、中国思想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中国思想史与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化史、中国学术史的关系;中国思想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四、学习要求及方法

1、将思想史学习研究与社会史的学习研究相结合,注意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2、注意社会思潮的研究,思潮是一个历史时期思想领域内的主要倾向,中国思想史的思潮是接连不断涌现的,如夏人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德、春秋子学、战国百家争鸣、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乾嘉汉学、近代新学。

3、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古代理论思想的发展,古代的理论思维是综合各种科学成果的科学抽象,所以要结合科学技术史学习研究中国思想史。

4、各个思想学派的兴衰变化,学派间的相互辩论和承袭融合,前代思想家对于后世的影响,以及后代思想家对于前代的继承和发展,都是思想史中的重要内容。

5、加强对于各种思想学派和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的理解,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了解《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思想史的研究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出现了《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韩非子、显学》、《史记·论六家之要指》、《伊洛渊源录》、《宋元学案》、《明儒学案》、《理学宗传》、《近思录》、《性理大全》等论着和资料汇编。

近代不少学者,如梁启超、康有为、严复、王国维、章太炎等都有某些方面独到研究。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思想史的研究有了崭新的面貌,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声名卓着,侯外庐、丘汉生、赵纪彬、杜国痒也很有成就。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

张岂之编《中国思想史》,西北大学出版社,1988年。

主要参考书目:

1、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五卷六册),人民出版社,1995年

2、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史纲》,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

3、杨国荣:《中国古代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76年

4、何兆武:《中国思想发展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

5、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

6、钱穆:《中国思想史》,台北学生书局,1981年

7、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8、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

9、尹继佐、周山主编:《中国学术思潮兴衰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10、蔡尚思:《中国思想研究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11、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哲学史研究室编:《中国哲学资料选集》中华书局,1982年

12、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选注:《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中华书局,1981年

1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93年重印本

《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卷本),人民出版社,1982年

14、任继愈:《中国哲学史》(四卷本),人民出版社,1966年

15、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16、[英]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版

17、彭林:《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先秦至魏晋南北朝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18、刘国忠:《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隋唐至清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19、张勇等:《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晚清至民国卷(上、下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20、马小红:《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思考题和习题]

1、什么是思想史?

2、如何理解中国思想史的特点?

[课后反思]学习中国思想史有何意义?

第一编:先秦编(14学时)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通过学习,懂得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史的重要开端,并对先秦社会及其各阶段思想有个大概了解。尤其是对商周的宗教思想、春秋的“孔墨显学”和战国“百家学术”等思想制度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对其思想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予以批判。此外,应掌握“百家争鸣”在古代世界文化史上的历史地位。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概述(1学时)

第一章商周宗教思想(2学时)

第二章先秦儒家思想(3学时)

第三章先秦墨家思想(2学时)

第四章先秦道家思想(2学时)

第五章先秦名家思想(1学时)

第六章百家之学的总结——荀子思想(1学时)

第七章法家及其总结者韩非(1学时)

第八章阴阳五行学说(1学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夏商周宗教思想的发展演变;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思想内涵及评价。

难点: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历史地位。

[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诸子思想研究现状;诸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及其现代意义。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主要参考书目]

1、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册上篇:中国古代思想绪论

2、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第一、二章

3、查昌国:《西周孝义试探》,《中国史研究》1993、3

4、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二)

5、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

6、柯斯文:《原始文化》

7、林耀华:《中国原始社会史》

8、《论语》

9、《孔子学术研究论文集》

10、王磊:《论语——一个仁者的道德理想》

11、孙诒让:《墨子间诂》

12、王兴尚:《墨子——遥远时代的科学与博爱之音》

13、《老子》

14、杨明琪:《老子——清静无为的精神家园》

15、杨伯峻《孟子正义》

16、何志虎:《孟子——儒家道德救世说的全面发挥》

17、郭象:《庄子注》

18、王磊:《庄子——对人类文明的批判》

19、赵吉惠:《先秦思想史》

20、庞朴:《公孙龙子的辩学》

21、金景芳:《易经今解》

22、李亚东译注:《韩非子》,中国书店,1994

23、崔清田:《显学重光--近现代的先秦法家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24、马小红:《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25、中国国学网:

26、原道论坛:

27、中国儒教网:

28、儒学研究:https://www.360docs.net/doc/2c15368930.html,/(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

29、当代儒学网:

30、新道家:

31、老子文化论坛:(中华老子文化研究会)

32、新法家:

33、简帛研究:

34、21世纪孔子:

[思考题和习题]评价西周思想。

[课后反思]诸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及其现代意义。

概述:概述先秦思想的发展大势及研究动态,介绍本编主要参考书目。

第一章商周宗教思想

教学内容:

一、了解中国原始宗教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和规律。

1、原始宗教产生的条件:

宗教不是与人类社会并存的永恒现象,更不是先于人类社会的现象。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和其它社会意识形态一样,受人类社会物质生活及其生产方式所制约。

宗教观念的产生条件:(1)人类体质,特别是人脑的形成;(2)人类语言和思维的形成;(3)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组织的形成。

人类原始社会组织依靠群体和简陋的石器可以对自然力中的部分予以征服,由此导致了对自然更多征服的企求;群体的弱小和石器的简陋导致了对自然力中的绝大部分在无力征服状态下的畏惧,畏惧自然的心态导致了对超人力量的幻想。企求与幻想的矛盾交织导致了宗教观念的产生。

2、原始宗教的发展过程:

(1)原始宗教产生于母系氏族公社刚刚产生的时期,其最初形态是关于人的灵魂观念,即“人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之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

(2)氏族初期人们的意识,未能把自己同周围的自然界完全分开,很自然地会把人本身与人以外的自然等同相看,会把他们接触到的人以外的自然界及其现象人格化,即把人有灵魂的观念扩广于所有的自然物,逐渐地发展成万物有灵观念。

(3)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使具体事物的神秘性消失,但类事物的规律仍为人所不知,于是万物有灵观念淡陌了,代之而起的是自然崇拜,即膜拜最有力量、最影响于人的某类事物,如日、月、水、火、风、光、雷、电等等。

(4)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原始宗教进入其典型时期,即图腾崇拜。它是自然崇拜的一种特殊形态,人们崇拜与氏族存亡密切相关的某种动物,相信它是氏族繁衍的根系,以它为族徽,禁杀禁食。

(5)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自然现象的神秘性包括生育的神秘性严重削弱,人与人的关系日显突出,人们转对物的崇拜为对人的崇拜,即对在征服自然和氏族斗争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崇拜,这就是英雄崇拜。人们把这些英雄奉作祖先和民族神。

(6)中国英雄崇拜向阶级宗教的转变,经历了夏、商、周、秦、至汉代方才勉强完成。

(7)原始宗教的发展规律

原始宗教其迷信范围愈来愈小,层次愈来愈高;其范围与生产力的发展成反比;其层次与生产力的发展成反比,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

二、了解商人尊神、周人尊德的文化特征,理解从尊神向尊德演化的根源,明白周政权与尊德文化的依存关系。

1、夏代的尊命文化

(1)二里头文化证明了夏代有自己的文化。

(2)《尚书》中的《尧典》、《皋陶谟》、《甘誓》、《禹贡》等篇一定程度反映了尊命文化的内容。

(3)所谓“尊命”,指“尊天命”和“尊祖命”。夏人的民族神和上帝是合一的,“尊天”与“尊祖”也是合一的。

(4)“尊命”文化反映原始宗教开始变成人为宗教。例如禹进攻三苗,说自己是“共(恭)行天之罚也。”

2、殷商的尊神文化:

(1)甲骨卜辞证明殷人万事求卜,万事迷信于上帝的降福降佑,其一元神的宗教是时代的支配意识。

(2)殷人的上帝与民族祖先是合一的,反映了原始祖先崇拜转化为阶级宗教。(3)殷人的神系:上帝是天上至高无上的统治者,自然神如日、月、山、河等神灵都失去了独立性,成为执行上帝意志的工具。上帝还主管着人间的吉凶祸福,特别是君主大命的授与。

(4)尊神文化的实质是君主专制,君主自称是上帝之裔,是上帝在“下”的世界的全权代表,是人间至高无上的实际统治者。

(5)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宗教的起源,不是神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神,人间出现了至高无上的君主,天上才出现了至高无上的神。

3、西周的尊德文化

(1)适应反商斗争的需要,以周公为代表的周初统治者对尊神文化进行了改造。

A把上帝与祖先神分离。上帝主管君权的授与,神先神保护本民族,因为反商斗争的宗教旗帜不可能是殷人的祖先神,也不可能是周人的祖先神,必须有一个比祖先神更高的权威,这就是上帝。

B“天命”是可以转移的,即所谓“天命縻常,惟德是辅”。上帝把“大命”授给谁,完全取决于谁占有“德”。夏桀丧德,上帝授命于商汤;商纣丧德,上帝又移大命于周人。

(2)尊德文化的内容:约称为:“明德慎罚”,具体说有九条内容:尊天、敬祖、敬宗、尚贤、无逸、明德、慎罚、行教化、作新民。

其实质是重视民事以感动上帝:天视自我民视,天聪自我民聪。它为唯物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打开了道路。

(3)西周尊德文化的理论表现

A《尚书·洪范》中的五行说,人们对物质关系的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认识。

B《易经》中的阴阳观念,是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朴素的辩证的认识。

(4)西周中后期统治者的败德和民众的反抗呼声

A祭公谋父:“耀德不观兵”,提出了正确处理夷夏关系的问题。

B召公论弥谤,提出了让民讲话、广开言路的主张。

C史伯阳父论“和”与“同”,提出了一个着名的哲学关系。

D民众的反抗呼声——《诗经》中的变雅变风。怨天、骂天、恨天诗句屡见不鲜;对祖先也发出责问;抨击女宠祸国;哀叹今不如昔;歌颂爱情,想往自由;

民众的呼喊为百家争鸣的出现奠定了感情基础。

三、了解和掌握早期五行说和早期阴阳说的思想及意义。

1、早期五行说

(1)《尚书·洪范》五行说

(2)史伯“和同说”论“五行”与“百物”之关系

2、早期阴阳说

(1)《易经》的阴阳八卦说

(2)伯阳父以阴阳论地震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师生活动设计: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自制的原始宗教发展演变表,讲授中国商周宗教思想的发展演变;设问:商人、周人思想有何重大变化?其由尊神向尊德演化的原因何在?从而揭示周政权与尊德文化的依存关系。

讲课提纲:

一、夏商周的宗教思想

1、原始宗教的产生条件

2、原始宗教的发展过程

3、夏代的尊命文化

4、殷商的尊神文化

5、西周的尊德文化

二、早期五行说与阴阳说

1、早期五行说

2、早期阴阳说

课后反思:夏商周宗教思想是如何发展演变的?为什么说早期五行说和早期阴阳说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

第二章先秦儒家思想

教学内容:

一、先秦诸子思想兴起的条件

外因:

1、领主经济大崩溃

2、动荡的诸侯政治

内因:

1、士阶层的形成与转向

2、学术发展的逻辑必然

二、孔子思想

1、与西周传统思想的关系

(1)关于天命与鬼神: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天命思想;但给天命赋予的主要是个人命运的含义;对鬼神的态度是敬而远之

(2)关于“德”、“孝”、“礼”等

①西周“敬天保民”→德治

②“孝”→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家扩展到政治)

③“礼”→隐含的社会关系,社会等级秩序(上下有别)

2、“仁”的思想(伦理思想)

(1)“爱人”,实现途径是:忠、恕

(2)各种美德:恭、宽、信、敏、惠、刚、毅、木、讷

(3)“克已复礼”:主张按照周礼的等级制度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孔子的哲学思想

(1)继承传统的天命观念,但又着重考察人的问题

(2)具有辩证思想

A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两端,主张“中庸”。

B肯定事物的运动变化。(“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C辩证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

(3)认识论:肯定“生而知之”,有先验证思想,但更强调“学而知之”,在学与思、学与用、言与行等问题上,提出了许多近于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见解4、孔子的政治思想:倾向保守,但有改良的成份。

(1)“礼”和“正名”思想,维护周礼(保守)

(2)主张“德治”,具有民本思想,缓和社会矛盾(改良)

(3)推行教化,反对暴政;反对苛政,使民于时

5、孔子的教育思想

三、孟子思想

1.性善论与伦理思想:把伦理思想建立在人性基础之上

A认为人生来即具有“善端”,具有“良知”,“良能”,为天所赋予。(“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B强调“仁”与“义”,置“礼”与“智”为次要。

2.政治思想:“仁政”学说(理论基础:A性善论B孔子仁与德治思想)

A为民制产:五亩之宅,百亩之田

B减轻租税:助法,劳役地租

C省刑罚,重教育(实行“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D反对霸道,主张仁道,反对兼并战争,主张用“仁义之师”使民心归向,实现统一。

3.天命观和认识论

(1)天命观

A天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具有意志,有道德属性之天

(“天之生物,使之一本”。上天生人和物时,把自己的本性赋予人和物,故曰:“万物皆备于我”。)

B认为君权神授,但又经民受,经民意认可

C宿命论与“正命”观

一方面:一切有命运安排定,人只能顺命行事;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天分人为“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两类,故“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另一方面:人要知命,然应避祸就福,尽其天年而寿终正寝。

(2)认识论

A区分认识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两类,并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才可靠。

B认识对象非客观物质世界,而是“性”和“天”。(提出“尽心”、“知性”、“知天”:即尽量扩充心去认识自己的仁义礼智的先天本性,认识了自己的本性,也就认识了天的本性,就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地。)

C认识和修养的根本方法:反思“诚”。(“诚”本意信实无伪,孟子认为“诚”是天的本质和规律,是天的本性,具体而言则是仁义礼智。)反思“诚”即反思人心中先天具有的

仁义礼智的本性。达到“至诚”境界,就能使本性完全恢复,不受物欲的牵引而变恶。

D修养的具体途径:“养心”,“寡欲”,“存夜气”,“养浩然正气”,等等。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师生活动设计:设问和讨论:什么是儒家?谈谈你所了解的孔子。

讲课提纲:

一、先秦诸子思想兴起的条件

二、孔子思想

1、孔子思想与西周传统思想的关系

2、“仁”的思想(伦理思想)

3、孔子的哲学思想

4、孔子的政治思想

5、孔子的教育思想

三、孟子思想

1、性善论与伦理思想

2、“仁政”学说

3、天命观和认识论

作业和思考题:

1、有人说“儒家是一种宗教”。你的看法如何?

2、如何认识先秦儒家“仁”的精神?

3、孟子是如何继承和发展孔子的思想的?

课后反思:儒家思想的现代反思

第三章先秦墨家思想

教学内容:

一、墨子思想:

(一)墨子思想的主旨及主要内容。

主旨:“兼相爱,交相利”

主要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命、天志、明鬼等(国家务夺侵陵,则语之兼爱非攻;国家混乱则语之尚同尚贤;国家贫穷则语之节葬、节用;国家喜音沉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辟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实质:反映手工业者及其他平民阶层的政治、经济愿望;反对亲疏、远近、贫富、贵贱的等级界限。

(二)墨子反对天命,为什么又主张”天志“说?

(三)儒家讲”爱人“,墨家主”兼爱“,两者有何区别?

(四)墨子的”三表说“指什么?在认识论上有何意义?

提倡“言必立仪”,确立认识的标准:

A历史经验

B百姓亲身经验

C给国家和人民的实际效用。

意义:A涉及到真理标准问题,理论思维达到相当高度。

B以经验为依据,以实际功效为验证,虽为经验论,但也能触及到实践的内容,比较接近实践验证的观念。

二、后期墨家思想

(一)主要学术贡献(自然科学、认识论、逻辑学)

(二)认识论

1、“知,材也”,“知,接也。”

知是人所具有的认识能力,仅有这种认识工具,未必产生认识,必须与客观事物接触才能产生认识。

2、“惟以五路知”,“知不以五路,说在久”

通过五官获得感性知识,有些知识不是直接感觉得来,比如时间。(“久,弥异时也;”“久:合古今旦莫”。“莫”通“暮”,久是一切时间的总和。)3、“知:闻、说、亲;名、实、合、为”

知识按来源分为:闻(亲闻和传闻,指间接经验)、说(用推理方法得到的知识)、亲(直接感觉经验)。

名是所用来称呼认识对象的名词或概念,实是被称谓的认识对象;名实应结合,应相符;认识应变为意向,表现于行动。(“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名实耦,合也;志行,为也。”)

(三)逻辑学说

1、类、故、理:逻辑论证的三个基本范畴

类: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组成的集合体。据类的外延和内涵,

反映类的名词或概念分为三种:达名(外延最大,内涵最一般的概念,如“物”)、类名(反映一些特定事物的概念,“马”)、私名(反映单一事物的概念,如“昭陵六骏”中的任一匹马。)

故:指事物或判断形成的理由、原因和条件。分为“小故”(必要条件)和“大故”(充分条件)。

理:指逻辑思维的规律和规则。(同一律:名与实要一一对应,论证推理过程中概念必须前后同一;矛盾律:两个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真,必有一假。等等)

类、故、理结合是正确论辩的充分必要条件。

2、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

名:名词或概念;辞:命题或判断;说:推理。

概念用来反映一类客观事物;

判断用来陈述对象的情况,表达对象的性质或关系。

推理用来揭示某个命题或判断是否有成立理由。

3、“辩,争彼也,”“争彼,当者胜”

只有争论一对彼此矛盾的论题谁是谁非才是“辩”,只要是辩,必有一方胜,其中与事实相符的那一方才是正确的。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师生活动设计: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墨子反对天命,为什么又主张”天志“说?儒家讲”爱人“,墨家主”兼爱“,两者有何区别?

讲课提纲:

一、墨子思想

1、墨子思想的主旨及主要内容

2、墨子“三表说”及其在认识论上的意义

二、后期墨家的思想

1、后期墨家的认识论

2、逻辑学的贡献

作业和思考题:

1、墨子的兼爱与儒家的仁爱有什么区别?

2、墨子所谓的“三表”指的是什么?

3、墨子是如何讲“天志”的?

4、为什么说后期墨家的认识论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5、后期墨家的形式逻辑体系是如何构建的?

课后反思:墨家思想的现代反思

第四章先秦道家思想

教学内容:

一、老子思想

(一)哲学思想

1、道论:老子第一个把“道”引入哲学。

天道:蕴含道的客体方面,可称为自然观、宇宙观。

人道:蕴含道的主体方面,可称为人生观、社会观。

(春秋子产:“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第一次提出“天道”、“人道”的概念)

(1)“道”为“天地根”的本体论

老子本体论“道”的特点:

A无形体,不可言说,不可命名;

B是独立的存在,又是普遍的存在,而且存在于空间之中;

C是永恒的存在,先天地而生,天地生成后仍然存在;

D它循环运行不息,且遵循其自然规律;

E是天地的原始,万物的祖先,它生养宇宙万物,无不为而又无为,并不主宰天地万物。

(2)“道”生天地万物的宇宙生成论

A“道”生万物的序列观:道混沌一体天地阴、阳、和三气万物

B“道”是“无”和“有”的统一。(无形无状的“无”,真正存在的“有”。)

老子“有”“无”的关系:a有无同源b有无相生c有生于无

2、朴素辩证法

(1)对立统一,正反互转(“反者道之动”)

A对立面的相互依存(“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B对立面的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转化的条件性(“物壮则老”)

(2)事物发展具有量变、渐进的过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但其发展只停留在循环往复上,非辩证的否定之否定。

(二)社会政治思想

1、“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政治思想

顺其自然,少施政教,少发号令,不妄为的治国方略。

2、贵柔,以弱胜强的斗争艺术及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处世哲学

3、复古倒退的历史观:

舍文明,守朴素的上古式的“小国寡民”理想社会方案。

二、庄子思想:老子与庄子思想的异同

相同点:

A庄子之道的基本内涵与老子之道无多大差别;(关于道的根本属性,遵从自然无为的根本法则上二者基本一致)

B社会批判立场和返归自然的社会立场相同。

不同点:

A出发点——老子出于“治国”,庄子本于“治身”;

B社会观——老子妄求“小国寡民”,庄子梦想“无何有之乡”及“至德之世”;

C人生观——老子倾向于个人生命的健康和长久地存在,对世俗生活表示出丰富深刻的生活智慧,庄子显示高远超脱的精神境界,与世俗生活保持着距离;

D认识论——老子“不行而知”,庄子“以无知知”;老子富含辩证法,庄子陷入相对主义;

E自由观——老子追求行动上的“无为无不为”,庄子企求精神上的“逍遥游”;

F思维方式——老子多采用理论思维方式,庄子较多采用形象思维方式,以“寓言”等说明哲学道理。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师生活动设计:讨论老庄思想的异同

讲课提纲:

一、老子思想

1、老子的“道”论及辩证法思想

2、社会政治思想

二、庄子思想

三、老庄思想的异同

作业或思考题:试析老庄思想的异同。

课后反思:道家思想的现代反思

第五章先秦名家思想

教学内容:

一、名辩思潮和名家

名辩思潮:战国中期各家学派尤其名家学派辩论名实关系问题(名实先后问题,同异问题,一般与个别关系问题等)所形成的学术思潮。

名家:战国时期“名辩思潮”中专门讨论名词概念间相互关系的学派。时称“刑(形)名学”,“辩者”,西汉时被称为“名家”。“合同异”派(惠施为代表),“离坚白”派(公孙龙为代表)。

二、惠施的“历物十事”与“合同异”

历物十事:惠施研究万物之原,对事物本质和规律所作的十个结论性命

题。(历:分析、考察之意)

“合同异”:同,指事物的同一性;异,指事物的差别性。合同异,事物的同一和差异最终归于统一。(泛爱万物,天地一体)

基本特征:认识到事物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认为事物的对立、差别是

相对的,同一性则是绝对的。

三、公孙龙的“指物论”与“离坚白”

指物论:物,事物;指,本义“手指”,引申义“旨意”。指物论中

“指”含义:A独立于物体之外的属性。(白色,坚硬等)B具体事物的属性(物指)。(白马之白色,石头之坚硬)

主要观点:A万物都是某些属性的总和,定于万物的属性并不是一般属性本身。(“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B抽象、一般的属性可以脱离具体事物独立存在,并具有自己转变为具体的物的属性的固有能力。

代表性命题:“白马非马”;“离坚白”。

“白马非马”:A从内涵与外延两方面指出“白马”概念与“马”概念不能等同,强调概念界限要分明,要一一对应,具有合理性。B夸大个别与一

般的差别,否认个别与一般相联系、相统一的方面,以“白马非马”,

回避“白马是马”,为诡辩性命题。

“离坚白”:A认为坚硬、白色等一般属性可以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

在。B认为坚、白等属性相互分离,互不相容,孤立存在,万物是这些

孤立属性的总和。

基本特征:离,把一般与个别割裂开来,把事物的不同属性对立起来。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师生活动设计:分析“合同异”及“白马非马”、“离坚白”命题的实质

讲课提纲:

一、名辩思潮和名家

二、惠施的“历物十事”与“合同异”

三、公孙龙的“指物论”与“离坚白”

思考题:1、什么是”合同异”?什么是”离坚白”?简析公孙龙的”白马非马”

课后反思:名家思想的现代反思

第六章百家之学的总结——荀子思想

教学内容:

一、荀子何以能对百家学说进行总结?

1、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数学(点线面、体积、分数)

天文、历法(日月星辰运行规律:日月蚀、慧星、

太阳黑子、《甘石星经》恒星表)

物理学(司南、滴漏、杠杆、滑轮等器械,光学、

声学、机械制造等原理)

中医(治疗、预防、养生、扁鹊)

2、百家学说的充分展开:荀子时代具备了对诸子学说进行总结的充分可能

3、荀子对诸子学说慎密分析与取舍,构筑自己的总结性体系

二、荀子对先秦“天人之辩”及自然观的总结

1、孔子:怀疑鬼神,信守天命。

2、墨子:怀疑天命,信守鬼神。

3孟子:天人合一,强调人为作用。

4老庄:道法自然,强调自然的重要意义。

5荀子:A抛弃孔子、墨子等具有宗教色彩的天人关系思想,提出“天人相分”思想。

B肯定、吸收老庄天道自然观,进而提出“天行有常”(强调天即自然,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批评老庄泯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面。

C采纳孟子人道有为的思想,进而提出“制天命而用之”(通过“能参”和“所以参”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批评其思想中忽视天的客观规律性的一面。

三、荀子对先秦“名实之辩”及认识论的总结

(一)荀子之前的“名实之辩”

1、孔子:较尊重理性,强调主观自觉;主张“正名”,以概念、名分匡正事实存在。

2、墨子:更注重经验,强调客观事实,对理性认识持否定;主张“取实予名”,依据事实存在确定概念、名称。

3、后期墨家:认为认识分感性及思维两阶段;主张“以名举实”。

4、孟子:发展孔子尊重理性的一端,对感性认识持否定,导致主观独断论。

5、老子:对感觉与概念均取否定态度。

6、庄子:发展老子否定认识的一端,导致怀疑论。

7、惠施:名称或概念差异性是相对的,同一性是绝对的。

8、公孙龙:名称或概念差异性是绝对的,否定同一性。

(二)荀子对名实关系的总结:“制名以指实”(“实”是第一性的,“名”是第二性的),“制名”应注意三个问题。

A“所为有名”:要有名的原因。(正确区别事物,以便思想交流不致发生困难。)

B“所缘以异同”:依据什么确定名的异同。(人类感觉相同,所以能通过同一个约定俗成的名称来交流思想。)

C“制名之枢要”:制定名要遵循的原则。(实相同名相同,实相异名相异,名与实要有对应关系;区分共名与别名;名须约定俗成;简单明了而又不悖理的名为善名;考察实际情况,确定事物数量的多寡后定名。)

D反对以名乱名、以实乱名及以名乱实。

(三)荀子对认识论的总结

A吸取经验论的观点,也吸取理性论的观点,反对孟子的先验论,也反对老庄抛弃主观思维的非理性态度,指出世界可以认识,“天官”与“天君”在认识过程中有感觉与思维的不同作用,“缘天官”与“征知”(对感觉印象进行分析、辨别,形成概念及

判断)为认识的两个不同阶段。

B提出“解蔽”(避免认识中的主观片面性)和“虚壹而静”(不让已有知识妨碍新知识的接受,不让同时接受的知识互相妨碍;不让虚幻梦想杂念等干扰新知识的接受)

C强调“行”在认识论中的重要地位。(“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四、荀子的“性恶论”及社会思想

(一)荀子的“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1、人性是先天的自然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2、人性与社会道德规范不相协调。

3、通过人为努力转化“恶”的人性,使之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化性起伪”)(二)荀子的社会思想

1、“明分使群”的社会起源说。(维护等级制度,但反对世袭制度。)

2、“礼法”并重的政治思想。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师生活动设计:教师设问为什么同是儒家学派,孟子主张“性善”而荀子则主张“人性恶”?提请学生思考。

讲课提纲:

一、荀子何以能对百家学说进行总结

二、荀子对先秦“天人之辩”及自然观的总结

三、荀子对先秦“名实之辩”及认识论的总结

四、荀子的“性恶论”及社会思想

作业或思考题:1、荀子何以能对百家学说进行总结?2、荀子“天人关系”说的主要内容。

3、为什么同是儒家学派,孟子主张“性善”而荀子则主张“人性恶”?

课后反思:荀子思想的现代反思

第七章法家及其总结者韩非

教学内容:

一、法家渊源及前期法家

1、法家的渊源:

郭沫若在《十批叛书》中指出:“法家导源于儒,商君的主张耕战其实也就是孔子的‘足食足兵’,而法与礼在本质上也并没有多么大的差别。”“韩非个人在思想上的成就,最重要的似乎就在把老子的形而上观,接上了墨子的政治独裁的这一点。他把墨子的尊天明鬼、兼爱尚贤扬弃了,而特别把尚同、非命、非乐、非儒的一部分发展到了极端”《韩非子的批判》)班固:“法家者流,盖出於理官(古代狱官、法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汉书·艺文志》)

法家的源流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而实际始祖是战国初期的李悝,稍后有吴起,战国中期继以商鞅、申不害、慎到等。

2、前期法家

(1)管仲:

“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主张以法理政,以法统军,以法治民,开了后世以法治加强君主集权的先河。

“民之情,莫不欲生恶死,莫不欲利恶害……民利之则来,害之则去。”(颜昌尧.管子校释.长沙:岳麓书社,1996)这后来发展为战国时期法家变法的理论依据之一——“好利恶害”的人性论。

(2)子产:励精图治,礼法并用,顺应时代潮流推行富国强兵的改革

公元前536年,子产“铸刑书”,成为我国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导。

主张治国应宽猛并用,以猛为主。这种思想为后世法家所继承,成为他们实施严刑峻法的理论依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载子产语:“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习之,则多死;故宽难。”后来商鞅据此提出“法者,所以爱民也。”)

(3)李悝:重视农业生产和法律条文的制定

A“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B着《法经》,并通过魏文侯予以公布,共6篇:《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律》和《具律》。先秦法家学说和我国传统法学,均以《法经》为奠基之作。

(4)吴起:

楚悼王时任令尹,锐意变法,提出“尽地力”、“明法审令”,“要在强兵”等主张。

(5)商鞅:战国中期着名法家代表人物、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执政秦国19年,为使秦国富国强兵,建立统一的封建帝国,先后推行了两次以“农战”和“法治”为中心的变法活动。

“古之民朴以厚,今之民巧以伪。故效于古者,先德而治;效于今者,前刑而法;”“人性好爵禄而恶刑罚。”——商鞅的法治根据

商鞅的法治思想:A“定分”(指确定归属或所有权)“立禁”的法律起源论(体现权利保护思想)B“缘法而治”的法律工具论(“利天下之民者莫大于治,而治莫康于立君,立君之道莫广于胜法”)C刑无等级”、“不赦不宥”(法律适用平等思想)D“轻罪重刑”,“以刑去刑”(“重刑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连“弃灰于道者”,也要处以黥刑。)

(6)申不害

继承从道家吸收“君人南面之术”(宫殿面南而建,“南面称君,北面称臣”),即驾御大臣的权术,以加强法家当时所主张的君主中央集权制度。

有“正名责实之术,静因无为之术”。

(7)慎子:名慎到,(前395~前315),战国中期学者,赵人。《史记》记载,早年在邯郸从事学术活动,后到齐国稷下学宫讲学,参加各派的学术辩论,名声由此大震。

慎子强调君主的权势和权威。“君臣之间,犹权衡也。权左轻则右重,右重则左轻”,所以君主要独裁,用权势决定一切。

为了加强君主的“势”,慎子甚至提出“不尚贤”的办法,“立君而尊贤,是贤与君争,其乱甚于无君。”“君立则贤者不尊,民一于君,事断于法,是国之大道也。”

二、法家思想特点

班固:“法家者流,盖出於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易曰「先王以明罚饬法」,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於残害至亲,伤恩薄厚。”(《汉书·艺文志》)

司马谈:“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逾越,虽百家弗能改也。”(《论六家要旨》)

刘劭《人物志?业流篇》:“建法立制,富国强人,是为法家”。

法家共同思想观点:

1、以“好利恶害”的人性论和不断发展的社会历史进化观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

2、法家最大特点:与时俱进,革故鼎新,以“法治”取代“礼治”,作为治国的方针;(儒家“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人主无过举”)

3、通过农耕和战争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4、鼓吹君主集权以至君主专制,用严刑峻法来控制臣民。(“权者,君主所独裁也”)

三、韩非子的思想(ThePhilosophyofHanFeiTzu)

(一)韩非子的生平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於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着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於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於功实之上。……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或传其书至秦。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着书也。」秦因急攻韩。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秦王悦之,未信用。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二)韩非子的历史进化观

1、《韩非子·五蠹》“四世说”:上古(有巢氏、燧人氏),中古(禹),近古(汤、武征桀、纣),当今之世,历史由蛮荒走向开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