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22公共经济学自考知识点汇总

05722公共经济学自考知识点汇总
05722公共经济学自考知识点汇总

05722公共经济学-目录

第一章公共经济学导论

1.经济学的本质

2.稀缺性

3.效率

4.选择

5.经济学的两大核心思想

6.稀缺性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7.公共经济学

8.公共部门

9生产什么

10.如何生产

11.为谁生产

12.如何做出决策

13.经济学基本问题在公共经济学中的具体化

14.按照“描述”、“分析”、“评估”、“解释”这四个阶段对公共部门的具体经济问题进行分析

15.实证方法

16.实证经济学

17.实证性的表述

18.规范方法

19.规范经济学

20.规范性的表述

2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关系

22.政府行为与政策分析的不完全性

23.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研究步骤

24.传统财政学

25.威廉.配第对国家经费的划分

26.亚当.斯密对财政问题的关注

27.公共经济学与传统财政学的关系

28.公共选择理论

29.公共利益模型

30.公共选择理论对传统“公共利益模型”的质疑

第二章混合经济中的公共部门

31.习惯机制32.指令机制

33.市场机制

34.市场机制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方面

的优越性

35.社会进行资源配置的三种方法各自

的优势和不足

36.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37.自由价格体系的两个基本功能

38.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强调的三个特点

39.亚当.斯密关于“无形之手”的论断

40.“无心之手”促进效率的前提条件

41.“无形之手”与公平分配

42.自由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

43.福利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44.帕累托效率

45.帕累托改进

46.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47.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48.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的成立条件,

福利经济学两个基本定理的成立条件与

现实生活的对照

49.市场失灵

50.市场成功

51.市场影响力

52.外部性

53.市场垄断

54.市场失灵的原因

55.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

56.国家干预经济的理由

57.混合经济的含义

58.混合经济的特征

59.作为经济体制的混合经济

60.秩序导向

61.发展导向

62.各国混合经济体制呈现出差异的原

63.当今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混合经济体

64.政府在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时代就已

承担的两类公共品

65.公共部门规模扩张的原因

66.公共部门规模扩张对私人部门资源

配置的影响

67.公共部门的规模扩张

68.强制性

69.义务性

70.政府与非政府部门的区别

71.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区别

72.政府面临的经济问题

73.有益物品

74.无益物品

75.政府的配置职能

76.政府的分配职能

77.政府的稳定职能

78.政府执行国际经济政策的职能

79.政府失灵

80.寻租

81.政府出现系统性失灵的原因

82.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

83.政府失灵的原因及其表现

84.强化市场型政府

85.纠正政府失灵的两条思路

86.对政府失灵的纠正

第三章公共产品理论

87.非排他性

88.非竞争性

89.边际成本

90.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区别

91.纯粹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征

92.纯公共产品

93.纯私人产品

94.公共资源

95.准公共产品

96.搭便车问题

97.搭便车问题的解决方案

98.公共产品的两步骤识别方法

99.需求曲线

100.边际收益

101.消费者剩余

102.无谓损失

103.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边际原则

104.公共产品由私人部门生产的效率性

105.政府提供私人产品的两种情况

106.统一提供

107.需求的价格弹性

108.必需品与奢侈品在需求弹性方面的

区别

109.免费供应与无谓损失

110.免费供应与社会公平

111.需求弹性与无谓损失的关系

112.效用

113.基础效用论

114.机会成本

115.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实现

116.需求曲线

117.私人产品的总需求

118.公共产品的总需求

119.私人产品的有效定价原则

120.公共产品的有效定价原则

121.公共产品定价原则与私人产品定价

原则的区别以及共同之处

122.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分析思路

123.林达尔均衡的核心问题

124.“虚假的均衡”

125.混合品的含义

126.混合品的有效供给

127.混合品总需求的确定

128.正外部性

129.负外部性

130.社会成本

131.负外部性产品的过度生产

132.正外部性的生产不足

133.外部性问题与低效率

134.科斯定理

135.交易成本

136.通过谈判协商来实现帕累托效率

137.将外部性予以内部化

138.社会规范与道德约束

139.科斯定理的前提条件

140.政府规制

141.政府规制的规范性分析

142.政府规制的实证性分析

143.政府规制的必要性

第四章公共选择理论

144.偏好显示问题

145.偏好加总问题

146.选民意见差异的原因

147.公共部门资源配置与私人部门资源配置的区别

148.无差异曲线

149.帕拉图式的政府

150.专制君主政府

151.官僚政府

152.所谓的“民主”政府

153.不同类型政府的目标和决策

154.选民自身投票的重要意义

155.对政党间的期待效用差

156.投票成本

157.长期效益

158.选民投票热情的决定因素

159.选民投票动机的经济学分析

160.统一税制

161.比例税制

162.累进税制

163.累退税制

164.投票者的效用曲线

165.投票者效用曲线的由来

166.多数票规则

167.简单多数票规则

168.比例多数票规则

169.投票悖论

170.阿罗不可能定理

171.最优多数规则

172.决策的外部成本173.决策的时间成本

175.外策外部成本与决策时间成本之间

的权衡

176.中间投票人定理

177.公共行动费用的分散性

178.公共行动利益分配的集中性

179.利益集团的组织优势

180.利益集团的信息优势

181.利益集团的财政优势

182.利益集团在公共政策决定中的影响

183.官僚

184.官僚的行为特征

185.信息不对称官僚效用最大化理论

186.官僚预算最大化理论

187.官僚效用最大化理论对官僚预算最

大化理论的修正

第五章公共支出理论

188.公共支出

189.消耗性支出

190.转移性支出

191.财政挤出效应

192.中央政府公共支出与地方政府公共

支出的区别

193.公共支出的作用

194.经济发展的阶段理论

195.瓦格纳法则

196.替换效应

197.检验效应

198.按照宏观经济总量来解释公共支出

的变化

199.鲍莫尔模型

200.公共部门产出水平的决定

201.服务环境因素

202.人口变化对公共支出的影响

203.公共部门投入品的价格

204.公共部门所提供产品的质量

205.从微观角度解释公共支出的增长

206.私人企业投资的决策步骤

207.投资回报的贴现问题

208.净利润与贴现后净利润的区别

209.私人支出的“成本-收益”分析方

210.影子价格

211.社会贴现率

212.时间价值法

213.生命价值法

214.公共支出与私人支出的不同

215.影子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区别

216.公共部门的贴现问题

217.根据目标性质对公共支出决定的区

218.根据预算性质对公共支出决定的区

219.公共支出公共问题的产生

220.对公共支出公平问题的考虑

221.公共支出的最佳配置

第六章公共支出政策

222.卢卡斯判据

223.理性预期

224.收入效应

225.替代效应

226.公共支出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

区别

227.替代效应造成的低效率

228.利益转移

229.公共支出的实际受益者

230.对公共支出分配结果的研究

231.价格补贴

232.收入补贴

233.利益集团对公共支出政策的影响

234.官僚偏好对公共支出政策的影

235.保健的溢出效应

236.保健市场失灵的体现

237.政府对保健市场的干预

238.干预的结果

239.公共保健支出的改革

240.教育的溢出效应

241.政府对教育进行干预的原因

242.政府对个人进行教育资助的政策选

243.政府对家庭进行教育资助的政策选

244.公共教育支出政策的核心问题

245.政府提供社会保障的原因

246.政府养老保险的功能

247.政府保险支出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248.政府保险支出对储蓄的影响

249.政府保险支出对社会公平的影响

250.政府保险支出增加的原因

251.政府保险支出政策的改革

252.义务征兵制与志愿军制的对比

253.私人部门提供国防用品的低效率

254.提高国防开支效率的配置方法

255.国防预算规模的确定

第七章公共税收理论

256.直接税

257.间接税

258.税基

259.存量

260.流量

261.人头税

262.从量税

263.从价税

264.通货膨胀税

265.税收的分类

266.政府将资源从私人部门转移至公共

部门的做法

267.税收相对于其他做法的优势

268.累进税与累退税的区别

269.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

270.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271.易于管理

272.灵活性

273.透明度

274.公平

275.受益原则

276.支付能力原则

277.横向公平

278.纵向公平

279.一次总付税

280.帕累托有效税制

281.功利主义福利函数

282.罗尔斯主义福利函数

283.税制选择的公平和效率

284.税收的归宿

285.税收的等价性

286.竞争性市场上产品税的归宿

287.竞争性市场上消费税的归宿

288.竞争性市场上工资税的归宿

289.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税收的归宿290.对税收归宿进行分析

291.消费税的收入效应

292.消费税的替代效应

293.替代效应大小的决定因素

294.效率损失与替代效应之间的关系295.利息税与一次总付税在效率、可行性方面的对比

296.工资税的收入效应

297.工资税的替代效应

298.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的情况299.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的情况300.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其他影响

301.边际税制

302.单一税

303.拉姆齐税

304.比例税与累进税在效率性、公平性两方面的对比

305.拉姆齐税的效率性和公平性306.商品税税入与税率之间的关系

第八章公共税收制度

307.通过提供公共服务来获得税收的含

308.用产权换取税收的含义

309“用产权换取税收”的危险性

310.施蒂格勒的最优分权模式

311.奥茨的分权定理

312.“俱乐部”理论

313.偏好误识问题

314.“用脚投票”理论

315.地方政府存在的必要性

316.地方公共服务的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317.一次总付税的特征

318.财富税

319.财产税

320.资本税

321.遗产税

322.所得税

323.公司利润税

324.工资税

325.财富与收入的区别

326.征收工资税的通常目的

327.间接税

328.商品税

329.增值税

330.关税

331.有效保护

332.传统意义上对直接税与间接税的区

333.名义关税与实际关税的区别

334.关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335.关税对贸易条件的改善

336.中性税收

337.超额负担

338.关于中性税收的两条重要思想

339.中性税收与平等

第九章宏观财政政策与国民经济的调节

340.重商主义

341.自由放任主义

342.财政政策

343.货币政策

344.非自愿失业者

345.萨伊定律

346.菲利普斯曲线

347.凯恩斯主义关于非自愿失业的看法

348.凯恩斯主义关于经济政策的看法

349.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

350.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作用

350.边际消费倾向

351.乘数

352.挤出

353.税收乘数的决定因素

354.税收乘数的大小

355.认识时滞的含义

356.执行时滞的含义

357.反应时滞的含义

358.政治性经济周期理论

359.认识时滞的成因

360.执行时滞的成因

361.反应时滞的成因

362.时滞带来的影响

363.随意干涉

364.自动变化

365.内在灵活性

366.自动变化与随意干预的区别

367.内在灵活性的优点及其局限性

368.财政拖累的含义

369.所得税指数化的影响

370.永久收入假说

371.宽免的含义

372.适宜性

373.调整速度

374.税基宽窄

375.所得税作为稳定政策工具的优越性

第十章赤字经济与公债

376.赤字的含义

377.广义的政府预算约束

378.狭义的政府预算约束

379.政府赤字的可能后果

380.公民权利项目

381.自主决定项目

382.赤字率

383.原始赤字

384.总赤字

385.公民权利支出与自主决定支出的关

386.原始赤字与总赤字之间的关系

387.赤字的决定因素

388.货币融资法

389.债务融资法

390.高能货币

391.货币融资法与债务融资法在效应上

的差异

392.政府弥补赤字的两种政策选择

393.公债的含义

394.“李嘉图等效”的含义

395.税收与公债的区别

396.李嘉图等效原理的局限性或不足

397.自动伸缩理论的含义

398.随意裁定理论的含义

399.不偏于一偶的折衷理论的含义

400.每年平均预算理论

401.有效的平衡预算宪法准则的特征

402.财政原则复归需要采取的两个步骤

自考教育经济学知识点

教育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以及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和规律,并且要用数量的形式来表示的一门边缘学科。 2.集合生产函数分析:把生产的增长,看作为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即:土地、人力、资本增长的集合表现。 3.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4.筛选假设理论:把教育看作一个信息,着重研究在劳动力市场内雇主是怎样挑选工人工作的,从雇主在劳动力市场上研究挑选工人的过程,说明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 教育的社会需求:指在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基于国家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要求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6.教育的个人需求:指个人出于对未来知识、技能、收入、社会地位的预期在各种需求中进行选择,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7.教育供给:指在某一时期内,一国或一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所能提供给受教育者的机会。 8.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指对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率。9.教育资源分配:指教育资源在教育系统内部各级各类教育间合理有效地分配。 10.教育级别结构:“教育程度结构”:指各级教育程度在校学生数占全部教育系统在校学生数的比例一般分四级:初等、中等、高等、研究生教育。 11.教育类别结构:“教育专业结构”:指各类教育在校学生数占全部教育系统在校总人数的比例,以及各类教育在校学生人数之间的比例关系。 12客观经济结构:“部门经济结构” 13.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总系统中各子系统,各部分的排列组合和结合方式,具体说是指国民经济的个种成份,各个部门以及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的构成比例关系和相互关系。 14.经济部门的劳动技术结构:指科学变为物质生产技术的程度和物质生产部门科技人员的比例关系。 15.劳动力结构就业则是由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从而不断出现新的产业,新的行业和新的经济活动领域。 16.教育投资:“教育资源”、“教育投入”、“教育经济条件”: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投入教育领域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 17.测推法:根据已经确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去推测实现目标所需要的人才数量和质量,从而测推出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进而预测出教育投资总量和增长比例。 18.教育成本: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学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 19.边际成本:单位产出增量所增加的成本及增加一个单位产出量所支出的成本。 20.教育个人成本:“个人教育成本”、“私人教育成本”:是指学生家庭和个人受教育所支付的全部费用,以及因上学而失去就业机会必须“放弃的收入”的部分。 21.教育个人直接成本:指学生家庭和学生个人直接支付的教育费用。S=R+D+H+B S:教育个人直接成本 R:为学杂费 D:生活差距费 H;交通费 B:书籍文具费 22.教育间接成本:社会个人为教育而间接支付的教育费用。 23大小口经:指教育投资实际包括的范围大小不同。 24.教育经济效率:“教育投资内部效益”、“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教育过程经济功能”、“教育投资利用效率”: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客观上)。指某教育单位或者学校其教育事业经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的利用效率。“教育投资使用效率”、每一定量的教育投资所能培养学生的数量(微观上)。25.教育投资人力资源利用指标:指一定的教育人员在一定时间培养人才的多少。 26.机会成本:指经营决策中以未选择方案所丧失的利益为尺度来评价被选择方案的一种假定性的成本。 27.国民生产总值:指一国的国民在一定的时期内在国内和国外所生产的以市场价格表示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总价值。 28.教育纯效益:指由于投资教育所带来的国民收入增长的总和。 29.教育收益率:指教育收益总额与教育成本总额的比较。 30.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方法:由美国F·丹尼森计算教育经济效益方法,被西方称这为教育经济效益计算最细致、最深入的一种方法。 31.现值折算法;美国J·R·沃尔什教育收益计算法,其基本思路是用个人教育费用(成本)和预期收入相比计算教育收益。 32.师资优化组合:是教师劳动力要素达到最优化组合和使用,即在合理的定员,定额和教师劳动效率指标基础上的确定教师劳动的需要量 33.义务教育投资外部结构:指义务教育投资在教育投资分配中的地位和作用。 34.教师劳动的效率:指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在一定时间内所取得的教育成果,在其他相同的条件下,教师劳动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水平。 二、知识点: 1.教育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范围,因为它是介于教育学与经济学两门社会学科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从整体上看)选/判多数学者认为:应该把他隶属于经济科学体系,属于部门经济学性质的学科(从具体上看)(实际情况和发展趋

公共经济学整理知识点 2

一、公共经济活动的特征及类型 1.政府的基本特征 (一)政府具有强制力,公共经济活动具有强迫性。 (二)政府部门的主要决策者是民选的。(公共经济活动的决策者与受益者分离。产品多需要直接或间接集体投票选择) (三)政府追求的不是利润。(政府的目标不是利润,政府服务于公共利益,其目标是提高社会福利)(四)政府有服务于全体社会成员的义务。(由于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有义务为每一位公民服务) 公益目标有时模糊,有时难以评价是否实现。公共经济活动有些情况下不受供求规律控制。可能长时期处于供求失衡状态。因此,公共经济活动尽可能给公众带来福利,但是也有许多情况下会给公众带来负效用,甚至是痛苦。 2、类型:从公共经济学的分析角度而言,政府在经济领域里扮演的三种角色,或者说政府的经济活动可分为三大类型。 (一)政府作为经济参与者,即政府直接从事社会经济活动。 (二)政府作为政策制定者,即政府制定和实施影响经济活动的各种经济政策。 (三)政府作为经济管制者,即政府管理和规范民间经济活动。 *为了进一步理解政府经济活动的类型,我们可以把上述三种角色细化到七种角色。政府作为所有者;政府作为生产者;政府作为雇佣者;政府作为消费者;政府作为管制者;政府作为再分配者;政府作为经济决策者。 二、政府经济活动(或政府干预程度)的衡量标准及最优程度。 1、衡量指标构成 政府通过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参与经济活动,也被称为对经济的干预。其程度的度量包括对其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两种方式。直接干预比较容易度量,主要包括政府收支占国民产出的比重,间接干预相对难以量化。 (一)、直接干预的衡量——政府规模 公共支出占GDP比重被作为重要的衡量政府规模的指标。因为其直接反映由政府部门对资源的使用或转移。(其实公共收入的比重也很重要,特别是税收其对私人部门资源配置的影响远远超过其实际获得的数量) (二)、间接干预的衡量——市场化与管制程度 该类指标的运用并无一致的标准。例如:价格市场化程度,反映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程度,可以用市场定价比重来衡量。非公有经济市场准入程度,反映政府对投资领域所有制结构的控制,可以用禁入投资领域数量及重要程度来衡量。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反映资源在不同领域配置的政府意志的主导作用。 2、政府经济活动的最优程度 政府干预的净收益。(具体确定政府干预的最优水平及其决定因素是十分困难的。总之政府的最优敢于程度不仅取决于经济政策实现的目标,而且还取决于实现这些目标的成本。) 无论是直接干预还是间接干预资源配置,都有一个最优的度,并不能简单的说政府干预程度越低越好。关键看干预的质量。 三、帕累托标准的含义及其缺陷 1、含义:帕累托最优:指政府的某一种活动或某一项政策变化如果不使其他人的境况变坏,就没有人的境况变好的状态。 帕累托改进:指政府的某一项活动或某一项政策变化至少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没有人的境况变坏的状态。 2、缺陷: (一)社会福利的帕累托改进要求拟议中的政策变化要有益于某些人,但不能对任何人有害。(二)帕累托标准使现状具有合理性。 (三)帕累托标准不能把所有可能的社会状态进行排序。

历年经济学00自考试题及答案

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英合作商务管理专业与金融管理专业考试 经济学试题(课程代码 00800) 第一部分必答题(满分60分) (本部分包括第一、二、三题,每题20分) 一、本题包括1—20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 下列哪一项是对配额的最好描述(C) A.在销售过程中征收的税额 B 在商品进入某一国家所征收的税额 C对进口商品数量的限额 D 对出口商品数量的限额 2. 经济学中的稀缺性意味着该商品(D) A 只有付出很高价格才能得到 B 目前无法得到 C.一年中只有在某些特定时期才能得到 D. 相对于需求而言供给有限 3. 货币可以定义为(B) A.银行券 B 在交易中可以被普遍接受的资产 C.以黄金或外汇储备为基础的资产 D 具有很大价值的实物商品 4. 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减少,下面那一种情况将会发生?(D) A价格上升且销售量下降 B 价格下降且销售量提高 C价格和销售量都提高 D.价格和销售量都下降 5. 生产者之间存在串谋与下列哪种市场结构相联系?(A) A.寡头市场 B 垄断市场 C.垄断竞争市场 D.完全竞争市场 6. 如果政府就决定增加医疗支出,因此而导致交通运输支出减少,这是关于下列哪一项的例子?(C) A比较成本 B 规模不经济 C机会成本 D.过渡支出 7. 下列哪一项属于第三产业?(D)

A渔业 B 建筑业 C.采矿业 D.金融服务业 8. 下列哪一项是企业家获得的要素报酬?(D) A工资 B.租金 C利息 D.利润 9. 下列哪一种情形下存在负的要求交叉弹性?(B) A.该商品为低档品 B.两种商品是互补品 C.该商品为出口品 D两种商品是替代品 10. 下列哪一项是平均成本的最好描述?(C) A可变成品除以产量 B.增加一单位的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 C总成本除以产量 D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原材料成本 11. 下列哪一种情况将导致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C) A.农业 B.预算赤字 C.经济增长 D预算平衡 12. 下列哪一项是对萨伊定律的最好描述?(A) A.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 B.需求创造其自身的供给 C.需求总是和共供给相等 D供给短缺将导致更大的需求 13. 下列哪一项为货币的职能?(B) A资产可分割 B价值储藏 C.资产可识别 D资产不易磨损 14. 在自由市场经济中最不可能见到的情况是(C) A.大企业做出关键性经济决策 B.消费者主权得以体现 C.国家决定资源配置 D市场决定资源配置 15. 摩擦性失业是指(C) A.由衰退导致的失业 B.由工会活动导致的失业 C.由变换工作导致的失业 D特定行业长期衰退导致的失业 16. 生产过程中引入劳动分工的缺点是(C)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个人总结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经济在其自身的运行中自发产生的缺陷或弊病。 市场失灵的直接原因:自发性、滞后性、不稳定性 市场失灵的表现:1、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均2、公共产品与搭便车3、外部效应4、宏观经济总量失衡 5、垄断与自然垄断 6、信息不对称 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规律的科学,是经济学的分支,是论述公共部门所需资源量、公共部门各领域的资源分配以及如何监督资源使用等问题,回答公共部门需要做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的学科。 公共经济的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发展职能,经济稳定职能 第二章 公共品是私人不愿意生产或无法生产或无法全部生产的,必须由政府提供或者政府参与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私人需求和公共需求是共生和互补的关系,由于资源稀缺,必须取舍权衡。 私人品:排他的、具有很强竞争性的物品或服务。(竞争性、排他性) 公共品:有共同受益特征的物品或服务。(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竞争性:人数增加需求增加。无法使每个消费者在利益完整的条件下得到满足。 排他性:拥有者可以完全排除其他人收益 非竞争性: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 非排他性:每个消费者都可以享用,任何消费者无法排除其他消费者从公共品获得利益 私人品的有效供给(横向相加)公共品的有效供给(纵向相加) 公共品提供存在的问题: 1、搭便车:指即使不付费也能享受到公共品的好处。 2、强制乘车:政府使用强制性力量使人们为公共品买单,结果对公共品没有购买意愿的消费者也将被强制征税。公共品的攻击方式:政府、私人部门、自愿 公地悲剧:对于那些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由于不能排他,但本身又是竞争性的,可能会存在资源被滥用的问题。

公共经济学在线作业1

公共经济学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6-01-28 10:23:30 一、单选题 1. (5分)根据经济发展的变化来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现象的模型是()。 ? A. 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 B. 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 C. 非均衡增长模型 ? D. 公共收入增长引致说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2. (5分)公共支出结构中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说明政府履行( )强。 ? A. 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 ? B. 保证社会安定 ? C.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职能 ? D. 资源配置的职能 纠错

知识点:公共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3. (5分)个人所得税税率的基本形式是()。 ? A. 比例税率 ? B. 累进税率 ? C. 定额税 ? D. 累退税率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4. (5分)关税在性质上属于( )。 ? A. 所得税 ? B. 财产税 ? C. 行为税 ? D. 流转税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经济学

答案D 解析5. (5分)只以新预算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为依据确定公共收支计划指标,而不考虑以前的公共收支状况的预算编制方法是()。 ? A. 单式预算 ? B. 复式预算 ? C. 零基预算 ? D. 增量预算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6. (5分)根据经济发展的变化来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现象的模型是()。 ? A. 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 B. 公共收入增长引致说 ? C. 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 D. 非均衡增长模型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经济学 展开解析

东北大学行政公共管理考研参考书目真题高培勇公共经济学第三版笔记

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公共经济学是一门关于公共部门?——亦称政府部门一一经济活动的科学。或者说,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刘象是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规律性。 进一步说,尽管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表现多种多样,纷繁复杂,但事实上它是存在着一条主线的。这条主线,就是围绕公共部门经济活动而发生的收入与支出。所以,公共经济学也有一个别称——公共财政学。 本书对于公共经济学的阐释,是从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意义开始并以公共部门的收入与支出为主线的。作为开篇,这章的基本线索是:由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评判入手,分析市场机制的缺陷,给出社会公共需要的概念,揭示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必要性。以此为基础,界定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范围和公共财政的职能。 1.1 资源配置效率:含义与条件 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在经济学家看来,社会资源的配置状况是否具有效率是最重要的。 那么,应当如何把握资源配置效率的含义和条件呢? 1.1.1 效率的含义:帕累托效率 对资源配置效率含义的最严谨的解释,是由帕累托做出的。 著名的帕累托效率准则: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都不可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使任何一人的境况更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就是最佳的,也就是具有效率的。如果达不到这种状态,即可以通过资源配置的重新调整而使得某人的境况变好,而同时又不使任何一人的境况变坏,那就说明资源配置的状况不是最佳的,也就是缺乏效率的。 实际上,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帕累托效率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大多数的经济活动都可能是以其他人境况变坏为条件而使某些人的境况变好。 帕累托效率准则的意义:为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提供了一种合理配置资源的判断标准。 帕累托效率准则的实际含义:经济活动上的任何措施,都应当使“得者的所得多于失者的所失”,或者从全社会看,“宏观上的所得要大于宏观上的所失”如果做到了这一点资源的配置就可说是具有效率的。 1.1.2 效率的实现条件:MSB=MSC 将以往使用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一分为二”: 按照其覆盖范围的大小,区分为“私人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与”社会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两类。即所谓私人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效益、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 社会总效益指人们从消费一定量的该种物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总的满意程度。 社会边际效益指人们对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社会边际效益以通过人们为增加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能所愿付出的货币最高额来测定。 社会边际效益,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于减少。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答案(定稿)

《公共经济学》期末考试 一、简答题 1、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相比,研究的重点发生了那些转向?3 答:公共经济学已经从财政学所主要研究的政府收支问题转向更加注重研究这种收支活动的经济影响;转向分析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绩效水平;转向对各种类型的公共政策进行评价。 2、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28——34 答: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资源配置失效。资源配置失效是由垄断形成的不完全竞争、外部效应、公共产品的存在、市场不完全、不充分和不对称、偏好不合理造成的。 第二,收入分配不公。 第三,宏观经济波动。 3、简述外部效应的含义、如何纠正外部效应?29——30 答:外部效应,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行为对他人或企业产生了影响,而受影响者没有因受损害而得到补偿,或没有因获得利益而付费的现象。外部效应分为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 纠正外部效应一是根据科斯定律通过重新分配产权由私人交易自行解决;二是进行组织重构,合并与外部效应影响有关的企业;三

是使用矫正性的税收(收费)政策和补贴政策。 4、纯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7 答:纯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供给上的非排他性,即受排他成本或技术原因的限制,它很难排除“免费搭车”的问题;二是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即增加人消费这一产品并未相应增加其边际成本。 5、财政支出划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分析意义是什么?90 答:第一,购买性支出对社会生产和就业有直接影响,对收入分配只有间接影响。转移性支出则恰好相反。 第二,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政府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转移性支出对政府的效益约束相对较软。 第三,购买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较强,转移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较软。 在公共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大些,政府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大些,通过公共支出所配置的资源规模就大些;反之,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政府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些。联系政府的职能来看,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政府活动,执行资源配置的职能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政府活动,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

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导论 1、公共经济学研究对象:政府经济行为 2、政府层次的划分:①狭义政府:(核心政府)中央政府的各部、委、办、厅、局及其附属机构。 ②广义政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 ③公共部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金融公共企业 ④广义公共部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金融公共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 第二章市场与政府 1、资源配置的概念:资源在不同用途或不同使用者之间进行分配,就叫做资源配置。 任务:就是在资源的多种用途中选择最有效的用途。 原则:资源的最优配置对资源进行配置而取得的效益,即为资源配置效率,对资源进行配置而取得的最大效益就是资源的最优配置。资源的最优配置要解决的问题:效率 2、效率的标准:帕累托最优与改进 (1)帕累托最优:没有人可以在不使得他人境况变坏的条件下使得自身境况得到改善的状态。 (2)帕累托改进:如果一种政策变化至少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会使其它人的境况变坏,那么这种政策变化将提高社会福利。这种政策变化称为帕累托改进。 对帕累托最优的通俗理解——(蛋糕做到最大时)除非损人,就不能利己 3、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A/(A+B) 0.4是“警戒水位” 4、收入分配不公平的表现及解决对策 1.从基尼系数看,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超过国际上公认的0.4警戒线 2.以五等分分组计算,农村部的收入分配差距在扩大。 3.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扩大。 4.城乡差距持续扩大,构成差距增量的主体。 5.行业间工资差距过大,垄断行业员工工资过高,增长过快的问题更为突出。 6.隐性收入和灰色收入过高。 解决对策:财政措施:税收与收入转移制度(低保)、征收累进所得税、对奢侈品以高税率征税 非财政措施:如最低工资法 第一,在各级财政之间合理划分收入分配调节事权 第二,建立居民收入监测体系。 第三,改革收入分配调节资金支出方式。 第四,在中央和省两级财政中设立低收入群体子女高等教育补助金。 5、市场失灵的表现:微观经济缺乏效率,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搭便车”,存在外部效应问题, 自然垄断市场的存在,信息不对称,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失业、通货膨胀及经济的失衡,社会分配缺乏与效率相适应的公平性。 6、政府的经济职能: (一)资源配置 (1)通过确定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比例,确定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各自支配资源的规模和围,确定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给供能力。 (2)通过安排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确定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状态和财政资源部的配置比例。 (3)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调节社会投资方向和经济结构。(例如,通过财政投资和补贴,兴办或支持有外部效益的事业,通过税收限制有外部成本的事业等。) (二)调节收入分配财政措施:税收与收入转移制度(低保)、征收累进所得税、对奢侈品以高税率征税非财政措施:如最低工资法; (三)经济稳定增长 7、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 1)制度创新型;(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观-如何评价官员的政绩:豆腐渣、拉链路;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2)产业结构调整,资源节约型(发展循环经济) 3)增进公众福利型(增加消费,培养中产阶层)

公共经济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指无论个人是否想购买,其利益不可分割的被扩散给社会全体成员的物品。 2.拉弗曲线:P193 美国供给学派的经济学家A.拉弗提出著名的“拉弗曲线”原理,其基本观点是:在一定限度以内,税收收入将随税率的提高而增加,因为税源不会因为税收的增加而等比例地减少;当税率超过了这个限度,继续提高税率,则税收收入不但不能增加,反而会下降。 3.帕累托效率:P21 即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学上的意义是指资源配置已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的人受损。也就是说,当经济运行达到了高效率时,一部分人必须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些人处境恶化为代价,这种状态被称为“帕累托最优”或“帕累托有效”。 4. 市场经济:(摘自上课笔记——老师上课所用的PPT) 由分散的市场做出选择或资源配置的经济制度。具有自由经济、利己经济、交换经济、竞争经济等特征。 5. 外部效应:P59 也称外部性、外溢性、外部经济性或外部不经济性。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会使这种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外的第三者无端受益或受损。 外部效应就是指某些个人或厂商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厂商,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也就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的收益。 6.机会成本:(摘自上课笔记——老师上课所用的PPT) 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7.公共物品:(摘自PPT) 公共物品是指无论个人是否想购买,其利益不可分割的被扩散给社会全体成员的物品。 8.供求机制: 9.帕累托效率:P21 即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学上的意义是指资源配置已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的人受损。也就是说,当经济运行达到了高效率时,一部分人必须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些人处境恶化为代价,这种状态被称为“帕累托最优”或“帕累托有效”。 10.生产要素:(摘自上课笔记——老师上课所用的PPT)课本P28有相关内容 经济体用来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资源,包括劳动、土地、资本(建物和用于生产的机器)。 二,简答题 1.简述资源配置问题及其解决方式。21-27

公共经济学重要知识点

公共经济学 第一章市场失灵与公共经济 一、资源配置理论(22) 内涵:广义的理解就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理解就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总的说来,资源配置就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与技术结构以及地区结构,以优化的资源结构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需要。 方式: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 二、混合经济的涵义 主要依靠经济组织中的价格体系,同时也采用多种形式的政府干预,如税收、支出与管制等,以实现市场稳定与宏观经济目标的经济模式。就是当今各国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 作为经济体制的混合经济,并没有改变社会的基本制度,只就是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 三、资源配置原则:效率与公平 效率原则:帕累托效率即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效率:指的就是这样的一种经济情况:当经济运行到达该状况时,已经不可能通过重新调整或者交易等手段,来提高某个人的效用或满足感而不降低其她人的效用或满足感。(无法“做到利己不损人”) 帕累托改进:有可能改善某些人所处的情况,同时不使任何人的情况变差。 四、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 公共物品、外部效应、垄断、信息不对称、公平分配难题、经济波动 五、市场失灵与公共部门存在的合理逻辑 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的优势、公共部门解决外部效应的优势、公共部门可以抑制垄断与鼓励竞争、公共部门可以提供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介入可以促进收入公平分配、政府可以发挥稳定经济功能 六、现实中的混合经济 混合经济的含义与特点:政府与私人企业的混合;垄断与竞争的混合;多种产权的融合; 市场与政府即“瞧不见的手”与“瞧得见的手”结合;既有私有经济也有共有经济 第二章公共经济主体 一、主体(61-68) 一)政府 政府的基本特征 政府的决策建立在权利的普遍性与强制性的基础上也有强制性、公共性与普遍性。【课税优势;禁止与允许优势;节约交易成本优势;遏制搭便车优势;财务优势;经济权力优势】 从信息上讲,政府采用科层制组织结构,纵向信息流就是主要的。 从动力上讲,政府的动力来源于政治家的政治纲领约束与推动及官僚的升迁欲望。【公民与政治家、政治家与官僚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 二)私人部门 私人部门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可能性

自考经济学试题

自考经济学试题 2014.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导致 A.需求增加 B.需求量增加 C.需求减少 D.需求量减少 2.经济学中所研究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 A.土地、劳动和资本 B.土地、自然资源和风力 C.土地、劳动和金钱 D.土地、机器和风力 3.下列商品中,需求价格弹性最小的是 A.高档服装 B.粮食 C.苹果 D.电视机 4.作为市场价格接受者的厂商是 A.完全竞争厂商 B.完全垄断厂商 C.垄断竞争厂商 D.寡头垄断厂商 5.政府为了扶持某个行业而对该行业产品制定的价格为 A.最高限价 B.最低限价 C.均衡价格 D.供求价格 6.一种所有决策都由政府来决策的经济,被称为 A.混合经济 B.市场经济 C.计划经济 D.有计划的市场经济 7.用支出法核算GDP时,下列哪项是支出之一? A.利息 B.利润 C.投资 D.工资 8.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认为,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决定于 A.总供给 B.总需求 C.总收入 D.总投资 9.根据萨伊定律,在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最终能达到 A.充分就业 B.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C.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D.供求失衡 10.垄断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提高产品价格所引发的通货膨胀属于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C.预期的通货膨胀 D.结构性通货膨胀 11.等成本曲线向外平移,意味着 A.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了 B.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了,且两种要素的比价发生了变化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

帕累托效率效率最大化 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都不可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使任何一人的境况更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就是最佳的,也就是具有效率的;否则就说明资源配置的状况不是最佳的,也就是缺乏效率的。这就是著名的帕累托效率准则。 效率的实现条件:MSB=MSC (重点) MSB是指人们对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MSC则指的是每增加一个单位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值。 MSB=MSC 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即帕累托效率的条件是:配置在每一种物品或服务或劳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结论一种具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可使其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满足这样一种条件,即每一种物品和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社会总效益 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总效益(total social benefit,TSB)是指人们从消费一定量的该种物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社会边际效益 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marginal social benefit,MSB)则是指人们对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公共财政的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存在外部效应的存在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 调节收入分配职能政府拥有强制征税的权力税制设计的巧妙安排各种类型转移性支出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维持总供求的大体制通过制度性安排,使财政发挥某种“自动”的稳定作用 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如造纸厂在生产纸张时,除了生产的纸张以外,对于河流的污染,空气的污染也是一种成本)。 只要一个人和一个企业的行为影响了另一个人或另一个企业,而后者没有为此付费或者收费,外部性就会出现。 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效益,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通常指厂商或个人在正常交易以外为其他厂商或个人提供的便利或施加的成本 外部效应的分类方法正的外部效应负的外部效应

《公共经济学》核心考点复习笔记(经典)

南大《公共经济学》核心考点复习笔记(经典) 第一章绪论 一、政府经济学的经济基础 公共现象或公共行为早已有之,但是公共经济则不是同步出现的。在中国盐铁是否专卖,汉武帝认为要专卖,但是这是公共政策,不是一门学科,没有人系统论证过专卖的好处以及其坏处,公共政策及思想早已有之,但没有公共经济,这些在前资本主义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的职能主要一是组织大型工程(如水利、宫殿以及部分防御设施,像长城等),不存在社会协调不协调的问题,由于自然经济、分散的小农经济,不存在政府宏观调控,中国古代就采取相应办法,把人头税摊丁入亩,这是帝王职能。二是公共职能,如赈灾,民间应当是辅助的,而政府是主体的,赈灾就是政府的事。过去就是有问题提出一个对策,而不是一门学问。 公共政策或经济行为早已有之,但也没有公共经济学。 主要是没有社会大生产,因此,没有宏观调控的需要。 前资本主义社会因没有社会化大生产,因此,也没有出现公共经济学。严格说,在凯恩斯之前也没有公共经济学。因为之前,是自由主义学派,真正为现代经济奠基的是亚当.斯密,公共经济学的很多范畴、假设、名词到现在都在用,如经济人假设、竞争,都是他的奠基,但其本人是自由主义者,反映在他对政府调控是看法,是不用政府管,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政府是守夜人,这是其思想的基点,而且亚当.斯密认为他解决了经济学里的所有问题,而且想通过经济学来解决社会现象,也就是布坎南等人后来的努力,特别是通过经济人假设解决道德、情操问题,这个问题也没有解决,最近由印度学者《从自由看待发展》一书解决了这个问题。 亚当.斯密继承人大卫.理嘉图也坚持了这个观点,以及最后到马歇尔都是自由主义,虽然西方经济学体系完整,且不断发展,但没有人专门研究过政府经济学,这种情况下以及公共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就不可能最终形成。 总之,西方经济的自由主义是公共经济学不能产生的基础。 凯恩斯主义的诞生是公共经济学形成的标志,凯恩斯就是干预主义,涉及到财政就是要用政府宏观手段调控经济,其理论产生的背景有三个:一是资本主义30年代大危机,危机说明市场自发调节的不足。二是同期实行计划经济的苏联未受到影响,其经济不乱。三是第一个走出大危机的美国,就是罗斯福实行干预后走出来的。1936年凯恩斯提出,市场的推动不能使供求平衡,出现了缺口,其想到了政府,要用政府的力量推动这种缺口的闭合,提出了公共财政政策、公共货币政策、公共收入、公共支出等政策,实际上就是通货膨胀的政策,别人问他采用他的政策如何才能不导致通货膨胀,他说,把钞票发到半通货膨胀的临界点状态。公共物品的概念也就产生了,这样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内容都有了,凯恩斯理论也就是政府经济学的诞生,而我们现在比凯恩斯更滑头,更叫人听不懂,现在说的是,刚性的扩张性货币政策。 公共经济学的兴起:一是传统经济学的不足,也就是凯恩斯理论的三个背景。二是战后重建,都是国家与企业的紧密结合,重建是主导,政府与社会各方面紧密结合,这就需要一个理论支持,这不是亚当.斯密的时代,源于凯恩斯,一直到当代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 二、政府经济学的伦理基础 政府部门的社会根本职能就是为人民服务,是增进和保护社会公众利益。增进的途径有两种,一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这种看上去无序,为人个利益,但在为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财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导向公众利益,但是否是整体获利,还是一部分人获利,一部分不获利,甚至是贫困,因此,有可能会引起社会问题,这种进步分解到个人就不一样。美国的基尼系数是0.4,而我们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52,因此,说要用政府手段来平衡,南美就是社会发展了,但贫富差距太大,而东南亚是实行均富的政策,我们的社会整体利益虽提高,但贫富差距扩大,也不是好办法,因此帕累托提出了帕累托最优,也

7全国自考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自学考试西方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3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经济学中,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被称为资源的( ) A.选择性B.约束性 C.节约性D.稀缺性 2.当行政区域规划不变时,一个城市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 ) A.U型曲线B.倒U型曲线 C.水平的直线D.垂直的直线 3.当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为零时,无差异曲线是一条( ) A.水平的直线B.垂直的直线 C.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D.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 4.如果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大于零,则表明该商品是( ) A.正常商品B.低档品 C.劣质品D.吉芬商品 5.生产理论所说的长期是指( ) A.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数量的时期 B.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数量的时期 C.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可变生产要素数量的时期 D.生产者可以调整可变生产要素数量的时期 6.经济学假设厂商的基本目标是( ) A.追求满意的利润B.追求最大的利润 C.满足社会公共需要D.获得最大的销售收入 7.若厂商的产量扩大一倍,而所有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低于一倍,使得成本的增加低于一倍,则厂商的生产存在着( ) A.边际收益递增B.边际收益递减 C.规模经济D.规模不经济 8.垄断竞争市场有别于完全竞争市场的关键特征是( ) A.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数量众多,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数量有限 B.完全竞争市场上的消费者数量众多,垄断竞争市场上的消费者数量有限 C.完全竞争厂商生产的产品是无差异的,垄断竞争厂商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异的D.从长期来看,完全竞争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自由的,垄断竞争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存在障碍 1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 一、名词解释:(考5) 帕累托最优:指资源配置已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也就是说,当经济运行达到了高效率时,一部分人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部分人的处境恶化为代价。这种状态就被称为帕累托最优。(P21) 政府失灵:是指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供给水平不能使个人的需求在现代化议制民主政治中得到很好的满足。具体体现在供给数量过多、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表现在:信息有限;对私人市场反应的控制能力有限;决策时限与效率的限制;政治决策程序的局限性;成本过大) 公共选择:是使用经济学的一系列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政府决策制定的过程,研究在既定的社会公众偏好和政治程序下,政府的决策是怎样制定出来的以及如何改革政治程序和改进决策结果。公共选择理论是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是对投票及相关决策程序的研究,是用经济学的工具揭示公共产品供应和分配的政治决策过程。 用脚投票理论:以自由迁徙为前提,每个居民从个人效用最大化出发,不断迁徙,只有当其个人迁徙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一致时才会停止寻找最佳的地方政府的努力而定居下来,迁徙的根本目的是在公共产品与货币收入中进行选择。 利益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共同利益的人们,为了共同的目的而结合起来,并试图通过影响政府的公共政策实现自身利益的社会集团。它与政党的不同之处在于,利益集团的领导人并不执掌政治机构的权力,但他们通过对政府官员、投票者施加各种压力和影响,以谋求对其成员有利的提案的支持。 外部效应:也称外部性、外溢性、外部经济性或外部不经济性,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种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会使这种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外的第三者无端收益或受损。包括正的外部效性和负的外部效性。它是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之一,也是政府运用财政支出等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的一个重要领域。 国家预算:是指政府,也即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在每一个财政年度的全部公共收入和支出的一览表。换言之,国家预算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公共收支计划的总和。它的主要功能有: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政策取向;对政府规模的控制;是监督和调节国民经济、实施反周期的宏观调控的有力武器。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关立法手段建立专门资金,在劳动者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和机会时提供基本生活上的物质帮助的形式与制度。社会保险主要由退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构成,其享受者以对社会尽义务为前提,是社会保障的主干部分。 林达尔均衡:即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的公共物品或劳务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主动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物品或劳务的资金费用,则公共物品或劳务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这在公共部门经济学中被称为“林达尔均衡”。 拉弗曲线:在一定限度以内,税收收入将随税率的提高而增加,因为税源不会因税收的增加而等比例地减少;当税率超过了这个限度,继续提高税率,则税收收入不但不能增加反而会下降。描绘这种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叫做拉弗曲线。(P193)

05722公共经济学自考知识点汇总

05722公共经济学-目录 第一章公共经济学导论 1.经济学的本质 2.稀缺性 3.效率 4.选择 5.经济学的两大核心思想 6.稀缺性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7.公共经济学 8.公共部门 9生产什么 10.如何生产 11.为谁生产 12.如何做出决策 13.经济学基本问题在公共经济学中的具体化 14.按照“描述”、“分析”、“评估”、“解释”这四个阶段对公共部门的具体经济问题进行分析 15.实证方法 16.实证经济学 17.实证性的表述 18.规范方法 19.规范经济学 20.规范性的表述 2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关系 22.政府行为与政策分析的不完全性 23.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研究步骤 24.传统财政学 25.威廉.配第对国家经费的划分 26.亚当.斯密对财政问题的关注 27.公共经济学与传统财政学的关系 28.公共选择理论 29.公共利益模型 30.公共选择理论对传统“公共利益模型”的质疑 第二章混合经济中的公共部门 31.习惯机制32.指令机制 33.市场机制 34.市场机制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方面 的优越性 35.社会进行资源配置的三种方法各自 的优势和不足 36.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37.自由价格体系的两个基本功能 38.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强调的三个特点 39.亚当.斯密关于“无形之手”的论断 40.“无心之手”促进效率的前提条件 41.“无形之手”与公平分配 42.自由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 43.福利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44.帕累托效率 45.帕累托改进 46.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47.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48.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的成立条件, 福利经济学两个基本定理的成立条件与 现实生活的对照 49.市场失灵 50.市场成功 51.市场影响力 52.外部性 53.市场垄断 54.市场失灵的原因 55.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 56.国家干预经济的理由 57.混合经济的含义 58.混合经济的特征 59.作为经济体制的混合经济 60.秩序导向 61.发展导向 62.各国混合经济体制呈现出差异的原 因 63.当今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混合经济体 制 64.政府在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时代就已 承担的两类公共品 65.公共部门规模扩张的原因 66.公共部门规模扩张对私人部门资源 配置的影响 67.公共部门的规模扩张 68.强制性 69.义务性 70.政府与非政府部门的区别 71.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区别 72.政府面临的经济问题 73.有益物品 74.无益物品 75.政府的配置职能 76.政府的分配职能 77.政府的稳定职能 78.政府执行国际经济政策的职能 79.政府失灵 80.寻租 81.政府出现系统性失灵的原因 82.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 83.政府失灵的原因及其表现 84.强化市场型政府 85.纠正政府失灵的两条思路 86.对政府失灵的纠正 第三章公共产品理论 87.非排他性 88.非竞争性 89.边际成本 90.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区别 91.纯粹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征 92.纯公共产品 93.纯私人产品 94.公共资源 95.准公共产品 96.搭便车问题 97.搭便车问题的解决方案 98.公共产品的两步骤识别方法 99.需求曲线 100.边际收益 101.消费者剩余 102.无谓损失 103.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边际原则 104.公共产品由私人部门生产的效率性 105.政府提供私人产品的两种情况 106.统一提供 107.需求的价格弹性 108.必需品与奢侈品在需求弹性方面的 区别 109.免费供应与无谓损失 110.免费供应与社会公平 111.需求弹性与无谓损失的关系 112.效用 113.基础效用论 114.机会成本 115.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实现 116.需求曲线 117.私人产品的总需求 118.公共产品的总需求 119.私人产品的有效定价原则 120.公共产品的有效定价原则 121.公共产品定价原则与私人产品定价 原则的区别以及共同之处 122.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分析思路 123.林达尔均衡的核心问题 124.“虚假的均衡” 125.混合品的含义 126.混合品的有效供给 127.混合品总需求的确定 128.正外部性 129.负外部性 130.社会成本 131.负外部性产品的过度生产 132.正外部性的生产不足 133.外部性问题与低效率 134.科斯定理 135.交易成本 136.通过谈判协商来实现帕累托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