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程记录(脑梗塞)

病程记录(脑梗塞)
病程记录(脑梗塞)

2013年7月2日15:30 首次病程记录

患者王桂荣,女,49岁,以“右侧肢体无力1天”为主诉入院。(一)病史特点:1.中年患者,急性起病。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10年,血压最高达220/120mmHg,不正规药物治疗。10年前患“面神经炎”,治疗后遗留有口角歪斜。2年前患“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2.1天前,患者无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可独立行走,右手握力差,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无视物不清及复视,无耳鸣、耳闷、听力下降,无言语障碍、意识障碍及抽搐,在当地诊所治疗(药物名量不详”,病情无好转,为进一步诊治,今来我院,门诊以“多发性脑梗塞”收入院。3.查体:体温: 36.3℃,呼吸: 19次/分,脉搏:84次/分,血压: 178/107mmHg。精神差,自动体位,检查合作。巩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4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精神差,言语清,智能检查:计算力、记忆力、理解力及判断力正常,定向力正常。粗测双眼视力、视野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应灵敏,双眼球无凝视。两侧额纹正常,右侧鼻唇沟变浅,示齿口角向左偏斜,伸舌居中,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音低微,左侧上下肢肌力5级,右侧上下肢肌力4级,四肢肌张力、腱反射正常,全身深浅感觉、复合感觉正常,双侧巴彬斯基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颈软,无抵抗,克匿格征阴性,布鲁金斯基征阴性。4.辅助检查:2013年7月2日,头颅螺旋CT:脑干、双侧基底节区、侧脑室体旁及半卵圆中心脑梗塞(部分软化);脑白质脱髓鞘;退行性脑改变。2013年7月2日,血脂七项:甘油三酯:1.74mmol/L, 总胆固醇:5.54mmol/L,低密度脂蛋白:3.15mmol/L。(二)拟诊讨论:1.初步诊断:(1)多发性脑梗塞;(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2.诊断依据:(1)中年患者,急性起病。以“右侧肢体无力1天”为主诉入院。(2)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10年,血压最高达220/120mmHg。(3)查体:右侧中枢性面瘫,左侧上下肢肌力5级,右侧上下肢肌力4级。(4)2013年7月2日,头颅螺旋CT:脑干、双侧基底节区、侧脑室体旁及半卵圆中心脑梗塞(部分软化)。3.鉴别诊断:(1)脑出血:无高颅压症状,头颅螺旋CT 检查已排除。(2)脑瘤,头颅螺旋CT检查不支持。(三)诊疗计划:1.低脂低盐饮食。2.二级护理。3.完善检查,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粪潜血、血脂八项1、肝功十五项、肾功四项、电解质七项、心肌酶谱四项、凝血五项、血流变、血检八项、C反应蛋白、抗O、类风湿因子、胸片、心电图、颈部血管彩超、经颅多普勒等。4.稳定血压,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改善循环、活血化瘀、脑保护剂等药物应用。5.加强对症治疗。患者符合脑梗塞急性期临床路径标准,患者及家属同意进入脑梗塞急性期临床路径。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诊治。

主治医师:2013年7月3日09:00 董爱英副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今晨随董爱英副主任医师查房,患者病情稳定,饮食、睡眠差,大小便正常。查房后分析:1.中年患者,急性起病。以“右侧肢体无力1天”为主诉入院。

2.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10年,血压最高达220/120mmHg。

3.查体:右侧中枢性面瘫,左侧上下肢肌力5级,右侧上下肢肌力4级。

4.2013年7 月2日,头颅螺旋CT:脑干、双侧基底节区、侧脑室体旁及半卵圆中心脑梗塞(部分软化)。目前患者诊断:1.多发性脑梗塞;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治疗上给予稳定血压,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改善循环、活血化瘀、脑保护剂等药物应用,加强对症处理。上级医师指示已执行。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

2013年7月4日09:00 科主任冯学中副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今晨随科主任冯学中副主任医师,患者病情稳定,饮食、睡眠差,大小便正常。查房后分析:1.中年患者,急性起病。以“右侧肢体无力1天”为主诉入院。

2.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10年,血压最高达220/120mmHg。

3.查体:右侧中枢性面瘫,左侧上下肢肌力5级,右侧上下肢肌力4级。

4.2013年7月2日,头颅螺旋CT:脑干、双侧基底节区、侧脑室体旁及半卵圆中心脑梗塞(部分软化)。目前患者诊断:1.多发性脑梗塞;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入院后查血常规、凝血五项无明显异常,粪常规、粪潜血、血检八项、肝功十五项、电解质七项、肾功四项、心肌酶谱四项、C反应蛋白、抗O、类风湿因子均正常,血流变:红细胞沉降率:28mm/h,尿常规:蛋白质(1+),血粘度增高,胸片:心、肺、膈肌未见明显异常,心影大,经颅多普勒:双侧大脑中动脉与前动脉、后动脉供血不足,脑血管弹性较差。颈部血管彩超: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右侧锁骨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治疗上今日开始电针治疗,中频脉冲治疗,红外线治疗,继续给予稳定血压,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改善循环、活血化瘀、脑保护剂等药物应用,加强对症处理。上级医师指示已执行。

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2013年7月7日09:00

今晨查房,患者病情稳定,饮食、睡眠差,大小便正常。查体:血压:142/82 mmHg,神志清,言语清,右侧中枢性面瘫,心肺听诊正常,左侧上下肢肌力5级,右侧上下肢肌力4级,全身深浅感觉、复合感觉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颈软,无抵抗,克匿格征阴性,布鲁金斯基征阴性。治疗上继续给予稳定血压,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改善循环、活血化瘀、脑保护剂等药物应用,电针治疗,中频脉冲治疗,红外线治疗,加强对症处理。主治医师:2013年7月日09:00 科主任冯学中副主任查房记录

今晨随冯学中副主任医师查房,患者病情稳定,饮食、睡眠差,大小便正常。查体:血压:142/82mmHg,神志清,言语清,右侧中枢性面瘫,心肺听诊正常,左侧上下肢肌力5级,右侧上下肢肌力4级,全身深浅感觉、复合感觉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颈软,无抵抗,克匿格征阴性,布鲁金斯基征阴性。昨日复查血常规、凝血五项、肝功九项、电解质七项:治疗上继续给予稳定血压,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改善循环、活血化瘀、脑保护剂等药物应用,电针治疗,中频脉冲治疗,红外线治疗,加强对症处理。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2013年7月日09:00

患者一般情况好,病情稳定,饮食、睡眠差,正常,大小便正常。查体:血压:130/80mmHg,神志清,。患者痊愈、要求,好转出院,董爱英副主任医师查房后同意出院,停医嘱。主治医师:

2013年7月日09:00 出院记录

患者:王桂荣性别:女年龄:49岁

入院日期:2013年7月2日15:10

出院日期:2013年7月日09:00

住院天数:天

入院情况:以“右侧肢体无力1天”为主诉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10年,血压最高达220/120mmHg。入院查体:体温: 36.3℃,呼吸: 19次/分,脉搏:84次/分,血压: 178/107mmHg。精神差,自动体位,检查合作。巩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4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精神差,言语清,智能检查:计算力、记忆力、理解力及判断力正常,定向力正常。粗测双眼视力、视野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应灵敏,双眼球无凝视。两侧额纹正常,右侧鼻唇沟变浅,示齿口角向左偏斜,伸舌居中,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音低微,左侧上下肢肌力5级,右侧上下肢肌力4级,四肢肌张力、腱反射正常,全身深浅感觉、复合感觉正常,双侧巴彬斯基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颈软,无抵抗,克匿格征阴性,布鲁金斯基征阴性。辅助检查:2013年7月2日,头颅螺旋CT:脑干、双侧基底节区、侧脑室体旁及半卵圆中心脑梗塞(部分软化)。2013年7月2日,血脂七项:甘油三酯:1.74mmol/L, 总胆固醇:5.54mmol/L,低密度脂蛋白:3.15mmo l/L。

入院诊断:1.多发性脑梗塞;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诊疗经过:入院后给予稳定血压,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改善循环、活血化瘀、脑保护剂等药物应用,电针治疗,中频脉冲治疗,红外线治疗,加强对症治疗。出院时患者一般情况好,

出院诊断:1.多发性脑梗塞;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出院医嘱:低脂低盐饮食,继续治疗,口服药物预防脑血管病再发,定期复诊。主治医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