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简答题教学资料

传热学简答题教学资料
传热学简答题教学资料

传热学简答题

1.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机理?自然界是否存在单一的热量传递方式?举例

答:三种方式为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热传导是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依靠分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能传递。热对流是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而引起的 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掺混所导致的热量传递过程。热辐射是物体通过由于热的原因而产生的电磁波来传递能量的方式。存在,太阳与地球间的热辐射,固体的热 量由热的一端流向冷的一端。

2. 导热系数及不同相态的材料导热系数差异?

■,

答:

q ,一般来说,导热系数:对于不同物质,金属固体〉非金属固体〉液体〉气体;对于同种物质,固态>液态〉气态。它与物质的种类及热力学状态(温度、压力)等有 ""P —n x

关。

3. 导热、对流、辐射换热之间的区别?

答:导热与辐射中物体各部分是不发生相对位移的,而对流中流体各部分发生相对位移。导热与对流均需要介质才能传递热量且无能量形式的转换,而辐射则不需要介质且有伴随着能量形 式的转换。

4. 什么是温度场?什么是温度梯度?

答:各个时刻物体的各点温度所组成的集合称为温度场。温度梯度是温度变化的速度与方向,它是温度变化最剧烈的方向。

5. 等温线的概念与性质?

答:温度场在同一瞬间相同温度的各点连成的线叫等温线。物体中的任一条等温线要么形成一个封闭的曲线,要么终止在物体表面上,它不会与另一条等温线相交。当等温线图上每两条相 邻等温线的温度间隔相等时,等温线的疏密可直观的反映出不同区域导热热流密度的相对大小,等温线越密,热流密度越大。

6. 导热微分方程及其理论依据?

7.

定解条件及常见边界条件?

1 )初始条件:给出初始时刻的温度分布 2)边界条件:给出导热物体边界上的温度或换热情况。第一类边界条件:规定了边

界上的温度值。第二类边界条件:规定了边界上的热流密度值。第三类边界条件:规定了边界上物体与周围流体间的表面传热系数 h 及流体温度tf 。对稳态问题只需边界条件。

8. 肋片导热的特点及加肋的原因?

答:特点:肋片伸展的方向上有表面的对流传热及辐射传热,因而肋片中沿导热热流方向上热流量是不断变化的。原因:采用肋片可有效的增加换热面积,增加对流传热量。

9. 非稳态导热的基本概念及其区别于稳态导热的基本特点?

答:物体的温度随时间而变化的导热过程称为非稳态导热。区别:非稳态导热过程中在热量传递方向上不同位置处的导热量是不同的。

10. 什么叫集中参数法?实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忽略物体内部导热热阻的简化分析方法称为集中参数法。实质是固体内部的导热热阻远小于其表面的换热热阻时,任何时刻固体内部的温度都趋于一致,以致于可以认为整个固体在同 一瞬间均处于同一温度下。应注意只适用于当

Bi=hl ZX<0.1(平板)、0.05 (圆柱)、0.033 (球)时。

11. 试说明无限大平板的概念并举例子,可以按无限大平板来处理的非稳态导热问题?

答:从X=0的界面开始可以向正向以及上、下方向无限延伸,而在每一个与

X 坐标垂直的截面上物体的温度都相等的物体。例子:一块几何上为有限厚度的平板,起初具有均匀的温度,然

后其一侧表面突然受到热扰动。当扰动的影响还局限在表面附近而尚未深入到平板内部去时,就可把该平板视为

一“半无限大物体"。

12. 对流换热定义?对流换热系数是怎样定义出来的?影响 h 的因素?研究 h 的常用方法?

答:流体流过固体表面时流体与固体间的热量交换称为对流传热。

h ______ 。影响因素:(1)流体流动的动因(2)有无相变(3)流动状态(4)换热表面的几何因素(5)流体的

A? t m

物理性质。研究方法:(1)分析法(2)实验法(3)比拟法(4)数值法。

13.

傅里叶定律中的负号起什么作用?牛顿冷却公式是如何解决的? q h (t s t w )与q h (t w t s )两式各自描述什么对流换热?

答:负号说明热量传递方向与温度升高方向相反。牛顿冷却公式是通过定义温差△

t 的概念来解决的。△ t 恒大于0.。q h (t s t w )是凝结换热,而 q h (t w t s )则是计算流体沸腾

时的换热量。其中

t s 为饱和流体温度, t w 为壁面温度。

答:

pc 二 (丄)(-)(-)

x x y y z z

增量。

,依据为能量守恒定律,即导入微元体的总热流量 +微元体内热源的生成热埠出微元体的总热流量 +微元体热力学能的

答:定解条件:使微分方程获得某一特定问题的解的附加条件。

14. 流体流动边界层及其厚度和热边界层及其厚度的定义?边界层理论的要点?

答:流动边界层:当流体流过固体壁面时,由于流体黏性的作用使得在固体壁面附近存在速度发生剧烈变化的薄层。达到主流速度的 附近流体温度发生剧烈变化的薄层。一般以过余温度为来流过余温度的 99%处定义为其厚度6 t 。要点:1.边界层厚度远小于特征长度;

2.边界层到过渡区,再到湍流,湍流分为湍流核心区,

层流底层;3.把流场分为主流区与边界层区;

4主流区列出惯性流体微分方程,边界层区列粘性流体微分方程。

15. 相似原理的主要内容?怎么判断两物理现象相似?相似原理的用途?通过相似原理对于强制对流换热,自然对流换热,非稳态无限大平板问题可以表示成什么无因次量的函数关系?

答:主要内容:同名相似特征数相等;同一类现象中相似特征数的数量及其间的关系;两个同类物理现象相似的充要条件。判断:同名的已定特征数相等;

得出的结果可以上升到一个代表整个相似组的地位;③实验里只需测量准则数,避免食盐的盲目性;④可以知道实验的安排及实验数据的整理

18. 试叙述流体横掠单管的流动与换热的特征。

答:流体横掠单管流动除了具有边界层特征外,还要发生绕流脱体,而产生回流、漩涡和涡束,换热关联式

Nu CRe n Pr 13,定性温度为(t w t )。

19. 流体平行流过平板换热,流体管内流动换热以及流体绕流圆柱表面换热的流动与换热特点。

1

答:外掠平板:hx

0 332_(Rex )'2 (Pr )1";管内流动: Nu 0.023 Re °8

Pr n ;(加热流体时,n=o.4 ;冷却流体时,n=o.3)绕流圆柱: Nu C Re

Pr? ?(此处c 、n 需

x

查表)。

20. 格拉晓夫数 Gr 的表达式是什么?物理意义?用在什么情况的换热?

答:

Gr

gl

_」,流体体胀系数

v =1/Tm

t (t w t )。是浮升力与粘滞力比值的一种度量,

Gr 数增大表明浮升力作用相对增大。用于自然对流换热。

v

21. 努塞尔建立竖板层流膜状凝结换热模型时做了许多假设,在实际的膜状凝结中,因不满足这些假设因素会对凝结过程带来何种影响?

答(1)蒸汽流速:蒸汽流动方向与液膜向下流动同向时,

h 增大;反之,则 h 减小;(2)液膜过冷度:一定程度下,过冷蒸气可以强化传热( 3)非常物性,实际上物性变化不大,分析结

果无大影响。(4)惯性力,与v 比很小,影响不大。(5)密度影响不大;(6)波动:影响很大,对系数进行修正。

22. 什么是膜状凝结?什么是珠状凝结?珠状凝结与膜状凝结谁好?为什么?竖板壁面的膜状凝结换热热性能与竖板高度有何关系?

答:凝结液体能很好地润湿壁面时,会在壁面上铺展成膜,这种凝结形式称为膜状凝结。当凝结液体不能很好地润湿壁面时,凝结液体在壁面上形成一个个的小液珠,称为珠状凝结。珠状 凝结比较好,因为其表面系数远大于膜状凝结,高度越高,

hx 越小,换热性能越差。

23. 大容器沸腾换热过程有哪几个主要的区域,并指出临界热流密度的工程意义。

答:自然对流区、核态沸腾区、过渡沸腾区、膜态沸腾区。临界热流密度意义:对于依靠控制热流密度来改变工况的加热设备以及冷却水加热的核反应堆,一旦热流密度超过临界热流密 度,工况将跳至稳定膜态沸腾线,△ t 将猛升至近1000C ,可能导致设备烧毁。

24. 凝结和沸腾换热的强化主要有哪些措施?

答:膜状凝结:减薄液膜厚度与及时将传热表面上产生的凝液排走;沸腾换热:在加热表面上尽量增加汽化核心,即产生气泡的地点(表面上的狭缝、空穴、凹坑)。

25. 什么是定向辐射强度?满足兰贝特定律的辐射表面是什么样的表面?试列举几种这样的表面。

答:从黑体单位可见面积发射出去的落到空间任意方向的单位立体角中的能量,称为定向黑体辐射强度。兰贝特定律(余弦定律):黑体单位面积辐射出去的能量在空间的不同方向分布是 不均匀的,按空间纬度角角e 的余弦规律变化:在垂直于该表面的方向最大,而与表面平行的方向为零。黑体表面,漫射物体表面。

26. 什么是角系数?它有些什么性质?请写出其表达式

n

答:表面1发出的辐射能中落到表面 2的百分数称为表面1对表面2的角系数,记为 X 1,2。相对性:

AX 12

A,X 2 1;完整性: X1 . 1 ;可加性: X

i 1

'

27. 辐射换热中的遮热板的效应是什么?怎么强化或削弱辐射换热?

答:是指在两个辐射传热表面之间插入一薄板用以削弱辐射传热的效应。

1、控制表面热阻;

2、控制表面的空间热阻。

28. 为了减少热电偶测量烟气温度的误差,常常在热电偶外面加上遮热罩,试解释遮热罩减少测温误差的原因,以及对遮热罩的要求。

答:①如果使用裸露的热电偶测量高温气流温度

,高温气流以对流方式把热量传给热电偶 ,同时热电偶又以辐射方式把热量传给容器壁。当热电偶的对流传热量等于其辐射散热量时,此时的温

度即为热电偶的指示温度。使用遮热罩后热电偶在遮热罩保护下辐射散热减少,而气体与热电偶间的对流传热增强。此时指示温度可更接近于气体的真实温度,使测量误差减小。②为使遮

99%处距离y 为流动边界层厚度6。热边界层:固体表面 单值性条件相似(初始条件、边

界条件、几何条件、物理条件)。管内强制对流:

Nu=f ( Re, Pr ),自然对流: Nu=f (Gr , Pr ),非稳态:

①减少实验次数,得出一个通用性的规律或结果;②

16. 在非稳态导热问题中的 Bi 数和在对流换热过程中的 Nu 数分别是由什么物理量组成的?它们的定义式是什么?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差别是什么?

答:

Bi 匕1 ? N u

hd

; Bi 是固体内部导热热阻

与界面上换热热阻

丄之比(入为固体导热系数)。

Nu 是流体的Re ul 与

h

V

Pr

V 的函数(入为流体的导热系数) a

17. 写出流体的管槽内湍流强制对流换热的迪图斯一贝尔特

D-B 公式,并说明为什么在中等温差以上时必须加以修正?

答:

Nu 0 023Re 08 Pr n ,加热流体时,n=°.4 ;冷却流体时,n=°.3。因为管子截面上温度是不均匀的,

温度影响粘度,粘度影响

Pr ,因而引起Nu 的变化。

X

1,2 i

i 1

热罩能对热电偶有效地祈祷屏蔽作用;热电偶离开遮热罩端口距离s应大于遮热罩内径d。

29. 影响强制对流换热的主因:①流体流动的起因;②流体有无相变;③流体的流动状态;④换热表面的几何因素;⑤流体的物理性质。 30. 集总参数法?条件?物理意义?:①当 固体内部的导热热阻 小于其表面的换热热阻时,固体内部的温度趋于一致,近似认为固体内部的温度

关,这种忽略物体内部导热热阻的简化方法称为集总参数法。②

Bi < 0.01 :③固体内部导热热阻与界面上换热热阻之比

31. 什么叫临界热绝缘直径?用什么方式可以求得热绝缘直径?怎么求?

32. 什么叫间壁式换热器?在换热量相等,传热系数相等、进出口温差相同的情况下,采用顺流或逆流换热器,哪种所需的换热面积小?

33. 空气在圆管处于紊流充分发展的对流换热,若保持管内流速及其他条件不变,将圆管的直径减少一半,换热系数如何变化?总热量如何变化?

n

hi,u 上_

d 2 4

试解释为什么用测温套管测流体的温度时会存在测温误差?用什么办法可以减少测温误差?

外表面的对流传热,从套管外表面储热管管身的辐射传热。稳态时,套管从压缩气体中获得的热流量正好等于套管向管身的导热及辐射传热之和。因而套管的壁面液体必然低于压缩空气的 温度,即存在测温误差。②选用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做套管,尽量增加套管高度并减小避厚,强化套管与流体间的换热,加上保温材料。

38.膜状凝结?液膜厚度对于膜状凝结换热效果的影响?竖板壁面膜状凝结换热性能与高度关系?①凝结液体能很好得润湿壁面,在壁面上铺展成膜的凝结形式称为膜状凝结;②液膜越厚,

热阻越大,换热能力越差,反之亦然;③由

h=0.943[(gr p 2lX3)/( n (t1-t2))] ?可知,成反比。

Pr ;②因为Pr=v / a ,反映了流体中动量扩散与热扩散动量的能力。动量扩散能力越大,物性的影响传递得越远,因

而流动边界层越厚。而热扩散率反映了材料传递温度变化能力的大小,越大则材料的传热能力越好,因而边界层越薄。所以

Pr 反映了(速度与温度)边界层厚度的相对大小。

40. 固体导热,边界条件为第三类,式为 -hdt/dy|w=h(tw-tf) ,与对流的-hdt/dy|y=O=h(tw-tf) 是否相同?为什么?①不相同;②固体中入为固体的导热系数,

h 为已知数,dt/dy|w 为固体侧

壁面处的温度梯度;对流换热中,入为流体的导热系数, h 为未知数,入dt/dy|y=0 为流体侧壁面处的温度梯度。

41. 常物性无内热多层平壁稳态导热中,若某一层的温度变化率最大,则此层的热阻怎样?为什么?①热阻最大;②在常物性无内热源的条件下,通过各层的热流密度 q 都相等,而某层的

dtm/dxm 最大,则入最小,导热系数最小,则此层的热阻最大

42. Bi 和Fi 的定义式,物理意义?① Bi=hl/ —固体内部的导热热阻与固体表面换热热阻之比;② Fi=a T l 2,表明传热现象的不稳定程度

t 仅是时间T 的一元函数而与空间坐标无

答:

d o

2 ( do 称为临界热绝缘直径,记为

d cr ),用右式求得。大于 d cr 时,d f, R f;小于d cr 时,d f, R j( R 为散热量)

h o

答:冷、热流体由壁面间隔开来而分别位于壁面的两侧。因为

kA t ,由于t 逆 t 顺,所以

A 逆 A 顺。

答:

Nu 0.023Re 08Pr n

0.8

0.023 ul

34. 有一台油-水换热器,水与油分别在管内外作强迫对流换热,

在改变水速(

u 水)和改变油速(u 油)时k 的变化如图,设导热热阻恒定,如要加肋片,

应加在水侧还是油侧

,为什么?

答: 油侧,由图知,

1

k

I ------------------- 1

改变水侧的热阻对 k 改变不大,改变油侧的热阻对 k 变化明显。故主要热阻在油侧,

肋片应加在油侧。

35. 在固体导热问题中,某一边界为第三边界条件,其表达可写为

dt | .),它与对流换热问题中的换热方程

dy l w h(t

w 〔 f 丿

轧0

dy h(t w

是否相同?为什么?

t

f

丿

答:不相同,第三类边界条件

dt

h(t t )中,t w 为未知数,入为固体壁面导热系数;对流换热方程

h(t w t f )

中,h 为未知数,-入为流体的导热系数。

36. 叉、顺排管优缺点:①叉排:优:叉排时流体在管间交替收缩和扩张的弯曲管道中流动,流动扰动剧烈,换热比顺排强。缺点:管束阻力损失大,不易清洗。

②顺排:优:管束阻力较

小, 易于清洗。缺:换热较差

37.

①由于温度计的感温泡与套管顶部直接接触,认为温度计的读数就是套管顶部的温度

ta 。而温度计套管与四周环境发生的热量传递方式:从套管顶端自根部的导热,从压缩空气的套管

39.度量(速度与温度)边界层厚度之比的准则?为什么?①用普朗特数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

实用文档 一、教育学基础知识命题点一教育的词源 什么是教育?从词源上讲,在汉语中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是孟子。《孟子》中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按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西语中教育一词的本意是对人实行引导。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些定义都是基于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哲学观提出来的。无论是西方的解释还是中国的解释,都把教育看作是对人的引导活动。《孟子.尽心上》 命题点二教育的定义 在教育学里,教育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社会活动。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学校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出现在奴隶社会早期。 狭义教育的特点: 第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种专门培养人的活动; 第二,它的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儿童; 第三,它是在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社会活动。 学校教育活动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施加教育影响的人。教育者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的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 教育影响是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或者说是中介。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教育内容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相关的电视影像资料、报刊、广播等信息载体,以及教育环境等;教育手段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师的语言等。 实用文档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三者之间有密切而复杂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和受二者分别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存在于同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或矛盾。在教的活动一教育实践活动中,构成教育活动的复合主体。二者又具有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受教育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教育者是教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教的客体;中,即促进受教育者素质的他们有共同的活动目的,他们有共同的教育活动对象,即教育内容。全面发展。

传热学简答分析题

简答分析题 1.牛顿冷却公式中的△t改用热力学温度△T是否可以? 2.何谓定性温度,一般如何取法。 3.天花板上“结霜”,说明天花板的保温性能是好还是差。 4.同一物体内不同温度的等温线能够相交,对吗?为什么? 5.何谓传热方程式,并写出公式中各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6.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建房用砖采用实心砖还是多孔的空心砖好?为什么? 7.毕渥数和努谢尔数有相同的表达式,二者有何区别? 8.在圆筒壁敷设保温层后,有时反而会增加其散热损失,这是为什么? 9.冬天,在同样的温度下,为什么有风时比无风时感到更冷? 10.试用传热学理论解释热水瓶的保温原理。 11.比较铁、铜、空气、水及冰的导热系数的大小。 12.在空调的房间里,室内温度始终保持在20℃,但在夏季室内仅需穿件单衣,而在冬季却需要穿毛衣,这是什么原因? 13.冬天,经过在白天太阳底下晒过的棉被,晚上盖起来感到很暖和,并且经过拍打以后,效果更加明显。试解释原因。 14.有人将一碗热稀饭置于一盆凉水中进行冷却。为使稀饭凉得更快些,你认为他应搅拌碗中的稀饭还是盆中的凉水?为什么? 15.窗玻璃对红外线几乎不透明,但为什么隔着玻璃晒太阳使人感到暖和? 16.一铁块放入高温炉中加热,从辐射的角度分析铁块的颜色变化过程 17.我们看到的物体呈现某一颜色,解释这一现象。 18.北方深秋季节的清晨,树叶叶面上常常结霜。试问树叶上、下二面哪一面易结箱?为什么? 19.夏天人在同样温度(如:25度)的空气和水中的感觉不一样。为什么? 20.为什么水壶的提把要包上橡胶? 22.某管道外经为2r,外壁温度为tw1,如外包两层厚度均为r(即δ2=δ3=r)、导热系数分别为λ2和λ3(λ2 / λ3=2)的保温材料,外层外表面温度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一、教育与教育学相关考点内容 1、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得得基本精神 (1)要求培养得人就是社会主义事业得建设者与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得与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得发展,培养学生得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 (4)教育目得得实现途径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2、简述教育目得得作用教育目得具有导向、激励与评价得作用。 (1)导向作用.教育目得就是制定教育政策、确立教育制度、选择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手段得重要依据。教育目得对教育有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教育目得对教育活动具有引领作用,也因此成为一种激励得力量。 (3)评价作用。教育目得与培养目标就是衡量与评价教育教学实施效果 得根本依据.评价学校得办学方向、办学质量,评价教师得教学质量,检查学生得学习质量,都必须以教育目得与培养目标为根本依据。 3、简述我国教育目得得基本精神 (1)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统一.我们要求培养得人就是社会主义事业得建设者与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统一. (2)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得与谐发展。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得与谐发展。 (3)坚持个性与社会性得统一。适应时代发展得要求,强调学生在社会发展条件下得个性发展,尤其重视培养学生得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 4、简述素质教育得基本内涵素质教育,就就是全面贯彻党得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得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得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得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素质教育得基本内涵强调: (1)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3)教育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教育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5)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得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得教育,这也就是素质教育得时代特征。 (6)素质教育要贯穿于教育得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得各个方面。 5、简述教育对生产力得促进作用教育对社会生产力得发展就是具有积极作用得: (1)教育可以再生产劳动力。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得知识、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把可能得劳动力转化为现实得劳动力。 (2)教育可以再生产科学知识。教育可以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得科学知识,在较短得时间内被更多得人掌握,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得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得发展. (3)教育可以促进产生技术更新。通过对科学创造得生命载体-人得培养,以及教育过程中得创新,促进生产技术得更新,以此对生产力发展

传热学_简答题

传热过程: 热量从壁一侧的高温流体通过壁传给另一侧的低温流体的过程。 导热系数: 物体中单位温度降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导热量。 热对流: 只依靠流体的宏观运动传递热量的现象称为热对流。 表面传热系数: 单位面积上,流体与壁面之间在单位温差下及单位时间内所能传递的能量。 保温材料: 国家标准规定,凡平均温度不高于350度导热系数不大于0.12w/(m.k )的材料。 温度场: 指某一时刻空间所有各点温度的总称。 热扩散率: a=c ρλ 表示物体被加热或冷却时,物体内各部分温度趋向均匀一致的能力。 临界热绝缘直径c d :对应于总热阻l R 为极小值的保温层外径称为临界热绝缘直径。 集中参数法: 当1.0B i 时,可以近似的认为物体的温度是均匀的,这种忽略物体内部导热热阻,认 为物体温度均匀的分析方法。 辐射力: 单位时间内,物体的每单位面积向半球空间所发射全波长的总能量。 单色辐射力: 单位时间内,物体的每单位面积,在波长λ附近的单位波长间隔内,向半球空间发射的 能量。 定向辐射力: 单位时间内,物体的每单位面积,向半球空间的某给定辐射方向上,在单位立体角内所 发射全波长的能量。 单色定向辐射力: 单位时间内,物体的每单位面积,向半球空间的某给定辐射方向上,在单位立体角 内所发射在波长λ附近的单位波长间隔内的能量。 辐射强度: 单位时间内,在某给定辐射方向上,物体在与发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每单位投影面积,在 单位立体角内所发射全波长的能量称为该方向的辐射强度。 有效辐射:单位时间离开单位面积表面的总辐射能。 辐射隔热:为减少表面间辐射换热而采用高反射比的表面涂层,或在表面加设遮热板,这类措施称为辐 射隔热。 黑体: 能全部吸收外来射线,即1=α的物体。 白体: 能全部反射外来射线,即1=ρ的物体,不论是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透明体: 能被外来射线全部透射,即1=τ的物体。 热流密度: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所传递的热量。 肋片效率: 衡量肋片散热有效程度的指标,定义为在肋片表面平均温度m t 下,肋片的实际散热量φ与 假定整个肋片表面处在肋基温度o t 时的理想散热量o φ的比值。

学科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

一、考查题型、分值及内容 从近2年的初中体育真题中可以发现,一是体育笔试的总分值为150分,其中客观题约占47%,主观题约占53%(见上表),可见,在整份试卷中客观题和主观题都约占据一半的分值。二是从近些年的真题考查内容发现,每年的知识点考查顺序都是有章可循的。 选择题 第1-18题主要考查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保健学的知识点 第19题考查了中外体育发展史(这一题难度较大,对知识面掌握要求较广) 第20题考查了学校体育学的知识点 第21-22题考查了体育心理学 第23-25题考查了体育教学的方法和理论 第26-31题分别从足球、篮球、排球、体操、田径、武术等项目进行考查 第32-35题考查了体育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以及《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等内容。 简答题 第36题考查了运动人体科学和保健学等内容 第37-38题考查点不固定 案例分析题 第39-40题分别都是给出教学中的案例,提出2-3个问题,要求考生根据案例和对体育教学的理解程度来进行回答。 教学设计题需要考生会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体育教学。 【教师资格证笔试】 【初中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点归纳】 考点1:田径类 1)田径运动的定义、内容及分类。

2)田径场地器材的基本知识。考生须知径赛的场地基本知识,重点识记分道宽、分道线、丈量的方法、第1、2、3、4的直曲段分界线等;田赛场地,掌握跳高、跳远、铅球的场地标准以及标准重量等考点。 3)跑、跳、投的技术原理、动作要领及教与学策略。识记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常见运动项目的动作要点以及教学组织,如立定跳远、蹲距式跳远、跳高、双手头后掷实心球、快速跑等。 4)田径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并能结合实际组织、编排校田径运动会。竞赛组织及编排工作,该考点经常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应掌握竞赛规程的内容、学校田径运动会的组织机构及分工、田径运动会秩序册的编排(重点)以及秩序册包含的内容等。裁判工作,该考点常以客观题的形式来呈现,由于田径裁判内容较多,这里就不在一一赘述,但从历年的真题中发现,考查的内容以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的常见比赛项目为主,另外,提醒考生注意的是,一定要去关注一下最新的田径裁判规则,如多哈室内世锦赛开始,国际田联将全面实行竞赛项目中的“零抢跑”规定。 1.跑步属于一种周期性运动项目,每一周期单腿的动作顺序是()(20XX 年上半年) A.后蹬——前摆——折叠——扒地 B.后蹬——折叠——扒地——前摆 C.后蹬——前摆——扒地——折叠 D.后蹬——折叠——前摆——扒地 【教师资格证笔试】 【初中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点归纳】 考点2:篮球类 1)篮球的基本知识及国内外发展史。 2)掌握常见篮球基本技术的动作要领,如双手胸前传接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单手投篮以及运球等。

传热学重点章节典型例题

第一章 1-1 对于附图所示的两种水平夹层,试分析冷、热表面间热量交换的方式有何不同?如果要通过实验来测定夹层中流体的导热系数,应采用哪一种布置? 解:( a )中热量交换的方式主要有热传导和热辐射。 ( b )热量交换的方式主要有热传导,自然对流和热辐射。 所以如果要通过实验来测定夹层中流体的导热系数,应采用( a )布置。 1-7 一炉子的炉墙厚 13cm ,总面积为 20m 2 ,平均导热系数为 1.04w/m · k ,内外壁温分别是 520 ℃及 50 ℃。试计算通过炉墙的热损失。如果所燃用的煤的发热量是 2.09 × 10 4 kJ/kg ,问每天因热损失要用掉多少千克煤? 解:根据傅利叶公式 每天用煤 1-9 在一次测定空气横向流过单根圆管的对流换热实验中,得到下列数据:管壁平均温度 t w = 69 ℃,空气温度 t f = 20 ℃,管子外径 d= 14mm ,加热段长 80mm ,输入加热段的功率 8.5w ,如果全部热量通过对流换热传给空气,试问此时的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多大? 解:根据牛顿冷却公式

1-14 宇宙空间可近似的看作 0K 的真空空间。一航天器在太空中飞行,其外表面平均温度为250K ,表面发射率为 0.7 ,试计算航天器单位表面上的换热量? 解:航天器单位表面上的换热量 1-27 附图所示的空腔由两个平行黑体表面组成,孔腔内抽成真空,且空腔的厚度远小于其高度与宽度。其余已知条件如图。表面 2 是厚δ = 0.1m 的平板的一侧面,其另一侧表面 3 被高温流体加热,平板的平均导热系数λ =17.5w/m ? K ,试问在稳态工况下表面 3 的 t w3 温度为多少? 解: 表面 1 到表面 2 的辐射换热量 = 表面 2 到表面 3 的导热量 第二章

2018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整理74649

2018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整理 一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我够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二、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 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 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三简述小学德育的途径?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3、劳动 4、少先队活动 5、班主任工作 四、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 1、行政方法 2、法律方法 3、教育方法 4、经济方法 5、学术方法五、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 1制度管理法2民主管理法3、学生自主管理法、4情感沟通法5目标管理法 六小学班级管理的原则? 1民主性 2整体性 3高效性 七怎样设计教育研究方案? (1)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 (2)选择研究对象 (3)分析研究变量。 (4)形成研究方案。 八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环节? 1研究的构思与设计2研究的组织与 实施3成果的分析与总结 九教育研究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理 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4教育性原则 十、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应该注意哪 些方面? (1)保持正确姿势,组织适当的体育 活动和体力劳动。 (2)保护牙齿,培养儿童良好的用餐 习惯。 (3)眼和耳的卫生保健。 (4)保持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 习惯。(5)注意用脑卫生。 十一、常用的小学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 演示法 十二、沟通在学校的管理作用? 传递信息、控制、激励、情感交流 十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 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 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心理辅导. 十四、布鲁巴奇的反思方法? 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 行动研究 十五、教学原则定义,有哪几个原 则?原则的定义,注意事项?重点 启发性原则。 答: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 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 基本准则和要求。 原则: 1)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 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 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 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知 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 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 手段。直观教具可分为两类:一是 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 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用语言 作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能够 给学生以感性的知识。 (2)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 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 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 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 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的著名教学要求,这是“启发”一 词的来源。《学记》中提出“道而弗 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 要求,阐明了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 激励、启发。苏格拉底在教学中重 视启发,他善于用启发式来激励和 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答案,即 著名的“产婆术”,教师在引导学生 探求知识过程中起着助产的作用。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 学习主动性是启发的首要问题,教 师要善于因势利导,激发学生主动 性、欲望和兴趣,汇集和发展为推

传热学简答题

1.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机理?自然界是否存在单一的热量传递方式?举例 答:三种方式为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热传导是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依靠分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能传递。热对流是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而引起的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掺混所导致的热量传递过程。热辐射是物体通过由于热的原因而产生的电磁波来传递能量的方式。存在,太阳与地球间的热辐射,固体的热量由热的一端流向冷的一端。 2.导热系数及不同相态的材料导热系数差异? 答:n x t q ??=λ,一般来说,导热系数:对于不同物质,金属固体>非金属固体>液体>气体;对于同种物质,固态>液态>气态。它与物质的种类及热力学状态(温度、压力)等有关。 3.导热、对流、辐射换热之间的区别? 答:导热与辐射中物体各部分是不发生相对位移的,而对流中流体各部分发生相对位移。导热与对流均需要介质才能传递热量且无能量形式的转换,而辐射则不需要介质且有伴随着能量形式的转换。 4.什么是温度场?什么是温度梯度? 答:各个时刻物体的各点温度所组成的集合称为温度场。温度梯度是温度变化的速度与方向,它是温度变化最剧烈的方向。 5.等温线的概念与性质? 答:温度场在同一瞬间相同温度的各点连成的线叫等温线。物体中的任一条等温线要么形成一个封闭的曲线,要么终止在物体表面上,它不会与另一条等温线相交。当等温线图上每两条相邻等温线的温度间隔相等时,等温线的疏密可直观的反映出不同区域导热热流密度的相对大小,等温线越密,热流密度越大。 6.导热微分方程及其理论依据? 答:Φ+????+????+????=??)()()(z t z y t y x t x t pc λλλτ,依据为能量守恒定律,即导入微元体的总热流量+微元体内热源的生成热=导出微元体的总热流量+微元体热力学能的增量。 7.定解条件及常见边界条件? 答:定解条件:使微分方程获得某一特定问题的解的附加条件。1)初始条件:给出初始时刻的温度分布2)边界条件:给出导热物体边界上的温度或换热情况。第一类边界条件:规定了边界上的温度值。第二类边界条件:规定了边界上的热流密度值。第三类边界条件:规定了边界上物体与周围流体间的表面传热系数h 及流体温度tf 。对稳态问题只需边界条件。 8.肋片导热的特点及加肋的原因? 答:特点:肋片伸展的方向上有表面的对流传热及辐射传热,因而肋片中沿导热热流方向上热流量是不断变化的。原因:采用肋片可有效的增加换热面积,增加对流传热量。 9.非稳态导热的基本概念及其区别于稳态导热的基本特点? 答:物体的温度随时间而变化的导热过程称为非稳态导热。区别:非稳态导热过程中在热量传递方向上不同位置处的导热量是不同的。 10.什么叫集中参数法?实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忽略物体内部导热热阻的简化分析方法称为集中参数法。实质是固体内部的导热热阻远小于其表面的换热热阻时,任何时刻固体内部的温度都趋于一致,以致于可以认为整个固体在同一瞬间均处于同一温度下。应注意只适用于当Bi=hl /λ≤0.1(平板)、0.05(圆柱)、0.033(球)时。 11.试说明无限大平板的概念并举例子,可以按无限大平板来处理的非稳态导热问题? 答:从X=0的界面开始可以向正向以及上、下方向无限延伸,而在每一个与X 坐标垂直的截面上物体的温度都相等的物体。例子:一块几何上为有限厚度的平板,起初具有均匀的温度,然后其一侧表面突然受到热扰动。当扰动的影响还局限在表面附近而尚未深入到平板内部去时,就可把该平板视为—“半无限大物体”。 12.对流换热定义?对流换热系数是怎样定义出来的?影响h 的因素?研究h 的常用方法? 答:流体流过固体表面时流体与固体间的热量交换称为对流传热。m t A h ??Φ=。影响因素:(1)流体流动 的动因(2)有无相变(3)流动状态(4)换热表面的几何因素(5)流体的物理性质。研究方法:(1)

最新《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一、简答题:(3X10) 1.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2.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3.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4.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5.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 6.简述全面发展的内容 7.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8.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9.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0.简述四种不同气质类型的特征,并针对不同气质类型如何指导 11.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12.简述新课改下教师教学观的改变 13.简述新课改结构的主要内容 14.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15.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6.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17.建构主义学习观 18.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9.说服教育法的含义和要求 20.简述美育的任务 21.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22.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23.小学班主任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24.先进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各有什么样的心理特点?班主任应该如何进行个别教育 25.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26.简述教学课程的基本规律 27.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28.教学实施的环节 29.简述上好一堂课的标准

30.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历年来考察过的简答题: 【2014年下半年】: 1.简述皮亚杰7-12岁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 2.简述学校联系的基本方式 3.简述教学研究中文检索的基本要求 【2014年上半年】 1.简述我国教肓目的的基本特征 2.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3.简述建立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 【2013年上半年】 1.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2.简述教育报告的-般结构 3.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简述你对这三种学习方法的理解。 【2013年下半年】 1.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2.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3.中学生在安全用电方面犯了哪些常识性错误?你认为小学教师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安全教育? 二、材料分析题(2X20) (一)材料分析题答题结构 1..总起:①这位老师(材料中)遵循了(违背了)体现了、指出……,这种做法有利于、不利于、促使、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②或者直接用知识原理进行阐释。 2..分析:结合材料分点解析(知识点+材料解析,如材料体现几个知识点则分点作答) 3.(总结)对于整个分析进行一两句话的总结。(不做硬性要求) (二)材料分析题知识点积累 1.新课改内容 师生: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 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独特、独立意义的人; 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一、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及小学阶段课程的特点:全民性、义务性、全面性;课程特点是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一)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二)教育目的的主要内容及精神实质 主要内容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精神实质: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强调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及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 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 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加强课程与社会联系、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结合、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高中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等。 三、简述小学德育的途径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3、劳动 4、少先队活动 5、班主任工作 四、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 1、行政方法 2、法律方法 3、教育方法 4、经济方法 5、学术方法 五、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 1、制度管理法 2、民主管理法 3、学生自主管理法 4、情感沟通法 5、目标管理法 六、小学班级管理的原则 1、民主性 2、整体性 3、高效性 七、怎样设计教育研究方案1、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 2、选择研究对象 3、分析研究变量。 4、形成研究方案。 八、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环节 1、研究的构思与设计 2、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3、成果的分析与总结 九、教育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4、教育性原则 十、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1)保持正确姿势,组织适当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2)保护牙齿,培养儿童良好的用餐习惯。 (3)眼和耳的卫生保健。 (4)保持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5)注意用脑卫生。 十一、常用的小学教学方法有哪些?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 十二、沟通在学校的管理作用传递信息、控制、激励、情感交流 十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心理辅导. 十四、布鲁巴奇的反思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十五、教学原则定义及有哪几个原则?注意事项 答: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章节重点分析

了解分析总体考情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小学科目二也就是《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总体考情。整个考试总分150分;时间为120分钟;题量为26道题:其中20道单选每道2分,3道简答每个10分,2道材料分析每道20分,1道教学设计题40分。总体来说,题量并不大,对于120分钟而言,时间是非常充足的。 展开章节重点复习 第一章教育基础(这一章在历年考试中,150分中占到45分左右,占到了30%的比重所以要全题型备考,所谓全题型也就是单选简答材料各种题型。) 第一节历年没考过,所以大家只需要做到答题了解即可;第二节历年只考过一道,2014年下考过校长负责制。因此这一节以选择题备考就可以;第三节教师专业发展考过单选和材料,但是今年再出材料题的概率不大,因此还是以单选题备考;第四节教育研究方法:主要以单选题备考。主要放在具体的方法上。比较方法的不同,这里大家只需抓住每个方法的关键词,考试时能根据关键词选择出来就可以; 第五节教育学基础知识:内容比较多,考试喜欢考,做单选题和简答题备考,还有些高频的考点,教育学的发展中有些主要的人物,历年考过的人物可以放在次重点的地位进行复习。(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还没考过需要大家重点关注);教育与社会部分中教育与文化已经考过,这些可以简单看一下,了解即可。第六节心理学:历年顶多两道单选,考过一次简答题,所以以单选题备考。其中注意、感知觉比较重要,需要大家重点关注,能理解即可。第七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非常重要,考过单选、简答、材料分析,所以这一节还是要以全题型备考。其中课程类型是重点,课程流派历年还没考过,但是还是要重点讲解。关于新课改理念、目标都是考单选题,所以简单看看。而对于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观经常会结合材料来考,或出简答题,所以这些就需要大家重点去看。 第二章学生指导主要以单选、简答备考。这一章在考试中平均占19分,占12%的比例。 第一节主要以单选题备考,重点是要掌握个体身心发展规律,能题解每个规律的意思及带给教学的启示。第二节以单选简答备考:重点是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单选题,皮亚杰虽然考过,但是他还是一个非常热门的人物,还是要重点掌握。第三节:历年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题库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题库 三、简述小学德育的途径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3、劳动 4、少先队活动 5、班主任工作 四、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 1、行政方法 2、法律方法 3、教育方法 4、经济方法 5、学术方法 五、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 1、制度管理法 2、民主管理法 3、学生自主管理法 4、情感沟通法 5、目标管理法 六、小学班级管理的原则 1、民主性 2、整体性 3、高效性 七、怎样设计教育研究方案 1、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 2、选择研究对象 3、分析研究变量。 4、形成研究方案。 八、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环节 1、研究的构思与设计 2、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3、成果的分析与总结 九、教育研究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4、教育性原则 十、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1)保持正确姿势,组织适当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2)保护牙齿,培养儿童良好的用餐习惯。 (3)眼和耳的卫生保健。 (4)保持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5)注意用脑卫生。 十一、常用的小学教学方法有哪些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 十二、沟通在学校的管理作用传递信息、控制、激励、情感交流 十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

小组心理辅导. 十四、布鲁巴奇的反思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十五、教学原则定义及有哪几个原则注意事项 答: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原则: 1、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知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教具可分为两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用语言作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能够给学生以感性的知识。 2、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要求,这是“启发”一词的来源。《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阐明了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激励、启发。苏格拉底在教学中重视启发,他善于用启发式来激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答案,即著名的“产婆术”,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过程中起着助产的作用。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是启发的首要问题,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激发学生主动性、欲望和兴趣,汇集和发展为推动学习的持久动力。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3、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要求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

《传热学》复习题

《传热学》复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3分×5=15分) 1、导热: 2、对流换热: 3、肋片效率: 4﹑膜状凝结: 5﹑灰体; 二、填空题(2分×5=10分) 1.空间辐射热阻可表示为:()。 2、()是热量传递的动力。 3、二维、常物性、无内热源、直角坐标系中的稳态导热微分方程式为()。 4、角系数的确定方法有()两种。 5、温度场是指)。 三、判断题(2分×5=10分) 1、一个灰表面如果是漫反射的,则一定是漫辐射的。() 2、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是:导热,对流换热,辐射换热。() 3﹑当一个表面的吸收率α=1时,可当作一个绝热表面来处理。() 4、管内强迫对流换热时,假定条件相同,弯管的比直管的换热系数大。() 5、一个表面的有效辐射一定不大于它的本身辐射。()。 四、简答题(6分×4=24分) 1、说明哪些因素影响了对流换热

2、简述热辐射的三个特点. 3、说明大气层的温室效应 4、写出努谢尔特准则Nu的表达式并说明努谢尔特准则Nu的物理含义 五、计算题(41分) 1、(14分)有一气体冷凝器,气侧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h1=95W/(㎡.k),壁厚为㎜,λ=。水侧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h2=5800W/(㎡.k)。计算每个环节的热阻以及传热热阻 2、(13分)加热炉置于25℃的厂房内,加热炉外形尺寸为高2.5m、宽3.5m、 长4m,加热外表面温度均匀且维持55℃。如果不考虑辐射作用,试计算加热 炉炉墙的散热量。已知Νu=C n,C=,n=1/3,空气的物性参数为:λ=,Pr=,粘度ν =㎡/S. 3、(14分)温度为99℃的热水进入一个逆流式换热器,并将4℃的冷 水加热到32℃,冷水的流量为1.3Kg/S,热水的流量为2.6Kg/S,总传热系 数为830W/(㎡.K )。试计算换热器面积为多少 (水的比热为C P= )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01教育基础 一、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小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古代小学教育 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古代的小学教育的特点: 1、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 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的管制、灌输来进行,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近现代的小学教育 1、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南洋公学外院是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 2、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设立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7岁儿童,同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 3、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 当代小学教育 1、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志着我国的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1992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小学开始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改革 3、2001年开始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小学教育的现状 1. 小学教育普及率稳步上升 2.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 教师队伍建设日趋完善 4. 办学体制走向多元化 5. 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二、小学教育的特点 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小学生的发展可能性;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1)社会发展层面的基础性 ①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②小学教育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2)个体发展层面的基础性 (3)课程内容层面的基础性 小学教育的义务性(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 小学教育的全面性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三、小学的组织与运行 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 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教务行政管理、教学工作管理、总务工作管理 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计划-实施-检查-总结 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方向性原则、有效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科学规范性原则、系统整体性原则、责任制原则 学校管理的常用方法:行政管理方法、法律法规管理方法、经济管理方法、思想教育方法、数理统计方法 校长负责制成为我国现阶段中小学的管理体制。包括了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三个组成部分。 学校主要职能部门: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教研室、年级组 四、教育学基础知识 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 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 墨翟:兼爱、非攻,注重实用技术。 苏格拉底:产婆术(讥讽-助产术-归纳) 柏拉图:《理想国》,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出者。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代表作《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一、教育与教育学相关考点内容 1.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4)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2.简述教育目的的作用教育目的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作用。 (1)导向作用。教育目的是制定教育政策、确立教育制度、选择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的重要依据。教育目的对教育有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引领作用,也因此成为一种激励的力量。 (3)评价作用。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衡量和评价教育教学实施效果 的根本依据。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都必须以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为根本依据。 3.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坚持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在社会发展条件下的个性发展,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4.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强调: (1)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3)教育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教育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6)素质教育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5.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1)教育可以再生产劳动力。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2)教育可以再生产科学知识。教育可以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被更多的人掌握,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教育可以促进产生技术更新。通过对科学创造的生命载体—人的培养,以及教育过程中的创新,促进生产技术的更新,以此对生产力发展

传热学简答分析题(石工)

一.简答分析题 1.牛顿冷却公式中的△t改用热力学温度△T是否可以? 2.何谓定性温度,一般如何取法。 3.天花板上“结霜”,说明天花板的保温性能是好还是差。 4.同一物体内不同温度的等温线能够相交,对吗?为什么? 5.何谓传热方程式,并写出公式中各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6.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建房用砖采用实心砖还是多孔的空心砖好?为什么? 7.毕渥数和努塞尔数均表达式相同,二者有何区别? 8.在圆筒壁敷设保温层后,有时会增加其散热损失,这是为什么? 9.冬天,在同样的温度下,为什么有风时比无风时感到更冷? 10.试用传热学理论解释热水瓶的保温原理。 11.比较铁、铜、空气、水及冰的导热系数的大小。 12.在空调的房间里,室内温度始终保持在20℃,但在夏季室内仅需穿件单衣,而在冬季却需要穿毛衣,这是什么原因? 13.冬天,经过在白天太阳底下晒过的棉被,晚上盖起来感到很暖和,并且经过拍打以后,效果更加明显。试解释原因。 14.有人将一碗热稀饭置于一盆凉水中进行冷却。为使稀饭凉得更快些,你认为他应搅拌碗中的稀饭还是盆中的凉水?为什么? 15.窗玻璃对红外线几乎不透明,但为什么隔着玻璃晒太阳使人感到暖和? 16.一铁块放入高温炉中加热,从辐射的角度分析铁块的颜色变化过程 17.我们看到的常温物体呈现某一颜色,解释这一现象。 18.北方深秋季节的清晨,树叶叶面上常常结霜。试问树叶上、下面哪一面容易结箱?为什么? 19.夏天人在同样温度(如:25度)的空气和水中的感觉不一样。为什么? 20.为什么水壶的提把要包上橡胶? 22.某管道外经为2r,外壁温度为tw1,如外包两层厚度均为r(即δ2=δ3=r)、导热系数分别为λ2和λ3(λ2 / λ3=2)的保温材料,外层外表面温度为tw2。如将两层保温材料的位置对调,其他条件不变,保温情况变化如何?由此能得出什么结论? 23.强化对流换热措施 24.表面传热系数和传热系数为啥不是物性参数? 25.不凝结气体对膜状凝结换热有何影响? 26.冬天,新建的居民刚住进时比住了很久的旧楼房感觉冷。试从传热学的观点解释原因。 27.利用同一个冰箱储存相同的物质时,试问结霜的冰箱耗电量大还是未结霜的冰箱耗电量大。 28.用套管温度计测量容器内的流体温度,为了减少测温误差,套管材料选用铜还是不锈钢? 29.在什么情况下第三类边界条件可以转换成第一(二)类? 30.对管内强制对流换热,考虑温差修正系数时,为何对气体采用温度形式,而对液体采用粘度形式 31.对管内强制对流换热,为何采用短管和弯管可以强化流体的换热? 32.二滴完全相同的水滴在大气压下分别在表面温度为120度和400度的铁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完整版

1. 1) 2)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 B.教学由教和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2.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3.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 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 B.认识性: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 C.发展性: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但又不仅仅局限于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过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2)学习简介经验必须要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间接经验要与直接基础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辨析)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表明其智力的高低。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1)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的观点。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材料题)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题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5.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的重要规律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2)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学习的推动力 1.,而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 环节。(单选) 2.备课是教师根据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