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文学分类


在闲的时候多多看几本书,而我却闲不住,但并不是在看书,只能推荐几本书,按照使其划分。

文学名著按时期分为三类:

1.中国古代文学

2.中国近代文学

3.中国当代文学(当现代)

下面介绍各个时期的文学大家的代表之作,希望有时间的同学要好好的看看这些书,你会从中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不要每一本都一句一字来看,要学会泛读,这样才会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研究某一本文学名著的价值:

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先秦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

学者金圣叹认为中国古代有六位才子写的书最值得去阅读,这六本书分别是,先秦散文《庄子》、屈原《离骚》、司马迁《史记》、杜甫之诗、以及施耐庵《水浒传》,这五部书堪称中国古代的五朵奇葩。为什么《红楼梦》没有名列其中呢?也许你会这样问,答案如果告诉你的话,也许你会感到可笑,但这是情理之中——因为在金圣叹去世之后,曹雪芹才降临于世,可谓是可悲可叹。在文学成就上,《红楼梦》的的确确算得上是中国的国书,独一无二绝无仅有。

说道红楼梦,个人认为还有一本书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西厢记》虽然是戏曲,但在日常生活中、或在语文教学中、或在学者研究文学中,它的文学价值很高,有很多写法、文章结构值得学习。与《西厢记》并列的而但不被人所认可的《金瓶梅》就大为悲哀了,因为《金瓶梅》中有很多天请说爱关于两性的敏感问题,如果单单抛开这一点,我们会发现,它的写作水平堪称一流,要不现在的《金瓶梅》仍然不断地印刷,但是在遇到黄色的句段时,便会有这样的提醒“此处删去XXX字”。

2.中国近代文学作品(1840年鸦片战争---1949.10.1新中国成立)
3.中国当代文学作品(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

这个时间段的文学作品在每十年之间都有一个变化,每隔十年都有当时时代的特色。

50年代的《创业史》、《红岩》、《红日》、《红旗谱》,这是因为那个时期的人民在进行土地改革,进行大生产,“工业学大寨,农业学大庆”也正是反映了这四本书的中心内容。

60年代的社会动乱,初期并没有什么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所以文学史上算是空白。

70、80年代文学开始复苏,大批的文学青年开始创作,有的回顾文革时期的伤痛,这些书是非常抢眼的,然后就是反映社会底层人民,同情疾苦的作品,像刘心武的《班主任》、宗璞的《红豆》。有一位值得我们大家去关注的一个作家是张贤亮,它的小说《男人的一半》、《绿化树》、被改编成为电影的《木马》,都是经典的文学作品,希望我们尽可能多看一

些这样的书籍,有利无弊。

90年代的文学作品,有了明显的特点在里面。网络文学开始盛行,最初的创始人是台湾的一个叫“痞子蔡”的网络作家,慢慢散开来,很多人接受了这种文学形式。在当代,我极力推荐余华的作品,像《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等……

《活着》这本书写得比较现实但又比较伤感,干起感情脆弱容易动情的人会哭的泪一把鼻涕一把,不信的话你去试试瞧,看了余华的书,会感觉到有些事情不可思议,但他去而确实实地存在。这就是我所探寻生活最深处的精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