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爱立信交换工程硬件安装规范(C版)

(精编)爱立信交换工程硬件安装规范(C版)
(精编)爱立信交换工程硬件安装规范(C版)

(精编)爱立信交换工程硬件安装规范(C版)

《爱立信交换工程硬件安装规范》(2.1C版)

GMCC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2006-06-20

目录

第一章总则3

第二章机房要求4

第三章BYB202 交换设备的安装6

第一节机架的安装6

第二节走线槽的安装8

第三节电缆的布放10

第四节设备接地网11

第五节电缆接头的制作12

第六节机框的安装13

第七节电路板的安装13

第八节收尾工作14

第四章BYB501和AXE810交换设备的安装14

第一节机架的安装14

第二节走线槽的安装16

第三节电缆的布放18

第四节设备接地网19

第五节电缆接头的制作21

第六节机框的安装22

第七节电路板的安装22

第八节绝缘测试23

第九节附件的安装24

第五章DDF架、ODF架的安装24

第六章不同设备之间的绝缘和接地要求25

第七章电源设备的安装28

第一节机架的安装28

第二节走线槽安装29

第三节电缆布放29

第四节模块安装31

第五节设备的接地与防雷31

第六节电池安装32

第七节熔丝开关33

第八节标签34

第九节电气数据34

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34

第一章总则

1.1为适应移动电话交换工程的需要,加强工程的技术管理,保证工程质量,促进移动通信交换工程硬件安装的规范化,特制定本安装规范。

1.2本规范根据有关通信行业标准、设计部门的工程设计文件、爱立信公司等相关厂家的设备技术规范制定。

1.3本规范既是建设单位对工程硬件安装质量的质监细则和对工程验收的评分依据,又是施工单位的技术指导标准。

1.4本验收规范的适用范围为:爱立信交换设备(BYB202、BYB501及AXE810设备上走线安装方式)及配套工程。

1.5在工程实施中,当本规范与设计文件有冲突时,以设计文件为准。

1.6本规范的解释和修改权属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本规范从颁布之日起执行,一切与以往规范的不同之处,以本规范为准。

第二章机房要求

2.1机房高度面积

机房必须有足够的空间高度,以便于安装机架、走线槽和布放电缆。原则上要求机房净高大于或等于3.2m;为了扩容方便,机房面积应足够大,能满足扩容的需要。

2.2机房荷载

机房的楼板至少有4.5kN/m2的荷载能力(电池房的楼板荷载能力至少为6.0kN/m2),以承受机架和电池的压力。

2.3机房装修要求

2.3.1机房内不能作装饰性装修,不得安装吊顶,不铺活动地板,不搞墙裙,不挂可燃窗帘。装修材料需采用非燃、阻燃的材料。

2.3.2机房外门应向走道开启,要求宽度不小于1.5m,高度不小于2.2m;机房门应具有防火、防盗能力。

2.3.3机房的地面必须平整,倾斜度每米不得偏差1mm,地面宜采用水磨石或耐磨砖等,不能采用水泥地面,墙身要求涂墙漆,墙身、天花要求结实,坚固。地面装修必须使用防静电材料。

2.3.4机房内所有电源插座应带有接地保护,其电源不应与照明电源同一回路,若不能单独成一回路时,应选择带有保险丝的插座。

2.4机房照明

2.4.1机房的主要光源应采用荧光灯。机架前照度要求:水平面照度距地面0.8米处≥150-200Lux,直立面照度距地面1.4米处≥30-50Lux。

2.4.2照明电、设备用电、空调用电必须分开布放,不能混合使用。

2.4.3机房内须配置应急灯。当正常照明系统发生故障时,应急灯能提供应急照明。

2.4.4不允许有太阳光直射进机房。如果机房有窗户,必须用遮光纸进行避光处理或用水泥、砖将窗户封闭。

2.5机房环境

要求机房整洁干净,没有灰尘及杂物。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的杂物(如泡沫聚苯乙烯的材料,塑料包装袋/盒,包装袋等)必须及时作清除。

2.6机房防火

2.6.1进线孔洞须用防火泥或阻燃盖板进行密封,要求密封处平整、无缝隙。2.6.2机房内必须配备有效的灭火消防器材,且必须保持性能良好,符合相关消防要求。

2.6.3机房内不得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2.7机房防水

要求机房所有的门、窗和进出线口能防止雨水渗入,机房的墙壁、天花和地板不能有渗水、浸水的现象,机房内不能有水管穿越,不能用洒水式消防器材。2.8机房密封

要求机房有良好的密封性,既能防止灰尘及害虫等从外界进入机房,又便于对机房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2.9机房温度

要求交换机房温度为23℃±2℃,传输机房温度为23℃±2℃,动力机房温度为25℃±3℃。各机房应配有温度计和温度告警设备。

2.10机房湿度

要求机房保持干燥,交换机房湿度在40%-70%范围内,传输机房湿度在40%-70%范围内,动力机房湿度在15%-80%范围内。各机房配有湿度计、湿度告警设备和湿度调节设备(如空调、抽湿机等)。

2.11传输机房、动力机房均指独立设置的机房。若机房中放置了多种设备时,以要求最严格的设备来考虑。如:交换机房与动力电源一起,应执行交换机房标准。

2.12机房空调

机房空调设备性能良好,通风管道应清扫干净,达到洁净度规定要求。

第三章BYB202交换设备的安装

第一节机架的安装

3.1.1机架的位置

3.1.1.1机架的位置以及机架面朝向必须和机房设计平面图一致。

3.1.1.2机架列与列之间的走道距离应为800mm,偏差不应大于5mm。

3.1.2机架的固定

3.1.2.1机架的地脚固定应符合以下五种固定方式(非地震区):

,,,

,,,

(1)

,,,

,,,

(2)

,,

X,XX

X

,,,

(3)

X

XX,X

X,X

X,XX

X

(4)

XX

XX

(5)

备注:X为需钻孔固定点

3.1.2.2架顶固定:机架顶应与Support和Tie-bar固定,每个机架至少安装一个Support,Support的方向应与设计一致,机架与Support连接的螺丝必须

垂直拧紧,Support与Tie-bar连接的螺丝必须方向朝下并垂直拧紧。

3.1.2.3架间固定:两列机架背靠背排列时,机架与相邻机架间的固定螺丝(一般为八颗)必须拧紧。

3.1.3机架的水平及垂直

3.1.3.1机架的水平底座误差每米不大于2mm。

3.1.3.2机架垂直度偏差上下不大于5mm。

3.1.4机架的绝缘

3.1.

4.1机架都必须与地面绝缘,机架脚必须有绝缘塑料片。

3.1.

4.2交换机架设备应与其它设备绝缘。

3.1.5机架安装工艺

3.1.5.1机架脚安装应整齐并拧紧到地,无松动,地脚锁定螺母应拧紧到位。3.1.5.2整列机架面在同一平面,无凹凸现象,且整列偏差不大于5mm。

3.1.5.3机架顶进线口保护条以及机架底进线口盖板应安装正确。

3.1.5.4机架上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补上与原颜色相同的油漆。

3.1.5.5机架内外无灰尘、杂物。施工前机架上方应用防静电材料的盖板遮挡,不得有金属丝或其他杂物掉进机框内,盖板在施工完成后移除。

3.1.6标签

3.1.6.1所有标签必须采用厂家提供的标准标签。

3.1.6.2机架架位标签应贴在机架正面上装饰条距左边缘135mm的位置,且与机房设计平面图相符。

3.1.6.3机架列标签应贴在机架侧面上装饰条中间与边框铝条对齐,与设计平面

图相符。

3.1.6.4功能标签与设计文件相符。

第二节走线槽的安装

3.2.1线槽的安装

3.2.1.1线槽的安装位置

线槽的安装位置应与设计文件相符,左右偏差不得超过50mm。

3.2.1.2Tie-bar以及Top-bar的安装

3.2.1.2.1主线槽为单层400mm时,支撑间隔不大于1600mm。

3.2.1.2.2主线槽为600mm或800mm或双层400mm时,支撑间隔不大于800mm。

3.2.1.2.3Tie-bar伸出机架面的长度为518mm。

3.2.1.2.4Tie-bar或Top-bar伸出机架面的长度超过1000mm时,应加支撑。

3.2.1.2.5U-BAR的接驳口不能设置在线槽的下方.

3.2.1.2.6原则上Tie-bar和Top-bar应就近与柱、墙固定且绝缘。

3.2.1.2.7所有的支撑或吊挂都应与建筑物绝缘。

3.2.1.3线槽的安装

3.2.1.3.1线槽应安装牢固,线槽铺设应成一直线,左右偏差不超过3mm,列槽与主槽须保持垂直。

3.2.1.3.2主线槽应铺设在距机架侧面100mm处。

3.2.1.3.3线槽的大小头方向一致,线槽与线槽的重叠部分一般应为两线槽的有孔位置,重叠部分须在支撑Bar上两端对齐,每条线槽两点支撑。

3.2.1.3.4主线槽与列线槽不应重叠,衔接部分须加绝缘胶皮。

3.2.1.3.5线槽穿过楼板孔或墙孔的地方,应做好绝缘保护,电缆放绑完毕后,应采用阻燃材料封堵洞口。

3.2.2线槽的水平及垂直

3.2.2.1线槽的水平走道应与列架保持平行或直角相交,水平度偏差每米不超出2mm。

3.2.2.2线槽的垂直走道应与地板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超出5mm。

线槽、Tie-bar、Top-bar的安装工艺

3.2.3.1U-bar的朝向应与设计相符。

3.2.3.2线槽与Tie-bar或Top-bar的固定螺丝应拧紧,螺丝露出螺母部分长度应一致。

3.2.3.3同类支撑的朝向应保持一致,无歪斜现象。

3.2.3.4各类U-BAR所做的吊架上下衔接应以两个螺丝固定。吊挂上方的蝴蝶片在其正面上方中间的定位孔必须安装和U-bar固定的螺丝。

3.2.3.5线槽或U-bar如有脱漆的地方应予补上与原颜色相同的油漆,必须保持线槽、U-bar的表面光洁、无损伤。

3.2.3.6线槽或U-bar的切口必须打磨,不能有毛刺,并有相应的防锈措施。

3.2.3.7线槽口必须用胶皮保护,凸出的U-bar必须套上胶盖。

3.2.4在地震区的水泥地面或者活动地板上安装机柜,机柜以及上走线铁件系统绝对不能固定到墙上。

3.2.5机柜的地脚固定不可以做防震固定来用。

3.2.6防震地脚的固定螺丝是是80Nm,当拧到一定力时红色的帽破裂时,露出绿

色的垫圈,并且绿色垫圈不能有损坏,当检查时发现绿色的垫圈坏了,必须保证其固定的扭力力矩在64Nm到68Nm之间。

第三节电缆的布放

3.3.1架间电缆的布放

3.3.1.1布放电缆时应使用梯子,严禁踩机架和线槽上的电缆线。

3.3.1.2布放电缆的规格、截面、路由和位置应符合设计的规定,电缆排列必须整齐,外皮无损伤。

3.3.1.3电缆必须采用整段线料,中间无接头;电源电缆、信号电缆、总线电缆和交/直流电缆应分离布放。

3.3.1.4布放电缆时应尽量避免交叉,并且不得堵住送风通道;电缆转弯应均匀圆滑,电缆弯曲的曲率半径应大于60mm。

3.3.1.5电缆不得压过锋利的边缘,电缆经过下线卡、转弯处、线槽尾端等不平或边缘的地方必须有胶皮保护,防止损伤电缆。

3.3.1.6电缆外表必须整洁干净、不得有杂物和金属屑。

3.3.1.7布放走道电缆必须绑扎,绑扎材料统一,所有扎带的尾部必须剪平、不得拉尖。绑扎后的同类电缆应互相紧密靠拢,外观平直整齐,线扣间距均匀一致,松紧适度,用麻线扎线时必须浸蜡。走线槽上的电缆必须使用蜡线等距离绑扎,不能用扎带。

3.3.2架内电缆的布放

3.3.2.1垂直机架侧的绑扎电缆顺序从里到外分别为信号电缆、BUS电缆、电源电缆,绑扎时必须分开绑扎。

3.3.2.2屏蔽层电缆必须接地牢固,但不应损伤电缆芯线。

3.3.2.3电缆两端必须插接正确,没有错接、漏接,插接部位紧密牢靠,接触良好,插接端子无折断或弯曲现象。

3.3.2.4电缆排列整齐,电缆预留的长度要适中,不能过长或过短。多余长度的电缆必须存放在机柜以外。

3.3.2.5每条电缆两端的标签要整洁美观,清晰可见。

3.3.2.6电缆两端的标签不可丢失,不能用手写标签,标签的尾部必须撕掉。第四节设备接地网

3.4.1总地

3.4.1.1大楼地线系统应采用联合接地的方式,接地电阻必须小于1欧姆。

3.4.1.2机房内直流工作地线排和交流保护地线排应分开,并分别拉一条截面积≥95mm2母地线接入大楼总地线排。

3.4.1.3交换设备的加强地线必须先接到电源正极排。

3.4.2交换设备保护地

3.4.2.1每个机架的地线必须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地网,其接地电阻应小于1欧姆。

3.4.2.2机架的接地必须用50mm2地线牢固的接在地线卡上,且铜芯不能露出地线卡外,接地处铜线部分应为50mm,尾部胶皮部分应为20mm。

3.4.2.3所有接地连接件要求有两点压接。

3.4.2.4机架间的层板互连地线必须连接牢固,并且抗拉力大于50牛顿。

3.4.2.5机框上连出的小地线必须牢固的连在机架的层板上。

3.4.2.6所有地线卡的螺丝必须拧紧(包含未接地线的地线卡)。

3.4.2.7主干地线应布放在Tie-bar或Top-bar的凹槽内,并等距离绑扎,地线的布放流畅美观,外表干净无损伤。

3.4.3交换设备加强地

3.4.3.1交换机架到电源机架的直流电缆最短距离小于5.0m时,必须布放3根50mm2正极加强地线;5.0~7.5m时必须布放2根50mm2正极加强地线,7.5~15.0m时必须布放1根50mm2正极加强地线,超过15m以上不用布放。

3.4.3.2IOG机架到交换机架的布缆长度大于30m时,且IOG机架到电源架的布缆长度小于IOG机架到交换机架时,从IOG机架到电源正极必须布放3根50mm2地线。

3.4.3.3在两相邻机架间的层板互连地线少于3根时,,必须在两相邻机架间增加一根50mm2加强地线。

3.4.3.4IOG机架到交换机架的布缆长度小于10m时,两者之间必须布放1根50mm2地线;布缆长度为10~20m时,两者之间必须布放2根50mm2地线;布缆长度为20m以上时,两者之间须布放3根50mm2地线。

3.4.3.5维护终端使用单独UPS,不论UPS以何种方式供电,还是采用其自身的保护方式接地,不做任何处理;但是必须直接从室内主地线排引一条50mm2的地线到控制室,将终端的外壳通过一条2.5mm2或者6mm2的地线和这条50mm2的地线连接。

第五节电缆接头的制作

3.5.1对电缆进行操作(如打线或做电缆头)时,必须保证其对端没有连接到设备和电路板上。

3.5.2绕接

3.5.2.1电缆线在插针上的芯线部分(0.4mm时)为6-7圈,胶皮部分为1-2圈。

3.5.2.2圈与圈之间要紧密,无重叠,无缝隙。

3.5.2.3芯线在每一插针上绕线的位置齐平,不能太高(一般不超出7mm),不能影响盖盖子。

3.5.2.4绕线不能有驳接,尾端应圆滑,无上翘。

3.5.2.5走线路由不能交叉,要整齐有序。

3.5.2.6芯线不能有损伤,绕线的插针不能断或歪扭。

3.5.2.7绕线后针与针之间的导体安全距离要大于0.5mm。

3.5.3压接

3.5.3.1电缆接头压接牢固,并两点压接。

3.5.3.2压接铜套应与线径相同且压接后接头不变形,铜丝不会外露,无损伤。

3.5.3.3热缩套管必须收缩紧固,外表光滑无破损,上下须扎束。

3.5.3.4线鼻安装时,如需在一个接线柱上安装两根或两根以上的电线电缆时,线鼻不得重叠安装,应采用交叉安装或背靠背安装方式。并且应将较大线鼻安装于下方,较小线鼻安装于上方。

3.5.4焊接

3.5.

4.1要求焊点光滑、平整、无气泡,无虚焊、漏焊。

3.5.

4.2露出屏蔽层的铜丝不能太长,防止有短路的可能。

第六节机框的安装

3.6.1机架上必须配有一个防静电手镯,安装机框的位置必须正确,与爱立信C-Module上机架设备图所标注的位置相符。

3.6.2机框安装到位,固定机框的螺丝齐全,其扭矩必须不小于3N·M。

3.6.3所有机框上的功能标签或产品编号必须正确清晰,不能损伤或丢失。

第七节电路板的安装

3.7.1安装电路板的型号、位置必须与C-module上所给出的型号、位置相符。

3.7.2电路板插装前须检查机柜和机框的卫生,在安装电路板前应将机柜上和机框内的灰尘清除干净。

3.7.3安装的电路板不能偏离机框的槽道或凸出机框的前沿而没插入。

3.7.4电路板不能有弯曲或爆裂的现象。

3.7.5对电路板和其他敏感电路元件操作前必须保持手和周围环境的清洁,操作工具及测试仪表等与电路板保证同一电势,佩戴干净的防静电手镯,工具必须用防静电的工具,操作时不得碰触电路板内的任何电子元件。

3.7.6电路板移除后要立即进行包装,包装要用防静电、遮光胶袋和防震泡沫塑料。

3.7.7为避免设备结露,电子元件等带入另一个温度和/或湿度有很大不同的环境,必须要放置30分钟以上才能拆掉包装。

3.7.8电路板上的固定卡和螺丝必须安装正确牢固。

3.7.9带电操作时必须有当地机房的相关负责人员在场,工具做好绝缘,对所有开关必须做好相关保护;严禁拉扯其他在用的线缆,身上的金属物应取掉并不得佩戴金属眼镜,在交换机架端操作时必须佩戴防静电手镯。

第八节收尾工作

3.8.1机架附件的安装

机架上的各种配件必须安装正确,无损伤、无变形。

3.8.2告警板等附属设备的安装

3.8.2.1告警板安装正确牢固,标识明显。

3.8.2.2终端设备安装完整,连接正确。

3.8.3设备卫生

3.8.3.1机架内外及线槽上无污迹,无灰尘。

3.8.3.2机架内外及线槽上无铁屑,无铜丝或其它的杂物。

第四章BYB501和AXE810交换设备的安装

第一节机架的安装

4.1.1机架位置

4.1.1.1机架的位置以及机架面朝向必须和机房平面设计图一致。

4.1.1.2机架列与列之间的走道距离应为800mm,偏差不大于5mm。

4.1.1.3ET4-1机柜到主设备的安装摆放距离由其预制的电缆长度来决定:

机柜到电源的距离不能超过70米,到DDF/DXF的距离不能超过60米,到告警箱不能超过100米。

4.1.2机架的固定

4.1.2.1机架固定应符合以下六种固定方式(非地震区):

,,,,,

,,,,,,,

(1)(2)(3)

FrontofCabinet

,,,,,

(4)(5)

FrontofCabinet

wall

,,,,,

(6)

FrontofCabinet

备注:为固定点,图(6)为上固定。

4.1.2.2架顶固定:机架顶应与Support和Tie-bar固定,每个机架至少安装一个Support,Support的方向应与设计一致,机架与Support连接的螺丝必须垂直拧紧,Support与Tie-bar的螺丝必须方向朝下并垂直拧紧。

4.1.2.3架间固定:机架间连接定位片的正反安装方向须正确,连接片上的螺丝应垂直拧紧,不应倾斜露出螺杆,扭矩应为5±0.5N?M,连接机架背靠背的连杆上的螺丝应垂直拧紧,扭矩为10±0.5N?M。

4.1.3机架的水平及垂直

4.1.3.1机架的水平底座误差每米不大于2mm。

4.1.3.2机架垂直度上下偏差不超过5mm。

4.1.4机架的绝缘

4.1.4.1所有的机架都必须与地面绝缘,每个机架的地脚必须有绝缘套。固定定位卡的膨胀螺丝必须作可靠的绝缘保护。

4.1.4.2交换机架应与其它设备绝缘。

4.1.5机架安装工艺

4.1.

5.1机架的地脚安装必须拧紧到地,无松动。地脚上的锁定螺母必须拧紧,定位卡上的膨胀螺丝拧紧后不能损伤绝缘垫片。

4.1.

5.2机架的上下装饰挡板必须安装正确,螺丝必须垂直拧紧,与门栓相连的固定螺丝原则上上移至最上或最下并垂直拧紧。

4.1.

5.3整列机架面在同一平面,无凹凸现象,列偏差不大于5mm。

4.1.

5.4机架上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补上与原颜色相同的油漆。

4.1.

5.5施工前机架上方应用防静电材料的盖板遮挡,不得有金属丝或其他杂物掉进机框,盖板在施工完成后移除。机架内外必须保持清洁,无任何金属丝和杂物。

4.1.6标签

4.1.6.1所有标签必须采用厂家提供的标签。

4.1.6.2机架架位的标签与机架顶部的距离为20mm,距离机架的左边沿为30mm。

4.1.6.3列架标签的位置必须正确,列标签与机架顶部的距离为20mm,距离机架前方边沿为55mm。

4.1.6.4功能标签应与设计文件相符。

第二节走线槽的安装

4.2.1线槽的安装

4.2.1.1线槽的安装位置应与设计文件相符,左右偏差不得超过50mm。

4.2.1.2对于机架顶部的列槽:当机架背靠背的厚度为800mm时,单层铺设400mm的线槽;当机架背靠背的厚度为600mm时,双层铺设200mm的线槽。

4.2.1.3线槽应安装牢固,线槽铺设应成一直线,左右偏差不超过3mm,列槽与主槽应保持垂直。

4.2.1.4主线槽应铺设在距机架侧面80mm处。

4.2.1.5线槽的大小头方向一致,线槽与线槽的重叠部分应为两线槽的有孔位置,重叠部分必须在支撑Bar上两端对齐,每条线槽必须有两点支撑。

4.2.1.6主线槽与列线槽不应重叠,衔接部分必须加绝缘胶皮。

4.2.1.7线槽穿过楼板孔或墙洞的地方,应做好绝缘保护,电缆放绑完毕后,应采用阻燃材料封堵洞口。

4.2.1.8线槽的水平走道应与列架保持平行或直角相交,水平度偏差每米不超出2mm。

4.2.1.9线槽的垂直走道应与地板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超出5mm。

4.2.2Tie-bar和Top-bar的安装

4.2.2.1线槽的支撑和吊挂间距应均匀,主线槽为单层400mm时,间隔不大于1600mm。线槽为600mm或800mm或双层铺设400mm时,间隔不大于800mm。

4.2.2.2U-BAR的接驳口不得设置在线槽下方.

4.2.2.3最前或最后一列机架上方的Tie-bar应伸出Support143mm。Top-bar 伸出机架面的长度为120mm。当Top-bar上需铺设400mm主线槽时,Top-bar 伸出机架面的长度为558mm。

4.2.2.4Top-bar或Tie-bar伸出机架面的长度超过1000mm时,必须加支撑。

4.2.2.5必要时,Top-bar或Tie-bar应就近与墙壁固定,且与墙面绝缘。

4.2.2.6所有的支撑必须与墙面、地面、天花绝缘。

4.2.3线槽、Top-bar、Tie-bar的工艺

4.2.3.1线槽吊挂或支撑的安装应整齐牢固,保持垂直,无歪斜现象。

4.2.3.2线槽口必须用胶皮保护,凸出的U-bar口必须套上胶盖。

4.2.3.3同类支撑的方向应一致,无歪斜现象。

4.2.3.4所有固定线槽、U-bar、支撑、吊架的螺丝必须拧紧。

4.2.3.5各类U-BAR所做的吊架上下衔接处应以两个螺丝固定,吊挂上方的蝴蝶片在其正面上方中间的定位孔必须安装和U-bar固定的螺丝。

4.2.3.6线槽或U-bar的切口必须打磨,不能有毛刺,并且涂上相应颜色的防锈油漆。

4.2.3.7线槽或U-bar脱漆或刮伤的部位,必须涂上相应颜色的防锈油漆。

4.2.4在地震区的水泥地面或者活动地板上安装机柜,机柜以及上走线铁件系统绝对不能固定到墙上。

4.2.5机柜的地脚固定不可以做防震固定来用

4.2.6防震地脚的固定螺丝是是80Nm,当拧到一定力时红色的帽破裂时,露出绿色的垫圈,并且绿色垫圈不能有损坏,当检查时发现绿色的垫圈坏了,必须保证其固定的扭力力矩在64Nm到68Nm之间。

第三节电缆的布放

4.3.1架间电缆的布放

4.3.1.1布放电缆时应使用梯子,严禁踩机架和线槽上的电缆。

4.3.1.2布放电缆的规格、截面、路由和位置应符合设计的规定,电缆排列必须整齐,外皮无损伤。

4.3.1.3电缆走线必须根据走线规则,上走线系统时,如果可能,布放电缆从下开始;下走线时,如果可能,布放电缆从上开始。

三层交换原理及示例详解

三层交换原理及示例详解 7.7.5 三层交换原理 二层交换机的二层数据交换一般都是使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专用集成电路)的硬件芯片中的CAM表来实现的,因为是硬件转发,所以转发性能非常高。而三层交换机的三层转发也是依靠ASIC芯片完成的(路由器的路由功能主要依靠CPU软件进行的),但其中除了二层交换用的CAM表外,还保存有专门用于三层转发的三层硬件转发表。 三层交换机的三层交换原理比较复杂,不同网络环境下、不同厂家的三层交换机的三层交换流程都不完全相同。如图7-55所示的仅一个直接连接在一台三层交换机上的两个不同网段主机三层交换的基本流程,各主要步骤解释如下: (1)源主机在发起通信之前,将自己的IP地址与目的主机的IP地址进行比较,如果源主机判断目的主机与自己位于不同网段时,它需要通过网关来递交报文的,所以它首先需要通过一个ARP请求报文获取网关的MAC地址(在源主机不知道网关MAC地址的情形下),即源主机先发送ARP请求帧以获取网关IP地址对应的MAC 地址。 (2)网关在收到源主机发来的ARP请求报文后以一个ARP应答报文进行回应,在应答报文中的“源MAC地址”就包含了网关的MAC地址。 (3)在得到网关的ARP应答后,源主机再用网关MAC地址作为报文的“目的MAC地址”,以源主机的IP 地址作为报文的“源IP地址”,以目的主机的IP地址作为“目的IP地址”,先把发送给目的主机的数据发给网关。 图7-55 三层交换基本流程 (4)网关在收到源主机发送给目的主机的数据后,由于查看得知源主机和目的主机的IP地址不在同一网段,于是把数据报上传到三层交换引擎(ASIC芯片),在里面查看有无目的主机的三层转发表。 (5)如果在三层硬件转发表中没有找到目的主机的对应表项,则向CPU请求查看软件路由表,如果有目的主机所在网段的路由表项,则还需要得到目的主机的MAC地址,因为数据包在链路层是要经过帧封装的。于是三层交换机CPU向目的主机所在网段发送一个ARP广播请求包,以获得目的主机MAC地址。 (6)交换机获得目的主机MAC地址后,向ARP表中添加对应的表项,并转发由源主机到达目的主机的灵气包。同时三层交换机三层引擎会结合路由表生成目的主机的三层硬件转发表。 以后到达目的主机的数据包就可以直接利用三层硬件转发表中的转发表项进行数据交换,不用再查看CPU中的路由表了。 以上流程适用位于不同VLAN(网段)中的主机互访时属于这种情况,这时用于互连的交换机作三层交换转发。这就是“一次路由,多次交换”的原理。 7.7.6 三层交换示例 在三层交换中,同一交换机上的不同网段主机通信和不同交换机上的不同网段主机通信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只是具体流程有所区别。本节仅以比较简单的“同一交换机上的不同网段主机通信”这种情形来解释上节介绍的三层交换原理。

三层交换机配置实例

三层交换综合实验 一般来讲,设计方案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用户需求 ◆????? 需求分析 ◆????? 使用什么技术来实现用户需求 ◆????? 设计原则 ◆????? 拓扑图 ◆????? 设备清单 一、模拟设计方案 【用户需求】 1.应用背景描述 某公司新建办公大楼,布线工程已经与大楼内装修同步完成。现公司需要建设大楼内部的办公网络系统。大楼的设备间位于大楼一层,可用于放置核心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网管工作站、电话交换机等设备。在每层办公楼中有楼层配线间,用来放置接入层交换机与配线架。目前公司工程部25人、销售部25人、发展部25人、人事部10人、财务部加经理共15人。 2.用户需求 为公司提供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管理、资源共享及信息交流等全方位的服务,目前的信息点数大约100个,今后有扩充到200个的可能。 公司的很多业务依托于网络,要求网络的性能满足高效的办公要求。同时对网络的可靠性要求也很高,要求在办公时间内,网络不能宕掉。因此,在网络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网络设备的可靠性。同时,无论是网络设备还是网络线路,都应该考虑冗余备份。不能因为单点故障,而导致整个网络的瘫痪,影响公司业务的正常进行。 公司需要通过专线连接外部网络。 【需求分析】 为了实现网络的高速、高性能、高可靠性还有冗余备份功能,主要用于双核心拓扑结构的网络中。

本实验采用双核心拓扑结构,将三层交换技术和VTP、STP、EthernetChannel 综合运用。 【设计方案】 1、在交换机上配置VLAN,控制广播流量 2、配置2台三层交换机之间的EthernetChannel,实现三层交换机之间的高速互通 3、配置VTP,实现单一平台管理VLAN, 同时启用修剪,减少中继端口上不必要的广播信息量 4、配置STP,实现冗余备份、负载分担、避免环路 5、在三层交换机上配置VLAN间路由,实现不同VLAN之间互通 6、通过路由连入外网,可以通过静态路由或RIP路由协议 【网络拓扑】 根据用户对可靠性的要求,我们将网络设计为双核心结构,为了保证高性能,采用双核心进行负载分担。当其中的一台核心交换机出现故障的时候,数据能自动转换到另一台交换机上,起到冗余备份作用。 注意:本实验为了测试与外网的连通性,使用一个简单网络

三层交换机工作原理及特点

三层交换机 三层交换机就是具有部分路由器功能的交换机,三层交换机的最重要目的是加快大型局域网内部的数据交换,所具有的路由功能也是为这目的服务的,能够做到一次路由,多次转发。对于数据包转发等规律性的过程由硬件高速实现,而象路由信息更新、路由表维护、路由计算、路由确定等功能,由软件实现。 应用背景 出于安全和管理方便的考虑,主要是为了减小广播风暴的危害,必须把大型局域网按功能或地域等因素划成一个个小的局域网,这就使VLAN技术在网络中得以大量应用,而各个不同VLAN间的通信都要经过路由器来完成转发,随着网间互访的不断增加。单纯使用路由器来实现网间访问,不但由于端口数量有限,而且路由速度较慢,从而限制了网络的规模和访问速度。基于这种情况三层交换机便应运而生,三层交换机是为IP设计的,接口类型简单,拥有很强二层包处理能力,非常适用于大型局域网内的数据路由与交换,它既可以工作在协议第三层替代或部分完成传统路由器的功能,同时又具有几乎第二层交换的速度,且价格相对便宜些。 在企业网和教学网中,一般会将三层交换机用在网络的核心层,用三层交换机上的千兆端口或百兆端口连接不同的子网或VLAN。不过应清醒认识到三层交换机出现最重要的目的是加快大型局域网内部的数据交换,所具备的路由功能也多是围绕这一目的而展开的,所以它的路由功能没有同一档次的专业路由器强。毕竟在安全、协议支持等方面还有许多欠缺,并不能完全取代路由器工作。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典型的做法是:处于同一个局域网中的各个子网的互联以及局域网中VLAN间的路由,用三层交换机来代替路由器,而只有局域网与公网互联之间要实现跨地域的网络访问时,才通过专业路由器。 三层交换机工作原理 三层交换技术就是二层交换技术+三层转发技术。传统的交换技术是在OSI网络标准模型中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进行操作的,而三层交换技术是在网络模型中的第三层实现了数据包的高速转发。应用第三层交换技术即可实现网络路由的功能,又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状况做到最优的网络性能。 为什么使用三层交换机? 1、网络骨干少不了三层交换 要说三层交换机在诸多网络设备中的作用,用“中流砥柱”形容并不为过。在校园网、城域教育网中,从骨干网、城域网骨干、汇聚层都有三层交换机的用武之地,尤其是核心骨干网一定要用三层交换机,否则整个网络成千上万台的计算机都在一个子网中,不仅毫无安全可言,也会因为无法分割广播域而无法隔离广播风暴。

迈普交换机常用命令管理守则

迈普交换机常用命令管 理守则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迈普交换机常用命令手册 目录

1、各种命令模式介绍及模式间切换方法 1)普通用户模式 ,输入用户名及口令后,默认进入“普通用户模式”,执行quit命令退出。 2)特权用户模式 在普通用户模式下执行enable命令,输入口令后进入“特权用户模式”,执行disable 命令退回到普通用户模式。 注明:在该模式可以查看端口概述信息、查看交换机配置、查看交换机版本等,但无法修改交换机配置。 3)全局模式 在特权模式下执行configterminal命令进入“全局模式”,执行exit命令退回到特权模式下。 备注:该模式可以配置交换机运行所需的全局参数,但无法执行TELNET操作。 4)端口配置模式 在全局模式下或者接口模式下执行interface命令(同时指定相应的接口类型、接口号),进入“端口配置模式”,执行exit命令退回到全局配置模式。 备注:在该模式下,可以对端口进行配置。如:设置端口类型、设置端口归属VLAN、开启或关闭端口POE功能等。 2、交换机维护常用命令 1)查看当前交换机的配置信息 【命令】showrunning-config 【命令模式】特权模式或全局模式 【示例】

2)查看当前交换机端口的概述信息 【命令】showinterethernetstatus 【命令模式】特权模式或全局模式 【示例】 3)查看当前交换机端口的POE状态 【命令】showpowerinlineinterface 【命令模式】特权模式或全局模式 【示例】 4)查看当前交换机的MAC地址表的内容 【命令】showmac-address-table 【命令模式】特权模式或全局模式 【示例】 5)查看当前交换机的ARP映射表 【命令】showarp 【命令模式】特权模式或全局模式 【示例】 6)查看当前交换机的型号 【命令】showversion 【命令模式】特权模式或全局模式 【示例】 7)开启和关闭交换机端口 【命令】开启/关闭:shutdown/noshutdown 【命令模式】端口配置模式

H3C三层交换机配置实例

H3C三层交换机配置实例 1 网络拓扑图 (1) 2 配置要求 (1) 3划分VLAN并描述 (2) 3.1进入系统视图 (2) 3.2 创建VLAN并描述 (2) 4 给VLAN设置网关 (3) 4.1 VLAN1的IP地址设置 (3) 4.2 VLAN100的网关设置 (3) 4.3 VLAN101的网关设置 (3) 4.4 VLAN102的网关设置 (3) 4.5 VLAN103的网关设置 (4) 5 给VLAN指定端口,设置端口类型 (4) 5.1 VLAN100指定端口 (4) 5.2 VLAN102指定端口 (4) 5.3 VLAN1/101/103指定端口 (5) 6 配置路由协议 (6) 6.1 默认路由 (6) 6.2配置流分类 (6) 6.3 定义行为 (6) 6.4 应用QOS策略 (6) 6.5 接口配置QOS策略 (7)

1 网络拓扑图 图1-1 网络拓扑图 2 配置要求 用户1网络:172.16.1.0/24 至出口1网络:172.16.100.0/24 用户2网络:192.168.1.0/24 至出口2网络:192.168.100.0/24实现功能:用户1通过互联网出口1,用户2通过互联网出口2。

3划分VLAN并描述 3.1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进入系统视图 图3-1 系统视图 3.2 创建VLAN并描述 [H3C]vlan 1 //本交换机使用 [H3C-vlan1]description Manager //描述为“Manager” [H3C-vlan1]quit [H3C]vlan 100 //划分vlan100 [H3C-vlan100]description VLAN 100 //描述为“VLAN 100”[H3C-vlan100]quit [H3C]vlan 101 //划分vlan101 [H3C-vlan101]description VLAN 101 //描述为“VLAN 101”[H3C-vlan101]quit [H3C]vlan 102 //划分vlan102 [H3C-vlan102]description VLAN 102 //描述为“VLAN 102”[H3C-vlan102]quit [H3C]vlan 103 //划分vlan103 [H3C-vlan103]description VLAN 103 //描述为“VLAN 103”[H3C-vlan103]quit [H3C] 图3-2 划分VLAN及描述

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二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技术是发展比较成熟,二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 具体如下: (1)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先读取包头中的源MAC地址,这样它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 (2)再去读取包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 (3)如表中有与这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把数据包直接复制到这端口上 三层交换机: 三层交换技术就是将路由技术与交换技术合二为一的技术。在对第一个数据流进行路由后,它将会产生一个MAC地址与IP地址的映射表,当同样的数据流再次通过时,将根据此表直接从二层通过而不是再次路由,从而消除了路由器进行路由选择而造成网络的延迟,提高了数据包转发的效率. 路由器:传统地,路由器工作于OSI七层协议中的第三层,其主要任务是接收来自一个网络接口的数据包,根据其中所含的目的地址,决定转发到下一个目的地址。因此,路由器首先得在转发路由表中查找它的目的地址,若找到了目的地址,就在数据包的帧格前添加下一个MAC地址,同时IP数据包头的TTL(Time To Live)域也开始减数,并重新计算校验和。当数据包被送到输出端口时,它需要按顺序等待,以便被传送到输出链路上。 路由器在工作时能够按照某种路由通信协议查找设备中的路由表。如果到某一特定节点有一条以上的路径,则基本预先确定的路由准则是选择最优(或最经济)的传输路径。由于各种网络段和其相互连接情况可能会因环境变化而变化,因此路由情况的信息一般也按所使用的路由信息协议的规定而定时更新。 主要区别:二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三层交换机工作在网络层,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华为交换机常用命令

华为交换机常用命令: 1、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显示当前配置 2、display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1/4 显示接口信息 3、display packet-filter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1/4 显示接口acl应用信息 4、display acl all 显示所有acl设置3900系列交换机 5、display acl config all 显示所有acl设置6500系列交换机 6、display arp 10.78.4.1 显示该ip地址的mac地址,所接交换机的端口位置 7、display cpu显示cpu信息 8、system-view 进入系统图(配置交换机),等于config t 命令 9、acl number 5000 在system-view命令后使用,进入acl配置状态 10、rule 0 deny 0806 ffff 24 0a4e0401 f 40 在上面的命令后使用,,acl 配置例子 11、rule 1 permit 0806 ffff 24 000fe218ded7 f 34 //在上面的命令后使用,acl配置例子 12、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9 //在system-view命令后使用,进入接口配置状态 13、[86ZX-S6503-GigabitEthernet1/0/9]qos //在上面的命令后使用,进入接口qos配置 14、[86ZX-S6503-qosb-GigabitEthernet1/0/9]packet-filter inbound user-group 5000 //在上面的命令后使用,在接口上应用进站的acl 15、[Build4-2_S3928TP-GigabitEthernet1/1/4]packet-filter outbound user-group 5001 //在接口上应用出站的acl 16、undo acl number 5000 //取消acl number 5000 的设置 17、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0.78.1.1 preference 60 //设置路由 18、reset counters interface Ethernet 1/0/14 //重置接口信息 19、save //保存设置 20、quit //退出(此信息仅为分享之用,我们不排除对您并不适用的可能。另,如此信息侵犯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华为路由器交换机配置命令:交换机命令 [Quidway]discur;显示当前配置 [Quidway]displaycurrent-configuration;显示当前配置 [Quidway]displayinterfaces;显示接口信息 [Quidway]displayvlanall;显示路由信息 [Quidway]displayversion;显示版本信息 [Quidway]superpassword;修改特权用户密码 [Quidway]sysname;交换机命名

三层交换机配置实例

---------------------------------------------------------------最新资料推荐------------------------------------------------------ 三层交换机配置实例 三层交换综合实验一般来讲,设计方案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用户需求需求分析使用什么技术来实现用户需求设计原则拓扑图设备清单一、模拟设计方案【用户需求】 1. 应用背景描述某公司新建办公大楼,布线工程已经与大楼内装修同步完成。 现公司需要建设大楼内部的办公网络系统。 大楼的设备间位于大楼一层,可用于放置核心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网管工作站、电话交换机等设备。 在每层办公楼中有楼层配线间,用来放置接入层交换机与配线架。 目前公司工程部 25 人、销售部 25人、发展部 25 人、人事部 10 人、财务部加经理共 15 人。 2. 用户需求为公司提供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管理、资源共享及信息交流等全方位的服务,目前的信息点数大约 100 个,今后有扩充到 200 个的可能。 公司的很多业务依托于网络,要求网络的性能满足高效的办公要求。 同时对网络的可靠性要求也很高,要求在办公时间内,网络不能宕掉。 1 / 14

因此,在网络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网络设备的可靠性。 同时,无论是网络设备还是网络线路,都应该考虑冗余备份。 不能因为单点故障,而导致整个网络的瘫痪,影响公司业务的正常进行。 公司需要通过专线连接外部网络。 【需求分析】为了实现网络的高速、高性能、高可靠性还有冗余备份功能,主要用于双核心拓扑结构的网络中。 本实验采用双核心拓扑结构,将三层交换技术和 VTP、 STP、EthernetChannel综合运用。 【设计方案】 1、在交换机上配置 VLAN,控制广播流量 2、配置 2 台三层交换机之间的 EthernetChannel,实现三层交换机之间的高速互通 3、配置 VTP,实现单一平台管理 VLAN,同时启用修剪,减少中继端口上不必要的广播信息量 4、配置 STP,实现冗余备份、负载分担、避免环路 5、在三层交换机上配置 VLAN 间路由,实现不同 VLAN 之间互通 6、通过路由连入外网,可以通过静态路由或 RIP 路由协议【网络拓扑】根据用户对可靠性的要求,我们将网络设计为双核心结构,为了保证高性能,采用双核心进行负载分担。 当其中的一台核心交换机出现故障的时候,数据能自动转换到另一台交换机上,起到冗余备份作用。 注意: 本实验为了测试与外网的连通性,使用一个简单网络【设备

三层交换机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思路

三层交换机还是比较常用的,于是我研究了一下三层交换机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思路,在这里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有用。本文在介绍三层交换技术和三层交换机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一款三层交换机的设计,依照该设计实现的三层交换机已投入实际运行。 1. 引言传统路由器在网络中起到隔离网络、隔离广播、路由转发以及防火墙的作业,并且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路由器的负荷也在迅速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出于安全和管理方便等方面的考虑,VLAN (虚拟局域网)技术在网络中大量应用。VLAN 技术可以逻辑隔离各个不同的网段、端口甚至主机,而各个不同VLAN 间的通信都要经过路由器来完成转发。由于局域网中数据流量很大,VLAN 间大量的信息交换都要通过路由器来完成转发,这时候随着数据流量的不断增长路由器就成为了网络的瓶颈。为了解决局域网络的这个瓶颈,很多企业内部、学校和小区建设局域网时都采用了三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技术将交换技术引入到网络层,三层交换机的应用也从最初网络中心的骨干层、汇聚层一直渗透到网络边缘的接入 2. 第三层交换技术 2.1三层交换的概念第三层交换技术也称为IP 交换技术或高速路由技术等,是相对于传统交换概念而提出的。众所周知,传统的交换技术是在OSI 网络标准模型中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进行操作的,而第三层交换技术是在网络模型中的第三层实现了数据包的高速转发。简单地说,第三层交换技术就是:第二层交换技术+第三层转发技术,这是一种利用第三层协议中的信息来加强第二层交换功能的机制。一个具有第三层交换功能的设备是一个带有第三层路由功能的第二层交换机,但它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并不是简单地把路由器设备的硬件及软件简单地叠加在局域网交换机上。 2.2 三层交换的原理从硬件的实现上看,目前,第二层交换机的接口模块都是通过高速背板/ 总线交换数据的。在第三层交换机中,与路由器有关的第三层路由硬件模块也插接在高速背板/总线上,这种方式使得路由模块可以与需要路由的其他模块间高速地交换数据,从而突破了传统的外接路由器接口速率的限制(10Mbit/s ——100Mbit/s )。在软件方面,第三层交换机将传统的基于软件的路由器重新进行了界定: (1)数据封包的转发:如IP/IPX 封包的转发,这些有规律的过程通过硬件高速实现; (2)第三层路由软件:如路由信息的更新、路由表维护、路由计算、路由的确定等功能,用优化、高效的软件实现。 假设有两个使用IP 协议的站点,通过第三层交换机进行通信的过程为:若发送站点 A 在开始发送时,已知目的站 B 的IP 地址,但尚不知道它在局域网上发送所需要的MAC 地址,则需要采用地址解析(ARP )来确定 B 的MAC 地址。 A 把自己的IP 地址与 B 的IP 地址比较,采用其软件中配置的子网掩码提取出网络地址来确定 B 是否与自己在同一子网内。若 B 与 A 在同一子网内, A 广播一个ARP 请求, B 返回其MAC 地址, A 得到 B 的MAC 地址后将这一地址缓存起来,并用此MAC 地址封包转发数据,第二层交换模块查找MAC 地址表确定将数据包发向目的端口。若两个站点不在同一子网内,则 A 要向"缺省网关"发出ARP (地址解析)封包,而"缺省网关”的IP地址已经在系统软件中设置,这个IP地址实际上对应第三层交换机的第三层交换模块。当 A 对"缺省网关"的IP 地址广播出一个

交换机常用操作指令-华为(DOC)

华为交换机常用指令 一、交换机设备登陆及配置: 1、设备登陆配置 我中心维护汇聚和热点交换机,交换机类型为5300、2300和GPON,交换机使用secure CRT软件登录。交换机使用之前需要刷机,使用secureCRT配置:协议是serial,端口com12,波特流9600,流控制不配置。刷交换机所需要的信息:在3a模式下用户名和密码;snmp 为网络管理协议,配置网管所需的指令,固定不变; telnet配置——远程登陆配置信息。 登陆汇聚和热点交换机首先93-5交换机(核心交换机),登录协议选择ssh登录,登陆其它交换机在93-5上使用telnet(远程登陆)命令跳转,只能单向。 核心交换机登陆用户名:hanxu69309,密码:Hx#9309。华为汇聚和热点交换机的登陆用户名和密码都为huaweitest。 其他核心交换机的登录地址: 93-5 211.137.192.8 (交换机型号为9312) 65-1 120.192.23.36 (交换机型号为6500) 65-2 120.192.23.37 (交换机型号为6500) 85-1 120.192.22.129 (交换机型号为8500) 85-2 120.192.22.130 (交换机型号为8500) 93-1 211.137.192.1 (交换机型号为9306) 2、交换机配置思路: 配置设备名称。 管理AP所需要配置的信息 管理交换机配置的信息 在3a模式下配置,配置以下用户名和密码。(配置固定) snmp为网络管理协议,下面为加入网管所配置的指令,固定不变。 telnet配置——远程登陆配置信息 3、数据准备: 管理VLAN的ID。 交换机的管理IP。

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三者之间的主要区别

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三者之间的主要区别(转)2009-10-15 09:06 二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技术是发展比较成熟,二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 具体如下: (1)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先读取包头中的源MAC地址,这样它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 (2)再去读取包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 (3)如表中有与这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把数据包直接复制到这端口上。 三层交换机: 三层交换技术就是将路由技术与交换技术合二为一的技术。在对第一个数据流进行路由后,它将会产生一个MAC地址与IP地址的映射表,当同样的数据流再次通过时,将根据此表直接从二层通过而不是再次路由,从而消除了路由器进行路由选择而造成网络的延迟,提高了数据包转发的效率。 路由器:传统地,路由器工作于OSI七层协议中的第三层,其主要任务是接收来自一个网络接口的数据包,根据其中所含的目的地址,决定转发到下一个目的地址。因此,路由器首先得在转发路由表中查找它的目的地址,若找到了目的地址,就在数据包的帧格前添加下一个MAC地址,同时IP数据包头的TTL(Time To Live)域也开始减数,并重新计算校验和。当数据包被送到输出端口时,它需要按顺序等待,以便被传送到输出链路上。 路由器在工作时能够按照某种路由通信协议查找设备中的路由表。如果到某一特定节点有一条以上的路径,则基本预先确定的路由准则是选择最优(或最经济)的传输路径。由于各种网络段和其相互连接情况可能会因环境变化而变化,因此路由情况的信息一般也按所使用的路由信息协议的规定而定时更新。 主要区别:二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三层交换机工作在网络层,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具体区别如下: 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的区别: 三层交换机使用了三层交换技术 简单地说,三层交换技术就是:二层交换技术+三层转发技术。它解决了局域网中网段划分之后,网段中子网必须依赖路由器进行管理的局面,解决了传统路由器低速、复杂所造成的网络瓶颈问题。

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的配置_实例(图解)

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的配置实例(图解) 目的:学会使用三层交换与路由器让处于不同网段的网络相互通信 实验步骤:一:二层交换机的配置: 在三个二层交换机上分别划出两VLAN,并将二层交换机上与三层交换或路由器上的接线设置为trunk接口 二:三层交换机的配置: 1:首先在三层交换上划出两个VLAN,并进入VLAN为其配置IP,此IP将作为与他相连PC的网关。 2:将与二层交换机相连的线同样设置为trunk接线,并将三层交换与路由器连接的线设置为路由接口(no switchsport) 3:将路由器和下面的交换机进行单臂路由的配置 实验最终结果:拓扑图下各个PC均能相互通信

交换机的配置命令: SW 0: Switch> Switch>en Switch#conf Configuring from terminal, memory, or network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Switch(config)#vlan 2 Switch(config-vlan)#exit Switch(config)#int f0/2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Switch(config-if)#no shut Switch(config-if)#int f0/3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3, changed state to down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3, changed state to up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 SW 1: Switch>en Switch#conf Configuring from terminal, memory, or network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Switch(config)#int f0/2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 Access VLAN does not exist. Creating vlan 2 Switch(config-if)#no shut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int f0/3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3, changed state to down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3, changed state to up Switch(config-if)# SW 2: Switch>en Switch#conf Configuring from terminal, memory, or network [terminal]?

华为三层交换机配置实例分析

华为三层交换机配置实例一例 服务器1双网卡,内网IP:192.168.0.1,其它计算机通过其代理上网 PORT1属于VLAN1 PORT2属于VLAN2 PORT3属于VLAN3 VLAN1的机器可以正常上网 配置VLAN2的计算机的网关为:192.168.1.254 配置VLAN3的计算机的网关为:192.168.2.254 即可实现VLAN间互联 如果VLAN2和VLAN3的计算机要通过服务器1上网 则需在三层交换机上配置默认路由 系统视图下: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92.168.0.1 然后再在服务器1上配置回程路由 进入命令提示符 route add 192.168.1.0 255.255.255.0 192.168.0.254 route add 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0.254 这个时候vlan2和vlan3中的计算机就可以通过服务器1访问internet了~~ 华为路由器与CISCO路由器在配置上的差别" 华为路由器与同档次的CISCO路由器在功能特性与配置界面上完全一致,有些方面还根据国内用户的需求作了很好的改进。例如中英文可切换的配置与调试界面,使中文用户再也不用面对着一大堆的英文专业单词而无从下手了。另外它的软件升级,远程配置,备份中心,PPP回拨,路由器热备份等,对用户来说均是极有用的功能特性。 在配置方面,华为路由器以前的软件版本(VRP1.0-相当于CISCO的IOS)与CISCO有细微的差别,但目前的版本(VRP1.1)已和CISCO兼容,下面首先介绍VRP软件的升级方法,然后给出配置上的说明。 一、VRP软件升级操作 升级前用户应了解自己路由器的硬件配置以及相应的引导软件bootrom的版本,因为这关系到是否可以升级以及升级的方法,否则升级失败会导致路由器不能运行。在此我们以从VRP1.0升级到VRP1.1为例说明升级的方法。 1.路由器配置电缆一端与PC机的串口一端与路由器的console口连接 2.在win95/98下建立使用直连线的超级终端,参数如下: 波特率9600,数据位8,停止位1,无效验,无流控,VT100终端类型 3.超级终端连机后打开路由器电源,屏幕上会出现引导信息,在出现: Press Ctrl-B to enter Boot Menu. 时三秒内按下Ctrl+b,会提示输入密码 Please input Bootrom password: 默认密码为空,直接回车进入引导菜单Boot Menu,在该菜单下选1,即Download application program升级VRP软件,之后屏幕提示选择下载波特率,我们一般选择38400 bps,随即出现提示信息: Download speed is 38400 bps.Please change the terminal's speed to 38400 bps,and select XMODEM protocol.Press ENTER key when ready. 此时进入超级终端“属性”,修改波特率为38400,修改后应断开超级终端的连接,再进入连接状态,以使新属性起效,之后屏幕提示: Downloading…CCC 这表示路由器已进入等待接收文件的状态,我们可以选择超级终端的文件“发送”功能,选定相应的VRP软件文件名,通讯协议选Xmodem,之后超级终端自动发送文件到路由器中,整个传送过程大约耗时8分半钟。完成后有提示信息出现,系统会将收到的VRP软件写入Flash Memory覆盖原来的系统,此时整个升级过程完成,系统提示改回超级终端的波特率: Restore the terminal's speed to 9600 bps. Press ENTER key when ready. 修改完后记住进行超级终端的断开和连接操作使新属性起效,之后路由器软件开始启动,用show ver命令将看见

迈普交换机常用命令手册

迈普交换机常用命令手册 目录 1、各种命令模式介绍及模式间切换方法 (2) 1)普通用户模式 (2) 2)特权用户模式 (2) 3)全局模式 (2) 4)端口配置模式 (3) 2、交换机维护常用命令 (3) 1)查看当前交换机的配置信息 (3) 2)查看当前交换机端口的概述信息 (3) 3)查看当前交换机端口的POE状态 (4) 4)查看当前交换机的MAC地址表的内容 (5) 5)查看当前交换机的ARP映射表 (5) 6)查看当前交换机的型号 (6) 7)开启和关闭交换机端口 (6) 8)开启和关闭交换机端口POE 功能 (6) 9)配置交换机端口的模式(access/hybrid/trunk)及归属VLAN。 (6) 10)保存当前交换机配置信息 (7) 11)重启当前交换机 (7) 3、现网中用到的交换机型号及口令 (7)

1、各种命令模式介绍及模式间切换方法 1)普通用户模式 通过H3C AC()跳转到迈普交换机,输入用户名及口令后,默认进入“普通用户模式”,执行quit命令退出。 2)特权用户模式 在普通用户模式下执行enable命令,输入口令后进入“特权用户模式”,执行disable 命令退回到普通用户模式。 注明:在该模式可以查看端口概述信息、查看交换机配置、查看交换机版本等,但无法修改交换机配置。 3)全局模式 在特权模式下执行config terminal命令进入“全局模式”,执行exit命令退回到特权模式下。

备注:该模式可以配置交换机运行所需的全局参数,但无法执行TELNET操作。 4)端口配置模式 在全局模式下或者接口模式下执行interface命令(同时指定相应的接口类型、接口号),进入“端口配置模式”,执行exit命令退回到全局配置模式。 备注:在该模式下,可以对端口进行配置。如:设置端口类型、设置端口归属VLAN、开启或关闭端口POE功能等。 2、交换机维护常用命令 1)查看当前交换机的配置信息 【命令】show running-config 【命令模式】特权模式或全局模式 【示例】 2)查看当前交换机端口的概述信息 【命令】show inter ethernet status 【命令模式】特权模式或全局模式 【示例】

三层交换机路由配置实例

三层交换机路由配置 一、三层交换机VLAN间路由建立 某公司有两个主要部门:技术部和销售部,分处于不同的办公室,为了安全和便于管理对两个部门的主机进行了VLAN划分,技术部和销售部分处于不同VLAN。现由于业务需要销售部和技术部的主机能够相互访问,获得相应资源,两个部门的交换机通过一台三层交换机进行连接。 在交换机上建立2个Vlan:Vlan10分配给技术部及Vlan20分配给销售部。为了实现两部门的主机能够相互访问,在三层交换机上开启路由功能,并在Vlan10中设置IP地址为192.168.10.1;在Vlan20中设置IP地址为192.168.20.1,查看三层交换机路由表,会发现在三层交换机路由表内有2条直连路由信息,实现在不同网络之间路由数据包,从而达到2个部门的主机可以相互访问,拓朴图如图所示。 第1步:开启三层交换机路由功能 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config)#hostname s3550

S3550(conifg)#ip routing 第2步:建立Vlan,并分配端口 S3550(conifg)#vlan 10 S3550(config-vlan)#name sales S3550(config-vlan)#exit S3550(conifg)#vlan 20 S3550(config-vlan)#name technical S3550(config-vlan)#exit S3550(conifg)# S3550(conif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0 S3550(conif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S3550(conif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S3550(conifg-if)#exit S3550(conif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0 S3550(conif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S3550(conif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S3550(config-vlan)#exit S3550(config)# 第3步:配置三层交换机端口的路由功能 S3550(config)#interface vlan 10 S3550(conifg-if)#ip address 192.168.10.1 255.255.255.0 S3550(conifg-if)#no shutdown

说明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三者之间的主要区别

说明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三者之间的主要区别2008-05-08 15:02 二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技术是发展比较成熟,二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 具体如下: (1)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先读取包头中的源MAC地址,这样它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 (2)再去读取包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 (3)如表中有与这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把数据包直接复制到这端口上. 三层交换机: 三层交换技术就是将路由技术与交换技术合二为一的技术。在对第一个数据流进行路由后,它将会产生一个MAC地址与IP地址的映射表,当同样的数据流再次通过时,将根据此表直接从二层通过而不是再次路由,从而消除了路由器进行路由选择而造成网络的延迟,提高了数据包转发的效率. 路由器:传统地,路由器工作于OSI七层协议中的第三层,其主要任务是接收来自一个网络接口的数据包,根据其中所含的目的地址,决定转发到下一个目的地址。因此,路由器首先得在转发路由表中查找它的目的地址,若找到了目的地址,就在数据包的帧格前添加下一个MAC地址,同时IP数据包头的TTL(Time To Live)域也开始减数,并重新计算校验和。当数据包被送到输出端口时,它需要按顺序等待,以便被传送到输出链路上。 路由器在工作时能够按照某种路由通信协议查找设备中的路由表。如果到某一特定节点有一条以上的路径,则基本预先确定的路由准则是选择最优(或最经济)的传输路径。由于各种网络段和其相互连接情况可能会因环境变化而变化,因此路由情况的信息一般也按所使用的路由信息协议的规定而定时更新。 主要区别:二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三层交换机工作在网络层,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具体区别如下: 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的区别: 三层交换机使用了三层交换技术 简单地说,三层交换技术就是:二层交换技术+三层转发技术。它解决了局域网中网段划分之后,网段中子网必须依赖路由器进行管理的局面,解决了传统路由器低速、复杂所造成的网络瓶颈问题。 什么是三层交换 三层交换(也称多层交换技术,或IP交换技术)是相对于传统交换概念而提出的。众所周知,传统的交换技术是在OSI网络标准模型中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进行*作的,而三层交换技术是在网络模型中的第三层实现了数据包的高速转发。简单地说,三层交换技术就是:二层交换技术+三层转发技术。 三层交换技术的出现,解决了局域网中网段划分之后,网段中子网必须依赖路由

爱立信常见交换机故障处理流程

常见爱立信交换机故障处理流程 TT计费停 1)〈CHODP:FN=TT;连续看几次,如果指针不变,则确认TT计费停 2)〈CHOFP:FN=TT;看那些计费子文件是CLOSE,那些计费子文件是OPEN 3)〈CHOFI:FN=TT,FILEID=;打开另一个状态为CLOSE的计费子文件 CHOFP:FILE=TTFILE03; 4)〈CHODP:FN=TT;连续看几次,如果指针变,TT计费恢复正常;如果指针仍然不变,则重复3)、4)直到TT计费恢复正常;如果把所有的计费子文件都打开,指针仍然不变,则马上通知交换室。(计费恢复正常后,除了能够正常计费子文件外,其他的计费子文件都要关闭,如果更改了计费子文件要通知立信计费中心) 2.CPFAULT 〈REPCI;测试出错部件。 〈REMCI:MAG=,PCB=;根据REPCI指令结果把最大怀疑坏的对应值填入。 〈RECCI;测试并复位。如果CPFAULT不能消除,则报交换室。 3.RP(EM)FAULT 〈REPRI:RP=,(EM=); 〈REMRI:RP=,(EM=),PCB=;根据REPRI指令结果把最大怀疑坏的对应值填入。〈RECRI:rp=;如果RPFAULT不能消除,则报交换室。 4.EMRPFAULT 〈REPEI:EMG=,EMRP=; 〈REMEI:EMG=,MAG=,PCB=; 〈RECEI:EMG=,PCB=; 如果不能恢复,还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EXEDP:EMG=,EM=; 〈BLODI:DEV=; 〈BLEEI:EMG=,EM=; 〈BLEEE:EMG=,EM=; 〈BLODE:DEV=;如果EMRPFAULT不能消除,则报交换室。 5.TSMFAULT 〈GSSTP;检查TSM的状态。 〈GSDSP;清除干扰源。 〈GSBLI:TSM=;闭TSM。 〈GSTEI:TSM=;测TSM。 〈GSBLE:TSM=;解TSM。等待5分钟,如果TSMFAULT不能消除,则报交换室。 6.系统时钟故障 〈NSSTP;时钟状态。 〈NSBLI:DIP=;闭时钟(参数可为RCM、CCM、DIP、EXT) 〈NSTEI:DIP=;测时钟(参数可为RCM、CCM、DIP、EXT) 测试结果为FAULTLESS,则解闭时钟,否则报障 〈NSBLE:DIP=;解时钟(参数可为RCM、CCM、DIP、EXT) 如果系统时钟状态仍然不能正常,则报交换室。 7.SNTFAULT 〈NSSTP:S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