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振动的高精度测量原理

微振动的高精度测量原理
微振动的高精度测量原理

微振动的测量原理及其应用

吴志超(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指导教师:许海峰

摘要:振动是指描述系统状态的参量(如位移、电压)在其基准值上下交替变化的过程。狭义的指机械振动,即力学系统中的振动。电磁振动习惯上称为振荡。力学系统能维持振动,必须具有弹性和惯性。由于弹性,系统偏离其平衡位置时,会产生回复力,促使系统返回原来位置;由于惯性,系统在返回平衡位置的过程中积累了动能,从而使系统越过平衡位置向另一侧运动。正是由于弹性和惯性的相互影响,才造成系统的振动。

对振动的研究意义非常重大。通过掌握振动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用以确定和限制振动时,工程结构和机械产品的性能、寿命及安全的有害影响;本文介绍了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微振动的测量原理,可以运用振动理论去创造和设计新型振动设备、仪表及自动化装置。主题词:微振动;测量原理;应用

Abstract:Vibration refers to describe the system state parameters (such as displacement, voltage) in its benchmark fluctuation variations of process. In its narrow sense means mechanical vibration, namely the mechanical system of vibration. Electromagnetic vibration habit is called on oscillation. Mechanical system can maintain vibration, must have the flexibility and inertia. Due to its equilibrium elasticity, system deviation position, can produce reply force, prompting system; return to its original position Because of inertia, system in return balance position process accumulated the kinetic energy, so that the system across to the other side movement balance position. Because of elasticity and inertia mutual influence, just cause system vibration.

The vibration research significance of very significant. Through mastery of vibration of basic theory and analysis method to determine and restrictions vibrating engineering structural and mechanical product performance, the life and the safety of harmful influenc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tact and contact-less two micro vibration measuring principle of vibration theory, and can be used to create and design a new vibration equipment,

instrument and automatic device.

Keywords:Micro vibration ;Measuring principle;Application

1. 测量原理

1.1接触式压电传感器振动测试原理

压电式传感器所用的压电材料(如天然石英、人工极化陶瓷等)在受到一定的机械荷载时,会在压电材料的极化面上产生电荷,其电荷量与所受的载荷成正比。当压电晶体片受力时,晶体的两表面上聚集等量的正、负电荷,由于晶体片的绝缘电阻很高,因此压电晶体片相当于一只平行板电容器,如图1所示。其电容量为:

晶体片上产生的电压量与作用力的关系为:

式中:ε为压电晶体的介电常数;A为晶体片(构成极板)的面积;d为晶体片的厚度;d33为压电系数;F为沿晶轴施加的力。

图1 压电晶体内部等效图

压电式加速度计的晶体片确定后,d33、d、ε、A都是常数,则晶体片上产生的电压量与作用力成正比。测量时,将压电式加速度计基座与试件刚性固定在一起(安装基面粗糙度不超过0.41μm。当加速度计受振动时,由于压电片具有的压电效应,它的2个表面上就会产生交变电荷(电压)。而此交变电荷(电压)又与作用力成正比,因此交变电荷(电压)与试件的加速度成正比。这就是压电式加速度计能够将振动加速度转变成为电量进行测振的原理。

典型的振动测试系统由压电式加速度计、电荷放大器、动态信号分析仪组成,如图2所示。被测对象的振动加速度信号经传感器拾振,由传感器电缆将加速度信号送入该系统电荷放大器,电荷放大器将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并放大,通过数据采集测试仪采样,便实现了对信号的采集。采集得到的信号可以通过计算机实时显示、分析和处理,也可以将信号保存,或进行二次处理。

图2 振动测试系统

1.2 非接触式外差干涉仪测量系统原理

外差式激光干涉仪利用的是光学多普勒效应,即当光源和光电检测器固定不动,光波在运动物体上反射或散射后,光电检测器所接收到的光波发生频率变化。激光多普勒测振是基于被测物振动、或位移,其部分散射光含有其运动速度或位移、相位信息的理论。

外差式激光振动测量系统基本构成如图3所示,为外差式激光振动幅、相位特性测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它主要由激振系统、外差式激光干涉仪、信号调理系统、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组成。其中,外差式激光干涉仪采用马赫-泽德干涉仪(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 。将马赫泽德干涉仪与正弦直线(水平或垂直) 振动台或柱面为衍射光栅旋转振动台的激振系统相匹配,就可以实现正弦直线或正弦旋转振动量的精确量。

图 3 外差式激光振动测量系统基本构成

激光器发出的光束经偏振分光镜后被分离为测量和参考两路光束。参考光束经过反射镜,由布拉格盒BC(Bragg cell) 进行声光调制后,射向分光镜。测量光束经过偏振分光镜、透镜和1/4 波片后,照射在运动物体表面并被反射回来,与参考光束发生干涉,并由光电检测器完成干涉信号的接收和检测。参考光路中的布拉格盒,通过晶振信号对参考光的光频进行频移和调制。

此系统应用于直线振动测量时,在0.1Hz~20kHz 范围内,振幅测量可以达到1 nm ,灵敏度幅值校准不确定度优于1 % ,相位校准不确定度优于1°;应用于旋转振动测量时,在0.3 Hz~1 kHz 范围内,角位移幅值测量可以达到1μrad ,灵敏度幅值校准不确定度优于15 % ,相位校准不确定度优于0.5度。

2. 微振动测量系统的应用

2.1 接触点式微振动测量系统的应用

随着模具行业、航空制造业对加工速度、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以及高速加工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制造商面临着如何在实现较高加工速度的同时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问题。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可以对采集到的加速度信息进行贝叶斯估算和传感器融合算法进行刀具中心点TCP速度的估算。在数控机床运行中,通过DAS加速度传感器

将刀具中心点TCP的加速度读取到Orchestra运动控制平台中进行速度估算,将此估算的结果与激光跟踪仪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达到验证基于加速度传感器估算TCP速度的有效性(模型如图4)。需要注意的是,DAS加速度传感器,主要安装在刀具中心点TCP的附近位置。

通过采集加速度传感器的测量信息并在车床控制系统平台下开发的振动控制方案能够在不降低加工精度的前提下,提升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和表面质量

图 4 数控车床振动控的基本构成

2.2 非接触式微振动测量系统的应用

外差式干涉仪测量系统可以应用在非接触式心脏监测,利用干涉测量的方法,激光多普勒振动测量术可以精确地逐点测量面速度,系统的工作频率通常在几十MHz至不足1Hz的频率范围内。有关实验表明,使用激光传感器(即波长为632.8 nm,输出功率<1 mW 的He- Ne激光光源) 来执行振动速度测量,分辨率可高达0.5微米/秒。

这种被称之为心振图( VCG) 的光学分析方法采用激光束监测胸腔壁的振动速度和位移量,取代了用电学分析方法测量、收集心脏跳动的电信号。最大优点是提供了一种测量传播至胸腔壁的P波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医生可根据P波评估患者生命信号的监测结果。无需使用电极贴片触及患者的皮肤,只须用低功率的红光激光束对患者的胸部进行照射,然后测量、分析反射回来的光信号即完成整个测量过程。输出的电压信号以20 mm/s/V 的灵敏度转换为速度信号,由于仪器所需的功率很低,所以不需要采取特殊的安全措施。

用这种光学方法获得的信息数据与心电图所提供的信息数据一样,此外还能向医生提供一些与患者心脏机械功能和与患者呼吸频率相关的信息数据。这种方法非常适于监测那些

皮肤烧伤的患者、放在恒温箱中的新生婴儿和其他一些不适于用电极贴片去接触皮肤的患者。更重要的是,这种光学监测方法消除了电磁干扰或者因电极贴片放置得不适当而导致的读出数据不精确的弊端。

结论

传统的振动测量分为机械法和电测法,由于机械法有着其固有的缺陷,且一般为接触式测量,已不能满足要求日益提高的工程测量,多数电测法具有灵敏度高,频率范围,动态、线性范围宽、便于分析和遥测等优点,所以取代了机械法成为了振动测量领域里主要测量方法,但是它在测量过程中易受电磁干扰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不能满足超高分辨率,超高精度的测量要求。随着近些年来,光学测试技术的不断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基于光电技术的测量方法,几乎全部实现非接触式测量。与传统的接触式测量方法相比较,这类方法具有结构简单,精度高,耐高压,耐腐蚀,能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下可靠运行,抗电磁干扰,动态范围大,无损测量等一系列优点,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前景非常的广阔。

参考文献

【1】俞本立、孟军:微振动的高精度测量,光电工程,2006,(1)

【2】俞本立、吴许强:基于光纤激光器的微振动信号保真拾取干涉仪,量子电子学报,2006,(4)

【3】孟迎军、华敏:用于微振动测量的微型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构建,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6)

【4】周小伟:工件状况对动平衡检测的影响,机械制造,2003,(07)

【5】金杰、焦强、刘剑飞、曾祥烨: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的发展及应用前景,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1,(01)

【6】聂秋华:掺稀土元素光纤激光器和放大器综述(中),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02)

高精度超声波测距系统设计

高精度超声波测距系统设计。 引言 利用超声波测量距离的原理可简单描述为:超声波定期发送超声波,遭遇障碍物时发生反射,发射波经由接收器接收并转化为电信号,这样测距技术只要测出发送和接收的时间差, 然后按照下式计算,即可求出距离: 由于超声波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较远,因而超声波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如测距仪和物位测量仪等都可以通过超声波来实现。利用超声波检测往往比较迅速、方便、计算简单、易于做到实时控制,并且在测量精度方面能达到工业实用的要求, 因此,广泛应用于倒车提醒、建筑工地、工业现场等的距离测量。目前的测距量程上能达到百米数量级,测量的精度往往能达到厘米数量级。本文在分析现有超声波测距技术基础之上, 给出了一种改进方案,测量精度可达毫米级。 2 系统方案分析与论证 2.1 影响精度的因素分析 根据超声波测距式(1)可知测距的误差主要是由超声波的传播速度误差和测量距离传播 的时间误差引起的。 对于时间误差主要由发送计时点和接收计时点准确性确定,为了能够提高计时点选择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了对发射信号和加收信号通过校正的方式来实现准确计时。此外,当要求测距误差小于 1 mm时,假定超声波速度C=344 m/s(20℃室温),忽略声速的传播误差。则测距误差s△t<0.000 002 907 s,即2.907 ms。根据以上过计算可知,在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是准确的前提下,测量距离的传播时间差值精度只要在达到微秒级,就能保证测距误差小于1 mm的误差。使用的12 MHz晶体作时钟基准的89C51单片机定时器能方便的计数到1μs的精度,因此系统采用AT89S51的定一时器能保证时间误差在 1 mm的测量范围内。

(共振现象及其应用)的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共振现象及其应用 班级:08级物理师范(2)班姓名:学号: 一、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任何物体产生振动后,由于其本身的构成、大小、形状等物理特性,原先以多种频率开始的振动,渐渐会固定在某一频率上振动,这个频率叫做该物体的“固有频率”,因为它与该物体的物理特性有关。当人们从外界再给这个物体加上一个振动(称为策动)时,如果策动力的频率与该物体的固有频率正好相同,物体振动的振幅达到最大,这种现象叫做“共振”。物体产生共振时,由于它能从外界的策动源处取得最多的能量,往往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研究共振现象的目的和意义如下: 目的:对共振现象的条件以及结论进行理论推理,综述防振减振技术及共振现象的应用。 意义:物体发生共振时,由于它能从外界的策动源处取得最多的能量,往往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通过对共振现象的条件以及结论进行理论推理,对共振有充分的认识,巧妙利用,消除危害。那么,共振就能成为我们开发自然的最好的工具。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共振是物理学上的一个运用频率非常高的专业术语。共振的定义是驱动力的频率接近物体的固有频率时,受迫振动的振幅增大的现象。 超声振动检测法是使被检测物体受激产生振动,通过对其振动特性(主要是振动系统的等效力阻抗Z )的测量从而检测物体的缺陷或特性。实现振动检测的 M 具体方法很多,其中之一是共振法。共振法是利用换能器激发被测物体共振, 又利用换能器测量此共振频率(即Z ,中力抗X=O时的频率)以实现检测【1】。 M 世界上最早进行共振实验是在11世纪,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剪一个小纸人放在弦线先上,弹动发生振动的弦,纸人就跳跃颤动,弹动别的弦,纸人却不动。这个实验比欧洲所做的同样的实验早好几个世纪。15世纪,意大利的达·芬奇才开始做共振实验,直到17世纪,牛津的诺布耳和皮戈特才以所谓的“纸游码”

机械振动理论基础及其应用

旋转机械振动与故障诊断研究综述 丄、八 1.前言 工业生产离不开回转机械,随着装置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高速回转机械应用于工业生产,诸如高速离心压缩机、汽轮机发电机组。动态失稳造成的重大恶性事故屡见不鲜。急剧上升的振动可在几十秒之内造成机组解体, 甚至祸及厂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此外,机械振动可能降低设备机械性能,加速机械零部件的磨损,发出的噪声损害操作者的健康。但是振动也能合理运用,如工业上常用的振动筛、振动破碎等都是振动的有效利用。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认真对待机械振动问题,当机组产生有害的振动时,及时分析原因,坚持用合理的振动测试标准,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 2.旋转机械振动标准 旋转机械分类: I类:为固定的小机器或固定在整机上的小电机,功率小于15KW U类:为没有专用基础的中型机器,功率为15~75KW刚性安装在专用基础上功率小于300KW的机器。 川类:为刚性或重型基础上的大型旋转机械,如透平发电机组。 W类:为轻型结构基础上的大型旋转机械,如透平发电机组。 机械振动评价等级: 好:振动在良好限值以下,认为振动状态良好。 满意:振动在良好限值和报警值之间,认为机组振动状态是可接受的(合格),可长期运行。 不满意:振动在报警限值和停机限值之间,机组可短期运行,但必须加强监测并采 取措施。 不允许:振动超过停机限值,应立即停机。 3.振动产生的原因 旋转机械振动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转子不平衡,共振,转子不对中和

机械故障。 4.旋转机械振动故障诊断 4.1 转子不平衡振动的故障特征 当发生不平衡振动时,其故障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 )不平衡故障主要引起转子或轴承径向振动,在转子径向测点上得到的频谱图, 转速频率成分具有突出的峰值。 2 )单纯的不平衡振动,转速频率的高次谐波幅值很低,因此在时域上的波形是一个正弦波。 3 )转子振幅对转速变化很敏感,转速下降,振幅将明显下降。 4 )转子的轴心轨迹基本上为一个圆或椭圆,这意味着置于转轴同一截面上相互垂直的两个探头,其信号相位差接近90°。 4.2 旋转机械振动模糊诊断 4.2.1 振动模糊诊断基本原理 振动反映了系统状态及变化规律的主要信息,统计资料表明:机械设备的故障有67 % 左右是由于振动引起的,并且能从振动和振动辐射出的噪声反映出来。回转机械的振动信息尤其明显,且振动诊断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和在线诊断等一系列优点,所以振动诊断法是旋转机械状态识别和故障诊断的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 但是,由于机械系统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所摄取的振动信号强烈的模糊性,使故障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这时利用传统的振动频谱分析,对一个故障可能有多个征兆来表现,一个征兆也可能有多个故障原因的复杂现象,往往难定两者的对应关系进行指导维修。振动模糊法,将模糊数学与振动诊断相结合,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技术,较好地处理了回转机械故障的不确定性问题。 4.2.2 旋转机械振动模糊诊断法的实现 隶属函数的确定

全国振动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日程安排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2011年10月27-29日,南京) 日程表 2011年10月26日晚 预备会议: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第六届常务理事会第六次会议 主持人:刘人怀院士 主题时间地点 1、讨论通过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议程和主持人2、会议准备事项 20:00-21:00 钟山宾馆 主楼203 2011年10月27日上午 开幕式 主持人:欧进萍院士主题时间地点 1、刘人怀院士致开幕词 2、南航校领导致欢迎词 3、代表合影8:30-9:40 南航明故宫校区 大学生活动中心 大会学术报告(1) 主持人:陈心昭教授报告人题目时间地点 陈予恕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工程应用与进展10:00-11:00 南航明故宫校区 大学生活动中心 孟光我国航天工程发展与主要的动力学问题11:00-11:40 12:00-13:00午餐

2011年10月27日下午 代表大会专场: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主持人:刘人怀院士 主 题 时 间 地 点 1、 为2010年度学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颁奖 2、 学会副理事长陈国平教授代表六届理事会作学会工作 报告和财务报告(含会费标准) 3、 审议、通过学会工作报告、财务报告、会费标准 4、 审议、通过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关于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5、 通过监票人、计票人名单,通过第七届理事会选举办法 6、 选举学会第七届理事会 14:00-16:00 钟山宾馆 (主楼三层) 金陵厅 大会学术报告(2) 主持人:杨绍普教授 报告人 题 目 时 间 地 点 高金吉 机械振动故障靶向抑制原理与自愈化 16:20-17:00 钟山宾馆 (主楼三层) 金陵厅 熊诗波 机械系统动态测试、多体动力学仿真与疲 劳耐久性设计 17:00-17:40 18:00-晚宴

高精度超声波测距系统设计

高精度超声波测距系统设计 引言 利用超声波测量距离的原理可简单描述为:超声波定期发送超声波,遭遇障碍物时发生反射,发射波经由接收器接收并转化为电信号,这样测距技术只要测出发送和接收的时间差,然后按照下式计算,即可求出距离: 由于超声波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较远,因而超声波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如测距仪和物位测量仪等都可以通过超声波来实现。利用超声波检测往往比较迅速、方便、计算简单、易于做到实时控制,并且在测量精度方面能达到工业实用的要求,因此,广泛应用于倒车提醒、建筑工地、工业现场等的距离测量。目前的测距量程上能达到百米数量级,测量的精度往往能达到厘米数量级。本文在分析现有超声波测距技术基础之上,给出了一种改进方案,测量精度可达毫米级。 2 系统方案分析与论证 2.1 影响精度的因素分析 根据超声波测距式(1)可知测距的误差主要是由超声波的传播速度误差和测量距离传播的时间误差引起的。 对于时间误差主要由发送计时点和接收计时点准确性确定,为了能够提高计时点选择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了对发射信号和加收信号通过校正的方式来实现准确计时。此外,当要求测距误差小于1 mm时,假定超声波速度C=344 m/s(20℃室温),忽略声速的传播误差。则测距误差s△t<0.000 002 907 s,即2.907 ms。根据以上过计算可知,在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是准确的前提下,测量距离的传播时间差值精度只要在达到微秒级,就能保证测距误差小于1 mm的误差。使用的12 MHz晶体作时钟基准的89C51单片机定时器能方便的计数到1μs的精度,因此系统采用AT89S51的定一时器能保证时间误差在1 mm的测量范围内。

高精度高重频脉冲激光测距系统

第40卷第8期红外与激光工程2011年8月Vol.40No.8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ering Aug.2011 高精度高重频脉冲激光测距系统 纪荣祎,赵长明,任学成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北京100081) 摘要:在三维激光扫描探测系统中,激光测距的测量重频和测量精度是影响整个系统性能的关键参数。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探测系统的工作特点,设计了一种以Nios II嵌入式软处理器为核心的高重频、高精度脉冲激光测距系统。通过分析影响测量重频和测距精度的因素,采用双阈值时刻鉴别方法进行计时起止时刻的鉴别,使用TDC-GP2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芯片进行精密计时,设计了基于Nios II嵌入式软处理器的计时控制系统以提高测量重频。实验结果表明:实现了测量重频为20000次/s、测距精度为3cm的激光测距。与传统的单片机控制的计时系统相比,该系统不仅测量重频和测量精度高,且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关键词:脉冲激光测距;精密时间测量;三维激光扫描;Nios II 中图分类号:TN2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76(2011)08-1461-04 High precision and high frequency pulse laser ranging system Ji Rongyi,Zhao Changming,Ren Xuecheng (School of Photoelectronics,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Beijing100081,China) Abstract:In three-dimensional(3D)laser scanning detection system,the measurement repetition rate and measurement precision of laser ranging are the key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system.The work characteristics of3D laser scanning detection system were introduced,and a high repetition rate and high measurement precision pulse laser ranging system based on the Nios II soft-core was designed.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ed the repetition rate and precision of range measure,the double-threshold time discriminator was adopted to produce timing mark for the start-stop time discrimination,and the TDC-GP2high-precision interval measuring chip was used to achieve high precision on time measure.In addition,the time measur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the Nios II soft-core was designed to improve the measurement repetition rate.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surement repetition rate of20000/s and the ranging precision of±3cm are https://www.360docs.net/doc/2c4387044.html,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CU time measure control system,the designed system own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repetition rate and high measurement precision,furthermore,it is more expandable and flexible. Key words:pulse laser ranging;high precision time measure;3D laser scanning;Nios II 收稿日期:2010-12-18;修订日期:2011-01-17 基金项目: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项目(J172009C001) 作者简介:纪荣祎(1984-),男,博士生,主要从事三维扫描激光探测系统的研究。Email:xiaoxiao8673@https://www.360docs.net/doc/2c4387044.html,。 导师简介:赵长明(1960-),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新型激光器件与技术、光电子信息技术与系统方面的研究工作。 Email:zhaochm1@https://www.360docs.net/doc/2c4387044.html,

振动检测仪表原理、结构和应用

3振动检测仪表原理、结构和应用 3.1振动检测仪表原理、结构 3.1.1振动检测概述 振动传感器是将机械振动量转换为成比例的模拟电气量的机电转换装置。传感器至少有机械量的接收和机电量的转换二个单元构成。机械接收单元感受机械振动,但只接收位移、速度、加速度中的一个量;机电转换单元将接收到的机械量转换成模拟电气量,如电荷、电动势、电阻、电感、电容等;另外,还配有检测放大电路或放大器,将模拟电气量转换、放大为后续分析仪器所需要的电压信号,振动监测中的所有振动信息均来自于此电压信号。 (1)振动传感器种类 振动传感器的种类很多,且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电涡流式、磁电式(电动式)、压电式;按参考坐标的不同,可分为相对式与绝对式(惯性式);按是否与被测物体接触,可分为接触式与非接触式;按测量的振动参数的不同,可分为位移、速度、加速度传感器;以及由电涡流式传感器和惯性式传感器组合而成的复合式传感器,等等。 在现场实际振动检测中,常用的传感器有磁电式速度传感器(其中又以绝对式应用较多)、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和电涡流式位移传感器。其中,加速度传感器应用最广,而大型旋转机械转子振动的测量几乎都是涡流式传感器。 振动传感器设计时采用的机电变换原理不同,在输出电量时也就会有所区别。振动传感器接收机械量变化信息,转化为电动势变化、电荷变化、电阻变化等电参量变化。振动传感器的测量线路会接收这些电信号,并放大和转换为分析、显示仪表所能接受的电压信号。振动传感器在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上的这些差别,如振动传感器的不同机械接收原理、不同测量机械量、不同机电变换原理,为振动传感器的种类划分提供了基本依据,是目前振动传感器最主要的三种分类方式。 ①振动传感器的机械接收原理有两种,分别是相对式机械接收原理和惯性式机械接收原理,振动传感器按此分类也就是相对式振动传感器和惯性式振动传感器。 相对式机械接收原理:由于机械运动是物质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因此人们最先想到的是用机械方法测量振动,从而制造出了机械式测振仪(如盖格尔测振仪等)。传感器的机械接收原理就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相对式测振仪的工作接收原理是在测量时,把仪器固定在不动的支架上,使触杆与被测物体的振动方向一致,并借弹簧的弹性力与被测物体表面相接触,当物体振动时,触杆就跟随它一起运动,并推动记录笔杆在移动的纸带上描绘出振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根据这个记录曲线可以计算出位移的大小及频率等参数。相对式机械接收

振动理论课后答案

1-1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台面上,当台面沿铅垂方向作频率为5 Hz的简谐 振动时,要使物体不跳离平台,对台面的振幅应有何限制? 解:物体与桌面保持相同的运动,知桌面的运动为 , x=A sin10πt ; 由物体的受力分析,N= 0(极限状态) 物体不跳离平台的条件为:; 既有, , 由题意可知Hz,得到,mm。 1-2有一作简谐振动的物体,它通过距离平衡位置为cm及 cm时的速度分别为20 cm/s及cm/s,求其振动周期、振幅和最大速度。解: 设该简谐振动的方程为;二式平方和为 将数据代入上式: ; 联立求解得 A=10.69cm;1/s;T=s 当时,取最大,即: 得:

答:振动周期为2.964s;振幅为10.69cm;最大速度为22.63m/s。 1-3 一个机器内某零件的振动规律为 ,x的单位是cm,1/s 。这个 振动是否为简谐振动?试求它的振幅、最大速度及最大加速度,并用旋转矢量表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解: 振幅A=0.583 最大速度 最大加速度 1-4某仪器的振动规律为。此振动是否为简谐振动?试用x- t坐标画出运动图。 解:因为ω1=ωω2=3ω,ω1≠ω2.又因为T1=2π/ωT2=2π/3ω,所以,合成运动为周期为T=2π/3ω的非简谐运动。两个不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合成不是简谐振动,当频率比为有理数时,可合称为周期振动,合成振动的周期是两个简谐振动周期的最小公倍数。 1-5已知以复数表示的两个简谐振动分别为和,试求它们的合成的复数表示式,并写出其实部与虚部。 解:两简谐振动分别为,, 则:=3cos5t+3isin5t =5cos(5t+)+3isin(5t+) 或; 其合成振幅为:=

振动传感器种类、原理及发展趋势

振动传感器种类、原理及发展趋势 【摘要】振动传感器是一种能感受机械运动振动的参量(振动速度、频率,加速度等)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 在高度发展的现代工业中,现代测试技术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已成必然发展趋势,而测试系统的最前端是传感器,它是整个测试系统的灵魂,被世界各国列为尖端技术,特别是近几年快速发展的IC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传感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与可靠的科学技术基础。使传感器的发展日新月益,且数字化、多功能与智能化是现代传感器发展的重要特征。 【关键词】种类;原理;发展趋势 【Abstract】:Vibration transducer is atransducer that can feel the vibration of a mechanical movement parameters (frequency of the vibration velocity, acceleration, etc.) and converted into usable output signal of the sensor. At the height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y, modern testing technology to digitiz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system for the front end is the sensor, it is the soul of an entire test system, is listed as a leading-edge technology around the world, particularly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C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a sensor provides a good and reliabl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y base. Place the sensor development, Crescent IK, and multipurpose digital, is a modern and intelligent sensor development, an important feature. 【Keywords】:type , principle ,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振动传感器的分类

一种高精度超声波测距系统的改进

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利用超声波进行近距离非接触式测量越来越广泛,例如液位的测量、煤层的测厚、机器人定位、辅助视觉系统、车辆的定位与导航、汽车防撞雷达、井深及管道长度测量等方面。根据超声波纵向分辨力高、对色彩和光照度不敏感、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可以设计出精度较高的超声波测距系统,应用于漫反射差和有毒等恶劣环境中。但传统的超声波测距 仪由于采用固定阈值的比较器比较输出,测量精度普遍较低[1]。本文从回波信号处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超声波回波曲线的特性,利用回波包络的峰值检测以确定回波到达时刻的方法,并介绍一种以89C52单片机为核心、具有自动增益控制和峰值包络检测、高精度的收发一体式超声波测距系统的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 1回波信号包络研究 传统的利用固定电平判断回波到达时刻的超声波测距方法存在较大误差。针对这种误差提出的可变阈值的超声波测距方法,由于干扰信号的存在,超声波测距主芯片会产生误判回波时刻的到来,从而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 超声传感器通过压电晶片的逆效应—— —电致伸缩,在空气介质中产生超声波。测距所用超声波一般都是以间断的高压单脉冲发射,每测距一次,需要发射、接收一次。所以在测距脉冲的发射过程中,传感器晶片经历了起震、加强和衰减三种状态,并产生多个谐振周期的超声波;接收过程中,传感器晶片在多个谐振周期的超声脉冲作用下,通过压电效应在晶片两端产生起伏电压。厦门大学的童峰等研究了单脉冲发射时超声回波的起伏特性,并根据声的发射、反射理论及应用力—— —声类比,推导出了理想条件下的测距回波包络曲线方程[2]。在此理论基础上,通过大量实验,每次发射1个脉冲宽度为时间!的脉冲,来验证这种超声波回波起伏特性。图1为通过放大、带通滤波、AGC电路以后,用Tektronix数字存储示波器存储得到的回波波形。 可以验证:超声回波在脉宽时间!处,电压峰值达到最大,和童峰的理论分析基本吻合,这也为本文应用在判断回波到达时刻的处理方法提供了理论和事实依据。根据上述对超声回波波形特性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确定回波到达时刻的思路:在接收电路中加入精密的绝对值转换电路,把回波信号的负电压翻转为正电压,然后通过检波电路,对波形进行包络,接着输入到微分电路,求出包络曲线的峰值点,再通过过零检测电路,向单片机发出外部中断信号,停止计数器计时。单片机在发射完1个脉冲后,启动内部计数器计时到外部中断触发计数器停止计时,这段时间即为超声波脉冲的渡越时间t。 2超声波测距原理及系统组成 超声波测距是借助于超声脉冲回波渡越时间法来实现的。设超声波脉冲由传感器发出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t,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c,则从传感器到目标物体的距离d可用下式求出: d=1 2 c?t(1)从式(1)可知,只要知道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则测出传播声时t就可求出传感器到目标物体的距离d。本超声波测距系统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该系统由ATMEL公司生产的AT89C52单片机、超声波发射电路、发射接收转换电路、接收前置放大电路、带通滤波电路、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绝对值变换电路、检波电路、过零检测电路、环境温度采集电路、E2PROM存储电路、显示电路和超声波传感器组成。 一种高精度超声波测距系统的改进 赵海鸣,王纪婵,刘军,史春雪 (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介绍一种收发一体式超声波测距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系统框图,分析了超声脉冲回波的起伏特性,提出了一种利用回波包络、微分和过零检测来确定超声波回波到达时刻的方法,并详细介绍了有关的硬件电路设计。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相应的超声波测距系统的软件。 关键词:收发一体式回波起伏特性回波包络 图1超声回波波形图 59 《电子技术应用》2007年第4期本刊邮箱:eta@ncse.com.cn

振动基础理论-状态监测

1.结合实际工作,综合论述开展设备监测诊断工作的八个固定工作程序。 开展设备监测诊断工作的八个固定工作程序为: (1)定监测对象 (2)定监测参数 (3)定监测仪器和设备 (4)定监测点 (5)定监测周期 (6)定监测标准 根据不同的设备,参照国内外已发布的通用标准,或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制定适合本单位特点的判别标准。 通常情况下,判别标准有三类:一是绝对标准、二是相对标准、三是类比判断标准。 (7)定监测规程 (8)定监测人员 2.在振动监测中,振动传感器的选择十分重要。阐述选择振动传感器应注意的问题。 (1) 测量范围 测量范围又称量程,是保证传感器有用的首要指标,因为超量程测量不仅意味着测量结果的不可靠,而且还可能造成传感器的损坏。 (2) 频响范围 所选传感器的工作频响范围应覆盖整个需要测试的信号频段并略有超出,也就是说应使传感器工作在线性区:其下限频率低于所测信号的低频段,上限频率高于所测信号的高频段。 (3) 信噪比 一般而言,总是希望传感器的灵敏度尽量高,以便检测微小信号,但外界噪声的混入也相应地影响增大,因此要求传感器的信噪比要高,以便在充分放大被测信号的同时,能最有效地抑制噪声信号。 (4) 稳定性 对于长期工况监测,尤其是在线式测量的传感器,要求时间稳定性好,信号漂移越小越好。对于水下、高温等特殊工作环境,还应考虑传感器的环境稳定性。 此外,传感器的工作方式、外形尺寸、重量等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3.分析旋转机械转子不平衡故障原因,如何综合分析诊断转子不平衡故障? 转子质量偏心及转子部件缺损是导致转子不平衡的两种因素。转子质量偏心是由于转子的制造误差、装备误差、材质不均匀等原因造成。转子部件缺损是指转子在运行中由于腐蚀、磨损或受疲劳应力作用,使转子叶轮、叶片局部损坏、脱落等原因造成。转子轴系允许最大不平衡量的计算方法: G —平衡等级 m —允许不平衡量 U-不平衡量 M-转子质量 r-平衡半径 计算: e=G/ω 不平衡量:U=M.e 允许的最大不平衡质量:m=U/r M r m M U e == =G/ω U=M.e m=U/r 对转子不平衡故障进行综合分析应把握以下特征: (1)振动的时域波形为正弦波;

振动传感器

振动传感器 振动传感器分为压电式,磁电式,微型振动传感器。 常用振动传感器有以下几种: 1.压电片谐振式:使用压电片接收振动信号,压电片的谐振频率较高,为了降低谐振频率,使用加大压电片振动体的质量来实现,并使用弹簧球代替附加物,降低两谐振频率,增强了振动效果。其优点是灵敏度较高,结构简单。但是需要信号放大后送到TTL电路或者单片机电路中,不过使用一个三极管单级放大即可 2.机械振动式:传统的振动检测方式,受到振动以后,弹簧球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减幅振动,这种振动便于被检测电路检测到。振动输出开关信号,输出阻抗与配合输出的电阻阻值所决定,根据检测电路的输入阻抗,可以做成高阻抗输出方式。 3.微型振动传感器:将机械式振动传感器微型化,将振动体碳化并进行密封处理,其工作性能更可靠。输出开关信号直接与TTL电路和或者单片机输入电路相连接,电路结构简单。输出阻抗高,静态工作电流小。 振动传感器按其功能可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按机械接收原理分:相对式、惯性式;按机电变换原理分:电动式、压电式、电涡流式、电感式、电容式、电阻式、光电式; 按所测机械量分: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力传感器、应变传感器、扭振传感器、扭矩传感器。 以上分类法中的传感器是相容的。

1、相对式电动传感器 电动式传感器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即当运动的导体在固定的磁场里切割磁力线时,导体两端就感生出电动势,因此利用这一原理而生产的传感器称为电动式传感器。相对式电动传感器从机械接收原理来说,是一个位移传感器,由于在机电变换原理中应用的是电磁感应电律,其产生的电动势同被测振动速度成正比,所以它实际上是一个速度传感器。 2、电涡流式传感器 电涡流传感器是一种相对式非接触式传感器,它是通过传感器端部与被测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来测量物体的振动位移或幅值的。电涡流传感器具有频率范围宽(0~10 kHZ),线性工作范围大、灵敏度高以及非接触式测量等优点,主要应用于静位移的测量、振动位移的测量、旋转机械中监测转轴的振动测量。 3、电感式传感器 依据传感器的相对式机械接收原理,电感式传感器能把被测的机械振动参数的变化转换成为电参量信号的变化。因此,电感传感器有二种形式,一是可变间隙,二是可变导磁面积。 4、电容式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即可变间隙式和可变公共面积式。可变间隙式可以测量直线振动的位移。可变面积式可以测量扭转振动的角位移。 5、惯性式电动传感器

振动理论及应用期末复习题题

2008年振动力学期末考试试题 第一题(20分) 1、在图示振动系统中,已知:重物C 的质量m 1,匀质杆AB 的质量m 2,长为L ,匀质轮O 的质量m 3,弹簧的刚度系数k 。当AB 杆处于水平时为系统的静平衡位置。试采用能量法求系统微振时的固有频率。 解: 系统可以简化成单自由度振动系统,以重物C 的位移y 作为系统的广义坐标,在静平衡位置时 y =0,此时系统的势能为零。 AB 转角:L y /=? 系统动能: m 1动能:2112 1 y m T = m 2动能:2222222 22222)3 1(21))(31(21)31(2121y m L y L m L m J T ====? ω m 3动能:2322 32333)2 1(21))(21(2121y m R y R m J T ===ω 系统势能: 221)2 1 (21)21(y k y g m gy m V ++-= 在理想约束的情况下,系统的主动力为有势力,则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因而有: E y k gy m gy m y m m m V T =++-++= +2212321)2 1 (2121)2131(21 上式求导,得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E y m m m k y '=+++) 2 1 31(4321 固有频率和周期为: ) 2 131(43210m m m k ++= ω 2、质量为m 1的匀质圆盘置于粗糙水平面上,轮缘上绕有不可伸长的细绳并通过定滑轮A 连在质量为m 2的物块B 上;轮心C 与刚度系数为k 的水平弹簧相连;不计滑轮A ,绳及弹簧的质量,系统自弹簧原长位置静止释放。试采用能量法求系统的固有频率。 解:系统可以简化成单自由度振动系统,以重物B 的位移x 作为系统的广义坐标,在静平衡位置时 x =0,此时系统的势能为零。 物体B 动能:2212 1 x m T =

机械振动理论基础及其应用

旋转机械振动与故障诊断研究综述 1.前言 工业生产离不开回转机械,随着装置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高速回转机械应用于工业生产,诸如高速离心压缩机、汽轮机发电机组。动态失稳造成的重大恶性事故屡见不鲜。急剧上升的振动可在几十秒之内造成机组解体,甚至祸及厂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此外,机械振动可能降低设备机械性能,加速机械零部件的磨损,发出的噪声损害操作者的健康。但是振动也能合理运用,如工业上常用的振动筛、振动破碎等都是振动的有效利用。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认真对待机械振动问题,当机组产生有害的振动时,及时分析原因,坚持用合理的振动测试标准,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 2.旋转机械振动标准 ●旋转机械分类: Ⅰ类:为固定的小机器或固定在整机上的小电机,功率小于15KW。 Ⅱ类:为没有专用基础的中型机器,功率为15~75KW。刚性安装在专用基础上功率小于300KW的机器。 Ⅲ类:为刚性或重型基础上的大型旋转机械,如透平发电机组。 Ⅳ类:为轻型结构基础上的大型旋转机械,如透平发电机组。 ●机械振动评价等级: 好:振动在良好限值以下,认为振动状态良好。 满意:振动在良好限值和报警值之间,认为机组振动状态是可接受的(合格),可长期运行。 不满意:振动在报警限值和停机限值之间,机组可短期运行,但必须加强监测并采取措施。 不允许:振动超过停机限值,应立即停机。 3.振动产生的原因 旋转机械振动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转子不平衡,共振,转子不对中和

机械故障。 4.旋转机械振动故障诊断 4.1转子不平衡振动的故障特征 当发生不平衡振动时,其故障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 )不平衡故障主要引起转子或轴承径向振动,在转子径向测点上得到的频谱图, 转速频率成分具有突出的峰值。 2 )单纯的不平衡振动,转速频率的高次谐波幅值很低,因此在时域上的波形是一个正弦波。 3 )转子振幅对转速变化很敏感,转速下降,振幅将明显下降。 4 )转子的轴心轨迹基本上为一个圆或椭圆,这意味着置于转轴同一截面上相互垂直的两个探头,其信号相位差接近90°。 4.2旋转机械振动模糊诊断 4.2.1 振动模糊诊断基本原理 振动反映了系统状态及变化规律的主要信息,统计资料表明:机械设备的故障有67 % 左右是由于振动引起的,并且能从振动和振动辐射出的噪声反映出来。回转机械的振动信息尤其明显,且振动诊断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和在线诊断等一系列优点,所以振动诊断法是旋转机械状态识别和故障诊断的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 但是,由于机械系统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所摄取的振动信号强烈的模糊性,使故障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这时利用传统的振动频谱分析,对一个故障可能有多个征兆来表现,一个征兆也可能有多个故障原因的复杂现象,往往难定两者的对应关系进行指导维修。振动模糊法,将模糊数学与振动诊断相结合,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技术,较好地处理了回转机械故障的不确定性问题。 4.2.2旋转机械振动模糊诊断法的实现 隶属函数的确定

机械振动理论基础及其应用(张).

机车传动轴振动分析与仿真优化Vibration Analysis of Commercial Vehicle Driveline 摘要:机车传动轴的振动及噪声直接影响了整车传动的平稳性与乘坐的舒适性,甚至影响到整车的可靠性。作为商用车制造厂,必须对传动轴的振动情况进行研究并对传动轴系进行合理的布置与设计,从根本上控制产生振动与噪声的因素。为了尽快解决某车型传动系振动带来的汽车传动轴中间支承横梁开裂的问题,本文应用了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成果,从理论和试验两方面分析了某重型机车传动系振动的原因和机理,提出解决措施,并对传动系进行了优化设计。同时,本文还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对传动系振动问题寻求最优解决方案。 关键词:传动轴系振动分析仿真优化 Abstract:The NVH of commercial-vehicle driveline directly affects easiness andsafety of the whole vehicle.In order to reduce the vibration and noise,it isnecessary for the vehicle manufacture to research the NVH of driveline and tocarry out rational layout and design to the driveline which is the fundamentalways of all.In this paper,som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havebeen applied to analyze the vibration of driveline theoretically andexperimentally.Furthermore,the vehicle chassis intermediate mounting crossmember abruption problem due to the vibration of driveline has been resolvedby optimizing the driveline layout.Based on system theory,this thesis givesout the optimal solution to the driveline vibration. Keywords: Vehicle Drive line;Vibration Analysis;Optimization 第一章引言 1.1课题背景和实际意义 机车是一个复杂的多自由度“质量—刚度—阻尼”振动系统,是由多个具有固有振动特性的子系统组成,如车身的垂直振动、纵向角振动和侧倾振动、发动机曲轴

机械振动理论及工程应用

机械振动学学习报告 摘要:简述了机械振动学的发展历程,振动利用中的若干新工艺理论与技术,振动机械及其相关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介绍了振动在人类生活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具体实例——单电机振动给料机的计算分析,得出机械振动对机器工作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单自由度、多自由度的线性振动系统振动的基本理论和隔振的基本原理。关键词:机械振动;振动给料机;线性振动系统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study of mechanical vibration and the utilization of some new technology theory and technology. The vibration has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human life and work. By analyzing the practical example-single motor , vibrating feeder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mechanical vibration machine has influence on the performance. And introduced the single-degree-of-freedom, multi-freedom system vibration of the linear vibration of the basic theory an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vibration isolation. Keywords:Mechanical vibration; Vibrates the feeding machine; Linear vibration system 第一章绪论 1.1振动振动学的发展 振动振动学科是20世纪后半期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目前正处在迅速发展过程中,由于该学科所涉及的有关技术与工业生产及人类生活联系十分密切,它能为社会创造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为人类生活提供极大的方便和良好的服务,目前已成为人类生产活动与生活过程中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与必要的机制。国内以闻邦椿院士为首的科研团队一直以极大的精力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在振动利用工程这一学科的多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促进了该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某一个量随时间或大或小的变化即称为振动。振动是物质世界运动的一种基本形式,物质世界中的每一个物体及其中的每一个分子都始终处于振动之中。毫无例外,人类自身的每一器官也每时每刻都处在振动之中,例如,心脏的搏动、血液的循环、肺部的张缩呼吸、脑细胞的思维以及耳膜的振动和声带的振动等,前面所列举的这些振

振动传感器的种类及选择方法

涡流传感器输出与振动位移成正比。传感器与被测物体不接触,可以测量转动部件的振动,并可进一步用于测量旋转机械振动分析中的两个关键参数:转速和相位。振动测量的频率范围较宽,能同时作静态和动态测量,适用于绝大多数旋转机械。传感器输出结果与被测物体材料有关,材料本身会影响传感器线性范围和灵敏度,必须重新标定。为了获得可靠的数据,对传感器的安装要求较严。 速度传感器输出与振动速度成正比,信号可以直接提供给分析系统。传感器安装简单,临时测量可以采用手扶方式或通过磁座与被测物体固定,长期监测可以通过螺钉与被测物体固定。速度传感器体积、质量偏大,低频特性较差,测量10Hz以下振动时,幅值和相位有误差,需要补偿。测量发电机和励磁机振动时,速度传感器可能会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此时,速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会变得很不稳定,忽大忽小,没有规律。 加速度传感器输出与振动加速度成正比。体积小、质量轻是加速度传感器的突出特点,特别适用于细小和质量较轻部件的振动测试。加速度传感器结构紧凑,不易损坏。涡流、速度和加速度传感器在旋转机械振动测试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通常是用涡流传感器测量转轴振动,用速度或加速度传感器测量轴承座振动。另外,由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可知,为了突出反映故障信号中高频分量或脉冲量的变化,可以选用加速度传感器,而为了突出反映故障信号中低频分且的变化,可以选用涡流传感器。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配送,是一站式采购的工业品商城!具有10年工业用品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以强大的信息通道建设的优势,以及依托线下贸易交易市场在工业用品行业上游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传感器、图尔克传感器、变频器、断路器、继电器、PLC、工控机、仪器仪表、气缸、五金工具、伺服电机、劳保用品等一系列自动化的工控产品。 如需进一步了解图尔克、奥托尼克斯、科瑞、山武、倍加福、邦纳、亚德客、施克等各类传感器的选型,报价,采购,参数,图片,批发信息,请关注艾驰商城https://www.360docs.net/doc/2c4387044.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