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测量方法

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测量方法
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测量方法

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

测量方法

电路中有各种电学元件,如碳膜电阻、线绕电阻、晶体二极管和三

极管、光敏和热敏元件等。人们常需要了解它们的伏安特性,以便正确

的选用它们。通常以电压为横坐标,电流为纵坐标作出元件的电压一电

流关系曲线,叫做该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如果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

一条直线,说明通过元件的电流与元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则称该元件

为线性元件(例如碳膜电阻);如果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则

称其为非线性元件(例如晶体二极管、三极管)。本实验通过测量二极

管的伏安特性曲线,了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的实质。

1实验原理

晶体二极管是常见的非线性元件,其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

当对晶体二极管加上正向偏置电压,则有正向电流流过二极管,

且随正向偏置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开始

电流随电压变化较慢,而当正向偏压增到接近二极管的导通电压(锗二

极管为0.2左右,硅二极管为0.7左右时),电流明显变化。在导通

后,电压变化少许,电流就会急剧变化。

当加反向偏置电压时,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但不是完全没有电

流,而是有很小的反向电流。该反向电流随反向偏置电压增加得很

慢,但当反向偏置电压增至该二极管的击穿电压时,电流剧增,二

极管PN结被反

向击穿。

2、实验方法

2.1伏安法

IN4007

Re

电流表外接法:如图2.1.1所示(开关K打向2位置)⑴,此时电压表的读数等于二极管两端电压U D ;电流表的读数I是流过二极管和电压表的电流之和(比实际值大),即I = |D +lv。

匸V/Rv+V/ R D(1.1)由欧姆定律可得:

用V、I所作伏安特性曲线电流是电压表和二极管的电流之和,显然不是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所用此方法测量存在理论误差。在测量低电压时,二极管内阻较大,误差较大,随着测量点电压升高,二极管内阻变小,误差也相对减小;在测量二极管正向伏安曲线时,由于二极管正向内阻相对较小,用此方法误差相对较小。

2.1.1

电流表内接法:如图2.1.1所示(开关K打向1位置),这时电流表的读数I为通过二极管D的电流,电压表读数是电流表和二极管电压之和,U = U D + U A o

由欧姆定律可得:U =I ( R D+ R A)

此方法作曲线所用电压值是二极管和电流表电压之和,存在理论误差,在测量过程中随着电压

U提高,二极管的等效内阻R D减小,电流表作用更大,相对误差增加;小量程电流表内阻R A较大, 引起误差较大。但此方法在测量二极管反向伏安特性曲线时,由于二极管反向内阻特别大,故误差较小。

2.1.2

表2.1.3

此次测量在上图作标纸中绘出伏安曲线

采用伏安法测量时由于电压或电流总有其一不能准确测得,结果总存在理论误差,测量结果较粗略,但此方法电路简单,操作方便。

2.2补偿法

补偿法测量基本原理如图 2.2.1 所示[2]o

匸V/Rv+V/ R D (1.1)

图2.2.1补偿法测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电路图

工作原理:当两直流电源的同极端相连接,而且其电动势大小恰好相等时(

U BC = U BA ),回路

中无电流通过检流计 G ,其指示为0,此时电流表 A 的读数是通过二极管的电流,电压表的读数是 二极管两端的电压,这样在表上读取的电压和电流的数值,作

V-I 曲线就不存在理论误差。

测量步骤:(1 )调C 点到最左端,调 R 到最大;(2)合上K i ;断开K o 、K 2;( 3)调节C 点到选定电压 V ;( 4)合上K 2、K o ;调节R ,使G 指示为0;( 5)闭合再断开 K o 观察G 有无 变化,若有变化则进一步调节 R ,直到K 0

断开、闭合G 无变化为止,记录 V 和A 的读数;(6)重 复2?5步骤,测量出一组 V-I 值,作V-I 曲线。

补偿法在测量中理论误差为零,实验中误差主要来源于仪器的精确度及测量中的随机误差和视 力引起的误差还有过失误差等。此方法测量精确度较高,但电路较为复杂,操作比较麻烦。

电压 U/v

0.10

0.20

0.30

0.40

0.50

0.55

0.60

0.65

0.68

0.70

电流 1/mA

此次测量用作标纸绘图绘出伏安曲线 2.3等效法

等效法测量电路如图

2.3.1所示

[3]

Ko

(V)Rv

R D

」_IN4007

Ki

CH1

CH?

图2.3.1等效法测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电路图

测量原理:保持P 点不变,调节R 0使无论K 2在位置还是2位置,电压表上度数不变,这时有:

此方法避免了测量二极管支路电流时由于接入电表引起的理论误差。

测量步骤:(1)P 点调节到最下端,R o 调到最大,合上 K i ; ( 2) K 2合到位置1,调节P 点 使V 达到测量电压值;(3)保持P 点不动,K 2合到2位置,调节R o 使电压表数值为 V ,记录下 V ,1A 值;(4)重复2?3步,测出一组 V-I A 值,作V-I 曲线

[4]

此方法没有理论误差,线路较简单,相对易操作,测量精确度较高(与补偿法相当)。

2.3.1

电压 U/v

0.1

0.2

0.3

0.4

0.5

0.55

0.60

0.65

0.68

0.7

电流 1/mA

1.4示波器法

示波器法测量电路如图

1.4.1所示。

R A

Ri

Rv

D IN4007

R D 匸

R D = R A + R o 故 I=Ia 。

E

Us

图2.4.1示波器法测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电路图

测量步骤:

利用示波器的双踪显示,将CH1、CH 2的输入耦合打到GND,将CH 1、CH 2的扫描基线调出来且都与正中水平标尺重合,将旋纽旋到X-Y处,进入“ X-Y ”工作方式,使扫描基线变为一点,调节水平移动旋纽,使这点与标尺坐标原点重合,然后将CH i、CH 2的输入耦合打开[5]。

打开交流函数信号发生器,使用正泫波或方波,将输入电压适当调大,再把函数频率适应调大些, 即可观察到示屏上出现一条曲线,此曲线即是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42。

I /mA

2比较分析

从测量方法方面比较:利用伏安法测量电路最简单,操作方便,但结果误差比较大;利用补偿法和等效法测量结果精确度较高,但电路相对复杂,二者相比使用等效法稍易操作;示波器法在测量时非常直观,适合用于演示教学。在普通测量时要求精度高推荐使用补偿法和等效法;在观察曲线时推荐利用示波器法。

3结论

利用伏安法的电流表外接法测量曲线观察不出导通电压的存在,这是电压表上电流所引起的,电流值都偏大,曲线偏上;电流表内接法曲线观察得二极管导通电压最大,这是二极管导通电压和电流表上所分电压叠加所致;利用补偿法和等效法测量所得曲线基本相同,并且在没有理论误差情况下测得,相对标准冋。

思考题

1.伏安特性曲线的斜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2.用伏安法测二极管特性曲线产生的误差属什么性质的误差?为何会产生这种误差?能否消除或

作修正?方法如何?

3.在测定二极管反向特性时,有同学发现所加电压还不到1伏,微安表指示已超量程。你认为原

因是什么?

4.若要用量程为2.5V,内阻20KW/V的电压表和量程为250mA,内阻400W的电流表测定阻值约为400W、4KW和40KW

的三只电阻,试确定其电表的连接方式,并画出电路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