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未来趋势》

管理科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马庆国(2002)认为[1],广义的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s)指管理学及其研究对象、研究历史、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而狭义的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则指管理丛林时代的管理科学学派,即运筹学或数理学派。王续琨(2010)认为[2],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s)是以社会各个领域的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所有学科的集合称谓,而管理活动是指组织的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对其管辖范围内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行为过程。这无疑也是指广义上的管理科学。本文的管理科学也是指广义上的管理科学,而非狭义上的管理科学。

2 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

从西方管理思想史看,在泰勒的科学管理出现以前,西方的管理还是经验式管理,没有上升到科学层面,所以西方的管理科学应该始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并在之后逐渐形成了管理科学的体系和学科结构。许康、苏衡彦(2006)两位学者认为[6],按照我国学者马洪等人在20 世纪80 年代依据西方经济管理史所提的观点,公认的管理学现代化的第一阶段是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或者说是“科学管理时代”。其代表作是泰勒的《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埃默森的《The Twelve Principles of Efficiency》和斯科特的《Increasing Human Efficiency in Business》。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经历了由科学管理、人际关系管理、行为科学管理到管理丛林时代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对我国管理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早在1914—1916 年间,我国一批留学生和工商界的学者,就充当了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引进者。1914 年,泰勒回信给中国的留学生穆湘玥,同意并支持他翻译《科学管理原理》。1916 年10 月,穆湘玥以《工厂适用学理的管理法》为书名在中华书局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1915 年11 月,中国留学生杨栓在中国科学社的杂志《科学》上,发表了《人事之效率》的论文。这标志着我国管理科学现代化的起步。1929 年,厄威克(Urwick)主持在日内瓦的国际管理科学研究院,他主动通过燕京大学经济系原主任戴乐仁教授作中间联系人,推动中国国民政府工商部长孔祥熙和次长穆湘玥建立管理科学学会,所以在1930 年6 月29 日,上海成立了“中国工商管理协会”(The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这个协会对推动我国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和科学管理理论的实际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协会一直开展活动并连续、持久地发挥作用。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管理科学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浪潮。我国学者对管理科学及其发展历程的研究,也多从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开始。如许康,劳汉生(2000)认为[7],中国管理科学发展经历了四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从新中国成立到1965 年,是吸收和引进科学化管理的时期,主要受苏联的管理影响。事件包括,对国外的数理统计方法、运筹学和全面质量管理等管理科学方法进行初步引进、传播和应用;制订了党委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制订了“两参一改三结合”和“鞍钢宪法”,并号召工业学大庆等。第二次浪潮是1973—1978 年,这一时期邓小平同志第二次和第三次复出,邓小平同志的“唯生产理论”和后来的“生产力标准”极大地激发了科学管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优选法与统筹方法的普及推广,伴随1978 年思想大解放和“科学的春天”来临,控制论、信息论、科学学、预测学、行为科学、计量经济学、突变理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模糊数学等国外管理学理论纷纷传入国内并传播开来。第三次浪潮是1979—1995 年,在继续引进和吸收西方管理理论的同时,我国管理科学工作者开始按照“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方针,创造自己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如系统科学、灰色系统、物元分析等,把构建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列上了议事日程。第四次浪潮是1996 年至今,在朱镕基总理“管理科学、兴国之道”的讲话之后,我国掀起了全面学习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的现代科学管理和管理科学的高潮,在现代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以及管理科学研究范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引进、消化和吸收。目前,我国管理科学的理论和研究范式等基本与国际接轨。郭菊娥、席酉民(2004)又提出了我国管理科学发展的三阶段论[8],认为第一阶段是1949—1977 年的访苏初创阶段,其标志是系统地学习和引进前苏联的工业管理制度和方

法,实行计划管理。第二阶段是1978—1993 年的重建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尤其是20 世纪80 年代后,我国开始系统地学习和引进西方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天津、上海、北京等地相继成立了管理干部培训中心,选派优秀的企业管理干部和行政领导到日本、德国和加拿大等地学习国外的管理技术。虽然这一时期仍实行计划管理体制,但我国的管理科学进入了科学管理时代。第三阶段是1994 年至今的繁荣发展阶段,我国管理科学研究进入丛林阶段。两位学者还认为,虽然我国现代管理科学研究起步晚,但是由于受对外开放、国际交往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我国目前对管理科学的理解与西方20 世纪80 年代后的广义范畴基本一致。尤其是近10 年以来,我国的管理科学研究无论是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都开始与国际研究范式接轨。虽然以上两种观点有所不同,但二者均不约而同地将我国管理科学的发展起点定位在抗日战争结束,新中国成立这样一个时点上。而实际上,如果全面考察我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那么我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则最早可以追溯到1914—1916 年间,这基本与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同步,这是值得管理科学研究工作者关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是否全面,将影响

我们对国内外管理科学发展历程的认识,也会影响对管理科学发展内在逻辑的把握。

3 管理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

内在逻辑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

(1)从科学或人性(文化)角度,探讨管理效率问题,对效率的追求是管理科学发展过程中永远要关注的焦点。

(2)效率问题指向实践,因此对实践的关注应该是管理科学发展过程中,永远不能迷失的方向。在20世纪40 年代之前,大多数管理学著作都是由具有实际经验的管理人员写出来的,而到了60 年代进入管理丛林时代后,管理学论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是很多却缺乏实践的土壤,自然也就难以解决现实问题。而德鲁克的管理思想之所以对管理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就在于它扎根于实践。

(3)科学和人性是研究管理科学的两个基本出发点,以往不同时期的管理理论大多各取其一,要么从科学角度,要么从人性角度研究管理科学问题,而从20 世纪80 年代后,二者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

(4)对人性问题进行展开就成了文化问题,因此对人性和文化的研究,是管理科学永远无法回避的内容。对人性和文化的研究不能空洞,应该指向管理效率。新的人性观或文化理念应该能够指导管理范式的升级或变革。

(5)基于科学视角的管理科学研究,建立在数学、信息技术和系统科学等基础之上,同样要解决管理效率问题,同时要对人性和文化进行思考,在其指导下进行研究。从管理科学发展的逻辑看,忽视人性和文化的管理科学研究不符合管理科学的本质要求。值得反思的是,我国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管理科学的过程中,更多地强调了管理技术、方法及其对管理效率的影响,以为这就是西方管理效率的真相,并在其传播和应用过程中,让更多的人认为,我们现在学到的管理就是西方的管理。实际上,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西方的管理也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也是西方文明土壤中开出来的一朵花。如果不看西方文明的土壤,只看那朵花,就不可能明白西方管理效率的真相。西方一些国家,宗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自然也进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从出生的洗礼到饭前的祷告,再到周末的礼拜活动、婚礼上的宗教仪式,一直到去世后的宗教葬礼。这些宗教文化中的文明因子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精神世界,我们外人看不到,或者即使看到了也很难与管理联系在一起。但客观事实是,人们就是带着这些思想、信念和精神的程序进入到管理活动当中的。我们学习了西方的管理技术,却很难学习到西方的文化,于是,效率就会因为科学技术与文化的脱节而大打折扣。中国对管理效率的追求,也必然依赖中国文化与管理技术的结合,脱离了这一点,管理之花就会渐渐枯萎。中国管理的出路,既不是充满中国文化味道的思辨,也不是脱离了文化的技术问题,而是这两者的结合如何实现的问题。当我们找准了管理科学发展的逻辑和问题的时候,我们才能最接近解决问题。此时,我们就会更懂得“提出问

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道理。管理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对我们反思管理科学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预测管理科学发展的趋势能够提供有益的指导。

4 管理科学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迄今为止,管理科学的发展已经走过了大约110年的历史。在这110 多年的时间里,管理科学无论是在基础理论、学科体系,还是在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取

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总结和反思。

4.1 管理科学派别林立,但对一些基本问题还没有达成共识

从管理科学发展的逻辑看,管理科学进入了丛林时代,但是一些“管理学者往往把前人提出的一些管理原则加以曲解,认为只不过是老生常谈而予以抛弃,然后提出一些貌似不同的‘新’原则,其实是前人早已发现的基本原则,只不过是用不同的话语表述出来而已”[10]。这就导致管理科学对一些基本问题还没有达成共识。因此,马庆国(2002)教授认为[1],20 世纪80 年代后管理学派林立,这些林立的学派是一个阶段或一个视角的管理理论的总结,反映从不同视角基于不同技术和不同素养的人群所提出的对管理学理论的不同理解,但还没有上升到统一理论高度。甚至对管理的定义,在不同学派之间,还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因此,管理科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亟待加强。

4.2 管理科学学科体系日臻完善,但中西发展趋势存在一定差异从国内外管理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看,管理科学学科体系不断细化,并日趋完善,但是国内外存在一定的差距。王亮亮、彭晓东(2007)利用内容分析、概率统计和聚类分析方法[11],对国外AMR,AMJ 和ASQ 三种管理类期刊,国内《管理科学学报》、《南开管理评论》、《管理工程学报》和《中国管理科学》四种管理类期刊,在1994—2005 年期间公开发表的管理类文章进行了分析,统计出管理科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并依据发展趋势把它们分为波动衰退型、凸对称型、波动增长型和稳定型。波动衰退型的学科表明,其发展趋势是下降的,前期的发展是比较成熟的。凸对称型的学科表明,它们在研究年代中的一段时期得到了较多的关注,这个类型的学科一般是近年来发展成熟起来的。波动增长型的学科表明,现在发展比较迅速,是现在研究的热点。稳定型表明,发展比较稳定,是在研究年代以前就达到了成熟的。通过研究,两位学者发现了中西管理科学学科发展趋势的差异(见表1),这些差异对我国管理科学的未来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4.3 国际管理科学研究方法以实证为主,我国管理科学思辨研究多,实证研究少

从管理科学发展逻辑看,基于科学视角的管理学研究,多可以通过实验法、问卷调查和统计处理方法、结构方程模型、案例研究和长期跟踪观察等实证方法进行研究,而基于人性和文化视角的管理学研究多可以通过归纳、思辨等规范方法进行研究。然而,随着定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单纯的思辨研究越来越缺乏科学性和说服力,对实践的指导也越来越差,因此实证研究成了国际管理科学研究的主流范式。郭菊娥、席酉民(2004)通过文献统计研究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12],我国管理科学的研究存在“思辨研究多,实证研究少”,“管理科学研究热点与管理实践需求相脱节”的特征。马庆国(2002)教授也认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方法主要以总结性、思辨性的规范研究方法为主[1],而国际管理科学研究则以实证研究为主,因此管理科学研究方法亟待规范化和国际化。近几年来,这一问题有了很大改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方法与国际化接轨程度不断提高,除应用统计方法、模糊数学、结构方程模型等对一些管理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外,还借鉴国际上前沿的研究方法,如Meta 分析等分析法对管理科学问题进行研究,这一趋势随着中外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研究者学术视野的不断拓展和科学研究精神的提高,正在逐渐得到加强。4.4 跨文化管理成为研究热点,但现有研究缺少文化根基,对中西文化缺乏深刻的理解

随着生产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跨文化管理成为管理科学的研究热点,日益得到国内外管理学研究者的重视,比如,浙江大学举行东西方文化与管理国际研讨会,并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中西文化本身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而且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又存在着文化差异,因此对跨文化管理的研究需要深入到中西方文化思想体系深处,找出二者的共同点和差异,才能够真正

解决跨文化管理问题。然而,目前的研究者要么对中西管理文化抽象研究多,对实践的指导性差,要么对中西文化缺乏深刻的理解,大多停留在表面,无法找出中西文化的共同点,探索人类共同的文明因子,指导跨文化管理问题。结果,跨文化管理成了A+B=C,或停留在一大堆现象、模仿上,而没有形成系统的挖掘文化、形成管理模式、建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有机体系,从而使跨文化管理显得捉襟见肘。

4.5 管理科学研究重视管理实践,但缺乏理论深度和普适性

国外管理科学研究对实践的重视是毋庸质疑的,有些国家对管理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也都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比如要学习项目可行性分析,教授会给出一个真实的案例,某地块计划建设一家酒店,要求学生分成小组,从不同角度讨论该酒店建设的可行性,最后作为第三方咨询机构为某银行出具是否发放贷款的意见书,学期末教授会请项目建设方和银行方面负责该项目的人士旁听学生的演讲并打分。近几年来,我国对管理科学的研究日益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这可以从大量的学术会议、期刊论文、论著,研究生毕业论文和其他研究实际看出,在研究方法上也逐渐强调实证研究,如案例研究强化了对实践的关注。对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也重视与实践的密切接触,如安排学生实习,组织实践界人士到大学演讲,以及建立管理科学实验室等。然而,受研究经验和水平、研究评价标准和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我们的研究者还坐不住冷板凳,出成果短平快,简单模仿西方的研究方法,而对一些基本的理论尚缺乏认识,这就导致研究本身的理论基础不扎实。在宏观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有些研究一味地照搬西方的微观化趋势,以至于研究成果理论不充分,且缺乏普适性,这就导致大量的理论泡沫出现,对实践的指导性较差。

4.6 对管理科学研究较多,对管理哲学的研究有待深入

从管理科学发展的逻辑视角,反思管理科学的研究现状,可以发现,从科学角度研究管理科学的成果较多,而从管理哲学的角度,对管理中的人性问题、一些基本的管理问题,如管理是什么,以及管理文化问题等的研究还远远不够,而这些问题恰恰是深化管理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构建新的管理学范式,实现管理科学理论创新的基点。如果对这些问题没有深刻的反思和超越,就不会在管理理论上有重大创新,因而也就难以有较大贡献的成果出现。在管理科学发展过程中,人性问题经历了由“经济人”假设向“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人性的转变,最后使人性问题陷入了不可知的困境。对人性问题是否有深刻的认识,决定着我们管理理论的建构水平,然而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质疑却不够,因而也就很难提出新的管理理论。这些都是管理科学研究存在的潜在问题。

5 管理科学发展的未来趋势

5.1 强化对管理实践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实现管理科学的创新与发展

管理科学以解决效率问题为重要任务,其实践性特征比较明显。成思危(2002)认为[13]:第一,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均来自实践;第二,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运用时必须考虑客观实际情况;第三,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正确与否要以实践为检验标准;第四,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要随实践而发展。如果管理科学研究脱离了实践,那么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都会失去理论或现实价值。因而,国内外一些学者,如我国学者孙继伟(2010)提出了管理科学研究中存在“实践迷失”和“客户迷失”问题[14],认为管理科学研究成果具有公共产品或公益产品的性质,不应该变成商品,变成研究者谋取资源和利益的工具,而是要凸显成果的使用价值,即对实践的指导性。可见,强化对管理实践的研究,并随着实践不断地创新和发展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应该成为未来管理科学的发展趋势,这既符合管理科学的发展逻辑,又可以解决管理科学的“实践迷失”问题。

5.2 强化对重大社会问题的研究,使管理科学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进步

管理科学的发展,可以带动管理文明的进步,而管理文明的进步又会带动社会文明水平的提升,因此强化对重大社会问题的研究,符合管理科学的文明诉求。从我国管理科学的定位看,管理科学要服务于社会,成为兴国之道,也要关注重大社会问题。而管理科学对重大社会问题的研究,

体现了研究者的大爱和敬畏精神,这是做好管理科学研究的根本。如果对人类的苦难没有悲悯、对生命没有敬畏,不可能得出对社会有价值的成果;如果没有对生命真谛、世界美好的追寻,也不可能踏踏实实做好科研,大爱和敬畏是指引管理科学研究的强大思想动力。而要树立这样的精神,如孙继伟教授(2010)认为的那样[14],需要我们仰望星空,思考内心的价值。也如温家宝

总理的那首《仰望星空》的诗一样“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

5.3 中国管理哲学与西方管理科学的融合趋势将得到加强

在管理科学发展历程中,不同国家基于自己的文化基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哲学或管理科学,并对管理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不同国家之间的管理思想相互借鉴、融合成为了一种趋势。中国的管理哲学在世界管理文明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如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圣吉积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等。而我们对此却重视不够,这就为未来中国管理哲学的发展留下了巨大的空间。马鸿飞(2002)认为[15],21 世纪的管理科学,应该实现中国的管理哲学与西方的管理科学的整合。郭菊娥、席酉民(2004)也认为[8],未来我国管理科学发展的趋势是,瞄准21 世纪世界管理科学发展的特点、趋势和热点问题,将强调数理公式描述、定量分析和重视实证研究的西方科学传统,与中国强调整体协调和协作关系的传统哲学结合起来,以达到管理科学新的综合和本土化创新,并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具有前瞻性和探索性的基础理论研究。从哲学的角度看,加强管理哲学的研究,既可以解决管理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强化对管理科学已有成果的反思,又可以强化对管理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为管理科学的创新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吴价宝(2001)认为[16],成思危提出的“数学、经济学和行为科学”是管理科学的

三大基础学科,未来应该加上哲学,哲学是任何一门科学研究的基础,应该成为管理科学的第四大基础。这样,东西方管理科学将更加兼容,西方以制度为基础的控制式管理遇到的挑战,将通过借鉴东方基于“天人合一”思想的人性化管理得到解决。

5.4 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中国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的研究将继续深入

成思危(2002)认为[17],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与文化,其中也包括许多宝贵的管理思想和经验。它们经过五千年的积累与提炼,至今仍在国家和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这些管理思想和经验进行深入研究。过去的研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如潘承烈教授研究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为我国企业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成果,在国际管理科学舞台得到好评。还有苏东水教授的《东方管理学》等。而对待我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经验,一是要对其进行认真的研究与分析,有些问题还要进行认真的考证;二是既不夸大文化味道的思辨,也不夸大脱离了文化的技术,而是要找到文化与技术相结合的契合点;三是要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将传统管理思想中的原则与当前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四是要将批判继承与创新发展结合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此外,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找到与西方文化相融、相同的文明因子,也有助于深化对跨文化管理的研究。

5.5 借助现代科学工具对复杂性科学的研究将继续深入

兴起于20 世纪80 年代的复杂性科学(ComplexitySciences),是系统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它主张学科交叉、研究方法交叉,形成新的理论框架和范式体系,在方法论上主张,非线性、不确定性、自组织性等。郭菊娥、席酉民(2004)认为[12],管理科学发展的未来趋势有三个:一是

适应信息、知识和复杂环境的特点,创新管理科学的研究;二是系统和非线性思维将引起管理科学研究思维的创新与发展,如统计性、模糊性、随机性、不确定性、不可逆性和混沌现象等将成为管理科学研究的重要思维;三是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不断革新管理科学研究的手段。成思危(2004)也认为[18],中国管理科学未来要研究复杂性科学,因为对企业、市场的

研究属于复杂性科学范畴,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数学,计算机等。对复杂性科学的研究要做好四个结合:一是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的结合;二是微观分析与宏观综合的结合;三是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四是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辨相结合。值得强调的是,对复杂性科学的研究,离不开对社

会、人性等问题的思考和关注,因为任何科学都是服务于社会目的的。如果脱离对社会、人性问题的思考,复杂性科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5.6 在借鉴西方管理科学学科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深化对组织行为学、组织文化等学科的研究通过“国内外管理科学学科系类聚类分析表”(表1)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管理科学研究存在一定的差异。对这些差异进行分析,找出差距,吸取其中合理因素,完善我国的管理科学体系,应该是管理科学,尤其是我国管理科学的未来趋势。吴价宝(2001)认为[16],管理科学发展的未来趋势是,管理科学硬化和软化的趋势,硬化趋势指管理科学要注重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软化趋势指管理科学要加强组织行为、组织文化和领导科学等的原理研究。这一观点与王亮亮、彭晓东两位学者的统计结果基本一致。当然,未来应该在哪些学科领域着重发展,还需要我们结合实际进行认真思考和论证。

《浅谈管理科学的发展》

1、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博大而精深,据笔者个人的理解,似可归纳为两大类型,即孺家管理思想与兵家管理思想。前者着重于国家及社会的管理,其精髓可归纳为“重在治国,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知人善任”;而后者则着重于管理的战略与战术,其精髓可归纳为“深谋远虑,雄才大略,随机应变,速战速决”。这两类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由于孺家思想是我国文化传统的主流,故其管理思想比较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而兵家战略与战术中所体现的管理思想也为我国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其中一些高度智慧的论述早已深入人心。从本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伟大人物的著作中,常常可以看到他们对一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引申和运用。对待我国占代的管理思想,我们应当采取“占为今用”的方针。一是要对其进行认真的研究与分析,有些问题还应进行认真的考证;二是要实事求是地加以评价,不要拔得过高,更不应牵强附会,须知占人因受其历史条件限制,不可能为今天的管理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三是要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将古代管理思想中的原则与当前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四是要将批判继承与创新发展结合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防止食古不化,要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2、中国管理科学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管理是生产力中的软件,只有通过管理才能将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三个要索合理地组织起来,加速生产力的发展。管理科学是研究管理中客观规律的科学,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在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技术改造的进程中,它都起着重要作用。我国管理科学的大发展应该属于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改革开放20 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力大大增强,先后出现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企业,这些都是我国管理科学理论得以发展的沃土。在此期间,我国众多管理学家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结合我国企业管理的实践,使我国管理科学理论和实践取得了

前所未有的成绩。总结来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管理科学发展历史上具有三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其一,1978 年钱学森等人在《文汇报》上发表“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一文,开辟了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道路;其二,1986 年全国软科学研究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促进了管理科学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结合;1996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的成立。成立的当年,管理科学部支持管理科学研究的经费就达2000 万兀,其后经费支持额逐年增加。2003年支持管理科学研究的经费达6000 万兀,其中受理面上项目申请1934 项,资助282 项,共计3433 万兀。资助重点项目4 项,应急研究项目4 项,杰出青年6 人,创新群体一家。同时,中央及地方的软科学研究经费支持力度也大幅度增加,达到2000 万元人民币。管理科学部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管理科学的全面发展。

二、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管理学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管理所处的环境不变或变化不大。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实环境不仅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而且变化的趋势也会越来越难以预测。进人新时期以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信

息技术及高科技的发展以及政府对社会生活的有限干预,迫使管理学将发生新的革命。我们既然生长在一个世界飞速变化的时代,就必然要有变化中的管理。没有变化的管理就不会有生命力!总体而言,新时期管理科学的变革将是深刻而复杂的,其发展趋势必然会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__人本管理思想将日益兴盛

重视人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并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目光远大的企业家、专家、学者历来都强调人的重要作用。不过,如果我们仔细加以分析,就不难发现,在不同的时代,企业家、专家、学者对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作用等问题的认识是有很大差别的。在传统的管理思想中,是把人作为和土地、资本一样重要的生产要素,认为它们都能创造价值。在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中,则只是把人看作“经济人”,因此,片面强调金钱的刺激作用,强调运用严厉的控制手段来管理工人,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一般认为,人本管理可分为五个层次:情感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人才管理和文化管理。从管理发展的轨迹看,管理明显地正在从理性的科学管理—“物本主义”的“硬”管理向非理性的人文管理—“人本主义”的“软”管理转变。人本管理的兴起说明了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属都是围绕人而展开的,因而在组织中如何更加尊重人、信任人、培养人、发展人、实现人与工作的完美融合,将是未来管理者更加关注的主题之一。

2、创新管理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创新这一名词最早来源于拉丁语,是指某种新事物的引人或引人某种新思想、新方法、新装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创新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或指创造性、新意。而在组织学中,创新就是指以新思想为指导,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创造出不同于过去的新事物、新手段,即把广义的创新概念引人管理领域,成为管理科学的一部分。一般而言,创新管理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对创新活动的管理;二是创新型管理。引人创新概念的前提和结果必然是管理创新,同时,这种管理的内容理应包括对创新的管理。一般而言,创新型管理不同于传统型管理,它是把创新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使管理随着技术、市场及组织内外条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3、由“硬”管理向“软”管理转化将为大势所趋

管理是人的管理,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的客体虽然兼有人和物,但是对物的管理取决于对人的管理,所以,管理客体主要也是人。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都很重视发挥人在管理中的关键作用。从近代外国管理思想的发展历史来看,都是与工业文明密切相关的。二十世纪初有基于“经济人”假设的泰罗的科学管理,30 年代后有基于“社会人”假设的梅奥等人的行为管理(行为科学),50 年代又有基于“自我实现人”假设的马斯洛等人的人本管理,80 年代以来则又出现了现代的文化管理,强调超越自我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管理发展史表明,管理本身明显存在着由理性的科学管理即“物本主义”的“硬”管理向非理性的人文管理即“人本主义”的“软”管理的转变。

4、知识管理的地位将日益凸现。

新时期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从传统的对有形资本的管理向对无形资本的管理转移。企业如何开发知识、利用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以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就成为企业管理所遇到的又一新课题。

5、管理信息化将主导现代管理科学的变革

管理信息化是一个企业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信息资源的过程。企业管理信息化可以划分为20 世纪50 年代初期到60 年代中期的电子数据处理阶段、60 年代中期到70 年代初期的综合数据处理阶段、70 年代初期以后的系统数据处理阶段等阶段。20 世纪90 年代以后,企业管理信息化又有了新的发展,尤其是朝着网络化、信息技术集合化方向的迅速发展,企业管理信__息化实现了从个人电脑到群体计算机工作网络、从孤立系统到联合系统以及从内部计算机网络到跨企业计算机网络的飞跃。可以预言,信息化给企业管理带来的变化将是革命性的。

总而言之,新时期是高科技时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给管理科学带来更严峻的挑战。我们只有认真学习,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科学“定位”,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真正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全面与国际市场接轨,从而在新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占据主动地位,把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我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理解

我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理解 通过对本学期管理科学与工程导论的学习,我了解到管理科学是一门包含很多学问的学科。它主要是为了研究人类的管理活动的规律及应用涉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它一般会被认为是应用学科,它是利用各种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型的定量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的领域之一,是研究工商企业和军政部门中决策问题的科学。管理科学学科主要研究运筹学、决策科学、运营管理、计划、组织、控制的科学方法等内容。而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为了实现管理目标,综合应用工程技术科学、数学、系统科学、经济和行为科学、工程方法及社会科学知识,综合信息技术,对人员、物资设备、技术、能源和信息等组成的各种系统进行设计、评价、决策、改进、实施和控制,研究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的一门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其形成与发展受到科学技术、生产力以及社会经济形态三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涉及的内容很广,大到整个集团的甚至社会的管理方法,小到生活中一件小事的作法。它具有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基础学科与领域的拓展、理论研究与应用的结合、以及突出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的应用的性质。其研究方法包括系统的分析方法、经济分析方法、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定量分析与优化方法、信息处理与分析方法、案例研究法等。 通过学习本门课程,我还了解到,作为一个出色的管理者需要具备很多条件。首先,由于管理学科具有学科交叉型,那也就意味着出色的管理者需要具备多知识、多领域的研究素质。其次,一个出色的管理者不仅要懂得如何制定计划,还要了解到计划的可实施性大小,即需要根据不同的适用者制定不同的方案。例如著名的UPS科学管理的案例。UPS的工业工程师对每一位司机的行驶路线进行研究,对每种货物的送货、取货和暂停活动设立了工作标准。工程师为了更加有效率更加科学的提供有力的方案,甚至还研究了每个路口红路灯的情况以及所需要的等待时间。并且统计了通行、按门铃、穿过院子、上楼梯、中间休息喝咖啡的时间,甚至上厕所的时间都有一定的细化。然后将这些数据输入电脑中进行整合,最后制定出一有很有工作效率的方案。但是这样的有效地方法并不是对所有的企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历年报录比以及分数线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内部资料+最后押题三套卷+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点评 =3000元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历年报录 比以及分数线 一、历年报录比 二、分数线 1、复试分数线 /专业课一

2、实际分数线 /专业课一 公共课参考书简介 一、思想政治理论篇 一、任汝芬考研政治序列一二三四 任汝芬,男,籍贯四川,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哲学、思想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1960年毕业于交通大学,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宣传与研究工作,同时还进行全国五种政治理论统一考试的研究与辅导工作,效果卓著;在工作中一贯遵循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古训,尽职尽责,多次被广大学生评为“最受欢迎的老师”;1992年被学校授予“三育人”十佳称号;在二十九年考研政治理论的辅导与研究中,创造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深受全国广大考生的欢迎与信任。 任汝芬考研政治序列书目: 序列之一:要点精编——以考试大纲规定的考查知识范围为依据,阐明与论述各课程的理论与知识,包括复习提示、知识阐述、已考试题 序列之二:模拟试题——将大纲中要求考查的五部分全部考点变成具体的试题,按照考研的试题样式编排:单选题、多选题、分析题。 序列之三:最后冲刺——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重点内容总结、补充试题,后四部分是分科的高度总结与补充试题。二至五部分编写了政治理论各门课程的重点内容总结和对复习指导序列之二的补充试题。 序列之四:最后四套题——是冲刺班”预测考题、教会答题”任务的进一步深化与扩充,力求接近正式考题的形式与内容,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技巧性、实用性。

管理科学与工程报录比

浙江大学 120 建筑工程学院学术学位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Z2 ▲☆★工程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包括国际工程和总承包管理);现代建造技术与信息化管理;工程项目全寿命期及维护管理;城市建设与房地产管理;建筑经济与项目投融资管理。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3 日③301数学一④848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面试:本专业综合知识、建工学院统一测试英语听力笔试:工程项目管理欢迎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专业考生报考。 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学位 0852 工程硕士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01岩土工程02 结构工程03市政工程 04防灾工程05桥梁工程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3 日③301数学一④835材料力学(乙)或847结构力学或849水力学(03方向可选)复试参考土木工程(学术学位)各二级学科相关办法及内容考生报名时须选择研究方向。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培养设不同专业方向,各方向制定单独培养方案。学位获得者应掌握相关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能够独立从事较高层次的技术开发和发展工作。欢迎土木工程相关专业考生报考。

同济大学

2018 前两位代表专业所在门类,中间两位代表专业所在学科,最后两位代表改专业的标识符号。专业代码就是大学,或者其他专科学校,其专业的代码,其实大学也有自己的代码。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上海交大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复旦大学

管理学(第三版)+戴淑芬)课后习题答案

思考题答案第一章管理概述 一、判断题 对对错错错错对错对错错对错错错 二、简答题 1.组织的活动有两类———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组织是直接通过作业活动来达成组织目标的,但组织为了确保这一基本过程顺利而有效地进行,还需要开展管理活动,管理是促进作业活动顺利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和保证。 2.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指它以反映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管理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揭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管理规律,总结出了许多管理原则。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有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在 管理实践中,不注重管理的科学性只强调管理工作的艺术性,这种艺术性将会表现为随意性;不注重管理工作的艺术性,管理科学将会是僵硬的教条。管理的科学性来自于管理实践,管理的艺术性要结合具体情况并在管理实践中体现出来,二者是统一的。 3.现有竞争者,潜在竞争者,替代品生产者,供应商,用户。 4.将内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复杂的非结构问题结构化,为群体决策过程中的有效沟通创造了条件;有助于明确地识别自身的优势、劣势,把握外部机会和威胁;给决策者提供更多的方案。 5.概念技能是指纵观全局,洞察企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对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而言,概念技能决定了其能否为组织。确定正确的目标和战略。概念技能也是高层管理人员有效履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的基础。 6.首先,管理职能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其次,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完成不同管理职能的重点有所不同,相对而言,高层管理者在计划、组织和控制上所花的时间要多于中层和基层管理者,在领导职能上所花的时间要少于中层和基层管理者。 7.有效率的企业不一定都有效果。效率和效果哪一个重要,要看具体的情况和所面对的问题。 8.一般说来,应该是从基层管理者做起;随着管理层次的变化(从基层到高层),对技术技能的要求相对降低,对概念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 9.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所以相对大企业有一些自身的管理特点。例如,小企业对环境反应比较敏感;组织结构简单,规范化程度低;沟通及时迅速;管理工作人情味浓,常依赖于某个(些)人;管理控制简单;等等。 10.优点:有利于企业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促使企业注重长远利益。缺点:可能会导致行业过度竞争,造成竞争成本上升。 11.管理者要有效地做到这一点,需要正确确定组织目标(或做出正确的决策),正确设计和维护组织,并且要科学授权和有效激励,最后还须适当地控制。 12.应关注的一般环境因素有:技术因素,如清洁技术的变化等;经济因。素,这对清洁业务的需求有宏观上的影响;自然因素,当自然环境污染严重时,会增加对清洁业务的需求;社会因素,这可以影响对清洁业务的接受程度和劳动力供应等问题;政治法律环境因素,这决定了清洁行业经营的合法性等问题。 13.影响协同效应的因素有:协调,要素的质量以及互补、相容的程度,内外部环境。 14.一般说来,应该相信企业能够从对社会责任的行为中受益。但可以有不同观点,要加以论证。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解析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解析 一、专业介绍 管理科学与工程,有的学校简称管工,有的简称管科(下面用这个简称),是目前考研所有招生科目中少有的按照一级学科来招生的(好像是唯一),说到这儿,好多童鞋可能还不清楚什么叫一级学科,来说明一下:首先目前国内的所有专业划分为12大门类,就是常听的工学、理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等12大门类,每年国家线划得就是这十二大门类的线;然后每个大门类下面就是包含很多一级学科了,拿管理学门类来说,就包括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四个一级学科。管科作为一级学科,下面包括很多二级学科:物流管理、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工程、金融工程、工程管理等。说管科是一级学科来招生的,招生科目就是直接写管科,而不具体写到底是物流还是工业工程亦或金融工程什么的(当然少数学校除外,比如天大:除了管科作为一个专业招生外,还有工程管理、工业工程等二级学科单独招生)。 再来说一下管科下面的研究方向吧,尽管管科是一级学科招生,但大多数学校这个专业下面会有很多研究方向,这些研究方向其实就有点像二级学科。每个学校主攻的研究方向的侧重点不同,比如北航就是项目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重庆大学房地产这块,不过像清华、天大这样的该专业教育部给出的排名比较靠前的学校,他们的研究方向是比较广而强的,就拿刚才说到的天大,差不多没有不研究的方向。这里不得不提的一个方向是金融工程,好多人可能怀疑金工怎么可能在管科下面,是的,现在大部分表较强的学校都在管科下面设了金工,而没有在传统意向中的金融学或是经济学下面设立,这可能和金工用到很多数理方面的知识有关。 二、考试科目 管科不同于其他专业的一个方面就是数学考得不统一,不像他们考计算机的,所有的都要考数学一,会计学大多数考数学三。就我所知,综合实力排名比较靠前或是这个专业排名比较靠前的学校,管科差不多都要考数学一(占到90%),一个很明显的信号就说明这个专业对数学要求比较高,这也难怪不少学校这个专业当工科看待。 然后就是专业课了,也是不太统一。大多数学校就是下面两种情况:只考一门运筹学,比如清华(经管院的)、天大(可以选考,不过大多数选运筹)、厦大、川大、北理工、华科(二选一)等等,一般运筹学的参考教材是清华出版的.教材编写组编的那个绿皮书;有的只考一门管理学,比如西安交大(号称管理学第一)、同济、东南(二选,不过一般都会选数三加管理学,因为另外一个数一加高代不太占优)、浙大等,管理学参考教材也不尽相同,有的罗宾斯版的,有的周三多版的。不过也有少数运筹学和管理学都考的,比如南大和中科大(考这俩学校的一个好处是如果最后不报这俩,可以换成上面提到的只考一门的,不过只是说说,还是希望确定下来考哪后,就别动了)。上海交大是运筹学加概率论。也有极少数BT的考三门,比如北航! 三、复试及录取 这几年经管类的专业都比较火,报的人比较多,所以水涨船高带来的分数要求比较高。比如理工类考个三百四五可以秒杀很多学校的很多专业,但是换成经管可能连复试都进不了。而具体到管科,当然了,每个学校的录取分数、报录比以及难度也是不一样的。我就列出下面几个吧(不一定有我考的哦): (一)北理工 以前考数一,后来改成数三了。复试分数线差不多逐年上升:2010:335,2011:368,2012:380,2013:374。报录比在6:1左右(07、08年左右的数字,意思就是报名6个人录1个,最近几年不知道),总共招的人还是比较多的。个人感觉北理工这个专业还是蛮不

管理者科学决策的七大步骤

管理者科学决策的七大步骤 在经理人的工作日程中,重大的决策毕竟是有限的和少量的,而经理人所经常面对的则是很多看似鸡毛蒜皮但是又不得不及时处理的事情,无怪乎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说:“管理就是决策。”而这些琐碎的日常决策事务在站用着经理人大量的时间,并且,每一个开始是无关紧要的小事,由于决策不当却酿成后来的大事,弄得不少人因为亡羊补牢而焦头烂额。所以,培养微观决策思维能力,形成自己良好的日常决策模式和决策习惯,不仅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而且也是经理人必备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所谓科学决策思维就是经理人日常管理决策的理性化、程序化、模式化和系统化,是经理人处理管理事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经理人迈向职业化的重要途径和标志。 经理人的基本职责概括起来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做正确的事,二是正确地做事。无论是做正确的事还是正确地做事,都需要经理人具有理性的、科学的和稳定的思维方法和习惯,而不能东一榔头西一夯,人无定性,话无定音,朝令夕改。一般来讲,科学理性的决策思维路径如下图: 【案例】刘经理的决策困惑 这几天刘经理有点烦。不是别的,就是他手下的两个得力干将好像商量好似的,先后找到他说,他们的工资底薪定得太低,而且,公司制定的奖励政策不合理,体现不了多劳多得,要么调高底薪,要么调整奖励政策,不然可能要走人了。按理说,刘经理与这两位骨干的关系挺融洽的,年底向老板申请包红包时也没有亏待他们,这两个小伙子也确实很争气,两个人定单占了公司总业务量的30~40%,顶上其他十来个人的业绩,他们要是走了天就要快塌一半。可是,无论是给他们升底薪还是调整政策,都只能是往上走,他担心水涨船高,按住葫芦起来瓢,到最后销售费用猛增,控制不住,还是无法向老板交差。他带着这个问题向老板汇报,想请老板指点,不料老板挺痛快地对他说:“这个问题么,全交给你处理了,既不能让销售利润率下降,也不能让那两个年轻人跑了,对了,还要注意不要留下后遗症和连锁反应。你就自己看着办吧,你的决定我同意就是了。” 如果你是刘经理,你应该怎么办? 1.界定问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国内30种重要的学术刊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国内30种重要的学术刊物 (最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发布时间:2008-11-21点击次数:1042A类刊物(22种) 1、管理科学学报(双月刊) 【通讯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天津大学《管理科学学报》编辑部300072 【主办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 【国内统一刊号】CN 12-1275/G3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9807 【电子邮箱】jmstju@ 【联系电话】022— 2、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月刊) 【通讯地址】北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编辑部100080 【主办单位】xx系统工程学会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267/N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6788 【联系电话】010-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8号东楼3层《管理世界》杂志编辑部100098 【主办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235/F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5502 【联系电话】010-621169;010- 4、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月刊) 【通讯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编辑部100732 【主办单位】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087/F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3894 【联系电话】电:;传: 5、xx软科学(月刊)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4号270室《中国软科学》编辑部100045 【主办单位】xx软科学研究会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036/G3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9753 【联系电话】电:00;传:00

西南科技大学管理学简答题及答案

1.管理人员考评对管理人员有何积极影响? 1)为确定管理人员的工作报酬提供依据 2)为人事调整提供依据 3)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供依据 4)有利于促进组织内部的沟通 2.影响管理伦理的因素有哪些? 1)道德发展阶段 2)个人特性 3)组织结构 4)组织文化 5)问题强度 5.泰勒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最高的工作效率来自于工厂与工人共同达到富 裕的基础; 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应建立各种明确 的规定、条例、标准,使一切科学化、制度化;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与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有彻底变革。包 括: 要求工人树立对工作、对同事、对雇主负责任的观念; 管理人员(领工、监工、企业主、董事会)改变对同事、工人以及对日常问题的态度,增强责任感; 以友好的互相帮助代替对抗和斗争。 对管理学发展的主要贡献:在管理中运用科学的方法;他本人的科学实践精神;创造并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泰勒制 要求工人运用科学的操作方法,以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标准化操作、定岗、定员、定额) 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与提高——使操作者的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标准化管理——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标准; 管理与具体劳动分离,计划与执行分离(管理主要从事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为执行职能)。 泰勒科学管理的精髓——用精确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知识来代替个人的判断、预见和经验。泰勒科学管理的弊病——重技术,不重人际关系;解决了生产作业关系,而未解决经营管理问题。 6.计划工作的步骤。 1)确定目标 2)认清现在 3)研究过去 4)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 5)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 6)制定主要计划 7)制定派生计划 8)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7.如何正确对待工作中出现的偏差?

管理学院18种期刊及CSSCI

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1)18种重要期刊:(此外,影响因子>=1的SCI,SSCI期刊) 管理科学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 科研管理 管理工程学报 中国管理科学 研究与发展管理 管理学报 中国工业经济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研究 中国软科学 南开管理评论 会计研究 管理世界 系统工程学报 金融研究 世界经济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重要期刊: ①.全部重点期刊 ②.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重要学术期刊 ③.SCI,SSCI,EI,及CSSCI中经济类与管理类刊源 ④.CSSCI中法学和统计学类刊源(考核法学和统计学学科老师) ⑤.以下10中期刊: 冶金自动化 制造业自动化工业工程 信息与控制 计算工程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信息系统学报 中国管理信息化中国教育信息化数学的认识与实践 (3)一般期刊: ①.未列入上述目录的中文核心期刊及其他类别的SSCI刊源 ②.有国际连续出版刊物号(ISSN)的外文期刊 ③.被ISTP收录或有书号(ISBN)的会议文集和丛刊

CSSCI(2012-2013) 管理学(29种) 序号期刊名称主办(管)单位 1 管理世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 南开管理评论南开大学商学院 3 科研管理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等 4 科学学研究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5 管理科学学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 6 中国软科学中国软科学研究会 7 外国经济与管理上海财经大学 8 研究与发展管理复旦大学 9 公共管理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10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等 11 管理科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12 管理工程学报浙江大学 13 中国管理科学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等 14 管理学报华中科技大学 15 管理评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16 中国行政管理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17 预测合肥工业大学预测与发展研究所 18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19 科技进步与对策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20 中国科技论坛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21 科学管理研究内蒙古自治区软科学研究会 22 软科学四川省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 23 系统工程湖南省系统工程与管理学会 24 经济管理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25 经济体制改革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6 系统管理学报上海交通大学 27 华东经济管理安徽经济管理学院 28 宏观经济管理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 29 管理现代化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西南科技大学管理学期末考试简答题及答案-M.Y.

西南科技大学管理学期末考试简答题及答案-M.Y. 1.管理人员考评对管理人员有何积极影响? 1)为确定管理人员的工作报酬提供依据 2)为人事调整提供依据 3)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供依据 4)有利于促进组织内部的沟通 2.影响管理伦理的因素有哪些? 1)道德发展阶段 2)个人特性 3)组织结构 4)组织文化 5)问题强度 3.简述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1)员工不是在真空中工作的,他总是要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对于他们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有较大的影响。 2)员工的比较有三种类型: (1)其他人(2)制度(3)自己 3)贡献率可以描述员工在横、纵向两方面对所获报酬的比较以及对工作态度的影响:Op / I p = Ox / Ix Op——自己对所获报酬的感觉,Ox——自己对他人所获报酬的感觉; Ip——自己对付出的感觉, Ix——自己对他人付出的感觉 当:Op /I p = Ox / Ix,员工认为报酬是公平的积极性与努力程度不会改变; 当: Op / I p > Ox / Ix 说明此员工得到了过高的报酬或付出的努力较少,但他不会要求减少报酬; 当:Op / I p < Ox / Ix 员工会觉得不公平,如果不增加报酬其工作积极性会下降4.简述前馈控制的优点及其困难。 优点:可防患于未然;适用于一切领域所有工作;针对条件的控制,不对人,易于被接受并实施。 1)主管人员运用所能得到的最新信息,包括上一个控制循环所产生的经验教训,反复 认真地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预测,然后将其同计划要求进行比较,从而在必要时 调整计划或控制影响因素,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2)由于在工作开始之前进行,避免了事后控制对已铸成的差错无能为力的弊端。 3)由于是在工作开始之前针对某项计划行动所依赖的条件进行控制,不是针对具体人 员,因而不易造成对立面的冲突,易于被职工接受并付诸实施。 困难:需要及时和准确的信息,并要求管理人员充分了解前馈控制因素与计划工作的影响关系,并及时了解新情况和问题。 5.泰勒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最高的工作效率来自于工厂与工人共同达到富 裕的基础; 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应建立各种明确 的规定、条例、标准,使一切科学化、制度化;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与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有彻底变革。包 括:

第二章《管理学原理》习题参考答案复习进程

第二编 一、填空题: 1、__计划__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它是确定组织的__目标____和实现__目标___的方式。 2、预测是根据__过去__和_现在____预计__未来__、根据_已知__推测__未知___的过程;预测的目的是为了___ 科学决策_____;___需求与资源、机遇与风险___是任何一个组织需加预测的基本内容。 3、按时间跨度来分,预测可分为_短期__、_中期__、__长期__。 4、预测方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_定性__,一类是___定量___;德尔菲法也叫__专家预测法_____,属于__定性 ______预测法。 5、假定下一期需求与最近一期需求相同的定量预测法叫__朴素预测法_______。 6、平滑系数值是根据以往的___实际量____与__预测量___之间差异的大小而异,一般在__0___到___1_____之 间选定。 7、___目标管理________是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提出的一种综合管理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强 调以__目标_________为中心的管理,强调以_____目标网络________为基础的系统管理,强调以_____人__________为中心的参与式管理。 8、实行MBO,就是要___以企业总目标________以来规划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 9、MBO的实施程序主要分为__制定目标____、__实施目标_______和___考核评价______三个阶段; 10、决策就是组织或个人为了__实现某种目标_______而对未来一段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_选择 _______或____调整________过程。 11、决策的前提是___有所选择_________,决策的实质是_作出决定________;决策是___计划__________的核心 环节,也是___管理________的核心环节。 12、按决策的时间划分可分为__长期战略________决策和___短期战术________决策;按决策的可确定程度划分 可分为__确定型______决策、___风险型________决策和__非确定型_________决策。 13、常用的定量决策方法有____确定型_______决策法、__风险型_________决策法、_____非确定型__________ 决策法. 14、量本利分析法的中心内容是_____盈亏平衡点分析___________的分析。 15、边际贡献是产品销售收入与__全部变动成本_____的差额,利润是边际贡献大于__固定成本________的部分。 16、小中取大法叫__悲观_____决策法,大中取大法叫___乐观___决策法,后悔值决策法也叫__大中取小_决策法。 17、先_宗旨____,后目标;先战略,后_战术____;先长远,后_近期_____是制定计划必须遵循的次序。 18、计划的具体化可概括为“5W1H”,即_Why_____、__When____、__Where___、_What____、__Who____、 ___How______。 二、选择题: 1、在整个管理工作中处于首要位置的是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2、对于风险型决策,最常用的方法 A、决策树 B、最小后悔值法 C、量本利分析法 D、边际贡献法 3、对未来持悲观态度、比较谨慎的决策者在进行不确定型决策时,一般采用 A、小中取大法 B、小中取小法 C、大中取大法 D、大中取小法 4、决策过程中的“拍板”是指 A、确定决策目标 B、确定价值指标 C、方案优选 D、方案实施 5、由组织最高层管理者所作的决策是 A、程序化决策 B、业务决策 C、战略决策 D、管理决策 6、计划工作一般起始于 A、目标制订 B、机会估量 C、计划审订 D、方案选择 7、下列几项,哪一项不属于计划的范畴? A、课程表 B、规章制度 C、统计报表 D、工作流程

中国管理类期刊级别

二手数据的来源 重要提示信息

管理世界经济管理中国软科学管理现代化管理工程学报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外国经济与管理南开管理评论企业管理22种管理科学重要期刊(A类) 管理科学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管理世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金融研究中国软科学 中国管理科学系统工程学报 会计研究科研管理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管理评论 南开管理评论公共管理学报 管理工程学报管理科学 预测运筹与管理

情报学报中国工业经济 科学学研究农业经济问题 8种提名重要期刊 管理学报 工业工程与管理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研究与发展管理 系统工程 数理统计与管理 Appendix section1. Some useful online databases ?Academic Press ■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 (ARL) ■ Academic Search Premier (ASP) ■ Business Source Premier (BSP) (内容非常全面,总能找到) ■ Elsevier (Science Direct Onsite, SDOS) (速度比较快) ■ Emerald ■ John Wiley ■ Kluwer Online (搜索文献的针对性很好) ■ IEEE 上述数据库,清华图书馆、北大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均有,北邮只有IEEE和Kluwer Online

Section2. Some main English journals ?Management Science (管理科学) ■ Marketing Science (营销科学) ■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哈佛管理评论) ■ Marketing Management (营销管理) ■ Journal of Marketing (营销杂志) ■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营销管理杂志) ■ Journal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s (计算机信息系统) ■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决策支持系统) ■ Expert System (专家系统) ■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通信政策) 上述刊物在国家图书馆西文第2阅览室、第1阅览室均有现刊和过刊。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 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 ■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 Journal of Business & Industrial Marketing ■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管理学原理考研真题及答案

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管理学考研真题 一、判断题(1*20) 1、一些文献对管理定义阐述不同,有活动论、过程论、职能论、工作论和环境论。其中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以及哈佛大学教授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一种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这两种解释都属于活动论。 2、各项管理职能都有自己独特的管理形式。例如计划职能通过目标的制定和行动的确定表现出来。组织职能通过组织设计和人员配备表现出来。但创新职能本身并没有某种独特的表现形式。 3、人群关系理论是“行为科学”管理学派的早期思想,它只强调重视人的行为,而行为科学还要求进一步研究人的行为规律,找出产生不同行为的影响因素,探讨如何控制人的行为以达到预定目标。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虽然在发表为不少人接受,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但对它层次排列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也有不少争议,有人认为它对人的动机没有完整的看法,没有提出激励方法等。这一理论注意到了工作于工作环境的关系。 5、从伦理的角度看,具有内在控制中心的人不大可能对其行为后果负责,更可能依赖外部力量。相反,具有外在控制力量的人则更可能对后果负责并依赖自己内在的是非标准来指导其行为。 6、“IBM就是服务”是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价值观。“顾客第一”是日本三菱公司的组织精神。 7、强烈管理欲望是有效进行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正直和诚实是每个组织成员都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 8、计划是决策的前提,决策是计划的逻辑延续,计划为决策提供依据,决策为计划的目标实现提供保证。 9、据有关权威部门调查统计分析,家电行业某类家用加湿取暖器在近六年的市场年销售量依次是1000万、2000万、3500万、5500万、5800万、5850万台。由此可以推断该类家用加湿取暖器正处于其产品生命周期的成长期。 10、如果高层次对低层次的决策没有任何控制,则分权程度高:如果低层次在决策后要向高一级管理部门报告备案,则分权程度次之:如果低层次在决策前要征询上级部门的意见,则分权程度更低。 11、管理劳动横向分工的结果是部门的设置;纵向分工是根据管理幅度的限制,确定管理系统的层次,并根据管理层次在管理系统中的位置,规定各层次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12、管理者能力越强,管理者的管理幅度越大;被管理者能力越强,管理者的管理幅度越小。 13、某公司安排某员工完成一项任务,其上司告诉他可以在一个月内完成,而事隔两天,总裁亲自过问此项目,要求他在半个月内完成。这说明该公司组织设计违背了命令统一原则。 14、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是假设把工人看成经济人,工人追求最高的工资收入而业主难以做到,就必须用科学管理的方法来提高效率。在这里业主不是经济人 15、信息技术对集权化和分权化可能带来双重影响。希望集权化的管理者能运用先进技术区获取更多信息和做出更多决策,同时管理者也能够向下属分散信息并且增强参与性与自主性。 16、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学家维克多·弗鲁姆在1954年提出来的,是一种管理管理者的方法。 17、绿色和平组织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其活动踪迹遍布全球每一角落。他对于一家石油化工企业来说,绿色和平组织属于组织因素中的一般环境因素的社会环境。 18、领导的本质就是被领导者的追随和服从,他不是由组织赋予的职位和权力所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追随者的意志。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术型) 学科代码:0871 一、适用二级学科及专业 ●工程经济与管理(0871Z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0871Z2) ●管理系统工程(0871Z3) 二、培养目标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管理人才,要求硕士研 究生达到: 1.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世 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勇于创新,具有追求真理和献身科学事 业的敬业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掌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与方法以及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所从事科研领域 的发展动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 在专业领域内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文献资料,并具有外文写作的初步能力。 3.身体健康。具有健全的人格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诚实守信、 具有公正守法的职业操守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三、主要研究方向 1.建筑经济与管理 2.城市建设及房地产经济与管理 3.工程项目管理 4.信息理论与应用 5.信息技术与管理 7.资源系统优化与管理 8.矿业系统工程 9.城乡与区域发展规划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为2—3年,全部课程学习应在第1学年内完成,硕士学位论 文工作不少于1年。 硕士研究生提前完成了规定的学习内容和学位论文,符合学位答辩要求者,可以提前申请进行学 位答辩,申请时间最早为入学后2学年,申请应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半年提出,经研究生院批准后,可 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经学校批准,可提前毕业。 硕士研究生确有必要延长学习年限,按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办理。 1

五大管理类期刊难度分析

最近,我导师的学生录用了一些论文。有管理科学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管理工程学报、中国管理科学。下面我想对管理科学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管理工程学报、中国管理科学和系统工程学报五个杂志的录用难度进行分析,欢迎交流,不妥之处望海涵。 以前我认为的难度比较为:管理科学学报>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管理工程学报约= 中国管理科学约= 系统工程学报。我统计过,这些杂志中除管理科学学报的录用率在5%左右,其他四个的录用率均在5-10%。从录用率来看,管理科学学报无疑是最难的。但现在我的看法发生变化了,对于这些管理科学类的杂志而言,我认为这些杂志的风格是有区别的。从论文的数学难度来看,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约=系统工程学报> 管理科学学报约=管理工程学报>中国管理科学,因此,如果你的数学功底好,写一些数学难度大管理意义弱的论文投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和系统工程学报录用的概率较大,投其他杂志则概率较小,最近我们这边录用了两篇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据我所知(我看过那两篇论文),数学难度大(用的是排队论和动态规划),这些方法都是没有解,做算例,因此比较适合这个杂志。从管理意义和管理创新来看,管理科学学报> 管理工程学报约= 中国管理科学>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约= 系统工程学报,因此,一些数学难度小,而管理意义大的论文投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和系统工程学报不是很适合,前面录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的那个师弟以前投管理工程学报和中国管理科学被退了几次,感觉还是风格不适合。 最后,总结得到结论:数学难度大的论文投稿这五个杂志的难度为:系统工程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管理工程学报< 管理科学学报< 中国管理科学(因为中国管理科学的数学难度最低) 管理意义大的论文投稿这五个杂志的难度为: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系统工程学报> 管理科学学报> 管理工程学报约= 中国管理科学(因为管理意义大的论文一般数学难度低) 另外,这五个杂志当中管理科学学报和管理工程学报是匿名审稿,个人感觉是最公正的,其他三个杂志均为看着名字审稿,不可避免出现一些关系稿,若从关系稿的角度来看,关系稿数量比较为: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中国管理科学> 系统工程学报> 管理科学学报约= 管理工程学报(稍微注意的人可以发现一些牛人的稿子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出现的几率非常稿,如清华大学×××教授的一个博士后只发这一个杂志就发了近10篇,其他高水平杂志的论文一篇都没有,系统工程学报以前是匿名审稿,有了网站后改为明审了,但这个杂志要求第一作者的身份仅能一年发表一篇,虽然这个杂志明审,个人感觉关系稿还是比较少)。

新版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考研已落下帷幕考研虽然已经结束好长时间,而它对于我来说,就像是昨天刚发生一样,清晰且深刻。 回首考研的这段经历,我收获了很多,也成长了许多。 开始基础复习的时候,是在网上找了一下教程视频,然后跟着教材进行学习,先是对基础知识进行了了解,在5月-7月的时候在基础上加深了理解,对于第二轮的复习,自己还根据课本讲义画了知识构架图,是自己更能一目了然的掌握知识点。 8月以后一直到临近考试的状态,开始认真的刷真题,并且对那些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反复的加深印象,这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 考研一路走来,真的很辛苦,考研帮里学长学姐们分享的宝贵经验不仅能让我打起精神背水一战,还使我的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 初试成绩出来的这两天,酝酿了一下,我也想为将要参加下一届考研的的学弟学妹们写一篇文章,希望你们从复习的开始就运筹帷幄,明年的这个时候旗开得胜。 文章字数很多,大家有时间可以阅读,文末有真题和资料下载分享,谢谢大家。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初试科目: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3数学三 803运筹学 考试大纲:

参考书目: 1、郭耀煌,李军.运筹学原理与方法.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甘应爱等主编. 运筹学(修订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先说英语,最重要的就是两个环节:单词和真题。 关于单词 单词一定要会,不用着急做题,先将单词掌握牢,背单词的方式有很多,我除了用乱序单词,我还偏好使用手机软件,背单词软件有很多,你们挑你们用的最喜欢的就好,我这里就不做分享了。我们考试的时候就是最直观刺激的就是文字信息,所以根据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来讲最简单粗暴的就是利用重复,将这个文字信息与我们大脑之间形成一个条件反射,这样我们提取的速度也就会达到最快。 都说考研有很多生僻词义,其实不是的,很多都是书面语言常见意思,只是我们不熟悉书面语言而已。比如casualty表示伤亡,我们口语常见是casual 随意的。这种能力一定不是背单词搞出来的,而且需要扎扎实实坐下来读书。 关于阅读 第一次我阅读很差,对答案错了一大半。这次我阅读是满分。如何做到?我非常认同老钟的观点,不要再管命题人,不论谁命题,不论什么题型,都是围绕着你有没有读懂作者在说什么,题型的存在只是从不同侧面考察这一点。只有回到阅读本身,才会真的恍然大悟,而不是被定位的思想牵着盲人摸象。我算明白了为什么考研这么重视阅读,当你真的学会了读学术文章,你才会体会到一个研究者的乐趣。 关于真题

中国管理科学投稿格式

安全事故现状与趋势分析方法研究 刘卓军1,柳刚1,2 (1.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190;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190) 摘要:包括安全生产事故预防、控制在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需要客观把握安全生产的现状并准确地判断其总体发展趋势。本文基于我国安全生产事故快报数据,对近年安全生产现状做出季节性等分析,并为短期安全生 产形势变化的预测与判断不仅提出了三个可行的ARIMA-BP、ARIMA-RBF以及ARIMA-GRNN非线性组合模型而且进一 步基于RBF,对前述三个模型再次进行非线性组合,给出了一种新的双重非线性组合趋势分析方法。实证结果表明, 双重非线性组合能够较为精确地预测安全生产事故的发展趋势,可以为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控制和应对提供管理 和决策支持。 关键词:安全生产;ARIMA模型;BP模型;RBF模型;GRNN模型;非线性组合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1 引言 目前,安全生产仍然是世界各国都必须面对和应对的重大问题。对此,我国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显然,通过对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现状和特征分析有助于认识安全生产事故的规律,通过对安全生产事故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有助于对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控制和应对做出有效的决策。 国内外关于安全生产事故研究的报告[1]和文献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某一类安全事故的预测预警,如李书全和窦艳杰(2008) [2]针对建筑安全事故,提出了RS—SVM预测模型;钟铭(2009) [3]采用模糊数据融合算法,对煤矿瓦斯进行预警;(2)安全事故发生的规律分析,主要包括:安全事故的成因分析,安全事故与相关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如吕海燕(2004)[4]对我国工矿企业、消防火灾、交通等进行总量统计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事故统计分析指标体系框架;Kopits和Cropper(2005)[5]专门对交通死亡事故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深入研究;任荣森 收稿日期:修订日期: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消费品质量安 全影响因子研究及标准研制》 (2006BAK04A23) 作者简介:刘卓军(1958-),男(汉族),黑龙江人,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2009) [6]等人建立了油库的多层递阶解释结构模型(ISM),将油库安全事故成因分为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三个层次;(3)对安全生产管理的研究,主要包括:对事故管理绩效的评估、城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能力评价、安全事故损失的计算、安全事故中的风险管理。如牛跃林等人(2008)[7]建立了城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城市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体系建设提供决策依据;Karen(2009)[8]和Shi(2009)[9] 对煤矿安全事故风险管理及造成的损失从政府、行业规模和运营等方面作了探讨。 上述已有研究主要围绕特定行业领域展开,而且主要集中在煤矿、建筑工程、交通安全生产事故。固然,安全事故规律需要分不同行业领域进行研究,但也需要整体认识和把握,这样才能制定更科学更完善的国家安全生产战略规划。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安全生产事故的起数及其造成的死亡人数开展方法建模和实证研究。 首先把安全生产事故按其造成的死亡人数进行分类,具体地将安全生产事故分成10类:死亡i个人的事故为第i类(i=1,2,…,9),死亡10人及以上的事故为第10类。这样一种分类方式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按不同伤亡和损失规模做整体统计的原则。因此,相应的分析结果有助于国家安全生产事故预防、控制和应对的监管工作。 显然,对不同类型的事故所采用的处置和应对方式以及相应的资源配置也不同。本文对从2001年1月到2008年12月国家安全生产快报包含的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