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设备教案

计算机网络设备教案
计算机网络设备教案

网络连接设备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理解网卡的作用;

2、理解中继器、集线器、路由器、网关、网桥和交换机的作用;

3、理解调制解调器、ADSL的作用。

重点难点

1、

知识精讲

网络设备按照其主要用途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接入设备,用于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进行连接的设备,常见的有网络接口卡、调制解调器等,第二类是网络互联设备,用于实现网络之间的互联,主要设备有中继器、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等,第三类是网络服务设备,用于提供远程网络服务的设备,如拨号访问服务器、网络打印机等。

一、网络互连的目的

网络互连的目的是使不同计算机或网络上的用户能彼此通信,从而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其主要内容是网络扩展,而网络扩展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将独立的计算机系统连成网络或接入某个外部网络以共享彼此的资源或获得某种服务?扩展网络覆盖范围

?形成更大的网络

?提高网络的性能

二、网络接入设备

1.网卡

计算机与网络相连的接口电路称为网卡,又称为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s Card,简称“NIC”),它主要起着对网络发送数据、控制数据、接受并转换数据的功能。网卡具备两个技术:一是网卡驱动程序;二是I/O技术。网卡驱动程序的作用是使网卡与网络操作系统兼容,以实现网络通信。一般它安装在网络计算机或服务器的扩展槽中,是LAN的接入设备,充当计算机和网络之间的物理接口。

①功能

?并行数据与串行数据的转换

?数据包的装配拆装

?网络的存取控制

?数据传输前、后的缓存

?网络信号的产生等。

计算机中常用的每一个以太网卡都有一个全球惟一的网卡地址,它是一个长度为48位的二进制数,它为计算机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物理地址。

②分类:

根据带宽(传输速率)分:10M、100M、10/100M自适应和千兆位网卡。

根据总线接口类型分:ISA、EISA、PCI、PCI-X、PCMCIA及USB总线网卡。

根据用途分:工作站网卡、服务器网卡、笔记本网卡。

根据网络体系结构分:A TM网卡、令环牌网卡、以太网卡。

按网络接口划分:RJ-45接口网卡、BNC接口网卡、AUI接口网卡、FDDI接口网卡、光纤网卡和无线网卡

一般来讲,10M网卡多为ISA总线,100M网卡几乎全是PCI总线,而ISA是16位总线,PCI是32位总线,故PCI卡比ISA总线多、速度快且价格将趋于接近。

目前约有80%的局域网采用以太网技术,故以太网网卡最为常见,广泛使用的是10/100M b/s自适应的以太网卡,可通过双绞线连接到集线器上。

③主要性能指标

网卡速率、总线类型、接口类型

三、网络互联设备

网络互连设备是用来连接传输介质、计算机系统和其他信息处理系统并同时具备特定信息转发和处理功能的网络设备。根据在OSI模型中所处的位置和功能的不同,网络互联设备主要有中继器、集线器、网桥、交换机、网桥、路由器和网关。

1.中继器(Repeater)

中继器是为了解决信号传输距离短的问题而在两个网段间使用的设备,它工作于物理层,又叫重复器或重发器,它对电缆上传输的数据信号进行复制、调整和再生放大,并转发到其他电缆上,从而延长信号的传输距离,一般只应用于以太网。当网络段已超过最大距离时,两个线段之间用中继器连接,连接各网络段后,整个系统仍属于一个网络整体,中继器对它所连接的局域网是透明的。

在理论上中继器的使用是无限的,网络也因此可以无限延长,而事实上中继器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有效的工作。以太网遵循5-4-3规则,即5个段,4个中继器,3段可以接电脑,由于集线器和交换机的使用也具备中继器的功能,目前已很少使用中继器。

2.集线器(HUB)

集线器的作用主要是将信号再生转发,它工作于数据链路层的MAC层。在集线器上有固定数目的端口,常用的有8口、12口、16口、24口、32口等几种,每个设备可用无屏蔽双绞线连接到一个端口上,而HUB本身又可连接到双绞线、粗同轴或细同轴电缆上。目前许多微机局域采用集线器连网。

按功能强弱可分为低、中、高三档。

3.网桥(Bridge)与交换机

网桥用于连接两个具有相同或相似网络体系结构的网络(即同构网),它工作于数据链路层的MAC子层。通常,网桥连接的两个网络应使用相同的传输介质,并且具有同种拓扑结构的同一传输协议。用网桥连接的两个局域网络段,网间通信通过网桥传送,而网络内部的通信则被网桥隔离。有内部网桥和外部网桥之分,前者由服务器兼任,后者用一台专门的微机作为两个网络的互连设备。

功能

?调节载荷:网桥能起过滤帧的作用而提高网络的性能。

?解决物理距离太远的网络之间的互连问题。

?提高网络的可靠性:一个网络上的故障不会影响另一个网络。

?有助于安全:用网桥拦截无须转发的重要信息。

?协议转换:仅限于MAC层及物理层

交换机:交换机是第二层、多端口设备。交换机提供与集线器或网桥类似的功能,但拥有更多的先进性能,能够对任意两个端口进行临时连接。它包含一个交换矩阵或交换结构能够用于迅速地连接端口或切断端口间的连接。与集线器不同的是,交换机仅

将信息帧从一个端口传送到目标节点所在的其它端口,而不会向所有其它的端口广播。

4.路由器(Router):

若互联的局域网数目很多或要将局域网与广域网的相互连接,采用路由器为最好,它适合于连接复杂的大型网络。

路由器是在网络层对分组信息进行存储转发实现多个网络互联的设备。

路由器不仅具有网桥的功能(但处理的信息量比网桥慢),还具有判断网络地址和选择通信路径的功能,它的作用是在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为数据交换选择路由,它提供了各种网络接口,其基本功能有:

?协议转换:能对网络层及其以下各层的协议进行转换。

?路由选择:按某种路由策略选择最佳路由,也能支持多种协议的路由选择。

?网络互连:它支持各种LAN和WAN接口,主要用于互连LAN和WAN。

?数据处理:提供路由选择、优先级、复用、加密、压缩和防火墙功能。

?网络管理:提供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容错管理和流量控制等功能。

5.网关(Gateway):

网关工作在OSI的高三层,用于连接网络层之上执行不同协议的子网,组成异构的互连网。网关的应用目的是实现互连、互通和应用的互操作性,在某种意义上说网关中是一种概念,或一种功能的抽象,网关依赖于用户的具体应用,具有通用的网关,它可以是配置一定软件系统的通用计算机,也可以是为特定的网络协议转换和路由选择算法设计的专用计算机。

网关除了具有路由器的全部功能外,它还为网络间不同协议提供转换功能。

网关通过使用适当的硬件和软件,来实现不同网络协议之间的转换功能,硬件提供不同网络的接口,软件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转换。网关具有对不兼容的高层协议进行转换的功能。

网关可用于以下场合:

?异构局域网的互联

?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

?广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

?局域网与主机的互联:当主机的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不兼容时,可通过网关连接。

四.调制解调器(Modem):集调制与解调功能于一体的一个数模转换设备。

调制: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解调: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①功能

对传输信号进行数-模转换。

②分类

按操作状态分:同步(速率快、成本高)、异步调制解调器(速度低、价格低,家用)。

按传输速率分:低速调制解调器(9600bps)、中速调制解调器(9.6~19.2bps)、高速调制解调器(28.2Kps~56Kbps)。

按产品外形分:外接式、内插式、PCMCIA卡式、机架式。

内插式(又称内置式)可以直接插入计算机主板上的扩展槽中,它自身没有独立的外接电源;外接式(也称外置式)放在计算机的主机箱外,它是一个独立的设备,用一条专用的电缆连接到计算机的RS-232串行接口上(通常是COM2),其中标有“LINE”的接口接电话线,标“PHONE”的接电话机,且需要外接电源才能工作。

调制解调器的英文名称为Modem与汉语的“猫”发音接近,所以被现代的网迷称之为“猫”,将内置与外置的调制解调器称为“内猫”和“外猫”。

传输速率是调制解调器的一个重要指标,用b/s(或bps,每秒位)、Kb/s(或Kbps每秒千位)来表示,一般传输速率为33.6Kb/s、56Kb/s、128Kb/s等。

一、选择题

1.网卡是一个计算机与 B 相连的设备。

A)接口B)网络C)计算机D)以上都有不是

分析:网卡是计算机与网络进行相连的接口电路,它是插在计算机的系统板上,充当计算机与网络之间的物理接口,可用于信号转换。

2. D 不是路由器的特点。

A)用于连接大型的网络B)用于互连多个类型互不相同的网络

C)具有协议转换的功能D)信息处理速度比网桥快

分析:路由器主要用于互连不同类型的网络,其互连能力较强,因其工作于网络层,既具备网桥的功能,还具有协议转换及路由选择的功能,故其信息的处理速度较网桥慢。

3.一般根据总线的类型不同,网卡可分为 D 。

A)ATM网卡、环牌网卡、以太网卡

B)10M网卡、100M网卡、10/100M网卡

C)工作站网卡、服务器网卡、笔记本网卡

D)ISA网卡、EISA网卡、PCI网卡

分析:A)是根据网络体系结构来划,B)根据传输速率分C)是根据用途分,而ISA、EISA 及PCI均是系统总线。

4.接口数是集线器的一个参数,12口集线器中的12是指 D 。

A)所能连接的服务器的数目B)集线器中所有的端口数

C)可以连接的网络个数D)所能连接的工作站数目

分析:集线器有一个口连接服务器,另外有几个口用一对对双绞线连接各个工作站,通常集线器中的端口数仅指所能连接的计算机数目。

5.下列关于网关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 具有路由器的全部功能B) 为网络间不同协议提供转换功能

C) 相当于一个网桥D) 网关的协议转换功能可由软件来实现

分析:网关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网络互联设备,它具有路由器的所有功能,也具将不同协议进

行转换的功能。其中协议转换由软件实现,硬件则提供不同网络之间的接口,而网桥仅是一个连接两个同构网的网络互联设备,它只支持物理层及MAC子层的协议转换,且一般的网桥不具备路由选择的功能。

6.两个以上的(不包括两个)同类型网络互连时,就选用 C 进行网络互联。

A)中继器B)网桥C)路由器D)集线器

分析:中继器只对信号进行放大不做其他操作,网桥连接的两个网络应使用相同的传输介质,并且具有同种拓扑结构的同一传输协议,也只能用于两外网络的互联,集线器的功能相当于中继器只是它工作于数据链路的MAC层,而路由器较适合网络数目较多时的一个互联设备。

8.网络接口卡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转换、通信服务和 B 。

A)数据传输B)数据缓存C)数据服务D)数据共享

分析:P75或导学案

9.在中继系统中,中继器处于 A 。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高层

分析:P100

10.网络中的转接节点是指在网络中起数据交换和转接作用的网络节点,下面不属于转节点的是 A 。

A)用户终端B)交换机C)路由器D)集成器

分析:终端只是接收数据

11.__D__是提供传输介质与网络主机的接口电路。

A)路由器B)集线器C)网桥D)网卡

分析:P78

12.ISDN指的是 C

A)高速光纤网络技术B)无线数字网技术

C)综合业务数字网D)数字数据网

13.在计算机网络中,下列能进行信号数/模、模/数转换的设备是 B

A)集线器B)调制解调器C)主计算机D)终端

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网桥是一个数据链路层的设备

B)网桥可以分为内部网桥和外部网桥

C)网桥可以用一台服务器担任但不可用微机充当

D)网桥还具有信号的收集和格式变换的功能

分析:网桥可以分为内桥与外桥两类。内桥并存于文件服务器之中,外桥是建立在网络中的任一工作站上。

16.的传输速率可用Kb/s ,其含义是 B 。

A)位每秒B)千位每秒C)字节每秒D)千字节每秒

17.下列速度中不是调制解调器的传输速度的是 D 。

A)33.6Kb/s B)56Kb/s C)128Kb/s D)、560Mb/s

分析:见导学案

19.选择网卡的主要依据是根据用户组网的拓扑结构、网络段的长度、 B 、节点之间的距离等综合因素来考虑。

A)接入网络的计算机种类B)使用的传输介质

C)使用的网络操作系统的类型D)互连网络的规模

分析:P81

20.网卡的主要性能指标不包括 D 。

A) 网卡速率B) 总线类型C) 接口类型D) 网卡的大小

21.除 D 外均是内置式与外置式的调制解调器的区别。

A) 内置式的是直接插在计算机主板上的扩展槽中,则外置式的使用专用的电缆连接到计算机的RS-232串行接口上

B) 内置式的自身没有独立的外接电源,而外置式的有独立的外接电源

C) 内置式放在计算机的主机箱内,外置式的是一个独立的设备

D) 内置式的传输速度比外置式的快

22.(08)因特网是通过___B_____实现网络与网络互联的。

A.交换机B.路由器C.网桥D.网关

分析:若互联的局域网数目很多或要将局域网与广域网的相互连接,采用路由器为最好,它适合于连接复杂的大型网络。

23.(09)除以下哪一项外均是网卡的功能_______D____。

A.将计算机连接到通信介质上B.进行电信号匹配

C.缓存接收和传送的数据D.进行网络互联

分析:D选项为互联,A选项实为接入,网卡的功能是接入并不能互联。

24.(10)以太网网卡的MAC地址是___C______位。

A.16B.32C.48D.128 25.(10)在网络的互联设备中,_____A____主要用于将局域网和广域网互联。

A.路由器B.网关C.网桥D.中继器26.(10)在以电话线为传输介质的网络系统中,实现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转换的是______D___。

A.网卡B.集线器C.中继器D.调制解调器27、(12)在不同网络之间实现分组的存储和转发,并在网络层提供协议转换的网络互联设备是 D 。

A、网桥

B、中继器

C、交换机

D、路由器

二.判断题

(T )1.中继器不适合连接通信协议不同的网络。

分析:中继器是一个网络互连设备,它只能对传输的数据信号进行复制、调整和再生放大,并转发到其他电缆上,它本身不具备协议转换的功能,因此不能互联通信协议不同的网络。( F )2.路由器适合多个通信协议不同的网络之间的互联,所以它不能互联两个同构网。

分析:路由器具有网桥的功能,因为它工作于网络层,也具备路由选择和协议转换的功能,所以它比网桥的互联性更强,因此也可以用路由器来做网桥以连接两个同构网。

(T )3.网关的功能比路由器要强,其网络的互联性也较路由器要强。

分析:对于异构网的互联常在网络层或传输层上实现,所以可用路由器也可用网关,但路由器工作于网络层,它只能支持下三层协议不同的网络之间的互联,目前网关一般在网络层、传输层或应用层上实现,它所有涉及的协议转换相对于路由器而言要多,所以网关的互联性较路由器要强。

( F )4.路由器是资源子网中的一种设备。

(T )5.两个同类型网络互联时,可采用网关进行连接。

(T )6.路由器具有网桥的所有功能,但网桥不具备选择网络通信路径的功能。

(T )7.网关可以用一台PC机来代替,但必须配备相应的软件。

(T )8.网关可以实现网络间不同协议之间的转换。

(F )9.中继器的功能是对信号进行转发不对信号做任何处理。

分析:它对电缆上传输的数据信号进行复制、调整和再生放大,并转发到其他电缆上

(T )10.使用集线器的连接的网络其网络拓扑结构是星型。

( F )11.网桥只能连接使用相同传输介质的网络,但网络传输协议可以不同。

分析:网桥可以连接使用相同不同传输介质的网络

( F )12.调制解调器一般是通过计算机中的并口(如LPT1)与计算机相连。

分析:调制解调器一般是通过计算机中的串口(如RS-232)与计算机相连。

( F )13.调制解调器又称“猫”,是因为它在计算机不工作时仍然可以进行信息的传递。

( F )14.集线器是一个多端口的连接设备,所以它可以进行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分析:集线器在网络中只起到信号放大和重发作用,只可用于同构网互联。

( F )15.路由器与网桥都可以实现异构网的互联。

分析:网桥只可用于同构网的互联。

( F )16.网卡也是网络中的一个访问节点。

分析:访问节点起信源或信宿的作用。

(T )17.集线器的功能是进行信号放大与中转。

(T )18.调制解调器的作用是进行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之间的转换。

( F )19.(08)调制解调器和网络适配器都是用于网络连接的设备,因此完全可以共用同一个中断号。

(T )20.(10)三层交换机是具有路由功能的交换机。

( F )21.(11)网卡的功能是对信号进行转发而不对信号进行任何处理。

( F )22.(11)ADSL是一种宽带接入技术,其数据的上传和下载速度大致相同,一般在1~4Mbps之间。

分析:ADSL 在一对铜线上支持上行速率640Kbps到1Mbps,下行速率1Mbps到8Mbps,有效传输距离在3-5公里范围以内;

(T )23、(12)具有部分路由器功能的交换机是三层交换机,主要用于大型局域网内部的数据交换。

分析:三层交换机就是具有部分路由器功能的交换机,三层交换机的最重要目的是加快大型局域网内部的数据交换,所具有的路由功能也是为这目的服务的,能够做到一次路由,多次转发。

三、填空题:

1.网络互连设备是用来连接传输介质、计算机系统和其他信息处理系统并同时具备特定信息转发和处理功能的网络设备。

2.常用来作网络接入设备的有网卡、Modem 。

3.常用的网络互联设备主要有中继器、集线器、网

桥、交换机、路由器和网关等。

4.网络互联设备中用于互连同构网的设备有中继器、集线器和网桥。5.用于互联异构网的网络互联设备有路由器、网关等。6.网卡是一个计算机网络的接入设备,它充当计算机和网络之间的物理接口。7.根据总线类型可将网卡分为ISA网卡、EISA 网卡、PCI网卡、PCMCIA 网卡及其他总线网卡。

8.网卡的主要性能指标有网卡速率、总线类型和网卡的接口。9.中继器工作在物理层,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10.调制解调器是实现_____数字_______信号和模拟信号之间相互转换的设备。

11.路由器工作于网络层,而网关工作于OSI的高三层,它们都可以用于异构网的互联。

12.(08)实现网络互联的网络连接器主要由中继器、网桥、_____路由器___和网关等四大类组成。

13.(08)在集线器的扩展方式中,堆叠技术比___级联_____技术性能更高。

14.(11)网卡又称为网络适配器,每个网卡拥有一个全球唯一的网卡地址,该地址是一个长度为 48 位的二进制数。

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光纤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目前生产的光纤,可传输频率从1014Hz~1015Hz

B)由于光纤采用的是光谱技术,所以没有泄露信号、干扰信号很强的环境

C)光纤在任何时间都只能单向传输,因此要实行双向通信必须成对出现

D)目前常用的光纤大多采用超纯二氧化硅制成,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分析:单根光纤可双向通信。要加一个通信模块,光采用不同的波长,光纤的两端加个光耦合器进行合分波操作。

2.5类UTP双绞线规定的最高传速率是 C 。

A)20Mb/s B)20MHz C)100Mb/s D)155MHz

3.基带同轴电缆与宽带同轴电缆的最大区别是 D 。

A) 基带同轴电缆只能传输数字信号,宽带同轴电缆只能传输模拟信号

B) 基带同轴电缆只能传输模拟信号,宽带同轴电缆只能传输数字信号

C) 基带同轴和宽带同轴电缆都可以传输模拟信号

D) 基带同轴电缆只能传输数字信号,宽带同轴电缆可以传输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二、判断题

1.同轴电缆只能传送数字信号,模拟信号要借用光纤才可以传输。(F)

2.多模光纤比单模光纤的传输性能好。(F)

3.双绞线只能用于传输模拟信号,而不可传送数字信号。(F)

三、填空题

1.双绞线的最高传输速度目前可达__200Mbps__,常用的5类双绞线的传输速度为___100Mbps_。

2.双绞线一般由两根或多根双绞线放在一个绝缘管中便成为双绞线电缆。3.双绞线根据是否采用屏蔽技术,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即UTP和屏蔽双绞线即STP。

网络互联设备知识点总结

网络设备 1.传输介质时搭载数字或模拟信号的传输媒介,即通信网络传送数据时,发送方 和接收方之间的物理通路。 2.分类 a) b) c)硬介质(有线介质) i.双绞线、光纤、同轴电缆 d)软介质(无线介质) i.微波、无线电波、激光、红外线 双绞线 3.组成:由两根具有具有保护层的铜导线绞合而成。 4.分类:屏蔽双绞线(STP)、非屏蔽双绞线(UTP) 5.传输特性:在有限距离内达到10-100Mbps的速率。 6.地理范围:用于局域网,主要用于一个建筑物内部,最远传输距离为100m。 7.特点:价格低于其他传输介质,并且安装,维护方便。 8.双绞线种类: 国际电气工业协会(EIA)根据双绞线特性进行分类

a)STP分为3类、5类 b)UTP分为3类、4类、5类、超五类 9.双绞线线序标准,T568A 、T568B a)T568B 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10.插头:RJ-45插头(俗称水晶头) 11.特点: a)对电磁干扰的敏感性强 b)绝缘性不好 c)信号衰减较快 同轴电缆 12.描述:同轴电缆是指将一对导体按“同轴”的方式构成同轴线对。 13.根据传输频带不同分类: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 14.基带同轴电缆: a)阻抗为50Ω b)特点:易于连接,阻抗均匀,具有极好的电磁干扰屏蔽性能,传输数字信 号,适用于各种局域网络。 c)根据直径不同又可分为粗缆和细缆 d)粗缆:特点:传输距离长,性能好,但成本高,网络安装、维护困难,一 般用做大型局域网的干线。最远传输距离:500m。接头:AUI接口

e)细缆特点:弹性好,安装较容易,造价较低,网络系统的可靠性降低,网 络维护也比较困难。最远传输距离:185m。接头:BNC接口 15.宽带同轴电缆 a)阻抗75Ω,用于传输不同频率的模拟信号,用于有线电视网。 b)特点:安装较困难,造价较高,适用于长途电话网、电缆电视系统和宽带 计算机网络。 光纤(光缆) 16.描述:光导纤维的简称,由直径大约0.1mm的细玻璃丝组成。 17.特点:带宽宽,衰减小,传输速率快,距离远,容量大,不受电磁干扰,安全性好,体积小,重量轻,韧性好,价格高 18.传输原理:通过内部的全反射 19.分类: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a)单模光纤:光沿直线传播,传输的量更大,距离较远,价格贵。 b)多模光纤:从多条入射角度全反射,传输距离近,传输性能差。 20.传输过程:传输光信号,涉及到电信号与光信号的相互转换。 21.连接部件:SC连接器。 无线传输介质: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卫星、激光 22.无线电波:全方向的传输,能够穿过建筑物,最易受电子设备干扰。 23.微波:用于海上、空中。适合传输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沿直线传播。 a)可分为地面微波和卫星微波(一颗卫星可覆盖地球的三分之一)。卫星通 信距离远,费用与距离无关,频带宽、容量大、信道干扰小,通信稳定。缺点:保密性差,误码率高。 24.红外线:用于短距离通信,直线传播,不能绕过不透明物体。如电视遥控。 25.激光:有好的聚光性和方向性,难窃听,成本低。 a)缺点:不能穿透雨和浓雾,空气中扰乱的气流会引起偏差。 选择传输介质 26.传输速率:光缆100Mbps;同轴电缆10Mbps; 屏蔽双绞线16Mbps; 双绞线

教师计算机培训教案

教师计算机培训教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教师计算机培训教案 第一课时计算机操作系统 目标: 1. 掌握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盘符、路径、文件夹、文件、文件类型、图标 2. 能熟练创建新文件夹(文件) 3. 能熟练复制文件、文件夹 4. 能熟练移动文件、文件夹 5. 掌握删除文件、文件夹 6. 能灵活改变文件、文件夹名(含文件扩展名) 7. 能灵活改变文件、文件夹属性 8. 能熟练查找、显示文件或文件夹 9. 掌握从回收站恢复被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 培训内容: 一、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1、盘符:是DOS、WINDOWS系统对于磁盘存储设备的标识符 2、路径:指的就是文件存放的位置,在地址栏中显示 3、文件夹:对文件进行分类存放。磁盘也叫根目录。 4、文件:是以计算机硬盘为载体存储在计算机上的信息集合。可以是文本文档、图片、程序等等。 5、文件类型:是指电脑为了存储信息而使用的对信息的特殊编码方式,是用于识别内部储存的资料。比如有的储存图片,有的储存程序,有的储存文字信息。每一类信息,都可以一种或多种文件格式保存在电脑存储中。每一种文件格式通常会有一种或多种扩展名可以用来识别,但也可能没有扩展名。扩展名可以帮助应用程序识别的文件格式。 6、图标:文件的图标与跟它相关联的应用程序的图标相同。 如:Word文件图标: Excel文件图标: PowerPoint文件图标:文本文件: 二、文件夹(文件)的有关操作 1、创建新文件夹(文件): 方法一:单击文件新建文件夹 方法二:右击空白部位新建文件夹 2、复制文件、文件夹:选中文件夹,单击编辑复制(到目的地后)粘贴 3、移动文件、文件夹:选中文件夹,单击编辑剪切(到目的地后)粘贴 4、删除文件、文件夹:选中文件夹,按键盘Delete(Del)键删除或右键菜单删除 5、改变文件、文件夹名(含文件扩展名): 方法一:两次单击文件夹名称,输入新名称; 方法二:右击文件夹重命名 扩展名也称为文件的后缀名,跟在主文件名后面,由一个.分隔。扩展名作用是让系统决定当

网络设备互联 高峡

6 、当一个网桥处于学习状态时,它在:() A、向它的转发数据库中添加数据链路层地址 B 、向它的转发数据库中添加网络层地址 C 、从它的数据库中删除未知的地址 D 、丢弃它不能识别的所有的帧 答案:B 14、RIP路由算法所支持的最大HOP 数为() A. 10 B. 15 C. 16 D. 32 48 、在RIP 中有三个重要的时钟,其中路由无效时钟一般设为() A、30 秒 B 、90 秒 C 、270 秒 D 、不确定 答案:B 54、边界路由是指() A.单独的一种路由器 B. 次要的路由器 C .路由功能包含在位于主干边界的每一个LAN 交换设备中 D .路由器放在主干网的外边 答案:C 73 、下列属于路由器之间使用的路由协议的是() A、IGP B 、RIP C 、TCP/IP D 、SNMP 答案:B 77 、在VLAN 中,帧交换方式的特点是() A、端口用户组成用户VLAN 非常灵活 B 、增加有效带宽 C 、隔离广播风暴 D 、提高管理效率 答案:B (1)哪些类型的帧会被泛洪到除接收端口以外的其他端口? 已知目的地址的单播帧 未知目的地址的单播帧 多播帧 广播帧 (2)stp是如何构造一个无环路拓扑的? 阻塞根网桥 阻塞根端口 阻塞指定端口 阻塞非根非指定的端口 (3)哪个端口拥有从非根网桥到根网桥的最低成本路径? 根端口

阻塞端口 非根非指定端口 (4)对于一个处于监听状态的端口,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可以接收和发送bpdu,但不能学习mac地址 既可以接收和发送bpdu,也可以学习mac地址 可以学习mac地址,但不能转发数据帧 不能学习mac地址,但可以转发数据帧 (5)rstp中哪种状态等同于stp中的监听状态? 阻塞 监听 丢弃 转发 (6)在rstp活动拓扑中包含哪几种端口角色? 根端口 替代端口 指定端口 备份端口 (7)要将交换机100M端口的路径成本设置为25,以下哪个命令是正确的?Switch(config)#spanning-tree cost 25 Switch(config-if)#spanning-tree cost 25 Switch(config)#spanning-tree priority 25 Switch(config-if)#spanning-tree path-cost 25 (8)以下哪些端口可以设置成聚合端口? Vlan 1的fastethernet 0/1 Vlan 2的fastethernet 0/5 Vlan 2的fastethernet 0/6 Vlan 1的gigabitethernet 1/10 Vlan 1的svi (9)stp中选择根端口时,如果根路径成本相同,则比较以下哪一项? 发送网桥的转发延迟 发送网桥的型号 发送网桥的id 发送端口的id (10)在为连接大量客户主机的交换机配置ap后,应选择以下哪种流量平衡算法?Dst-mac Src-mac Ip

网络互联设备习题

网络互联设备习题 选择题 1 、下面那种网络互连设备和网络层关系最密切() A 、中继器 B 、交换机 C 、路由器 D 、网关 答案:C 2 、下面那种说法是错误的() A 、中继器可以连接一个以太网 UTP 线缆上的设备和一个在以太网同轴电缆上的设备 B 、中继器可以增加网络的带宽 C 、中继器可以扩展网络上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 D 、中继器能够再生网络上的电信号 答案:B 3 、可堆叠式集线器的一个优点是() A 、相互连接的集线器使用 SNMP B 、相互连接的集线器在逻辑上是一个集线器 C 、相互连接的集线器在逻辑上是一个网络 D 、相互连接的集线器在逻辑上是一个单独的广播域 答案:B 4 、当网桥收到一帧,但不知道目的节点在哪个网段时,它必须:() A 、再输入端口上复制该帧 B 、丢弃该帧 C 、将该帧复制到所有端口 D 、生成校验和 答案: C 5 、术语“带宽”是指:() A 、网络的规模 B 、连接到网络中的节点数目 C 、网络所能携带的信息数量 D 、网络的物理线缆连接的类型 答案:C 6 、当一个网桥处于学习状态时,它在:() A 、向它的转发数据库中添加数据链路层地址 B 、向它的转发数据库中添加网络层地址 C 、从它的数据库中删除未知的地址 D 、丢弃它不能识别的所有的帧

7 、下列协议中,属于自治系统外部的路由协议是:() A.RIP B.OSPF C.IS - IS D.BGP 答案:D 8 、下面关于 5/4/3 规则的叙述那种是错误的?() A 、在该配置中可以使用 4 个中继器 B 、整体上最多可以存在 5 个网段 C 、 2 个网段用作连接网段 D 、 4 个网段连接以太网节点 答案:D 9、下面哪种网络设备用来连异种网络?() A. 集线器 B. 交换机 C. 路由器 D. 网桥 答案: C 10、下面有关网桥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对网络进行分段,并将两个物理网络连接成一个逻辑网络 B. 网桥可以通过对不要传递的数据进行过滤,并有效的阻止广播数据 C. 对于不同类型的网络可以通过特殊的转换网桥进行连接 D. 网桥要处理其接收到的数据,增加了时延 答案:B 11、四个集线器采用叠推技术互连,则任意两个端口之间的延迟为() A. 一个集线器的延迟 B. 二个集线器的延迟 C. 三个集线器的延迟 D. 四个集线器的延迟 答案:A 12、在采用光纤作媒体的千兆位以太网中,配置一个中继器后网络跨距将() A. 扩大 B. 缩小 C. 不变 D. 为零 答案:B 13、路由选择协议位于()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应用层

常见网络互联设备介绍

OSI层互联设备功能 物理层中继器集线器在电缆段间复制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网桥第二层交换器在LAN间存储转发帧 网络层路由器第三层交换器在不同网间存储转发包 传输层以上网关提供不同体系间互联接口 常见网络互联设备介绍 1 网络互联设备 网络互联是指LAN-LAN WAN-WAN LAN-WAN之间的连通和互操作能力这种互操作指的是互联网上一个网络的用户和另一个网络的用户可以透明的交换信息而不管这两个网络上的硬件软件差异。 两个网络互联时它们的差异可以表现在OSI 7层模型之中的任意一层上根据它们实施接续所在的层网络互联设备通常分为如下4种1 中继器在物理层上透明的复制二进制位以补偿信号的衰减它不与高层协议发生作用2 网桥在不同或相同类型的LAN之间存储或转发帧必要时进行链路层上的协议转换3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在不同的网络间存储并转发包根据信息包的地址将信息包发送到目的地必要时进行网络层上的协议转换4 网关协议转换器对高层协议包括传输层以及更高层进行转换的网间连接器它允许使用不兼容的协议如IBM SNA SPX/IPX TCP/IP系统和网络互联。要搞清它们的区别最容易的方法是将它们与OSI 7层模型对照看它们是在OSI的哪一层实现的参见下表1 1 OSI层互联设备用途 物理层中继器集线器在电缆段间复制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网桥第二层交换器在LAN间存储转发帧 网络层路由器第三层交换器在不同网间存储转发包 传输层以上网关提供不同体系间互联接口2中继器2 1 中继器 网络连接最简单的设备就是中继器其作用是对弱信号再生并将再生信号发送到网络的其它分支上提供电流以实现长距离传输中继器工作在OSI模型的最低层物理层只能用来连接具有相同物理层协议的LAN 中继器主要用于扩充LAN电缆段的距离限制比如10BASE 5粗以太网由于收发器只能提供500米的驱动能力而MAC协议允许粗以太网电缆最长为2.5公里这样每500米之间就可以利用中继器来连接但是中继器不具备检错和纠错的功能因此错误的数据经中继器后仍被复制到另一电缆段另外中继器还会引入延时 2 2使用注意事项 1 用中继器连接的以太网不能形成环 2 必须遵守MAC协议定时特性不能用中继器将电缆断无限连起来比如一个以太网上最多有4个中继器连接5个缆线段其中只有3个缆线可以连接计算机 2 3集线器集线器(HUB)是一种特殊的中继器它可以转接多个网络电缆把多个网络段连接起来随着10BASE T标准的推出以及集线器的使用使得总线网络拓扑结构逐渐向星型网络拓扑使用非屏蔽双绞线的模式转化该模式的核心就是集线器它连接网络的各个节点其优点是当网络上的某个节点或某条线路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网络上的其它节点集线器可以分为有源无源智能三种有源集线器对信号有再生和放大作用无源集线器不对信号做处理只是简单的把多段介质相连智能集线器具有有源集线器的全部功能此外还有网络管理路径选择等功能

网络工程网络设备教案

课题纲要 题目:网络硬件设备 内容:详细说明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分类,介绍服务器、网卡、网线、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硬件设备的原理以及工作方式。 学习要求:了解服务器、网卡、网线、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硬件设备的原理以及工作方式,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分类。 重点: 1服务器和交换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网络结构分类。 难点:计算机的网络结构分类及网络硬件设备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 教学方式:计算机网络结构分类及优缺点(25分钟)网络传输介质介绍(15分钟)服务器工作原理及工作方式(10分钟)交换机工作原理及工作方式介绍(15分钟)路由器工作原理及工作方式(20分钟)网络安全介绍(5分钟)所用主要设备仪器:多媒体

教案正文 1.实训目的 了解服务器、网卡、网线、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硬件设备的原理以及工作方式。 2.实训内容 服务器、网线、网卡、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 3.实训器材 服务器、网线、网卡、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 4.实训步骤 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其实就是网络信道分布的拓朴结构。在计算机网络中,常常把网络的组成形式称之为拓朴结构。常见的拓朴结构有5种: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 1.总线型 总线型的拓朴结构,是用一条公共线即总线作为传输介质,所有的节点都连接在总线上。总线网络具有布线简单、维护方便、建设成本低等优点,但有网络竞争、易出错和检测困难等缺点。局域网中的以太网就是一种总线拓朴结构的网络。 2.星型 星型拓朴结构的网络是以一个中心节点和若干外围节点相连的计算机网络。星型结构网络的优点是使用网络协议简单,错误容易检测、隔离。缺点是中心节点的负荷较重,容易出现网络的瓶颈,一旦中心节点发生故障,将导致整个网络瘫痪。客户机和主机的联机系统采用就是星型拓朴结构,属于集中控制式网络。 3.环型 环型拓朴结构式网络上的所有节点都在一个闭合的环路上,网络上的数据按照相同的方向在环路上传输。由于信号单向传递,适宜使用光纤。可以构成高速网络。虽然环型结构简单,传输延迟固定,较好地解决了网络竞争,但是如果网络上的一个节点出现故障,将会影响到整个网络。环型节点的添加和撤消的过程都很复杂,网络扩展和维护都不方便。IBM令牌环网就是一种环型结构网络。 4.树型 树型拓朴结构网络又称为分级集中式网络。是星型结构的扩展,它采用分层结构,具有一个节点和多层分支节点。其特点是网络成本低,结构简单。在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不产生回路,每个链路都支持双向传输,网络中的节点扩充方便灵活,查询链路路径比较方便。但在这种结构的网络系统中,除叶节点及相连的链路外,任何一个工作站及其链路产生故障都可能影响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适用于分级管理的场合,或者是控制型网络的使用。TCP/IP网间网、著名的Internet采用的就是树型结构。

龙教版第一册信息技术计算机培训教案(doc 56页)

龙教版第一册信息技术计算机培训教案(doc 56页)

课题:第一课探宝行动第周第 1 课时 备课时间:年月日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知识 与 技 能 信息的含义、信息技术的概念、生活中的信息 技术。 过程 与 方法 介绍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信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什么 是信息和信息技术,掌握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 中都有哪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 的兴趣 情感 态与 价值 观 培养应具备的信息道德和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 教具准备:Windows98以上操作系统,相关的示例图片、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知识结构: 采集 传递 处理 信 息 信息技术 生活中的信息技术 可视电话 天气预报 卫星通讯

教学过程二次备 课 息道德习惯的养成。使用计算机教室的守 则。 建议本课2课时,宜采用建构主义的抛 锚式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可以通过提问、展示挂图或演示课件等 方式,将学生引入到学习情境中。 (通过课件或挂图演示一组信息处理 的画面) 师:谁能说一说画面中的人在做什么? 每个画面请一、两位同学讲述,在学 生讲述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说出“信 息”,根据学生对整组画面讲述的实际 情况,逐步引导,引出本课问题:什么 是信息? (二)确定问题,引出新知 师:刚刚同学们看到的是人们在处理信 息,那么,什么是信息呢?你知道人们通过 哪些方式传递信息吗? 此处对什么是信息这一问题的讲解,教 师要最大限度的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身边 的例子,以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激发学 生学习的兴趣。避免单纯介绍抽象的概念。

网络技术应用教案粤教版

网络技术应用教案粤教 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第一章 网络的组建与运行
第一节 认识计算机网络
(第 1 周)1 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类;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
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定义。
难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让
我们眼花缭乱,因特网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信息爆炸的威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谈
谈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二、新课讲授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阅读课本 P2~P3,并填表1-1)
活动一:小组讨论总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计算机网络。
活动二::结合活动一中列举的计算机网络的具体应用实例,总结归纳计算机网络的功
能.
总结: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虽然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所有的应用可以归结为三
大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分布处理与分布控制。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定义
活动三:了解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情况。
总结两点:
1、计算机网络组成:
(1)、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
(2)、通信协议。
(3)、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
2、计算机网络是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通过传输
介质和网络设备互相连接起来,实现数据通信、资源共享的系统。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覆盖的面积的大小来分:
名称
网络规模大小
局域网 LAN
10 千米以内
城域网 MAN
10 千米到 60 千米以内
广域网 WAN
100 千米以外
交流:除我们了解的校园网、网络实验室这类局域网以外,请与同学们交流,看能否
为城域网和广域网举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
1、学习本节内容之前,你是否认为计算机网络就是因特网,谈谈你的看法。
2、浏览网页、收发邮件、网络聊天就是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请你谈谈这种说法正确吗
为什么

网络设备电子教案

网络传输介质一 教学目标 1. 理解传输介质的评价因素; 2. 掌握同轴电缆的结构、主要特性及性能指标; 3. 掌握双绞线的结构、主要特性及性能指标。 教学重点 同轴电缆与双绞线的主要性能指标 教学难点 传输介质的选择 教学课时 讲授2课时 教学设想 传输介质我们平时见的最多的是同轴电缆,在有线电视非常普及的今天,没见过同轴电缆的人可能非常少,在教学中可以从同轴电缆入手进行教学。网络使用的传输介质除了无线介质不可见外,其他的都还能见到,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该准备一些传输介质的实物,以方便学生的认知,更好地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传输介质是信息传输的物理通道,提供可靠的物理通道是信息能够正确、快速传递的前提。在网络设计时,必须决定使用什么传输介质,传输介质选择的不同,网络整体性能上会有很大的差异。传输介质的选择必须根据设计要求将连网需求与介质特性进行匹配,通常需要考虑的性能指标主要有:传输速率、成本、抗噪性、可扩展性以及连接性等五个方面。本次课我们学习传输介质中最常见的同轴电缆和双绞线的一些知识。 二、新授课 网络传输介质(板书) 1.介质特性与性能指标(板书) ⑴介质特性(板书) ?物理特性对传输介质物理结构的描述。 ?传输特性传输介质允许传送的信号类型(数字或模拟信号),以及调制技术、传输容量与传输频率范围。 ?连通特性允许点到点或多点连接。 ?地理范围传输介质最大传输距离。 ?抗干扰性传输介质防止噪声与电磁干扰对传输数据的影响的能力。 ?相对价格元器件、安装与网络维护的费用。 ⑵性能指标(板书) ?传输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介质能传输的数据量,以Mbps进行度量。 ?成本:主要包括介质的购买成本、安装成本、维护和升级成本。 ?可扩展性:是指网络介质允许的3种物理规格:最大段长度、段最大节点数、网络最大长度。 ?连接性:介质与网络设备的连接特性。 ?抗噪性:传输介质对噪声的屏蔽成度。 2. 同轴电缆(板书) ⑴同轴电缆的结构(板书)

网络互联技术教学大纲

网络互联技术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学分:4 一、课程名称 网络互联技术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课程,也是理论与实操紧密联系的课程。 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当前先进的网络技术,并能熟练利用Cisco网络设备(路由器和交换机)设计、构建和维护中小型的企业网络。 前导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 后续课程:《高级路由技术》、《高级交换技术》、《网络集成实训》 三、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 2.掌握IP编址技术; 3.掌握Cisco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和调试; 4.掌握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RIP、EIGRP、OSPF)的配置和调试; 5.掌握访问控制列表的设计和应用; 6.掌握广域网技术(PPP、ISDN、Frame Relay)的应用; 7.掌握网络地址转换技术的设计和应用; 8.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和调试; 9.掌握VLAN的划分、VTP配置和VLAN间的路由; 10.掌握生成树协议的原理和配置。 四、基本要求及重点、难点说明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当前先进的网络技术,并能熟练利用Cisco网络设备(路由器和交换机)设计、构建和维护中小型的企业网络。 本课程的重点是以网络互联技术为核心,介绍路由器配置操作、交换机配置操作、子网划分、局域网技术、广域网技术等重要的网络互连技术,并通过组网实例——高校校园网建设和网络互联实训把各章内容联系起来,力争实现培养学生实际组网能力。 五、学时、学分及学期分配表 六、使用教材及参考资料 使用教材:沈祥玖主编《网络互连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 1.《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第三版)》清华大学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年7月 2. 张国清,李涤非编著.CCNA学习指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 3. [美]Jeff Doyle 著.TCP/IP路由技术(第一卷).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 4. [美]Jeff Doyle 著.TCP/IP路由技术(第2卷).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 5. [美] Henry Benjamin著.CCNP实战指南:路由.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

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教案

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教案 第一课时 发展史略(一) 时间:2007年5月11日 地点:微机室 辅导:高勇刚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式计算机于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正式投 入运行,它的名称叫ENIAC(埃尼阿克),是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The Electronic Numberical Intergrator and Computer)的缩写。目前,计算机的应用已扩展到社会的 各个领域。 电子计算机还在向以下四个方面发展: 巨型化 微型化 网络化 智能化 第二课时 时间:2007年5月18日 地点:微机室 辅导:高勇刚 基本配置(一) 计算机系统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组成。具有多媒体功能的计算机配有音箱和话筒、游戏操纵杆等。除此之外,计算机还可以外接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备。 第三课时 时间:2007年5月25日 地点:微机室 辅导:高勇刚 基本配置(二) 键盘。键盘上有很多的按键,各个按键有着不同的功能,按键每受一次敲击,就给计算机的中枢神经系统送去了一个信号,计算机就是根据这些信号的指示来办事,执行一个又一个任务。 键盘的使用比较简单,实际操作一下,您很快就会熟悉的。为了提高打字速度,十指应分工负责不同的按键,这就是"指法" 鼠标鼠标(看起来小小的身子拖着一条长尾巴,满不起眼的,可你千万别小瞧它,它和键盘一样是给计算机的中枢送信号、下指令的。鼠标一般有左键、右键、中键,底部有一个小球。你只须握住它,使它底部的小球滚动,这时,屏幕上就会有一个箭头样的"光标"移动,当光标停在屏幕上你要执行的命令位置时,根据具体情况按动左键、右键或中键,计算机就会执行你下达的操作命令。现在,有的鼠标表面还带有滚轮,增加了特殊的功能。一 音箱和话筒 计算机的音箱有一对,个头一般不大,上有音量旋钮,放在显示器的左右两边。有的音箱没有电源线,只要和计算机相连,打开计算机,也就给音箱通上了电,叫做无源音箱;有的音箱备有自己的电源线,叫做有源音箱,这个"源"字就是指的电源。

电脑培训学校办学目标及教学计划

电脑培训学校办学目标及教学计划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电脑培训学校办学目标及教学计划 一、发展思路: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脚点,走内涵发展之路,实施品牌战略,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注重办学质量,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办学目标:办学一流,特色鲜明,市内领先,国内知名,与国际接轨的国家级示范学校。 三、办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建设为根本,以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创一流、创特色、创品牌。 四、办学特色: (一)、着眼区位优势,建设品牌专

业,服务地方经济。 我校地处于宜宾五粮液集团、向家坝水电站、屏山新县城的交通中心地带,周边地区对电脑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努力打造自身品牌专业,服务地方经济。 (二)、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全市广告业、机械业、建筑业、电脑城等10多家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顶岗实习和职业鉴定等功能的整合,企业年均接纳实习150余人次,安排就业100余人。 (三)、以实践教学为抓手,强化教学环境的创新。不员结业后均有就业实习安排,如办必班安排在打字复印店实习(如:齐心文具、星星打印社、蓝天打印社等);广告设计班安排在广告公司实习(如:汉彬广告、剑雄广告、屏山起腾广告等);还有就是机械建筑设计班均在艺龙电脑科技屏山分店实习,该店主要业务有电脑销售、电脑维修、企业

学校网络建设、承接广告设计、室内装饰设计等业务。这样增强了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德育为先。确立“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教育学生学会做事、教育学生学会相处、教育学生学会学习、教育学生学会生存”的德育培养目标,加强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 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能力本位理念,从扩张规模求发展、提高质量求发展,走“内涵式、特色化”办学之路。成立教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教师人人抓,形成自上而下质量网络。 制定规章制度。对教学的规划、组织、实施、检查、评价、奖惩等全过程作出明确规定。制定《教职工管理制度》,包含教师职业道德、制订教学计划、教学研究、教师的奖励与处分等十大工作

常见的网络设备(详细)电子教案

常见的网络设备(详细)

常见的网络设备 1、中继器repeater: 定义:中继器是网络物理层上面的连接设备。 功能:中继器是一种解决信号传输过程中放大信号的设备,它是网络物理层的一种介质连接设备。由于信号在网络传输介质中有衰减和噪声,使有用的数据信号变得越来越弱,为了保证有用数据的完整性,并在一定范围内传送,要用中继器把接收到的弱信号放大以保持与原数据相同。使用中继器就可以使信号传送到更远的距离。 优点: 1.过滤通信量中继器接收一个子网的报文,只有当报文是发送给中继器所连 的另一个子网时,中继器才转发,否则不转发。 2.扩大了通信距离,但代价是增加了一些存储转发延时。 3.增加了节点的最大数目。 4.各个网段可使用不同的通信速率。 5.提高了可靠性。当网络出现故障时,一般只影响个别网段。 6.性能得到改善。 缺点: 1.由于中继器对接收的帧要先存储后转发,增加了延时。 2.CAN总线的MAC子层并没有流量控制功能。当网络上的负荷很重时, 可能因中继器中缓冲区的存储空间不够而发生溢出,以致产生帧丢失的现 象(3)中继器若出现故障,对相邻两个子网的工作都将产生影响。

2、集线器hub: 定义:作为网络中枢连接各类节点,以形成星状结构的一种网络设备。作用:集线器虽然连接多个主机,但不是交换设备,它面对的是以太网的帧,它的工作就是在一个端口收到的以太网的帧,向其他的所有端口进行广播(也有可能进行链路层的纠错)。只有集线器的连接,只能是一个局域网段,而且集线器的进出口是没有区别的。 优点:在不计较网络成本的情况下面,网络内所有的设备都用路由器可以让网络响应时间和利用率达到最高。 缺点: 1.共享宽带,单通道传输数据,当上下大量传输数据时,可能会出现塞车,所 以交大网络中,不能单独用集线器,局限于十台计算机以内。 2.它也不具备交换机所具有的MAC地址表,所以它发送数据时都是没有针对性 的,而是采用广播方式发送。也就是说当它要向某节点发送数据时,不是直接把数据发送到目的节点,而是把数据包发送到与集线器相连的所有节点。

计算机培训教案一

计算机培训教案一 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 教学目的: .通过多媒体文件的演示使教师体会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点,从而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 .使教师理解一般应用软件在平台上如何启动和退出; .使教师能比较熟练的制作一个图文并荗的演示文稿; .使教师学会控制演示文稿的播放; .通过对“深入学习”的学习,培养教师的探索精神和对其他软件触类旁通的能力; .通过课程最后的综合练习,培养教师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创新能力,促使教师学会利用学校资源。 初识演示文稿 一、教学目的: .理解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对的启动、退出、文件的保存能进行比较熟练的操作; .比较熟 练的制作演示文稿。 二、教学重点难点: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和演示文稿的制作。 三、教学工具:幻灯片和制作的演示文稿、计算机、软件 四、教学方法:比较法、探究法 五、教学课时: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引课: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幻灯片),哪这又是什么? (幻灯片、演示文稿)我们来看看这两种幻灯片有什么不同?在计算机上播放演示文稿并与幻灯片对比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如果在上课时用多媒体技术就能大大的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师的兴趣,同样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产品展示,将给客户以直观的感受,以赢得更多的客户。目前有很多多媒体制作工具如、、方正奥思等,对于初学者来说做为之一是最易学习的一种多媒体制作工具。 (二)启动: .演示文稿的概念: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电子幻灯片的组合就叫电子演唱会示文稿(或称多媒体讲稿)简称演示文稿。 .启动:由教师来讲 建立演示文稿的三种方法: )“内容提示向导”将演示文稿的制作过程简单化到只需填表即可;)“模板”是由专门的图文设计师制作完成; )“空演示文稿”用于建立自己风格的演示文稿; 我们要学习的是第三种建立演示文稿的方法。 (三)制作一个演讲提纲: .启动,选择“空演示文稿”,单击“确定”; .在“新幻灯片“框中根据需要双击一个幻灯片板式; .控制点:单击“单击此处添加幻灯片标题”,出现带有八个控制点的文本框,在文本中输入文字。 注:文本框、图形框、图片框等都有控制点,当鼠标的指针指向控制点变成双箭头时,按下鼠标并拖动鼠标可以改变框的大 小;当鼠标的指针移到控制点变成四箭头时,按下鼠标左键并拖动可以改变框的位置。

网络互联与常用网络设备

网络互联与常用网络设备、 1、网络互联的概念和目的? 1)网络互联的概念:所谓网络的互联,一般是指将不同的网络(如局域网、 广域网)通过某种手段连接起来,使之能够相互通信的 一种技术和方法。 2)网络互联的目的:1、扩大网络通信范围与限定信息通信范围 2、提高网络系统的性能与可靠性 3、实现异种网络之间服务和资源的共享 2、网络互联设备有哪些?各自的功能、特点以及工作的层次是 什么? 中继器/ 集线器 中继器功能:中继器是最简单的网络互联设备,主要完成物理层的功能, 负责在两个节点的物理层上按位传递信息,完成信号的复制、 调整和放大功能,以此来延长网络的长度。 中继器特点:中继器的两端连接的是相同的媒体,但有的中继器也可以完 成不同媒体的转接工作。 集线器功能:集线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再生整形放大,以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同时把所有节点集中在以它为中心的节 点上。 集线器特点:在网络中只起到信号放大和重发作用,其目的是扩大网络的 传输范围,而不具备信号的定向传送能力,是—个标准的共 享式设备。

中继器/ 集线器:位于物理层层 网桥/交换机 网桥功能:数据链路层设备,在局域网之间存储转发帧;通过地址过滤,有选择的转发信息帧。 网桥特点:一个网段上的帧有条件地被转发到另一个网段; 扩展后的网络被网桥/交换机隔离成多个冲突域; 扩展后的网络仍是一个广播域。 交换机功能:功能与网桥类似。 交换机特点:交换机通过内部的交换矩阵把网络划分为多个网段——每个端口为一个冲突域;交换机能够同时在多对端口间无冲突地交换 帧;端口数多,并且交换速度快。 网桥/交换机:位于数据链路层互联 路由器 特点:一个网络上的分组有条件地被转发到另一个网络; 扩展后的网络被路由器分隔成多个子网。 功能:在不同的网络之间存储转发分组(数据报文)。 路由器:位于路由器网络层 网关 功能:一、(3种方式支持不同种协议系统之间的通信)完成网络层以上的某种协议之间的转换,将不同网络的协议进行转换。 二、同时可以进行(1)远端业务协议封装(2)本地业务协议封装 (3)协议转换

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电子教案

实习报告 实习性质:《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实习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刘宇唐宏李修云 实习时间:2013年12月23日—2013年12月27日 实习地点:4112机房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实习考核表

目录 一、实习概况 0 二、实习时间 0 三、实习地点 0 四、实习内容 0 实训1、交换机综合配置 0 1.1项目描述 0 1.2 规划描述 0 1.3 实验要求 (1) 1.4 各设备配置命令 (2) 1.5 给pc机配置IP地址及验证 (16) 实训2路由器综合配置 (17) 2.1 项目描述 (17) 2.2 规划描述 (17) 2.3 实验要求 (19) 2.4 各设备配置命令 (19) 2.5 各服务器间进行验证 (30) 五、实习总结 (32)

一、实习概况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计算机网络已经渗透到普通百姓的如常生活和工作之中,它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本次实习带领大家学习如何配置交换机、路由器、正确配置实现内外网络的互通。所涉及的知识点有:配置局域网、配置外网、动态协议以及生成树协议。 二、实习时间 2013年12月23日-2013年12月27日 三、实习地点 4112机房 四、实习内容 实训1、交换机综合配置 1.1项目描述 某公司有A、B两栋办公楼,A楼有5层,分别为部门1、部门2、部门3、部门4、部门5,B楼有3层,1楼为部门1,2楼为部门2和部门3共用,3楼为部门4和部门5共用。要求各部门间只能通过3层互通,而每个部门内能够直接互通。A、B两栋楼之间的通信流量比较大,要求网络带宽尽可能大一些。部门1、2、3的人员主要在A楼工作,部门4和5的人员主要在B楼工作。 1.2 规划描述 A、B两栋楼各配备一台Cisco 3560交换机作为中心交换机,每层楼各使用一台Cisco 2950T作为接入交换机。两台3560之间采用链路聚合增大带宽。A楼的Cisco 3560作为部门1、2、3的网关,B楼的3560作为部门4、5的网关。根据现场勘测情况, B栋2、3层之间可利用以前遗留的网线进行互联,提高网络冗余度。拓扑结构如图4.1.2.1。设备名称及管理IP如图4.1.2.2,各部门如图4.1.2.3所示。

网络互联技术教案

授课课程 网络互联技术 序号 第 一 讲 章、节名称 第一章OSI/RM模型与TCP/IP协议体系 一.OSI/RM模型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1.OSI/RM的形成(10分钟) 重点介绍异构网络的出现,设备协议的不同,推出OSI/RM模型 2.OSI/RM层次结构(10分钟) 重点介绍OSI/RM分层的必要性,以及OSI/RM的层次结构 3.OSI/RM的数据封装拆封(10分钟) 重点介绍OSI/RM模型的数据封装过程和数据拆封过程 4.OSI/RM各层的功能(20分钟) 重点介绍OSI/RM各层所起到的作用,强调服务是“垂直”的概念 5.协议和协议的三要素(20分钟) 重点介绍协议的概念和语法、语义、时序三个要素的概念,强调协议是“水平”的概念 6.OSI/RM对等层的协议通信(15分钟) 重点介绍OSI/RM对等层通信需要遵循相同的协议,以及“虚连接”和“实连接”的概念 7.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5分钟) 简单介绍网络层服务的两种类型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1.OSI/RM各层的功能 2.协议和协议的三要素 3.OSI/RM对等层的协议通信 4.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 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 掌握OSI/RM产生的原因和层次结构,数据的封装与拆封过程,并充分了解各层的功能,掌握协议的概念、作用以及协议的要素,掌握“虚连接”、“实连接”的含义,了解面向连接和面向无连接的概念 授课形式 教学资源 1.课堂教学(多媒体投影教室) 2.教学PPT课件 课后分析 总结 本次课程属于理论知识讲解,内容充实,信息量大,概念较多。建议课上结合动画演示使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有直观认识。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教学资料阅读,以加强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吸收。

计算机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计算机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计算机培训心得 计算机培训心得体会 刘倩倩 通过这次学习,我懂得了实践的操作,有些东西不能只是看,要学会动手操作,那样才算掌握。计算机培训,我们收获的不仅是电脑技术的提高,甚至也不仅仅是发现了自己的差距,更多的,是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发现了怎样使用电脑。某些老师应用电脑技术进行教学的经验,对我们有很大帮助:或许他用的技术我们都会,但经常是我们并没有想到能这样做。所以说,交流中的学习关键不是技术的进步,而是经验的积累。希望将来,更多的类似的培训,使我们每一位教师真正能挖掘电脑的潜能,更好的应用于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并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计算机日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具,这次培训为我提供了很好地学习的平台。 此次培训是通过上学习的方式,我觉得上学习有很多优点。例如,在上学习我们可随意在比较难的地方,听不清的地方,随时地暂停,这样我们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通过上学习我们也可以边学习听课边操作,这样记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会让知识更扎实。现在教育脱离了市场需求,教学的内容偏理论,教的目的好像就是为了

考试。我主张以实践为主,让实践引导理论学习,遇到程教授就像遇到知音一样。关于课程教学改革,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加大实践教学力度,重视技能训练,突出能力培养 (1)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将技能训练、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对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有条件的都必须进行必要的技能训练,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计算机应用及络技术的进步,剖析职业能力并制定相关标准,确定实训方案和内容,编写出适应现代计算机络发展要求的实习实训资料,构建计算机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建立计算机络主干课程直观教学平台。 (3)实行技能训练与资格考核相结合。在强化校内技能训练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力争取得多个等级资格证书,增强学生的就业优势,保持较强的竞争能力。 二、注重创新教育和个性发展 21世纪的竞争是创造性人才的创造速度和创造效率的竞争。为了适应这种竞争对人才的需要,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单纯强调知识传授的教育思想观念,着力于对学生自我获取知识能力和独立创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品格。同时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个性化的教育过程,因此必须突破传统的同化教育观念,实现人

网络技术应用全套教案

网络技术应用全套教案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第一课 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课题】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和拓扑结构; (2)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3)列举并解释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信息交换技术及其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 (2)能利用所学网络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网络的神奇作用,激发对网络技术的求知欲,参与网 络技术学习的态度。 (2)认识到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推动人类学习,生活方 式的深刻变革,了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环境】:硬件:网络教室,投影仪;软件:多媒体辅助教 学软件。

【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定义。 【难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各 种各样的网络应用让我们眼花缭乱,因特网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信 息爆炸的威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谈谈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 认识。 二、新课讲授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阅读课本 P2~P3,并填表1-1) 活动一:小组讨论总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计算机网 络。 活动二::结合活动一中列举的计算机网络的具体应用实例,总结 归纳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总结: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虽然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所 有的应用可以归结为三大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分布处理 与分布控制。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