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下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的困境与跨越 (1)

新高考下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的困境与跨越 (1)
新高考下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的困境与跨越 (1)

新高考下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的困境与跨越

我国2014年开始试行的新高考秉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探索“三位一体”招生录取机制,实行“3+3”考试科目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重构了学生的选择权,让学生通过自我认识与探索,自主选择考试科目、时间、次数等,把刻板的学习活动转变为主动选择、充满意义的生动体验。其特征是关注学生个体意义的构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预示着我国普通高中差别化、个性化、定制化的教育时代已经到来。在新高考制度下,选课走班成为普通高中教学的必然选择:教学不再是统一步调的“齐步走”,而是面向学生个体的“自然走”,颠覆了以往学生附着于固定课程、教师、教室的局面,代之以“一人一表”“一生一师”的学习样式。

一、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面临的困境

梳理新高考试点区学校的有关实践,选课走班教学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学生选课走班不自觉,存在盲目性

新高考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职业发展取向和未来人生规划自主选择部分科目,但实际上学生选课走班的自觉意识和能力不够,存在很大盲目性。一是表现为不少学生选课时感到茫然与焦虑。有调查发现,%的学生自主选择科目时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存在焦虑;%的学生期望教师能为自己选课提供帮助,甚至代办。二是表现为学生选课走班存在功利性。部分学生在确定自己的选考科目时,会优先考虑那些简单的、容易得高分的科目,或者主要依据“目前成绩”来确定选课科目,而对选课必须考虑的“外部因素”,如大学要求和“长远目标”缺乏必要的重视。很显然,这种功利性的选课走班由于没有考虑各科目的内在学习规律,学生在经历高强度的学习后,往往会对一些科目逐渐失去兴趣,产生较多的负面情绪,甚至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另外,这种功利性的选课走班对学生未来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消极影响。三是表现为学生选课走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很多学生在听取他人对选考科目的介绍时,仅凭“一时兴起”的激情或者对某个教师的喜好选择高考科目,认为只要自己不排斥的科目和教师就是好的选择,然而这种激情是难以持久的,接下来的学业困难甚至会产生“适得其反”的后果,让学生忘记选课时的“初心”,以致后期的学习行为变得仓促混乱。

学生选课走班教学不彻底,出现形式化

选课走班相比传统课堂,更关注学生的因材施教与个体发展,聚焦点放在那些被教师“遗忘的角落”,克服了传统课堂中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弊端。但现实中存在着有的学校选课走班教学不彻底的形式化现象。一是学校课程选择范围很有限。部分学校在实施选课走班过程中,没有科学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学校课程结构简单,只给学生提供几个很有限的菜单式选课模块。学生自由选课的热情和空间受到很大限制,致使选课走班教学的功能大打折扣。二是选课走班实施过程太保守。有些学校或只是进行了选修课程“浅尝辄止”的选课走班,没有推进必修课程“全面实质”的选课走班,或只是在形式上做

到多样化,没有考虑学生全面发展问题。例如,有学校语文课程仅以体裁类型作为走班依据,把学生分为小说、散文、诗歌、写作等不同组别进行走班,这与普通高中已有的素质拓展课程没有实质区别,在某种程度上曲解了新高考下选课走班的真正内涵。三是部分教师出现消极和倦怠行为。选课走班的施行不仅增加了班级数,改变了现有教学的“一锅端”,而且学生还拥有自主选择教师的权利,同时教师还面临着素质提高的挑战,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从而使不少教师在教学上出现消极和倦怠行为,对选课走班打马虎眼,这严重影响了选课走班的教学质量。这种现象在资源不充分的学校表现得更加明显。

教育教学管理复杂化,管理难度明显加大

选课走班教学给普通高中教学管理带来不小冲击,增加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难度。一是教师常规管理复杂化。选课走班实施后每位教师要针对不同学情进行有差别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因此教师的集体备课、交流学习、教研组活动和教学评价等教学生活与教学管理架构都需重构。二是师生有效沟通存在障碍。选课走班教学下,行政班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对号入座”,但在教学班中,教师面对的学生不断变化和成倍增长,而有的教师又缺乏把“我的学生”变成“我们的学生”的理念,只能通过课堂渠道展开带有陌生感的临时性师生对话,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互不相识”。三是学生学习管理复杂化。实行选课走班让教学班、行政班并存成为学校管理常态,却出现行政班管理职能弱化、教学班集体观念淡薄的现象,这会使两类班级的纪律、考勤、作业、辅导都变得困难,尤其是教学班。四是学生德育出现“空档”。选课走班制下,由于学生的流动,行政班班主任只能对学生实行“间断性”的德育管理,而教学班教师又基本无暇顾及学生的德育问题,这就容易出现学生德育的空白地带。五是选课走班空间设施管理细碎化。选课走班扩大了学生与外界的互动范围,全方位、大面积的走班更是对学校整体的硬件资源提出挑战,大到教室的格局、小到桌椅的布置都要推翻再来。

二、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的问题成因审思

生涯规划教育欠佳

新高考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让学生学会自我选择,对“我是谁”“我的能力与兴趣是什么”“我未来想从事什么职业”等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并最终将学习兴趣转化为学科优势、专业方向和人生追求。显然,新高考将学生生涯规划问题前置,倒逼普通高中重塑生涯规划教育。然而现阶段,由于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不理想甚或缺位,学生在选考时难免感到茫然与焦虑,造成选择科目的功利与盲目,直接影响学生选课走班的适应力。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主要在于普通高中对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不够。虽然各类职业院校、普通高校已经认识到生涯规划教育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基本都开设了相关课程,但还没能引起多数普通高中的足够重视。其典型的表现是部分普通高中虽然存在所谓的“生涯规划教育”,但其教学形式单一,生涯规划教育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实践课程、活动课程等形式所占比例不高。学校缺少专业的生涯规划教育队伍。由于生涯规划教育是普通高中的新兴事物,大多数普通高中还没有形成专业教学团队,致使生涯规划教育效果难以得到保障。

学校资源不足

普通高中原有的“教师中心”资源系统与选课走班“以生为本”的资源系统存在着天然矛

盾。当学校关注每一位学生潜质、深入实施选课走班教学时,会将多数学校资源有限性的弊端暴露无遗。一是教师资源有限。选课走班下学生对教师、科目、时间、专业等有充分的选择权,但由于选课人数多、学科分类多、选择组合多,会多出成倍的教学班,导致教师、班主任们“教不过来、管不过来”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不同年级学生选课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冷热”课程,更会导致一些科目教师富余、另一些科目教师紧缺的“潮汐”现象。加之不少教师对选课走班教学的适应能力亟须提高,这就更加剧了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师资源需求困境。二是课程资源有限。选课走班下的学校课程开发,应像教育自选超市一般,最好将所有课程的学科分类、兴趣指向、难易程度、课程要求、任课教师等课程要素都逐一展示出来,以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哪些课程。但很多普通高中课程结构简单,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可供学生选择的空间都很有限。三是基础设施资源有限。选课走班对学校的基础设施资源,如教室、教具、多媒体等都有硬性要求,不仅要求学校扩充升级基础设施特别是教室数量,而且在教室设计布局上还要符合选课走班学习“流动、共享、对话”的理念。然而现实中多数普通高中选课走班基础设施资源严重不足,成了教育改革有效进行的沉重掣肘。

教学管理制度陈旧

新高考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每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这就凸显了普通高中原有管理理念和格局的滞后性。传统学校管理制度设计以效率为中心、以控制为手段,最多关注的是教师的权力。教师在“生产线上”“关起门来搞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与精神世界,这与选课走班下的管理制度需求严重“错位”。以往教学“以分数论英雄”的评价标准是一种面向过去的、单向度的、静态笼统的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这与新高考注重学生养成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相矛盾。如果普通高中一直采用“分数至上”的功利性教学评价制度,会让刚开始适应选课走班的学生压力倍增、教师们无所适从,甚至拒绝改变。以往学校德育工作基本成了班主任的“专利”,代课教师、学生在德育中的地位被边缘化,一般这种德育管理制度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下还能有一定的“德育成效”,但选课走班条件下,学生流动而分散,班主任往往很少见到自己的学生,很难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德育问题,学校也很难开展集体活动,这就极易出现选课走班教学下的“德育空挡”。

三、普通高中跨越选课走班教学困境的有效路径

强化生涯规划教育,提高学生选课走班能力

生涯规划教育可以让学生认识自我,特别是现有的知识水平、学科兴趣、个人特质,让学生能够在理性基础上科学选择学考科目。

第一,改善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目标。理想的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目标,要蕴含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预期、现实、可能”三种维度,考虑“自身、他人、环境”三种影响因素,是“必然与应然”的有机结合。高中阶段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一定是综合的、全面的、深入的,不是单一的、片面的、浅层次的,其最终指向是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业”转变到“选择一所适合的学校”,再转变到“引导学生过一个好的人生”,是对学生自身“想往哪条路发展”“适合往哪条路发展”“可以往哪条路发展”的理性解答。它通过“学校+社会+人生”的能动关系式,给予学生系统的、复合的、综合的生涯规划指导,以帮助学生学会平衡生活中各种社会角色,从而使他们拥有能够过一种更好人生的可能性。在目标的实施上则应该重视学生不同学业阶段与职业意识的衔接,与校外资源合作开设多种职业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

让学生提前适应高校生活等方面。

第二,完善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内容。从科学的生涯规划教育目标出发,新高考下普通高中生涯规划内容至少应包括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自我认知、科学地学业规划和合理地职业预期。首先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志向。当一个人的专业、职业与他的兴趣相符的时候,就会激发其内在动机,使其更有可能取得成功。其次,使学生明晰自己的专业方向。学校要让学生及家长了解关于专业的基本知识,引导其准确理解大学及其专业,树立正确的大学观念和专业意识。最后,使学生确知自己的职业倾向。让学生了解关于职业的理论知识,包括职业分类、特征、内容、资格与发展,并合理配置利用“家校社”资源,开展职业实践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的职业经验与体验。让学生树立自我主体意识,成为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者。

第三,拓展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途径。有效的生涯教育应该采取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改善学习成效。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开发科学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不断丰富教育形式。科学设置生涯规划专门课程,利用渗透式生涯规划教学影响学生,即生涯规划教育也可以渗透到其他学科教学中,与学科知识进行结合。学校要深入挖掘校外资源,不断完善生涯规划教育途径。通过聘请校外专业人士对学生、家长、教师进行专业生涯规划教育,树立其生涯规划意识。开展体验式生涯规划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职业体验、参观相关企业与高校,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直接参与其中,对职业形成深刻的感受。学校可借助各种职业生涯测量工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兴趣和志向,知道自己适合的方向。

创新学校管理,做好选课走班顶层设计

选课走班教学有效实施需要学校管理者高度领会新高考精神,深入研究本校情况,着力提高学校管理宏观体制机制对新高考的契合度。

第一,求实革新,打造师生管理共同体。选课走班制“主动、灵活、对话”的文化特质要求师生充满激情,通过共享、合作、融合的互动交流,共同为对方创造优良的成长空间,提供稳定的互利性环境,通过教师的全面辅导与关怀、学生的主动探究与分享,消解双方的“孤立”与“隔膜”,让教师获得好的教学状态、学生得到成长的快乐,从而构建师生美好的学校生活世界。为此,必须提升师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形成师生管理共同体。一方面,引导教师主动管理,学校设立“导师”或“辅导员”,对学生进行“点对点”的主动关心与服务。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学校建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下设学习、纪律、卫生等若干管理分会,负责学生晨读、自习、卫生、上课、考试、作业的具体管理。这样会让学生自主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在总体上调动全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个学生能够树立主动变革意识,形成自尊、自强、自主的人生态度,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的。

第二,与时俱进,改进选课走班管理机制。重建管理规范,精准运行。双班并存情况下的班级管理必须重新建章立制,以明确班主任与学科教师的职责、学生的学习任务与德育目标、学生各管理单元的职能标准、班级考评的参照依据等,管理上要做到合理过渡、权责分明、精准管治。实现班级管理团队化,目前比较可行的方法是以原行政班为基础,将教学班的学生分成若干管理小组,具体负责本小组内的学习事务,如课堂纪律、考勤答到、作业收发等。实行班级接力管理,由于学生的不断流动变化,传统班级管理规范难以为继,这就要求树立

学生“人人都是主人翁”的自觉意识,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与责任感,采用“谁使用谁负责、责任细分到人”的管理方式。从实际出发,划区选课走班。基于校情进行划区走班,可以缓解诸如教室紧缺、场地有限、距离过长等问题。实行任课教师班级财物负责制,任课教师总负责教室内财物的使用与维护,班内小组具体负责小组内的财物使用与维护,做好各项物品的使用记录以及教室清扫,预防桌椅、电灯、多媒体设备的损坏。

第三,多元融合,创新学校教学评价制度。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是学校选课走班有效管理的前提。学校要以“人本化、激励性”为指针,探索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评价制度,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评价方面,在尊重教师个体差异、教学特质、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注重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风格的育成,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把教师的自评、互评,学生评价、家校社评价结合起来,将过程性与终结性、定性与定量、教师个人与教研团队评价相结合,以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激励功能。学生评价方面,学生评价要站在成长维度,以全面、客观、公正、发展的视角,关注学生的个体成长与生活质量,强调学生知识、态度、能力和个性的转变,让学生学会自我认知、自我发展、自我服务,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为此,在新高考背景下,学生评价应将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学习过程中综合运用观察法、测量法、档案袋、问卷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上,全面展示学生的学业成绩、个性特长、职业理想、成长曲线、综合素质等情况。

优化学校资源,夯实选课走班实施基础

选课走班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学校认真谋划和配置有关资源。

第一,重构学校课程资源,增大学生选课空间和热情。构建科学、合理的学校课程体系是高中生获得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基础。首先,学校要突出课程的高度选择性。学生选择权能否有效落实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能不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促进发展的、富有兴趣的课程。上海复旦大学附中分校,课程就分为基础型、拓展研究型、特选型和衔接型。这样复合的课程结构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符合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需要。其次,学校课程发展要追寻时代要求。课程应该在接纳新理念、新技术、新动向的趋势中展现育人的全域性、全面性、全过程性。重庆十八中就紧跟时代步伐,让课程与文化、管理融合共进,以互联网作为技术支撑,围绕核心素养为学生提供读物与支持,提出了“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精品化、社团活动课程化、人才培养多元化”的课程设置要求。最后,学校要科学确定选课走班课程模式。解决选课走班的纵向安排问题,山东省莱芜市十七中的选课模式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他们将选课走班程序确定为:高一的酝酿准备阶段、高二开学前的指导选课阶段、同期前后的集中整合与资源配置阶段、高二开学后的组织走班阶段、最后的优化组合阶段。确定横向课程组合的常态化问题,如浙江宁波第四中学将35种模块组合成为常态,让学生能够对课程进行随时的分类分层选择。

第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师选课走班教学适应力。教师资源是选课走班教学高质量开展的重要前提之一。首先,学校应确保有足够数量的教师以开展走班教学。其次,选课走班教学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增强教师专业素养,学校应作出相应努力,聘请各学科专家来学校开展相关专题讲座,对各科教师进行专业培训;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充分利用校内各项优质资源,让本校优秀教师带领新进教师,共同进步;与当地其他学校进行联合,开展跨学校教研活动,彼此交流心得,互相借鉴学习,提升教师选课走班教学能力。最后,教师在课余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每月定期开展“心连心”主题活动,教师与学

生之间敞开心扉交流,采纳彼此的意见,共同学习、进步,以使教师更好地适应走班教学。

第三,精心谋划筹建,改善选课走班教学硬件设施。学校的硬件设施是选课走班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学校的硬件设施主要包括教室资源、多媒体设备、图书、实验仪器、信息化系统等。首先,选课走班教学实施需要大量的教室资源,学校在已有教室的基础上,应投资建设更多的教室,尽量保证每个教学班教师都有自己固定的教室。其次,学校必须及时购买、更新相应科目所需的图书、实验仪器、多媒体设备等,确保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开展。再次,建立多层次的选课走班信息化管理系统也是必可少的。新高考选考和外语科目的多次考试,颠覆了学校的线下管理模式,为此,学校要建立有针对性的、多层次的信息化系统,包括学生的选课系统、教师排课系统、课堂管理系统和师生综合评价系统。通过多层次的信息化系统建设,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效率和效益的提高提供理想平台。最后,还需要注意优化班级物理环境。如在走班学生确定后,教师可根据学科特点和班内分组设计座次表,张贴在教室前后显着位置,以有利于与学生相互熟悉,也便于班级教学事务的管理。还可以利用新设计的硬件解决班级管理的问题,如可以设立一些小组储物柜,学生的课后作业、问题清单、咨询建议都可以放入。

当然,选课走班的顺利实施不仅在于学校资源的有效利用,还在于协同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力争得到各方的理解和支持。学校可设立家长委员会、改革共同体、新高考联合会等实践媒介,最大限度地激发公众参与和支持教改的潜能。只有这样,才能将选课走班因子嵌入每所学校和整个社会发展中,才能全面、立体、深刻地促进新高考制度下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高效运行。

普通高中学生选课走班教学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相关文件精神,全面落实高考改革目标从而推进高考改革的全面实施,真正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经过公司前期的大量调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我们初步形成了普通高中学生选课走班实施方案(设想),仅供学校进行参考使用。 一、指导思想 选课走班教学,以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为指导,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及《自治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为依据,针对学生发展内涵的需求,以每一位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宗旨,努力实现制度创新,建立行之有效的选课制度和选课指导体系,加强选课的管理,保障选课走班的扎实推进,以促进素质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最终实现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做最好的自己。 二、选课走班的基本原则 1.稳中求进原则。 选课指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三年直至更长 时间的学业规划和人生规划,所以选课指导要立足长远,对学生要进行全面和详细的调查与分析,并予以科学合理的指导,第一步:完成学生对于科目选择的数据收集;第二步:根据学生第一次的科目选择, 对学校的客观条件(师资、教室等)进行部分调整。第三步:进行选

2.自主性原则。 选课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特长及发展方向。学生要亲自选课并确认,老师、家长可以提供参考,但不代表可以替学生进行选择。 3.遵循校情的原则。 选课走班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生源的实际,兼顾学校师资团队、教学场地、课程特色,尽量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个人发展的平台,学校尽量让学生有较大的选择余地,为了合理调控学生的学习负担,学校要对每学段的选课数量以及班级人数进行控制,合理安排学生参加“学考” 、“选考”,“学考”重视首考,“选考” 两次均重视。 4.科学发展原则。 学校在设置课程时,要科学合理。根据学校的实际,努力做到既满足升学考试的需要,又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三、选课走班教学的实施 (一)选课、走班教学的时间、学科 学校要为每个学生提供2次选课机会,分别在高一第一学期、高 一第二学期结束前的适当时机,组织学生选课。

新高考一体化学习平台-新高考走班排课选课管理平台解决方案--智慧新高考教务教学解决方案-

新高考一体化学习平台新高考走班排课选课管理平台 解 决 方 1

案2

目录 第1章背景分析 (13) 1.1、政策背景 (13) 1.1.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13) 1.1.2、《“十三五”规划中教育亮点》 (13) 1.1.3、《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 (14) 1.2、新高考环境下的现实诉求 (14) 1.2.1、缺少对高考改革政策的通俗解读 (14) 1.2.2、缺少对学生生涯发展的指导 (15) 1.2.3、缺少对于学生选择选考科目的指导 (15) 1.2.4、缺少智能的选、排课系统 (15) 1.2.5、缺少智能的分层备、授课平台 (16) 1.2.6、缺少个性化学习质量的诊断与分析系统 (16) 1.2.7、缺少了学业问题的分析、诊断与督导系统 (16) 1.2.8、缺少对学生的发展性综合素质评价 (17) 1.3、走班制排课选课需求分析 (17) 1.3.1、教师课时不够 (17) 1.3.2、选课盲目性 (18) 1.3.3、选课变化复杂性 (18) 1.4、走班排课面临挑战 (19) 1.4.1、学校教学管理能力面临新挑战 (19) 1.4.2、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面临新挑战 (19) 1.4.3、教室考勤通知能力面临新挑战 (19) 3

1.4.4、学科教学进度管理面临新挑战 (20) 1.5、破解思路 (20) 1.5.1、行动之一:新高考解读网络平台 (21) 1.5.2、行动之二:新高考生涯发展指导平台 (21) 1.5.3、行动之三:新高考“六选三”选科分析系统 (21) 1.5.4、行动之四:新高考智能教务管理系统 (22) 1.5.5、行动之五:新高考一体化学习平台 (22) 1.5.6、行动之六:新高考质量评测分析系统 (22) 1.5.7、行动之七:学业督导系统 (23) 1.5.8、行动之八: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 (23) 1.5.9、行动之九:教师培训系统 (23) 第2章新高考走班排课选课管理平台规划设计 (24) 2.1、平台建设原则 (24) 2.1.1、以平台为框架,无缝集成学校已建和今后新建的业务应用系统 (24) 2.1.2、遵循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为智慧校园持续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25 2.1.3、先进性原则 (25) 2.1.4、扩展性原则 (25) 2.2、走班制类型选择 (25) 2.2.1、大走班受资源限制 (25) 2.2.2、小走班模式灵活 (26) 2.2.3、小走班巧解教育资源限制难题 (28) 2.3、选课系统解决方案 (29) 2.4、功能设计 (30) 4

新高考思考与准备

“走班制”与分层教学已成为学校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教师在规定课时内既要完成学业要求,还要把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方法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了解差异、针对差异、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因“层”而教、逐步提高。 面对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每位教师、每所高中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思变。《国务院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规定,2017年全面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2017已经来临,学校的组织管理、师资力量的配置等,教师的教学模式、班级管理理念等都需要改变,以应对高考改革的巨大挑战。 一、高考改革使教学发生新变化 在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下中,“走班制”与分层教学已成为学校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教师在规定课时内既要完成高考学业要求,还要把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方法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了解差异、针对差异、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因“层”而教、逐步提高,改变原有的、统一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分层教学,以保障课程实施的质量。“走班制”的实施在空间和时间上造成了班主任教师与班级学生的“分离”,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做好教学追踪,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

不同于当前的行政班,“走班制”要求教师进一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把握好自身教学个性与学生个性的结合点,充分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真正做到弥补学生知识缺陷、延伸学生知识、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能力。 二、高考改革对教师提出新挑战 高考制度的改变,对一线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班级管理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新的高考制度,教师现有素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丰富、加强、改进: 1、教学理念要改变。新的高考制度打破了唯分数论高下的高考、录取机制,取消文理分科,考试范围覆盖国家规定的所有科目。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应试教育模式走出来,要从单一的关注分数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加强教师的学习与实践磨练,突破旧教学理念的局限性,以不同视角广泛地解读课程,将原有从既定知识的展开到既定知识的总结的教学思路,变为知识的各种生成、联系及拓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切实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2、教学方式要改变。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理论,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内容,建构学习共同体。要形成以教师为指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充当学习过程中的帮助者与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对象。充分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学校“选课走班”的实践分析刘琼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学校“选课走班”的实践分析刘琼 发表时间:2019-05-20T17:00:38.593Z 来源:《中国教工》2019年第3期作者:刘琼 [导读]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兴国”的理念,培养新时代新型人才。2019年4月23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颁布《湖南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文件中规定自2021年开始,普通高校要依照3门全国统考科目的成绩和3门学业水平选考的科目成绩,择优录取学生。高考考试制度中明确规定取消文理分科,考试模式为“3+1+2”。随着新高考改革逐渐落实在课堂中,选题课程考试实施,选课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 娄底市第一中学 2014年我国开始正式启动新高考改革,这次改革是高考实施以来最重要的教育变革。基于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考试由"一考定终身"的模式转变为"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的模式,从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评价进行多元化录取。"选课走班"的出现,是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相较传统的选课方式,这种方式让学生的主动权得到落实,节约资源,提高学习的效率,为此本文对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实施的"选课走班"进行分析。 一、选课走班的相关内容 (一)选课走班的内涵 "选课走班"是高中新课程改革教育的主要特点,出发点是培养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在确保每位学生可以达到预期设定的教育目标,对各学科进行分析设计,供不同潜力的学生选择。"选课走班"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这种选课方式可以拓展学生的技能与知识,让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选课走班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国外的教学软件相较我国开展早,并且完善成熟。70年代美国建立了国家科学基金网。国家科学基金网可以申报课题,查看课题的进程,并且教学教育系统较为完善,不同国家的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系统完成报名和选课等学生生活。美国的"选课走班"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体现,发展的核心是基于课堂建设。美国的"选课走班"的课程具有丰富多样、层次化的特点。现阶段国际上有数百所的学校开始实施了"选课走班",并且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世界各地培养了大批的高水平人才。随着我国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各地区的学校开始逐步落实"选课走班"的模式,实现了资源共享、强强联合的目标。高中学校教学规模不断扩大,无论是管理工作还是课堂教学都采取"信息化管理水平",网上选课是开展教学的重要部分。但是我国高中阶段的科学技术信息化水平和高校有较大的差距,符合高中学校网上选课的系统比较少。 二、选课走班的实施困境 (一)学校教育理念 "选课走班"主要是一种选择性教育模式,是基于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完成的,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让学生可以根据实际能力和性格特点,选择适合的课程。学校对"选课走班"的教育理念直接决定"选课走班"的性质,同时学校的教书育人理念是转变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当前"选课走班"在我国大部分高中学校开始实行,主要原因是高考制度的改革,只有小部分的学校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选课走班"的本质是建设具有选择的课堂,通过多元化的课程形式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采用统一的标准衡量学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不能更好的挖掘学生的潜力。面对当前"大班制"的课堂形式,学校只有合理利用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基础设备,将"选课走班"的形式逐渐融入在课堂中,才是学校最佳的选择方案。 (二)树立育人立意 高中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是实现"育人"的关键因素。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要求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学校积极鼓励教师转变课堂模式,向自主和探究及合作的方向转变,实现学生的"被动者"地位。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中侧重学生的实践和自主,构建共同学习的主体,合理的划分小组,开展教学活动。但是将同一层次的学生划分在一个小组,不能确保小组内学习的效果。因此需要教师从班级整体情况出发,探究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下,学校采取"走班课堂"要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实施选课走班的具体策略 (一)大力开发校本课程 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尤为重视"校本课程"的研发,学校应该组织教师参加课程的研发,不同科目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需求,研发至少一门以上的课程。教师在研发课程时可以根据课程进行设计和学生自身需要的课程。湖南省娄底市高中制定了有关"校本课程"实施的流程及规则。⒈教师填写申报表,申报表的的内容有课程内容和实施等内容;⒉学校结合学生的情况和人才的培养等从全方位进行考核;⒊学校最终决定可以开设的课程。 (二)开发系统研究的方法 学校分析高中学校"选课走班"的特征和现状,利用3DUML建模工具,分析计算学生群体的模型,并基于确定的对象模型,将"选课走班"的系统划分为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以此严格要求对选定对象的总体设计和需求分析,从而实现对系统增量开发。利用互联网模式设置用户登录界面、课程管理和已选定课程,让学生清楚的看到自己选定的课程,增强自主性。其中开发系统的流程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对系统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分析系统的需求,最后用工具软件开发系统整体的功能;阐述系统内部的基本配置,其中主要包括处理流程、功能分配、接口设置等;对系统进行详细设计;阐述实施的障碍,制定解决策略,简单说明软件系统中设计的程序,便于编码与测试;结合《软件系统详细设计报告》的文件,设计数据结构和算法分析,开展编写程序相关工作,实现不同模块所具备的功能;软件试运行,并进行测试。 (三)建立选课走班相关指导文案 "选课走班"应该结合学生自身的兴趣和意见,学生要听取教师和家长给予的客观建议。家长和教师必须从客观的角度出发,综合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学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此外还应该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学习情况,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关注学生的需求和特长,从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学生在选择课程类别和层次时,应该对学生学习的各学科进行测评,分析成绩,让学生对侧重点有清晰的了解。针对学生选择的课程进行指导和沟通。除此之外,学校应该制定课程选择的指南,让班主任和各个学科的教师组建成选课指导团,对学生进行采取"一对一"的选课指导,辅助学生制定合理的选课方案。此外学校应该和学生家长建立合作,积极引导家长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3篇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3篇 选课走班是高中新课程的一大特点。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精心为大家整理了选课走班实施方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1 选课走班后,学生被极大地激发和唤醒,对课程的需求更加多元了。如果学校不能提供相应的课程满足学生需求,选课走班就会变得形式大于内容。“选课走班”,“选课”在前,“走班”在后,学生是因为选择了不同课程,形成了不同的、个性化的课表而走班。因此,如何设计课程方案,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课程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就显得非常关键。在设计课程方案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 一、“顶天立地”原则 所谓“顶天”,是指学校课程方案的制定,必须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必须满足国家课程方案的基本要求,以学生为本,

增加课程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所谓“立地”,是指课程方案的制定,要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要从学校的历史和文化中生长出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学校的育人目标服务。 因此,本着这一原则,我们尝试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整合,从学校的育人目标、学科素养、综合实践、特长发展等不同维度对课程进行宏观架构。 北京十一学校的前身是中央军委子弟学校,从其诞生的第一天起,它就带着共和国之子的红色胎记。这样的特殊身份赋予了学校独特的育人目标,它要求每一位学子都要心怀国家,成为社会栋梁、民族脊梁,做到“志存高远、诚信笃志、思想活跃、言行规范”。而这样的育人目标,无疑需要通过一门门的课程来实现。于是,在课程方案中我们设计了“综合实践课程”,将育人目标的内容分解到“志远课程”“意诚课 程”“思方课程”和“行圆课程”,纳入综合实践课程中。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发展方向不同、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同、兴趣爱好也不同,我们又设置了“分层、分类课程”,以给学生更多选择。考虑到有的学生可能在某个领域里有很强的本领,需要扬长,有的学生在某个学科的学习中可能会有困难,需要补短,于是又设计了“特需课程”。

新课改下新高考二轮复习的一点思考

新课改下新高考二轮复习的一点思考 伊宁市第四中学邢小兵转瞬之间又迎来了新的一轮高考,而这次的高考非比寻常。因为这是新疆第 一年的课改高考。对我们每一位高三教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认为新疆课改下 的新高考复习(尤其是二轮复习)当以新课改三大课程理念、四大课程结构特点 作为理论指导,以教材和宁夏四年高考为依据,以本校学生学情为中心切实做好 各项复习计划与实施方案。 一、高考命题的理论指导 新课改三大课程理念,一个是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 强调整合性,要建立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三是完善评价 机制,特别是要求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新的评价机制。新课改的课程结构有四个 特点:一是模块制;二是选修制,三是学分制,四是学段制。这和以往的课程结 构肯定有出入,在这四大特点和三大理念的指导下,新课改的高考特点也就显而 易见。 因此:新课改高考的试题特点就是试题的难度在降低、试题的灵活性在增加、 新题也在增加,我们也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放活、限难、求新”。在 这种特点下,我们原来以往惯用的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就要失效了,所以同学们 在应对新课改下的高考,切勿大量做题,要有选择性的做题,做那些符合新课改 理念的试题。再有,死记硬背的东西也未必在考场上能发挥作用,要学会迁移, 学会综合,学会探究和学会创新。 二、高考命题最根本的依据是教材. 在高三复习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扔掉课本,重视资料。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考试说明》,而《考试说明》的依据是《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教材是课程的具体化,因此高考命题最根本的依据是教材。每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将近30%~45%的题目出自课本中的典型例题、练习题、习题或复习参考题。例如:1.2010年课标高考试题4(依据教材:必修4.习题1.5B组3题,1.6例2.)2.2010年课标高考试题9(依据教材:必修4. 3.2例1.练习1题)3.2010年课标高考试题13(依据教材:必修3. 3.3.2例4. 复习参考题B 组4题.选修2-2.习题1.5A组5题.)4.2011年乌鲁木齐市一次诊断试题21(依

普通高中选课与走班教学实施方案

普通高中选课与走班教学实施方案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具有三个关键:选修课程、模块教学、学分管理。新课程改革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它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适合其个性化民展的课程资源。为保障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选课制度的顺利实施,根据《山东省普通高中选课指导意见(试行)》、《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和《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面向”指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立足我校实际,借鉴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努力构建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为造就拔尖人才奠定基础。 根据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普通高中的课程结构包括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型。必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而选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高一主要是必修课程,进入高二,每个学习领域就先后出现了选修课程,总计超过一百个模块,学生选择的空间相当丰富。因此,构建“双班运行(行政班与教学班),导师引领”的教学管理机制,既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新课程实验的重要标志。走班制教学针对学生发展的不平衡和差异性,承认学生具有选择和发展的权利,承认学生有选择课程的权利,让每位同学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课程套餐”。而没用走班制,就往往会出现选修课程必修化的倾向,也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选择。 二、走班属性的定位 走班制教学是新课程选修教学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教学管理形式。选课制的实施使同一行政班和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班上课,教师和教室固定,而学生根据自身选择进行流动听课,这样的班级管理形式和制度就是走班制。 根据学生选择的依据,走班教学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分层走班、模块到此为止班和复合走班。分层走班是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对不同班级的学生进行重新组合,由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学科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到相应层次的班级上课,从而实现分层教学的方式;模块走班是同一学科同时开设多个模块,安排固定教室和教师,由学生根据开设的内容选择自己选修的模块进行流动听课的方式;复合走班就是在考虑学生学习内容的基础上适当照顾学生的实际水平,即对分层走班和模块走班进行综合的走班方式。考试到我校教室数量、师资配备以及课程资源等实际情况,我校决定实施模块走班教学。 三、模块走班的特点 1.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学生以行政班为核心开展在校的各种集体活动,如三操、社会实践、

“走班制”与“排课选课”不得不说的那些事

“走班制”与“排课选课”不得不说的那些事前阵子,高考改革方案的公布让“走班制”又火了一把。事实上,早在2004年“走班制”就已经在深圳中学实施,后来北京、青岛等地也开始试行走班制教学。然而10年过去了,真正实施“走班制”的学校寥寥无几。这其中有既有教育政策、课程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也与技术的局限不无关系。 所谓“走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历和兴趣愿望选择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这意味着每个学生的学习课程都不一样,相应地也对学校排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学校开放课程供学生选择,也需要一个稳定流畅的选课系统来支撑。 传统的行政班教学,学生课程固定,没有选课的必要,学校教务部门只需按要求排出课表。以前,学校手动排课,常常桌上、地上都是课程卡片,排完全校的课表需要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普及,市面上出现了专门的排课软件,如51智能排课、水晶排课、彩蝶排课等,运用较为先进的算法,大大提高了排课效率。 这些排课软件大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算法高效,支持丰富的排课条件设置;二是操作简单,一般经历“创建排课任务、录入排课数据、设置排课条件、自动排课、手动调整”五个步骤,就能得出满意的课表;三是数据开放,支持EXCEL数据的导入导出,可以方便地与学校信息化系统数据集成或转换;四是体量小巧,10M左右的大小,下载方便。 而选课软件在市面上并不多见,因为数量众多的学生同时选课对服务器的要求较高,这已经不是10M的软件所能轻松解决的事。它需要强大的系统支持,

以适应高峰时段的选课操作。目前不少团队正以此为突破口,开拓中小学教育市场。从百度离职的云与大数据首席架构师林仕鼎创办的云校就是其中之一。 北京悦活教育科技公司推出的“希悦”选课也是一款SaaS服务产品,已于2014年9月上线。它在选课方面采用“意愿点”机制,支持师生双选。由后台教务系统根据班级分类设置好的意愿点分数成为学生手中的选课“消费券”。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课程,抽签时会按照学生的意愿点进行排序,“价高者得”。教师在系统中除了可以编辑修改课程描述,还可以查看渴望选择本课程得学生名单,并为自己喜欢的学生投放教师意愿点,大大增加学生选课成功的几率。 未来,随着“走班制”的普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团队加入排选课市场的争夺当中。一个又一个“云校”、“希悦”的诞生,服务的不光是走班制学校,而是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正如林仕鼎所言,“技术的三化(服务化、云化、数据化)将推动教育实现三化(个性化、多元化、均衡化),从而帮助每一个孩子成就最好的自己”。

对新高考的思考

上海市和浙江省作为为全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为其他省(区、市)高考改革提供依据。上海和浙江两地高考怎么改、改成什么样,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全国高考改革的风向标。高考,是目前对大部分考生来说相对公平的一次选拔考试。高考改革,关乎千千万万考生的命运。 新高考,简单概括两地的高考改革方案,两个简称醒目形象——“两依据一参考”和考试科目“3+3”。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学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成绩构成,作为高等学校录取的基本依据。此外,高考不再分文理科,而且外语考试也由一年一次变为一年两次,可选择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新高考,考试科目排列组合的多元,以及志愿填报和录取的方式,都与以往有较大不同。 对学生来说,一方面,不再分文理科,有利于避开传统理化生、政史地文理文科的劣势科目,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又能取得相对高分的科目,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自信心。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看,3门自主选择的考试科目又与大学将要学习的专业息息相关,这对学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对于大学来说,不同专业对于学生选考科目要求不同,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难度,要在自己的兴趣擅长与高校的要求之间兼顾和平衡。此外,英语一年两考,学生可选择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但是这种做法可能会加重部分学生的负担。 对教师而言,在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下中,“走班制”与分层教学已成为学校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教师在规定课时内既要完成高考学业要求,还要把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方法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了解差异、针对差异、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因“层”而教、逐步提高,改变原有的、统一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分层教学,以保障课程实施的质量。“走班制”的实施在空间和时间上造成了班主任教师与班级学生的“分离”,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做好教学追踪,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这对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出新的挑战。 对学校而言,随着“3+3”实施,学生选课将变得多样化,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不再采取固定班级授课模式,变成了“教师不动学生动”,传统意义上的“行政班”概念将淡化。随着“3+3”实施,以往冷门的生命科学、地理、历史等科目,都在文理不分科的大背景下“热”起来,以至于一些学校地理等科目任课老师紧张,出现了几所学校资源“共享”、教师“走校”授课的现象。学校学科之间均衡发展将成为发展新挑战。在新“3+3”的考试模式下,高中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多样化课程体系,这势必会打破现有的课程安排,需构建多样化、适合学生的课程体系,学生自主选课走班之后,就必然要求学校由过去“单班班主任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向“单元组合、教师全员管理”转变,也必然影响到师资结构的调整。

新高考下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的困境与跨越

新高考下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的困境与跨越 我国2014年开始试行的新高考秉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探索“三位一体”招生录取机制,实行“3+3”考试科目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重构了学生的选择权,让学生通过自我认识与探索,自主选择考试科目、时间、次数等,把刻板的学习活动转变为主动选择、充满意义的生动体验。其特征是关注学生个体意义的构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预示着我国普通高中差别化、个性化、定制化的教育时代已经到来。在新高考制度下,选课走班成为普通高中教学的必然选择:教学不再是统一步调的“齐步走”,而是面向学生个体的“自然走”,颠覆了以往学生附着于固定课程、教师、教室的局面,代之以“一人一表”“一生一师”的学习样式。 一、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面临的困境 梳理新高考试点区学校的有关实践,选课走班教学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学生选课走班不自觉,存在盲目性 新高考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职业发展取向和未来人生规划自主选择部分科目,但实际上学生选课走班的自觉意识和能力不够,存在很大盲目性。一是表现为不少学生选课时感到茫然与焦虑。有调查发现,%的学生自主选择科目时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存在焦虑;%的学生期望教师能为自己选课提供帮助,甚至代办。二是表现为学生选课走班存在功利性。部分学生在确定自己的选考科目时,会优先考虑那些简单的、容易得高分的科目,或者主要依据“目前成绩”来确定选课科目,而对选课必须考虑的“外部因素”,如大学要求和“长远目标”缺乏必要的重视。很显然,这种功利性的选课走班由于没有考虑各科目的内在学习规律,学生在经历高强度的学习后,往往会对一些科目逐渐失去兴趣,产生较多的负面情绪,甚至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另外,这种功利性的选课走班对学生未来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消极影响。三是表现为学生选课走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很多学生在听取他人对选考科目的介绍时,仅凭“一时兴起”的激情或者对某个教师的喜好选择高考科目,认为只要自己不排斥的科目和教师就是好的选择,然而这种激情是难以持久的,接下来的学业困难甚至会产生“适得其反”的后果,让学生忘记选课时的“初心”,以致后期的学习行为变得仓促混乱。 学生选课走班教学不彻底,出现形式化 选课走班相比传统课堂,更关注学生的因材施教与个体发展,聚焦点放在那些被教师“遗忘的角落”,克服了传统课堂中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弊端。但现实中存在着有的学校选课走班教学不彻底的形式化现象。一是学校课程选择范围很有限。部分学校在实施选课走班过程中,没有科学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学校课程结构简单,只给学生提供几个很有限的菜单式选课模块。学生自由选课的热情和空间受到很大限制,致使选课走班教学的功能大打折扣。二是选课走班实施过程太保守。有些学校或只是进行了选修课程“浅尝辄止”的选课走班,没有推进必修课程“全面实质”的选课走班,或只是在形式上做到多样化,没有考虑学生全面发展问题。例如,有学校语文课程仅以体裁类型作为走班依据,把学

走班制系统设计方案

走班制系统设计方案 一、文档说明 本文档主要介绍走班制选课和排课设计方案,以便市场人员,项目人员综合了解相关内容,便于撰写标书和拓展市场。 二、项目背景 市场需求:随着各省市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对走班制教学需求也日趋紧迫。为了满足学校的教学需求,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公司需要从产品战略角度考虑设计该走班方案; 市场竞争: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各大竞品陆陆续续都推了面向走班制的解决方案,走班选课、走班排课、一生一课表变成了走班制教学的必备功能,在新的环境下,假如公司产品不迎头赶上,必将会被市场淘汰,因此必须要推出自己的走班解决方案; 产品战略:产品的价值体现在解决用户的痛点和难点,为用户便利。一德产品紧跟教育改革趋势,挖掘学校、师生、家长在各种场景下的需求,理解其痛点和难点,并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是一德存在的价值和动力。因此,在新的教育改革环境下,我们也必将为学校提供实用的走班制解决方案。

三、走班需求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对于普通高中教育,教育部又颁发了《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基本原则是:坚持全面考核,促进学生完成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的学习。坚持自主选择,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促进学生发展学科兴趣与个性特长。坚持统筹兼顾,促进高中改进教学,服务高校选拔学生,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 并且明确要求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区、市),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学生可以在完成必修内容的学习,对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有一定了解后确定选考科目。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课程标准确立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体现出教育的个性化。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为前提,根据学生的个人学习程度、方法和能力的不同,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类别和层次,实施分类、分层教学。然而常规教学设计是行政班式的固定教室的上课模式,而且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必须要引入新的教学制度,其中最核心的要求有: 第一、课程分层 小学、初中课程不变,按照成绩分层进行走班,分三种层面各自考虑基础性目标(基本知识、概念、原理、初步应用),提高性目标(能力性提高、知识迁移和运用),发展性目标(创新思维)上有所侧重。如小学、初中通过对课程分层如A、R、B三个层面进行走班教学,称为“教学班”。即在A(advanced)先锋班、B(basRc)基础班之间,增加一个R(regular)常态班;高中行政班课程即语数外,教学班根据学生自己选报的科目进行走班排课。设立“等级考”、“合格考”课程分层。

新高考教务教学解决方案新高考一体化学习平台新高考走班排课选课管理平台解决方案智慧

体育馆工程智能化系统集成及深化 设计项目 设 计 方 1

案 2

目录 第1章工程概况 (8) 1.1、工程简介 (8) 1.2、设计内容 (9) 1.2.1、智能监控系统 (9) 1.2.2、通信网络系统 (10) 1.2.3、场馆专用系统 (10) 1.2.4、应用信息系统 (11) 1.3、设计依据 (11) 1.4、主要规程、规范及标准 (12) 1.5、设计原则 (14) 1.5.1、先进性 (15) 1.5.2、经济性 (15) 1.5.3、实用性 (15) 1.5.4、可靠性 (16) 1.5.5、开放性 (16) 1.5.6、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16) 1.5.7、可操作性 (16) 第2章智能监控系统 (18) 2.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18) 3

2.1.2、系统概述 (18) 2.1.3、楼宇自控系统设计依据 (20) 2.1.4、系统设计原则 (21) 2.1.5、系统特点 (23) 2.1.6、采用单层网络结构 (23) 2.1.7、系统硬件配置 (24) 2.1.8、安全防范系统 (59) 2.1.9、建筑设备集成管理系统 (99) 2.1.10、机房系统 (117) 第3章通信网络系统 (125) 3.1、综合布线系统 (125) 3.2.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125) 3.2.2、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127) 3.3、语音通信系统 (135) 3.4、通信网络信息网络系统 (135) 3.4.1、网络建设指导思想 (135) 3.4.2、基本网络技术简介 (138) 3.4.3、XX市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网络系统解决方案 (149) 3.4.4、无线网络系统特点及优势 (160) 3.4.5、网管系统特点及优势 (170) 3.4.6、用户安全认证管理系统特点及优势 (176) 3.4.7、网络安全联动系统设计 (184) 4

对新高考的认识和思考

对新高考的认识和思考 新高考改革打破一考定终身的旧格局,使学生自主选择权大大增加,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录取模式有了新的格局,为招生取向带来新的变化,这些充分证明了新高考改革的价值所在。 一、新高考制度的基本精神和举措 新高考制度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基本精神主要表现在:一是取消加分事项,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二是走班制实行尊重了学生个性发展。三是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培养。四是新高考方案的提出,加重了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并向农村和边远地区靠拢。 一考定终身的旧格局已被打破。自从1977年高考恢复至今已41年,传统的高考制度已满足不了当今时代的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得学校家长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 新高考改革意见中,考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自行选择所要考取科目,这样赋予了考生更大的选择权,分散了学生的考试压力,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录取模式有了新格局。一是为了尊重学生选择权;二是

为了扩大高校招生录取的自主权。改革的最终方向是实现高校和考生之间的双向选择。 虽然新高考改革方案很新颖,同时受到各界人士关注与思考,但是实施过程中将要面对极大地挑战。 二、新高考方案实施过程中将要面对的挑战 新高考改革方案的提出,给学校、教师、家长、学生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一)学校面对的挑战 新高考改革方案的提出不仅对高中学校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高校也有了要求。大学和中学教育衔接的重要性将更为突出。 1.中学面对的新挑战 高考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学生自由选择考试科目,以前的班级授课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走班制的开设将会面对挑战,新高考方案的提出,学校教学管理难度加大,由于课程组合增加,选修制和走班教学成为了新常态。课程组合的增加,学校基础设施,场地分配和排课难度增大,对学生管理难度上升。如有安排不当将会造成学校秩序一片混乱。 2.大学面对的新挑战 大学设置专业的时候,在中学大学教育衔接方面将会面对更多挑战。大学需要提前做好面对学生需求变化的准备。

浅谈新高考下如何进行选课走班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c5511260.html, 浅谈新高考下如何进行选课走班 作者:孙石毅曹慧梅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06期 摘要在高考新政策改革下,选择性教育理念成为新课改的主要内容,所以一直在讨论的选课走班式教学已经成为必然。一些地区省份必然上海和浙江已经进行了三年的高考综合试点,而实际的实践情况也许并不那么乐观,所以新高考下要如何进行选课走班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顺利实施选课走班的影响因素、现如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一些建议等几个方面来对新高考下然后进行选课走班作一个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新高考选课走班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各方面健全发展,所以新的教学及高考政策的实行是必然的。然而经过了这么多年的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难以一时间从那样一种教育模式转变为另外一种差异较大的模式,这其中必定会存在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所以还需要去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1选课走班的重要影响因素 选课走班其实并不陌生,在大多数大学都有这样的课程政策,而中学要实行这样的课程方式,则不可避免的面临一些挑战。主要涉及两个核心问题:选课走班的课程安排和老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这是关系到选课走班能否顺利实施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1.1合理的课表安排 由于实行选课走班之后,会使得课程安排的影响因素变多,这样也增大了课表编排的难度,而一个合理、科学的课表是学校开展正常教学工作的前提,对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都起着决定性作用。选课走班实施之后,传统课表中固定的教师、教师、时间安排、课程等都会发生变化,在课表编排过程中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变动因素,再加上不同学校的条件差异,课表的编排可能就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所以要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尽量保证学生的选择权,使得学校的教学工作正常进行,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更加有益于学生的发展进步,这对教务人员和教学管理部门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1.2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选课走班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拥有课程选择的权利,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特长,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所以对教师来说,教学方式的转变也极具挑战性,如何提高学习的高效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新高考下选课走班制,你准备好了吗

新高考下选课走班制,你准备好了吗? 华池一中张一弓 随着旧高考的落幕,新高考正式登上舞台了!然而新高考的选考却让万众考生与家长一度陷入迷茫。该如何选课才能让孩子发挥到最好呢?该如何选课才能帮助孩子填志愿呢?新高一课改与备战三年后的高考密切关联,外省部分中学已经开始在高一学生中进行模拟选课,从变成,打破文理科界限,种选课组合任选,走班上课,根据学生的优势特长选课。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等学校专业选科要求,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个科目中自主选择个科目参加等级考试,学校会根据学生选科的人数,均衡编制学科教学班。各科目选课人数不均衡,可能有的科目组合的教学班多,有的科目组合的教学班少。会出现很多学生扎堆选择某一科目组合的大班级,而导致教师欠缺无法全部开班的现象,也会出现只有几个学生选择某一科目组合而无法组班的现象。 、选课关联到孩子将来的职业规划:选什么专业,因为高考的录取是与你的选择息息相关的,这与孩子职业规划很重要的关系。考试科目选择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等学校招生要求自主确定,严禁学校限制学生对等级

考试科目学习的自主选择。所以选课就意味将来的从业方向的选择。 、选课关系到孩子将来的高考成绩:学生的兴趣特长也是不一样的,各选考科目都会有感兴趣的学生选择,特别是学生的选考科目组合打破了过去文理两种组合,理论上有种组合,不仅不会出现某个学科明显的扎堆现象,相对于过去文理两种组合,学生的学科选择反而会更加多样化。每一科在省内的排名,不要以为孩子某一科在学校好就选某一科,这得从整体上看,因为这个也跟学校在省内的位置很有关系,从我们所了解的情况看,省一级重点的学生,大多选“物、化、生”或选“物、化、地”的比较多,普通一点的学校选得相当文理杂着的,而差一点的学校相对来说选“技术”会比较多,但从个体而言,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慎重选择 、选择一定要避免随意性:在新高考情况下,高一一般学校会通过几轮摸底,来决定学生的选择,这样有利于学生最终决定,但作为家长,如果考虑好后,就尽可能不要去更改,因为改了带来的影响会比较多,感受最深的就是学校的教学安排要发生变化,因为现在是走班教学,与原来的行政班教学有很大区别,所以选择要慎重。 、避免中途的变卦:高中阶段,学校一般都有三年的教学计划,如果学生中途变选考学科,如从“化学”变“生

高中新课改选课走班_走班排课解决方案

壹教走班排课 解 决 方 案 深圳市一德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一、项目背景 (2) 1.1 政策背景 (2) 1.2 需求现状 (3) 二、系统总体设计 (5) 2.1 系统概述 (5) 2.2 设计依据与目标 (5) 2.3 系统设计特点 (6) 2.4 选课走班系统流程图 (6) 三、系统功能介绍 (7) 3.1 基础数据 (7) 3.2 发布选课 (8) 3.3 学生选课 (9) 3.3.1学生选课指导 (9) 3.3.2班牌选课 (9) 3.3.3选课数据微调 (10) 3.3.4学生分班 (11) 3.4走班排课 (14) 3.4.1 新建常规课表 (14) 3.4.1 新建走班课表 (17) 3.4.3 智能排课 (18) 3.4.4 生成课表 (20) 3.4.5 启用新课表 (20) 3.5 班级管理 (21) 3.5.1 课程显示 (21) 3.5.2 考勤管理 (22) 3.6 课后评价 (22) 四、系统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背景 1.1 政策背景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明确指出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一是改革考试科目设置。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二是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三是开展改革试点。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选择有条件的省(市)开展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及时调整充实、总结完善试点经验,切实通过综合改革,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3+3”课程选择多样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