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SI-所有EP标准的适用范围和简介

CLSI-所有EP标准的适用范围和简介
CLSI-所有EP标准的适用范围和简介

CLSI-所有EP标准的适用范围和简介

1.E P05-A3定量测量程序精密度评估:批准指南发布日期:2014年10月

版本号A3

适用范围:本文件为临床实验室的研究提供指南,目的是为定量测定程序建立批内精密度性能特征,以及进行批间变异研究。本文阐述了多个实验方案,并考虑了如何选择和优化方案使其成为某特定测定程序的最佳方案,以及该方案的使用目的。

对于仅仅是验证厂家声明的精密度的用户,不适用于本文件,应参照CLSI文件EP15。EP05首要适用于制造商和开发商者,对终端用户验证重复性和和实验室内精密度的建议可参考EP15,EP15中的实验方案已改为和EP05中单一实验室研究设计的兼容性。

单一实验室方案与前版EP05方案类似,对给定样品和试剂批号等需要检测20天,每天测2批,每批重复测定2次。第3版仍使用该方案并以此作为制造商和开发者的规范实验,用于评估测量程序的重复性和实验室内的精密度。

新的EP05是第二个标准化实验:多中心方案至少要在3个地方重复测定5天,第4章提到了如

本实验所用样品的基质尽可能与待分析标本类型一致。

本指南要求实验室设定非线性误差的标准。本指南对设定该标准仅提供基本概念,没有任何具体特定要求。

主要内容:当分析物观察值与真实浓度间存在书足额验证的直线关系时,则定量分析方法是线性的。

本指南的目的是说明用于确定定量测定程序的线性的统计过程。首要目标是确定方法非线性的浓度以及在该浓度水平下非线性的程度。本文件不认为全局检验(如LOF检验)对检测范围内线性很重要,以为全局检验仅代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的非线性;挤不嗯呢该说明非线性在哪里,也不能说明误差大小。线性检验科用于评估偏差,这属于误差评估的一个组成,但非线性并不单指偏差。

用户要理解他们需要评估误差、偏差、随机误差(或不精密度)、非特异性(或干扰)。通过上述这些内容,用户可以得到线性评估的目标。EP6-A 属于指导用户进行方法评估的系列文件之一。

本文件覆盖内容广,如建立方法的线性范围,这要求测定更广的浓度范围,然后逐渐缩小范围直至线性标准可接受。本文件还包括对已有线性范围的验证。主要内容包括:时间要求(设备熟悉时期、试验期间);评估实验条件(标本要求、基质效应、分析顺序、分析物范围、样品准备和定值等);线性范围示范(原始数据检查、离群值检验、确定线性范围、考虑随机误差);线性范围声称(验证声称的线性范围、允许误差和目标设定、其他误差的影响等)。

2.E P07-A2:临床化学中干扰实验

发布日期:2005年11月

版本号A2

使用范围:这份文件用于2个目的。

(1)通过提供科学有效的实验设计,制定相关物质并测定其浓度及明确合理的数据分析和解释,帮助生产商和其他实验室测量程序开发者描述测量程序对于干扰物质的敏感性,以此评估潜在的风险,给用户提供有意义的干扰说明。

(2)通过定义系统化的调查方案,指定数据收集和分析要求以及促进实验室用户和生产商

之间更好的合作,来帮助临床实验室调查由于干扰物质引起的结果差异,以此识别、揭示和最终估计新的干扰物。

请注意本文件聚焦于分析过程的干扰。由药物及其代谢物引起的生理效应不在本文件范围内。

3.E P09-A3:利用患者样本进行测量程序比对和偏差估计

发布日期:2013年8月

版本号A3

4.E P10-A3:临床实验室定量测量程序的初步评估

发布日期:2014年5月

版本号A3

使用范围:体外诊断新测量程序、新试剂、新仪器进行全面评估前,常有必要做个初步决定判断其可接受性。这起始的性能检查既不能是对方法长期性能的严格评价,也不是对影响设备产生结果多种因素的评估。本文件的首要目标是帮助检查那些严重到需要保证立即进行纠正的问题,并提示厂商或进一步调查。

本实验目的是为初步估计设备性能特征,并以此判断设备最终是否可接受。其结果仅用于判断设

备是否存在极度无法接受的性能。

5.E P12-A2:评估定性实验性能的用户方案

发布时间:2008年1月

版本号A2

适用范围:本指南为评估定性实验的性能特征提供草案。本指南应该能帮助设备开发人员和用户达到文件和管理的目标。虽然厂商不能依据本文件建立实验的性能特点,但文中所述数据分析原理是可用的。

6.E P14-A3:加工样本互通性的评估

发布日期:2014年8月

适用范围:当用定量测量程序检测非患者的加工过的样品时,本文件为这类样本互通性的评估提供了方案。

7.E P15-A3:用户精密度验证和偏差估计

发布日期:2014年10月

适用范围:本指南用于同时验证厂商声称的测量程序精密度和正确度。

本指南精密度验证部分是通过长期大范围实验建立测量程序性能并已形成文件这种情况而开发。它从统计学方面否定厂家声称精密度的能力相对较弱,仅能用于验证程序操作与厂家声称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