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法冶金

火法冶金
火法冶金

稀土提取与分离技术 (发)

产业技术情报—————————————————————————————————————————————————————————————2013年12月18日第6期(总第6期) 编者按: 稀土提取及分离技术的基本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稀土矿物的富集、稀土的提取、稀土富集物的制备、稀土元素的分离与提纯、稀土化合物的制备。本期通过专利分析,对稀土提取及分离技术的专利数量、专利国家和地区分布、专利技术布局,以及稀土提取与分离技术国家分布、技术主题、核心专利等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 本期重点:稀土提取与分离技术专利分析 ●中国在稀土提取与分离技术领域起步较早,但由于我国稀土技术保密规定等 原因,文献报道不多,2006年后迅速发展,专利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但专利影响力(核心专利)很小。 ●稀土提取与分离技术主要集中在提取与分离过程与方法、分离过程中使用的 体系和萃取剂、稀土分离、提取的设备与装置以及对稀土提取过程中废水的处理。 ●日本企业为该技术领域的主要专利持有人,专利均集中在从合金或其他混合 物中回收稀土元素以及提取与分离过程中所使用的萃取剂。此外,日本机构还擅长从一些废料(例如荧光粉材料和磁性材料)中回收稀土金属。 ●中国有5家高校、科研单位和5家企业专利申请量进入全球Top30,分别为 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包头稀土研究院、甘肃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等。 ============================================================= 主编:刘细文执行主编:贾苹本期策划:徐慧芳陆彩女陈枢舒联系地址:北京北四环西路33号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区域信息服务部邮编:100190 电话:82625972邮件地址:xxcykb@https://www.360docs.net/doc/2c6009034.html,

浅析稀土材料的制备技术(doc 9页)

浅析稀土材料的制备技术(doc 9页)

第04周:教学内容:稀土元素的提取与分离 1.稀土的地球化学性质与稀土矿石分解的关系;稀土矿石分解的方法(干法与湿法) 2.详述稀土矿的湿法分解的两个具体工艺流程;2.简述稀土元素的分离和提纯。 教学要求:重点掌握稀土矿分解方法(干、湿法) 熟悉稀土矿的湿法分解的“高温H2SO4分解包头混合 稀土矿工艺及原理”、“南方离子吸附态稀土矿的提取工艺及原理”;了解稀土元素与非稀土 元素的分离、稀土元素之间的分离基本原理;了解稀土元素之间分离和提纯工艺方法。 第4章稀土材料的制备技术 §1 稀土元素的提取和分离 一.稀土材料制备的工作范畴 广义来讲,稀土材料的制备应包括从稀土矿物原料到稀土材料的全过程,如图4-1所示。 具体是指以稀土精矿为原料,经过稀土冶金过程(稀土提取、分离及金属制备)得到稀土金属 或(和)化合物(很多情况下它们可直接作为稀土材料产品);再将稀土化合物或金属按设计要 求配以相关的原料(无机物或有机物),采用一定的制备技术和工艺流程制备出符合使用要求 的各种稀土材料,包括单晶、多晶、非晶态、玻璃、陶瓷、涂料、低维化合物、复合材料、 超细粉末和金属、合金、金属间化合物以及稀土高分子化合物等稀土材料。在这一全过程中, 稀土冶金过程和材料制备过程是主体,由于这两个过程的完成,可直接制备出各种稀土金属、 合金和多种多样的稀土化合物材料。 由于稀土元素本身固有的结构和性能特点,使稀土材料的制备具有下述特点。 ①稀土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复杂,因此对其化学成分、显微结构要进行严格的设计和监控。 ②稀土元素的活泼性及光、电、磁、热等特性,要求制备环境苛刻(如温度、压力、介质、 溶剂及保护气氛等)。 ③除采用传统的金属熔炼法、陶瓷法、物理及化学方法外,更多的则是采用高新技术条 件,例如高温、高压、低温、高真空、失重、辐射及其他极端技术条件;采用新的合成方法

稀土生产与分离工业工艺流程

稀土生产与分离工业工艺流程 一、稀土选矿 选矿是利用组成矿石的各种矿物之间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采用不同的选矿方法,借助不同的选矿工艺,不同的选矿设备,把矿石中的有用矿物富集起来,除去有害杂质,并使之与脉石矿物分离的机械加工过程。 当前我国和世界上其它国家开采出来的稀土矿石中,稀土氧化物含量只有百分之几,甚至有的更低,为了满足冶炼的生产要求,在冶炼前经选矿,将稀土矿物与脉石矿物和其它有用矿物分开,以提高稀土氧化物的含量,得到能满足稀土冶金要求的稀土精矿。稀土矿的选矿一般采用浮选法,并常辅以重选、磁选组成多种组合的选矿工艺流程。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山的稀土矿床,是铁白云石的碳酸岩型矿床,在主要成分铁矿中伴生稀土矿物(除氟碳铈矿、独居石外,还有数种含铌、稀土矿物)。采出的矿石中含铁30%左右,稀土氧化物约5%。在矿山先将 大矿石破碎后,用火车运至包头钢铁集团公司的选矿厂。选矿厂的任务是将Fe2O3从33%提高到55%以上,先在锥形球磨机上磨矿分级,再用圆筒磁选机选得62~ 65%Fe2O3的一次铁精矿。其尾矿继续进行浮选与磁选,得到含45%Fe2O3以上的二次铁精矿。稀土富集在浮选泡沫中,品位达到10~15%。该富集物可用摇床选出REO 含量为30%的粗精矿,经选矿设备再处理后,可得到REO60%以上的稀土精矿。 二、稀土冶炼方法 稀土冶炼方法有两种,即湿法冶金和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属化工冶金方式,全流程大多处于溶液、溶剂之中,如稀土精矿的分解、稀土氧化物、稀土化合物、单一稀土金属的分离和提取过程就是采用沉淀、结晶、氧化还原、溶剂萃取、离子交换等化学分离工艺过程。现应用较普遍的是有机溶剂萃取法,它是工业分离高纯单一稀土元素的通用工艺。湿法冶金流程复杂,产品纯度高,该法生产成品应用面广阔。

有色冶金

1.什么是湿法冶金?湿法冶金包括哪些过程? 在溶液中进行的冶金叫做湿法冶金。湿法冶金包括浸出、液固分离、净化、制备金属等过程。 2.什么是火法冶金?火法冶金包括哪些过程? 火法冶金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冶金过程。火法冶金包括炉料准备、熔炼、火法精炼等过程。 3.湿法冶金和火法冶金相比各有什么特点? 火法冶金特点:反应速度快,设备产能大,成本低,但投资大,能耗高,污染也大。 湿法冶金特点:对原料适应力强,能够处理低品位的矿,回收率高;操作温度低,劳动条件好,能耗低;可直接制取纯化合物或纯金属;生产规模可大可小,因地制宜,成本低。 4.选矿的方法有哪些,其原理如何? 重选:利用被分选矿物颗粒间相对密度、粒度、形状的差异及其在介质运动速率和方向的不同,使之彼此分离的选矿方法 磁选:利用矿物颗粒磁性的不同来使矿物分离的选矿方法。 电选:根据矿物颗粒电性的差别,在高压电场中进行选别的选矿方法。 浮选:利用各种矿物原料颗粒表面对水的润湿性差异来进行选别的选矿方法。 化学选矿:利用矿物化学性质的不同,采用化学方法或物理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和回收有用成份,得到化学精矿的选矿方法。 5.湿法炼铜适用于何种矿物?请简述湿法炼铜的工艺过程,常用浸出方法有哪 些? 湿法炼铜主要用来处理氧化矿、贫矿和残留矿,也可以用来处理硫化矿。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四个步骤,浸出、萃取、反萃取、金属制备(电积或置换)。 浸出方法有堆浸、槽浸、细菌浸出和高压氧浸出。 6.简述铜电解精炼过程中各类杂质的行为? ①锌、铁、镍、钴、铅等杂质,电极电位比铜更负,电解时均溶于电解液 中,但其中的铅离子会与硫酸根离子进一步生成难溶的硫酸盐而沉降进 入阳极泥。 ②金、银和铂族金属的电极电位比铜更正,几乎全部转入阳极泥,少量溶 解的银也会与电解液中的氯离子化合生成氯化银,沉入阳极泥。 ③硫、氧、硒、碲以Cu 2S、Cu 2 O、Cu 2 Se等形式存在于铜阳极中,电解时自 阳极板上脱落进入阳极泥。 ④砷、锑、铋等电极电位与铜相近的一类杂质,在电解时全部进入电解液。 7.简述火法炼铜的工艺流程及各个环节的任务和原理? ①造锍熔炼:把炉料中全部的铜富集在铜锍相,把脉石、氧化物、及杂质 汇集与熔渣相。原理:利用铜与锍的亲和力大于铁和一些杂质金属,而 铁与氧的亲和力大于铜的特性。 ②铜锍吹炼:把铜锍吹炼成含铜98.5%~99.5%的粗铜。原理:FeS氧化造渣 形成Cu 2S熔体,Cu 2 S继续氧化成Cu 2 O,同时与未氧化的Cu 2 S作用生成粗 铜。 ③火法精炼:除去粗铜中的铁、铅、锌、铋、砷、硫等杂质。原理:利用 杂质与氧的亲和力大与铜与氧的亲和力以及杂质氧化物在铜中溶解度小的特性。

“稀土冶金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稀土冶金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稀土冶金学”是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根据包头地区白云鄂博矿的特点为冶金工程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课程发展,显示出该课程的教学适应包头地区优势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经过对课程内容设置、教材选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的不断探索与实践,设置了系统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形成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把教师讲授、多媒体教学以及实验演示相结合使学生的整体专业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词】稀土冶金学;教学改革;多元化;实验演示 稀土冶金学是研究从矿石中提取稀土或稀土化合物及用各种加工方法将稀土制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或合金材料的过程和工艺。其研究内容包括稀土元素及其主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特征、稀土矿物原料及其处理、稀土元素分离、稀土纯化合物制备、稀土金属及其合金的制取、稀土金属的精炼提纯等。 1 课程开设背景 我国包头氟碳铈矿-独居石混合型稀土精矿是世界第一大轻稀土资源和第二大钍资源,其不仅储量丰富,而且经过40多年的开发,已经建立了从采矿、选矿到冶炼、分离提纯等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1-5]。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是为适应包头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而建立并发展起来的本科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紧紧依靠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针对包头白云鄂博矿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情况,为国家培养能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的,掌握稀土冶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2 “稀土冶金学”课程的建设 基于内蒙古科技大学立足于包头白云鄂博矿资源优势的办学特色和冶金工程专业学生部分就业服务于包头本地的现实状况,因此材料与冶金学院自2008年开始将冶金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分为两个模块开课,一个是以钢铁冶金专业为重点的课程设置,另一个是以稀土冶金为重点的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及将来的发展方向任意选择两个模块中的任一专业进行学习。其中稀土冶金工艺学是以稀土冶金为重点的有色金属冶金专业的重点课程,因此该课程的建设对于教学效果极为重要。 为保证“稀土冶金学”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确定该课程内容时,坚持“浅而宽、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经典理论为基础,重点介绍稀土冶金过程的知识,并将最新科技成果和前沿技术纳入教学内容,编写《稀土冶金学》教材。 2.1 “稀土冶金学”课程内容的设置

有色冶金行业资料

有色冶金行业资料 一、有色行业定义及包含金属种类 1.1 定义 人类已发现蕴藏在自然界的103种天然元素中,凡具有良好导电、导热和可煅性的天然元素称金属,现在世界上有86种金属。通常把金属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类,中国在1958年将铁、铬、锰列入黑色金属;除铁、铬、锰以外的83种金属(包括13种人造超铀元素)都叫有色金属。 狭义的有色金属又称非铁金属,是铁、锰、铬以外的所有金属的统称。 广义的有色金属还包括有色合金。有色合金是以一种有色金属为基体(通常大于50),加入一种或几种其他元素而构成的合金。 1.2金属种类

有色金属分类补充说明: 1)轻有色金属:这类金属的共同特点是:密度小(0.53-4.5),化学活性大,与氧、硫、碳和卤素的化合物都相当稳定。 2)重有色金属:其特点是密度大,如铅为11.34.每一种重有色金属根据其特性,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都具有其特殊的应用范围和用途。例如,铜是军工及电气设备的基本材料;铅在化工方面制耐酸管道、蓄电池等有着广泛应用;镀锌的钢材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生活方面;而镍和钴则是制定高温合金与不锈钢的重要合金元

素。 3)贵金属:这类金属由于对氧及其他试剂的稳定性,且在地壳中含量少,开采和提取比较困难,故价格比一般金属贵。这类金属除金银铂有单独的矿物,可以从矿石中生产一部分外,大部分要从铜、铅、锌、镍等冶炼厂的副产品(阳极泥)中回收。 4)半金属:这类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如砷是非金属,但又能导电传热。此类金属根据各自的特性有不同的用途。 5)稀有金属:这类金属的特点是发现较晚,提取困难,工业上应用也较晚。由于数量较多,为了研究上的方便,按其性质、提取方法和在地壳中存在的特征,又将其分为5类: (1)轻稀有金属:其特点是密度小,如锂为0.534,化学活性很强。这类金属的氧化物和氯化物都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很难还原,常用熔盐电解法 生产。 (2)稀有高熔点金属(亦称稀有难熔金属):其特点是熔点高,如钨的熔点为3410℃;硬度大,抗蚀性强,可与一些非金属生成非常硬的难熔的稳定化 合物。如碳化物、氮化物、硅化物和硼化物。这些化合物是生产硬质合金 的重要材料。 (3)稀有分散金属(亦称稀散金属):其特点是这类金属在地壳中很分散,常伴生在其他矿床中,但其产量极少,没有工业价值,通常都是从冶金工厂或 化工厂的废料中提取的。如电解铜的阳极泥、冶炼铅锌和铝的炉渣及烟尘 等。 (4)稀土金属:从镧到铕,为轻稀土;从钆到镥含钪、钇为重稀土。18世纪时,

电子废弃物-火法

3.5电子废弃物的火法冶金技术 3.5.1概述 电子废弃物的火法冶金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从电子废弃物中回收贵金属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其实质是一种最古老的炼金方法。电子废弃物的种类繁多,组成复杂,各种聚合物、金属、无机惰性填料或增强材料粘合混杂在一起,使得回收过程中各组成部分的分离变得异常困难。采用火法冶金技术能将聚合物降解或将金属熔融,可以比较容易地从中回收能源和有用成分,从而避免了复杂而昂贵的分离分类过程。此外,电子废弃物的火法冶金技术在减容减量,处理规模和效率方面也是其他回收技术无法比拟的。火法冶金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冶金炉高温加热剥离非金属物质,贵金属熔融于其他金属熔炼物料或熔盐中,再加以分离。非金属物质主要是电路板有机材料等,一般呈浮渣物分离去除;而贵金属与其他金属呈合金态流出,再精炼或电解处理。这种技术主要通过焚烧、等离子电弧炉或高炉熔炼、烧结或熔融等火法处理的手段来去除电子废弃物中的塑料及其他有机成分,使金属得到富集并进一步回收利用。火法冶金技术主要包括焚烧、热解、汽化、直接冶炼技术等,各种技术的比较见表1。火法冶金技术从电子废弃物中提取贵金属的一般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表1电子废弃物中一些物质的密度 电子废料(经预处理)

图1火法冶金技术从电子废弃物中提取贵金属的一般工艺流程火法冶金技术处理印刷线路板的过程是:将破碎过的PCB废品在回转炉或熔解池内燃烧以去除塑料,留下金属熔渣,再通过熔炼这些熔渣可以得到掺杂合金。这些合金可以用电解或高温冶金的方法进行提炼。可生产出三类可销售的产品:Zn、Pb、Sn的氧化物,符合环保要求的渣以及Cu—Ni—Sn合金。德国柏林大学冶金学院1997年提出顶吹反应器用于废弃印刷线路板处理。该过程可得到Cu—Ni—Sn合金、Pb、Zn的氧化物,残渣符合环境要求,可用于生产建筑材料。Masude等人的专利描述了在铜提炼炉中回收废弃印刷线路板等电子废品中的Au和Ag的方法。送入的样品碎片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然后与熔融的生铜接触℃u溶液中的Au和Ag用电解沉淀提炼,最后从阳极泥中回收出贵金属。Engelhard(是一家公司名称,就是这样)的一家冶金工厂从电子类废品中回收Au、Ag和Pd。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压碎和分类,燃烧和物理分离,熔解和提炼。熔渣被回收,块状和颗粒金属用化学或电解方法进一步提炼,Au、Ag和Pd的回收率达90%。 用冶炼工艺处理废电池的方法是对传统火法冶金回收技术的改进。其基本思路就是将预处理后的废电池经烧结,残留物加入转炉内进行高温冶炼,既减少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又可将废电池中的铁、镍、锰等金属元素作为炼钢的原料加以回收利用。其原则性流程如图2所示。

稀土生产过程

中国稀土火法冶金技术发展评述 稀土火法冶金专业委员会 一、稀土火法冶金技术发展概要 1.稀土火法冶金发展历程

稀土金属冶炼工艺研究是由瑞典化学家G.Mosander于1862年首次用于金属钠、钾还原无水氯化铈制备金属铈开始的,以后在1875年W.Hitekrand和T.Norton又首次用氯化物熔盐电解法制得了金属铈、镧和少量镨钕混合金属,到20世纪30年代末逐步发展了稀土氯化物和氟化物金属热还原和熔盐电解两大工艺技术开始工业生产混合稀土金属,当时主要是生产打火石(发火合金)。 稀土金属和合金冶炼工艺技术的进步、生产规模的扩大无不同市场新的需求和时代的科技进步相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等先进发达国家大力发展核技术,其中包括核技术需要的材料科学和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单一稀土元素分离工艺的发展,使离子交换法和溶剂萃取法分离单一稀土元素得到了发展,成为工业生产的方法,同时获得原子俘获截面小的金属钇和俘获截面大的金属钐、铕,发展了稀土氟化物钙热还原法和氧化钐、氧化铕直接用镧还原-蒸馏法分别制备金属钇和金属钐、铕的工艺技术,这些成果基本上奠定了这两种工艺方法产业化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混合稀土金属在钢中应用,尤其在低合金钢管线钢上应用有了突破,使稀土在钢铁中应用的消耗量占到总消耗量的50%以上,从而推动了稀土氯化物熔盐电解法生产混合稀土金属产业化技术的发展,相继有德国Goldschmidt公司开发了5万安培的大型电解槽和我国上海跃龙化工厂10000安培电解工艺设备投入生产,世界和我国混合稀土金属的产量在20世纪70年代末分别达到8400吨和1200吨。在稀土钢中应用突破进展的同时,稀土硅-镁球化剂得到了工业规模的应用。我国利用包钢高炉渣为原材料以硅铁合金为还原剂在电炉中冶炼稀土硅铁合金的工艺技术得到很大发展,建立了专业生产厂,在20世纪70年代末产量达到了4000多吨。 20世纪70年代初钐钴永磁材料开发成功并很快达到了工业规模的应用,这一重要的市场动力,迅猛地促进了金属钐的工艺技术成果转为工业生产,从而使稀土氧化物还原-蒸馏工艺、设备达到产业化规模,单炉量由100克级到公斤级,到2000年已达到100公斤级,钐的回收率也由试验室的90%,提高到95%,金属钐的纯度由99%提高到99.95%。 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住友金属公司开发成功NdFeB高性能永磁材料,由于其性能价格比的极大优势,市场需求异常强劲,年产量在最初的数年间成倍增长,市场动力推动了我国稀土氟化物体系氧化钕电解工艺、设备产业化的进程,电解槽规模由试验室100余安培提到了3000安培,到2000年末达到6000安培,2002年万安级电解槽已投入工业生产,且稀土技术经济指标和金属质量都大幅度提高,同时NdFeB永磁材料需要金属镝的市场扩大,使金属热还原法制备金属镝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也达到了产业化的规模,单炉产量达到百公斤级,直收率达到96%,金属镝纯度达99.5%。 20世纪90年代初镍氢二次电池成果开始产业化,由于其比容量高于镍镉二次电池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很快打开市场且增长迅速,Ni/MH电池的市场需求极大地推动了电池阴极合金生产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完善,主要表现在利用稀土氯化物熔盐体系电解,成功地生产出低镁、低铁的富镧或富铈混合稀土金属。一般铁镁含量较前约低了一倍,满足了电池阴极合金的要求。2002年电池级混合稀土金属产量已达4000多吨。在此时期大磁致伸缩材料(TbDyFe合金)的应用也已打开了市场,年生产量由数公斤增加到数百公斤,这一应用市场推动了高纯稀土金属镝、铽的工艺技术的产业化,不仅生产规模单炉产量由百克级提高到数十公斤级,而且纯度达到99.5%~99.99%,2002年全国高纯金属镝和铽的产量分别达到500公斤和250公斤。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对稀土金属及合金的需求还将进一步扩大,从而定会促进稀土金属及合金制备工艺技术和设备的进一步发展。 2.稀土火法冶金技术分类和发展目标 稀土火法冶金技术分为三大类:熔盐电解、金属热还原和火法提纯技术。这三类工艺技术的发展目标是短流程、低消耗、高效益和利于环保。 二、稀土金属熔盐电解工艺技术发展概况和评述 采用稀土氯化物熔盐体系(RCl3-KCl)电解工艺技术,以1000A级规模生产混合稀土金属是由奥地利Treibacher厂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的,电解槽型为上插石墨阳极,以铁棒为阴极,槽体是由耐火砖砌筑,在以后50年的发展中,电解规模扩大到10000A、50000A,槽型改进为以耐腐蚀的钨或钼为上插阴极,上插石墨多阳极,耐火砖砌筑槽体;阳极气体(含氯气和氯化物挥发物)经水淋洗和碱中和后排放;稀土氯化物原料由轻稀土全混氯化物原料改进为钕钐分组后(即不含变价元素Sm、Eu)的轻稀土氯化物原料,电流效率约提高5 个百分点以上,在此基础上,由于元素Nd价高,又进一步采用Pr-Nd分离后,少Nd的混合稀土氯化物为原料进行电解,使电流效率进一步提高到55%~60%。 氟化物熔盐体系(RF3-LiF)电解稀土氧化物工艺技术,早期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了试验研究,对于氟化物熔盐体系、电解温度、

07310710有色金属冶金学

有色金属冶金学 Nonferrous Metals Metallurgy 课程编号:07310710 学分:3 学时:45 (其中:讲课学时:45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先修课程: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冶金物理化学、传输原理、湿法冶金原理 适用专业:冶金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教材:《有色金属冶金学》;邱竹贤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必修课。 有色金属冶金是GB/T 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中与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等并列的二级学科之一,学科代码45040。 本课程是冶金工程专业学生有色冶金方向的重要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本科生掌握常用有色金属的冶炼工艺、原理、主体设备的构造和技术经济指标控制,使学生了解常用有色金属产品及其原料的性质、用途以及有色金属冶炼工艺的发展动态; 拓宽并提升学生在提取冶金及无机盐化工等领域的知识面和业务能力,为其今后从事或涉及有色金属生产技术或相关新产品开发,以及开展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基本任务是: 1.掌握典型有色金属冶炼主要工艺及设备的原理与特点、冶炼方法与目的; 2.针对具体适用有色金属的冶炼要求,学习选择最优化的有色金属冶金工艺; 3.促进有色金属产品之高效、优质、低耗、环保的绿色制造理念的树立和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 二、课程的内容及要求 前言有色冶金基础知识 1.教学内容 (1)本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与方法、目的、任务; (2)本课程的学习方法、授课计划、参考资料、考核要求; (3)本课程的发展及在冶金学科的地位,GB/T 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 (4)有色冶金基础知识,金属分类及有色冶金单元过程。 2.基本要求

冶金类有关知识

https://www.360docs.net/doc/2c6009034.html,/2005/12/29/45395A6759E75F58.html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简介——张正富 https://www.360docs.net/doc/2c6009034.html,/jczj/yjgc/ https://www.360docs.net/doc/2c6009034.html, 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 https://www.360docs.net/doc/2c6009034.html,/view/2347226.htm 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 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家精品课程-冶金原理 近年来冶金学院教师出版专著、教材、一览表 时间:2010-12-13 11:04:25 浏览次数:429 序号专著、教材名称出版社出版日期主著、主编1湿法冶金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李洪桂 2锂离子电池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郭炳昆 3有色金属熔池熔 炼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任鸿九 4铅锌冶金学科学出版社2002彭容秋5冶金设备基础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唐谟堂 6金属镁生产工艺 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徐日瑶 7硅热法炼镁生产 工艺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徐日瑶 8固体废物工程中国环境科学出 版社2003柴立元 9化学电源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郭炳焜李新海 10固体废物污染控 制与处理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柴立元何德 文 11贵金属冶金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卢宜源宾万达 12重金属冶金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彭容秋 13再生金属冶金工 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乐颂光鲁君 乐 14冶金分离科学与科学出版社2004张启修

工程 15锰冶金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谭柱中鲁君乐等 16湿法冶金设备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唐谟堂17火法冶金设备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唐谟堂18铅冶金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彭容秋19铜冶金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彭容秋20镍冶金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彭容秋21锡冶金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彭容秋22锌冶金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彭容秋23冶金原理科学出版社2005李洪桂 24贵金属冶金及深 加工产品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杨天足 25钨钼冶金冶金出版社2005张启修赵秦生 26防尘防毒安全知 识 中国劳动社会保 障出版社2005何德文吴超 27危险化学品废物 处理化学工业版社2005 王罗春何德 文 28环境影响评价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柴立元何德文 29清洁冶金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任鸿九李洪桂30锑冶金物理化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赵瑞荣石西昌31无污染冶金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唐谟堂等 32有色金属资源循 环理论与方法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7 郭学益田庆 华 33现代铝电解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刘业翔34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出版社2008何德文等 35最新科技信息的 网络搜寻与利用 中国大百科全书 出版社2009刘业翔 36现代电化学中南大学出版社 2010龚竹青王志兴 37冶金环境工程科学出版社2010柴立元彭兵 38高纯金属材料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郭学益田庆华https://www.360docs.net/doc/2c6009034.html,/jx_jpkc.asp 中国矿业大学 化学性质: 铝是活泼金属,在干燥空气中铝的表面立即形成厚约50埃的致密氧化膜,使铝不会进一步氧

稀土湿法冶金废水处理

摘要:对稀土矿物氟碳铈矿、独居石和氟碳铈矿的混合矿湿法冶金分解和分离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进行了分类。综述了不同的冶金工艺所采用的废水处理方法,认为对稀土冶金废水的处理应注意分类治理,回收副产品;以废治废,降低成本,提高废水回用率;开展清洁冶金工艺研究,从源头解决污染问题。 关键词:稀土;氟碳铈矿;独居石;湿法冶金;废水处理 稀土湿法冶金过程中的废水污染问题受到各方面的关注。我国稀土湿法冶金的原料主要是氟碳铈矿、氟碳铈矿和独居石的混合矿(以下简称混合稀土精矿)及广东、江西等地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离子吸附型稀土矿采用原地浸矿、碳铰沉淀工艺制备碳酸稀土产品,氟碳铈矿主要采用氧化焙烧工艺分解,而混合稀土精矿主要采用浓硫酸高温焙烧分解(以下简称酸法分解工艺)和液碱法分解两种工艺制备碳酸稀土和氯化稀土初级产品,然后由初级产品再通过萃取分离生产不同纯度的单一稀土产品。本文对稀土矿物的3种分解工艺及萃取分离制备单一稀土工艺等湿法冶金过程中的废水分类及研究现状作简单综述。 1 稀土湿法冶金过程废水的分类 1.1 混合稀土精矿的分解 1.1.1 酸法分解工艺 混合稀土精矿浓硫酸高温焙烧分解工艺是以混合稀土精矿为原料的稀土企业的主体分解工艺。该工艺在冶金过程中产生酸性废水A(ρ(F-)=2~5g/L,ρ(H2SO4)=15-25 g/L)和含硫酸铰的氨氮类废水 B(pH=7-8,ρ(NH4+)=5~18 g/L)。初级产品碳酸稀土还可以进一步革取分离单一稀土产品并产生相应的废水。 1.1.2 液碱法分解工艺 液碱法分解工艺是分解混合稀土精矿的另一个主要工艺,目前仍有少部分企业采用该工艺生产。该工艺产生两种废水:酸性废水C(含钙镁离子和盐酸,盐酸浓度约l~2 mol/L)和碱性废水D(含NaOH,Na3PO4和NaF等,ρ(F-)=0.4~0.6 g/L,ρ(NaOH)=100~400g/L,ρ(Na2CO3)=20~30g/L,pH=10~11)。初级产品氯化稀土还可以进一步苹取分离出单一稀士产品。 1.2 氟碳饰矿的分解——氧化焙烧分解工艺 氧化焙烧分解工艺是四川氟碳钝矿的主要分解工艺,主要产生两种废水,一种是酸性废水E,ρ(F-)= 4~6 g/L,ρ(Fe2(SO4)3)=25~35 g/L,w(H2SO4)= 8%~10%和 Na2SO4 及少量的 P2O5等;一种为碱性废水F,主要是含Na2SO4,ρ(Na2SO4)=

浅谈火法练锌工艺中常见的几种方法

浅谈火法练锌工艺中常见的几种方法 摘要:由于锌在工业中的广泛使用和消费, 促进锌冶金的迅速发展,火法炼锌工艺是锌冶金工艺中一种常见的施工工艺,国际上约有20%左右的原生锌锭是通过此工艺生产出来的,因此,值得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主要是对火法炼锌工艺中常见的几种方法进行了分析,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火法炼锌,平罐炼锌、竖罐炼锌、电热法、密闭鼓风炉法锌冶金主要原料是闪锌矿和高铁闪锌矿选矿得到的硫化锌精矿, 少量的是红锌矿、菱锌矿和异极矿等。由这些锌矿物冶金生产出锌锭的工艺分为两大类: 火法炼锌工艺和湿法炼锌工艺。火法炼锌工艺有平罐、竖罐、电热法和密闭鼓风炉法等。其共同的特点是利用锌的沸点较低, 在冶炼过程中用还原剂将其从氧化物中还原成金属锌, 并挥发进入冷凝系统中冷凝成为金属锌, 从而与脉石和其它杂质分开。硫化锌精矿通常通过焙烧和烧结氧化为氧化物,然后进行还原、冷凝得到粗锌, 粗锌经精馏得精锌。锌火法冶金工艺中由于使用还原剂, 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 在不同程度上对大气环境都有污染。火法炼锌因还原设备的不同分为如下几种方法。 1、平罐炼锌工艺 第一台平罐炼锌于1807年投入工业化生产,开创现代锌冶金的先河。平罐炼锌具有设备简单、不用焦炭、耗电少、便于建设等优点。但劳动条件差, 劳动生产率低和耗煤量大, 已逐步被淘汰。平罐炼锌是将含硫< 1% 焙砂配入适量的还原剂后装入平罐蒸馏炉中的小罐内, 然后加热升温到1000℃以上, 炉料中锌被还原成锌蒸气从罐内挥发到罐外的小冷凝器中冷凝成液体锌, 残余的锌蒸气与CO一道进延伸器中冷凝成蓝粉, 剩余的CO在延伸口自燃。平罐炼锌的罐渣含锌5%~10% , 需要进一步处理, 加上其它挥发损失, 锌的回收率仅为80%~90%;罐子的体积小, 难以实现完善的机械化,劳动强度比较大; 环境污染严重, 燃料及耐火材料的消耗均比较大。因此, 平罐炼锌技术落后, 基本上已被淘汰。世界上仅我国的一些小厂仍然采用该技术进行生产粗锌。 2、竖罐炼锌 竖罐炼锌是由平罐炼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实现了设备大型化和机械化操作,劳动条件得到一定改善,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在缺少电力和焦炭的地区, 这种方法具有独特的适应性。此法由于不能避免间接加热和单罐产锌能力低、热效率低, 同时采用价格高昂的碳化硅制品作为换热设备, 炉料准备工序较长, 作业费用高, 单罐产锌能力低等缺点,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竖罐炼锌厂被迫减产、停产或转产。但我国的葫芦岛锌厂的竖罐炼技术通过不断完善和改进, 如锌精矿采用高温流态化焙烧、选优混合配煤、改造和简化制团工艺, 精制优质团矿, 强化蒸馏过程, 实行竖罐大型化, 并以廉价煤为燃料, 多层次回收废热以弥补间接加热的不足, 开拓旋涡熔炼技术, 扩大综合回收等, 以提高该方法的技术水平。故此, 它目前还是我国主要的炼锌工艺之一。

稀土冶金学

第一章稀土冶金学 1.什么是稀土?稀土元素有哪些特征 稀土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镧La铈Ce镨Pr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以及与镧系的15个元素密切相关的两个—钪(Sc)和钇(Y)共17种元素,称为稀土元素.简称稀土RE 或r。 1)稀土元素是典型的金属元素.2)稀土易和氧、硫、铅等元素化合生成熔点高的化合物3)稀土元素具有未充满的4f电子层结构4)稀土离子与羟基、偶氮基或磺酸基等形成结合物 5)稀土具有类似微量元素的性质 2、稀土金属元素在钢铁中有哪些应用,概述其改善炼钢钢组织结构的机理。 稀土加入钢中,可起到脱氧、脱硫、改变夹杂物形态等净化和变质作用,在某些钢中还能有微合金化的作用,稀土能够提高钢的抗氧化能力,高温强度和塑性、疲劳寿命、耐腐蚀性及抗裂性等. 1)净化作用2)细化组织3)对夹杂物的形态控制4)在耐大气腐蚀钢中加入稀土,使钢的内锈层致密 铸铁:变质作用净化作用改善铸造性能 3、稀土在有色金属中有哪些应用,举例说明。 稀土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和较大的原子半径,加入到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中,可细化晶粒、防止偏析、除气、除杂和净化以及改善金相组织等作用,从而达到改善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加工性能等综合目的.由于稀土金属的净化、调质作用,对这些有色金属都能起到细化晶粒,提高再结晶温度,从而对铸造合金能显著地改善工艺性能,对变型合金能显著地提高加工性能;对镍、钴基的耐热合金能提高抗氧化和抗高温腐蚀的能力,对超硬合金可以改善韧性和耐磨性. 高强度稀土铝合金电缆、6063稀土铝合金及应用、稀土锌铝热镀合金、稀土铜耐磨合金、稀土硬质合金 第二章稀土矿物原料 1、稀土矿物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征? 独居石、铈硅石、铈铝石、黑稀金矿和磷酸钇矿。轻稀土的主要矿物有:氟碳铈矿Ce(CO3)F 和独居石(CePO4)。重稀土的主要矿物有:磷钇矿(YPO4),褐钇铌矿(YNbO4) 独居石:又名磷铈镧矿。化学成分及性质:(Ce,La,Y,Th)[PO4]。成分变化很大。矿物成分中稀土氧化物含量可达50~68%。溶于H3PO4、HClO4、H2SO4中。晶体成板状,晶面

稀土是如何提炼出来

立志当早,存高远 稀土是如何提炼出来 稀土市场是一个多元化的市场,它不只是一个产品,而是15 个稀土元素 和钇、钪及其各种化合物从纯度46%的氯化物到99.9999%的单一稀土氧化物及稀土金属,均具有多种多样的用途。加上相关的化合物和混合物,产品不计其数。首先从最初的矿石开采起,我们逐一介绍稀土的分离方法和冶炼过程。 稀土选矿 选矿是利用组成矿石的各种矿物之间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采用不同的选 矿方法,借助不同的选矿工艺,不同的选矿设备,把矿石中的有用矿物富集起来,除去有害杂质,并使之与脉石矿物分离的机械加工过程。当前我国和世界上其它国家开采出来的稀土矿石中,稀土氧化物含量只有百分之几,甚至有的更低,为了满足冶炼的生产要求,在冶炼前经选矿,将稀土矿物与脉石矿物和其它有用矿物分开,以提高稀土氧化物的含量,得到能满足稀土冶金要求的稀土精矿。稀土矿的选矿一般采用浮选法,并常辅以重选、磁选组成多种组合的选矿工艺流程。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山的稀土矿床,是铁白云石的碳酸岩型矿床,在主要成分铁矿中伴生稀土矿物(除氟碳铈矿、独居石外,还有数种含铌、稀土矿物)。采出的矿石中含铁30%左右,稀土氧化物约5%。在矿山先将大矿石破碎后,用火车运至包头钢铁集团公司的选矿厂。选矿厂的任务是将 Fe2O3 从33%提高到55%以上,先在锥形球磨机上磨矿分级,再用圆筒磁选机选得62~65%Fe2O3(氧化铁)的一次铁精矿。其尾矿继续进行浮选与磁选,得到含45%Fe2O3(氧化铁)以上的二次铁精矿。稀土富集在浮选泡沫中,品位达到10~15%。该富集物可用摇床选出REO 含量为30%的粗精矿,经选矿设备再处理后,可得到REO60%以上的稀土精矿。 稀土冶炼方法

2020年(冶金行业)粉末冶金新技术新工艺

(冶金行业)粉末冶金新技 术新工艺

11粉末冶金新技术新工艺 11.1概述 粉末冶金是制取金属粉末或用金属粉末(或金属粉末和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作为原料,经过成形和烧结,制造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各种类型制品的工艺技术。粉末冶金工艺的第壹步是制取原料粉末,第二步是将原料粉末通过成形、烧结以及烧结后处理制得成品。典型的粉末冶金产品生产工艺路线如图11-1所示。粉末冶金的工艺发展已远远超过此范畴而日趋多样化,已成为解决新材料问题的钥匙,在新材料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粉末冶金技术有如下特点: (1)能够直接制备出具有最终形状和尺寸的零件,是壹种无切削、少切削的新工艺,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零部件生产的资源和能源消耗; (2)能够容易地实现多种类型的复合,充分发挥各组元材料各自的特性,是壹种低成本生产高性能金属基和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工艺技术; (3)能够生产普通熔炼法无法生产的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材料和制品,如多孔含油轴承、过滤材料、生物材料、分离膜材料、难熔金属和合金、高性能陶瓷材料等; (4)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合金成分偏聚,消除粗大、不均匀的铸造组织,在制备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储氢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催化剂、高温超导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如Al-Li 合金、耐热Al合金、超合金、粉末耐蚀不锈钢、粉末高速钢、金属间化合物高温结构材料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5)能够制备非晶、微晶、准晶、纳米晶和过饱和固溶体等壹系列高性能非平衡材料,这些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磁学、光学和力学性能; (6)能够充分利用矿石、尾矿、炼钢污泥、轧钢铁鳞、回收废旧金属作原料,是壹种可有效进行材料再生和综合利用的新技术。 近些年来,粉末冶金有了突破性进展,壹系列新技术、新工艺大量涌现,例如:快速冷凝雾

火法冶金设备论文

冶金设备论文 ——熔池熔炼设备 冶金0803 毛露静 0503080312

广义的熔池熔炼是指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熔池内的熔炼过程。用于熔池熔炼的设备有白银法熔炼炉,诺兰达炉,瓦纽柯夫炉和三菱法熔炼炉等。 反射炉 一.概述 反射炉是传统的火法冶炼设备之一。按作业性质分为周期性作业和连续性作业反射炉;按冶炼性质分为熔炼、熔化、精练和焙烧反射炉。 反射炉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控制、对原料及燃料的适应性较强、生产中耗水量较少等优点。因此,反射炉在熔炼铜、锡、铋精矿和处理铅浮渣以及金属的熔化和精炼等方面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反射炉生产的主要缺点是燃料消耗量较大、热效率较低(一般只有15~30%),造硫熔炼反射还存在脱硫率及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低、占地面积大、消耗大量耐火材料等缺点。 近年来,我国在改造旧式反射炉方面获得较好的成绩,如大型熔炼反射炉采用止推式吊挂炉顶、虹吸式放冰铜及镁铁整体烧结炉底;精炼反射炉采用打眼放铜;加料口及拱脚梁用水冷却、加料系统自动控制以及逐步推广余热锅炉等。 二.反射炉的结构 反射炉由炉基、炉底、炉墙、炉顶、加料口、产品放出口、烟道等部分构成。其附属设备有加料装置、鼓风装置、排烟装置和预热利用装置等。 1、炉基 炉基是整个炉子的基础,承受炉子的负荷。要求基础坚实。炉基可做成混泥土的、炉渣的或石块的,其外围为混泥土或钢筋混泥土侧墙。炉基的底层留有孔道,以便安放加固炉子的底部拉杆。 2、炉底 炉底长期处于高温作用下,承受熔体的巨大压力,不断受到熔体冲刷和化学侵蚀,必须选择适当的耐火材料砌筑或捣打烧结炉底以延长炉子寿命。要求坚实、耐腐蚀并在加热时能自由膨胀。 周期作业的精炼反射炉与熔炼反射炉多采用砖砌反拱炉底,一般厚为700~900毫米。由下而上依次为:炉底铸铁板或钢板、石棉板(10~20毫米)、粘土砖(230~345毫米)、捣打料层(50~100毫米)以及最上层砌的镁砖或镁铝砖反拱(230~380毫米)。炉底反拱中心角视熔体比重和深度而定。熔体比重和深度大时,反拱中心角宜较大,如对熔池深1.3~1.4米的粗铅连续精炼炉,一般采用180°的反拱中心角。其他情况下多用20°~45°。

稀土元素的回收再利用讲课稿

稀土元素的回收再利 用

稀土元素的回收再利用 稀土这个词是历史遗留下的名词。而稀土元素最早是从18世纪末也开始陆续的发现,从1794年芬兰人加多林(J.Gadolin)分离出钇到1947年美国人马林斯基(J.A.Marinsky)等制得钷,历时150多年。其中大部分稀土元素是欧洲的一些矿物学家、化学家、冶金学家等发现制取的。钷是美国人马林斯基、格兰德宁(L.E.Glendenin)和科列尔(C.D.Coryell)用离子交换分离,在铀裂变产物的稀土元素中获得的。过去认为自然界中不存在钷,直到1965年,芬兰一家磷酸盐工厂在处理磷灰石时发现了痕量的钷人们常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氧化物叫作土。稀土一般是以氧化物状态分离出来的,因为其冶炼提纯难度较大,虽然在地球上储量巨大,故显得稀少,得名稀土。稀土元素由于其原子电子层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在矿物中共生情况和不同的离子半径可产生不同的特征,它包括镧(La)、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以及与镧系的15个元素密切相关的两个元素——钪(Sc)和钇(Y)共17种元素。 稀土元素的共性是:①它们的原子结构相似;②离子半径相近(REE3+离子半径 1.06×10-10m~0.84×10-10m,Y3+为0.89×10-10m);③它们在自然界密切共生。而稀土元素有多种分组方法,目前最常用的有两种:两分法:1)铈族稀土,La-Eu,亦称轻稀土(LREE),2)钇族稀土,Gd-Lu+Y+Sc,亦称重稀土(HREE),两分法分组以Gd划界的原因是:从Gd开始在4f亚层上新增加电子的自旋方向改变了。而Y归入重稀土组主要是由于Y3+离子半径与重稀土相近,化学性质与重稀土相似,它们在自然界密切共生。也有的根据稀土元素物理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除钪之外(有的将钪划归稀散元素),划分成三组,即轻稀土组为镧、铈、镨、钕、钷;中稀土组为钐、铕、钆、铽、镝;重稀土组为钬、铒、铥、镱、镥、钇。而三分法可分为轻稀土为La~Nd、中稀土为Sm~Ho、重稀土为Er~Lu+Y。 在自然界中主要矿物有独居石、铈硅石、铈铝石、黑稀金矿和磷酸钇矿。因其天然丰度小,又以氧化物或含氧酸盐矿物共生形式存在,故得名。已经发现的稀土矿物有250种以上,最重要的有独居石 [CePO4,Th3(PO4)4]、磷钇石(YPO4)、黑稀金矿[(Y,Ce,Ca) (Nb,Ta,Ti)2O6]、硅铍钇矿 (Y2FeBe2Si2O10)、褐帘石[(Ca,Ce)2(Al,Fe)3Si3O12]、铈硅石[(Ce,Y,Pr)2Si2O7·H2O]。现已查明,稀土元素并不稀少,特别是中国的稀土资源十分丰富,有开采价值、储量占世界第一位。 大多数稀土元素呈现顺磁性。钆在0℃时比铁具更强的铁磁性。铽、镝、钬、铒等在低温下也呈现铁磁性,镧、铈的低熔点和钐、铕、镱的高蒸气压表

稀土材料制备技术总结

稀土材料制备技术总结 《稀土材料制备技术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篇一:第章稀土材料的制备技术第周:教学内容:稀土元素的提取与分离稀土的地球化学性质与稀土矿石分解的关系;稀土矿石分解的方法(干法与湿法)详述稀土矿的湿法分解的两个具体工艺流程;简述稀土元素的分离和提纯。 教学要求:重点掌握稀土矿分解方法(干、湿法)熟悉稀土矿的湿法分解的高温分解包头混合稀土矿工艺及原理、南方离子吸附态稀土矿的提取工艺及原理;了解稀土元素与非稀土元素的分离、稀土元素之间的分离基本原理;了解稀土元素之间分离和提纯工艺方法。 第章稀土材料的制备技术稀土元素的提取和分离一稀土材料制备的工作范畴广义来讲,稀土材料的制备应包括从稀土矿物原料到稀土材料的全过程,如图-所示。 具体是指以稀土精矿为原料,经过稀土冶金过程(稀土提取、分离及金属制备)得到稀土金属或(和)化合物(很多情况下它们可直接作为稀土材料产品);再将稀土化合物或金属按设计要求配以相关的原料(无机物或有机物),采用一定的制备技术和工艺流程制备出符合使用要求的各种稀土材料,包括单晶、多晶、非晶态、玻璃、陶瓷、涂料、低维化合物、复合材料、超细粉末和金属、合金、金属间化合物以及稀土高分子化合物等稀土材料。

在这一全过程中,稀土冶金过程和材料制备过程是主体,由于这两个过程的完成,可直接制备出各种稀土金属、合金和多种多样的稀土化合物材料。 由于稀土元素本身固有的结构和性能特点,使稀土材料的制备具有下述特点。 ①稀土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复杂,范文因此对其化学成分、显微结构要进行严格的设计和监控。 ②稀土元素的活泼性及光、电、磁、热等特性,要求制备环境苛刻(如温度、压力、介质、溶剂及保护气氛等)。 ③除采用传统的金属熔炼法、陶瓷法、物理及化学方法外,更多的则是采用高新技术条件,例如高温、高压、低温、高真空、失重、辐射及其他极端技术条件;采用新的合成方法和工艺,例如-法、水热法、自蔓延高温合成法、法以及复合技术等,以制备各种单晶、多晶、非晶态材料及纳米材料。 ④很多稀土材料要求采用原料纯度高、制备条件苛刻且多限于小量制备,因此生产成本高,制得的产品价格也较高。 ⑤稀土材料制备的技术保密性和知识产权保护性强。 二材料设计简介材料设计的目的和范围材料设计的目的是按指定性能指标出发,确定材料成分或相的组合,按生产要求设计最佳的制度方法和工艺流程,以制得合乎要求的各种材料。 材料的性能依赖于材料的结构(包括使用过程中结构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