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级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技术

2019级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技术
2019级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技术

专业名称: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

修业年限:全日制三年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或职高毕业生)

办学层次:高职高专

一、培养目标

面向城市智能交通系统集成厂商、高速公路公司机电系统集成厂商、高速公路公司、交通智能产品制造企业、交通运输及相关企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专业必备的高等数学、电工电子技术、交通工程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市场营销与沟通技巧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够查阅检索英语文献资料,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胜任交通领域智能产品生产,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施工组织与管理、系统应用与维护,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产品营销,售后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定位

毕业生可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集成厂商、高速公路公司机电系统集成厂商、高速公路公司、交通智能产品制造企业、交通运输及相关企业,从事交通智能产品生产,车载终端设备装调与维护,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建设、应用与维护,城市交通智能系统建设、应用与维护,产品营销,售后技术支持等工作。

三、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1、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一下知识、技能与态度

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法律、社交、美德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实用英语的基本知识;

掌握本专业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基本知识;

能够独立完成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施工图纸的设计与绘制;

能够辨别和检测电子元器件;能够独立识别电路图;

能够设计制作简单的电工电子产品;

能够进行电工电子产品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能够独立进行智能交通系统工程现场勘测并拟定项目计划书;

能够按施工进度进行施工组织与管理;

能够安装、调试系统主要设备;能够操作和日常维护系统。

通过大学英语三级,通过大学计算机一级或相当水平的考试;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

2、学分要求

学生在毕业前应获得150学分方能毕业;

其中:公共基础课28学分,专业课、岗位技能课97学分,专业拓展课25学分。

3、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与等级

毕业时须取得电子仪器仪表装调工(中级)、电工仪器仪表装配工(中级)、公路收费及监控员(中级)等职业资格证书之一。

四、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本专业实践专家访谈会,认真分析实践专家职业成长,找出实践专家在职业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工作过程完整的“典型工作任务”,见表1。

表4-1 实践专家职业发展阶段典型工作任务

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技术应用领域广,涉及电子收费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先进的车辆控制和安全系统等7大应用领域,30个用户服务功能和60个市场包,学科交叉性强,涉及知识、技能面宽,行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对从业者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高,人才培养面向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选取目前在国内或区域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技术较成熟的领域,通过市场调查,我们将人才培养面向主要定位在:城市道路交通监控,高速公路电子收费,车载定位与导航系统,智能停车场,以及交通安全管理等几个应用领域。

面向定位的几个应用领域,认真分析归纳其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要求,以着力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为根本,来精心设置“核心学习领域”,构建课程体系,实施人才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如表5-1所示。

表5-1 智能交通应用型人才职业核心能力

结合专业实际,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最终确定为“1.5+1.0+0.5”的“双核心”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组织上,按照学习认识规律,把培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5年,主要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训练专业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初步的职业能力,并选择考取电子仪器仪表装调工(中级)或电工仪器仪表装配工(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第二阶段1.0年,在

前阶段的基础上,校企合作,实施工学交替,加强专门化技能训练,着力培养职业核心能力,考取公路收费及监控员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第三阶段0.5年,校企合作,实施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强化岗位技能训练,全面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养成,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上岗作好准备。“双核心”人才培养构造如图5-1所示。

1.5年,校内理实一体,做学合一

1年,学校+企业,工学交替

0.5年,企业,顶岗实习

基础理论

专业基本能力

顶岗实习

毕业设计

岗位能力

“1.5+1+0.5”的“双核心”工学交替人才培养

核心工作能力

核心教学单元

图5-1 “双核心”人才培养

过程图

六、课程体系

结合专业发展实际,将实践专家访谈会得出的典型工作任务,通过教育专家与专业教师教学化处理,设置本专业核心学习领域,见表6-1。

表6-1 典型工作过程与学习领域

组建由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技术领域的技术专家、能工巧匠、人力资源专家、专业教师和职业教育专家组成的课程建设指导团队,坚持国家职业标准与企业岗位实际需求相结合的原则,严格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定位要求,确保专业教学目标能够从市场需求的逻辑起点出发,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如图6-2所示。

图6-2 课程体系结构图七、主要课程描述

八、教学进程表

根据课程体系,结合教学安排实际,安排教学进程,如表8-1所示:

表8-1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技术2012级三年制教学进程表

课程名称

学期/课堂周数/周学时学分

专兼总学

时分配

授课方式组合培养

模式123456选修必修本院企业课堂理实其它注

16 17

17 16 13 教学 一体 明 军训 # 2 32 专周1 公共

基础平台

29

入学教育 #

1

16

专周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

律基础

3

3 48

48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3 3 48 48

思想政治理论实践

# 1 16 专周1 形势与政策教育

(前4学期分散,第4学期提交成绩) 1 16 16

体育(1)(2) 2 2 4 64 64 计算机文化基础

2

2 32 32 大学英语(1)(2) 2 2 4 64 64 高等数学(1)(2)

3 3

6

96

96

就业指导(前4学期分散,第4学期提交成绩)

2 32 32

现代交通工程技术 4 4 64 48 16

专业

基础平38

计算机工程应用

(1)(2) 4

4 8 128 48 80

电工技术与产品制

5

5 80 32 48 电子技术与产品制

5 5 80 32 48 交通工程制图 5 5 80 80 单片机技术与产品

5

6

96

32

64

制作

智能停车场系统集

成与应用维护

5

5

80

32

48

交通信息管理系统

设计与开发

7

6

96

32

64

专业

核心

平台

29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

集成与应用维护

8

8

128

48

80

城市道路交通监控

执法系统集成与应用维护

8

8

128

48

80

车载GPS 集成与应用维护

5 5 80 32 48

#

2

32

专周1

综合技能(监控、

收费中级员)

#

4

64

专周2

综合技能

平台29

专业技能综合能力

训练

#

10 160

专周5

毕业综合能力考核 # 4

64

企业 顶岗实习 # 11 176 企业 计算机控制技术 4 4 64

32

32 专业

选修平台25

高速公路管理

3

3

48

48

高速公路供配电系

统理论及应用

7

6

96

32

64

PLC 技术与应用

6

6

96

32

64

市场营销与沟通技

2

2

32

32

学院任选

2

2

4

64

64

周课时/小计

25 26 21

24

17 0, 25 125 2128 272 928 912

560

150

学分/期

28. 75 27.

75

24.75 28.75 25 15

说明其中:

课堂教学928学时,占教学总学时数的38.67%;

理实一体912学时,占教学总学时数的38%;

其它包括专周、顶岗实习共计560学时,占教学总学时数的23.33%。

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设计

编号: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xxx 学生姓名杨红宇 学号201321501077 专业交通运输 教学单位德州学院汽车工程系(盖章) 二O一五年五月十日

德州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

目 录 1 绪论............................................................................................................................ 1 1.1交通信号灯简介...................................................................................................... 1 1.1.1 交通信号灯概述.................................................................................................. 1 1.1. 2 交通信号灯的发展现状...................................................................................... 1 1.2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 1. 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 2 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总设计.................................................................................... 2 2.1 单片机智能交通信号灯通行方案设计 ................................................................. 2 2.2 功能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系统硬件组成............................................................................................................ 4 4 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5 5 结论和展望................................................................................................................ 6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杨红宇 要: 但是传统的交通信号灯不已经不能满足于现代日益增长的交通压力,这些缺点体现在:红绿 以及车流量检测装置来实现交通信号灯的自控制,随着车流量来改变红绿灯1 绪论 1.1 1.1.1 为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道路交通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道路交通安全技术措施 (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819-68 道路交通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道路交通安全技术包括道路交通安全设计技术、道路交通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道路交通安全救援技术3大类。 1.道路交通安全设计技术 通过设计来从源头上减少事故发生,是保障交通安全的最佳手段。道路交通安全设计技术包括道路线形设计、路面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 道路线形设计要考虑线形与地区的土地利用相协调,同时要使道路线形连续、协调,并能满足施工、维修管理、经济、交通等各方面的要求。 为保证安全,路面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平整度和粗糙程度。路面的平整度直接影响到行车平稳性、舒适性、轮胎磨损程度等;为防止产生汽车滑水现象,路面还需保持一定的粗糙度。

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应以《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1999)、交通部行业标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施工技术规范》(JTJ 074—1994)为依据,设置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系统。其中路侧安全护栏能防止失控车辆冲出路外,碰撞路边障碍物或其他设施,它的设置主要以路侧事故严重度为依据,间断布设,具体布设地点为:路堤填土高度大于3m的路段;路侧有河流、池塘等危险路段;互通立交进出口三角地带及小半径匝道外侧;路侧有需要提供保护的结构物(桥墩、大型标志柱、紧急电话等);路侧护栏最小设置长度为70m。 2.道路交通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 道路交通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分两大类,一类是基于事故避免的监控与检测技术,一类是基于维护和维修的检修与诊断技术。 基于事故避免的监控与检测技术主要有: 驾驶警报系统。由于驾驶员疲劳或注意力不集中而导致车辆发生事故的情况非常常见。为解决这一问

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与电子工程系毕业论文 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 姓名:汤知路 指导老师:肖利君 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班级:07级应电班 学号:04207109 时间:2010-5-5至2010-5-28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车、路三者关系的协调,已成为交通管理部门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城市交通控制系统是用于城市交通数据监测、交通信号灯控制与交通疏导的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它是现代城市交通监控指挥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十字道口的交通红绿灯控制是保证交通安全和道路畅通的关键。本设计主要由控制器、定时器、译码器和秒脉冲信号发生器等部分组成。秒脉冲发生器是该系统中定时器和控制器的标准时钟信号源,译码器输出两组信号灯的控制信号,经驱动电路后驱动信号灯工作,控制器是系统的主要部分,由它控制定时器和译码器的工作。应用的主要芯片有74LS163,74LS153,3-8译码器,555定时器电路等组成。 关键字:交通控制、交通灯、时间发生器、555定时器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urban traffic problems and cause the attention of people. People, vehicles and road, the relationship of traffic manage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roblem to be solved. Urban traffic control system is designed for urban traffic data monitoring and control traffic lights, traffic persuation computer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it is the modern urban traffic control system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it. Cross the road traffic lights control is the key of traffic safety and roads. This design is mainly by the controller, timer and decoder and pulse signal generator, etc. Second is the system of pulse generator timer and standard of the clock signal controller, two groups of decoder output signal control signal, the driver circuit, drive signal after working controller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system, by which control the timer and decoder of work. The main chip has 74LS163 application, 3-8, 74LS153 decoder, 555 timing circuits, etc.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交通红绿灯控制系统设计

1选题背景 今天,红绿灯安装在各个道口上,已经成为疏导交通车辆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手段。 信号灯的出现,使交通得以有效管制,对于疏导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明显效果。在交通中管理引入单片机交通灯控制代替交管人员在交叉路口服务,有助于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提高交通管理的服务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尽可能的降低由道路拥挤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减小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关键词:AT89C51;7448,LED 2方案论证 2.1设计任务 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交通红绿灯控制系统,要求能通过按键或遥控器设置系统参数,系统运行时,“倒计时等信息”能通过数码管或点阵发光管显示,设计时应考虑交通红绿灯控制的易操作性及智能性。以单片机的最小系统为基础设计硬件,用汇编语言、或C语言设计软件。通过本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Mcs51单片机的硬件与软件设计方法,从而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东西(A)、南北(B)两干道交于一个十字路口,各干道有一组红、黄、绿三个指示灯,指挥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行。红灯亮禁止通行,绿灯亮允许通行,黄灯亮时车辆及行人小心通过。红灯的设计时间为45秒,绿灯为40秒,黄灯为5秒。 2.2 方案介绍 方案1设计思想: 采用分模块设计的思想,程序设计实现的基本思想是一个计数器,选择一个单片机,其内部为一个计数,是十六进制计数器,模块化后,通过设置或程序清除来实现状 态的转换,由于每一个模块的计数多不是相同,这里的各模块是以预置数和计数器计 数共同来实现的,所以要考虑增加一个置数模块,其主要功能细分为,对不同的状态输 入要产生相应状态的下一个状态的预置数,如图中A道和B道,分别为次干道的置数选 择和主干道的置数选择。 方案2 设计思想: 由两个传感器监视南北方向即A道与东西方向即B道的车辆来往情况,设开关K=1 为有车通过,K=0为没有车通过。则有以下四种情况: Ka=1时:Kb=0,表示A有车B没有车,则仅通行B道:

实训-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

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 重点内容: ●LED显示的驱动电路设计和LED显示输出扫描程序 ●按键输入电路和按键扫描程序 ●时间中断的使用。 一、实例说明 有如图所示的街区十字路口,需要为十字路口设计一个交通灯控制系统,该系统的要求如下:东南西北每个方向各有一个红绿灯组,每个红绿灯组包含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信号灯。 ●每天的23:00~次日凌晨的6:00,由于车流量较小,为了节省电能各个方向的红绿 灯出于休息状态(只亮黄灯)。 ●每天的6:00~23:00,红绿灯出于工作状态,两个互相垂直方向的绿灯交替点亮来 控制交通。交通灯工作状态过程如后所示,在某一个时间段东南方向红灯亮,西北方向绿灯亮;经过一定的时间后,西北方向该为黄灯闪烁,此时东南方向保持红灯; 西北方向红灯闪烁5秒后转为红灯,此时东南方向变为绿灯。依此东南方向的红绿灯和西北方向的红绿灯循环往复。

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提供了一个控制面板,交警可以通过该面板可以调整红灯和绿灯亮的时间间隔、控制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的开关等,从而达到控制交通流量的目的。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的控制面板如下图所示,该面板共有6个LED,每3个LED 为一组,用于显示交通信号灯的点亮时长(单位为秒);面板上共有5个按键,用于控制交通灯控制系统的点亮时长和系统的开关。

二、硬件电路设计 1、LED输出电路 ●本案例中共有6个LED,为了充分利用ARM微处理器的IO资源,我们采用扫描的 方式。 ●LED的输出电路如上图所示,为了使电路比较清晰,这里只画出了其中两个LED。 每个七段码LED的a~g端口是并联,分别连接LPC2131的P1.19、P1.20、P1.21、P1.22、P1.23、P1.24和P1.25。而gnd端口各由一个管脚控制,6个七段码LED的gnd端分别连接LPC2131的P0.0、P0.1、P0.2、P0.3、P0.4和P0.5。当需要点亮其中某一个七段码LED时,将对应的gnd端口电平拉低,a~g端口根据需要显示的数字给不同的电平。这种连接方式在某一特定时刻只能点亮其中一个七段码LED,而其他的七段码LED处于熄灭状态。 ●为了让他们看上去是同时点亮并且能够显示不同的数值,我们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 对他们进行扫描,在一个比较短的始终周期内(0.01s左右)轮流点亮6个七段码LED。 2、按键电路 ●本案例中的共有5个按键,如下图的控制面板所示,其中一个按键用来控制交通灯 控制系统的开关,而其他四个按键用来调整红灯和绿灯的持续时间 ●按键电路如下图所示,当没有任何按键被按下时,所有与按键连接的管脚为高电平;

2019级智能控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2)智能控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智能控制技术 专业代码:560304 二、招生对象、学制及学历 本专业招收普通初中毕业生,全日制五年,其中中职3年、高职2年。 三、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1.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针对锦州地区对智能控制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面向新型工业化的机电制造、新能源、电力和新型建材等行业,从事智能化电气元件的设计、制造、调试、维护和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能完成智能化设备及其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智能电气元件的自动化设计与改造、故障诊断、管理与售后;智能配电柜的设计制造等典型工作任务,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及课程体系: 能力、素质结构如下表:

六、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七、实践教学安排表 八、专业教学计划 1.教学执行计划

填写说明:打*号课时由讲座、班会、讨论、竞赛等形式完成, 2、教学环节综合分析 (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分析 学时与学分分析 (2) 九、教学实施保障 1.师资队伍配备 (1)“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智能控制专业教学团队由专、兼职教师组成,本专业的专职专业教师为28人,兼职教师16其中,专业带头人1人,专业骨干教师4人;具有高级以上职称12人、具有中级职称10人;双师型教师24人;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专业能力满足教学要求。 (2)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具有本科学历,副高职称,具有双师能力;有较高的专业建设水平和企业实践能力;掌握国内外职业教育与专业发展动态,能够在专业规划、专业建设、科研与教研、教学改革和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3)专业骨干教师 专业骨干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讲师以上职称,具有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具有双师能力;独立承担一门以上工学结合专业主干课程,能够独立完成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项目,在专业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 (4)企业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为锦州地区机电类相关企业和学校的能工巧匠,具有从事5年以上机电专业的

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设计

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设计

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本文对交通灯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交通规则和交通灯的工作原理,给出了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本系统是以89C51单片机为核心器件,采用双机容错技术,硬件实现了红绿灯显示功能、时间倒计时显示功能、左、右转提示和紧急情况发生时手动控制等功能。 关键词:交通灯;单片机;双机容错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辆发展迅速,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城镇道路建设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相对滞后,特别是街道各十字路口,更是成为交通网中通行能力的“隘口”和交通事故的“多发源”。为保证交通安全,防止交通阻塞,使城市交通井然有序,交通信号灯在大多数城市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的智能控制也有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使各种交通方案实现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城市交通控制系统是用于城市交通数据监测、交通信号灯控制与交通疏导

的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是现代城市交通监控指挥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设计的交通灯管理系统在实现了现代交通灯系统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容错处理技术(双机容错)、左右转提示和紧急情况(重要车队通过、急救车通过等)发生时手动控制等功能,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1 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该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兼用双机容错技术,以单片机89C51为控制核心,采用双机容错机制,结合通行灯输出控制显示模块、时间显示模块、手动模块以及电源、复位等功能模块。现就主要的硬件模块电路进行说明。 1.1 主控制系统 在介绍主控制系统之前,先对交通规则进行分析。设计中暂不考虑人行道和主干道差别,对一个双向六车道的十字路口进行分析,共确定了9种交通灯状态,其中状态0为系统上电初始化后的所有交通灯初试状态,为全部亮红灯,进入正常工作阶段后有8个状态,大致分为南北直行,

最新级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技术汇总

2012级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技术

专业名称: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 修业年限:全日制三年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或职高毕业生) 办学层次:高职高专 一、培养目标 面向城市智能交通系统集成厂商、高速公路公司机电系统集成厂商、高速公路公司、交通智能产品制造企业、交通运输及相关企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专业必备的高等数学、电工电子技术、交通工程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市场营销与沟通技巧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够查阅检索英语文献资料,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胜任交通领域智能产品生产,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施工组织与管理、系统应用与维护,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产品营销,售后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定位 毕业生可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集成厂商、高速公路公司机电系统集成厂商、高速公路公司、交通智能产品制造企业、交通运输及相关企业,从事交通智能产品生产,车载终端设备装调与维护,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建设、应用与维护,城市交通智能系统建设、应用与维护,产品营销,售后技术支持等工作。 三、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1、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一下知识、技能与态度 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法律、社交、美德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实用英语的基本知识; 掌握本专业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基本知识;

能够独立完成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施工图纸的设计与绘制; 能够辨别和检测电子元器件;能够独立识别电路图; 能够设计制作简单的电工电子产品; 能够进行电工电子产品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能够独立进行智能交通系统工程现场勘测并拟定项目计划书; 能够按施工进度进行施工组织与管理; 能够安装、调试系统主要设备;能够操作和日常维护系统。 通过大学英语三级,通过大学计算机一级或相当水平的考试;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 2、学分要求 学生在毕业前应获得150学分方能毕业; 其中:公共基础课28学分,专业课、岗位技能课97学分,专业拓展课25学分。 3、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与等级 毕业时须取得电子仪器仪表装调工(中级)、电工仪器仪表装配工(中级)、公路收费及监控员(中级)等职业资格证书之一。 四、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本专业实践专家访谈会,认真分析实践专家职业成长,找出实践专家在职业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工作过程完整的“典型工作任务”,见表1。 表4-1 实践专家职业发展阶段典型工作任务

西门子PLC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设计(详细步骤)

毕业设计说明书 (2010 届) 课程名称:可编程控制器应用 题目:交通信号灯PLC控制系统设计专 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指导教师: 2010 年 1月 8 日

一、设计题目 交通信号灯PLC控制系统设计 二、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某一生产设备的电气控制装置的设计实践,了解一般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过程、设计要求、应完成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设计方法。通过设计也有助于复习、巩固以往所学的知识,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电气设计必须满足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的要求,因此,设计之前必须了解设备的用途、结构、操作要求和工艺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从事设计工作的整体观念。课程设计应强调能力培养为主,在独立完成设计任务的同时,还要注意其他几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如独立工作能力与创造力;综合运用专业及基础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查阅图书资料、产品手册和各种工具书的能力;工程绘图的能力;书写技术报告和编制技术资料的能力。 三.设计要求 1技术要求: 某十字路口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各装有直行(包括右转弯)控制红、黄、绿交通信号灯和左转弯控制红、绿交通信号灯,另外还有到计时显示器。显示器用于显示相应方向直行控制当前点亮信号灯还要持续的时间(剩余时间),由另外的单片机系统构成。 PLC通过串口以自由口方式输出八位二进制数据,最高位为0表示东西方向数据。1表示南北方向数据,单位为秒。系统中有两个控制开关,东西控制开关SEW和南北控制开关SSN。SEW接通SSN关断则东西方向绿灯全亮南北红灯全亮,其他全灭。接通南北方向绿灯全亮,东西方向红灯全亮,其他全灭。SEW 和SSN都关断停止工作SEW和SSN都接通则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按照以下规律控制:(参考中华路与人民路交叉路口的信号灯) 2设计规律:: (1)系统启动后,南北红灯全亮35秒;与此同时东西直行绿灯亮20秒,东西左转弯红灯亮;(2) 东西灯亮20秒后开始闪烁,周期为1秒(灭0.5秒,亮0.5秒),闪亮3秒。(3)东西直行绿灯闪亮3 秒后变成黄灯亮,维持2秒;(4)东西直行黄灯亮2秒后变成红灯亮;同时东西左转弯绿灯亮,维持10秒;(5)东西左转弯绿灯亮10秒后变成红灯亮;(至此东西方向全是红灯亮,维持40秒);同时南北方向直行控制红灯灭,绿灯亮。维持20秒;南北左转弯继续红灯亮.;(6)南北直行绿亮20秒后开始闪烁,周期为1秒(灭0.5秒,亮0.5秒),闪亮3秒;(7)南北直行绿灯闪亮3秒后变成黄灯亮,

学校智能控制技术专业可行性报告

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设智能制造相关 专业的可行性报告 一、智能制造产业现状分析 1.智能制造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在智能制造产业投入和发展,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能正在兴起,各国纷纷出台啦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战略。美国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德国提出工业4.0的概念都致力于发展制造业的“未来工厂”的项目。智能制造不仅是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中国制造业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摆脱高损耗和低效率的困局、提高制造业竞争力、实现“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 2.人才需求旺盛 与之相适应的智能控制相关的工业机器人、3D打印、智能飞行器等方面的人才的需求急速增加,尤其是工业机器人的人才需求尤为突出。传统制造业的改造提升、人工成本快速提高促使企业用工业机器人来提高产业附加值、保证产品质量,使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一台工业机器人(机械臂)能否投入到生产当中去,以及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取决于生产工艺的复杂性,产品的多样性还有周边设施的配套程度。而解决这些问题却需要3到5名相关的操作维护和集成应用人才。目前在长三角地区使用工业机器人的企业六千多家,人才缺口达5000人左右。不仅企业需要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机器人自动化线维护等方面的人才,还需要大量从事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和售后服务等工作的专门人才。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预计未来3-5年,工业机器人的增速有望达到25%,高技能人才缺口将逐年加大。 3.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短缺

目前,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以外的一般工业领域应用需求快速增长,而相应的人才储备数量和质量却捉襟见肘。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是典型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行业,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大量培养掌握机器人系统知识并能与各行业工艺要求相结合的应用工程人才,帮助用户解决机器人的应用的实际问题,取得实效,以此开拓机器人市场。从一些招聘要求不难看出,操作机器人的技术人员,是目前企业中最缺的技术工人。企业把工业机器人买回来以后,想要把标准的机器人变成一台可以投入生产的专用自动化设备,这就需要机器人应用工程师结合生产工艺和工件的类型,通过手动示教编程并结合周边的辅助设施,才能使机器人完成特定的任务。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尚无工业机器人应用方面的对口专业毕业生,从事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机器人自动线维护、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等岗位的人员主要来自对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专业毕业生的二次培训,而且短期培训难以达到岗位要求。 二、我校开设智能制造相关专业的必要性 1.具备开设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方向)专业的办学基础。 我校现有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高职专科专业,这些为我系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申办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首先具备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教学团队,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有机械、电子电气类16位专任教师,具备开设专业的基础,其中2位从企业引进的企业能工巧匠作兼职教师,专任教师中硕士11人,副高职称以上4人,“双师型”教师16人;其次,实验实训条件良好,目前具备开设此专业所需的电工电子实验室、电气拖动、电工实训、液压与气动、机械制图、先进制造、CAD机房、单片机实验室等实训室12个,只需补充机器人、传感器检测实训室就能满足专业建

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设计

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本文对交通灯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交通规则和交通灯的工作原理,给出了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本系统是以89C51单片机为核心器件,采用双机容错技术,硬件实现了红绿灯显示功能、时间倒计时显示功能、左、右转提示和紧急情况发生时手动控制等功能。 关键词:交通灯;单片机;双机容错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辆发展迅速,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城镇道路建设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相对滞后,特别是街道各十字路口,更是成为交通网中通行能力的“隘口”和交通事故的“多发源”。为保证交通安全,防止交通阻塞,使城市交通井然有序,交通信号灯在大多数城市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的智能控制也有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使各种交通方案实现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城市交通控制系统是用于城市交通数据监测、交通信号灯控制与交通疏导的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是现代城市交通监控指挥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设计的交通灯管理系统在实现了现代交通灯系统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容错处理技术(双机容错)、左右转提示和紧急情况(重要车队通过、急救车通过等)发生时手动控制等功能,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1 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该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兼用双机容错技术,以单片机89C51为控制核心,采用双机容错机制,结合通行灯输出控制显示模块、时间显示模块、手动模块以及电源、复位等功能模块。现就主要的硬件模块电路进行说明。 1.1 主控制系统 在介绍主控制系统之前,先对交通规则进行分析。设计中暂不考虑人行道和主干道差别,对一个双向六车道的十字路口进行分析,共确定了9种交通灯状态,其中状态0为系统上电初始化后的所有交通灯初试状态,为全部亮红灯,进入正常工作阶段后有8个状态,大致分为南北直行,南北左右转,东西直行,与东西左右转四个主要状态,及黄灯过渡的辅助状态。主控制器采用89C51单片机。单片机的P0口和P2口分别用于控制南北和东西的通行灯。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采用了双机容错技术,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容错技术以冗余为实质,针对错误频次较高的功能模块进行备份或者决策机制处理。但当无法查知运行系统最易出错的功能,或者系统对整体运行的可靠性要求很高时,双机容错技术则是不二选择。 双机容错从本质上讲,可以认为备置了两台结构与功能相同的控制机,一台正常工作,一台备用待命。传统的双机容错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中U1和U2单元的软硬件结构完全相同。如有必要,在设计各单元时,通过采用自诊断技术、软件陷阱或Watch dog等系统自行恢复措施可使单元可靠性达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其关键部位为检测转换(切换)电路。

雾区安全保障技术与设施(最新版)

雾区安全保障技术与设施(最 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993

雾区安全保障技术与设施(最新版) 1.1研究背景 高速公路网是国家和地区在防灾救灾和战争时期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持续进行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高速公路以其顺畅的线形,宽阔的车道,全封闭、全立交的交通控制以及各种有效的交通安全措施,为车辆提供了良好的行车条件。车辆只有以较高的车速行驶,才能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运营经济效益,同时,人们也己经习 惯了高速行驶。但在恶劣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上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恶劣天气包括雾、雪、沙尘暴、冰、暴雨、闪电、大风等,是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据调查,在所有的交通安全事故中,有近四分之一是由于恶劣天气引起的,可见其对交通安全的危害之

大。恶劣天气的发生可以导致:一是降低了车辆和道路之间的附着力(如在冰雪、小雨等天气条件下);二是降低空气的能见度(雾、雪、暴雨和沙尘都可能引发此类后果);三是改变了汽车的受力状态(如大风的影响),使车辆所受的侧向力成倍增大,造成行车过程中的侧向失稳而发生交通事故;四是对驾驶员心理的不良影响导致超速行驶。 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严重的制约因素,时刻危害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如何保障恶劣天气下的公路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己经成为每个国家都很重视的社会安全问题,其中高速公路雾区的交通安全保障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1.2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 2003年,我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共受理了667507万起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死亡人数达104372万,受伤人数494147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33.7亿元,而恶劣天气导致的交通事故就占总数的24.5%。图1.1是2003年我国各种天气条件下的事故死亡人数构成示意图。 图1.12003年各种天气条件下的事故死亡人数构成示意图

2019级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技术

专业名称: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 修业年限:全日制三年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或职高毕业生) 办学层次:高职高专 一、培养目标 面向城市智能交通系统集成厂商、高速公路公司机电系统集成厂商、高速公路公司、交通智能产品制造企业、交通运输及相关企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专业必备的高等数学、电工电子技术、交通工程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市场营销与沟通技巧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够查阅检索英语文献资料,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胜任交通领域智能产品生产,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施工组织与管理、系统应用与维护,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产品营销,售后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定位 毕业生可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集成厂商、高速公路公司机电系统集成厂商、高速公路公司、交通智能产品制造企业、交通运输及相关企业,从事交通智能产品生产,车载终端设备装调与维护,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建设、应用与维护,城市交通智能系统建设、应用与维护,产品营销,售后技术支持等工作。 三、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1、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一下知识、技能与态度 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法律、社交、美德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实用英语的基本知识; 掌握本专业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基本知识; 能够独立完成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施工图纸的设计与绘制; 能够辨别和检测电子元器件;能够独立识别电路图;

能够设计制作简单的电工电子产品; 能够进行电工电子产品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能够独立进行智能交通系统工程现场勘测并拟定项目计划书; 能够按施工进度进行施工组织与管理; 能够安装、调试系统主要设备;能够操作和日常维护系统。 通过大学英语三级,通过大学计算机一级或相当水平的考试;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 2、学分要求 学生在毕业前应获得150学分方能毕业; 其中:公共基础课28学分,专业课、岗位技能课97学分,专业拓展课25学分。 3、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与等级 毕业时须取得电子仪器仪表装调工(中级)、电工仪器仪表装配工(中级)、公路收费及监控员(中级)等职业资格证书之一。 四、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本专业实践专家访谈会,认真分析实践专家职业成长,找出实践专家在职业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工作过程完整的“典型工作任务”,见表1。 表4-1 实践专家职业发展阶段典型工作任务

道路交通安全设计技术

道路交通安全设计技术 通过设计来从源头上减少事故发生,是保障交通安全的最佳手段。道路交通安全设计技术包括道路线形设计、路面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 1.道路线形设计 道路线形设计要考虑线形与地区的土地利用相协调,同时要使道路线形连续、协调,并能满足施工、维修管理、经济、交通等各方面的要求。最小曲率半径的确定要考虑行驶在道路曲线部分上的汽车所受到的离心力、重力与地面提供的横向摩擦力之间的平衡,并考虑不至影响乘员的良好心情。在曲线部分,应根据实地情况适当的超高。纵断面线形的设计必须符合规范。 2.路面设计 为保证安全,路面应具有一定的平整度和粗糙程度。路面的平整度直接影响到行车平稳性、舒适性、轮胎磨损程度等;为防止产生汽车滑水现象,路面还需保持一定的粗糙度。 行车道的设计必须满足相关标准对行车道宽度、紧急停车带设计、爬坡道和变速车道设计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3.安全设施的设计 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应以《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交通部行业标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施工技术规范》(JTJ074—1994)为依据,设置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系统。(1)交通标志。交通标志平面布设严格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5768—1999)及有关规范进行。交通标志的结构支撑方式分为柱式、悬臂式、门架式和附着式等几种,设计中可依据车型构成、标志板面尺寸及标志布设位置进行选择。结构设计中的荷载组成,除恒载外,活载主要考虑风荷载。 (2)标线。交通标线包括各种路面标线、导向箭头、突起路标等。标线应与路面结构相配合,所选标线和突起路标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反光性、防滑性及耐久性。 (3)安全护栏。路侧护栏能防止失控车辆冲出路外,碰撞路边障碍物或其他设施,他的设置主要以路侧事故严重度为依据,间断布设,具体布设地点为:路堤填土高度大于3m的路段;路侧有河流、池塘等危险路段;互通立交进出口三角地带及小半径匝道外侧;路侧有需要提供保护的结构物(桥墩、大型标志柱、紧急电话等);路侧护栏最小设置长度为70m。

道路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

安徽科技学院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设计》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题目: 道路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12级1班 指导教师: 2014 年12 月 9 日

目录 一、概述 (3) 1、设计背景 (3) 2、设计要求 (3) 二、整体设计原理 (3) 1、设计原理 (3) 2、硬件电路分析 (4) 三、硬件电路 (5) 1、晶振电路 (5) 2、硬件电路 (5) 四、软件设计 (6) 1、主程序设计 (6) 2、程序代码分析 (7) 3、元件清单 (9) 五、测试 (10) 1、仿真调试 (10) 六、心得体会 (13) 七、附录 (14) 1、参考文献 (14) 2、完整程序代码 (14)

一、概述 1、设计背景 根据规定本学期13、14周为本专业课程设计,要求同班同学五人一组利用单片机相关知识和proteus仿真软件实现所选课题相关功能。 由于我们组在大二数、模电课程设计中做过交通灯相关课题,因此本次课程设计在组织好团队后,经讨论我们一致决定选择道路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作为本组课程设计内容。 2、设计要求 (1)设计目的 随着单片机应用的日益广泛,在校学生加强对单片机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是非常重要的一项锻炼。课程设计就是为加强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的一个关键机会。 (2)设计任务 ①设计四组十字路口的红、绿、兰三色交通灯,并模拟交通灯的现场情形,控制交通灯的亮灭。 ②设计四组 LED 显示器,分别倒计时显示十字路口每个方向的红灯或绿灯的剩余时间。 ③可适当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扩展功能。 ④利用 PROTEUS 软件画出电路图,根据以上功能编写软件,并在硬件电路上成功运行或仿真。 二、整体设计原理 1、设计原理 实际交通灯的变化规律实际交通灯分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以及左转右转,本次课程设计我们涉及的是简易交通灯,不包含左转右转,只包括东西直行和南北直行,原理较为简单,下图是十字楼口的模拟图。

智能控制技术现状与发展

摘要:在此我综述智能控制技术的现状及发展,首先简述智能控制的性能特点及主要方法;然后介绍智能控制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现状;接着论述智能控制的发展。智能控制技术的主要方法,介绍了智能控制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新方法和技术进入工程化、产品化阶段,这对自动控制技术提出犷新的挑战,促进了智能理论在控制技术中的应用,以解决用传统的方法难以解决的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 关键词:智能控制应用自动化 浅谈智能控制技术现状及发展 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能自主地驱动智能机器实现控制目标的自动控制技术。对许多复杂的系统,难以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和用常规的控制理论去进行定量计算和分析,而必须采用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相结合的控制方式。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相结合的目的是,要由机器用类似于人的智慧和经验来引导求解过程。因此,在研究和设计智能系统时,主要注意力不放在数学公式的表达、计算和处理方面,而是放在对任务和现实模型的描述、符号和环境的识别以及知识库和推理机的开发上,即智能控制的关键问题不是设计常规控制器,而是研制智能机器的模型。此外,智能控制的核心在高层控制,即组织控制。高层控制是对实际环境或过程进行组织、决策和规划,以实现问题求解。为了完成这些任务,需要采用符号信息处理、启发式程序设计、知识表示、自动推理和决策等有关技术。这些问题求解过程与人脑的思维过程有一定的相似性,即具有一定程度的“智能”。 一、智能控制的性能特点及主要方法 1.1根据智能控制的基本控制对象的开放性,复杂性,不确定性的特点,一个理想的智能控制系统具有如下性能: (1)系统对一个未知环境提供的信息进行识别、记忆、学习,并利用 积累的经验进一步改善自身性能的能力,即在经历某种变化后,变化后的

基于PLC的交通信号灯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交通信号灯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车辆的数目不断增加,道路堵车现象日益严重,智能交通灯就应运而生了。目前世界上的智能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是:系统结构庞大、管理困难、维护投入大等。为了改善现有的交通状况,迫切需要设计智能的交通灯控制系统。 智能交通灯是一项综合运用网络通讯计算机技术、感应技术来管理交通灯具的自动控制系统。城市交通控制系统是用于城市交通数据监测、交通信号灯控制与交通疏导的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它是现代城市交通监控指挥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总之,如何采用合适的控制方法,最大限度利用好耗费巨资修建的城市高速道路,缓解主干通与匝道、城区同周边地区的交通拥堵状况,越来越成为交通运输管理和城市规划部门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可编程控制器以微处理器为核心,普遍采用梯形图进行程序设计,编程容易,修改灵活,且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本设计采用德国西门子的S7-200系列的CPU226做主机,配以扩展模块EM222。设计中采用了S7-200编程软件SETP7-Micro/WIN3.2进行编程,用梯形图设计程序,并配有输入输出I/O接线图。本论文就城乡交通灯模拟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设计计算等问题来进行具体分析讨论。将智能控制方案和正常时序控制进行对比,它具有小型化、智能化、维修投入小、易于安装等特点。与其他的智能交通系统相比该系统更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符合目前科技发展的现状。

关键词:智能化;交通灯;PLC Intelligent Traffic Light Control System Design Based on PLC Abstract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of the number of vehicles, road congest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rious, so the intelligent traffic lights is emerged. At present, the world'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problem is: huge structure, difficulty managed and the maintenance is largely expensiv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xisting traffic conditions, it is urgent to design a small scale smart traffic lights system. Intelligent traffic lights is a comprehensive use of computer network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sensor technology to manage the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of traffic lights. Urban traffic control system is used for urban traffic data monitoring, traffic signal control and traffic management computer system,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 of modern urban traffic control system. In short, the main problem that how to use the appropriate control method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high-speed roads, trunk road, that are costly built, and the ramp to alleviate urban with the neighboring state of traffic congestion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urgent to the traffic management and urban planning departments.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whose core is a microprocessor, is commonly used to design program with ladder appearance diagram(LAD), it is also flexible and easy to modify, moreover, it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strong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This report uses the CPU226 of Germany's Siemens' S7-200 series as the host computer, and together with the expansion module EM222. The layout is designed via the S7-200 programm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