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战争的特点

21世纪战争的特点
21世纪战争的特点

21世纪战争的特点

战争的历史表明,主动发动战争的一方总是事

先进行了长期和充分的准备,包括战前全民动员、

营造世界舆论、国民经济转型、军队集结部署等等。

而未来战争的规模和特点将完全取决于敌对双方的

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外交能力,以及敌对双方国

内的施政情况。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时,美国的一贯原则就是

极力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确保自身在全球重要战

略地域内的利益不受侵害。纵观美国参与的各场战

争和军事冲突,不论它以什么理由发动战争,都是

为了最终实现美国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随着世界人

口的增加,能源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为了保障美

国的国家利益和经济利益,最大限度的攫取世界原材料和能源,它会适时发动“能源战争”,“伊拉克

战争”就是例子。换句话说,美国21 世纪的战争就

是“能源战争”,有了能源就有了经济霸权,取得了

经济霸权也就享有了政治霸权,美国保持“超级大

国”地位的想法始终不会动摇。

通过对发生在21 世纪初的几场战争进行分析

后,俄军得出了下列结论:战争在21 世纪仍然是

实现国家利益和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与以往的

战争不同,21 世纪战争的突出特点表现在高强度、

大消耗、陆海空天全方位、高机动性、诸军兵种协

同作战、信息战……交战双方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

军事行动和激烈的战场交锋,其目的就是为了夺取

和保持己方的战略主动权,促使战局向有利于己方

的方向发展,迫使敌退出战争。本人认为,21 世纪的战争

有6 个主要发展趋势:

第一,随着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工智能型武器、纳米武器、军用机器人和新概念武器

将被广泛的应用于未来战争。这些武器的作战性能

还将不断得到提升,杀伤力也是越来越大。据专家

预测,到2020-2030 年,这些新式武器将会在战争中

被大规模使用,它们的作战威力已不亚于核武器。

第二,空天领域是未来战争的一个重要战场,

空天部队和空天作战兵器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是与

日俱增。随着空天进攻兵器射程的不断扩大,使得

被攻击国的全部领土都处在其打击范围之内,也就是说,未来的战场是全方位的,不分前方和后方,

也不分前沿和纵深,作战区域有可能是两国或多国,

也有可能是世界大战。为了对付来袭的空天进攻兵

器,干扰防护系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干扰防护

系统是一个综合性成套使用的作战系统,它不仅可

用于反飞机和反导弹,还能用于反太空作战。

第三,信息战是21 世纪战争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毫不夸张的说,信息战的结果将直接决定整场战争

的成败,甚至不用出动地面部队就可结束战争。为

此,各主要军事大国都将信息战部队的建设视为重中之重,大力研发和装备信息战武器,加强情报侦

察系统和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的建设,积极探索和

发展信息战、电子战的作战理论和作战方法。各国

都明白:在21 世纪,获取战场的制信息权是成功遂

行各项军事行动的前提和必要保证。

第四,21 世纪战争的持续时间一般不会很长,

原因主要有三:(1)由于各国部队的机动性不断得

到提升,再加上快速反应部队数量的不断增加,这

就使得各国可以在不进行全国总动员的情况下直接

发动战争,大大缩短了战争的准备时间。(2)情报

搜集、处理和传输效能的提高,将会大大缩短指挥

机关的决策过程,提高指挥机关的决策和指挥效率。(3)武器系统的性能越来越先进,作战反应时间也

是越来越短。

第五,为了提高本国部队的机动力和先发制人

的打击能力,指挥通信体制将发生重大变化:由原

先的垂直(纵向)指挥通信体制向全球网络自动化

指挥通信体制转变。这就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

交换网络,将决策者和执行者用数据连接起来,加

快战场决策的进程,共享战场态势情报,实现“多

对多”链接。新的指挥通信体制不仅可以提高本国

军队的作战效率,扩大作战成果,而且还能增强己

方的生存能力和自动化同步作战的水平。

第六,特种作战的应用范围将会持续扩大,不

仅表现在对敌侦察和敌后破坏等方面,还包括为他

国的武装组织、叛乱分子和游击队等反政府武装提

供必要的帮助和协助。

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21 世纪的战争还有许多

新特点,现简要概述如下。

21 世纪战争特点之一:随着军事科学的大量应

用,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式武器装备部队,与此相

对应,部队遂行战斗任务的方式方法也将不断发生

改变和创新。

21 世纪初发生的几场战争,不论是在战争的目

的和手段,还是在持续时间和战争规模上都有所不

同。俄罗斯著名军事理论家A.A.斯维钦早在20 世纪初就指出:相同的战争是不存在的,每

场战争各有

各的特色、发展轨迹和战略战术方针,战争没有一

成不变的公式和模板可以套用。事实也确实如此,

近十年来的每场现代化战争和武装冲突都有与众不

同的特点。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每一场战争都有

自己的新特色,但总会有一些与过去战争相同的东

西,比如战争都是需要流血的、战争的开始和结束

总是要展开相应的军事行动等等,完全抛弃过去战

争经验和痕迹的超现代化战争是不存在的。

历史经验表明,战争的形式和方法不是一成不

变的,而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它呈现出一个阶段

性变化的特点。

21 世纪战争的特点之二:政治战、宣传战、心

理战将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于未来战争。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使用暴力和武力只是战争

的表现形式,而不是战争的本意,“不战而屈人之兵”

才是战争的最高境界。中国的军事理论家孙子认为,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如

果在不使用武力的前提下,就能使敌人屈服,以达

到本身的政治目的,那是最好不过的。

进入21 世纪之后,国与国之间的对抗通常不再

是以流血战争为主,而是变成了政治、经济、科技

等领域的较量,比的是综合国力。实力决定地位,

一个国家的实力达到了一定程度,自然就可轻而易

举的实现本国的战略目标。

为了使对手屈服,一般有两种手段:一是从政治上摧毁对手,二是从军事上打败对手。克劳塞维

茨也认为:在进行军事打击之前,有必要对敌人开

展政治宣传战,以鼓舞本国人民的斗志和瓦解敌国

民众的士气,最大程度的降低本国军事行动的风险

和增加战争的胜算。

削弱一个国家的实力有多种方法,分对内和对外两种。对内,包括破坏该国的民族凝聚力、民众

向心力、社会道德观、文化观、价值观和国家的组

织能力,扶持其国内的反政府势力,挑拨民族纷争

和分裂,制造国内冲突等等。对外,则主要是指利

用经济、政治、法律等各种手段设法降低该国的国

际地位和国际威望,并限制它的活动空间和发展能

力。比如,让该国背上巨额债务,大肆掠夺该国的

自然资源,操纵和收买该国的周边国家为己所用,

在战略和地缘上形成对该国的包围等等。

21 世纪战争的特点之三:新式非常规武器大量

装备部队并被用于实战。

近十几年来,随着军事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

不断进步,出现了许多新式非常规武器,诸如信息武器、心理战武器、生物武器、基因武器、气象武

器等等。1990-1991 年的海湾战争就已初步彰显了这

些非常规武器的威力和效能。

现在,各国军事专家都已达成了一个共识,那

就是:信息对抗在21 世纪战争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

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各国都在大力建设全新的信

息化部队,广泛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升级自身的

情报侦察系统、通信系统和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

并装备专门的电子战武器,积极开展电子战理论和战术的研究探索工作。与此相对应,信息武器的发

展前景也是十分广阔,它既可以和其他常规武器一

起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有时,信息战的结果就

决定了整场战争的胜负。无独有偶,美国人正在制

订21 世纪信息战战略,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武器

使用的原则和方式方法,信息战和心理战的实施步

骤、措施和方案,如何建设信息战部队和培训信息

战人才等等。

气象武器在21 世纪战争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它可以人为的制造各种自然现象:暴雨(可使道路

变得泥泞不堪,迟滞敌军机械化部队和重装部队的行动,甚至可引发洪水,淹没敌方的城市村庄、军

事设施和军队);驱散轰炸区上空的云层,提高己方

攻击轰炸敌方目标的准确率等等。特别是在攻击敌主要农业区时,气象武器更可大显身手,彰显其能。

由此可见,信息武器、气象武器等新式非常规

武器的发展和应用必然对21 世纪战争的性质、特点

和结局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21 世纪战争的特点之四:用军事理论指导实战,

再通过实战检验军事理论,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

彰。

如果说20 世纪战争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不妥协的

武装斗争以实现各自的政治目标、军事目标和战略

目标,那么21 世纪的战争尤其是大国之间战争的主

要目的则是为了争夺地缘政治优势,进行区域权力

的再分配,实现本国利益的全球化扩张,在政治和

经济上对他国实施控制和影响。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北约联合部队规定的目标

是有能力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遂行一项大规模的军

事行动的同时,还可进行两场小规模的战争。美军近年来特别重视其“全球打击”能力,目的就是通过快速彻底的打击使敌遭受重大伤亡,迫

使敌接受美国的条件,实现美国的战略目标。美军

“全球打击”能力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快”,美军

的想法就是尽量避免打长期持久战争,尽量减少己

方物质技术保障的数量和规模,在最短的时间内达

成自己的战略战术目标,实现美国的国家利益。

在过去的十年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

战争和维和行动对现有的军事理论进行了实战检

验,找出了其中的缺点和不足,并不断加以改进和

完善,进而用以指导部队的建设、发展和改革,取

得了非常大的成效。

21 世纪战争的特点之五:强大的战略威慑力是

国家遏止战争、发动战争和结束战争的一个极其有

效的工具。加强

本国的战略威慑能力,将战争遏止于萌芽之中。这

些措施包括:增强侦察与反侦察能力,提高战略核

部队和常规部队的战备水平,研发新型核武器和常

规武器,加强战区和战场建设,提高部队信息化和

自动化指挥控制水平,培训专业技术人才等等。只

有拥有了一支装备精良、战斗力强大的常备军,再加上技术先进威力巨大的核武器,才称得上一个国

家完整的战略威慑力。

21 世纪战争的特点之六:战略展开是影响战争

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20 世纪末21 世纪初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经验

表明,部队能否顺利的实现战略展开是决定战局胜

负的关键因素之一。当然,部队战略展开的规模有

多大——是部分展开还是全面展开——取决于战争

的规模、性质和特点。

21 世纪战争的特点之七:未来战争第一阶段的

结果基本上就决定了整场战争的胜负。

未来战争是一个综合性的“竞技场”,它不仅仅

表现为军事上的较量和拼杀,交战各方在经济、政

治、外交、信息、心理、文化、气象、科技、意识

形态等方面都在进行着激烈的交锋。未来战争的第

一阶段十分重要,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第一阶

段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的战争的结局。

在第一阶段,交战双方争夺的主要是制空权、

制太空权和制信息权,并努力消灭对方的远程高精

度武器。达成了上述目标的一方,基本上也就控制

了战场的主动权,也就极有可能赢得整场战争的胜利。

未来战争第一阶段的战场主要是空天领域和电

磁领域,进攻方大量使用导弹、战机等空天武器对防守国的整个国家纵深实施精确打击,再配合以信

息战、电子战和特种作战,以求最大限度的削弱敌

战争潜力,破坏敌交通、通信和指挥枢纽,摧毁敌

军工企业和经济中心,迟滞敌战争动员、部队的集

结及展开,消灭敌重兵集团,打乱敌防御部署,隔

断政府、军队与民众之间的联系,摧毁敌抵抗意

志……在成功压制敌反击力量之后,地面部队便可

以投入战斗,给敌以最后一击,这样做的最大好处

就是能大大减少地面部队人员装备的伤亡和损失。

地面部队在开展进攻时,要尽量避免与敌正面交火,

而应采取迂回突袭的方式,对敌侧翼和后方实施攻

击,将敌重兵集团分割包围,逐一歼灭。

21 世纪战争的特点之八:军事攻击的范围不仅

仅是军事目标,还包括经济目标、政治目标和民用

设施,也就是说,未来战争可能会造成大量的平民

伤亡。对我们而言,在未来战争中的军事行动将不

仅仅局限于空天领域,还必须加强陆海空三军在进

攻与防御作战中的指挥与协同。

21世纪的战争之九,网络战将会成为新的战场,将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

一种破坏性极大、关系到国家安危与存亡的“顶级”作战形式。

所谓网络战,是指敌对双方运用

网络技术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

等领域,为争夺信息优势而进行的斗

争,通过计算机网络在保证己方信息

和网络系统安全的同时,扰乱、破坏、

威胁对方的信息和网络系统,是在网

络空间上进行的一种作战行动。网络作战是我们国家能够赢得战争的关

键一环,它可以帮助我们提供指挥和控制、缩短决

策周期以及调整各战区的资源配备。与以往炮火纷飞的传统作战方式不同,

网络战是一种隐蔽无声的全新作战方式,它不仅活跃在战争和各类冲突中,

而且闪烁于平时的各种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活动中。虽然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依然强劲,

但网络战的幽灵已经徘徊在人类社会上空,战争的阴霾显得愈加浓重。

网络战正从后台走向前台,从配角转向主角,

以独立行动达成政治、军事目的或与常规军事行动结合,达成作战目的。

然而,如同核战争是工业时代的战略战一样,网络战作为信息时代的战略战,

已经成为一种破坏性极大、关系到国家安危与存亡的“顶级”作战形式。网络战的作战时空更加广阔。

网络战不受时空条件限制,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

网络覆盖的地方都在作战半径之中,所有的网络用户

都可能成为作战目标。而且,网络战可以瞬间完成作

战目标、方向、兵力、地域的改变,攻防界限难以划分,传统的前方、后方、前沿、

纵深等概念变得模糊。也就是说,网络战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将作战区域扩展到世界

上任何网络可以到达的地方。

其次,网络战的作战方式更加灵活。一般来讲,狭义网络战注重对网络系统的“

硬摧毁”(即物理上的消灭)和“软杀伤”(即用黑客手段进行攻击和破坏)

另外,与其他战争样式相比,网络战的作战手段也更加隐蔽。除了各种看起来高深莫测的网络攻击技术,例如病毒、蠕虫、木马、逻辑炸弹、拒绝服务攻击、信息篡改

、电磁干扰以及端口扫描、IP欺骗、网络监听等手段外,现代间谍窃密的一个典型方式就是“公开信息搜集”。网络战的作战领域已经表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传统的网络战,主要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展开的。而随着全球网络化的进一步深入,以卫星为代表的天基信息网络、以“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为代表的泛在网络(以互联网为基础和核心),以“三网融合”为代表的综合通信网络等,已经成为黑客攻击的新目标,也势必成为未来网络战的主战场。

另外,网络战攻击的目标越来越具有战略性。有资料显示,美军的网络战打击目标已不仅仅是破坏对方的武器和通信系统。它更可能从攻击对方的金融、电力、民航、交通等民用网络系统下手,或者利用互联网打舆论战、心理战,从而影响对方军民心理、瓦解其斗志。

在2009年的伊朗大选中,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就曾利用网站和博客向全球发布假新闻,致使伊朗民众举行示威游行,伊朗国内甚至爆发激烈冲突,使原本就不平静的伊朗大选更加动荡。

21世纪战战争已不再仅仅是军人的事,在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等领域,

战争每天都在上演,国家安全问题将不再仅仅包括军事领域的内容,

例如货币战争,金融战争,网络战争。另外大量杀伤敌有生力量将

不再是未来军队最主要的使命,取而代之的是对敌电力、交通、金融、信息等关系到国家机器能否正常运转的关键目标实施打击

信息化战争的特征

信息化战争的特征及要求 摘要:信息化战争可以从政治、军事、经济等多个角度分析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以达到把握信息化战争区别于其他战争的本质形态。我在这里将从观察战争要素的形态入手简述信息化战争的八大特征。 关键词:主导武器信息化军队资源信息化信息战主导地位正文:一、信息技术主导武器装备 冷兵器战争的主导兵器是金属武器装备;热兵器战争的主导兵器是以化学能为基础的火枪火炮;机械化战争的主导兵器是飞机、坦克、军舰等机械化武器装备;而信息化战争的主导兵器则是信息化兵器,更准确地说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在信息化战争中,对作战手段、作战思想和战争进程发生主导作用的军事技术是信息技术。战场的指挥依赖于以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指挥控制系统;侦察、监视、战场评估需要各种先进的电子、光学传感设备;突击兵器更离不开各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精确导引技术。信息化战争上的几乎所有兵器都是信息技术兵器、信息主导的兵器或称之为信息化兵器。信息化技术主导武器装备是信息化战争的一大特征。 二、信息化军队 强大的信息化军队出现于战场是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之一。何种形态的战争需要何种性质的军队于之相匹配;反之,军队的特性也影响战争形态的演变。在信息化战争中驰骋疆场的主力只能是信息化军队。信息化军队是一支由信息化人才集聚起来的、按照信息化作战需

要编组、装备和熟练运用信息化武器装备、以信息化作战理论指导的军队。这支军队在战场上发挥着主导的作用。 三、资源信息化 物资、能源和信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在信息化战争以前的战争中,物资、能源的地位更为突出,是主要的战略资源。但在信息化战争中,信息资源处于首要的位置,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以信息资源为目标开展的争夺是信息化战争的基本内容。信息主导了物资、能源的整合、运作和能量释放过程。谁占有信息优势,谁就可能占有战场的主动权并进而取得战争的胜利。是否占有优势的信息资源,不仅关系到是否能做到知己知彼、耳聪目明、胸有成竹、军令通常,还关系到能否快速反应、精确有效地突击。信息化战争的一个明显特征便是资源信息化。 四、信息战是战争的基本内容 在人类历史上的冷兵器或热兵器战争中,早已存在许多信息战的经典案例。在机械化战争中,更是不乏以信息战手段击败敌人夺取战争胜利的精彩故事。但那个时期的信息战仅仅表现为零碎的、局部的、短时间的,规模比较小,常常是战术、战役层次上的,或服从于火力战,其后果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的影响是有限的。但在信息化战争中,信息战上升到了战略的位置,战争的全过程、全空间、全方位都充满了信息战。 信息战已成为战争的主要的甚至全部的内容。战略信息战、战役信息战、战术信息战、相互交叉;太空信息战、海洋信息战、陆地信

职业的发展趋势-

职业的发展趋势 姓名:汪流江学号:6102215129 班级:通信工程154班一、职业的定义 首先,我们来谈谈职业。职业(Occupation),根据中国职业规划师协会的定义:是性质相近的工作的总称,通常指个人服务社会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在特定的组织内它表现为职位(即岗位,Position),我们在谈某一具体的工作(职业)时,其实也就是在谈某一类职位。每一个职位都会对应着一组任务(Task),作为任职者的岗位职责。而要完成这些任务就需要这个岗位上的人,即从事这个工作的人,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态度等。这是在汉语词典上的定义。 但我们通俗的来讲,职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标志,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礼会职业的发展变迁出现了不断加快的趋势,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职业逐渐消失,新的职业不断产生,并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出现热门职业、冷门职业,从而导致人们的择业价值取向等方面发生深刻变化。 二、职业的发展 由职业的定义我们不难得出社会的发展会带动职业的发展,职业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对职业发展影响的因素有很多,现在我们主要分析以下几个。 第一,经济的发展对职业发展的影响。经济领域是集中职业种类和数量最多的社会生活领域。无论在何种意识形态的社会,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发展生产力是根本目的。这就要求一个社会必须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让人们有机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因此,经济发展,就业机会增多;经济箫条,失业率增加,经济的发展也会促使社会职业结构和种类的变化。 第二,科技进步给职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现代科技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这些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应用必然导致部分职业的新旧更替。比如,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诸如电报发报、电话接线、机械打字等传统职业逐渐走入末路,但随之而来的电子通信,网络服务,电子保安,计算机制造、调试、维修、设计、培训等新职业却一个个破土而出。科技发展使职业发展越来越呈现出这样的特点,即脑力劳动职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体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事需求分析信息化战争相关概念与特点_图文_(精)

需求工程 Emall:gfkj@https://www.360docs.net/doc/2c7666727.html, REQUIREMENT ENGINEERING 摘要:本文从信息化战争相关概念入手, 明确辨析了信息化战争相关概念, 研究信息化战争的内涵及其主要特点。 关键词:信息化战争信息战指挥控制战 当人类社会开始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正逐步成为维持社会一切活动的重要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信息作用的提升。信息、信息技术,同样在军事领域引起了一场深刻的变革—— —“新军事革命” , 开辟了军事斗争的新的领域。正如江泽民主席所指出 的:“人类战争的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信息化可能逐步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特征。” 人类社会的军事斗争已经跨进了信息化战争的门槛。 信息化是一个内涵深刻、外延广泛的概念,是指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一定的社会领域所形成的结果,它既是衡量信息社会发展程度的静态指标,又是与社会的发展互为促进的动态概念。信息化作用于军事, 就是军事信息化。军事信息化以军事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化部队和装备为主体,以军事电子信息系统为核心,必将对人类的军事 活动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可以预见,未来高技术战争将 是核威慑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 必 将围绕着控制信息权这个当代军事 制高点展开。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 事需求的根本就在于建立军事优势 和战场优势,在于建立军事信息优

势和全频谱控制能力,在于能以比 敌人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质量对战 争空间所发生的一切更全面地了 解、更快地掌握、更快地决策在于有效而又恰当地管理所获得的一切军 事信息,在于将有效而又适当的信 息以适合于每个使用者所需要的形 式实时或近实时地分发给适当的使 用者。而所有这些目的的实现必须 主要依靠各类军事电子信息系统来 完成, 因此, 有必要对各类典型军事 系统的军事需求进行分析,明晰其 对信息化战争的军事需求。 本文以及后续的一系列文章将 对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各类军事系 统的军事需求展开探讨, 在此之前, 我们觉得有必要首先将作为前提和 基础的信息化战争的相关概念、特 点和主要作战样式等问题进行必要

06-石齐平:战争世纪分4阶段 “一战”打阵地战

石齐平:战争世纪分4阶段“一战”打阵地战 2015-09-03石评大财经 万俊:今天在天安门中国是高调而庄严地纪念中国抗日战争以及全球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并且举办了9〃3大阅兵。 杨雪:没错。而且这是中国第一次在国庆节之外的日子举行大阅兵,也是第一次广邀国际社会的众多国家共同参与。 万俊:对,9〃3大阅兵因而也具有了重大的历史意义,并且传达出相当重要的战略信息。 杨雪:对,石先生您认为9〃3大阅兵他的重要历史意义在哪里?传达出怎样的战略信息呢? 石齐平:9〃3大阅兵的重要历史意义就要从战争世纪谈起,至于说你刚才讲的9〃3大阅兵传达的战略信息就要谈谈世纪战争的概念。 万俊:那么战争世纪指的是什么世纪?世纪战争又指的什么战争呢? 战争世纪VS世纪战争 石齐平:战争世纪就是指一个世纪都是战争,你看20世纪嘛,从一战始,二战继之,冷战再继之,最后以高科技战争收尾。整整一百年,基本上被这四个战争给占满了,一以贯之,所以我把它叫做战争世纪。 杨雪:那么世纪战争是不是指21世纪? 石齐平:没错。我们知道人类历史是不断发展、演进,是不断延续的。所以,战争的历史也是不断延续,演进发展的。刚才我们提到20世纪四个战争,他们都不断在演进,不管是武器或者战术思想都在不断演进变革。所以,接下来我们关心21世纪,如果再有战争的话,这个战争在过去基础上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演进变革? 战争世纪:一战、二战、冷战、高科技战 万俊:那么我们聊一聊20世纪四次战争的演进,然后展望21世纪,或者分析一下新的战争武器和战争形态。 杨雪:对,那么从20世纪四次战争说起吧,从一战到二战,战争的武器和形势到底是怎么变化的? 石齐平:没错,从二战一战相对比较,我们发现不管是在陆战、空战还是海战,无论是武器还是战术的形态,通通出现重大的改变。首先我们从陆战开始,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战争片,无论是在一战,还是一战之前,叫什么战?叫阵地战。所谓阵地战,就是一方拼命挖战壕、坑道,布铁丝网,前面还有什么地雷阵,再加上机关枪。攻的一方呢就比较辛苦了,冲锋陷阵,这个阵我就把它看做阵地,通常都攻陷不了阵,通常机关枪一扫就变成人间炼狱了嘛,死亡沉芥了嘛。 杨雪:没错,向您这样说,其实守方占尽了优势。所以,攻方如果去攻的话,只能去绕道而行,我们叫包抄了。换言之呢,不能去正面硬拼,只能从侧面或后面。 石齐平:对,防守的一方可能会想到攻击一方想办法绕过来,所以你要绕我就不让你绕,我就不断把阵地战线不断延长,到最后,在二战的时候,战线可以穿越好几个国家,阵地可以延长好几百公里的。 万俊:对,那就是所谓的消耗战、持久战了。那这种形态被什么改变了呢?

21世纪的青少年应该怎样树立远大理想

21世纪的青少年应该怎样树立远大理想? 首先,我就是一名21世纪的青年,正在接受着大学的教育,理想不是空想,也不是幻想,而是对未来事物的合理想象和希望。每个人的理想都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天欲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古人尚且懂得苦尽甘来的道理,何况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呢?难道我们不明白这个道理吗?有的学生一军训就请假,一吃苦就叫累,一整理内务卫生就有意见,感觉管得严,不适应,甚至有的同学因为受不了管理而退学。总结一句,现在的青年,就是吃不了苦,娇生惯养。 总之,养成吃苦耐劳,自食其力的品质,不仅仅是21世纪新青年们所需要的良好道德素质,也是我们全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们都应该共同树立的美德,大人们不应该仅仅指着青年们的鼻子,要求他们去怎样怎样,更应该看看自己,是否给青年们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有些仕族的大人们,整天花天酒地,作威作福,正所谓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们来说,他们就像刚刚诞生的婴儿,很容易接受那些新鲜世界给他们的新鲜感觉,而当他们看到那些大人的时候,你觉得青年们因该怎么做?是否觉得那样很威风,去盲目的效仿,我觉得这样很是可怕,所以,请大人们不要总是指着青年的鼻子要求他们应该做到何等的完美,而是需要低头看看自己是不是已经做的那么完美了,当然,作为一个青年人,我不可否认我们的身上还有使命,我也不是在这里盲目的推卸责任,作为新青年,我们有梦想,有激情,有十足的动力,我想这种精神是一切朝气蓬勃的生物体所必须的,不仅仅是体现在青少年身上,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并且正确的发挥,我相信,未来的中国,将会比现在更强,而振兴祖国文化软实力的重担,我们21世纪的青年扛得起。想就是人们心目中所定的奋斗目标,是鼓舞人们前进的一种精神动力。在我国古代,理想被称为“志”。古人很重视理想,即使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也要恪守“人穷志不穷”的信念,坚持他们的理想。 翻开史册,我们会惊异地发现,古往今来凡是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必定是青少年时代就胸怀大志的。作家蒲松龄落第后,下决心要干一番事业,他写下了一幅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他这么写的,也这么做了.终于完成了传世名著《聊斋志异》。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这是1917年9月,敬爱的周总理决定东渡日本求学时写下的诗句。字里行间洋溢着总理的爱国热情。正是周总理年轻时就能树立如此豪壮的理想,才把苦难的中国人民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 我们不曾忘记,我国的核弹之父钱学森得知新中国成立后,毅然放弃国外优裕的生活条件,冲破美国的重重阻挠,回到祖国怀抱,在一穷二白的新中国,置身于火箭、导弹研究,为我国“二弹一星”的成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什么力量使他拒绝了金钱和享受的诱惑呢?是理想,是为建设祖国作出贡献的远大理想。因为个人理想一旦和国家危亡、民族兴衰联系起来,则显得更加崇高和伟大。 理想,是力量的源泉;理想,是心中的绿洲;理想是指路的明灯,引领人们

我国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周灵悦 学号:201233745108 指导老师:侯景鑫 时间:2014年12月

我国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引言 伴随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基于第一个20年(1981—2000年)我国实现“能源消耗翻一番,经济总量翻两番”的可喜成就,国内外一些权威部门对我国2020年能源需求做了预测。在国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DRC)和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中心(ERI)在国际能源专家的协助下于2000年对中国2020年的能源消费需求按照不同的情景做了权威的预测,预计通过提高能源效率、采用相关先进技术和生活方式等措施,2000—2020年之间我国年均能源消费增长将保持在313%—418%之间,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在2417亿吨(绿色增长情景)与33亿吨(普通措施情景)标准煤之间。国际上,一些机构在20世纪末也对此做过类似预测,如美国能源部门研究认为21世纪前20年我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长在315%—419%之间,202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2413亿—3212亿吨标准煤[1]。 二、中国能源危机现状 第一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资源质量较差。我国常规能源资源的总储量就其绝对量而言,是较为丰富的。1997年全国第三次煤炭资源评价:2000米内煤炭资源总量5.57万亿吨,1000米内2.86万亿吨,探明储量(A+B+C)6044亿吨,可采储量1145亿吨;煤炭储量中:烟煤占75%,无烟煤12%,褐煤13%;按用途分类:动力煤为83%,炼焦造气等原料煤为17%。1993年全国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石油总资源量为940亿吨,天然气总资源量为38万亿立米,专家预测可采资源量:石油为130-150亿吨,天然气7-10万亿立米。煤层气:2000米内测算资源量30-35万亿立米。水能蕴藏量为6.76亿千瓦,可开发量为3.79亿千瓦。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太阳能2/3国土面积年总辐射量超过60万焦/平方厘米,风能资源量估计为2530亿瓦,地热能已探明可采储量4627亿吨标煤,生物能:柴薪秸杆为3亿吨标煤,动物粪便等沼气原料为25亿吨;海洋能资源理论蕴藏量6.3亿千瓦,潮汐能可开发资源量218亿瓦,波浪能理论资源量129亿瓦,潮流能理论资源量140亿瓦,温差能13.2-14.8千亿瓦。 第二,能源生产消费以煤为主,在我国的能源生产消费结构由煤炭始终占有较大的比重,1998年,原煤在一次能源生产中所占比重为74.2%,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为75.6%。根据UNEP和UNDP1995年的世界资源报告,在全球能源结构中,世界为:液体37.1%,气体23.7%,固体29.2%,一次电能9.9%;发达国家:液体36.7%,气体27.4%,固体24.1%,一次电能11.7%;发展中国家:液体37.3%,气体14.1%,固体43.7%,一次电能3.8%;而中国:液体17.5%,气体1.6%,固体75%,一次电能5.9%。 第三,能源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劳动生产率较低。1998年,我国煤炭工业职工总数约占世界煤炭职工人数的52%,而煤炭产量仅占世界总产量的21.5%,

21世纪现代管理发展的特点

21世纪现代管理发展的特点 进入2l世纪,各种社会组织和管理活动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运行条件时刻都在发生着难以预见的变化。与此相应,管理体系的内涵和外延亦在不断地发生着重要的变化,对于能否适应不断加快变革条件的管理观念与方法的探讨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随着“十倍速时代”的时空观、个性的发扬、专业化与柔性化的统一、企业核心资源的重新定义、可持续发展等新概念和新思潮的涌现,2l世纪现代管理出现了很多新特点。关键词:现代管理;21世纪;发展中图分类号:c93 一、“十倍速”时代的时空观 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十倍速”的时代,这是一个无形胜有形的时代。随着信息与知识的骤增,以智慧为基础的无形物,如软件、专利、艺术创作等以数字移动的方式迅速复制与传播。传统的行为准则与思维模式与现代社会越来越不相吻合,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和前任总裁安迪·格鲁夫(AndrewGrove)说,所有的企业都在根据一套不成文的规则来经营,但这些规则有时却会变化,而变化有时甚至是翻天覆地的。这种变化被格鲁夫称为“十倍速因素”,意为该因素在短期内的能量将增至原来的十倍。面临“十倍速”变化的时代,以前的管理手段不再奏效,管理者需要不断变革来应对新的挑战。 著名管理学大师盖瑞·汉默在他的畅销书《领导革命》一书中总结道:“21世纪是一个革命的、不连续的世纪。”“十倍速”的变化将打破世界的连续性,使得整个竞争规则发生改变,谁能够掌握竞争规则。把握住战略转折点,谁就会在革命性的变化当中赢得竞争力。在杰斐逊时代(1801--1809),信息从密西西比河传到华盛顿特区要六星期。60年后,亚伯拉率·林肯在白宫就职时,同样的信息用电报瞬间即可到达。而在当今时代。地理因素的作用对信息沟通活动的限制更是大为缩小,这就是时空压缩。比尔·盖茨在《未来时速:数字神经系统与商务新思维》里指出:“80年代是质量的时代,90年代是设计的时代,2000年以后是速度的时代。” 20世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破了牛顿以来根深蒂固的绝对时空观;21世纪,“十倍速”时代的出现使得时空观再度发生变革。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被高新技术所突破。信息技术形成了网络化的信息高速公路,从而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把距离缩短到了“零”,网络连接全球用户,覆盖的范围特别广泛。 “十倍速时代”对于企业经济模式和管理思想的主要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交易费用大大降低

信息化战争特点的分析研究

信息化战争特点的分析研究 伴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滚滚浪潮,信息化战争正加速登上人类的战争舞台。与以往的战争特别是机械化战争相比,这一笼罩着信息光环的战争形态将显现出许多新的、独有的特征。信息化战争就其大概学术上比较一致的意见具有如下6个特征: 1.作战力量数字化集成化,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知识化) 数字化部队就是作战单元(武器平台),装备系统,单兵装备和指挥系统高度网络整合的部队.但这还不是信息化部队.其中还有一个知识化.就是作战和保障人员具有新的科技知识,能够熟练掌握和操作各种信息装备和系统. 这样一支知识化人员武装起来的数字化部队就是初步的信息化部队. 他们将奋战在以信息主导的战场 战争是力量的竞赛,这种力量的竞赛首先表现在武器装备的质量和数量的较量上,但最终表现在战场能量释放的较量上。正如人们已知的,机械化战争中,战场释放的能量主要是机械能,即机械运动产生的动能和势能。这些能量增加了机械化兵器的机动速度、杀伤能力和防护水平,使战争呈现出高度机械化的特征。 信息化战争作为机械化战争的高级发展阶段,其战场能量的释放则不仅是机械能,更主要的是深刻体现人的智能活动的信息能,即各种信息化武器装备的战场探测预警、情报侦察、精确制导、指挥控制、通信联络等软能力。这种新的战场能量支配和主导着信息化战场上的全部作战活动,具有战争制胜的巨大作用。 2.武器系统信息化. 武器系统的信息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智能化.这是一个整体概念.其中包括硬杀伤,软杀伤和新概念武器三方面: I.硬杀伤--直接杀伤,破坏直至确保摧毁的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精确制导武器与遥感武器(不是传统武器).代表武器:激光等精确制导炸弹(JDAM),军用无人机,新一带巡航导弹. II.软杀伤--对敌方信息化系统渗透,干扰,压制的手段.旨在破坏敌方的信源.信宿.信道.间隔敌方的通讯和指挥系统.对对方的精确制导武器致盲.代表武器:黑客武器和计算机病毒. III.新概念武器--以新的毁伤机理为目的以高新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为依托设计的不同于传统武器的全新作战单元.代表武器:定向高能粒子武器.动能电磁武器微机电纳米武器和机器人. 信息化战争中的武器将是以信息支撑为主要作战兵器 所谓信息化兵器,主要是由信息化弹药和信息化作战平台构成的。信息化弹药主要指各类精确制导武器,而信息化作战平台主要指利用信息技术使作战平台的控制、制导、打击等功能形成自动化、精确化和一体化水平的各种武器装备系统。它主要包括太空中的各种侦察、预警、通信卫星;空战场上各类先进的战斗机、轰炸机、预警机等;海战场上的各种高技术战舰以及地面战场上各种先进的坦克、装甲战车等。从近几场带有高技术特别是信息化战争特征的局部战争来看,信息化兵器已经成为战场的“主力军”,在战场上发挥着机械化兵器所不能替代的主导作用。 武器装备作为军事科学技术的物化成果和主要标志,反映着一种战争形态的基本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坦克、飞机、大炮之类的机械化兵器,可以代表机械化战争的主要作战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因而必然成为机械化战争中的主导兵器。而信息化战争作为一种新型战争形态,反映其作战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的则是信息化兵器

2018高考历史全国卷三试卷分析报告

2018年高考历史试卷分析 引言:今年高考文综试题整体区分度较高,利用贴近生活、贴近时事的选材,考查学科主干知识,尤其凸显学科核心素养,这个也是“新课改”的要求。全国卷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关注当下、关注社会热点,鼓励学生结合当下放眼看世界、看社会、看历史。 一、具体分析如下:全国卷3考点及分值分布情况表 题号知识点分布考点分值 24 中国古代史·先秦(经济史)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4分 25 中国古代史·宋元(政治史)社会阶层流动4分 26 中国古代史·隋唐(文化史)古代科技文化成就 4分 27 中国古代史·明清(文化史)明清文化繁荣4分 28 中国近代史·晚晴(政治史)维新思想的理解 4分 29 中国近代史(政治史)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4分 30 中国近代史(政治史)民主法制建设4分 31 共和国史(经济史)改革开封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 4分 32 世界史(政治史)雅典民主政治4分 33 世界史(文化史)法国启蒙思想4分 34 世界史(经济史)美国经济危机4分 35 世界史(政治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4分 41 中国近代史与世界现代史(材料题)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城市发展情况25分 42 中国古代史(开放题)班固的史学思想12分

4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湖北保卫局的变迁15分 46 20世纪战争与和平英法对德的经济封锁15分 4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唐宪宗李纯15分 必做题部分(85分)。中国史占58分左右,世界史占27分左右,与2017全国卷三相比,中国史比重上升,不容忽视;从模块角度来讲,必修1和必修2仍为考试重点。 二、试卷总体能够发挥高考引领作用。 ①注重基础与课本知识,更加注意考查主干知识,这就需要考生基础知识一定过硬。 ②考查学生史学素养,即42题,所以在学习中,注意培养史学基本功与基本能力。 三、试卷主要特点 1.重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全国卷试题题干材料历来是非常新颖的,但是考查的内容不会脱离所学知识,想要在这些新颖复杂的材料中提取出命题人希望考查的知识点,就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滚瓜烂熟,可以熟练地将一个不规范的模型迅速整合为一个规范的模型,并利用这一部分所学知识进行解决,这也数学建模有异曲同工之妙。 2.试卷体现了一定的创新性和思维深度 相对而言,对于法制建设尤其是从清末近代至今的这类纵向类题目一直都是对思维深度要求很高的,同时对于专业性语言的运用要求

责任感——青年人荣誉的标志(21世纪杯演讲稿)

责任感——青年人荣誉的标志(21世纪杯演讲稿) Responsibility is a Badge of Honour for Youth (96年“21世纪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二等奖获得者,北京外国语大学徐义成) Facing this audience on the stage, I have the exciting feeling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march of history, for what we are facing today is more than a mere competition or contest. It is an assembly of some of China’s most talented and motivated people, representatives of a younger generation that are preparing themselves for the coming of a new century.

I’m grateful that I’ve been giv en this opportunity, at such a historic moment, to stand here as a spokesman of my generation and to take a serious look back at the past 15 years, a crucial period for every one of us and for this nation as well. Though it is only within my power to tell about my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only a tiny fragment of it at that, it still represents, I believe, the root of a spirit which has been essential to me and to all the people bred by the past 15 years. In my elementary years, there was a little girl in the class who worked very hard but somehow could never do satisfactorily in her lessons. The teacher asked me to help her, and it was obvious that she expected a lot from me. but as a young boy, restless, thoughtless, I always tried to evade her so as to get more time to enjoy myself. One day before the final exam, she

石油新能源的技术发展及趋势研究

替代石油新能源的技术进展及趋势研究 1.世界石油资源形势及进展趋势 1.1世界石油资源形势 20世纪的工业革命利用广泛存在的化石资源推动了经济持续、高速地进展,但其引发的相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也日益加深,同时化石资源的分布不均匀性导致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竞争,引发了一系列的国际政治问题。 目前,全球可采石油储量的38%以上分布于中东,17.3%和16.5%分布于前苏联和北美,欧洲不足4%(见图1)。

我国化石能源资源在世界已探明储量中,石油仅占2.7%,天然气0.9%,煤炭15%,呈现“缺油、少气、多煤”的状况,但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却分不高达4.2%、1.5%和33.5%。高速进展的经济导致石油大幅进口,自1993年起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对外依存度高达40%,严峻威胁着我国的能源安全。 1.2近年世界石油供需状况 1985-2005年,世界石油需求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7%,目前,全球十大石油消费国中有4个在亚太地区,其中中国为世界第二石油消费大国,日本第三,印度第六,韩国第七。以后20年内,世界石油消费将以近2%的速度增长,高于过去20年的平均增长水平。以后石油需求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亚太地区需求增长最快,供需矛盾突出。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石油进口的依靠度越来越大,中国原油消费量以年均5.77%的速度增加,而同期国内原油供应增速仅为 1.67%,供需缺口逐年拉大。由表1可知,我国石油消费增长迅速,对石油进口依靠度越来越大,这已成为我国的一个差不多国性。

1.3替代石油能源产业的进展现状和政策导向 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同时以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已成为制约人类实现可持续进展的要紧障碍之一,加上石油的高价位等因素,迫使世界各国寻求石油替代产品和新能源,大力推行能源多样化,石油替代产品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在推行能源多样化方面,日本、法国、德国、美国、巴西等国走在世界前列。日本天然气占能源消费量的比例达13.8%、核电14.1%;法国核发电占其总发电量的70%以上;巴西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例高达41%。德国、丹麦、美国等国家还大力进展清洁能源来取代核能。生物柴油在发达国家受到高度重视,2004年总产量已达193.34万吨,欧盟打算于2010年生物柴油产量达800—1000万吨,使生物柴油在柴

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 一、信息化战争的特征 可以从政治、军事、经济等多个角度分析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以达到把握信息化战争区别于其他战争的本质形态。从观察战争要素的形态入手简述信息化战争的八大特征。(一)、信息技术主导武器装备 冷兵器战争的主导兵器是金属武器装备;热兵器战争的主导兵器是以化学能为基础的火枪火炮;机械化战争的主导兵器是飞机、坦克、军舰等机械化武器装备;而信息化战争的主导兵器则是信息化兵器,更准确地说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在信息化战争中,对作战手段、作战思想和战争进程发生主导作用的军事技术是信息技术。战场的指挥依赖于以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指挥控制系统;侦察、监视、战场评估需要各种先进的电子、光学传感设备;突击兵器更离不开各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精确导引技术。信息化战争上的几乎所有兵器都是信息技术兵器、信息主导的兵器或称之为信息化兵器。用在各种兵器中的信息技术装备方面的经费也在兵器总价值中占有很大的份额,如在坦克中占%,飞机中占%,导弹中占%,卫星中占%,指挥系统中约占%。曾有人把信息化战争中的兵器比喻成“装载电子信息设备的容器”。信息化技术主导武器装备是信息化战争的一大特征。 (二)、信息化军队 强大的信息化军队出现于战场是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之一。何种形态的战争需要何种性质的军队于之相匹配;反之,军队的特性也影响战争形态的演变。在信息化战争中驰骋疆场的主力只能是信息化军队。信息化军队是一支由信息化人才集聚起来的、按照信息化作战需要编组、装备和熟练运用信息化武器装备、以信息化作战理论指导的军队。这支军队在战场上发挥着主导的作用。 (三)、资源信息化 物资、能源和信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在信息化战争以前的战争中,物资、能源的地位更为突出,是主要的战略资源。但在信息化战争中,信息资源处于首要的位置,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以信息资源为目标开展的争夺是信息化战争的基本内容。信息主导了物资、能源的整合、运作和能量释放过程。谁占有信息优势,谁就可能占有战场的主动权并进而取得战争的胜利。是否占有优势的信息资源,不仅关系到是否能做到知己知彼、耳聪目明、胸有成竹、军令通常,还关系到能否快速反应、精确有效地突击。信息化战争的一个明显特征便是资源信息化。

20世纪战争与和平研究报告

20世纪战争与和平研究报告 课程: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政治 作者:郭某某 时间:2012年

目录 一、前言 (3)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3)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和平 (4)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 (5) 五、雅尔塔体系下的世界 (6) 六、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7) 七、新形势的战争 (一)恐怖主义 (8) (二)金融战争 (8) 八、结语 (9) 九、附件 (9)

一、前言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无疑是一个对人类历史有着重大影响的世纪。在经过工业革命所导致的人类社会大幅度的跨越之后,人类叩开了20世纪的大门。然而,由于人类历史上旧有的矛盾和新产生的矛盾的相互交织,20世纪成为了人类历史上一个充满了杀戮的世纪。 20世纪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纷乱复杂的世纪,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诸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战争仍然是解决矛盾的主要方式。100年间全世界进行了380多次战争,战争所造成的或者与战争有关的死亡总人数估计为1.87亿,相当于1913年世界总人口的10%以上。如果从1914年算起,这是一个战争几乎不间断的世纪,其中没有发生有组织的武装冲突的时间很少也很短暂。而核武器的产生更是使世界坐到了火药桶之上。 因为珍爱和平所以我们回首战争。我们热爱和平,渴望和平,希望在和平中获得发展;然而当今世界,不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爆发战争的因素依然存在并且在新时期下这些因素有了新的发展,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警惕的。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自古就有,然而世界性的战争只有到了20世纪才第一次出现。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使人类历史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19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使各国实力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老牌的资本主义强国——英国的工业生产比重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从原来的第一位下降到了第三位,而美国、德国这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不断追求自身的发展,迅速超过了英法等国,美国由原来的第二位升至第一位,而德国则由原来的第三位升到了第二位。然而在20世纪初,世界已基本被瓜分完毕,瓜分的结果是:英国占有的殖民地最多,达到了德国的11倍之多。因此,这些在经济实力上迅速增长的资本主义国家不满于现状,希望拥有更多的殖民地来发展自己,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于是为占有更多的殖民地而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其中后起之秀的德国与自恃拥有“世界工厂”地位的英国之间的矛盾成为列强间的主要矛盾,并对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重

21世纪住宅发展的特征(精)

21世纪住宅发展的特征 目前我国的住宅建设,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党和国家对住宅建设工作越来越重视,不仅将其作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关键措施,而且作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住宅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另外,国家对住宅建设以及住户对住宅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新科技在住宅建设中广泛运用,这不仅要求我们搞好房屋的功能、质量与配套设施建设,而且要抓好住区环境与文化建设,全面提高住宅的功能质量水平。因此,住宅发展要与这一新的时代背景相适应,才能把全面、持续、健康发展的住宅产业带入新世纪。 21世纪是注重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时代。住宅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形态,居住建筑的本质和目的是给人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住宅发展是物质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人居环境、居住文化建设的过程。研究人类居住环境和住宅建设的发展,已成为规划师、设计师、建筑师和广大居民的共识。住宅发展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住宅的舒适性 住宅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生活空间,人的一生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这个空间中活动,因此住宅质量的好坏是人们生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21世纪住宅发展的特征首先就体现为舒适性。住房建设必须转变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针对具体户型对于购买面积的要求,尽可能地满足其个人喜好,提供灵活的间隔;根据家庭人口的变化、生活习惯、个人爱好、职业需求等进行灵活地调整,以满足其居住的个性,提供一个更安全、舒适的空间,满足居家的会客、起居、餐饮、学习、工作、漱洗及储藏等方面的要求。 住宅的功能化要求“住得下,分得开”,“住得舒适,身心健康”,满足人身、财产安全。住宅内部有关设施的方便性是住宅舒适性的内在要素。室内环境上,讲究自然、韵味、浪漫与色彩的和谐统一,以保持优雅、宁静、舒适的居室氛围;外在的住宅室外配套设施要完备。 日本曾总结出舒适环境的八大要素:(1)空气清新,无污染和臭味;(2)宁静,无噪声;(3)丰富多彩的绿化;(4)与水景亲近;(5)街道美丽、整洁;(6)具有历史文化古迹;(7)有适于人们散步的场所和空间;(8)有游乐设施。其中人们对安静、空气、绿化这三要素最为关心,并列为舒适性的基础要素。目前我国用五个指标来衡量舒适度:(1)居住密度;(2)绿化面积;(3)日照、室内温度、湿度;(4)室外活动场所和设施标准;(5)室外环境的噪声标准。 二、住宅的生态性 生态住宅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综合系统效率最优原则,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系统内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染、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人们渴望回归自然,希望更多地和大自然接触。这里讲的环境不仅涉及住宅的自然环境,如空气、水质、土地绿化、动植物、能源等,也涉及住宅的人文环境、经济系统和社会环境。培养住宅生态性概念主要是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在住宅建设和住宅发展中始终以生态为中心,特别注意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与协调,善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组合一切可以运用的元素,充分利用阳光、通风,注重与大自然的、地理的、景观的、人文环境与大环境相对接,在环保、绿化、安居、道路管网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和管理,使住宅环

浅析信息化战争特点

浅析信息化战争特点 摘要: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推进,信息化战争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近年来发生的局部信息化战争为世界各国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参考。本文根据近年来的局部信息化战争之间的共性,总结出几点信息化战争的特点。这些特点可能为我国军队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战争特点新军事变革 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信息社会以后的必然产物。信息化战争,是交战双方在信息化战场上,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作战手段、以信息战为主要作战形式、以信息主导权为主要争夺对象的一种战争。1991年1月美国发动的对伊拉克的海湾战争,美军信息化武器仅占8%左右,主战武器依然是机械化武器;1999年对南联盟的军事行动中,美军动用了多种武器装备,包括军用卫星、作战飞机、预警飞机、电子战飞机、精确制导武器、巡航导弹及航空母舰,是以信息战为主要特征的高技术的战争;2001年对阿富汗的战争,美军使用了过半数的信息化武器,基本实现了信息化作战;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美军投入了90%的信息化武器,美军的主体己经基本上实现了从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型。美国发动的这4次战争,将信息化战争逐步展现在世人面前,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深刻的新军事变革,对世界军事形势及国际战略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多个方面阐述了现代信息化战争的特点。 一.信息在战争中发挥主导作用 信息是伴随人类社会而生的特殊物质,在军事上的应用历史久远,从冷兵器时代、热兵器时代直到信息化兵器时代,信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各历史时期战争的胜负。农业时代的战争,有信息但谈不上信息技术,信息的传递靠自然信道和人体信道,军队的指挥靠旗、鼓、锣、角和人的传信。作战方式是集团布阵、短兵相接,拼人力、拼体力。工业时代的战争,出现了电报、电话、雷达等信息技术,可以用电磁波传递信息,工业时代的战争是以装甲机械化为主的军队之间的作战,是以资源为基础的战争,进行阵地战、消耗战,拼钢铁、拼能源。进入信息时代,战争对抗表现为非物质力量之间的对抗。信息时代,信息成为现代战争的战略资源,在物质、能量、信息等构成作战力量的诸要素中,以信息和知识为主要作战力量,信息起主导作用,其重要性日益上升。战场胜负不再仅仅取决于军队数量的多寡、火力与机动力的强弱,信息力成为现代军队作战能力的关键因素。信息成了整个军队的心脏,成为一种武器。信息化战争的最大特点是围绕信息展开,是一种信息密集型的战争,作战过程的每一环节都是在近乎实时性信息指导下进行的。在信息化战场上的作战行动,核心是夺取制信息权控制战场信息的主导权,握有战场信息的主导权,才能获取战场行动的主动权和自由权,其实质就是以信息能为主要作战手段,增强己方或是削弱对方的战斗力。因此,信息优势是确立国家军事优势与战场优势的先决条件。 二.信息技术在战争中大量使用 信息技术是人类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利用信息功能的全面拓展。信息技术在现代军事中的运用表现为传感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是延长和增强人类感官功能的技术,此技术主要解决信息获得问题,运用到军事上的传感技术十分发达,如侦察卫星、雷达、电子侦察、窃听器、地面传感器、海上侦察船、声纳、航天侦察、红外遥感、热成像、导弹预警、雷达探测、夜视器材等,构成了外层空间、空中、地面、海上、水下立体的全方位的信息遥感控制系统。尤其是各种侦察卫星的使用,使战场空前透明。通讯技

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启示——世界历史发展趋势与21世纪战争与和平预测

2010年第1.期学术论坛(总第228期)ACADEMICFORUM NO.1,2010 (CumulativelyNO.228) 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启示——世界历史发展趋势与21世纪战争与和平预测 杨泽喜 [摘要]世界历史发展趋势是整体发展,战争与和平的较量伴随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进程在演进着。2l世纪共同发展是世界历史进入新阶段各民族国家的必然选择,虽然战争的威胁仍存在,但制约战争的因素在增长,和平秩序终将取代战争秩序,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期。 [关键词】世界历史;整体发展;战争与和平 [作者简介】杨泽喜,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国际关系与中外关系史专业博士研究生,黄石理工学院人文社科部教师,湖北武汉430072 [中图分类号]K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10)01—0073—05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由初级到高级整体发展的过程。在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进程中为什么始终伴随战争与和平的较量,战争的实质是什么?大规模战争能否避免?持久和平能否构建?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国际社会。战争与和平问题影响民族国家乃至人类社会发展前景,科学预测2l世纪战争与和平关系人类社会的未来。 一、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趋势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人类历史的纵向发展是指因物质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由低级社会形态向高级社会形态的更迭。人类历史的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密切联系,终于发展成为整体性的客观过程。 15世纪,西欧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殖民扩张,把亚、非、拉广大民族、国家卷入世界经济市场,接着资本主义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附)。蒸汽动力标志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促进了生产力特别是交通工具的发展,频繁交往密切了各国家、各地区间的关系,世界历史整体发展初见端倪。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科技革命标志着人类社会电气时代的到来,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此时,垄断资本伸展到全球,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人类社会已基本形成为一个整体。这时期人类社会开始了实际意义上的世界整体发展的历史进程,这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强行输出商品、输出资本、抢占殖民地、瓜分世界的结果瞄1。 20世纪50年代以前是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初级阶段,它以资本主义的崛起及其殖民活动为主要内容。日渐形成的以殖民体系为依托的市场体系和国家体系必然具有掠夺性和统治性的特征。尽管资本主义犯下种种罪行,但在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进程中它的作用是进步的,它将涣散无序的世界分为西方和东方两大块,变成了以东西方为本源,以规则制度为纽带,表现为市场体系和国家体系的多样化统一的整体。它具有“双重使命”,破坏的使命中有进步性,建设的使命中也不乏掠夺性,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充满着矛盾统一的辩证法【3】(剐。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进入高级阶段,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迅猛冲击下,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趋势不断加强。第三次科技革命 73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