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森哲面经第二篇

埃森哲面经第二篇
埃森哲面经第二篇

埃森哲面经分享

思忖良久,还是决定写下这篇面经,一方面是一直以来我都是接受别人的帮助,如今也该写点东西帮助后来人,另一方面,也在这个尴尬、命悬一线的时刻,为自己攒一下人品。

坐标北京,仅以此篇处女面经献给为埃森哲喜怒哀乐的两个月。好了,废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2015年12月2号,我在埃森哲即将结束网申的最后时刻,在舍友的影响下,因为觉得没希望所以极不情愿,但又怕错失机会地进行了AC的网申,网申是全英文的,除了网申的基本信息和资料,也有几个开放性问题,但时间太久我也记得不清了,总之我将这几个问题留白,第二天又认真写了一下(此处需要说明,既然已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做,那就做好,感谢这个念头为我赢得了后续的机会),3号提交上去了,申请的职位是Consulting Analyst。

提交网申之后,完全没有将它放在心上,因为知道AC要求很高,而LZ无论教育背景、学习成绩、实习经历都不能算是优秀,也就没有报太大希望。第二天参加了一个非常low的面试,感觉纯属娱乐和调剂心情,回来路上正在和男票讲述面试中趣事,忘记手机调为微弱的震动,就这样错过了EY咨询的Par面电话,等再打回去就已经安排了别人,说是再等下次安排,结果这一等就是2个月都没有消息了。有点扯远,我想说的意思是,找工作也是需要缘分,也许我和EY缘

分不够,竟不如AC的多,哈哈。12月11日,接到OT的邀请邮件,AC的是外

包给辅仁致盛做的,要求13号之前完成。正好第二天是周六,一大早起来早饭都没吃,就打开准备做,因为是本着打酱油的心态。OT有两部分,一个是行测,一个是性格测试。性格测试就不说了,尽量真实按自己情况来,我说的尽量是指不要犯二,例如咨询行业最看重的逻辑思维,你选的时候不要选一点没有。另外行测,AC家和四大有一些区分,毕竟是包给不同的公司,具体的OT内容有小伙伴专门讲述过,我后来看过,大家可以参考,我当时因为打酱油没有看笔经就直接做了,饿着肚子脑子确实跟不太上,很多部分没有做完,就慌慌忙忙的交了,做完OT就彻底放弃了,觉得也就走到这一步了。

然而出乎预料的是,14号我收到了一面面试时间选择的邮件,简直是惊喜,那感觉不亚于天上掉馅饼,到那个时刻,突然萌生了对AC的向往和渴望。一面是16号,我选了下午2点到3点40的那场。要求提前15分钟到达,LZ没有迟到,但是到了环球金融中心又换了鞋之后,大部分小伙伴已经到了。2点正式开始小组面试,共三个面试官,2个部门经理,1男1女,外加HR。

1月28日更新

首先1分钟英文自我介绍,大部分人都是提前准备好的,但我当时被大家阵仗吓到,略紧张,虽然没有磕绊,但还是有点颤音。海归女可能以为自己英语有优势,听上去是现场说的,没有说几句,也没有什么逻辑性,一个面试官具体问了下她学的什么专业。接下来就是无领导,共9人,分为2组,我被分在4人小组,组内成员北大物理学博士男生、英国海归女生、还有一个忘记哪个学校的男生、外加LZ对外经贸硕。另外一组2个人大的,2个对外经贸,另一个记不清了。两个组本来是同一个案例,但因为材料份数不够,业务经理临时决定采用不同的案例。之前听说AC面试的案例都是曾经的真实案例,LZ当时抽到的是一家集团旗下四家生产工厂整合的案例,确实不像虚构的,但这些都是浮云,案例只是表现能力的媒介。15分钟看材料,20分钟讨论,每组15分钟展示,剩下时间提问。看材料自不必说,大家要迅速获取重点并且整理思路,这个需要锻炼。无领导的重点则在讨论和展示以及提问环节;在讨论环节,我遇到了自求职季开始以来,最难搞的队友加对手---英国伦敦回来的海归女。我之所以说她难搞,不是因为她很厉害,把我比下去,让我没有机会显示自己,而是她并不怎么厉害,却要显示出一副很厉害的做派,让你的智商和情商同时受到挑战。具体表现为,讨论一开始,她就占据主动,说我们应该怎么样怎么样,显然她是要做leader。当时是三到四个大问题,最主要的应该是前两个,无非也就是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海归女提出一个一个列出来,再讨论解决方案,LZ认为应该先将问题分为几个大类再讨论,本来就是小纷争,也无伤大雅,既然她坚持,为了团队和谐,我也就妥协了,关键是她说话时的语气和语调让我无法接受(我也无法和各位详细描述,可以参考甄嬛传夏常在),我当时内心一万头羊驼,却依然得面带微笑,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在以上场景重复了几次后,直至她把大部分时间浪费在第一个问题上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她不是做leader的料,我不能就这样被她拉下水,当然我也没有抢夺leader的位置,因为情况不允许,那将会把大量时间浪费再和她的口舌之争上,所以我迅速整理了自己的思路和主要的发言点,时间马上也就结束了,其他的只能展示和提问的时候再临场发挥。顺便提一下另外两个男生,博士是墙头草,谁说的都对,没有建设性意见,另外一个压根就没怎么说话;接下来就是两组分别展示,时间结束的时候我们的讨论其实还没有进行完,遗留了最后一个问题以及分工,面试官让我们自己选哪组先,我当时想肯定是另外一组啊,因为我们没有完成讨论,正在我还在想的时候,海归女已经站起来了,说道:“我们先来吧”,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接着她就blablabla…,将我们讨论的大部分框架陈述出来了,她可能以为谁说的就是谁的功劳吧,她一个人的展示用了将近一半的时间,面试官很认真的听,随后也问了一些问题,高潮来了,海归女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于问题只能重复她记下来的框架,所答非所问,甚至是坚持错误的观点。

举个栗子,对于四家工厂定价不一致,我们的方案当然就是统一定价。

面试官问道:你说统一定价,是指什么?

海归女:统一价格

面试官:这不可能做到,各地市场情况不一样。

海归女:虽然开始比较难,但我们可以逐渐缩小差距,根据当地水费进行调整。

面试官:你的意思是我在美国和非洲卖同样的价钱?

海归女:虽然不可能一下实现,但最终是这样的。

(面试官摇头)

此时LZ终于找到了发泄口,礼貌的举起了手说,“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补充

一下,我的队友可能没有表达清楚。我们所谓的统一定价,是指统一这四家厂商的定价原则,无论在哪个市场,不能出现同一集团下的产品价格不同的情况,而不是说我们在全世界都卖同一个价钱。”面试官随口说了句“thatmakes sense”,我知道我迈出了第一步。

1月29日更新

面试官问完她问题已经过去了大概10分钟,在她发言的过程中,我和博士赶快匆忙进行分工,我第二个展示,首先站起来代表埃森哲向客户问候,因为此时面试官就是客户,要自然大方并且专业,而不是像在表演。接下来陈述我负责的以小部分,刚说了一半,面试官打断问了个具体的问题之后,就到时间了。此时我还没有说完啊,我们还有2个小伙伴啊,宝宝心里苦,但宝宝说不出来啊,还好其中一个面试官说因为提问耽误了一些时间,所以额外再给我们5分钟,我迅速将自己的部分压缩,将主要内容讲完了。接下来就是另外2个男生,每人没有说几句,面试官也没有再提问。;之后就是另外一组的展示,她们看起来时间把握的比较好,已经将主要框架写在旁边的板子上,并且分工详细,可见组内把握时间的作用有多大,另外一组每个人都没有出太大的错误,表现中规中矩,对于面试官的提问虽然没有出彩的回答,但至少没有出现像我们组那样的错误,但他们有一个我认为的缺憾,就是在将面试官作为客户时,表现的很不专业,甚至有人笑场,实在是太不可取,毕竟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场合;再接下来就是面试官后续的针对2组的提问,都是围绕案例的。对我们组,大概提了2个问题,第一个是针对大框架,海归女进行了回答,还是把她的稿子又念了一遍,面试官不甚满意。第二个问题,她也回答了一些,之后我和另外两个男生进行了补充,最后海归女又站起来补充,其中一个面试官说,“对不起你们的时间到了,我们还有另外一组,你就不用补充了”,那时候我觉得她挺尴尬的,不过我是心理暗爽。隔壁小组案例是互联网金融,组员表现依然平稳,面试官进行了一下点评就结束了提问环节,之后让我们提问,大家问了一些面试常问的问题,正好到了3点40,一分钟都不差的结束了这场面试。结束了,按照惯例大家依然建群,然

后就各自回去。

对于这场优雅的撕逼,总结以下这些经验:首先,做好准备,各个方面都

要准备,自我介绍多练习几遍,尽量自然,着装一定要正式,女孩子们画个淡妆,让自己更加自信也看起来更职业,还有就是心态上的准备;其次,在面试过程中一方面是考验智商,就是要把握好机会,虽然多说话不一定会成功(参见海归女),但是不说话一定会失败(参见本组另一名男生),所以制胜的关键是--

把握机会、言之有物,另一方面则是考验情商,即面试过程中注意把控自己的情绪,虽然这是一场撕逼,但是要优雅,如果你面试过程中遇到和海归女一样的人,切记这是你的机会,所以要忍住,你要记得你是来干什么的,你是来面试,求一

个机会,而不是和一个萍水相逢的人争个高低,TA自寻死路,你就不要一路尾随了,如果你能力挽狂澜,将整个队伍带回正轨,那么你很厉害,我相信你一定能被面试官留下,如果你没有这种能力,也一定要使自己保持一份清醒,让面试官看到,你在乌烟瘴气的团队中是个不一样的存在,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我保证你至少不是最先被刷掉的人,至少不会比你猪一样的队友先;最后我强调一个词,职业感,对于案例的具体内容和解决方案,我敢肯定面试官根本就不指望我们能给出一个多门完善的结果,毕竟我们就是一群初出茅庐的孩子,而且在仅有的半个多小时里,若是能做出什么,简直是对埃森哲做这个案例的整个团队的侮辱,那面试官在看什么呢,他们在看你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包括面试官刁难你的问题及队友的跑偏时候你的做法,另外一个就是看你的言谈举止,即所谓的职业感,这是个很抽象的概念,我理解的是,既包括你在讨论过程中是否尊重他人,发言过程中和大家的互动,讲话的速度和眼神,也包括别人说话时的聆听(这个要写个ps.如果我没有听海归女的展示和回答,我就不知道面试官在问什么,也就没有脱颖而出的机会,但队友在讲的时候注意听,不是让你拆队友的台,虽然我是这么干的,谁叫队友奇葩呢,更多时候是队友有时候紧张或者忘记什么,你能善意提醒,这个对整个团队和个人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这个经验是EY的M告诉我的。)

一面后记:面完在一层大厅,我和另一贸大校友上完厕所和海归女再次相遇,我本来想打个招呼,但她既不屑又仇视的看着我,那我也就算了,毕竟who care?

3月9号更新

之后一直等了2周,到12月30号接到了2面通知,中间还以为没有希望了,知道A家不容易进,也就没有太在意,当然了内心还是抱有一点点幻想的。通知1月4号下午去面试,中间正好是元旦假期,搜了一些资料,看很多过来人说,就是结合宝洁八大问,针对你的经历进行详细面谈,所以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准备,结果也确实如此。当天去的早了点,面试官在面前一个人的时候又耽误了几分钟,所以多等了会。面试官是一位男士,还算随和,不是特别紧张,先是向我自我介绍,说是能源线的,告知我如果我能通过面试的话,将来也会在能源线做事。之后是我自我介绍,然后就是根据实习和学习经历问了一些问题,例如成就、困难、老板评价什么的,这里有一些经验就是,面试官会问的很详尽,比如你则么解决困难的,通过什么方法,用了哪些资料和技术手段,所以最好不要瞎扯,可以根据需要在真实经历基础上进行润色。大概面了40多分钟,加上后来问我有没有什么问题,然后向我介绍了咨询这份工作等,再根据HR要求问了是否确定base什么的,就结束了。关于二面,个人认为LZ表现一般,没有出彩也没有失误。想告诉大家的,就是二面非常关键,是业务上的老板想看到你的一些特质,是否适合做这份工作,不在于你是否优秀,而是是否合适。所以大家进行准备的时候,要明确他想知道的点,围绕这些进行组织答案,现场面试的时候要有条理、有逻辑的陈述。

之后两三天收到电话,说是二面通过,以为直接通知三面时间,没想到还要参加一次笔试,也就是8号。网上关于笔试的资料比较少,也没有确定说考什么,所以LZ准备了行测。。。当天去考试一组大概是11个人,考1个小时,卷子发下来才知道是考案例,中英文各一个,是具体的咨询案例,包括谈合同和做咨询,让你答出具体步骤和依据什么的。

考完之后觉得自己答的还可以(事实证明你自己觉得的东西是不靠谱的,哈哈哈),还认识了清华一漂亮妹子,彼此留了微信,以便联系。

之后第二周就陆续听到有人close interview的消息,清华妹子也三面了,但当时我俩还不是一个岗,她是TC我是MC,我左等右等终于在19号左右得到三面通知,但是据说面试官没有时间,所以只能视频面试,告诉我按照skype软件,正当我欢欣鼓舞的时候,下午大街网打电话来说,需要延后半小时,因为面试官比较忙,我说可以。当天晚上,又来电话说,面试官实在没时间,要取消这次面试,问我是否可以,我能说什么呢?!我说那我什么时候面呢,HR说可能要等面试官回来安排f2f面试,我说那我还是有机会的吧,她说当然。。。

之后我就等啊,等啊,等的西湖的水都干了,也没有等到后续安排,因为快到年底准备回家,就打电话问HR,她转问了A家HR,说可以正常回家,我就收拾回家了,期间听清华的妹子说她被调到MC,又面了一次。大年28的时候,听清华妹子说收到了电话Offer,当时心里一凉。年后上班开始就一直在等电话,回到北京,也没有任何消息,打电话到大街网,说是年后A家不再与他们合作,后续通知都是A家自己做的,然后就一直到现在了。。。前几天托在A家的师姐问了问,说是该发的基本都发了,没有拒信,除非是后续补招了。

走到这一步也只能说是命运了,原本安排的三面都没有了,哈哈。

LZ自知已经没有希望了,准备下周去PwC交三方。把这心路历程写下来,一是纪念,而是回馈,毕竟在论坛借鉴了那么多人的经验,也该分享。希望大家都能收获理想的工作。

全球价值链演变

全球价值链演变 一、全球价值链概念 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购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当前散布于全球的处于价值链上的企业进行着从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交货、消费、售后服务、最后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 二、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演变 1、价值链(Value Chain)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众多学者相继提出价值链理论。1988年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在《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一书指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在《竞争优势》中,波特还突破企业的界限,将视角扩展到不同企业之间的经济交往,提出了价值系统(value system)概念,这是全球价值链概念的基础。在价值链的组成中,供应商具有创造和发送用于企业价值链之中外购投入的价值链,即上游价值。许多产品在到达顾客手里之前需要通过销售渠道的价值链,即渠道价值。企业的产品最终会成为其买方价值链的一部分,即顾客价值。这样,从上游价值到买方价值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系统。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 2、价值增加链(Value-added Chain)。 科洛特(Kogut,1985)在《设计全球战略:比较与竞争的增值链》中用价值增值链(value added chain)来分析国际战略优势。科洛特认为:“价值链基本上就是技术与原料和劳动融合在一起形成各种投入环节的过程,然后通过组装把这些环节结合起来形成最终商品,最后通过市场交易、消费等最终完成价值循环过程”,“在这一价值不断增值的链条上,单个企业或许仅仅参与了某一环节,或者企业将整个价值增值过程都纳入了企业等级制的体系中”。科洛特还认为,国际商业战略的设定形式实际上是国家的比较优势和企业的竞争能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国家的比较优势决定了整个价值链条各个环节在国家或地区之间如何配置的时候,企业的竞争能力就决定了企业应该在价值链条上的哪个环节和技术层面上倾其所有,以便确保竞争优势。他也把价值增加链表述为一个过程:即厂商把技术同投入的原料和劳动结合起来生产产品、进入市场、销售产品的价值增值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单个厂商或许仅仅参与了某一环节,或者厂商将整个价值增值过程都纳入了企业等级制的体系中等,厂商的各种活动与技术都会同其他的公司发生联系。与波特强调单个企业竞争优势的价值链观点相比,这一观点比波特更能反映价值链的垂直分离和全球空间再配置之间的关系,因而对全球价值链观点的形成至关重要。 3、全球商品链(Global Commodity Chain,GCC)。

1001 全球价值链与中国制造

全球价值链与中国制造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张岩贵陈晓燕 发布时间:2010-01-11 《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 摘要:本文论述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理论,作者对全球价值链理论中两个类型的全球商品链进行了补充,将两类商品链扩大为三个类型的商品链。这一结论有助于我国制定更细致更符合产业实际的外资政策。论文指出,在三角生产关系条件下,以投资自由化政策放任NICs对我国进行FDI是不正确的。论文指出发展中大国进行重要产业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合理性,并以全球价值链理论为借鉴,认为我国仍需跨越传统的产业思维以便今后全面和真正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论文还把前人的“6+1”修正为“7+1”。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理论,中国制造,三角生产关系 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理论可以说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特殊的产业理论。说它特殊,是因为这是一种关于跨国公司组织国际生产和分工的理论,它至今还没有整体地进入学者们心目中的当代跨国公司新理论中,也尚未进入传统的产业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中。然而,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理论对于发展中东道国却蕴含着头等重要的企业战略意义和国家产业政策意义。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全球价值链与中国制造的关系作一番陈述。 一、有关全球价值链的既有主要理论 1.波特和科古特的价值链概念 价值链概念最早见波特(Michael K.Porter)1985年出版的《竞争优势》一书,价值链指的是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生产最终交易的产品(或服务)所经历的增加价值的、相互连接的诸环节,包含商品(或服务)在形成过程中所经历的从原料到最终消费品的一切环节(阶段)。诚然,波特也没有说这个价值链只

全球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原因 ?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大大消除了跨国生产布局的制度性障碍 ?信息技术革命大大推动了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形成。 ?运输技术的进步大大降低了货物跨境流动的成本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性竞争,为了不断维持并加强自身的竟争优势,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开始了基于价值链的全球布局。 这种布局突破了以往从企业整体层面出发的限,转而以价值链环节为分析对象,通过深入研究不同环节独特的价值创造功能及与其相匹配的要素需求,从而把不同的价值活动配置到全球适应该环节的最优区位,达到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区位优势转化为企业价值链特定环节竞争优势的目的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定义: ?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购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 ?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当前散布于全球的处于价值链上的企业进行着从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交货、消费、售后服务、最后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 全球价值链理论解释了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过程在全球经济中的布局。一般来说,全球价值链被分成三种类型的环节:技术环节,生产环节以及营销环节。 ?技术环节,处于价值链上游,包括研究开发、创意设计、生产及加工技术的提高和技术培训等环节。技术环节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优良的试验设施、雄的资金实力等不易获取的要素,并且需要承担研发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因此,研究开发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在价值增值中起决定性作用。以电脑行业为例,著名的芯片制造商Intel通过其强大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垄断,牢牢占据着全球价值链中的技术环节,从而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得极大的附加价值。 ?生产环节,处于价值链中游环节,包括后勤采购、母板生产、系统生产、终端加工、测试、质量控制、包装和库存管理等环节。 ?在科技、教育和金融发达的今天,多数产业都发展到了成熟阶段,生产规模化,因此,生产环节所需要的要素都是比较容易获得的。 ?中国大多企业处在这一环节。 ?营销环节,处于价值链的下游,包括销售后勤、批发及零售、广告及售后服务等环节。在日趋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谁控制了销售渠道谁就控制了市场;谁最先敏锐捕捉到消费者的信息,提供优势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谁就能控制市场份额,获取最终产品增值。 ?要保持全球产业竞争优势,关键是掌握该产业全球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 ?加工制造位于产业链附加值曲线的最底端,利润相对薄弱,企业如果要获得更多的附加值,就必须向两端延伸——要么向上游端的零件、材料、设备及科研延伸,要么向下游营销端的销售、传播、网络及品牌延伸。总体

全球价值链与跨国公司战略管理

全球价值链与跨国公司战略管理 摘要:跨国公司的2l世纪经营战略是面对世界市场竞争态势,以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来获得最佳利益的战略。为了实现跨国经营战略,公司从重大经营决策、资源配置决策两方面进行调控,并在组织结构形式、内部管理体制上进行变革,采取多样化的管理体制来适应新世纪的市场挑战,以占领最大的市场份额。全球经济一体化中跨国公司的战略管理是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的总体性管理,它要依据公司的长期全球目标与规划进行,要解决如何建立持续竞争优势、确定经营领域、处理市场竞争互动关系、搞好公司内部配套管理等问题。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转变彼此间的相互迎合,促使国际分工合作趋向深化。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和跨国公司的战略管理出发,作简要分析。 关键字:全球价值链跨国公司战略管理产业整合 一.背景分析 跨国公司战略是指公司面对激烈变化的经营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而战略管理则是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的总体管理,是公司制定和实施战略的一系列管理决策与行动。其核心问题是使公司自身条件与环境相适应,通过对实施战略过程及结果的评价、控制,以确保公司自身目标的有效实现。 面向21世纪的跨国公司战略管理,既是一项总体性谋划,又是一种新型计划管理过程。据美国学者西蒙斯·罗伯克(Syoions·Norbert)等人的看法,就是在“做出重大业务决策时,据以考虑全球性的机遇,抉择以及展望公司未来的整体效果的计划。”也就是说,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与公司的长期、全局性计划两者密不可分。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迫于竞争压力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到八十年代达到高峰。伴随着分工深化,产品的价值创造体系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垂直分离和整合。产品价值创造体系的再构导致其各个价值环节重组到全世界范围内的不同空间,逐渐形成了全球价值链。 二.跨国公司管理战略 在一般情况下,跨国公司的战略管理过程可分解成7个步骤,即企业使命、目的和目标、战略态势分析、战略方案制定、战略的选择与评估、战略计划实施、战略调整与控制在经济活动中,组织的存在经常是为了要在一个较大环境中完成某些事情,其特定目标或使命开始时都比较清晰,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也许会随着组织的成长、新产品的增加以及新市场的开拓,使得使命变得模糊不清。因此明确企业使命是进行战略管理的第一步。 至于公司长期战略的拟定,则以公司总体目标前提。现代跨国公司的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公司的基本经营哲学,它表明公司性质、指导原则以及公司高层决策者的理念。包括对盈利、履行职能以及公司发展基本方向的看法。第二个层次是公司基本任务,它表明跨国公司经营的范围、性质与总目标。第三个层次是公司综合目标和具体目标,综合目标是在基本经营哲学指导下,公司在计划期内所欲达到的目标,例如加强全球性经营活动,进入新兴的尖端技术领域,为利用当地经营人员来管理国外子公司等。具体目标包括利润指标、投资收益、销售份额、市场占有率、股份红利、质量控制、降低成本、产品研究、人事安排、公共关系、环境保护等等。另外,除了公司本身的目标外,还需要兼顾与公司利益相关的目标,如客户、职工、供应商、东道国利益等方面的目标。 三.全球价值链分工 通常来说,产品价值链包括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和运输等环节,而生产环节又可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环节。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加工程度的日益提高,价值链增值环节逐渐增加,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市场的不断延伸,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完全依靠企业内部生产协调的成本逐渐增加,甚至超过市场交易成本,价值链整体运作的效率明显降低。在

全球价值链下的国际分工与中国制造的发展

全球价值链下的国际分工与“中国制造”的发展 ——基于国富论思想的现实意义 陈奕奕*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管理 110136) 摘要:从《国富论》前三章的分工思想角度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进行浅析与探讨,并论述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并为我国制造业逐渐融入到全球价值链当中,提高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国富论全球价值链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 一、引言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跨国公司将产品价值链分割为研发、设计、原材料与零部件生产、成品组装、物流配送、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若干个独立的环节,并将每个环节配置于全球范围内能够以最低成本完成生产的国家和地区,因而这种国际分工被称为全球价值链分工。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分工参与国承担的是产品价值链某些工序或环节而不是整个产品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各国生产并出口的是产品的价值链环节,根据其承担环节对产品价值增值的贡献分享贸易收益。长期以来,中国凭借丰裕的劳动力要素和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专业化从事全球价值链中的劳动密集型环节(比如加工和装配等),成为最终产品的出口国。尽管随着中国贸易模式的转变,加工贸易占比逐渐减低,但仍然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长期以往,中国制造业将面临着被锁定在低附加值环节和被边缘化的风险。那么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格局下,如何协调好参与价值链分工和分工地位的关系,关系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制定,是实现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文献综述 关于全球价值链分工下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的研究,已有文献有以下几种。如金芳(2008)认为,国际贸易规模和出口品的行业结构是判断一国国际分工地位的经典指标,研究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分工地位,应从其出口产品进行分析。R.Koopman.et al(2010)提出国际分工地位指标,从增加值的视角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国际分工地位。刘遵义等(2007)构建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以此计算一个国家单位出口品的完全国内增加值系数和对就业的完全需要系数,以判定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黄先海、杨高举(2010)进一步指出,全球价值链中的国际分工地位集中体现为对外贸易的获利能力,即出口产品中包含的由国内生产所带来的增加值以及对该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国内完全增加值)。张会清、唐海燕(2011)以中国制造业部门作为研究对象,对产品内国际分工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这种新型国际分工模式是否产生了技术升级效应。研究发现,产品内国际分工从进口与出口两方面共同促进生产率增长,但出口的贡献更大。王岚(2014)利用国际分工地位指标,测算出中国制造业各行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并探讨了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黎峰(2014)从行业层面分析了要素禀赋结构升级对贸易利益的影响,发现我国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与贸易收益呈现出明显的三次型关系,且随着垂直专业化率的提升,要素禀赋结构升级对贸易收益的影响逐步增强。 *陈奕奕,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管理专业,Email:chen.yi.7@https://www.360docs.net/doc/2c7940220.html,,通讯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南大街58号辽宁大学内,邮编:110136。作者感谢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郭广珍教授的有益评议,文责自负。

埃森哲 - 供应链在亚洲获成功的7种方法

供应链在亚洲获成功的7种方法 亚洲是世界上最有活力、最多样化的市场之一。这种情况肯定将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从供应链的观点来看,它也是最富挑战性的市场之一。 亚洲的供应链挑战清楚地表明,在亚洲改善供应链并非易事。不过,仍然可以做到。本研究报告列举了7种机遇,在亚洲运作的企业可以通过抓住这些机遇大大提高他们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这7种机遇是:战略化和最优化、实现功能最佳、整合需求和供应、整合技术和系统构架、针对供应链的效率进行组织和考评、灵活获取各项能力、延伸供应链。 亚洲的各种差异性使得为一个以上的集团或商业环境提供相关的解决方案这一任务复杂起来。由于这个缘故,上面提到的许多机会必须根据各个国家、各个企业和各个供应链的具体情况加以利用。 还应当指出的是,对7种机遇的编号是有意识地这样做的,为的是提供一个逻辑顺序来处理供应链的任务,决定哪一种方法可行。对于那些受制于欠发达的基础设施和严格受政策限制的企业来说,只要将基本的工作做好就是一个巨大的成熟。对于另一些在比较先进的环境中运作的企业来说,比较适宜的目标可能是,使供应链协调工作,并把电子集市的网络联系起来。不过,最大的可能性是,在亚洲各地经营的跨国企业必须同时处理这两种情况。 如图2所示,企业在追求供应链效率的时候,还必须遵循一条明确的途径,在亚洲,尤其是如此。因为那里的工作环境各异,而现代化程度较低,所以基本的基础系统和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而,开发和掌握核心能力对在亚洲经营的企业来说,便显得尤其重要。这些核心能力包括:有一致性的流程和程序、整合的信息技术、准确可靠的数据、明确的衡量尺度和对人员的精心管理。因此,真正的领导者和创新者毫无疑问必须采取一种逻辑的、渐进的方式对供应链进行改善,他们会寻找能够做得更快、更好的方法。 机遇1:战略化和最优化 亚洲的企业往往在缺少一种有协调性、指导性的供应链战略的情况下开展多个供应链项目。事实上,在这个地区,有这样一个区域性战略的企业很少。这种做法的问题是,它所产生的改善效应是很有限的。如果不在一个比较广泛的、明确界定的战略指导下执行供应链的改善计划,那么,它们的影响就会被冲淡,被局部化,而且很容易消失。 然而当有一个比较广泛的战略进行指导时项目就会硕果累累,例如,从库存成本的减少、库存可见度和控制程度的改善,到运输结构的大大优化。再者,一个比较战略化的供应链处理方式可以导致税收和关税的优化,并改善对周期末产品的管理,从而减少库存的过时。这在亚洲可能意义重大。但是,迄今为止,人们很少为此作出大规模的努力。在亚洲,有些企业注意制定战略和优化自己的网络,他们在网络和库存方面实现了10%-40%的节约。更重要的是,这些企业通过调整和优化他们的供应链,使收益和市场份额增加了2%-5%。 为了实现这些好处,亚洲的企业必须判定什么东西能够真正使供应链发挥优势,什么东西能够使他们的客户得到真正的利益,并按照这个思路安排他们的供应链。作为这项努力的一部分,他们必须根据总的战略调整所有的能力、流程和结构。应当在总的网络设计的范围内协调采购、生产、配送和补货等方面的计划,以保证资源和资产的优化配置并降低服务费用。因税收体制的差异造成计算的困难,及因制度不同对自制和外购的决定产生了影响,从而证明利用有效的优化工具是必要的。然而,迄今为止,网络优化工具在亚洲的使用非常有限。 鉴于地理、语言、文化、风俗习惯、规章制度和税收关税体制等方面的差异,大多数泛亚供应链战略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延迟”。事实上,由于缺乏在各个当地市场的包装、

全球价值链和附加值贸易统计的发展

全球价值链和附加值贸易统计的发展 摘要: 全球价值链的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全球供应链把生产网络上的国家紧密联系在一条价值链上,生产者服务则是连接供应链的重要纽带。在此背景下,世界权威机构正在大力推动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并取得了较大进展,将其作为全球价值链下对世界贸易统计的一种新的核算方法。在附加值贸易统计下,世界贸易构成以及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发生结构性变化。于是,各经济体不断扩大自身的附加值贸易,进而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和收益。全球价值链的不断演进与扩散效应,将对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投资和跨国生产产生深刻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附加值贸易统计;政策含义 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s ,GVC )成为当今世界贸易和投资领域的主要特征。全球价值链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也改变了国家间的贸易、投资和生产模式。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受全球价值链以及当前世界先行的商业和法规环境、新技术、公司观念和战略、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国际生产分割(Fragmentation of Production )现象出现了。在新型国际生产体系中,国际组织和政策制定者将弥合传统规则制定和经济现实的隔阂。例如,OECD 和WTO 正致力于对国际生产分割进行规模、本质和结果的综合统计和分析工作。UNCTAD 也开始实施与之相关的投资发展方面的新研究。 技术、体制和政治变革的综合作用导致了全球生产和贸易网络兴起,进而影响到贸易模式。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全球价值链,但是参与程度依赖于供应链上下游的关联程度。在此过程中,附加值贸易(Trade in Value Added )统计成为准确衡量各国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得经济利得的一种更好的核算方法。这种新的核算方法将改变传统的贸易统计结果,还原国际贸易的真实规模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目前,世界上许多研究机构正纷纷开展测度附加值贸易的研究项目,估算方法也在不断演进。 全球价值链的发展给世界贸易和投资带来了不少政策启示。不断推进的国际生产分割也具有很重要的政策含义,包括强调参与价值链的国家若要获得经济收益,就必须具有开放、透明的贸易和投资政策,以此吸引外国供应商、国际投资者和国内生产者。因此,如何更好应对变化世界中的全球价值链与生产网络发展趋势,是各国制定贸易和投资政策的主要依据。 Feb 25 th , 2014 马涛 matao@https://www.360docs.net/doc/2c7940220.html,

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实际应用

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实际应用 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实际应用 2015-09-26 07:38:00 来源:数据观 手机看新闻扫描到手机楼盘消息早知道扫一扫,用手机看本文更加方便的分享给朋友评论 当前,全球范围内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随着互联网和信息化的发展,在云平台、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的支持下,率先在美国“智慧星球”概念下诞生的“智慧城市”,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和选择。 一国外案例 自21世纪初期,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先一步开展了智慧城市的实践,诞生了许多经典案例。 1. 迪比克 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也是世界第一个智慧城市,它的特点是重视智能化建设。为了保持迪比克市宜居的优势,并且在商业上有更大发展,市政府与IBM合作,计划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城市的所有资源数字化并连接起来,含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进而通过监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智能化地响应市民的需求,并降低城市的能耗和成本。该市率先完成了水电资源的数据建设,给全市住户和商铺安装数控水电计量器,不仅记录资源使用量,还利用低流量传感器技术预防资源泄漏。仪器记录的数据会及时反映在综合监测平台上,以便进行分析、整合和公开展示。 2. 纽约 通过数据挖掘,有效预防了火灾。据统计,纽约大约有100万栋建筑物,平均每年约有3000栋会发生严重的火灾。纽约消防部门将可能导致房屋起火的因素细分为60个,诸如是否是贫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房屋建筑年代是否久远,建筑物是否有电梯等。除去危害性较小的小型独栋别墅或联排别墅,分析人员通过特定算法,对城市中33万栋需要检验的建筑物单独进行打分,计算火灾危险指数,划分出重点监测和检查对象。目前数据监测项目扩大到2400余项,诸如学校、图书馆等人口密集度高的场所也涵盖了。尽管公众对数据分析和防范措施的有效性之间的关系心存疑虑,但是火灾数量确实下降了。 3. 芝加哥 通过“路灯杆装上传感器”,进行城市数据挖掘。在人们的生活里,无处不在的传感器被应用在了芝加哥市的街边灯柱上。通过“灯柱传感器”,可以收集城市路面信息,检测环境数据,如空气质量、光照强度、噪音水平、温度、风速。芝加哥城市信息技术委员会提供的资料表明,“灯柱传感器”不会侵犯个人隐私,它只侦测信号,不记录移动设备的MAC和蓝牙地址。在今后几年“灯柱传感器”将分批安装,全面占领芝加哥市的大小街区,每台传感器设备初次采购和安装调试成本在215~425美元之间,运行后的年平均用电成本约为15美元。该项目得到了思科、英特尔、高通、斑马技术(Zebra Technologies)、摩托罗拉以及施耐德等公司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4. 西雅图 利用数据节省电力能源。该市与微软和埃森哲(Accenture)合作了一个试验项目,以减少该地区的能源使用。该项目收集并分析从市区建筑物管理系统中得来的众多数据集,通过预测分析,找出哪里可以减少能源使用,或者根本不需要使用能源。项目的目标是将该地区的电力消耗减少25%。 5. 伦敦 利用数据管理交通。在2012年奥运会期间,负责运行伦敦公共交通网络的公共机构“伦敦运输(Transport for London)”,在使用者增加25%的情况下,使用收集自闭路电视

《全球价值链与我国贸易增加值合算报告》解读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政研室主任沈丹阳对《全球价值链与我国贸易增加值合算报告》 进行解读 2011年起,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委托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成立课题组,开展我国贸易增加值核算及相关议题的系统研究。课题组对2010-2012年我国与六大贸易伙伴的贸易增加值、就业拉动等情况进行了核算,完成了《全球价值链与我国贸易增加值核算报告》(以下简称《核算报告》)。日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政研室主任沈丹阳对《核算报告》进行了解读。 一、与传统贸易统计相比,贸易增加值核算的意义是什么? 答:贸易增加值核算方法,能客观反映出口对GDP的拉动作用和各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利益分配。2012年我国出口总值为22391.5亿美元,约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7.2%。若以增加值核算,2012年我国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为14335.8亿美元,仅占当年GDP的17.4%左右。 据核算,在双边贸易中,我国对美国、韩国和日本每1000美元出口中增加值含量较低(2012年分别为585、587和599美元),而对印度、东盟和欧盟单位出口的增加值含量相对较高(2012年分别为695、661和631美元),其中加工贸易出口比重的高低是造成出口增加值在国家间差

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我国每1000美元进口给贸易伙伴带来的增加值来看,给美国带来的增加值最高(2012年860美元),其次是日本、印度、欧盟和韩国(2012年分别为790、779、740和571美元)。2012年,以增加值核算的中美贸易顺差、中欧贸易顺差、中印贸易顺差分别下降54%、56%和36%左右。 二、我国贸易增加值的拉动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答: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大,虽然整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但单位出口对增加值的拉动作用逐步增加。我国单位货物贸易出口的增加值总体偏低。2012年,我国每1000美元货物出口的增加值为621美元,美国为850美元,欧盟、日本则介于700-800美元之间。随时间看,由于中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逐步提高,部分过去主要依靠进口的零部件被有性价比优势的国内产品所替代,中国单位出口对增加值的拉动作用逐步增加。2002年我国每1000美元出口的增加值约为551美元,2007年上升为591美元;2010-2012年,我国每1000美元货物出口的增加值分别为605美元、616美元、621美元,逐年递增。其中加工出口2002年、2007年和2012年分别为305美元、367美元、386美元,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价值提升。这个趋势今后可望继续保持。 从商品类别来看,农业、纺织服装、食品、家具制造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单位出口(以1000美元计)的国内增加值含量较高(800-900美元

埃森哲供应链业务流程外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埃森哲供应链业务流程外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帮助客户优化自身的供应链,赢得竞争优势,为企业在通往卓越绩效之路上实现业务增长奠定基础。在当今经济环境下,企业愈发关注降低运营成本和改善流动资金,因此采用该项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埃森哲卓越绩效企业研究表明,卓越绩效通常与卓越供应链密不可分,在当今经济环境下更是如此。想要实现“卓越”绝非易事,如今的供应链非常复杂,对于多地运营的全球性企业来说,情况就更为严峻。 不得不说,许多公司的预测和需求管理能力是其软肋所在。因此,他们总是库存过多,从而导致成本过高,而服务水平却比预期要低。这样的企业同样无法迅速适应供应链需求的变化,其自身流程也往往模糊不清或无法统一。 越来越多拥有远见卓识的公司转向了外包服务。这些公司将特定的供应链管理业务流程外包给埃森哲,从而改进了供应链的绩效和成本管理。埃森哲帮助这些公司在轻松应对近期成本压力的同时采取明智的长期措施,以支持未来的整体业务发展,帮助它们为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做好准备。 埃森哲凭借超过二十年的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外包经验,引领供应链管理外包市场,积极开拓创新。通过供应链管理外包,埃森哲为客户提供各项重要的优势能力: ?实施核心供应链管理的能力 ?单点问责制 ?严格的服务人员甄选、入职和培训过程 埃森哲与石油、高科技和零售行业内的领先企业签订了具有突破性意义的服务协议。目前,埃森哲负责为约20家世界一流的企业和组织管理和运作供应链管理职能,为它们带来了以下收益: ?将一家高科技零售商的产品供应能力提升13%至93%,同时使流动资金增加了3600万美元。 ?为日本某领先高科技制造商减少了25%(接近40亿美元)的供应链成本,同时将缺货率从9.4%降至2.1%。 如欲了解如何借助埃森哲供应链流程外包服务来节省成本,改善运营,让贵公司走上卓越绩效之路,请联系我们。 埃森哲提供贯穿企业整个供应链的综合性外包服务,包括: ?需求管理 ?供应管理 ?运输管理 ?物料管理 ?生产管理 ?绿色供应链 ?财务供应链 埃森哲供应链业务流程经营外包服务还可与埃森哲采购业务流程外包服务及供应链应用系统托管实现无缝捆绑,提供端到端的供应链服务,帮助客户高效掌控支出,大量节省采购成本。

全球价值链研究新进展

收稿日期:2010-08-23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湖南省加工贸易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实证检验及对策研究”(07A041)作者简介:许 南(1975-),男,湖南长沙人,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李建军(1978-),男,湖南宁乡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商学部讲师。 一、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全球价值链(GVC )框架为进一步分析全球经济提供了 全新的角度。Gereffi 等对GVC 框架进行了广泛地描述(如Gereffi and Korzeniew icz ,1994;Gereffi ,1995,1999,Geref-fi ,2005),其贡献是试图对跨边界、以企业为基础的交易和他们之间关系的一些社会体系类型进行实证研究并发展它。GVC 分析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获得了巨大发展,建构了一个涉及全球范围的分析框架。GVC 分析对如产业 升级、科技转变、 职业变动、市场扩张以及贸易模式等的研究显现了非常重要的洞察力。 1.参与主体在Ernst (2001)提出的基于“网络旗舰”的全球生产网络 模型中包含两类参与者:领导厂商(leader firms )或称旗舰 公司(flagships ),本地供应商(local suppliers )。“旗舰”指的是主导全球生产网络的跨国公司,分为“品牌领导者”和“承 包制造商”两种。旗舰企业位于全球生产网络的核心, 其企业战略直接影响到低端参与者的生产、发展战略和网络位置,而后者则不会影响到旗舰企业的战略。旗舰企业通过对“稀有资产”的控制,以及对不同网络节点间的交易和知识 交换的协调获得优势地位(Gereffi ,1999)[1] 。本地供应商可 以分为“高层供应商”和“低层供应商”两种。前者充当旗舰 企业与本地底层供应商之间的中介, 除了核心R&D 和战略营销活动外,几乎可以承担整条价值链的所有活动, 有时甚至会承担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功能。而低层供应商一般不与 全球旗舰企业建立直接的联系,主要与本地高层供应商发生互动。 2.驱动机制 Gereffi (1999) 对GVC 类型进行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区分,依驱动机制的不同GVC 分为以生产领域的产业资本作为动力的生产者驱动和以流通领域的商业资本作为动力的采购者驱动(我国学者翻译时也叫订户驱动、购买者驱动, 笔者倾向于用采购者驱动)两种类型。换句话说, 就是GVC 各个环节在空间上的分离、重组和正常运行等是在生产者或者采购者的推动下完成的。Henderson (1998)在此基础上对全球价值链的驱动力进行了更加深入地研究以后指出,生产者驱动指由掌握价值链上核心技术的发达国家主导企业投资来推动市场需求,形成全球生产供应链的垂直分工体系,并行使对不同环节的协调作用。该驱动机制GVC 的 战略价值环节在于研发、关键零部件制造等环节, 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如汽车、 飞机等属于这种类型。采购者驱动是指拥有强大品牌优势和国内销售渠道的国际品牌制造商、国际零售商通过全球采购或OEM 、ODM 等方式组织的国 际商品流通网络[2] 。生产者驱动型和采购者驱动型的GVC 的区别。张辉 (2006)在Gereffi 的基础上从动力源泉、核心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如表1所示)。 依表1,GVC 的驱动力因为其动力源泉不同,继而决定 了该价值链的核心能力不同, 分布的产业也有所不同。这就意味着一国要发展一个产业时,要先根据该产业价值链的驱动力去确定该产业价值链的核心能力,然后积极发展这 全球价值链研究新进展:俘获型网络的形成与突破对策 许 南1,李建军2 (1.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410081;2.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商学部,湖南长沙410205) 摘要:GVC 理论作为一种全球化条件下产业和贸易研究的新兴理论, 至今还没有整体地纳入当代跨国公司新理论体系中,也尚未进入产业经济学和产业组织学的教材中。但是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理论对于发展中东道国却蕴含着头等重要的企业战略意义和国家产业政策意义。其中, 俘获型网络治理关系成为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在现有国际分工格局下的既成事实,其现实困境证明GVC “升级”事实上是“伪升级”,只有构建基于国内市场空间的自主的国内价值链(NVC )才是根本出路。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俘获型网络;国内价值链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9(2011)01-0075-05 75

全球|北美大数据企业Splunk、Palantir业务及产品分析

全球|北美大数据企业Splunk、Palantir业务及产品分析 Wikibon 统计了2013 年全球大数据领域收入排名TOP 30 的公司,其中不仅包括IBM、HP 等传统综合IT 企业,也包括palantir、inrix 等专注于特定领域数据分析的新兴企业,我们尝试对该30 家公司进行归类分析,并探索各类别企业背后的一些共性的因素。传统IT 企业。以IBM、HP、dell、oracle 等企业为代表,该类企业具有完整的软、硬件产品线,并通过既有产品线、hadoop 等开源计算框架的融合,迅速构建出综合性大数据解决方案。 传统互联网企业。以google、amazon 为代表,本身具有雄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且数据源丰富,自身业务对大数据具有较强的需求。 传统咨询公司。以埃森哲、BCG 等传统咨询公司为代表,作为咨询业务的延伸,依赖于对行业的理解,面向企业输出大数据实施方案以及承担相应的数据分析职能等。 新兴大数据企业。以palantir、splunk 等为代表,依赖于融合的计算框架和强大的技术实力,并叠加对特定行业的深入理解,提供相应的数据分析服务,典型的技术、行业认知驱动。 新兴大数据企业依靠技术、行业认知快速崛起 完成上述的分析后,我们再回到产业链本身,沿着数据源、

基础软硬件设施、数据分析三个核心环节进行归纳总结。 数据源:单一的数据源业务难独立存在 在营收排名靠前的大数据相关企业中,我们并未发现单纯聚焦于数据源环节的企业,我们判断在现阶段,数据源环节仍和数据分析等环节实现紧密绑定,难以独立存在,在未来从事单纯数据源业务的企业可能逐步出现。从数据来源来看,以美国市场为例,目前已经形成了企业自有数据、商业数据、第三方数据等多种数据融合、互通的良好局面。基础设施服务:云计算和大数据相互促进,基础软件市场空间有限 我们观察到,云计算产业的大规模发展为大数据产业的崛起奠定了扎实的底层基础,同时市场对大数据产业价值的认可,也进一步推动云计算产业的规模化部署,两者互为促进。在基础软件业务部分,传统的数据分析软件和基于Hadoop、Nosql 的开源生态互为补充,开源软件部分,目前来看,Hadoop、Nosql 商业化产品市场整体空间有限,且发展缓慢,且商业变现周期漫长。以从事Hadoop 商业化产品开发的Hortonworks 为例,该公司自上市以来营收增长乏力,股价持续下挫。数据分析:新兴大数据企业的孵化池 作为上层应用环节,数据分析市场占比在整体大数据产业中无疑是最大的,其在产业中占比同时也客观上反映了产业的发展成熟度,这里聚集了大量的新兴大数据公司,比如知名的Palantir、Splunk 等,我们分析发现该类成功新兴

全球价值链的演变

全球价值链的演变 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这就是价值链。 “价值链”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一个企业众多的“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创造价值选择一个构建基块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实际上来自企业价值上的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尤其是能够长期保持的优势,说到底,是企业在价值链某些特定的战略价值环节上的优势。而行业的垄断优势来自于该行业的某些特定环节的垄断优势,抓住了这些关键环节,也就抓住了整个价值链。这些决定企业经营成败和效益的战略环节可以是产品开发、工艺设计,也可以是市场营销、信息技术,或者认识管理等等,视不同的行业而异。在高档时装业,这种战略环节一般是设计能力;在卷烟业,这种战略环节主要是广告宣传和公共关系策略(也就是如何对付各种政府和消费者组织的戒烟努力);在餐饮业,这种战略环节主要是餐馆地点的选择。虽然如前所述不同行业有不同的价值链,同一环节在各行业的作用也不相同,但是,对于具有较大规模的企业,例如跨国公司则可以通过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也就是核心能力在相关行业中进行扩散和移植,从而提高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跨国公司在国际营销活动中拥有全球跨行业营销的范围经济效应。这种范围经济效应是跨国公司通过最佳广度(范围)地使用通用型要素和资源而获得的。这种通用型要素可以是通用的生产设备、管理经验、营销技能和研究开发能力。由于在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几乎都能发现通用型要素的存在,那么,当两个行业的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也就是核心能力需要相同的通用型要素时,跨国公司就将自己在一个行业中的核心能力扩散到另一个相关行业,使得范围经济效应转化为范围经济优势。因此,跨国公司在一个行业的营销沟通活动中获得的先进知识、经验和技能,可以不需要很大的追加投资就能转移到其他相关行业。 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商品或服务价值的实现,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它涉及从原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它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当前,散布于全球的、处于全球价值链上的企业进行着从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出售、消费、售后服务、最后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全球价值链为研究经济活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它揭示了现代生产活动的相互关系。全球价值链的形成是国际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关于全球价值链的形成机制的研究,国内的研究仍不够深入系统。传统的研究认为,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后来赫克歇尔与俄林所发展出的要素禀赋理论和迈克尔·波特所阐述的竞争优势理论,成为解释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形成原因的假设前提和基本理论框架。不过,这也只能从宏观层面找到解释全球价值链形成的原因和机理。但从微层面看,这种分析框架具有相当大的模糊性和宽泛性。随着研究的深入,学术界普遍认为生产者驱动和购买者驱动作为全球价值链形成的两大动力机制。 1全球价值链形成的动因 一,现代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的发展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产业升级的战略转换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产业升级的战略转换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为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充分整合全球生产资源,而将最终产品的生产过程分解为不同工序、区段和环节,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空间配置,从而形成了以产品内分工为特点的全球价值链(GVC)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跨国公司按照自己的战略意图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构建、治理并控制着价值链上的各国生产厂商。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因为拥有廉价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被跨国公司嵌入到其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上,成为被治理者。尽管在嵌入过程中,中国获得了一些发达国家溢出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并且随着它们的产业链布局调整实现了出口产品的快速升级。但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始终是一个被动的参与者,随着中国在发达国家主导的GVC中嵌入得越来越深,嵌入产业越来越广,中国产业发展的主动性在不断减弱。从各国产业发展的历程来看,曾经以参与者身份加入到全球生产活动中的日本、韩国等国家,通过逐步培育起自己的跨国公司,形成自己的GVC,实现了经济的稳定增长,而同为参与者的一些拉美国家则因为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GVC,而长期被锁定在低端环节,甚至面临被踢出GVC的风险。打造由中国自己主导的GVC是跳出“悲惨增长”的陷阱,实现中国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

二、GVC的构建者与嵌入者的利润分配与产业升级 (一)GVC的构建者与嵌入者的利润分配 在全球价值链中,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营销、销售和售后服务等价值增值环节被分割开来,分散到全球空间。从完整的产品生产过程来看,分散在各环节上的厂商之间是一种相互依赖、互相合作的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价值的分配中它们是平等的。1992年,中国台湾宏基电脑创始人施振荣先生在描述个人电脑的各个工序附加值时提出的“微笑曲线”,直观而形象地阐述了GVC内部各功能环节间的价值等级特征。其中研发和营销是产品价值链中利润最丰厚的两部分,中间产品加工和组装是价值链中利润最微薄的部分。一般而言,处于“微笑曲线”两端的利润率均在20%以上,而处于底端的加工装配环节利润率只有5%。那些把持着“微笑曲线”两端的正是构建GVC的跨国公司。它们不仅凭借占据了价值链中较高的附加值环节获得了更多收益,而且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价值份额,这些GVC 的主导者们还采取制造过剩生产能力以增强价格主导权、转移前置时间成本、在加工贸易中实施转移定价策略等手段不断压榨嵌入在低端生产者的利润。例如:戴尔、惠普等国际大购买商在中国台湾采取的策略就是不断更换代工厂商,为了能够抢得大买家的订单,各大代工厂商不得不拼命压低价格。为了降低平均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又倾向于竞相扩大生产能力,增强资产专用性。但是供过于求的产能竞争、较高的资产专用性和沉淀成本最终更加削弱了台湾厂商的整体谈判能力,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跨国公司给予中国台湾代工厂商的合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综述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综述 □ 作者:李献宾1 江心英2 作者单位:1、江苏大学财经学院2、江苏大学工商学院国际经贸2010年第11期字号:【大中小】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08SJD6300006)、镇江市软科学项目(RK2008021)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114.41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在分析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全球价值链的理论形成、动力机制、治理机制及沿价值链产业升级逐一进行阐述,展示了全球价值链理论发展全貌,并对全球价值链理论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动力机制全球价值链治 理产业升级 作为一门新兴理论学科,全球价值链理论从提出到现在,在短短几十年内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它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前沿科学,其

发展不仅仅意味着理论的创新,更重要的是现实经济的指导作用。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全球价值链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初步展示了其对现代化生产的影响。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提出 全球价值链理论根源于20世纪80年代国际商业研究者们提出和发展起来的价值链理论。这其中最为流行、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波特(porter)1985年提出的价值链理论。波特在分析公司行为和竞争优势的时候,把公司的整体经营活动分解为一个个单独的、具体的活动,这些活动分处于不同的环节,具有不同的性质和作用。因为每个活动都创造价值,所以波特把这些活动称为价值创造活动。价值创造活动被分为基本活动(含生产、营销、运输和售后服务等)和支持性活动(含原材料供应、技术、人力资源和财务等),这些活动在公司价值创造过程中相互联系,构成公司价值创造的行为链条,这一链条即公司内的价值链。在此基础上波特还提出,不仅公司内部存在价值链,一个公司价值链与其他经济单位的价值链也是相连的,任何公司的价值链都存在于一个由许多价值链组成的价值体系中,而且该体系中各价值行为之间的联系对公司竞争优势的大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寇伽特(Kogut,1985)在对价值链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明确提出整个价值链条的各个环节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如何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