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网DEEPNET系列产品白皮书

深网DEEPNET系列产品白皮书
深网DEEPNET系列产品白皮书

DN-B12系列V5.0.a

上网行为管理和审计产品技术白皮书

上海深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09年2月

版权说明

上海深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08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力。

本文件中出现的任何文字叙述、文档格式、插图、照片、方法、过程等内容,除另有特别注明,版权均属深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腾)所有,受到有关产权及版权法保护。任何个人、机构未经深腾信息的书面授权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擅自拷贝、传播、复制、泄露或复写本文档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信息更新

本文档仅用于为最终用户提供信息,并且随时可由深腾信息更改或撤回。

免责条款

根据适用法律的许可范围,深腾信息按“原样”提供本文档而不承担任何形式的担保,包括(但不限于)任何隐含的适销性、特殊目的适用性或无侵害性。在任何情况下,深腾信息都不会对最终用户或任何第三方因使用本文档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损坏负责,即使深腾信息明确得知这些损失或损坏,这些损坏包括(但不限于)利润损失、业务中断、信誉或数据丢失。

商标信息

目录

1. 互联网概述 (4)

1.1 互联网访问带来的威胁 (4)

1.2.上网行为管理的必然性 (5)

1.3.深网DEEPNET帮助用户解决互联网访问带来的威胁 (5)

2. 产品优势特性 (6)

2.1 嵌入式的操作系统 (6)

2.2 网络数据处理芯片 (7)

2.3 硬件设计 (7)

2.4 分体式管理 (7)

2.5 继承式策略管理 (8)

2.6 版本智能管理 (8)

2.7 双线接入 (8)

2.8 内容墙技术 (9)

2.9 流控门技术 (9)

2.10 行为聚类技术 (9)

2.11 BY-PASS (10)

2.12 LCD液晶信息面板 (10)

3. 功能介绍 (10)

3.1 上网行为管理功能(DeepNet Manager System) (10)

3.2 上网行为审计功能(DeepNet Comptroller System) (15)

3.3 路由功能 (19)

3.4 防火墙功能 (20)

3.5 整体方案导入/导出 (20)

4. 产品规格 (20)

5. 部署方式 (21)

6. 关于深腾信息 (24)

1. 互联网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互联网日益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互联网已经深深的影响了我们每一个人。当我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巨大便利的同时,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安全威胁也日趋严重,企业宝贵的带宽资源被滥用、色情、毒品、暴力、赌博等违法的信息泛滥、木马、病毒时刻考验着我们的神经、过激的言论给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有意无意的信息外泄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等等。不管是现实社会还是虚拟世界,无法则乱。

对于互联网管理,上网行为规范,提高网络利用率、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等方面提出了迫切的需要。

1.1 互联网访问带来的威胁

n上班时间员工娱乐、购物、聊天、在线游戏、炒股、招聘网站——在上班时间里浏览和工作无关的网站,降低员工工作效率,增加企业运营成本。

n上班时间利用BT 、FTP 、 MP3 、网络蚂蚁、视频、音乐——挤占带宽,造成网络性能恶化,导致正常业务无法顺利开展,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n工作时间在线博彩、知识产权、色情网站、传播谣言和邪教——通过单位网络有意或无意的非法上网行为,给企业造成潜在法律隐患。

n通过 Email 、QQ、MSN 、 FTP 等途径对外传递信息,或许被别有用心的人截获而加以利用造成机密泄露——加大了企业信息的曝光率,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n网页和邮件中潜伏着病毒、木马、间谍程序、 ActiveX ,非法安装程序和文件操作——高风险网站导致病毒、木马、流氓软件在内网散播,造成无法正常的使用网络。

当互联网改变员工工作方式的时候,作为管理者,您的管理思维和手段是否“与时俱进”?

1.2.上网行为管理的必然性

为了网络的安全,企业已经部署了各种网络安全设备,比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防毒墙、防垃圾邮件网关等等,企业部署这些安全设备无疑会给企业网络带来一定的安全,并且可以有效防范互联网上的各种攻击,但是传统网络安全设备对内部员工的不合法的上网行为所导致的安全和管理问题却无能为力。那么必须通过专业的上网行为管理产品解决:

ü什么人什么时间访问什么网站(娱乐新闻还是专业网站),和工作相关吗?

ü什么人什么时间访问什么应用(游戏或炒股还是Email或视频会议),和工作相关吗?

ü什么人什么时间占用多少公司带宽(p2p下载),是否影响正常业务?

ü什么人什么时间外发什么内容信息(过激言论、公司机密信息),给公司带来法律隐患了吗?

通过专业的上网行为管理产品,可以基于用户、时间、应用协议、流量、内容等因素对员工的上网行为进行全面细致的策略设置,把我们的安全理念从被动式防御升华到主动式管理、网络安全升华到信息安全。内外统一,既阻挡外部不安全因素,也防范内部不合法行为。才能为企业的网络实现真正的安全。

1.3.深网DEEPNET帮助用户解决互联网访问带来的威胁

深网DEEPNET是深腾信息公司的核心产品,是一款面向市场的软、硬件一体化管理设备。它通过内容过滤、应用控制、流量管理、网页过滤、监控审计等手段,帮助单位对员工的上网行为进行规范管理,屏蔽对不良网站的访问,控制并审计敏感信息的外发泄密,避免由于员工的不当网络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以及帮助企业合理利用宝贵的带宽资源。帮助管理者及时掌握用户的互联网使用情况,规范用户的网络访问行为,及时发现网络访问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管理控制,优化网络提高管理水平。相比传统的网络安全产品,深网DEEPNET即可以防范外来攻击,而且可以通过对网络

活动的主体–员工的行为以及网络访问内容进行管理监控,来保障员工工作效率、保护企业知识产权以及合理利用单位网络资源,是面向主体、面向内容的互联网访问管理产品。

2. 产品优势特性

DN-B12系列产品通过DeepNet Manager System(深网网络行为管理系统)和DeepNet Comptroller System(深网网络行为日志审计系统)两大系统让产品具备“了解网络使用、防御外网攻击、管理内网行为、智能管理网络”的能力,更为用户管理网络提供体系化服务。

DeepNet Comptroller System 能够让高层管理者“了解网络使用情况”,随时查询网络中重点应用的通信信息,包括Web访问、邮件、MSN、QQ、Ftp、Telnet、联众等通信的帐号、地址、时间。并以图表的形式体现分析结果,让管理有根有据,指示合理。

DeepNet Manager System提供对外网进行攻击防御、对内网进行行为管理的功能。特别针对内网行为管理提供时间综合管理能力,让企业能够依据不同时间段的需求进行设置,实现网络无人值守智能动态管理。

2.1 嵌入式的操作系统

稳定高效安全,占用硬件资源少,运算效率高,将资源最大限度的提供给网络数据处理核心。为用户带来高效稳定的网络通信。

嵌入式系统有计算机功能但又不称之为计算机的设备或器材。它是以应用为中心,软硬件可裁减的,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综合性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简单地说,

嵌入式系统集系统的应用软件与硬件于一体,具有软件代码小、高度自动化、响应速度快等特点,特别适合于要求实时和多任务的体系。

2.2网络数据处理芯片

通过硬指令处理网络数据包,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大幅度提高设备吞吐量。芯片的高数据处理速度为设备在网络使用中实现互联网应用控制创造了硬件条件,同时也把众多先进电子电路器件融合于整个设备的设计中。深网在2006年推出一款“杰”系列的网络处理芯片,是整个行业内首个采用硬件芯片处理网络数据包的厂家,使得深网产品逐渐摆脱了x86架构的数据处理瓶颈,给客户带来高性能的数据处理体验。

2.3 硬件设计

电路主板,合理设计电子电路各器件布局,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并大大减少硬件损坏的限度。深网Deep Net 所采用的主板是公司自行研制的,充分考虑到了元件特性、PCB板特性、铜箔厚度、CPU插座的触点材料、散热、稳定性、干扰等等多方面的问题,基本上可以体现一个上网行为管理厂商的综合研发实力和经验。

硬件架构,具有静音、防尘、防潮、防污染、低能耗等功能,使得设备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不容易损坏的特性。

系统断电保护,在意外断电或非正常关闭/重启系统时,系统损坏率小,保存数据不会丢失。具备系统自回复机制,在意外情况下能够自动快速修复系统。

2.4 分体式管理

通过对网络行为管理和信息内容管理的独立,保证信息内容的安全,也使得管理权责分明,管理更加高效。具有人性化管理特性。

企业的管理制度里包含员工的上网行为管理,上网行为管理制度通过技术实现,而通常企业领导并不懂IT,这样就会把上网行为管理交给IT部门管理,而正常情况下,IT部门应该只对企业的IT 负责,可是企业里的很多信息包括企业的生产数据销售数据项目数据都可能被IT部门获取,一方面给企业信息带来了不安全因素,一方面又给IT部门员工带来法律风险。设想一下,当一个网络管理员无意中把单位里的产品成本透露出去,对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当一个网络管理员对单位里的各个主管们的上网行为了如指掌的话,又意味着什么?那么企业老总们是如何放心安心的去上网的呢?针对这些问题如何才能对上网行为管理更好的进行管理,使得员工和信息都得以安全呢?那么通过把上网行为管理分为两个独立的管理端,一个用于网络管理员,解决员工上网行为的管理,一个用于企业相关领导,解决员工的上网行为信息的了解,提供给管理者的管理依据,提高管理效率。而目前的上网行为管理设备只有深网DEEPNET采用这种分体式管理方式,通过对网络行为管理和信息内容管理的独立,保证信息内容的安全,也使得管理权责分明,管理更加高效。符合企业管理的现实需求。

2.5 继承式策略管理

将策略与上网用户结合管理,使策略一目了然。提供直接引用方法,右键点击,直接引用,稍加修改即成新的策略,提高策略管理便捷性。

2.6 版本智能管理

根据客户的操作习惯,提供管理端版本的升级和降级处理。满足客户的使用习惯。

2.7 双线接入

支持双线接入,智能路由;更具备专业路由器才会具备的静态地址转换能力。为了企业链路的安全,有的企业采用双链路接入实现双线上网,通过不同的运营商(电信,网通或铁通等)接入互联网。双线接入可实现汇聚线路增加带宽,取代带宽升级,可节省费用又能解决带宽不足的问题。通过对

深网DEEPNET简单的设置策略路由,即可依据网络数据包目的的判断适当的WAN端口,保证全智能化电信走电信,网通走网通,确保联机反应速度,实现数据的优化转发功能。当电信线路断线后,会自动把所有流量全部转换到网通线路上,从而保证企业链路的安全,等电信线路恢复正常后,深网DEEPNET又会自动取用双线策略功能,保证智能路由功能。

2.8 内容墙技术

支持多种编码自动转换,直接阻断涉嫌涉密信息和非法信息的通信。可以针对员工通过企业网络在bbs论坛上发布一些敏感的或过激的言论给企业带来法律风险,也可以针对员工通过企业网络把企业的一些机密信息泄漏出来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还可以针对员工通过google、baidu、yahoo等搜索引擎获取不良信息,给员工一个绿色的上网环境。

2.9 流控门技术

独特的流控门不仅可以起到限制流量的作用,更可以限制到用户上网应用数量,在不同的时间段针对所有P2P类通信软件效果明显。做到只要过分就限制。从而帮助企业对带宽的合理规划,保证企业正常业务的顺利开展,保护企业的带宽资源充分合理使用,提升带宽资源的价值。

2.10 行为聚类技术

能够即时的分析网络通信数据,在大量自动产生的通信数据中识别网络通信的真实意图,避免垃圾数据干扰,为准确的数据分析提供更加可靠依据。同时,大量减小数据存储空间要求,存储时间更长。上网行为管理的依据还是对员工的上网行为的识别,如果识别不准确就无法对员工进行上网行为管理,在不能对员工的上网行为数据的正确识别的情况下对员工进行上网行为管理则可能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因为不公正的管理会让员工产生逆反情绪从而影响企业的和谐氛围。这无疑是企业的管理者们很不愿看到的。比如在审计的数据里发现某员工在某时间访问了色情类的站点,但是此

员工根本没有主动的访问过,用这样的数据去批评那个员工则是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的。那么可见对员工的上网行为数据的正确识别是如何重要。深网DEEPNET采用独有的行为聚类技术准确识别员工的上网行为数据,为管理者提供正确可信的数据提高管理水平。

2.11 BY-PASS

防止因为意外(硬件故障、电源故障)而产生的链路单点故障,避免因网络手工切换造成的时间延误和网络运维管理困难,保证网络的畅通。

2.12 LCD液晶信息面板

可让使用者直观的了解产品当前状态和工作情况。通过信息面板,管理者可以第一时间知道设备的软硬件最新状态,比如CPU和内存的使用率,内置存储等设备的系统运行状态,如果设备内部的存储容量以及内存、CPU等软硬件有故障发生,我们不用进入设备内核,就可第一时间从信息面板,直观的发现并及时排错,这样可大大提高设备的运营效率和使用寿命。

3. 功能介绍

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在认真分析了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各行业用户的实际需求后,

DN-B12系列产品提供分组管理企业上网用户,可以对网络内的终端计算机通过别名管理,设置部门或分组,按照自己的管理模式将计算机组织成树形结构进行管理,计算机和使用人员关联,层次化关系明确,在网络管理时可以按照部门或者分组进行设置,简单明了,快速方便,内部网络规划更加清晰严格。

?黑白名单管理

DN-B12系列产品可以按照您的需要定制内外网黑白名单,加入黑名单的对象将不允许进行任何上网行为,一旦进行网络行为,连接将被中断;加入白名单的对象不执行任何管理,畅通无阻。

?未注册用户组管理

DN-B12系列产品支持对网络内未加入到分组列表的终端计算机进行统一管理。当出现有新的终端计算机要加入到网络内或部门联网终端计算机不固定时,您可以通过对未注册用户组进行管理策略设置,对终端计算机的临时上网行为及不固定上网行为进行管理。

?在线状态

DN-B12系列产品提供用户在线状态显示功能,您不仅可以清楚的知道各分组的终端计算机在线状态,过查以即时查看所有在线人数。同时还提供未在分组中设置的终端计算机在线情况,您可以根据需要方便的将这些终端计算机加入到已有分组中。

?Ip/mac/vlan 管理方式

DN-B12系列产品支持以Ip/mac/vlan三种方式为分组管理的基础方式。通过这三种方式的选择使用可以在静态IP、DHCP及VLAN网络环境下对终端计算机进行管理。

3.1.2 应用程序控制

ü灵活的自定义协议管理。可以分别基于计算机的IP地址、MAC地址、网络应用的端口和目标地址进行控制,也可以进行综合的行为管理。此方式对特殊的或出现的新型应用提供快速的解决方案。

ü常见应用的快速管理。根据应用分类,提供专用的控制界面,对常见通信行为进行快速管理,包括:

P2P下载软件:(包括迅雷、web迅雷、bt、酷狗、skype、ppstream、qqlive等)按时间进行控制允许/禁止其在有效时间使用

在线电影、音乐:(包括YouTube、土豆、6间房、酷6、优酷按时间段进行控制允许其在有效时间内登陆) 按时间段进行控制允许/禁止其在有效时间内登陆。

网络协议:(包括FTP、HTTPS、POP3、SMTP、ICMP、IMAP、HTTP PROXY等)

网络游戏:(劲舞团、跑跑卡丁车、街头篮球、魔兽世界、梦幻西游、浩方对战平台等)按时间段进行控制允许/禁止其在有效时间内登陆。

底层技术入手,分析有意大量占用资源的通信应用,一旦发现即予以限制。用户只需要选择两种控制模式,并填入数值即可。针对BT等P2P软件,设定“门尺寸”即可限制其使用,但同时不会妨碍如邮件或网页的浏览和网速。“门流量”将限制所有终端应用的网络速度。

3.1.4 外发信息过滤(内容墙)

审计网络通信中的所有数据包,一但发现关键性信息立即切断通信,避免机密泄露。DN-B12设备可以对网络应用中常见的12种编码方式进行识别分析,通过对“内容墙”中的“关键字”进行不同编码的组合设置,不仅可以对常用的网络应用进行管理还可以通过自定义实现对特定应用的管理。可以进行过滤管理软件/网络应用包括:

n电子邮件

n BBS帖子

n Web内容

n URL

n自定义网络应用

3.1.5 网页管理

URL管理控制功能,可以对URL进行模糊管理和精确管理。使用URL管理对网页请求进行合法过滤,同时兼具网页黑白名单功能,对严禁访问的网站可能直接屏蔽;对公司只允许访问的网站给予放行,有效地解决了员工因访问不良网站带来病毒、木马等安全危险。

3.1.6 联网控制

进行联网控制,直接控制网络通断。公司需要按时间段对网络通信行为进行管理,可以选择时间段后,进行设置,到了这个时间段就根据这个时间段的设置执行网络通信许可控制。

3.1.7 流量分析

能够实时了解整个网络的上传、下载和总流量;能够对应用层协议流量进行排名、分析;能够基于用户的上传、下载和总流量进行排名、分析,同时对所有用户流量以时、日、月进行统计,并以图表的形式对其加以分析显示。如图所示:

总体流量分析:

日流量统计分析:

实时协议分析:

3.1.8 系统信息

可查看系统当前状态信息,如:系统资源情况和功能设定状态、系统状态。

3.2. 上网行为审计功能(DeepNet Comptroller System)

3.2.1 上网摘要审计

可记录Telnet、Pop3、smtp、Http、Ftp、QQ、Msn、ChinaOnline、联众等多种网络通信通信行为的登陆时间、帐号、地址等摘要信息。

3.2.2 上网内容审计

可记录Telnet、Pop3、smtp、Ftp、QQ、Msn和绝大多数的WebMail、BBS通信的登陆时间、帐号、内容。DN-B12系列产品支持对内容的自动识别及显示,去除掉无用信息及错误显示并进行格式显示。WebMail、Pop3及smtp不仅可以记录邮件主题、收件人、正文等信息还可以另存邮件附件。

?支持的webmail列表:

Sohu邮箱、163邮箱、126邮箱、Sina邮箱、Yahoo邮箱、QQ邮箱等。

?支持的BBS列表:

天涯发贴、搜狐社区、新浪论坛、网易论坛、校内网、猎扑论坛、百度贴吧等。

3.2.3 外发信息审计

通过互联网传递信息已经成了企业的重要手段,但是信息的保密性、政治性、健康性问题也随之而来。通过深望DEEPNET可以为企业进行灵活的信息收发审计策略,有效控制信息的无序传播,过滤敏感信息的外泄,避免引起法律风险。深网DEEPNET可以对信息发送进行审计和控制:

?SMTP发邮件

?web mail发邮件

?过滤和审计邮件内容,包括收件/发件邮箱、邮件标题、正文和附件。

?聊天内容监控

?聊天帐号监控

?发贴正文

?敏感帖子过滤

?baidu、google、yahoo等搜索引擎敏感关键字过滤

3.2.4 查询统计

DN-B12系列产品特别推出用户自定义快捷查询功能。通过自定义的查询会在相应的信息查询工具栏内显示,并直接运用,一次设置多次使用,一改每次查询都要重新输入条件的麻烦方式。

查询可以通过快捷界面对信息按照类别进行组合检索,更可以通过高级设置界面制定各类复杂分析策略。

n定制查询

如果使用者希望在数据查询/分析时不必每次都要输入分析条件,那么用户定制查询功能可以实现一次条件输入,永远快捷使用的目的。

见下图

?快捷的分析图表

分析数据可以通过快捷的按钮对当先数据进行图形化的分析显示。包括饼图、柱图和线图,让使用者对掌握的数据有一个快速直观的认识。

曲线图

3.2.5 报表输出

在得到数据后,一键打印方式提供便捷的报表输出功能,请到打印机获得您想要的报表和分析图。

3.3 路由功能

?双线接入,同时在线,智能路由

当有两条线路入线时,DN-B12系列产品可以同时启用双线接入功能,大大提高网络带宽和资源利用率,减少网络投入的浪费。

内网用户访问不同的运营商网络时,可以自动匹配最优的网络出口。与传统的网络负载均衡不同,DN-B12系列产品并不是简单的将两条线路带宽合并,统一使用,而是采用智能的识别方式,对每一个通过的数据包进行鉴别,找到最快的通信线路建立连接。同时也提供了“网路备援”的能力,在某一线路故障的情况下自动的使用好的线路通信,保证网路时时畅通。

?一对一映射

DN-B12系列产品通过把内部服务器IP地址转换成可用公网IP,实现外网用户通过访问公网IP而直接访问内部服务器的功能,如:WEB、MAIL服务器等。通过一对一映射功能模块使内网计算机与外网隔离,避免外部网络直接访问内网,导致大量攻击和病毒泛滥(所有设置均提供此安全保障)。

在网络地址资源充足时可以将内外网络地址一一对应,在通信时内外网地址将自动转换,每台计算机仍旧像拥有独占的公网地址进行通信。

3.4 防火墙功能

DN-B12系列产品默认拒绝从外网进行任何登陆操作,不接受来自外网的管理指令,保证系统安全。如果需要您可以通过“防火墙”的“访问设置”页面进行授权,方便远程管理。最安全的方式是通过内网专用接口进行设置。产品将记录并保存所有日志。

?防攻击

DN-B12系列产品可以提供必要的保护,把常见的ARP、DDOS、SPI、ICMP、广播风暴等攻击拒之门外,充分保护内网服务设施安全。

?管理内网

使用内网管理的“端口映射”功能,可以将您内网需要对外公开的服务发布到外网,外网用户可以通过网关地址直接访问,针对远程办公和专用业务系统十分必要

3.5 整体方案导入/导出

数据安全就是备份、备份、再备份,导出配置方案信息,不必再为忘记设置和设置错误造成的麻烦而烦恼,不用一分钟,恢复到特定状态。

4.产品规格

为了满足不同规模企业的需求,深腾信息推出了面向各级用户的

广电网络EPON产品--技术白皮书

广电网络EPON产品应用 技术白皮书

目录 1、前言 (3) 2、EPON技术简介 (4) 3、ACE公司EPON产品简介 (15) 3.1 ACE公司EPON产品 (15) 3.2 ACE公司EPON产品功能表 (23) 4、 EPON方式双向改选的业务能力分析 (25) 5、 ACE公司EPON产品与EOC技术的无缝对接 (26) 6、附件1:HFC双向改造成本核算与方案选择 (35)

1、前言 广电网络行业主要负责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开发、经营和管理及有线电视节目的收转和传送。 近年来广电行业的迅猛发展,建设投入的增加,其业务也逐渐扩大,逐渐形成了现有的以光纤为主的有线电视光纤、电缆混合网络。有线电视用户可通过有线广播电视光缆网收看到多套稳定、清晰的电视节目和收听多套广播电台高保真立体广播。 随着用户对新业务需求的增加,使得广电网络迫切的需求在开展广播电视基本业务的同时,利用有线广播电视网的宽带网络优势,开发广播电视网络的增值业务,例如宽带IP、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等。由于EPON系统在光纤网络传输方面的天然优势,使得它在广电网络应用中存在非常大的潜力。

2. 无源光纤网络(PON)技术简介 2.1 PON的演化与分类 业界多年来一直认为,PON是接入网未来的方向,它在解决宽频接入问题上普遍被看好,无论在设备或维运网管方面,它的成本相对便宜,提供的频宽足以应付未来的各种宽频业务需求。 PON自从在20世纪80年代被采用至今为止已经历经几个发展阶段,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开发了多种协议和技术以便使PON解决方案能更好的满足接入网市场要求。 最初PON标准是基于ATM的,即APON。APON是由FSAN/ITU定义了相应G..983建议,以ATM协议为载体,下行以155.52Mb/s或622.08Mb/s的速率发送连续的ATM信元,同时将物理层OAM信元插入数据流中。上行以突发的ATM的信元方式发送数据流,并在每个53字节长的ATM信元头增加3字节的物理层开销,用以支持突发发射和接收。 目前则有两个颇为引人注目的新的PON标准

IDS产品技术白皮书

I D S产品技术白皮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UnisIDS技术白皮书

1UnisIDS 简介 1.1入侵检测系统概述 1.1.1入侵检测系统分类 不同于防止只针对具备一定条件入侵者进入的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可以在系统内部定义各种hacking手段,进行实时监控的功能。如果说防火墙是验证出入者身份的“大门”,那么 IDS相当于进行“无人自动监控”的闭路电视设备。入侵检测大致可分为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和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两种类型。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通过分析网络上的数据包进行入侵检测 入侵者难以消除入侵痕迹–监视资料将保存这些信息 可以较早检测到通过网络的入侵 可以检测到多种类型的入侵 扫描–利用各种协议的脆弱点 拒绝服务攻击–利用各种协议的脆弱点 hacking代码规则匹配–识别各种服务命令 可灵活运用为其他用途 检测/防止错误网络活动 分析、监控网络流量 防止机密资料的流失

图 1网络入侵检测模型 而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则具有以下的特点 具有系统日志或者系统呼叫的功能 可识别入侵成功与否 可以跟踪、监视系统内部行为 检测系统缓冲区溢出 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可以区分为 基于单机的入侵检测系统(收集单一系统的监视资料并判断入侵与否) 基于多机的入侵检测系统(从多个主机收集监视资料并判断入侵与否) 而清华紫光推出的UnisIDS入侵检测系统,实现了基于主机检测功能和基于网络检测功能的无缝集成,UnisIDS通过对系统事件和网络上传输的数据进

产品白皮书

Ibot8.0产品白皮书 第 1 页共47 页

目录 1.前言 (6) 1.1.目的范围 (6) 1.2.产品定位 (6) 1.3.名词术语 (6) 2.公司简介 (8) 2.1.小I简介 (8) 2.2.小I发展历程 (8) 3.产品概述 (11) 3.1.智能机器人 (11) 3.2.产品架构 (11) 3.1.1.机器人前端平台 (12) 3.1.2.智能服务引擎平台 (12) 3.1.3.机器人统一管理平台 (14) 3.1.4.知识库组织说明 (14) 3.3.产品演进路径 (17) 3.4.技术特点 (17) 3.5.技术指标 (18) 3.6.扩展接口 (19) 3.7.优势特性 (19) 4.产品主要功能 (22) 4.1.基础智能问答 (22) 4.2.前端用户功能 (23) 4.2.1 Web机器人功能 (23) 4.2.2微信机器人功能 (28) 4.2.3IM机器人功能 (31) 4.2.4短信机器人功能 (33) 4.3.后台主要管理功能 (35) 4.3.1知识管理功能 (35) 4.3.2服务管理功能 (36) 4.3.3渠道管理功能 (36) 4.3.4素材管理功能 (37) 4.3.5语音管理功能 (38) 4.3.6运维管理功能 (38) 4.3.7系统管理功能 (39) 5产品实施 (39) 5.1.实施流程 (39)

5.2.知识建设 (39) 5.2.1 语言知识库构建 (40) 5.2.2 业务知识库构建 (41) 5.3.二次开发 (42) 5.4.系统部署 (44) 5.4.1 常规部署 (45) 5.4.2 扩展部署 (45) 5.4.3 集群部署 (47)

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来源:《理论探索》2013年第2期 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摘要:和平发展是由国情和世情所决定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是我国在当今时代的科学抉择。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世界发展趋势,在实践中应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建设和谐大国关系。 和平发展是由我国国情和世情所决定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当今时代的科学抉择。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宣示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给我国坚持和平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一、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世界发展趋势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要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1〕(P15) 十八大报告把和平发展道路提高到与我国的前途和命运攸关的高度,并将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这是新一届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 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2005年发表的《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中向世人所作的承诺。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面对世情、国情所作出的战略抉择,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决定的。我国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其发展绝不可能走历史上发达国家通过战争、掠夺、侵略而强大的道路,这是当今国情和世情所不允许的。 另外,我国作为世界上一个人口多、底子薄、起点低、发展很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也没有本事和能力去走战争崛起之路。我们只能立足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依靠科学发展逐步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满足广大人民的多元需求。特别是在今日世界,尽管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这就内在决定了中国人民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今后强大了也是这样,这就是:“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1〕(P46-47) 这是我国和平外交必须坚持的原则。十八大报告对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作了科学的界定:和平发展道路和目标对内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人民共同富裕;对外是在“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1〕(P47)精神指导下维护和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和谐世界。这两个目标是缺一不可的有机统一,是相辅相成的目标体系,构建了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为和平发展创造一个和平友好的国际环境,充分利用好21世纪头20年所形成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又要以和平发展促进国际大家庭的和平及国际公平正义,把世界各国人民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愿望变为现实。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综合国力的增强,到2010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经济大国,使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而一些冷战思维没有消除、对我国怀有敌意的人对我国和平崛起和快速发展很不适应,似

redware技术白皮书

RedWare 随着IT信息技术的高速更新,以及基于Internet应用的迅猛发展,市场需求已经从最初的PC时代,业已流行的internet时代,快速演变到目前所有以应用为重的网络应用时代。 在当今相互连接的世界,大型企业、金融机构、电信、能源等各行业均通过应用的网络化和基于Web的应用推动自身生产力或收益的增长。然而,基于网络的关键业务,也同样面临爆炸式访问量的增长压力;黑客泛滥背景下的安全威胁;以及各网络设备或应用的不稳定风险,一旦关键业务应用遇到这些困难,将使企业面临具额的经济损失。例如,对于一个中型企业而言,应用故障每分钟造成的平均损失可高达50.000美元,更不用提可能高达数百万美元的应用部署管理费用、基础设施投资和应用交付成本。因此,如何保证关键业务应用的可用性、提高性能和保证安全性?如何使关键业务具有最大的增长潜力,降低部署复杂度,并提高对IT基础设施和人员的投资收益等问题,成为各行业在建设或扩展网络,发布应用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Radware公司的APSolute智能应用网络解决方案,以智能应用技术为基础,将先进的负载均衡、应用交换、应用优化和包括业界领先的防Dos攻击,IPS,带宽管理等技术在内的应用安全解决方案进行整合,是一个使网络能够尽快的满足动态的应用和业务需要而设计的集成的解决方案,采用Radware的APSolute智能应用网络解决方案可以解决应用发布时遇到的流量过载、交易故障、数据拥塞,服务器性能瓶颈,安全漏洞、高昂的升级成本以及网络管理等问题。 APSolute 智能应用网络解决方案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的内容: APSolute 应用访问提供完整的远程访问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将诸多功能汇聚一身,例如多链路的WAN连接管理、访问控制、带宽管理、点到点压缩、集成VPN网关、入侵防范和服务保护的拒绝等;同时,这个强大的全企业范围内的解决方案支持“无服务器”分支体系结构,大大的简化了远程应用部署,能够在混合的公共和租赁线路中提供全面的灵活性。APSolute 应用访问降低了WAN的复杂性,提高了网络性能、降低了网络连接的费用,同时降低了网络基础设施的投资和运行成本。APSolute应用访问解决方案支持Radware公司下一代APSolute OS应用感知软件体系结构的全部功能。包括LinkProof系列产品。 APSolute应用前端为数据中心最优化提供统一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支持Radware公司下一代APSolute OS应用智能软件体系结构的全部功能,能够为企业和电信运营商智能优化数据中心,保障网络应用的高可用性、提升网络性能,加强安全性,全面提升IT服务器等网络基础设施的升值潜力;包括APPDirector 和APPXcel系列产品。 APSolute应用安全解决方案的系列产品全面提升了入侵防护和防Dos攻击性能,能够保证用户、网络应用和网络自身不受攻击,同时为企业和电信运营商优化了精益求精的网络安全防护工具,保护了网络应用,驱动了网络安全性能的全面提升。该解决方案充分利用了APSolute OS内含的安全功能,以实现集成的入侵防范和Dos保护。一旦被激活,APSolute OS IPS和DOS功能就能通过在攻击和恶意活动接近应用之前对其进行阻止,来确保关键任

产品说明&技术白皮书-天融信入侵防御系统产品说明

天融信网络入侵防御TopIDP系列 产品说明 天融信 TOPSEC?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1号华控大厦100085 电话:(86)10-82776666 传真:(86)10-82776677 服务热线:400-610-5119 800-810-5119 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2c7992935.html,

1前言 (2) 2网络入侵防御系概况 (2) 2.1入侵防御系统与防火墙 (3) 2.2入侵防御系统与IDS (3) 3天融信网络入侵防御系统TOPIDP (3) 3.1产品概述 (3) 3.2T OP IDP体系架构 (4) 3.3T OP IDP主要功能 (5) 3.4天融信网络入侵防御系统T OP IDP特点 (6) 3.4.1领先的多核SmartAMP并行处理架构 (6) 3.4.2强大的攻击检测能力 (6) 3.4.3精准的应用协议识别能力 (7) 3.4.4实用的网络病毒检测功能 (8) 3.4.5智能的上网行为监控和管理 (8) 3.4.6立体的Web安全防护 (8) 3.4.7先进的无线攻击防御能力 (9) 3.4.8精确的QOS流量控制能力 (9) 3.4.9灵活的自定义规则能力 (9) 3.4.10丰富的网络部署方式 (9) 3.4.11高可靠的业务保障能力 (10) 3.4.12可视化的实时报表功能 (10) 4天融信网络入侵防御系统TOPIDP部署方案 (11) 4.1.1典型部署 (11) 4.1.2内网部署 (12) 4.1.3IDP.VS.IDS混合部署 (13) 4.1.4WIPS旁路部署 (14) 5结论 (15)

1前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政府构建了自己的互联网络信息化系统,互联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工具,在网络带来高效和快捷的同时,网络安全形势也从早期的随意性攻击,逐步走向了以政治或经济利益为主的攻击; 攻击的手段从早期简单的扫描、暴力破解逐步过渡到通过缓冲区溢出、蠕虫病毒、木马后门、间谍软件、SQL注入、DOS/DDoS等各种混合手段攻击;攻击的层面也从网络层,传输层转换到高级别的网络应用层面;而很多黑客攻击行为也由单个个体转变到有组织的群体攻击行为上,其攻击行为有明显的政治或经济诉求目的,给政府、企业的网络信息业务系统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同时,大量的网络资源滥用充斥在整个网络通路上,各种基于P2P协议的资源下载工具、网络视频、网络游戏、IM视频通讯工具等造成企业网络带宽过度消耗,影响企业正常业务系统运行。 能否主动发现并防御这些网络攻击,规范终端的网络行为,保护企业的信息化资产,保障企业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是企业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2网络入侵防御系概况 网络入侵防御系统,简称IDP(Intrusion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System ),是串联在计算机网络中可对网络数据流量进行深度检测、实时分析,并对网络中的攻击行为进行主动防御的安全设备;入侵防御系统主要是对应用层的数据流进行深度分析,动态地保护来自内部和外部网络攻击行为的网关设备。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功能 ●深层检测(deep packet inspection) ●串连模式(in-line mode) ●即时侦测(real-time detection) ●主动防御(proactive prevention) ●线速运行(wire-line speed)

产品方案技术白皮书模板

一、背景概述 (2) 1、研发背景 (2) 2、产品定位 (2) 二、产品方案功能介绍 (2) 1、设计理念 (2) 2、系统拓扑图 (2) 3、系统构架描述 (2) 4、系统功能介绍 (2) 5、产品方案规格 (2) 四、产品方案应用介绍 (3) 1、应用模式 (3) 2、应用流程 (3) 3、应用环境 (3) 五、产品方案特性介绍 (3) 1、技术特性 (3) 2、应用特性 (3) 3、系统特性 (3) 六、产品方案技术介绍 (3) 1、相关技术 (3) 2、技术指标 (4) 七、产品方案测评数据 (4) 八、实施运维方式说明 (4) 九、售后服务方式说明 (4)

一、背景概述 1、研发背景 介绍用户需求背景、该产品所在行业信息化建设背景、产品所涉及的相关政策简述等,以说明该产品的研发背景,以及满足的客户需求。 2、产品定位 为了满足客户以上需求,该产品具有什么功能,能够解决什么问题。 二、产品方案功能介绍 1、设计理念 该产品方案的设计思路。 2、系统拓扑图 使用统一的图标,制作系统拓扑图。 3、系统构架描述 按照系统的构成,分类对系统进行描述。 4、系统功能介绍 详细阐述系统的主要功能。 5、产品方案规格 产品方案不同的规格介绍,或者对产品方案技术规格的介绍。

四、产品方案应用介绍 1、应用模式 该产品方案包括的应用模式类型,或者针对不同类型客户的解决方案。 2、应用流程 该产品方案的应用流程。 3、应用环境 描述该产品所运行的应用环境。 五、产品方案特性介绍 1、技术特性 主要是性能先进性、功能齐全性、系统兼容性、技术稳定性等。 2、应用特性 主要是部署灵活性、可扩展性、管理方便性、易用性等。 3、系统特性 对系统的主要特性进行描述,根据产品不同和竞争优势的不同而不同。 六、产品方案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 主要应用技术的介绍,以及该技术的优势。

中国和平发展的对外方针政策

中国和平发展的对外方针政策 (https://www.360docs.net/doc/2c7992935.html, 2011年09月06日10:12 新华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日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 中国的和平发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11年9月

目录 一、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开辟 (3) 二、中国和平发展的总体目标 (7) 三、中国和平发展的对外方针政策 (12) 四、中国和平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15) 五、中国和平发展的世界意义 (17)

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这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文明古国,正在现代化道路上阔步前行。世界对中国的关注集中起来就是,中国选择了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中国多次向世界宣示,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坚持自己和平发展的同时,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积极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繁荣。在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中国再次向世界郑重宣告,和平发展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富民强国、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的战略抉择。中国将坚定不移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 一、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开辟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国各族人民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明,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具有独特的延续性、包容性、开放性。在长期对外交往中,中华民族努力学习借鉴其他民族的长处,自强不息,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用炮舰打开中国封闭的门户,内忧外患导致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积贫积弱、战乱不已,民不聊生。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苦苦追寻变革救亡之路。1911年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激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斗争。然而,这些探索和斗争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的期望,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于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探索符合本国国情和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虽然历经曲折,中国人民却孜孜以求、与时俱进,不断总结汲取本国及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通过艰苦努力,中国找到了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H3C以太环网解决方案技术白皮书

以太环网解决方案技术白皮书 关键词:RRPP 摘要:以太环网解决方案主要以RRPP为核心的成本低高可靠性的解决方案。 缩略语清单: 1介绍 在数据通信的二层网络中,一般采用生成树(STP)协议来对网络的拓扑进行保护。STP协议族是由IEEE实现了标准化,主要包括STP、RSTP和MSTP等几种协议。STP最初发明的是目的是为了避免网络中形成环路,出现广播风暴而导致网络不可用,并没有对网络出现拓扑变化时候的业务收敛时间做出很高的要求。实践经验表明,采用STP协议作为拓扑保护的网络,业务收敛时间在几十秒的数量级;后来的RSTP对STP机制进行了改进,业务收敛时间在理想情况下可以控制在秒级左右;MSTP主要是RSTP的多实例化,网络收敛时间与RSTP基本相同。 近几年,随着以太网技术在企业LAN网络里面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以太网技术开始在运营商城域网络发展;特别是在数据,语音,视频等业务向IP融合的趋势下,增强以太网本身的可靠性,缩短网络的故障收敛时间,对语音业务,视频等业务提供满意的用户体验,无论对运营商客户,还是对于广大的企业用户,都是一个根本的需求。 为了缩短网络故障收敛时间,H3C推出了革新性的以太环网技术——RRPP(Rapid Ring Protection Protocol,快速环网保护协议)。RRPP技术是一种专门应用于以太网环的链路层协议,它在以太网环中能够防止数据环路引起的广播风暴,当以太网环上链路或设备故障时,能迅速切换到备份链路,保证业务快速恢复。与STP协议相比,RRPP协议具有算法简单、拓扑收敛速度快和收敛时间与环网上节点数无关等显著优势。 H3C基于RRPP的以太环网解决方案可对数据,语音,视频等业务做出快速的保护倒换,协同高中低端交换机推出整体的环网解决方案,为不同的应用场景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 2技术应用背景 当前多数现有网络中采用星形或双归属组网模型,多会存在缺乏有效保护和浪费网络资源等诸多问题,如下图所示:

eSight 产品技术白皮书

华为eSight 产品技术白皮书 文档版本 01 发布日期 2016-05-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5。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商标声明 和其他华为商标均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标。 本文档提及的其他所有商标或注册商标,由各自的所有人拥有。 注意 您购买的产品、服务或特性等应受华为公司商业合同和条款的约束,本文档中描述的全部或部分产品、服务或特性可能不在您的购买或使用范围之内。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华为公司对本文档内容不做任何明示或默示的声明或保证。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文档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除非另有约定,本文档仅作为使用指导,本文档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邮编:518129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2c7992935.html,

目录 1 执行摘要 (4) 2 简介 (5) 3 解决方案 (7) 3.1 eSight系统介绍 (7) 3.1.1 关键技术特点 (7) 3.2 统一监控、诊断和恢复解决方案 (12) 3.2.1 性能采集和预测分析 (12) 3.2.1.1 整体方案介绍 (12) 3.2.1.2 关键技术点介绍 (13) 3.2.1.3 功能约束 (13) 3.2.1.4 典型场景应用 (14) 3.2.2 告警信息采集和通知 (14) 3.2.2.1 整体方案介绍 (14) 3.2.2.2 关键技术点介绍 (15) 3.2.2.3 功能约束 (16) 3.2.2.4 典型场景应用 (17) 3.2.3 网络故障诊断(智真会议) (17) 3.2.3.1 整体方案介绍 (17) 3.2.3.2 关键技术点介绍 (17) 3.2.3.3 功能约束 (18) 3.2.3.4 典型场景应用 (18) 3.2.4 通过设备配置备份数据快速修复故障 (20) 3.2.4.1 整体方案介绍 (20) 3.2.4.2 关键技术点介绍 (20) 3.2.4.3 功能约束 (21) 3.2.4.4 典型场景应用 (21) 3.3 安全管理解决方案介绍 (21) 4 结论 (22) A 缩略语 (23)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范作军 一、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 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为了消除世界对中国崛起的恐慌,从而为自己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而对我国国际战略做的新概括。它是对我国原油外交政策和外交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一条在社会注意条件下既通过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区维护世界和平,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白皮书 1、2005年《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 ①和平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回顾历史,阐述和中国平发展道路必要性 ②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数据 ③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坚持观念创新和体制创新、立足开拓国内市场和增加国内需求、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加快科技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如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④实现与各国的护理共赢和共同发展 ⑤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的和谐世界 2、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 ①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开辟:19世纪中叶~1911年辛亥~1949年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探索,成功。 和平发展道路归结起来: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在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和谐世界。特征:科学、自主、开放、和平、合作、共同。数据 ②中国和平发展的总体目标:三步走,2020全面小康、十二五规划、经济转变方式:坚持扩大国内 需求,又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像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有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③中国和平发展的对外方针政策 ④中国和平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⑤中国和平发展的世界意义 三、十八大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十七大和十八大变化,三个国际战略取向: ①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潮流,根本利益,宣传,不通过掠夺方式。安倍。 ②积极推进,推动建设一个持续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解决矛盾方式:两种,美国多样性 ③始终不移的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新情况,新背景,新思维

华为-VLAN技术白皮书

VLAN技术白皮书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市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信息中路3号华为大厦 100085 二OO三年三月

摘要 本文基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Quidway 系列以太网交换产品详细介绍了目前以太网平台上的主流VLAN技术以及华为公司在VLAN技术方面的扩展,其中包括基于端口的VLAN划分、PVLAN,动态VLAN注册协议,如GVRP和VTP等等。本文全面地总结了当前的VLAN技术发展,并逐步探讨了Quidway 系列以太网交换产品在VLAN技术方面的通用特性和部分独有特性,并结合每个主题,简要的介绍了系列VLAN技术在实际组网中的应用方式。 关键词 VLAN,PVLAN, GVRP,VTP

1 VLAN概述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即虚拟局域网,是一种通过将局域网内的设备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技术。IEEE于1999年颁布了用以标准化VLAN实现方案的802.1Q协议标准草案。 VLAN技术允许网络管理者将一个物理的LAN逻辑地划分成不同的广播域(或称虚拟LAN,即VLAN),每一个VLAN都包含一组有着相同需求的计算机工作站,与物理上形成的LAN有着相同的属性。但由于它是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所以同一个VLAN内的各个工作站无须被放置在同一个物理空间里,即这些工作站不一定属于同一个物理LAN网段。一个VLAN内部的广播和单播流量都不会转发到其他VLAN中,从而有助于控制流量、减少设备投资、简化网络管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VLAN是为解决以太网的广播问题和安全性而提出的一种协议,它在以太网帧的基础上增加了VLAN头,用VLAN ID把用户划分为更小的工作组,限制不同工作组间的用户二层互访,每个工作组就是一个虚拟局域网。虚拟局域网的好处是可以限制广播范围,并能够形成虚拟工作组,动态管理网络。 VLAN在交换机上的实现方法,可以大致划分为4类: 1、基于端口划分的VLAN 这种划分VLAN的方法是根据以太网交换机的端口来划分,比如Quidway S3526的1~4端口为VLAN 10,5~17为VLAN 20,18~24为VLAN 30,当然,这些属于同一VLAN的端口可以不连续,如何配置,由管理员决定,如果有多个交换机,例如,可以指定交换机 1 的1~6端口和交换机 2 的1~4端口为同一VLAN,即同一VLAN可以跨越数个以太网交换机,根据端口划分是目前定义VLAN的最广泛的方法,IEEE 802.1Q规定了依据以太网交换机的端口来划分VLAN的国际标准。 这种划分的方法的优点是定义VLAN成员时非常简单,只要将所有的端口都指定义一下就可以了。它的缺点是如果VLAN A的用户离开了原来的端口,到了一个新的交换机的某个端口,那么就必须重新定义。 2、基于MAC地址划分VLAN 这种划分VLAN的方法是根据每个主机的MAC地址来划分,即对每个MAC地址的主机都配置他属于哪个组。这种划分VLAN的方法的最大优点就是当用户物理位置移动时,即从一个交换机换到其他的交换机时,VLAN不用重新配置,所以,可以认为这种根据MAC地址的划分方法是基于用户的VLAN,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初始化时,所有的用户都必须进行配置,如果有几百个甚至上千个用户的话,配置是非常累的。尤其是用户的MAC地址用变换的时候就要重新配置。基于MAC地址划分VLAN所付出的管理成本比较高。 3、基于网络层划分VLAN

LBPM产品介绍白皮书

白皮书

文档控制/Document Control 文档属性 模板修改记录 文档修改记录 审阅记录 分发

目录 第一章传统BPM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3) 1.1IT需要支撑业务在频繁的调整和优化 (3) 1.2传统BPM严重割裂业务 (3) 1.3对于复杂的中国特色企业管理的有效支撑 (3) 1.4高可扩展性和高性能的挑战 (4) 1.5移动端的挑战 (4) 第二章LBPM解决之道 (4) 2.1提出非常6+1接口规范来规约业务系统(去业务化解决方案) (4) 2.2不干预任何业务以避免割裂业务 (5) 2.3长期关注复杂的中国特色企业管理 (5) 2.4从底层架构就支持业务流程的高可扩展和高性能 (5) 2.5充分支持跨浏览器 (6) 第三章为何要使用LBPM? (6) 3.1快速应对市场和业务的频繁变化和调整 (6) 3.2业界性价比最高的BPM (7) 3.3多种手段提升业务系统与LBPM之间高效通讯 (7) 3.4完善的监控机制来保障快速跟踪和分析问题 (8) 第四章LBPM产品核心架构概述 (9) 4.1LBPM流程虚拟机 (10) 4.2LBPM流程引擎 (10) 4.3LBPM流程应用 (10) 4.4LBPM流程扩展服务 (10) 4.5LBPM集成引擎 (11) 第五章LBPM产品功能概述 (11) 5.1流程建模平台 (11) 5.1.1对接业务系统全局配置 (12) 5.1.2创建流程模板 (12) 5.1.3节点绑定业务表单 (13) 5.1.4业务字段映射配置 (13) 5.1.5节点的事件监听器配置业务逻辑 (14) 5.2流程运行平台 (15) 第六章LBPM流程分析平台 (16) 附录A 非常6+1参考 (17) 附录B BPM思想流派参考 (17)

华为FTTH技术白皮书V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TTH技术白皮书 1 FTTH技术简介 1.1 光纤接入网(OAN)的发展 接入网作为连接电信网和用户网络的部分,主要提供将电信网络的多种业务传送到用户的接入手段。接入网是整个电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电信网的"最后一公里",是整个电信网中技术种类最多、最为复杂的部分。电信业务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各种业务的综合接入能力,接入网也必须向着宽带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由于传统语音业务逐渐被移动、VOIP蚕食,宽带业务成为给固网运营商带来收入的主攻方向,运营商希望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业务体验来吸引用户。业务的发展尤其是视频类业务的逐渐推广,使用户对网络带宽和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光纤成本的下降,网络的光纤化成为发展趋势,原来主要用于长途网和城域网的光纤也开始逐步引入到接入网馈线段、配线段和引入线,向最终用户不断推进。 通常的OAN是指采用光纤传输技术的接入网,泛指端局或远端模块与用户之间采用光纤或部分采用光纤做为传输媒体的系统,采用基带数字传输技术传输双向交互式业务。它由一个光线路终端OLT(optical line terminal)、至少一个光配线网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至少一个光网络单元ONU(optical network unit)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光接入网参考配置 OLT的作用是为光接入网提供网络侧接口并经一个或多个ODN与用户侧的ONU通信,OLT 与ONU的关系为主从通信关系。 ODN为OLT与ONU之间提供光传输手段,其主要功能是完成光信号功率的分配任务。ODN 是由无源光元件(诸如光纤光缆、光连接器和光分路器等)组成的纯无源的光配线网。 ONU的作用是为光接入网提供远端的用户侧接口,处于ODN的用户侧。 1.2 光接入网的几种应用类型 光纤接入网(OAN)是采用光纤传输技术的接入网,即本地交换局和用户之间全部或部分采用光纤传输的通信系统。光纤接入网又可划分为无源光网络(PON)和有源光网络(AON),相比这两种光网络,从成本上看,无源光网络发展将会更快些。按照ONU在光接入网中所处的具体位置不同,可以将OAN划分为几种基本不同的应用类型:FTTCab,FTTCub,FTTB,FTTH和FTTO。 (1)光纤到交接箱(FTTCab) 光纤到交接箱(fiber to the cabinet,FTTCab)是宽带光接入网的典型应用类型之一,其特征是以光纤替换传统馈线电缆,光网络单元(ONU)部署在交接箱(FP)处,ONU下采用其他介质接入到用户。例如采用现有的铜缆或者无线,每个ONU支持数百到1 000左右用户数。 国内外与FTTCab概念相当的其他术语有:光纤到节点或光纤到邻里(fiber to the node 或neighborhood,FTTN),光纤到小区(fiber to the zone,FTTZ)。 (2)光纤到路边(FTTCub)

业务服务监控平台产品技术白皮书

业务服务监控平台技术白皮书 (V2.0) 联想中望系统服务有限公司 2008年7月

1背景及现状 随着企业IT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IT资源的拥有量越来越多,结构越来越复杂。如何保障IT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而保障公司的核心业务,已经日益成为CIO(首席信息执行官)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 此外,由于各种法规(如SOX法案)对企业诚信经营以及企业自身内控管理的要求,IT治理已开始越来越为各企业重视,作为IT治理框架的关键环节,IT系统的监控也已成为各企业的当务之急。 1.1 被动监控、分散管理 图1描述了支撑企业业务运营的典型IT资源结构图,其中包括硬件(主机、路由、存储等)、软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数据库等)等多种IT资源。 图1 典型企业IT资源结构示意图 日益复杂的IT环境给运营环境保障人员带来如下问题: 1、监控劳动强度大,事故不易及时主动发现。 缺乏统一集中的监控手段,不能对所管理的IT资产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管理。随着IT设施的不断扩大,整个IT环境的日趋复杂,系统监控人员巡视设备(IT资源)的间隔越来越短,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发现与解决问题。 2、监控数据没有集中存储,无法为系统运行情况提供量化的科学依据。 缺乏一整套集中的数据中心来记录、配置信息和历史记录,使在日常的监控管理工作中,不能及时获取相关的信息,严重影响排查故障的效率。

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监控平台,难于适应业务系统扩展时的监控需求扩展业务系统在不断地扩展,相应地监控需求也在不断地扩展。缺少一个统一,高可扩展性的监控平台,使得新的监控需求难以被满足。 1.2 “自下而上”的模式不能有效保障业务可用性 企业的基础IT环境为业务系统提供支撑。传统的IT运维建设思路是“自下而上”的,即:从基础架构监控开始,到应用系统的监控,再到业务系统的监控。 自下而上的建设思路不能适用于高速增长下的中国企业。一方面,基础IT 环境的高可用性不能代表业务系统的高可用性;另一方面,业务的快速增长,需要更加快速、直接、高效的监控手段,以保障业务的有效运行。 下图描述了支撑企业业务运营的IT资源可用性对核心业务系统可用性的影响。 图2 基础IT资源可用性对业务可用性影响示意图上图描述的是:即便基础IT环境的可用性很高,仍然不能保证业务系统也有很高的可用性。 这种情况下,需要一种更直接、更高效、更快速的手段来为业务系统提供监测与保障。 这就是本产品所强调的:以业务为导向、自上而下的服务监控与保障手段。

服务器产品技术白皮书-Loongson

深度操作系统 服务器产品技术白皮书 武汉深之度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一、概述 (2) 二、深度操作系统服务器版 (3) 三、技术指标 (4) 四、应用需求 (6) 4.1 通用服务器应用 (6) 4.2 小型机替换 (6) 4.3 国产化应用 (7) 五、产品特点 (9) 六、技术特色 (10) 七、产品对比 (11) 八、应用场景 (13) 九、典型案例 (14) 9.1 国家工商总局法人库项目 (15) 9.2 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灾备项目 (16) 9.3国土资源部信访系统 (17) 9.4典型用户 (18) 十、产品资质 (19)

一、概述 深度操作系统将全球领先的技术和创新带入政府信息化建设和企业级信息技术基础架构,是当今国内增长最快的操作系统之一。许多政府和企业用户由于其易用性和可扩展性而选择深度操作系统,信息部门和运维部门则更重视深度操作系统提供给桌面终端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灵活性。因为完全开放源代码和自下而上的自主研发,深度操作系统可以快速、轻松的增强和定制,而无需依赖国外厂家的产品维护周期。 深度操作系统服务器版提供对国产处理器与服务器的良好兼容,全面支持国产主流数据库、中间件和应用软件,并通过了工信部安全可靠软硬件测试认证,符合“自主可控”战略目标的要求,可以为国内电子政务、信息化管理等应用提供全国产一体化的架构平台。 深度操作系统服务器版通过对全生态环境的支撑,以及多应用场景解决方案的构建,能够满足企业级用户对服务器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可用性的要求。

二、深度操作系统服务器版 深度操作系统服务器版软件,是深度科技发布的符合POSIX系列标准和兼容LSB标准的服务器操作系统产品,广泛兼容各种数据库和应用中间件,支持企业级的应用软件和开发环境,并提供丰富高效的管理工具,体现了当今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发展的最新水平。 深度操作系统服务器版软件,以安全可靠、高可用、高性能、易维护为核心关注点:基于稳定内核,对系统组件进行配置和优化,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在加密、认证、访问控制、内核参数等多方面进行增强,提高系统的整体安全性;提供稳定可靠的业务支撑,以及高效实用的运维管理,从容面对快速的业务增长和未来挑战。 产品分类产品名称 服务器操作系统产品深度操作系统服务器版软件(x86_64平台) 深度操作系统龙芯服务器版软件(龙芯平台,3B2000/3B3000等)深度操作系统申威服务器版软件(申威平台,1600/1610/1621等) 服务器应用软件产品 深度日志分析软件 深度高可用集群软件

华为802.1X技术白皮书

华为 802.1X 技术白皮书
华为802.1X技术 白皮书

华为 802.1X 技术白皮书
目录
1 2 概述...........................................................................................................................................1 802.1X 的基本原理..................................................................................................................1 2.1 体系结构...........................................................................................................................1 2.1.1 端口 PAE...................................................................................................................2 2.1.2 受控端口 ...................................................................................................................2 2.1.3 受控方向 ...................................................................................................................2 2.2 工作机制...........................................................................................................................2 2.3 认证流程...........................................................................................................................3 3 华为 802.1X 的特点.................................................................................................................3 3.1 基于 MAC 的用户特征识别............................................................................................3 3.2 用户特征绑定...................................................................................................................4 3.3 认证触发方式...................................................................................................................4 3.3.1 标准 EAP 触发方式 .................................................................................................4 3.3.2 DHCP 触发方式 .......................................................................................................4 3.3.3 华为专有触发方式 ...................................................................................................4 3.4 TRUNK 端口认证 ..............................................................................................................4 3.5 用户业务下发...................................................................................................................5 3.5.1 VLAN 业务 ................................................................................................................5 3.5.2 CAR 业务 ..................................................................................................................5 3.6 PROXY 检测 ......................................................................................................................5 3.6.1 Proxy 典型应用方式 ................................................................................................5 3.6.2 Proxy 检测机制 ........................................................................................................5 3.6.3 Proxy 检测结果处理 ................................................................................................6 3.7 IP 地址管理 ......................................................................................................................6 3.7.1 IP 获取 ......................................................................................................................6 3.7.2 IP 释放 ......................................................................................................................6 3.7.3 IP 上传 ......................................................................................................................7 3.8 基于端口的用户容量限制...............................................................................................7 3.9 支持多种认证方法...........................................................................................................7 3.9.1 PAP 方法 ...................................................................................................................7 3.9.2 CHAP 方法 ...............................................................................................................8 3.9.3 EAP 方法 ..................................................................................................................8 3.10 独特的握手机制...............................................................................................................8 3.11 对认证服务器的兼容.......................................................................................................8 3.11.1 EAP 终结方式 ..........................................................................................................8 3.11.2 EAP 中继方式 ..........................................................................................................9 3.12 内置认证服务器...............................................................................................................9 3.13 基于 802.1X 的受控组播.................................................................................................9 3.14 完善的整体解决方案.....................................................................................................10 4 典型组网.................................................................................................................................10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