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注:教育是改善人口素质,提高人口质量的根本途径;

教育发展人才发展的先决条件。经济发展是人才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一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密切的关系表现二者之间作用与反作用,即政治经济制度队对教育的制约以及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教育的领导权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政治、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掌握着教育的领导权。表现:通过国家权力机构对教育实现控制和管理。同时直接指导教育法律法规,决定教育者的培养和作用。统治阶级利用经济的力量达到对教育领导权的控制。利用思想宣传上的优势力量来影响或控制教育。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资本主义社会:受教育权在形式上似乎是平等的。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实现工农教育,享有了平等的受教育权。

1986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国家的意志的体现,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根本大法。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教育目的也就不同。政治经济制度决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封建社会:愚民政策

社会主义: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相对独立:不平衡性、继承性。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以需要的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3、教育是促进社会民主的重要力量

封建社会:等级性、专制性、道统性、刻板性,反民主。

资本主义社会:自由、平等、人权。

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民主化。民主的教育又是国家政治民主化的“孵化器”,“催化剂”。

第二节教育与生产力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

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高等中级教育的要求

信息革命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教育结构通常指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19世纪中叶,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提出系统课程理论,课程改革。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再生产劳动力:提高劳动力质量和素质,改变劳动力形态,得到全面发展,摆脱片面性。三个层次:普通教育层次,包括中小学教育。专门、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

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教育对科学知识的再生产:1、教育传播科学知识,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

2、教育发展科学、产生新的科学知识。

2、人力资本论——教育的经济贡献理论

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研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第73届年会上做了“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创立的“宪章”。

人力资本核心概念:人才。职业培训。卫生保健。信息搜寻。

人力资本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舒尔茨推算出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

4、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1、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2、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发展与变革

3、促进教学的组织形式的发展有变革

4、教育规模和速度。

注:和速度结构有关系的选生产力。

第三节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

1、科学技术能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影响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4、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使教育开始迈向网络时代,实现网络教育模式

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比较:

传统学校教育网络教育

金字塔形等级制平等的开放式

筛选制度兴趣选择

年龄段教育跨年龄教育或者无年龄段教育

存在时间限制跨时空的教育

人口对教育的影响:

1、人口数量对教育发展有效人的影响和制约。

2、人口素质影响着教育质量。、

3、人口结构对教育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

4、人口地域分布的不平衡会带来教育机构布局不平整。

教育对人口的作用:

1、控制人口增长数量的重要手段

2、改善人口素质,提高人民素质

3、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

4、有助于人口迁移

第四节教育与文化

一、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2、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⑴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⑴化对教育目的的影响(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⑵文化对教育内容的影响(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⑶文化对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⑶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①育可以传递文化、进而促进社会发展。(筛选,整理,传递保存文化)

②育可以进行文化选择,是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精华被继承、传播和发扬。(提

升文化的作用)

③育可以使文化在交流活动中得到发展。(教育传播和交流文化作用)

④育可以通过对人才的培养,对科学的研究,为文化的更新创造提供可能。(教

育可以创造文化)

二、学校文化(最早提出“学校文化”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华勒)

学校文化功能:导向,约束,凝聚,激励。

(一)学校文化的特征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学校文化的缩影——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类型: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学校领导这亚文化、教师亚文化、学生亚文化等。

①学校物质文化:空间物体形态,包括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

②学校组织制度文化: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

③学校的精神文化:精神或观念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

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统一体。

校园文化特别是良好的校风,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

(二)学生文化

一、学生文化的成因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的影响

2、同伴的影响

3、师生的交互作用的影响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

5、社会影响

二、学生文化的特征

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

2、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

3、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

4、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