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风险评价报告

化工厂风险评价报告
化工厂风险评价报告

风险评价报告

1、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风险管理,识别和评价作业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消除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安全风险,达到事前预防的目的。

2、范围

公司液氧、液氮、液氩、二氧化碳的充装而和储存、运输及经营及与其有关的活动。

3、评价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本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和技术标准。

4、风险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

4.1风险评价程序见下表:

4.2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是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常用的方法有: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检查表分析(SCL)、预危险性分析(PHA、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 R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事件树分析(ETA、事故树分析(FTA、、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Q等。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风险评价小组主要选择工作危害分析法

(JHA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进行风险评价,同时选择JHA 评价方法确定风险等级。

4.2.1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

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安全检查表分析可用

于对物质、设备、工艺、作业场所或操作规程的分析

422工作危害分析法:从作业活动清单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

制措施。该方法是针对作业活动而进行的评价。

4.3确定风险等级

风险等级依据评价准则确定,其风险度(R)等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和后果的严重性(S)的乘积。计算方法为:

R=L X S

4.4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准则按表1确定

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4.5事件发生后果的严重性准则按表2确定

表2事件后果的严重性(S)判断准则

电Ary

—[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6风险的等级判定准则按表3确定

表3风险等级(R)判定准则和控制措施

起注意

5、危险性分析

5.1物料危险性分析

本公司主要有液氧、液氮、液氩、二氧化碳的充装和储存、运输及经营主要危险物质的危险特性分析

危险有害物料本身存在的危险性分述如下。

1)低温液态氮与压缩氮

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皮肤接触液氮可致冻伤;如在常压下汽化产生的氮气

过量,可使空气中的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

危险特性:如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2)压缩氩(类似物压缩氦、氪、氖等

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液态氩可致皮肤冻伤;眼部接触可引起炎症。常气压

下无毒,高浓度时,使氧分压降低而发生窒息。

危险特性:如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3)液态与压缩CQ

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急性中毒: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钟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及休克, 甚至死亡。固态(干冰)和液态二氧化碳在常压下迅速汽化,能造成-80 C?-43 C低温,弓|起皮肤和眼睛严重冻伤。慢性影响:经常接触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者,可有头晕、头痛、失眠、易兴奋、无力等神经功能紊乱等。

危险特性:如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4)低温液态氧与压缩氧

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浓度超过40%寸,有可能发生氧中毒。

吸入

40%^ 60%勺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当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

危险特性:本品助燃,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如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皮肤接触液氧可致冻伤。

5.1.1易燃性

本公司生产和储存的氧气为助燃气体,遇火源和油污或可燃物会引发火灾、爆炸等危险。

5.1.2易积聚静电荷

液氧、液氮、液氩、二氧化碳中存在的杂质可以使液体介质带电,当与容器壁摩擦、装卸和运输过程中的撞击均会产生静电聚集。由于这些过程介质电阻率高,导电性能差,所产生的静电不易消失,这些静电积聚一定程度会产生电火花,引起火灾、爆炸。因此,在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液体静电聚集的危险。

5.1.5窒息性

液氮、液氩、二氧化碳等对人体均有窒息性,在运输、储存、

装卸过程中,由于泄露和挥发,由于泄露过多,一定空间内的气体浓度升高容易发生人员窒息的情况,要防止这些化学物质的挥发、泄露和操作不当带来的风险。

5.2充装过程中的危险性分析

根据本公司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储存和装卸实际情况,可能发生的危险有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冻伤、磕碰和环境污染等。

1)化学品泄露

a.充装时化学品泄露;

b.装卸和搬运时野蛮操作导致包装破损产生泄露;

c.车辆运输时碰撞导致气瓶破坏产生泄露;

d.库存时堆码不合规范导致倾倒、冲撞致气瓶破坏产生泄露;

e.互为禁忌物堆放一起,导致发生化学反应;

f.充装排和气瓶阀门泄露;

g.冲撞导气管泄露。

2)火源产生

a.明火源,动火作业、违章动火和吸烟及其他违章操作;

b.电气火花;

c.静电火花;

d.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和设备;

e.车辆尾气火法;

f.雷电火花

g.其他产生火花原因。

523冻伤

由于操作人员失误和其他原因造成液态氧、氮、氩、二氧化碳泄露或溅撒到人体皮肤和器官上造成冻伤,或因操作不当和操作人员操作时未按规定佩戴劳动防护用品造成冻伤。

524窒息和中毒

公司经营如氮气、氩气等对人体均有窒息伤害,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均会接触化学品,或者由于违章操作或未按规定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导致与化学品直接接触,长期接触有毒物品会导致中毒和窒息。

5.2.5环境污染

生产过程中化学品包装随处乱丢,有毒物品的挥发,发生化学品泄漏事件均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化工厂风险评价报告

化工厂风险评价报告 1、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风险管理,识别和评价作业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消除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安全风险,达到事前预防的目的。 2、范围 公司液氧、液氮、液氩、二氧化碳的充装而和储存、运输及经营及与其有关的活动。 3、评价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本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和技术标准。 4、风险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 4.1风险评价程序见下表:

4.2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是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常用的方法有: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检查表分析(SCL)、预危险性分析(PHA)、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事件树分析(ETA)、事故树分析(FTA)、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等。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风险评价小组主要选择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进行风险评价,同时选择 JHA评价方法确定风险等级。 4.2.1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安全检查表分析可用于对物质、设备、工艺、作业场所或操作规程的分析。 4.2.2工作危害分析法:从作业活动清单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该方法是针对作业活动而进行的评价。 4.3确定风险等级 风险等级依据评价准则确定,其风险度(R)等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和后果的严重性(S)的乘积。计算方法为: R=L×S 4.4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准则按表1确定。

秦山核电厂安全电源可靠性分析(二)-安全评价师考试.doc

可能的改造方案有两个。方案一:把2271线路就近改接到浙江电网(南湖变电所或嘉兴发电厂),架空线路的距离可减少一半,遭雷击等故障的可能性减小,线路本身的可靠性增加。投资也不大,原架空线路在南湖变电所和嘉兴发电厂之间穿过,大部分原线路还可利用,需要增加一台开关和相应的保护。从电源可靠性分析,原从上海电网引接安全电源,考虑到当时浙江北部电网相对比较弱,220kV变电所少,没有发电厂,安全电源需要独立可靠,所以从上海接。但近几年浙北电网大大加强了,秦山周围增加了220kV跃新变电所,嘉兴电厂、秦山二期、三期相继投入运行,550kV王店变电所也投入运行,浙北电网全网失电可能性几乎没有,所以可以从南湖变电所或嘉兴发电厂引接安全电源。这样,浙北电网非常可靠,新线路比原线路可靠,因此,整体可靠性就提

高了。方案二:可在方案一的基础上,从秦山三期接一路220 kV电源,实现两路电源并联运行,克服单电源的缺点。秦山三期距离我厂1 km,所以线路投资少,再增加两台开关和一套保护,投资也不大。此方案使一、二、三期安全电源相互备用,因为二、三期的启动/备用电源也是单电源结构(从220kV跃新变接),可大大增加一、二、三期安全电源可靠性。但此方案要在方案一的基础上才成立,因为上海、浙江电网220kV 开环运行,不允许并列运行。如果我们接在上海电网,即使把三期的220 kV拉过来,但不能并联运行,就起不到增加可靠性的作用。第二电源的可靠性分析和对策我厂安全电源的第二电源为:高压厂变和6 kV工作段。正常运行时启/备变带6 kV公用段运行,高压厂变带6kV工作段运行,6 kV工作和公用段的联络开关断开,当启/备变失电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事故风险评估报告定稿版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事故 风险评估报告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事故风险评估报告编制(签字): 审核(签字): ********************有限公司 2017年11月11日

目录 评估报告编制说明............................................................... 1评估目的...................................................................... 2评估原则...................................................................... 3评估组织...................................................................... 4评估过程 (3) 5风险评估范围.................................................................. 6危险源辨识.................................................................... 6.1物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6.2厂址及总平面布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6.3生产工艺过程危险因素辨识................................................ 6.4设备、装置危险因素辨识.................................................. 6.5储运过程危险因素辨识.................................................... 6.6 定量风险计算........................................................... 6.7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7评估结果......................................................................

某化工厂安全评价报告(doc 73页)

某化工厂安全评价报告(doc 73页)

编制说明 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定:对生产、储存危险物品建设项目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评价。同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导则(试行)〉的通知》等规定: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应进行安全评价,为确保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生产,应委托有安全评价资格的单位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进行安全评价,并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AAA服务中心受BBB市×××化工厂(以下简称×××化工)的委托,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遵循系统安全的原理, 运用科学的评价分析方法,本着实事求是、科学客观的原则,对位于BBB市新市镇新市工业园区的×××化工一条3000吨/年85%磷酸生产线和两套400吨/年70%泥磷酸生产装置、一个1000吨/年磷酸三钠车间、一个300吨/年聚磷酸铵车间的安全生产现状进行综合评价,最终依据评价经过及评价结果形成以下评价报告。由于安全生产具有的动态性,故本报告所反映的安全生产状况,仅为企业接受安全评价时的安全生产现状。 1

1

1.1.4通过评价为×××化工提出消除、减弱事故隐患的对策与措施,为事故隐患治理提供依据,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平稳的生产。 1.2评价内容 (1)企业85%磷酸、70%泥磷酸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2)企业85%磷酸、70%泥磷酸生产装置、设施的安全状况评价; (3)企业85%磷酸、70%泥磷酸生产装置、设施所在地的周边环境条件评价; (4)企业85%磷酸、70%泥磷酸生产过程中固有的危险有害因素危害程度评价; (5)《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所规定的各项安全生产条件评价。 1.3评价依据 1.3.1国家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70号)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373号) 1

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

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 (1991年7月27日国家核安全局令第1号发布1991年修改) --------------------------------------------------------------------------------------------- 本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核电厂安全法规的第四部分 本规定自一九九一年七月二十七日起实施 本规定由国家核安全局负责解释。 1引言 1.1概述 1.1.1本规定对陆上固定式热中子反应堆核电厂的质量保证提出了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 1.1.2本规定提出的质量保证原则,除适用于核电厂外,也适用于其他核设施。 1.1.3为了保证核电厂的安全,必须制定和有效地实施核电厂质量保证总大纲和每一种工作(例如厂址选择、设计、制造、建造、调试、运行和退役)的质量保证分大纲。本规定对制定和实施这些大纲提出了原则和目标。各种质量保证大纲所遵循的原则是相同的。 1.1.4必须指出:在完成某一特定工作中(例如在厂址选择、设计、制造、建造、调试、运行和退役中),对要达到的质量负主要责任的是该工作的承担者,而不是那些验证质量的人员。 1.1.5质量保证大纲应包括为使物项或服务达到相应的质量所必需的活动,验证所要求的质量已达到所必需的活动,以及为产生上述活动的客观证据所必需的活动。 1.1.6质量保证是“有效管理”的一个实质性的方面。通过有效管理促进达到质量要求的途径是:对要完成的任务作透彻的分析,确定所要求的技能,选择和培训合适的人员,使用适当的设备和程序,创造良好的开展工作的环境,明确承担任务者的个人责任等。概括来说,质量保证大纲必须对所有影响质量的活动提出要求及措施,包括验证需要验证的每一种活动是否已正确地进行,是否采取了必要的纠正措施。质量保证大纲还必须规定产生可证明已达到质量要求的文件证据。 1.1.7各部门执行本规定的具体方法(对于整个核电厂和各种工作)可以有所不同,但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循本规定所确定的原则,制定详细的执行程序。还必须指出:质量保证大纲必须周密制定,便于实施,并保证技术性的和管理性的工作两者充分地结合。 1.2范围 本规定对核电厂的厂址选择、设计、制造、建造、调试、运行和退役期间的质量保证大纲的制定和实施提出了原则和目标。这些原则和目标适用于对安全重要物项和服务的质量具有影响的各种工作,例如设计、采购、加工、制造、装卸、运输、贮存、清洗、土建施工、安装、试验、调试、运行、检查、维护、修理、换料、改进和退役。这些原则和目标适用于所有对核电厂负有责任的人员、核电厂设计人员、设备供应商、工程公司、建造人员、运行人员以及参与影响质量活动的其他组织。 附录I所列的安全导则是对本规定的说明和补充。 1.3责任 1.3.1为了履行保证公众健康和安全的责任,营运单位必须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本规定的要求制定有效的核电厂质量保证总大纲,并报国家核安全部门审核。 1.3.2对核电厂负有全面责任的营运单位必须负责制定和实施整个核电厂的质量保证总大纲。核电厂营运单位可以委托其他单位制定和实施大纲的全部或其中的一部分,但必须仍对总大纲的有效性负责,同时又不减轻承包者的义务或法律责任。 2质量保证大纲 2.1概述 2.1.1必须根据本规定提出的要求,制定质量保证总大纲,这是核电厂工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总大纲必须对核电厂有关工作(例如厂址选择、设计、制造、建造、调试、运行和退役)的控制作出规定。每一种工作的控制也必须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化工厂风险评价报告

风险评价报告 1、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风险管理,识别和评价作业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消除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安全风险,达到事前预防的目的。 2、范围 公司液氧、液氮、液氩、二氧化碳的充装而和储存、运输及经营及与其有关的活动。 3、评价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本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和技术标准。 4、风险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程序见下表: 分析(PHA))、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风险评价小组主要选择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进行风险评价,同时选择 JHA评价方法确定风险等级。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安全检查表分析可用于对物质、设备、工艺、作业场所或操作规程的分析。 工作危害分析法:从作业活动清单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该方法是针对作业活动而进行的评价。 确定风险等级 风险等级依据评价准则确定,其风险度(R)等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和后果的严重性(S)的乘积。计算方法为: R=L×S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准则按表1确定。 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化工厂安全评价报告

编制说明 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定:对生产、储存危险物品建设项目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评价。同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导则(试行)〉的通知》等规定: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应进行安全评价,为确保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生产,应委托有安全评价资格的单位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进行安全评价,并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AAA服务中心受BBB市×××化工厂(以下简称×××化工)的委托,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遵循系统安全的原理, 运用科学的评价分析方法,本着实事求是、科学客观的原则,对位于BBB市新市镇新市工业园区的×××化工一条3000吨/年85%磷酸生产线和两套400吨/年70%泥磷酸生产装置、一个1000吨/年磷酸三钠车间、一个300吨/年聚磷酸铵车间的安全生产现状进行综合评价,最终依据评价经过及评价结果形成以下评价报告。由于安全生产具有的动态性,故本报告所反映的安全生产状况,仅为企业接受安全评价时的安全生产现状。 一.安全评价的目的和依据 1.1安全评价的目的 安全评价的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本次安全现状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1.1对×××化工85%磷酸、70%泥磷酸生产过程中的潜在危害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和预测。

1.1.2通过评价确认×××化工的85%磷酸、70%泥磷酸生产系统安全生产条件是否满足《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中所规定的要求,作为企业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依据。 1.1.3根据已确定的危害因素,分析、确定×××化工85%磷酸、70%泥磷酸生产装置、设施的固有危险程度,并预测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后果。 1.1.4通过评价为×××化工提出消除、减弱事故隐患的对策与措施,为事故隐患治理提供依据,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平稳的生产。 1.2评价内容 (1)企业85%磷酸、70%泥磷酸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2)企业85%磷酸、70%泥磷酸生产装置、设施的安全状况评价; (3)企业85%磷酸、70%泥磷酸生产装置、设施所在地的周边环境条件评价;(4)企业85%磷酸、70%泥磷酸生产过程中固有的危险有害因素危害程度评价;(5)《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所规定的各项安全生产条件评价。 1.3评价依据 1.3.1国家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70号)

核电厂概率安全评价(PSA)技术研究参考文本

核电厂概率安全评价(PSA)技术研究参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核电厂概率安全评价(PSA)技术研究 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核电被称为技术设备、人的群体和组织三类元素的大 型经济实体,属科技密集型产业。对于核电厂而言,安全 是核电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核电厂以往的系统安全分析 中,难以确定出具体的安全风险目标,在风险和费用之间 的权衡存在困难,更不易对事故发展的潜在原因及事故发 展的可能进程进行分析研究。基于此目的,概率安全评价 (PSA:Probability Safety Assessment)的提出,在系 统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的过程中,有力地支持了安全 风险的管理决策,保证了核电厂的安全运行。 1 PSA评价方法 1.1 概率论(PSA)方法

引入风险(risk)概论是为了比较和度量危险的大小和它们发生的可能性。PSA方法就是定量对核电厂作出其对环境造成各种风险的计算。PSA具有如下特点: 1)对所有事故谱(初因)进行评介; 2)对所有事故序列进行评价; 3)所有评价定量化。 核电厂PSA分成3个级别。一级,堆芯损坏分析:用事件树和故障树的概率方法,对设计和运行进行分析,得出导致堆芯熔化的事故序列及其发生频率;二级,源项分析:在一级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事故的物理过程和安全壳的行为,计算不同事故释放类型的放射性源项;三级,后果评价;进行释出放射性物质特性、大气扩散程度和剂量评价。PSA评价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1.2 初因的确定 首先要分析风险评价历史报告、反应堆运行历史的文

化工厂风险评价报告

化工厂风险评价报告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风险评价报告 1、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风险管理,识别和评价作业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消除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安全风险,达到事前预防的目的。 2、范围 公司液氧、液氮、液氩、二氧化碳的充装而和储存、运输及经营及与其有关的活动。 3、评价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本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和技术标准。 4、风险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程序见下表: (PHA 树分析(ETA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风险评价小组主要选择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进行风险评价,同时选择 JHA评价方法确定风险等级。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安全检查表分析可用于对物质、设备、工艺、作业场所或操作规程的分析。 工作危害分析法:从作业活动清单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该方法是针对作业活动而进行的评价。 确定风险等级 风险等级依据评价准则确定,其风险度(R)等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和后果的严重性(S)的乘积。计算方法为: R=L×S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准则按表1确定。 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核电厂概率安全评价(PSA)技术研究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核电厂概率安全评价(PSA)技术研究正式版

核电厂概率安全评价(PSA)技术研究正 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 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核电被称为技术设备、人的群体和组织三类元素的大型经济实体,属科技密集型产业。对于核电厂而言,安全是核电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核电厂以往的系统安全分析中,难以确定出具体的安全风险目标,在风险和费用之间的权衡存在困难,更不易对事故发展的潜在原因及事故发展的可能进程进行分析研究。基于此目的,概率安全评价(PSA:Probability Safety Assessment)的提出,在系统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的过程中,有力地支持了安全风险的管理决策,保证了核电厂的安

全运行。 1 PSA评价方法 1.1 概率论(PSA)方法 引入风险(risk)概论是为了比较和度量危险的大小和它们发生的可能性。PSA 方法就是定量对核电厂作出其对环境造成各种风险的计算。PSA具有如下特点:1)对所有事故谱(初因)进行评介; 2)对所有事故序列进行评价; 3)所有评价定量化。 核电厂PSA分成3个级别。一级,堆芯损坏分析:用事件树和故障树的概率方法,对设计和运行进行分析,得出导致堆芯熔化的事故序列及其发生频率;二级,源项分析:在一级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事故

化工厂风险评价报告

化工厂风险评价报告 风险评价报告 1、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风险管理,识别和评价作业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消除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安全风险,达到事前预防的目的。

2、范围 公司液氧、液氮、液氩、二氧化碳的充装而和储存、运输及经营及与其有关的活动。 3、评价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本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和技术标准。 4、风险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 4.1风险评价程序见下表: 组成评价小 收集资料、现场检 事故类危害辨影响因素、事故机制事故发生的可能风险评暴露于危险环测事故的严重程 制定风险控制计

风险控制审落实减少或防范风险的措施 4.2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是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常用的方法有: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检查表分析(SCL)、预危险性分析(PHA)、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事件树分析(ETA)、事故树分析(FTA)、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等。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风险评价小组主要选择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进行风险评价,同时选择JHA评价方法确定风险等级。 4.2.1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 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安全检查表分析可用于对物质、设备、工艺、作业场所或操作规程的分析。 4.2.2工作危害分析法:从作业活动清单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该方法是针对作业活动而进行的评价。 4.3确定风险等级

化工行业安全评价报告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化工行业安全评价报告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4 页

化工行业安全评价报告 第六章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预测结果24 第七章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25 7.1综述25 7.2建筑场地及布置方面的对策措施25 7.3工艺及设备等方面的对策措施26 7.4管理方面的对策措施26 第八章评价结论29 8.1概述29 8.2综合结论30 附件1:评价方法的简介和选择31 一、评价方法概述31 二、评价单元32 三、评价方法的选择32 四、评价步骤33 附件2: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物化性质及危险特性34 一、甲苯34 二、丙酮35 三、环已酮37 四、二甲苯39 五、溶剂油42 六、钛白粉43 七、环氧树脂44 八、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44 第 2 页共 4 页

附件3:预先危险性分析47 一、步骤47 二、危险性等级47 三、生产装置的预先危险性分析48 附件4:危险度评价52 一、危险度评价法概述52 二、危险度评价53 附件5: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54 一、评价方法简介54 二、评价内容及评价结果汇总55 附件6:现场安全检查表56 附件7:安全检查整改建议62 附件8: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评估表63 附件9:单元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分析评价66 一、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66 二、评价单元的确定67 三、评价单元危险系数的求取及火灾、爆炸指数计算68 附件10:企业的相关资料73 第 3 页共 4 页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4 页共4 页

核电厂安全分析

Regulatory Document RD–310 Safety Analysis for Nuclear Power Plants February 2008

CNSC REGULATORY DOCUMENTS The Canadian Nuclear Safety Commission (CNSC) develops regulatory documents under the authority of paragraphs 9(b) and 21(1)(e) of the Nuclear Safety and Control Act (NSCA). Regulatory documents provide clarifications and additional details to the requirements set out in the NSCA and the regulations made under the NSCA, and ar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regulatory framework for nuclear activities in Canada. Each regulatory document aims at disseminating objective regulatory information to stakeholders, including licensees, applicants, public interest groups and the public on a particular topic to promote consistency in the interpret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A CNSC regulatory document, or any part thereof, becomes a legal requirement when it is referenced in a licence or any other legally enforceable instrument.

《安全技术》之核电厂概率安全评价(PSA)技术研究

核电厂概率安全评价(PSA)技术研究 核电被称为技术设备、人的群体和组织三类元素的大型经济实体,属科技密集型产业。对于核电厂而言,安全是核电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核电厂以往的系统安全分析中,难以确定出具体的安全风险目标,在风险和费用之间的权衡存在困难,更不易对事故发展的潜在原因及事故发展的可能进程进行分析研究。基于此目的,概率安全评价(PSA:Probability Safety Assessment)的提出,在系统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的过程中,有力地支持了安全风险的管理决策,保证了核电厂的安全运行。 1 PSA评价方法 1.1 概率论(PSA)方法引入风险(risk)概论是为了比较和度量危险的大小和它们发生的可能性。PSA方法就是定量对核电厂作出其对环境造成各种风险的计算。PSA具有如下特点:1)对所有事故谱(初因)进行评介;2)对所有事故序列进行评价;3)所有评价定量化。核电厂PSA分成3个级别。一级,堆芯损坏分析:用事件树和故障树的概率方法,对设计和运行进行分析,得出导致堆芯熔化的事故序列及其发生频率;二级,源项分析:在一级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事故的物理过程和安全壳的行为,计算不同事故释放类型的放射性源项;三级,后果评价;进行释出放射性物质特性、大气扩散程度和剂量评价。PSA评价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1.2 初因的确定首先要分析风险评价历史报告、反应堆运行历史的文件资料以及作为PSA分析对象的核电厂设计资料进行工程判断,从中编制出初因事件的清单。在选择初因的过程中,要确定可能发生的事件,这些事件需要安全系统的投入以减缓后果并将反应堆带入安全状态。然后对事件进行分类,分类的准则是所需的系统响应和成功准则是否一致。图1 PSA 评价流程图初因事件的选择通常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核电厂的个体情况;

化工厂风险评价报告

化工厂风险评价报告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风险评价报告 1、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风险管理,识别和评价作业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消除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安全风险,达到事前预防的目的。 2、范围 公司液氧、液氮、液氩、二氧化碳的充装而和储存、运输及经营及与其有关的活动。 3、评价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本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和技术标准。 4、风险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程序见下表: 性分析(PHA

(FMEA)、事件树分析(ETA)、事故树分析(FTA)、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等。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风险评价小组主要选择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进行风险评价,同时选择 JHA评价方法确定风险等级。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安全检查表分析可用于对物质、设备、工艺、作业场所或操作规程的分析。 工作危害分析法:从作业活动清单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该方法是针对作业活动而进行的评价。 确定风险等级 风险等级依据评价准则确定,其风险度(R)等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和后果的严重性(S)的乘积。计算方法为: R=L×S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准则按表1确定。 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化工厂风险评价报告

化工厂风险评价报告

风险评价报告 1、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风险管理,识别和评价作业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消除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安全风险,达到事前预防的目的。 2、范围 公司液氧、液氮、液氩、二氧化碳的充装而和储存、运输及经营及与其有关的活动。 3、评价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本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和技术标准。 4、风险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 4.1风险评价程序见下表:

4.2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是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常用的方法有: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检查表分析(SCL)、预危险性分析(PHA)、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事件树分析(ETA)、事故树分析(FTA)、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等。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风险评价小组主要选择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进行风险评价,同时选择JHA 评价方法确定风险等级。 4.2.1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

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安全检查表分析可用于对物质、设备、工艺、作业场所或操作规程的分析。 4.2.2工作危害分析法:从作业活动清单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该方法是针对作业活动而进行的评价。 4.3确定风险等级 风险等级依据评价准则确定,其风险度(R)等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和后果的严重性(S)的乘积。计算方法为: R=L×S 4.4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准则按表1确定。 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核电厂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评价

核电厂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评价 发表时间:2018-08-21T14:23:18.36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4期作者:王超 [导读] 摘要:为了满足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能源需求,应大力推进我国的核电建设,因为核电是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做,不仅能保障能源供应不间断,还可以保护环境,实现电力工业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工业技术水平和在国际上的地位。核电厂的应用,与传统发电模式对比,具有较强的生态性和环保性,但是核电厂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以及核电的经济效益问题,成为影响核电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辽宁省大连市 116023) 摘要:为了满足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能源需求,应大力推进我国的核电建设,因为核电是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做,不仅能保障能源供应不间断,还可以保护环境,实现电力工业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工业技术水平和在国际上的地位。核电厂的应用,与传统发电模式对比,具有较强的生态性和环保性,但是核电厂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以及核电的经济效益问题,成为影响核电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核电厂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评价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核电厂运行;安全性;经济性评价 1、前言 虽然从我国目前的资源状况来看,煤电依然是我国电力生产结构的基础,但有研究指出核电将是我国目前和中长期内能在一定规模上替代煤电的唯一能源。同时,发展核电也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核电厂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进行有效评价,对核电厂发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显得十分必要。 2、核电安全问题与经济性问题 2.1核电安全问题 核能在利用过程中,由于其历史原因,存在着一定的“恐核”心理,这就导致核电在应用时,人们心中具有一定的心理负担。核能最初在军事领域得到应用,并且第一次投放是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核能后来应用于发电领域,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这一领域的发展,并且有效地降低了资源消耗,但是核废物、核能泄漏,同样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在对核安全问题处理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影响,出现核泄漏问题,给附近环境带来巨大的危害,如何保证核安全,成为当下核电发展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点。 2.2核电经济性问题 核电在发展过程中,经济性问题是影响核电应用的又一关键性因素。核能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煤炭资源的消耗,并且其排放的气体,不会对大气造成破坏。在当下低碳理念得到较大发展的现实背景环境下,核电在应用过程中,得到了较大的推广。但是从我国核电发展情况来看,由于反应堆数未实现规模,核电经济数据库建设存在问题,导致经济评价尚处于定性阶段,核电经济性评价处于一个较低的发展阶段。 3、核电厂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评价 3.1核电厂运行的安全性评价 目前,核电厂安全评价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了确定论安全评价法、概率论安全评价方法等。本文在对核电厂的安全性评价过程中,主要以确定论安全评价法为主。确定论安全评价法应用过程中,以纵深防御概念作为基础,保证核电厂3个基本安全功能作为评价目的,并且利用假设和分析的方法,对核电厂是否具有安全性进行分析。 3.1.1纵深防御概念 纵深防御概念主要涉及到了纵深防御层次问题,具体层次内容如下:第一层以保守设计为主,保证核电厂避免出现偏离现象;第二层对核电厂是否正常运行进行检测,避免事故发生;第三层加强对故障问题进行安全设计,使核电厂能够处于一个安全的运行状态;第四层注重对严重事故后果进行减轻;第五层注重对人员进行保护,并能够对紧急情况进行有效预防。 3.1.2核电厂涉及到的基本安全功能 在对这一问题处理过程中,需要对核裂变产物等核废料进行处理,降低核能的放射性危害。具体涉及到了反应堆停堆处理、排除余热处理、放射性物质处理3个方面内容,我们将之称为3个基本功能评价。 3.1.3假设和分析方法 在对核电厂安全问题分析过程中,采取了保护假设理论,从初始温度、压力、功率等问题,对后果偏差进行分析,并假设可能出现的事故,对事故处理情况进行验证,从而保证核电厂生产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定论安全评价方法在对核电厂进行安全评价过程中,能够对核电厂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和定义,并注重考虑到“影响因素”问题,能够对一些随机故障进行判断,保证核电厂在处理事故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对事故进行解决。 3.2核电厂运行的经济性评价 3.2.1核电经济性分析的原则 核电事业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虽然中间经历过几次核事故的冲击,但证明其还是可持续发展的、稳定的、经济的战略能源。我国要发展核电,必然要与火电等其他能源形式在经济上进行竞争。而核电的经济性是其参与电力市场竞争和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对于核电经济分析与评价的研究就变得非常重要。为了保证核电经济性分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核电的经济性进行评价时需遵循以下原则:1)综合性原则。核电经济分析不仅涉及核电领域所有技术专业和科学,诸如核物理、核安全、核环保及电力工业知识等,而且还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只有综合考虑核电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才能完成核电经济分析与评价的任务。 2)实践性原则。我国核电正处于积极发展阶段,核电站的在建数量居全球首位,核电的技术也趋多样化。因此,对核电的经济性分析和评价时要结合每个具体科研课题或建设项目的特点具体分析,这样才能为我国核电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3)系统性原则。核电经济性分析与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核电的经济性分析不仅要对核电整个系统的内部成本进行考虑———从铀矿的开采到核设施的退役都要进行分析,而且还要对核电系统的外部成本进行分析和评价。 4)风险性原则。核电行业未知影响因素较多,要对未知因素进行合理的假设,才能对核电经济性作出合理科学的分析。例如,由于

化工厂事故风险评估报告

第一章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 为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坚持“本质安全”,努力实现安全生产工作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遏制和减少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加强对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开展评估工作。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安监总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两年至少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并出具安全评估报告。安全评估工作应由注册安全评价人员或注册安全工程师主持进行,或者委托具备安全评价资格的评价机构进行。安全评估报告应包括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严重程度,重大危险源等级,安全对策措施,应急救援措施和评估结论等。” 1.1 评估依据 1.1.1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8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 (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7)《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21号)(8)《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主席令[2013]第4号

化工公司风险评价报告

化工公司风险评价 报告

风险评价报告

东营市海科新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11月 评估人员表 目录 1、目的 2、评价范围 3、风险评价的依据 4、风险评价程序和风险评价方法 4.1风险评价程序 4.2风险评价方法 5、危险性分析 5.1物料危险性分析 5.2生产过程危险性分析 5.3甲类仓库危险性分析 6、风险评价 6.1、方法介绍

6.2风险评价 6.2.1生产过程风险评价 6.2.2甲类仓库风险评价 5.2.3配电房风险分析 6.3风险评价结果 1、目的 分析( 具体岗位)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性,确定风险程度等级,采取相对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实现管理关口前移,实现事前预防,达到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 2、评价范围(部门的区域和活动) 生产工艺过程,甲类仓库及配电室 3、风险评价的依据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⑷<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⑸<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⑹其它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 4、风险评价程序和风险评价方法 4.1、风险评价准备程序 ⑴准备阶段:明确风险评价对象和范围,,收集相关工程\系统的技术资料;成立风险评价小组,,制定工作计划

⑵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⑶识别和分析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方式、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 ⑷风险评价、选择合理的风险评价方法,对确定的对象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⑸安全对策措施: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对应的控制措施,并制定实施期限,确定相关责任人. ⑹资料归档 风险评价的资料存入风险管理档案 4.2风险评价方法 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PHA)、工作危害分析(JHA)、风险度风险评价法进行风险评价 5.1物料危险性分析 (涉及的物料名称)根据<危险化学品名录>上述物质均属于危险化学品( 涉及的物料名称 ) 上述危险化学品主要具有以下危险特性: ⑴易燃性 本公司生产储存过程中涉及到的危险化学品均为易燃液体,火灾危险性属于甲类和乙类.一旦遇到高温、明火、氧化剂有引起火灾、爆炸的危险. ⑵易爆性 本公司生产的用原料和产品多数属于挥发性强的易燃液体,其蒸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