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课程设计简易门铃

模电课程设计简易门铃
模电课程设计简易门铃

科技学院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简易门铃

学生梦蔚

专业班级11级电科一班

学号201131002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月英

完成时间2013年5月16日

目录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

2 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1)

3 实验设计方案及论证 (1)

3.1方案一 (2)

3.2方案二 (2)

3.3两种方案的比较 (3)

4 设计原理及功能说明 (4)

5硬件的制作与调试 (7)

6 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附录1:总体电路原理图 (18)

附录2:元器件清单 (19)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该项目的学习,学生应当能够读懂项目任务书,看懂任务书中的电路原理图,分析电路工作原理,根据项目实训评价明确制考核要求和评分标准。

?能熟练运用万用表检测各元器件的质量。

?能熟练使用各焊接工具按照电路原理较长和工艺要求完成电路的连接。

?熟练运用电子测量工具完成电路的调试和故障的排除。

?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开发能力。

2 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设计一个门铃电路,两端接6v的电压,设置一个按钮开关,当按下开关时发出门铃在任听觉围的“铃”声,松开开关,则声音消失。

?其中先设计出电路图,再通过电路图演示软件演示出其可用性,最后进行实际操作进行电路元件的选择与焊接。

?要求用部中断实现,当按下门铃时,门铃发出响声,直到释放。

3 实验设计方案及论证

3.1 方案一

图3-1 原理图

电路原理:

由VT1、VT2及相关元件组成多谐振荡器,用以控制两种音调转换,由VT3、VT4等组成音频振荡器,当VT2导通时,相当于R1与R2并联,这时产生一种音调,当VT2截止时,只有R1参与音频振荡器工作,因此产生的是另外一种声音,电路中的R1、R2和C5的值决定了音调的高低当按下门铃开关后,门铃便会交替产生二种不同音调的声音。

3.2 方案二

图3-2 原理图

电路原理:

当按钮开关J1接通时,多谐振荡器起振,R1、R4为三极管Q1、Q2的集电极负载电阻,通过电阻R2、R3分别给三极管Q1、Q2加上正向偏压,电容C1、C2交替充电使三极管正常工作,产生音频振荡振荡信号由三极管Q3和Q4组成的功率放大器放大后送至蜂鸣器BUZZER,使扬声器发出声音。

3.3 两种方案的比较

方案一: 电路简单,器件数目较少,布线程度中等,反映速度较

快,造价便宜,刚接上电源是发出的声音是渐变的,一段时间后音调才趋于平稳,电路具有延时性,在开关断开时,两个晶体管有微小的电流流过,所以不工作时也会消耗电能。该方案的功耗较高。

方案二: 电路简单,器件数目少,布线程度中等,反映速度快,造价便宜,音色较佳,当按下按键时发出清低楚悦耳的“叮咚、叮咚”声,电路布具有延时性,在开关断开时,电路中没有电流流过,所以不工作时不会消耗电能。而且该方案的功耗比较低。结论及选取方案:方案二的元件选取、电路图及原理都较方案一简单,而且都是由我们熟悉的三极管、电阻、电容等元件组成,便于我们的组装。具有造价低廉,能够更简单的达到我们的目的,所以我们选择了方案二。

4 设计原理及功能说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