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设计

专题一 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设计
专题一 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设计

专题一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与教学指导

随着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一个适合时代需要的全新教学正在形成和发展,几乎所有的数学教师都在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数学课程应该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活动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由现实生活情境引入,并通过活泼生动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是智慧火花相互碰撞的场所,是实施课改的主要阵地。新的课程理念如何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完美体现,教师如何真正地考虑到学生思维的发展等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就此进行了一些探索、小结,选编了部分经典案例,并结合教材的内容给予了恰当的分析与点评。希望能帮一线教师解决些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设计是网络课程的第一部分,它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节让教师从整体上认识数学课程目标,使之理解“教”与“学”间的关系如何体现在数学课程目标中,理解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四个数学知识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在“三维”的角度对总体目标“四个领域”的具体内涵。

第二、三、四节选取了有代表性的案例,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评述,使教师更加深刻的理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四个目标。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与过去的教学大纲中仅仅呈现的结果性目标不同,在《标准》中首次被赋予了“过程”的含义,即必须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去“经历……过程”;“过程性目标”不要让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不要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的过程,没有正确性的结论呈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度的把握至关重要。教学不仅要有情感、态度的体现,还要有数学价值观的渗透,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第二节知识性目标的内容及其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性目标的内容

“知识与技能”向来是数学课程与数学教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实施新数学课程后,数学中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简称“双基”)仍然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但需要重新思考的是:在当今这个科技信息社会中,新数学课程中的“双基”还是不是以往那种形式化、规范化的概念与定理、法则的表述和运用,以及快速、准确地从事复杂的数值计算、代数运算技能和多种类型、多种套路的解题技巧?学生还应不应该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回答是肯定的,但是我们对“双基”的认识也要与时俱进,一些多年以来被看重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已不再成为今天或者未来学生数学学习的重点。例如,大数目的数值计算、复杂的有理数混合运算与复杂的代数运算技巧、一些图形性质的证明技巧等。相反,一些以往未受关注的知识、技能或数学思维方法却应当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即“双基”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例如,使用计算器处理数据的技能,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技能,通过网络收集信息的技能,有关制作统计图表的技能,获取与处理统计数据并根据所得的结果进行推断的技能,对变化过程中变量之间变化规律的把握与运算的意识等,都应该成为新的“双基”内容。

二.知识与技能性目标的设计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知识与技能” 性目标的设计?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案例。1.概念教学案例

〓案例1-1:有趣的游戏——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技能目标

识记:有理数加减法法则.

理解:有理数加减法法则,省略加号、括号;变“减”为“加”;同号结合,建立初步的数感.

运用:能正确使用有理数加减法法则进行运算.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六节的内容,是有理数学习中的传统内容。它既是对“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减法”的深入学习,又是熟练掌握有理数的乘法、除法、乘方及混合运算的前提条件。其具体的教学过程分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扑克牌游戏引入有理数的加减运算;然后在运算的过程中总结出规律;最后通过变换游戏规则和变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其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教学过程〓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1.ppt

师:我们用一副扑克牌来做一个游戏:其中J代表11,Q代表12,K代表13 ,A代表1;黑色牌表示正数,红色牌表示负数,随机的抽取几张扑克牌,先依次记下各张扑克牌所表示的有理数,再在各个数之间添上加号或者减号和括号,然后迅速的计算出结果。

首先我们抽取两张牌,并添上加号和括号,即算加法;

现在我们抽取三张牌,并添上减号和括号,即算减法;

现在我们抽取四张牌,并算加法;

现在我们抽取四张牌,并算减法。

〓教学过程〓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2.ppt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不断的启发学生想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得到了怎么样的规律。学生在轻松、愉乐的课堂环境中感悟到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扑克牌间存在着一定的运算规则;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逐渐得到提升,进而总结出以下规律:

师:通过以上游戏,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快把你算得又快又准的技巧或想法与其他同伴交流、讨论吧!

师:别忘了,把你们的发现告诉我哟!如果能整理成简明的文字,就更好了。

规律一省略加号、括号。即如果是加法,在书写计算式时,加号可以省略,同时括号也省略不写。即把式子写成省略加号、括号和的式子。

规律二变“减”为“加”。即如果是减法,先把减法转变为加法运算,然后省略加号、括号再计算。

规律三同号结合。即根据加法运算律,先把整数、负数分别结合在一起相加。

〓教学过程〓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3.ppt

师:我们将游戏规则改为:红色牌、黑色牌仍分别表示负数、正数,抽到黑色牌则加上牌上的数字,抽到红色牌则减去牌上的数字。

师:实际上我们是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用前面的规律与同伴做这个游戏吧。

自己估计能得多少分:

1.把18–(+12)+(–9)–(–6)写成省略加号和的形式是()

A.18–12–9–6 B.18–12–9+6

C.18+(–12)+(–9)+6 D.18+12–9–6

2.计算(–5)–(+3)+(–9)–(–7 )+0.5所得结果是()

A.–10.5 B.–9.5 C.8.5 D.23.5

3.小明存折中有450元,取出80元,又存入150元后存款余额为()

A.520元B.680元C.380元D.220元

4.–43+(–18)–(–25)–(+16)= .

5.–32.74+18–20+32.74–8= .

6.–17–6+5–4+25–3= (每题10分,共60分)

7.矿井下A、B、C三处的标高分别是37.4米,–129.8米,问A点比B点高多少?B点比C点高多少?C 点比A点高多少?(20分)

8.小明从离甲地西面2千米的A地出发,向西走了6千米到达B地,接着再向东走了10千米到达C地,问小明这时在甲地的东面还是西面,距甲地多少千米?(20分)

[案例分析]

对于环节一,课的开始教师把有趣的扑克牌游戏引入课堂,展开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这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使传统、单一的有理数

加减混合运算法则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理数加法、减法的法则在游戏中反复运用,从而为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知识技能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环节二中,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学习,不能单从是否记住或者掌握的层面来判断,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些知识或技能背后所隐含的数学意义。传统的“概念教学”对知识掌握主要集中在学生能否记住概念的定义,能否从给出的几个选项中选择出一个有关这个概念正确例子,或者在几个相近概念之间区别出符合条件的某个概念。新课程对“概念教学”远不仅于此。《课标》中对概念真正的理解意味着:学生能够自己举出一定数量的有关这一概念的正例和反例;能够在几个相近概念之间比较彼此的异同,并且认识到在这些差异上不同的概念所对应的不同解释;能够将概念从文字的表述转换成符号的、图像的、口头的描述或表示。

在课的最后,教师通过变式训练,即改变游戏规则,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扑克牌的加减运算实质上就是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通过适当的课堂练习加强、巩固有理数加减的运算法则。最终实现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技能目标。

〓案例1-2:生动的课件——有理数的乘法〓

有理数的乘法的知识技能目标

识记:有理数乘法法则.

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两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和绝对值如何确定,建立初步的数感.

运用:能正确使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乘法运算.

[案例分析]

“有理数乘法”是继“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水位的变化”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学习内容,在教科书的编排中,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解决3个难点:如何自然地引入带有负数的乘法;怎么样体现负负得正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怎么样说明有理数与1和0相乘的结果。

〓教学过程〓

有理数的乘法片断一

该教师注重课堂引入,不受限于教科书中的问题情境,以多媒体动画的形式演示蜗牛爬行状况,并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

(1)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2)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3)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4)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学生从熟悉的正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到数学知识不是空洞、抽象、枯燥的;逐渐体验带负数乘法的探索过程;自然地加深了对引入负数必要性的认识。教师有效地突破了“有理数乘法”教学中第一个难关[5]。

为了达到“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教学目标,教师尽而又提出“有理数包括正数、0、负数,两个有理数相乘,有哪几种情况”及“怎么样进行两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的问题。

有理数的乘法片断二

教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总结、整理,最后得出了:

(1)两个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说明:有理数相乘,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不断探索,在连续的问题中不断建构并最终完成“有理数乘法法则”知识目标的学习。

有理数的乘法片断三

课堂小结和思考是本设计的另一亮点。教师通过“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哪些收获?”的提问,首先能够了解学生本节课掌握知识的大体情况;其次在梳理问题时使学生知识系统化;最后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尽管这个环节如此重要,但仍未引起更多教师的重视。

[案例分析]

学生从熟悉的正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到数学知识不是空洞、抽象、枯燥的;逐渐体验带负数乘法的探索过程;自然地加深了对引入负数必要性的认识。教师有效地突破了“有理数乘法”教学中第一个难关[4]。

为了达到“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教学目标,教师进而又提出第3个问题:有理数包括正数、0、负数,两个有理数相乘,有哪几种情况?怎么样进行两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并让学生进行概括、应用。在课的最后,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结。通过问题“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哪些收获?”的提问,首先能够了解学生本节课掌握知识的大体情况;其次在梳理问题时使学生知识系统化;最后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尽管这个环节如此重要,但仍未引起更多教师的重视。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有理数的乘法”教学,在性质上都属于概念教学,实施起来却存在一定的困难。要想较好的达成《课标》中所述的知识技能目标,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一定要深思熟虑,有所创新。概念教学一般有两种设计方案:

一是按照“概念-法则(定理)-应用”的程序设置。实际这上构成了“预备知识-基本定理-基本理论的应用”的单元教学结构形式。这样的教学枯燥乏味,教师在台上不停的讲,学生在台下拼命的记,下课以后离开笔记本,什么都不记得。

另一种是按照“情境-规律总结-应用”的程序设置。实际上这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还加强了学生数学思维方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体验问题解决,并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从而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激发强烈的求知欲。

2.知识应用过程教学案例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与过去的教学大纲中仅仅呈现的结果性目标不同,首次出现了过程性目标,在这里,“过程”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含义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课程目标,即首先必须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去“经历……过程”,这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必要前提。

在我们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比较熟悉或者能够把握的都是知识与技能目标,因为它是一种教师和学生都“看得见、摸得着”的结果性目标,而过程性目标有一点“摸不着边”的感觉。经过了一段较长时间的活动,学生似乎没学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只是在“操作、思考、交流”。例如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掌握,不应仅停留在给定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层面,更重要的是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并作出正确的判断。

知识与技能性目标的教学中,过程真的如此重要吗?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它的意义与重要性,如何处理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在新情境中的灵活运用之间的矛盾呢,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四节《方差》内容的教学案例或许能给以启示。

〓案例1-3:丰富的情境——数据的波动:方差〓

方差的知识技能目标

识记: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三个统计量——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意义及计算.

理解:三个度量的特点及能借助计算器求出相应的数值.

运用:从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获取有用信息,并在具体问题情境中对数据尽可能清晰、有效地描述和分析,最终作出合理的决策.

为培养新人,孙教练要从甲、乙两名跨拦运动员中选取一名队员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假设你是教练,根据他们平时比赛成绩会选择哪史队员呢?表中是他们5次在相同情况下的比赛成

话音刚落,各小组就进入了积极的讨论中.

小组一:我们组选的是甲队员。因为甲队员在第四次的比赛中跑得最快,跑了14.43秒.

小组二:我们组是算了甲、乙两名队员的平均成绩,都是14.5秒。因为平均值一样,所以我们就要看哪名队员的成绩比较稳定一些。乙队员的成绩与平均值接近,所以应该选乙队员参加比赛.

小组三:我们认为暂时都不选.因为甲、乙两队员的成绩目前都是一样的,没有办法看出两队员哪一个好,应该再做一次比试,进行一次综合性的评判。这样才能更好的选出哪个队员适合比赛.

三个小组的学生在经过激烈的讨论后都发表了各自的意见。每个小组都各有道理,使得同学们急切的想知道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入选队员。在这个现实的情境当中,通过图示让学生直观地估计两名队员的成绩,并让他们初步体会“平均水平”相近时,两者的离散程度未必相同,从而顺理成章的引入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量度:极差、方差。

师:怎样衡量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进而了解它的稳定性.把表中的数据描在图中,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学:甲队员的成绩比较分散,它的波动比较大;乙队员的成绩比较集中,它的波动比较小。我觉得乙队员的成绩比甲队员的稳定.

师:大多数同学通过折线图正确的表示出甲、乙队员的成绩情况,并得出乙队员的成绩较甲的稳定.如果两组数据差距不是很明显,那么看图得到的答案未必准确,我们能不能找到一个数量能描述出这组数据与平均值的差异,并能反应出其波动性的大小呢?

……

生1: .

师:大家用计算器计算得出的结果是0.正的偏差和负的偏差相互间抵消了,我们要想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2:.(1)

师:除了加绝对值能够使偏差为正,还有什么办法呢?

……

生:

师:(1)式在统计学中称为平均差;(2)式在统计学中称为方差.描述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用这些都可以,但两者间又有区别.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方差.

为了刻画一组数据波动的大小,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统计学中常采用下面的做法:

设有n个数据各数据与它们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分别是,

,……,,我们用它们的平均数,即用

来衡量这给数据的波动大小,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记作.

师:既然方差能够衡量数据波动大小,那么我们观察公式来考虑下面几个问题:

(1)数据比较分散时,方差值怎样?

(2)数据比较集中时,方差值怎样?

(3)方差大小与数据波动性大小有怎样的关系?

小组讨论、交流,交并做出相应的回答“

生3:数据分散时,方差大;数据集中时,方差小;方差小时,数据波动性小…….

师:那么我们就得到了结论“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

在经历了表示数据离散程度的几个量度的探索、学习之后,教师又向同学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数据的波动:方差片断

录像中,同学生列举了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实例,有些用方差能够较好的体现数据波动的大小,为结果的判定提供一定的依据,但是有些却不适用。教师应强调“只有在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等或比较相近时,才用这些量度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否则要利用变异系数来比较。当然后者不必向学生讲解,更不可进行相关的考查”[6]。

[案例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学已经从“只要结果,不要过程”的认识阶段上升到“注重在知识的形成过程(应用过程)中学习知识”的阶段。“过程”主要是服务于知识的学习,对“过程”的把握有利于对应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案例中的教师对“方差”教学目标的达成把握得恰到好处,他让学生了解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三个量度——极差、标准差和方差,借助计算器求出相应的数值,并在具体问题情境中加以应用。

由此可见[7],“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学对第三学段学生已与第一、第二学段学生的要求不同。“数与代数”知识学习的重点是为了解相关概念的由来,理解相应运算的算理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运算,同时能够从事探索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活动,并能够掌握有关的数学模型(代数式、方程、函数等);“空间与图形”知识学习的重点则是学习用不同的方法(操作、变换、作图、论证等)研究与表达几何体(图形)的有关性质和基本关系,掌握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述物体位置关系的方法;“统计与概率”知识学习的重点是完整地经历数据的处理过程——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并根据分析结果作出推断,学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的方法。

第三节过程性目标的内容及其设计

一.过程性目标的内容

“过程性目标”在第一节做了详细的解释,它是“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结合,它注重的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数学推理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对数学认识的基础上,这不仅仅包括一些概念和技能,还包括调查和推理的方法,交流的手段以及对数学知识来龙去脉的理解。也就是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需要经历探索、推测或猜想,以及运用有效的推理去解决有关数学问题的过程。在传

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性知识是与例题结合在一起的,对于具体的策略是如何帮助学生思考问题的却是很少教授,只有少数学生能通过反思来获得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二.过程性目标的设计

我们的教学往往让学生去记忆现成的知识,有意无意地压缩了学生对学习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造成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即通过内部认识结构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真知。中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多课例可为学生提供思考、探索知识的机会,以下给出几个优秀的案例供大家参考。

1.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案例

〓案例1-4:探索规律〓

发现问题:与同伴交流,探索日历中所框的9个数中,中间数与余下的其他若干数的和的倍数关系是什么?

案例引入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分类”处理问题的过程,在学习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尝试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所得到的规律。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思考,日历图的套色方框中的9个数与该方框正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这些关系在任何一年任何一个月都成立吗?你有什么依据?这些问题对部分同学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教师应该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后继续解决。

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提出以下问题:日历图的套色方框中的9个数与该方框正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这些关系在任何一年任何一个月都成立吗?你有什么依据?这些问题对部分同学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教师应该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后继续解决。

[案例分析]

本节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日历创设的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生机。通过对数学内部和外部简单关系的探索,让学生在进行实际操作、收集、分析数据、表示规律,并用规律进行计算和推测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字母与代数式表示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或变化规律;通过解决问题,发展符号感,增长学生对知识价值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2.数学推理能力的教学案例

〓案例1-5:探索规律〓

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可得到一条折痕继续对折,对折时每次折痕与上次的折痕保持平行.

连续对折六次后,可以得到几条折痕?如果对折10次呢?对折n次呢?

长期以来,中学数学教学一直强调教学的严谨性,过分渲染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生动活泼的合情推理,使人们误认为数学就是一门纯粹的演绎科学。波利亚等数学教育家认为,演绎推理是确定的、可靠的;合情推理则带有一定的风险性,而在数学中合情推理的应用于与演绎推理一样广泛。《标准》要求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培养学生的推理思维习惯是形成数学直觉,发展数学思维,获得数学发现的基本素质,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强调思维的严密性,结果的正确性,也要重视思维的直觉探索性和发现性,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通过几何、数与代数、概率与统计、实践与综合应用等教学活动来训练:

第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推理并非盲目的、漫无边际的胡乱猜想,它是以数学中某些已知事实为基础,通过选择恰当的复习结构材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欧拉曾说过:“数学这门学科,需要观察,还需要实验。”观察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门户,观察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产生联想,通过观察还可以减少猜想的盲目性。同时,观察力也是人的一种重要能力,所以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必要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观察,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力。如下述例题:

按下图方式摆放餐桌和椅子:

(1)1张餐桌可坐6人,2张餐桌可坐人.

(2)

现的,证明只是补充的手段。在数学教学中,正确地恰到好处地应用数学实验,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是欧几里德式的严谨科学,从这方面看,数学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是另一方面,在创造过程中的数学更像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从这一点上讲,数学实验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数学理论的抽象性,通常都有某种“直观”的想法为背景。作为教师,就应该通过实验,把这种直观的背景显现出来,帮助学生抓住其本质,了解它的变形和发展及其它问题的联系。数学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数学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学生在实验时要将课本知识与眼前现实结合起来,将实验中获得的感性认识,通过抽象思维得到对概念、定理的深入理解。

第三,仔细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猜想。数学猜想是数学研究中合情的推理,是数学证明的前提。只有对数学问题的猜想,才会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数学猜想是在已有数学知识和数学事实的基础上,对求知量及其规律做出的似真判断,是科学假说在数学的体现,它一旦得到论证便上升为数学理论。牛顿有一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数学家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检验证明”,开拓新领域,创立新理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许多命题的发现、性质的得出、思路的形成和方法的创造,都可以通过数学猜想而得到。通过猜想不仅有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推理能力。

第四,利用类比探讨,加深知识理解。类比推理是思维过程中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是合情推理的主要形式之一,类比是对知识进行理线串点的一种手法。对于相互有联系的命题进行类比分析,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更深层次的认识,更有利于学生对问题规律的探寻。以问题和条件,题型结构或题设结论为思维起点,应用类比的方法,分析其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具有的相似特征,然后猜想其解题思维上的类似之处,从而解决问题。

第五,利用数学归纳,巩固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归纳推理是思维过程中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也是合情推理的主要形式之一。勾股定理的发现都是应用归纳推理的典型例证。在学习运用归纳的过程中,学生才不断地体会到“分析”、“假设”、“结论”等多种数学环节。此外,用数学归纳法来证题,也有助于训练学生用数学符号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

第六,利用演绎证明,揭露蕴涵性质。演绎推理又称论证推理,是思维过程中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其前提和结论间具有蕴涵关系,是必然性推理。它的每一步推理都是可靠的、无可置疑和终决的,因而可以用来肯定数学知识,建立严格的数学体系。把一般结果应用到特殊中,能为归纳、类比等得到的猜想加以证实,从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逻辑推理和合情推理是数学思维的两翼,两者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缺一不可。从功能上来看,逻辑推理是论证的手段,合情推理是“发现”的工具;从阶段上来看,合情推理是逻辑推理的前奏,逻辑推理是合情推理的升华;逻辑推理能力越强,合情推理就越活跃,推理结果也越可靠,因此也可以说逻辑推理是合情推理的基础。正如数学教育大师玻利亚所说:“我们靠论证推理来肯定我们的数学知识,而靠合情推理来为我们的猜想提供依据。”演绎法被广泛用来建立定理命题和证明推论的正确性,先前已证明的结论、事先做出的假设或设定的概念等都可以直接用来推证新的结论。应当指出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不仅要注意层次性,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如“用火柴棒按下图方式搭三角形”的第二问,并不是每个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都能够总结出规律的。

用火柴棒按下图方式搭三角形:

(1)

(2)

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证明的必要性,从而使学习演绎推理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克服“为了证明而证明的盲目性;又要注意推理论证‘量’的控制,以及要求的有序、适度”。

第四节情感态度性目标的内容及其设计

《标准》中设立了“情感与态度”目标,明确提出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能得到充分发展,并强调指出“情感与态度”不是数学知识教学的“副产品”,而其本身就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并不是在学到一些具体的概念、法则、公式以后就能自然形成的,它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之中,它的实现需要长期地月累。一旦形成,将使学生受益无穷。

《标准》对数学课程中的“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内涵进行了具体的阐述[8]:

1.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现代数学论认为: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教育寓于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因此,好奇心、求知欲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原动力。如果一个学生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他就有可能厌倦,甚至放弃数学学习。数学教学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一是在数学教学的课堂活动具有多样性及趣味性。

〓案例1-6:一次函数图像的应用〓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内容是一次函数图像的应用。同学们都很喜欢运动,这几张图片都是些什么运动呢?

生:足球。

师:中国男足在世界上的排名是怎么样的呢?这有一张,我想就一目了然了。人们总对自己的智力发展非常关注,由这张智商与年龄的走势曲线图我们是不是可以发现很多信息。哪个年龄阶段人的智商最高?

生:17岁。

师:哪个年龄阶段是增长最快的?

生:11到17岁。

师:上述数据广泛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在这些图表、图像中蕴涵了丰富的信息。从纷繁的信息中捕捉收集、加工处理所需的信息,是新世纪对我们每一个同学提出的基本要求。那么,本节课咱们就学习一次函数图像的应用。

[案例分析]

实践表明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数学的社会性,寻找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得数学内容变成富有现实性、生动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学习,才能带来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诚然,这些能引起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但是这种兴趣只是表面的、浅层次的,并且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逐渐消失。教师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保持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要通过以下途径,即通过展示数学自身的无穷魅力来促使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谈论数学、学习数学。

〓案例1-7:简单的图案设计〓

首先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一幅幅的图案:

考考你的眼力

有一群躲躲闪闪的隐形人。他们把身体藏起来不让人看见,只肯半遮半掩在下图中露出一条腿来。数数看,在图中共能看到多少条腿?

这些图案迅速唤起了学生的注意,从内心感受到这些图案的神秘,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这些美丽的图案是怎么样画出来的”?“这些图案里的奥妙是什么”?

其次,充分利用动画的优势,将静态的图案动态化,在动态的演示中,让学生感受图形的平移,从而自然引入对图形平移的继续探索学习。正如布鲁纳所说:“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案例分析]

本节教材的教学目标有三个,一是让学生体会平移的方法,二是让学生会利用平移的方法设计图形,三是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发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三个目标的实现,都需要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探索。本节课的老师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教学中充分放手,自主操作探索,加深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由于放得恰当,操作充分,教师的“引”与学生的“探”有机结合,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富有个性。

〓案例1-8: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师:今天早晨在吃早点的时候,我想打开筒盖,但是未能如愿。你们有办法吗?

生:把它撬开。

师:说到这个,我为同学们准备了改锥,一只长一点,一只短一点,都可以完成此任务。如果让你们选的话,会选择哪一只呢?

生:长的。

师:为什么呢?

师1:撬开盖子的力量是不变的,用长改锥的力量比较小。

师:从物理学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能否从数学的角度来解释这样一个规律呢?咱们今天就进行具体的探讨。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案例分析]

如何去把握情感态度目标中“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教学,我们认为要注意以下两点:

* 联系实际取材,让学生欣赏数学美

教学当中,无论是对本课情境中取自于现实生活的图案的研究学习,还是课后的练习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这样学生才能感觉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当学生意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且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才能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被激发,数学学习的意义才能真正体现。* 多种教学手段巧妙运用,相得益彰

将课本、黑板、电脑等多种媒体有机结合,巧妙地应用于教学全过程。操作作为一个主旋律萦绕于本节课的教学之中;在交流时,平移的方法——抓住一条边、几个点,进行平移,也就是刚体变换的方法又利用计算机在重点处闪现,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这比用语言描述要直观得多、简捷得多;图案的美、平移方法的引入也是充分利用计算机展示。每一种教学手段运用得恰如其分,才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

2.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关于“克服困难的自信心、意志力”的培养,存在一些片面的认识。我们更多强调的是数学学习的艰苦性,认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唯有通过人为地给学生制造解题中的困难与障碍,才能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意志力,如数学练习中人为的编造了不少繁、难、偏、怪的问题。理论与实践证明,许多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认为“数学学习是一种痛苦”,对数学学习丧失了信心,更谈不上具备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意志力。在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自信心、意志力”方面,我们应当向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使他们有机会经历确困难的活动;让他们在从事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有获得或是解决了相关问题,或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思路,或是得到了对问题进一步理解的成功体验。

〓案例1-9:一次函数图像的应用〓

例3 柴油机在工作时油箱中的余油量Q(千克),与工作时间t(小时)成一次函数关系。当工作开始时油箱中有油40千克,工作1小时后,油箱中余油35千克。

(1) 写出余油量Q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

(2)如何根据解析式画出本函数的图像?

生1:Q=40-5t

师:这位女生有什么不同意见?

生2:我觉得t≤S。

师:为什么呢?

生3:因为油箱中最多有40千克油,最多用8个小时。

师:两位同学非常好,这涉及到一次函数的应用。能不能根据解析式,画出本函数的图像?回忆一下,画函数图像有几个步骤?

生:列表、描点、连线。

师: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两个点描呢?

生:与y轴的交点(0,40),与x轴的交点(8,0)。

师:这个函数图像是一个包含两端点的线段,我们通过实际应用列出了函数解析式,然后画出图像。如果反过来,给你函数图像,你能从图像中收获什么信息?

例4 某种摩托车油箱最多可储油10升,装满油后,油箱中的剩余油量y (升)与摩托车行驶路程x (千米)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师:从左图中,你能发现什么?

生4:这个油箱可供摩托车行驶500千米。它的图像到了500千米的时候是0升。

生5:行驶路程x是自变量,而剩余油量y是因变量。

师: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一箱汽油可供摩托车行驶多少千米?

2.摩托车每行驶100千米消耗多少升汽油?

3.油箱中的剩余油量小于1升时,摩托车自动报警。行驶多少千米后,摩托车将自动报警?生:1.可供行驶500千米。2.消耗2升汽油。

师:你们是怎么得出2升的呢?

生6:我是在x轴上找到100,这个点对应上去的纵坐标是8,总油量是10,所以10-8=2升。师:有没有第二种方法?难道我们都用这位同学的方法吗?当摩托车行驶200千米时,用了4升,那么100千米就用了2升。当摩托车行驶300、400时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解决。

生:3.行驶450千米是摩托车自动报警。

生7:从函数图像上看,当摩托车行驶500千米时,油箱中没有油料,那么当当摩托车行驶450千米时,油箱中就剩1升油料。

师:我们可以通过横坐标→描点→求出纵坐标,也可以通过纵坐标→描点→求出横坐标。这样我们就会识图了。

[案例分析]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自己的努力探索,无论是加深了对某个定理的理解,还是解决一道难题或是新颖巧妙的解法,往往激动不已,充满成功的幸福情感。数学的学习过程需要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协作,使学生体验到温暖、友情。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介绍新的数学知识与设计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情境时,不是照本宣科,应当尽可能提供一种分层递进的“阶梯”式的问题串,从最基础的问题开始,逐步递进。这既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活动中既有成功的体验,也有面临挑战的机会与经历,从而锻炼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数学的发展对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让学生了解这一点,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价值有较全面的认识,也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为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向学生介绍有关的数学史实,如著名数学家的事迹、经典事例与故事、数学名著等,让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案例1-10:简单的图案设计〓

八年级上:简单的图案设计片断

〓案例1-11:探索勾股定理〓

八年级上:探索勾股定理片断

勾股定理的发现、验证及应用的过程蕴涵了丰富的文化价值,古代有很多国家和民族都对勾股定理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和了解,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教师应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素材、网络上的资料引导学生体会现实世界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信息。

[案例分析]

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受感情支配的比较大,如果教师掌握好情感的分寸,将情感因素及其对学生的心理影响与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结合起来考虑,尽量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教学,使数学教学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及认识能力,充分调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所有的情感因素,强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达到学习的最高效率。同时,还应考虑到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知识背景,分别选用数学人物介绍、趣味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数学应用介绍、数学问题求解等形式来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形成实事求是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基本的思维能力、科学态度、理性的精神是未来公民生存与发展所需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这些素质的形成需要学生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善于质疑,并具有独立思考的习惯。

〓案例1-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判定定理二的猜想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其它判定方法

平行四边行性质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数学知识,教师应当鼓励他们采用探索的方法经历由已知出发,经过自己的努力或与同伴合作,获得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不采用“告诉”的方式;当学生面临一个困难时,引导他们或和他们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所获得经验,而不是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对自己或同伴所得到的“数学猜想”没有把握时,要求并帮助他们为“猜想”寻求证据,根据实际情况修正猜想,而不是直接肯定否定他们的猜想;当学生对他人(包括教科书、教师、同伴)的思路、方法有疑问时,应鼓励他们对自己的怀疑寻求证据,以否定或修正他人的结论作为思维目标,从事研究性活动。

[案例分析]

数学学科知识的特点使数学教育具有这种培养功能,它对学生这些素质的民展负有重要的职责。对这些素质的发展不需要在数学教学中划出特定的课时去专门讲授,或是时时处处提及他们,因为数学学习本身就需要学生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即使质疑被否定,教师也应当首先对其遵循事实、敢于挑战“权威”的意识给予充分的肯定。,在数学教学中创造更多的方法与机会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

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受感情支配的比较大,如果教师掌握好情感的分寸,将情感因素及其对学生的心理影响与教材、学生、教法结合起来考虑,尽量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教学,使数学教学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及认识能力,充分调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所有的情感因素,强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就能达到数学学习的最高效率。

如何进行初中数学学科单元教学设计

如何进行初中数学学科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设计的意义 教学设计是我们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大家都知道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做一个设计,有一个设计就会使我们做的更加主动。 单元设计,首先什么是单元,比如说一章,比如说一个模块,比如一个模块里的一块面,比如说一元二次方程这章,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一个完整的内容来进行设计。当然,也可以做跨章节的内容的教学设计。比如说一次函数,我们可以把一次函数这章分为三块,一块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函数知识初步,一块是一次函数的知识,第三块是反比例函数的内容。函数知识是初中的一个重点,怎么样对这些进行教学设计,我们有一个整体的思考非常重要。 另外,老师应该能够关注关于方法和能力方面的单元教学设计。比如计算,我们就可以考虑一下,作为一个计算能力,在初一、二年级里,怎么样进行设计。使得我们的学生从小学的水平,能够有一个明显的提升。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支持计算能力的,在课程中有哪些载体。然后在这些载体中,应该如何帮助学生提升他的计算能力。所以我想这样的一些思考,都是单元教学的设计的很重要的内容,与我们传统单元的教学设计的内容,需要开拓一点,视野开拓一点。在单元教学设计,有一个,或者有两个核心的主题词,第一个是整体,第二个是效率。 我觉得做好单元教学设计,会使你知道在什么时候,我讲到什么程度,我后面还会对这件事情有所解释的。当然现在对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考范围还是更

三.单元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1)以单元或章为单位,体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2)体现单元学习的完整性 (3)体现单元学习的层次性 (4)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教师主导、学生探究相结合 (5)注重单元内容的综合运用 (6)提供评价方法及模板…… 四.如何进行单元教学设计 (1)基本结构框架

[参考实用]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二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第一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这为本节的学习起了铺垫的作用。本节内容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起始部分,因此,在本章的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概念; 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和解的不唯一性; 3.会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二)数学思考: 体会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必要性,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和主元思想。 (三)问题解决: 初步学会利用二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感受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获得求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思路方法。 (四)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发现意识和能力,使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二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概念。 教学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里“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的理解;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情境教学法、比较教学法、阅读教学法。 学法:阅读、比较、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从学生熟悉的姚明受伤事件引入。 师:火箭队最近取得了20连胜,姚明参加了前面的12场比赛,是球队的顶梁柱。 (1)连胜的第12场,火箭对公牛,在这场比赛中,姚明得了12分,其中罚球得了2分,你知道姚明投中了几个两分球?(本场比赛姚明没投中三分球) 师:能用方程解决吗?列出来的方程是什么方程? (2)连胜的第1场,火箭对勇士,在这场比赛中,姚明得了36分,你知道姚明投中了几个两分球,罚进了几个球吗?(罚进1球得1分,本场比赛姚明没投中三分球) 师:这个问题能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吗?,你能列出方程吗? 设姚明投进了G个两分球,罚进了y个球,可列出方程______。 (3)在雄鹿队与火箭队的比赛中易建联全场总共得了19分,其中罚球得了3分。你知道他分别投进几个两分球、几个三分球吗? 设易建联投进了G个两分球,y个三分球,可列出方程______。 师:对于所列出来的三个方程,后面两个你觉的是一元一次方程吗?那这两个方程有什么相同点吗?你能给它们命一个名称吗? 从而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第一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体会一元一次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从而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第二、三问题设置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体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范文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范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不利用工具,请你将一张用纸片做的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你有什么办法? 如果前面活动中的纸片换成木板、钢板等没法折的角,又该怎么办呢? 设计目的:能聚拢学生的思维为新课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活动一)探究角平分仪的原理。具体过程如下: 播放奥巴马访问我国的录像资料------引出雨伞-----观察它的 截面图,使学生认清其中的边角关系-----引出角平分线;并且运用 几何画板对伞的开合进行动态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伞面形成的角 与主杆的关系-----让学生设计制作角平分仪;并利用以前所学的知 识寻找理论上的依据,说明这个仪器的制作原理。 设计目的:用生活中的实例感知。以最近大事作引入点,以最常见的事物为载体,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认识到数学 的价值。其中设计制作角平分仪,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成就感以 及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很轻松的完成活动二。 (活动二)通过上述探究,能否总结出尺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一般方法.自己动手做做看.然后与同伴交流操作心得. 分小组完成这项活动,教师可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及时发现问题,给予启发和指导,使讲评更具有针对性。 讨论结果展示: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

已知:∠AOB. 求作:∠AOB的平分线. 作法: (1)以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OA、OB于M、N. (2)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1/2MN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 ∠AOB内部交于点C. (3)作射线OC,射线OC即为所求. 设计目的:使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画法,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议一议: 1.在上面作法的第二步中,去掉“大于MN的长”这个条件行吗? 2.第二步中所作的两弧交点一定在∠AOB的内部吗? 设计这两个问题的目的在于加深对角的平分线的作法的理解,培养数学严密性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生讨论结果总结: 1.去掉“大于MN的长”这个条件,所作的两弧可能没有交点,所以就找不到角的平分线. 2.若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两弧,两弧的交点可能在∠AOB 的内部,也可能在∠AOB的外部,而我们要找的是∠AOB内部的交点,?否则两弧交点与顶点连线得到的射线就不是 ∠AOB的平分线了. 3.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它不是线段,也不是直线,?所以第二步中的两个限制缺一不可. 4.这种作法的可行性可以通过全等三角形来证明. (活动三)探究角平分线的性质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设置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设置 作者李海翔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对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的明确阐述。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和展开的。就其本身而言,它具备支配教学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定性,起着支配和指导教学过程的作用,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教学目标首先确定教学对学生学习内容所达水平程度的期望,使教学有明确的方向;其次它给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提供测量和评价的标准。笔者认为在设置教学目标时要兼顾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教学目标设置的开放性与主体性 如果说创新是现代教育模式的灵魂,那么开放性则是必然的表现形式。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塑造学生的崇高人格。因此,课堂教学目标一定要目中有“人”。学生既是教师施教的对象,更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一切,如果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存在,学生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扮演主角,教学目标又何以能够得到实现?因此,教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例如,在《正比例函数》这一节的教学中,由于正比例函数是学习了变量与函数的首次应用,而且为今后研究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以及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奠定基础,更是体现运动变化这一重要思想的运用。因此,笔者是这样制定教学目标的: 1、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其图象的特征。 2、能画出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3、通过正比例函数图象的学习和探究,体会建立函数模型,感知数形结合的思想。 4、通过正比例函数概念的引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学是由于人们需要而产生的,与现实世界密切相关。 二、注重知识技能目标与过程性目标的设置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把人类学习分为三个主要的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我国中小学生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分类,也主要是根据布卢姆的分类方法来分类的,《数学课程标准》也同样包括这三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领域,也称“三维目标”,并作为教师设计教学目标、衡量学生学习水平时重要的

初中数学概念课堂教学设计

专题讲座 初中数学概念课堂教学设计 俞京宁(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一个现象:当解决数学某一问题遇到困难时,如果追根求源,就会发现,往往是由于他们在某一个或某一些概念处产生问题,而导致思维受阻。许多事实例证了正确地理解数学概念是牢固掌握数学知识,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基于此,我们就要对数学概念的本质进行分析,并且希望找到合理的概念教学的模式,以使教师的教课与学生的数学学习轻松而有成效。 一、什么是数学概念?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就是事物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的本质属性,是人们通过实践,从数学所研究的对象的许多属性中,抽出其本质属性概括而形成的。它是进行数学推理、判断的依据,是建立数学定理、法则、公式的基础,也是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出发点。 可见,数学概念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是数学基本技能的形成与提高的必要条件,也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为什么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总是停留在表层,往往知其然,并不知其所以然?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地概念教学,以使学生真正的理解概念?这是每名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二、目前概念教学的现状 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发展性、生成性等特点,它的特点以及初中学生认知的思维水平的限制性,决定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对一些抽象的、不常接触的概念不容易理解,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概念的发生与形成过程中,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弄清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头脑中形成相关概念的网络,以达到掌握并灵活运用的程度。对于概念教学这个问题,在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加强了对概念教学的重视程度。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事实上,大部分教师只是停留在思想的层面上,而行动上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 案例 1 :前不久听一位教师关于“平方根”的概念教学课,上课开始,教师呈现一组面积不同的正方形,要求学生求边长x 。

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汇编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适用年 七年级 级 所需时 课内共5课时,每周5课时;课外2课时。 间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从《标准》看,“统计与概率”领域主要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等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概率的初步知识,本章是统计部分的第一章,内容包括: 1.利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以抽样调查为重点)收集和整理数据; 2.利用统计图表(以直方图为重点)描述数据; 3.展现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调查的基本过程。据此,本单元设立“统计调查”“直方图”两个专题。 专题一: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是统计调查的常用方法。教科书以调查人们对几种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为背景,设计了三个问题,通过统计调查问题1回顾了全面调查;通过统计调查问题2和问题3介绍了抽样调查。 专题二:对于直方图,学生在前两个学段没有接触,这是本学段学习的一种新统计图。基础。 主要学习方式: 通过调查、讨论、情境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

我成长中的问题,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能力。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收集、整理、描述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做出决策。 2、认识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的特点和现实意义,了解组数、组距和频数布表的概念,能够读出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中所包含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 1.能利用统计调查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通过对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特征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与读图能力,树立正确的统计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自主探究精神。 2.能积极参与调查活动,从中感受数据的作用及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爱数学的热情,体会数据分析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一)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和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含义; (2)会检验一对数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会利用列表尝试的方法求简单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从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并通过“辩一辩”“填一填”“试一试”“做一做”,加深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的理解;并使学生初步了解用列表尝试的方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 3.情感与态度目标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问题,既体现知识的学习过程,又体现知识的应用过程,同时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养成关注身边的事例、关心他人,培养一种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意义和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概念。 难点是利用列表尝试的方法求简单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及思维发展的特征,在教学中选择激趣法、讨论法和总结法相结合。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互动关系,营造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练习巩固各个环节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增强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问题1:假设你们每人手上有一根长20cm的铁丝,将这根铁丝首尾相连围成一个正方形,围出来的正方形都完全一样吗? 问题2:同样用这根20厘米长的铁丝,首尾相连围成的长方形都完全一样吗?你能用二元一次方程来表示吗? 【设计意图】 ①通过问题情境复习旧知,真正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 ②为探索新知做好铺垫。 问题3:前面两个问题中都存在二元一次方程10 = +y x,为何围成的长方形有无数种情况,而围成的正方形只有一种情况? 【设计意图】 通过两个问题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10 = +y x与y x=同时满足时,存在解的唯一性的过程,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形成做铺垫。 问题4:你能否通过增加一个条件,使同学们围成的长方形都完全一样吗?希望大家能增加更多不同类型的条件。 【设计意图】 ①开放性问题的设置不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通过该开放性问题让学生真正感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形成; 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团队精神; ③通过此问题引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操作形式】 ①学生先思考,再分组合作,小组汇报; ②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引导,从而引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③教师备用: 10101010 ,,, 6223 x y x y x y x y x y x y x y +=+=+=+= ???? ???? ==-== ???? 。 巩固概念 请在下列方程中选出两个方程,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 2 23,4,2,3,10 x y x y x y x y z -====++=。 问题5:你怎么能肯定,你所增加的一个条件就一定使长方形确定下来了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基 本要求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改革实施已将近六年,但学习理论,研读课标,熟悉教材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同时,不少教师的教学观念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不肯把目光移向课标、教材,致使课堂教学知识技能异化,教学目标不实,教学方法单一,时间安排不佳,教学效果不好。为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并重的教学要求,须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反映出的教学方法,按研究教学内容→制定分解目标→设计单元活动→整合教学方法→有效组织教学的思路,落实每个环节工作,这里就以数学活动为中心的备课谈一些看法。 1、分解教学目标,把握活动要领。 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是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关键,也是当前课堂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新的教学目标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并重的三元体系,需要正确认识知识技能目标与过程性目标的关系,找准其中的生成点和结合点,转化为教与学活动。由于仅有笼统的教学目标而不进行活动分解,目标容易模糊,教学方法容易单调,教学过程不易把握。因此,要求合理分解教学目标,形成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并通过关键的行为动词,把握活动要求,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的可操作性。 新的课程目标强调教学目标的完整统一,并通过行为动词反映出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要求;因此,根据相应的教学要求进行活动设计,符合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诠释,符合通过学习活动获得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教学目标的分解要注意过程性和知识性的联系,体现可操作性。比如,活动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 2018-12-05 篇一:初中数学优秀教案 2.7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一、教材内容及设置依据 【教材内容】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有理数加法、减法的运算的回顾,学习包括分数和小数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理解其方法;应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设置依据】教材内容的确定主要根据知识的社会作用性、教育性原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能力,以及形成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作用)、后继教育原则(为进一步深造、参加实际工作和适应日常生活准备条件)、可接受性原则(即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接受能力、生理心理特征,又要着眼于学生的不断发展);还要与现实生活、科技发展相适应,逐步深透现代教学思想。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和加强,同时又是后面所要学习的有理数的乘法、除法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基础, 特别是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为后面的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的学习提供了 类比依据。也为后面学习代数式的合并同类项及有关的恒等变形奠定了基础,因此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三、对重点、难点的处理 【对重点的处理】本节的重点是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了突出重点,教师应尽量从实际问题引入、应尽可能的在课堂上创设具体教学情境,注重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运算的方法。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和每节课的具体情况,尽可能的把每节课的“课堂练习”和“习题”的内容划分成不同的板块,如:1、知识巩固型 2、实际应用型 3、方法多变型 4、知识拓展型等。 【对难点的处理】对于难点的处理,因为新教材“强调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因此教学时我们应尽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或用“已知”去解决“未知”的思想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测、交流,充分的探索。同时淡化形式,突出实质(不出现代数和的定义,只是让

初中数学学科基本教学目标及内容123

初中数学学科基本教学目标及内容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A.知道、理解和掌握“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函数与分析”、“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中的相关知识。 B.领会字母表达数的思想、化归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分解与组合思想等基本数学思想;掌握待定系数法、消元法、换元法、配方法等基本数学方法。 C.能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步骤进行计算、画图和推理。 2.逻辑推理能力 A.知道进行数学证明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规制和方法。 B.能简明和有条理地表述演绎推理过程,合理解释推理演绎的正确性。 3.运算能力 A.知道有关算理。 B.能根据问题条件,寻找和设计合理、有效地运算途径。 C.通过运算进行推理和探求。 4.空间观念 A.能根据条件画简单平面图形和空间图形。 B.能进行几何图形的基本运动和变化。 C.能够从复杂的图形中区分基本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 D.能由基本图形的性质导出复杂图形的性质。 5.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A.能对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进行相互转译。 B.知道一些基本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运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C.初步掌握观察、操作、比较、类比、化归的方法;懂得“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及“转化”等思维策略。 D.初步会对问题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对问题解决的结果进行合理解释。 E.会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情境中的数学问题。

二、教学内容 《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2004年10月版)规定的初中阶段(六至九年级)的内容与要求如下: (一)教学水平层次、基本特征及其表述中所涉及的行为动词如下表所示: 水平层次基本特征 记忆水平(记为Ⅰ)能识别和记住有关的数学事实材料,使之再认或再现;能在标准的情境中作简单的套用,或按照实例进行模仿 表述的行为动词如:知道,了解,认识,感知,识别,初步体会,初步学会等 解释性 理解水平(记为Ⅱ)明了知识的来龙去脉,领会知识的本质,能用自己的语言或转换方式正确表述知识内容;在一定的变式情境中能区分知识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会把简单变式转换为标准式,并解决相关的问题 用于表述的行为动词如:说明,表达,解释,理解,懂得,领会,归纳,比较,推理,判断,转换,初步掌握,初步会用等 探究性 理解水平(记为Ⅲ)能把握知识的本质及其内容、形式的变化;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或作归纳假设进行探究,能把具体现象上升为本质联系,从而解决问题;会对数学内容进行扩展或对数学问题进行延伸,会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合理性、完整性、简捷性的评价和追求作有效的思考 用于表述的行为动词如:掌握,推导,证明,研究,讨论,选择,决策,解决问题,会用,总结,设计,评价等 (二)具体的内容及要求如下: 数与运算 内容要求1.数的整除性及有关概念Ⅰ2.分数的有关概念、基本性质和运算Ⅱ3.比、比例和百分比的有关概念及比例的基本性质Ⅱ4.有关比、比例、百分比的简单问题Ⅲ5.有理数以及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等相关概念,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Ⅱ6.平方根、立方根、n次方根的概念Ⅱ7.实数的概念Ⅱ8.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关系Ⅰ9.实数的运算Ⅲ10.科学记数法Ⅱ 方程与代数 内容要求1.代数式的有关概念Ⅱ2.列代数式和求代数式的值Ⅱ3.整式的加、减、乘、除及乘方的运算法则Ⅲ4.乘法公式[平方差、两数和(差)的平方公式]及其简单运用Ⅲ5.因式分解的意义Ⅱ

初中数学概念课堂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概念课堂教学设计 杜红卫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一个现象:当解决数学某一问题遇到困难时,如果追根求源,就会发现,往往是由于他们在某一个或某一些概念处产生问题,而导致思维受阻。许多事实例证了正确地理解数学概念是牢固掌握数学知识,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基于此,我们就要对数学概念的本质进行分析,并且希望找到合理的概念教学的模式,以使教师的教课与学生的数学学习轻松而有成效。 一、什么是数学概念?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就是事物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的本质属性,是人们通过实践,从数学所研究的对象的许多属性中,抽出其本质属性概括而形成的。它是进行数学推理、判断的依据,是建立数学定理、法则、公式的基础,也是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出发点。 可见,数学概念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是数学基本技能的形成与提高的必要条件,也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为什么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总是停留在表层,往往知其然,并不知其所以然?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地概念教学,以使学生真正的理解概念?这是每名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二、目前概念教学的现状 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发展性、生成性等特点,它的特点以及初中学生认知的思维水平的限制性,决定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对一些抽象的、不常接触的概念不容易理解,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概念的发生与形成过程中,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弄清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头脑中形成相关概念的网络,以达到掌握并灵活运用的程度。对于概念教学这个问题,在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加强了对概念教学的重视程度。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事实上,大部分教师只是停留在思想的层面上,而行动上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 案例 1 :前不久听一位教师关于“平方根”的概念教学课,上课开始,教师呈现一组面积不同的正方形,要求学生求边长 x 。 这组题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讲,能够很快的得到答案。由于边长都非负,所以学生的第一反应说出的都是这组数的算术平方根,因为教师设计要讲平方根,所以要求学生写出计算过 程,并强调,然后取正舍负,再由这四个例子进行抽象概括出平方根与算数平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案例

课题:二元一次方程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2.学会求出某二元一次方程的几个解和检验某对数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3.学会把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另一个未知数的一次式来表示;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并渗透德育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难点: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比较,加强学生的类比的思想方法; 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认识数学是根据实际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观点.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新闻链接:桐乡70岁以上老人可领取生活补助, 得到方程:80a+150b=902 880. 2.新课教学: 引导学生观察方程80a+150b=902 880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异同? 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做一做: (1)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①小明去看望奶奶,买了5 kg苹果和3 kg梨共花去23元,分别求苹果和梨的单价.设苹果的单价x元/kg , 梨的单价y元/kg ; ②在高速公路上,一辆轿车行驶2时的路程比一辆卡车行驶3时的路程还多20千米,如果设轿车的速度是a千米/小时,卡车的速度是b千米/小时,可得方程: . (2)课本P80练习2. 判定哪些式子是二元一次方程方程. 合作学习: 活动背景爱心满人间——记求是中学“学雷锋、关爱老人”志愿者活动. 问题:参加活动的36名志愿者,分为劳动组和文艺组,其中劳动组每组3人,文艺组每组6人. 团支书拟安排8个劳动组,2个文艺组,单从人数上考虑,此方案是否可行? 为什么? 把x=8,y=2代入二元一次方程3x+6y=36,看看左右两边有没有相等? 由学生检验得出代入方程后,能使方程两边相等. 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并提出注意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书写方法.

专题一 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设计

专题一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与教学指导 随着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一个适合时代需要的全新教学正在形成和发展,几乎所有的数学教师都在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数学课程应该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活动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由现实生活情境引入,并通过活泼生动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是智慧火花相互碰撞的场所,是实施课改的主要阵地。新的课程理念如何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完美体现,教师如何真正地考虑到学生思维的发展等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就此进行了一些探索、小结,选编了部分经典案例,并结合教材的内容给予了恰当的分析与点评。希望能帮一线教师解决些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设计是网络课程的第一部分,它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节让教师从整体上认识数学课程目标,使之理解“教”与“学”间的关系如何体现在数学课程目标中,理解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四个数学知识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在“三维”的角度对总体目标“四个领域”的具体内涵。 第二、三、四节选取了有代表性的案例,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评述,使教师更加深刻的理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四个目标。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与过去的教学大纲中仅仅呈现的结果性目标不同,在《标准》中首次被赋予了“过程”的含义,即必须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去“经历……过程”;“过程性目标”不要让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不要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的过程,没有正确性的结论呈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度的把握至关重要。教学不仅要有情感、态度的体现,还要有数学价值观的渗透,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第二节知识性目标的内容及其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性目标的内容 “知识与技能”向来是数学课程与数学教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实施新数学课程后,数学中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简称“双基”)仍然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但需要重新思考的是:在当今这个科技信息社会中,新数学课程中的“双基”还是不是以往那种形式化、规范化的概念与定理、法则的表述和运用,以及快速、准确地从事复杂的数值计算、代数运算技能和多种类型、多种套路的解题技巧?学生还应不应该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回答是肯定的,但是我们对“双基”的认识也要与时俱进,一些多年以来被看重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已不再成为今天或者未来学生数学学习的重点。例如,大数目的数值计算、复杂的有理数混合运算与复杂的代数运算技巧、一些图形性质的证明技巧等。相反,一些以往未受关注的知识、技能或数学思维方法却应当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即“双基”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例如,使用计算器处理数据的技能,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技能,通过网络收集信息的技能,有关制作统计图表的技能,获取与处理统计数据并根据所得的结果进行推断的技能,对变化过程中变量之间变化规律的把握与运算的意识等,都应该成为新的“双基”内容。 二.知识与技能性目标的设计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知识与技能” 性目标的设计?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案例。1.概念教学案例 〓案例1-1:有趣的游戏——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技能目标 识记:有理数加减法法则. 理解:有理数加减法法则,省略加号、括号;变“减”为“加”;同号结合,建立初步的数感. 运用:能正确使用有理数加减法法则进行运算.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六节的内容,是有理数学习中的传统内容。它既是对“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减法”的深入学习,又是熟练掌握有理数的乘法、除法、乘方及混合运算的前提条件。其具体的教学过程分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扑克牌游戏引入有理数的加减运算;然后在运算的过程中总结出规律;最后通过变换游戏规则和变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其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教学过程〓

初中数学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十四章一次函数 §14.1.1变量巩海波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2:提出问题 问题(1)加油站加油片断 1.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 没变化的量是. 引出定义 变量、常量。 2.试用含Q的式子表示W . 问题(2) 每张电影票售价为10元,如果早场售出票150张,日场售出票205张,晚场售出310张. 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售票x张,票房收入y元。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 ? 问题(3) 在一根弹簧的下端悬挂重物,改变 并记录重物的质量,观察并记录弹 簧长度的变化,探索它们的变化规 律。(实验中用钩码代替重物,每个 钩码的质量为50克) 小组内共同探讨,交流: ⑴重物质量每增加50g,弹簧伸长多少? 重物质量每增加1g,弹簧伸长多少? 若重物质量为300g,此时的弹簧长度是 多少? ⑵若用m表示重物质量,L表示受力后的弹簧长度,你能用含m的式子表示L吗? 独立思考: ⑴你能指出上述变化过程中的常量和变量吗? ⑵重物质量能否无限增加? 问题(4) 用20m长的绳子围成长方形,试改变长方形的长、宽,观察长方形的面积怎样变化,试举出6组长、宽的值,计算相应长方形的面积的值,然后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 ⑴能用含x的式子表示S吗? ⑵当x取定一个值时,面积S能随之确定 吗?是否是唯一的? ⑶这个变化过程中,x能任意取值吗?教师展示问题(1) 学生完成相关问题。 师生结合问题,给出定义。 教师展示问题(2) 学生完成相关问题 教师展示问题(3) 师生共同明确实验目的,做好实验分 工,进行通力合作实验。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由特殊到一般进 行探究。 教师展示问题(4) 教师利用几何画板动画演示。 学生完成填表 来自学生身边的事例, 尤其是常量与变量在 这个情境中能较好的 让学生直观感知。 变量与常量是本节课 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引 导学生去发现变化的 量与没变化的量。 学生完成此问题较易。 弹簧称在学生生活中 可见,但不多。教师给 予图片展示或实物展 示。 学生对弹簧的伸缩原 理有一定理解。通过由 特殊到一般的探究,最 后学生可以写出关系 式。 在明确的活动目标指 引下,组织学生经历数 学思考的过程,进行有 效的数学活动。 通过教师动画演示和 学生探究,使学生更好 的认知变化规律。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 张香海 教学目标是整节课的灵魂,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还是教育者达成有效教学的基本保障。目前,许多学校都采用了导学案(或其他类似名称)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形式一般都是在页面开始就列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再围绕此目标展开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在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下,教学目标是教师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和流程的依据,它明示了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和具体要求,并转变为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为学习评价提供有效的依据。这样的设计方式出发点非常好——目标明确,条理清晰,学生对照导学案可以基本了解本节课要学习什么,用什么方法、按照什么顺序学习,学到什么程度就算合格了。也正因为如此,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叙写显得尤为重要而又难以把握,它必须明确具体、便于操作、可以检测。 一、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学科课程标准,教育部制订的各学科课程标准都明确规定了初中学段该学科教学的总体目标及学段目标。但也正由于是学科教学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因此它通常是用非常简练、概括和抽象的方式加以表述,若将其照搬成课堂教学目标明显是不合适也不可能达成的。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例,其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关的目标要求是“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掌握切线的概念,探索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的关系,会用三角尺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这样的目标,作为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毫无疑问是正确的、积极的,但如果在课堂教学目标中一一简单罗列出来,就反映出如下问题:①显得空泛化,因为这样的目标更像是一种理念或口号,面对目标学生体会不出自己究竟应该学会什么;学到什么程度。②显得普适化,这样的目标放在任何一节数学课上都是正确的,但在课堂上要具体操作时却又无从下手。如: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掌握切线的概念,探索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的关系。达到什么程度算是了解和掌握,通过什么方法进行探索。这里叙述的不清楚。因此,若以此为课时教学目标,特别是呈现在导学案上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往往让学生觉得迷茫而无所适从。 出现上述情况,其原因还是教师缺乏针对具体学生和具体教学内容的意识,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大全

课题:定义与命题(一) 授课教师:朱成敏教材:浙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定义的含义并了解给一些名称下定义的常用方法; 2.让学生了解命题的含义; 3.让学生掌握命题的结构,能够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会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4.让学生了解类比的思维方法; 过程性目标: 5.让学生经历术语定义产生的过程,在通过类比、完成填空的过程中培养自学的能力;6.让学生经历“命题”这个名词的定义产生过程,进一步了解命题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命题的含义,能够区分“命题”与“正确的命题(真命题)”; 2.理解命题的结构,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3.学生活动的组织.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发现探究小组合作主体性讲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活动、引入新课 创设“幸运52”的场景组织学生活动。 (第一关:幸运抢答) 在老师的描述中抢答出这是什么数学名词。 例如: 它是一种方程; 它是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 它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且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 (答案:一元一次方程) (引入定义) (设计说明:用“幸运52”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入,让学生及早融入课堂,积极思考,也作为本节课的一个贯穿的背景。更重要的是,希望学生初步经历给名词下定义时候逐步明确的过程,最终清楚的表述就是名词的定义。)

二、探究一些名词的定义产生过程 定义:一般地,能清楚地规定某一名称或术语意义的句子叫做该名称或术语的定义。 例如: (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是“数轴”的定义; (2)“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全等图形”是“全等图形”的定义。 学生活动一:(小组活动) 如何给术语下定义: 学生单独学习一段材料,小组共同作答。 阅读材料: 1.选出下列图形中与众不同的一个。 (A ) (B ) (C ) (D ) 选C ,原因如下: 共同点:都是三角形。 不同点:C 选项没有直角,而其余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直角。 由此把A 、B 、D 选项归为一类,叫做 “直角三角形”。 定义为:“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填空作答: 2.选出下列式子中与众不同的一个。 (A )0122 =++x x (B )532=+ (C )a a a 2223 -=-+ (D )t t 53=- 选( ),原因如下: 共同点:都是 不同点: 由此把 选项归为一类,叫做“ ”。 定义为: 的 叫做 。 3.请设计一个类似的问题,要求能够得到“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小结:请同学谈体会,如何给名词下定义。 (设计说明: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让学生经历给名词下定义的过程。为了真正做到有效的合作学习,在活动中考虑了以下问题:a.把活动的设计成左右的对比模式,让学生有意识地根据学习材料进行类比的思考;b.让学生在进行讨论之前先进行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然后再与别人交换意见,产生思维的碰撞,以真正达到讨论的目的。)

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全等三角形 适用年级八年级 所需时间课内8课时,课外2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从知识的特点上来讲,关于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注重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发现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从心理学上讲,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正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转化,适当的动手操作活动以及问题丰富的现实背景可以帮助他们能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全等三角形》的内容,主要包括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是研究图形的重要工具,只有灵活运用它们,才能学好相关知识。本章开始,使学生理解证明的过程,学会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这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对角平线的性质与判

定中也不提出互逆定理。这样不致于一下给同学们过多的概念,而加大学生负担。本章中注重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联系实际的能力。 我将采用以下的教法与学法:1、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规律;2、注重推理能力的培养,提高理性思维水平;3、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增加学习动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沟通知识与现实的联系。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能够准确的辨认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 2.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能灵活、综合运用。 3. 会作角的平分线,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并会利用它进行证明。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三角形全等的探索过程,将两个三角形的六个要素随意组合针对每种情况做出分析与验证,得出三个定理,然后将其迁移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中来。 2.经历应用全等三角形及解角平分线的有关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全过程。 3.通过开放的设计题来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建立数学化归和建模的思想,积极参与探索,体验成功的喜悦。 2.通过体验抽象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对生活的热爱

初中数学教案教学目标

初中数学教案教学目标 【篇一: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大全】 1、《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设计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实验中学章福枝)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一)内容 概念: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以及能在数 轴上表示简单不等式的解集. (二)内容解析 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相等关系,也存在大量的不等关系.本节课 从生活实际出发导入常见行程问题的不等关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 学习不等式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再通过对实 例的进一步深入分析与探索,引出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 解集以及解不等式几个概念.前面学过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的 概念.通过类比教学、不等式、不等式的解、解不等式几个概念不 难理解.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材又进行数形结合,用数轴来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这样 直观形象的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对理解不等式的解集有很大的帮助.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理解不等式、 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确地表示在数轴上.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不等式的概念 2.理解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3.了解解不等式的概念 4.用数轴来表示简单不等式的解集 (二)目标解析 1.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能正确区别不等式、等式以及代数式.2.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能理解不等式的解是解集中的某一个元素,而解集是所有解组成的一个集合. 3.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理解解不等式是求不等式解集的一个过程. 4、达成目标4的标志是: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是数形结合的又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学习不等式的一种重要工具.操作时,要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