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五版

微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五版
微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五版

微观经济学复习纲要

一、复习内容

1、基本知识

2、基本概念

3、基本理论

4、联系实际

二、习题类型

1、名词解释(五个,共15分)

2、单选题(十五个,共15分)

3、判断题(十个,共10分)

3、简答题(五个,共30分)

4、计算题(两个,共15分)

5、论述题(一个,15分,包括理论联系实际题)

三、各章应当掌握的内容

第一章引论

1、稀缺性的概念及其理解

2、人类社会面临的三个基本经济问题是什么?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

1、需求,需求函数。影响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什么?如何影响需求?需求曲线的特征?

2、供给。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供给?供给曲线的特征?

3、均衡价格,需求的变动,供求定理。

4、作图说明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区别。

5、作图说明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的区别。

6、需求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均衡数量产生怎样的影响?

7、简述供求定理。

论述:什么是均衡价格?结合实例和图形说明供给和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8、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恩格尔定律。

9、厂商的销售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及其应用。

10、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

11、简要说明支持价格政策和限制价格政策及其可能后果。

12、运用供求及弹性原理分析说明:“谷贱伤农”的道理何在?

13、论述:试用弹性理论解释什么样的商品才能“薄利多销”?为什么?

计算:求均衡价格,均衡数量,中点公式求解弧弹性,点弹性以及弹性的应用。

课后题:1,2,3,4,6,7,9,10,14。

第三章效用论

1、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

什么是总效用及边际效用?两者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请举例说明。

什么是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什么?

基数效用论是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

2、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预算线,恩格尔曲线

什么是无差异曲线,其特征是什么?

什么是边际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为什么呈现递减趋势?

什么是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什么?

序数效用论是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

3、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分析正常商品、低档商品、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和总效应,并用这一知识点分析这些商品的需求曲线倾斜的形状。

4、论述: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分别是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

计算:求消费者均衡时的消费数量,总效用量等。

课后题:1,2,5,7,13,14,15.

第四章生产论

1、生产函数,短期与长期,边际产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含义是什么?

总产量、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一个企业主在考虑再雇佣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中他更关心哪一个?为什么?

为什么厂商的理性决策在第二阶段?

单一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是如何确定的?其间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各有什么特点?

2、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等成本线,

什么是等产量曲线?它具有哪些特征?

什么是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为什么呈现递减趋势?

3、扩展线,规模报酬递增

简述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所遵循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结合图形说明厂商在既定产量条件下实现最小成本的最优要素组合原则。

利用图形说明厂商既定成本条件下如何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

生产者怎样实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4、计算:根据生产函数求平均产量函数,边际产量函数及其最大值时所对应的要素投入量。

限定生产合理区域,利用厂商使用要素原则确定应雇佣工人数量。既定成本或产量时,求劳动、资本投入量。

课后题:2,3,6,13,14,15。

第五章成本论

1、机会成本,显成本,隐成本,正常利润

2、规模经济外在经济成本不变行业

短期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是什么?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为什么MC与AVC、AC的最低点相交?

为什么边际成本曲线一定在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与之相交?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都呈U型,请解释它们形成U状的原因有什么不同?

长期总成本曲线和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和短期

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关系?

简述规模报酬变化的三种情况。

课后题:3,4,5,9,10,11。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1、生产者剩余

2、简述影响市场竞争程度的因素?

3、根据市场结构的不同,市场分为哪些类型?

4、完全竞争市场有哪些基本特征(即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5、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是重叠的?

6、简述利润最大化原则是什么?

7、为什么在短期内,企业有时在亏损时还要生产?(收支相抵点、停止营业点)

“企业在短期内按利润最大化原则安排生产一定能获得经济利润”,你觉得对吗?为什么?

8、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条件。

8、完全竞争行业有哪几种?它们的长期供给曲线各呈现什么特征?

9、为什么完全竞争市场的资源配置是最有效率的?

课后题:2,3,4,5,8,12。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1、垄断市场有哪些基本特征(即垄断市场的条件)?

形成垄断的原因是什么?

垄断厂商短期和长期均衡的条件?

为什么在长期完全竞争企业经济利润只能为0,而完全垄断企业经济利润可能为0,也可能大于0?

为什么垄断市场中产品的价格通常较高?

价格歧视及其分类。

2、垄断竞争

什么是垄断竞争市场?条件有哪些?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和长期均衡的条件?

3、寡头市场,古诺模型的结论,占优策略均衡,纳什均衡

4、简述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最高的原因。

试比较各种市场类型的经济效率。

论述:试对四种市场类型经济效率的高低进行排序,并说明理由。课后题:1,3,4,5,8。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1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2劳动供给曲线的呈什么特征?为什么?

3土地供给曲线的呈什么特征?为什么?

4租金、准租金及经济租金的区别。

5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意义。

论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城镇人口的基尼系数为0.18左右,现在基尼系数已超过0.4,这说明我国的收入分配发生了说明变化?如何

认识这种变化?

课后题:2,5,6,10。

第九章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

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标准生产可能性边界

简述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三个条件。

论述:为什么说完全竞争市场可以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十章博弈论初步

简要了解博弈的基本条件、条件策略(占有策略)的含义、纳什均衡的含义即可。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市场失灵外部经济外部影响公共物品

哪些因素会导致市场失灵? 垄断是如何造成市场失灵的?

论述:试述引起市场失灵的原因有哪些?应该如何解决?

试述外部影响的存在对市场配置资源的干扰及矫正外部影响的各种措施。

公共物品、小造纸厂的污染、旧货市场和垄断企业的存在都会引起市场失灵,它们各自引起市场失灵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

《宏微观经济学》复习自测题(2002年秋季)

《宏微观经济学》复习自测题(2002年秋季)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当X 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1X X =+2,收入效应2*X X =-1,则该商品很可能是 ( )。 A. 正常商品 B. 一般低档商品 C. 吉芬商品 D.奢侈品 2.已知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80%,而同期消费者的收入却增加了40%,则该商品很可能是( )。 A.必需品 B. 奢侈品 C. 一般低档商品 D.吉芬商品 3.已知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1.2,供给价格弹性为1,则价格波动形成的蛛网形状是( )。 A. 收敛型 B.发散型 C. 封闭型 D.不能确定 4.已知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x x y y yx P dP Q dQ e ==-0.1,则X ,Y 这两种商品的关系是( )。 A. 独立品 B. 替代品 C. 补充品 D.不能确定 5.以下关于边际技术替代率,错误的说法是( )。 A.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产出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用一种投入要素替代另一种投入要素在技术上的比例。 B. 边际技术替代率为负。 C. 随着一种投入要素的增加,该要素能替代另一种投入要素的比例逐渐增加。 D. 边际技术替代率呈现递减规律。 6.企业处于规模经济递减阶段,则长期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 )。 A. 最低点 B. 左端 C. 右端 D. 不能确定 7.某企业销售甲产品的单价为50元,销售量为100。已知该产品的平均总成本为60元,平均固定成本为20元,则甲产品单位贡献利润为( )。 A. 50 B.30 C. 10 D.1000 8.关于差别价格,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 A. 三级差别价格最厉害,消费者剩余最小。 B. 一级差别价格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市场制定不同的价格。 C. 实行差别价格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市场可以进行分割。 D. 一级差别价格意味着根据不同的需求数量进行定价。 9.如果某项目β系数大于1,说明( )。 A. 该项目的风险收益大于整个市场的风险收益。 B. 该项目的期望收益大于整个市场的期望收益。 C. 该项目的风险大于收益。 D. 该项目风险较小。 10.提出人们应根据其预期寿命来安排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比例理论的是( )。 A. 杜森贝 B. 凯恩斯 C. 佛里德曼 D. 莫迪利安尼

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重点整理

1市场 ·经济学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建立模型来进行研究的,这种模型能对现实社会作简化的描述。·分析过程中,经济学家以最优化原理和均衡原理为指导。最优化原理指的是人们总是试图选择对他们最有利的东西;均衡原理是指价格会自行进行调整直到供需相等。 ·需求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购买的需求量;供给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供应的供给量。均衡价格是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研究均衡价格和数量在基础条件变化时如变化的理论称为比较静态学。 ·如果没有法可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一些而又不致使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差一些,那么,这种经济状况就是帕累托有效率的。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可用于评估配置资源的各种法。 2预算约束 ·预算集是由消费者按既定价格和收入能负担得起的所有商品束组成的。象征性的假设只有两种商品,但这个假设比它看起来更具有概括性。 ·预算线可记为p1x1+p2x2=m。它的斜率是-p1/p2,纵截距是m/p2,横截距是m/p1 ·增加收入使预算线向外移动。提高商品1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陡峭,提高商品2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平坦。 ·税收、补贴和配给通过改变消费者支付的价格而改变了预算线的斜率和位置。 3偏好 ·经济学家假设消费者可以对各种各样的消费可能性进行排序,消费者对消费束排序的式显示了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来描绘各种不同的偏好。 ·良性性状偏好是单调的(越多越好)和凸的(平均消费束比端点消费束更受偏好) ·边际替代率(MRS)衡量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解释为消费者为获得更多商品1而愿意放弃的商品2的数量。 4效用 ·效用函数仅仅是一种表示或概括偏好排列次序的法。效用水平的数值并没有实质性的含义。·因此,对于一个既定的效用函数来说,它的任一种单调变换所表示的都是相同的偏好。·由公式MRS=Δx2/Δx1=-MU1/MU2,可以根据效用函数计算出边际替代率(MRS)。 5选择

微观经济学复习要点(普本)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微观经济学复习 (普本) 题目类型: 1、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2、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3、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4、作图题(每题8分,共16分); 5、计算题(每题10分,共16分); 6、分析题(每题13分,共13分)。

知识要点: 第一章引论 生产可能性曲线 第二章供求与弹性 需求与需求量需求曲线供给与供给量供给曲线需求价格弹性(点弹性、弧弹性)厂商总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及作图和计算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蛛网模型 第三章效用论 基数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预算线的变动序数效用消费者均衡的含义

及实现条件价格-消费曲线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及作图(正常商品低档商品吉芬商品) 第四章生产论 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总产量与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相互之间的关系短期生产的三阶段分析和作图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等成本线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及计算规模报酬第五章成本论 正常利润与经济利润显成本与隐成本机会成本沉淀成本短期成本及分类短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图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函数及图形推导和计算短期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的原因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市场类型的划分和特征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五种情况及图形完全竞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生产者剩余完全竞争厂商

长期均衡的实现及计算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分三类行业)均衡时的利润与产量计算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及作图三种价格歧视的概念与实现条件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理想的产量非价格竞争古诺模型不同市场的比较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与边际成本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要素供给原则劳动供给曲线劳动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土地供给曲线准租金和经济租金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 第九章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 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改进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效率与公平的矛盾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宏微观经济学》复习自测题(2002年秋季)

《宏微观经济学》复习自测题(2002年秋季)

《宏微观经济学》复习自测题(2002年秋季)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当X 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1X X =+2,收入效应2*X X =-1,则该商品很可能是( )。 A. 正常商品 B. 一般低档商品 C. 吉芬商品 D.奢侈品 2.已知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80%,而同期消费者的收入却增加了40%,则该商品很可能是( )。 A.必需品 B. 奢侈品 C. 一般低档商品 D.吉芬商品 3.已知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1.2,供给价格弹性为1,则价格波动形成的蛛网形状是( )。 A. 收敛型 B.发散型 C. 封闭型 D.不能确定 4.已知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x x y y yx P dP Q dQ e =-0.1,则X , Y 这两种商品的关系是( )。 A. 独立品 B. 替代品 C. 补充品

D.不能确定 5.以下关于边际技术替代率,错误的说法是()。 A.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产出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用一种投入要素替代另一种投入要素在技术上的比例。 B.边际技术替代率为负。 C.随着一种投入要素的增加,该要素能替代另一种投入要素的比例逐渐增加。 D.边际技术替代率呈现递减规律。 6.企业处于规模经济递减阶段,则长期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 A. 最低点 B. 左端 C. 右端 D. 不能确定 7.某企业销售甲产品的单价为50元,销售量为100。已知该产品的平均总成本为60元,平均固定成本为20元,则甲产品单位贡献利润为()。 A. 50 B.30 C. 10 D.1000 8.关于差别价格,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A.三级差别价格最厉害,消费者剩余最小。 B.一级差别价格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市场制定不

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重点 整理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考研指定参考书)考研复习读书笔记浓缩精华 版 1市场 ·经济学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建立模型来进行研究的,这种模型能对现实社会作简化的描述。 ·分析过程中,经济学家以最优化原理和均衡原理为指导。最优化原理指的是人们总是试图选择对他们最有利的东西;均衡原理是指价格会自行进行调整直到供需相等。 ·需求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购买的需求量;供给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供应的供给量。均衡价格是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研究均衡价格和数量在基础条件变化时如何变化的理论称为比较静态学。 ·如果没有方法可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一些而又不致使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差一些,那么,这种经济状况就是帕累托有效率的。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可用于评估配置资源的各种方法。 2预算约束 ·预算集是由消费者按既定价格和收入能负担得起的所有商品束组成的。象征性的假设只有两种商品,但这个假设比它看起来更具有概括性。 ·预算线可记为p1x1+p2x2=m。它的斜率是-p1/p2,纵截距是 m/p2,横截距是m/p1 ·增加收入使预算线向外移动。提高商品1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陡峭,提高商品2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平坦。 ·税收、补贴和配给通过改变消费者支付的价格而改变了预算线的斜率和位置。 3偏好

·经济学家假设消费者可以对各种各样的消费可能性进行排序,消费者对消费束排序的方式显示了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来描绘各种不同的偏好。 ·良性性状偏好是单调的(越多越好)和凸的(平均消费束比端点消费束更受偏好) ·边际替代率(MRS)衡量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解释为消费者为获得更多商品1而愿意放弃的商品2的数量。 4效用 ·效用函数仅仅是一种表示或概括偏好排列次序的方法。效用水平的数值并没有实质性的含义。 ·因此,对于一个既定的效用函数来说,它的任何一种单调变换所表示的都是相同的偏好。 ·由公式MRS=Δx2/Δx1=-MU1/MU2,可以根据效用函数计算出边际替代率(MRS)。 5选择 ·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是消费者预算集中处在最高无差异曲线上的消费束。 ·最优消费束的特征一般由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边际替代率)与预算线的斜率相等表示。 ·如果观察到若干消费选择,就可能估计出产生那种选择行为的效用函数。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的选择,以及估计新的经济政策对消费者的效用。 ·如果每个人在两种商品上面临相同的价格,那么,他们就具有相同的边际替代率,并因此愿意以相同的方式来交换这两种商品。 6需求 ·消费者对于一种商品的需求函数取决于所有商品的价格和收入。·正常商品是那种在收入增加时需求随着增加的商品。低档商品是那种在收入增加时需求反而减少的商品。 ·普通商品是那种在其价格上升时需求降低的商品。吉芬商品是那种在

微观经济学复习重点(问题详解完整版)

微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1.恩格尔定律:恩格尔定律是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 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在一个家庭或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随着收入增加而减少。) 2.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差,它是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评价,反映消费者通过购买商品所感受到的福利。 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又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当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 4.价格歧视:指垄断厂商凭借其垄断地位,对同样的产品向消费者索取不同价格的行为。价格歧视可分为三种:一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按市场需求曲线将每一单位商品均卖给愿意出价最高的消费者,也叫完全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对同一个消费者或不同的消费者以不同的价格销售若干数量的相同商品;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在需求弹性不同的市场中对某一商品索取不同的价格。(价格歧视指垄断厂商凭借其垄断地位,对同样的产品向消费者索取不同价格的行为。以不同的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第二,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市场是相互隔离的。) 5.机会成本:将一定的资源用于某项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该项资源用于其他用途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 (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6.序数效用论: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和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序数效用论采用

微观经济学第十四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第十四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问题与应用 1.许多小船用一种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玻璃纤维制造。假设石油价格上升。 A.用图形说明单个造船企业的成本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发生了什么变动。 答:石油价格上升,使个别造船企业的边际成本、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均上升。厂商成本上升,供给减少,供给曲线从S 1平移到S2,市场价格上升,销售量下降。 (a)成本曲线(b)市场供给曲线 图14-7 个别造船企业的成本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 B.短期中造船者的利润会发生什么变动长期中造船者的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动 答:短期中造船者的利润会下降。因为价格有粘性,短期内,市场价格不会有太大变动,但厂商的生产成本上升了。长期中造船者的数量会下降,因为市场规模缩小了。2.你到镇里最好的餐馆,点了一道4400美元的龙虾。吃了一半龙虾,你就感到非常饱了。你的女友想劝你吃完,因为你无法把它拿回家,而且也因为“你已经为此花了钱”。你应该吃完吗把你的答案与本章的内容联系起来。 答:我不应该吃完。因为龙虾已经买下了,买龙虾所付的钱成为沉没成本。短期均衡中,沉没成本不予考虑。此时,我只衡量吃龙虾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就可以了。我感到饱了,就是我的收益已经最大化。如果再吃,就会产生不适感,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利润会为负。这就像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一样,只要MR=MC,厂商就不再增加产量,因为已经达到利润最大化。 3.鲍伯的草坪剪草中心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竞争企业。鲍伯每剪一块草坪赚27美元。他每天的总成本是280美元,其中30美元是固定成本。他每天剪10块草坪。你对鲍伯的短期停止营业决策和长期退出决策有何见解 答:对鲍伯的剪草中心来说,P=27 美元,ATC=280/10=28 美元,AVC=(280-30)/10=25 美元。当P

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0163A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48 讲课学时:48 实验(上机)学时:0 学分:3 适用对象:经济学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 一、教学目标 目标1:学习本课程有助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素养。 目标2: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学生通过数学分析和图形描述,更深入系统地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并为高级微观经济学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目标3: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关注经济热点和难点问题,帮助学生厘清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提高观察经济现象、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中级微观经济学主要由消费者均衡论、生产者均衡论、成本论、市场结构论、要素市场论、一般均衡论、福利经济学和市场失灵论组成。对于微观经济学中没有涉及的经济学理论,应运用图形、案例和数学方法加以分析,这是本课程的重

点和难点,应细讲、精讲;对于与微观经济学相重复的内容,应粗讲或选讲。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紧紧围绕重点和难点内容来设置问题,启发式讲解,化整为零,将重点和难点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点,各个击破,并进行归纳总结。 为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应运用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手段,采取学生自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与课后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学生自学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并在课堂或课后进行讨论。该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应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工具来分析本专业相关领域的问题,有助于学生与国内外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专业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毕业要求的实现。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基本理论讲授与最新发展介绍的结合。微观经济学的发展非常迅速,新的理论与方法层出不穷,教学过程中要在讲授经典理论的同时介绍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开阔学生的理论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微观经济学重点内容复习提纲

微观经济学重点内容复习提纲 第一章实证分析:表示客观事物是怎样的命题称为实证分析。规范分析:涉及到客观事物应该怎样行动的问题称为规范分析。 *第二章 一、需求理论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需求数量的决定性因素: 1.商品本身的价格; 2.相关商品的价格; 3.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4. 消费者的嗜好或喜好; 5. 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斜率为负值。表示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Q=a —bP。 需求法则: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随商品本身价格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下降而增加。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影响需求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时,由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的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二、供给理论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出售该商品的数量。供给数量的决定性因素:1. 商品本身的价格;2. 相关商品的价格;3. 生产技术和生产要素的价格;4.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5.政府的税收政策。 供给曲线:供给曲线是向右上倾斜的,斜率为正值。表示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呈同方向变动关系。Q二a+bP 供给法则: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随商品本身价格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下降而下降。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时,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是指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三、均衡价格理论 供求定理:均衡价格的形成是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自发调节下形成的。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机制会使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逐步消失,并自动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一旦市场达到其均衡价格,所有的买者和卖者对都得到满足,也就不存在价格上升或下降的压力。在不同市场上达到均衡的快慢是不同的,这取决于价格调整的快慢。在大多数市场上,由于价格最终要变动到其均衡水平,所以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都是暂时的。任何一种商品的调整都会使商品供求平衡。分析某个事件对市场均衡的影响的步骤: 1.确定该事件影响的是需求还是供给,即需求曲线 的移动还是供给曲线的移动或者是在某一特定情况下的同时移动; 2.确定曲线的移动方向; 3.用供求图形来比较原均衡和新均衡。 需求=供给:两者均衡;需求> 供给:短缺;需求<供给:过剩 四、弹性理论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1.商品对消费者的重要程度;2.商品的可替代程度;3.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4.购买商品的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重; 5.时间因素。 需求的价格弹性E:E>1 表示当价格变化1%时需求量变化大于1%,为富有弹性;E<1 为缺乏弹性;富有弹性时降价增收,缺乏弹性时提价增收。 需求的收入弹性E : E<0 时商品为低档品;E<1 商品为必需品;E>1 商品为奢侈品。 需求的交叉弹性:E<0 两商品为互补品;E>0 时两商品为替代品;E=0 时两商品为不相关品。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1?时间的长短;2?产品生产成本状况;3?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了解支持价格(价格下限)和限制价格(价格上限)。

微观经济学第十四章习题

Microeconomics - Testbank 1 (Hubbard/O'Brien) Chapter 14 Monopoly and Antitrust Policy 1) A monopoly is a seller of a product: A) w ith many substitutes. B) without a close substitute. C) w ith a perfectly inelastic demand. D) w ithout a a well-defined demand curve. Answer: B Diff: 1 Page Ref: 444 2) A monopolist is a seller who: A) h as to consider the actions of other sellers. B) i s small relative to the market. C) c an ignore the threat of competition from other firms. D) a ll of the above. Answer: C Diff: 2 Page Ref: 445 3) T he demand curve for the monopolist's product is: A) t he market demand for the product. B) m ore elastic than the market demand for the product. C) m ore inelastic than the market demand for the product. D) u ndefined. Answer: A Diff: 2 Page Ref: 451 4) T o sell more output, the monopolist: A) o nly has to produce more. B) h as to lower the product's price. C) m ust lower production costs. D) h as to advertise the product extensively. Answer: B Diff: 2 Page Ref: 452 5) T o keep a monopoly a firm must have: A) a perfectly inelastic demand. B) a n insurmountable barrier to entry. C) m arginal revenue equal to demand. D) a ll of the above. Answer: B Diff: 2 Page Ref: 445

宏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

宏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 2018.7 第二章供求理论 1、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异同。 ①需求量是指某一特定价格水平时,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它在图上表现为一个点。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在图上表现为点在曲线上的移动。 ②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它在图上表现为一条曲线。需求的变动是指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在图上表现为曲线的移动。 2、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分类及图形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 (1)Ed>1称为富有弹性。一般指高档消费品。 (2)Ed=1,称为单一弹性,需求曲线的斜率为-1,这是一种特例,即属特殊情况。 (3)Ed<1,称为缺乏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其绝对值大于1。这类商品为生活必需品。 (4)Ed=0,称为完全无弹性,需求曲线和纵轴平行,其斜率为无穷大。这是一种特例,如火葬费、自来水费等近似于无弹性。 (5)Ed=∞,称为无穷大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零。这也是一种特例,如战争时期的常规军用物资及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商品可视为Ed无限大。(考试的时候要求画出图) 3、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1)需求程度。一般来说,消费者对奢侈品或高档消费品的需求程度小而不稳定,所以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大;反之,生活必需品需求程度大而稳定,所以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 (2)可替代程度。一般来说,一种商品可替代商品越多,则需求弹性较大,反则反之。 (3)用途的广泛性。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用途较广,则需求弹性较大。 (4)使用时间。一般来说使用时间长的商品,其需求价格弹性越大。

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重点整理

1 市场 〃经济学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建立模型来进行研究的,这种模型能对现实社会作简化的描述。 〃分析过程中,经济学家以最优化原理和均衡原理为指导。最优化原理指的是人们总是试图选择对他们最有利的东西;均衡原理是指价格会自行进行调整直到供需相等。 〃需求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购买的需求量;供给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供应的供给量。均衡价格是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研究均衡价格和数量在基础条件变化时如何变化的理论称为比较静态学。〃如果没有方法可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一些而又不致使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差一些,那么,这种经济状况就是帕累托有效率的。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可用于评估配臵资源的各种方法。 2 预算约束 〃预算集是由消费者按既定价格和收入能负担得起的所有商品束组成的。象征性的假设只有两种商品,但这个假设比它看起来更具有概括性。 〃预算线可记为p1x1+p2x2=m 。它的斜率是-p1/p2 ,纵截距是m/p2 ,横截距是m/p1 〃增加收入使预算线向外移动。提高商品1 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陡峭,提高商品2 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平坦。 〃税收、补贴和配给通过改变消费者支付的价格而改变了预算线的斜率和位臵。 3 偏好 〃经济学家假设消费者可以对各种各样的消费可能性进行排序,消费者对消费束排序的方式显示了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来描绘各种不同的偏好。〃良性性状偏好是单调的(越多越好)和凸的(平均消费束比端点消费束更受偏好)〃边际替代率(MRS )衡量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解释为消费者为获得更多商品 1 而愿意 放弃的商品2 的数量。 4 效用 〃效用函数仅仅是一种表示或概括偏好排列次序的方法。效用水平的数值并没有实质性的含义。 〃因此,对于一个既定的效用函数来说,它的任何一种单调变换所表示的都是相同的偏好。 〃由公式MRS= A x2/ A x仁-MU1/MU2 ,可以根据效用函数计算出边际替代率(MRS)。 5 选择 〃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是消费者预算集中处在最高无差异曲线上的消费束。〃最优消费束的特征一般由无差异

宏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

《宏微观经济学》题库考试练习题 注意事项: 直属班的同学们,你们好!本学期的期末考试即将来临,感谢你们对我在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的理解与支持。现在按照学校关于期末考前练兵的有关要求,结合本课程考试改革的设想,将网上考试的练习题挂在网上,供大家复习时参考。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网上提供的练习题不是考试的全部试题,因此大家在复习时还要结合导学书上提供的练习(单项选择、判断)进行,复习过程中,我不提倡只死记练习题答案,要理解练习题所涉及的理论,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最后祝大家复习顺利,取得好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1.需求曲线是()。 A: 商品的价格曲线B: 商品的总收益曲线C: 商品边际收益曲线D: 商品的供给曲线 答案[A] 2.关于均衡价格的正确说法是()。 A: 均衡价格是需求等于供给时的价格B: 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 C: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上的价格D: 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的价格 答案[C] 3. A: 是整条的边际成本曲线B: 是B点之上的边际成本曲线 C: 是A点之上的边际成本曲线D: 是价格曲线P o答案[C] 4.如果消费者消费15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0个效用单位,消费16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6个效用单位。则第16个面包的边际效用是()效用单位。 A: 108个B: 100个C: 106个D: 6个 答案[D] 5.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 A: 满足程度B: 边际效用C: 满足程度超过他实际支出的价格部分 D: 满足程度小于他实际支出的价格部分

答案[C] 6.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的所得()。 A: 小于边际成本部分B: 等于边际成本部分C: 超过边际成本部分D: 超过平均成本部分 答案[C] 7.收入消费曲线与恩格尔曲线()。 A: 所表达的经济意义相同B: 所表达经济意义不相同 C: 是同一条曲线D: 是两条没有任何关系的曲线 答案[B] 8.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X1X*=+5,收入效应X*X2=+3,则商品是()。 A: 正常商品B: 一般低档商品C: 吉芬商品D: 独立商品 答案[A] 9.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X1X*=+4,收入效应X*X2=-3,则商品是()。 A: 一般低档商品B: 正常商品C: 吉芬商品D: 独立商品 答案[A] 10.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Q D=14-3P,Q S=2+6P,该商品的均衡价格是()。 A: 4/3 B: 4/5 C: 2/5 D: 5/2 答案[A] 11. A: a B: b C: D: 不能确定 答案[A] 12.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等于1.8,则这两种商品是()。 A: 独立品B: 替代品C: 补充品D: 完全补充品 答案[B] 13.某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3Q=10,则P=1时的需求弹性为()。 A: 1/9 B: 9 C: -1/9 D: -9 答案[A] 46.若企业生产处于规模经济递减阶段,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 ()。 A: 左端B: 最低点C: 右端D: 无法确定 答案[C]

中级微观经济学 考试试题

《中级微观经济学》 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20分) 1、市场均衡 市场均衡意味着市场出清,即所有消费者在愿意支付的市场价格上都买到了所需商品,而生产者也在该价格水平上卖出了其愿意出售的全部商品。 2、边际分析法 一种经济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法指把追加的支出和追加的收入相比较,二者相等时为临界点,也就是投入的资金所得到的利益与输出损失相等时的点。 3、稀缺 稀缺性指物品现有的数量不能满足对它的需求。分为相对稀缺和绝对稀缺,经济学中研究的是相对稀缺。 4、机会成本 是衡量我们作出一项决策时所放弃的东西。一项决策的机会成本是作出某一决策而不作出另一项决策时所放弃的东西。还指厂商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行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 5、规模经济: 指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而引起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规模经济反映的是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6、自然垄断(又称自然独占) 指整个市场需求只要有一个企业就能得到满足,而不需要两个或更多的企业参与生产的垄断。自然垄断由于规模经济而存在,垄断厂商的成本低于由多个厂商生产的成本。 7、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即总效用的增量。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称为边际效用。8、边际成本: 指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 9、边际收益 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它可以是正值或负值。 10、消费者均衡 指在既定收人和各种商品价格的限制下选购一定数量的各种商品以达到最满意的程度。消费者均衡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 11、生产可能性曲线 指在技术知识和可投入品数量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所能得到的最大产量。 12、需求价格弹性 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做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微观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

微观经济学考试重点整 理 https://www.360docs.net/doc/2c9496051.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引论 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而松散的名词,它可以泛指大量与经济问题有关的各种不同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等,这些材料包含三种类别的内容:一,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二,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三,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 2、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演变(4个) 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后(马歇尔《经济学原理》)。3、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 第一,在意识形态上,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从而加强对该制度永恒存在的信念;第二,总结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并把经验提升为理论,以便为改善其运行,甚至在必要时为拯救其存在提供政策建议。(可见西方经济学具有双重性,既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又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 4、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 西方经济学的双重性质可以决定我们对它所应持有的态度:在整个的理论体系上或整体倾向性上对它持否定态度,而在具体的内容上应该看到它的有用之处。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个体经济单位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由三个层次逐步深入:一是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二是分析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三是分析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 2、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 基本假设条件就是“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也被称为“理性人”或“经济人”。它是微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前提,它存在于微观经济学的所有不同的理论之中。 3、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15页图2-1 +文字说明) 4、需求曲线?(18页)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答案第14-16章

第十四章 生产性要素市场习题简解 1、答:在竞争性要素市场有MRPL=MPL*P,在垄断市场有P>MR,所以 MPL*P>MRM*PL,劳动的需求曲线是关于要素价格W,要素需求L是要素价格的涵数。于是其弹性为Edl=dL/dW*W/L,厂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总有MRP=W,而垄断厂商的MRP(垄)<MRP(竞),所以MRP(垄)雇用工人的工资W小于竞争性厂商雇用工人的工资,即所以它比竞争性生产时弹性小。 2、我们知道劳动的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它表示劳动的供给量起初随工资率的提高而增加,而工资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后,供给量会随W提高而减少,从而使供给曲线呈后弯曲形状。下面我们可以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对此种情况加以分析,我们将一天分成工作时间和闲瑕时间,随着工资率的提高,闲瑕的价格也提高。替代效应是因为较高的闲瑕价格鼓励工人用工作代替闲瑕。收入效应是因为较高的工资率提高了工人的购买力。用下图分析为: R (其中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向后弯曲)P H 3、(1)何为引致需求,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中派生出来的,即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 (2)电脑公司的主要任务是销售电脑以获得利润,而在销售电脑时,售后服务也是同样重要的。必须为客户组装各种程序,即软件系统需要雇用电脑编程人员。因此,电脑公司对电脑编程人员的需求是引致需求。 4、垄断性雇主即买方垄断,也就是说厂商在要素市场(作为要素的买方)是垄断者,但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ME为边际支出,ME=MC*MP,在完全竞争市场中ME=W且W(L)=W为要素的供给的曲线,ME=MRP为买方垄断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从而E点为垄断厂高均衡点,B点为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点。由图可知:L0<L1,W0<W2,买方垄断厂商无需求曲线,所以W0为均衡价格。所以,竞争性雇主雇用较多的工人且支付较多的工资。

宏微观经济学考试复习考点版

名词解释 1.需求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2.供给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3.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4.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5.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6.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7.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8.蛛网理论是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是一种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 1. 生产要素: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可分为劳动,资本,土地与企业家才能. 2. 总产量(TP):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 3. 平均产量(AP):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 4. 边际产量(MP):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微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微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一、导论 (一)资源的稀缺性 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在经济学中,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被称为稀缺性(scarcity)。 这里要注意的是,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相对的稀缺性,即从相对的意义上来谈资源的多寡,它产生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这一矛盾。这也就是说,稀缺性强调的不是资源的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相对于欲望无限性的有限性。 (二)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举例解释) 二、需求与供给 (一)需求的定义: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两个要素:①购买欲望;②支付能力 (二)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1.商品的价格: A.需求定理: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和需求量呈反向变动。即该物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 (特例:a.吉芬商品-需求量与价格成同向变动的特殊商品; b.炫耀性物品-在价格低时买得少,价格高时买得多-首饰中的黄金与钻石;派克笔价格;这种商品为定位性物品,具有显示财富的效应。 c.表面上的“例外”-在价格大变动时由价格预期引起的高价多买,低价少买。“买涨不买落”。价格高的同种商品需求可能大于价格低的商品,如名牌商品与同种的非名牌商品;这应看作两种不同的商品来对待。)

B.需求曲线: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斜率为负。 2.收入水平: 收入越高,需求越大(真实收入) 收入越低,需求越小 (恩格尔系数:2016年,中国恩格尔系数为30.1%) 3.相关商品的价格: A替代品:替代品价格越高,这种商品的需求越大。如短信与微信 B互补品:互补品价格越高,这种商品的需求越小。如汽油与汽车 4.消费者的偏好 5.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 (三)均衡价格的决定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供给量等于市场需求量时的价格。 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即为均衡数量。 (四)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分析(表现形式、政府政策、结果) 1.价格控制 (1)支持价格: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工资、农产品等)。 供给大于需求,Q2-Q1=Q1Q2 为剩余部分,为了能维持支 持价格,政府就要收购过剩 产品,用于储备、出口、援 外等。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第14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竞争市场(competitive market)(山东大学2007研) 答:竞争市场指有许多买者和卖者,以至于每一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不足道的市场。竞争市场一般指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又称为纯粹竞争,是指不存在任何阻碍和干扰因素的市场情况,亦即没有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①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②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③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④信息是完全的。 2.平均收益(average revenue) 答:平均收益指厂商在出售一定数量的产品时,平均出售每一单位的产品所获得的货币收入,即总收益除以销售量。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中,厂商的平均收益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由于单个厂商可以在市场价格下出售任何数量的商品,厂商面临一条水平的需求线(即平均收益曲线)。这时,当市场达到长期均衡时,厂商的平均收益与平均成本相等,所以厂商的利润为零,厂商只能得到正常利润。在非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能够影响市场价格。为了多销售一单位产品,它不仅要以比原来价格更低的价格出售这一产品,而且还必须降低原来所有产品的价格。因此,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即平均收益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厂商想要多销售产品,必须降低产品价格。 3.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西北大学2003研) 答:边际收益又称“边际报酬”,指新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销售量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增加量,这里的收益是指货币收益或销售收入。边际收益存在递减规律,即在生产的技术水平和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着一个临界点,超过这一点之后,边际收益将出现递减的趋势。出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可变投入的不断增加,不变投入和可变投入的组合比例变得愈来愈不合理。当可变投入较少的时候,不变投入显得相对较多,此时增加可变投入可以使要素组合比例趋向合理从而提高产量的增量;而当可变投入与不变投入的组合达到最有效率的那一点以后,再增加可变投入,就使可变投入相对于不变投入来说显得太多,从而使产出的增加量递减。 4.沉没成本(sunk cost)(北京师范大学2005研;北京工业大学2008研) 答:沉没成本指已经发生而无法收回,或不因生产决策有所改变的成本。从某种意义上说,沉没成本是机会成本的反面。它主要是与生产决策无关的厂房、设备等不相关成本,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