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免疫试题(1)

计划免疫试题(1)
计划免疫试题(1)

计划免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规定,麻疹疫苗免疫的起始年(月)龄是:()A

A 8月龄

B 1岁

C 岁

D 7岁

2、水痘疫苗的接种方式是(A)

A 皮下注射

B 肌肉注射

C 静脉注射

D 口服

3、目前我省未在成人中推广使用甲肝疫苗的主要原因是。(C )

A目前尚无可用于成人中接种的甲肝疫苗。

B成人感染甲肝病毒后症状较轻。

C目前我省大部分成人已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甲肝抗体。

D 成人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易感染甲肝病毒。

4、乙肝疫苗是。(C)

A 核酸疫苗

B 减毒活疫苗

C 基因工程疫苗D多糖疫苗

5、下列哪一条为接种疫苗的禁忌证(C)

A早产儿B正在使用抗生素

C既往接种同一疫苗或含有相同成分的疫苗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

D上次接种后出现中度发热

二、多项选择题:

1、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需设置以下哪些功能室(区)(ABCD )

A候种区(用于宣传教育和反应观察)

B预诊区(用于登记、询问和体检)

C接种室(区)

D资料档案室和冷链室

2、肌肉注射的疫苗有哪些(CD)

A 乙脑

B 卡介苗

C 乙肝

D 百白破

3、为什么一定要按免疫程序打预防针(ABD)

A 不同的疫苗接种后,产生免疫应答的规律是不一样的

B 免疫程序都是根据临床试验和实际应用效果而制定的

C 按照现有技术所有疫苗一针无法达到保护效果

D 随着孩子的长大,体内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力也会逐渐下降,有些疫苗还需要进行加强免疫

4、预防接种单位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下列哪种证书(BCD)

A学历证B执业证C培训合格证D上岗证

5、有关母传抗体对疫苗接种干扰作用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B)

A 出生后母传抗体水平会逐渐下降

B 增加疫苗的抗原量可以降低母传抗体的抑制作用

C 母传抗体只对早产儿的疫苗接种有干扰作用

D 母传抗体只对减毒活疫苗有干扰作用

三、判断题:

1、水痘一次感染可获得终生免疫。(√)

2、甲肝暴发疫情出现后可为密切接触者同时接种丙种球蛋白和甲肝减毒活疫苗。(×)

3、接种乙肝疫苗第1剂与第2剂的间隔时间对免疫效果有明显影响。(√)

4、同种疫苗既有一类疫苗又有二类疫苗,接种医生可替家长做出选择。(×)

5、接种单位在购买二类疫苗,不需要向所在地疾控机构报告。(×)

四、简答题:

1、请简述EPI的定义和内容

EPI是扩大免疫规划,指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从而达到控制乃至消灭特定传染病的目的。其内容包括扩大预防接种目标人群,提高接种率和扩大使用的疫苗种类,逐步推广安全、有效的新疫苗这两方面的内容。

2、请简述: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程序。

答:(1)托幼机构、学校发放接种证查验通知。

(2)预防接种单位开展接种证初步查验与首次补种。

(3)托幼机构和学校开展接种证再次查验。

(4)预防接种单位开展再次疫苗补种。

(5)托幼机构和学校对于未按时补种的儿童(学生)要督促其尽快补种疫苗。(6)各类托幼机构、学校、预防接种单位要于每年10月底前完成接种证查验和补种工作资料整理和总结,分别逐级报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

计划免疫培训测试题

白沙镇2007计划免疫培训 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后,获得免疫力的指标是(E) A HBcAg B HBsAg C HBeAg D 抗HBe E 抗HBs 2、关于卡介苗接种下述哪项是正确的(E) A 菌苗为无毒人型活结核菌 B 儿童每隔5年复种一次 C 卡介苗效果是绝对肯定的 D 接种前均需做结素试验 E 使人产生免疫力同时也产生变态反应 .3、乙型肝炎可以采用下列哪种生物制品人工被动免疫(d) A 抗毒素 B 丙种球蛋白 C 胎盘球蛋白 D 特异性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E 乙型肝炎疫苗 4、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是指(B) A 鼠疫、艾滋病 B 鼠疫、霍乱 C 鼠疫、霍乱、艾滋病 D 鼠疫、霍乱、伤寒、副伤寒 E 鼠疫、霍乱、艾滋病、伤寒或副伤寒 5、最易引起胎儿畸形的病毒是(C) A 流感病毒 B 埃可病毒 C 风疹病毒 D 轮状病毒 E 麻疹病毒 6、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D) A 有计划的卫生防疫 B 爱国卫生运动 C 预防保健 D 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E 以上都不是 7、接种牛痘后产生对天花的抵抗性,这反映了(A) A、抗原的特异性 B、抗原的交叉反应 C、病毒的超感染 D、先天免疫 E、主动保护 8、类毒素是(C)

A、由细菌产生的 B、主要由脂类和糖基组成 C、与外毒素具有相似的抗原相似的抗原性但没有毒性 D、与外毒素有相似的毒性 E、与内毒素有相似的毒性 9、使人群易感染性降低的因素(D) A、新生儿增加 B、易感人口的迁入 C、免疫人口的死亡 D、计划免疫 E、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除 10、疫苗在保存、运输和使用的各个环节需要持续保冷,这一保冷系统称为(D) A、计划免疫 B、冷链工程 C、扩大免疫规划 D、冷链系统 E、疫苗供应系统 11、哪种疫苗用于暴露后免疫(B) A、卡介苗 B、狂犬疫苗 C、乙肝疫苗 D、流脑疫苗 E、甲肝疫苗 12、百白破疫苗包括(A) A、百日咳灭活菌苗、白喉类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 B、百日咳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C、百日咳活菌苗、白喉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 D、百日咳灭活菌、白喉类毒素、破伤风活菌苗 E、百日咳灭活菌、白喉活菌苗、破伤风活菌苗 13、下列哪种接种方式有误(A) A、第二针百白破疫苗接种与第一针百白破疫苗接种时间20天; B、乙脑减毒活疫苗与甲肝减毒活疫苗在同一天接种; C、对母亲为HbsAg阳性的新生儿乙肝同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D、百白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同一天接种 E、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后28天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 14、我国最后一例天花病例在(C) A、1977年 B、1980年 C、1960年 D、1958年 E、1978年 15、我国发现最后一例脊灰野病毒病例时间在(B) A、2000年 B、1994年 C、1998年 D、2000年 E、1988年 16、在我国实现普及儿童免疫的目标普及计划免疫目标为(A)

计划免疫培训试题

免疫规划培训知识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是从哪年开始实施?(C) A、1978年 B、1982年 C、2007年 D、2008年 2.我国于____ 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C) A、1998 B、2000 C、2002 D、2004 3.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____:(D) A、有计划的卫生防疫 B、爱国卫生运动 C、预防保健 D、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4. 接种消毒应螺旋式的由内向外消毒接种部位皮肤,涂擦直径≥___。(D) A、2Cm B、3Cm C、4Cm D、5Cm 5. 以下哪种接种操作是不正确的?(A)

A、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度角为肌肉注射 B、卡介苗为皮内注射 C、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5度角为皮内注射 D、百白破疫苗为肌肉注射 6.安瓿开启后,灭活疫苗多长时间后未用就必须废弃?(B) A、半小时 B、1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7.免疫程序要求2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至少间隔。(A) A、≥28天 B、≥38天 C、≥48天 D、≥58天 8.关于百白破疫苗下列说法,哪种是错误的?(B) A、需要肌肉注射 B、是减毒活疫苗 C、属于联合疫苗 D、应在2-8℃条件下保存 9.关于麻疹疫苗下列说法,哪种是错误的?(D) A、预防麻疹 B、是减毒活疫苗

C、为冻干疫苗 D、需要肌肉注射 10.以下哪种操作是正确的?(B) A、口服糖丸疫苗用温开水服用 B、流脑疫苗为皮下接种 C、乙肝疫苗为皮下接种 D、卡介苗为肌肉注射; 11.需要肌肉注射的疫苗是____。(C) A、麻腮风和水痘疫苗 B、乙肝和麻疹疫苗 C、百白破和乙肝疫苗 D、乙脑和流脑疫苗 12.儿童在哪种情况下不能接种疫苗或应推迟接种疫苗。(D) A、正患有其它传染性疾病者 B、高热 C、严重的过敏体质者 D、以上都是 13.注射过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多长时间再接种麻疹疫苗?(D) A、10天 B、30天 C、2个月 D、3个月 14.负责新生儿接生的单位和个人,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为其及时接种____和____。(C)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一、概述 本节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第二节的容,是新课标确立的“健康地生活”这一主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生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位于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节之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之一是接种疫苗,那么,疫苗为什么可以预防一些传染病呢?这就涉及到免疫的相关知识。 本节容的概念多,名词多,又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如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等,因此,怎样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是本节面临的最大难题。 本节需要2课时。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4)说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2)培养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免疫知识的学习,确立"对传染病积极预防"的思想。 (2)通过学习免疫对人体的利和弊,学会一分为二地辩证地看待问题。(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说出免疫的概念及功能 教学难点: 1、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2、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间的关系。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七年级下学习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已经结合人体生理的容学习有关卫生保健知识,但不系统和全面;学习免疫的知识必须以七年级下册人体结构、生理及上节课传染病等知识为基础,学习本节容,还可以为学生日后珍惜健康,关爱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打下基础。 八年级学生仍然是感性思维强于理性思维,学生不易理解本节容,多次使用形象生动的卡通动画,尽量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另外,八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本节课教学中,主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为基础,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课上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分析归纳、班级交流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免疫与计划免疫》初中生物说课稿范文

《免疫与计划免疫》初中生物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③德育目标:a、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 态度;b、通过观看有关水资源和水的污染的录像,增强环保意识。 本节内容讲的是免疫的基础知识。学习免疫知识,对于增强自身抵抗力,预防疾病等 具有重要意义。掌握了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增进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帮助。 1、本节主要内容的特点和地位 本节课是在认识了传染病的基础上,来进行探究的,这样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免疫和 传染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增进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重要性。这节课的学习又为下 一章《用药和急救》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这节课在本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抗原、抗体的概念; (3)描述免疫的功能; (4)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针对聋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我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己提供教学材料,这样能迅 速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为探求新知作好心理上的准备,并运用课件验证了自己的想法。 对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进行了演示,让学生清晰的感知各部分的名称和特征,一目了然,更加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3)、通过对水分和矿质元素吸收过程的比较,学习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去研究事物的 本质,不断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2)溶入对学生进行科学史观的教育,使其感受到人们对某一个问题的认识永远不会 停留在一个认知水平上,这需要对科学不懈的努力与追求,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不断追求 与探索的能力。 情感目标

免疫和计划免疫练习题

免疫和计划免疫练习题1.人体皮肤的屏障作用和体液(含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 B 细胞免疫 C 特异性免疫 A 体液免疫 D 非特异性免疫 2.人体对麻疹病毒可产生终身免疫,这主要是因为() A 皮肤屏障作用阻止病毒进入人体 B 人体的免疫具有保持自我稳定的功能 C 人体的免疫具有免疫监视的功能 D 淋巴细胞具有免疫记忆功能 )(.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3 A 唾液中所含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B 人体皮肤的屏障作用 D 干扰素对病毒的抑制作用C T淋巴细胞的免疫作用 ()4.由淋巴细胞产生的免疫作用叫做 A 抗传染免疫 B 细胞免疫 C 体液免疫 D 计划免疫 5.某人被毒蛇咬伤后,医生立即给病人注射含有抗蛇毒抗体的血清,这种免疫属于() A 非特异性免疫 B 特异性免疫 C 免疫监视 D 细胞免疫 )(6.疟疾的病原体是一类 A 抗原 B 抗体 C 细菌 D 动物 ()7.下列物质或结构能产生特异性免疫的是 A 溶菌酶 B 皮肤 C 淋巴细胞 D 吞噬细胞 () 8.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共同之处是 A 产生抗体 B 释放淋巴因子 能产生特异性免疫能产生非特异性免疫 D C (万,人们积极研制爱滋病疫苗是希望利用它)9.目前全球爱滋病感染者已超5000 A 治愈爱滋病患者 B 对人群进行特异性免疫D 对人群人工免疫 C 对 人群进行非特异性免疫 (10.人体的免疫功能是指) A 防御感染 B 保持自我稳定 C 免疫监视 D 以上都是 )(11.下列关于抗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抗原可以是某种病原体 B 抗原可以是某种大分子物质 抗原是可以引起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B抗原只能被淋巴细胞识别 D C 12.下列对抗体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抗体是一类蛋白质 B 抗体能引起人体产生抗原 抗体可中和病原体产生的毒素抗体也称为免疫球蛋白D C )(13.特异性免疫中直接起免疫作用的是 A 抗原 B 抗体 C 疫苗 D 溶菌酶 )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抗原物质的是( A 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 B 肿瘤细胞 C 破伤风杆菌 D 抵抗病原体的蛋白质 15.脊髓灰质炎病毒对人体来说是①抗原②抗体③传染源④病原体中的()A ②③B②④C①④D①③

2016年免疫规划培训试题答案

平桥区2016年免疫规划培训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按照现行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我国确定出生(B )月龄的婴儿开始接种麻风疫苗。 A、5 B、8 C、10 D、12 2、下列哪一项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B ) A.偶合反应B.因疫苗特性引起的一般反应C.因疫苗质量问题造成反应D.以上均不是 3、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工作人员执行首诊负责制,发现AFP病例后,应在内报告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4、以下哪种是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 D ) A.血源性传播 B.母婴传播 C.性接触传播 D.以上都是 5、下列哪种接种方式有误(A ) A、第二针百白破疫苗接种与第一针百白破疫苗接种时间20天; B、乙脑减毒活疫苗与甲肝减毒活疫苗在同一天接种; C、对母亲为HbsAg阳性的新生儿乙肝同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D、百白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同一天接种 6、温度记录表:冷链设备的管理人员每天应至少 B 查看并填写温度记录表。A:1次 B:2次 C:3次 D:4次 7、A+C 群流脑疫苗接种途径为 B . A:皮内 B:皮下 C:肌肉 D:口服 8、领取或分发疫苗时要遵循“ A ”的原则,有计划地分发。 A:先短效期、后长效期以及先产先出、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 B:先进先出、先产先出 C:先入库先出、短效期先出 D:先入先出、先产先出、长效期先出 9、下列接种方法错误的是( A ) A、乙肝疫苗臀部注射 B、口服脊灰糖丸 C、皮下注射0.5ml麻疹疫苗 D、乙肝疫苗接种后第二天接种卡介苗 10、疑似暴发疫情( A ) A、在一个村、幼儿园、学校、工地等集体单位中7天内连续发生有联系的3例或3例以上麻疹、百日咳、风疹、腮腺炎和水痘病例时 B、在一个村、幼儿园、学校、工地等集体单位中14天内连续发生6例或6例以上有联系的麻疹、百日咳、风疹、腮腺炎和水痘病例时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第二课时

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教师教案

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教师教案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复习提问:人体有哪三道防线?三道防线有什么区别呢? 教师讲解:在天花流行时,得过天花的人几乎不再得天花,此人获得了对天花的特异性免疫,但对其它传染病如麻疹无免疫力。1.第一道防线组成:皮肤和黏膜。功能:阻挡病原体的入侵; 分泌物可以杀菌;纤毛可以清扫异物。 2.第二道防线 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功能: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够破坏许多病菌的细胞壁, 使病菌溶解。 3.第三道防线组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功能:病原体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与一定的抗原结合, 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将抗原清除。 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能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第三道免疫防线是特异性免疫 那么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免疫有何区别呢? 20 世纪80 年代初,美国德克撒斯州的一家医院里,一个小男孩一生下来,就被隔离在一个无菌塑料罩里, 给他食用的任何食物都经过了严格消毒,不含任何病菌,甚至他呼吸的空气也是经过过滤消毒,以保证他的肺不受病菌感染。为什么这个小男孩一生下来,就必须隔离在无菌塑料罩?原来他天生没有免疫功能,对任何病菌都没有抵抗力。那么什么是免疫? 学生阅读课本中第45 页免疫的概念和功能。教师边出示幻灯片边讲解: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是机体一种重要的防卫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排斥和破坏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如病原体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这里添加联系,可 以

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教师教案 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 和 稳定。 多少年来,免疫的概念通常是 同对传染病的抵抗力紧密相连的, 因此,长期以来,免疫学在传染病 的防治上起了巨大的作用,控制以 至消灭了某些传染病。例如1980 年5 月第33 次世界卫生大会庄 严宣告:全世界已消灭天花。近 年来随着免疫学的飞跃发展,免疫的概念远远超出了抗感染的范畴,例如移植免疫、肿瘤免疫,而免疫学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出示思考题: 1.人类在许许多多病菌、病毒存在的环境中为什么能健康地生活? 2.人体内的细胞在不断衰老、死亡、又不断产生新的细胞,为什么人体内不觉得新细胞过剩或死细胞堆积呢? 3.为什么老年人或应用免疫抑 制剂的人肿瘤发病率较高? 教师用投影仪出示人体免疫功能表解: 教师讲解:当免疫功能正常时,对人体有利;当这些功能异常时,可使人体出现局部性或全身性的免疫病理损伤、甚至死亡。 展示各种现学生笔记:免疫是一种识别自我和 非我的生理机能。 学生对识图能力 的提取和总结不 断提升 例 功能过强会引起过 敏反应,引起过敏 反应的物质在医学 上称为过敏原。 引导学生理 解。

生物复习练习题--免疫与计划免疫

生物复习练习题 免疫与计划免疫 1、既是传染病的传染源,又是其传播途径的是( ) A.患乙型肝炎的人B.家里健康的猫、狗 C.乙肝病人用过的杯子D.带有疟原虫的蚊子 2、下列分泌物中,具有免疫作用的是( ) A.泪液B.胰液C.胆汁D.激索 3、下列免疫活动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消化液将食物中的细菌杀死B.抗体抵抗乙肝病毒 C.皮肤完好防止细菌侵入D.人体的发炎反应 4、禽流感发生后,下列哪项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 A.将病禽深埋或焚烧B.严禁将疫区病禽销往外地 C.对家禽养殖场周围的环境进行消毒D.给未感染的家禽注射疫苗 5.传染病易感人群是指( ) A.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B.没有接种疫苗的人 C.经常感染传染病的人群D.未曾感染过某种传染病的人群 6.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是( )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D.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 7.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其主要目的是( )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D.以上三者都是 8.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认识,错误的是( ) A.艾激病是一种传染病B.艾滋病可通过握手、近距离交谈而感染 C.艾滋病可使人的免疫功能缺损D.艾滋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 9.人的胃液能杀死所吃食物中90%的病原体,这种免疫机能属于( ) A.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D.保卫人体的第四道防线 10.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 ) A.病毒B.抗原C.病原体D.细菌 11.下列免疫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接触过麻疹病人的不会再患麻疹B.接种过卡介苗的人不得肺结核 C.患过一次天花的人不会再患第二次D.眼泪中的溶菌酶能杀死细菌 12.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能识别并清除肿瘤细胞,这是因为免疫系统具有 A.免疫监视功能B.自身稳定功能 C.特异性免疫功能D.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13.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依次是( ) A.飞沫、空气,流感患者,大多数人B.流感患者,飞沫、空气,大多数人 C.大多数人,飞沫、空气,流感患者D.飞沫、空气,大多数人,流感患者 14、在医学上,器官移植困难是因为人体对移植器官的排斥。那么植入器官的组织细胞相当于( ) A.病原体B.受损伤的组织C.抗原D.抗体 15.下列各项不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 A.接种卡介苗B.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 C.注射血清蛋白D.注射乙肝疫苗 16.下列几种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 A.龋齿B.心脏病C.高血压D.蛔虫病 17.传染病的传染源是指( ) A.细菌、病毒、寄生虫B.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C.能传播疾病的生物D.病人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18.某医院接受一位传染病人后,及时隔离并立即开始治疗,这一过程属于( )

计划免疫试题(1)

计划免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规定,麻疹疫苗免疫的起始年(月)龄是:()A A 8月龄 B 1岁 C 1.5岁 D 7岁 2、水痘疫苗的接种方式是?(A) A 皮下注射 B 肌肉注射 C 静脉注射 D 口服 3、目前我省未在成人中推广使用甲肝疫苗的主要原因是。(C ) A目前尚无可用于成人中接种的甲肝疫苗。 B成人感染甲肝病毒后症状较轻。 C目前我省大部分成人已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甲肝抗体。 D 成人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易感染甲肝病毒。 4、乙肝疫苗是。(C) A 核酸疫苗 B 减毒活疫苗 C 基因工程疫苗D多糖疫苗 5、下列哪一条为接种疫苗的禁忌证?(C) A早产儿B正在使用抗生素 C既往接种同一疫苗或含有相同成分的疫苗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 D上次接种后出现中度发热 二、多项选择题: 1、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需设置以下哪些功能室(区)?(ABCD ) A候种区(用于宣传教育和反应观察) B预诊区(用于登记、询问和体检) C接种室(区) D资料档案室和冷链室 2、肌肉注射的疫苗有哪些?(CD)

A 乙脑 B 卡介苗 C 乙肝 D 百白破 3、为什么一定要按免疫程序打预防针?(ABD) A 不同的疫苗接种后,产生免疫应答的规律是不一样的 B 免疫程序都是根据临床试验和实际应用效果而制定的 C 按照现有技术所有疫苗一针无法达到保护效果 D 随着孩子的长大,体内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力也会逐渐下降,有些疫苗还需要进行加强免疫 4、预防接种单位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下列哪种证书?(BCD) A学历证B执业证C培训合格证D上岗证 5、有关母传抗体对疫苗接种干扰作用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B) A 出生后母传抗体水平会逐渐下降 B 增加疫苗的抗原量可以降低母传抗体的抑制作用 C 母传抗体只对早产儿的疫苗接种有干扰作用 D 母传抗体只对减毒活疫苗有干扰作用 三、判断题: 1、水痘一次感染可获得终生免疫。(√) 2、甲肝暴发疫情出现后可为密切接触者同时接种丙种球蛋白和甲肝减毒活疫苗。(×) 3、接种乙肝疫苗第1剂与第2剂的间隔时间对免疫效果有明显影响。(√) 4、同种疫苗既有一类疫苗又有二类疫苗,接种医生可替家长做出选择。(×) 5、接种单位在购买二类疫苗,不需要向所在地疾控机构报告。(×) 四、简答题: 1、请简述EPI的定义和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设计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第二节的内容,是新课标确立的“健康地生活”这一主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生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位于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节之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之一是接种疫苗,那么,疫苗为什么可以预防一些传染病呢这就涉及到免疫的相关知识。 本节内容的概念多,名词多,又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如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等,因此,怎样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是本节面临的最大难题。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免疫的知识必须以七年级下册《生物圈中的人》的人体结构、生理及上节课传染病等知识为基础,学习时可以为学生珍惜健康,关爱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打下基础。八年级学生仍然是感性思维强于理性思维,学生不易理解本节内容,使用形象生动的卡通动画,尽量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另外,八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本节课教学中,主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为基础,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课上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分析归纳、班级交流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4)说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培养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免疫知识的学习,确立"对传染病积极预防"的思想。 (2)通过学习免疫对人体的利和弊,学会一分为二地辩证地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

(完整版)八年级生物免疫和计划免疫练习题

第二节免疫和计划免疫 班级姓名学号 学习目标:1、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作用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学习重点:人体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和作用 一、课前小测 1、在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一个正患流感的人属于:()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D、病原体 2、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A、狂犬病 B、乙型肝炎 C、癌症 D、SARS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控制,切断和保护三 个方面。 4、引起传染病的、和等生物,称为病原体。 二、学习过程: (1)人们的生活环境中虽然有大量的病原体,但有的人却没有生病,原因是人体有___________功能。 (2)根据课本75页资料分析,讨论76页1、2、3题 (3)人体的三道防线:(课本77-78页) ①第一道防线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它们具有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作用,此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作用。 ②第二道防线是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它们分别有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作用。 ③第三道防线主要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其作用分别是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④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因为对都有防御 作用,所以叫做()。而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 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通常只对或有免疫作用,因此叫() (4)读课本77页理解抗体、抗原的概念并回答: ①抗体是指 ②抗原是指 ②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 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促进了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 (5)疫苗 79页 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制成的生物制品,种于人体后,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能力。 三、自我测评 1、下列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 ()

免疫与计划免疫题和答案

免疫与计划免疫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以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垂体分泌生长激素 B.多吃含维生素C的食物防止坏血病 C.皮肤破损后发炎 D.得过腮腺炎的人不再得腮腺炎 2.以下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皮肤的屏障作用C.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B.得过天花的人不再得天花D.溶菌酶杀菌 3.狗用沾满唾液的舌舔伤口,能使伤口好转,其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 A.抗体 B.消化酶C.溶菌酶D.生长素 4.被疯狗咬伤的患者,要注射狂犬病抗毒血清,注射的物质和措施分别称为( ) A.抗原,消灭传染源C.抗体,控制传染源 B.抗原,保护易感者D.抗体,保护易感者 5.下列对免疫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 B.免疫使人体对任何疾病都能抵抗 C.免疫是后天得到的 D.计划免疫是获得免疫力的惟一途径 6.器官移植的困难是机体对移植器官的排斥,这是因为植入器官的组织细胞相当于( ) A.病原体 B.抗原C.抗体 D.受损伤的组织7.当人体免疫功能过高时,会发生的疾病是( ) A.艾滋病 B.过敏反应C.肺结核 D.肝癌 8.接种卡介苗能预防肺结核病的原因是( ) A.直接杀死结核杆菌 B.全面增强易感人群的体质 C.使人在不生病的情况下产生抗结核病的抗体 D.使人获得非特异性免疫 9.抗体是人体产生的能抵抗病原体的特殊的( ) A.白细胞B.无机盐C.维生素 D.蛋白质 10.下列措施中,不属于预防接种的是( ) A.婴幼儿注射百白破疫苗C.为肝炎患者注射胎盘球蛋白 B.幼儿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D.为青少年注射乙肝疫苗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34分) 1.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它们不是只针对某一种特定的___________,而是对___________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______________。 2.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注意保护易感者,不让易感者与____________接触,并且进行______________,提高易感人群的_____________,对易感者自身来说,应该积极参加______________,增强____________。 3.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______________,按照科学的免疫___________,有计划地给儿童___________,以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地进行_____________,简称为计划免疫。四、三、连线题(共8分) 将下列相对应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①皮肤的屏障作用 ②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A.特异性免疫 ③皮肤破损后的发炎反应B.非特异性免疫 ④人患过麻疹后就不再患麻疹 四、分析说明题 婴幼儿在两三个月口服“糖丸”,请据此回答: ⑴取糖丸时医生嘱托家长要在短时间内用温水送服而不用开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⑵口服糖丸预防的疾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病属于__________________传染病。 ⑶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口服糖丸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从免疫类型看,它属于___________免疫,判断依据是它只能对_________________起作用。 ⑸若某儿童口服糖丸后,此地流行流行性腮腺炎,此儿童是否不患此病?为什么?

预防接种培训测试题及答案

第三期免疫规划知识培训试题 单位: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60分) 1、基础免疫要求在()内完成。 A、7岁 B、1岁半 C、24个月 D、12月龄 2.预防接种实行居住地管理,户籍在外县、在暂居地居住满()的≤7周岁的儿童与本地儿童享受同样的接种服务。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 3、疫苗在保、运输和使用的各个环节需要持续保冷,这一保冷系统称为() A、计划免疫 B、冷链工程 C、扩大免疫规划 D、冷链系统 4、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各剂次的间隔时间应()天。 ) A、≥28 B、≤28 C、≥30 D、≤30 5、流脑A群疫苗共两剂次,两剂次的间隔时间应()天。 A、1个月 B、两个月 C、≥三个月 D、四个月 6、下列那种疫苗接种途径为皮下注射() A、百白破 B、卡介苗 C、乙肝疫苗 D、麻疹疫苗 7、承担预防接种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资格,并经过()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A、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B、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C、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D、市卫生局 8、A+C群流脑疫苗接种对象为()。 A、1周岁及以上的儿童 B、2周岁及以上的儿童 / C、3周岁及以上的儿童 D、4周岁及以上的儿童 9、承担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每年至少应提供()次接种服务。 A、2 B、4 C、6 D、8 10、疫苗接种后,儿童不要离开接种现场,须留观多长时间,发现异常反应及时处理()

A、5~10分钟 B、10~15分钟 C、30~40分钟 11、预防接种卡(簿)的保管期限应在儿童满7周岁后再保存不少于()年。 A、3 B、5 C、7 D、15 12、卡介苗的接种途径为()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附着处。 A、皮下注射 B、皮内注射 C、肌内注射 D、口服 13、预防接种中度反应是() | A、局部反应红肿直径的大小~,发热(腋温)~ ℃ B、局部反应红肿直径的大小~,发热(腋温)~ ℃ C、局部反应红肿直径的大小~,发热(腋温)~℃ D、局部反应红肿直径的大小~,发热(腋温)~ ℃ 14、下列哪一项说法不正确() A、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 B、接种前皮肤消毒禁用2%碘酊,一律使用75%乙醇。 C、在相同接种途径下剂量越大,免疫效果越好。 D、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不得回套针帽,应毁型后浸泡消毒,统一回收销毁。 15、哪种疫苗用于暴露后免疫() ~ A、卡介苗 B、狂犬疫苗 C、乙肝疫苗 D、流脑疫苗 二、填空(每空4分,共20分) 1、接种局部皮肤消毒应用无菌棉签蘸75%乙醇,由向、式消毒,涂擦直径≥cm,待晾干后立即接种。 2、安瓿启开后,未用完的疫苗应。活疫苗超过小时、灭活疫苗超过小时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 3、乙肝疫苗接种程序是:儿童在、、各接种各剂次。 &

计划免疫培训试题[最新]

2011年免疫计划培训试题[最新] 2012年公共卫生科人员免疫规划培训试题 单位: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按照现行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我国确定出生( )月龄的婴儿开始接种麻风疫苗。 A、5 B、8 C、10 D、12 2、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是指( ) A 鼠疫、艾滋病 B 鼠疫、霍乱 C 鼠疫、霍乱、艾滋病 D 鼠疫、霍乱、副伤寒 3、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 ) A 有计划的卫生防疫 B 爱国卫生运动 C 预防保健 D 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4、下列哪一项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 A(偶合反应 B(因疫苗特性引起的一般反应C(因疫苗质量问题造成反应 D(以上均不是 5、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工作人员执行首诊负责制,发现AFP病例后,应在内报告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6、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是将麻疹发病率控制在( )以下 ,、1/10万,、1/100万 ,、1/50万D(以上均不是 7、以下哪种是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 ) A(血源性传播 B(母婴传播 C(性接触传播 D( 以上都是 8、下列哪种接种方式有误( ) A、第二针百白破疫苗接种与第一针百白破疫苗接种时间20天; B、乙脑减毒活疫苗与甲肝减毒活疫苗在同一天接种; C、对母亲为HbsAg阳性的新生儿乙肝同时接

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D、百白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同一天接种 9、温度记录表:冷链设备的管理人员每天应至少查看并填写温度记录表。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10、使用冰衬冰箱储存疫苗时,注意应将卡介苗、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存放在,并将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和乙肝疫苗放在接近冰箱,不可将冷藏保存的疫苗放在距冰箱底部15cm内的地方,以免冻结。 ,.顶部中部 ,.中部顶部 ,.底部顶部 D. 顶部底部 11、A+C 群流脑疫苗接种途径为 . A:皮内 B:皮下 C:肌肉 D:口服 12、领取或分发疫苗时要遵循“ ”的原则,有计划地分发。 A:先短效期、后长效期以及先产先出、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 B:先进先出、先产先出 C:先入库先出、短效期先出 D:先入先出、先产先出、长效期先出 13、常见的活疫苗有( ) A、卡介苗 B、乙肝疫苗 C、流脑疫苗 D、百白破疫苗 14、下列接种方法错误的是( ) A、乙肝疫苗臀部注射 B、口服脊灰糖丸 C、皮下注射0.5ml麻疹疫苗 D、乙肝疫苗接种后第二天接种卡介苗 15、疑似暴发疫情( ) A、在一个村、幼儿园、学校、工地等集体单位中7天内连续发生有联系的3 例或3例以上麻疹、百日咳、风疹、腮腺炎和水痘病例时 B、在一个村、幼儿园、学校、工地等集体单位中14天内连续发生6例或6例以上有联系的麻疹、百日咳、风疹、腮腺炎和水痘病例时

免疫规划培训知识考试试题

免疫规划培训知识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5分,共50分 1.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是从年开始实施。 A、1978年 B、1982年 C、2007年 D、2008年 2.我国于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 A、1998 B、2000 C、2002 D、2004 3.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 A、有计划的卫生防疫 B、爱国卫生运动 C、预防保健 D、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4. 接种消毒应螺旋式的由内向外消毒接种部位皮肤,涂擦直径≥。 A、2Cm B、3Cm C、4Cm D、5Cm 5. 以下哪种接种操作是不正确的。 A、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度角为肌肉注射 B、卡介苗为皮内注射 C、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5度角为皮内注射 D、百白破疫苗为肌肉注射 6.安瓿开启后,灭活疫苗多长时间后未用就必须废弃。 A、半小时 B、1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7.免疫程序要求2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至少间隔。 A、≥28天 B、≥38天 C、≥48天 D、≥58天 8.关于百白破疫苗下列说法,哪种是错误的。 A、需要肌肉注射 B、是减毒活疫苗 C、属于联合疫苗 D、应在2-8℃条件下保存 9.关于麻疹疫苗下列说法,哪种是错误的。 A、预防麻疹 B、是减毒活疫苗 C、为冻干疫苗 D、需要肌肉注射 10.以下哪种操作是正确的。 A、口服糖丸疫苗用温开水服用 B、流脑疫苗为皮下接种 C、乙肝疫苗为皮下接种 D、卡介苗为肌肉注射; 11.需要肌肉注射的疫苗是。 A、麻腮风和水痘疫苗 B、乙肝和麻疹疫苗 C、百白破和乙肝疫苗 D、乙脑和流脑疫苗 12.儿童在哪种情况下不能接种疫苗或应推迟接种疫苗。 A、正患有其它传染性疾病者 B、高热 C、严重的过敏体质者 D、以上都是 13.注射过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多长时间再接种麻疹疫苗。 A、10天 B、30天 C、2个月 D、3个月 14.负责新生儿接生的单位和个人,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为其及时接种和。 A、卡介苗、百白破疫苗 B、乙肝疫苗、脊灰疫苗 C、乙肝疫苗、卡介苗 D、百白破疫苗、脊灰疫苗 15. 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后避免喂奶。 A、15分钟 B、30分钟 C、1小时 D、2小时 16. 最不宜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A、肛周脓肿患者 B、口腔溃疡患者 C、低体重儿 D、钙缺乏症患者 17.麻疹的潜伏期为。 A、1~5天 B、6~10天 C、7~21天 D、一个月 18. 免疫程序起始时间要求百白破疫苗和A+C群流脑疫苗的最小免疫起始时间分别为 A、2月龄、1岁 B、3月龄、1岁 C、2月龄、3岁 D、3月龄、3岁

(完整版)免疫和计划免疫教案

免疫和计划免疫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2、区别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4、说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二)能力目标 联系生活,运用观察、推理、归纳的方法分析实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认同计划免疫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说出免疫的概念及功能。 (二)教学难点 1、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区别抗体、抗原的概念。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上节课知识并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共同来回忆下上节课的内容,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传染病及其预防,其中我们学习了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以及如何预防传染病。在讲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我们主要强调的是如何提高免疫力,办法有好多种。但是,免疫力具体是指哪些方面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讲的内容。 师:在感冒流行的季节里,有的同学能始终很健康的学习、生活,而有的同学却未能幸免,为什么?吃同样的鱼、虾等食物,多数人安然无恙,有的人却出现全身发痒、起泡等过敏症状,这又是为什么?有的病人因肾脏功能衰竭而急需肾移植时,必须找到一个与之相“匹配”的肾脏,肾移植才有可能成功,这又是为什么?人之所以能在有大量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是因为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师: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教师展示漫画) 生:······ 师:通过观漫画片大家看见了什么? 生:······ 师:对,皮肤能够机械性地阻挡病原体的入侵。除了这之外,皮肤的分泌物还有杀菌的作用。烧伤的病人扎满了无菌的绷带,为什么?生:······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答案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答案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2016年昌明镇免疫规划培训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单选题(每题5分) 1.一新返乡儿童,24月龄,接种证示乙肝首珍已及时接种,其余疫苗未接种,该儿童应首选那几种疫苗接种( B ) A.脊灰、乙肝、卡介苗 B.脊灰、麻风、乙脑 C.脊灰、乙脑、百白破 D.脊灰、乙脑、麻腮风 2.A+C流脑第1剂次与A群流脑疫苗第2剂次间隔不少于( D )个月。 个月个月个月个月 3.接种卡介苗以后( C )周左右出现局部红肿、浸润、化脓,并形成小溃疡。 周周周周 4.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 D ) A.有计划的卫生防疫 B.爱国卫生运动 C.预防保健 D.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E.以上都不是 5.哪种疫苗用于暴露后免疫( B ) 6. A、卡介苗 B、狂犬疫苗 C、乙肝疫苗 D、流脑疫苗 E、甲肝疫苗 7.下列哪种接种方式有误(A ) 8. A、第二针百白破疫苗接种与第一针百白破疫苗接种时间20天; 9. B、乙脑减毒活疫苗与甲肝减毒活疫苗在同一天接种; 10. C、对母亲为HbsAg阳性的新生儿乙肝同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11. D、百白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同一天接种; 12. E、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后28天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 13.下列接种方法错误的是( A ) 14. A、乙肝疫苗臀部注射 B、口服脊灰糖丸 C、皮下注射麻疹疫苗 D、乙肝疫苗接种后第二天接种卡介苗 E、6岁时接种白破二联疫苗 8.活疫苗开启超过( C )分钟不能使用。 分钟分钟分钟分钟 E.以上都不对 9.预防接种的常见技术方法不包括:( D ) 10. A 皮下注射 B 皮内注射 C 肌肉注射 D 静脉注射 10.预防接种应首选哪种注射器:( B ) A 玻璃注射器 B 标准型一次性注射器 C 自毁型注射器 D以上三种均可

2016年预防接种培训试卷

太康县2016年免疫规划知识考试 乡镇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30分,每空1分) 1、未接种卡介苗的小于月龄儿童可直接补种,月至岁儿童对PPD试验阴性者补种,岁及以上儿童不予接种。 2、安瓿启开后,未用完的减毒活疫苗超过小时、灭活疫苗超过小时未用完,应将疫 苗废弃。 3、接种局部皮肤消毒应用无菌棉签蘸乙醇,由无菌棉签消毒,涂擦直径≥cm,待晾 干后立即接种。 4、新生儿预防接种后天内完成个案信息录入和上传,暂时不适合接种及其他原因未 接种的新生儿,应在天内完成个案信息录入和上传。 5、2015年《河南省麻疹监测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负责调查麻疹病例的专业人员 应在接到报告后小时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填写“麻疹个案调查表”,个案调查信息由县级疾控中心于调查完成后小时内录入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6、AFP是指所有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发现AFP病例后,城市在小时、农村在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到当地县级疾控机构。 7、AEFI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责任报告人发现AEFI后应填写“AEFI登记表”,符合报告要求的AEFI应在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以乡、镇为 单位,AEFI报告率应不少于例或≥/10万。 8、请写出下列疫苗接种的时间间隔:乙肝疫苗第1、2剂次间隔天;A群流脑疫苗1、2剂次的间隔时间为个月;第1剂次A+C流脑与A群流脑第2剂次之间应间个月; A+C流脑疫苗2剂次间应间隔年。 9、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常规免疫的疫苗完成基础免疫的时间要求在12月龄的 . 二、单选题(30分,每题2分) 1、疫苗在保存、运输和使用的各个环节需要持续保冷,这一保冷系统称为()

2018年免疫规划综合培训试卷题解(含答案)

2018年免疫规划综合培训试卷题解 单位:姓名:性别:身份证: 电话号码: 一、预防接种部分:(60分,每小题2分) 1、疫苗在保存、运输和使用的各个环节需要持续保冷,这一保冷系统称为( D ) A计划免疫 B冷链工程 C扩大免疫规划 D冷链系统 E疫苗供应系统 2、哪种疫苗用于暴露后免疫( B ) A卡介苗 B狂犬疫苗 C乙肝疫苗 D流脑疫苗 3、接种疫苗后应在接种点停留观察(D ),无异常后再离开。 A 5分钟 B 10分钟 C 20分钟 D 30分钟 4. 使用免疫球蛋白后至少需间隔几周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减毒活疫苗几周后才能使用免疫球蛋白。( A ) A 4,2 B 2,4 C 3,1 D 1,3 5.需要在2月龄接种的疫苗是:( A ) A 脊髓灰质炎疫苗 B 百白破疫苗 C 卡介苗 D 乙肝疫苗 6.可以在-20~8℃需要运输的疫苗是:( A ) A 麻疹疫苗 B 卡介苗 C 百白破疫苗 D. 乙肝疫苗 7. 皮下接种注射的疫苗是:( A ) A 麻疹疫苗 B 白破疫苗 C 百白破疫苗 D 乙肝疫苗 8.现场接种时,接种证上不需要登记的资料是:( D ) A 疫苗名称 B 接种时间 C 疫苗批号 D 环境温度 9.预防接种的常见技术方法不包括:( D ) A 皮下注射 B 皮内注射 C 肌肉注射 D 静脉注射 10. 乙肝疫苗不主张臀部注射,主要原因是:( D ) A 易损伤坐骨神经 B 易损伤腓总神经 C 臀部肌肉丰富,疫苗吸收太快 D 臀部脂肪丰富,妨碍疫苗吸收 11.不适合肌内接种法的疫苗为:( D ) A 百白破疫苗 B 狂犬疫苗 C 乙肝疫苗 D 麻疹疫苗 12. 适合皮内接种法的疫苗为:(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