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你是怎么扮演家长的角色

家庭教育,你是怎么扮演家长的角色
家庭教育,你是怎么扮演家长的角色

家庭教育,你是怎么扮演家长的角色

如今的孩子多是家中独苗,被满满当当的爱包围着,承受力普遍较差。而日后成功者,必定要有所担当,能耐得住生活中的各种考验。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但很多家长爱子心切,做起来还是犯了傻。

孩子为啥“受不了丁点委屈、吃不得一点苦”?本期,记者联合3位资深嘉宾一起探寻出五大形成“病因”,并开出几种对症性“疗方”。

要想让孩子的内心变得强大起来,也许你还得学着做一个“爱而不露”的家长,甚至故意给孩子制造点小麻烦哦。

过分溺爱

现在很多家长特别是老人,视独生子女为掌上明珠,样样事情都要依从他,久而久之,幼儿就形成强烈的“以我为中心”的心态和任性的性格。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宝宝,受不得一点的委屈和挫折,稍不顺心就会哭闹不停。

对症疗方:不轻易满足

对于这些任性的孩子,家长的态度最重要。当孩子在受挫后哭闹时,家长要保持平静的心态,听到哭声切不可心烦、焦躁、不知所措,不要被孩子的眼泪攻势所击败。要让孩子懂得靠哭是不能最终解决问题,当孩子有了无论怎么哭也不能达到目的的体验后,就会学乖听话,停止哭闹。

要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家长先改变育儿观念,并且全家一致。具体行动上的改变是:

一是家长不要把注意力过于集中在孩子身上,溺爱只会强化孩子的自我意识;

二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应当始终保持理智,不要为了赢得孩子的欢心而提供过于丰富的物质;

三是延迟满足孩子的愿望、通过努力实现的愿望会使孩子感到更满足。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去实现某些需要;

四是给孩子找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

过分夸奖

赏识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但如果过分赏识,就会让孩子变得自负,上得去,下不来。一旦遇到强手、被击败的话,很容易导致郁闷、丧失自信而变得自卑。

对症疗方:适度表扬和批评结合

在孩子做出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时,家长要适时给予表扬,同时指出孩子存在的不足,激励他下一次做得更好。当孩子的热情能因分享和肯定转化为自尊、自信时,对其一生都将有重要的意义。

当然,也不能光让孩子听好话,当他们做错事时还要进行合理批评。有些家长特别怕孩子哭,在孩子做出过分或违反规则的事时,也不批评孩子,造成孩子受不得一点委屈,别人稍说不是就哭闹。

虽然孩子当时心里会难受,但这种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人无完人,接受批评也很正常的。

要注意的是,在批评时要对事不对人,先严肃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对他们所犯的错误的感觉,然后默默地望着孩子片刻,最后说,“你是个好孩子,只是所作所为不好”,最后紧紧拥抱孩子。这一连串的过程在一分钟内完成。

总想孩子赢

有些家长不愿意看到孩子失败,和孩子下棋、玩扑克、游戏、竞赛时,总是想尽办法让孩子赢。其实,这样做只会使孩子变得只能赢不能输,对日后的成长没有帮助。

对症疗方:有意设些小难题

宝宝由于受到能力、技巧、经验等方面的限制,很容易遇到困难,而其自身控制情绪的能力还不强,稍遇到困难就会显得焦躁。但家长切不可因此过分心疼孩子,不妨放开手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孩子摔倒了鼓励他自己爬起来,对挑食、偏食、厌食的孩子,不防饿他一两顿,要玩具自己去拿,衣服、裤子自己穿,别把他生活中的障碍清除得干干净净。

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有意设置些小难题,引导孩子去解决。比如,在孩子学会爬的时候,就可以刻意地设置一些障碍物,让孩子去跨越。孩子失败了,家长不要为孩子找各种借口,而是引导孩子找失败的原因和成功的方法,借此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

当然,家长自身还要做好表率,要让孩子看到自己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没有逃避和退缩,在参加各种活动或比赛时,也不要过分看重输赢。家长积极上进的信心和勇气,享受过程的心态都会感染孩子。

包办替代

正常情况下,孩子从1-2岁起就会抢着要自己吃饭,还有些孩子要自己穿衣裤、穿鞋袜、帮忙叠衣物、收玩具等等,这些都是孩子对动手做事的敏感表现,聪明的家长会很乐意配合。但相当多家长忍不住包办代替,把一切打理得干净利索。

对症疗方:分配适当家务

自信心的培养其实是抗挫折的重要手段,而培育自信心的最佳方式就是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般来说,1、2岁的孩子可以做些给妈妈递毛巾、纸张、收拾玩具等事情;3、4岁的孩子可以做一些如整理报纸、给下班的爸爸妈妈拿拖鞋等简单的劳动;4、5岁的孩子可做一些较为固定的、定期的家务,如擦桌椅、吃饭时收放餐具等,使孩子逐步意识到自己在做有益的事情;5、6岁的孩子可让他们独立洗碗筷、洗手绢等。

除了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家长还要注意不要代替孩子去思考。比如,在陪孩子玩积木搭高时,看到孩子用半圆形做基底。很多家长会忍不住纠正:“半圆形不稳的,你应该把正方形积木放下面。”家长在说这段话的同时,也就剥夺了孩子体验挫折的机会,孩子自然不可能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了。

推卸责任

很多家长在孩子摔倒时故意打地板,并告诉孩子:“都是地面不平,害宝宝摔倒,妈妈打它!”这种类似举动将孩子摔倒的责任推给了无辜的地板,长此以往,孩子碰到挫折时就习惯了不去面对或推卸责任。

对症疗方:让孩子勇于承担

幼儿做错事被发现后,因为害怕或为了逃避处罚,会有意识地为自己开脱责任,来个大哭大闹或“死不认账”。

这种现象表明幼儿还没勇气承认全部错误,需要给予鼓励和诱导,而不是责罚和打骂。

试想,如果最初幼儿老实把自己的错误告诉成人,得到的是简单的责罚和打骂,而不是有情有理地说服教育。如果幼儿最初偶尔的哭闹和“拒不认账”,反而使他免受责罚蒙混过关,两相对比之后,被迫选择“说谎”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因此,这种类型的说谎实质上是幼儿自卫的一种措施,成人处理这类错误时不要严厉追问。然后让孩子知道,根本无需说谎,父母不责罚诚实的孩子。家长可以通过故事来给他灌输正确的行为准则,让他知道大家都喜欢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小贴士

怎么看孩子抗挫能力差

许威威给家长列出6条明显表征,家长对照下就清楚了。如下:

1.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乱发脾气、哭闹。

2.受不了一点批评,光爱听表扬的话,一批评就不高兴,甚至哭闹。

3.自尊心较强,好胜心强,好面子,承受不了失败。

4.怕困难,遇到一点问题就退缩。

5.特别娇气,做错了事,家长一说就哭。

6.不敢承认错误,老是用哭来推卸责任。

挫折教育还要因人而异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编者按:家庭教育谨防"破窗原理",家长的垂范作用要比说教更有说服力。 今天儿读书,读着读着掩卷沉思,问及什么是"破窗原理"。思忖片刻答曰:某件物品,如果有人破坏,要及时补救,否则就会继续有人破坏。同样的某项规定如果有人率先破坏,而没有及时制止也同样会有人效仿。比如小区有固定的的倾倒垃圾的地点,如果有人图方便,就近倾倒,就会有人尾随着倾倒垃圾而且人们并不觉得有何不妥。城市"牛皮癣""履治不愈"就是因为刚刚铲除一层,随后就有人糊上一层。如果每个人都做城市的"清洁师"不去在公共场所张贴广告,外出旅行不随便涂鸦,城市面貌会大有改观! 儿正因为不满老师调宿舍而闹情绪,对老师有误解。我就继续补充,就如学校的宿舍管理制度,老师管理班级和宿舍卫生依靠的就是大家的自觉意识,如果大家没有自觉意识,那些制度也是形同虚设的!冒犯制度的人一时的疏忽,损害是那些遵守制度的人的利益。学习秩序和作息秩序都要大家来维护,不要做第一个破坏制度的人,而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而作为制定规矩的的人,要率先垂范不去破坏规矩!在教育的过程中有很多的人就是自毁长城的做法。在家庭中司空见惯的场景:妈妈在搓麻将,看电视,煲电话粥......却呵斥孩子写作业去!结果遭孩子怒怼:不让我看,你怎么还看?!结果搞得自己颜面尽失,威风扫地!家长教育孩子要讲文明,自己却满嘴"生殖器",有的人甚至出口成脏,

成了口头禅!孩子效仿,却责怪孩子。究其原因,家长的垂范作用要比说教更有说服力!好的气氛一定是靠大家维护的,没有人第一个破坏就永远一片清宁! 记得小时候常问妈妈一句话:XXX怎么那样做,却不让我做?!妈妈常常回怼"别人吃屎你也吃屎?!"话虽糙可理不糙,至今我仍在教育孩子要心有所属! 作者:唱秀荣 公众号:只言片语说家教

父母该如何做好家庭教育

父母该如何做好家庭教育 现在家长都非常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千方百计地培养孩子的外语、美术、音乐等多方面的能力,结果加重了孩子的负担,却收效甚微,这恐怕是现在一些家长最大的误区。那么,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abc少儿英语培训学校的教育专家认为,应当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在家庭乃至学校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魏书生也说:“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习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所以,家庭教育应当特别注意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培养健全人格打好基础。良好的习惯,是孩子所储存的资本,且会不断地增值,让孩子一生都在享受着他的利息。良好的习惯,也是一个优秀的父母,给予孩子的最好礼物。 良好的习惯有很多,家庭教育应培养孩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我认为主要的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是人生的第一课,也是最基本的课程,生活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幼儿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包括饮食、起居、排便、卫生等习惯,做到按时睡眠、起床、安静睡眠并有正确的睡姿,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饭前便后正确洗手、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当为孩子立规矩,如:玩具玩完后必须放回原处,逐渐养成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和爱清洁,讲卫生,有条理的好习惯。 二、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礼貌看起来是种外在行为的表现,实际上它反映着人的内心修养,体现一个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习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文明举止,见人要热情打招呼,别人问话要先学会倾听,并有礼貌地回答。 三、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幼儿才能和别人友好相处,积极追求美好的事物,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具有高度责任感,将来才能成为社会上成熟可敬的人。它包括各种行为规则,尊敬关爱长辈,不随地大小便、不损坏花草、树木、爱护公共财务,遵守交通规则,能换位思考、团结友爱等等。 四、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与幼儿的成材直接相关。学习好的孩子学习习惯都比较好,而学习不好的孩子多数并不是因为脑子笨,而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应培养孩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本人认为以下十个方面对你的孩子取得优异的成绩是至关重要的。 1、勤于思考、敢于攻关破难的习惯。有的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不肯动脑思考,遇难而退,或转向父母寻求答案。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不要代孩子解答难题,而是要用坚定的神色鼓励孩子动脑筋,用热情的语言激励孩子敢攻克困难。所以在辅导孩子学习时,不能只对一题一文进行辅导,最重要的是教育孩子学会用脑,帮助孩子克服内部或外部的困难和障碍,使孩子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2、在规定时间内学习的习惯,力戒拖延和磨蹭。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是有严格时间规定的,在家里也应该有固定的学习时间。例如,放学后应先写作业后玩,或者在晚饭后稍稍休息一下,立即做功课。有关调查表明,学习好的学生,一般都在严格规定的时间内准备功课,这样做主要是使学生形成一种时间定向,一到什么时候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学习的愿望和情绪。这种时间定向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开始投入学习的准备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使孩子能够很快地专心学习。所以在对孩子的要求上,不要只满足于孩子“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而要教育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精神专注,高效率地完成任务,帮助孩子学会控制干扰,训练他们高度的专注能力。 3、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孩子有不懂的地方,家长不要埋怨孩子为什么不懂,更不能加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一、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 《三字经》里说过?“养不教,父之过”这样一句话,强调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责任。 ?二、父亲和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差异 ? 我们常说的“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父亲的爱就像山一样,他支撑孩子的信念,提供坚韧、责任、大胆、果断、自信、豪爽、独立、力量、支持、依靠,使他们学会刚强;母亲是水,她滋润孩子的心灵,提供给孩子哺育、温情、舒适感,使他们学会温柔。母亲的教育像给孩子喂红糖水,而父亲的教育像给孩子补钙。父亲对孩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品格培养、智力发展、社会心理以及坚强、自立、勇敢等性格的确立上,这是在家庭教育中母亲所不能替代的。母亲的细腻、温柔、善良,有利于孩子“柔”的性格成长。但父亲的勇敢、坚强、果断,有利于孩子“刚”的性格形成。刚柔相济才是健全的人格。父亲更粗糙。父亲让孩子爬出的距离平均比母亲容许的距离多一倍;当孩子面对新事物,如一只狗、一个陌生人或一个新玩具时,母亲会本能地靠近孩子,让孩子感觉到可以得到保护,父亲则倾向于站在一边,让孩子自己去探索。 三、父亲在儿童教育中起到的作用 ?1、有利于孩子的“心智”发育。 ? 据研究,一天与父亲接触至少两个小时的男孩子,和一星期与父亲接触不到6小时的男孩子相比,前者不仅更聪明,而且人际关系处理得更融洽。据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研究表明,由父亲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 2、有利于孩子“人格”健全。 协助子女的人格成长方面,尽责父亲对子女的照顾比母亲对子女的照顾增加25%到30%的面成效。父亲会让男孩子学会坚强、刚的一面,会使女孩更懂得如何做女性。不同类型的父女关系,会造成不同的女性,父亲对女性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女儿对自己的性别角色的认识。一个尊重女性、平地对待男女性别的父亲,会给女儿极大的鼓励去追求平等,并发展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在今后与其他男性的关系中,也会去追求同样的尊敬与理解。 3、有利于孩子对生活的“全面”体验。 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只生活在男人圈或女儿国,他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全面的。母亲更容易溺爱、迁就孩子。父爱则相反,是一种深沉、严肃的爱,父亲更多地考虑孩子的未来。失去父爱的孩子大多缺乏自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意志薄弱;长大以后,碰到一点问题都会不知所措,父爱对孩子的影响,包括智力,还有体格、情感、性格等方面。? 四、父亲在儿童教育中如何做 ? “给时间,给空间,做父亲该做的事。”再忙,也要抽时间陪孩子,并且教会子坚强,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只要父亲多一些和孩子接触的时间,孩子的刚性自然会滋生出来。父亲能提供的亲情教育、榜样作用是母亲不能替代的。作为父亲,不管多忙,都要在孩子教育上投些时间成本,为自己的下一代奉献一份责任和亲情。给空间也就是创造环境,父亲应该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男性的探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分享(三篇)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分享(三篇)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一 (1)父母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学校积极引导,双方共同努力 我们认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只有自己做了,孩子才会跟着学习。如果光说大道理,而自己不能作为孩子的榜样,那么,这种教育,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教育,是丝毫起不了作用的。同时,学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儿子的母亲目前是一所大学的研究生,对孩子而言,这是他引以为自豪的事,也是一种促进力量。虽然他不知道母亲考研的历程有多么辛苦,但母亲深夜还在静静的看书的景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个榜样,使他明白只有勤奋努力才会梦想成真。孩子已经上初一,虽然母亲不在身边,孩子在爸爸和学校老师的谆谆教导下,不仅在学习上有进步,其他各个方面都有了可喜的进步,成为了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2)营造家庭学习气氛,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习惯听我的同事讲过他家女儿和侄女双双同年考上大学的事,他的心得体会是营造家庭学习气氛,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每天晚上吃完饭后,他和妻子就出去散步,女儿和侄女两个

孩子收拾完桌子,就去写作业,他们回到家,在孩子做作业时,从不看电视,各自拿一本书看,时间久了,孩子就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女儿和侄女经常相互比,看谁学习好,看谁学的晚,去年高考,两个孩子双双以优异成绩考取梦想的大学。 (3)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儿子小的时候很喜欢玩电脑游戏,我对他说,玩可以,你也可以玩出新花样,比如,做幻灯片之类,拿给别的孩子看时,多有成就感啊。于是儿子学会了制作幻灯片,时常还叫别的孩子欣赏,并教会他们。儿子现在喜欢上了英语,刚开始的时候,我同学家的女儿去学英语,让他也去跟着学,如今,他已经越学越有兴趣,对妈妈说:“我班上有一个英语说得很好的同学,我也要跟他一样”。看到孩子这样爱学英语,我很欣慰。我知道儿子的语文 不太好,我有时替他着急,真希望他能把语文提高一下,可儿子说要继续报名学英语,我还是高兴的答应了。 (4)处罚孩子要适当,积极引导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 记得儿子在小时候,有一次拿家里的钱,没有经过父母同意,买了许多玩具,我们知道后,让他退回了玩具,并打了他,打得很重,以后他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儿子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写字很差,我让他把写错笔画的字重写10遍,结果我们吵打起来,儿子说他已经尽力了,一时难以

谈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

谈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地位 东北有一16岁的男孩,因家庭琐事,用菜刀残忍地连砍母亲40多刀,将其杀害的事情,十分震惊。从全国几起儿子杀母的悲剧来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淡化,是带有共性的。儿子杀母为什么不杀父亲?母亲被杀是否都是母亲的过错?家庭教育中如何增大合力,取得实效……这一连串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足见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地位的重要。目前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角色地位在淡化,作用在减弱,是导致这些家庭悲剧的主要外因。母爱和母亲教育固然在孩子的教育中是主要的因素,但父爱、父亲的严厉、豁达、粗线条的管教孩子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更为重要。目前,一些男孩子性格女性化,正是长期缺乏父爱和父亲管教的不完整家庭教育的畸形产物。 如何强化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地位?我们认为一是要加强和确立父 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使孩子认识到父亲是家庭的顶梁柱,是与母亲一样重要的法定抚养人,而且是家庭的家长、法人代表。二是父亲要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承担起来,且能做到教育孩子的大事“独揽”,“小事”分散给妻子和其他长辈,要尽量抽出时间来多与孩子沟通和交流。主动争取参加学校家长会和各种家校联系活动。多与妻子一起做好关心、料理孩子生活起居的事情。三是母亲在家庭教育中不要越位,扮演好慈母角色。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要有层次性。当母亲教育孩子无效时,要借用父亲的震慑力,向孩子发出警告“再不听话,告诉你父亲”。当父亲在教育孩子时,作为母亲,要附和其管教的方法,并劝说孩子,“我告发你是出于无奈,你爸批评你,打骂你我也很心疼”。四是家庭教育要形成父母教育合力,父亲要承担60%的责任,真正从“养不教,父之过”的古训中体现出责任义务。夫妻在教育孩子时要多商量,多配合才能收到成效。 教育孩子是件大事,亲生儿子杀母亲,虽说是极个别现象,但引起我们的思考、警戒、教训是多方面的,孩子杀母不杀父,不是父亲没有错,也不是母亲一人的全部责任,而是家庭教育方法过于急躁或对孩子过于溺爱所造成的。忤逆孩子的罪行不想多说,年轻的母亲死去不会复活,活着的家长更是思绪万千,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及缺失现状分析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及缺失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对有关离异、分居、单亲等家庭研究的深入,父亲在儿童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众人关注。在我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思想观念和现代社会激烈竞争影响下,很多父亲“淡出”家庭教育,认为母亲是孩子的主要抚养者,在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方面比父亲的作用要大,父亲只是亲子关系的补充。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研究发现,由于父母之间在性格、体力、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父亲和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其心理的影响是不同的。父亲对孩子形成勇敢、自信、果断的个性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母亲对孩子形成稳定、温顺、合作的个性起到更为明显的推动作用。父亲作为儿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对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独特的作用。 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除了极少数的社会文化状态以外,在大多数社会形态中,男性是构成社会文化的主体。男女两性选择着不同的职业,在家庭中有不同的工作分工;男女两性有着不同的智力发展进程和特点,分别具有人们可以接受的角色行为并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点。父亲作为社会文化的主体,在孩子眼里是社会力量和规则的象征,是家庭和社会的联系纽带。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意识到父亲的 权威和力量,会对父亲产生敬畏的心理,从而去模仿父亲的行为,并掌握社会的道德规范。婴儿从一出生就因为性别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对待。父母和其他人开始按照社会意愿能接受和期望的男性和女性的行

为来塑造儿童的行为。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个体综合了那些被认为适合其性别的行为,从而获得特定的性别角色类型。 父母亲作为男女性别角色之间的差别,对孩子的潜在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一般说,男性勇于冒险,富于智慧、大度、坚定、勇武和易暴躁;女性稳重、温柔、服从、忍耐、易焦虑和自卑,男女的气质特点是相互补充的,有优秀的一面又有缺憾的一面。我们希望婴儿兼收并蓄,扬长避短,在勇于冒险的同时又不失稳重,在坚定大度的同时又能以忍耐、服从的态度和别人相处,这就是我们说父亲和母亲都要参与家庭教育的原因。对于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父母同样起着重要作用,无论是对男孩还是女孩,在家庭中只有母亲而缺少父亲的角色或者相反,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发展都是欠缺的。事实上,女孩对父亲角色易于表露的冒险、进取、独立性等特征产生影响,男孩也会受母亲角色易于表现的温柔、依赖性等特征的熏陶。在婴儿期,父母对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虽然是潜在的,但却十分重要。毫无疑问,父亲对婴儿的影响会对孩子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父亲的参与也为母亲提供了情感的支持,并能促进父母作用的发挥。 因此,父亲意识到自己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之中,对孩子、对母亲、对家庭来说都有重要意义。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家庭分工的细化导致家庭教育出现了新的问题——父爱缺失。有调查表明:有60%的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独当一面,父亲真正起到主导作用的不超过15%,由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现象严重。

家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五篇

家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五篇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人生,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童年,每个人的童年都拥有自己的酸甜苦辣,我们要珍惜童年的幸福时光,更要珍惜上天赐予我们的苦难,因为苦难可以使我们更坚强!下面是为你精心整理的家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五篇,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家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1# 想想咱们现在,依然有着贫富之分,不平等的看待,也有一些贪污的官员。但咱们孩子的童年却变得越来越幸福,都被父母宠着,要什么就有什么,对比高尔基的童年,咱们现在的孩子比他们幸福多了。 高尔基小时候父亲就过世了,经常受欺负,还经常被毒打,而咱们现在也许都可以动手到长辈了,最好的例子就是我堂姐的儿子。由于是儿子,所以几家人都十分的疼爱他,他也变本加厉起来,一不满足就哭;心情不好就打。有一次到他家去,姐姐正抱着他,他突然就扇了姐姐一个嘴巴,咱们都很惊讶,他才四岁就会打人了。后来,咱们才都知道他身边的亲戚基本都被打了,包括我。 那个年代的俄罗斯虽然挺黑暗的,但我想也会出现孩子打父母的现象,但也就一两个罢了。 父母越是疼咱们就更应该回报他们,不让他们对咱们的期待落空。 #家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2# (1)父母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学校积极引导,双方共同努力 我们认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只有自己做了,孩子才会跟着学习。如果光说大道理,而自己不能作为孩子的榜样,那么,这种教育,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教育,是丝毫起不了作用的。同时,

学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 儿子的母亲目前是一所大学的研究生,对孩子而言,这是他引以为自豪的事,也是一种促进力量。虽然他不知道母亲考研的历程有多么辛苦,但母亲深夜还在静静的看书的景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个榜样,使他明白只有勤奋努力才会梦想成真。孩子已经上初一,虽然母亲不在身边,孩子在爸爸和学校老师的谆谆教导下,不仅在学习上有进步,其他各个方面都有了可喜的进步,成为了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2)营造家庭学习气氛,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习惯 听我的同事讲过他家女儿和侄女双双同年考上大学的事,他的心得体会是营造家庭学习气氛,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每天晚上吃完饭后,他和妻子就出去散步,女儿和侄女两个孩子收拾完桌子,就去写作业,他们回到家,在孩子做作业时,从不看电视,各自拿一本书看,时间久了,孩子就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女儿和侄女经常相互比,看谁学习好,看谁学的晚,去年高考,两个孩子双双以优异成绩考取梦想的大学。 (3)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儿子小的时候很喜欢玩电脑游戏,我对他说,玩可以,你也可以玩出新花样,比如,做幻灯片之类,拿给别的孩子看时,多有成就感啊。于是儿子学会了制作幻灯片,时常还叫别的孩子欣赏,并教会他们。儿子现在喜欢上了英语,刚开始的时候,我同学家的女儿去学英语,让他也去跟着学,如今,他已经越学越有兴趣,对妈妈说:“我班上有一个英语说得很好的同学,我也要跟他一样”。看到孩子这样爱学英语,我很欣慰。我知道儿子的语文不太好,我有时替他着急,真希望他能把语文提高一下,可儿子说要继续报名学英语,我还是高兴的答应了。

家庭教育,你是怎么扮演家长的角色

家庭教育,你是怎么扮演家长的角色 如今的孩子多是家中独苗,被满满当当的爱包围着,承受力普遍较差。而日后成功者,必定要有所担当,能耐得住生活中的各种考验。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但很多家长爱子心切,做起来还是犯了傻。 孩子为啥“受不了丁点委屈、吃不得一点苦”?本期,记者联合3位资深嘉宾一起探寻出五大形成“病因”,并开出几种对症性“疗方”。 要想让孩子的内心变得强大起来,也许你还得学着做一个“爱而不露”的家长,甚至故意给孩子制造点小麻烦哦。 过分溺爱 现在很多家长特别是老人,视独生子女为掌上明珠,样样事情都要依从他,久而久之,幼儿就形成强烈的“以我为中心”的心态和任性的性格。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宝宝,受不得一点的委屈和挫折,稍不顺心就会哭闹不停。 对症疗方:不轻易满足 对于这些任性的孩子,家长的态度最重要。当孩子在受挫后哭闹时,家长要保持平静的心态,听到哭声切不可心烦、焦躁、不知所措,不要被孩子的眼泪攻势所击败。要让孩子懂得靠哭是不能最终解决问题,当孩子有了无论怎么哭也不能达到目的的体验后,就会学乖听话,停止哭闹。 要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家长先改变育儿观念,并且全家一致。具体行动上的改变是: 一是家长不要把注意力过于集中在孩子身上,溺爱只会强化孩子的自我意识; 二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应当始终保持理智,不要为了赢得孩子的欢心而提供过于丰富的物质; 三是延迟满足孩子的愿望、通过努力实现的愿望会使孩子感到更满足。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去实现某些需要; 四是给孩子找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 过分夸奖 赏识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但如果过分赏识,就会让孩子变得自负,上得去,下不来。一旦遇到强手、被击败的话,很容易导致郁闷、丧失自信而变得自卑。

教师如何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

教师如何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 专家王宝祥为了使班主任在工作中能够合理有效地与 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联系,并能正确指导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王老师从家庭教育的特点、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帮助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几方面,运用了大量的事例,给老师们做了精心的指导。面对现在的家长,我们教师更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有针对和有实效地做好教育工作。 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观念。家庭教育能否取得成效,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正确与否是关键。家庭教育观念决定着家庭教育的走向。因此,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当务之急,是从观念入手,通过宣传教育,帮助变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在指导家庭教育中,班主任应特别关注家长的家教观念,积极向家长宣传现代教育理念,并使之入脑、入心,形成正确的亲子观、人才观、教育观、儿童观,使之成为家庭教育的行动指南。尤其是正确的人才观显得的更为重要。 有两个学生家长,同在一个单位,家长互相攀比。一定要自己的孩子超过“对手”,似乎这样自己才有面子。家长常找我,

不仅询问自己孩子的情况,也很急切地打听“对手”情况,弄得两个孩子压力很大。每次家长来访我都热情接待,也热情地介绍他们孩子的进步,诚恳地劝他们用平常心对待孩子,赏识孩子的优点,只要孩子有进步,就要鼓励,没有必要总是和别人的孩子比。盲目攀比,给孩子过重的心理负担,对孩子没有好处。我们象朋友一样沟通,他们也向我介绍孩子在家里的一些情况,共同商讨教子方法,效果很好。 其次,班主任要承担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职责,最为重要的是在为家长排忧解难、指点迷津的同时,利用多种形式,积极鼓励家长以各种方式学习家庭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积极性,让家长学会“学习”,学会教育孩子,是家庭教育指导的最佳境界,是家庭教育指导孜孜以求的目的。 第三、要让家长知道孩子成才的前提是首先成为合格的公民,不能只注意孩子在校的学习成绩,也要关心他们思想品德方面的修养,注意他们在社会上可能受到的不良影响。 第四、指导家长以身作则。当有些家长要求孩子多学习少娱乐,自己却沉迷于麻将之时,我就会直接的指出其不足之处,

怎样做一个好父亲_家庭教育

怎样做一个好父亲_家庭教育 一、尊重孩子的意愿与选择 兴趣是成功的第一位老师,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孩子的内在兴趣。但是我们今天家庭的教育体制、学校的教育体制,正是扼杀了孩子内心普遍存在的兴趣和动机————强迫孩子做什么,而不管孩子内心的想法,不是让孩子顺其自然地发展,而是去设计蓝图,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 二、成为孩子的好伙伴 要想成为孩子的玩伴并不难,只需挤出少许时间,放下家长的架子,积极参加孩子的活动。父亲经常参加孩子们的活动,聆听孩子的心声是对孩子最好的培养。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父亲必须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心理发展条件,除了给孩子买一些适合孩子心理发展的图书读物,让孩子在一个丰富舒适的环境里成长,最主要的是父亲要以极大的爱心去关注孩子,多花时间和心思与孩子一起玩,满足孩子在情感和求知欲方面的愿望。 三、赞美是良好的润滑剂 准确的、适时的、恰当的夸赞将使孩子受到鼓舞,激发孩子自尊、自主、自立的意志和奋发努力的上进心,也可以使孩子明确前进的方向。 四、善于与孩子沟通

做父亲的要了解孩子,这是教育和培养孩子的前提。了解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亲近孩子,即与孩子多沟通,与孩子经常聊天、做交流。 五、为孩子找一个好对手 为自己的孩子找一个竞争对手,比如同桌、邻居家的小孩或成绩排在孩子前面的同学,可以鼓励孩子超过他们;鼓励孩子做他们想做的事情,以开发他们的智力,发挥他们的潜能,作为父亲可以给孩子一些信念让他们做一些新的尝试,让他们意识到做什么事情最好。 六、用故事引导孩子 为人父亲者,平时多给孩子灌输一些道理,这是不可缺少的,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父亲们应该多陪陪孩子,在陪孩子玩耍、哄孩子睡觉或带孩子旅游时,利用一切空闲时间,给孩子讲故事,让他们从故事中汲取营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七、养成动手的好习惯 爱劳动、爱干事对孩子是一生有用的,父亲要培养孩子动手实验的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孩子爱干活,爱劳动,要让孩子在艰苦环境中锻炼自己。 八、亲自参加家长会 参加家长会有助于了解孩子的表现,有助于与老师进行交流、有助于掌握教育孩子恰当的教育方法。因此,要与母

2020家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2020家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20xx家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1 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宝,何如让孩子在自己父母身边在学校里乃至将来在社会上健康成长和快乐生活,是我们每一个做父母的无法回避的实际课题。 学校生活,要求孩子们树立较强的集体观念、时间观念、遵守学校纪律和尊重社会公德。但孩子年龄小,贪玩的天性只是让他仅懂得了这些道理,如果不经过持续得体的训练和教育,那也不一定能获得较好的结果。因此从孩子上幼儿园起,我便对孩子进行常规教育,对怎样上课、怎样回答问题、怎样尊敬老师、怎样团结同学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等等,都做了明确的要求。然后,时常教诲,孩子依旧不可能事事洞察皆文章,要不然,这个孩子也可能没有童真童趣了。 我对孩子的教育,仅凭单纯的讲道理是不行的,孩子们都喜欢听大人孩提时的故事,哪怕是最顽皮的孩子一听讲故事,马上就会提起神来。我就抓住了儿子的这一好奇心理特征,常常通过自身儿时的磨难对他进行适时的教育。 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给他讲当代著名科学家的事例,使他懂得学习应该认真、刻苦。孩子做作业时,难免有螺丝屁股现象发生。为了培养孩子静心耐心的性子,孩子妈妈在他做作业时会静静看书陪读,使之潜移默化地慢慢培养该静则静该动能动的行为习惯。 我们十分注重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团结友爱的精神,

例如:孩子有时来告状,说个别同学对他的东西比如玩具、图书感兴趣,乃至放学后叫他请客买吃的事情等。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就会笑着对他说:你作为一个男同学,起码要具备大方大度和广纳人气的气度,在你有能力的条件下,为什么不做好人去成为一个领袖呢?接下来,孩子自己也笑了,孩子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我也就达到了教育目的.但反过来,我绝对不允许他有那种思想的存在,因为这是两种制度下不可对等的要求,我告诉儿子,谁要有对等凡俗的计较,以后谁将会有凡俗的结果。 我总觉得,我们对孩子在道德建设上的培养有利于他德育上的帮助,教育和培养孩子尊重社会公德(如在公交车上让座,给社会上那些乞讨的同龄人或老年人施以帮助、残疾人义演的赞助和汶川大震捐资等等)都能极大地培养他将心比心的同情心和对现有幸福生活感恩的心,从小帮助他树立更大的自信心和将来对社会富有责任感。又比如说,我们在每月给我父母养老钱的时候,尽量让孩子看到,要他知道他的父母不忘生养之恩。好几次,孩子也会自然地关心、催促我们一月当中是否及时给他爷爷奶奶孝顺钱了没有。孝心从此在孩子幼小的心田催芽并茁壮成长。孩子虽小,尚在小学生之列,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一代人的素质有所提升,必须有二代人的付出,我们现在做父母的没有理由不担当起这个使命,梁老用《少年中国说》不无道理地说教了我们这个国度。 人都有自尊心,适度的表扬和批评,孩子辨明了是非曲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 家庭教育一直被视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孩子入学之后,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究竟该担当怎样的角色呢?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父母与孩子接触的时间是最久的,你到八十岁了,还是孩子的父母,所以你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学校却不能;现代家庭基本上是2-6个家庭成员面对一个孩子,而学校教育是2-6个教师面对几十或上百个孩子,差距显而易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当下的学校教育并不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孩子的兴趣培养和特长挖掘更多地要靠家庭教育。其次,孩子学习也不只是学习知识,还要学习做人、做事等等,在我们中国现在的教育体制下,老师基本上教给孩子的是知识,孩子的做人、做事以及孩子人格的培养等等,更多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而个人成就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在于后者。除此之外,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需的“安全感”、“自主感”、“成就感”和“好奇心”等心理营养,也多数要从父母那里得到满足。但从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来说,父母却常常不知道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并使得家庭教育偏离了它原本的航道。 别占老师的位置 典型场景:孩子回家,刚刚丢下书包,妈妈就问:“宝贝儿,你作业写完了没有啊?赶紧去写作业,然后把功课复习一下哈。”到了晚上9点,孩子的家庭作业终于在妈妈的督促下完成了。爸爸拿起语文书严肃地说:“把今天学习的课文背给我听,然后把明天即将要学的课文先读两遍。” 专家点评:父母肩负教育孩子的重任,但父母不是老师,也不是老师的助手,父母就是父母。有人提出把父母培养成老师的助手,对这种提法,本人不敢苟同。尽管父母有义务配合学校、老师共同教育孩子,实现“家校共教”,但父母跟老师之间不是从属关系。 助手是什么,词典解释为“协助他人做事的人”,如果父母被定位为老师的助手,那父母理所当然就成了“协助老师做事的人”。果真如此,“父母”哪里去了?倘若老师是老师,父母也是老师,孩子的生活空间中处处都是老师,父母和老师做完全相同的事情,那对孩子来讲,该是多么单调、多么乏味、多么令人窒息的事情。可今天的不少孩子,就处在这种境遇之中。 老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父母的任务是教会孩子做人。在传授系统文化科学知识方面,老师是经过严格训练的高手,而在教孩子做人方面,父母有自己的优势。父母和老师在教育方面有交集,但不是重叠,了解了这一点,两种教育就可以优势互补。若父母空着自己的位置,挤占老师的位置,那就可能“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甚至于别人的田没种好,自家的地也荒了。

亲子教育系列: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提到“父亲”二字我首先想到的是父爱如山,我觉得这一方面是说父爱深沉,另一方面也强调了父爱的重要性。 是的,父亲其实在家庭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社会发展以及我们从事多年青少年教育及青少年心理辅导来看,许多男性的社会功能行使得很完美,但是在家庭中父亲的功能是缺失的,他们往往只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家庭里,忽略了自己作为“父亲”的位置和身份。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有“男主外,女主内”之说,但事实上,在家庭教育里,母亲承担的多是情感的部分,父亲承担的责任和作用则尤为重要。 为何如此说呢?从家庭角色来说,父母不仅承担孩子的“养”,还需要负责孩子的“育”。物质上的“养”只是第一步,“育”是第二步,也是形成和健全人格发展的关键。而“育”主要由两部分起作用——学校和家庭。学校“育”知识和文化,家庭“育”性格和人格。知识改变命运,性格则决定命运。学校重在“育”做事,家庭重在“育”做人。 父亲在培养孩子做人方面起着什么作用呢?这可以分两个时期来看。 第一个时期,为孩子3至6岁。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有着一定的道理的。这一时期父亲起到的作用有几点。 首先,让孩子形成性别认同。 对男孩而言,这一时期喜欢模仿父亲的一些言行,从对父亲的认同获得自己性别的认同,也通过父亲的言传身教习得男性化的性格特质。这时,父亲的教育与鼓励,会影响孩子长大后的毅力、意志力、抗挫力、人际交往能力、判断力,以及果断、勇敢、拼搏等一些特质。 对女孩而言,父亲是生命里第一个亲密的男人,她会从父亲对母亲的爱,来认同和接纳自己的女性身份。父亲身上的一些特质与习惯,以及她与父亲的关系,对其以后与异性的交往,和寻找人生伴侣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这时期的父亲是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感与边界感的时期。 父亲,在孩子的意识里代表着社会规则与潜规。孩子会从对父亲的认同,来认同社会。 这时期的孩子对社会充满好奇,他会试探人生的第一次,小心翼翼的试探底线、试探边界,这时,父亲必须来告诉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尤其是孩子犯错后,要立即指出来,以孩子比较好接受的方式适当的给予相应的惩罚,这会在孩子在

家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家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1)父母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学校积极引导,双方共同努力 我们认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只有自己做了,孩子才会跟着学习。如果光说大道理,而自己不能作为孩子的榜样,那么,这种教育,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教育,是丝毫起不了作用的。同时,学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 儿子的母亲目前是一所大学的研究生,对孩子而言,这是他引以为自豪的事,也是一种促进力量。虽然他不知道母亲考研的历程有多么辛苦,但母亲深夜还在静静的看书的景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个榜样,使他明白只有勤奋努力才会梦想成真。孩子已经上初一,虽然母亲不在身边,孩子在爸爸和学校老师的谆谆教导下,不仅在学习上有进步,其他各个方面都有了可喜的进步,成为了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2)营造家庭学习气氛,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习惯 听我的同事讲过他家女儿和侄女双双同年考上大学的事,他的心得体会是营造家庭学习气氛,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每天晚上吃完饭后,他和妻子就出去散步,女儿和侄女两个孩子收拾完桌子,就去写作业,他们回到家,在孩子做作业时,从不看电视,各自拿一本书看,时间久了,孩子就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女儿和侄女经常相互比,看谁学习好,看谁学的晚,去年高考,两个孩子双双以优异成绩考取梦想的大学。 (3)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儿子小的时候很喜欢玩电脑游戏,我对他说,玩可以,你也可以玩出新花样,比如,做幻灯片之类,拿给别的孩子看时,多有成就感啊。于是儿子学会了制作幻灯片,时常还叫别的孩子欣赏,并教会他们。儿子现在喜欢上了英语,刚开始的时候,我同学家的女儿去学英语,让他也去跟着学,如今,他已经越学越有兴趣,对妈妈说:“我班上有一个英语说得很好的同学,我也要跟他一样”。看到孩子这样爱学英语,我很欣慰。我知道儿子的语文不太好,我有时替他着急,真希望他能把语文提高一下,可儿子说要继续报名学英语,我还是高兴的答应了。

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及扮演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角色及扮演 姓名刘桂梅学号 51130902026 【摘要】有一位名人说过: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教师。父亲在家庭中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何出色地扮演这个角色,需要每一位父亲用心思考。而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的“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家庭中的父亲认为“教育孩子不是我的事,是他母亲的事”,事实上,父亲和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关键词】父亲角色家庭教育社会性个性智力性别 正文 一、家庭教育的涵义 学前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前教育,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在家庭生活中,实际上不仅父母或者其他年长者要施加影响,也同时会受到教育和影响。狭义的家庭教育,则指的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不论这种教育是有意的、自觉的,还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但都发生在家庭生活之中。1 二、家庭教育的特点 1、时代性和社会性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作为家庭主要功能之一的教育也是如此。 2、亲情性和感染性 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这种天然的情感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具有的特点。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的“人之情性莫爱于父母”表明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不可能超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3、针对性和随机性 “知子莫如父”这句话很形象的阐述了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共同的生活是使得父母有大量的时间和充足的机会去观察孩子的言行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从而施加教育。 1李生兰.2006.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8-15、119-169.

“遇物而诲,相机而教”是家庭教育随机性的最好阐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4、连续性和一贯性 家庭生活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本身就是在对孩子进行连续性和一贯性的教育,这种持续不断的反复进行的教育,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重要性 1、父爱有助于孩子社会性的发展 男性活动范围大、内容多,可以让孩子接触到更多的外部环境,开阔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社会生活。 2、父爱有助于儿童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一般来说,父亲通常具有独立、自信、热情、幽默、勇敢等个性特征,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父亲这个词意味着秩序,在父亲与孩子的接触中父亲将会于无形和有形中向孩子传授或渗透社会秩序、规范、准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实施人生观教育。 3、父爱有助于孩子扮演好自己的性别角色 父亲参与教育,对孩子的性别角色行为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对男孩来说,父亲是男性的典范。对女孩来说,父亲是可以教给她们男性的生活方式以及男性与女性有什么不同等知识的人,这些影响主要反映在青春期如何与异性交往的问题上。父亲教育的缺失会让孩子的性别认同、继而是身份认同出现问题,也就难以适应社会。 4、父爱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 美国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由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些,他们在学校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更容易成功。 5、父亲在家庭教育中能起到平衡作用 母亲带孩子比较多,母子、母女之间有许多的矛盾,爸爸就是一个平衡器。父亲参与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必然会缓解母亲的压力和减轻母亲的负担,能够增进夫妻感情,具有调适或平衡家庭关系、增进家庭感情的作用。 6、父爱在家庭教育中的心理作用 实际上,孩子生长在有父爱的家庭中,不仅智力水平会正常发展,而且心理调适能力也会健康发展。父爱是家庭教育中的心理支柱,是家庭的心理调适剂。父亲有很多教育社会化的功能,他往往能给予孩子一种超越家庭范围更为宽广的竞争性的社会意识,在与外部的人们交往当中,父亲的作用可能要更好一些;在帮助孩子解决权威、道德品质发展、自我控制和成就感等方面的问题时,父亲是一个特殊的、重要的榜样。1 1段向琼. 不容忽视父爱在教育中的作用[J]. 宁夏教育. 2007(05)

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做好家庭教育

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做好家庭教育 一、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是其他教育的先导和基础,是制约学校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有不少家长还在家庭教育的误区中辗转徘徊,从而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过:“教育孩子的失误,正如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可能靠第二次、第三次补救。它的影响是终身洗不掉的。” 二、目前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尚未完全形成;二是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有待进一步去培养;三是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四是部分学生卫生习惯较差,既不注意讲究个人卫生又不善于保持公共卫生。 三、家长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教育工作 上学期,学校通过“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的系列活动和“读书月”活动的集中开展,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等活动,多形式、多渠道对全校学生的养成教育常抓不懈,本着“先成人,后成才”的原则,对学生进行高标准、严要求的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收到了比较好的教育效果。 为了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并且积极主动地配合和协助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学校希望各位家长在家能随时随地注意培养孩子的各种良好习惯,巩固学校的教育效果。 “好习惯就是好人生。”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会让孩子将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是

一辈子都用不完的财富;一个人养成坏的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完它的债务。有这么一个故事:当记者问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言简意赅地讲明了儿时养成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促使孩子养成那些良好的习惯呢? 一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人习惯。学会做人,是培养孩子最核心、最根本的任务。人字两撇,站立起来,靠的是人格、品德。现在,家长们比任何时候都关注孩子的成绩,但比任何时候都忽视孩子的品德,忽视做人的教育。有位教育家说:“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德育是教育孩子的基础工程,决定着孩子一生的命运,也决定着家庭的幸福。作为小学生来说,在做人方面要具备诚实、善良、勤劳、上进、宽容、礼貌、感恩、谦虚等优良品质。孩子们如果具备了这些最闪光、最宝贵的做人品质,那么它的学习成绩根本不愁不优秀,他的事业不愁不成功。作为家长在孩子做人方面应时常提醒、引导孩子从家中、从学校的小事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比如好吃的东西与家人一同分享,家务活与父母一同分担,做错了事主动向老师承认错误、主动借给同学彩笔、自觉捡起仍在校园的垃圾、随手关掉卫生间的水龙头、奶奶的生日送上一句真诚的祝福……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情却折射出孩子美好的心灵。

浅论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浅论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1、父亲的角色及其现状 在传统意义上,父亲总是被视为家庭的供养者。父亲的作用主要是保证孩子成长的物质条件,如学费、衣食、医疗等。认为教育孩子,特别是家庭教育,主要应该是母亲的责任。不知道这种观念起源于何时,但实在是一种误解。在教子过程中,妈妈的确往往更有耐心和责任感,但是家庭教育不能只靠“半边天”,父亲的言传身教,更有利于完善孩子的气度、性格和思维方式。 如今社会竞争激烈,现在许多家庭里,父亲似乎越来越忙了,于是将教育孩子的责任都推给了母亲,有些妈妈索性当起“全职太太”。一份来自济南数家幼儿园、早教中心的调查数据表明:70%的孩子上下学都是妈妈或保姆来接,50%的孩子在家大部分时间是跟妈妈或祖父母一起度过,20%左右的孩子,一天里几乎见不到爸爸。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呼吁“父教缺失是中国家庭教育的巨大隐患,已经到了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的地步”。 2、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1]在家庭中,父亲象征着一种雄性力量,具有雄壮、威武、勇敢、进取、独立、果断的个性品质,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比母亲更有计划性、目的性,知识面更广。父亲的这些个性品质与特点,是母亲所无法模仿的,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也是母亲所无法替代的。 2.1父亲对于孩子的影响

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由于这种影响无声无息,很难用很具体的数据来统计,广义上来说,影响主要体现在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 2.1.1父亲对于孩子性格和心理的影响 孩子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社会是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是他的父母。“天才常由父亲一手造就”这句话虽然说的绝对了点,但从父母的心理差异和育儿特点看,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家教中我们发现:父亲比母亲更理解孩子,对孩子培养目标更明确,更实际,要求更严格,方法更适宜,更有利孩子的发展。有研究显示:父亲对宝宝的数理逻辑能力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与父亲密切相处的宝宝,数学成绩佳。相比之下,与母亲常在一起的宝宝,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对新事物的兴趣上,更擅长和人交往。事实上,父爱对宝宝的影响远不止于智力,还涉及体格、情感、性格等方面。父亲对孩子的爱、关心、照顾,情绪的感染,以至父亲的一举一动,一怒一笑都在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独特的作用。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与父亲接触少的宝宝,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会落后些,并普遍存在焦虑、自尊心不强、自控力弱等情感障碍,表现为忧虑、多动、有依赖性,被专家称为“缺少父亲综合症”。因此,在家庭里应提倡加大父亲与孩子交往的力度,父亲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多与孩子接触,从婴儿早期父亲就要多抱抱、逗逗、喂喂孩子,满足孩子情感的需求,为孩子的体能、智力、社会性的发展创造条件。 2.1.2父亲对于孩子行为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