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论文

会计电算化论文
会计电算化论文

会计电算化

第1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经济的飞速发展必然会带来社会各个环境的剧烈变化,随之变动的就是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眼花缭乱的信息技术足以在几天之类改变一个企业的竞争环境。这些都使得企业未来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几何倍增长。资产减值会计在以上种种不稳定环境的要求下应运而生,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理论受益于近几年经济的迅速增长,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在理论和实务上都有很多实质性的研究成果,这些都为我国减值会计的发展提供很好地指导,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企业会计准则第8 号—资产减值》规定,从2007 年1 月1 日开始,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一旦计提在以后期间不得转回,而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时进行相应会计处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通过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来操纵盈余的现象。现行准则中不允许转回的资产项目只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对于存货等流动资产则允许一定条件下在其价值范围内转回。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资产减值会计的出现是为了更好地反映资产的真实有效,向企业各利益相关方传达正确的会计信息。但不可避免地,在实务中资产减值会计又有其两面性,在确保信息相关可靠的同时也给企业操纵利润提供了空间。而之所以会出现企业利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的现象是因为从减值迹象的判断到减值损失的确认的整个过程中都涉及到较多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判断。

且不说职业判断本身就会因个人的不同而形成差异,导向性的准则也存在很大操作空间,于是就必然会出现有别有用心者“打擦边球”,扰乱市场秩序。此外现行准则还有一些指导性的原则,在实务操作中有很大的模糊性,不利于很好地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基于这种情况下,本文希望通过对现行的会计准则下的资产减值会计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提高企业资产信息的相关性,更好地服务债权人和投资人等信息使用者,促进我国经济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1.2.2 研究意义

资产减值会计与会计的谨慎性原则相关,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企业的资

产价值,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是我们知道资产价值被高估的现象长久以来就存在,财务报表中的水分极大地干扰了投资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决策,不利于市场机制的长远良好发展。我国一直积极规范减值会计准则,结合我国现有经济现状加强与国际接轨的意义也在与此。

1.3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整体到部分,从一般到特殊来研究资产减值会计的相关理论和一些实务中的问题。并结合一些数据和案例分析来为文章提供有力的论据。

1.4 研究创新

本文对资产减值会计相关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详细的阐述,同时,对现行减值准则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对完善我国资产减值准则的一些建议。

本文的创新点有:

(1)在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低迷还未完全消退的市场环境下,通过现行准则的内容和特征的深入解读,以及对资产减值理论的分析,从企业的会计实务操作性角度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

(2)运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并结合案例分析,探析现行资产减值准则的不足,并通过分析,得出一些针对性的举措,以期对减值准则的后续完善有所帮助。

第2章资产减值会计的相关理论

对理论的研究首先要对理论涉及的概念进行辨析,了解基础概念有助于对理论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本章通过对资产、资产组、资产减值及资产减值会计等概念的辨析,引出对资产减值会计的基础理论的分析,从而为实务方面的分析做出铺垫。

2.1 基础概念的理解

2.1.1 资产

资产是企业运转的前提,是企业发展的支柱。我们对企业会计任何方面的研究都必须先明确资产的概念,理解资产对企业的意义。定义资产是理解整个会计理论的前提之一,是至关重要的。资产归属于企业,为其拥有或控制,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可以说是资产的本质,这一本质也说明了企业持有资产的目的。对于一个致力于持续经营的企业,它持有资产的目的,自然是为了获取未来经济利益。

我国现行准则对资产的定义与国际准则实质上保持一致,即“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1.2 资产减值

国际会计准则在其号中这样规定:“如果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通过使用或者销售它所收回的价值,那么该资产就应当依其实际可收回的价值进行计量,这种情况下该项资产就发生了减值,企业就应该对这项资产进行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号准则公告中也做出了相关规定。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准则这样定义: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

从定义来看,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的界定与国际规定实质是相同的。从理论上分析,我们联系前面资产的定义,资产的一个特征就是预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当一项资产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那么它就不能在作为企业资产存在,那么不能带来利润的资产的价值就应该减去,企业就应该确认减值损失。

2.2 我国现行资产减值准则的内容及特点

2.2.1 我国资产减值准则的衍变过程

我国的资产减值跟国外相比起步较晚,经过各方学者和准则制定部门的努力,减值准则的制定也经历了从一般到具体,从模糊到清晰,从部分到全面的衍变过程。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减值准则的发展也是随实务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进步,准则的进化史也是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史。我国会计准则对减值准备的规范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如表1-1所示

表1-1 我国资产减值的发展历程

从表1.1 可以看出,我国在1998 年发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比较特殊的股份有限公司如境外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以及在境内发行外资股的公司需计提“四项准备”(包括存货、应收账款、短期投资、长期投资);1999 年根据《有关会计处理问题补充规定》要求,“四项减值准备”的适用对象扩展到所有股份有限公司;2001 年又《企业会计制度》又把“四项准备”扩展到“八项准备”(分别是存货、应收账款、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委托贷款),也就是说到2001 年财务报表中的主要资产项目都被归入计提减值的范围;到2006 年2 月财政部公布《企业会计准则第8 号—资产减值》,并于2007 年1 月1 日在上市公司中正式实施,这是我国会计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标志我国现代会计开始与国际接轨。

第3章资产减值会计的核算

本章将基于我国现行资产减值准则的规定,从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和计量两个方面的关键点出发进行分析,以期得到现在减值准则在实务操作中的一些问题。

3.1 资产减值会计确认环节的关键点分析

资产减值确认的本质上是对资产价值的再一次评估和确定。这取得资产时以交易为基础的确认是不同的,它以事项为基础,而且是在持有资产的过程中进行的。即便没有发生交易,只要发现资产价值降低的迹象,就要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确认减值损失。所以资产减值会计考虑资产的实时价值状况,并且关注资产未来带来经济利益的情况。对于资产减值确认的时间及计提减值的范围在准则中有明确而清晰的规定,并且在实务中也没有什么模糊点,在此我们不予讨论。3.1.1 资产减值确认的标准

考虑到会计确认的权责发生制与配比原则,我们有以下三种减值确认的标准可供参考:(1)永久性标准。即对可预见的未来不能恢复的资产减值予以确认。这一标准规避由于对短期价值变动而引起的损失,不过这对相关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需要从业人员首先区别暂时减值和永久减值。现在有些欧盟国家就采用永久性标准,此外美国的某些准则,涉及资产减值的,也有使用永久性标准的。

永久性标准见图

3-1:

图3-1永久性标准图

(2)可能性标准。即对可能的资产减值予以确认。这一标准需要先对需要确认减值的资产进行分类,这一标准旨在与历史成本保持一致。我们可以把需要确认减值的资产分为三类:A 资产账面的价值金额很大,并且很可能不能全额收回;

B 资产账面的价值金额价值居于中等,有可能不能全额收回;

C 账面金额价值很小,同样可能不能全部收回。A 资产金额影响较大,根据重要性原则应当确认;

B 资产价值金额只属合理,并且是可能无法收回,只披露即可;

C 资产价值金额很小,因而有关它的减值信息对企业影响很小,无须确认和披露。美国资产减值委员会(FASB)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则就选择使用这一标准。其优点在于更加符合经济现实,是对管理当局对资产减值的态度的尊重,其缺点限制条件较少,可能会被用于利润操纵。大部分的研究学者支持这一标准,因为这种方法不是死板地依据资产的计量,发挥了从业人员的主动性,更加符合会计实体的实际状况。

可能性标准流程见图3-2:

图3-2 可能性标准流程图

3.1.2 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

资产减值的所有环节开展的先决条件是对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减值迹象的正确判断对资产减值的后期确认是很关键的。引起资产减值的原因从外部和内部分开考虑。市场的复杂造成资产发生减值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从主要方面考虑的,分别从内外两大方面阐述。

资产减值的外部因素:

a 资产市场价格于当期出现非正常的大幅度下跌,且跌幅明显超出预计范

围;

b 企业经营环境,还有资产所处的市场环境预计可能将会发生重大变化,而且会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

c 市场利率以及相关市场投资收益率已经得到提高,影响到折现率,使得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减少;

资产减值的内部:

a 有证据显示资产太过陈旧,已经过时且实体已被损毁;

b 资产已经或者即将处于闲置状态,预计停止使用或者企业管理当局决定将其提前进行处置;

c 企业的内部报告资料显示,资产产生或本身就有的经济效益已经低于或将低于企业的预期。

d 其他表明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值的迹象④。

我们可以看出现行准则在有关减值迹象的规定上有很大的进步,对减值迹象的情况进行了归纳,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企业操纵利润的空间。但仍然有很多模糊不清的地方,譬如企业经营环境市场的变化,资产陈旧的“度”的判断等只能做到大概的把握,有说服力的资料不易获得,只能依靠从业人员的职业判断,这必然给企业以操纵利润的可能。

总之,资产发生减值的迹象的影响因素时很多的,要准确地判断减值并不是几种情况能够归纳的,完善这个环节需要各部门的紧密协作,实现信息共享,以掌握充足的资料,做出最精确的判断。

3.2 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计提,在以后的会计年度,不得随意冲回。该规定的适用对象只限于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以及以成本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非流动性资产,而对存货等非流动性资产条件符合允许转回。

本文认为,从理论上讲,我国不允许资产减值转回的规定是不符合资产的本质的,无法真实反映企业资产的价值。当资产因为某些因素恢复之前为企业带来未来现金流的能力时,它就拥有了资产的本质特征,也就应该重新确认为资产,因此减值损失在一定条件下,应该允许转回才符合资产的定义。但鉴于我国现有

的状况,市场没有达到足够成熟,各种监管不能完全到位,企业的内控制度等不够完善,如果这时允许所有资产的减值转回,可能会引起我国经济的骚动和市场的混乱。目前已有很多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利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的现象。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我国必将沿用现有的禁止减值转回的政策,随着我国市场的成熟和逐步完善,允许资产减值转回应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3.3 资产减值的确认方法

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方法包括备抵法和直接转销法,确认方法的不同直接导致资产账面价值的不同,也反映企业对信息质量的不同要求。

备抵法指对企业资产进行减值处理时,把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财务报表中作为资产的减项单独陈列,并不对资产的账面价值做出调整。备抵法的算法相对繁琐,但对减值信息的披露更加清晰,例如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减项单独列出,也体现了配比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同时单独列出,数值更加明确,是对信息质量谨慎性的体现,我国现阶段就采用备抵法。

直接转销法是指对资产减值损失进行处理时,将差额直接调减资产的账面价值,同时将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方法比较简单,成本较低,所以信息的可靠性较强,随之财务报表信息的相关性就低一点。IASB 和FASB 都选用直接转销法。

第4章我国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在实务操作中的不足

2006 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到今天已经不能算“新”了,它的施行标志着我国会计发展的新篇章,是我国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开端。自实施以来,为我国企业的资产减值会计处理提供了指导,有效地提高会计减值相关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企业利用资产减值相关环节进行盈余操纵的空间。但不可否认,现行准则在长期的会计实务操作中还有一些不足,随着市场的成熟、体制的改善,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4.1 减值迹象的判断在实务中不易操作

现行准则在第五条中列举了7 条表明出现减值迹象的情形,但分析我们会发现这些标准都是原则性的,只提供了判断的大概方向,并没有对具体的情形进行描述。在实务中会存在很多理解上的“误差”,而这些“误差”的存在可能直接导致公司利润水分激增。当准则给予企业自身不合适的判断空间时,后果就是有人对此打擦边球,动歪脑筋,从而阻碍市场的正常秩序。

准则中出现“大幅度”、“明显高于”、“正常预计”、“重大变化”、等非常难把握尺度的词汇。价格下降多少为大;增幅增加多少为明显;多大的变化就是重大;这些都给企业太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当然也就提供了他们操纵利润的手段。这些规定没有明确地定性,更无从谈及定量的问题,所依靠的全部都是相关人员的职业判断。且不说由于教育专业背景、风险意识等不同个体判断无意间形成的巨大差异,这种“职业判断”也给别有用心者足够的空间去进行利润操纵。

4.2 资产减值确认基础的确定,缺乏明确的标准

现行准则中指出,除特别规定之外,资产主要有单项资产与资产组这两大类。从该项规定中,我们可以知道:我国企业在确认资产减值准备时,通常按两个基础确认,一是按单项资产计提;二是当企业资产难以按单项计提时,则按资产组计提。但新准则中对于资产组的规定对我国企业的现有实际管理水平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而且资产组的划分界限不明确也给企业在实际管理中提出了难题。4.3 资产减值确认的标准不明确

我国现行准则对资产减值确认的标准没有做出比较明确的规定。根据本文理

论部分的阐述,资产减值确认的标准分为:肯定性标准、经济性标准和永久性标准。由于不同资产的性质及价值的变化有着不同的规律,因此应对不同种类资产采用不同的确认标准。例如:短期投资与委托贷款流动性和变现能力较强,企业一般不会长期持有,采用永久性或可能性标准确认其减值没有实际意义,所以可以用某一时点的价值为标准来衡量,即采用经济性标准。

而对存货、固定资产等,宜采用永久性标准。因为会计人员对此类资产一般相对容易区分暂时性或永久性减值,此类资产一般数量大、品种多,由于采用永久性标准不需要确认大多数资产的暂时性减值,因而大大减少了需要确认减值的资产数量和种类,减少了工作量,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而长期投资在一段时间内其价值变动较大,信息使用者对其关注的已不是历史成本或现时价值,而是其未来的获利能力,只有发生价值变动性大的投资才会影响收益,由于不易判断其属于永久性还是暂时性减值,宜采用可能性标准。但考虑到我国目前会计人员职业素质较低,各种资产相关信息不充分,在确定减值标准时可侧重于经济性标准,待时机成熟后,再进一步确定各项资产减值标准。因此,减值准则也应该相应对标准的规定进一步完善。

4.4 企业对应收账款的计提存在随意性

应收账款在任何一家企业的资产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计提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不容忽视,再者,我国根据现行准则的规定坏账损失在符合转回条件的情况下是可以转回的。因此,我国会计准则应该规范对应收账款的计提方法,防止企业在这一点上做文章,操纵盈余,扰乱市场秩序。比如对应收账款减值损失的估计方法的确定时,针对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售百分比法,个别认定法四种方法的选择,没有确定的标准,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选择。从第四章的实证结果,我们也可以看出,大多公司对应收账款的计提金额很大,并且对坏账损失的转回也比较随意,准则规定,当企业已经记作坏账的应收账款又还回来以后,需冲减之前的坏账损失,即应收账款坏账损失是可以在确认后在转回。转回必然有资产的真实价值恢复的原因,但也不乏是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控的手段。现行准则不允许长期资产已计提减值在以后期间转回,但对应收账款等流动性企业并没有这方面的限制,因此,存在企业利用坏账损失的转回操纵利润的情况。综上,本节从理论和数据两个角度说明,现行准则应该规

范应收账款坏账计提的相关环节,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相关可靠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