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9103_关键特性的波动管理

AS9103_关键特性的波动管理
AS9103_关键特性的波动管理

引言

本标准规定了关键特性的波动管理要求。本标准提出了关键特性波动管理的总要求,并提供了达到这些要求的过程。

本标准要求对零件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评定,其主要目标是控制过程所产生的特性波动并使其最小。

本标准具体规定了:

a)了解影响关键特性的过程要素;

b)使用合适的控制和减少波动的分析工具,科学地确定过程的关键特性,以满足顾客要求;

c)控制和能力评定以确保对波动的充分了解;

d)过程控制文件,该文件对关键特性和制造过程参数规定了具体的控制办法。

本标准不:

a)强制拒收符合工程规范的任何零件;

b)限制在生产过程能力评定期间产品的发运或使用。

虽然本标准关注关键特性的生产和波动控制,但是也可以作为一种模式用于其他特性,例如影响成本和交付的那些特性。

I

AS 9103-××××

关键特性的波动管理

1 范围

1.1 目的

本标准通过充分策划以及对关键特性波动的有效管理来推动制造过程的改进。零件特性的波动对最终产品的形成、装配、性能、使用寿命和可制造性具有重大影响,关注关键特性是为了提高零件特性的可靠水平。

1.2 适用性

本标准主要针对新制零件,也适用于在制零件。本标准应在影响关键特性波动的所有生产过程使用。

本标准适用于组件及组件中所有层次的零件,包括铸件和锻件,并适用于负责实现产品设计特性的组织。各生产方及其供方应负责将本标准的适用版本的要求向下传递到实现设计特性的供方,并确保关键特性符合顾客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B 9100——2003 航空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HB 9102 航空产品首件检验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关键特性(KC)key characteristic

其波动对产品的装配、性能、使用寿命或可制造性产生重大影响的材料或零件的特性。

该定义进一步解释如下:

——零件、组件或系统的关键特性是那些选取的几何特性、材料属性、功能和/或装饰特性,这些特性是可测量的,其波动控制对于满足顾客要求、提高顾客满意是必要的;

——过程的关键特性是那些选取的可测量的过程参数,控制这些过程参数对于零件或系统的关键特性波动管理是必要的;

——当顾客定义的关键特性在生产过程中不容易测量,而且为了保证符合性可能需要控制其他特性时,可以确定替代的关键特性。

3.2

生产方producer

实施影响零件制造的任何过程的组织。

3.3

顾客customer

通过工程图样、规范或采购订单/合同要求提供零件或系统关键特性的组织。例如,对于一个具有设计权限的公司,顾客除了是规定系统关键特性的外部顾客外,还可以是公司内部的工程部门。

3.4

1

关键特性所有者key characteristic owner

关键特性所有者是确定关键特性并能认知选择理由的人或职能部门。一般地,这些职责由内部或外部顾客的设计部门、质量部门或制造工程部门承担,并应当由一个跨职能小组来确定。

3.5

关键特性过程的所有者key characteristic process owner

关键特性过程的所有者是使用关键特性数据来保持和改进过程的人或职能部门。

3.6

过程控制文件(PCD)process control document

过程控制文件是为了控制关键特性的波动所编制的制造计划的书面说明。它是一个动态的文件,并可以随时更新以反映关键特性的添加和删除。

3.7

特殊原因special cause

可查明原因assignable cause

造成质量特性或过程水平变化的可查明的因素。

[GB/T 3358.2-1993]

4 总要求

不管采用何种波动管理的方法都应满足本章给出的总要求。

4.1 应对已确定的关键特性和过程开展波动管理活动,直至其处于受控状态并具备了过程能力。此后可采用适当的监控方法以确保持续的过程业绩。

4.2 生产方应保持关键特性和影响关键特性波动的制造过程要素、控制技术和测量方法的适宜的文件。出现以下任一情况时,应编制该文件:

a)顾客规定了关键特性或关键过程参数;

b)需要采用低一级的或替代的关键特性来控制高一级的关键特性的波动;

c)为达到HB 9100——2003要求的质量目标,通过过程改进活动分析识别出了新的关键特性

或过程。

4.3 如果选择统计过程控制作为关键特性的控制方法,必须满足如下要求:

a)对关键特性应建立其过程能力。只有使用可靠的统计方法和/或合适的控制图来表明过程是

稳定的且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的情况下,才可以计算过程能力指数(例如Cp和Cpk);

b)过程应具备Cpk≥1.33的能力,或按顾客的规定;

注:如果关键特性的Cpk超过1.33,则认为是有能力的。可采用其他类似的过程能力测量方法。如果过程不满足能力要求,生产方可以采取本章所述的其他措施。

c)将不同产品相似的关键特性组合在同一控制图上时(一个零件或产品系列,或过程输出控

制方法),这些特性应具有相似的变异性并可追溯到具体的零件或产品;

d)如果用过程能力判定减少的检验频次,则应采用工业标准统计方法计算过程能力或等效的

不合格比率;

e)当采用的是放宽检验方案来检验产品特性时,如果过程不再受控和/或不具备能力,应重新

恢复最终的正常检验来验收产品特性,直至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且过程重新受控并具备

了过程能力。

4.4 可采用其他的波动控制方法来保证过程稳定和过程能力,例如工装、过程参数设置控制、过程标准化及防错。但是必须以可测量的证据表明此类控制是有效的。

4.5 关注关键特性并不免除生产方满足所有图样特性、规范和其他顾客要求和/或引用标准的责任。2

AS 9103-××××

4.6 在有些情况下,满足本章有关过程稳定性和过程能力的要求是不可能的或费用过高。生产方必须记录这些例外,并可请求顾客批准。

5 过程模式及输出

本标准给出了一个用于实现本标准要求的模式,如图1所示,并对此模式进行了说明和解释。附录A给出了一个实现该模式的管理指南。

该模式由7个步骤组成,从关键特性的定义开始,到监控产品制造过程业绩结束。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或过程以达到符合性。无论采用何种方法,生产方必须表明与第4章要求的符合性以及获得符合性的方法。

6 说明事项

本标准采用如下约定:

a)“应或必须”表示强制性要求;

b)“应当”表示符合方法允许有一定灵活性的要求。生产方选择其他方法满足“应当”规定

的要求时,必须表明其采用的方法满足本标准要求的意图;

c)“典型”、“例子”、“供参考”或“例如”仅作为指导性建议给出;

d)“注”用于附加说明;

e)本标准中特有的词或词组在第3章中定义。

3

步骤解释

图1 关键特性波动管理的优选模式4

AS 9103-××××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满足关键特性波动管理要求的指南

A.1 步骤1:评审关键特性及要求的业绩表现

A.1.1 生产方组建一个适宜的跨职能小组,该职能小组充分了解顾客要求及生产方的制造过程。跨职能小组评审顾客的要求——尤其是产品的关键特性(如果有)。

A.1.2 关键特性及要求的业绩表现记录在过程控制文件或等效的文件中。

A.1.3 步骤1的输出:

——记录顾客关键特性的文件

A.2 步骤2:制造过程的策划

A.2.1 生产方通过编制一个新的或评审一个现有的制造过程流程图来确定一个制造过程,其中包括对影响关键特性波动的关键要素的识别。这里要考虑现有的过程能力及顾客对能力的要求。

A.2.2 生产方通过因果分析识别所有的过程关键特性。如果使用了替代的关键特性,生产方要说明替代的关键特性与顾客定义的关键特性之间的关系。对每个关键特性,生产方要确定一个最小的、可接受的过程能力值。

A.2.3 生产方确定每个关键特性的过程所有者。过程所有者负责保持和改进形成关键特性的过程业绩表现。

A.2.4 对形成关键特性的每个过程进行严格有效的评审,以识别波动源和潜在的风险。编制风险管理计划。

A.2.5 编制对波动源进行管理的详细工作说明书和测量说明书。

A.2.6 生产方在完成本步骤的工作后,更新过程控制文件(PCD)。(见附录B,PCD样例)

A.2.7 步骤2的输出:

——制造过程流程图或等效的文件

——因/果分析

——关键过程要素及其与关键特性的参照关系

——过程关键特性

——替代关键特性及其与顾客定义的关键特性之间的关系

——过程所有者的识别

——潜在的波动源

——工作说明书

——测量说明书

——更新后的过程控制文件(PCD)或等效文件

A.3 步骤3:过程试运行以产生数据

A.3.1 生产方针对所有关键特性编制反映波动源的数据采集计划。该计划规定由谁采集数据、采集什么数据、在何处采集、采集频次、包括多少个零件以及在什么情况下采集数据。生产方确定所采用的控制图类型。

A.3.2 生产方按既定的工作说明书生产零件。测试件应在有代表性的生产环境下制造。

5

A.3.3 生产方按数据采集计划采集数据描绘在控制图上。记录任何与计划的偏差。

A.3.4 在本步骤中可进行首件检验(FAI)。(参见HB 9102)

A.3.5 需要时生产方更新过程控制文件。

A.3.6 步骤3的输出:

——数据采集计划

——控制图

——更新后的过程控制文件(PCD)或等效文件

A.4 步骤4:分析数据以采取措施

A.4.1 生产方对控制图进行判断以确定过程是否稳定。生产方计算过程能力并提供除计算方法以外的、表明统计的合理性和公正性的证据。只有当过程稳定时,才计算过程能力指数(如Cp和Cpk)。

A.4.2 如果过程不稳定,生产方应采用适宜的问题解决工具来调查确定根本原因。记录调查结果。

A.4.3 如果过程稳定,但过程能力不满足顾客要求,生产方应对造成波动的各种普通原因进行排序,以识别影响最大的波动源。随后调查确定该波动的根本原因。如果过程能力满足顾客要求,则不必对过程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完成过程控制文件(PCD)。

A.4.4 基于对观测到的过程表现的理解重新评定过程的关键特性,以确定是否有增加关键特性的需要或原有的关键特性不再适用。

A.4.5 生产方更新过程控制文件,包括相关文件的参考文献。

A.4.6 步骤4的输出:

——过程能力,包括计算方法

——对失控点的调查结果

——波动源的调查结果

——已确定的新的或更改的关键特性

——更新后的过程控制文件(PCD)或等效文件

A.5 步骤5:通过研究关键特性的业绩表现采取措施

A.5.1 当过程不稳定且已知特殊原因时,采取纠正措施以永久消除特殊原因或使其影响最小。验证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A.5.2 当过程能力不足或特殊原因持续存在时,生产方调查量具的波动。如果已经进行了测量系统分析(MSA),生产方要对结果进行验证。

A.5.3 如果过程稳定,但仍然能力不足,生产方要调查过程的分布中心。

A.5.4 如果过程持续稳定但能力不足,生产方对影响过程业绩表现的波动源采取适宜的措施。

A.5.5 如果采取了以上措施后过程仍不稳定或能力不足,生产方要执行产品/过程保护计划直到证实过程有能力并稳定为止。

A.5.6 除非在步骤3之前已进行了首件检验且过程没有变化,否则要进行首件检验(FAI)(参考:HB 9102)。

A.5.7 无论何时采取了改变制造过程的行动,生产方应采取步骤2至步骤5中的适当措施。

A.5.8 一旦过程稳定且具备能力,最终定稿过程控制文件。

A.5.9 步骤5的输出:

——对失控点的纠正措施记录文件

——测量系统分析

——对波动源的纠正措施文件

——产品/过程保护计划

6

AS 9103-××××——更新后的过程控制文件(PCD)或等效文件

A.6 步骤6:持续监控过程

A.6.1 关键特性满足过程能力要求后,生产方要定期对过程进行验证,以确保过程保持受控状态并具有能力。生产方应当持续测量过程的业绩表现,以识别减少波动的过程改进机会。如果通过过程监控发现需要对制造方法进行改变,生产方应执行步骤7。

A.6.2 为确保识别出有效的生产方关键特性,适当时,生产方应当连续地对经营指标进行评审。这样可以去除一些生产方关键特性和增加其他特性。所有增加的生产方关键特性应遵循本标准步骤2及其后步骤的要求。

A.6.3 步骤6的输出:

——关键特性的持续控制

——经营指标的持续分析

——更新后的过程控制文件(PCD)或等效文件

A.7 步骤7:过程更改的管理

A.7.1 生产方记录所有制造过程的更改。

A.7.2 对已批准的制造过程的任何影响到关键特性的更改,在实施前,生产方要遵循A.1至A.5的要求。

A.7.3 步骤7的输出:

——过程更改的记录文件

——更新后的过程控制文件(PCD)或等效文件

7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过程控制文件样例

本附录中图B.1给出的过程控制文件(PCD)是完成本标准记录要求的首选方法,也可以采用其他等效的记录方法。

1.过程控制文件(PCD)编号——填入用于追溯的过程控制文件编号。该编号可以是字母和/或数字的任意组合。

2.零件号/零件系列号/最新更改版次——填入被控制的组件号或零件号。适当时此栏可以填写过程名称/规范号和零件系列号。填入最新的工程更改版次。

3.零件名称/说明——填入被控制零件/过程的名称和说明。

4.生产方/工厂——填入公司以及准备过程控制文件的相应分部/工厂/部门的名称。

5.制造商代码——按采购组织的要求填入标识号。例如,此代码可以是生产方代码、卖方标识代码、制造商标识号等。

6.过程所有者——填入使用关键特性数据以保持和改进过程的人员姓名。

7.编制了流程图吗?——回答是或否。

8.生产方批准及日期——填入负责编写和批准制造计划的人员姓名并签署日期。

9.顾客批准及日期——要求时,获得顾客组织的批准(如工程部,SQA等)。

10.日期(初始的)——填入编制初始过程控制文件的日期。通常是步骤1结束的日期。

11.日期(更改的)——填入过程控制文件的修改日期。

12.关键特性(KC)号——填入唯一识别关键特性的KC号。

13.KC名称——填入关键特性的名称,如直径、温度等。

14.过程标识——通过唯一的生产方给定的编号(或名称)识别制造过程的类型。

15.工序号——填入工作说明中的工序号。

16.工作说明号/更改版次——填入工作说明号及更改版次。

17.Cp和Cpk的最低要求——填入顾客要求的Cp和Cpk值或生产方确定的最小值。

18.KC来源——填入以下KC源:顾客给出、生产方或生产方制造中给出。

19.识别波动源了吗——如果已进行了充分研究并可提供支持,回答“是”;否则回答“否”。20.规定缓解措施了吗——如果需要并完成了风险分析,回答“是”;否则回答“否”。

21.初始过程能力研究——本栏确定了初始过程能力研究的详细的方法。该研究可基于历史信息,也可以对指定零件进行新的研究。历史研究仅供参考,但如果需要可提供。

22.历史/新的——如果是历史研究填入“历史的”,如果是新的研究填入“新的”。

23.日期——填入进行研究的时间(月/年)。

24.量具——填入量具的类型。

25.量具号——填入量具的号码。

26.MSA%——填入测量系统分析(MSA)研究的结果。根据MSA的类型,填入相应的百分比、类别或可能性。

27.n ——填入要进行研究的关键特性的观测数量。通常将其称为样本量。如果第22项填入的是“新的”,则此处必须填写。

28.频次——填入进行观测的频次。如果第22项填入的是“新的”,则此处必须填写。

X ]、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IX-MR] 29.控制图类型——填入控制图的缩写(如均值极差控制图[R

8

AS 9103-××××

等)。

30.稳定性——如果控制图显示稳定,则填入“是”,如果出现失控状态或非随机现象,则填入“否”。31.计算——填入计算的平均值(X)、标准差(S、或R/d2)、Cp和Cpk。如果过程不稳定,在

Cp和Cpk一栏中填入“不适用”。

32.研究后的措施——如果研究表明需要采取措施,则填入“是”,否则填入“否”。

33.在线监测方法——本栏确定监控过程的方法,并规定监测的频次:

——类型:填入监测过程的方法(例如,控制图)

——频次:填入数据采集的频率

——过程能力评审频次:填入过程能力再评估需要的时间周期或间隔的零件制造数量。(例如:年或零件数量)。

9

图B.1 过程控制文件样例

10

AS 9103-××××

图B.1 过程控制文件样例

11

质量特殊特性分级管理办法

质量特殊特性管理办法 HM-JS-002-2011 1、目的 本办法规定了公司产品质量特殊特性识别(以下简称重要度分级)的原则、内容、要求、职责及表示方法。 2、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开发时对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的识别。 3、职责 技术部负责产品质量特殊特性的识别以及制定《关键工序-特殊特性值清单》。 4、术语 4.1产品质量特殊特性:是顾客对产品的要求、用途、规格、性能和结构的决定,并影响产品的实用性,是产品设计和开发传递给过程设计和开发、加工制造、工艺参数、功能、寿命、互换性、环境污染、人身安全及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等情况的要求。 5、管理内容 5.1按《产品先期质量策划控制程序》,技术部门应对产品质量特殊特性进行识别,并制定《关键工序-特殊特性值清单》,通过新产品试制,进行设计改进时进一步修整和完善。 5.2特殊特性识别,可按规定的符号标注在《工艺过程流程图》、《P-FMEA》、《控制计划》、《检验指导书》、《作业指导书》中。 5.3 特殊特性识别原则 5.3.1特殊特性的识别以对产品实用性要求的影响及经济损失程度为依据。 5.3.2特殊特性识别分为安全特性、关键特性。 5.3.3顾客对特殊特性有明确要求时,则应履行顾客要求。 5.3.4 安全特性 a)即存档责任特性。其过大的变差会显著影响产品安全或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必然会引起顾客申诉的特性。 b)安全特性按顾客指定的特殊符号进行标识,如“D”或“TLD”。 5.3.5关键特性

a)是指其过大的变差会显著影响顾客满意,可体现在性能、尺寸和外观特性上。 顾客可能提出申诉的特性。 例如:可能影响法规的符合性、配合、尺寸、性能或产品后续生产过程的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 设计计算基准、定位基准、装夹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尺寸、安装尺寸。 b)关键特性标识用“*”标识。 5.4 特殊特性内容 一般包括: a.法律、法规要求 b.性能、结构的使用要求 c.可靠性、使用寿命及互换性要求 d.材料性能及处理规定 e.尺寸、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要求 f.外形、外观要求(外观件) g.重要制造过程参数

十大有效管理沟通的原理

十大有效管理沟通的原理 --明阳天下拓展培训在企业中,除了要进行日常的管理之外,紧跟着的就是要沟通,这沟通有上级对下级的,也有平级之间的,也有下级对上级的,可以这么说,一个企业的好坏与否,沟通也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自然的沟通就有一般的沟通,也有高效的沟通,那么在良好有效的沟通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本文有效沟通培训之十大有效管理沟通的原理将告诉您如何建立良好有效的沟通。 一、渠道适当性原理 有效管理沟通,也必须将有意义的管理信息通过适当和必要的沟通渠道由一个主体完送达至另一个主体,此即为有效管理沟通的渠道适当性原理。不同的管理信息对于传递渠道的选择是有要求的。正确地选择适当的沟通渠道有助于理想地进行管理沟通。而错误的渠道选择则会产生信息遗失、误读或信息扭曲,导致管理沟通受挫或失败。 二、主体共时性原理 有效管理沟通的第三条原理是有意义的即真实的管理信息必须由适当的主体发出,并通过适当的渠道传递给适当的另一主体接受,此此原理可称这为有效管理沟通的双主体或多主体共时性原理。只有管理信

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都是恰当的管理沟通主体,才能并且发出者和接受者必须同时是适当的主体,这两者缺一不可。如信息虽由适当的主体发出,但接受者不对,或者接受者对了,但发出者身份或地位不适当,都会导致沟通失败。只有有意义的信息从适当的主体发出,并准确地传送给适当的主体接受,管理沟通才能保证有效。 三、信息完整性原理 有效管理沟通必须由适当的主体发出,并通过适当的渠道,完整无缺地传送给适当的主体接受,此即为有效管理沟通的信息完整性原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和干扰,被传递的管理信息有可能在被传递过程当中人为或自然地损耗或变形,即管理沟通的信息完整性受损,信息一旦受损,管理沟通当然无法全面、准确地完成。 四、代码相同性原理 有效管理沟通的第五条原理是所有管理沟通主体即所有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在传递真实信息时必须使用相同的信息代码系统,即管理信息在发出者那边是以何种代码被编码的,在接受者那里也必须以相同的代码系统来对接受到的信息代码进行解码,这就是有效管理沟通的同码性原理。如果两者所使用的代码完全不同或存在较大差异,则会导致接受者对信息解读错误,也就是导致沟通失败。

特殊特性符号管理规定

特殊特性符号管理规定 编制部门技术开发部审核:王明贵批准:刘运海生效日期:2007/02/12 版本号修订日期修订内容 B/0 2007/02/12 创建 1 目的 本标准规定了我公司产品质量特性分级的定义、原则、内容及其在产品设计文件中的标注方法。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汽车产品的总成、零部件质量特性分级和标注。 3 定义和术语 3.1产品质量特性:是指由设计文件规定的产品固有技术特性的总和。它包括产品的几何尺寸、公差与配合、材料、工艺和装配调整技术要求等内容。 3.2产品质量特性分级:根据总成、零部件质量特性不满足设计规范对整车安全性(危及人身安全、火灾)或法规(强制性标准)符合性与主要功能的影响程度,将质量特性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在产品开发、制造、装配、使用、维护过程中对关键、重要的质量特性进行重点的管理和控制。 3.3关键特性:如果不满足设计规范将危及人身、车辆安全或造成火灾,影响法规(强制性标准)符合性的产品特性。 3.4重要特性:如果不满足设计规范将导致整车丧失行驶功能并造成主要总成损坏,或严重影响车身及内饰外观质量,以及应特殊顾客要求需要特别控制的产品特性。 3.5一般特性:关键特性、重要特性以外的产品特性。 3.6关键件:含有关键特性的单个零部件。 3.7重要件:含有重要特性但不含关键特性的单个零部件。 3.8一般件:不含关键特性、重要特性的单个零部件。

3.9关键项:关键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关键特性。 3.10重要项:关键件和重要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重要特性。 3.11一般项:一般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一般特性。 4 产品质量特性的分级原则 4.1本标准将产品的质量特性划分为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和一般特性三个等 级,将产品划分为关键件、重要件和一般件三种类别,并引入关键项、重要项和一般项的术语。 4.2产品质量特性分级的原则是从满足顾客和社会需要出发,确定顾客和社会 最关注的产品质量特性,即将产品特性偏离设计规范所产生的后果作为产品质量 特性的依据。 4.3产品质量特性分级的方法是依据零部件失效对整车安全性、法规符合性以 及行驶功能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判定其是否属于关键件或重要件,然后确定关键件或重要件中的关键特性(关键项)或重要特性(重要项)。 4.4产品质量特性分级应考虑以下信息: a、国家、地方法规及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b、产品潜在的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c、项目小组中的设计、试制、试验、制造工艺、装配调整、售后服务人员以 及有关专家的经验。 d、特殊顾客的特别要求等。 4.5关键件必须在设计文件中指定关键项,需要时可以指定重要项。 4.6重要件必须在设计文件中指定重要项,但不能指定关键项。 4.7一般件不能在设计文件中指定关键顶和重要项。 5 关键项与重要项内容 关键项与重要项主要包括产品制造、装配、使用、维修过程中的下述技术特性: a、与顾客、法规、强制性标准有关的特性; coefficient not greater than 1.3;

特殊特性分类管理办法

特殊特性的识别与标识管理办法 1 目的 识别产品和过程安全问题,确定产品和过程的特殊特性,并加以控制避免产品责任风险。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产品的特殊特性识别、确定、标识和控制的实施。 3 术语 3.1产品责任:由产品原因所造成的人身伤害和材料损失,该产品的制造商和销售商负责赔偿的责任。 3.2特殊特性:分为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我公司的产品特殊特性指由顾客确定的,涉及到产品安全或国家法规的产品特性,以及虽然不涉及到产品安全或国家法规,但对产品的配合/功能有重大影响的产品特性。过程特殊特性指对产品特殊特性有重要影响的过程特性,如工艺参数等。 4职责 4.1多方论证小组负责识别和确定产品的特殊特性与过程特殊特性。 4.2生产部负责对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实施监控。 4.3生产部负责本过程产生记录的归档和保管。 5工作流程 5.1特殊特性的识别 5.1.1技术质量部在接收顾客的产品图纸和标准等相关产品技术文件后,必须根据顾客技术文件和其它相关文件以及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组织多方论证小组对产品图纸、标准等进行评审,识别和确定产品和过程的特殊特性。 5.1.2通过试验和风险分析,如果某一特性未被顾客列为与安全有关的特性,但通过过程策划阶段的风险分析发现该特性与安全有关,则该特性也应列入产品特殊特性。 5.1.3对于影响产品装配或功能的特性也应识别。 5.1.4多方论证小组负责对识别和确定后的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列入〈特殊特性清单〉。 5.2特殊特性的标识和体现 5.2.1根据产品特殊特性清单,必须对涉及特殊特性的文件和记录进行标识。 5.2.2根据不同的顾客要求,应针对产品按顾客要求对特殊特性进行标识。如顾客无特殊要求,则根据本公司规定对产品和过程的特殊特性进行标识:过程特殊特性用“☆”

管理沟通论文--赖炳章

管理沟通课程结课论文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年级 2008级 学号 222008303252172 姓名赖炳章 指导教师王志章 成绩 完成时间:2010年5月13日

论文大纲 摘要 关键词 一,管理沟通简介 二,文化多样性简介 三,文化多样性基础上的管理沟通的必要性 四,跨文化管理沟通的相关策略 1,正视差异,求同存异,寻找共同点 2,对各多样性文化充分了解,汲取精华 五,个人的管理沟通素养 1,善于运用语言沟通的技巧,使用不同的语言方式。 2,学会了解各种不同文化下人们的身体语言,并学会熟练各种身体语言 3,了解各种差异文化的物质,学会跨文化的沟通能力 4,正确地面对多样性文化的差异性存在,不试图地改变它,以包容地心态进行理解和支持 六,尊重是有效管理沟通的前提 七,结论 参考文献

基于文化多样性的管理沟通技巧构建 摘要:我们往往会将文化多样性与管理沟通技巧相联系起来,其实全世界各地的各国及各地区性差异都存在跨文化沟通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不同文化形体情况下实施跨文化沟通的原因,再对其跨文化进行分析,最后论述不同文化下应该实施跨文化管理沟通应当采取的策略和技巧。 关键词:文化多样性管理沟通技巧跨文化沟通 一,有沟就有通!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得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沟通也是一种过程,是信息凭借一定符号载体,在个人或群体间从发送者到接受者进行传递,并获取理解的过程。有时人们也用交往、交流、意义沟通、信息传达等解释,它是一个人获得他人思想、感情、见解、价值观的一种途径,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座桥梁,通过这座桥梁,人们可以分离彼此的感情和知识,也可以消除误会,增进了解。因为沟通首先是意义上的传递,如果信息和想法没有被传递到,则意味着沟通没有发生。也就是说,说话者没有听众或写作者没有读者都没有构成沟通。其二,沟通的目的是为了传递信息,更是为了接收者能够理解信息发出者的愿意,并互相影响行为。因此,成功的沟通不仅意味着信息的传递,而且包括传递的信息被准确的理解。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因此,管理离不开沟通,沟通已渗透于管理的各个方面。正如人体内的血液循环一样,如果没有沟通的话,企业就会趋于衰亡和倒。 而管理沟通是为组织的有效运转而进行的一项沟通过程。管理沟通是指在各种管理活动和商务活动中,沟通主体(沟通者)基于一定的沟通背景,为达到一定的沟通目标,在分析沟通客体(沟通对象)的基础上,将特定的信息或思想、观点、态度传递给客体,以期获得预期反应效果的全过程。管理沟通既有组织信息的正式传递沟通,也有非正式沟通,如员工、

特殊特性控制程序(含表格)

特殊特性控制程序 (ISO9001-2015/IATF16949-2016) 1.0目的 采用适当的方法确定和控制产品和过程的特殊特性,以保证产品关键、特性的质量。 2.0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的所有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的控制。 3.0职责 3.1 技术部负责组织特殊特性的选定并在相关的文件中进行标明。 3.2销售部负责协助技术部查明、确认顾客所有的特殊特性及标识方法。 3.3质量部参与特殊特性的选定,负责对所有特殊特性(产品和过程)进行测量和监控并保存记录。 3.4生产部参与特殊特性的选定并对自己所管辖范围内出现的特殊特性进行管理。 4.0术语和定义 4.1特殊特性: 特殊特性包括产品特性或过程参数,其影响到安全性或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影响到产品的配合和功能以及后续生产过程,或者是由顾客要求的,在验证活动中要求特别关注的特性。 4.2产品特性: 指在图纸或其他的工程技术资料中所描述的零部件或总成的特点与性能。如,尺寸、材质、外观、性能等特性。 4.3过程特性: 指与被识别产品特性具有因果关系的过程变量,亦称过程参数。

5.0管理办法 5.1 特殊特性分类 5.1.1本公司特殊特性分类及标识及对照见附件1 《特殊特性分类和标识对照表》 5.2 特殊特性的识别 5.2.1在项目开发或合同评审时销售部/技术部负责查明、确认顾客所有的特殊特性及标识方法,并反馈给技术部。 5.2.2 技术部/项目组组织项目成员进行特殊特性的识别,识别时应: 5.2.2.1 识别顾客设计资料中有关产品特殊特性及其标识,并作为公司的产品的特殊特性。 5.2.2.2 除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外,根据特殊特性定义进行识别: 1)与车辆运行安全性相关的;与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法律法规相关的;与操作安全性相关的应识别为产品的关键特性。 2)与顾客的配合尺寸、产品的外形尺寸、产品内部零部件配合尺寸、功能、性能等应识别为产品的重要特性。 3)在过程控制中的关键/重要加工参数应识别为过程的关键/重要特殊特性。 4)FMEA分析的结果: 1)严重度S为9~10定义为关键特性(CC); 2)严重度(S)为5-8同时频度(o)在4-10时的特性定义为重要特性(SC);3)产品或过程特性超出公差范围时,就会严重影响影响过程本身的操作或后续操作(不需要特别控制措施)可定义为严重影响特性(HI); 5.3特殊特性的评审

特殊特性管理规定

特殊特性管理规定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1.0目的 准确、全面识别产品特殊特性,并对其管控的过程要求。 2.0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新品开发时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的识别和管控,特殊特性主要包括法规特性、关键特性、重要特性,还包括高影响度特性(HIC)和传递特性(PTC)。 3.0定义 特殊特性:由顾客指定的产品和过程特性,包含顾客要求、政府法律法规和安全特性,以及由供方通过产品和过程或以往类似产品的了解选出的产品特性和过程特性。 传递特性:指由外部供应商或公司内部因制程没有控制所产生,直接传递到顾客工厂的产品特性。不良的传递特性可能会影响到顾客装配工厂或购买的最终消费者。 公司生产产品不涉及关键特性,本管理办法重点针对重要特性。 4.0职责 工程部负责特殊特性(包括顾客指定和/或要求的特性以及在过程开发中公司自己识别的特性)的识别确定和将特殊特性导入过程流程图、PFMEA、CP等资料,包括传递到分供方。 品质部负责组织对特殊特性的跟踪、检查和验证,包括公司内和分供方。 5.0识别和管理 识别条件 新产品设计开发时。 顾客有新产品委托设计开发时。 顾客有新产品委托生产时。 识别方法 来自顾客的指定。 来自法规的要求。 来自新品开发的项目开发小组共同讨论后所决定的重要特性。 来自于分供方开发过程。 特殊特性决定后应填写特殊特性清单,以保证后续的各项相关工作能有效落实推行;必要时,特殊特性清单必须提交顾客批准。 特殊特性符号标识 标示重要特性: 重要特性:指这种产品特性: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动会显着影响产品的安全特性或政府法规的符合性(如:易燃性、车内人员保护、转向控制、制动等),排放、噪声、无线电子干扰等。 标识表示关键特性: 关键特性: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动可能显着影响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程度(非安全或法规方面),例如配合、功能、安装或外观,或者制造或加工此产品的能力。 标识表示过程特性: 过程特性:设备的重要参数会影响最终的产品特性。 在其所涉及的产品资料中,应将特性符号进行一致性标识。 以上为公司特性通用表示符号,如有顾客指定的符号例外,必须使用顾客指定的符号进行标识。并建立顾客符合与公司等同符合的对照表。 在特殊特性符号标注完成后填写《特殊特性检查表》,并由多方论证小组组长签字确认。 顾客图纸特殊特性符号 .4识别流程与办法

企业管理沟通:企业管理中的有效沟通之欧阳音创编

企业管理沟通论文: 企业管理中的有效沟通 摘要:沟通是现代管理的一件有效工具。信息沟通是联系企业共同目的和企业中有协作愿望的个人之间的桥梁。管理者最重要的功能是把企业的构想、使命、期望与绩效等信息准确地传递到职工,并指引和带领他们完成目标。 关键词:管理;沟通 实施有效的管理,是培养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核心竞争能力是指企业的技能和竞争力的集合。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是可以用来获得特许市场地位的各种专门化资源的积累,是一种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一个企业的历史和经历、特点和文化、优势和能力对于企业的竞争力的形成至关重要。企业可以看成是具有不同实用性的各种资源的集合,管理的对象是各种资源。管理工作就是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和利用。实施管理的过程,

就是信息的传递与反馈的过程。作为企业的主体,人是一种极为特殊和重要的资源,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最根本的要素。一个企业的群体成员之间进行交流包括相互在物质上的帮助、支持和感情上的交流、沟通。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就是沟通。信息的沟通是联系企业共同目的和企业中有协作的个人之间的桥梁。如果没有信息的沟通,企业的共同目的就难以为所有成员了解,也不能使协作的愿望变成协作的行动。沟通如果有效,则双方会迅速得到准确有用的信息;反之,有可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得到的只是一些模糊甚至是错误的信息。管理者最重要的功能是把企业构想、使命、期望与绩效等信息准确地传递到职工,并指引和带领他们完成目标。除了组织、策划、计划、控制以外,还需要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对部下施加一种影响力,使他们不仅心甘情愿地服从,而且乐于工作,为实现本企业的目标而努力。随着信息沟通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组织结构越来越向有利于信息沟通的方向发展,具有较少层次的扁平型组织结构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工作人员在完成其工作的过程中,越来

IATF16949特殊特性管理程序 (2)

1?目的? 规定了公司汽车产品和过程的特殊特性识别的原则、内容、要求、职责及表示方法。?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汽车产品的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的管理。 3?术语? 3.1 特殊特性:可能影响产品的安全性或法规符合性、可装配性、功能、性能、要求或产品的后续处理的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 3.2产品特性:在图纸或其他的工程技术资料中所描述的零部件或总成的特点与性能,如尺寸、材质、外观、性能、强度、寿命等特性。 3.3过程特性:被识别与产品特性具有因果关系的过程变量,也称为过程(工艺)参数。过程特性仅能在它发生时才能测量出,对于每一个产品特性,可能有一个或者多个过程特性。在某些过程中,一个过程特性可能影响到多个产品特性。常见的过程的特殊特性如:温度、压力、时间、电流、电压、速率等。 4 职责 4.1 技术部是特殊特性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产品特殊特性的识别和确定,并负责对产品特殊特性在各类文件中的标识(产品图纸、控制计划、FMEA、过程流程图、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检验指导书等)。 4.2 APQP小组负责在工艺过程设计、控制计划中对产品及过程的特殊特性通过技术文件加以明确,并在过程FMEA中对特殊特性进行重点分析。 4.3 各有关部门负责对产品特殊特性直接相关的特殊工序、特殊特性参数进行控制。 4.4 质量部负责对产品在开发、试生产及生产全过程的特殊特性的检测、监控。 5 工作程序? 5.1 初始特殊特性的识别? 在APQP第一阶段,技术部根据顾客提供的图纸或其他工程技术资料确定顾客对产品特殊特性的要求(如适用,可以使用质量功能展开QFD和特性矩阵图),或根据公司以往类似产品的经验识别产品和过程的初始特殊特性,建立初始《特殊特性清单》。? 5.1.1?若该质量特性的数值发生变化后将会显着影响产品的安全特性或政府法规的符合性,则确定该质量特性为安全特性或者法规特性。? 5.1.2?若该质量特性的数值发生变化后将会显着影响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程度(非安全或法规方面),例如配合、功能、安装或外观,则确定该质量特性为重要特性。 5.1.3 特殊特性包括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和公司内部识别的特殊特性。一般包括: a)法律、法规要求 b)性能、结构的使用要求 c)可靠性、使用寿命及互换性要求 d)材料性能及处理规定 e)尺寸、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要求 f) 外形、外观要求(外观件)

最有效的管理沟通技巧

最有效的管理沟通技巧 2016最有效的管理沟通技巧 一、倾听技巧 倾听能鼓励他人倾吐他们的状况与问题,而这种方法能协助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倾听技巧是有效影响力的重要关键,而它需要相当的耐心与全神贯注。 倾听技巧由4个技巧所组成,分别是鼓励、询问、反应与复述。 1、鼓励 促进对方表达的意愿。 2、询问 以探索方式获得更多对方的信息资料。 3、反应 告诉对方你在听,同时确定完全了解对方的意思。 4、复述 用于讨论结束时,确定没有误解对方的意思。 二、气氛控制技巧 安全而和谐的气氛,能使对方更愿意沟通,如果沟通双方彼此猜忌、批评或恶意中伤,将使气氛紧张、冲突,加速彼此心理设防,使沟通中断或无效。 气氛控制技巧由4个技巧所组成,分别是联合、参与、依赖与觉察。 1、联合

以兴趣、价值、需求和目标等强调双方所共有的事务,造成和谐的气氛而达到沟通的效果。 2、参与 激发对方的投入态度,创造一种热忱,使目标更快完成,并为随后进行的推动创造积极气氛。 3、依赖 创造安全的情境,提高对方的安全感,而接纳对方的.感受、态度与价值等。 4、觉察 将潜在“爆炸性”或高度冲突状况予以化解,避免讨论演变为负面或破坏性。 三、推动技巧 推动技巧是用来影响他人的行为,使逐渐符合我们的议题。有效运用推动技巧的关键,在于以明白具体的积极态度,让对方在毫无怀疑的情况下接受你的意见,并觉得受到激励,想完成工作。 推动技巧由4个技巧所组成,分别是回馈、提议、推论与增强。 1、回馈 让对方了解你对其行为的感受,这些回馈对人们改变行为或维持适当行为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提供回馈时,要以清晰具体而非侵犯的态度提出。 2、提议 将自己的意见具体明确地表达出来,让对方能了解自己的行动方向与目的。 3、推论 使讨论具有进展性,整理谈话内容,并以它为基础,为讨论目的延伸而锁定目标。

特殊特性管理规定

1.0目的 准确、全面识别产品特殊特性,并对其管控的过程要求。 2.0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新品开发时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的识别和管控,特殊特性主要包括法规特性、关键特性、重要特性,还包括高影响度特性(HIC)和传递特性(PTC)。 3.0定义 3.1特殊特性:由顾客指定的产品和过程特性,包含顾客要求、政府法律法规和安全特性,以及由供方通过产品和过程或以往类似产品的了解选出的产品特性和过程特性。 3.2传递特性:指由外部供应商或公司内部因制程没有控制所产生,直接传递到顾客工厂的产品特性。不良的传递特性可能会影响到顾客装配工厂或购买的最终消费者。 3.3公司生产产品不涉及关键特性,本管理办法重点针对重要特性。 4.0职责 4.1工程部负责特殊特性(包括顾客指定和/或要求的特性以及在过程开发中公司自己识别的特性)的识别确定和将特殊特性导入过程流程图、PFMEA、CP等资料,包括传递到分供方。

4.2品质部负责组织对特殊特性的跟踪、检查和验证,包括公司内和分供方。 5.0识别和管理 5.1识别条件 5.1.1新产品设计开发时。 5.1.2 顾客有新产品委托设计开发时。 5.1.3 顾客有新产品委托生产时。 5.2识别方法 5.2.1来自顾客的指定。 5.2.2 来自法规的要求。 5.2.3 来自新品开发的项目开发小组共同讨论后所决定的重要特性。 5.2.4来自于分供方开发过程。 5.2.5特殊特性决定后应填写特殊特性清单,以保证后续的各项相关工作能有效落实推行;必要时,特殊特性清单必须提交顾客批准。 5.3特殊特性符号标识 5.3.1“A”标示重要特性: 重要特性:指这种产品特性: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动会显著影响产品的安全特性或政府法规的符合性(如:易燃性、车内人员保护、转向控制、制动等),排放、噪声、无线电子干扰等。 5.3.2“B”标识表示关键特性: 关键特性: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动可能显著影响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程度(非安全或法规方面),例如配合、功能、安装或外观,或者制造或加工此产品的能力。 5.3.3“C”标识表示过程特性: 过程特性:设备的重要参数会影响最终的产品特性。 5.3.4在其所涉及的产品资料中,应将特性符号进行一致性标识。 5.3.5以上为公司特性通用表示符号,如有顾客指定的符号例外,必须使用顾客指定的符号进行标识。并建立顾客符合与公司等同符合的对照表。 5.4.1在特殊特性符号标注完成后填写《特殊特性检查表》,并由多方论证小组组长签字确认。 5.5 顾客图纸特殊特性符号

IATF16949:2016特殊特性管理规范

文件编号版本号修改号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 QD8.3.5-2016A0 1.范围 本标准适用公司的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的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IIATF16949:2016 3.术语和定义 ISO 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与术语》与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汽车生产件及相关维修零件组织应用ISO9001:2015的特别要求》。 3.1特殊特性 可能影响产品的安全性或法规的符合性、配合、功能、性能或其后续过程的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 4.特殊特性的符号标识 公司特殊特性的符号标识 特殊特性分级特性标志分级定义 关键(安全)SC ,D 超差后直接影响产品,致使产品(或零部件)整体功能丧失 产品设计特定的安全性和安全项 重要F超差后将造成产品(或零部件)部分功能丧失,引起顾客重大抱怨一般特性超差后将不会出现产品(或零部件)配合/功能丧失 适用范围适用于塑料手柄本体、手球本体 适用的客户:盖尔瑞孚(一汽大众、一汽轿车) 标识范围1当顾客在产品图样上对特殊特性有特别标识时,技术质量部门应在图纸、工艺卡片、检验卡片(检验记录)、控制计划、DFMEA、PFMEA、过程流程图等所有出现特殊特性的地方进行相应标识。 2公司自行确定的特殊特性在图纸、工艺卡片、检验卡片(检验记录)、控制计划、DFMEA、PFMEA、过程流程图等所有出现特殊特性的地方对特殊特性进行标识。

IATF16949特殊特性管理程序.doc

1 目的 规定了公司汽车产品和过程的特殊特性识别的原则、内容、要求、职责及表示方法。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汽车产品的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的管理。 3 术语 3.1 特殊特性:可能影响产品的安全性或法规符合性、可装配性、功能、性能、要求或产品的后续处理的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 3.2产品特性:在图纸或其他的工程技术资料中所描述的零部件或总成的特点与性能,如尺寸、材质、外观、性能、强度、寿命等特性。 3.3过程特性:被识别与产品特性具有因果关系的过程变量,也称为过程(工艺)参数。过程特性仅能在它发生时才能测量出,对于每一个产品特性,可能有一个或者多个过程特性。在某些过程中,一个过程特性可能影响到多个产品特性。常见的过程的特殊特性如:温度、压力、时间、电流、电压、速率等。 4 职责 4.1 技术部是特殊特性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产品特殊特性的识别和确定,并负责对产品特殊特性在各类文件中的标识(产品图纸、控制计划、FMEA、过程流程图、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检验指导书等)。 4.2 APQP小组负责在工艺过程设计、控制计划中对产品及过程的特殊特性通过技术文件加以明确,并在过程FMEA中对特殊特性进行重点分析。 4.3 各有关部门负责对产品特殊特性直接相关的特殊工序、特殊特性参数进行控制。 4.4 质量部负责对产品在开发、试生产及生产全过程的特殊特性的检测、监控。 5 工作程序 5.1 初始特殊特性的识别 在APQP第一阶段,技术部根据顾客提供的图纸或其他工程技术资料确定顾客对产品特殊特性的要求(如适用,可以使用质量功能展开QFD和特性矩阵图),或根据公司以往类似产品的经验识别产品和过程的初始特殊特性,建立初始《特殊特性清单》。 5.1.1若该质量特性的数值发生变化后将会显著影响产品的安全特性或政府法规的符合性,则确定该质量特性为安全特性或者法规特性。 5.1.2若该质量特性的数值发生变化后将会显著影响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程度(非安全或法规方面),例如配合、功能、安装或外观,则确定该质量特性为重要特性。

特殊特性-管理办法

特殊特性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了识别、明确产品的特殊特性和顾客的特殊要求,确保产品的特殊特性及顾客的特殊特性有效控制、实施,满足顾客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的生产与交付过程。 3定义 特殊特性:分为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产品特殊特性指由用户确定的或内部确定的,涉及到产品安全或国家法规的产品特性,以及虽然不涉及到产品安全或国家法规,但对产品的配合/功能有重要影响的产品特性。过程特殊特性指对特殊产品特性有重要影响的过程特性。 4职责 2.1技术部负责特殊特性的识别、确定: 2.2品质部负责特殊特性的监控; 2.3技术部/销售部负责与顾客的联系、协调。 2.4技术部负责编制“特殊特性清单”,顾客在会签图中标注特殊符号时,按顾客的要求执行。 2.5技术部负责在FMEA、控制计划和作业指导书等文件上标识产品特殊特性符号。 2.6 生产部负责对新员工/在岗人员培训特殊特性。 5工作程序 5.1技术部在新产品设计开发时, 根据产品/过程据法规、顾客要求、设计经验、小组经验等来识别特殊特性。 5.2技术主管对产品/过程特殊特性清单进行批准,必要时交给顾客确认。 5.3技术人员按《特殊特性符合对照表》对识别的特殊特性进行标识。如顾客指定特殊转性符号要求,直接引用。 5.4 工艺人员在内部的工艺文件中,如: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等均予以标识。 5.5生产部对新进/在职人员进行特殊特性的培训,按照作业指导书实施。 5.6品质部监控控制计划中规定的特殊特性,包括过程能力研究、MSA分析,过程控制/检验。 5.7技术部根据顾客反馈、FMEA更新、质量改进,及时更新特殊特性。 6 参考文件 6.1 技术文件管理程序 QP0403 6.2 APQP控制程序 QP0718 7记录与附录 7.1产品/过程特殊特性清单

质量特殊特性分级管理办法

质量特殊特性分级管理办法-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XX市XX冲压有限公司企业标准质量特殊特性管理办法 FR-QC-21-A1 受控状态: 2009-07-13发布 2009-07-13实施

质量特殊特性管理办法 FR-QC-21-A1 1、目的 本办法规定了公司产品质量特殊特性识别(以下简称重要度分级)的原则、内容、要求、职责及表示方法。 2、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开发时对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的识别。 3、职责 技术部负责产品质量特殊特性的识别以及制定《关键工序-特殊特性值清单》。 4、术语 4.1产品质量特殊特性:是顾客对产品的要求、用途、规格、性能和结构的决定,并影响产品的实用性,是产品设计和开发传递给过程设计和开发、加工制造、工艺参数、功能、寿命、互换性、环境污染、人身安全及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等情况的要求。 5、管理内容 5.1按《产品先期质量策划控制程序》,技术部门应对产品质量特殊特性进行识别,并制定《关键工序-特殊特性值清单》,通过新产品试制,进行设计改进时进一步修整和完善。5.2特殊特性识别,可按规定的符号标注在《工艺过程流程图》、《P-FMEA》、《控制计划》、《检验指导书》、《作业指导书》中。 5.3 特殊特性识别原则 5.3.1特殊特性的识别以对产品实用性要求的影响及经济损失程度为依据。 5.3.2特殊特性识别分为安全特性、关键特性。 5.3.3顾客对特殊特性有明确要求时,则应履行顾客要求。 5.3.4 安全特性 a)即存档责任特性。其过大的变差会显著影响产品安全或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必然会引起顾客申诉的特性。 b)安全特性按顾客指定的特殊符号进行标识,如“D”或“TLD”,详见《D/TLD管理控制程序》。 5.3.5关键特性

特殊特性与特殊过程管理规定

日期Date: 2015.09.02 Page 6/ of 6

日期Date: 2015.09.02 Page 6/ of 6

日期Date: 2015.09.02 Page 6/ of 6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文件规定了特殊特性和特殊过程的识别、日常管理、以及特殊过程的确认和再确认的有关要求。 1.2本文件适用于西安鸡巴变压器实现的特殊特性和特殊过程。 2术语和定义 2.1特殊过程 指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 2.2特殊特性 可能影响安全性或法规的符合性、产品的配合、功能、性能,或产品后续生产过程的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 2.3产品的特殊特性(与安全/法规有关) 指可能影响人身安全或法律法规的特性,这类特性一般由顾客在其设计资料中标注或要求。用符号“S”表示。 2.4产品的特殊特性(与安全/法规无关) 指可能影响配合、功能、性能或产品后续生产过程的产品特性。用符号“KPC”或“●”表示。2.5过程的特殊特性 指可能影响产品配合、功能、性能或产品后续生产过程的制造过程参数。用符号“KCC”或“▲”表示。 2.6产品零件的特殊特性 指可能影响配合、功能、性能或产品零件后续生产过程的产品零件特性。用符号“G”表示。 3管理职责 3.1技术工艺部 负责界定变压器的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并在相关技术文件中进行标识。 3.2制造部 负责特殊特性和特殊过程的作业控制及各项管理工作。 3.3品质管理部 负责组织本单位工艺员和班长对特殊过程进行确认,并作出确认结论。

日期Date: 2015.09.02 Page 6/ of 6 4管理规定 4.1产品的特殊特性确定 技术工艺部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与工作性能要求,确定产品的特殊特性,在特殊特性清单、DFMEA、技术规范等技术文件中进行标识,并保持各种文件中特殊特性项目,要求和符号的一致性。 4.2产品零件的特殊特性及其控制要求 4.2.1 产品零件的特殊特性用符号“G”表示 4.2.2 产品零件的特殊特性由设计师在产品零件图上明确 4.2.3 带“G”的尺寸、行位公差、热处理、表面处理、表面粗糙度等具体控制要求按产品零件图中“技术要求”的说明控制。 4.3特殊过程及过程的特殊特性确定 技术工艺部根据产品的特殊特性、生产工艺特点以及检测方法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定特殊过程及过程的特殊特性,并通过对工艺文件的审核,在特殊特性清单、PFMEA、控制计划、操作指导卡等文件中进行标识,并保持各种文件中特殊特性项目、要求和符号的一致性。 4.4特殊过程人员管理 4.4.1特殊过程人员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公司相关的特殊过程件附件一。 4.4.2特殊过程人员培训及考核内容 a)特殊过程涉及工序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 b)特殊过程涉及工序的生产设备和测量仪器的使用: c)特殊过程涉及工序的产品质量要求和检验/验证方法: d)特殊过程涉及工序所使用化学品的化学特性和物质安全资料单. 4.4.3特殊过程涉及的工序至少应有两名员工能独立从事该工序的作业。 4.4.4特殊过程涉及工序的操作员应根据该工序控制要求进行作业,认真进行作业前,作业中的自检互检工作和本道工序完工检验工作,做好相关质量记录。 4.5特殊过程设备仪器管理 4.5.1在用设备功能完好,标识齐全。 4.5.2操作员应按相关要求进行设备使用前点检,有润滑保养要求的设备,应按相关要求进行润滑保养,使设备保持良好状态。 4.5.3应建立易损工装和零配件清单,并根据易损件的使用寿命、采购时间长短,制定易损件库存计划、安全库存量、防止由于工装或配件损坏造成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4.5.4使用的测量器具功能完好,在校准有效期内使用。 4.6特殊过程材料管理 4.6.1特殊过程使用的材料和零件与技术文件相符,且入厂检验或投入前检查合格。 4.6.2使用的化工材料储存和保管场所符合相应的环境条件要求,材料在有效期内使用。 4.6.3需要调配的材料,调配比例、方法应符合操作卡要求。 4.7特殊过程作业管理 4.7.1工艺参数应符合控制计划及操作卡要求。 4.7.2严格按控制计划、工序操作指导卡、设备及仪器使用要求进行作业,并作过程记录。

《管理沟通》学习心得

《工会干部的管理与沟通》学习心得 通过《管理与沟通》课程的学习,让我受益菲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人情感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良好的沟通会促进有效地管理,成功的管理必定依赖有效地沟通。由于我们无法让别人理解我们自己,当然会在交往过程中出现不少意外和误会。人际沟通是需要学习的,没有人天生就是沟通大师,每个人在与人沟通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困惑,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重要的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沟通素养和水平。沟通可以在工作组织中也可以在日常生活小事中,我们周围处处渗透着沟通。 我们生活在组织中,而组织目标最终是靠人来实现的,因此,组织中的人际沟通是管理沟通的基础。沟通中我们要利用好人际关系交流的各种“道”与“术”,积极正确与上级、平级、下属的进行有效的沟通,高效的沟通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说有些棘手的问题,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所能解决的,必须要与大家沟通、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但由于有些工作就像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需要很多道工序的加工,如何其中任何一道工序卡住了,那么这个产品就不能及时、合格的下线,如何在卡住时经过各方的努力,让这个产品顺利的下线,这就需要大家集中精力,及时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合作,解决所碰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节约时间及并高效的完成,其实沟通也包含了资源的整合及利用。 正确有效的沟通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开始。在与人进行沟通的时候,需要体会对方的感受,琢磨对方的性格与心理承受能力,做到用“心”去沟通。心态是沟通的基本问题,这要求我们要端正沟通的态度,从如何提高工作效能出发,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主动是沟通的基本要求,这要求作为一名管理者,要主动的和成员进行交流,当成员出现困难时,主动支援和帮助。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及人际交往中,我们都喜欢热情、乐于助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是幸运和幸福的;而帮助别人,最大的回报就是快乐!(助人为乐)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在进行沟通时要注重沟通的方法,考虑沟通对象的态度、知识、社会文化背景,正确使用沟通的艺术,排除各种障碍。正如《圣经》所言:你愿意他人如何待你,你就应该如何待人。”这条黄金法则不仅适用过去、现在也将是将来。这是管理上的一把最合适的“沟通”钥匙。美国玛丽·凯化妆公司的创办人玛丽·凯女士,在面对员工的时候,她总是设身处地站在员工角度考虑问题,自然的自问:“如果我

检测设备器具ABC分类管理

检测设备器具ABC分类管理 1. 目的: 为了便于对检测设备器具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在用的检测设备器具。 3. 职责: 质量部为本办法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检测设备器具分类管理。 4. 术语定义: A类检测设备器具:属于强制检定的检测器具;生产经营中关键场合使用的检测设备。 B类检测器具:企业生产经营中一般在内部使用的检测器具。 C类检测器具:不按国家检定规程检定的检测器具;作为一般指示用的检测器具。 5. 管理流程: 本公司采用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ABC分类管理办法。 5.1 A类检测设备器具详见附表一: 凡列入A类的检测设备器具,必须建立台帐并按国家规定的检定周期100%的周检。检定合格贴绿色合格证。 附表一

5.2 B类检测器具详见附表二: 凡归入B类检测器具, 必须建立台帐,但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确定检定(校准)周期,编制周期检定(校准)计划,按计划100%的周检。检定合格贴绿色合格证。 附表二:

5.3 C类检测器具详见附表三: 类检测器具中专用量检具,由质量部按图纸要求进行校准。校准分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定期按校准计划执行。不定期则按校准计划并结合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校准。校准合格贴黄色准用证。 类检测器具中如无图纸要求及校准规范的,或按国家检定规程执行有难度的,由质量部编制校准方法,并按方法执行。校准合格贴黄色准用证。 类检测器具中,设备配用仪表由设工部随设备大修时进行检查,检查项目有: a. 表头指针是否动作,能否复零。 b. 表头指针是否有激烈的跳动或粘滞。 c. 表壳或表面玻璃是否破损。 d. 询问操作人员是否有异常。 e. 显示量值与实际量值是否有较大差异。

《管理沟通》学习心得

《管理沟通》学习心得 通过《管理沟通》课程的学习,让我受益菲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人情感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良好的沟通会促进有效地管理,成功的管理必定依赖有效地沟通。如果没有一套切实可行而又有效的沟通理念,我们就很难顺利的与人交往。由于我们无法让别人理解我们自己,当然会在交往过程中出现不少意外和误会。人际沟通是需要学习的,没有人天生就是沟通大师,每个人在与人沟通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困惑,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重要的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沟通素养和水平。。沟通可以在工作组织中也可以在日常生活小事中,我们周围处处渗透着沟通。 沟通这一行为中重要的一环是“人”,因为只要是沟通就离不开人,没有人与人的之间坦诚的交流、同心协力的合作,那么再简单的事也会很复杂、也不会成功完成;我们生活在组织中,而组织目标最终是靠人来实现的,因此,组织中的人际沟通是管理沟通的基础。沟通中我们要利用好人际关系交流的各种“道”与“术”,积极、正确与上级、平级、下属的进行有效的沟通,高效的沟通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说有些棘手的问题,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所能解决的,必须要与大家沟通、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但由于有些工作就像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需要很多道工序的加工,如何其中任何一道工序卡住了,那么这个产品就不能及时、合格的下线,如何在卡住时经过各方的努力,让这个产品顺利的下线,这就需要大家集中精力,及时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合作,解决所碰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节约时间及并高效的完成,其实沟通也包含了资源的整合及利用。 正确有效的沟通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开始。在与人进行沟通的时候,需要体会对方的感受,琢磨对方的性格与心理承受能力,做到用“心”去沟通,就如移动广告词--沟通从“心”开始。心态是沟通的基本问题,这要求我们要端正沟通的态度,从如何提高工作效能出发,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主动是沟通的基本要求,这要求作为一名管理者,要主动的和成员进行交流,当成员出现困难时,主动支援和帮助。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天堂和地狱》:有一个人想知道天堂和地狱的区别,就去找上帝。上帝带他去地狱看,地狱里有一口装满食物的大锅,可这里的人却都饿得要命,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拿着一个长柄的勺子,柄太长,食物送不到嘴里,所以他们吃不到食物。上帝又带他去天堂,结果遇到了同样的装满食物的大锅,同样的长柄的勺子,所不同的是人们生活得很幸福、快乐,根本不存在饿肚子的情况。原来天堂的人们用长柄的勺子互相将食物喂到对方的嘴里,生活在互帮互助互爱的世界里,这是人们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的基础与前提。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及人际交往中,我们都喜欢热情、乐于助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是幸运和幸福的;而帮助别人,最大的回报就是快乐!(助人为乐)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在进行沟通时要注重沟通的方法,考虑沟通对象的态度、知识、社会文化背景,正确使用沟通的艺术,排除各种障碍。正如《圣经》所言:你愿意他人如何待你,你就应该如何待人。”这条黄金法则不仅适用过去、现在也将是将来。这是管理上的一把最合适的“沟通”钥匙。美国玛丽·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