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西塔-案例分析

广州西塔-案例分析
广州西塔-案例分析

Wilkinson Eyre Architects及Arup |广州西塔

广州西塔外景Wilkinson Eyre Architects(威尔金森艾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是国际知名的英国主流建筑设计事务之一,建筑作品屡获殊荣。公司总部设于伦敦,在新加坡, 墨尔本和上海设有分支机构。Wilkinson Eyre涉足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各种领域,覆盖文化、商业、办公、零售、休闲、艺术、教育、住宅、工业、交通、大型总体规划、公共基础设施和桥梁建筑设计等内容。威尔金森艾尔建筑设计事务所在过去十年已经赢得了超过150个奖项. 这包括2001年和2002年连续两届的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的斯特林金奖(RIBA Stirling Prize),另外两次获得年度斯特林金奖提名,17项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奖(RIBA Award),16项市民信赖奖(Civic Trust Award)和4项钢结构奖(ISA)。七项我们的设计被列入千禧年产品目录。另外六项赢得了和正被推荐入选英国建设工业奖(BCI)。公司创办董事克立斯.威尔金森先生(OBE勋章获得者),2006当选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院士,2007年当选为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会员。吉姆. 艾尔先生(OBE勋章获得者),2004获得皇家结构学会主席奖。

Arup(奥雅纳工程顾问公司,简称奥雅纳)于1946年在伦敦成立,公司宗旨是通过独立、创新、专业的知识为客户提供优质完善的资讯服务,以满足和配合客户的业务需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奥雅纳已成为一家国际性工程顾问机构。奥雅纳的业务是提供多专业、全面性的工程顾问服务,包括建筑、基础和工业方面的项目。

奥雅纳自1946年成立以来业绩卓越,很多项目在国际上获得奖项。其中澳洲悉尼歌剧院和香港国际机场荣登20世纪的10大建筑之列,香港汇丰银行总部、法国庞毕度中心、日本大阪会展中心、关西机场、英国千禧巨轮、澳洲布里斯本会展中心、中国2008年奥运会国际体育馆、游泳馆、北京首都机场三期航站楼以及中央电视台总部等都是名作。

设计理念

广州西塔代表着广州城市的发展,设计要表达

的是发展与进化的空间概念。从南粤文化到现在的

岭南文化,设计用生物细胞进化的方式诠释城市的

进化,融入室内设计并贯穿其中。优化空间和充分

展示建筑美学是该设计的特点之一;打破传统的以

筒灯为主的照明系统,尽量采用先进的照明光源与

灯具是特点之二;以生物进化及细胞分裂为主题元

素是设计特点之三;以三年后的设计思维坐未来的

设计是该设计的特点之四。

广州西塔平面图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亦称广州西塔,位于中国广州市珠江新城西南部,毗邻

花城大道和珠江西路。它由套间式办公楼、裙楼、主塔楼三部分组成,建筑总

面积约44.8万平方米,是集办公、酒店、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商务中心。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有437.51米高,103层,在建成当年成为仅次于上海环球金

融中心的中国大陆第二高楼及广州的最高楼。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的设计方案,是经由广州市城市规划局于2004年

组织的国际邀请竞赛征集的12个方案中选出的,其设计意念为“通透水

晶”。建筑结构采用钢管混凝土巨型斜交网格外筒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内

筒的结构体系,在世界超高层建筑中是唯一的一例。该结构具有足够的抗

侧刚度和优异的抗震性能,能有效抵御强风、地震的侵袭。外墙采用全隐框玻

璃幕墙系统,主体幕墙面积达到8.5万平方米。站在广州国际金融中心脚下

向上仰望,巨大的水晶体直插云霄,多达30根钢筋混凝土圆筒环绕在塔

身四周,每根圆筒直径达1.8米,向上斜交搭建,编织出楼宇整齐的筋骨。

站在广州国际金融中心脚下向上仰望,巨大的水晶体直插云霄,多达30

根钢筋混凝土圆筒环绕在塔身四周,每根圆筒直径达1.8米,向上斜交搭

建,编织出楼宇整齐的筋骨。

广州西塔中钢材与玻璃的运用

广州歌剧院案例分析

广州歌剧院案例分析 作者:扎哈?哈迪德 李慧萍 室内设计 1241403010

目录 简介 外部环境 建筑形体造型及艺术效果建筑整体布局 结构概况 单层刚架结构的受力特点单层刚架结构的型式 单层刚架结构的支撑系统单层刚架结构的选型及布置

简介 广州歌剧院是由扎哈哈迪德设计的,源自“被江水冲刷形成的圆润双砾”的理念。扎哈作为当今建筑界最杰出的解构主义大师,是一位极其具有争议性的人物。她的思想超越现实,曾经被称为“纸上建筑师”。广州歌剧院总占地面积约42000m2,总建筑面积约70,781m2,包括大剧场36400m2,多功能剧场7400m2,其他配套建筑26100m2。

外部环境 广州歌剧院位于珠江新城J4地块,新城轴线起点的两侧,与中央广场、滨江绿带共同形成文化艺术广场,成为一个开放、自信的国际都市展示自身魅力的舞台。艺术广场的设计秉承了广州珠江新城城市设计的精神与理念,在三个方面丰富并深化了城市设计的成果。 其外部形态独特,就像被珠江冲上沙滩上的两颗宝石,被形象地称为“圆润双砾”。

建筑形体造型及艺术效果 建筑造型力图体现歌剧院建筑的开放、浪漫和雍容华贵。其形 态上,是由一个舒展的弯月形的体形、围绕着由5个花瓣形的墙体组 成的歌剧院主体。钻石形屋面天窗有利于将室内灯光折射向夜空,同时照明设计着重于对整体造型的烘托。夜晚大厅内的灯光透过透明的玻璃和金色的格栅,把歌剧院高雅而热烈的气氛传达给城市的人们,与珠江夜景相互映衬,浪漫且富于诗意。剧院由两部分组成,像是一个贝含珍珠的圆润造型。一大一小,一黑一白。它紧贴着南面的珠江,西边大贝含着的珍珠是演出大厅,而东面小贝含着的珍珠则是多功能厅。为了突破它过于圆润的造型,两个贝壳中间设计了一注百米喷泉冲天而起。

广州大剧院考察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广州大剧院考察报告 篇一:广州歌剧院建筑调研报告 课程:区域规划 广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swoT分析 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专业班级14级城市规划 学生姓名丘穗敏 20XX年12月22日 广州歌剧院调研报告 生活在广州,又是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对于广州的建筑,自然不会少了解,也不会少接触。特别是去分析其手法,建筑和环境的处理方式,建筑立面材料和效果等等,都是平时少不了的功课。在广州,这个新型城市化影响下的大都市,高层的楼群和商业cbD的交相呼应下,历史传统的的建筑相对已经很少了。普罗大众也已经习惯了一座座高起的摩天大楼,也许如果没有这些摩天大楼的林立,更会失去一种安全感。除了广州塔,这座广州人民心中地标建筑的归宿的几乎

无处不在的妩媚的身影外,另外一座使广州市民心里面的广州的骄傲建筑就应该是广州歌剧院。而今天要调研的建筑便是广州歌剧院。广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 城,中国南方最大、历史最悠久 的对外通商口岸,世界著名的港 口城市之一,所以在其悠久的城 市历史中,最重要的就是珠江, 珠江在每一个广州市民心中都 是举足轻重的。广州历史中不仅 有镇海楼,还有镇海之石——海 珠石,“是谁驱石到江心,天为 羊城镇古会”。广州歌剧院由曾 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英籍伊拉克女设计师扎哈·哈迪德设计。扎哈·哈迪德将这个方案构思为“圆润双砾”,立意就来自于海珠石的传说,寓意一对被珠江水冲刷形成的“砾石”,坐落于广州新的城市中轴线上,是广州建立的一个新的城市文化焦点——融合城市的历史,建筑艺术和城市景观。这张从网上下载的俯瞰图,便可以清楚明了的看出广州歌剧院仿佛两颗砾石屹立,而地面的道路铺装有行云流水之感,更突显了其江上海珠石的寓意,有着起伏流畅的线条,引人入胜的外轮廓。 走近珠江新城,映入眼帘的便是这里的高楼。在珠江新

广州大剧院之声学分析

广州大剧院之声学分析 广州大剧院是广州市“十一五”期间新建的七大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的主会场,建筑设计由著名建筑大师扎哈·哈迪德女士主持,建筑声学设计由迄今仍活跃在声学界的声学大师——声学界最高奖“塞宾奖”得主马歇尔先生主持。广州大剧院总建筑面积约70 000 m2, 其核心设计理念称为“圆润双砾”:“大砾石”包括1 800座的大剧场和录音棚、艺术展览厅;“小砾石”则是400座的功能剧场。 大剧场观众厅采用独特“双手环抱”设计,观众席看台两侧的延伸部分和楼座挑台交错重叠,从舞台角度看来,犹如迎面伸来的两只手臂。 声学设计指标 设计体积每座容积座位数乐池面积中频混响时间明晰度 强度指数背景噪声 15000立方米 8.3立方米 1800 110平方米 1.4~1,6秒 C80.>+2dB G >+2Db

满足以自然声为主、电声为辅的扩声形式。高保真扩声模式声场设计:大剧场共设左右两通道扬声器组,左通道扬声器组由上下2层组成,上层由2只高Q值的水平线声源扬声器系统组成,以最小化交叠的原则布置,主要覆盖楼座观众;下层由3只高值的水平线声源扬声器系统组成,同样以最小化交叠的原则置,主要覆盖池座观众;右通道与左通道相同。从图中的声线覆盖可以看出,为有效地避免侧墙和顶棚的反射对观众听感造成的影响,巧妙地利用了水平线声源扬声器的拼接技术,精确地设定覆盖角度,达到真正的最小化干涉。另外,每声道配置3只双18英寸的超低频扬声器系统,置于上层全频扬声器系统与下层全频扬声器系统中间。左右通道共同均匀覆盖全场观众。 坐在观众席上对舞台视野良好,剧院内部空间形状形成一种强烈围合感,有利于声音反射。大胆利用二三层观众席和舞台旁边的墙壁来取代原有的反射板,更为巧妙的是设计的座椅背面有声音反射作用,座椅软垫则有吸声作用,使座椅反转时声音人耳根本听不到。 观众厅内表面看起来很随意没有规律可言,但没有一块是随意确定的,深化设计及施工中不可以任意改动主观众厅内的墙、天花板、看台边缘和观众席的分割拦板等的几何形状,内表面基本上是一个声反射表面,这些称之为声扩散元素,把反射声扩散开来。声音扩以后,分布就会均匀。

远洋太古里案例分析说课材料

远洋太古里案例分析

远洋太古里案例分析 1.项目简介 项目位于成都市锦江区大慈寺片区大慈寺路以 南、纱帽街以东,临近春熙路商业步行街及东大 街。项目特色:大自然触手可及,天空从此不一 样;传承历史与文化,城市中心重现活力;人与 自然、文化与艺术交相辉映“快里”与“慢里” 完美融合。 2.功能分析 成都远洋太古里项目别具纵横交织的里弄、开阔的广场空间,为呈现不同的都市脉搏,同时引进快里和慢里概念,树立国际大都会的潮流典范。值得把玩的生活趣味、大都会的休闲品位、林立的精致餐厅、历史文化及商业交融的独特氛围,让人于繁忙都市中心慢享美好时光。

3.文化分析 成都是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她是一座文化之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宜居之都,完善的宜居条件;休闲之都,独特的休闲文化;融合之都,人性化和社会和谐;时尚之都,时尚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追求;更是一座文明古都,三江环抱三城相迭。 远洋太古里项目,环抱大慈寺而立。大慈寺, 相传始建于隋朝,唐玄宗赐匾“敕建大圣慈寺”。 唐代名僧玄奘曾在这里受戒。 游寺观画,买物看戏,聚餐饮酒,观灯赏月, 登楼高望,纳凉避暑。悠悠历史,许多文人墨客 在此留下足迹。使得远洋太古里项目从一开始, 就充满历史文化内涵。 4.建筑分析 成都远洋太古里深谙城市空间承载文化与历史这一重要职责。坐落于历史文化氛围浓郁的大慈寺片区,成都远洋太古里秉持“以现代诠释传统”的设计理念,将成都的文化精神注入建筑群落之中,这座城市的色彩与质感,成都人的闲适与包容,点点滴滴的地域特色都将在房屋、街巷、广场一一呈现。

【建筑特色】通过保留古老街巷与历史遗迹,融入2-3层的独栋建筑,川西风 格的青瓦坡屋顶与格栅,配以大面积的玻璃幕墙相融合,极具特色和美感。 建筑特色概述: 川西风格的青瓦坡屋顶 现代工艺,古典特色的格栅 古老街巷与历史建筑嵌入其中 橱窗式大面积的玻璃幕墙 通过保留古老街巷与历史建筑,再融入2-3层的独栋建筑,川西风格的青瓦坡屋顶与格栅 配以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以古典穿插现代的手法营造出一片开放自由极具美感的城市空 间。

成都远洋太古里设计分析说明[完整版]

主要设计人员 设计总负责人:饶雪松 各专业负责人: 建筑佘龙、张纪海 结构迟春 给排水李波、杨槐 电气朱彬、张敏 暖通侯余波 设计说明目录 一、概况 二、总体规划 三、建筑设计 四、结构设计 五、给排水设计 六、电气设计 七、暖通设计 八、消防篇 九、节能篇 十、环保篇 十一、卫生防疫篇 十二、无障碍设计篇 十三、人防篇

一、概况 1.1本项目位于成都市锦江区大慈寺片区(宗地编号JJ07(211):2010-131),属于大慈寺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建设用地面积57147.8㎡。用地地北侧隔二期发展用地为50米宽大慈寺路,南侧为12米宽东西糠市街,东侧为16米宽东顺城南街、笔贴式街,西侧为20米宽纱帽街,局部用地临红星路步行区,与地铁二号线及三号线交汇站春熙路站直接对接。本项目位于成都核心地带,项目发展将形成都乃至中国大西部的一个新地标,对区域服务和完善城市规划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基地内原始地形较平缓,场地已经平整,由于周边城市道路标高暂时未测量完成,竖向设计将在下一阶段初步设计时补充完善。 1.2 工程设计依据: 1.2.1 建设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1.2.2建设方提供的1:500规划用地红线图(编号:2010-04978) 和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 1.2.3 国家现行的相关法规、标准及规范。 1.2.6 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8)。 1.3 工程设计规模和设计范围: 1.3.1 设计规模: 1.3.1.1本项目由5栋商业建筑群形成的开放式购物街、1栋精品酒店和3层地下室构成。 1.3.1.2建筑高度: 1、商业建筑群:屋脊线最高17.10米,共3 层。 2、精品酒店:最高部分12层,44.6 米。 1.3.2 设计范围: 方案设计范围:土建工程、给排水、电气照明、暖通空调。 二、总体规划 2.1 总体规划概念: 成都大慈寺是具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刹。早在唐朝,来自日本、朝鲜和印度的佛教高僧就不远千里来到大慈寺修行、讲经、说法,其文化艺术也盛极一时,成为“一时绝艺”。同时,作为昔日三国时期蜀汉都城的成都,今日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休闲之都。充满如此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大慈区域的开发将为成都都市更新提供最令人激动的可能性。 大慈计划的一个主要特色是高质量和精心策划的公共空间氛围。与自然结合的广场、街巷、庭院、店铺、茶馆等一系列多元化的空间网络建立了一个创意文化商业活动的基本条件?而大慈古刹恰恰为这一社区提供了独有的人文特质。 大慈计划亦同时通过创意空间促进商业繁荣。人们将乐于至此,沟通与交流、品茗、体验国际美食、娱乐购物、欣赏表演、或是园间漫步。我们相信让不同界别的人交流和合作﹐创意可在一个自然环境中发生? 受大慈古刹临济派禅宗的启发,禅风精品酒店是国际旅客的独特行馆和大慈体验之所。千年以来,朝香客籍由大慈感悟而修身养性的体验可以与现代化的酒店和公寓设施相濡以沬。 大慈计划亦为新时代的创意公司提供了具有文化品味的时尚工作形态空间。这些办公坊与林荫道、咖啡馆、餐厅和店铺紧密结合。灵活的办公空间适合那些流动性强的企业和员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与黑莓手机和笔记电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