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学课程标准

旅游文学课程标准
旅游文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及定位

本课程为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属于A类课程。

二、本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一)知识目标

本课程主要介绍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名山秀水和著名景点,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华名山;第二,中华秀水;第三,中华名胜;

通过教学,旨在使学生了解中国旅游山水文化和知名景点的相关知识,深入了解中国的民族文化、民俗文化,以适应岗位能力需求为出发点,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将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渗透、贯穿到学生的成长中去。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旅游文学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有代表性的名山秀水及知名景点的文化背景知识,能够熟练的讲解主要景点,培养良好旅游从业素养。

三、先修及后续课程

(一)先修课程:

《旅游典故》

(二)后续课程:

四、本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章中国旅游文学概况

教学内容:第一节旅游文学概说

第二节旅游文学与旅游文化

第三节中国旅游文学简史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旅游文学的基本概况、熟悉中国旅游文学的发展简史。

第2章中华名山

教学内容:第一节泰山

第二节黄山

第四节华山

第五节庐山

第六节峨眉山

第七节长白山

第八节天山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中华名山的基本概况,能熟练的用文学语言对中华名山的主要景点进行讲解,熟悉“三山五岳”、“五大佛教名山”、“四大道教名山”等著名山岳。

第3章中华秀水

教学内容:第一节长江

第二节漓江

第三节九寨沟

第四节西湖

第五节黄果树瀑布

第六节都江堰

第七节鸭绿江

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以水资源作为主要景点,能熟练的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能对主要景点进行讲解。

第4章中华名胜

教学内容:第一节长城

第二节故宫

第三节秦兵马俑

第四节苏州古典园林

第五节敦煌莫高窟

第六节布达拉宫

第七节滕王阁

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十大名胜古迹、能够熟练的运用文学语言对中华名胜进行讲解,掌握万里长城、杭州西湖、北京故宫、苏州园林等代表性景点的导游词。

五、本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与要求

六、本课程课时分配

本课程总课时为32课时,其中理论学时32学时,实践学时0学时。具体

分配见下表:

七、教材选用与参考书推荐

(一)《旅游文学作品欣赏》李洪波、韩荔华编著,旅游教育出版社,2015年6月第2版

(二)《旅游文学》吉凤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13年9月第一版(三)《中国旅游文学作品选》崔乃瑜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2010年5月

第二版

八、考核纲要

第1章知识点:旅游文学概说、旅游文学与旅游文化、中国旅游文学简史;能力项:能熟练阐述中国旅游文学的发展简史。

第2章知识点:泰山、黄山、华山、庐山;能力项:能熟练第讲解主要景点并撰写导游词。

第3章知识点:长江、九寨沟、西湖;能力项:能熟练第讲解主要景点并撰写导游词。

第4章知识点:长城、故宫、秦兵马俑、苏州古典园林;能力项:能熟练第讲解主要景点并撰写导游词。

九、考核形式与成绩构成

(一)考核形式:考查

(二)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

十、制修订情况说明

第1次制定时间:2014年2月. XXX

第1次修订时间:2016年2月. XXX

十一、其他说明

十二、制修订及审核流程签字表

2018年10月自考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卷 (课程代码00531) 本试卷共7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睨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I页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小说《喜宴》通过知青视角描写的两个场景是 A.“喜宴”和“卖油绳” B.“喜宴”和“上门喝茶” C.“假结婚”和“卖油绳” D.“假结婚”和“上门喝茶” 2.小说《鞋》中守明将做好的鞋交给未婚夫并请他试穿,未婚夫的反应是 A.觉得有点挤脚 B.觉得有点大 C.觉得正合脚 D.没有试鞋 3.小说《广陵散》刻画人物时采取的描写方式是 A.生活细节与心理活动相结合 B.梦幻与现实的叠加 C.意识闪回与蒙太奇交织 D.正文与补记相互映衬 4.小说《马桥词典》中“宝气”一词的引申涵义是 A.民间正道和对权力的不屈反抗 B.友情的诚挚和爱情的忠贞 C.乐天知足的生活态度 D.对现代都市文明生活的向往 5.小说《送一个人上路》故事展开时采用的叙述方式是 A.第三人称叙述 B.第二人称叙述 C.青年“我”的视角叙述 D.童年“我”的视角叙述 6.散文《致傅聪》的作者傅雷与傅聪的关系是 A. 师生关系 B.兄弟关系 C.父子关系 D.朋友关系 7.“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是 A.汪曾祺 B.孙犁 C.丰子恺 D.阿城

导游工作中对旅游文学知识的运用

导游工作中对旅游文学知识的运用 李志军 旅游活动不但是一种人类的物质活动,更重的是还是一种精神文化活动。人们通过对自然美、人文美、社会美的亲身感受达到陶冶情操、愉悦精神这样一个目的。 要使旅游活动具有较高的智育功能,体现出一定的文化内涵,真正收到获取知识,增添美感,鉴赏能力这样的效果,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应当充分地重视旅游文学在旅游活动中的作用,并且呢,能在导游讲解中运用好旅游文学知识。 一、旅游文学是我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神州大地遍布着众多的名山大川、古迹圣地,旅游资源可以说是得天独厚,古往今来人们游历其间,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有的是题字书联,有的是吟诗赋词,有的撰文作记,名篇佳作是浩如烟海,千古流传、璀璨生辉。 这些丰富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我国旅游资源当中特殊的,而且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郁达夫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江山还要文人捧。我们都知道,以语言文字之美为山水景物来点睛述意,增添魅力,这是文学对于旅游的一种特殊贡献。 北宋诗人林和靖吟咏梅花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引得每年的初春,去南京的梅花山,无锡的梅园,苏州邓尉香雪海和杭州超山这江南四大赏梅胜地去探梅的游人如织。作家朱自清那片写的有声有色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使得南京招牌旅游项目夜游秦淮河更有了一份诗情画意和人文气息。湖南长沙的爱晚亭,原来叫红叶亭,因为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著名的《山行》,后来就改名为爱晚亭,这样就更加有知名度。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又使得安徽滁州那本来并不起眼的醉翁亭身价陡增。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还有江西南昌的滕王阁等等,这些著名的楼阁都是由于文学的媒介而出名的。无锡的惠山泉,被誉为“天下第二泉”北宋诗人苏东坡有这么两句名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两句诗无疑成了惠山泉现成的而且是经久不衰的广告语。 景以文名,景点因为诗文而闻名,文因景传,这些诗文由于景点而流传的更加广泛,山水景物一经文学的点染则名闻遐迩更加富有声誉而令人神往。我们说山水景观和文学作品的结缘,这是我国旅游资源独树一帜的特色所在,很多的风景名胜由于同优秀的文学作品结合的紧密相得益彰就能够使人在游览的过程当中得以全方位和多角度的了解,从而就获得意味无穷的享受。 这里我们就以楹联作为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大家都知道,楹联就是对联,对联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短小精致、韵味隽永,一副好的楹联往往就像神来之笔,能够使景点凭增姿色,具有一种锦上添花的艺术效果。我国各地佛教寺院弥勒的佛龛前常常有这么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这幅对联表面上看好像是在描绘弥勒佛的外部神态,袒胸露腹,脸上堆满慈祥的笑容。实际上是蕴含了与人为善和谐宽容的这样一种佛门教育。 游览杭州边上的中山公园,游客们来到西湖天下景这座亭子的前面,都会对亭子前的这幅楹联产生浓厚的兴趣: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经过导游的一番讲解这幅叠字回文联在游客认知行为过程当中所产生的效果常常是十分强烈的。 山东曲阜孔府的大门口有这样一副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这副对联上联的“安富尊荣”的“富”字,头上少了一点,下联那个“文章道德”的“章”字最后一笔是出头的。这两个字的意思是“富贵没有头,文章可通天”。这幅对联就点明了孔子及其学说在中国历史文化场合中的深远影响和崇高地位。 慕名到云南的昆明大观楼去的不少游客与其说是去看那里的景色还不如说更是为了亲眼一睹清代孙髯所撰写的那副著名的180字海内第一长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中国旅游文学知识及其他基础知识

中国旅游文学知识及其他基础知识 (总分:22.5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11,分数:5.50) 1.著名散文游记《醉翁亭记》的作者是( )。 A.王安石 B.欧阳修 C.苏轼 D.沈括 (分数:0.50) A. B. √ C. D. 解析: 2.在对联的写作中出句与对句之间存在递进、转折、条件等关系的对联形式叫作( )。 A.正对 B.串对 C.反对 D.合掌 (分数:0.50) A. B. √ C. D. 解析:[解析] 串对也叫流水对,是指出句和对句是平行的两句话,各自意思完整,但上下两联的意思上有连贯、因果、条件、转折等关系。 3.对联在( )时期发展到鼎盛时期。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分数:0.50) A. B. C. D. √ 解析:[解析] 清朝进入对联发展的巅峰阶段,对联的创作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超过了前代。 4.词牌名《菩萨蛮》是以( )来命名的。 A.乐曲的名称 B.词的内容 C.人的名字 D.全词的字数 (分数:0.50) A. B. √ C. D. 解析:

5.安溪铁观音是( )中的珍品。 A.绿茶 B.红茶 C.乌龙茶 D.黄茶 (分数:0.50) A. B. C. √ D. 解析: 6.主要产于我国青海、四川、西藏、云南,味甘,性温,具有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化痰功效的中药材是( )。A.三七 B.鹿茸 C.冬虫夏草 D.阿胶 (分数:0.50) A. B. C. √ D. 解析: 7.以软缎、彩丝为主要原料,有100多种针法绣技,以“荚蓉鲤鱼”座屏等为代表作的刺绣是( )。A.苏绣 B.湘绣 C.粤绣 D.蜀绣 (分数:0.50) A. B. C. D. √ 解析: 8.中国传统工艺“三绝”指( )。 A.福建脱胎漆器、江西景德镇瓷器、北京景泰蓝 B.宜兴紫砂陶、德化瓷器、苏州缂丝 C.常州留青竹刻、洛阳唐三彩、福州寿山石雕 D.北京雕漆、扬州玉雕、南京云锦 (分数:0.50) A. √ B. C. D. 解析: 9.已故旅美i画家陈逸飞的油画《故乡的回忆》取材自江南古镇( )。 A.乌镇 B.西塘 C.同里 D.周庄 (分数:0.50)

中国文学作品选

第一讲唐宋词概说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序》 赠别(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虞美人·听雨(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诗词之别 一、外部形式的差异 格律诗的整齐划一(古体诗与近体诗)与词体的参差不齐 词的别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琴趣、近体乐府……) 二、与音乐关系的差异 (1)汉魏以前的“雅乐”:《诗经》 《史记·孔子世家》: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从合乐到口诵 (2)汉魏时期的“清商乐”:乐府诗 南朝乐府民歌:《乐府诗集·清商曲辞》 北朝乐府民歌:《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 (3)隋唐时期的“燕乐”:声诗与长短句 燕乐:中国本土的传统音乐(主要是清商乐)和胡部音乐(主要是西域音乐)融合而成的一种新音乐。 唐声诗的流行 声诗:选词以配乐 《碧鸡漫志》卷一:李唐伶伎,取当时名士诗句入歌曲,盖常俗也。 旗亭赌唱 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一日,天寒微雪。三诗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讌。三诗人因避席隈映,拥炉火以观焉。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曵,都冶颇极。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部也。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辞多者,可以为优矣!” 俄而一伶,拊节而唱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妓讴曰:“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适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半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一乐府。”

中国旅游文学作品选自学考试大纲(11403)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本课程由“前言”和“作品选读”两部分组成。“前言”属绪论性质,它从理论上和文学史的角度阐明旅游文学的发生、发展及功能价值等诸多问题;“作品选读”(即课文)由三类不同文学样式组成,第一类是诗歌,包括诗、词、散曲,第二类是散文,包括赋、骈文、散文,第三类是对联,主要是名胜古迹联,包括它的短联和多言联、长联。“作品选读”是课程的重点,“前言”为次。“作品选读”中以旅游散文和旅游诗为重点,以“楹联”为次。 以下按教材编排顺序,对“课程内容”、“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等,做出具体说明。 一、前言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前言”,要弄清旅游文学与社会状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二者之间的关系;理解并掌握旅游文学定义的界定及其最本质的特征和一般特征;理解并掌握旅游文学的审美意义;理解并掌握古代旅游文学发展的四个时期以及每个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理解并掌握旅游文学史上的主要文学流派。重点是古代旅游文学发展的四个时期及其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次重点是旅游文学的本质特征和一般特征。 (二)课程内容 1旅游文学的提出与界定 2旅游文学的一般特征 3旅游文学的审美意义 4古代旅游文学发展述略 (三)考核知识点 1旅游文学与社会发展状况二者之间的关系 P1旅游的兴起和发展 P2旅游管理工作的开展 P2

P2 2旅游文学提出的三个依据5 3旅游文学定义的界定p6 4旅游文学的四个一般特征p9反映社会生活的片段性;浓郁的抒情性;强烈的美感性;丰富的知识性 5旅游文学三个方面的审美意义p20显示了人的自由;有利于发展人的个性;激励人的创造精神 6我国古代旅游文学发展的四个时期 7上述四个时期的代表作家(或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8上述四个时期的主要文学流派 (四)考核要求 1、旅游文学的提出与界定 识记旅游文学提出的三个依据 识记旅游文学的定义 2、旅游文学的一般特征 识记旅游文学的四个一般特征 3、旅游文学的审美意义 识记旅游文学具有的三个方面的审美意义 4、古代旅游文学发展述略 识记我国古代旅游文学发展的四个时期 ①夏商周至两汉为“孕育期”; ②魏晋南北朝为“形成期”; ③隋至元为“发展期”; ④明清为“兴盛期”。 识记我国古代旅游文学在上述每个时期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 ①我国古代旅游文学在孕育期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

旅游文学知识讲解

旅游文学

一、填空 1、我国当代诗人刘湛秋说:“中国文学有一半是旅游文学。” 2、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 3、有评论家认为汉代马第伯的《封禅仪记》是我国第一部游记散文。 4、清代方玉润称“开后世冶游艳诗之祖”的是《溱洧》。 5、文学史上第一首写景诗,也是旅游文学史上第一首纯然的旅游诗诗曹操的《观沧海》。 6、南朝有两位姓谢的同族诗人,分别被后人称为“大谢”和“小谢”。其中“大谢”是指谢灵运,曾做过永嘉太守,我们学过他的《登池上楼》,其中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名句。“小谢”是指谢朓,曾做过宣城太守,是李白最敬佩的诗人,他写过一首与南京有关的诗《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其中有“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的名句。 7、我国最早的一位大量写作山水旅游诗的作家是谢灵运,他的代表作是《登池上楼》。 8、韩愈的《山石》中所游的寺庙为洛城北惠林寺,是“三生石”故事的发生地。 9、“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出自苏轼《游金山寺》,高度概括了他十多年来的为官活动。 10、明代诗人高启诗“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是指南京市著名景点雨花台。 11、唐代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旅游诗的诗人是孟浩然。 12、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而且大量创作慢词,其词多歌咏都市风光,湖光胜景的著名词人是柳永。

13、被苏轼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王维。 14、“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是唐代诗人韩愈,描写桂林的水的诗句。 15、自称“一生好入名山”的诗人是李白。 16、因善写五言诗而被称作“五言长城”的诗人是刘长卿。 17、唐代科举考试最有名的一首应试诗诗《终南望余雪》,作者是祖咏。 18、“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和郑光祖,其中马致远有“曲状元”之称。 19、曾做过“太医院尹”的元代戏曲家是关汉卿。 20、建安时期的山水旅游文学的倡导者,首开宴游活动中临景作诗风气的是曹丕。 21、曹丕的《登城赋》代表了魏代旅游赋的最高成就。 22、苏轼的《前赤壁赋》中的赤壁在今湖北省黄冈县,而三国时赤壁大战的真正发生地在湖北省蒲圻县。 23、《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的第一篇,是作者旅游观的一个表述。永州,在今湖南省零陵县。 24、明代袁宏道是“公安派”的代表作家,文学创作强调“独抒性灵”,教材选入了他的《虎丘记》。 25、滕王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黄鹤楼在今湖北省武汉市,平山堂在今江苏省扬州市,醉翁亭在今安徽省滁州市。 26、楹联用于旅游大约在北宋,明初开始普及,清代达到鼎盛。 27、钟云舫的《江津临江楼联》长达1600余字,为“古今长联之最”,但被称为“古今第一长联”的是孙髯(翁)的《昆明滇池大观楼联》,180余字。

《文学概论》文学接受教案

文学接受 文学接受是文学活动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从艺术生产理论的角度看,它又与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消费密切相关。如果说在文学创造阶段作家是能动的主体,那么在文学接受阶段主体无疑是具有主动性的读者。文学接受者的素质、心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文学接受的过程与效果。同时,文学接受也应提升到文学批评的高度。 第一节文学的生产、传播、消费与接受 一、消费是文学活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文学消费是相对于文学生产、文学产品而言的。它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文化、审美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一项活动。有了文学消费,文学生产才实现了其对象化的目的,文学再生产才有可能与方向,整个文学活动过程才得以顺利运转。在社会化大生产与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文学消费”概念的提出与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学消费在文学活动链中的作用 社会化大生产主要是指物质生产,但也包括精神生产,如艺术生产、文学生产、这就是说,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文学生产之间不仅存在着一种类比关系,而且制约着物质生产的社会化大生产原理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于精神生产、文学生产。社会化大生产一般由生产者、产品、流通(分配)渠道、消费者等要素组合,由此形成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与此相应,文学

的整个社会过程也包括创作出版、发行传播与消费接受三个主要环节。文学生产是指作家观念形态的文学创作与出版家赋予其物质形态的复制出版,简言之即文学产品的生产,如文学书籍、报刊、电影拷贝、录像带、录音带、电脑光盘等等。文学流通领域包括发行网络、宣传手段与传播方式,它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沟通文学信息的桥梁,主要由作家、出版家通过文学作品正向传递给读者,但并不排斥读者意见与需求的逆向反馈。文学消费则由读者充当主角,它包括读者对文学产品不同角度与多种方式的占有、利用,主要指对作品的阅读、欣赏与接受。 文学从生产到传播再到消费直至接受,构成了环环相扣的文学活动的全部过程。其中文学消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深刻地体现在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之间对等、互动的辩证关系上。马克思在论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时曾指出:“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可是同时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媒介运动。生产媒介着消费,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但是消费也媒介着生产,因为正是消费替产品创造了主体,产品对这个主体才是产品。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一条铁路,如果没有通车、不被磨损、不被消费,它只是可能性的铁路,不是现实的铁路。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这样,生产就没有目的。”这一段话同样也适用于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没有文学生产,文学消费就没有了对象和前提而不复存在;反之,没有文学消费,文学生产也就丧失了目的与动力而无法实现。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是互为前提与手段、相互媒介与促进的关系。从艺术生产论的角度看,文学作品是产品或商品,作家是生产者,读者观众是消费者,文学创作是生产,文学阅读与欣赏是消费,

2017年4月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真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 课程代码:00530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 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结尾处叙写潘先生赞颂军阀这一细节所反映的是【】 A.小市民苟且偷安的心理 B.普通民众淳朴宽厚的秉性 C.小市民爱憎分明的立场 D.普通人坚韧顽强的生存力 A 解析:潘先生形象分析 (1)性格:刻画潘先生自私、卑琐的性格, 苟且偷安、逆来顺受的人生态度, 对其全部心思只在“四条性命,一个皮包” 的庸俗卑琐人生的批判, 体现了小市民、小知识分子灰色而卑琐人生的典型形象。 (2)形象意义:刻画潘先生的病态人生,

既是对潘先生自私卑琐人生的批判, 也是对军阀混战社会的批判。 2.小说《小城三月》中故事的叙述方式是 A.第三人称叙述 B.第一人称叙述 C.第二人称叙述 D.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叙述交织 B 3.小说《铸剑》叙事的核心线索是 A.黑衣人为眉间尺复仇 B.眉间尺为黑衣人复仇 C.眉间尺为父亲复仇 D.黑衣人为王复仇 C 4.最能体现郭沫若泛神论思想的诗篇是 A.《天狗》 B.《凤凰涅槃》 C.《天上的街市》 D.《静夜》 B 5.下列选项,出自诗歌《死水》的一组意象是 A.烂铁破铜铁罐 B.桃花菊花青荐 C.青蛙花蚊苍蝇 D.珍珠泥土青蛙 A 浙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第1页(共7页)

旅游文学审美

旅游文学审美 旅游文学语言是指旅游文学作品中所使用的、体现文学性与审美性的、独具特色的语言。旅游文学语言所呈现的世界是超越现实主客二分、达到物我同一的审美意象。旅游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表现在: 旅游文学语言的文化品格是创作主体的审美理想和人格精神的反映, 是作品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 旅游文学语言的诗性是指在诗情画意中达到的一种身与心游、物与神游的完美; 旅游文学语言的哲理化境是一种形象化的、情感性的哲思, 是一种较高级的审美境界。 旅游文学是旅游过程中主体旅游者对客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反映所作的文学描绘,即旅游者以文学形式吟咏、记述旅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着重描绘壮美河山、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社会风貌等方面的内容。它的种类甚多,有诗、词、曲、散文、赋、楹联、碑帖铭文、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等。在这些反映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作品中,以诗歌和游记为常见。有赞颂祖国大好河山的山水诗,有咏叹淳朴怡静的农家生活的田园诗,有描绘塞外大漠风光的边塞诗,还有历代文人登临览胜凭吊古迹时发思古之幽情的怀古诗。游记散文在我国源远流长,历代涌现出的名篇佳作甚多,有的写景抒情,富有诗情画意;有的议论、说理,耐人寻味;也有描述、议论、抒情熔为一炉,光彩夺目。不少著名的旅游文学作品使山川、名胜、古迹更加引人入胜,真是文以景传,景以文传,成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 我国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些资源以其固有特色吸引着旅游者。为帮助旅游主体对旅游客体有更多更深的了解,在观赏时激发起感情的波澜,产生丰富的联想,获得美的享受,就要借助旅游文学的有关知识和语言艺术魅力来满足旅游主体的审美需求,从而提高旅游活动的文化艺术水平。 旅游文学作品作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内在因素渗透到各类旅游资源之中,赋予诗情画意的自然美和人文品位。旅游文学语言的文化品格是创作主体的审美理想和人格精神的反映,是作品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旅游文学语言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凭借风光、风情、风物、风俗,以探求和透视传统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文化底蕴及人生真谛。作家的人格精神使山水富有灵性和魅力,使思想、形象和意蕴在旅游文学语言中达到浑然天成的境界。这种人格精神投射到旅游文学语言中,是一种生活理念、崇高信仰的发散,是人的情感、心志、气质的震荡与鸣响,这种精神内涵是支撑旅游文学语言文化品格的骨质。旅游文学语言的文化品格在字里行间弥散出来,这种文化味的流动和含纳体现着作者的精神气质和理性光辉。如:

导游汉语言文学知识

《导游汉语言文学知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号: 二、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 三、学时:72学时 四、学分:4学分 五、课程管理系部: 六、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专业必修课,主要介绍与导游工作相关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其中主要是现代汉语语法、修辞,古汉语诗词和楹联的基本知识,中国文学发展历程和旅游文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知识。使导游员能在导游工作中较为熟练地加以运用,以达到丰富导游讲解的文化内涵,增强导游语言表达的形象性、艺术性,提高导游工作的文化品位和服务档次之目的。 六、课程教学目标 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现代汉语语法、修辞,古汉语诗词和楹联的基本知识,中国文学发展历程和旅游文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高导游工作的文化品位和服务档次。 3.能力目标:能在导游工作中较为熟练地加以运用与导游工作相关的汉语言文学知识。 七、教学要求与内容 (一)汉字文化、汉语表达基本知识 教学要求: 1.了解:汉字文化基本知识。汉字的起源和性质、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导游工作中容易读错的字。 2.理解:汉语表达基本知识与导游语言能力。汉语表达与导游语言艺术、书面语表达与导游应用文写作。 3.掌握:导游词写作知识。 教学内容: 1. 汉字文化基本知识。 2. 汉语表达基本知识与导游语言能力。 3. 导游词写作知识。 (二)中国文学常识 教学要求: 1.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2.理解:中国近代文学常识。 3.掌握:中国现代文学常识。 教学内容: 1.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概要;中国古代文学作家作品选介。 2.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概要;中国近代文学作家作品选介。

旅游概论教案-旅游业

不断改善,景区人民的人均收入由开发前的70元跃升到1995 年 的1500元,增加了 21.4倍。他们说:“发展旅游业,农民 挣 大钱。” 4.敏感性:美国9.11事件 中国非典案例: “非典”对我国旅游业造成了重创。使旅游企业 普遍陷入困境。 4月下旬到5月,全国11615家旅行社总体上处于歇业状态; 8880家星级饭店的平均客房出租率不到20% ; 1062家A 级 旅游区(点)的游客接待数量和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0%以上; 中国 旅游车船协会的105家会员单位的接待人数和营运收入 同比下 降90%o 5.涉外性:自觉遵守外事纪律 四、旅游业的影响与作用 请学生举例 因为旅游而 学生讨论 教 学 过 程 作岗俭 3P 馬入規 湧客数曲少 l ?ffi ?KΛ4?tt< r ? n *?≡ ≡ ???r J^r ??< IBr 、 4?P3 ^25? VWHMT 巴 3F -?3% ■— 怎 Λ41 -2O n O BMHBHBMr H 來 19% *久利皿 √lg%?β≡≡≡ ?KJ -14?≡≡≡≡ 英PO □%■■■■? 加于丸-r ??≡ Z 厂、"9-11M M 击液美ISBH 游业首当具 他 ■QO % Ir 佈爱去詹追列重:犬描決的 乳回琛海” C*nn ?f κ?i ?≡v *??Φ

产生的就业 岗位 4^?-?q乔??天上而石正五_ —(中硏族⑥收入占(,册幻比儆C . 港絆糸必!因武貌计启 1.旅游业在社会劳动就业中的作用 (1)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必然能为社会提供许多直接就业岗位 (2)旅游业能为社会提供许多间接就业岗位 直接就业者和间接就业者的比例为1: 5 (3)对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我国来说,发展旅游业在解决劳动就业方面就更有现实意义了 请学生分析: 2.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与作用 一个景泰蓝(1)直接作用一一换取外汇,回笼货币 花瓶,美国游旅游创汇与传统商品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客到中国买①无形贸易。提供的是服务产品,不必付岀很多的物质产品, 不 和岀口到美需要消耗很多能源即可以创汇。 国在费用方②就地创汇。不受对方国家或地区贸易保护的限制。 而有何差别 ③创汇便利。旅游产品不必包装、保险和储运,也不必长期 等待对方付款和办理繁杂的进出口手续。 ④现汇收入。 ⑤汇率高,成本低。 如果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了市场上商品价格的总和时,就会岀现通货膨胀,产生货币贬值。 回笼货币的途径有:财政回笼,即通过征税回笼:信用回笼, 即吸收存款、收回贷款、发放国债等方式:商务回笼,即销

旅游文学作品欣赏试题3.

旅游文学试题(三)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诗经: 2.山海经: 3.旅游文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北魏郦道元的___是一本地理学名著,也是一本著名的散文集。 2、楹联起源于___时期。得到社会承认,在___时期。 3、五代后蜀主孟昶的“新年纳余庆,______”被认为是中国第一副楹联。 4、楹联作为旅游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大约开始于___时期,而___时期是楹联最繁荣时期. 5、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_____成为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 6、1917年,新文化运动举起_____的旗帜,提倡___,反对___,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7、一般认为真正的山水诗是在___时期形成的。 8、诗坛上人称“小李杜”的是___和___。 9、安徽宣城诗人___,诗歌造诣极深,他的山水诗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与山东莱阳诗人宋琬齐名,时称“南施北宋”。 10、“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最初描写安徽风光的诗人是__。 A.谢灵运 B.谢朓 C.李白 D.岛云 2、“客悲不自己,江上望归舟”(《慈姥矶》)出自以下哪位诗人之手?___。 A.姜夔 B.王安石 C.何逊 D.杜牧 3、“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乘月明归”(《池州翠微楼》)是__的作品? A.王安石 B.岳飞 C.方回 D.白居易 4、宋代与梅尧臣齐名,号称“苏梅”的诗人是___。 A.苏轼 B.苏辙 C.苏洵 D.苏舜钦 5、“不作人间字,长留天上文”(《雁字》)的作者是安徽怀宁诗人___。 A.潘奕书 B.吴山 C.施闰章 D.陈世熔 6、_____时期是散文发展第一个空前繁荣时期。 A.春秋 B.秦汉 C.南北朝 D.唐宋 7、“黟山”一词最早见于___。 A.《汉书》 B.《世说新语》 C.《史记》 D.《水经注》 8、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属于以下哪种体裁? A.山水记 B.游记 C.杂记 D.亭台记 9、游记成熟于___时期。 A.唐代 B.宋代 C.南北朝 D.明代 10、“此地有崇山峻岭,斯人如修竹幽兰”属于哪种楹联? A.春联 B.居家楹联 C.门联 D.书院楹联 11、“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属于哪种楹联? A.春联 B.名胜古迹联 C.庙宇楹联 D.书院楹联 12、“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中的“翁”指哪位?

中国古代旅游文学作品选读》模拟试题

中国古代旅游文学作品选读》模拟试题 一、填空: 1、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2、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 3、被称为中国山水诗的创始人。 4、《水经注》是北魏时期一部地理巨著,具有较高文学价值,作者是 5、“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作者是 6、《袁家渴记》作者是 7.潮两岸阔,风一帆悬。 8、映阶碧草春色,隔叶黄鹂好音。 9、山重水复疑无路, 10、“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作者是 11.“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句话出自于 12.“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作者是 13.《游褒禅山》的作者是 二、选择题 1、中国最早描写大海的诗人是: A、谢灵运 B、曹植 C、曹操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描写的中国古代名楼是: A、黄鹤楼 B、滕王阁 C、岳阳楼 3、柳永的《望海潮》描写的是的城市为: A、扬州 B、杭州 C、南京 4、“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作者是: A、常建 B、王维 C、李白 5、作为中国旅游文学特有的题材的是: A、诗歌 B、对联 C、游记散文 6、“池塘生春草”这句诗的下句为: A、澄江静如练 B、江春入旧年 C、园柳变鸣禽 7、“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此句出自: A、《与宋元思书》 B、《滕王阁序》 C、《前赤壁赋》 8、《游黄山日记》的作者是: A、陆游 B、袁宏道 C、徐弘祖 9、〔越调?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 A、关汉卿 B、马致远 C、张可久 10、《湖心亭看雪》的作者是: A、朱尊彝 B、姚鼐 C、张岱 11、《过香积寺》中“过”的意思是: A、经过 B、访问 C、路过 12、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这首诗标题中“值”的意思是: A、值得 B、算得 C、遇见 13、“山石荦确行径微”中“荦”的发音是: A、mou B、mu C、luo

中国旅游文化-教案

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旅游文化概论》课程教案 五、考核方式 考核的方式:考查(其中平时成绩占40%)

六、具体教学内容设计 第一章绪 论 一、教学目的:在初步掌握旅游和文化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明确旅游活动是一种文化活动的本质特征,从而认识旅游和文化互相依存关系和提高旅游者文化素养的重要意义。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旅游文化概述 一、文化与旅游文化释义 二、旅游文化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中国旅游文化的特征 一、旅游文化的特征 二、中国旅游文化的特征 第三节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 一、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旅游文化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重点难点:中国旅游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四、学时分配:4学时 五、授课方式与手段:课堂多媒体教学 六、参考书目: ?(1)柳诒微编著.中国文化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8 ?(2)向仍旦编.中国古代文化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3)沈祖祥主编.旅游文化概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4)甄尽忠主编.中国旅游文化.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5)余秋雨著.文化苦旅.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 七、思考讨论题: 1.什么是文化?如何理解文化的含义? 2.什么是旅游文化?如何理解旅游文化以及中国旅游文化的特征? 3.如何分析旅游文化的构成体系?理解旅游文化的构成对从事旅游工作有什么现实意义? 4.文化在旅游业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

5.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什么关系? 第二章旅游山水文 化 一、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山水景观的审美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及科学价值,提高山水审美意识和鉴赏水平。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山水文化概述 一、山水与文化 二、山水文化的形成 第二节山水景观的文化意蕴 一、山水文化内涵 二、山水审美意识 三、山水审美形态 四、山水欣赏角度 第三节山水景观的旅游价值 一、山地景观 二、水体景观 三、森林景观 四、大漠景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国山水文化的审美价值及鉴赏方法难点:中国传统山水审美意识及形态 四、学时分配:4学时 五、授课方式与手段:课堂多媒体教学 六、参考书目: 《中国山水文化》.陈水云.武汉大学出版社,武汉,2001 《人文地理学》.陈慧琳主编.科学出版社,北京,2001. 七、思考讨论题: 思考讨论题: 1.什么是山水景观? 2.如何理解山水景观的文化内涵? 3.中国人的山水审美意识经历了哪些重要发展阶段,各阶段具有什么特色?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201910真题(含解析)

2019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试试题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晨报副刊》以连载的形式刊出的鲁迅小说是 A.《阿Q正传》 B.《铸剑》 C.《彷徨》 D.《狂人日记》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阿Q正传》以连载的形式发表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的《晨报副刊》,小说成功塑造了阿Q这一艺术典型。P25 2.下列各项,关于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表述正确的是 A.最早表现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具有共同命运的小说 B.最早表现女性冲出家庭,实现婚姻自由的小说 C.最早表现留学生活的小说 D.最早表现北京市民日常生活的小说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春风沉醉的晚上》写于1923年,是最早表现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具有共同命运的小说。小说里的“我”和女工人陈二妹同住在贫民窟里,两人由相识、猜疑最后走向相互了解相互同情。P34 3.小说《萧萧》描述的生活场景所在地城是 A.东北农村 B.江南农村 C.湘西农村 D.广州郊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萧萧》写于1929年,表现的是湖南湘西农村的生活场景。小说塑造了萧萧这一悲剧的形象。P52 4.小说《春蚕》揭示造成农村经济崩溃的根本原因是 A.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榨和盘剥 B.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压垮民族工业经济 C.民族资本家对农村自有经济的破坏 D.农民自身的懒惰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春蚕》反映了“一·二八”战争后江南农村经济凋敝、农民貧困化的现实,形象地揭示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压垮民族工业经济,是造成农村经济崩渍的根本原因。P65 5.被茅盾称赞为“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的作家是 A.废名 B.路翎 C.台静农 D.叶圣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茅盾曾称赞叶圣陶:“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借助人物自身动作和心理过程,在冷静的描写中寄寓着讽刺、批判的含义,这是小说的另一艺术特色。P44 6.小说《断魂枪》中,王三胜的性格特征是 A.固步自封,偏执狭隘 B.豪爽磊落,与时俱进 C.争强好胜,目光短浅 D.老成持重,处事周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王三胜是沙子龙的大徒弟,性格外露,争强好胜,是其性格的主要特征。他对武艺没有超功利的追求,只是拿武艺混饭吃,当武艺“被狂风吹走了”之后,他便在土地庙拉开了场子,练起了武艺,但不白练。他对沙子龙由崇拜、吹嘘到后来的贬低、蔑视,目的都是为了自己。对沙子龙前后态度的变化中表现了他们肤浅短视的一面。P86 7.小说《小城三月》中翠姨的性格特征是

旅游文学作品欣赏

旅游文学作品欣赏 班级:___姓名:___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______》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者记录有关孔子言行的著作。 2.《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___的形象,把丰富的想象之情和壮美的自然之景有机的结合起来。 3.《登鹳雀楼》是历代被传诵的___名篇。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作者山水行旅中的名篇,也是一首___诗。 5.在《山居秋暝》中写山间夜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把自己孤寂的情绪与大漠奇特壮丽的自然景象融合起来,写得境界阔大,气势雄浑,充满诗情画意。这首诗是《______》。 7.《望庐山瀑布》是一首纪游___诗。 8.《______》全诗突破格律,不事雕琢,起伏波澜,一片神行,被推为黄鹤楼的绝唱。 9.在《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

_。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勇登绝顶、俯视一切的心胸气魄,成为鼓舞人们攀登自然高峰和生命高峰的千古绝句。 10.《______》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1.在《赏牡丹》中,芙蕖也称为______。 12.描绘西湖早春景色的名篇是《_________》。 13.《山行》描绘了一幅动人的______图。 二.按原文填空。(每空2分,共26分) 1.白日依山尽,_________。_________,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 2.大漠孤烟直,_________。《使至塞上》 3.日照香炉生紫烟,_________。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___。《望庐山瀑布》 4.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望天门山》 5.会当凌绝顶,_________。《望岳》 6.两个黄鹂鸣翠柳,_________。《绝句四首(其三)》 7.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滁州西涧》 8.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姑苏城外寒山寺,_________。《枫桥夜泊》 9.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钱塘湖春行》 10.夕阳无限好,_________。《乐游园》

旅游文学各章知识结构

《旅游文学作品选读》各章知识结构 第一章:旅游文学的审美意义 一、中国传统审美趣味与旅游 1、自然为美的道家美学思想 2、“中和”为美的儒家美学思想 3、空灵为美的禅宗美学思想 二、西方审美文化要点与旅游 毕达哥拉斯学派:美是和谐。 赫拉克利特学派::美产生于对立面的斗争。 柏拉图:美是善。 直觉论:克罗齐、闵斯特伯格、叔本华等。 移情论:菲舍尔和李普斯。 内模仿:格罗斯。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和荣格。 格式塔学派:阿恩海姆。 心理距离说:爱德华·布洛。 接受美学:.姚斯、伊泽尔。 三、旅游文学作品与旅游审美 自然之美主要表现于形象美、色彩美、形态美、声音美、嗅觉美、移情美等六个方面。第二章:旅游文学的孕育――先秦时代 一、先秦旅游文学的孕育与萌芽 《尚书?皋陶谟》书中关于“尧之子丹朱好游失德”之论述,为旅游最早的记录。 《庄子·秋水篇》 《诗经·王风·黍离》 《诗经·小雅·采薇》 二、先秦旅游文学与节事民俗文化

《诗经?郑风?溱洧》表现了先秦时重要的民俗――上巳节; 三、先秦旅游文学作品选读: 诗经《溱洧》等讲读 第三章:旅游文学的形成――魏晋南朝时代(3课时) 一、魏晋玄学对山水诗文的影响 竹林七贤士 二、魏晋旅游文学作品选读: 曹操、陶渊明等 三、南朝旅游文学作品选读: 谢灵运、谢眺等 第四章:旅游文学的发展――唐宋时代(6课时) 一、唐代旅游文学及其作品选读 1、踏歌民俗与节事文化 李白《赠汪伦》 刘禹锡《竹枝词》 踏歌在日本的流传与嬗变 2、山水田园诗歌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李白:《山中问答》、《望天门山》、《独坐敬亭山》 杜甫:《望岳》、《后游》 韩愈:《山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王维:王维的诗与禅。《竹里馆》、《鹿柴》、《辛夷坞》 孟浩然:山水诗的意境。《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宿建德江》、《晚泊浔阳望庐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韦应物:《滁州西涧》

中国旅游名胜

中国旅游与名胜介绍 ——关于旅游的知识和中国一些名胜介绍我一直都很喜欢旅游,也很向往能四处旅游,因而我选择了这门选修课——《中国旅游名胜介绍》。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 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大致知道了旅游是指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所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旅游的特点有:空间上——异地性,时间上——暂时性。后来我又在网上查了一下,还有审美性和能流动性。实质上旅游就是一种动与静或者说是行与游相结合的活动。旅游的本质属性有:1、旅游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2、旅游具有文化性质。3、旅游具有多元系统。4、旅游是非物质实体形象。 5、旅游因运动而存在。 旅游有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即是这六要素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 一吃:这是首要的,只有吃得好,才能游得好。但在目前的旅游环境下,出于旅行社的低价竞争和绝大多数游客贪图旅游价格便宜的现实,旅游团队餐只能保证游客吃的饱而已,想要旅游团队餐吃的好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想要旅游团队餐吃的好,只能是游客增加旅游费用的支出,提高旅游团队餐的标准,标准越高,档次越高,响应的卫生条件越好。所以在旅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1、适当的改变自己饮食习惯,注意荤素搭配、多食水果。2、各地名吃一定要品,但量不可太大,注意消化能力。3、各地都有风味小吃,特产瓜果,大家

吃时勿忘考虑服不服水土问题。 二住:住宿宾馆不需要太贵,因为出来主要是旅游,而不是睡觉,所以干净、舒适即可。另外还要注意:1、只有睡眠充足,才能确保第二天旅游时精力充沛。2、进入房间先检查房间的设施和所配物品是否齐全和正常,发现问题立即与总台联系。3、如果因换环境不能入睡,睡前洗个热水澡会有助睡眠。4、床具要干净,洗梳用品自带,尽可能不要用宾馆提供的毛巾牙刷等洗梳用品。 三行:选择游览目的地,一定要注意该处进得去,也出得来。特别注意:1、不要脱离团队单独行动。2、乘交通工具应注意安全并记住旅游车的号牌颜色及集合的时间地点等。3、所到处宜购买一份当地地图,记住路途一些标志性的建筑等以防迷路。 四游:游是核心,一定要同导游配合好,这样方可领略到更多乐趣和知识。还应该注意:1、去游览景点之前,找些有关介绍读一读,把读书和游览结合起来,会提高旅游档次。2、因旅游交通费是主要开支,为此,最好能将目的地附近的景点顺便一游。3、不要只游览,也顺便考察一下当地和自己行业有关的状况,则可能会受到启发,使旅游具有更大意义。4、紧跟团队,注意守时。 五购:异地他乡购些物品是乐趣,但应注意:1、购当地独有的。 2、购当地非常便宜的,可以节省旅游费用的开支。 3、小摊小贩兜售的物品多为假冒伪劣商品,应尽可能远离。 4、千万别购太重的物品,防止行李超重。 六娱:娱乐乃人之常情,但注意:1、不要入迷,适可而止。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