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业园产业园区大数据信息化解决方案

智慧工业园产业园区大数据信息化解决方案
智慧工业园产业园区大数据信息化解决方案

智慧产业园信息化大数据平台

整体集成方案

北京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X月

目录

第1章项目概况 (6)

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6)

1.1.1 信息化现状 (7)

1.1.2 经营管理能力 (9)

1.2 项目单位财务状况 (9)

第2章项目的基本情况 (10)

2.1 建设背景 (10)

2.2 建设目标 (10)

2.2.1 总体建设目标 (10)

2.2.2 分步建设目标 (11)

第3章设计方案 (13)

3.1 系统技术模型 (13)

3.2 基础通信网络的规划 (13)

3.2.1 管道及光纤网 (14)

3.2.2 IP承载网 (14)

3.2.3 网络系统设计 (16)

3.3 中心数据机房 (24)

3.3.1 设计原则 (25)

3.3.2 技术标准 (27)

3.3.3 工程范围 (28)

3.3.4 工程简介 (29)

3.3.5 方案描述 (29)

3.3.6 对土建结构方面的要求 (30)

3.3.7 机房动力配电保障系统 (31)

3.3.8 机房照明配电系统 (32)

3.3.9 接地系统 (32)

3.3.10 综合布线(另行规划) (33)

3.3.11 防雷工程 (33)

3.3.12 机房设备监控系统 (34)

3.3.13 门禁系统 (35)

3.3.14 建筑部分详细设计 (35)

3.3.15 电器部分详细设计 (39)

3.4 云平台建设 (42)

3.4.1 网络架构图 (43)

3.4.2 云平台引入的必要性分析 (43)

3.4.3 带来的好处 (45)

3.4.4 方案说明 (46)

3.4.5 效益分析 (48)

3.4.6 虚拟架构示意图 (50)

3.5 门户建设 (50)

3.5.1 园区统一门户建设的必要性 (50)

3.5.2 园区统一门户的特点 (51)

3.6 电子商务平台系统 (53)

3.6.1 整体安全程序解决方案 (55)

3.6.2 系统需求 (57)

3.6.3 平台后台功能 (58)

3.6.4 店铺后台功能 (93)

3.7 OA系统建设 (107)

3.7.1 建设目标 (107)

3.7.2 公文签批及审阅协同管理 (109)

3.7.3 日常管理 (113)

3.7.4 文档管理与共享 (117)

3.7.5 公共信息管理 (120)

3.7.6 个人办公 (124)

3.7.7 资产管理 (127)

3.7.8 人力资源管理 (130)

3.7.9 劳资管理 (135)

3.7.10 计划管理 (137)

3.7.11 系统管理 (140)

3.8 多媒体展示系统 (144)

3.8.1 电子沙盘 (145)

3.8.2 弧形大屏幕 (149)

3.9 GPS/GIS地理信息应用 (155)

3.10 智能一卡通系统 (158)

3.10.1 系统功能概述 (158)

3.10.2 系统基本功能及特点 (158)

3.10.3 设计目标及原则 (160)

3.10.4 系统的构成与设计 (161)

3.10.5 主要功能及性能 (162)

3.10.6 一卡通子系统 (167)

3.10.7 访客管理系统 (182)

3.10.8 系统特点 (192)

3.10.9 使用后的效益 (197)

3.11 紧急广播及背景音乐系统(PA) (198)

3.11.1 概述 (198)

3.11.2 工程系统功能说明 (199)

3.11.3 设计依据 (203)

3.11.4 需求分析 (203)

3.11.5 系统组成和功能 (204)

3.11.6 系统设备介绍 (206)

3.11.7 设备简介 (208)

3.12 电子媒体信息发布系统(DMS) (219)

3.12.1 大屏幕信息显示系统 (219)

3.12.2 无线LED信息发布系统 (227)

3.13 系统集成 (231)

3.13.1 集成建设总体原则 (231)

3.13.2 本期集成项目集成规划思路 (244)

3.13.4 项目质量服务体系 (260)

3.13.5 项目服务承诺 (267)

第4章施工组织设计 (272)

4.1 项目概述 (272)

4.2 项目设计依据 (273)

4.3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277)

4.4 工程实施组织计划 (278)

4.4.1 工程进度安排 (278)

4.4.2 项目管理机构的组建 (279)

4.4.3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280)

4.4.4 项目管理机制 (285)

4.4.5 施工项目的高效运作机制 (285)

4.4.6 保证施工项目高效运作的措施 (286)

4.4.7 工程施工准备 (287)

4.4.8 材料组织与管理 (290)

4.5 工程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 (290)

4.5.1 组织工作管理 (291)

4.5.2 进度控制管理 (291)

4.5.3 项目实施管理 (291)

4.5.4 风险管理 (292)

4.5.5 质量控制管理 (292)

4.5.6 项目文档管理 (293)

4.5.7 施工部署及组织管理 (293)

4.5.8 质量检验及不合格品的控制 (303)

4.6 施工安全保护措施 (305)

4.6.1 安全目标 (305)

4.6.2 项目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 (305)

4.6.3 安全保证计划 (308)

4.6.4 安全教育措施 (309)

4.6.5 特种作业人员上岗 (310)

4.6.6 机器设备安全防护 (310)

4.6.7 施工人员安全防护 (310)

4.6.8 安全标志牌 (311)

4.6.9 安全检查及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的处理 (311)

4.6.10 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312)

4.6.11 防火措施 (315)

4.7 文明施工与环保措施 (317)

4.7.1 文明施工 (317)

4.7.2 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321)

4.7.3 环保措施 (322)

4.7.4 绿色施工保证措施 (322)

4.8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323)

4.8.1 进度要求 (323)

4.8.2 工期要求 (323)

4.8.4 确保工期的措施 (327)

4.9 施工中协调配合 (337)

4.9.1 配合管理的内容 (337)

4.9.2 工程配合管理 (340)

4.9.3 总包配合管理承诺 (342)

4.9.4 分包管理承诺 (343)

4.9.5 各系统施工工序之间的协调和时间表 (344)

4.10 成品保护措施 (345)

4.10.1 成品保护责任及管理措施 (345)

4.10.2 原材料保护措施 (345)

4.10.3 施工前成品保护准备工作 (346)

4.10.4 安装工程主要工序成品保护措施 (346)

4.10.5 成品保护措施制度 (348)

4.11 施工设计方案 (350)

4.11.1 综合布线系统 (350)

4.11.2 IPTV系统 (384)

4.11.3 多媒体发布系统 (402)

4.11.4 会议系统 (416)

4.11.5 楼宇自控系统 (423)

4.11.6 门禁系统 (437)

4.11.7 视频监控系统 (447)

4.11.8 无线对讲系统 (471)

4.11.9 智能照明系统 (478)

4.12 售后服务方案 (491)

4.12.1 试运行及质保 (491)

4.12.2 保修期外的服务方案 (491)

4.12.3 售后服务方案 (494)

4.12.4 售后服务承诺 (497)

4.13 培训方案 (503)

4.13.1 培训总则 (503)

4.13.2 培训目的 (504)

4.13.3 培训方式 (504)

4.13.4 培训地点 (505)

4.13.5 培训课程 (505)

4.13.6 培训资料 (506)

4.13.7 培训考核 (506)

4.13.8 培训效果评估 (507)

4.14 后附表格 (510)

4.14.1 附表一:拟投入本分包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510)

4.14.2 附表二:拟配备本分包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516)

4.14.3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519)

第1章项目概况

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XX工业园区成立于2016年,当时的名称是“XX市东北郊经济新区”,2012年原XX地委、行署成立了“XX工业园区领导小组”,下设管委会,同XX市东北郊经济新区管委会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园区是国家首批批准的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和乡镇企业示范区。2017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通过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部委审核为省级开发区,公告名称为“甘肃XX工业园区”。2017年以后,市、区政府为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园区功能,先后在兔儿坝滩和西洞滩规划建设了循环经济示范园和冶金建材产业园,并纳入XX工业园区统一管理,形成了“一区三园”的发展格局,规划总面积达到73.27平方公里。2017年园区委托兰州大学城建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XX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并委托西北师大完成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为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和扩区升级奠定了基础。

XX工业园区管委会为正县级建制,在编干部职工48人。管委会内设党政办公室、项目引进部、土地规划建设部、农村工作部、财政分局和城管大队6个正科级职能机构,下属(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管理办公室和园林资源管护站两个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直管下安村、东泉村和张家庄社“两村一社”,创办有XX市万盛投资开发建设公司、万盛房地产开发公司、万盛信用担保公司和万盛物业管理公司四个实体机构。辖区内现有学校20所,医疗机构13个,省属驻张科研单位4家,政府机关单位10家,常住人口3.5万人。至2017年底,XX工业园区共有各类企

业452户,其中个体工商企业372户、工业企业80户(电力能源2户、冶金冶炼3户、生物化工12户、轻工食品31户,建筑建材32户),企业从业人员达18298人。至2015年底,各类企业完成总产值50.75亿元,同比增长28.9%;完成增加值15.93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完成工业产值30.16亿元,同比增长35.6%;完成工业增加值12.41亿元,同比增长33.8%;实现销售收入43.44亿元,同比增长28.8%;完成利润总额2.55亿元,同比增长30%;完成税金2.32亿元,同比增长27.8%。

1.1.1信息化现状

XX工业园区目前由生态科技产业园、循环经济示范园、冶金建材产业园“一区三园”构成,规划总面积73.27平方公里。

生态科技产业园即原来的东北郊经济新区,位于城区东北郊,规划面积23.5平方公里,经国家发改委审核保留面积7.6平方公里。2015年委托长安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总体规划,并通过市政府审批,2017年完成了园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取得了省环保局批复。2018年根据新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协调市规划局对园区规划进行了修编完善,委托西北师大完成了国批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园区以发展高科技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主要布局一类工业项目。已建成中小企业创业园标准化厂房1万平方米,并配套建设“四纵六横”城市二级标准道路11条32公里,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等设施条件基本配套,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又规划建设了中小企业创业园二期,并修建完成了2.4公里主干道路及地下供、排水和通讯管网和绿化工作。现已有昆仑公司、中种集团、甘绿集团、正大公司、华瑞麦芽、雪源啤酒原

料、兄弟麦芽、博亚饲料、金鼎包装、大弓农化等骨干企业入驻园区。循环经济示范园位于城区以北16公里的兔儿坝滩上,规划面积36.01平方公里。委托兰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总体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委托兰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编制的产业发展规划已提交成果。至目前,已建成“二纵五横”道路7条19公里,构筑防洪设施3公里。架设供电线路8公里、安装变压器4台,新打、改造机井4眼,建成幅宽100米、长2.6公里防风林带一条,栽植各类树木32万多株,绿化面积1088亩,敷设绿化灌溉管网39公里,基本实现了“五通一平”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园区主要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布局二、三类工业项目,重点培育电力能源、煤化工、钨钼冶金新材料等产业。目前,已有XX火电一期、辰旭生物科技3万吨谷氨酸、钧方建材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西龙热电生物质发电、中能煤业90万吨洗精煤5个项目落户园区。

冶金建材产业园位于城区西南24公里的西洞滩上,规划面积13.76平方公里,已委托兰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总体规划。现已建成通向市区公路16公里,建成110千伏变电站1座,并配套完成了2.6公里主干道路的绿化任务,共栽植各类苗木3.1万多株,修建引水泵站1座,埋设灌溉管网5.2公里。园区主要依托丰富的电力、矿产资源,围绕资源转化利用,重点发展矿产加工、冶金冶炼、新型环保建材产业,主要布局二、三类工业项目。目前已有巨龙铁合金公司和巨龙建材公司2户企业入驻段。

1.1.2经营管理能力

园区管委会具有较好的经营管理水平、良好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和较好的经营业绩,具备承担国家高技术项目所需的技术开发能力和资金筹措、工程建设组织管理能力,具备了项目实施的经营管理服务条件。1.2项目单位财务状况

XX工业园区已基本形成了以XX火电为主的电力能源,以有色金属公司、巨龙铁合金等企业为主的冶金冶炼,以甘绿集团、华瑞麦芽、中种集团等企业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以昆仑生化、辰旭生物等企业为主的生物化工,以巨龙建材、利达建材等企业为主的建筑建材五大支柱产业,成为全区工业增长的重要支撑和主导力量。至2017年6月份,园区企业共完成生产总值29.98亿元,占年计划55.73亿元的53.8%,同比增长26.3%;其中完成工业总产值33.78亿元,占年计划62.21亿元的54.3%,同比增长28.9%;完成工业增加值13.03亿元,占年计划24.13亿元的54%,同比增长29%;实现税金1.61亿元,占年计划3.01亿元的53.5%,同比增长26%;工业经济基本保持了平稳较快运行的态势。

第2章项目的基本情况

2.1建设背景

工业园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产物。工业园为科学配置土地资源、合理调整经济布局、有效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导产业集聚、全面提升产业能级发挥了重要作用,日益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随着国家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园及园区内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也不断在加强,越来越多的信息以数字化的形态呈现。

目前国内建设成功的工业园都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手段,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模式,汇集多方面的力量和资源,搭建面向工业园和入园企业的高水平信息化服务平台。园区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将进一步增强政府、园区、企业的联系,改善园区的管理,提升园区、园区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2.2建设目标

2.2.1总体建设目标

工业园区信息化的建设目标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工业,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方式系统化、营销手段电子化等,为园区企业提供专业、绿色、长期稳健的信息化服务。

工业企业信息化从发展程度看,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是利用计算机实现对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的自动控制,实力相对较弱的企业在领料、分料。库存、销售、成本核算等单项工作要实现计算机管理。第二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系统化,实现各单项工作的联网通信,

建成较为完善的内部局域网,对外发布有关企业信息。第三是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

该工业园信息化建设方案将大力推进XX工业园内部网络的建设,实现内部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一体化管理;同时进一步向外延伸,与大的电子商务平台联接,重组企业管理流程,从而最终实现企业间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畅通。

科技创新是科学发展的能源,是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在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本身就意味着效率、节约和环保,而移动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还将极大地提升“两型社会”建设的附加价值。结合既有的科技资源优势,在传统工业的历史基础上通过工业园区信息化的创新,可以使科技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重点在工业层面上展开,实现制造业的全面信息化。工业园区信息化的建设可以带动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以园拓业、以业兴城,使其成为高新技术的新引擎、产业升级的新高地和城镇发展的新园区。

2.2.2分步建设目标

考虑工业园建设是一个长远工程,建议分阶段进行建设:

第一阶段:围绕创业大厦建设,进行信息化整体规划与第一阶段建设。

1、创业大厦信息化展厅;

2、创业大厦智能弱电系统;

1)应急广播及背景音乐

2)一卡通智能管理系统

3)电子媒体信息发布系统

3、电子商务系统初步搭建

4、中心数据机房建设

5、信息化基础网络

1)云平台

2)OA及信息化系统

3)园区统一门户系统

第二阶段:信息化系统完善及丰富。

1、GIS及三维园区管理系统搭建;

2、信息化基础网络完善;

3、一卡通智能管理系统扩展到园区各企业;

4、信息系统应用深度挖掘拓展;

第三阶段:完成园区全面信息化建设,实现智能园区总体目标。

第3章设计方案

3.1系统技术模型

工业园区信息化规划方案是通过多个专业系统集成而成,总体架构比较复杂,采取层次化和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在总体架构上划分为五个层次:网络通信平台、公共业务数据中心、公共服务服务中心、综合应用中心。如下图所示:

在网络通信平台上,采用中国电信提供的有线/无线接入,对园区进行无缝覆盖;业务数据提供统一的基础数据,包括园区的地理信息、规划信息、相关政策法规、流程制度的基础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统一的门户系统、可登录展示平安园区的视频监控、一卡通等智能物业管理、物流管理;综合应用提供园区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企业网络办公应用等。

3.2基础通信网络的规划

工业园通信网络基础网络设施应该包括覆盖全区的光纤网、无线宽带网、数据中心机房等组成,这些基础设施是工业园信息化发展的必要基

础与条件,也是公用信息应用平台的共同承载网络。

3.2.1管道及光纤网

光纤网是工业园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网络设施,没有完善的地面光纤网支持,无法建立各种信息化应用系统。因此一个可以伴随工业园区建设延伸的光纤网不但是“无线园区”也是园区信息化建设的网络基础。由于工业园地域面积较大,而且尚处于开发建设期,建议分期逐步完成。针对工业园信息化的业务需求,光纤通信网络一般采用两层架构:接入层和骨干层,接入层主要负责业务的接入;骨干层把从接入层汇聚上来的业务进行合理的疏导和调度。原则上核心层采用48芯光缆,接入采用12芯光缆接入;视频监控点每个摄像头考虑2芯接入。路由的选择原则:光纤网核心汇聚层光缆路由选用主干道路,稳定性高,光缆线路应选择安全、稳定、可靠的路由。在工业园区内的光电缆分布,可通过园区内规划的通信管道进行敷设。充分利用现有的链路资源能为工业园光纤网提供便利的接入资源,能有效的避免重复建设,节省社会资源。

3.2.2IP承载网

依托光纤网建设IP承载网,支撑无线宽带网与统一通信平台,各种信息化应用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组网,配置高端路由和交换设备,满足整个网络未来五年以上的业务需求, 实现工业园区办公网络“统一出口、统一安全策略、统一管理”的目标,这样的设计思路能够对网络的流量进行控制和过虑,节省基础资源投入,提高工作效率。IP承载网采用高性能高带宽网络,连接相关园区政府机构与企业,对上通过XX电信分公司城域网,确保数据、语音、图像的信息流的畅通,网络建设将以全

千兆数据网络进行设计,并在关键连接处采用万兆链路。可以为园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IP网,实现信息快速交互,节省人力等资源投入,提高通信效率。

(1)总体网络设计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整个应急平台支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作为整个系统统一的网络承载平台,很多其他的业务的运行都将建立在计算机网络上,如监控图像传送、IP电话、视频会议、系统间的数据传递等等。因此,它的建设直接影响到整个应急联动平台体系是否能够正常、稳定和高效运转。

(2)方案特点

双核心实现全网可靠运行,全千兆网络满足监控、存储、数据和语音的线性传输。服务器区按内外网进行区分,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来划分不

同的VLAN。外网出口的防火墙支持SSL VPN功能,可让出差人员通过外网连接,实时查询内部数据。

3.2.3网络系统设计

建议:主干采用1000M以太网,100M到桌面,网络中心核心层交换机应采用具有三层路由的机箱式交换机,并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可以进行VLAN的划分与管理。在网络中心机房设置一台外网中心交换机和一台内网中心交换机,在分设备间配置二级交换机,构建中心交换机与分支交换机间的千兆高速主干链路,信息系统应用服务器与中心交换机之间亦采用千兆连接保证系统数据交互的带宽要求,在链路允许的情况下设计核心交换机与分布交换机之间的双冗余通讯链路,以保证网络的高可靠性。

产品选择和介绍

作为全球IP网络市场领导厂商,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简称H3C),致力于IP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及服务。2011财年H3C年销售额14.6亿美元,在国内30个省市区设有分支机构。目前公司有员工5000人,其中研发人员占55%。

H3C每年将销售额的15%以上用于研发投入,在中国的北京和杭州都设有研发机构,并设有可靠性试验室以及产品鉴定测试中心。截至2011年10月,H3C已申请专利超过3400件,其中发明专利占85%,在中国通信企业中位居前三。 H3C已参与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及IETF, SMTA, SPC,PCI-SIG, Wi-Fi, USB, SNIA, VCCI等国际标准组织。

H3C始终聚焦IP技术领域创新进步,以覆盖IP网络、IP安全和IP管

理的产品线为积累形成以下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和基础网络解决方案为核心的新一代互联网解决方案,并迅速得到广泛应用,占领了IT 发展潮流的制高点。2011年,H3C在云计算、数据中心、广域骨干网等高端市场取得巨大进展,赢得众多高端客户的亲睐,在运营商数据中心和城域网取得突破,取得渠道和客户的广泛信赖与认可。

在信息中心机房我们选择H3C 7500E系列千兆核心路由交换机,在汇聚交换机方面我们选择H3C 3600E系列智能弹性交换机,与中心连接。核心交换机--- H3C S7500E系列高端多业务路由交换机

H3C S7500E系列产品是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3C公司)面向融合业务网络的高端多业务路由交换机,该产品基于H3C自主知识产权的Comware V5操作系统,以IRF2(Intelligent Resilient Framework 2,第二代智能弹性架构)技术为系统基石的虚拟化软件系统,进一步融合MPLS VPN、IPv6、网络安全、无线、无源光网络等多种网络业务,提供不间断转发、不间断升级、优雅重启、环网保护等多种高可靠技术,在提高用户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了网络最大正常运行时间,从而降低了客户的总拥有成本(TCO)。H3C S7500E符合“限制电子设备有害物质标准(RoHS)”,是绿色环保的路由交换机。

H3C S7500E系列包括S7510E(12槽)、S7506E(8槽)、S7506E-V(垂直8槽)、H3C S7506E-S(8槽)、S7503E(5槽)、7503E-S(3槽)和S7502E(4槽)7款产品,除了7503E-S所有产品均支持冗余主控。H3C S7500E可广泛应用于城域网、数据中心、园区网核心和汇聚等多种网络环境,为用户提供了有线无线一体化、有源无源一体化的行业解决方

案。

基于IRF2(第二代智能弹性架构)技术的虚拟化架构

H3C S7500E面向数据中心技术的演进,推出了IRF2为代表的软件虚拟化技术,提供多台主机的协同工作、统一管理和不间断维护功能;IRF2不仅成为数据中心交换设备高性能、虚拟化的关键技术,而且对于传统企业网应用,IRF2所提供的高可靠性和无缝升级、扩展能力,也成为H3C用户增值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的MPLS、VPLS业务能力

H3C S7500E所有产品均支持Multi-VRF特性,可以作为MCE设备使用;支持三层的MPLS VPN和二层的MPLS VPN(Martini、Kompella);支持MPLS OAM特性,方便用户的管理和维护;与H3C MPLS VPN Manager配合,实现图形化的MPLS部署与维护。

全面支持VPLS,VLL,支持1K VPLS实例,4K VLL,还支持分层VPLS以及QINQ+VPLS接入方式,提供端到端2层VPN接入方案,支持MPLS/VPLS 全线速转发,满足VPLS规模部署要求。

高性能IPv4/IPv6业务能力

H3C S7500E支持IPv4/IPv6双协议栈,支持多种隧道技术,支持IPv4/IPv6的组播技术,为用户提供完善的IPv4/IPv6解决方案;H3C S7500E采用分布式体系架构,实现IPv4/IPv6业务的线速无阻塞转发;H3C S7500E已经通过了信息产业部的IPv6入网认证和IPv6 Ready第二阶段认证,是成熟商用的IPv6产品。

有线无线一体化,有源无源一体化

H3C S7500E集成的无线控制模块提供丰富的业务能力,包括精细的用户控制管理、完善的RF管理及安全机制、快速漫游、超强的QoS和对IPv6的支持等;无线控制模块通过与安全策略服务器的联动,实现对无线接入用户的端点准入防御,提高了整网的安全性。

H3C S7500E是业界最高密度的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设备,单台最大可接入10240个FTTH用户;H3C S7500E是高可靠的EPON系统,采用分布式体系结构、模块化设计,主控板冗余热备份、无源背板、冗余电源支持双路供电,具有电信级可靠性。

EAD端点准入防护技术

H3C S7500E支持大容量的Portal认证功能,可以在数千用户的局域网中做为EAD网关设备,为全网用户提供EAD安全认证功能;可以在大中型的校园网中担任汇聚/核心设备的同时,为学生宿舍区的认证计费提供Portal认证功能。

三平面安全保障机制

H3C S7500E提供完善的安全防护机制,可从控制、管理、转发三平面全面保障网络的安全:在控制平面,内置协议报文攻击识别模块,防止TCN、ARP等协议报文攻击,OSPF/BGP/IS-IS路由协议采用MD5验证,防止非法路由更新报文导致的网络瘫痪;在管理平面,SNMPv3网管协议,SSH V2,基于802.1x、AAA/Radius的用户身份认证以及分级的用户权限管理保证了设备管理的安全性;在转发平面,支持IP、VLAN、MAC和端口等多种组合精细绑定;支持uRPF单播反向路径转发,防止非法流量访问网络,采用最长匹配逐包转发机制,有效抵御病毒的攻击。

H3C S7500E还支持内置的高性能防火墙、异常流量清洗等模块,将专业的安全融入到交换机之中。

增强的ACL特性

H3C S7500E系列产品支持强大的ACL能力:支持标准和扩展ACL;支持基于VLAN的ACL,方便用户配置,节省ACL资源;支持出方向和入方向的ACL,满足金融等行业访问权限严格控制的需求。

电信级高可靠性设计

H3C S7500E采用无单点故障设计,所有关键部件,如主控板、交换网、电源和风扇等采用冗余设计;无源背板避免了机箱出现单点故障;所有单板和电源模块支持热插拔功能;H3C S7500E系列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长时间稳定运行,达到99.999%的电信级可靠性。

多业务高可靠性运行

H3C S7500E支持不间断转发和优雅重启,提供毫秒级的切换时间;支持等价路由,可帮助用户建立多条等值路径,实现流量的负载均衡及冗余备份;支持RRPP快速环网保护协议;支持Smart-Link协议,保证双上行网络拓扑的业务毫秒级快速切换。通过上述技术,H3C S7500E可以在承载多业务的情况下不间断运行,实现业务的永续。

二级交换机—H3C S3600系列智能弹性以太网交换机

H3C S3600系列交换机是H3C公司基于IToIP理念设计和开发的智能弹性以太网交换机。系统采用创新的IRF技术,在安全可靠、多业务融合、易管理和维护等方面为用户提供全新的技术特性和解决方案,是理想的办公网、业务网和驻地网的汇聚、接入交换机以及中小企业、分支机构

智慧产业园区及其典型案例参考 研究报告(公开版)

智慧产业园区及其典型案例参考 (智慧产业园区研究1.0版) 什么是智慧产业?什么是智慧产业园区?什么是智慧城市?智慧产业园与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有什么关系?国内有哪些代表性的智慧产业园?这些园区发展情况如何?有哪些地方值得借鉴?……这些问题相信会成为不少行业人士的疑问。 经过收集整理相关论文、报道等资料,以期明确智慧产业园区相关概念区分及其关系、了解国内代表性智慧产业园区的发展情况,为珠海智慧产业园的定位、开发、招商、运营、推广等提供借鉴和启发。 1. 智慧城市与智慧产业 1.1 智慧城市概念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加速发展,世界城市尤其是较为发达的城市,饱受"城市病"的困扰。"智慧城市"这一新兴词汇应运而生。众多发达国家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刺激经济发展和建立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目前美国、新加坡、丹麦、瑞典等国家已纷纷迈入这一试验田,中国也将北京、天津、上海等90个城市纳为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区域,着力打造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形态,是新一代信息技术

与城市转型发展相融合的产物。目前,智慧城市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发展快车道。以智慧城市为理念,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是新时期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狭义地说,智慧城市是以信息和通信技术为支撑,提高城市运行和管理效率,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形成低碳城市生态圈,构建城市发展的新形态。智慧城市主要涉及六大领域,包括智慧产业、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技术、智慧人文和智慧民生。 1.2 智慧产业概念 广义的智慧产业既包括传统的以人的智慧为基础的创意产业和知识产业,也包括最新的信息通讯业;既包括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也包括对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提升与融合。涵盖智慧应用技术研发、智慧装备制造、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应用电子以及云计算产业等。 狭义的智慧产业是指以人的智慧为基础的创意产业和知识产业,是教育、培训、咨询、策划、广告、设计、软件、

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智能制造的三大层级【全面解析】

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智能制造的三大层级!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 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智能制造,三个层级,各有不同。 其中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属于术的层级,智能制造才属于道的层级。术无穷,道亦无尽;道尽,术亦可无穷,但较难有质的突破。道未尽,术无穷,一直持续下去,终究会有质的突破。 1 智能车间 以产品生产整体水平提高为核心。关注于生产管理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客户需求导向的及时交付能力提高,产品检验设备能力提高,安全生产能力提高,生产设备能力提高,车间信息化建设提高,车间物流能力提高,车间能源管理能力提高,等方面入手; 通过网络及软件管理系统把数控自动化设备(含生产设备,检测设备,运输设备,机器人等所有设备)实现互联互通,达到感知状态(客户需求,生产状况,原材料,人员,设备,生产工艺,环境安全等信息),实时数据分析,从而实现自动决策和精确执行命令的自组织生产的精益管理

境界的车间。 2 智能工厂 以工厂运营管理整体水平提高为核心,关注于产品及行业生命周期研究,从客户开始到自身工厂和上游供应商的整个供应链的精益管理通过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实现,从满足到挖掘,乃至开拓和引领客户需求开始的销售与市场管理能力提高;提高环境,安全,健康管理水平;提高产品研发水平; 提高整个工厂生产水平,提高内外物流管理水平,提高售后服务管理水平,提高能源(电,水,气)利用管理水平,等方面入手,通过自动化,信息化来实现精益工厂建设和完成工厂大数据系统建立和发展完善,通过自动化和信息化实现从客户开始到自身工厂和上游供应商的整个供应链的精益管理,这是智能工厂。 3 智能制造 以提高国家竞争力为核心,关注整个制造业在全球产业和领域以及对应农业,服务业等国民经济组成部分的产业级管理水平的提高,结合智能工厂,智能服务,大数据系统(含软硬件建设)几个方面来实现精益管理思想文化,从而保证制造业的永续经营,国家的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这才是一个“有智慧的”制造业。 举个例子说:以前因为重复建设造成的产能过剩现象,引进落后技术的

智慧园区大数据平台建设需求分析

智慧园区大数据平台建设需求分析 1.1.1采购范围与基本要求 建设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的人口库(12万居民)、法人库(1200家企业)、地理信息库(已建设区域35平方公里的3维电子地图、未建设区域80平方公里的航拍电子地图)、视频库(1000个摄像点)、大数据处理平台、数据管理服务平台。 1.1.2建设内容要求 1.1. 2.1人口库 人口库的基本信息以公安部门户籍和暂住人口信息为基础,整合人社、计生、民政、教育等多个部门信息资源,建设统一规范的人口库和人口信息服务平台。 (1)人口库的内容目录

(2)人口信息服务平台功能需求 数据库层:能够安全存储人口库的内容目录中列出的信息内容,对居民、企业、政府提供安全的人口信息服务,为人口大数据分析提供基本数据源。 应用支撑层:包括门户框架、数据库维护、报表组件、数据挖掘等,用于为应用层提供应用支撑。数据挖掘提供常见的数据分析/挖掘工具、通用算法,利用大数据平台的计算能力进行分析,对人口库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与发现,提供有价值的分析结果。 应用层:包括人口信息服务、人口专题分析、公共服务等。 1.1. 2.2法人库 法人库以工商部门的企业信息为基础,整合各参建部门系统中的法人信息,如机构代码、机构名称、机构类型、经济行业、业务经营范围、机构地址、法定代表人等字段信息,建成标识统一、结构科学、查询快捷、动态管理的法人信息库。制定与交换平台对应的相关标准、制度和规范管理体系,实现工商局、地税局、国税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等法人数据相关业务部门之间的网络互联和业务数据的实时交换与应用。 (1)法人库的内容目录

(2)法人信息服务平台功能需求 数据库层:能够安全存储法人库的内容目录中列出的信息内容,对居民、企业、政府提供安全的法人信息服务,为法人大数据分析提供基本数据源。 应用支撑层:包括门户框架、数据库维护、统计与报表组件、数据挖掘等,用于为应用层提供应用支撑。数据挖掘提供常见的数据分析/挖掘工具、通用算法,利用大数据平

智慧园区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园区建设 解 决 方 案

目录 1.概述 (4) 1.1.建设背景 (4) 1.2.园区信息化现状 (5) 1.3.信息化发展趋势 (5) 1.4.建设目标 (7) 2.智慧园区需求分析 (8) 2.1.园区涉及主体 (8) 2.2.园区主体的信息化诉求 (9) 2.3.园区信息化需求 (10) 3.智慧园区平台建设内容 (11) 3.1.智慧园区平台总体构架 (11) 3.2.智慧园区云平台建设 (11) 3.3.智慧园区基础数据库建设 (12) 3.4.智慧园区管理系统 (14) 3.4.1.GIS可视化应用与服务 (15) 3.4.2.智慧园区综合管理查询 (17) 3.4.2.1.地块信息管理 (17) 3.4.2.2.企业信息管理 (17) 3.4.2.3.道路交通信息管理 (17) 3.4.2.4.管网信息管理 (18) 3.4.3.一卡通管理 (22) 3.4.3.1.出入管理 (23) 3.4.3.2.考勤管理 (23) 3.4.3.3.消费管理 (23) 3.4.3.4.车辆管理 (23) 3.4.3.5.巡更管理 (23) 3.4.3.6.一卡通应用效益 (23) 3.4.4.应急指挥系统 (24) 3.4.4.1.应急值守管理 (25) 3.4.4.2.应急系统管理 (26) 3.5.智慧园区政务系统 (26) 3.5.1.OA办公系统 (26) 3.5.1.1.公文流转 (28) 3.5.1.2.园区公文下发 (30) 3.5.1.3.企业上报 (30) 3.5.1.4.电子邮件 (31) 3.5.1.5.通讯录 (31) 3.5.1.6.待办事宜 (31) 3.5.1.7.系统后台管理 (32) 3.5.2.综合业务服务系统 (32)

智慧工业园区解决方案,大数据可视化大屏系统

智慧工业园区解决方案,大数据可视化大屏系统 城市大数据是指城市运行中产生或获取的数据。它是一个有机系统,由与信息收集,处理,利用和通信能力有关的活动组成。它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可以理解的公式可以表示为:城市大数据=城市数据大数据技术城市功能。(作为系统开发公司,200+的专业技术团队,11年成立至今,成熟的经验和技术至今服务于上千家企业和客户,专业的技术开发团队滕顾问call:135系统3055开发8032/QQ:293区块链9795技术325) 大数据库平台软件市场 阿里,华为和新华等技术实力雄厚的公司仍然主导着这个市场。其中,阿里(Ali)在2018年调整了发展战略,专注于突破数字政府领域。由于其出色的技术研发和集成能力,市场布局以及人才发展策略,它在2018年数字政府大数据基础设施平台子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 数据管理和治理的软件和服务市场 在技术领域,市场对技术有很高的要求,但是数据自动化治理技术存在一定的瓶颈,目前仍以人工服务为主。在竞争格局方面,市场存在多方面的情况:一方面,具有强大服务能力的传统集成商;一方面,新兴特殊技术领域的软件开发人员;另一方面,传统的大型扩展其发展战略正在转变的基础架构平台。商业。其中,浪潮在2018年实现了快速转型升级,市场份额处于

领先地位。依靠自己的数据管理技术的积累和创新,诸如梦工厂和百分公司等以技术为导向的企业也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并且变得越来越多。市场上强大的竞争对手之一。 从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IDC发现中国数字政府大数据市场具有以下特点: 管理机制需要创新 数字政府建设的实质是改善如何提高政府管理效率,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和社会治理能力。信息技术只能作为辅助手段,最终转变政府管理机制是关键。 人才供给能力偏紧 数字政府大数据市场人才需要同时了解业务和技术,并且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能力门槛,而目前具有两种能力的人才稀缺。 平台建设趋于合并 在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业务交叉和数据交叉。在本地市场上,原始大数据库平台的功能和组件被继承,并推导出了一系列常规数据处理功能。 数据障碍依然明显 政府数据由其安全性决定,并在数据开放和共享领域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从中国整体市场发展进程的角度来看,许多地方政府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仍然存在明显的数据障碍。 数字政府建设尚未形成大规模,可复制的大数据平台服务和应用方案创新,尤其是在数字政府1.0时代,Hadoop 技术栈为

智慧工业园产业园区大数据信息化解决方案

智慧产业园信息化大数据平台 整体集成方案 北京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X月

目录 第1章项目概况 (6) 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6) 1.1.1 信息化现状 (7) 1.1.2 经营管理能力 (9) 1.2 项目单位财务状况 (9) 第2章项目的基本情况 (10) 2.1 建设背景 (10) 2.2 建设目标 (10) 2.2.1 总体建设目标 (10) 2.2.2 分步建设目标 (11) 第3章设计方案 (13) 3.1 系统技术模型 (13) 3.2 基础通信网络的规划 (13) 3.2.1 管道及光纤网 (14) 3.2.2 IP承载网 (14) 3.2.3 网络系统设计 (16) 3.3 中心数据机房 (24) 3.3.1 设计原则 (25) 3.3.2 技术标准 (27) 3.3.3 工程范围 (28) 3.3.4 工程简介 (29) 3.3.5 方案描述 (29) 3.3.6 对土建结构方面的要求 (30) 3.3.7 机房动力配电保障系统 (31) 3.3.8 机房照明配电系统 (32) 3.3.9 接地系统 (32) 3.3.10 综合布线(另行规划) (33) 3.3.11 防雷工程 (33) 3.3.12 机房设备监控系统 (34) 3.3.13 门禁系统 (35) 3.3.14 建筑部分详细设计 (35) 3.3.15 电器部分详细设计 (39) 3.4 云平台建设 (42) 3.4.1 网络架构图 (43) 3.4.2 云平台引入的必要性分析 (43) 3.4.3 带来的好处 (45) 3.4.4 方案说明 (46) 3.4.5 效益分析 (48) 3.4.6 虚拟架构示意图 (50) 3.5 门户建设 (50) 3.5.1 园区统一门户建设的必要性 (50) 3.5.2 园区统一门户的特点 (51)

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天空地一体化解决方案)

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 建 设 方 案 I

目录 第1章前言 (8) 1.1、建设背景 (9) 1.1.1、相关政策 (9) 1.1.2、政策引导:三个说得清 (10) 1.2、环境面临问题 (10) 1.2.1、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10) 1.2.2、国内面临环境问题 (11) 1.3、智慧环保发展需求 (11) 1.4、建设目标 (12) 1.4.1、业务协同化 (12) 1.4.2、监控一体化 (13) 1.4.3、资源共享化 (13) 1.4.4、决策智能化 (13) 1.4.5、信息透明化 (14) 第2章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 (15) 2.1、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平台结构图 (15) 2.2、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架构图 (17) 2.3、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解决方案(3721解决方案) (17) 2.3.1、一张图:“天空地”一体化地理信息平台 (18) 2.3.1.1、领导驾驶舱一张图统一展示 (19) I

2.3.1.2、一张图监测 (20) 2.3.1.3、一张图应急 (23) 2.3.1.4、基于一张图的放射源在线监控管理系统 (25) 2.3.2、两个中心 (25) 2.3.2.1、大数据中心 (25) 2.3.2.2、云计算中心 (26) 2.3.3、三个体系 (27) 2.3.3.1、标准和规范体系 (27) 2.3.3.2、安全及运维体系 (27) 2.3.3.3、组织和管理体系 (27) 2.3.4、七大平台 (27) 2.3.4.1、环境政务管理平台 (27) 2.3.4.2、环境监测管理平台 (29) 2.3.4.3、环境监察管理平台 (31) 2.3.4.4、环境风险防控平台 (33) 2.3.4.5、辅助决策支持平台 (34) 2.3.4.6、环境监管平台 (36) 2.3.4.7、公众服务平台 (43) 第3章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功能特点 (45) 3.1、管理平台业务特点 (45) 3.1.1、开启一证式管理,创新工作模式 (45) II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精益制造模式分析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精益制造模式分析 发表时间:2019-10-24T16:12:17.44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1期作者:娄玉飞 [导读] 对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精益制造模式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吉林长春 130062 摘要:由传统工业化向精益工业化的过程,中国的制造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新一轮的信息革命使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外来影响复杂多元,中国制造企业正面临着多种力量的综合作用和新的挑战。制造企业必须重新审视和积极迎合外部环境变化,必须从现有的思路、方法、手段转向新的理念、模式、路径以提升竞争力,在未来的新环境中坚持稳中求变原则。为此,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化、智能化与制造融合、渗透来建立制造业的“人脑”模式,通过智能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强化制造业,让制造充满生命活力。鉴于此,本文对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精益制造模式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精益制造;大数据;智能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有效的精益活动能真正帮助我们企业进行改善。只要我们牢牢把握大数据、精益化、智能化三个层面,与时俱进地运用先进的方法和工具,如大数据技术和智能技术等,不断创立更有针对性的新制造模式,就一定能支撑企业从卓越走向持续卓越。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和智能终端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运用,正在深刻改变着制造企业的运作方式。为了更好地控制生产质量、信息、成本和提升竞争力,制造方式必须顺势而为,与时俱进,才能适应外部竞争的残酷环境。大数据,智能和精益生产在制造领域的融合运用,代表着未来新型管理形态和价值创造模式。 1工业大数据的概念及优点 工业大数据在很多领域都有多种大量数据,但它具有四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大容量、快速更新、多类型和高价值。众所周知,数据本身对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没有价值的利益,这些数据的技术也不能直接促进制造业的发展。但是,如果您将这些数据整合并转化为制造所需的生产信息,则这些数据将实现巨大的业务价值。如果环境系统和智能工厂之间可以交互和共享资源信息,则这些设备提供自我感知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自我学习,以满足更高的标准,并实现智能控制和优化的控制。在此基础上,这些模型主要将非结构化操作系统中的数据(包括警报、流程参数和供应商以及公共网络数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企业随后会分析这些行业大数据本身之间的联系,以获得通常包括制造业生产和运营方法在内的有用信息。挖掘数据,分析数据以获得相关信息,企业就能实现智能生产制造,使我国能够发展成为工业强国。2生产过程与精益生产 过程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关活动,过程有三个要素,既输入、输出和活动,输入是过程的起点和前提,输出是过程的结果,活动是实现增值转换的过程。生产过程(Process)是一种手段,可以把人、材料、方法、设备以及工具进行生产集成,产生出所预期的半成品或产品。 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LP)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位国际汽车计划组织IMVP的专家对日本丰田准时化生产JIT(JustInTime)生产方式的赞誉称呼。精益生产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集成系统能快速适应用户需求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生产运营各方面最好结果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与传统的大生产方式不同,其特色是多品种,小批量。 3大数据+智能+精益生产的应用 我们不仅要考虑标准、技术、安全和人才四个核心问题,还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和实施。(1)用管理换脑。发挥云计算、大数据在解决生产问题、企业管理决策、绩效报告等方面的作用。(2)新产品换代。实现产品的智能化升级,进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3)机器或智能自动化换人。制造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用智能化设备或机器人替代有规律性、重复性的操作。(4)制造过程换方法。生产现场的人、设备、材料、信息等互联,建立制程控制系统,在生产线上将配备传感器以采集数据,经过无线通信连接网络传输数据,对生产本身进行实时监控。 实操项目的执行层面上,必须围绕客户的需求、市场竞争的要点、公司的实际运营状况以及产品制程的特点,建立自身衡量和改善的动态指标(即切入点,KPI)。找到目前状况和目标之间的差距,建立改善项目,融合各种工具方法(大数据技术、智能技术和精益生产工具等方式)持续推进改善。 (1)在管理上,实现智能绩效指标衡量系统,实时监控各种生产大数据(QCDSMIE),进行全面综合的信息化管理。(2)在生产制程改善上,促进制造工艺制程能力的提升,生产线应从以工艺为导向变革为产品或模块导向,建立简单完美流水生产线布局,使用简单的、智能的、稳固的生产设备,并连接起来,形成综合生产布局;布局改善提高线平衡和人机比;建立人机联动装置(作业时,如果发现其有规律的往复运动,即可以用简单自动化设备作取代,但要计算投资回报率)。(3)在生产现场管控上,建立简单智能控制设备或系统来稳定作业或流程。(4)在机器维护上,建立设备整个生命周期的维护保养系统。(5)在仓库管理上,结合仓库管理系统和精益生产方法,设计防呆的低成本的精益包装流水线。(6)在厂务和EHS等维护管理上,可以建立有效的数据维护和点检管理系统,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通过大数据,进行从预防性到预见性管理。 4大数据助推智能制造快速发展 4.1优化供应链管理 如今的供应链管理不同于以往ERP系统,现在较广泛地称之为“智能制造”,通过信息技术收集来自用户的数据。这些数据主要以用户需求数据为主,数据作为系统正常运转的推动力,而且这种系统与供应商连接,数据运用云技术等技术筛选分析传到制造厂中,很快可以进行样品生产,再进行报价,保证了企业的交货速度。 4.2优化产品质量 企业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分析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以减少因此环节造成产品的质量差,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通过大数据分析,生产过程数据越多,分析就越详细,在信息量足够的情况下,生产线上机器人通过自学,对异常点进行分析,从而使得流程设计合理化、目的化,提升良品率。这样一套较完整的大数据系统,对产品的参数、误差的校验更加精确,使得产品的质量水平得以提升。

智能制造与工业大数据研究团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智能制造与工业大数据研究团队 团队负责人孔宪光 团队成员 团队简介 该团队现有教师25人,顾问8人,博士研究生11人,硕士研究生70余人,形成了一支机械、数学、计算机、管理等学科交叉融合,数字化、可靠性、健康管理、仿真、统计分析、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交叉融合团队。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高端装备专项、国家发改委大数据专项、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专项、工信部智能制造项目、教育部、国防科工局、军委装备发展部、国家自然基金、省科技统筹创新及国际合作交流专项、省教改项目等,获得了省科技进步奖、省教学成果奖等,授权受理专利40多项,软件著作权近20项。 建立了陕西省电子装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西电-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可靠性与虚拟仿真人才培养示范工作站),西电-800可靠性试验与仿真联合实验室,西电-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质量大数据联合技术研究中心,西电-紫光

云引擎工业互联网与工业大数据联合研发中心,西电-顶逸轨道交通及工业大数据联合实验室,西电-中铁盾构工业大数据联合技研究中心,并与国际知名的工业大数据机构IMS紧密合作。中心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与航天800所、空军装备研究院、中铁一局、西电集团、中兴通讯、航天15所、中电29所、中电27所、中电深科技、航空430厂、西门子、陕鼓、清华紫光、网易、新华三等公司在内的10余家单位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参加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首届工业大数据创新竞赛,阿里云-天池工业大数据竞赛,取得了不错的比赛成绩。 围绕国家智能制造与中国制造2025的军民重大需求,中心正逐步将智能制造成果拓展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器、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智慧建造等领域,推动中国工业转型升级,培养新工科跨学科人才,致力于产学研成果转化并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智能制造与工业大数据研究中心! 人才、重要成果及奖项 1.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仇原鹰 2.华山学者讲座教授、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杰出教授:李杰 3.兼职教授、上海航天800所副所长:李中权 4.兼职教授、西电研究院总经理:康鹏举 5.兼职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导:王军平 6.陕西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大数据与云计算创新联盟理事,陕西省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军民融合专家

智慧环保天空地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互联网+环境保护监管监测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环保天空地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I

目录 第1章前言 (8) 1.1、建设背景 (10) 1.1.1、相关政策 (10) 1.1.2、政策引导:三个说得清 (10) 1.2、环境面临问题 (11) 1.2.1、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11) 1.2.2、国内面临环境问题 (12) 1.3、智慧环保发展需求 (12) 1.4、建设目标 (13) 1.4.1、业务协同化 (14) 1.4.2、监控一体化 (14) 1.4.3、资源共享化 (15) 1.4.4、决策智能化 (15) 1.4.5、信息透明化 (15) 第2章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 (17) 2.1、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平台结构图 (17) 2.2、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架构图 (19) 2.3、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解决方案(3721解决方案) (19) 2.3.1、一张图:“天空地”一体化地理信息平台 (20) 2.3.1.1、领导驾驶舱一张图统一展示 (21) I

2.3.1.2、一张图监测 (22) 2.3.1.3、一张图应急 (25) 2.3.1.4、基于一张图的放射源在线监控管理系统 (28) 2.3.2、两个中心 (28) 2.3.2.1、大数据中心 (28) 2.3.2.2、云计算中心 (30) 2.3.3、三个体系 (31) 2.3.3.1、标准和规范体系 (31) 2.3.3.2、安全及运维体系 (31) 2.3.3.3、组织和管理体系 (31) 2.3.4、七大平台 (31) 2.3.4.1、环境政务管理平台 (31) 2.3.4.2、环境监测管理平台 (33) 2.3.4.3、环境监察管理平台 (35) 2.3.4.4、环境风险防控平台 (37) 2.3.4.5、辅助决策支持平台 (38) 2.3.4.6、环境监管平台 (41) 2.3.4.7、公众服务平台 (48) 第3章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功能特点 (51) 3.1、管理平台业务特点 (51) 3.1.1、开启一证式管理,创新工作模式 (51) II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语法知识名师优秀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语法知识 Be动词专项练习用am, is, are 填空: 1. I ______ a student. ______ you a student? No, I _____ not. 2. The girl______ Jack's sister. 3. The dog _______ tall and fat. 4. The man _______ a teacher. 5. ______ your brother in the classroom? 6. Where _____ your mother? She ______ at home. 7. How _______ your father? 8. Jane and Tom _________ my friends 9. Where _____ my pen ? 10. Where ______ my books ? 11. That ______ my red skirt. 12. Who ______ I? 13. The jeans ______ on the desk. 14. Here ______ a photo of my family . 15. Here ______ some sweaters for you. 16. The black book ______ for Su Yang. 17. This pair of socks______ 20 dollars. 18. The two cups of milk _____ for me. 19. Some tea ______ in the glass. 20. How much ____ the skirt? 21 How much ______ the trousers ?

智慧环保大数据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环保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2018版 智慧环保大数据平台 建 设 方 案

目录 1概述 (14) 1.1项目简介 (14) 1.1.1项目背景 (14) 1.2建设目标 (15) 1.2.1业务协同化 (16) 1.2.2监控一体化 (16) 1.2.3资源共享化 (16) 1.2.4决策智能化 (16) 1.2.5信息透明化 (17) 2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 (18) 2.1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平台结构图 (18) 2.2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架构图 (20) 2.3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解决方案(3721解决方案)20 2.3.1一张图:“天空地”一体化地理信息平台 .. 21 2.3.2两个中心 (30) 2.3.3三个体系 (32)

2.3.4七大平台 (32) ?高空视频及热红外管理系统 (44) ?激光雷达监测管理系统 (44) ?车载走航管理系统 (44) ?网格化环境监管系统 (45) ?机动车尾气排放监测 (45) ?扬尘在线监测系统 (45) ?餐饮油烟在线监测系统 (46)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系统 (46) ?水质生态监测管理系统 (47) ?湖泊生态管理系统 (47) ?水生态管理系统 (48) ?排污申报与排污费管理系统 (49) ?排污许可证管理系统 (49) ?建设项目审批系统 (49) 3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功能特点 (51) 3.1管理平台业务特点 (51)

3.1.1开启一证式管理,创新工作模式 (51) 3.1.2拓展数据应用,优化决策管理 (51) 3.1.3增强预警预报、提速应急防控 (52) 3.1.4完善信息公开、服务公众参与 (53) 3.2管理平台技术特点 (54) 3.2.1技术新 (54) 3.2.2规范高 (55) 3.2.3分析透 (55) 3.2.4功能实 (56) 1、污染源企业一源一档 (59) 3.2.5检索平台 (61) 3.2.6消息中心 (62) 3.3管理平台功能 (62) 3.3.1环境质量监测 (63) 3.3.2动态数据热力图 (64) 3.3.3评价模型 (64) 3.3.4感知终端 (65)

智慧环保大数据应用信息化系统建设综合解决方案

智慧环保大数据应用信息化系统建设综合解决方案

目录 第1章前言 (10) 1.1、建设背景 (12) 1.1.1、相关政策 (12) 1.1.2、政策引导:三个说得清 (12) 1.2、环境面临问题 (13) 1.2.1、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13) 1.2.2、国内面临环境问题 (14) 1.3、智慧环保发展需求 (14) 1.4、建设目标 (15) 1.4.1、业务协同化 (16) 1.4.2、监控一体化 (16) 1.4.3、资源共享化 (17) 1.4.4、决策智能化 (17) 1.4.5、信息透明化 (17) 第2章设计原则和设计依据 (18) 2.1、设计原则 (19) 2.1.1、以标准化为纲,促进系统建设规范化 (19) 2.1.2、以数据流为轴,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的水平和能力 (19) 2.1.3、以顶层设计为本,破解业务系统建设偏失 (20) 2.1.4、以流程规范为重,通过整合与重构推进业务协同 (21) 2.1.5、以数据挖掘和模型技术为径,提升综合决策能力 (22) 2.2、设计依据 (22) 第3章智慧环保大数据平台总体规划 (1) 3.1、建设目标 (1) 3.1.1、广泛感知、一体化管理。 (2) 3.1.2、海量聚集、智能处理。 (2)

3.1.3、面向决策、面向管理 (2) 3.1.4、应急决策、及时响应。 (2) 3.2、建设原则 (3) 3.2.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3) 3.2.2、需求导向驱动、界面友好 (3) 3.2.3、保护既往投资、整合现有资源 (3) 3.2.4、充分发挥各领域专业厂商的优势、做到强强联合 (3) 3.2.5、统一标准规范、保障安全 (4) 3.3、总体框架 (4) 3.3.1、一个中心:环境数据中心 (5) 3.3.2、两大门户:内网办公门户和外网公众服务门户 (5) 3.3.3、三个平台 (5) 3.3.3.1、环境地理信息平台 (5) 3.3.3.2、综合办公一体化平台 (5) 3.3.3.3、数据交换平台 (6) 3.3.4、四类应用 (6) 3.3.4.1、在线监控一体化应用 (6) 3.3.4.2、移动环保一体化应用 (6) 3.3.4.3、环境决策一体化应用 (7) 3.3.4.4、环境协同业务一体化应用 (7) 3.3.5、三个体系 (7) 3.4、技术体系层次 (8) 3.5、智慧环保”详细设计 (9) 3.5.1、一个中心 (9) 3.5.1.1、环境数据中心 (9) 3.5.1.2、环境数据中心平台 (11) 3.5.1.3、数据建库 (14) 3.5.1.4、数据中心应用 (16) 1、数据中心服务应用 (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