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18306-2015附录B:中国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

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说明

本标准给出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及其技术要素和使用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以及编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利用规划。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地震动参数区划seismic ground motion parameter zonation 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指标,将国土划分为不同抗震设防要求的区域。 2.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seismic peak ground acceloration 与地震动加速度反映谱最大值相应的水平加速度。 2.3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characteristic period of the seismic response spectrum 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开始下降点的周期。 2.4超越概率probability of exceedance 某场地可能遭遇大于或等于给定的地震动参数值的概率。 2.5抗震设防要求requirements for seismic resistance;requirement for fortification against earth quake 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者地震动参数。 3 技术要素 3.1《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比例尺为1:400万。 3.2《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设防水准为50年超越概率10%。 3.3《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场地条件为平坦稳定的一般(中硬)场地。 3.4《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采用四类场地划分。 4 使用规定 4.1新建、扩建、改建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和已建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鉴定与加固必须按本标准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 4.2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的比例尺为1;400万,不应放大使用。 4.3下列工程或地区的抗震设防要求不应直接采用本标准,需做专门研究; a)抗震设防要求高于本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抗震设防要求的重大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核电站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核设施建设工程; b)位于地震动参数区划分界线附近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 c)某些地震研究程度和资料详细程度较差的边远地区; d)位于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区域的大城市、大型厂矿企业、长距离生命线工程以及新建开发区等。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见图Al)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见图Bl)

怎样描述一个地震-中国地震信息网

第二讲怎样描述一个地震? 2.1 常见的地震三要素 当某地发生了灾害性地震,大家经常可以从新闻媒体看到这样的报道:“据××地震台网测定,××年×月×日×时×分,在××地方(附以经纬度),发生了×级地震。”不管什么媒体,无论电视台、广播电台,还是报纸,也不管这次地震伤亡与经济损失有多大,只要报道,就一定会包括这次地震的时间、地点与震级。这就是描述一个地震最常见的三要素。 发震时刻地震发生的准确时间就是发震时刻。为了地震应急、救援和向公众通报震情,关于地震时间,只需要告诉大家,地震发生在哪一天几点几分就行了。可是对于某些科学研究来说,这就不够了。现在地震台网测定发震时间可以精确到0.1秒,有的还可给出更精确的结果。地震台网测定的发震时刻是地震断层开始破裂的时间。震源从开始破裂到整个断层破裂是有过程的。破裂的传播速度一般为2~3千米/秒。这样,一个强震的破裂长度一般为几十到几百千米,需要十几秒、几十秒或稍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破裂过程。对于一般的工作和普通老百姓来说,不必在意这十几秒或几十秒的破裂过程,还是可从宏观上认为,地震断层的破裂是瞬间完成的,给出精确到分钟的发震时间也就够了。 震源和震中地震发生的地方叫做震源。地震发生在地下,震源往往有一定的深度,叫做震源深度。而破坏和灾害总是在地表。震源在地面上正对的地方,或者说,震源向地面的垂直投影被称为震中。这里往往是破坏最重的地方。 某观测点与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与震源的距离叫震源距。震源、震中与观测点的关系,可从图2-1上一目了然,它们的连线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震中距、震源深度与震源距的关系符合勾股定理。23 22

图2-1 震源、震中与观测点的关系图 当人们对于地球内部速度结构及地震波传播途径有了基本了解,就可以利用各地震台记录地震波到达时间反过来推算,求得发震时刻、震中位置和震源深度。另一方面,一次强震发生后,科学家们通过现场考察,根据破坏程度的比较也能确定震中位置。为了便于区别,通常把地震台网测定的震中叫做微观震中,而把宏观考察确定的震中叫做宏观震中。这两者在多数情况下,大体一致,有时会有明显差异。为什么会有差异呢?首先,它们的定义就略有不同。地震台网测定的微观震中是震源开始破裂的地方在地面的投影。宏观震中是地面上破坏最重的地方。开始破裂不一定是破裂最大的地方,它在地面的投影与破坏最重的地方有一些距离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其次,微观震中和宏观震中的确定都可能有误差。 按震源深浅不同,也可把地震分为三类: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千米的地震,属浅源地震。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60~300千米之间的地震,属中源地震。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300千米的地震,属深源地震。到现在为止,记录到的最深地震的震源深度达720千米。 世界上约95%的地震属浅源地震。我国的地震也大多为浅源地震,只有东北的东部,以及台湾以东海域有深震或中源地震。世 界上中源和深源地震的分布,将在第三讲介绍。25 24

GB 18306-200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 图(有图)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三章第十七条、第十八条有关规定及工程建设对编制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需求制定的。 本标准吸收了我国近10年来新增加的、大量的地震区划基础资料及其综合研究的最新成果,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编图方法。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减轻和防御地震灾害提供抗震设防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包括: a)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b)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 c)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D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聿贤、高孟潭、徐宗和、薄景山、张培震、陈国星、谢富仁、李大华、冯义钧、许晏萍。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及其技术要素和使用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以及编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利用规划。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地震动参数区划 seismic ground motion parameter zonation 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指标,将国土划分为不同抗震设防要求的区域。 2.2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seismic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与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最大值相应的水平加速度。 2.3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characteristic period of the

全国地震烈度查询

全国地震烈度查询 仅提供我国抗震设防区各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的中心地区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时所采用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和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 注:本附录一般把“设计地震第一、二、三组”简称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A.0.1 首都和直辖市 1 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20g:北京(除昌平门头沟外的 11 个市辖区),平谷,大兴,延庆,宁河,汉沽。 2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5g:密云,怀柔,昌平,门头沟,天津(除汉沽、大港外的 12 个市辖区),蓟县,宝坻,静海。 3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大港,上海(除金山外的 15 个市辖区),南汇,奉贤 4 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崇明,金山,重庆(14 个市辖区),巫山,奉节,云阳,忠县,丰都,长寿,壁山,合川,铜梁,大足,荣昌,永川,江津,綦江,南川,黔江,石柱,巫溪* 注:1 首都和直辖市的全部县级及县级以上设防城镇,设计地震分组均为第一组;

2 上标 * 指该城镇的中心位于本设防区和较低设防区的分界线,下同。 A.0.2 河北省 1 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20g:第一组:廊坊( 2 个市辖区)唐山(5 个市辖区),三河,大厂,香河,丰南,丰润,怀来,涿鹿 2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5g:第一组:邯郸(4 个市辖区)邯郸县,文安,任丘,河间,大城,,涿州,高碑店,涞水,固安,永清,玉田迁,安卢,龙滦县,滦南,唐海,乐亭,宣化,蔚县,阳原,成安,磁县,临漳,大名,宁晋,下花园 3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 第一组:石家庄(6 个市辖区),保定(3 个市辖区),张家口(4 个市辖区),沧州(2 个市辖区),衡水邢台(2 个市辖区),霸州,雄县,易县,沧县,张北,万全,怀安,兴隆,迁西,抚宁昌,黎青县,献县,广宗,平乡,鸡泽,隆尧,新河,曲周,肥乡,馆陶,广平,高邑,内丘,邢台县,赵县,武安,涉县,赤城,涞源,定兴,容城,徐水,安新,高阳,博野,蠡县,肃宁,深泽,安平,饶阳,魏县,藁城,栾城,晋州,深州,武强,辛集,冀州,任县,柏乡,巨鹿,南和,沙河,临城,泊头,永年,崇礼,南宫* 第二组:秦皇岛(海港、北戴河),清苑,遵化,安国

地震区划图简介

地震区划图简介 一、我国地震区划图的沿革 建国以来,我国先后四次编制了全国性的地震区划图,分别为: 1、1957年地震区划图 2、1977年地震烈度区划图 3、1990年地震烈度区划图 4、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2000年8月1日,以国标形式正式颁布实施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进一步与国际接轨,采用反应谱双参数标定形式给出了一般场地条件下(Ⅱ类场地)50年超越概率10%的水平向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特征周期区划图及参数调整表,并对其适用范围作了严格界定。 新区划图强调了地震环境对反应谱形状的控制作用和场地条件对特征周期的调整,其结果更有表征性。已颁布实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01)采用了新区划图的成果,按此进行抗震设计,提高了城市大量涌现的十几层至二十几层高层建筑的抗震水平。 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主要内容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是我国第一次以国家强制性标准形式颁布实施、并以首次地震动参数形式给出的区划图,所采用的抗震设防水准为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重现周期为475年),是根据地震环境、工程的重要性、国家的经济承受能力及所要达到的安全目标等综合确定的,这是目前国际工程界通常采用的风险水准。新区划图图件比例尺为1:400万,基础图件比例尺1:25 0万—1:600万。主要内容有:

1、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新区划图为Ⅱ类场地对应50年超越概率10%的峰值加速度分区图,共分7个区:<0.05g、0.05g、0.1g、0.15g、0.20g、0.30g、≥0.40 g。《中国地震动烈度区划图(1990)》共分为5个区:<Ⅵ度、Ⅵ度、Ⅶ度、Ⅷ度、≥Ⅸ度。新区划图与《中国地震动烈度区划图(1990)》相比,相当于在Ⅶ-Ⅷ度、Ⅷ-Ⅸ度间进一步细分,增加Ⅶ度半、Ⅷ度半两档。 采用上述分区形式主要是考虑与烈度区划图的衔接,以及现行行业抗震设计规范的顺利过渡,能够满足面大量广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抗震设计需要。峰值加速度的分区原则见表1。 表1 加速度分区原则 2、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 新区划图按Ⅱ类场地、阻尼比0.05考虑,将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Tg分为三个区: 1区:0.35sec;2区:0.40sec;3区:0.45sec。 Tg主要取决于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对50年10%地震动贡献最大的潜源的震级上限,震级上限越大,Tg越大。与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相比,新区划图给出的Tg偏于保守。 从近年来获得的大量强震加速度记录分析来看,加速度反应谱的特征周期一般较长,与现行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差异较大。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为例,修订后的GB50011-2001规范采用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给出的Tg值,Ⅰ类场地设计地震一组、二组、三组的Tg分别为0.

新版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GB18306 2015 的主要变化 刘晓东

中国标准导报 2015 / 09 中国是一个多震灾的国家。地震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百年来的资料表明,中国平均5年左右就会发生1次7级以上地震,平均10年左右就会发生1次8级以上地震。依据地震区划图提高房屋建筑和工程设施的抗震能力和土地利用规划水平,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途径。 2015年5月15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该标准将于2016年6月1日开始实施。GB 18306—2015的发布实施,为新时期全面提高我国的抗震设防能力提供了法律保障和科学依据。 一、标准的修订背景 2000年以来,国家加强了地震监测系统建设,地震台网布局更加合理,并逐步实现了地震观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数据处理自动化,实现了对中国大陆全覆盖监测。同时,实施了国家GPS观测系统一期、二期工程,中国大陆形变监测和地球物理场监测能力显著提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城市活动断层探测和针对主要断裂带的活动断层调查。观测系统的完善和大规模的调查,获取了大量的新资料。与此同时,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了中国大陆强震机理、强震危险预测关键技术等重点项目研究,对中国大陆强震危险性取得了突破性的新认识,形成了一些先进的模型和关键技术。 GB 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是2001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10多年来,该标准在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汶川“5?12”8.0级地震、日本东北太平洋海域“3?11”9.0级地震等国内外特大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的经验教训,对防范特大地震的灾难性后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广大人民群众对地震安全需求不断提高,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些都为地震区划图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客观上也要求地震区划图应适时更新。依据新资料、新成果和新认识,对GB 18306—2001进行修订势在必行。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规定,中国地震局于2007年启动了GB 18306—2001的修订工作。经过地震系统内外广大地震、工程等多个领域科技工作者几年的努力,完成了新版地震区划图的编制。 二、技术要素的修订 GB 18306—2015的编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公众在地震中的生命安全问题,将抗倒塌作为编图的基本准则。技术上,充分吸纳了国内外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研究资料;使用上,采用双参数调整,并提出“四级地震作用”取值;结果上,消除不设防区,全国设防参数整体上有了适当提高。在GB 18306—2015的地震区划图编制过程中,中国地震局与住建、水利、核电等相关部门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并广泛征求吸纳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级地方政府等多方意见与建议。与GB 18306—2001的地震区划图相比,GB 18306—2015的地震区划图基础资料更加扎实,技术依据更加充分,科学认识更加全面,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工程适用性。 考虑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地震安全政策的变化, 新版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的主要变化 刘晓东 (中国质检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及其技术要素和使用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以及编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利用规划。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地震动参数区划 seismic ground motion parameter zonation 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指标,将国土划分为不同抗震设防要求的区域。 2.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seismic peak ground acceloration 与地震动加速度反映谱最大值相应的水平加速度。 2.3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characteristic period of the seismic response spectrum 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开始下降点的周期。 2.4超越概率 probability of exceedance 某场地可能遭遇大于或等于给定的地震动参数值的概率。 2.5抗震设防要求 requirements for seismic resistance;requirement for fortification against earth quake 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者地震动参数。 3 技术要素 3.1《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比例尺为1:400万。 3.2《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设防水准为50年超越概率10%。 3.3《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场地条件为平坦稳定的一般(中硬)场地。 3.4《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采用四类场地划分。 4 使用规定 4.1新建、扩建、改建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和已建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鉴定与加固必须按本标准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 4.2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的比例尺为1;400万,不应放大使用。 4.3下列工程或地区的抗震设防要求不应直接采用本标准,需做专门研究; a)抗震设防要求高于本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抗震设防要求的重大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核电站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核设施建设工程; b)位于地震动参数区划分界线附近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 c)某些地震研究程度和资料详细程度较差的边远地区; d)位于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区域的大城市、大型厂矿企业、长距离生命线工程以及新建开发区等。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我国现在使用的是1990年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我国地处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受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影响,是个多地震的国家,据统计,我国大陆7级以上的地震占全球大陆7级以上地震的1/3,因地震死亡人数占全球的1/2;我国有41%的国土、一半以上的城市位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或7度以上地区,6度及6度以上地区占国土面积的79%。我国几个地震活动较为强烈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和云南、四川西部,华北太行山和京津唐地区,新疆及甘肃、宁夏,福建和广东沿海,台湾地区等。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使用规定

第一条为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保证准确地使用“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地震烈度区划图上所标示的地震烈度值,系指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烈度值。该烈度值称为地震基本烈度。 第三条本地震烈度区划图,系国家经济建设中地震设防的法规图件。在其适用范围内,建设项目的抗震设计和已建项目的抗震加固,均应遵照执行。 第四条本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适用范围如下: (一)国家经济建设和国土利用规划的基础资料; (二)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地震设防依据; (三)制定减轻和防御地震灾害对策的依据。 第五条在本地震烈度区划图的基础上,应进行专门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工程和地区有: (一)地震设防要求高于本地震烈度区划图设防标准的重大工程、特殊工程、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 (二)位于地震烈度区分界线附近的新建工程; (三)某些地震研究程度和资料详细程度较差的边远地区; (四)占地范围较大,跨着不同工程地质条件区域的大城市和大型厂矿企业,以及新建设开发区。 第六条对进行过专门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烈度复核、地震小区划等工作的工程和地区,凡其结果经国家地震烈度评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均有效。 第七条国家地震烈度评定委员会由国家地震局会同建设部等有关工程建设项目的主 管部门组织专家组成。 第八条对不执行本规定并造成严重后果的部门或单位应追究其责任。 第九条本地震烈度区划图自国务院批准颁布之日起生效。原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77)和原省级地震烈度区划图停止使用。 第十条本地震烈度区划图及使用规定由国家地震局负责解释。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使用规定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使用规定 (1992年5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发布实施) 第一条为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保证准确地使用“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地震烈度区划图上所标示的地震烈度值,系指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烈度值。该烈度值称为地震基本烈度。 第三条本地震烈度区划图,系国家经济建设中地震设防的法规图件。在其适用范围内,建设项目的抗震设计和已建项目的抗震加固,均应遵照执行。 第四条本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适用范围如下: (一)国家经济建设和国土利用规划的基础资料; (二)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地震设防依据; (三)制定减轻和防御地震灾害对策的依据。 第五条在本地震烈度区划图的基础上,应进行专门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工程和地区有: (一)地震设防要求高于本地震烈度区划图设防标准的重大工程、特殊工程、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 (二)位于地震烈度区分界线附近的新建工程; (三)某些地震研究程度和资料详细程度较差的边远地区; (四)占地范围较大,跨着不同工程地质条件区域的大城市和大型厂矿企业,以及新建设开发区。 第六条对进行过专门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烈度复核、地震小区划等工作的工程和地区,凡其结果经国家地震烈度评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均有效。 第七条国家地震烈度评定委员会由国家地震局会同建设部等有关工程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组成。 第八条对执行本规定并造成严重后果的部门或单位应追究其责任。 第九条本地震烈度区划图自国务院批准颁布之日起生效。原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77)和原省级地烈度区划图停止使用。 第十条本地震烈度区划图及使用规定由国家地震局负责解释。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 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在实际测量中,震级则是根据地震仪对地震波所作的记录计算出来的。地震愈大,震级的数字也愈大,震级每差一级,通过地震被释放的能量约差32倍。 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造成的实际影响,表示地面运动的强度,也就是破坏程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强度,也就是破坏程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烈度。烈度一般分为12°,它是根据人们的感觉和地震时地表产生的变动,还有对建筑物的影响来确定的。 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 震级 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 活动目标 1、能够按物体的两个特征(颜色、形状)进行分类。 2、学习按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多角度分类。 3、能排除干扰正确分类 活动准备: 1、教具排列图表和分类表、胶水、毛巾。 2、幼儿用书、幼儿操作材料纽扣和蘑菇图片人手一份。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听音乐做律动,稳定幼儿情绪。 二、基本部分 (一)引导幼儿按物体的两个特征(颜色、形状)进行分类。 1、说说纽扣的不同。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说说手里的纽扣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2)请幼儿按照教师的指令拿出纽扣。 2、理解双维度排列。 (1)观察排列图,提问:图上有什么?代表什么意思? (2)教师小结:排列在最上面的一行是形状标记,最左边的一列 是颜色标记,中间的格子就是纽扣的家了。 3、幼儿操作:帮纽扣宝宝找家。 (1)、教师依次拿出不同颜色形状的纽扣,提问:这颗纽扣是什 么形状?什么颜色?它的家应该在哪一格? (2)、幼儿回答,说出理由。 4、教师小结。 (二)学习按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多角度分类。 1、做游戏“小白兔找蘑菇”,学习看标记卡找蘑菇。

游戏规则:幼儿闭上眼睛念儿歌“小白兔,找蘑菇,123,找什么”教师同时出示颜色、大小、形状的点数标记,幼儿按教师出示的标记 找到相应特征的蘑菇。 2、概括并记录蘑菇的相同点。 教师出示两朵大小不同、颜色和点子相同的蘑菇,引导幼儿观察 比较。 3、幼儿尝试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 教师讲解要求:蘑菇宝宝要找朋友住在一起,住在一起的宝宝必 须有相同的地方。 教师鼓励幼儿多角度的找相同点,如:大小一样、样色一样、点 子数量一样。 (三)幼儿操作。 操作一:完成幼儿用书“帮纽扣宝宝找家” 操作二:“蘑菇宝宝分类” 三、结束部分 请家长帮助幼儿检查幼儿练习完成情况。

《按两种特征分类》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体验根据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尝试同时按两种特征分类。 2.提高有序整理物品的能力,养成有序整理的好习惯。 3.体验分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吹泡泡”。 2.学具准备:“吹泡泡”;印有不同数量、颜色、种类的植物(水果、蔬菜)和交通工具的实物图片若干;白纸、铅笔;玩具柜放置具有明显特征的玩具(材料、颜色、大小等)。 3.《操作册》第四册第1-2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按要求做动作。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和教师一起走线。音乐结束后,教师可同时说出幼儿的两种外部特征,请具备这两种特征的幼儿做一些动作,如:请扎了辫子的女孩子原地转个圈,请穿黄色衣服的男孩子跳进圈子里等。 2.集体活动。 (1)幼儿操作教具,感受分类。 创设情境:请两名幼儿玩吹泡泡的游戏,看,他们吹的泡泡真多呀! 请幼儿拿出学具“吹泡泡”,将两名幼儿吹的泡泡分成两类,说说是按什么特征分的,再将这些泡泡分成四类,说说是按什么特征分类的(颜色、大小)。 (2)猜猜他是谁。 幼儿2人一组,一名幼儿说出班上某个小朋友的两种明显特征,另一名幼儿猜猜他是谁。交换角色玩游戏。 教师和幼儿一起用两种特征给班上小朋友分类,如:梳辫子的女孩子分一类,其他小朋友分为另一类等等。 3.分组活动。 第一组:做《操作册》第1页的活动“分餐巾”。 第二组:对食物图片进行分类。可同时根据类别、颜色、数量等两种特征分类,并记录下来。第三组:将玩具柜的玩具按两种特征分类并摆放好。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交流小结,引导幼儿将学具及分组操作材料收拾整齐。 活动延伸: 1.完成《操作册》第4册第1-2页的活动。 2.建构区活动结束后,请幼儿按新的分类特征收拾整理玩具,如按材质、属性、颜色、大小等。每周可调整一次分类的特征。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主要内容

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主要内容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是我国第一次以国家强制性标准形式颁布实施、并以首次地震动参数形式给出的区划图,所采用的抗震设防水准为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重现周期为475年),是根据地震环境、工程的重要性、国家的经济承受能力及所要达到的安全目标等综合确定的,这是目前国际工程界通常采用的风险水准。新区划图图件比例尺为1:400万,基础图件比例尺1:250万—1:600万。主要内容有: 1、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新区划图为Ⅱ类场地对应50年超越概率10%的峰值加速度分区图,共分7个区:<0.05g、0.05g、0.1g、0.15g、0.20g、0.30g、≥0.40g。《中国地震动烈度区划图(1990)》共分为5个区:<Ⅵ度、Ⅵ度、Ⅶ度、Ⅷ度、≥Ⅸ度。新区划图与《中国地震动烈度区划图(1990)》相比,相当于在Ⅶ-Ⅷ度、Ⅷ-Ⅸ度间进一步细分,增加Ⅶ度半、Ⅷ度半两档。采用上述分区形式主要是考虑与烈度区划图的衔接,以及现行行业抗震设计规范的顺利过渡,能够满足面大量广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抗震设计需要。峰值加速度的分区原则 见表1。 表1 加速度分区原则 2、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 新区划图按Ⅱ类场地、阻尼比0.05考虑,将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Tg分为三个区: 1区:0.35sec;2区:0.40sec;3区:0.45sec。 Tg主要取决于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对50年10%地震动贡献最大的潜源的震级上限,震级上限越大,Tg越大。与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相比,新区划图给出的Tg偏于保守。 从近年来获得的大量强震加速度记录分析来看,加速度反应谱的特征周期一般较长,与现行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差异较大。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为例,修订后的GB50011-2001规范采用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给出的Tg值,Ⅰ类场地设计地震一组、二组、三组的Tg分别为0.25sec、0.30sec、0.35sec,而基岩实际地震记录的Tg有时可达0.5sec甚至更长。美国新编的地震区划图及相应的抗震设计草案资料中,基岩加速度特征周期处于0.25-0.35sec内的占44%,0.35-0.45sec内的占26%,0.45sec以上占24%,因此美国新编区划图中基岩场地的特征周期均达到0.40-0.50sec。日本建筑设计新草案中,基岩特征周期则达0.65sec。对于深厚软土场地,上覆土层的滤波、放大将使地震动长周期分量变得相对丰富,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长周期部分的谱值大大增加,地震动卓越周期往往达1.0sec以上。如1970年3月28日土耳其Gediz7级地震中,位于几百米厚极软亚粘土冲积层上的Fiat—Tofas汽车厂场地地震动卓越周期达1.2sec;1989年9月19日墨西哥8.1级地震中,距震中约400km的墨西哥市古湖床 场地的地震动卓越周期更是高达2.0—4.0sec。 特征周期区划图反映了地震环境对反应谱的控制作用,场地条件的影响通过特征周期调整表(表3)调整。新区划图特征周期的分区原则见表2,区划图中给出的Tg应理解为最低标准。

地震行业标准《强震动观测台网运维规范》

地震行业标准《强震动观测台网运维规范》 编制说明 1 任务来源 2013年6月18日,中国地震局下发了《关于印发2013年地震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中震函〔2013〕113号)。 2 编制背景、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我国从汶川、芦山、九寨沟等大地震中吸取了强震动观测经验和教训,取得了强震动台网运行维护对观测数据质量的影响的新认知。社会和经济需求推动了我国强震动台网建设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除国家和地方政府外,大型国企在核电站、水库大坝、高速铁路、大跨桥梁等重要工程项目中也建设了大量台站,然而,对于大规模台站的运行维护与管理一直缺少科学和规范化的指导,因此,《强震动观测台网运维规范》的颁布,将助力于我国强震动台网的高效运行,服务于我国工程抗震的新突破和地震预警及烈度速报工程的顺利实施。 为了保障强震动台网的高效运行,结合省级和国家级中心运行维护工作的特点,满足强震动台网的运行维护、数据产出以及相关技术和管理要求,面向各级强震动台网运行维护人员编制了本规范。 3 工作简况 3.1 本规范主要参加单位(暂定):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工业大学、云南省地震局、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市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陕西省地震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甘肃省地震局、广东省地震局、山西省地震局、江苏省地震局。 3.2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暂略):

3.3 主要工作过程 从标准编制启动到目前共召开了5次工作会议,多次个别征求意见,第一次会议上编制组提出了“强震动台网运行维护与管理规程”编制计划和编制大纲,并与其他专家进行了充分讨论。后3次工作会议分别对已完成的规程修改草稿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规程使用对象分两个层级(省级和国家级),远程检查、数据汇集和原始加速度记录信息报送时间节点,实时和事件传输的仪器采样率参数,震级统一使用M震级,台网监控使用专用软件等修改意见,参见附录。最后一次工作会议认为总体信息足够反应强震动运维工作,但是,专家对规范架构上有不同意见,一是建议由总则、内容、操作代替原来技术指责、内容、省级中心和国家级中心。二是保留原有架构。最后编写组还是采用原有架构。这样使得整个规程对于省级和国家级中心的使用者来说有易读性和易操作性。 4 本规范重要技术内容的依据和说明 4.1 编制原则 本规范编制遵循:保证标准的适用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注意标准的统一性和协调性;注意标准的经济性和社会效益;结合我国国情充分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和理念等基本原则。 4.2 现状调研 对国内外强震动观测台网建设及其国内强震动观测台网运维相关规定进行了系统调研,整理并分析了各省地震局、工力所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的强震动观测系统建设和系统运维等情况。 中国地震局十五地震监测网络项目强震动分项规模如下: (1)在21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布设了1154个固定自由场强震动观测台。 (2)在北京、天津、兰州、乌鲁木齐、昆明五个大城市分别建设由80(北京、天津)或50(兰州、乌鲁木齐、昆明)个速报子台和1个速报中心组成的地震动强度(烈度)速报台网。速报子台总数为310个。 (3)在国家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新建12个强震动观测专用台阵,包括活断层影响台阵1个,地震动衰减台阵2个,场地影响台阵2个,地形影响台阵

按物体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按物体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中班上学期 设计意图: 分类是根据事物的同和异,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也就是把相同的或具有某一类同特征的东西归并在一起。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是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的一种。它能帮助幼儿感知集合及其元素,能够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中班幼儿的认知、操作、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断提高;同时,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老师所告诉的、所传授的,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加以证实。 为了将枯燥、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浅显易懂,并能融入孩子们感兴趣的操作活动中去,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整个活动以帮助兔奶奶为活动题材,将“整理超市货物”的游戏贯穿始终。目前,本班所以本次活动目标定位: 活动目标: 1.按物体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2.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3.积极参与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关注物体的两个特征。 活动难点:能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教具:衣服(大小、颜色不同)、四层柜子用于活动第一环节引导幼儿发现衣服有大小、颜色的不同。 学具:因为孩子的已有经验不同,所以我为幼儿提供了层次不同的学 具。能力强的幼儿(颜色相同,大小花纹不同的帽子)能力中的幼儿 (花纹和大小样式不同手套)能力差的幼儿(颜色、大小不同皮球)经验准备:幼儿已能不受干扰地按物体的一个外部特征分类,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学习用语言表述物体的两个特征)。 “在森林里住着一群小动物,兔奶奶开了一个小超市。秋天来了,他给小动物们准备了许多衣服。瞧,有些什么样子的衣服呢?”出示教具衣服,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述衣服的两个特征。(如:红的大衣服)“你喜欢哪种衣服呢?”(说出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关于贯彻执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的通知(闽建设〔2002〕37号) 关于贯彻执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的通 知 (福建省建设厅、福建省地震局,2002 年4 月30 日,闽建设〔2002〕37 号) 各设区的市建设局、地震局(办):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以下简称《区划图》)已于2001 年2 月 2 日发布,自2001 年8 月 1 日起实施。鉴于《区划图》较原《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有较大变化,为了便于操作,根据《区划图》,省建设厅和省地震局联合组织有关专家,对我省现有建制乡(镇、办事处)抗震设防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进行划定,并制定《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福建省区划一览表(详见附件1)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福建省区划一览表(详见附件2)。为使《区划图》得到全面贯彻执行,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新建、改建、扩建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施工、验收以及编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利用规划均要按本标准执行。 二、根据《区划图》使用规定,下列工程或地区的抗震设防要求不应直接采用本标准,需做专门研究: 1、抗震设防要求高于本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抗震设防要求的重大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核电站和其他特殊要求的核设施建设工程; 2、位于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区域的大城市、大型厂矿企业、长距离生命线工程以及新建开发区等。 三、建筑工程使用《区划图》时,按相关设计规范执行。 附件:1.《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福建省区划一览表 2.《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福建省区划一览表 附件 1 《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福建省区划一览表

按两种特征分类

按两种特征分类(数学)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观察和操作,找出事物的不同特征。 2.尝试按两种以上的特征将物体分类。 3.有一定的观察和比较能力,能大胆讲述自己的分类方法。 活动准备: 1.教具:四座不同的小房子;大小、颜色不同的积木若干;大小、颜色不同的各种水果玩具若干。动物小狗、小鸡、小猫、小鸭的头饰。 2.学具:操作卡、铅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1.教师出示小猫、小狗、小鸭、小鸡的头饰。 师:小动物在森林里盖房子,让我们看看这些房子漂亮吗?(出示四座小房子,让小朋友观察。) 2.引导小朋友观察,并说出每座小房子的不同特征,如房顶的形状、颜色;有没有窗户;门的形状、颜色等,鼓励小朋友大胆的说出这些房子的各种特征。 3.小动物找家:教师以小动物的口吻说出这些房子的各种特征,请小朋友为小动物找到家。 如:"汪汪汪,我的房子是红色的圆顶房子",那么请小朋友根据这两个特征,为小狗找家。同上方法,根据教师的指令,按两个特征为其他小朋友找家。 4.四个小朋友分别戴上小狗、小鸡、小猫、小鸭头饰,任选一个

房子,说出两个特征。如:"我的房子是没有窗户的小房子"。 (二)操作活动1.分积木。 (1)每个小朋友一盒大小、形状、颜色的积木,自己先练习按两种特征分类。 如:"红色的大积木在一边,其他形状的放另一边。"(2)教师口述指令、小朋友找出积木举起来。 如:"黄色的圆积木"。小朋友就把符合这两个特征的积木举起来。 2.幼儿游戏(按幼儿的特征分类)如:"请穿红衣服的女孩子起立。""请扎辫子、穿蓝衣服的小朋友站起来。"……3.操作卡练习--给饼饼涂颜色。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鼓励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练习操作。 2.日常渗透:和幼儿一起玩"找不同"的游戏。 3.家园共育:在家中和爸爸妈妈按照两种或三种特征分类。 活动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按物体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幼儿园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中班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中班数学:按物体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幼儿园幼儿园中班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目标:按物体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准备:围巾若干[长的,短的,红的,黄的],袋子每人四个。三角形,圆形,[红、黄、两种颜色]大小相同。 过程:一、学习用语言表述物体的两个特征。 1、教师出示大小,颜色不同的帽子。“秋天的时候,小松鼠做了许多围巾,他准备冬天天冷了把围巾卖给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先来看看有些什么样的围巾”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述围巾的两个特征。 2、教师描述特征,幼儿找出相应的围巾。 二、尝试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教师巡回指导。 1、你们觉得小松鼠怎样放这些围巾最合适呢?让顾客找起来最方便。请幼儿尝试放置并说明理由。 2、分好的围巾放在相应的袋子里.将装好围巾的袋子按两个特征分类摆好。

三、活动延伸。 小松鼠请帮忙摆放围巾的幼儿吃饼干,先分开放好了再吃[按物体两个特征进行分类]。吃完了饼干,去喝水。 目标:巩固按物体两个特征进行分类,学习制作分类标记。 准备: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红、黄、蓝]大小不同。铅笔,油画棒。 过程:一、共同商讨为小松鼠的围巾做标记。 二、幼儿为图形宝宝分家。[按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三、制作标记。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福建省区划一览表

《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福建省区划一览表

关于贯彻执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的通知 福建省建设厅、福建省地震局,2002年4月30日,闽建设〔2002〕37号) 各设区的市建设局、地震局(办):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以下简称《区划图》)已于2001年2月2日发布,自2001年8月1日起实施。鉴于《区划图》较原《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有较大变化,为了便于操作,根据《区划图》,省建设厅和省地震局联合组织有关专家,对我省现有建制乡(镇、办事处)抗震设防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进行划定,并制定《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福建省区划一览表(详见附件1)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福建省区划一览表(详见附件2)。为使《区划图》得到全面贯彻执行,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新建、改建、扩建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施工、验收以及编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利用规划均要按本标准执行。 二、根据《区划图》使用规定,下列工程或地区的抗震设防要求不应直接采用本标准,需做专门研究: 1、抗震设防要求高于本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抗震设防要求的重大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核电站和其他特殊要求的核设施建设工程; 2、位于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区域的大城市、大型厂矿企业、长距离生命线工程以及新建开发区等。 三、建筑工程使用《区划图》时,按相关设计规范执行。 附件:1.《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福建省区划一览表 2.《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福建省区划一览表

附件1: 《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福建省区划一览表 抗震设防烈度小于6度6度7度8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 0.05g 0.1g 0.15g 0.2g 福州市鼓楼全部 台江全部 仓山全部 晋安 日溪、寿山、 宦溪、岭头、 鼓岭 其余 马尾琅岐其余 闽侯 洋里、小箬、 廷坪、大湖、 白沙、甘蔗、 鸿尾、竹岐、 荆溪 上街、南屿、 南通、祥谦、 尚干、青口、 闽江 长乐 潭头、梅花、 猴屿、文岭 其余 福清其余东翰连江全部 永泰其余葛岭、塘前 平潭其余南海罗源全部 闽清全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