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学期末及考研重点知识备课讲稿

学校体育学期末及考研重点知识备课讲稿
学校体育学期末及考研重点知识备课讲稿

1奴隶主贵族子弟学校的教育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

2封建社会时期,一般学校的教育内容,以儒家的“五经”“四书”为主,偏重德育、智育、教育思想是重文而轻武。3、1903年,没落的清政府为了维护其摇摇欲坠的封建政权,在推进“新政”的过程中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该章程规定各级各类学堂中都设立体操科。

4毛泽东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

5、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的公布,正式将学校“体操科”改为“体育课”。废除了原来的兵式体操,改为以球类、田径、游泳、普通体操等近代体育项目为主的教学内容,并纳入了生理卫生和保健知识。

6、1956年我国编制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7、1954年我国制定并公布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简称《劳卫制》)。

8、1990年3月12日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9五部委于1979年对16个省市二十多万学生进行大规模体质调查研究,1985年再次对28个省、市、自治区的五十多万7~22岁学生进行了体质和调查研究。在此后的1990年、1995年和2000年分别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统一抽样的大规模的体质测试。

10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前期以“体制教育”思想的建立为标志,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体系。到目前为止,我国形成了比较有代表性的思想有“技术教育”(“三基教育”)思想,“快乐教育”思想,“全面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等。

11教学评价的功能:○1教学评价的信息反馈功能○2教学评价的动机强化功能○3教学评价的考察、鉴定功能

12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1体能的评定○2知识与技能的评定○3运动参与学习评定○4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定

13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基本方式:双向沟通和多向沟通

14、1982年,教育部又发出《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1个小时体育活动的通知》

15、1995年6月20日,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

16、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时间,不准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举办多种多样的群体性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

17课余体育锻炼工作计划:全校计划,班级计划,个人计划。

18、1986年,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联合颁布的《关于开展课余训练,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水平的规划》的通知中明确提出:19课余体育训练的内容:体能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思想品德

20体能训练内容: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

21技术训练包括基本技术训练和高难技术训练

22素质教育的特征: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基础性。

23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组织形式:(1)体育(与健康)课程(2)课外体育活动

24体育课程资源的特点有哪些:⑴丰富多样性⑵价值潜在性⑶具体性⑷功能多元性。

25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⑴激励功能⑵定向功能⑶评价功能。

26动作示范法的几个要素:○1速度○2距离○3实现○4视线干扰○5多媒体配合

27单元教学设计的要求:○1认真钻研教材○2正确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手段

28课的结构可分为:基础结构和具体结构

29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⑴灵活性⑵开放性⑶综合性⑷兴趣性⑸自主性

30课余体育训练课的分类:身体训练课、技战术训练课、测验比赛训练课、调整训练课和综合训练课五种类型。

31国家教育部设置的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是国家教育部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实施领导和管理的只能部门。体育总局对学校体育工作负责指导和监督。

32学校教学管理是学校体育管理的中心环节。体育教学管理对体育教学计划的管理,体育课堂教学的管理和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管理。体育课堂教学管理将成为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管理的中心环节。

33、1990年由国务院颁布,由国家教委、国际体委和卫生部实施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简称《两个条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于2002年8月颁布实施。2007年修订《国家体质健康标准》。

34每周安排3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规定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学校性运动会;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每三年举行一次;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

35、1906年设体操专修科。1923年,南京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相继开办了四年制的体育专业。1998年开始,国家教委又规定,在全国逐步实行初中毕业生升学加试体育的制度。

36构成学校体育环境的要素可大致分为:物质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

37影响我国学校体育的两种思想: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和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

1竞技运动教材化:运动项目也不能完全按统一的竞赛规则去教学,需要对这些竞技运动项目加以改造使之转化为体育教育可用的教材。

2体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各种内外因素和条件的总和。

3体育教学过程:是指在体育教学中达成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师与学生等教学组成要素相互作用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的行程。

4体育教学方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达成体育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5体育教学手段: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与学生为达成体育教学目标而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与设备。6体育教学原则:是长期体育教学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体育教学客观的正确放映,是体育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准则。

7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通过对实物或客观教具的演示,使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客观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8动作示范法:是教师或教师指导的学生以具体的动作为范例,是学生了解动作形象、结构、要领的方法。

9完整法:是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部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连续的进行教学和练习的方法。

10重复法:指在不改变动作技术结构和生理负荷的表面数据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反复练习的方式。

11变换法:指在体育教学中为发展学生体能所采用的变换练习的环境。

12体育教学设计:是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从体育教学系统的整体出发,综合考虑体育教师、学生、场地器材、体育教学环境以及要达成的教学目标等各方面的因素,详细分析体育教学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教学行动方案,并在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评价行动方案的可靠性,同时做出修正,直到体育教学活动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为止。

13循环练习法:是根据教学和锻炼的需要,选定若干练习手段,设置若干个相应的联系站,学生按规定顺序、路线和练习要求,逐站依次练习并循环的方法。

14单元教学设计:在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的基础上,针对学期教学工作中的某一教学单元而进行的教学设计。

15体育教学常规: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遵守的、保证体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一系列基本要求

16体育课密度:也叫一般密度或综合密度,它是指在体育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每次课中的教学活动有教师指导、组织措施、学生练习、观察与休息、学生互动帮助与保护等项内容。

17体育课运动负荷量度:是指学生在课中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担的运动的量与强度的总称,是身体练习对机体刺激程度的反映。

18体育教学评价:是一般教学评价在体育学科的具体运用。它是依据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及其有关的标准,对整个体育教学过程进行系统的调查,并评定其价值和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

19课余体育: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多种方法,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多种形式内容的体育教育活动

20一般训练:是指根据专项运动的需要,选用多种多样的身体训练方法和手段,对运动员进行全面训练。

21专项训练:是指采用专项运动本身的动作,以及与专项运动技术结构相似的练习进行专门训练,提高专项运动所需要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运动技术、战术和理论以及专项运动所需要的心理品质,以保证专项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

22训练课的结构:是指训练课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进行的顺序。(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23学校管理体制:学校体育管理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学校体育管理体制从管理范围可分为宏观和微观管理两种。

24学校体育环境:开展学校体育活动需要的所有条件的总和。

简答或问答:

1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联系:虽然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在许多方面有明显差别,但这些差别并不是本质上的,它们都是国民体育的组成部分。只是由于体育对象、体育条件的不同,而导致体育组织体育活动组织、管理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一般认为,学校体育是社区体育的基础,社区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延续,它们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2学校体育贯彻素质教育的对策:○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2树立全面的质量关○3加强体育课程与教材建设○4注重体育能力的培养。

3终身教育对学校体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1终身体育正在成为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2立足长远与落实“健康第一”密切结合○3确立大、中小学相衔接的体育目标、内容、组织形式体系○4注重过程与结果、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学生体育素质评价。

4学校体育系统的结构:○1前阶段体育○2初等教育阶段体育○3中等教育阶段体育○4高等教育阶段体育。

5初等阶段体育的主要特点:○1与学前教育阶段相比广度和深度大大增加○2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低年级阶段主要还是采用游戏和比赛等形式来组织体育活动体育和健康方面的知识大都采用讲授的方法,对技能的学习一般以动作示范为主○3初中阶段,讲解、分析、讨论、自学等方法的运用增多,并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初等教育阶段的体育重点:除了继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态度外,就是为后续结段的体育打下基础。特别是,针对学生的两个生长发育的

关键期,要及时进行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干预,使他们健康、和谐的发展。

6中等教育阶段体育的主要特点:○1内容主要是各种各样的竞技、娱乐以及休闲等运动项目○2学生要涉及各个运动项目基本技术和比赛方法,对各运动项目的发展历史、比赛规则、比赛礼仪等深层次的体育文化内涵有所了解中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各种体育能力。同时还要注意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是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科学的锻炼身体。

7学校体育功能:指学校体育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对人和社会所嫩过发挥的作用。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本质功能是育人,具体又有教育功能,健身功能,娱乐功能。学校体育的其他功能:文化功能,辐射功能,经济功能。

8学校体育的目标:○1按照结构,可分为总体目标和子目标○2按照时间序列,可分为长期,中期,短期目标○3按照学段,可分为学前教育阶段体育目标,初等教育阶段体育目标,中等教育阶段体育目标,高等教育阶段体育目标○4按照性质,可分为条件目标,过程目标,效果目标。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1学校体育的基本功能○2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3社会发展的目标⑷学校教育和国民体育发展的需要⑸学校体育的环境和条件

9确定我国学校目标的理论依据:○1学校体育的基本功能○2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3社会发展的需要○4学校教育和国民体育发展的需要○5学校体育的环境和条件

10我国学校体育的总目标:⑴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⑵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态度、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⑶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11学校体育的效果目标:⑴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⑵传授体育运动、卫生保健、健康生活的知识、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⑶培养对体育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⑷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⑸发展学生的运动才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12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⑴协同学校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⑵课内和课外现结合⑶营造良好的学校体育环境⑷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⑸加强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和经验的总结。

13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⑴完善课程体制,增强体育课程方案的适应性⑵课程的教学功能与育人功能紧密联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强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变了过去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学习内容的做法,讲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这五个领域是由两个主线贯穿的,一个以运动为主线,包括运动参与与运动技能;另一个是健康主线,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表明掌握体育运动手段和通过有效的体育手段来增进学生健康,提高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素质,都是体育课程的内容标准。)⑶开发课程种类,优化课程结构⑷课程教材多样化⑸课程内容组织现代化、生活化⑹课程评价强调促进学生发展。

14体育课程目标:○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15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标准:⑴应符合课程目标要求⑵符合学生的兴趣与爱好需要⑶适合学生的实际运动水平,使其通过努力能够完成⑷与学校特点相适应,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课程现有资源的作用⑸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爱学校、家庭和社区中运用。

16对学生课程学习的评价包括哪些内容:○1体能的评定○2知识技能的评定○3运动参与与学习态度的评定○4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定。

17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1功能与特点:⑴内容:体育知识、经验、技能、运动项目⑵条件:体育师资、场馆、器材、图书资料。2间分布:⑴校内:体育师资、校内体育场馆和设施⑵家长、著名的运动员、社区体育俱乐部。

18开发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1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⑴改造现有的竞技运动项目(改造的方法:①简化比赛规则,只保留一些能够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使学生很快“玩”起来的简单规划。②简化技战术,将最基本最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基本技术和战术提炼出来。③修改内容,去掉那些繁、难、偏、旧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不过分强调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④降低难度要求,即降低动作难度、练习难度,不苛求动作的细节等。⑤改造场地和器材,使场地和器材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⑵引进新兴运动项目⑶开发民族、民间传统体育⑷整合各种体育课程体育内容资源,创造新的体育课程内容⑸让体育教师和学生的知识和经验进入体育课程。2对体育课程条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⑴对体育课程人力资源的开发⑵对体育课程物力资源的开发(开发方法:①发挥现有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即一物多用。②自制简易器材和替代品③改造场地,合理布局,提高场地的利用价值⑶对体育课程自然地理环境资源的开发。④充分利用学校附近的社区或单位的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等。)(3)对体育课程自然地理环境资源的开发。

19《课堂标准》中教学目标的分类:1运动参与:⑴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⑵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2运动技能:⑴获得运动基础知识⑵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⑶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⑷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3身体

健康:⑴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⑵发展体能⑶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⑷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4心理健康:⑴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⑵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⑶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⑷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5社会适应: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⑵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20设计教学目标原则:⑴整体性原则⑵科学性原则(体育教学目标的科学性体现在五个方面:①要体现体育科学的特点②要全面,即包括各个学习领域③根据教材的特点,突出重点和难点⑷具体、明确、可操作④难度要适中,所设立的学科目标应该是全班大多数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的)⑶灵活性原则⑷可测性原则⑸发展性原则。一个规范、明确的教学目标表述应包含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情境或条件、表现程度,简称ABCD型式。

21体育教学系统的构成性要素:五要素说: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材,体育教学方法,教学物质条件。

22体育教学系统的过程性要素:○1体育教学目标○2体育教学内容○3人际关系○4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5体育教学环境○6体育教学反馈。

23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体育教学过程的准备阶段○2体育教学过程的实施阶段○3体育教学过程的检查与评价阶段。

24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1体育教学环境的开放性○2运动技能学习的重复性○3承受身心负荷的双重性○4人际关系的多边性○5教学效果的综合性。

25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基本类型:从体育教学中互动行为主体构成本身来看,可分为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前者称为师生互动,后者称为生生互动。从而体育教学中互动行为具体的主体来看,又可分为师个互动(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小组或学生全体之间的互动)、个个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组组互动(学生小组之间的互动)、个组互动(学生个体与小组之间的互动)等不同类型。

26贯彻学生主体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⑴学生与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生为本的教学观⑵重视教学设计与准备,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体育教学中要学、练、问相结合,学习与创新相结合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解决问题掌握体育学习的方法⑷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⑸在大中小学不同阶段,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精神是一致的,但不同学段的教师指导方式、教学策略是有区别的。

27贯彻技能为主教学原则的要求:⑴防止体育教学竞技化⑵学生学习掌握动作技能时,应遵循时间短、人数多、场地器材受限条件下的技能学习规律,突出全员参与、粗略掌握、基本运用的原则。⑶学习掌握体育运动技能时,要注意合理安排生理、心理负荷及其强度和量,同时也要注意休息方式的安排,防止安排事故的发生。⑷运动技能教学,要适当与相关知识教学、兴趣培养和能力发展、个性发展相结合。

28贯彻为终身体育打基础教学原则的要求:⑴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相结合,不仅着眼与当前课堂、单元、学期的教学任务,而且还要放眼于几年。几十年后的体育学习效应。⑵要突出教会学生学习体育的方法。⑶注意特长培养,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29常用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示范法,演示法,保护与帮助法。○3以身体练习练习为主:分解,完整,循环,重复,更换练习法。○4以比赛活动为主:游戏法,比赛法,情景法。○5以探究性活动为主:发现法,问题探究法。

30如何运用讲解法?○1要明确讲解的目的,运用正确的方式○2讲解内容要正确○3讲解内容形象,精简扼要○4讲解要具有启发性○5注意讲解的时机和效果。讲解的形式:直陈式,分段式,概要式,侧重式,对比式,提问式,联系式。31体育教学对动作示范方法的基本要求:1)动作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1认知示范○2学法示范○3错误示范2)示范要正确、美观。正确是指示范要严格按动作的技术规格要求完成,以保证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美观是指动作示范的生动与轻松优美,以保证动作示范可以引起学生的学练兴趣,消除不必要的畏难情绪。

32产生动作错误的原因常见的有以下五个方面:○1学生对于完成动作不认真、敷衍了事,会把动作做错○2学生对所有动作技术的概念模糊不清○3学生对受旧技能的干扰○4学生能力较差导致产生动作错误○5学生在疲劳情况下进行学练导致产生动作错误

33纠正动作错误与帮助的具体方法:○1运用语言和直观的方法,不断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要用生动而准确的描述性语言和手势等帮助学生明确动作的顺序、要领、要运用各种诱导性、转移性练习,来防止受旧技能干扰所产生的动作错误。○2根据动作错误的性质,可采用限制练习法、诱导练习法、自我暗示法和消退法等进行纠正。

34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1、分解练习法:分解练习法是指完整的动作分成几部分,逐段进行体育教学的方法。分解的方法:○1可按动作技术的结构顺序分○2可按动作技术的结构反序分○3按学习难度分○4按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分2、完整练习法:完整法是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连续地进行教学和联系的方法。为了减少学生学习的困难和便于他们掌握动作,可以采用以下做法:○1利用示范和演示来帮助学生建立动作表象○2抓住教学重点进行突破○3通过帮助与辅助降低难度○4有意识地降低对动作质量的要求○5开发多样的辅助联系和诱导性练习3、循环练习法:循环练习法是根据教学和锻炼的需要,选定若干练习手段,设置若干个相应的练习站,学生按规定顺序、路线和练习要求,逐站依次练习并循环的方法,它主要是学生练习的方法,不是教学方法,但它也是一种教学组织方法4、重复法:重复法是指在不改变动作技术结构和生理负荷的表面数据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反复练习的方式。重复法分为:连续重复法和间歇重复法5、变换法:变换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为发展学生体能所采用的变换练习的环境。变换法分为:连续变换法和间歇变换法

35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依据有哪些?:⑴要根据体育课目的与任务来选择教学法⑵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法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法⑷要根据教师本身的条件和特点来选择教学法⑸据各种体育教学方法的功能、适

用范围和使用条件等来选择教学法⑹根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选用教学法。

36体育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1定体育教学目标○2择体育教学内容○3行体育教学任务分析

○4择教学策略○5育教学场地设计○6展教学评价。

37水平教学设计:○1水平计划完成的主要任务:合理地确定各领域的学习内容的教学时数,将其合理分配到各学年和学期中去,并确定本学年每学期的考核项目及标准。○2学期教学计划的主要任务:学期教学计划将水平计划中所规定的每个学期的个项教材和时数,按照一定要求合理地分配到每次课中,并规定考核项目及其考核时间。

38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应包括:体育教学目标设计、体育教学内容设计、体育教学策略(体育教学方法)设计、体育教学环境设计(场地器材的需求、布置)、身体练习的负荷量度的设计、体育教学评价设的设计。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因体育课的类型的不同和完成的教学任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39教学过程设计大体设计三个阶段: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依据:○1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规律○2上课时学生心理活动的变化规律○3课的类型和教材内容○4课的组织教法○5学生人数和场地器材条件

40体育教学组织工作有哪些?1体育课堂常规:1)课前常规○1有关教师课前准备工作的规定○2有关学生课前准备工作的规定○3有关时间的规定2)课中常规○1学生集合常规○2小结与送还器材常规3)课后常规○1写好课后总结○2布置课后作业2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运用3体育教学中场地器材的布置4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与运用

41不管在什么时候使用对列队形,应尽量做到如下基本要求:○1简捷高效○2利于课堂教学:要力求做到学生的听、看、练力求做到有利于位置,力求做到有利于教师的指导与监控○3合理利用口令

42在场地器材的布置中要注意以下问题:○1场地、器材的布局要合理。可移动器材用尽量向固定器材靠拢○2合理编排课程表。布置的场地器材应符合锻炼,卫生安全的要求,课前应认真周密,严防发生伤害事故○3注意安全。

43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与运用:1)班级教学的基本形式○1行政班○2男女分班○3按兴趣爱好分班2)教学分组的基本形式○1随机分组○2同质分组○3异质分组○4合作型分组○5帮教型分组○6友伴型分组

44调控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度一般采用下列方法:○1改变练习的某些基本要素,如速度、速率、幅度等。○2改变练习的顺序内容的难度,如将原来的30米慢跑(加速跑)改为30米加速跑(慢跑)。○3改变练习的重复次数,如改变练习的密度。○4改变练习的限制条件,如活动范围、器材的重量、附加条件等。○5改变课的组织教法与形式,如循环法、竞赛法或分组练习法等。○6调整课中各项活动的时间比例,如教师指导组织措施,学生观察与休息等。

45心率的参考标准:小学生:120——130次/min;初中生:120——140次/min;高中女生:120——140次/min;高中男生:130——150次/min

46体育教学评价的类型:○1综合评价和单项评价:根据评价所涉及内容对象的多少,可以把体育教学评价分为综合的评价和单项的评价。○2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参与教学活动的主要是学生和教师双方,据此,体育教学评价可分为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3内部参与者的评价和外部参与者的评价:根据评价的参与的主体,可分为内部参与者的评价和外部参与者的评价。○4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从教学评价运用的方式看,有以评价者通过听课、谈话,以主观体验方式而进行的主观性评价,也有以通过客观地测量和测验收集资料而作出的客观性评价。○5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根据体育教学评价的标准不同,又有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之分。○6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不同作用的特征,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47体育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1)评价理念的不断更新:单一的评价视角转向多角度多方法的综合质量评价2)评价内容不断扩展:教育评价是为教育目标服务的,包括新课标所规定的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内容3)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运用:○1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3自评与他评相结合4)科学评价,重在激励

48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运用:○1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3自评与他评相结合○4科学评价,重在激励

49课余体育的特点:⑴活动内容的广泛性和活动空间的广阔性⑵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活动方法的灵活性⑶学生活动的主体性和教师指导的辅助性⑷组织活动活动的法定性和学生参与的自愿性⑸参与对象的群众性和课余训练的精英性⑹体育课堂的延伸性和自成体系的独立性。

50课余体育的组织形式:⑴作息制度规定的体育活动①早操②课间操③大课间体育活动④班级体育活动锻炼⑵全校性课余体育活动①体育节,体育周②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活动⑶校外体育活动①本校组织的体育活动②校外有关部门组织的体育活动③家庭体育活动④个人体育活动。

51课余体育锻炼的原则:⑴自觉性原则○1提高认识1明确目标○2培养兴趣、激发动机○3加强指导、提高技能⑵经常性原则○1科学安排、加强计划○2提高认识、坚定信心○3科学锻炼、提高能力⑶差异性原则○1因地制宜、合理规划○2因人因时、适时调控○3统一要求、区别对待

52课余体育锻炼内容的选择:⑴明确目标⑵注重实效⑶兼顾全面⑷加强趣味⑸适时调整

53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⑴业余性⑵基础性⑶相对统一性⑷亚极限负荷⑸符合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特点

54课余体育训练的原则:⑴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统一性原则⑵周期性原则⑶适宜符合原则⑷区别对待原则⑸直观性原则。55课余体育训练的具体任务:⑴加强身体训练,全面发展运动素质,提高并逐步完善有机个系统的能力,打好专项训练

的身体训练的身体素质。⑵学习,掌握专项运动训练的基本技术,战术和知识,培养对运动专项的兴趣,具有一定的专项运动能力和运动成绩。⑶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树立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

⑷为各级运动队,上一级学校输送体育后备力量。⑸以高水平的运动成绩带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水平以及观赏体育比赛的能力,丰富学校校园文化。

56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⑴体能训练要全面⑵在多年和全年训练计划中要有计划地安排体能训练⑶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身体素质训练⑷用技术训练促进身体素质发展。

57技术训练基本要求:○1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2及时纠正错误技术○3狠抓基本技术训练○4技术训练要全面、实用、准确、熟练○5注意形成个人技术特点,培养“绝招”

58训练计划类型:○1多年训练计划○2年度训练计划○3阶段训练计划(大周期)○4周训练计划(小周期)○5课训练计划

59大周期的划分:如全年中只有一次重大比赛,则训练过程只安排为一个大周期,成为单周期;如全年有两次以上重大比赛,训练过程即安排为两个大周期,成为双周期。每一个周期均包括准备期、比赛期和恢复期。

60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⑴竞争性⑵合作性⑶公开性⑷教育性⑸娱乐性⑹层次性⑺多样性。

61学校体育的业务管理:包括体育课程管理,体育教育管理,课余体育锻炼与竞技,早操和课间操,余暇体育管理;学校体育的行政管理:包括体育组织和教师管理,场地设施管理,体育经费管理,体育科研和体育情报管理。

62体育课堂教育的管理工作主要有:⑴确定编班方式与环节⑵编制课表⑶制定课堂常规⑷备课与上课⑸体育课成绩的管理。

63体育教师的劳动特点:

⑴体育教师“一育兼一科”的工作广泛性:体育教师不仅要承担着多个班级的教学任务,而且还要组织全校的早操,课间操和课外活动及校内外的各项竞赛活动⑵校内外体育工作的多样性:体育教师除完成体育教育任务外,还要承担大量的课外辅导,群体活动,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等工作⑶对学生教育影响的全面性⑷室外工作的艰苦性。

64体育教师的基本条件:㈠高尚的道德品质㈡宽厚的理论基础与广博知识:⑴基础理论知识⑵专业知识与技能⑶教育学心理学知识⑷横向学科知识㈢良好的专项技能技术㈣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㈤全面的专业工作能力:⑴教学能力:对课程标准,教学指导纲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文件的理解和贯彻能力;制定科学的教学管理措施和办法的能力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的能力;制定各种教学文件的能力;选择、加、工开发教材的能力;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策略的能力;严密的教学组织能力;调动学生学习与锻炼的自觉积极性的能力;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并根据信息反馈采取针对性措施的能力⑵教育能力⑶训练能力⑷运动能力⑸组织能力⑹科研和创新能力⑺社会交往能力㈥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强健的体魄。

65体育教师的基本职责:⑴贯彻各项教育,体育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定各种教育教学文件⑵优先做好体育教学工作⑶组织指导课外体育锻炼⑷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⑸从事学校体育科研⑹配合开展学生体质监测和健康教育工作⑺体育宣传与器材设施维护⑻参与社会体育工作。

66学校体育物质环境:⑴体育活动的场所⑵体育运动设备⑶体育时空要素。

67学校体育的社会心里环境:⑴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⑵体育课堂教学气氛⑶体育教学中的人际关系⑷体育信息⑸教师人格与教学行为,领导方式。

68学校体育环境的供能:⑴陶冶功能⑵激励功能⑶保健功能。

《学校体育学》学习重点

《学校体育学》复习重点 绪言 前身为从苏联引进的《体育理论》。1988年11月,教育部明确规定把《体育理论》课程分为体育概论与学校体育学等课程,并将《学校体育学》列为体育教育专业主要课程之一。 学校体育学就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就是培养各级体育师资,组织与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学校体育学教材的基本内容含4篇16章。篇名:学校体育概论、学校体育教学、学校课外体育、学校体育管理。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我国学校体育的沿革 一、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简况 奴隶社会文武合一。夏代:校、序、庠;商代:大学与庠;西周:国学与乡学。时称“学在官府”,教育内容就是“六艺”1。西周以后,变为“学在四夷”。封建社会教育内容为儒家“四书”2、“五经”3为主,教育思想重文而轻武。唐代实行文举、武举分开的科举制度,宋代开始兴办武学,文武教育分途。 二、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形成与发展概述 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与国前为我国近代体育时期4。 洋务运动兴办的西式学堂推动西方近代体育在我国传播。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为代表的维新派提倡西学,首次提出了在学校中必须德智体三育并重的思想。清政府1903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各级各类学堂设立体操科并规定学时5,结束了学校教育中基本没有体育的历史。辛亥革命后学校体育“双轨现象”。 五四时期教育思想空前活跃。毛泽东1917年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对我国体育及学校体育现状作了深刻的分析与尖锐的批评,对体育的意义、锻炼的原则等诸多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德智体三育并重。恽代英作《学校体育之研究》。 1922年《壬戊学制》标志军国民主义的没落。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分布,正式将“体操科”改为“体育课”,内容与方法有了更新。 师资培养有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科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科。 1927年中国出现两种政权:南京政府1940年3月公布了《各级学校体育实施方案》,就是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全面的学校体育实施方案。苏区学校体育受到重视,1941年创建延安大学体育系。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可分四个阶段: (一)初创阶段(1949-1957) 1950年与1951年毛泽东两次作出健康第一的指示。1951年8月,政务院发出“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1953年毛泽东将“身体好”作为三好学生的第一条。 1952年教育部设立体育处,国家体委设立群体司学校体育处。同年,教育部与国家体委联合颁布《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教育部于1952年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计划》中正式规定,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二年级均开设体育必修课,每周2 学时。1953年教育部组织翻译苏联十年体育教学大纲向全国体育教师介绍,1957年出版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参考书。 国家体委于1954年参照苏联模式制定并公布《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劳卫制),1952年创办上海体育学院,此后1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御、乐与体育有关。 2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3诗、书、易、礼、春秋 4一般的历史分期就是以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作为我国近代历史时期。 5小学每周3学时,中学2学时,高校3学时。

体育老师说课及面试题

说课的内容和基本步骤 所谓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说课一般可以分为备课以后、上课以后和评课以后的说课三种形式。 此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主要采取“备课以后的说课”形式,即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把自己怎样进行备课,备课时进行的教学设计、教学安排设想以及估计学生的达标程度和盘托出或进行演示,供专家们评说。说课的内容和步骤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材阐说 1、教材的地位: 从地位上、结构上、内容上、教育意义上等方面论述本节教材在本课\本书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特点、生活经验、认识问题的层次、程度、学生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制定出学习目标。 3、教学重点、难点: 从教学内容、大纲要求、学生实际、理论层次、对学生的作用等方面找出确立重点难点的依据并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说明 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主要说明老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和学生“怎样学”以及“为什么这样学”。具体说明将在课堂设计中运用那些方法,用到哪些教具。这里可以从大的方面,从宏观上来说一下,具体详细可以放在下一个教学程序里说明。如: 1、参和式 2、讨论式 3、互动式 4、体验式 5、研究性学习 6、谈话、对话、辩论、调查、情景模拟、亲历体验、小活动等 三、教学过程说明和演示 主要说明和演示教学设计的具体思路,课堂教学的结构安排和优化过程,以及教学层衔接和教学环节转换之间的逻辑关系。包括教学的基本环节、知识点的处理、运用的方法、教学手段、开展的活动、运用的教具、设计的练习、学法的指导等。并说明设计的依据。 四、板书说明和演示 一般正规的说课如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是要在说教学程序的过程中写出板书提纲的。如果时间很紧张,你可以提前写在一张大纸上,张贴在黑板上或进行展示。能够配合讲解适时出示,达到调控学生、吸引注意、使师生思路合拍共振的目的。面试分为说课和考官提问两部分。测试之前会给你一个说课范围,你可以把范围内所有的篇目都准备一下,如果没有什么教学经验的话,可以查看一下有关教学网站,网上有很多教案或说课稿的。关于怎么说课,网上也很多的。有一些要点:首先,说课和试讲不一样,试讲面对的是学生,说课面对的是教学专家,也就是说你是面对专家老师把你的教学思路讲出来,而不是像上课一样面面俱到,千万不要把专家当成学生。 一、掌握以下几个步骤1、说课的内容一般包含教学目标,一般一课有两三个目标就可以了,不要太多;2、教学重点和难点,也是两三个可以了;教学用具;3、教学步骤,教学步骤是重点,你要把你所设计的所有步骤都说出来,就是说一个思路,怎么上,另外,说完一个步骤之后还要说一下为什么要安排这个步骤,也就是为什么这么上,在这里可以顺便说下你的教学原则和方法;4、最后是把你的板书说一下,不需要把你的板书全都写在黑板上的,只要写一个标题什么的,然后就说出来,告诉底下的老师,你在黑板上的每一个区域要写什么就可以了,另外也是让老师看看你的字是什么样的。

考研资料学校体育学重点.doc

《学校体育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二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学校体育的课程化——几位推进体育课程化的人物1.夸美纽斯是推动学校体育发展成为课程的先驱者,他认为“身体不独是推理 的灵魂的住所,而且也是灵魂的工具”。他确立了学年和班级教学制度,并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 2.卢梭主张在非自然中效仿自然的法则,采用自然的方法对儿童进行包括体育 在内的全面教育。把洛克和卢梭的体育思想变为教育现实的是以巴赛多等人的德绍五项(跑步、跳高、攀登、平衡、负重),德意志博爱学校的德绍五项是学校体育课程的雏形。 3.裴斯泰洛齐是19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也是使体育课程走向成熟的代表人 物。他的要素主义课程思想可以认为是科学主义课程论的先驱,但他的体育课程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因为他的体育教育却格守着卢梭以来的自然体育传统。 三体育和学校体育的科学化 1.对于人体及人体运动本质的科学认识,则是体育和学校体育得以形成并沿着 科学轨迹发展得重要基础。 2.意大利安.维萨里在1543逐步形成发表的《人体的构造》中指出男人并不比 女人少一根肋骨;1680年阿.波雷利在《论动物的运动》中,详细讨论了行走、跑、跳、滑冰、举重等运动时所发生的机械运动;《教育论:体育》说细讨论了体育课程的性质、任务与内容等。这些学科基础为体育科学化奠定了基础;1909年,哥本哈根大学开设了解剖、生理与体操原理课程。 3.学校体育科学化最明显的标志是专门培养体育师资的体育师范学校的出现。 如19世纪中,丹麦、瑞典、法国、德国和美国等先后开办了军事体操学校、体操学校或体育师范学校。 四现代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 1.高尔霍夫尔是20世纪前期奥地利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设计者和推动者。高 尔霍夫尔建立了以保健和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发育为特色的教材体系,主要包括补偿运动。形成运动,完美运动,在教学法方面,他提出了以生物学为基础的儿童中心主义。 2.军国民教育思想对近代教育和体育课程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推动了近 代体育课程的确立,冲破了传统教育重智轻体的束缚,促进了“尚武”风气的形成。军国民教育内容包括:批判传统文弱教育,宣传尚武精神;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军事知识和技能训练;重视学校体育;在社会上加强军事教育和训练。 3.苏联凯洛夫构建的一套体系完整,结构紧密课程体系的影响,除了强调共产 主义思想教育以外,其强烈的主智主义――科学主义色彩成为其课程体系的特色,突出表现是课堂中心,教师中心和教材中心(三个中心论),三个中心的核心则是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简称“三基”。主智体育思想规定了统一的学校体育大纲,实现了学校体育的规范化。(凯洛夫提出了直观性、学生自觉性与积极性、巩固性、系统性和连贯性、通俗性与可接受性5大教学原则。) 4.20世纪60年代末,苏联学者明确提了了终身体育的主张,1970年,欧洲娱 乐会议发表了“休闲与娱乐宪章”。

心理学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心理学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12) 十二、人格 (一)人格概述 1.人格的含义 人格: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稳定而同一的心理品质。它既包括人遵从社会文化习俗要求做出的外在言行,也指人不愿展露的真实自我。 凯程2014年心理学考研保录班考入北师大心理学5人,首师大3人,再创心理学保录班新高,心理学大题全部压中,学员通过全日制封闭式高三式培训,加上凯程关系疏导,顺利考入理想院校。有考研择校问题,对考研复习不熟悉的地方,请联系凯程咨询老师。 2.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的互相作下形成的。 (2)稳定性:偶然的心理特征不能称人格,但随着自身和环境的成熟和改变人格也能或多或少地变化。 (3)统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4)功能性: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某些人的命运。 3.人格的结构(新增)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自我调控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二)人格理论 1.人格特质理论 特质理论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评测人格常用的基本单位。 (1)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共同特质:特定社会文化形态下,群体或多数人共有的特质 个人特质:个人身上独具的特质,根据在生活中作用可分为以下三种 首要特质:一个人最典型和概括性的特质,影响人各方面行为 中心特质: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 次要特质:不太重要,较少表露的特质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受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启发,用因素分析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成四层: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A,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直接与环境接触,随环境而变化,是从外部可观

潘绍伟第三版学校体育学(体育课教学)考研知识点

体育课教学 一、名词解释 1、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是指通过理论讲授、讨论等形式学习体育文化知识、体育科学知识、卫生与健康知识及方法的一类课。 2、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是指根据学习目标选择安排教学内容,通过组织学生在体育场馆进行身体练习或健康保健操作的一类课。 3、新授课:是指以学习新的教学内容为主的课。 4、复习课:是对所学过的动作、练习、技战术等进行复习、改进和巩固提高的课。 5、综合课:是指既有新授内容,又有复习内容的体育课。综合课可以是同一教学内容(如篮球)的新授与复习的组合,也可以是 不同教学内容(如篮球复习与武术新授)的结合。 , 6、考核课:是指以检查学生阶段学习或学期学习成果,并给予学生综合性评价考核的一种课,主要是对运动技能、体能、体育 与健康知识的全面考核。 7、体育实践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的几个组成部分以及各个部分的教学内容、组织工作安排的顺序与实践的分配等。 8、体育实践课的密度:亦称一般密度或综合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各项教与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 项教与学活动之间的合理比例。 9、练习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学生练习时间(各项练习之和)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它直接反映一节课中学生实际进行身 体练习的时间。 10、体育实践课的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中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担的量和强度对机体刺激以及机体反应的程度。 11、生理测定方法:是指通过测定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肺活量、吸氧量、血成分、体温、心电图、肌电图等)来确定和测出学生生理负荷的手段或方式。运动负荷的测定一般采用手测脉搏或遥测心率方式进行。 12、心率测定法:是在一节体育课中按时间间隔或活动前后多次测定学生的心率,掌握与分析学生在课中心率变化情况的方式或手段,以此推断生理负荷是否合理。 13、心率指数的计算公式:心率指数=课中安静心率/课前安静心率 / 14、备课:是指体育教师在课前所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 15、集体备课:是指体育教研室(组)或同年级的体育教师在学年、学期或单元教学前集中起来,共同研究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的备课形式。 16、个人备课: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对课的思考、设计和实际准备的过程。 17、体育课的分析:是指根据学习目标.对体育课的教与学的情况和成效进行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18、健康:健康是指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状态,才算真正的健康。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19、健康教育:是指以预防控制疾病,促进健康作为主要出发点,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采用有利于人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20、体育与健康课堂常规:是为使课堂教学有一个严密的组织和正常秩序,保证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所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它一般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 21、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作为学习领域的的这会领域,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合作和竞争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 二、简答题 1、简述体育与健康课的类型。 (1)体育与健康理论课。这一类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理论讲授提高对体育的认识和体育人文素养,掌握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 了解影响健康的因素,掌握增进健康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兴趣,并将所学知识与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 1)体育知识包括体育文化知识,科学进行体育锻炼的知识与方法,运动项目的价值、功能、特点、规则、技术与战术、比赛的 组织与观赏等。体育与健康理论课主要采用讲授与讨论的形式。 2)在义务教育阶段,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习目标,具体选择安排课程教学。高中阶段,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应在三个学 年专门安排健康教育的学时与内容,另外应根据学生所选学的运动项目,讲授相关的体育文化知识以及如何科学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等。 (2)体育与健康实践课。一般包括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和考核课4种类型。 2、简要说明确定体育实践课结构的依据。 ^ (1)学生生理活动能力的变化规律:一是由相对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即集体工作能力上升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准备部分; 二是机体工作能力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相对高的水平,这一阶段称为基本部分;三是机体活动能力逐渐下降,机体在进行比较长时间 的身体活动,承担比较大的运动负荷后机体的工作能力下降,这一阶段称为结束部分。 (2)学生心理活动的变化规律:学生在体育实践课中注意、情感、意志等心理变化的规律。在体育课准备部分,学生体力比较 充沛,其注意往往比较容易集中。随着学生承担运动负荷时间的加长、集体活动能力的下降,其注意力也开始出现下降。 (3)教育学的一般规律: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动作技能形成规律以及教与学辩证统一的规律对体育实践课的结构具有十分重 要的影响。合理地确定与安排体育实践课的结构,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工作状态,使学生的机体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稳定、适宜的工作水平,从而为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的学习目标、完成各种身体练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3、简述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

体育考研-《学校体育学》复习大纲

《学校体育学》复习大纲 第一部分说明 本教学大纲是依据西南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专业确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等有关规定而制定。 一、课程目标与任务 (一)课程目标 阐明学校体育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基本具备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 (二)具体任务 第一,使学生从理论上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在教育、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体育教师 应具备的政治、业务素质。树立体育教师的专业思想与师德规范。忠诚党的教育、体育事业。 第二,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学习并掌握中等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课外运动 训练和竞赛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初步掌握学校体育管理的基本知识。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的具体要求 (一)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的学习,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学校体育专业的特点。 (二)本课程主要是阐释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和方法,基本内容分为4篇,即学校体育概论、学校体育教学、学校课外体育以及学校体育管理。教学内容分为识记、领会、运用三类,在每章的“目的要求”中分别加以了注明,供学生学习时参考。 三、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去总结理论。 (二)课后留有思考题、题目尽量联系现实学校体育实践及学校体育的相关理论认真思考。 (三)重视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特别是引入教育、哲学方面的知识来加强对学校体育相关理论的理解。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共计40学时,其中教师授课22个学时,其余学时由学生自修。学期期末考试。评价由考勤、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考试方式用笔试开卷。比例为10%、10%、80%。评定学期成绩结合平时得出综合成绩为该门课成绩。 五、学习时数分配 编次绪言一二三四 学时1 6 15 10 8 第二部分:复习大纲 绪言 1、目的要求:明确学校体育学的概念、学科性质,了解学校体育学的课程目标、任务、基本内容以及学习的基本要求。 2、复习重点:学校体育学的概念、学科性质、课程目标、具体任务、基本内容、学习的基本要求。 3、阅读书目:《学校体育学》 4、思考题:什么是学校体育学?它的学科性质是什么? 第一篇:学校体育概述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1、目的要求:了解我国学校体育的形成与发展,明确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2018心理学考研知识点人格理论

2018心理学考研知识点:人格理论 人格理论是2018考研心理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理论板块,四大理论下又细分很多的相关理论,现如今关于青少年成长以及人格发展方面的问题愈发受到关注,所以这部分也容易成为考点。 人格理论(二) 1.人格类型理论 (1)单一类型理论:弗兰克·法利。①T型人格是一种好冒险、爱刺激的人格特征。②根据毛线行为的性质,分为T+型和T-型两种。③T+型人格又可以分为体格T+型和智力T+型。 (2)A-B型人格:弗里德曼和罗斯曼。①A型人格性情急躁、缺乏耐性、成就欲高等。 ②B型人格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等。③研究表明,A型人格特征的人易患冠心病。 (3)内-外向人格:荣格。 (4)多元类型理论:斯普兰格把人划分为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权力型、社会型和宗教型6种,有人据此编制了《价值观研究量表》。 2.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1)弗洛伊德:①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它们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人格的基本面貌。②人格发展理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本能,人格的发展就是心理性欲的发展;人格发展分为口腔期(0~1)、肛门期(1~3)、性器期(3~6,俄狄浦斯情结)、潜伏期(6~11)和生殖期(青少年期)。③自我防御机制:自我面对有可能的威胁和伤害时一系列的反应机制,当自我受到外界的威胁而引起强烈的焦虑时,焦虑将无意识地激活一系列的防御机制,以某种歪曲现实的方式来保护自我,缓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它包括否认、压抑、合理化、移置、投射、反向形成、过度补偿、升华、幽默和认同等多种形式。 (2)荣格:①人格结构论:完整的人格是由若干不同但彼此相互联系的系统组成,即由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构成。个体潜意识的内容以"情结"的形式表现,集体潜意识的内容以"原型"的形式表现。②人格动力论:构成人格结构在一定的心理能量作用下建构人格。人格结构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相对闭合性的动力系统。③人格发展理论:人格的发展就是个性化的过程,人格发展分为童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④心理类型理论:人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态度倾向,结合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四种心理功能,人格类型分为八种:外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外倾直觉型、外倾感觉型、内倾思维型、内倾情感型、内倾感觉型、内倾直觉型。 3.人本主义人格理论 (1)马斯洛:自我实现是其人格理论的核心,个体之所以存在,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就是为了自我实现。 (2)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理论:①罗杰斯强调人的自我存在、自由和自主选择性。其人格理论中最为核心的人格结构是自我概念,它是人格形成、改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能正常发展的主要标志。相对于自我概念又提出"理想自我",它象征着个体最喜欢拥有的自我概念,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和谐统一就是自我实现。②在人格动力系统方面,罗杰斯的基本假设是:有机体有一种先天的"自我实现"的动机,它表现为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各种潜能的趋向,自我实现的动机是与生俱来的。 "人格"是指一个人一致的行为特征的群集。人格的组成特征因人而异,因此每个人都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致使每个人面对同一情况下都可能有不同反应。这部分是考研心理学的重点内容,大家快点收藏吧。

学校体育学知识点整理

学校体育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学校体育学历史演变 一、学校体育学的历史 1.西方体育发展 1632年夸美初斯《大教学论》 1693年洛克《教育漫画》绅士教育思想 1760年卢梭《爱弥尔》自然教育思想,首先使用了“体育”一词2.古希腊:苏格拉底—对活法、产婆术 柏拉图—《身心调和论》、《理想园》 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并论证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二、我国学校体育发展 夏—(学校名称):校、序、庠目的:为政尚武内容:礼仪教化商—大学、序 西周—国学、乡学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乐射御为体育) 1903年从洋务运动开始近代学校体育形成(因为开设了体操课) 1917年毛泽东《体育之研究》 1923年将“体操科”一词改为体育课 1951年强调增加人民体育 1952年《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计划》

1954年【劳卫制】公布了《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制度》国民体育标准 1956年颁布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1956年—出版了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材 1957年第一个教育方针,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1979年粉碎了“四人帮” 在江苏扬州召开学校体育教育会议,里程碑《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1990年,改为《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2001年进行了第八次课程改革年级——(改为)水平小学每两个年级为一水平,初中为水平四,高中为水平五 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第二章学校体育学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的身体发展主要体现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体能 1.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 (1)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身体姿势; (2)提高身体机能能力,促进健康水平提高; (3)提高身体运动能力,全面发展体能; (4)增强人体适应能力和身体抵抗力。 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 (1)根据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合理安排各项体育活动;(2)根据学生身体机能的发育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3)根据学生体能发展的敏感期,合理安排身体练习。

心理学考研知识要点:神经系统

心理学考研知识要点:神经系统 心理学考研涵盖心理学导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知识量大、考点繁杂,需要考生逐一攻克。今天我们要复习的知识点是神经系统相关要点,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心理学考研知识要点:神经系统 1.神经元 (1)定义: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单位,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2)结构: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①树突较短,作用是接受刺激,把刺激传向胞体。②轴突较长,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作用是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出。③胞体作用是对信息进行整合。 (3)基本作用:接受和传递信息,具体为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4)分类:按功能可分为内导神经元、外导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①内导神经元,即感觉神经元或传入神经元,作用是收集和传导身体内外的刺激,并传达到脊髓和大脑。②外导神经元,即运动神经元或传出神经元,作用是将脊髓和大脑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内分泌腺,支配效应器官的活动。③联络神经元,即中间神经元,介于内导神经元和外导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 (5)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沟通有重要作用:①为神经元生长提供支架;②在神经元周围形成绝缘层(髓鞘),使神经冲动快速传递;③给神经元输送营养,清除过多的神经递质。 (6)神经冲动的电传导:神经纤维的电位分布在产生电位时呈现"外负内正",静息电位时呈现"外正内负",相差约70毫伏。神经元由静息状态转化为动作状态就是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的电传导是指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服从"全或无"法则。 2.突触 (1)含义:神经元与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分,由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组成。其中,突触前成分包含许多突触小泡,它是神经递质的存储场所。 (2)接触方式:突触有轴突与胞体、轴突与轴突、轴突与树突三种接触方式。 (3)化学传导:神经冲动在突触间,借助于神经递质完成传递,是人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 (4)神经回路:神经回路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反射弧是一种最简单的神经回路。 3.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1)周围神经系统:由脊神经、脑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组成。①脊神经:发自脊髓,31对。 ②脑神经:由脑部发出,12对。③植物性神经系统:也叫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部分,其机能上具有拮抗性质;交感神经系统用于应付紧急情况,副交感神经系统则相反,抑制体内各器官的过度兴奋,起平衡作用。 (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脊髓位于脊椎管内,是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脑包括脑干、间脑、小脑和大脑。①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

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目一览

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 书目一览 本文系统介绍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难度,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方向,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学费介绍,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教育硕士考研机构! 五、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是什么?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凯程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333教育综合参考书: ①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②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③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张斌贤、王晨副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④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上参考书比较多,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四、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辅导班有哪些? 对于湖南科技大学教育硕士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教育硕士,您直接问一句,湖南科技大学教育硕士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湖南科技大学教育硕士考研,更谈不上湖南科技大学教育硕士考研的考研辅导资料,有考上湖南科技大学教育硕士的学生了。在业内,凯程的湖南科技大学教育硕士考研非常权威,基本上考湖南科技大学教育硕士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2015年共有166人考取目标院校。凯程有系统的《333教育综合讲义》《333教育综合应试题库》《333教育综合应试解析》《333教育综合掌中宝》,也有系统的考研辅导班,及对湖南科技大学教育硕士深入的理解和及时的考研信息。不妨同学们实地考察一下。并且,在凯程网站有成功学员的经验视频,其他机构一个都没有。三、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方向介绍2015年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学费总额为2万,学制2年 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方向及初试科目如下: 教育管理,招生人数10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④843教育管理学 学科教学(思政),招生人数10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

2019心理学考研院校排名及院校推荐

2019心理学考研院校排名及院校推荐 心理学考研院校全国排名前20名院校 目前,心理学考研学术硕士方向,统考依然是一个大趋势,但是也有一大部分比较好的院校开始自主命题,为了让准备2019年考研的同学安心复习,明确自己的目标院校是统考还是自主命题,跨考考研老师为大家汇总了全国前20所院校排名。 2.全国各地区自主命题院校 01东北地区自主命题院校 东北师大(学硕和专硕都有)、吉林大学(学硕和专硕都有)、沈阳师大、

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吉林师范大学 02华北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学硕全英文教材、有专硕)、北京大学(目前没有明确书单)中央财经大学(学硕、专硕)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南开大学(学硕、专硕)、首都师范大学(学硕、专硕)、首都医科大学(新增专硕)、河北师范大学(学硕、专硕)、河北大学、河南大学(学硕、专硕)、鲁东大学、 03江浙地区 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学硕、专硕)、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学硕、专硕)、苏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扬州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皖南医学院、 04华南地区 中山大学、广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 06华中地区 湖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学硕、专硕)、 07西南地区 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 (3)心理学考研院校难度分析 01浙江大学的强项在于工业心理学等应用取向的心理学专业2017年考研心理学院校排名及优势方向2017年考研心理学院校排名及优势方向。 02北京大学的强项在于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03北京师范大学的强项在于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测量与统计 04首都师范大学的强项则在于它曾经辉煌过,很多现在的博导都曾经在这儿接受过林传鼎等人的培训。现在则处于上升时期,钱多、设备还可以,学校相当支持,但是除了动机与情绪这个博士点有特点之外,还没有形成自己更多的特色。 05吉林大学的社会心理学系的强项在于理论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史,向你展示一个全面的心理学。 06南京师范大学的强项则在于理论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史。 西南大学心理学系有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基础心理学和教育发展心理学

学校体育学考研知识点汇总

学校体育学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新特点:1)教学内容更加丰富2)教学形式和方法多样化3)推行体育测试制度4)课外体育活动得到广泛重视 2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1)学校体育竞技体育既不能全盘吸收也不能拖至门外;2)竞技体育进入学校的途径是竞技体育项目教材化 3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结构:1)学前教育阶段体育2)初等教育阶段体育3)中等教育阶段4)高等教育阶段;功能:1)教育功能(德育、智育、美育)2)健身功能3)娱乐功能4)文化功能5)辐射功能6)经济功能7)竞技功能;目标:1)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A学校体育基本功能;b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c社会发展的需要;d学校体育和国民体育发展的需要;e学校体育的环境条件。 2)学校体育的目标;a)学校体育的目标b.效果目标①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②传授体育运动、卫生保健健康生活知识,以及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使学社具有一定的体育化素养③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基础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⑤发展学生的运动才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4体育课程:指在学校的指导下,以身体练习主要手段,以身体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为了使学生能在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以及情感与社会矛盾和谐发展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5体育课程的特征:1)实践性: 体育课程必须通过身体实践活 动,并承受适量的运动负荷,以 促进身体器官、抗能的发展,提 高身体质量,并通过实践活动掌 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培养对体育 的兴趣及团队精神、合作精神 等。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 惯。2)整体法:根据体育锻炼 的规律,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时无 法实现课程目标的只有课内向 课外的合理眼神与有机结合才 能收到预想效果。3)社会性: 体育教学过程中自然会形成小 集体小社会、随时会出现好多适 应社会问题。4)差异性:体育 教学受学生身体条件和性别的 制约较之其他课程更为显著,更 要讲究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而 且地理气候办学条件,体育传统 等因素对课程的影响,也比以室 内教学为主的深程更为明显。5) 非阶梯性:体育课程的许多内 容和手段在教学安排中没有明 显的阶梯性,本身很难分出先 后顺序,因此,体育课程体系必 须从小学到大学进行通盘研究, 以免顾此失彼。6)复合法:体 育课程融知识,技能,身体,精 神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为一 体,既要提高身体质量,又要提 高“智商”,这与其他课程相比 也具有鲜明的特色。 6体育课程的目标:1)增强体能, 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知识 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兴趣 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 出人际交流能力与合作精神。4) 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 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 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7体育课程的内容的分类:1) 体育知识与技术:主要是指间接 的,传统的,科学的体育文化内 容评价,按传统运动方式项目, 可分为球类,体操,田径,游泳, 冰雪等内容,按运动与外界的关 系,可分为开放式运动和封闭式 运动,按运动结果的判断标准, 可分为评分式,计数式,计时式, 测量式。2)运动参与类:主要 指学生实际进行体育活动的状 态。按人体参与活动的解剖部位 分类。可分为上下肢运动,躯干 运动,合身运动等,按人体参与 活动的基本方式分类,可分为 走,跑。跳,跃,投掷,攀登, 爬越,悬垂支撑和平衡,脚力等; 按参与活动的人数分类,可分为 个人运动和集体运动等内容;按 参与活动的情感分类,可分为接 触与接受,爱好与兴趣,自愿与 自觉,自信与表现等内容。3) 体育活动经验类:主要指学生在 体育活动过程中或结束后机体 及心理的反应。按体育活动过程 中学生素质发展情况分类,可分 为速度,灵敏,力量,耐力,柔 韧等内容;按体育活动过程中防 病治病的效果分类,可分为养 生,健康,防病,治病,康复等 内容;按体育活动对人体新陈代 谢的影响分类,可分为有氧和无 氧运动。 8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1) 完善课程体制,增强体育课程方 案的适应性;2)课程的教学功 能与育人功能紧密联系;3)开 发课程种类,优化课程结构;4) 课程教材多样化;5)课程内容 组织现代化,生活化;6)课程 评价强调促进学生发展 9体育教学活动的要素:1)三要 素说:体育教师,学生,教育教 材;2)四要素说:体育教师,

0574《学校体育学》答案

[0574]《学校体育学》 1、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第三卷2号上发表了著名的体育论文就是 ( ) 1. A、《体育之研究》 2、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它就是以 ( )为主要学习手段 1. A、体育锻炼 2. B、身体练习 3、2014年开始,下列哪项为学生体质测试必测项目( )。 1. A、台阶试验 2. B、立定跳远 3. C、引体向上 4. D、长跑 4、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在小学与初中阶段混合班应该保持( )的班额比较合适。 1. A、20人左右 2. B、40人左右 5、对体育教学活动某一个方面进行的评价属于( )。 1. A、综合评价 2. B、主观评价 3. C、单项评价 6、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体育之研究》的作者就是( ) 1. A、毛泽东 7、斯巴达军事体育训练的“五项竞技”包括: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与( )。 1. A、驾车 2. B、跳远 3. C、投标枪

8、在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等东方文明古国,作为奴隶主贵族子弟的专门学习场所就是( )。 1. A、祭祀学校 2. B、神庙学校 9、 中国管理学校体育的最高政府部门就是() 1. A、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 2. B、全国中学生体育协会 3. C、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10、 中小学每周上的3次体育课属于() 1. A、活动课程 2. B、学科课程 11、 ) 1. A、开放的教学环境 2. B、强调“健康第一” 3. C、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12、下列选项中,属于课前常规的就是( ) 1. A、教学反思 2. B、宣布教学内容 3. C、备课 13、 学前教育阶段体育教学的主要形式就是( ) 1. A、比赛形式 2. B、游戏形式 14、

【划重点】考研发展心理学要点整理

【划重点】考研发展心理学要点整理 一、发展心理学的概述 (一)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横断研究 (1)国外学者对传播的定义 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或几个年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 优点:可同时研究较大样本;可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资料;成本低费用少,省时省力; 缺点:缺乏系统连续性;难以确定因果关系;取样程序较为复杂;另外还可能受到世代效应的影响。 世代效应:群体中的年龄差异是由群体成长时的社会文化差异造成的,而非发展。 2、纵向研究 是指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人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研究,也叫追踪研究。 优点:能系统的,详尽的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量变质变规律 缺点:样本的减少(被试亡失),反复测量(练习效应),时间较长(其他变量增多)另外还会受跨代效应的影响。 跨代效应:由于目标群体可能经历某一特殊年代,受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而具有同样的特征,这样的结果可能难以推广。 3、聚合交叉研究

综合了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 4、双生子研究(格赛尔双胞胎爬梯实验) 是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在心理发展特征上相似程度,来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这种心理发展特征的影响程度。 同卵双生子之间的任何差异都可以归结为环境因素的作用。 5、发展心理学的历史 达尔文在长期观察自己孩子后于1876写成的《一个婴儿的传略》,该专著推动了儿童心理的传记法研究,被认为是科学研究儿童心理的先驱。 德国学者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他在188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是公认的第一部儿童心理学著作。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1、弗洛伊德理论与艾里克森理论 (1)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他把里比多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2)弗洛伊德心理发展五阶段 弗洛伊德认为,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家长如果能适度满足儿童的性需要,儿童就能健康成长;如果儿童的性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就会产生固着或倒退,成为各种心理障碍产生的根源。 (3)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学校体育学》题目

简述应试教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反映 (1)只抓学校代表队的尖子运动员 (2)忽视学生个人兴趣 (3)以达标技评为目的 (4)以考试内容为教学内容选择的主要依据简述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 (1)学校体育的基本功能 (2)学生身心特点和学习需要 (3)社会发展的需要 (4)学校教育和国民体育发展的需要 (5)学校体育的环境和条件 简述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的特征。 (1)以强烈的爱国激情为理论基础 (2)依附教育思想而存在 (3)重视身体训练和培养军人精神

简述我国古代六艺教育的主要内容。 (1)礼指礼节,主要是道德教育 (2)乐指指音乐、诗歌、舞蹈的教育 (3)射指射箭技术的学习。 (4)御指驾车技术的学习。 (5)书指书法的学习。 (6)数指算数知识的学习。 请简要回答什么是体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是指学科或教材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 (2)一个学科知识点在整个学科知识中的地位,及通过相关知识的教学能给学生发展带来的贡献决定了它是否为教学重点 (3)“教学难点”一方面是指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4)“教学难点”另一方面指学生容易出错或混淆的内容 简述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 (1)教育功能,即促进智力发展;形成优良品德;培养审美情趣

(2)健身功能,即养成正确身体姿势,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机能水平;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3)娱乐功能,即调节感情、丰富生活,缓解神经紧张和疲劳;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 简述体育教学目标表述应包含的要素。 (1)行为主体 (2)行为动词 (3)行为情景或条件 (4)表现程度 简述学校体育的总目标 (1)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2)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态度、兴趣和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3)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4)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简述体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1)改造现有的竞技运动项目

学校体育学考试重点

1、学校体育:以学校为主的教学环境中,以身体运动卫生保健为手段,采用体育课、课外活动等多种组织形式,来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 2、体育教学目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和范围内,师生经过努力后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的标准,规格或状态。它是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并决定着体育教学的方向。 3、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包括体育科学理论知识的教学和体育技术、技能的实践课教学,并以后一种教学为主。 4、教材比重:教材的比重是指各类教材的教学时数与教学总时数之比。 5、学校体育管理概念:指用尽可能少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采用最佳的手段和方法,遵循学校教育和体育的基本规律,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计划、实施、检验的过程。 6、体育教学大纲定义:是根据国家教育计划所制定的纲要式的体育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紧紧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其发展的要求,具体规定体育教学内容的方向、目标、范围、体系、各类教材的比重以及教学要求和考核标准。它是编写体育教材、实际教学以及考核、评价教学质量的直接依据。 7、体育教学内容:是反映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而选用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体系。它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实际材料,它是构成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通常集中体现在1.体育教学大纲 2.体育教材) 8、体能:所谓体能是指有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简称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两个方面。 9、循环法:是指根据发展体能的要求,选择若干练习或动作,分设若干作业点,要求学生在每个作业点上完成规定的练习和负荷,一个接一个进行作业点的轮换,循环往复地进行练习的锻炼方法。 10、体育知识:人们对于体育的现象、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11、运动技能:是指“表现在外部的,以完善合理方式组织起来并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复杂的肢体动作系统。它表现为身体的一定肌肉、骨骼运动与相应的神经系统的活动”。 12、动作示范的定义:是教师或教师指定的学生以具体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动作形象、结构、要领的方法。 13、体育课的密度:1.综合密度或一般密度:练习密度指一节课中各项活动合 理运用的时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2.专项密度:指课中某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 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3、练习密度:又称运动密度,指一节课中,练习时间与实际上课的总时间的比例。练习时间/全课时间*100% 14、生理负荷:指学生在课中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受的量与强度对机体的刺激程度。 它反映了练习过程中学生机体的生理功能一系列变化。 15、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全年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单元体育教学工作计划、课时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16、课时计划:课时计划又称教案,它是根据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和单元教学工作计划,针对班级具体情况而编写的每次课的具体执行计划,是教师上课的直接依据。 17、家庭体育:学生在家长的组织、指导或参与下进行的校外体育活动。 18、社会体育:学生参加的由其所居住地区的有关部门组织的体育活动。 19、终身(享用)体育:指一个人一生中所进行的体育学习和所受到的体育教育的总和 20、健康定义: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