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密技术网络安全论文

数据加密技术网络安全论文
数据加密技术网络安全论文

数据加密技术与网络安全

摘要:由于网络技术发展,人们的网络活动越来越频繁,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随之而来的安全性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对人们在网络活动的保密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应用数据加密技术,保证了人们在网络活动中对自己的数据和一些相关资料的保密的

要求,保证了网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本文通过对数据加密技术的介绍,并列举了一些应用数据加密技术的一些实例,强调了数据加密技术在维护网络安全里的重要性。

关键词:数据加密技术;网络安全;加密算法

一.概论

数据加密技术是数据安全的核心技术。尤其是在当今的电子商务、电子现金、数字货币、网络银行等各种网络业务的快速的兴起时代。使得如何保护数据安全使之不被窃取、不被篡改或破坏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数据加密技术。所谓加密,就是把“明文”的可读数据转换成“密文”的过程;而解密则是把“密文”恢复为“明文”的过程。加密和解密都要使用密码算法来实现。密码算法是指用于隐藏和显露数据的可计算过程,通常算法越复杂,结果密文就越安全。在加密技术中,密钥是必不可少的,密钥是使密码算法按照一种特定方式运行并产生特定密文的值。

二.数据加密技术

(一)加密模式

密码学与网络安全简答题总结

密码学简答题 By 风婴 1.阐述古典密码学中的两种主要技术以及公钥密码学思想。 答:代换(Substitution)和置换(Permutation)是古典密码学中两种主要的技术。代替技术就是将明文中每一个字符替换成另外一个字符从而形成密文,置换技术则是通过重新排列明文消息中元素的位置而不改变元素本身从而形成密文。 公钥密码的思想:密码系统中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是可以不同的。由于并不能容易的通过加密密钥和密文来求得解密密钥或明文,所以可以公开这种系统的加密算法和加密密钥,用户则只要保管好自己的解密密钥。 2.简述密码分析者对密码系统的四种攻击。 答:密码分析者对密码系统的常见的攻击方法有: 1)唯密文攻击:攻击者有一些消息的密文,这些密文都是采用同一种加密方法生成的。 2)已知明文攻击:攻击者知道一些消息的明文和相应的密文。 3)选择明文攻击:攻击者不仅知道一些消息的明文和相应的密文,而且也可以选择被 加密的明文。 4)选择密文攻击:攻击者能选择不同的被加密的密文,并得到对应的明文。 3.信息隐藏技术与数据加密技术有何区别? 答:信息隐藏不同于传统的密码学技术,它主要研究如何将某一机密信息秘密隐藏于另一共开的信息中,通过公开信息的传输来传递机密信息。而数据加密技术主要研究如何将机密信息进行特殊的编码,以形成不可识别的密文形式再进行传递。对加密通信而言,攻击者可通过截取密文,并对其进行破译,或将密文进行破坏后再发送,从而影响机密信息的安全。但对信息隐藏而言,攻击者难以从公开信息中判断机密信息是否存在,当然他们就不易对秘密信息进行窃取、修改和破坏,从而保证了机密信息在网络上传输的安全性。 为了增加安全性,人们通常将加密和信息隐藏这两种技术结合起来使用。 4.试说明使用3DES而不使用2DES的原因。 答:双重DES可能遭到中途相遇攻击。该攻击不依赖于DES的任何特性,可用于攻击任何分组密码。具体攻击如下: 假设C = E K2[E K1[M]],则有X = E K1[M] = D K2[C] 首先用256个所有可能的密钥K1对 M加密,将加密结果存入一表并对表按X排序。然后用256个所有可能的密钥K2对C解密,在上表中查找与C解密结果相匹配的项,如找到,记录相应的K1和K2。最后再用一新的明密文对检验上面找到的K1和K2。 以上攻击的代价(加密或解密所用运算次数)<= 2×256,需要存储256×64比特。抵抗中间相遇攻击的一种方法是使用3个不同的密钥作3次加密,从而可使已知明文攻击的代价增加到2112。 5.分组密码运行模式主要有哪几种?并简要说明什么是CBC模式? 答:分组密码的运行模式主要有四种:电子密码本ECB模式、分组反馈链接CBC模式、密文反馈链接CFB模式和输出反馈链接OFB模式。

浅议数据加密技术与计算机安全

浅议数据加密技术与计算机安全 【摘要】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科技的便捷给人们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为我国计算机数据的安全带来极大的担忧,不少犯罪分子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盗窃他人的数据信息,这些网络隐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在使用网络时人们急需一个能够保障安全的平台,数据加密技术的功能在这方面就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它有利于维护该平台的安全。本文着重讲述了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并从不同方面分析了数据加密技术。 【关键词】计算机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加密 前言 在网络时代,计算机技术得到不断的发展,信息网络也在不断地更新,这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发展空间,但是它在便利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用户信息安全带来极大的挑战。前不久发生的360用户账户密码信息泄露事件和百度云盘账户泄密事件,导致大量用户的私密信息被窥窃,使得我们重新思考计算机数据安全问题。在计算机安全技术的研究中必须首先关注计算机用户信息及网上传输数据的安全,做到这些将不仅有利于我国计算机的推广、信息网络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的普及。 1.数据加密的重要性 在进行计算机技术研究时,数据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是讨论的重点,这也显示了数据加密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因素:第一、有效性。在计算机的实际操作中,一些软件或硬件的损伤不利于用户信息安全的维护,这就要求保证信息的有效性,以便保障用户信息的安全。第二、机密性。机密性是计算机安全技术的关键,保密信息有利于维护用户的隐私,机密性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非法的信息被窃取和破坏。第三、完整性。在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中要遵守计算机的一般规律,进行有序的使用,确保数据库的完整性,从而防止计算机技术对数据的无序排列、增加、查找、修改、删除等操作。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计算机也表现出了更大的依赖,然而各种计算机病毒的出现使用户数据随时有被窃取和破坏的危险,而更然人嘘唏的是,有些大公司为了自己的利益居然雇佣间谍窃取商业机密,甚至有些国家还利用军队来探查敌国军事信息等,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就必须及时想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来保障每个人的信息安全。 2.数据加密简介 网络信息安全急切的需要数据加密技术的保护。大部分的数据加密技术都可以通过软件完成,一种好的加密算法能在进行加密的同时进行数据的压缩。现今,一般的加密算法都以“置换表”为基础,它可以是人为的预先设定,也可以经算法自动生成,通过这种转换机制,变换原始数据的形式,而解密时,则要进行反方向的逆操作,使加密数据恢复成原数据。总而言之,数据的加密和解密就是从反方向对数据进行保护。我国在提高数据加密算法的安全效果和执行速率上取得了不错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们的忧虑。 3.常用数据加密技术 下面我们就向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数据加密技术。通常来讲,数据加密技术分为对称加密技术和非对称加密技术两种,两者对计算机数据安全都有重要的作用,但也有各自的独特性。 3.1对称加密技术 在数据加密算法中,对称加密技术是指数据的加密和解密过程都能使用一样的密钥,即

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 摘要:由于Internet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面对计算机网络存在的潜在威胁与攻击,一个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者要为自己所管辖的网络建造强大、安全的保护手段。数据加密技术是网络中最基本的安全技术,主要是通过对网络中传输的信息进行数据加密起来保障其安全性,这是一种主动安全防御策略,用很小的代价即可为信息提供相当大的安全保护。 现代社会对信息安全的需求大部分可以通过密码技术来实现。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技术中的心核,它主要由密码编码技术和密码分析技术两个分支组成。这两个分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信息的安全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信息的保密性和信息的认证性。在用密码技术保护的现代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对密钥的保护,即密码算法的安全性完全寓于密钥之中。可见,密钥的保护和管理在数据系统安全中是极为重要的。人们目前特别关注的是密钥托管技术。 一、信息保密技术 信息的保密性是信息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密是实现信息保密性的一种重要手段。加密算法和解密算法的操作通常都是在一组密钥控制下进行的,分别称为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根据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是否相同,可将现有的加密体制分为两种:一种是私钥或对称加密体制,其典型代表是美国的数据加密标准(D E S);另一种是公钥或非对称加密体制,其典型代表是R S A体制。 目前国际上最关心的加密技术有两种:一种是分组密码。另一种是公钥密码。 1. 分组密码技术 DES是目前研究最深入、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分组密码。针对DES,人们研制了各种各样的分析分组密码的方法,比如差分分析方法和线性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对DES的安全性有一定的威胁,但没有真正对D E S的安全性构成威胁。 2. 公钥加密技术 私钥密码体制的缺陷之一是通信双方在进行通信之前需通过一个安全信道事先交换密钥。这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是非常困难的。而公钥密码体制可使通信双方无须事先交换密钥就可建立起保密通信。在实际通信中,一般利用公钥密码体制来保护和分配密钥,而利用私钥密码体制加密消息。公钥密码体制主要用于认证和密钥管理等。 下面是A使用一个公钥密码体制发送信息给B的过程: (1)A首先获得B的公钥;

07密码学与网络安全第七讲

密码学与网络安全第七讲身份鉴别

讨论议题 1.鉴别的基本概念 2.鉴别机制 3.鉴别与交换协议 4.典型鉴别实例 一、鉴别的基本概念 1、鉴别--Authentication 鉴别就是确认实体是它所声明的,也就是确保通信是可信的。鉴别是最重要的安全服务之一,鉴别服务提供了关于某个实体身份的保证。(所有其它的安全服务都依赖于该服务);鉴别可以对抗假冒攻击的危险。 2、鉴别的需求和目的 1)问题的提出:身份欺诈; 2)鉴别需求:某一成员(声称者)提交一个主体的身份并声称它是 那个主体。 3)鉴别目的:使别的成员(验证者)获得对声称者所声称的事实的 信任。 3、身份鉴别 定义:证实客户的真实身份与其所声称的身份是否相符的过程。依据: 1)密码、口令等; 2)身份证、护照、密钥盘等

3)指纹、笔迹、声音、虹膜、DNA等 4)协议 4、鉴别协议 ?双向鉴别(mutual authentication) ? 单向鉴别(one-way authentication) 1)双向鉴别协议:最常用的协议。该协议使得通信各方互相认证鉴别各自的身份,然后交换会话密钥。 ? 基于鉴别的密钥交换核心问题有两个: –保密性:确保信息的机密性,阻止截取、窃听等攻击; –实效性;阻止冒充、篡改、重放等攻击。 为了防止伪装和防止暴露会话密钥,基本身份信息和会话密钥信息必须以保密形式通信,这就要求预先存在密钥或公开密钥供实现加密使用。第二个问题也很重要,因为涉及防止消息重放攻击。 鉴别的两种情形 ? 鉴别用于一个特定的通信过程,即在此过程中需要提交实体的身份。 1)实体鉴别(身份鉴别):某一实体确信与之打交道的实体正是所需要的实体。只是简单地鉴别实体本身的身份,不会和实体想要进行何种活动相联系。 在实体鉴别中,身份由参与某次通信连接或会话的远程参与者提交。这种服务在连接建立或在数据传送阶段的某些时刻提供使用, 使用这种服务可以确信(仅仅在使用时间内):一个实体此时没有试图冒

浅议计算机数据加密技术与方法

浅议计算机数据加密技术与方法 本文主要分析了计算机数据加密技术和方法,首先对数据加密技术进行了概述,然后剖析了计算机加密技术的类型,最后详述了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 标签:计算机;数据加密技术;方法 引言 由于黑客的攻击和计算机漏洞,互联网领域已经发生了多起数据失密事件,因此人们应该充分重视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而保密技术是维护安全的关键。保密技术不仅体现在信息保存和传播的安全上,还要保障用户的个人信息。数据加密软件的成功研发,使得网络保密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但在使用该软件的过程中,还需通过密钥和函数来解密数据,否则就会出现乱码或打不开的情况。因此,只有提高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才能实现互联网的良性发展。 1 数据加密技术概述 在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过程中,计算机的数据、硬件和软件都很容易受到病毒或木马等因素的破坏,这样会严重影响到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所以相关人员要充分重视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主要包括网络信息安全和网络设备安全,而数据加密技术就是维护网络安全的主要方法。数据加密技术是利用与密码相关的技术,对计算机各项信息进行加密的一种手段,主要通过函数移位、替换和加密密钥,将计算机内部信息置换成别人无法获取的信息,而信息接受者可以通过解密函数还原加密信息,可以显著提高计算机信息的安全性[1]。 数据加密技术可分为对称性加密技术和非对称性加密技术,对称性加密技术是指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都使用同一种密钥解密数据信息,这种加密技术需要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提前商定好并妥善保管密钥,这样才能保障信息的安全。非对称性加密技术则是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采用不同的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而信息密钥又分为私有密钥和公开密钥。使用非对称加密技术后,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无需交换密钥,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数据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2 计算机加密方法的类型 2.1 置换表法 置换表法是最简单的一种加密算法,也是适用范围较广和使用时间较长的方法,这种算法可以达到较高的加密要求,具有操作简单和速度快的特点。这种算法的应用模式是在特定的数据段中的字节与置换表的偏移量一一对应,输出后的偏移量就形成了加密文件。置换表需要放在加密和解密程序中,然后通过中央处理器中的xlat硬件指令来完成。这种算法极易被识破,一被识破加密方案就失去

几种常用的数据加密技术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Experiment Guide Encryption Algorithm Lecture Code: 011184 Experiment Title:加密算法 KeyWords:MD5, PGP, RSA Lecturer:Dong Wang Time:Week 04 Location:Training Building 401 Teaching Audience:09Net1&2 October 10, 2011

实验目的: 1,通过对MD5加密和破解工具的使用,掌握MD5算法的作用并了解其安全性; 2,通过对PGP加密系统的使用,掌握PGP加密算法的作用并了解其安全性; 3,对比MD5和PGP两种加密算法,了解它们的优缺点,并总结对比方法。 实验环境: 2k3一台,XP一台,确保相互ping通; 实验工具:MD5V erify, MD5Crack, RSA-Tools,PGP8.1 MD5加密算法介绍 当前广泛存在有两种加密方式,单向加密和双向加密。双向加密是加密算法中最常用的,它将明文数据加密为密文数据,可以使用一定的算法将密文解密为明文。双向加密适合于隐秘通讯,比如,我们在网上购物的时候,需要向网站提交信用卡密码,我们当然不希望我们的数据直接在网上明文传送,因为这样很可能被别的用户“偷听”,我们希望我们的信用卡密码是通过加密以后,再在网络传送,这样,网站接受到我们的数据以后,通过解密算法就可以得到准确的信用卡账号。 单向加密刚好相反,只能对数据进行加密,也就是说,没有办法对加密以后的数据进行解密。这有什么用处?在实际中的一个应用就是数据库中的用户信息加密,当用户创建一个新的账号或者密码,他的信息不是直接保存到数据库,而是经过一次加密以后再保存,这样,即使这些信息被泄露,也不能立即理解这些信息的真正含义。 MD5就是采用单向加密的加密算法,对于MD5而言,有两个特性是很重要的,第一是任意两段明文数据,加密以后的密文不能是相同的;第二是任意一段明文数据,经过加密以后,其结果必须永远是不变的。前者的意思是不可能有任意两段明文加密以后得到相同的密文,后者的意思是如果我们加密特定的数据,得到的密文一定是相同的。不可恢复性是MD5算法的最大特点。 实验步骤- MD5加密与破解: 1,运行MD5Verify.exe,输入加密内容‘姓名(英字)’,生成MD5密文;

密码学与信息安全的关系

密码学与网络信息安全 【论文摘要】本文以优化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为思想,以系统开发为宗旨从系统企业的需求到信息化需要系统的支撑,然后设计出进销存管理系统,最后实现进销存管理系统的整个过程。关键词:信息化进销存优化管理。 【论文关键词】密码学信息安全网络 密码学是研究编制密码和破译密码的技术科学。研究密码变化的客观规律,应用于编制密码以保守通信秘密的,称为编码学;应用于破译密码以获取通信情报的,称为破译学,总称密码学。 密码是通信双方按约定的法则进行信息特殊变换的一种重要保密手段。依照这些法则,变明文为密文,称为加密变换;变密文为明文,称为脱密变换。密码在早期仅对文字或数码进行加、脱密变换,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对语音、图像、数据等都可实施加、脱密变换。 密码学是在编码与破译的斗争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并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一门综合性的尖端技术科学。它与语言学、数学、电子学、声学、信息论、计算机科学等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它的现实研究成果,特别是各国政府现用的密码编制及破译手段都具有高度的机密性。 网络安全,这是个百说不厌的话题。因为在互联网上,每台计算机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安全间题。安全问题不被重视,必然会导致严重后果。诸如系统被破坏、数据丢失、机密被盗和直接、间接的经济损失等。这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既然说到网络安全,我们经常提到要使用防火墙、杀毒软件等等。这些的确很重要,但是人们往往忽视了最重要的,那就是思想意识。 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是很厉害的,可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提高认知能力。但是人类本身固有的惰性也是十分严重的,喜欢墨守成规、图省事。就是这点惰性给我的网络带来了安全隐患。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因网络安全问题而造成的损失超过300亿美元,其中绝大多数是因为内部人员的疏忽所至。所以,思想意识问题应放在网络安全的首要位置。 一、密码 看到这里也许会有读者以为我大放网词,那就先以我自己的一个例子来说起吧。本人也很懒,但是也比较注意安全性,所以能设置密码的地方都设置了密码,但是密码全是一样的。从E-mail信箱到用户Administrator,统一都使用了一个8位密码。我当初想:8位密码,怎么可能说破就破,固若金汤。所以从来不改。用了几年,没有任何问题,洋洋自得,自以为安全性一流。恰恰在你最得意的时候,该抽你嘴巴的人就出现了。我的一个同事竟然用最低级也是最有效的穷举法吧我的8位密码给破了。还好都比较熟,否则公司数据丢失,我就要卷着被子回家了。事后我问他,怎么破解的我的密码,答曰:只因为每次看我敲密码时手的动作完全相同,于是便知道我的密码都是一样的,而且从不改变。这件事情被我引以为戒,以后密码分开设置,采用10位密码,并且半年一更换。现在还心存余悸呢。我从中得出的教训是,密码安全要放在网络安全的第一位。因为密码就是钥匙,如果别人有了你家的钥匙,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进你家偷东西,并且左邻右舍不会怀疑什么。我的建议,对于重要用户,诸如:Root,Administratoi的密码要求最少要8位,并且应该有英文字母大小写以及数字和其他符号。千万不要嫌麻烦,密码被破后更麻烦。为什么要使用8位密码呢,Unix一共是0x00

数据加密方案

数据加密方案

一、什么是数据加密 1、数据加密的定义 数据加密又称密码学,它是一门历史悠久的技术,指通过加密算法和加密密钥将明文转变为密文,而解密则是通过解密算法和解密密钥将密文恢复为明文。数据加密目前仍是计算机系统对信息进行保护的一种最可靠的办法。它利用密码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密,实现信息隐蔽,从而起到保护信息的安全的作用。 2、加密方式分类 数据加密技术要求只有在指定的用户或网络下,才能解除密码而获得原来的数据,这就需要给数据发送方和接受方以一些特殊的信息用于加解密,这就是所谓的密钥。其密钥的值是从大量的随机数中选取的。按加密算法分为对称密钥和非对称密钥两种。 对称密钥:加密和解密时使用同一个密钥,即同一个算法。如DES和MIT的Kerberos算法。单密钥是最简单方式,通信双方必须交换彼此密钥,当需给对方发信息时,用自己的加密密钥进行加密,而在接收方收到数据后,用对方所给的密钥进行解密。当一个文本要加密传送时,该文本用密钥加密构成密文,密文在信道上传送,收到密文后用同一个密钥将密文解出来,形成普通文体供阅读。在对称密钥中,密钥的管理极为重要,一旦密钥丢失,密文将无密可保。这种

方式在与多方通信时因为需要保存很多密钥而变得很复杂,而且密钥本身的安全就是一个问题。 对称加密 对称密钥是最古老的,一般说“密电码”采用的就是对称密钥。由于对称密钥运算量小、速度快、安全强度高,因而如今仍广泛被采用。 DES是一种数据分组的加密算法,它将数据分成长度为64位的数据块,其中8位用作奇偶校验,剩余的56位作为密码的长度。第一步将原文进行置换,得到64位的杂乱无章的数据组;第二步将其分成均等两段;第三步用加密函数进行变换,并在给定的密钥参数条件下,进行多次迭代而得到加密密文。 非对称密钥:非对称密钥由于两个密钥(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各不相同,因而可以将一个密钥公开,而将另一个密钥保密,同样可以起到加密的作用。

数据库加密技术论文(DOC)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 ,电子商务已深入到各个领域,而电子商务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即数据库。如何保障数据库的安全性、保密性 ,防止重要数据被窃取和篡改等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加密技术是提高数据库安全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也成了数据库安全研究的一个焦点。目前大型数据库 ORACL E ,SYBASE 都提供了有关的用户标识和鉴订、存取控制、视图、审计等基本安全技术。这些安全技术只能满足一般的数据库安全应用 ,而对于高度敏感性数据 ,数据库系统所提供的安全性措施难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尤其是一些内部用户仍可能非法使用数据库 ,甚至篡改和窃取数据库信息。为了防止用户非法使用 ,保证数据库数据的安全 ,必须对数据库中存储的重要敏感数据进行保护 ,而当前最为有效的保护方法是数据库加密技术。 关键词:数据库;加密技术;电子商务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database applications has penetrated into various fields,Most important core part of the e-commerce database.How to protect the security of the database,confidentiality,and prevent important data from being stolen and tampered has become a focus of urgent problems,encryption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ans to improve database security,has become the database security research.The large data bases ORACL E, SYBASE provide the user ID and Kam provides access control, views,basic security auditing technology.These security technologies can only meet the general application of database security for highly sensitive data,database systems provide security measures is difficult to guarantee the security of data,especially internal users may still be illegal to use the database,or even tampering and theft of the database information.In order to prevent the illegal use of user,to ensure the security of data in a database,it is necessary to protect the sensitive data stored in the database,while currently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of protecting data encryption technology. Keyword: Database encryption technology e-commerce

互联网数据加密技术

所谓数据加密(Data Encryption)技术是指将一个信息(或称明文,plain text)经过加密钥匙(Encryption key)及加密函数转换,变成无意义的密文(cipher text),而接收方则将此密文经过解密函数、解密钥匙(Decryption key)还原成明文。加密技术是网络安全技术的基石。 密码技术是通信双方按约定的法则进行信息特殊变换的一种保密技术。根据特定的法则,变明文(Plaintext)为密文(Ciphertext)。从明文变成密文的过程称为加密(Encryption); 由密文恢复出原明文的过程,称为解密(Decryption)。密码在早期仅对文字或数码进行加、解密,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对语音、图像、数据等都可实施加、解密变换。密码学是由密码编码学和密码分析学组成的,其中密码编码学主要研究对信息进行编码以实现信息隐蔽,而密码分析学主要研究通过密文获取对应的明文信息。密码学研究密码理论、密码算法、密码协议、密码技术和密码应用等。随着密码学的不断成熟,大量密码产品应用于国计民生中,如USB Key、PIN EntryDevice、 RFID 卡、银行卡等。广义上讲,包含密码功能的应用产品也是密码产品,如各种物联网产品,它们的结构与计算机类似,也包括运算、控制、存储、输入输出等部分。密码芯片是密码产品安全性的关键,它通常是由系统控制模块、密码服务模块、存储器控制模块、功能辅助模块、通信模块等关键部件构成的。 数据加密技术要求只有在指定的用户或网络下,才能解除密码而获得原来的数据,这就需要给数据发送方和接受方以一些特殊的信息

用于加解密,这就是所谓的密钥。其密钥的值是从大量的随机数中选取的。按加密算法分为专用密钥和公开密钥两种。 分类 专用密钥 专用密钥,又称为对称密钥或单密钥,加密和解密时使用同一个密钥,即同一个算法。如DES和MIT的Kerberos算法。单密钥是最简单方式,通信双方必须交换彼此密钥,当需给对方发信息时,用自己的加密密钥进行加密,而在接收方收到数据后,用对方所给的密钥进行解密。当一个文本要加密传送时,该文本用密钥加密构成密文,密文在信道上传送,收到密文后用同一个密钥将密文解出来,形成普通文体供阅读。在对称密钥中,密钥的管理极为重要,一旦密钥丢失,密文将无密可保。这种方式在与多方通信时因为需要保存很多密钥而变得很复杂,而且密钥本身的安全就是一个问题。 对称密钥 对称密钥是最古老的,一般说“密电码”采用的就是对称密钥。由于对称密钥运算量小、速度快、安全强度高,因而如今仍广泛被采用。 DES是一种数据分组的加密算法,它将数据分成长度为64位的数据块,其中8位用作奇偶校验,剩余的56位作为密码的长度。第一步将原文进行置换,得到64位的杂乱无章的数据组;第二步将其分成均等两段;第三步用加密函数进行变换,并在给定的密钥参数条件下,进行多次迭代而得到加密密文。

计算机网络安全中数据加密技术的研究

计算机网络安全中数据加密技术的研究 摘要:大容量文件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保障数据文件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本文 针对网络数据传输安全问题,在阐述数据加密技术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 的2DES筛子和RSA混合加密算法,分析了该算法的原理以及在网络文件传输中 的应用,在网络应用程序开发中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数据;加密算法;管理;设计;应用 引言 互联网是一种开放但不安全的媒体。在不安全的媒介上进行事务处理很容易 造成保密信息的泄漏和被窃取,为了保证信息安全不受侵犯,可以采用多种技术,如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认证技术以及安全审计技术等。目前,最重要的网 络与通信自动化安全中工具是加密。通过数据加密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 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保证传输数据的完整性,是对信息进行保护的最可靠、最实 用的方法。数据加密算法应用较广泛的是DES算法和RSA算法,本文在此基础上 研究一种新的数据加密算法——2DES筛子加密算法和RSA算法混合加密在网络文 件传输中的应用,从而保证传输信息的安全。 1 数据加密技术原理 当前,数据加密技术主要从数据采样和分而治之两方面进行加密管理。 1.1 数据采样 数据采样主要是提取网络数据进而进行加密。数据采样是有针对性的对数据 进行提取,一般提取有敏感性和关键性的数据,然后对这部分数据进行加密管理,这种操作方式具备操作简单、处理时间短等优点,同时也具备缺乏全面性、安全 性能不够、容易受到攻击等缺点。 1.2 分而治之 分而治之在进行数据加密时,先对数据类型或者是数据数量进行划分,然后 采取不同的加密方式如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这种加密方式提高了数据传输 的整体安全性,并且加密效率较高。 2 2DES筛子和RSA混合加密算法 2.1 2DES筛子加密算法 2.1.1 DES加密算法 DES是一个对称分组加密算法,在对数据进行加密时以64位为一组。64位一组的一端输入明文,另一端输出密文。除去密钥编排不同的情况,其加密和解密 用采用同一算法,密钥觉得其安全性,一般为64位的二进制数,但是忽略用于 奇偶校验的8位数,因此密钥可以为任意56位的数,通过初始置换对明文分组 进行操作,将明文分成等长的2部分,32位长的左半部分Li和32位长的右半部 分Ri,初始置换完成之后,再进行完全相同的16轮运算,在运算过程中数据和 密钥相结合。 2.1.2 2DES筛子加密算法加密过程 2DES筛子加密算法是在2个组合之间加入了一层“筛子”,这个筛子是一个“二维”可变量,通过筛子将明文数据分成上层数据Mu和下层数据Md两组,然后再 采用然DES算法对上下两组数据进行加密,得到密钥Ku、Kd及加密之后的上层 密文Cu和下层密文Cd,最后对这两层密文重新进行组合,得到最终的密文C。 2DES筛子加密算法的加密过程见图1。

数据加密技术的研究综述(模板)-大工论文(通过)

网络教育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数据加密技术的研究综述 学习中心: 层次: 专业: 年级: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数据加密技术的研究综述 内容摘要 Internet的迅猛发展,信息共享程度的日益增高,导致信息安全问题日渐突出。有人提出的解决办法是降低信息共享程度,这显然是不可取的。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数据加密。 本文首先介绍了数据加密技术的基本原理,数据加密技术的分类及其应用,然后说明了数据加密系统的结构。之后介绍几种常见的数据加密技术,包括DES 加密、公开加密算法RSA、MD5、可变长密钥块Blowfish加密技术、椭圆曲线密码体制、伪随机数加密技术等。 关键词:数据加密;信息安全;密钥;加密算法 I

数据加密技术的研究综述 目录 内容摘要 ............................................................................................. I 引言.. (1) 1 概述 (2) 1.1 背景 (2) 1.2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 (3) 2 数据加密和加密系统 (4) 2.1 数据加密技术原理 (4) 2.2 数据加密技术的分类及其应用 (4) 2.3 加密系统体系 (5) 2.3.1加密系统的分类 (5) 2.3.2加密体制存在的问题 (5) 2.4 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和数字签名 (6) 2.4.1 对称加密技术 (6) 2.4.2 非对称加密技术 (7) 2.4.3 数字签名 (7) 3 DES加密标准 (9) 3.1 DES介绍和DES算法框架 (9) 3.2 DES实例分析 (9) 3.3 DES的安全性和应用误区 (12) 3.4 DES的拓展 (12) 4 公开加密算法RSA (14) 4.1 RSA的简介 (14) 4.2 RSA算法的结构 (14) 4.3 RSA算法的案例 (16) 4.4 RSA探索 (17) 5 其他加密技术 (19) 5.1 MD5 (19) 5.2 可变长密钥块Blowfish加密技术 (19) I

密码学与网络安全课程摘要

第1章引言 1、计算机安全、网络安全、internet安全。 1)计算机安全:用来保护数据和阻止黑客的工具一般称为计算机安全。 2)网络安全:在信息传输时,用来保护数据传输的网络安全措施称为网络安全。 3)internet安全:在使用公有网络进行数据传的时用来保护数据传输的网络安全措施。 2、O SI安全框架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OSI定义了一种系统化的方法,对安全人员来说,OSI安全框架是提供安全的一种组织方法。安全框架对许多概念提供了一些有用或许抽象的概貌,OSI安全框架主要关注安全攻击、机制和服务。可以简短定义如下: 1)安全性攻击:任何危及企业信息系统安全的活动。 2)安全机制:用来检测、阻止攻击或者从攻击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过程,或实现该 过程的设备。 3)安全服务:加强数据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的安全性的一种处理过程或通信服务。其 目的在于利用一种或多种安全机制进行反击攻击。 3、安全攻击的两种类型: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 1)被动攻击:被动攻击的特性是对传输进行窃听和监测,目标是获得传输的信息。主 要有消息内容泄漏和流量分析(通过对传输消息的频率和长度来判断通信的性质),对于被动攻击的处理重点是预防而不是检测。 2)主动攻击:主动攻击包括对数据流进行修改或伪造数据流,分为四类:伪装、重放、

消息修改和拒绝服务。主动攻击难以预防,但容易检测,所以重点是怎样从破坏或造成的延迟中恢复过来。 4、X.800安全服务。 1)认证:同等实体认证和数据源认证。 2)访问控制:阻止对资源的非授权使用。 3)数据保密性:连接保密性、无连接保密性、选择域保密性、流量保密性。 4)数据完整性:保证收到的数据的确是授权实体所发出的数据。 5)不可否认性:源不可否认性和宿不可否认性。 5、X.800安全机制。 1)特定安全机制:加密、数字签名、访问控制、数据完整性、认证交换、流量填充、 路由控制、公证。 2)普遍的安全机制:可信功能、安全标签、事件检测、安全审计跟踪、安全恢复。 6、网络安全模型。 在需要保护信息传输以防攻击者威胁消息的保密性、真实性等的时候,就会涉及到信息安全,任何用来保证安全的方法都包含了两方面:被发送信息的安全相关变换、双方共享某些秘密消息,并希望这些信息不为攻击者所知。

浅谈使用MD5算法加密数据(完整版)

浅谈使用MD5算法加密用户密码 一、引言 最近看了媒体的一篇关于“网络上公开叫卖个人隐私信息”报导,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的个人隐私信息,其详细、准确程度简直令人瞠口结舌。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现在,我们不难想到,网络肯定是传播这些个人隐私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现在网络上一般的网站,只要稍微完善一点的,都需要用户进行注册,提供诸如用户名、用户密码、电子邮件、甚至是电话号码、详细住址等个人隐私信息,然后才可以享受网站提供的一些特殊的信息或者服务。比如电子商务网站,用户需要购买商品,就一定需要提供详细而准确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都是用户的隐私信息,比如电子邮件、电话号码、详细住址等。所以,用户注册的信息对于用户和网站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资源,不能随意公开,当然也不能存在安全上的隐患。 用户注册时,如果将用户资料直接保存在数据库中,而不施加任何的保密措施,对于一些文件型数据库(如Access),如果有人得到这个数据库文件,那这些资料将全部泄露。再有,如果遇到一个不负责任的网管,则不需要任何技术手段,他就可以查看到用户的任何资料。所以,为了增加安全性,我们有必要对数据库中的隐私数据进行加密,这样,即使有人得到了整个数据库,如果没有解密算法,也一样不能查看到用户的隐私信息。但是,在考虑数据库是否安全之前,有必要对这些数据是否真的那么重要进行考虑,如果数据并不重要,则没有保密的必要,否则将会浪费系统资源、加重程序负担。反之,如果数据具有一定的隐私性,则必须进行加密。因此,在考虑加密以前,应该对数据是否需要加密做出选择,以免浪费系统资源或者留下安全隐患。 二、MD5算法简介 MD5算法,即“Message-Digest Algorithm 5(信息-摘要算法)”,它是由MD2、MD3、MD4发展而来的一种单向函数算法,也就是哈希(HASH)算法,是由国际著名的公钥加密算法标准RSA的第一设计者R.Rivest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发出来的。 加密算法一般有两种,即单向加密算法和双向加密算法。双向加密是加密算法中最常用的,它将可以直接理解的明文数据加密为不可直接理解的密文数据,在需要的时候,又可以使用一定的算法将这些加密以后的密文数据解密为原来的明文数据。双向加密适合于隐秘通

网络数据加密技术概述

课程设计论文报告(大作业)题目:网络数据加密技术概述 课程名称:《计算机信息安全》 课程教师:张小庆 班级:一班 专业:数字多媒体与技术 学号:110511227 姓名:刘天斌 2014年11 月22 日

网络数据加密技术概述 信息安全的核心就是数据的安全,也就是说数据加密是信息安全的核心问题。数据数据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极大的解决了数据库中数据的安全问题。 由于网络技术发展,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网络活动越来越频繁,随之而来安全性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对自己在网络活动的保密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应用信息加密技术,保证了人们在网络活动中对自己的信息和一些相关资料的保密的要求,保证了网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尤其是在当今像电子商务、电子现金、数字货币、网络银行等各种网络业的快速的兴起。使得如何保护信息安全使之不被窃取、不被篡改或破坏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解决这问题的关键就是信息加密技术。所谓加密,就是把称为“明文”的可读信息转换成“密文”的过程;而解密则是把“密文”恢复为“明文”的过程。加密和解密都要使用密码算法来实现。密码算法是指用于隐藏和显露信息的可计算过程,通常算法越复杂,结果密文越安全。在加密技术中,密钥是必不可少的,密钥是使密码算法按照一种特定方式运行并产生特定密文的值。使用加密算法就能够保护信息安全使之不被窃取、不被篡改或破坏。 在加密技术中,基于密钥的加密算法可以分为两类:常规密钥加密(对称加密技术)和公开密钥加密(非对称加密技术)。最有名的常规密钥加密技术是由美国国家安全局和国家标准与技术局来管理的数据加密标准(DES)算法,公开密钥加密算法比较流行的主要有RSA算法。由于安全及数据加密标准发展需要,美国政府于1997年开始公开征集新的数据加密标准AES(Advanced EncryptionStandard),经过几轮选择最终在2000年公布了最终的选择程序为Rijndael算法。 一.数据加密基本概念 1.加密的由来 加密作为保障数据安全的一种方式,它不是现在才有的,它产生的历史相当久远,它是起源于要追溯于公元前2000年(几个世纪了),虽然它不是现在我们所讲的加密技术(甚至不叫加密),但作为一种加密的概念,确实早在几个世纪前就诞生了。当时埃及人是最先使用别的象形文字作为信息编码的,随着时间推移,巴比伦、美索不达米亚和希腊文明都开始使用一些方法来保护他们的书面信息。 近期加密技术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如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内战和两次世界大战。最广为人知的编码机器是German Enigma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利用它创建了加密信息此后,由于Alan Turing和Ultra计划以及其他人的努力,终于对德国人的密码进行了破解。当初,计算机的研究就是为了破解德国人的密码,人们并没有想到计算机给今天带来的信息革命。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运算能力的增强,过去的密码都变得十分简单了,于是人们又不断地研究出了新的数据

基于rsa加密算法本科论文

桂林理工大学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数据通信中的RSA加密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数据通信是依照一定的通信协议,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在两个终端之间传递数据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和通信业务。随着数据通信的迅速发展而带来了数据失密问题。信息被非法截取和数据库资料被窃的事例经常发生,在日常生活中信用卡密码被盗是常见的例子。所以数据加密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它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RSA加密算法以它难以破译的优点,被广泛的使用在电子商务和VPN中。 本文针对非对称性加密RSA算法,采用软件Visual C++6.0进行程序编写。根据模乘法运算和模指数运算的数学原理所编写的程序在进行测试后,能够通过输入两个素数进行运算从而实现明文与密文之间的转换,然后通过对公钥和私钥的管理,对所传输的数据进行保护,让数据只能由发送者和接收者阅读,以达到数据通信中数据无法被他人破译的目的。 关键词:RSA算法,数据通信,加密, 解密。

Data communication of the RSA encryption algorithm i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Teacher:Chen Fei student:Lu Hui Abstract Data communica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certain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the use of data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in the transmission of data between two terminals as a means of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busines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ata communications and has brought the issue of data compromise. Unlawful interception of information and database information on frequent instances of theft, credit card in their daily lives stolen passwords is a common example. Therefore, data encryption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issue, it can ensure data security and can not be tamper with nature. RSA encryption algorithm to the merits of it difficult to decipher, was widely used in the e-commerce and VPN. In this paper, asymmetric RSA encryption algorithm, the use of software for Visual C + +6.0 programming. According to Die multiplication and modular exponentiation by the mathematical principles in the preparation of test procedures can be adopted for the importation of two prime numbers and computing in order to achieve explicit conversion between the ciphertext, and then through a public key and private key management,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data protection, so that data can only be made by the sender and the recipient to read, in order to achieve data communications data can not be the purpose of deciphering the others. Keywords: RSA algorithms, data communication, encryption, decryp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