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价键

共价键
共价键

《共价键》——详细教案

王思佳1009155012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共价键的概念,初步掌握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 能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 理解化学键的概念以及化学反应的本质。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及概括能力。

2. 培养对微观粒子运用的想象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培养求实、创新的精神。

2. 培养从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方法。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共价键的本质。

2.用电子式、结构式表示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

教学难点

1.用电子式、结构式表示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

2.用共价键去解释某些化学性质。

三、教学过程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离子键,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什么是离子键呢?

【生】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

【师】很好,那么离子键适合于什么样的阳、阴离子吗?

【生】适合于活泼的金属和非金属之间。

【师】同学们掌握的还不错,还应该有特殊的阳离子:NH4+。对吧?

【生】……

【师】看来同学们的掌握情况真的不错。后来我们又学习了怎么用电子式表示一个离子,及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还学习了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那么请同学们,写出NaCl、MgCl2、NH4Cl的电子式,并且用电子式,表示NaCl的形成过程。

【生】……

【师】同学们注意下,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时,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要标注出来,并且要阴离子要用中括号括起来。

好的,看来同学们对于离子键的学习情况还是很不错的。我们说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化合时形成离子键。那么,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能形成离子键吗?为什么?

【生】……

【师】不能,因为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都有获得电子的倾向。

(思考)那么请同学们,分析下H和Cl的原子结构,你认为H2、Cl2、HCl的形成和NaCl一样吗?【生】……

【师】我们现在先以Cl原子为例,来分析下Cl2分子的形成过程。

我们知道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要达到稳定的8电子结构,都需要获得1个电子,而两个氯原子间难以发生电子的得失,要形成Cl2分子,那该怎么办呢?请你猜想下。

【生】两个原子都拿出一个电子,放在中间公用呗。

【师】对的。如果让两个氯原子各自提供1个电子,形成公用电子对,那么两个氯原子就可以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了。也就结合形成了Cl2分子了。老师写的这个就是用电子式表示的Cl2分子的形成过程。

同样,其它由相同的非金属原子结合成的分子,也应该是下相同的原理,就像H2的形成。

那么不同的非金属原子之间呢?是不是一样的结合方式呢?

我们以HCl分子为例,由于H原子和Cl原子都倾向于得到电子,达到2个电子或者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所以同学应该怎么办?

是不是要像Cl2分子一样,每个原子拿出来一个电子放在中间公用?

【生】对。

【师】嗯,对。把这电子对放在中间公用,把H、Cl两个原子结合到了一起,形成了稳定的HCl分子。老师写的这个就是用电子式表示的Cl2分子的形成过程。其他的不同非金属原子组成的分子也应该是相同的道理。(播放视频)

其实,H2、Cl2、HCl分子这样,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我们叫做共价键。在化学上也通常会采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

比如:氢分子的形成:

H·+·H→H︰H H—H (结构式)

特点:共用电子对不偏移,成键原子不显电性。(我们知道两个相同的原子他们的吸引这对共用电子对的能力应该是相同的,所以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即成键的原子不显电性。我们把这样的共价键称之为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

又如:氯化氢分子的形成:

+

·H →H

H—Cl(结构式)

特点: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一边(氯原子),氯原子带部分负电荷,氢原子带部分正电荷。(我们知道两个不同原子,对这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能力是不一样的,共用电子对更易偏向于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对吧。在HCl分子中,由于Cl吸引电子的能力比H 原子强,所以共用电子对偏向于Cl一方,所以Cl一方相对显负电性,H一方相对显正电性。我们把这样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

【师】我们就知道共价键的形成条件是什么了吧!

形成条件:○1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的结合,形成非极性共价键。

○2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的结合,形成极性共价键。

那成键的微粒是什么呢?

【生】……

【师】应该是原子,对吧。其实,很多物质都含有共价键的,比如说,多数非金属单质、气态氢化物、酸分子、酸酐分子、大多数有机物中。

那么请同学帮老师想想,还有什么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呢?

【生】H2O、CO2……

【师】对,这些分子都含有共价键。其中,像H2O、CO2、HCl这样,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同学们注意下,这里是化合物。

思考:那么请同学们,想想之前我们学习的知识,我们说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那么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就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吗?

【生】……

【师】老师给大家一个例子:NaOH和Na2O2。先请大家写下NaOH的电子式,然后告诉老师这里面含有什么键?

【生】NaOH: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以离子键结合;在氢氧根离子中,氢和氧以共价键结合。

Na2O2:过氧根离子O2-与钠离子以离子键结合;在过氧根离子中,两个氧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师】好的,同学们说的很好。并且这两种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所以我们说,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

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现在请同学跟老师一起完成这个表格,从表格中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了。(我们知道离子键的成键本质是:静电作用。)

【生】……

【师】通过学习有关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知识,我们知道,离子键使离子结合形成离子化合物;共价键使原子结合形成共价化合物分子。人们把这种:使离子相结合或者使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一般化学物质则主要由离子键或共价键结合而成。

请同学用化学键的观点来解释下,H2和Cl2反应的过程?(我们以前总说化学反应时,旧键的断裂,新建的形成,那到底是什么键断裂,什么键形成呢?)

【生】H2和Cl2中化学键断裂,生成H和Cl,H和Cl结合成HCl,形成了H和Cl之间的化学键H—Cl。

那么,请同学们讨论下:用化学键的观点来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

【师】我们用化学键的观点来解释H2和Cl2反应的过程,可以把他想象为两个步骤:H2和Cl2中化学键断裂,生成H和Cl(旧键的断裂);H和Cl结合成HCl,形成了H和Cl之间的化学键H—Cl(新键的形成)。【师】好的,同学们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相当的不错。

刚刚我们说的化学键,无论是离子键还是共价键都是在分子内相邻原子之间存在的。而实际上在分子之间还存在着一种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我们称之为分子间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

在这里面请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

(1)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的多,是一种微弱的相互作用,它主要影响物质的熔沸点等物理性质,而化学键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

(2)分子间作用力主要存在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如:多数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非金属氧化物、酸、氢化物、有机物等。

(3)分子间作用力的范围很小,只有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才有。

(4)一般来说,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如:卤素单质。

但是:为什么HF、H2O和NH3的沸点会反常呢?

【生】……

【师】同学们不知道就对了,那是因为它们分子间存在一种特殊的键。叫做氢键:是由于氢原子的存在而使分子间产生的一种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的相互作用。

在这里面请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

(1)氢键不属于化学键,比化学键弱的多,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也属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范畴。

(2)形成条件:氢原子与得电子能力很强、原子半径很小的原子形成的分子之间。如HF、H2O、NH3等分子间易形成氢键。

(3)结果:含有氢键的物质的熔沸点大大升高。氢键的形成对物质的溶解性也有影响,如:NH3极易溶于水。

【师】回顾下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学了:共价键、化学键、共价化合物……

有关共价键的习题

有关共价键的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 (B )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 (C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共价键 (D )共价键只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 2.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 (A )碘升华(B )酒精溶于水 (D )溴蒸气被木炭吸附(D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B )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 )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中(D )由极性键结合成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共价化合物的是 ( ) (A )H 2S 和Na 2O 2 (B )H 2SO 4和HClO (C )NH 3和N 2 (D )H 2O 2和CaF 2 5.下列各组分子中,按共价键极性由强至弱排序正确的是 ( ) (A )HF 、H 2O 、NH 3、CH 4 (B )CH 4 、NH 3、H 2O 、HF (C )H 2O 、HF 、CH 4 、NH 3 (D )HF 、H 2O 、CH 4 、NH 3 -22O -2O O 2 +2 O 键长/10-12m 149 128 121 112 键能/KJ ?mol -1 x y 494=z 628=w x y x y z w >>>该规律是 ( ) (A )成键时电子数越多,键能越大 (B )成键时电子数越少,键能越大 (C )键长越长,键能越小 (D )成键时电子对偏移程度越大,键能越大 7.对比以下几个反应式:Cl+Cl →Cl 2+247KJ ;O+O →O 2+493KJ ;N+N →N 2+946KJ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 )常温下,氮气比氧气和氯气稳定(B )氮、氧和氯的单质常温下为气体 (C )氮、氧和氯都是双原子分子 (D )氮气、氯气和氧气的密度不同 8.下列分子结构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能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 (A )CH 4 (B )PCl 3 (C )CO 2 (D )BF 3 9.下列各物质的电子式书写错误的是 ( ) 10.下列物质中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键的是 ( ) (A )NaNO 3 (B )KOH (C )Na 2O 2 (D )CH 4 二、填空题 11.在卤化氢(H –X )分子中,随着卤原子核电荷数逐渐增大,其稳定性逐渐__________,这是由于H –X 键长逐渐_________,键能逐渐________的缘故。 12.硫化氢(H 2S )分子中,两个H –S 键的键角接近90o,说明H 2S 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二氧化碳(CO 2)分子中,两个C=O 键的键角是180o,说明CO 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甲烷(CH 4)分子中,两个相邻C –H 键的键角是109o28′,说明CH 4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 13.溴化碘(IBr )的化学性质类似于卤素化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1)溴化碘的电子式为_______,它是由________键形成的化合物。 (2)溴化碘和金属镁反应的生成物属_______化合物,电子式为_________(任写一种) (3)溴化碘和水反应生成一种三原子分子,该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键形成的化合物。 14.某短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在高温下分解生成固态物质和氢气。在相同情况下,气体体积是原来的1.5倍,分解前后气体密度比为17∶1。该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个。

共价键的特征与类型

第一节共价键 第1课时共价键的特征与类型 [目标定位] 1.熟知共价键的概念与形成,知道共价键的特征——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2.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共价键分类,会分析σ键和π键的形成及特点。 一、共价键的形成与特征 1.共价键的形成 (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2)成键的粒子:一般为非金属原子(相同或不相同)或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 (3)键的本质: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即电子云重叠)产生的强烈作用。 (4)键的形成条件: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大多数电负性之差小于 1.7的金属与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 2.共价键的特征 (1)饱和性 ①按照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一个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便可和几个自旋状态相反的 电子配对成键,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 ②用电子排布图表示HF分子中共用电子对的形成如下: ③由以上分析可知,F原子与H原子间只能形成1个共价键,所形成的简单化合物为HF。

同理,O原子与2个H原子形成2个共用电子对,2个N原子间形成3个共用电子对。 (2)方向性 除s轨道是球形对称外,其他原子轨道在空间都具有一定的分布特点。在形成共价键时,原 子轨道重叠的愈多,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越大,所形成的共价键就越牢固,因此共价键将 尽可能沿着电子出现概率最大的方向形成,所以共价键具有方向性。 共价键的形成与特征 (1)当成键原子相互接近时,原子轨道发生重叠,自旋状态相反的未成对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 两原子核间的电子密度增大,体系的能量降低。 (2)共价键的饱和性决定了各种原子形成分子时相互结合的数量关系。共价键的方向性决定了 分子的立体构型。 (3)并不是所有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如两个s电子形成共价键时就没有方向性。 1.下列不属于共价键成键因素的是() A.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核之间高概率出现 B.共用的电子必须配对 C.成键后体系能量降低,趋于稳定 D.两原子体积大小要适中 答案 D 解析两原子形成共价键时,电子云发生重叠,即电子在两核之间出现的概率更大;两原子 电子云重叠越多,键越牢固,体系的能量也越低;原子的体积大小与能否形成共价键无必然 联系。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把H2S分子写成H3S分子,违背了共价键的饱和性 B.H3O+的存在说明共价键不具有饱和性 C.所有共价键都有方向性 D.两个原子轨道发生重叠后,电子仅存在于两核之间 答案 A 解析S原子有两个未成对电子,根据共价键的饱和性,形成的氢化物为H2S,A项对;H2O 能结合1个H+形成H3O+,不能说明共价键不具有饱和性,B项错;H2分子中,H原子的s 轨道成键时,因为s轨道为球形,所以H2分子中的H—H键没有方向性,C项错;两个原子轨道发生重叠后,电子只是在两核之间出现的概率大,D项错。 二、共价键的类型

共价键练习题

训练9 共价键 [基础过关] 一、化学键的概念和判断 1.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学键只存在于分子之间 B.化学键只存在于离子之间 C.化学键是相邻原子或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D.化学键是相邻分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2.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物质里都含有化学键 B.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C.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D.水分子中氢、氧原子间的化学键是非极性键 3.下列物质中,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MgCl2 B.N2 C.HCl D.Na2O2 二、共价化合物和共价键 4.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NH4Cl B.HNO3 C.NaCl D.I2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里 D.两个非金属元素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6. 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 N4气体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4分子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N4分子中只含有非极性键 C.1 mol N4分子所含共价键数为4N A D.N4沸点比P4(白磷)高 三、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7.关于氢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F的沸点比HCl的沸点高是由于HF分子间存在氢键所致 B.水在结冰时体积膨胀,是由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C.NH3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D.在氨水中水分子和氨分子之间也存在着氢键 8.以下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较弱的化学键 B.分子间作用力较弱,破坏它所需能量较少 C.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熔、沸点有影响 D.稀有气体原子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9.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这一事实,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钠投入水中B.石墨在高温高压下转化为金刚石 C.干冰汽化D.五氧化二磷吸水 [能力提升] 10.现有下列物质:①Cl2②Na2O2③NaOH④HCl ⑤H2O2⑥MgF2⑦NH4Cl (1)只由离子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 (2)只由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 (3)只由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 (4)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_。 (5)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 (6)由离子键和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 (7)由离子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 (8)属于离子化合物的物质是________。 (9)属于共价化合物的物质是________。 11.图形因表达准确且信息量大而得到广泛应用。请根据所给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如下图表示容器中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 子,它们的结合体代表分子,则图中可表示氮气的是(填字母,下同)__________,可表示氯化氢(HCl)分子的是__________,可表示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是__________。 (2)下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共价键和类型学案

课题 共价键的类型 编写人 审核人 编号 4 学习 目标 1. 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δ键和π键。 2. 说出δ键和π键的明显差别和一般规律。 重点 δ键和π键的明显差别和一般规律。 难点 δ键和π键的明显差别和一般规律 预 习 案 1、 共价键的概念: 2、 共价键的表示方法: (1) 用电子式和结构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名称:氯化氢 分子式: 电子式: 结构式: (2) 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形成 用电子式表示HCl 的形成: 3、特征:由于共价键的形成与未成对电子数目和原子轨道的重叠有关,所以共价键具 有 性和 性。 性决定了原子形成分子时相互结合的数量关 系; 性决定了分子的空间构型。 探 究 案 一. σ键的形成 (1) s-s σ键的形成 例:H 2的形成 (2)s-p σ键的形成 (3)p-p σ键的形成 (4)小结: ①σ键重叠方式:采用“__________”重叠。在任何方向都能最大重叠,使作用力最大,即化学键不易断裂。 未成对电子的电 子云相互靠拢 电子云相互重叠 未成对电子的 电子云相互靠拢 电子云相互重叠

②σ键的特征:以形成_______的两个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______操作,共价键电子云的_____,这种特征称为___________。 ③种类:σ键、σ键、σ键 注意:P轨道和P轨道除能形成σ键外,还能形成π键 二.π键的形成:p轨道和p轨道形成π键的过程如图所示: 两个原子相互接近原子轨道重叠π键的电子云 (1)π键的重叠方式:是由个原子的轨道“”重叠形成的。形成π键时原子轨道重叠程度比σ键__________,故π键不如σ键__________,比较容易。 (2)π键的特征:每个π键的原子轨道由块组成,分别位于由构成的平面的两侧,如果以它们之间包含原子核的平面为镜面,它们互为_______,这种特征称为____________。 三. σ键、π键比较 1. 填表 键型及项目σ键π键 成键方向 电子云形状 牢固程度 成键判断规律共价单键全是键,共价双键中一个是键,另一个是键;共价叁键中一个键,另两个为键 2.共价键类型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1)σ键:在形成σ键时,原子轨道发生了最大程度的重叠,键能,稳定性,且σ键的两成键原子绕着键轴可以任意相对旋转而键不被。因此,σ键强度大,不易。 (2)π键:是原子轨道沿着键轴“”重叠形成的。π键重叠程度较,其键能于σ键,稳定性较;另外,形成π键的两原子不能相对自由旋转,否则π键将被破坏。因此,π键的稳定性于σ键,π键的电子活动性较,含有π键的物质化学性质活泼,发生化学反应。例如,乙烯比乙烷活泼。 检测案 1、乙烷分子中由__________键组成;乙烯分子中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键组成; 乙炔分子中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键组成。 2、对δ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δ键不属于共价键,是另一种化学键B.s-s δ键与s-p δ键的对称性相同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修3《2.1 共价键》练习卷(1)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修3《2.1 共价键》练习卷(1)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33.0分) 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化学键是一种作用力 B. 化学键可以使离子相结合,也可以使原子相结合 C. 非极性键不是化学键 D. 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产物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 2.下列物质全部以共用电子对成键的是() A. HF B. Ca(OH)2 C. CaCl2 D. NH4NO3 3.下列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 A. HCl B. MgO C. NaCl D. NaOH 4.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下列有关共价键的这两个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共价键的饱和性是由成键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决定的 B. 共价键的方向性是由成键原子的轨道的方向决定的 C. 共价键的饱和性与原子轨道的重叠程度有关 D. 共价键的方向性决定了分子的立体构型 5.根据氢原子和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对F2和HF分子中形成的共价键描述正确的是()。 A. 两者都为s?sσ键 B. 两者都为p?pσ键 C. 前者为p?pσ键,后者为s?pσ键 D. 前者为s?sσ键,后者为s?pσ键 6.下列有关化学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氯化钠熔化或氯化氢溶于水时都要破坏化学键 B.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C. 氯化铵受热变成气体,冷却后又成晶体,此过程中化学键没有发生变化 D. 单质分子中也可能存在化学键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N2分子有一个σ键,两个π键 B. 同一分子内σ键比π键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 C. 两个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时,最多有一个σ键 D. 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 8.关于键长、键能和键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键角是描述分子立体构型的重要参数 B. 键长的大小与成键原子的半径和成键数目有关 C. 键能越大,键长越长,共价化合物越稳定 D. 键角的大小与键长、键能的大小无关 9.下列事实能够用键能解释的是() A. 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稳定 B. 常温常压下,溴呈液体,碘为固体 C. 稀有气体一般很难发生化学反应 D. 水的沸点比硫化氢的沸点高 10.下列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 四氯化碳 B. 乙醛 C. 乙酸 D. 苯乙烯 11.下列有关化学键的比较一定错误的是 A. 键能:C—NBr—Br>Cl—Cl C. 分子中的键角:H2O>CO2 D. 相同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键能:σ键>π键 二、双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12.若AB n的中心原子A上没有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孤对电子,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n=2,则分子的立体结构为V形 B. 若n=3,则分子的立体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C. 若n=4,则分子的立体结构为正四面体形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价键理论

价键理论 自1916年路易斯提出经典的共价键理论以来,共价键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现代共价键理论有两种,一是价键理论,二是分子轨道理论。 (一)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 价键理论,又称电子配对法,其基本要点如下: 1.具有自旋相反的未成对电子的两个原子相互接近,可以形成稳定的共价键。 如果A、B两个原子各有一个自旋相反的未成对的电子,那么这两个未成对电子可以相互配对形成稳定的共价键,这对电子为A、B两原子所共有(共用)。如果A、B各有两个或三个未成对的电子,则自旋相反的单电子可两两配对形成双键或叁键。 如果A原子有两个未成对电子,B原子有一个未成对电子,那么一个A原子能与两个B原子结合形成AB2型分子,…。 2.原子中未成对的电子数等于原子所能形成的共价键数目(共价键的饱和性)。 共价键是由成键原子中自旋相反的未成对电子配对形成的。一个原子的一个电子和另一个原子的一个电子配对以后,不能再和第二个电子配对。因为这时其中必有两个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同而相斥。也就是说一个原子所能形成共价键的数目是一定的。原子中未成对的电子数等于原子所能形成的共价键数目,这就是共键价的饱和性。例如,H原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它和另一个H原子的未成对电子配对后,就不能再与第二个H原子的电子配对了,……。 3.成键电子的电子云重叠越多,核间电子子云密度就越大,形成的共价键就越牢固(共价健的方向性)。 共价键的生成是由于自旋相反的单电子相互配对,电子云重叠的结果。因此,当两个原子形成分子时,电子云重叠的程度越大,则两原子间的电子云密度越大,生成的共价键就越牢固,所以,在形成共价键时,电子云总是尽可能达到最大程度的重叠。因此,在形成共价键时,原子间总是尽可能沿着电子云最大重叠方向成键。s电子云呈球形对称分布,p、d、f电子云在空间都有一定的伸展方向。在形成共价键时,除了s 电子云和s电子云可以在任何方向上都能达到最大程度的重叠外,p、d电子云的重叠,只有在一定方向上才能使电子云有最大程度的重叠。即共价键是有方向性的。例如,当氢原子1s电子云和氯原子的3p电子云重叠形成HCL分子时,氢原子的1s电子云总是沿着氯原子未成对电子的3p电子云对称轴方向作最大程度的重叠(图4-9(a))。其他方向都不能形成稳定的分子(图4-9(b)(c))。 电子云的三种重叠情况 图4-9 氢原子的1s电子云与氧原子的3P x (二)共价键的类型 共价键有两种成键方式。一种是电子云以:“头碰头”方式相重叠,电子云及重叠部分沿键轴(两核间连线)呈圆柱形对称分布,重叠部分绕轴旋转任何角度形状不会改变,这种键叫σ键。另一种是成键的两个电子云的对称轴相平行,以“肩并肩”方式相重叠,电子云重叠部分对通过键轴的一个平面具有对称性,这种键称为π键。 例如在N2分子中,氮原子的价层电子结构为:2p x12p y12p z1三个未成对的p电子分占三个互相垂直的p轨道。当两个氮原子结合成N2分子时,p x电子云沿x轴方向以“头碰头”方式重叠形成一个σ键,每个原

共价键

共价键 1.共价键的形成 (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2)成键的粒子:一般为非金属原子(相同或不相同)或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 (3)本质: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即电子云重叠)产生的强烈作用。 (4)形成条件: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大多数电负性之差小于1.7的金属与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 2.共价键的特征 (1)饱和性 ①按照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一个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便可和几个自旋状态相反的电子配对成键,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 ②用电子排布图表示HF分子中共用电子对的形成如下: ③由以上分析可知,F原子与H原子间只能形成1个共价键,所形成的简单化合物为HF。同理,O原子与2个H原子形成2个共用电子对,2个N原子间形成3个共用电子对。(2)方向性 除s轨道是球形对称外,其他原子轨道在空间都具有一定的分布特点。在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重叠的愈多,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越大,所形成的共价键就越牢固,因此共价键将尽可能沿着电子出现概率最大的方向形成,所以共价键具有方向性。 共价键的特征及应用 (1)共价键的饱和性决定了各种原子形成分子时相互结合的数量关系。 (2)共价键的方向性决定了分子的立体构型,并不是所有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如两个s电子形成共价键时就没有方向性。 例1下列不属于共价键成键因素的是() A.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核之间高概率出现 B.共用的电子必须配对 C.成键后体系能量降低,趋于稳定 D.两原子体积大小要适中 【考点】共价键的形成与特征 【题点】共价键的形成与判断 答案D 解析两原子形成共价键时,电子云发生重叠,即电子在两核之间出现的概率更大;两原子电子云重叠越多,键越牢固,体系的能量也越低;原子的体积大小与能否形成共价键无必然联系。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共价键的形成

专题三第三单元共价键原子晶体 第一课时共价键的形成 【学习目标】 1.复习化学键的概念,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离子键或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知道共价键的形成和特征。 【阅读要求及检测】 一.共价键: (1)概念:原子间通过形成的相互作用。 (2)用电子式表示H2、HCl、Cl2的形成过程 H2 HCl Cl2 (3)形成共价键的条件 ①两原子都有②两原子电负性_____或________③成键原子的原子轨道在空间上发生 _____ (4)成键原因: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后,体系总能量降低。 (5)存在范围:①非金属单质②共价化合物③离子化合物中的原子团(6)共价化合物:主要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包括:。 (7)强弱比较:共价键的强弱:相似的共价键,成键原子的半径越,键长越,键越强,越不容易断裂。 [例1].关于共价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丢失电子,因而不能形成共价键 B. 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共价键 C. 共价键也存在电子得失; D. 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可以是单质分子,也可以是化合物分子 [例2].下列微粒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A.Ca(OH)2B.H2O2C.Na2O D.MgCl2 【要点精讲及典型例题】 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与表示方法 1.共价键的形成过程:成键原子相互接近,原子轨道重叠,自旋方向相反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核间电子密度增加,体系能量降低,引力与斥力达到平衡状态,形成稳定的共价键。 2.表示方法: (1)能量变化图 (2)原子轨道重叠图

三:共价键的饱和性与方向性(共价键的特征) 1. 共价键的饱和性:一个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便可和几个自旋方向相的电子 配对成键,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 2. 共价键的方向性:共价键形成时,两个参与成键的原子轨道总是尽可能着, 而且原子轨道重叠越多,电子在两核间出现概率越_______,形成的共价键越。 共价键的_______性决定了共价化合物的分子组成,共价键的_______性决定了分子空间构型。 3. 由于原子轨道在空间有一定取向,除了s轨道呈球对称外,p、d、f轨道在空间都有 一定的伸展方向。只有沿着一定的方向才能最大程度的重叠,故共价键是有方向性的。两个原子轨道重叠部分越大,两核间电子的概率密度越大,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 [例3] 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 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C、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 D、在氧化钠中,除氧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 与原子核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 [例4] H2O分子中每个O原子结合2个H原子的根本原因是() A.共价键的方向性 B.共价键的饱和性 C.共价键的键角D.共价键的键长 【自我检测】 1.能证明AlCl3为共价化合物的是() A.AlCl3溶液容易导电 B.AlCl3溶液呈酸性 C.熔融AlCl3不能导电 D.AlCl3溶于水可以电离出Al3+和Cl- 2.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食盐和蔗糖熔化B.钢和硫熔化 C.碘和干冰升华D.二氧化碳和氧化钠熔化 3.相距很远的两个氢原子相互逐渐接近,在这一过程中体系能量将() A.先变大后变小B.先变小后变大 C.逐渐变小D.逐渐增大 4.下列不属于共价键成键因素的是() A.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核之间高概率出现 B.共用的电子必须配对 C.成键后体系能量降低,趋于稳定 D.两原子核体积大小要适中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把H2S分子写成H3S分子,违背了共价键的饱和性 B. H3O+离子的存在,说明共价键不应有饱和性 C. 所有共价键都有方向性 D. 两个原子轨道发生重叠后,两核间的电子不仅仅存在于两核之间,而是绕两个原子核运动

2020最新高中化学 第二章第1节 共价键 第1课时 共价键的特征和类型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备3

第二章第一节第1课时共价键的特征和类型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化学键是一种作用力 B.化学键可以是原子间作用力,也可以是离子间作用力 C.化学键存在于分子内部 D.化学键存在于分子之间 解析:化学键是分子内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不是分子间作用力。 2.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下列关于共价键这两个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共价键的饱和性是由成键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决定的 B.共价键的方向性是由成键原子的轨道的方向性决定的 C.共价键的饱和性决定了分子内部原子的数量关系 D.共价键的饱和性与原子轨道的重叠程度有关 解析:一般地,原子的未成对电子一旦配对成键,就不再与其他原子的未成对电子配对成键了,故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目决定了该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具有饱和性,这一饱和性也就决定了该原子成键时最多连接的原子数,故A、C两项正确;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重叠的程度越大越好,为了达到原子轨道的最大重叠程度,成键的方向与原子轨道的伸展方向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故B项正确、D项错误。 3.关于乙醇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分子中共含有8个极性键 B.分子中不含非极性键 C.分子中只含σ键 D.分子中含有1个π键 解析: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共有8个共价键,其中C—H、C—O、O—H键为极性键,共7个,C—C键为非极性键,由于全为单键,故无π键。 4.已知:元素X的电负性数值为2.5,元素Y的电负性数值为3.5,元素Z的电负性数值为1.2,元素W的电负性数值为 2.4。你认为上述四种元素中,最容易形成共价键的是( B ) A.X与Y B.X与W C.Y与Z D.Y与W 解析:一般来说,电负性小于1.8的为金属,且电负性越小,金属性越强;电负性大于1.8的为非金属,且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差别小的两元素最可能形成共价键。

共价键

《共价键》——详细教案 王思佳1009155012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共价键的概念,初步掌握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 能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 理解化学键的概念以及化学反应的本质。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及概括能力。 2. 培养对微观粒子运用的想象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培养求实、创新的精神。 2. 培养从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方法。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共价键的本质。 2.用电子式、结构式表示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 教学难点 1.用电子式、结构式表示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 2.用共价键去解释某些化学性质。 三、教学过程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离子键,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什么是离子键呢? 【生】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 【师】很好,那么离子键适合于什么样的阳、阴离子吗? 【生】适合于活泼的金属和非金属之间。 【师】同学们掌握的还不错,还应该有特殊的阳离子:NH4+。对吧? 【生】…… 【师】看来同学们的掌握情况真的不错。后来我们又学习了怎么用电子式表示一个离子,及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还学习了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那么请同学们,写出NaCl、MgCl2、NH4Cl的电子式,并且用电子式,表示NaCl的形成过程。 【生】…… 【师】同学们注意下,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时,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要标注出来,并且要阴离子要用中括号括起来。 好的,看来同学们对于离子键的学习情况还是很不错的。我们说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化合时形成离子键。那么,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能形成离子键吗?为什么? 【生】…… 【师】不能,因为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都有获得电子的倾向。 (思考)那么请同学们,分析下H和Cl的原子结构,你认为H2、Cl2、HCl的形成和NaCl一样吗?【生】…… 【师】我们现在先以Cl原子为例,来分析下Cl2分子的形成过程。 我们知道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要达到稳定的8电子结构,都需要获得1个电子,而两个氯原子间难以发生电子的得失,要形成Cl2分子,那该怎么办呢?请你猜想下。 【生】两个原子都拿出一个电子,放在中间公用呗。

选修三第一章及共价键综合相关习题

选修三第一章及共价键综合相关习题(3.11) 制作:胡春艳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化学表达正确的是() A.CS2的比例模型:B.铍原子最外层的电子云图: C.乙醇的球棍模型:D.氮原子最外层轨道表示式: 2.某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下列关于该微粒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10 B.单质具有还原性 C.是单原子分子D.电子数为10 3.下列电子排布图所表示的元素原子中,其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的是( ) A.B. C.D. 4.在多电子原子中,轨道能量是由以下哪些因素决定( )①能层②能级③电子云的伸展方向④电子自旋状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在核电荷数为26的元素Fe的基态原子核外的3d、4s轨道内,下列电子排布图正确的是A.B. C.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 B.电离能最小的电子能量最高 C.同是s能级,在不同的电子层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不相同的 D.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的两种微粒,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7.下列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①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3④1s22s22p5,则下列有关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④>③>②>①B.原子半径:④>③>②>① C.电负性:④>②>①>③D.最高正化合价:④>③=②>① 8.已知X、Y、Z、W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 Y Z W

A.若H m XO n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m、n均为正整数) B.若四种元素均为金属,则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碱 C.若四种元素均为非金属,则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D.若四种元素中只有一种为金属,则Z与Y两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反应 9.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X Y Z M R Q 原子半径(×10-10 m) 1.860.99 1.43 1.600.750.74 主要化合价 最高正价+1+7+3+2+5-- 最低负价---1-----3-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r(R3-)﹥r(X+)﹥r(Z3+)B.元素X和Q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共价键C.Q2-比R3-更容易失去电子D.Y的含氧酸的酸性一定比R的含氧酸的酸性强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烯中C=C的键能是乙烷中C-C的键能的2倍 B.氮气分子中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 C.N-O键的极性比C-O键的极性大 D.NH4+中4个N-H键的键能不相同11. 3 NH、 3 NF、 3 NCl等分子中心原子相同,如果周围原子电负性大者键角小,那么 3 NH、 3 NF、3 NCl三种分子中,键角大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 333 NH NF NCl >>B. 333 NCl NF NH >> C. 333 NH NCl NF >>D. 333 NF NCl NH >> 1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表示单核10电子粒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 B.电子仅在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才会产生原子光谱 C.同一原子能层越高,s电子云的半径越大 D.N、O、F电负性逐渐增大 13.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与Y形成的化合物,X显负价,Y显正价 B.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的酸性强于Y对应的酸的酸性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m Y小于H n X D.第一电离能Y一定小于X 14.下列对价电子构型为2s22p5的元素描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最小B.最外层电子数为5 C.第一电离能最大D.电负性最大

高中化学共价键的练习题和答案

高中化学共价键的练习题和答案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不可能含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共价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原子或多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B.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C.只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D.大多数的盐、碱和低价金属氧化物中含有离子键 3.在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有正负的主要原因是( ) A.电子有得失 B.共用电子对有偏移 C.电子既有得失又有电子对偏移 D.有金属元素的存在 4.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5.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一种类型化学键的是( ) A.Na2O2 B.Ca(OH)2 C.HClO D.Ne 练方法技巧——发散创新探究的方法 6.A、B属于短周期元素,能以化学键结合成分子式为AB2型的化合物,则B、A元素 不可能分别属于周期表中的族数是( ) A.ⅤA和ⅠA族 B.ⅥA和ⅤA族

C.ⅥA和ⅣA族 D.ⅦA和ⅡA族 7.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BF3 B.H2O C.SiCl4 D.PCl5 8.甲、乙两种化合物都只含有X、Y两种元素,甲、乙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0.4% 和25.9%,若已知甲的分子式是XY2,则乙的分子式只可能是( ) A.XY B.X2Y C.X2Y3 D.X2Y5 9.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结构相似,又已知NH4H与水反应有氢气产生,下列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 A.NH4H的电子式为 B.NH4H固体投入少量水中,有两种气体产生 C.NH4H中的H-半径比锂离子半径大 D.NH4H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显酸性 10.近年来用红外激光技术研究液氢,发现分子间作用力也可引起微粒间的反应,在液 氢中有氢分子和质子形成的H+3,其构型是等边三角形,属于二电子三中心离子,同时, H+3可进一步形成H+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H+3的电子式是HHH B.H+3可在液氢中形成H+4、H+5、H+6 C.H+3可在液氢中形成H+5、H+7、H+9 D.H+3可广泛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氢中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讲义共价键

第三单元共价键原子晶体 第1课时共价键 目标与素养:1.理解共价键的概念与形成过程,知道共价键的特征,能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念。(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知道共价键的类型,掌握σ键与π键的形成及特点。(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一、共价键的形成 1.共价键概念 吸引电子能力相近的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共价键。 2.共价键的形成过程(以氢气分子形成为例) 当两个氢原子相互接近,若两个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它们接近到一定距离时,两个1s轨道发生重叠,电子在两原子核间出现的机会较大,体系的能量逐渐下降,达到能量最低状态。若核间距离进一步地减小,两原子核间的斥力增大,使体系的能量迅速上升,这种排斥作用又将氢原子推回到平衡位置。氢分子形成过程中能量(主要指势能)随核间距的变化如图所示: 若两个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同,当它们相互接近时,两原子间总是排斥作用占主导地位,体系能量将逐渐升高。所以,两个带有自旋方向相同的电子的氢原子不可能形成氢分子。 3.共价键的特征 (1)饱和性

成键过程中,每种元素的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通常就只能和几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形成共价键。故在共价分子中,每个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数目是一定的。 (2)方向性 成键时,两个参与成键的原子轨道总是尽可能沿着电子出现机会最大的方向重叠成键,且原子轨道重叠越多,电子在两核间出现的机会越多,体系的能量下降也就越多,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 二、共价键的分类 1.σ键和π键 (1)分类依据:成键原子的原子轨道重叠方式。 (2)σ键和π键的比较 (1)非极性键:当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时,若两个成键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相同,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这样的共价键叫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 (2)极性键:若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这样的共价键叫极性共价键。由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共价键是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成键原子的电负性差值愈大,键的极性就越强。当成键原子的电负性相差很大时,可以认为成键电子对完全移到电负性很大的原子一方。这时原子转变成为离子,从而形成离子键。 3.配位键 (1)定义:由一个原子提供一对电子与另一个接受电子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共价键

二、共价键 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共价键。 (1)共价键的成因: ○ 1通过共用电子对,使每个原子均达到稳定结构 ○ 2 电子对的引力平衡 ○ 3 体系能量降低 (2)共价键的成键元素: ○ 1 相同的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如:H 2、I 2、C 、S ○ 2 不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分子化合物,如:SiO 2、H 2O 、CH 4、2 CO 、CO 、SO 2、H 2SO 4、HNO 3、NH 3·H 2O ○ 3 原子团:SO 42—、NO 3—、CO 32—、NH 4+ ○ 4 少部分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相结合,如:AlCl 3 写出--+ 2242222O OH NH HClO S H CO Cl H 、、、、、、、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点)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I 2、2CO 、H 2O 、H 2S 、NH 3的形成过程: I 2:____________;2CO :____________; H 2O :____________;H 2S :____________; NH 3:____________。 3.非极性键与极性键 (1)非极性键:由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 ○ 1 特征:共用电子对不偏移 ○ 2存在于:非金属单质:Cl 2、P 4 共价化合物:H 2O 2 离子化合物:FeS 2、CaC 2、Na 2O 2 (2)极性键: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 ○ 1 特征: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得一方 ○2存在于:共价化合物:2 CO 、H 2SO 4 离子化合物:NH 4Cl 、NaOH 4.判断: (1)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2)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3)在气态单质分子里一定有非极性共价键 [例4] A 、B 、C 、D 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B 的阴离子和C 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E ,D 的L 层电子数等于K ,

高中化学共价键知识点总结word

知识点一:共价键 1、共价键的实质 共用电子对与原子核之间的静电作用使原子结合起来 说明:原子之间通过核间高概率出现的共用电子对所产生的强烈相互作用 2、共价键形成过程的表示方法 说明:由于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所以,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可以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这种式子叫做电子式 例如: 说明:注意书写分子的电子式和分子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区别。 3、共价键的特征 ⑴饱和性:是指每个原子成键的总数或以单键连接的原子数目是一定的,因为共价键是有原子轨道重叠和共用电子形成的,而每个原子能提供的轨道和成单电子数目是一定的。 例如:当两个H原子结合成H2分子后,不可能再结合第三个H原子形成“H3分子”。同样,甲烷的化学式是CH4,说明碳原子最多能与四个氢原子结合。这些事实说明,形

成共价键时,每个原子有一个最大的成键数,每个原子能结合其他原子的数目不是任意的。 ⑵方向性:是指一个原子与周围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具有一定的方向,角度。这是由于原子轨道(S轨道除外)有一定的方向性,它和相邻原子的轨道重叠要满足最大重叠原理。 最大重叠原理:在形成共价键时,原子间总是尽可能的沿着原子轨道最大重叠的方向成键。成键电子的原子轨道重叠程度越高,电子在两核间出现的概率密度也越大,形成的共价键也越稳固。 说明:共价键的方向性使共价分子都具有一定的空间构型。例如,在硫原子和氢原子结合生成H2S分子时,因为硫原子的最外层两个不成对的3p电子的电子云互成直角,氢原子的1s电子云要沿着直角的方向跟3p电子云重叠,这样H2S分子中两个共价键的夹角应接近90度。 4、共价键的类型 (1)σ键:(以“头碰头”重叠形式) a、特征: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的图形不变,轴对称图形。 b、种类:s-s σ键 s-p σ键 p-p σ键 (2)π键:(以“肩并肩”重叠形式)

共价键的类型

专题三 第三单元 共价键 原子晶体 第二课时 共价键的类型 【学习目标】 1.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δ键和π键。 2. 说出δ键和π键的明显差别和一般规律。 【阅读要求及检测】 一. σ键的形成 (1) s-s σ键的形成 例:H 2的形成 (2)s-p σ键的形成 (3)p-p σ键的形成 (4)小结: ①σ键重叠方式:采用“__________”重叠。在任何方向都能最大重叠,使作用力最大,即化学键不易断裂。②σ键的特征:以形成_______的两个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______操作,共价键电子云的_____,这种特征称为___________。③种类:σ键、σ键、 σ键 注意:P 轨道和P 轨道除能形成σ键外,还能形成π键 二.π键的形成:p 轨道和p 轨道形成π键的过程如图所示: (1)π键的重叠方式:是由个原子的轨道“”重叠形成的。形成π键时原子轨道重叠程度比σ键__________,故π键不如σ键__________,比较容易。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子云相互靠拢 电子云相互重叠 未成对电子的 电子云相互靠拢 电子云相互重叠 两个原子相互接近 原子轨道重叠 π键的电子云

(2)π键的特征:每个π键的原子轨道由块组成,分别位于由构成的平面的两侧,如果以它们之间包含原子核的平面为镜面,它们互为_______,这种特征称为____________。 【要点精讲及典型例题】 三.σ键、π键比较 1.小结 2.共价键类型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1)σ键:在形成σ键时,原子轨道发生了最大程度的重叠,键能,稳定性,且σ键的两成键原子绕着键轴可以任意相对旋转而键不被。因此,σ键强度大,不易。 (2)π键:是原子轨道沿着键轴“”重叠形成的。π键重叠程度较,其键能于σ键,稳定性较;另外,形成π键的两原子不能相对自由旋转,否则π键将被破坏。因此,π键的稳定性于σ键,π键的电子活动性较,含有π键的物质化学性质活泼,发生化学反应。例如,乙烯比乙烷活泼。 [例1]乙烷分子中由__________键组成;乙烯分子中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键组成;乙炔分子中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键组成。 [例2] 对δ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δ键不属于共价键,是另一种化学键B.S-Sδ键与S-Pδ键的对称性相同C.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则至少含有一个δ键 D.含有π键的化合物与只含δ键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同 [例3]下列有关σ键和π键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含有π键的分子在反应时,π键是化学反应的积极参与者 B.当原子形成分子时,首先形成σ键,可能形成π键 C.有些原子在与其他原子形成分子时,只能形成σ键,不能形成π键 D.在分子中,化学键可能只有π键而没有σ键 四.非极性键和极性键 1.判断方法:A-A,非极性键;A-B,极性键。 2.难点突破: (1)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除外)都含非极性键; (2)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极性键;某些离子化合物中也存在极性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