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设置说明

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设置说明
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设置说明

一、学科简要概况

城乡规划学承担了城镇化、地区与区域发展、城市与乡村建设、城乡社会服务,以及物质形态规划设计与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工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学科领域。目前的“城市规划”专业为工学门类建筑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经过新中国60 年的建设培育,当前的城乡规划学科已远远跨出了原建筑学的学科范围,已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领域形成庞大的支撑体系。将城乡规划学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进行设置和建设,是实现我国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之战略目标的历史性选择。

二、学科培养目标

城乡规划学以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以城乡土地利用和物质空间规划为学科核心,以培养适应城乡规划专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为目标。学科领域包括:区域规划和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城乡规划与设计理论、方法和工程技术;城乡规划管理、法规和政策体系等。

城乡规划学相对应的学士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目标为:

学士学位:为政府管理部门、规划设计机构、建设与开发企业培养从事城乡规划与设计的专业技术人才。

硕士学位:为教育部门、政府部门、规划设计机构、建设与开发企业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

博士学位:针对国家管理机构、教育研究单位、规划设计机构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能力的应用性、复合型、高层次的研究和管理人才。

三、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

1、区域发展与规划: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政策与战略、区域规划与城镇化。研究内容为区域发展,城乡统筹,城乡经济学、城乡土地规划,城镇化理论,政策与发展战略等。

2、城乡规划:主要研究方向为城乡规划理论与工程方法。研究内容为城乡规划理论、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乡村规划、城乡景观规划、城乡社会性基础设施规划、城乡工程性基础设施规划、新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等

3、城镇设计: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村镇设计。研究内容为城镇设计、乡村建设、城乡景观生态与环境保护等。

4、住房与社区建设规划:主要研究方向为住房政策与规划(包括房地产)、社区建设规划。研究内容

为城市住房政策、住区规划与开发、房地产、社区建设与管理。

5、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主要研究方向为城乡发展历史与理论、城乡遗产保护与规划设计。研究内容为城市建设史、乡村建设史、城市历史与理论、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

6、城乡规划管理:主要研究方向为城乡建设规划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内容为城市建设规划管理、乡村建设规划管理、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城乡建设安全与防灾减灾。

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1、认识论基础:城乡规划学科的理论基础是人居环境科学,这是关于城市和乡村规划建设的普遍性和系统性的理性认识,是理解城乡发展和规划过程的基本知识形态。城乡规划本身具有复杂性、综合性与实践性,而且涉及不同的价值基础,因此城乡规划理论本身也是多层次、多方面和多学科融贯交叉的。城乡规划的理论基础兼容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科学的理论内容与技术方法。

2、方法论基础:城乡规划学科方法论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城乡规划作为公共的和政治的决策,是确定未来发展目标及其实施方案的理性过程;第二,综合性空间规划是经济、社会、环境和形态的协调发展;第三,规划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但在理论上和方

法上更为注重科学;第四,规划受到价值观念的影响。

3、各级学位的核心课程

(1)区域发展与规划:区域发展概论,城乡统筹规划,城乡经济学、城乡土地规划,城镇化理论,政策与发展战略理论等。

(2)城乡规划:城乡规划理论、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乡村规划、城乡景观规划、城乡基础设施规划、新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等。

(3)城镇设计:城镇设计理论、乡村建设理论、城乡景观规划、城乡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城镇设计实践等。

(4)住房与社区建设规划:城市住房政策、住区开发理论、房地产开发理论与实践、社区建设与管理等。

(5)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城市建设史、乡村建设史、城市历史与理论、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

(6)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城市建设规划管理、乡村建设规划管理、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城乡建设安

全与防灾减灾。

五、社会对该学科的中远期需求情况及就业前景

在《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纲要》中,将“城镇化和城市发展”列为重要的领域。近30 年来社会经

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使我们的国家竞争力不断增强。在未来的发展中,大中小城市和广大的乡村,都急需城乡规划学科的专门人才。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为:积极应对城镇化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期对高层次规划人才的需要,培养适应于社会、经济和物质环境建设、兼具建筑学科审美能力和工程技术知识的专门人才。

我国高校目前对城乡规划人才的培养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尽管近10 来,全国许多高校开设了城乡规划专业(全国10 年来增长出近100所院校开办城乡规划专业),但办学的专业背景不同,专业差异性大,缺乏统一的办学指导思想。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级专业人才成为社会急需和紧缺人才,城乡规划专业成为高校热门专业。

我国城乡规划学科所培养的毕业生就业状况普遍较好。尽管不同高等院校之间教学条件和水平存在差异,但是毕业生总体上供不应求,这也刺激了规划专业院校在规模上的快速增长。城乡规划的作用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规划作为发展“龙头”的观点得到普遍认同。从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就业情况来看,每年毕业博士、硕士和本科全日制学生每年保持100%的就业率,就业去向主要分布在国家或地区的规划设计单位、政府部门、高等院校、房地产开发企业,城建系统的企业、城市建设咨询和研究机构、国外相关研究、设计和咨询企业等。根据5 年数据跟踪,平均每年招聘岗位和毕业生比达到了5:1左右,呈现出长期高需求比。根据目前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的趋势,城乡规划专业的社会需求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旺盛势头。

六、该学科的主要支撑二级学科

1、区域发展与规划

2、城乡规划与设计

3、城镇设计

4、住房与社区建设规划

5、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

6、城乡规划管理

七、该学科与哪些现行一级学科密切相关

该学科脱胎于现行建筑学一级学科,同时与应用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公共管理、环境

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相关,在技术层面上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测量科学技术等一级学科有交叉。

八、新增一级学科的原因和理由

1、城乡规划学是支撑我国现代城乡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学科,经过改革开放30 年来的发展,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城乡规划教育体系和庞大的城乡规划行业体系。综合条件表明,将城乡规划学新增为一级学科的条件已趋成熟。

2、约10 年前,广大院校已经开始酝酿将“城乡规划学”设置为一级学科;我国城乡规划建设的各行各业中早已形成“研究-设计-管理”的独立体系,增设为一级学科具有行业共识。

3、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型城镇规划建设模式,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发展的道路,是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城乡人居环境建设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

一级学科及分类

一级学科 1学科门类及所设一级学科、二级学科01 哲学 102 经济学 103 法学 104 教育学 105 文学 106 历史学 107 理学 108 工学 109 农学 110 医学 111 军事学 112 管理学 113 艺术学 01 哲学 0101 一级学科:哲学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2 中国哲学010103 外国哲学010104 逻辑学010105 伦理学010106 美学010107 宗教学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02 经济学 0201 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 020101 政治经济学020102 经济思想史020103 经济史020104 西方经济学020105 世界经济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2 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020201 国民经济学020202 区域经济学020203 财政学020204 金融学020205 产业经济学☆020206 国际贸易学020207 劳动经济学020208 统计学020209 数量经济学020210 国防经济 03 法学 0301 一级学科:法学030101 法学理论030102 法律史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30104 刑法学030105 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030106 诉讼法学030107 经济法学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30109 国际法学030110 军事法学0302 一级学科:政治学030201 政治学理论030202 中外政治制度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

主义运动030204 中共党史(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030205 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030206 国际政治030207 国际关系030208 外交学注:0300206 行政学(部分)调至公共管理0303 一级学科:社会学030301 社会学030302 人口学030303 人类学030304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0304 一级学科:民族学 030401 民族学03040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030403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030404 中国少数民族史030405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0305 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0305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30504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030506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0306一级学科:公安学 04 教育学 0401 一级学科:教育学040101 教育学原理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040103 教育史040104 比较教育学040105 学前教育学040106 高等教育学040107 成人教育学040108 职业技术教育学040109 特殊教育学040110 教育技术学0402 一级学科:心理学040201 基础心理学04020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40203 应用心理学0403一级学科:体育学040301 体育人文社会学040302 运动人体科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医学学位)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040304 民族传统体育学 05 文学 0501 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050101 文艺学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502 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050202 俄语语言文学050203 法语语言文学050204 德语语言文学050205 日语语言文学050206 印度语言文学050207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050208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050209 欧洲语言文学050210 亚非语言文学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3 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050301 新闻学050302 传播学 06 历史学 0601 一级学科:考古学060101 考古学史和考古学理论060102 史前考古060103 夏商周考古060104 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060105 唐宋元明清考古060106 科技考古060107 文化遗产与博物馆

生物学硕士授权一级学科学位授予基本标准

生物学硕士授权一级学科学位授予基本标准 第一部分本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 一、学科概念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功能、行为、发育和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近年来许多科学家更倾向于称其为“生命科学”,以体现所研究的对象从实体存在的“生物”向生命现象的本质、生命活动的规律及其内在机制的拓展和深化。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可以依据生物类型、生物结构和生命运动的层次、生物功能的类型、以及主要研究的手段等加以划分,并体现为二级及二级以下的学科。 二、学科历史 信阳师范学院生物学科自1983年建立以来,着眼地方发展需求,以具地区特色的生物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在遗传学、生态学、植物学和动物学等学科方向上研究特色明显,取得了丰厚的学术成果和较为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生物学科现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含茶叶检测)、生物制药和茶学4个本科专业。本学科于2007年招收第一届全日制学术性硕士研究生,生物学一级学科于201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植物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40年来,本学科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63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4%以上,就业质量不断提升。 三、学科现状 本学科围绕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科前沿,以具地区特色的生物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在遗传学、植物学、动物学和生态学等学科方向上研究特色明显,取得了丰厚的学术成果和较为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近年来,学科陆续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

基金、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基金、河南省高校杰出人才科研创新工程等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并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通过定期选送团队学术骨干到国内外做高级访问学者和进修学习,团队青年学术骨干快速成长,学术团队成员知识、学历、年龄、学缘结构进一步完善;主办并积极参加高层次国内外学术会议,扩大学术交流,加大引进专家的力度,增强本学科在学术界的影响。凝炼学术力量,积极申报省部级、国家级研究课题,承担重大横向课题,以课题为基础出版和发表一批著作和论文,帮助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解决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在学术界与企业界得到广泛好评。加强了与美、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科院和信阳市农科院等境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进了本学科的国际化水平。通过改善教学科研基础条件,提升了研究生的研究能力与实践能力,取得重要学术成果,提升了本科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促使他们在学科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1.学术队伍结构趋于合理、实力较强:本学科点现有教授14人、副教授16人,团队成员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独到的研究成果,形成有效的优势互补。 2. 教学、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位一体:本学科点已毕业研究生40人,在读硕士研究生32人;在《animal》等权威期刊(校定B级以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71篇论文被SCI收录;出版学术著作11部;获国家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科研课题27项,其它科研项目24项,科研总经费681.9余万元。获各种奖项61项。授权国内发明专利12项。 3.研究平台坚实,学术交流活跃:拥有河南省“大别山动植物遗传资源研究与种质创新”创新型科技团队(2013)、河南省高校“遗传学”科研创新团队(2014)和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植物、遗传、动物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基因组学研究平台、蛋白质分离纯化研究平台、生物信息学

一级学科名称(代码):城乡规划学(0833) 第一部分本学科博士学位 ...

一级学科名称(代码):城乡规划学(0833) 第一部分本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 一、学科方向与特色 1.学科方向。明确建有至少3个相对稳定的本一级学科的主干学科方向,具体主干学科可参见《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至少有1个本单位的特色学科方向。 2.学科特色。特色学科与国家和所在区域城乡发展需求契合,体现地域和交叉特色,并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二、学科队伍 3.人员规模。专任教师不少于2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不少于3人。 4.人员结构。具有博士学位人员比例不低于50%。有一定比例师资具有连续超过10个月在海外或境外城乡规划学相关专业留学并获得学位、访学或工作经历。 5.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每个主干学科方向有不少于1名正教授或教授级高级规划师作为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近5年来科研成绩突出。主要学科带头人应主持并完成过国家级课题,具有3项以上高水平学术成果(含核心期刊论文、专著、专利、省部级以上科研或规划建筑设计类奖项等),至少1名学科带头人已具有博导资格。学术骨干应主持并完成过省部级以上课题。 三、人才培养 6.培养概况。近5年内在城乡规划学或建筑学、风景园林、地理学等相近一级学科内已授予的硕士学位人数应不少于25名,在学研究生规模应不少于12名。硕士学位授权点应通过城市规划与设计或建筑学、风景园林、地理学等相关专业专项评估,并达到“合格”以上标准。 7.课程与教学。具备开设一定数量高水平博士研究生课程及专题讲座的条件,已开设的硕士专业核心课程应与申报的主干学科方向契合,并已开设或有能力开设城乡规划研究方法类专业课程。课程内容充实,教学环节安排合理,教学方法多样,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研究分析和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 8.培养质量。所培养的研究生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好评。近5年有一定比例的硕士毕业生继续攻读国内外博士研究生。有一定比例的在读研究生能够发表高水平论文或其他科研成果。 四、培养环境与条件 9.科学研究。整体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在国内同学科中处于先进行列。本学科近5年实际获得并计入本单位财务账目的科研经费合计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其中纵向科研经费合计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有较大比例的研究生参与以上科研项目。本学科5年内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与规划建筑设计类奖励3项以上。 10.学术交流。应有良好的学术创新氛围,能够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并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本学科近5年主持召开国内外学术会议2次以上,主要学术骨干参加过国际、国内有影响的学术会议。本学科近5年为不少于5人次的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提供了资助;为不少于10人次的研究生参加国内学术交流提供了资助。 11.支撑条件。有比较先进且能满足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教学与科研空间,设有实验室和校外基地。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应配备专用于指导博士研究生的独立科研空间。有较充足的国内外图书资料,有关城乡规划学及相关学科的专业书籍20000册以上,有关城乡规划专业的中外文期刊40种以上,有齐全的城乡规划法规文件资料及基本的规划设计参考资料,有一定数量的教学音像资料和网络文献数据库资源,能满足培养博士研究生的需要。用于培养研究生的经费充足,有能力为研究生提供各类奖助学金。配备有研究生专职管理人员,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各种规章制度完备,硕士研究生学习档案齐全,管理良好。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的管理与运行机制等符合本学科特点。 五、其他要求。 12.其他要求。申请单位应有与所在区域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下属规划设计单位共建的科研合作项目和合作基地。

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条目

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名录 一、二级学科名录 01 哲学 0101 一级学科:哲学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2 中国哲学 010103 外国哲学 010104 逻辑学 010105 伦理学 010106 美学 010107 宗教学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02 经济学 0201 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020101 政治经济学 020102 经济思想史 020103 经济史 020104 西方经济学 020105 世界经济 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2 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020201 国民经济学 020202 区域经济学 020203 财政学(含∶税收学)020204 金融学(含∶保险学)020205 产业经济学 020206 国际贸易学 020207 劳动经济学 020208 统计学 020209 数量经济学 020210 国防经济 03 法学 0301 一级学科:法学 030101 法学理论 030102 法律史 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30104 刑法学 030105 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 030106 诉讼法学 030107 经济法学

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30109 国际法学(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030110 军事法学 0302 一级学科:政治学 030201 政治学理论 030202 中外政治制度 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30204 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30206 国际政治 030207 国际关系 030208 外交学 0303 一级学科:社会学 030301 社会学 030302 人口学 030303 人类学 030304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0304 一级学科:民族学 030401 民族学03040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030403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030404 中国少数民族史030405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0305 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0305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30504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0306 一级学科:公安学 04 教育学 0401 一级学科;教育学040101 教育学原理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040103 教育史 040104 比较教育学 040105 学前教育学 040106 高等教育学 040107 成人教育学 040108 职业技术教育学

0503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简介

0503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简介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新闻传播学 (英文)名称: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一、学科概况 新闻传播学是研究新闻学、传播学及其它新闻传播现象的学科。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新闻学分别在德国和美国的大学作为一门学科讲授。传播学作为一个学科,则首先出现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后被世界各地普遍接受。我国新闻学科创建的起点,是1918年10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传播学则是在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兴起。1997年,我国新闻学和传播学组合成一个一级学科,称为“新闻传播学”。 在信息全球化和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传播交流的影响力举足轻重:构建社会现实,交流公共话题,影响人们的现实感知,改变人际交往和关系。传播既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也是国家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本学科的重要性因而愈加凸显。本学科目前所呈现的状况是:1.培养具有思考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其重要性和迫切性超过以往任何时候;2.随着大量新问题、新现象的出现,新闻传播学原有的内涵外延及其学科建制,面临新的调整和规划;3.学术基础逐渐厚实,研究水平大为提高,一批训练有素且具备国际对话能力的中青年学者已成为中坚力量。 本学科未来的发展将呈以下主要趋势:1.重新理解和认识新闻、传播、媒介等等概念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由此将导致整个学科发生新的多方面的变化;2.在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上,将不再是以媒介本身作为划分的唯一依据,而以传播内容或其他新的尺度为依据重新规划专业类别,以适应媒体融合或多媒体传播的需要;3.以全球传播的视野,深入全面研究中国新闻传播的历史、实践、体制与观念,提出有独创性的理论观点,努力建立既有中国本土特点,又有普遍意义的传播理论话语,

学科门类一级学科

教育部学科门类分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目录二位码为学科门类四位码为一级学科六位码为二级学科 01 哲学 0101 一级学科:哲学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010102 中国哲学 010103 外国哲学 010104 逻辑学 010105 伦理学 010106 美学 010107 宗教学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02 经济学 0201 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 020101 政治经济学020102 经济思想史 020103 经济史020104 西方经济学 020105 世界经济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202 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 020201 国民经济学020202 区域经济学 020203 财政学020204 金融学 020205 产业经济学☆020206 国际贸易学 020207 劳动经济学020208 统计学 020209 数量经济学020210 国防经济 03 法学 0301 一级学科:法学 030101 法学理论030102 法律史 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30104 刑法学 030105 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

030106 诉讼法学030107 经济法学 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30110 军事法学 0302 一级学科:政治学 030201 政治学理论030202 中外政治制度 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30204 中共党史(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3020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030206 国际政治030207 国际关系 030208 外交学 注:0300206 行政学(部分)调至公共管理 0303 一级学科:社会学 030301 社会学030302 人口学 030303 人类学030304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0304 一级学科:民族学 030401 民族学03040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030403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030404 中国少数民族史030405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04 教育学 0401 一级学科:教育学 040101 教育学原理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040103 教育史040104 比较教育学 040105 学前教育学040106 高等教育学 040107 成人教育学040108 职业技术教育学 040109 特殊教育学040110 教育技术学 0402 心理学 040201 基础心理学04020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40203 应用心理学 0403 体育学 040301 体育人文社会学040302 运动人体科学 (可授教育学、理学、医学学位) 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040304 民族传统体育学 05 文学 0501 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050101 文艺学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年修订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思想进步,专业基础扎实,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面向世纪生物学专业从事教案与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团结协作、创新和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努力为科学事业、振兴经济发展服务;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 .努力学习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了解生物学发展的前沿动态,熟练掌握现代生物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熟练运用实验设备进行实验研究,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和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完成的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能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 .身体健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可胜任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教案、科研工作以及相关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 .植物学() ①作物生理生态以省主要粮食作物为研究对象,开展粮食作物高产优质的应用基础理论及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中原经济区循环农业创新关键技术研究、作物节水节肥与均衡增产、持续高产关键技术研究及农田污染减控关键技术研究等,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作物生长生理研究。 ②药用植物生物技术以四大怀药等豫产道地中药材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种质资源收集和离体保存、基因分析及有效成分提取分离、脱毒快繁及产业化、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培育等方面的研究,构建中药农业技术体系。 ③优势观赏花卉和重要农作物生长发育及化学调控以植物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为理论基础,对我省优势观赏花卉和重要农作物进行花期调控、植物生长物质的筛选

一级学科与二级学科区别

一级学科,特指高等院校里的学科分类。一级学科是学科大类,二级学科是其下的学科小类.比如,传统的中国语言与文学/中文是一级学科,而具体到下面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文艺学以及语言方面的专业都是二级学科. 概述: 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 按照国家1997年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的学科、专业目录》,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和管理学12大门类,每大门类下设若干一级学科,如理学门类下设数学、物理、化学等12个一级学科。 一级学科再下设若干二级学科,如数学下设基础数学、计算数学等5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就授至二级学科,一般意义上的博硕士点数指的就是可以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二级学科的数目。 所谓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即是指在这个一级学科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都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也就意味着,一个学生只要选择了这个学科中的任何一个专业,进了校门就可以从本科一直念到博士。这能反映出一个大学或科研院所在这个学科的实力和水平。但要看这个学科是否全国领先,就要看它里面的二级学科有没有国家重点学科以及重点学科的多少。 一级学科是学科大类,用四位码表示,例如:0101哲学。 二级学科是其下的学科小类,用六位码表示,例如:010103外国哲学。 【注】二级学科无法申请成为一级学科,但是可以申请成为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而一级学科一旦申请成功,其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都可申请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注】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在文学门类下“蛰伏”多年的艺术学独立门户,升级为门类,成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之后的第13大类学科。 学科门类及所设一级学科、二级学科 01 哲学 0101一级学科:哲学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010102 中国哲学 010103 外国哲学 010104 逻辑学 010105 伦理学 010106 美学 010107 宗教学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02 经济学 0201 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 020101 政治经济学 020102 经济思想史 020103 经济史 020104 西方经济学

传播学专业 各方向介绍

传播学专业(050302) 1.理论传播与传播史方向 在经济、社会日益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传播学已经成为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本研究方向在传播学学术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该学术体系的基础理论。 本研究方向的特点是在从传播历史发展入手研究传播活动的普遍规律的基础上,侧重于研究代表传播发展方向的,以广播电视、互联网为主体的传播活动及其规律。传播学所具有的跨学科特征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综合与多元。宏观上,本方向研究有助于我国经济、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把握传播活动的过程、机理和效果等的基本规律,从新的学术角度,用新的研究方法探讨、开拓传统学术领域;微观上,本研究方向结合我国传播业,尤其是广播电视业、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实践,研究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传播的手段、受众、改革等重大问题。 本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各级各类传播媒体、政府相关机构、企事业宣传或公关部门等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学生理论、科研及教学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学生将形成宽厚的人文及社会科学基础,全面掌握传播学原理、理论框架和实践技能,具备对传播现象、媒介实践的批判及反思能力,成为具有现代传播理论素养、适应当前信息传播业以及媒介研究、教育领域实际需要的专业化的应用人才。 本方向的专业复合性要求具有相对宽泛的知识基础,为学生开设了传播全球化研究、基础统计学、传播学理论研究文化与传播研究、传播研究方法等重要的传播学基础课程,同时也为学生世界政治与中国外交、文化外交研究、新媒体传播形态与传播规律研究、跨文化传播研究等选修课程。这些课程不但加强了传播理论课程的比重,也更加有效提高了课程之间的延续性和连贯性。 2.应用传播学方向 本研究方向为应用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宏观层面的媒介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制的研究、媒介发展战略研究,中微观层面的媒介策划、媒介品牌、媒介营销等研究。本方向研究依托传媒大学的综合学科交叉平台,如与传媒经济研究、受众研究、媒介市场调查研究、广告学研究等的有机结合,依托长期以来形成的与各种强势媒介的有效关联,使媒介经营管理研究具有学科延展性、专业贴近性和内容实用性的优势。

生物学一级学科(0710)

生物学一级学科(0710)

生物学一级学科(0710)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爱国守法,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2、掌握生物学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3、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4、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1、植物学 2、动物学 3、微生物学 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5、生理学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全日制硕士生学习年限为2—4年,在职硕士生学习年限为3—5年。对于提前完成规定的全部学业,成绩特别优秀者,经专家推荐和严格考核,可以提前毕业,但学习年限不得少于两年。

(四)课程设置 开课单位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开设 学期 学时学分 考核 方式 研究生处 公共 必修 课程 (7学 分) 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 究 1 36 2 考试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8 1 考试外语(英语)1-2 180 4 考试 培养单位 专业 必修 课程 (12学 分) 分子与进化生物学 1 72 4 考试 生物统计学与软件应用技术1-4 72 4 考试 保护生物学 1 36 2 考试 生物学文献阅读与科技论文写作 1 36 2 考试 专业 选修 课程 (至少 选修 8学 分) 植物区系、分类与资源保护 1 36 2 考试 植物分子生物学 2 36 2 考查 植物生理生态学 1 36 2 考试 植物系统进化 2 36 2 考试 动物区系与分类 1 36 2 考试 动物资源利用与保护 2 36 2 考查 动物行为学 2 36 2 考试 动物生理生态学 2 36 2 考试 神经生物学 2 36 2 考试 分子生物学技术 2 36 2 考试 生物地理学 2 36 2 考试 生化分析技术 2 36 2 考查 植物科学研究前沿与进展 2 36 2 考查 动物科学研究前沿与进展 2 36 2 考查 生理科学研究前沿与进展 2 36 2 考查 分子生物学研究前沿与进展 2 36 2 考查

城乡规划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10124140054)

城乡规划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083300,授工学硕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扎实的城乡规划理论与知识,具有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能全面从事城乡规划研究、规划编制、规划设计及规划管理,并向相关领域拓展的高素质城乡规划专业人才。 二、主要研究方向 1.城乡与区域规划理论和方法; 2.城乡规划与设计: 3.城乡规划技术科学; 4.社区与住房规划: 5.城乡历史遗产保护规划; 6.城乡规划管理;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3年。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 总学分要求242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227学分,研究环节要求注5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1.对课程教学及存档的相关要求 (1)理论课程考核 校级公共课程采用考试方式:学科专业课程采用考试或考查方式,具体方式由任课教师确定。 (2)补修本科课程 补修课程须在入学一年内完成,根据任课老师要求,参照本科课程结业形式。课程存档:按照研究生课程作业相关要求,自入学起,第三学期结束之前完成存档。 (3)“城市规划设计"课程要求 城市规划设计课程分四个研究方向(区域与城市总体规划研究、历史保护与城市更新研究、城市设计研究、小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研究),由指定教师授课,可口由选题, 也可由授课教师组织参与相关设计竞赛和实践规划项目。每个学生必须选择1门城市规划设计课程。 个人工作量要求为:本人作为学生负责人或主要参与人参加课题;理论研究和规划文字部分不少于10000字,图纸不少于6张规划图纸(或分析研究图纸)。 2.城市规划设计与实践课程(导师口上) 城市规划设计与实践课程由研究生的导师口行安排上课时间和考试方式,最终成绩只计通过与不通过。 本课程任课教师为该研究生指导教师,以研究生参与导师指导的规划设计课题成果完成情况为依据进行评分。课题由导师根据学生研究方向选定,可以是各类城乡规划研究与规划设计类型。个人匚作量要求为:本人作为该项目主耍规划设计负责人或主要参与人完成该项目主要规划研究与设计成果;理论研究和规划文字部分不少于10000字,图纸不少丁? 15张规划图纸(或分析研究图纸)。课程存档要求:研究生认真填写《研究生"规划设计与实践"课程完成情况登记表》,由导师评分并签名。本人成果的文字和图纸用

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的区别和联系

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的区别和联系 01 哲学 0101 一级学科:哲学 010101 010102 中国哲学 010103 外国哲学 010104 逻辑学 010105 伦理学 010106 美学 010107 宗教学 010108 07 理学 0701 一级学科:数学 070101 基础数学 070102 计算数学 070103 070104 应用数学 070105 运筹学与控制论 0702 一级学科:物理学 070201 理论物理 070202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070203 原子与分子物理 070204 070205 凝聚态物理 070206 声学 070207 光学 070208 无线电物理 0703 一级学科:化学 070301 无机化学 070302 分析化学 070303 有机化学 070304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070305 0704 一级学科:天文学 070401 天体物理 070402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 0705 一级学科:地理学 070501 自然地理学 070502 人文地理学 070503 0706 一级学科:大气科学 070601 气象学 070602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0707 一级学科: 070701 物理海洋学 070702 海洋化学 070703 海洋生物学 02 经济学 0201 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 020101 政治经济学 020102 经济思想史 020103 经济史 020104 西方经济学 020105 世界经济 020106 0202 一级学科: 020201 020202 区域经济学 020203 (含∶税收学) 020204 金融学(含∶保险学) 020205 产业经济学 020206 国际贸易学 020207 劳动经济学 020208 统计学 020209 数量经济学 020210 国防经济 03 法学 0301 一级学科:法学 030101 法学理论

新闻和传播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新闻与传播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所属门类:文学 一级学科名称:新闻与传播学 专业代码:0503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新闻学与传播学主要培养:1、能够在新闻与传播实践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熟悉和了解党在不同时期的各项方针、政策,有较强的政治理论素养。 2、能够系统深入地掌握新闻与传播学的知识和理论,了解本学科的理论研究前沿和学术动态,善于对各种社会传播观念进行观察和思考,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专业的实践应用能力。 3、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专业精神。坚守职业道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健康开朗,积极进取。 三、研究方向 (一)新闻学 1、新闻史论 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国新闻事业的历史发展和变化,运用新闻学理论重点关注、考查和研究中国近现代和当代的媒介发展,特别是对中国民营大报的研究。 2、新闻业务 系统掌握新闻采、写、编、评等业务理论和业务技能。注重强化研究生综合报道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注重对名记者、特别是湖北省的名记者研究。 (二)传播学 1、传播理论 全面深入地掌握传播原理和方法。注重对传播理论研究前沿的关注,注重对传播理论的发展及运用的跨学科性和交叉性研究。尤其是对社会传播、政治传播、跨文化传播的研究。 2、传播实务 全面学习和掌握有关传播实务的理论和技能。注重强化研究生的创意策划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重点对广告传播、品牌传播、文化产业发展进行考查和研究。 四、学习年限 学制为三年。第一、第二年主要是课程学习,第三年是社会实践和撰写学位论文。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学生研修的总学分不得低于30学分,其中必修课程有:公共学位课为7学分,一级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理论学位课)4门为8学分,二级学科专业课(研究方向课)2门为4

生物学一级学科

生物学一级学科 动物学(071002) 博士培养方案 培养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动物学专业高级专门人才。在硕士研究生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培养和训练,能够全面地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与熟练的实验技能,深入了解学科前沿进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开展高水平科研工作。具体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在本学科研究领域做出创新性成果。 3、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不仅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教学及科研工作能力,,也可以从事高科技企业的开发与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及简介 根据国家及我省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以及本学科的发展趋势,结合本单位导师专业特长等情况,本专业攻读博士学位设以下三个研究方向: 1、动物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应用先进的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思路与方法,从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动物的结构和功能。主要研究内容为:昆虫生化与分子毒理学;害虫绿色防控新靶标的分子功能;昆虫分子进化与生态适应;昆虫-植物互作的分子机制。 2、动物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应用现代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因调控等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从个体、组织器官、细胞和分子等多个水平,研究动物的结构和功能。主要研究内容为:动物毒理学、动物免疫学、高级电镜技术、生化与分子毒理学;动物功能基因的分子功能;环境细胞生物学等。 3、分子生物学与害虫生物防治 采用现代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研究蚧虫和松毛虫等重大农林害虫人工强化的生物防治新途径。主要研究内容为:蚧虫的泌蜡化学、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害虫-天敌之间的化学信息联系与基因调控;昆虫病原菌及其毒素的开发利用。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 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3-6年;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最低为4年;硕博连读生学习年限最低为6年(含硕士阶段)。 博士研究生最低学分要求为课程14学分,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各1学分。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以一年为准。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参见附表“教学进度表”)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采用导师与导师组相结合,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和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导师应树立教书育人的思想,为人师表,关心研究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和身体、心理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研究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使其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2、本专业博士研究生以科研为主,研究课题由导师组确定,要求学生参与导师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能深入掌握本学科领域最新研究动态,,使研究工作接近国际同类水平。注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着重培养和提高博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3、教学采用授课、讨论、自学、实验相结合的培养方法。在加强和拓宽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来充实教学内容,应结合学科前沿进展,反映出学科发展的最新趋势。 4、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科研和教学实践,把学习理论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做出具有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的创新性科研成果。

工学一级学科,二级学科

四位码为一级学科、六位码为二级学科工学:32个一级学科,111个二级学科 08 工学 0801 力学(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080101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080102 固体力学 080103 流体力学 080104 工程力学 0802 机械工程 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 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080204 车辆工程 0803 光学工程 注: 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 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 080401 精密仪器及机械 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080502 材料学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080601 冶金物理化学 080602 钢铁冶金 080603 有色金属冶金 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80701 工程热物理 080702 热能工程 080703 动力机械及工程 080704 流体机械及工程 080705 制冷及低温工程 080706 化工过程机械 0808 电气工程 080801 电机与电器 08080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080803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0808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080805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080901 物理电子学 080902 电路与系统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81103 系统工程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81105 导航、制导与控制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 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0813 建筑学 081301 建筑历史与理论 0813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081303 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081304 建筑技术科学 0814 土木工程 081401 岩土工程 081402 结构工程 081403 市政工程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503) 适用学科:050301新闻学、050302传播学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坚实的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历史与现状,把握本学科的学术发展方向和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技能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学位获得者可以到传播媒体、新闻机构、宣传出版部门从事具体新闻与传播工作,可以到高校从事新闻学与传播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亦可以到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公关工作。 二、研究方向 1.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 2.网络传播 3.传媒与舆论 4.平面媒体(出版)传播 5.新闻传播史 三、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为2年。 四、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 硕士研究生应当修满至少30学分,其中课程学分27学分,包括学校开设的公共学位必修课7学分、专业基础课不少于6学分(三门课)、专业主干课不少于6学分(三门课)、发展方向课不少于8学分,开题报告与学位论文3学分。修满上述学分、学位论文进行的各个环节符合要求、学位论文取得合格成绩,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五、培养方式 1.以二级学科为基本培养单位,采取集体培养与导师负责相结合的方式。新生入学第一个月内完成师生互选。 2.课程学习以一级学科内的专业基础课与二级学科内的专业主干课和发展方向课的学

习为主,辅之以其他专业的课程或全校公选课程、经典文献阅读。根据本专业确定的经典文献阅读书目、按照考核要求提交至少2份读书报告。 3. 学术活动。硕士研究生在答辩前应在省级以上刊物(含省级刊物)公开发表至少一篇(含一篇)本专业领域的学术论文,署名为第一作者;或者在学院的硕博讲堂进行一次学术报告,为主讲。参与听讲硕博讲堂学术讲座10次以上(主讲一次可抵听讲5次)。 六、课程学习 1.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一)公共基础课与学科基础课 (二)专业主干课与发展方向课

一级学科及分类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 一、《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审核授予学位的学科、专业范围划分的依据。同时,学位授予单位按本目录中各学科、专业所归属的学科门类,授予相应的学位。培养研究生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参照本目录制订培养研究生的规划,进行招生和培养工作。 二、本目录是在1990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下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原目录)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征求意见、反复论证修订的。修订的主要原则是∶科学、规范、拓宽;修订的目标是:逐步规范和理顺一级学科,拓宽和调整二级学科。 本目录与原目录相比,有如下变化∶增加了管理学学科门类,授予学位的学科门类增加到12个;一级学科由原来的72个增加到89个,二级学科(学科、专业)由原来的654种调整为386种。各学科门类的学科、专业设置情况是∶哲学,1个一级学科,8种学科、专业;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16种学科、专业;法学,5个一级学科,31种学科、专业;教育学,3个一级学科,17种学科、专业;文学,4个一级学科,29种学科、专业;历史学,1个一级学科,8种学科、专业;理学,12个一级学科,50种学科、专业;工学,32个一级学科,113种学科、专业;农学,8个一级学科,27种学科、专业;医学,8个一级学科,54种学科、专业;军事学,8个一级学科,19种学科、专业;管理学,5个一级学科,1 4种学科、专业。 三、本目录中有16个二级学科带"(含∶)",括号中的内容是对二级学科所包含内容的强调或补充,其学位授权和研究生培养除医学门类中有关学科按括号中的内容进行外,其它学科均按二级学科进行。"科学技术史(分学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其学位授权点的审核、授权和研究生培养按括号中限定的学科范围进行。 四、本目录中部分学科、专业注明可授不同学科门类的学位,此类学科、专业授予学位的学科门类由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决定。 五、本目录中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学科、专业)的代码分别为二位、四位和六位阿拉伯数字。 01 哲学 0101 哲学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010102 中国哲学 010103 外国哲学 010104 逻辑学 010105 伦理学 010106 美学 010107 宗教学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