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都的变迁与文化融通

中国古都的变迁与文化融通
中国古都的变迁与文化融通

中国古都的变迁与文化融通

本文为台湾辅仁大学中西文化研究中心资助研究项目。原题为《论中国古都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融通》

中国古都学是研究我国历史上的都城的形成、发展、繁荣、萧条,或至于消失,或经过改革成为新的城市的科学。

历史上的都城,都是其当世相应的王朝或政权统治区域的政治中心,也是其时的文化中心。我国历史悠久,王朝或政权先后迭出,极为繁多,莫不皆有其都城。或绍继前代,或自创新局,皆能使之成为一时的政治中心,同时也使之成为一时的文化中心。能够成为文化中心,自是由于各方文化的荟萃。都城既荟萃各方的文化,又复以之向外传播,影响各方,相互融通,推陈出新,有所发展。时移世易,当时都城,过后皆成古都,仿佛已为陈迹。然文化源流初未稍断,仍在融通发展之中,数千年来始终一脉相承。中华文化瑰丽奇特,是自有来由的。

不佞前撰《中国古都和文化》已就古都尚为都城时的文化略事论述。今当再就其与当代文化的融通,加以董理,以见其间演变的过程与痕迹,并为今后城市的发展提供论据,俾其能显示出具有历史渊源的独特风格,卓立于当代,而且愈益发展,使其宏伟雄姿,垂之久远。虽说是探索古都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融通,然为了明了其间的来龙去脉,有时候还免不了要追述既往,以便作相应的梳理。

一、由都城到古都的变迁

我国历史悠久,王朝或政权相当繁多,因而改朝换代之事,不断发生。每当改朝换代之际,对于前代都城的处理曾经有过不同的方式。大致说来,可有四种类型:一是王朝被灭,都城被毁成为废墟。商代的殷虚、西周的丰镐、秦的咸阳,西晋的洛阳、北齐的邺、陈的建康皆难免这样的浩劫。周人灭殷之后,以其地封殷后武庚。武庚以作乱为周所诛,又以其地分为邺、鄘、卫三国。

三国皆不居于殷都。殷都遂为废墟。西周为大戎所灭,丰镐则再未见诸记载。秦末项羽入关,烧毁咸阳,当年焦土迄今仍然成堆。西晋洛阳为匈奴攻破后,十六国迭相起伏,皆无再以洛阳为都的。直至北魏孝文帝时,始复居其地。北魏的都城等于重建,可知晋都残破的严重程度。北齐灭后,邺城犹为相州治所,北周未久即移相州于安阳(今河南安阳市),邺城及其邑居皆被毁废。(《周书》卷8《静帝纪》)陈为隋灭后,建康亦被平荡耕垦,夷为平地。(《隋书》卷31《地理志》)二是王朝被灭,其都城就降为地方州郡治所。东周的洛阳、西汉和王莽的长安、唐代的长安、后唐的洛阳、北宋的开封和南宋的临安,皆同此例。东周灭后,秦设三川郡,其治所就在洛阳。西汉长安本为京兆尹治所,经过王莽改制,东汉废不为都,仍为京兆尹的治所。唐代灭亡后,后梁即于长安设大安军,并以之为佑国节度使治所。后唐破灭,后晋虽仍暂居其地,然未久仍以之为河南府治所。北宋为金所灭,金人曾以张邦昌和刘豫为傀儡,先后居于开封。及废去刘豫,仍以其地为开封府,及蒙古南侵,金人始再以开封为都,其间相隔已数十年了。南宋的临安本为杭州,元人灭南宋,就仍以之为杭州路治所;三是因前朝的成规,即以旧都为新居。魏晋都于洛阳,即承东汉之旧。东晋南迁都于建康,南朝诸代即因而不改。北齐以邺为都,北周以长安为都,就是分别循东魏和西魏的故规。唐居隋后,也都于长安。后汉、后周和北宋皆是承后晋之后,相继都于开封。元人始居大都,明仅改其名为北京,清人又改北京为京师,其实皆是一地。清人虽称北京为京师,可是北京之名却仍旧沿用,并未完全废去;四是废弃前朝故都另建新都。西汉都于长安,长安与秦时咸阳,仅隔一条渭水,南北相望。西汉建都之时,咸阳已被焚为灰烬,长安实际上是另建一座新城,隋时改建长安城,旧城才被废去。新城在龙首原下,虽仍以长安为名,却并非一地。元代建立大都略同于隋时的长安。其时金人的中都尚未废去,元人就在其旁另建新都,中都的一隅也被划入大都之中。

上面所说的成为废墟的都城,大都未能复兴。殷都于秦末即已被称为殷墟,项羽曾在其地接受章邯的降附(《史记》卷7《项羽本纪》)。丰镐则迄未再为人所道及。咸阳自秦末被焚毁后,迄今尚可看到一些焦土。仅洛阳一处仍能再成为都城,那就是在北魏孝文帝的时明。邺与建康先后被废,其间相差,为时无多,建康后来还能成为地方州郡的治所,邺却再没有能够恢复起来。

邺没有能够恢复起来,有人为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因素。北周灭北齐后,不久就为隋室所代替。北周和隋都恐怕太行山再有地方势力崛起,从事反抗,故彻底摧毁邺城,不欲使之为他人所利用。按说邺能够繁荣,长期被建为都城,固然由于它是太行山东平原的重镇,也是由于东汉末年曹操的开凿白沟和利漕渠,使它具有便利的条件。邺被毁废后,渠道随即湮塞。后来隋炀帝开永济渠和白沟有相同的作用,却不再经过邺的附近,所以邺就不可能再得到恢复。迄至今日,曩时驰名一时的三台,仅铜雀台犹稍有残迹而已。与邺相似的,还有十六国时期,赫连勃勃所建立的统万城。统万城在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赫连勃勃建立统万城时,构造至为坚固。夏国灭亡后,北魏以及隋唐皆曾以之为边防重镇,北宋时逐渐为沙漠所掩没。迄今其西北隅雉堞虽犹高耸云际,城内却鲜有人迹。

建康却不是如此。隋初平荡了建康,并改设江宁县,稍后于其地置丹阳郡。据说,“丹阳旧京所在,人物本盛,小人率多商贾。君子资于官禄,市廛列肆,埒于二京,人杂五方,故俗颇相类”(《隋书》卷31《地理志》)。所谓二京,指的是长安和洛阳。平荡过的废墟,竟然能和长安、洛阳相媲美,其恢复的速度也是少有的。这没有别的原因,主要是建康东距太湖不远,素以富庶相称,而又紧濒大江,交通便利,这样富庶的因素不是人为的力量所能完全阻止的。当然,隋王朝也没有再次有何阻止的措施。这显示出建康虽不为都,然长期都城的影响,并未因旧日王朝的崩溃而泯灭无余。

那时候王朝的都城都有一定的规模,有的更是宏伟壮丽,隋唐时的长安就是如此。隋唐时的长安与汉时不同,始筑于隋时,唐代更为修整。有宫城、皇城、外郭城三大部分。唐代诗人白居易久居长安,对于长安城的街道布局曾频加称道,他一则说:“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全唐诗》卷448《登观音台望城》),再则说:“下视十二街,绿树间红尘”(《全唐诗》卷424《登乐游原》),三则说:“春风十二街,轩骑不暂停”(《全唐诗》卷424《邓鲂张彻落第》)。而且还说:“西望长安城,歌钟十二街”(《全唐诗》卷424《谕友》)。就皇城而言,与外郭城无关1。不论街道多少,在白居易看来,都是整齐秀丽。长安城迭经沧桑,迄今已非唐时的旧貌,所以白居易的诗句很久不再为人道及。可是现在西

安城不断扩建,远超过于唐时宫城、皇城和外郭城的规模,棋局菜畦都已难于比拟,绿树依然,红尘渐少,春风荡漾,轩骑亦不须暂停,白居易倘若地下有知,亦当惊世界殊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情形都变得古今相差很大,甚至迥不相同。司马迁以一代史家,撰著《史记》,不仅见重累代,抑且流传所及,远臻域外。史公所记,实包罗万象,上自帝王之尊,下至庶民之细,皆靡所缺佚。就是长安城中的市井琐事,亦皆娓娓道及,甚至博戏、行贾、贩脂、卖浆等人亦皆能见之于笔下,并且还指出“纤啬筋力,治生之正道也,而富者必用奇胜”(《史记》卷129《贷殖列传》)。这样的情景核实来说,也并非汉时长安所独有,隋唐诸代也未必不是如此。就是到现在,在隋唐长安城旧址上建立的西安,也仿佛所差无几,只是具体的人物已经不是所说的桓发、雍乐成、翁伯、张氏了。司马迁还举出其时一些人能够具有相当的产业,其收入就可与千户侯等。其中渭川的竹就是所谓产业的一种。能够在渭川有千亩竹,那就是非同小可了。就在汉代以后,只要渭川有竹,就可证明司马迁所说的并非虚谬。迄今西安城中,尚有以竹笆市为名的街道,其间犹多竹肆。也许其人虽设竹肆,而尚无千亩之竹,故未闻有能与千户侯相等的富豪。这条竹笆市的设置可以上溯到明代。明代以前未见记载,却也不能就说没有设置。就以明代而论,亦可见其源远流长了。

二、古都中的旧俗

都城被毁弃之后,就是已成废墟,在一定时期内还能具有相当的影响。那些没有沦为废墟的古都,影响可能更大,这是说习俗已成规模,并不因王朝或政权的崩溃而立时有所改观。三代之时,商人迁殷之后,文化有很大的发展,瑰丽宏伟,为其并世各地所未有。甲骨文创自殷人,青铜器的制作亦为殷人的绝技。近年发掘周人早期居地的周原,不仅发现刻有文字的甲骨,且有制作青铜器的作坊。周灭殷后,更徙殷都百工于丰镐,这就使周初青铜器的制作更为精美,而其他手工业的产品较前也益为繁多,就是箕子所作的《洪范》,对于周初的政治和文化也不能没有影响。周人猎取殷人的许多成就后,为了易于统治殷人的故地,曾分其畿内为邶、鄘、卫三国,稍后又尽以其封卫康叔。卫与鲁并为夹辅周室的大国。汉时,班

固论卫国,说是“康叔之风既歇,而纣之化犹存,故俗刚强,多豪杰侵权,薄礼恩,好生分”(《汉书》卷28《地理志》)。流风余韵是难于完全泯灭的。

西周以丰镐为都。周都之中不仅有商人的文化,就是诸侯封国的文化也杂列于其间。楚国的早期虽被视为蛮夷,然其地所产的包茅却为周王室祭礼不可或缺的物品。周人是讲究礼治的。礼仪不恭自然是难以容忍的大事,甚至因此有劳齐桓公的远征。周时诗书重于世,而诗人歌咏尤具有特色。雅颂自是王朝和诸侯的制作,而国风却间出自民间。民间之诗能被采集,为都城人士所传诵,且流传于诸侯封国之间,应该认为一时的盛事。西周初年曾大封诸侯,西周灭后,鲁、卫、郑、齐犹可略觇其旧风。其后周室凌夷,至于战国,雒邑虽仍为王室的都城,殆已失去都城所应有的地位。诸侯都城相继兴起,齐国临淄稷下的学风,鲁国曲阜洙泗之间的儒术,赵国邯郸慷慨悲歌的风气,楚国郢都曼延瑰丽的楚辞,都各有其特色,远驾于雒邑之上。虽然如此,曩昔周都所重视的礼仪,为人称道的诗书,并不因周室的凌夷而即为世人所漠视。就是当年所珍贵的鼎彝重器,迄至现在,犹为代表远古文化的瑰宝。

就西汉的都城长安来说,其地距邠、岐、丰、镐皆不甚远,这些地方都是西周时的都城。故自广义来说,长安其时也应该有些古都的味道。司马迁曾经因此说过:“公刘适邠,大王王季在岐,文王作丰,武王治镐,故其民犹有先王之遗风,好稼穑,殖五谷,地重,重为邪”。太史公这段话写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言自是偏重于经济方面。经济不能概括文化,论述文化,这段话就不免有点一面之辞,难得概括全体。班固也曾论述过长安。班固之时,都城已迁往洛阳,故所论述的应该是古都长安。班固说:“汉兴,立都长安,徙齐诸田、楚昭、屈、景及诸功臣家于长陵,后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赀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于诸陵,益亦以强干弱支,非独为奉山园也。是故五方杂厝,风俗不纯,其世家则好礼文,富人则商贾力利,豪杰则游侠通奸。濒南山,近夏阳,多阻险轻薄,易为盗贼,常为天下剧,又郡国辐凑,浮食者多,民去本就末,列侯贵人车服僭上,众庶放效,羞不相及,嫁娶尤崇侈,送死过度”(《汉书》卷28《地理志》)。所说的应该都是西汉时的故事。东汉因于西汉之旧,典章制度很少改革,因而东汉时的长安和西汉亦应大致仿佛。虽然已是古都,当年规模似未多所改动。

《隋书·地理志》也曾论述过长安的风俗。它说:“京兆王都所在,俗具五方,人物混淆,华戎杂错。去农从商,争朝夕之利,游手为事,竞锥刀之末。贵者崇侈靡,贼者薄仁义,豪强者纵横,贫窭者窘蹙。桴鼓屡惊,盗贼不禁,此乃古今之所同焉”。隋氏建立的王朝,上距西汉的崩溃,约有570余年,这中间还有几个政权在长安建都。可是《隋书·地理志》所说竟和《汉书·地理志》相仿佛。如果说其间还应有差别,那就是“华戎杂错”了。西汉时的长安,城外使人的居住也有规定的街道。超出范围,可能是不会被允许的。至于“华戎杂错”,那更是说不上了。《隋书·地理志》所说的这一点是不错的。十六国时期,匈奴、氐、羌诸族都曾经在长安建过都,这样一些政权的历年都相当短暂,可是随它们迁来的民族不会都完全离去,因而“华戎杂错”也是难免的。就是迁来这些戎人,也不断在华化过程中,也许绝大部分都已华化,说不上有若何的差别。除过这一点以外,隋时的长安和汉时的长安几乎都是相似的。

《隋书·地理志》在论述长安的旧俗以后,添了一句:“此乃古今之所同焉”。这句话说得很是中肯。不仅长安如此,其他一些古都大致也相仿佛。洛阳与长安相去不远,都长期作过都城。《汉书·地理志》论洛阳的旧俗说:“周人之失,巧伪趋利,贵财贱义,高富下贫,喜为商贾,不好仕官”。《隋书·地理志》论述洛阳,先指出:“洛阳得土之中,赋贡所均,故周公作洛,此焉攸在。其俗尚商贾,机巧成俗”。接着就援引《汉书·地理志》的话说:“周人之失,巧伪趋利,贱义贵财”,并且还加了一句:“此亦自古然也”。其实不仅长安和洛阳如此,江左的建康也是一样的。前面说过:隋灭陈之后,随即平荡了建康城,但未久就又恢复旧规。《隋书·地理志》说:“其人本并习战,号为天下精兵,俗以五月五日为斗力之戏,各料敌强弱,事类讲武”。看来这还是承袭着秦汉以来的旧俗。《汉书·地理志》就曾说过:“吴越之后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隋书·地理志》所说只是较《汉书·地理志》更为具体而已。长安、洛阳、建康皆是如此,其他古都当也皆然,至少也应差相仿佛。按之常理,事物经常在变化之中,都城的习俗也应经常有所变化,都城成为古都也难得不发生变化。但如《隋书·地理志》所说,即使有所变化,也不是很大的。《隋书·地理志》谓洛阳之俗沿商贾。这样的论述就在今天来说,也还是恰当的。洛阳人在这方面确实有其才能。而这样才能的渊源竟可追溯数千年之前。这已可说明:中华文化自来是前后相承,一直保留

其本来特殊的因素,不为外力所冲乱。正是由于有这样的特殊的因素,数千年来,始终屹立于世界,而且愈加发扬光大,永无底止。古都中所显现的,只是其中一个例证而已。

三、太学、国子监和儒家学术

自来论都城中的文化,儒学之士和能文之家皆受到重视。《史记》首先为儒林立传,《汉书》继之,搜罗更广。《后汉书》更为文苑立传,自后诸史率多因循,未曾稍替。仿佛一脉相承,未稍间断。这些儒学之士和能文之家中绝大部分皆曾往来于其当时的都城,为都城文化添上许多异彩。这样的文化还可往前推溯。今安阳殷墟附近,有地名为演易坊。据说是西伯,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为殷纣所拘,推演《周易》的地方。《周易》为以后所说的六经之首,素为儒家必治的学问,可见其渊源所自,在都城中早已居有一定的地位。

儒家之学始自孔子。孔子为鲁人,春秋末季讲学于洙泗之间,为一时显学。汉武帝时始立于学官。这是说儒家在以前也和其他各家一样是私家授徒,这时才在都城之中王朝所立的学校里正式开设课程。本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起源很早,《周礼》大司徒属下就有师氏、保氏,各以所司教育国子。《大戴礼·保傅》篇中,更有太学的记载。汉武帝所立的学官,当为太学。其后或称国子学,或者两者兼立,皆设于都城之中,为国家的最高学府。儒家之学立于学官,其他学科自仍在讲授之列。不过儒家之学一直占着主要的地位。

隋炀帝时改国子学为国子监(《隋书》卷28《百官志》),自后各代皆因其制。唐时国子监遗址尚可稽考,乃设在长安外郭城朱雀门街东第二街自北向南第一坊务本坊内(宋敏求:《长安志》卷7《外郭城》)。其地近朱雀门,朱雀门内即为皇城,唐朝政府诸机构皆在其中,和国子监的往来比较方便。唐代后期所刻的开成石经就立于国子监中(《唐两京城坊考》卷2《西京·外郭城》),迄今犹在西安碑林博物馆中。今北京城内亦有国子监,始建于元时,历明清两代,今仍伫立于安定门内。

以前一些王朝或政权为了宏扬儒术,先后刻有石经。石经的刊刻始于东汉灵帝熹平年间,即所谓《熹平石经》。其后曹魏齐王芳正始年间和唐文宗开成年间皆有刻制,即所谓《正始石

经》和《开成石经》。再以后还有后蜀孟昶时刻的《蜀石经》,北宋仁宗时刻的《嘉祐石经),南宋高宗时所刻的《南宋石经》,还有清乾隆时所刻的《清石经》。所刻的石经自是列于其时的都城之中。今《开成石经》如上所说,仍伫立于西安。《清石经》尚存于北京,其余皆残缺不全。

设立学校是历来王朝发展教育的要政,而儒家学术亦自有其精萃独立的特点。由于都能在都城之中居有适当的位置,是会不断发扬光大的。王朝虽有兴废,都城虽有改易,但国子监和太学却还一直延续下来,儒家学术也能有所依附,不断发展。直至清代末年,始建京师大学堂,代替了以前的国子监,前后名称不同,古今文化通融的过程,却仍然历历可观。再到后来,北京的高等学校已不复限于一所,就是其他较大的古都,学校已都相继林立,显示古都的文化有长足的发展。京师大学堂初创之时,儒家学术固仍居有主要地位。其后各科并建,儒家学术仿佛显得消沉,但作为独立的学科,在社会上依然具有影响力量,在古都之中仍有其适当的地位,治此学的大家还是不断有名于世的。

唐代初年于国子监内立孔子庙,各州郡亦同时设立(《大唐六典》卷6《礼部尚书》,《旧唐书》卷24《礼仪志》)。此后历朝皆相继沿袭,未再更改。迄至现在,各地的孔庙尚多依旧保存,古都所在也都未为例外。特别是设于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的孔子庙,自元成宗大德年间创建以来,历明清两代皆有增葺,其中尚保存有若干礼器。以前在丁祭时仍按谱演奏,后来丁祭不再举行,乐器也就置而不用了。北京以外其他古都的孔庙,也有改作别用的,如辟为博物馆之类。虽与往昔规模不同,但有此旧典对于儒术的发扬,还是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的。

四、关西尚武精神与长安文化

秦汉时期有一句流行的俗谚,说是“关东出相,关西出将”,或者说是“山东出相,山西出将”。所谓关乃是指的函谷关,所谓山乃是指的崤山。崤山在今河南灵宝县,函谷关就在崤山之侧,因而所说是一样的。这句俗谚是说当时国内东西之间的差异,也就是崇文和尚武的差异。这虽是地区之间的差异,也必然会反映到都城中来。

尚武是习于鞍马骑射,崇文则是讲经治学。远在战国之时,百家并起,好鲁儒学所被渐广,洙泗之间弦歌因而不辍,及汉武帝尊崇儒术,向学之风更盛极一时,遍于函谷关或崤山以东各地。儒学有成往往能取得高位,甚至可至卿相,因而社会上就流传着关东出相或山东出相的俗谚,以之与关西或山西的出将相媲美。由于儒学的发展,逐渐冲破崤山和函谷关这样的东西分界。《汉书·儒林传》所载的儒生,虽绝大部分都是隶籍关东,可是崤山以西也并不是就没有好学之士。平陵士孙张以治《易》,吴章、张山拊、李寻、郑宽中、涂恽以治《书》,重泉王吉亦以治《书》,皆能侧身与关东诸儒同列。平陵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北,重泉在今陕西蒲城县东,固皆在崤函之西也。

到了东汉,儒术所被更广。几已遍及关西各处。东汉初年,华阴杨震以治尚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被诸儒尊称为关西孔子(《后汉书》卷54《杨震传》)。其后茂陵马融,以世之通儒,所施养的诸生,常以千数。其授徒时,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就为当世所称道(《后汉书》卷60《马融传》)。今陕西扶风县南绛帐镇,为陇海铁路的一站,据说就是马融当年的授徒处。而有凉州三明之称的皇甫规和张奂,皆以武功彪炳,名重一时(凉州三明后文将另行叙及),却皆研经重道,与儒师并称。皇甫规所著有赋铭碑赞祷文吊章表教令书檄笺记,凡27篇。据说还有文集5卷(《后汉书》卷65《皇甫规传》)。张奂曾经养徒千人,著《尚书记难》30余万言(《后汉书》卷65《张奂传》)。如果仅凭这样的著作,就很难想像这两位原来却是驰聘鞍马、转战万里的将军。皇甫视为朝那人。朝那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州固原县东南,张奂的故居在今甘肃安西县西。皇甫规所居还在六盘山东,张奂的家乡却已在凉州的最西端,近于国门了。东汉时,凉州及关中还以位于崤函之西的缘故,出了一些将军,仍能称得起“关西出将”。至于“关东出相”,就难以崤函来概括了。

这里所说的出将因而就只限于关西,关东之人是不容谈到的。秦汉时期的将帅籍贯,以六郡为多。所谓六郡乃是陇西(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县)、天水(治所在今甘肃通渭县)、安定(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北地(治所在今甘肃环县南)、上郡(治所在今陕西榆林县南)、西河(治所在今内蒙古准格旗西南)(《汉书》卷28《地理志》)。用现在的地理来说,就是陇东、宁南和陕北。为什么能够形成这样的风气?据汉时人的解释,说是这些

地方皆“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汉书》卷28《地理志》)。这样的解释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秦汉以前的猃狁、昆戎,秦汉时期的匈奴,都曾经不断南下侵扰,当地的人为了自卫,不能不崇尚武力。这里向来又是著名的产马地区,因而鞍马射猎自然就成为风气。长安附近,周秦以来就是建都的所在,在这些游牧民族的压力下,都城也不能不重视防御侵扰。秦汉时期这里形成尚武风气,是有来由的,而且也在都城之中有所显现。其中有些人就是自幼生长在都城的附近。秦时的将军王翦就是频阳人,白起也是郿县人(《汉书》卷6《赵充国辛庆忌传赞》)。频阳在今陕西富平县,郿县就是今陕西眉县。分别在秦都咸阳的东西,相距并不很远。西汉时的将军苏建及出使匈奴的苏武父子,又皆是杜陵人(《汉书》卷54《苏建传》)。杜陵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北,距西汉都城仅有三四十里,可以说是近郊了。这几位将军都是关西人物,他们在都城中的影响,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东汉迁都洛阳,长安就退而为古都。东汉初年,称雄河西的窦融及其侄窦固,曾孙窦宪,皆为平陵人。平陵就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北。窦固、窦宪皆曾远征匈奴,窦宪的功勋尤为巨大,且曾勒铭干燕然山上,彪炳武功。燕然山据说就是现在的杭爱山,已远在蒙古境内。以伏波将军见誉于当时和后世的马援以及立功西域的班超,又皆是茂陵人(《后汉书》卷24《马援传》,又卷47《班超传》)。茂陵在今陕西兴平县东北,其距长安的路程较远于平陵,却还在长安的近旁,可见都城虽已他迁,其流风余韵却并未因之稍稍消失。前面所说的凉州三明,为朝那(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皇甫规、酒泉(当作渊泉,今甘肃安西县东)张奂,再加上姑藏(今甘肃武威县)殷颍(皇甫规字威明、张奂字然明,殷颍字纪明,故云),当时都城已在洛阳,故三明的功绩都显现于洛阳,和长安的关系并不很大。两汉时有一条规定,说是边民不能迁徙到内地来。张奂由于立了很大的军功,可以破例内迁,被允许迁到华阴。华阴就是今陕西华阴县,当时华阴隶属弘农郡。弘农郡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县,不隶属长安所在的京兆尹,不过距长安还不是很远,而且就在崤函之西。张奂的迁徙虽说是他一家的私事,可是这样一位具有尚武精神的人物迁到长安的附近,就不能对于长安风尚没有若何影响。

长安到了隋唐时期又复建为都城。隋唐长安与汉时长安虽非一处,相距却在咫尺之间。唐继隋后建立的王朝得力于关陇集团。这是近人的论断,验诸两《唐书》的纪传,也是确有所本。所谓关陇集团,就是唐初建树功勋的将军们,都是籍隶关中和陇上,因而就有了这样的称谓。这是西魏北周以及隋代所蕴聚的地方武力,也是和秦汉时期的关西名将相仿佛的出身途径。唐初上距秦汉已有数百年之久。在这悠久的时间时里,尚武精神一直都在蕴聚之中,不大为人所知,至于唐初才具体显示出来。

关陇集团的形成和显示其力量的所在,只是唐代初年事,与后来无关。但形势并没有很大的变化。唐时边庭将帅有些是出于周边各族,但籍隶于关西的仍是大有人在。唐代前期府兵的驻地,以关内道最为繁多,计有261府,超过全国总府数634的1/3(《新唐书》卷50《兵志》)。长安城周更为特殊,亦有131府(《新唐书》卷37《地理志》)。府兵是来自全国各地,出身于关内道的应该独居前列,这就使关西尚武之风历久不坠。其后府兵改为彍骑,彍骑12万人,京兆彍骑独居6600人(《新唐书》卷50《兵志》),亦为其他各地所少有。安史之乱时及其以后较长的一段时期,维护李唐社稷的还是有赖于朔方军以及与朔方军有渊源瓜葛的将帅。朔方军本来驻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也就是当时的灵州。唐代后期,郭子仪、李晟犹先后为一代名将。郭子仪就是出身于朔方军中。郭子仪为华州华县人(《旧唐书》卷120《郭子仪传》作华州华县人,《新唐书》第137《郭子仪传》同,《新唐书》卷74上《宰相世系表》,谓郭氏曾自太原徙华阴,华阴即在华县之东),华县今犹为陕西华县。华县在长安之东,这和秦时三班的籍隶频阳,白起的籍隶郿县相仿佛。李晟为陇右临潭人。临潭今仍为甘肃临潭县,已在洮河中游2。则郭李二人皆是籍隶关陇地区,堪为当地尚武风气的标志。

杜甫在长安时,曾赋写过一篇《兵车行》。其诗有句说:“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钱谦益为之作解释,指出这是反对当时远征南诏之作。并说:“此诗序南征之苦,设为役夫问答之词。君不闻以下,言征戍之苦,海内驿骚,不独南征一役为然”(《全唐诗》卷216)。因为序南征之苦,故言及“被驱不异犬与鸡”。诚如钱谦益所说的,征戍之苦,不独南征一役

为然。却也不一定就以唐初以来为限。这里所说的秦兵耐苦战,是应该远溯到更远的前代。秦汉隋唐时期,关陇的尚武风气和耐苦战的秦兵,固可以在长安显示出来,就在其他王朝或政权时期,仍然在这一古都有所显现。就是到了当今之世,也不是就隐伏不见,更不要说泯灭无余了。当然显现的方式并不一定就表现在征戍之中。以这样的尚武风气,同样是会取得相当成就的。

五、南北之间不同的习尚在都城中的显现

像秦汉隋唐这样东西之间不同的习尚显现在都城之中的现象,在以后是少见了。在都城之中所显现的南北之间不同的习尚,却还是屡见不鲜。远在春秋战国之时,南北之间不同的习尚已经有所显现,最早是显现于楚国故地和其它各地之间。楚国尚文辞,故屈宋撰述享誉累代,中原的15国风虽见重于西周春秋之世,流风余韵逐渐不畅。儒家之学固仍以诗书并重,较之楚辞,就不免显得质朴。汉高帝以楚人得天下,故楚语、楚歌以至楚舞皆为都城中所谙习。迄至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楚辞仍有其优越的位置。这样南北不同的习尚,武帝以后已逐渐泯没,不如东西不同的习尚受人重视。

这种不同的习尚因时而有变化,南北朝时又形成另一种局面。南北朝时的南北对立夹杂有民族的因素,却也显示出其间文化的差别。其时史家撰著,互相排黜,南谓北为“索虏”,北谓南为“岛夷”。称为“索虏”,是因为鲜卑习俗辫发,与南人不同。称为“岛夷”则是因为东南际海,土地卑下,仿佛居于岛中(《资治通鉴》卷69《魏纪一》)。这固然含有民族间的偏见,也显示南北文化的差别。其实这不是史家的贬辞,社会上也是以此互相诋斥。自永嘉乱离之后,中原人士大率渡江而南,由于北方沦为游牧民族角逐的场所。遂谓其地为荒中,其人为沦人。刘宋时的杜骥,本是京兆杜陵(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北)的世家,以南渡不早,便被目为荒伦(《宋书》卷65《杜骥传》)。而北人称南人,不云蛮楚(《魏书》卷19《南安王桢传人附子英传》),即曰淮楚(《魏书》卷21《彭城王勰传》)。这样的称谓多见于都城之中,正显示都城之中杂有南北不同的文化。洛阳城中的归正里,民间号为吴儿坊。南来投化者多居其中。其市中所卖口味,多是水族(《洛阳伽蓝记》卷2《景宁寺》),吴

只好品茗,隐然成洛阳的一种风气(《洛阳伽蓝记》卷3《报德寺》)。由于洛阳“礼仪富盛,人物殷盛”(《洛阳伽蓝记》卷2《景宁寺》),南风虽亦不绝,到底还是不竞。

南朝以建康为都,与北朝相对。健康作为都城,远起于孙吴之世,其时尚称建业,东晋始以建康相称。孙吴雄踞江东,与曹魏、蜀汉共成鼎足形势。建康城中所显示者仅为江东的文化。左太思所撰的《吴都赋》,其所叙列与其魏、蜀两都赋迥然不同。可是到了东晋偏安江左之际,北方世家随之流徙而至,建康城中,中原风物遂掩盖了江东旧规。为时稍久,由于与中原隔绝,建康的“小作冠帽,短制衣裳”,已和洛阳的褒衣博带大异其趣(《洛阳伽蓝记》卷2《景宁寺》)。

南北之间不同的习尚,在唐代中叶安史之乱以后又复显露端倪。宋时就已相当明显,其后各代更未能有所逆转。追溯这样南北之间的不同习尚,还须由秦汉之时的关东出相说起。秦汉之时关东能够出相,固然是由于洙泗之间和邹鲁等地的儒风远被,也由于关东各处的较为富庶,故儒生得以习礼讲经,得为世用,中间虽经丧乱,还能赓续前业。魏晋以后,江左经济不断发展,较前大有不同。及唐代中叶安史之乱起,中原板荡,生民涂炭,讲经问学,殊属不易。才智之士多渡江淮,避地南服,促成江左文化的发展,3故后来到北宋时都城中就显得南方人物较前为多,也显得南北之间有了不同的习尚。这种不同习尚历明清诸代仍时时显现于其都城之中。

话虽如此,宋初一些有关文献的记载,难免引人滋疑,似宜略事申辨。

北宋初年自开国时起,中枢择相大抵皆是北人,南人殆难稍沾余沥。宋真宗欲以王钦若为相。以问王旦,王旦回答说:“臣见祖宗朝未曾有南人当国者,虽古称立贤无方,然须贤士乃可。臣为宰相,不敢沮抑人,此亦公议也”。迟至王旦殁后,王钦若始得为相(《宋史》卷282《王旦传》)。王钦若为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县)人,故王旦云然。也就是在真宗朝,晏殊以神童被荐,与进士千余人同应廷试,据说晏殊当时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很受真宗的嘉赏,得赐同进士出身。晏殊为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所以当时的宰相寇准就说:“殊,江外人”。这是说,晏殊是南人,不应该得到这样的厚遇。可是真宗却说:“张九龄难

道不是江外人”?因而就确定下来(《宋史》卷311《晏殊传》)。这两宗事皆发生在真宗朝,应该说,这时是北宋中枢用人的转折点。自此以后,南人入中枢为相的,陆续不断。神宗时,王安石也是以南人为相,促成变法,更是特殊的事例。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有人解释,这是南北两方经济荣枯的差异和文风盛衰的不同有以促成的。也就是说由于南方经济的发达,文风的昌盛,人才辈出,因而在政治上不时显露头角,遂使北人认为这样似非国家前途之福。这样说来,必然会引伸出这样的结论:这只是些权利之争,无关立国的宏旨。也就是说,北人担心南人掠夺其既得的高位,故以此说相遏制。不过就王旦、寇准以及后来司马光诸人看来,其心地还不至于这样的狭窄。这样的说法与实际情形难得符合。

从北宋开国以来的往事看来,不以南人为宰相也不是没有缘由的。北宋承五代之后,以中原为基础建立帝业,当时称王称霸堪与宋室抗衡的诸国,皆在南方,在黄河以北的只有太行山西的北汉。这就不能不使他们多有一番顾虑,对南人不敢轻易放下心来。到宋真宗时,传世已经两代,历年也已40余载,防范的心思就可能稍稍松驰下来。当时有才华的也并非就由王钦若和晏殊才开始表现出来,如果帝王没有放下心来,再有才华恐怕也难于高居相位。这样说来,当时南北的差异只能是政治上的插曲,无关乎习尚的不同。

还有一个插曲发生在元代中叶,也就是在元成宗和顺帝之间的一段时间里。元时分其统治下之人为四等。蒙古自是居于第一位,色目人,即包括西域各部族之人居于第二位,汉人即原来全国统治的地区的人居于第三位,最下者为南人,即原来南宋统治下的人。其实汉人和南人本来都是相同的,只是受元朝统治有先后之分,因而被分开而成为两部分,其所受的待遇也就相应的彼此不同。作为被统治者,汉人南人皆不得为正官。汉人由于受统治较久,还得入台省为官。元初,南人间有和汉人一样,也得入台省为官。元成宗时,这条入仕的路途即被隔绝,和汉人显然不同。直至顺帝时,始得重新和元代初年一样,稍稍泯灭其间的畛域。为什么也有这样的差异?这应该和北宋初年南人不得为相有略相仿佛的道理。就是原来全国统治地区的人入元的时期较久,可以对之稍稍放心,不虑反抗。而南人入元时期较迟,难保

其能甘心接受新朝的统治。元代初年,兵力正在强盛之时,整个南宋土地都被占领,南宋君后俯首归降,即使有人图谋反抗,兵力所至,即可扑灭,故还能放开一条生路,使之稍沾雨露。成宗之时所以有此规定,想见其兵力已有所衰敝,故不能不加紧控制。至于顺帝,南人之受统治已七八十年,可能与以前的汉人相同,故又得以恢复其初年的制度。

这里所说的宋元两事,皆在都城中显现出来,不过这和不同地区的习尚还不尽相同,不能尽归一律。因为论述不同地区的习尚在都城中的显现,顺便提及,以免彼此相混,转生是非。作者简介:史念海,生于1912年,1936年毕业于辅仁大学。现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暨唐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都学会会长。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中国历史地理纲要》、《河山集》1至6集等论著12部。

中国四大古都

19世纪20年代四大古都:西安、洛阳、南京、北京、。 东南西北四京 首都在中国又称为京城、京都、京畿、京师等。中国重要王朝的的京都在民间被按照方位顺序进行分类。 * 西京(今西安,历史上又称长安、丰镐、丰京、镐京、京兆) * 东京(今洛阳,古又称洛邑) * 南京(今南京,历史上又称金陵、应天) * 北京(今北京,历史上称为燕京、北平) 近代以来,少数民族政权被认为是中国历史内同汉民族政权一样平等的一部分,所以上面所提到的东西南北中国首都并不具有历史学意义,而是一种民间的变称。 如辽、金、元西京(今大同,历史上又称平城、代京、云中) 雁塔北广场、芙蓉晚照、未央区、浐灞斜拉桥 西安古称长安,位于黄河流域关中平原中部秦岭北麓,地跨渭河南北两岸。东有华岳、西据太白,南依秦岭,北临渭水。历史上先后有西周、秦国、秦朝、西汉、新莽、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多个王朝在此建都,为都时间长达千年以上,特别是强盛的周、秦、汉、隋、唐以此为都,更增加了其浓厚的文化氛围,号称“十三朝古都”。“秦中自古帝王州”,这是唐代诗圣杜甫在其《秋兴》诗中的名句。 秦中,即关中,是指以西安为中心的渭河平原地区。它东有函谷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故称关中。关中地区南部为我国南北气候地域的分界线——秦岭,北部为高低起伏的丘陵,滔滔渭水贯穿其间,滋润着两岸膏腴的土地。包括长安在内的西起宝鸡,东至潼关的渭河流域,号称“八百里秦川”。这一地区土地肥美,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自古以来享有“陆海”、“天府”的美誉。西安地区河流纵横交错,有“八水绕长安”之说。“八水”即指泾、渭、浐、灞、沣、滈、涝、潏等八条河流。关中地区自古号称“四塞之国”,境内有关山带河之险,沃野千里之富,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封闭性。同时,由关中东出函谷,可联络中原;西逾千陇,可沟通河西;南越秦岭,可抵巴蜀、江汉;北上黄土高原,可进入阴山南北,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外向性。因此,西安在军事战略上的重要性极大。 西安是东方世界的文明中心,浩浩千年古都,位居我国古代众多古都之首。西安与意大利的罗马,希腊的雅典、埃及的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 编辑本段南京 南京奥体中心、总统府、中山陵和鸡鸣寺 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长江不仅孕育了长江文明,也催生了南京这座江南城市。南京襟江带河,依山傍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山川秀美,古迹众多。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先生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老16字箴言有感)

文化意识的觉醒与相互认同 ——品费老16字箴言有感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老先生这句名言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它们每一句话都有很深的含义,而合起来更是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各美其美”,从文言文的角度看,第一个“美”为意动用法,即以……为美,直译过来就是各自以自己的美为美。放大到文化领域范围来说,“各美其美”告诉我们要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因为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纵观历史长河,自人类诞生至今,不同地区不同肤色不同人种的人类创造出了琳琅满目异彩纷呈的不同文化。上古时期四大东方文明古国的各具特色的文明令我们无限向往,在建筑方面,古埃及的金字塔至今仍矗立在尼罗河的沿岸,给人以强烈的震撼与视觉冲击,现在人们在尼罗河沿岸游览,看到这埃及古老文明的遗迹,心中仍情不自禁的发出赞叹,如此浩大的工程,在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条件下被建成,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类似的,古代西亚的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及中华文明的万里长城有何尝不是人类历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 思想方面更是硕果累累,其中轴心时代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在其著作《历史的起源与目

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国、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逐渐加强的今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交往日益紧密,文化的交流也更加频繁,各民族灿烂的文化使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更加多姿多彩。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在诸多文化中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经济可以一体化,但文化必须是多元化,很难想象一个丢失了本民族文化的民族如何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老师上课时也曾提起为什么俄罗斯为什么对有关乌克兰的事件如此敏感,因为俄罗斯文明的根——基辅就在乌克兰境内。 因此,在文化交流方面,我们要“美人之美”,即以他人的美为美,换言之就是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没有哪一个民族的文化就要比其他民族的文化优等,它们只是出于不同的社

名胜古迹与文化(双语专业)模拟试题1-4

名胜古迹与文化模拟试题1 一、单选题(每个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1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干中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2分) 1、陕西临潼县境内的()山,风景优美,名胜古迹众多,素有“绣岭”之称。 A、弹琴峡 B、仙枕山 C、骊山 D、华山 2、中国不少地方都有碑林,规模较大的有许多,其中()收藏数量居全国之首。 A、长安碑林 B、孔庙碑林 C、桂海碑林 D、西安碑林 3、杜甫的《望岳》诗中有一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其中“岱宗”说的是()。 A、泰山 B、仙枕山 C、骊山 D、华山 4、()是明清宫城中最壮观的建筑,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木构殿堂。 A、中和殿 B、太和殿 C、保和殿 D、乾清宫 5、()是西山山岭之一,因主峰顶有两块巨石,形如香炉而得名,与盯寿山、玉泉山合称三山。 A、香山 B、泰山 C、衡山 D、华山 6、“万里长城”的名称,始于何时?() A、先秦 B、春秋战国 C、齐国 D、秦朝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18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有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单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我国古代桥梁大体上分为()三类。 A、梁式桥 B、拱桥 C、绳桥 D、石桥 E、木桥 2、()统称为苏州四大古典名园。 A、拙政园 B、东园 C、留园 D、沧浪亭 E、狮子林 3、西藏的四大佛节是指()。 A、传大召 B、花灯节 C、烧香节 D、萨噶达瓦 E、燃灯节 4、北京三海主要指()。 A、中海 B、北海 C、南海 D、西海 E、东海 5、人们传说雍和宫有三绝,这三绝指的是()。 A、五百罗汉山 B、檀木人佛 C、流杯亭 D、玉兰腊梅 E、楠木佛龛 6、从古以来的书体,大致有以下哪几种?() A、篆 B、隶 C、楷(真) D、行 E、草

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发展观的历史演变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实践出现新的变化,人们对发展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发展观也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得到了提升和扩充,不断形成新的发展观。 一、发展理论的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发展中国家振兴经济的要求,发达国家战后恢复的努力,把全世界带入一场史无前例的发展潮流之中。发展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也吸引了大批不同学科的学者从事发展问题的研究。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发展政治学、发展战略学、发展伦理学等相继问世。这些不同的学科,虽然其研究方向和侧重点各不相同,但焦点却是一致的,即把注意力集中在发展问题上。由此,发展理论应运而生。 发展经济学在发展理论中是影响力最大的学科之一,对于早期发展观的形成和一些国家发展模式的选择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所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中国家落后的根源和障碍是什么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何种制度、战略和政策,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加快发展。 二、发展观的演进 (一)经济增长论

20世纪50年代前后,是发展理论形成和繁荣的时期,也是早期发展观形成的时期。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许多欠发达国家来说,人们关注的重点是经济增长。当时的发展经济学家也还没有把“发展”与“增长”两个概念区别开来。因此,在当时的一段时间里,发展的概念就是指经济增长,发展的实践就是追求尽可能快的经济增长。在这种发展观的主导下,经济增长就成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追求的主要目标。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便由此形成。 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对促进经济增长,迅速积累财富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许多发展中国家没有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反而出现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可见,增长并不等于发展。现代的理论认为,发展与增长的区别与联系是:发展是经济、政治、社会三者相互联系的进步过程。增长主要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它以产出量的增加作为衡量尺度。发展既包括增长所强调的产出的扩大,也包括分配结构的改善、社会的变迁、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以及自由选择范围的扩大和公平机会的增加。增长强调财富“量”的增加,而发展强调经济、政治、社会的“质”的提高。增长注重“有多少”,发展既要回答“有多少”,还要回答“有多好”。发展与增长存在逻辑上的联系与统一。没有“质”的提高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没有“量”的增加的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对发展来说,增长是最基本的,没有经济的增长,就谈不上发展,但是过分强调增长会导致发展的不平衡,反过来会阻碍发展。 (二)强调社会变革的发展

心得体会:发展古都文化的基本思路(最新)

心得体会:发展古都文化的基本思路(最新) “X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其中,绵亘近千年的古都文化更是我国都城文化和城市文化的结晶和典范,是辽、金、元、明、清五朝文化的缩影,也是其时中华文化的主体和精华。明确新时代古都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发展思路,挖掘源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协同系统建设新时代古都文化,既是X古都文化发展需要破解的迫切问题,更是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X古都文化的内涵 我国都城制度起于先秦,自夏商周以后,古都数量达217个,其中包括建立在内地的古都164个,建立在周边各地的古都53个。“大古都”通常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建都历史悠久;二是都城地理位置和山川形势优越;三是我国历史上主流(或主体、主干)王朝或政权的都城;四是都城建设宏伟,有着相当大的城址规模;五是在它遗址上或其近旁存在后续城市,且应是国家级或较高级别规格的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相应地,古都文化应具备下列特征:一是源远流长;二是具有突出的区位特征;三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四是格局宏大;五是至今仍为中心文化。

可见,古都文化是在历史时期形成,并在与时代新境融通之中不断传承发展的文化,它不仅在当时是支撑王朝与政权得以存在的内在精神支柱,是国都乃至全国繁华兴盛的重要因素,也对古都所在地区当今的社会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X古都文化主要指X在辽、金、元、明、清时期作为全国的中心区域及对外交往与交流中枢所创造的、代表中华文化特质和当时文化发展最高水平并积淀传承至今的文化结构、文化要素和精神气质。X古都文化积淀厚重,以五朝帝都为载体形成的帝都文化是其主体。举凡物质文化方面的城池宫殿、坛庙园林、衙署寺观、河渠道路,乃至衣着发式、饮食、舟车等,精神文化方面的思想观念、典章制度、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民风习俗等,琳琅满目,无不具帝都气象,致广大而尽精微。 X古都文化的主要特征 X3000余年的建城史中,有三分之一是作为全国“首善之区”而存在的。这造就了其作为“大古都”的突出文化特征。 至正庄严。首先,作为五朝帝都,X文化具有强烈的国家、民族的正统意识。“致天下于大治”“厝天下于衽席之上”的士大夫理想在士人云集的X沉淀为一种城市精神和文化。其次,X的建筑生态体现了压倒一切的中心观念。在建筑格局上,X依据“天人合一,法天而治,象天设都”的传统都城规划理念,遵循辨正方位、讲求对

大同文化

中国古都天下大同 北魏京华,辽金陪都,明清重镇,久远的历史,瑰丽的文化,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被誉为“塞外名城”的大同市位于山西省的最北端,处在内外长城之间,是山西第二大城市。这里三面环山,桑干河的支流御河纵贯南北。长期以来,人们对大同的认识止于煤都的富饶、云冈的瑰丽、华严寺的雄浑,其实,早在1982年,大同市就与北京、承德等24个城市一起首批入列“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为山西唯一一座首批入列的城市。那么,大同这座城市究竟承载了怎样的历史和文化,使它得以获此殊荣呢? 第一点,大同的历史确实悠久,准确的说两千多年,大同的历史是有了,而且在这个历史长河中,它建过一次都—首都,做过两次陪都。 第二项就是文化,一个句注山(雁门关)一隔,我们的太原、晋南属于黄河流域文化,句注山以北,如果勉强说的话,就是桑干河流域文化,那么这两个文化大不相同,这两个文化的差异点在什么地方呢?我觉得这么来看,句注山以南是中原的农业经济文化,句注山以北是游牧文化与农业文化相结合的文化,那么这地方的文化特点就出来了,它是一个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正是由于少数民族文化给大同的文化带来了特色,高不能算高,但是它有特色,特色就可贵呀! 第三条就是都城,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里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建过都的,比如西安、洛阳、北京、南京,这都是几朝的都城,而且时间也很古,特别西安、洛阳这是古都嘛,那么大同作为都城,仅仅是一朝,北魏,而且是南北朝分割的时期,它是北方的一个都城,但是准确的说,有九十七八年的历史,在这个地方建都,在这九十七八年中,这个都城有过一段辉煌,这个辉煌的状况,那还是文献记载不多,通过近年的研究,那还是可观的,都城加上遗址加上它的历史,加上它的文化,使大同成为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当之无愧。 大同古称平城、云中,辽代改称大同。历史上这里是中原的汉民族和塞外的游牧民族争夺天下的古战场,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大同绵延数千年的战争史和民族交融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就是在这里摈弃汉人笨重的战车长袍,推广轻便的胡服骑射,从而成就了一代霸业。汉朝时,刘邦率军抗击匈奴,在平城白登山被困七天七夜,后来用陈平的计策,贿赂匈奴单于的妻子阏氏,才得以突围。这一次战争失利使西汉政府改变了对匈奴的策略,与匈奴结下了和亲之约,也就有了后来传为佳话的昭君出塞。 一座历史名城,总是与一些傲视古今的历史名人联系在一起的。公元398年,一位来自草原深处的鲜卑族首领拓拔圭统一北方、建立北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南方汉族政权抗衡的少数民族王朝。北魏定都平城,就是今天大同市内的东北部。直到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为止,平城作为北魏的都城近百年之久。“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经过近百年的苦心经营,平城成为当时北方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书写了大同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章。至今,在大同还有北魏风韵的遗存,那便是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洞窟53个,石雕造像五万多尊。其中尤为珍贵的是第十六至二十窟,世称“昙曜五窟”,是北魏名僧昙曜奉文成帝旨意开凿的,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令人惊奇的是昙曜五窟中的五尊大佛,竟然是北魏几代帝王的真实写照,连脸上脚上的黑痣也相吻合。《魏书》记载,“是年诏有司为石像,令如帝身。既成,颜上足下各有黑石,冥同帝体上下黑子。”这种天衣无缝的配合当然不会是巧合,而有着更深层次的政治原因。北魏之所以尊崇佛教、大兴石窟,是基于佛教对于皇权有“济益之动”的考虑。拓拔圭借高僧法果之口喊出了“皇帝即当今如来”的历史强音。礼佛崇帝的要求,迎来了北魏在云冈浩大的开窟造像工程,昙曜五窟也就应运而生,从而实现了

0412——作文讲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试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题材不限(诗歌除外),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进行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1.对所给材料的基本理解 这是一则价值取向明显、立意角度多维的作文材料。“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费孝通先生在他的80寿辰聚会上,对民族文化问题提出的意味深长的16字箴言,四句话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意思就是欣赏自己的美和欣赏别人的美。 第二个层次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意思就是将欣赏自己的美和欣赏他人的美结合起来,就可以达到天下大同。 第一个层次是基础,第二个层次是结果,审题的重点应落实在第二个层次上。 如果有考生只写“美”,什么是美,怎样美或者自然景物之美,标明未读懂材料,此类作文应当判为四类卷。如果考生只写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或者每类都写,则未抓住中心,判为三类卷。如果考生能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角度写,则判为二类卷以上。 这只是从审题角度判断,实际操作时可根据立意、材料和文采上下浮动判分。 2.对立意的思考 首先,“各美其美”,是指各自懂得美化自己的美,欣赏自己的美,可写肯定自我,欣赏自我;发挥自身优势;每个人都应该自爱,从欣赏自我中获取自信。大而言之,可写民族的文化,精神,使国人充满民族自信心,而不妄自菲薄。 其次,“美人之美”是指赞美他人的美,可写学习欣赏他人,学习他人长处,“君子成人之美”。大而言之,我们要学会欣赏外族或者外国的优秀文化,用于借鉴接受外来文化,而不应闭关自守,夜郎自大。 最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指将欣赏自我和欣赏他人结合起来,方能建立大同世界。可写个体的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包容,互相融合,求同存异,也可写文化、精神相

儿童观的历史演进

儿童观的历史演进 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或者说,是人们在哲学层面上对儿童的认识。儿童是人类个体生命周期中的一部分。儿童观问题实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观念问题。从儿童观那里,我们可以透视出一个时代,一种文化对作为个体人的地位和价值的基本看法。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内容的儿童观。随着历史的演进,儿童的内容也相应地演进着。因此,作为观念而存在的儿童观又辩证地是一种历史存在。 西方儿童观的历史演进 一、古代的儿童观:儿童就是小大人 在古代,人们尚未发现儿童和成人有什么根本的不同,因而也没有明确的儿童观。对于原始氏族来说,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原始人急切的希望儿童加入成人行列,因此他们没有把儿童作为儿童看待,而仅仅当作氏族部落的未来成员,当作缩小的成人。儿童概念很长时间被淹没在黑暗中。即使在被后人认定为相当文明的古希腊,世人对于儿童的社会存在仍然视而不见。所以他们的儿童观就是儿童就是小大人。 二、中世纪的儿童观:儿童儿童生而有罪 到了中世纪(5—15)世纪,即欧洲封建社会的年代。在这段时期教会变成了维护封建制度的强大精神支柱,僧侣阶级也获得了最高贵的地位。这种政治经济状况必然决定着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教会认为人生而有罪,自然而然便认为儿童也是具有原罪的。但即使在中世纪这种认为儿童天生有罪、要用鞭笞来教训等观念盛行的背景中,仍然有些学者倡导爱儿童,给儿童自由。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从新人类观推导出的新儿童观 文艺复兴运动的爆发使得新的人生观沉重地打击了中世纪基督教会所谓的“原罪说”儿童观,并为近代儿童观的诞生铺平了道路。直到16世纪,文艺复兴的余光照进了儿童观领域,才使得通体散发着人文精神的全新儿童观来临。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伊拉斯谟认为要研究孩子的自然能力和才智,不要想象他们的兴趣与成人的一样,不要指望他们有像小大人一样的举止。他明确指出,对待儿童,“首先是爱。然后渐渐随之以某种自然和温柔的尊严,而不是畏惧,前者比后者更有价值,用恐怖的手段来使儿童弃恶,乃是一种奴性的作法。”因此,自由的教育是符合儿童的。用教育手段把本来是自由的儿童奴隶化,是极其荒谬的。 同时,在这一时期夸美纽斯提出了着名的“种子论”,他认为在人的身上自然地播有知识,道德和虔诚的种子,通过教育便可以把他们发展出来。他还相信一切儿童都可以造就成人。 从中我们发现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儿童观是从新人类观中理想的人的形象推导出来的。尽管这一时期承认了儿童的兴趣与自由,但是人们并未意识到儿童本身便是具有自身的独特价值的存在,也未否定儿童对于父母的绝对服从关系。因此把儿童作为父母的所有物的儿童观依然占统治地位。 四、理性时代或启蒙时代的儿童观 到17世纪,英国出现了一种新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儿童生来就是没有原罪的纯真无

历史文化古城南京说明介绍(完整编辑版)

历史文化名城——南京 一、城市简介 南京,有着6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400多年的建城史,素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都”的美誉,与北京、西安、洛阳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市地处中国长江下游的宁镇丘陵地区,东望大海,西达荆楚,南接皖浙,北联江淮,总面积6597平方公里。南京现辖11个区(玄武、白下、秦淮、建邺、鼓楼、下关、江宁、浦口、六合、栖霞、雨花台)2个县(高淳、溧水),总人口约770万人。 南京,山环水抱,葱茏毓秀,山水城林融为一体,自然风貌久负盛名。自然界厚赐于南京龙盘虎踞的山川形胜,历史在此又遗存下灿烂的文化。先后有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王朝在这里建都,它曾是“六代帝王国、三吴佳丽城”的金粉之地,史称六朝;此外,南唐、明(洪武)、太平天国,以及国民党政府也曾建都与此,因此,

历史上盛称为“六朝胜地、十代都会”至今在南京的地下及地上尚留存着无数的文物及遗迹,是南京历史文化积淀中的重要特色与优势。南京市博物馆收藏的六朝文物举世闻名。 孙中山先生曾有名言概括南京之美:“此地有高山,有平原,有深水,在世界三大城市中亦诚难觅此佳境”。位于城东紫金山麓的中山陵、明孝陵,掩映在绿色葱葱的紫金山中,布局宏伟。太平天国遗址,殿阙巍峨。数十处南朝陵墓刻,硕大洗练,堪称一代巨制,国之瑰宝。栖霞寺内舍利塔,造型雄健,比例匀称,装饰华丽,是我国现存石塔中不可多得的佳品。总统府、雨花台烈士陵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碑是我国过民主革命的历史见证。玄武湖,三面环水,一面临城,秀峰塔影,碧波荡漾,堪称“金陵明珠”。莫愁湖,蕴含动人凄丽的传说,湖光倩影,花团锦簇,典雅、幽秀而豁达奔放。

中国古都名胜与文化(自己整理)

此为本人自己整理查找的,考到了很多,需要的同学自己参考。 什么是古都? 1、时间上,应当是较为长久的。 2、空间上,其古代遗址应当能够确指,并与当代相关城市相近。 3、性质:是一个不受外来控制的、独立王朝或政权的政治中心所在。 八大古都 西安、洛阳、安阳、郑州、开封、杭州、南京、北京。 依据:在中国的历史上,八大古都都是主干王朝的都城,在时间,空间上有相对的稳定性,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故其有代表性,具有影响力。 古都北京 主要时期: 1、先秦燕国都邑:蓟 2、辽陪都南京:燕京析津府 3、金中都:燕京,1149年后为都。 4、元大都:忽必烈1260抵中都,1267建大都。 5、明北京城:永乐19年即1421年以后为都。 6、清北京城:顺治元年即1644年~1911。 古都西安 西安曾经是12朝古都,其为都的时间千年以上,主要有以下统一王朝: 1、西周:丰镐 2、秦:咸阳 3、西汉:长安 4、隋:大兴 5、唐:长安 古都洛阳 主要时期: 夏中晚期:二里头遗址 商:西亳(偃师) 周:洛邑 东汉:雒阳 曹魏西晋:洛阳 北魏:洛阳 隋唐东都:洛阳 北宋西京:洛阳 古都郑州 主要时期: 1、文明肇始 轩辕故里(新郑西山古城) 禹都阳城(登封王城岗遗址)

2、夏启、少康之都(新密新砦遗址--夏邑);还有巩义、荥阳等地都有遗址(公元前2070~)。 3、商汤亳都(郑州商城,3600年前) 4、郑韩故都(新郑) 古都安阳 (一)地理特点: 地处洹漳流域,由安阳和邺组成。 (二)主要时期: 1、殷商:公元前1300年第20王盘庚迁至北蒙,叫做“殷”(今安阳小屯),以后8代12王为都254年。 2、曹魏邺都 3、十六国时期的邺都 4、南北朝时代的邺都 古都开封 主要时期: 1、夏都:老丘(陈留镇国都里村) 2、战国魏:大梁,公元前365年。 3、五代时期:后梁的东京、后晋后汉后周的东都。 4、北宋东京:开封 5、金朝南京:汴京 6、明初北京:大梁 古都南京 主要时期: 1、东吴:229年建都建业。 2、东晋:317年都建康。 3、南朝(宋齐梁陈)420年都建康。 4、十国时期的南唐,937年都金陵,称江宁府。 5、明初都城:南京应天府,又称京师。 古都杭州 主要时期: 1、五代十国时期吴越:923年都杭州。 2、南宋:1138年正式都临安府。 古都迁徙特点 宋代以前,由西向东,南宋以后,南北交替的大十字迁徙,最后定都北京,是经济发展及民族融合的结果。 古都布局与规划 (1)平面布局:方正型;自然型 (2)城市规划: 1、以宫殿建筑为中心 2、中轴对称

发展观及其历史演变探析

发展观及其历史演变探析 摘要:一定的发展观是与之相应的发展理论的核所在。二战以来,发展观经历了几个演变阶段:“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经济增长+反恩变革”的发展观、“合理+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社会综合发展”的发展观。从50多年来发展观演变的逻辑轨迹可以看出,人类对发展观的认识越来越拓展、深化,实现了从注重物到注重人的转变,人的发展已成为发展的中轴目标。 关键词:发展观;历史演变;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828X(2011)01-0007-02 一定的发展观是与之相应的发展理论的核所在,它作为对发展实践的一种理解与反映,以其时代精神、价值取向和实践理性,引导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潮流,影响着整个社会发展实践。20世纪中叶,发展问题研究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出现在西方,二战结束后,发展观经历了若干演变阶段。梳理发展观历史演变的逻辑轨迹,对于制定各种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观的基本意蕴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涵、意义和要求的最本质的认识和体悟,是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揭示和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也是指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揭示和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总体把握,是制定各种社会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在发展问题中居于灵魂和核心的地位,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不仅包括要发展,而且还包括为什么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一定的发展观是与之相应的发展理论的核所在,它作为对发展实践的一种理解与反映,以其时代精神、实践理性和价值取向,引导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潮流,影响着整个社会发展实践。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在不同的时期,源于各国所面临的外环境的差异性,其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也就不同。 二、发展观历史演变的逻辑轨迹 20世纪中叶,发展问题研究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出现在西方,它的兴起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社会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密切相关。发展作为一种最为迫切的实践问题,不仅是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而且也成为联合国国际事务的关注重点。二战结束

古都文化西安

千古帝都古韵西安 西安,这座神秘的城市,以其古典优雅的风采使人着迷。 即便穿行在此起彼伏的现代建筑群中,即便飞驰在城市纵横交 错的高架桥中,我们心中依然能够感觉到一股淡淡的远古气 息。西安这座永恒的城市,就像一部活的史书,一幕幕,一页 页的记载着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西安,古称长安。长安这个 享誉全球的名字,增在中古时代响彻世界。长安从周文王算起 已有 3000 多年的城市史,1100 多年的国都史,13 朝政治中心史,他所积淀的历史遗产的深厚性,所蕴藏的文化瑰宝的丰富 性,所蕴涵的民族精神的博大性,在中国乃至世界城市之林中 都是罕有其匹的。 一、天府之国 古都长安拥有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古人娄敬曾描 述,“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立具 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 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今陛下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张良也曾描述“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宛之利,阻三面而 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漕挽天下,西给京师; 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跨渭河,南依秦岭,统领八百里秦川。东部有函谷关,西部

有散关。并且自古以来就有“八绕水长安”的说法。据《西安 府志》记载“长安之地,潏、滈经其南,泾、渭流其后,灞、 浐界其左,沣、涝合其右。”由此可见,古都长安确可谓是“天 府之国”。 二、秦中自古帝王州 中国历史上周、秦、汉、唐、以及新莽、西晋、前赵、前 秦、西魏、北周等大小王朝都曾在长安建都。 早在周朝,周文王就修建了丰京(传说丰京在沣河以西), 武王称王后修建了镐京(传说镐京在沣河以东),这是古都长安附 近第一次出现全国性的大城市。 秦人和周人一样,最初都活动在关中西部,并且都是逐渐 向东发展。约在秦孝公十二年,秦的首都由栎阳(今临潼县镇 东二十五华里武家屯附近)迁到咸阳。从此到秦亡,约 140 余年咸 阳始终是秦的首都,中间没有再向其他地方迁移。 到了西汉,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后本想在洛阳建都,经娄 敬和张良建议,决定以长安为国都,但并没有立即动手修筑城 垣。至汉惠帝元年,才正式开始修筑长安城,经过五年时间基 本完工。 隋文帝杨坚开皇二年,又重新修建了长安城,这座新城当 时名为大兴城。最先修的是大兴宫城,到了隋炀帝大业六年, 又动用十万多人修筑了外郭城。 唐朝沿用隋大兴城的旧制,重新修建了长安城。据考古工

中国名胜古迹汇总

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 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 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平均高6至7米、宽4至5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同时,长城于1987年12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万里长城,是中国伟大的军事建筑,它规模浩大,被誉为古代人类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以雄峙中国北方大地的万里长城为中介的南北广大地域所构成的长城带,横贯今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和吉林、黑龙江、青海、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的相当一部分地区,也包括历史时期处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和朝鲜半岛的若干地区。其范围南北宽约数百公里乃至上千公里,东西长约数千公里。长城带自远古至今居住着众多的民族,各民族及其相互关系的发展,是观察和理解长城带一切事物的关键所在。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城带的古代民族,有些消失了,一些新的民族又融合生成,它们都与分布在长城带的20多个民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无论已经消失的还是继续发展的各民族,都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产物,但对于长城南北民族关系内在发展规律的研究尚不充分。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拓宽研究领域,揭示长城与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对于长城学、民族学及中国民族关系史等学科研究的发展,对于促进民族团结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万里长城主要景观有: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司马台长城、山海关、嘉峪关、虎山长城、九门口长城等。

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个历史演变过程

正确处理四大关系: 如何统筹人与自然与谐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个历史演变过程。在原始发展时期,人类崇拜依附于自然,匍匐在大自然的脚下;在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利用、改造自然,对自然进行初步开发;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控制、支配自然,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尤其就是到了近代,人类开始直观地认识到人的生存与发展主要不就是依赖自然的给予,而就是依赖自己对自然的改造。为了有效地“改造自然”,人们不惜把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瞧得轻而易举,并加以夸大与绝对化。随着对自然控制与支配能力的急剧增强,以及自我意识的极度膨胀,人类开始一味地对自然强取豪夺,从而激 化了与自然的矛盾,加剧了与自然的对立,人类也不得不面对人口剧增、能源短缺、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大气污染、水资源缺乏、森林锐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生态危机的种种现实。 从现在开始,我们应当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保障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积极地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自觉地调整自身的行为,力求正确认识与运用自然规律,通过相互依赖、互惠互补,与自然界与谐相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既改造自然,又不破坏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的目标,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 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逐步提高生活质量,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创立一个完全新式的人类文明,一个可以永续发展的文明社会。 统筹人与自然与谐发展的根本途径 “统筹人与自然与谐发展”的新理念,对我们推进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思想启迪作用与现实指导意义。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要达到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并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兼顾、生产力发展与自然与谐“双赢”的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物质技术基础与生态环境双重保障,就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青山绿水留给子孙后代。而在具体操作中,需要特别关注下面几个方面。 确立一大战略。即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既着眼当前,又考虑未来,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要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改善这两个历史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树立一个观念。即在全社会树立起新的生态观。反思人类干预自然的限度及其合理性基础,扎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们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的愿望; 运用法律、经济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来管理环境问题,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与监督环保工作;对环境资源成本与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进行核算,用绿色GDP真正体现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 形成三种思想。一就是天人一体的思想。认识到人类生存资料的有限性与地球的唯一性,

中国八大古都简介

中国八大古都简介 “八大古都”是指由中国古都学会通过并经国内史学家承认的古代都城。 中国八大古都按定都时间先后,: 洛阳(从夏朝始)、郑州、安阳、西安、开封、南京、杭州和北京。 由于中原地区不仅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而且长期是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所以八大古都中,有四个位于今河南。这些古都,在建筑、风景及文化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华文明的代表和结晶,那么这些名胜古迹你都去过哪些呢? 中国八大古都 一.中国八大古都按目前国际影响力排名: 1.北京; 2.西安; 3.杭州; 4.南京; 5.洛阳; 6.郑州; 7.开封; 8.安阳。 二.中国八大古都按历史建都政权数量排: 1.洛阳,建都或迁都至此的政权:帝喾、夏(早期、末期)、商(初期)、西周(成王五年后)、东周、战国韩(早期)、秦末河南王、西汉(高祖初)、更始、东汉、曹魏、西晋、北魏(493年后)、隋(炀帝后)、李魏、王郑、唐、武周、大燕、后梁、后唐、后晋(高祖初)、中华民国(32年)。二十三个政权。 陪都政权:新莽、后赵、东魏、北周、后汉、后周、北宋、金。八个政权。 合计:三十一个政权。 2.西安,建都或迁都至此的政权:西周(初年、末年)、秦、西汉、新莽、更始、赤眉、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燕(一个月)、东魏、北周、隋(文帝)、唐、武周(2年)、黄齐、大顺(一个月)。十九个政权。 陪都政权:曹魏、后赵、五胡夏、后唐、中华民国。 合计:二十四个政权。 3.北京,建都或迁都至此的政权:诸侯蓟、诸侯燕、秦末燕王、前燕、安史燕、刘燕、辽(1125年)、金(中期海陵王后)、元、明(成祖后)、大顺、清、中华民国(早期)、洪宪、中华人民共和国。 合计:十五个政权。 4.南京,建都或迁都至此的政权:东吴、东晋、桓楚、侯汉、宋、齐、梁、陈、南唐、南宋(初期)、明、南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十四个政权。 陪都政权:杨吴。一个政权。 合计:十五个政权。 5.开封,建都或迁都至此的政权:夏(帝杼后)、诸侯杞、战国魏(前364年后)、后梁、后晋、辽(辽太宗三个月)、后汉、后周、北宋、张楚(一个月)、刘齐、金(海陵王及宣宗南迁后)、韩宋。十三政权。 陪都政权:明。一个政权。

天下大同解说词

纪录片《天下大同》解说词 (2012-05-25 17:20:56) 转载▼ 标签: 杂谈 序这里是阴山脚下的一段长城遗址,兀然矗立的烽火台,默默见证了几千年来农耕文明与游牧部落的激烈冲突。也许是看惯了太多的铁马金戈血火铮鸣。这片充斥着烽烟与战鼓声的土地,却有了一个安宁祥和的名字,大同。 两千年前,东方哲人孔子,用“大同”来阐述人类政治的终极目标,但鲜有人知道,大同还是人类文明的起点。历史在这一刻惊人的重合了。 在人们的最初印象中,大同总是以朔漠为伴,是孤独的驼队,经历了漫长的跋涉,迈进中原的第一座驿站。 而在更遥远的时代,几百万年前,这里曾经是一个巨大的湖泊。当时的大同湖,温暖湿润,周围长满了落叶松、冷杉、云杉等乔木、灌木。生活着数十种哺乳动物,其中包括野牛,三趾马、纳玛象、剑齿虎等。湖里游弋着刺鱼、鲤鱼、丽蚌、蚬、螺等,许多水生动物。 几百万年过去了,突然间地动山摇,大同火山爆发,灼热的岩浆从湖底喷出,大同湖像煮沸的开水。迷雾笼罩着湖面,灾难降临了。湖中生物化为灰烬,湖边动物纷纷逃遁,这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岩浆冲破湖水露出地面,凝固成一个个锥形火山丘。石匣里裂开一道峡谷,湖水外泄,火山丘露出地面,桑干河蜿蜒曲折流经其间。这便是大同火山群的由来。 大同湖在亿万年的地球历史中,仅是惊鸿一现,人类史前历史的迷雾,却在此一层层渐次拨开,这里埋藏着大同早期文明的秘密。 1921年3月的一天,在天津耶稣会,崇德堂的神父寓所里,法国传教士桑志华写了几封信。这位博物学家自1914年,来到中国后,便开始在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进行地质、古人类,旧石器的考察研究。他写的一

关于中国十大名胜古迹

关于中国十大名胜古迹 中国十大名胜古迹是指1985年由《中国旅游报》发起并组织全国人民经过半年多的评比,这十个景区分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各个区域,包括自然景观,历史建筑,人文景观和文物古迹等,现在随来看看中国十大名胜古迹吧!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产物,但对于长城南北民族关系内在发展规律的研究尚不充分。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拓宽研究领域,揭示长城与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登上城楼,可以体会到大漠孤城的苍凉,可以尽览崇山峻岭的壮丽景色,看到碧波万顷的大海和蜿蜒的长城,景色雄伟。 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这块古老而美丽的土地孕育了富饶的文化,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以及国家元首纷至沓来,流连忘返。和风吹拂中的漓江,流云漫漫,风中摇曳的茸茸灌木和小花,远远看去,若美女身上的衣衫,千峦百蟑,尽人眼帘;明月之夜,群峰如洗,江波如练,若置身空灵境界,清远无限。 杭州西湖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杭州市市中心,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西湖是一个历史悠久、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西湖的美在于晴天水潋滟,雨天山空蒙。无论雨雪晴阴,无论早霞晚辉,都能变幻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

冬雪中各具美态。西湖不仅独擅西湖之景山水秀丽之美,林壑幽深之胜,且更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把自然、人文、历史、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 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们称它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故宫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后部内廷庭院深邃,建筑紧凑,东西六宫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再配以宫灯联对,绣榻几床,都是体现适应豪华生活需要的布置。后苑里有岁寒不雕的苍松翠柏,有秀石迭砌的玲珑假山,楼、阁、亭、榭掩映其间,幽美而恬静。故宫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它标志着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美誉。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闻名遐迩的苏州园林采用缩景的手法,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为苏州赢得“园林之城”的美誉。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景区由市直辖)。为三山五岳中三山的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黄山群峰林立,有七

河洛古都文化

河洛古都文化 河洛指黄河和洛水相交处的一片广阔的区域,以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郑州,南至汝颍,北跨黄河至晋南,济源大部分在河南即中原。自古以来中原乃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在历史上地位非常重要,常后来的说“中国”就是来源于“中心位于中原的国家”。 在早期,华夏族称四境为蛮、夷、戎、狄,而自称为中国。中国也指京师,例如《诗经·民劳》中写“中国,京师也。”或天子直接统治的地方,诸葛亮曾对孙权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当然,“中国”还有一种解释即中原地区。 洛阳是河洛的中心,因它居天下之中,易守难攻,所以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众多的王朝先后在此建都,洛阳素以“九朝古都”闻名中外,“九”在此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指众多的王朝,中国古代,九为最大最多;二指九个王朝。后者的解释不确切,因为在历史上曾有十三个朝代在洛阳建都,但有些因为时间较短或“皇帝”的称号为自封,不为后人所承认,承认的只有九朝,依次为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 在这九朝中,时间最长的是东汉,周宣王死,周幽王立,关中发生大的地震,灾情严重,加之内政腐败,社会黑暗,宫廷分裂,公元前771年有望被杀,西都镐京被抢劫一空。平王即位的第二年,即公元前770年,决定废西都迁东都,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年到东周灭亡后的秦始皇元年即221年为战国时期,这是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当时,封建生产关系正大量孕育,政治上表现为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这个时期,我国在历经夏、商、西周的统一王朝以后,分裂为数百个诸侯国。他们相互兼并,角逐争雄,混战不休;各诸侯国内部阶级矛盾尖锐,奴隶起义连绵不绝,新旧势力斗争激烈,社会在剧烈地动荡着。这一时期的阵痛,正预示着封建制度这一新生儿即将诞生。战国时期为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经过春秋时期激烈的兼并,数百个诸侯国被吞并,周王室的势力更加衰落。但是由于华夏族和其他各族交接频繁,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的唐朝,它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最高峰。它的高度文明影响了日本,朝鲜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国家。 隋炀帝杨广统治后期,暴虐无道。爆发隋末农民大起义。大业十三年即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隋炀帝孙子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任大丞相,进封唐王。义宁二年618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