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长)-方剂学-补益剂练习题

中医(专长)-方剂学-补益剂练习题
中医(专长)-方剂学-补益剂练习题

第八单元补益剂

一、A1

1、归脾汤的功用是

A、健脾养心,益气摄血

B、健脾益气,宁心安神

C、滋阴清热,补心安神

D、健脾升阳,渗湿止泻

E、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2、归脾汤和补中益气汤两方均具有的功用是

A、升阳举陷

B、益气补脾

C、补脾养心

D、益气退热

E、养心安神

3、归脾汤中配伍茯苓意在

A、利水消肿

B、健脾渗湿

C、宁心安神

D、渗湿止泻

E、涤痰除饮

4、炙甘草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麦冬、麻仁、枣仁

B、生地、元参、麦冬

C、阿胶、当归、芍药

D、生姜、大枣、黄芪

E、生地、阿胶、麦冬

5、炙甘草汤的功用是

A、益气健脾,养阴润肺

B、健脾益气,补肺宁嗽

C、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D、益气健脾,养血柔肝

E、补脾益肺,宁嗽止血

6、补益剂应用时需注意

A、真虚假实证、真实假虚证均可使用补益剂

B、补益剂中须配伍理气醒脾之药,注意补而不滞

C、补益剂多味厚滋腻,宜大火久煎

D、宜饭后立即服用补益剂,助药物吸收

E、补益剂性质温和,适用范围广,虚证实证俱可

7、参苓白术散的功用是

A、健脾益气,升阳举陷

B、健脾养胃,理气化痰

C、健脾益气,和中养胃

D、健脾益气,渗湿止泻

E、健脾助运,养胃渗湿

8、补中益气汤功用是

A、益气补血,健脾温阳

B、健脾益气,养胃和中

C、健脾养胃,渗湿和中

D、补中健脾,升阳举陷

E、补中健脾,渗湿止泻

9、主治劳倦伤脾所致的发热,后世称为“甘温除热法”的方剂是

A、归脾汤

B、炙甘草汤

C、竹叶石膏汤

D、白虎加人参汤

E、补中益气汤

10、地黄饮子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A、温肾补阳药

B、滋补肾阴药

C、养阴润肺药

D、化痰开窍药

E、平肝息风药

11、肾气丸原方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A、桂枝

B、山药

C、炮附子

D、干地黄

E、山萸肉

12、六味地黄丸中的君药是

A、茯苓

B、黄芪

C、熟地

D、山药

E、山茱萸

13、完带汤的臣药为

A、苍术、人参、车前子、白芍

B、白术、人参、车前子、陈皮

C、苍术、白芍、黑荆芥、柴胡

D、白术、白芍、黑荆芥、陈皮

E、苍术、白术、车前子、白芍

14、完带汤证兼有寒湿,小腹疼痛者,宜加

A、干姜、盐茴香

B、干姜、盐丁香

C、炮姜、煅龙骨

D、炮姜、盐茴香

E、干姜、杜仲

二、B

1、A.肾气丸

B.归脾汤

C.炙甘草汤

D.地黄饮子

E.六味地黄丸

<1> 、主治虚劳肺痿的方剂是

A B C D E

<2> 、主治下元虚衰,痰浊上泛之喑痱证的方剂是

A B C D E

2、A.白术

B.黄芪

C.当归

D.柴胡

E.茯苓

<1> 、补中益气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A B C D E

<2> 、逍遥散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A B C D E

3、A.丹皮、山药

B.黄芪、人参

C.白术、当归

D.远志、菖蒲

E.人参、麦冬

<1> 、六味地黄丸和肾气丸两方组成药物中均含有

A B C D E

<2> 、炙甘草汤和生脉散两方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归脾汤的功用是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该题针对“补益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归脾汤擅长益气补血、健脾养心。补中益气汤功专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该题针对“补益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归脾汤中用茯苓宁心安神,使血足而神有所舍,血旺而气有所依。

【答案解析】炙甘草汤的组成是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阿胶、麦门冬、麻仁、大枣、清酒。方歌:炙甘草汤参桂姜,麦冬生地麻仁襄;大枣阿胶加酒服,通阳复脉第一方。

【该题针对“补益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炙甘草汤的功用是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该题针对“补益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补益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辨清虚证的实质和具体病位,分清气血阴阳之虚的不同,并结合脏腑相互资生关系,予以补益。(2)注意虚实真假,勿犯虚虚实实之戒。

(3)补益剂常易壅中滞气,宜适当加入理气醒脾之品,以资运化而使补而不滞。

(4)注意煎服法,宜慢火久煎,务使药力尽出。以空腹或饭前服药为佳,急症则不受此限。

【该题针对“补益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参苓白术散的功用是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主治脾虚湿盛证。

【该题针对“补益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补中益气汤的功用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该题针对“补益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9、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所治病证因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以致脾胃气虚、清阳下陷所致。李东垣《脾胃论》提出:“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即因烦劳则虚而生热,采用甘温之品以补元气,而虚热自退,为“甘温除热”法,补中益气汤为“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方剂。

【该题针对“补益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地黄饮子的组成是熟干地黄、巴戟天、炒山茱萸、石斛、肉苁蓉、炮附子、五味子、官桂、白茯苓、麦门冬、菖蒲、远志、生姜、大枣。

方歌:地黄饮子山茱斛,麦味菖蒲远志茯;苁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枣服。

【该题针对“补益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1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金匮肾气丸五次出现于《金匮要略》,其组成是:干地黄8两,山药、山茱萸各4两,泽泻、牡丹皮、茯苓各3两,桂枝、附子(炮)各1两。主治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不得溺或小便反多,短气(痰饮所致),消渴,烦热不得卧,脐下急痛(不得溺所致)以及脚气上入,少腹不仁等。以熟地黄易干地黄,而药物份量仍承宗仲景。干地黄苦、甘、寒,在方中处君药地位,在决定方剂的寒热属性方面起了主要作用。方中重用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答案解析】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主治肝肾阴虚证。方中重用熟地,性温味甘,主入肾经,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

【该题针对“补益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1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完带汤中以苍术燥湿醒脾,合白术燥湿止带;以人参益气固摄止带;以车前子利湿泄湿止带;以白芍柔肝理脾。四药共为臣药。

【该题针对“补益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1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完带汤证兼有寒湿,小腹疼痛者,加炮姜、盐茴香以温中散寒。

【该题针对“补益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B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炙甘草汤主治:

(1)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证。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

(2)虚劳肺痿。干咳无痰,或咳吐涎沫,量少,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

【该题针对“补益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地黄饮子主治:下元虚衰,痰浊上泛之喑痱证。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足冷面赤,脉沉细弱。

【该题针对“补益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补中益气汤的组成是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

方歌: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升阳举陷功独擅,气虚发热亦堪珍。

【该题针对“补益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逍遥散的组成是炙甘草、当归、茯苓、白芍、白术、柴胡、烧生姜、薄荷。

方歌:逍遥散中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疏肝养血又健脾,肝郁血虚脾气弱。

【该题针对“补益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六味地黄丸的组成是熟地、山萸、干山药、泽泻、丹皮、茯苓。

肾气丸的组成:干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桂枝、炮附子。

【该题针对“补益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炙甘草汤的组成是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黄、阿胶、麦门冬、麻仁、大枣、清酒。方歌:炙甘草汤参桂姜,麦冬生地麻仁襄;大枣阿胶加酒服,通阳复脉第一方。

生脉散的组成是人参、麦门冬、五味子。

方歌:生脉麦味与人参,益气养阴效力神;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该题针对“补益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精选方剂学补益剂练习题

1.下列除哪一项外,均属四君子汤的主治证候? A.面色白光白 B.气短懒言 C.食少体倦 D.腹胀肠鸣 E.舌淡,脉虚弱 2.下列除哪一项外,组成中均含有四君子汤的药物? A.补中益气汤 B.参苓白术散 C.异功散 D.六君子汤 E.香砂六君子汤 3.益气渗湿法的代表方是: A.补中益气汤 B.玉屏风散 C.败毒散 D.参苓白术散 E.四君子汤 4.补中益气汤中最能体现“益气升阳”的药对配伍是: A.黄芪—人参 B.人参—白术 C.黄芪—炙甘草 D.人参—柴胡、升麻 E.黄芪—升麻、柴胡 5.患者发热汗出,渴喜热饮,少气懒言,面色萎白,便溏食少,舌淡苔薄白,脉虚弱。治宜首选: A.参苓白术散 B.生脉散 C.补中益气汤 D.桂枝汤 E.当归补血汤 6.生脉散的功效是: A.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B.清热解暑,益气生津 C.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D.益气养阴,清燥润肺 E.以上均非 7.生脉散应用五味子的主要作用是: A.敛肺止咳 B.敛心安神 C.敛阴止汗 D.收敛止泻 E.以上均非 8.患者眩晕心悸,唇爪无华,月经量少,少腹作痛,舌淡,脉细。治宜选用: A.归脾汤 B.逍遥散 C.四物汤 D.当归补血汤 E.以上均非 9.当归补血汤中黄芪配当归的作用是: A.益气生血 B.益气摄血 C.益气活血 D.益气通便 E.以上均非 10.患者心悸征忡,健忘失眠,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宜选用: A.归脾汤 B.小建中汤 C.生脉散 D.逍遥散 E.以上均非

11.炙甘草汤中应用桂枝的作用是: A.温经散寒 B.温阳化气 C.平冲降逆 D.温阳通脉 E.解肌发表 12.体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理论的方剂是: A.百合固金汤 B.二至丸 C.一贯煎 D.六味地黄丸 E.肾气丸 13.六味地黄丸的方义,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熟地黄滋肾阴,益精髓 B.山萸肉、山药滋肾阴、补肺气 C.泽泻配熟地黄泻肾降泄 D.丹皮配山萸肉以泻肝火 E.茯苓配山药以益脾 14.患者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弦。治宜选用: A.四逆散 B.逍遥散 C.一贯煎 D.半夏泻心汤 E.以上均非 15.患者常感腰痛脚软,下半身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舌淡胖,脉沉细。治宜选用: A.四逆汤 B.当归四逆汤 C.六味地黄丸 D.肾气丸 E.以上均非 16.体现王冰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理论的方剂是: A.左归丸 B.六味地黄丸 C.地黄饮子 D.肾气丸 E.以上均非 17.组成药物中含肉桂的方剂是: A.肾气丸 B.地黄饮子 C.炙甘草汤 D.小青龙汤 E.以上均非 18.归脾汤与四物汤均能养血补虚,但归脾汤的功效重在: A.固冲摄血 B.益气健脾 C.养心安神 D.活血调经 E.以上均非 19.四物汤与逍遥散均能养血补肝,但其中四物汤并能: A.疏肝解郁 B.益气健脾 C.温经散寒 D.活血调经 E.以上均非 20.参苓白术散与补中益气汤的共同药物是: A.黄芪、人参 B.升麻、柴胡 C.人参、茯苓 D.白术、茯苓 E.人参、白术

超好的中医方剂学记忆口诀

1.解表剂 1.麻黄汤--干妈贵姓(炙甘草麻黄桂枝杏仁) 2.桂枝汤--大勺炒姜汁(大枣芍药甘草生姜桂枝) 3.九味羌活汤--皇帝尝百草,细心防穿胸枪.(黄芩生地黄苍术白芷甘草细辛防风川芎羌活) 4.香苏散--扶苏批草(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甘草) 5.小青龙汤--少将为嘛甘心下跪(芍药干姜五味子麻黄炙甘草细辛半夏桂枝) 6.止嗽散--陈庚借钱去百草园(陈皮桔梗荆芥白前** 百部甘草紫箢) 7.银翘散--金牛和银猪吃草根更俏.(荆芥子牛蒡子薄荷银花竹叶豆豉甘草芦根桔梗连翘) 8.桑菊饮--荷叶杏花,草根更俏.(薄荷桑叶杏仁菊花甘草芦根桔梗连翘) 9.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组成与方名一样) 10.柴葛解肌汤--钦差抢劫时,只要姜枣草根.(黄芩柴胡羌活桔梗石膏白芷芍药生姜大枣甘草葛根) 11.升麻葛根汤--麻哥要草(升麻葛根芍药甘草) 12.败毒散--独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钱财少(独活人参生姜羌活桔梗川芎茯苓薄荷枳壳前胡柴胡甘草) 13.参苏饮--目前只办富姐申诉陈根打姜草(木香前胡枳壳半夏茯苓桔梗人参紫苏叶陈皮葛根大枣生姜甘草) 14.加减崴蕤汤--玉竹姐为何早操吃葱(玉竹桔梗东白薇薄荷大枣炙甘草淡豆豉生葱白)2.泻下剂 1.大承气汤--小黄识谱(芒硝大黄枳实厚朴) 2.大黄牡丹汤--大人忙担冬瓜(大黄桃仁芒硝牡丹皮冬瓜子)大陷胸汤--大陷胸汤谁大笑(甘遂大黄芒硝) 3.大黄附子汤--细心大夫(细辛大黄附子) 4.温脾汤--黄夫人当家炒姜忙(大黄附子人参当归** 甘草干姜芒硝) 5.麻子仁丸--朴实妈要黄杏蜜(厚朴枳实麻子仁芍药大黄杏仁蜂蜜) 6.济川煎--智者骑马,从容西归(枳壳泽泻** 升麻肉苁蓉牛膝当归) 7.十枣汤--甘愿着急(甘遂芫花大枣大戟)黄龙汤--肖大人识谱当炒姜枣根(芒硝大黄人参枳实厚朴当归甘草生8.姜大枣桔梗) 3.和解剂 1.小柴胡汤--生芹菜炒大虾仁(生姜黄芩柴胡甘草大枣半夏人参) 2.大柴胡汤--秦皇只要半壶枣酱(黄芩大黄枳实芍药半夏柴胡大枣生姜) 3.蒿芩清胆汤--皇陵青竹,半壁植皮(黄芩茯苓青蒿竹茹半夏碧玉散枳壳陈皮) 4.达原饮--后母要冰炒黄果仁(厚朴知母芍药槟榔甘草黄芩草果仁) 5.四逆散--柴草制药(柴胡甘草枳实芍药) 6.逍遥散--龄少才当干,逍遥逐江河(茯苓白芍柴胡当归甘草** 白术烧生姜薄荷) 7.痛泻要方--猪皮少缝(白术陈皮白芍防风) 8.半夏泻心汤--秦莲婶炒枣拌姜(黄芩黄连人参甘草大枣半夏干姜) 4.清热剂 1.白虎汤--师母炒米(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2.竹叶石膏汤--草人半夜卖米糕(甘草人参半夏竹叶麦冬粳米石膏) 3.清营汤--瞧皇帝住西单卖银元(连翘黄连生地竹叶犀角丹参麦冬银花元参)

(完整版)药剂学习题集及答案-全

第一章绪论 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称为D A.中成药学 B.中药制剂学 C.中药调剂学 D.中药药剂学 E.工业药剂学2.研究中药方剂调配技术、理论和应用的科学,称为C A.中成药学 B.中药制剂学 C.中药调剂学 D.中药药剂学 E.中药方剂学 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是A A.GMP B.GSP C.GAP D.GLP E.GCP 4.非处方药的简称是B A.WTO B.OTC C.GAP D.GLP E.GCP 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版是E A.1949年版 B.1950年版 C.1951年版 D.1952年版 E.1953年版6.中国现行药典是E A.1977年版 B.1990年版 C.1995年版 D.2000年版 E.2005年版 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B A.国家组织编纂的药品集 B.国家组织编纂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C.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纂的药品集 D.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纂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E.国家药典委员会编纂的药品集 8.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是C A.《佛洛伦斯药典》 B.《纽伦堡药典》 C.《新修本草》 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E.《神农本草经》 9.药品生产、供应、检验及使用的主要依据是B A.药品管理法 B.药典 C.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D.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E.调剂和制剂知识 10.药材在进行提取或用于直接入药前所进行的挑选、洗涤、蒸、炒、焖、煅、炙、烘干和粉碎等过程,称为E A.中药制剂 B.中药制药 C.中药净化 D.中药纯化 E.中药前处理11.我国最早的制药技术专著《汤液经》的作者是C A.后汉张仲景 B.晋代葛洪 C.商代伊尹 D.金代李杲 E.明代李时珍12.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中药成方配本是C A.《神农本草经》 B.《五十二病方》 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D.《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E.本草纲目 13.将液体药剂分为溶液、胶体溶液、混悬液和乳浊液,属于A A.按照分散系统分类 B.按照给药途径分类 C.按照制备方法分类 D.按照物态分类 E.按照性状分类 14.根据《局颁药品标准》将原料药加工制成的制品,称为C A.调剂 B.药剂 C.制剂 D.方剂 E.剂型 15.中药材经过加工制成具有一定形态的成品,称为B A.成药 B.中成药 C.制剂 D.药品 E.剂型 16.根据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处方大量生产的药品称为A A.成药 B.中成药 C.制剂 D.药品 E.药物 17.对我国药品生产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是D A.《美国药典》 B.《英国药典》 C.《日本药局方》 D.《中国药典》 E.《国际药典》 18.《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内容为E A.中草药 B.化学药品 C.生化药品 D.生物制品 E.中药 19.下列叙述中不属于中药药剂学任务的是E A.吸收现代药剂学及相关学科中的有关理论、技术、方法 B.完善中药药剂学基本理论 C.研制中药新剂型、新制剂 D.寻找中药药剂的新辅料 E.合成新的药品

(完整版)方剂学完整整理

方剂:是在辩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方基本结构的要求,妥善配伍而成。 方剂学: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主要基础学科之一。 先秦时期复方的产生和发展 《五十二病方》:记载五十二种病的症状与治疗方剂(外科、皮肤科为主)、283首方,用药242种、记载丸、汤、饮、散等内服剂型,敷、浴、蒸、熨等外用剂型。标志方剂临床应用已初具规模。 两汉时期方剂学的形成和奠基 《黄帝内经》载方13首、剂型较丰富:汤、饮、膏、丸、丹、酒、醴、提出方剂分类:“七方”说、提出治则:“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提出制方理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 两汉时期方剂学的形成和奠基 《伤寒杂病论》(方书之祖):辨证论治,方中寓法,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配伍严密,药变方殊载方323首,使用药物270多味;剂型丰富,煎服有法;疗效卓著,流传千古。 魏晋南北朝时期注重实用,略于理论 《肘后备急方》(简、便、廉、效):单方510首、复方494首;多用于治疗突发急症;论述简要,载录之药方“皆已试而后录。 隋唐时期大部头方书的出现 《千金方》--《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孙思邈):载方7500多首;病症类方,首列妇儿;专辑“食治”卷;收录保健、美容方。 《外台秘要》:载方6800多首;保存许多散失方;按科、病分类方剂。 宋(金)元时期方剂学的全面发展 1.官修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典 载方确有效验而实用;详列主治、组成外,尚详述药物的炮制和制剂;用药辛温香燥 2.专科方书问世:《小儿药证直诀》(钱乙),最早的儿科专科方书 3.方论专着产生:《伤寒明理论》(成无已)--第一部专门用君臣佐使理论剖析方剂的专著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善用寒凉,为寒凉派,著《宣明论方》;张从正主张攻下,为攻下派,著《濡门事亲》;李东垣专补脾胃,为补土派,著《脾胃论》;朱震亨力倡滋阴,为滋阴派,著《丹溪心法》 明清时期方药共荣、由博返约 1.载方之巨,历史之最:《普济方》载方61739首--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方书 2.方论专着,层出不穷:《医方考》、《医方集解》 3.专病专方,病证结合 《医林改错》(王清任)--主要针对瘀血病证 《温病条辨》(吴瑭)--针对温热病证 4、方剂分类,已具模型(1)功效分类方剂《医方集解》 (2)治法分类方剂《景岳全书》(张景岳) 《医学心悟》(程钟龄) 近现代时期继承整理与现代化研究 1、大量古代方书之校刊出版 2、方剂工具书的大量涌现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杰出代表 3、教材建设的不断更新 4、实验方剂学的雏形出现 5、中药新药的研究和生产 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 治疗大法:针对某一类证候(病机)共性所确立的治法。

中医方剂学歌诀

中医方剂学歌诀 1 解表剂 1.1 辛温解表 1.麻黄汤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2.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3.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3.1大羌活汤 大羌活汤九味变,去芷加防己知独; 再加黄连白术好,散风寒清湿热妙。 4.香苏散 香苏散内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 4.1加味香苏散 加味香苏陈皮草,荆防艽蔓川芎姜, 恶风身热头项痛,胸脘满闷服之松。 4.2香苏葱豉汤 香苏葱豉源香苏,加入豆豉和葱白,解表调气安胎好,妊娠伤寒头身痛。 5.小青龙汤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5.1射干麻黄汤 射干麻黄亦治水,不在发表在宣肺;姜枣细辛款冬花,紫苑半夏五味加。 6.止咳散 止嗽散中用白前,陈皮桔梗草荆添,紫苑百部同蒸用,感冒咳嗽此方先。 6.1金沸草散 *** *** 7.正柴胡饮 正柴胡饮平散方,芍药防风陈草姜,轻疏风邪解热痛,表寒轻证服之康。 1.2 辛凉解表 1.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2.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 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雍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3.1越婢汤 越婢汤中有石膏,麻黄生姜加枣草; 风水恶风一身肿,水道通调肿自消。 4.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4.1柴葛解肌汤《医学心悟》 程氏柴葛解肌汤,柴葛草芍芩地黄, 丹皮知母贝母入,发热口渴宜煎尝。 5.升麻葛根汤 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起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5.1竹叶柳蒡汤 竹叶柳蒡葛根知,薄荷粳米荆芥蝉, 玄参石膏甘麦冬,风疹急投莫迟疑。 1.3 扶正解表 1.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1.1荆防败毒散 若须消散疮毒肿,去参加入荆防风; 1.2仓廪散 原方加入陈仓米,噤口痢疾此为宗;

中医(专长)-方剂学-补益剂练习题

第八单元补益剂 一、A1 1、归脾汤的功用是 A、健脾养心,益气摄血 B、健脾益气,宁心安神 C、滋阴清热,补心安神 D、健脾升阳,渗湿止泻 E、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2、归脾汤和补中益气汤两方均具有的功用是 A、升阳举陷 B、益气补脾 C、补脾养心 D、益气退热 E、养心安神 3、归脾汤中配伍茯苓意在 A、利水消肿 B、健脾渗湿 C、宁心安神 D、渗湿止泻 E、涤痰除饮 4、炙甘草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麦冬、麻仁、枣仁 B、生地、元参、麦冬 C、阿胶、当归、芍药 D、生姜、大枣、黄芪 E、生地、阿胶、麦冬 5、炙甘草汤的功用是 A、益气健脾,养阴润肺 B、健脾益气,补肺宁嗽 C、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D、益气健脾,养血柔肝 E、补脾益肺,宁嗽止血 6、补益剂应用时需注意 A、真虚假实证、真实假虚证均可使用补益剂 B、补益剂中须配伍理气醒脾之药,注意补而不滞 C、补益剂多味厚滋腻,宜大火久煎 D、宜饭后立即服用补益剂,助药物吸收 E、补益剂性质温和,适用范围广,虚证实证俱可 7、参苓白术散的功用是 A、健脾益气,升阳举陷 B、健脾养胃,理气化痰

C、健脾益气,和中养胃 D、健脾益气,渗湿止泻 E、健脾助运,养胃渗湿 8、补中益气汤功用是 A、益气补血,健脾温阳 B、健脾益气,养胃和中 C、健脾养胃,渗湿和中 D、补中健脾,升阳举陷 E、补中健脾,渗湿止泻 9、主治劳倦伤脾所致的发热,后世称为“甘温除热法”的方剂是 A、归脾汤 B、炙甘草汤 C、竹叶石膏汤 D、白虎加人参汤 E、补中益气汤 10、地黄饮子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A、温肾补阳药 B、滋补肾阴药 C、养阴润肺药 D、化痰开窍药 E、平肝息风药 11、肾气丸原方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A、桂枝 B、山药 C、炮附子 D、干地黄 E、山萸肉 12、六味地黄丸中的君药是 A、茯苓 B、黄芪 C、熟地 D、山药 E、山茱萸 13、完带汤的臣药为 A、苍术、人参、车前子、白芍 B、白术、人参、车前子、陈皮 C、苍术、白芍、黑荆芥、柴胡 D、白术、白芍、黑荆芥、陈皮 E、苍术、白术、车前子、白芍 14、完带汤证兼有寒湿,小腹疼痛者,宜加 A、干姜、盐茴香

中药药剂学习题集全(修改版)

第一章绪论 一、A型题 1.下列有关药典的叙述哪个不正确 A.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 B.药典反映了我国药物生产、医疗和科技的水平。一般每隔几年需修订一次C.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D.一般收载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物 E.《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在共七版,每个版本均分为一、二两部 2.第一次提出“成药剂”概念、药剂专著《肘后备急方》的作者是A.葛洪 B.李时珍 C.王寿 D.张仲景 E.钱乙 3.以下哪一项不是药典中记载的内容 A.质量标准 B.制备要求 C.鉴别 D.杂质检查 E.处方依据 4.我国现行药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哪一年版 A.2008年版 B.1990年版 C.1995年版 D.2010年版 E.2005年版 5.我国历史上由国家颁发的第一部制剂规范是 A.《普济本事方》 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C.《金匮要略方论》 D.《圣惠选方》 E.《本草纲目》 6.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为 A.制剂 B.成药 C.药材 D.药物 E.处方药 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由下列哪一个部门颁布实施的 A.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卫生部 C.药典委员会 D.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E.最高法院 8.下列哪项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内容为 A.植物油脂和提取物 B.生物制品 C.中药材 D.中药成方制剂及单味制剂 E.中药饮片 9.我国最早的方剂与制药技术专著是 A.《新修本草》 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C.《汤液经》 D.《本草纲目》 E.《黄帝内经》 10.药典收载的药物不包括

A.中药材与成方制剂 B.抗生素与化学药品 C.动物用药 D.生化药品 E.放射性药品 11.乳浊液型药剂属于下列哪一种剂型分类法 A.按物态分类 B.按分散系统分类 C.综合分类法 D.按给药途径分类 E.按制法分类 12.药品标准的性质是 A.由卫生部制订的法典 B.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 C.具有法律约束力,属强制性标准 D.中国药典是我国唯一的药品标准 E.指导生产和临床实践 1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早于何年颁布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3年 E.1954年 二、B型题 [1~2] A.复方丹参滴丸 B.狗皮膏 C.参麦注射剂 D.阿拉伯胶浆 E.薄荷水 1.按分散系统分类属于真溶液的是 2.按给药途径和方法分类属于皮肤给药的是 [3~5] A.剂型 B.制剂 C.中成药 D.非处方药 E.新药 3.以中药材为原料,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按药政部门批准的处方和制法大量生产,有特有名称并标明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规格,公开销售的药品称为 4.依据药物的性质、用药目的及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为 5. 根据《中国药典》、《局颁药品标准》、《制剂规范》等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 格,可以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 [6~7] A.药品标准 B.《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 C.《中药药剂手册》 D.《中药方剂大辞典》 E.《全国中成药处方集》 6.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 7.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 [8~11] A.《本草纲目》 B.《神农本草经》 C.《新修本草》 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E.《黄帝内经》 8.我国最早的药典是

方剂学泻下剂

方剂学-泻下剂 中医方剂学 【泻下剂—寒下法】 一、大承气汤《伤寒论》 【处方】大黄12克(酒洗)厚朴15克(去皮)枳实12克(炙)芒消9克 【药理作用】l.增加胃肠道推进机能及肠容积《天津医药杂志》1965(10):790~791,大承气汤经小白鼠口服投药后有明显增加消化道推进性运动的作用,在投药后10分钟,作用就已明显。但经静脉给药组,炭末在胃肠道的推进距离,未见有增强。经口投予大承气汤,并有明显增加肠容积的作用。 2.促进肠套迭的还纳,解除梗阻《天津医药杂志》1965(10):792~793,在观察大承气汤对解除肠梗阻的一般作用机理的实验表明,给药组10只家兔(人工肠套迭)完全还纳,平均还纳时间为15分30秒,还纳率100%,对照组中仅3只还纳。实验还认为,大承气汤对肠管的作用,以局部为主。 【功能主治】峻下热积。主阳明腑实证。潮热谵语,手足潸然汗出,矢气频频,大便不通,脘腹满痛拒按,舌苔焦黄起刺,成焦黑燥裂,脉沉滑或沉迟有力;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臭秽难闻,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热厥,高热神昏,扬手掷足,烦躁饮冷,便秘不通;痉病,牙关紧闭,手足抽搐,角弓反张,口噤蚧齿。现用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以及某些高热性疾患,见有阳明腑实证者。 【用法用量】上四味,用水1升,先煮厚朴、枳实,取500毫升,去滓;纳大黄,更煮取200毫升,去滓,纳芒消,再上微火煎一二沸,分二次温服。得下,余勿服。 【备注】方中大黄泄热通便,厚朴行气散满,枳实破气消痞,芒消润燥软坚。四药配合,具有峻下热积之功。 君大黄→泻下通便,荡涤积滞实 臣芒硝→泻热通便,润燥通便燥 ?枳实→行气消痞痞 ?厚朴→行气除满满 方解 大黄→苦寒通降,泻实,热实互结主要靠它荡涤泻下; 芒硝→咸寒,润燥软坚,增强大黄的泻下作用; 厚朴→下气除满,行气下气,消除胀满; 枳实→也是行气药,行气消痞。 痞满燥实四证,一个药对一症。 大黄后下,芒硝溶服,厚朴、枳实先熬 《伤寒来苏集》总结“生者气锐而先行,熟者气钝而缓行”。越熟的越走在后面。 走在最前面是芒硝,因为它煮都不煮,紧跟着是大黄,最后还是厚朴,枳实。

方剂学习题集

第一章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一、填空题 1.东汉______著《_____________》,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全书共收载方剂_______首,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2.南北朝时期,________著《__________》,将药物按功效归类成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种,其后引伸为“十剂”。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现存医籍中最早记载方剂的专书是《黄帝内经》 B.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著作是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 C.金·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药方论》是首次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的专著 D.《圣济总录》广搜博采,载方61739首,是明以前方书的总集 E.《太平圣惠方》是宋代官府药局的成药配本 2.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方书是( ) A.《太平圣惠方》 B.《普济方》 C.《圣济总录》 D.《外台秘要》 E.《五十二病方》 三、多项选择题 1.有关《伤寒杂病论》的论述正确的有( ) A.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 B.其中多数方剂组织严谨,用药精当,疗效卓著,被后世誉为“方剂之祖” C.最早提出佐药的概念 D.首次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理方原理 E.为金代成无己所著 2.下列方书属于宋代的有( ) A.《外台秘要》 B.《千金翼方》 C.《太平圣惠方》 D.《圣济总录》 E.《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四、简答题 举出五部方论方面的著作,指明其成书朝代、作者。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314 2.徐之才《药对》 二、单项选择题 1.C 2.E 三、多项选择题 1. AB 2. CDE 四、简答题

方剂学(中医骨伤中级考试学习题集)

A.黄连、黄芩 B.黄芩、生地 C.黄连、黄柏 D.黄芩、桑白皮 E.生地、丹皮 ★标准答案:B 身疼;生地、黄芩清泄里热,并防诸辛温燥烈之品伤津,共为佐。甘草调和诸药,兼防辛散耗气为使。

2. 下列何方的药物配伍,体现了标本兼顾,上下并治,而以治本治下为主的特点 ★标准答案:E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答题分析:地黄饮子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主治下元虚衰,痰浊上泛之喑痱证。方用熟地黄、山茱萸滋补肾阴,肉苁蓉、巴戟天温壮肾阳,四味共为君药。配伍附子、肉桂之辛热,以助温养下元,摄纳浮阳,引火归原;石斛、麦冬、五味子滋养肺肾,金水相生,壮水以济火,均为臣药。石菖蒲与远志、茯苓合用,是开窍化痰,交通心肾的常用组合,是为佐药。姜、枣和中调药,功兼佐使。综观全方,标本兼治;阴阳并补,滋阴药与温阳药的药味及用量相当,补阴与补阳并重,上下同治,而以治本治下为主。故选E。 3. 小青龙汤与苓桂术甘汤相同的功效是 A.解表散寒 B.燥湿化痰 C.宣肺平喘 D.健脾利湿 E.温肺化饮

4. 固涩剂的适应征,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标准答案:C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答题分析:固涩剂适用于气、血、精、津滑脱散失之证,如表虚多汗、肺虚久嗽、肾虚遗泄、小便失禁、久泻久痢、崩漏带下等。 5. 生脉散的功用为 A.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B.补肺益肾,止咳定喘 C.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D.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E.益气养阴,生津止渴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6. 下列何项不是四逆汤组方的配伍功效的特点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答题分析:四逆汤方中附子大辛大热,为补益先天命门真火之第一要剂,通行十二经脉,生用尤能迅达内外以温阳逐寒为君。干姜温中散寒,助附子伸发阳气为臣。生附子纯阳大毒,与干姜合用,其性尤为峻烈,所以又用甘缓益气之炙甘草为佐使,既解生附子之毒,又缓姜、附相合之峻,益气守中兼能护阴,使回阳逐寒救逆而无重劫阴液和致虚阳暴散之虞。全方药仅三味,而脾肾之阳同建,温补并用,效专力宏,为回阳救逆之峻剂。 7. 下列何项为止嗽散中桔梗与白前的配伍特点 A.宣降 B.刚柔 C.寒热 D.散收 E.通补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8. 下列何项不是温胆汤的药组

中医药大学方剂学大题常考方剂

方剂学细节总结 几本具有代表的著作 《五十二病方》: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经》:最早中医理论著作,最早记载治法及组成原则的医书 《伤寒杂病论》:“方书之祖”集理,法,方药于一体的医书,辨证论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由政府编制而成的药典,第一部中成药典《普济方》:载方最多的古代医书 《伤寒明理论?药方论》:第一部剖析组方原则之书,开创方论之先河《医学心悟》:首先归纳“八法”之书 所治病证的病机 治咳嗽---杏散(风寒燥邪犯肺,肺失宣降)麻黄汤(风寒束表,肺气不宣)清燥救肺汤(燥热伤肺,气阴两伤,肺失宣降)止嗽散(风邪犯肺,肺失宣降) 治咳喘---小青龙汤(风寒束表,水饮停)子降气汤(痰涎雍盛,肾气不足,肺失宣降)定喘汤(风寒外束,痰热蕴,肺失宣降)麻黄汤(风寒束表,肺气不宣)麻杏甘石汤(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热,热壅于肺,肺失宣降) 治泄泻---参苓白术散(脾胃气虚,湿浊阻滞)藿香正气丸(风寒束表,湿阻中焦)四神丸(肾阳虚衰,不温脾土)---火不生土 真人养脏汤---(脾肾虚寒,固摄无权)理中丸---(中焦虚寒,脾胃纳运乏力,升降失常)补中益气汤---(脾胃气虚,中气下陷) 治呕逆---温胆汤(胆胃不和,痰热扰)吴茱萸汤(胃中虚寒,浊阴上逆)旋覆代赭汤(胃虚,痰阻,气逆)橘皮竹茹汤(胃虚有热,气机上逆) 治月经不调---温经汤(冲任虚寒,瘀血阻)归脾汤(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两虚,脾虚不摄)四物汤(营血虚滞)逍遥散(肝气郁结,血虚脾弱) 治便秘---麻子仁丸(肠胃燥热,脾津不足)黄龙汤(热结阳明,气血不足)增液承气汤(热结阴亏,无水舟停)大承气汤(实热积滞壅结肠胃;热盛津伤) 治“四逆”---四逆散(肝脾不和,阳气郁)四逆汤(阴寒盛,阳气衰微)当归四逆汤(血虚阳弱,经脉受寒,凝滞不通)吴茱萸汤(胃中虚寒,浊阴上逆)大承气汤(实热积滞壅结肠胃;热盛津伤) 治腹痛---理中丸(中焦虚寒,升降失常)小建中汤(中焦虚寒,筋脉失 .

方剂学习题集1

习题集1→方剂学→A1型题1 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主治证中以"皮肤蒸热"为特征的方剂为 A.麻杏石甘汤 B.清营汤 C.银翘散 D.泻白散 E.青蒿鳖甲汤 正确答案:D 第2题 导赤散的组成药物是 A.生地黄、生甘草梢、泽泻 B.熟地黄、生甘草梢、木通 C.生地黄、生甘草梢、滑石 D.生地黄、生甘草梢、木通 E.熟地黄、生甘草梢、车前子 正确答案:D nxpdy 第3题 逍遥散的组成药物是 A.柴胡、当归、茯苓、芍药、白术、甘草 B.柴胡、枳实、当归、茯苓、白术、甘草 C.柴胡、当归、枳实、芍药、茯苓、甘草 D.柴胡、枳实、茯苓、芍药、白术、甘草 E.柴胡、茯苓、半夏、芍药、当归、甘草 正确答案:A 第4题 逍遥散中体现治肝"体用兼顾"的药对是 A.柴胡与白芍 B.白芍与当归 C.当归与白术 D.白术与茯苓 E.茯苓与薄荷 正确答案:A 第5题 方剂配伍中的"寒热并用"是指 A.针对病证中的寒热假象采用的反佐药法 B.针对君臣药的寒热偏性采用的佐制药法 C.针对病证中的寒热并存的病理采用的寒热兼顾的配伍 D.根据某些药物的特殊配伍功能而采用的寒热异性配伍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 第6题 再造散的组成药物不包括 A.黄芪、熟附子、细辛

B.人参、桂枝、甘草 C.羌活、防风 D.独活、荆芥 E.川芎、煨生姜 正确答案:D 第7题 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不包括 A.麻黄、桂枝 B.芍药、细辛 C.半夏、五味子 D.羌活、白芷 E.干姜、甘草 正确答案:D 第8题 痛泻要方中配伍防风的主要意义是 A.发散肌中风湿 B.升发脾中清阳 C.散肝舒脾升清 D.祛风解痉止痛 E.疏散肠中风邪 正确答案:C nxpdy 第9题 具有"滋阴透热"功用的药对为 A.银柴胡与胡黄连 B.石膏与知母 C.生地黄与元参 D.丹皮与柴胡 E.青蒿与鳖甲 正确答案:E 第10题 组成中不含牛膝的方剂是 A.济生肾气丸 B.玉女煎 C.济川煎 D.镇肝熄风汤 E.清胃散 正确答案:E 第11题 药味配伍中的"辛甘合化"的主要功用是 A.温补阳气 B.资助肾阳 C.扶助阳气 D.温通心阳 E.滋阴助阳 正确答案:C 第12题 与汗法无关的方剂类别是

中医方剂学汤头歌诀126首

中医方剂学汤头歌诀126 第一单元解表剂 一辛温解表剂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 发热恶寒头项痛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 桂麻相合名各半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治水气 姜桂麻黄芍药甘止嗽散 止嗽散中用白前 紫菀百部同蒸用二辛凉解表剂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医 甘桔芦根凉解法 咳加杏贝渴花 粉 杏仁甘草四般施伤寒服此汗淋漓 芍药甘草姜枣同太阳如疟此为功 喘咳呕噦渴利慰细辛半夏兼五味 陈皮桔梗草荆添感冒咳嗽此方先 竹叶荆牛薄荷豉风温初感此方宜

热甚栀芩次第施

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梗翘 芦根为引轻清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杏甘草石膏汤 主治风热咳喘证三扶正解表剂败毒散人参败毒茯苓草 薄荷少许姜三片 去参名为败毒散第二单元一寒下齐I」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芒硝 救阴泻热功偏擅大黄牡丹汤 金匮大黄牡丹汤 肠痈初起腹按痛杏仁甘草薄荷饶热盛阳明入母膏 四药组合有擅长辛凉宣泄效力彰 枳桔柴前羌独苇四时感冒有奇功加入消风治也同泻下剂 枳实厚朴犬黄饶急下阳明有数条 桃仁瓜仁芒硝襄苔黄脉数服之康

二温下剂温脾汤 温脾附子大黄硝 攻下冷积温脾阳三润下剂麻子仁丸麻子仁丸能润肠 肠胃燥热便秘证济川煎 济川归膝肉双蓉 肾虚津亏肠中燥四逐水剂十枣汤 十枣汤中遂戟花 控涎丹用遂戟芥干姜当归人参草阳虚寒积证可疗 枳朴杏芍蜜犬黄仲景用治脾约方 泽泻升麻枳壳从寓通于补法堪宗 第三单元强人伏饮效堪夸莓苗大枣也可嘉和解剂 一和解少阳剂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和解供更用黄苓加姜枣半夏人参甘草从少阳百病此为宗

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用大黄 煎加姜枣表兼里 柴胡芒硝义也尔蒿苓清胆汤 俞氏蒿苓清胆汤 赤苓枳壳兼碧玉二调和肝脾剂逍遥散 逍遥散用当归芍 散郁除蒸功最奇痛泻要方 痛泻要方陈皮芍 补泻并用理肝脾三调和肠胃剂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用连苓 寒热互结心下痞枳实苓夏白芍将妙法内攻并外攘仍有桂枝大黄汤 陈皮半夏竹茹襄湿热轻宣此法良 柴苓术草加姜薄调经八味丹梔着 防风白术煎丸酌若作食伤医便错 干姜草枣人参添和胃降逆病自痊 第四单兀清热剂清气分热剂

方剂学习题

方剂学第十二章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 牡蛎散的功效是() A 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B 益气固表,敛阴止汗 C 敛肺止咳,益气养阴 D 涩肠止泻,温中补虚 E 温中涩肠止痢 2.患者诸虚不足,身常汗出,夜卧尤甚,久而不止,心悸惊惕,短气烦倦,治宜用() A 桂枝汤 B 生脉散 C 玉屏风散 D 牡蛎散 E 当归六黄汤 3. 牡蛎散中功专止汗的药物是() A煅牡蛎 B麻黄根 C生黄芪 D小麦 E山茱萸 4. 牡蛎散的组成中有() A生黄芪 B党参 C白术 D山茱萸 E五味子 5. 牡蛎散的君药是() A煅牡蛎 B麻黄根 C生黄芪 D小麦 E山茱萸 6. 具有益气固表,敛阴止汗作用的方剂是() A玉屏风散 B牡蛎散 C当归六黄汤 D知柏地黄丸 E补中益气汤7. 九仙散主治的病证是() A脾虚久咳 B肺虚久咳 C肾虚久咳 D肝火久咳 E肺热久咳8. 证见久咳不已,咳甚则气喘自汗,痰少而粘,脉虚数者,宜选用() A二陈汤 B清气化痰丸 C贝母瓜蒌散 D九仙散 E参苓白术散9. 九仙散的功用是() A敛肺止咳,益气养阴 B敛肺止咳,益气补血 C敛肺止咳,益气温阳D敛肺止咳,益气生津 E敛肺止咳,养阴补血 10.真人养脏汤的君药是() A 肉豆蔻 B 人参 C 白术 D 罂粟壳 E 诃子 11. 真人养脏汤的功用是() A涩肠止泻,温补脾肾 B涩肠止泻,温中散寒 C涩肠止泻,温中泄浊 D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E涩肠止泻,温中养血 12. 脾肾虚寒久泄久利者,宜选用() A四神丸 B真人养脏汤 C芍药汤 D桃花汤 E参苓白术散 13. 真人养脏汤的主治证是() A噤口痢 B湿热痢 C热毒痢 D久泄久痢 E五更泄泻 14.真人养脏汤中,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是() A 莲肉、黄芪 B 黄芪、白术 C 淮山、白术 D 扁豆、黄芪 E 人参、白术 15.肉桂在真人养脏汤中的作用是( ) A 温经散寒 B 温补脾肾 C 温阳化气 D 温肾纳气 E 温通血 脉 16.四神丸中壮火益土的要药是() A 肉豆蔻 B 补骨脂 C 五味子 D 吴茱萸 E 生姜17.功能温肾暖脾,固肠止泻的方剂是() A 桃花汤 B 真人养脏汤 C 四神丸 D 牡蛎散 E 九仙散 18. 四神丸的君药是() A肉豆蔻 B五味子 C吴茱萸 D姜、枣 E补骨脂 19. 四神丸的主治证是() A脾泄 B肾泄 C痛泄 D虚痢 E寒痢

(精)方剂学—泻下剂

方剂学——第三单元泻下剂 细目一概述 要点一泻下剂的适用范围 泻下剂适用于热结、寒结、燥结、水结等里实证,亦可用于体质虚弱而兼里实者。 要点二泻下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应用泻下剂,必待表邪已解,里实已成。泻下剂多峻烈,孕妇、产后、月经期及年老体弱、病后伤津或亡血者,应慎用或禁用。泻下剂易伤正气,应得效即止。 细目二寒下 要点一大承气汤《伤寒论》 【组成】大黄四两厚朴半斤枳实五枚芒硝三合 【用法】水煎,先煎厚朴、枳实,后下大黄,芒硝冲服。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 1.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焦黑燥裂,甚则起芒刺,脉沉实。 2.热结旁流证。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 3.里热结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 【组方原理】“釜底抽薪,急下存阴”之法。 君:大黄—苦寒,泻热通便,荡涤肠胃实热积滞;

厚朴—下气除满。 臣:芒硝—咸寒,软坚润燥,泻热通便。 枳实—行气消痞。 【鉴别】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皆为大承气汤类方。 大承气汤:大黄后下,为“峻下剂”,主治痞、满、燥、实四症俱全之阳明热结重证; 小承气汤不用芒硝,且三味同煎,枳、朴用量亦减,称为“轻下剂”,主治痞、满、实之阳明热结轻证; 调胃承气汤大黄与甘草同煎,称为“缓下剂”,主治阳明燥热内结,燥、实而无痞、满之证。 要点二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 【组成】大黄四两牡丹一两桃仁五十个冬瓜仁半升芒硝三合 【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右少腹疼痛拒按,按之其痛如淋,甚则局部肿痞,或右足屈而不伸,伸则痛剧,小便自调,或时时发热,自汗恶寒,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 【组方原理】 君:大黄—泻热逐瘀,涤荡肠中湿热瘀结; 桃仁—破血润燥,与大黄合而泻热破瘀。 臣:芒硝—泻热导滞,软坚散结,助大黄涤荡实热; 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佐:冬瓜仁—清肠利湿,排脓消痈。

方剂学各章节习题

方剂学练习题 上篇总论 一、选择题 (一)A型题(每题由1个以肯定或否定形式表述的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这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最佳的或最恰当的,其他4个均为干扰答案) 1.我国现存最早的记载方剂的医书是() A 《太平圣惠方》 B 《黄帝内经》 C 《五十二病方》 D 《千金要方》 E 《外台秘要》 2.我国最早的中医经典理论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外台秘要》 D《普济方》 E《和剂局方》 3. 最早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医学著作是() A《和剂局方》 B《千金方》 C《黄帝内经》 D《伤寒杂病论》 E《五十二病方》 4. 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的医著是() A《五十二病方》 B《黄帝内经》 C《伤寒杂病论》 D《普济方》 E《和剂局方》 5.《外台秘要》载方() A 6800余首 B 5300余首 C 788首 D 314首 E 61739首 6.被称为“开方论之先河”的医著是() A 《普济方》 B 《伤寒杂病论》 C 《千金要方》 D 《五十二病方》 E 《伤寒明理论》 7.首次按照“君臣佐使”理论剖析组方原理的医书是() A 《伤寒杂病论》 B 《伤寒明理论》 C 《外台秘要》 D 《五十二病方》 E 《普济方》 8.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方论专著是() A 《祖剂》 B 《伤寒明理论》 C 《医方考》 D 《医方集解》 E 《普济方》

A 《成方切用》 B 《医方考》 C 《医宗金鉴》 D 《成方便读》 E 《医方集解》 10.新中国成立后最具代表性的方剂工具书是() A 《医方发挥》 B 《简明中医方剂辞典》 C 《中国药典》 D 《中医方剂大辞典》 E 《中医类方辞典》 11.与治法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方剂的() A 组成 B 证候 C 病位 D药物 E 症状 12.指导遣方用药的主要依据是() A 患者性别 B 患者年龄 C 患者体质 D 治疗方法 E 气候因素13.治法是依据下列哪项确立的() A 症 B 舌 C 证 D 脉 E 病因 14.将治法概括为“八法”的医家是() A孙思邈 B程钟龄 C张景岳 D朱橚 E徐之才 15.提出“八法”的医学著作是() A 《景岳全书》 B 《医学心悟》 C 《医方集解》 D 《医方考》 E 《瘟病条辨》 16.下列不属于“八法”内容的是() A 汗 B 下 C 攻 D 和 E 温 17.下列不属于“和”法范畴的是() A 和解少阳 B 透达膜原 C 调和肝脾 D 攻补兼施 E 调和肠胃18.下列不属于“清”法范畴的是() A 清气分热 B 清营凉血 C 清热解毒 D 清脏腑热 E 分消上下19.下列病证不可用下法治疗的是() A 痞块 B 宿食 C 瘀血 D 燥屎 E 痰饮 20.“七方说”始于哪部医学著作() A 《五十二病方》 B 《伤寒杂病论》 C 《黄帝内经》 D 《伤寒明理论》 E 《千金要方》 21.首次明确提出“七方”名称的医家是() A 张仲景 B 成无己 C 吴昆 D徐之才 E陈藏器 22.明确提出“七方”名称的医书是()

7方剂学习题集

1.现存古医籍中载方最多的方书是( ) ①《普济方》②《博济方》③《易简方》 2.主治脾阳不足,寒积腹痛的方剂是() 3 脉弦而虚者,治宜() 4.导赤散中有清心除烦引热下行作用的药物是() 5.清胃散的组成是() ①黄芩、生地、丹皮、当归、升麻3 ③生地、升麻、丹皮、当归、黄连3 6.中焦虚寒,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脘痞食少,以及霍乱者,治宜() 7.归脾汤的主治证是() 8.平胃散主治证的病机是() ①肝郁肾虚,湿浊下注3 ③肝郁脾虚,湿浊下注3 9.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痉厥者,治宜() 10.黄土汤治疗出血证的病机为() ①心脾两虚,不能摄血3②脾阳不足 ③肝脾不和,统血失职3 11.生化汤的主治病证是() 12.桂枝在五苓散中的作用是() 13.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组成中有() 14.阳明温病,热结阴亏,燥尿不行,下之不通者,治以() 15.蒿芩清胆汤中无哪两味药() 16.症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或滑数者,治以() 17.症见咳嗽气喘,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者的治法是() ①清热化痰,止咳平喘3 ③清肺泄热,降气止咳3 18.葛根芩连汤证的病机是() ①表证未解,内伤生冷3 ③表证未解,内停水饮3 19.连翘在保和丸中的作用是() 20.黄连解毒汤的功用是() 21.主治表虚自汗,易感风邪证的方剂是() 22.乌梅丸方中的君药是() 23.杏苏散的组成中有哪组药物() ①麦冬、生地、桑叶3 ③枳实、干姜、麦冬3 24.《伤寒论》中有()

25.萆分清饮治膏淋证的病机是() ①下焦虚寒,湿浊不化3 ③心移热于小肠3④水热互 26.仙方活命饮组成中有哪一味药() 27.我国首先对方剂的配伍关系进行解释的医家是() 28.败毒散的君药是() 29.九味羌活汤中用于清泄里热的药物是() 30.大黄、枳实、芒硝、厚朴四味药物组成方剂的功用是() 31.普济消毒饮主治() 32.组成中含有麦冬、半夏的方剂是() 33.六味地黄丸证的病机是() 34.桑螵蛸散的功用是() ①调补心肾,涩精止遗3 ③调补肝肾,涩精止遗3 35.槐花散的功用是() ①清肠凉血,疏风行气3 ③清肠活血,疏风下气3 36.大定风珠的功用是() 37.实脾散中哪味药物既能行气宽中又能制水消肿() ①厚朴②木香③大腹子(槟榔) 38.熟地、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姜炭、甘草组成方剂的功用是() ①温阳补血,散寒通滞3 ③温阳补气,散寒化痰3 39.具泻热破瘀,散结消肿功用的方剂是() 40.以下正确的煎法是() ①麻黄汤,武火②桂枝汤,中火③银翘散,文火④桑菊饮,微火 41.小青龙汤的功用是() ①止咳平喘,发汗解表3 ③解表发汗,止咳化痰3④解表化 42.温脾汤的组成是() 43.丹参在清营汤中的作用是() ①清心凉血活血②补血清心凉血③补血凉血活血 44.四君子汤的君药是() 45.( 脉滑数者,治宜)() 46.四生丸的功用是() 47.哪味药是五苓散与猪苓汤共有的()

方剂学习题

方剂学练习题 一总论第一章解表第二章泻下第三章和解第四章清热第五章祛暑第六章温里第七章补益第八章固涩第九章安神第十章开窍第十一章理气第十二章理血第十三章治风剂 第十四章治燥剂第十五章祛湿剂第十六章祛痰剂 第十七章消食剂第十八章驱虫剂 上篇总论 一、选择题 (一)A型题(每题由1个以肯定或否定形式表述的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这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最佳的或最恰当的,其他4个均为干扰答案) 1.我国现存最早的记载方剂的医书是() A 《太平圣惠方》 B 《黄帝内经》 C 《五十二病方》 D 《千金要方》 E 《外台秘要》 2.我国最早的中医经典理论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C《外台秘要》D《普济方》 E《和剂局方》 3. 最早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医学著作是() A《和剂局方》B《千金方》C《黄帝内经》D《伤寒杂病论》 E《五十二病方》

4. 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的医著是() A《五十二病方》B《黄帝内经》C《伤寒杂病论》D《普济方》 E《和剂局方》 5.《外台秘要》载方() A 6800余首 B 5300余首 C 788首 D 314首 E 61739首 6.被称为“开方论之先河”的医著是() A 《普济方》 B 《伤寒杂病论》 C 《千金要方》 D 《五十二病方》 E 《伤寒明理论》 7.首次按照“君臣佐使”理论剖析组方原理的医书是() A 《伤寒杂病论》 B 《伤寒明理论》 C 《外台秘要》 D 《五十二病方》 E 《普济方》 8.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方论专著是() A 《祖剂》 B 《伤寒明理论》 C 《医方考》 D 《医方集解》 E 《普济方》 9.开方剂综合分类法的医学著作是() A 《成方切用》 B 《医方考》 C 《医宗金鉴》 D 《成方便读》 E《医方集解》 10.新中国成立后最具代表性的方剂工具书是() A 《医方发挥》 B 《简明中医方剂辞典》 C 《中国药典》 D《中医方剂大辞典》 E 《中医类方辞典》 11.与治法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方剂的() A 组成 B 证候 C 病位D药物 E 症状 12.指导遣方用药的主要依据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