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不同价值取向的公民教育观

几种不同价值取向的公民教育观

几种不同价值取向的公民教育观(转载)义主由自收录于2007-07-09

文章提交者:benben8 加帖在猫眼看人【凯迪网络】

几种不同价值取向的公民教育观

杨曦

“社会对儿童教育的关切所在,是他们作为未来公民的角色,所以,社会关切诸如他们获得理解公共文化并参与公共文化之各种制度的能力,关切他们终身成为经济上独立和自我支撑的社会成员,关切他们发展各种政治美德,而所有这些关切都是从一种政治观点内部出发的。”

公民教育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时期。但是直到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公民权的范围才普遍扩大,现代意义上的公民资格才被确立下来。这期间,康德对公民社会做了深刻的思考和阐述,在他的政治哲学中,把建立一个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看成是人在历史中要解决的最大的问题。[2]于是培养健全的公民便被看作教育的核心问题,公民教育的内涵也发生了实质上的变化。1882年,法国率先开设了“公民训导”课,到19世纪末,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又从理论上论证了“公民教育”的思想,1918年,德国政府则以宪法的形式保障公民教育的实施。从此以后,公民教育思想得到传播,培养合格的公民就逐渐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目标。

综观世界公民教育的发展历史,由于各个国家具有不同的社会结构、历史传统和政治文化,因而公民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乃至实现途径则迥然有别。为了便于分析和研究,本文尝试将几种具有鲜明特色的公民教育作一归纳提炼,以帮助我们更好认识当今各国公民教育的基本特点。

一、义务论的公民教育观——以德国为代表

19世纪以后,由于现代国家采取富国强兵、扩张领土的政策,于是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兴起。相应地,教育上的国家主义思想也随之风起云涌。德国可谓其中代表。

1806年耶拿战争后,德国人民处于法国的专制压迫之下,于是整个德意志民族在反对法国人的军事占领和民族压迫这一共同目标下联合起来。德意志人的民族意识逐渐高涨。费希特发表《告德意志同胞书》(Addressess to the German Nation ),主张要靠教育的力量来复兴德意志。他说:“新教育者,所以造成德意志人,使之成为一共同之整体,此整体中之各分子,感觉到同一大事在其目前。教育之目的,在以真正的万能的'祖国爱’,以吾[1]民族为人间永久之民族,与吾民族为永久性之保障者之观念,籍教学之力,植其根,固其蒂,于各人之心底。……而后时机一至,可发泄其青年朝气之奋勇,以恢复国家之独立也。”[1]

黑格尔则从理念上赋予国家比个人更高的伦理地位。他认为国家体现了更高的善,个

人的自由使通过国家才可能实现的,善的生活只有在正义的国家中才能存在,因而它把国家看成是自由的真正体现者。[2]在黑格尔看来,个人是否具有政治上的自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国家,因而个人要服从国家,服从集体并积极参加民族生活,把为祖国服务看成全体德国人义不容辞德责任。

基于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国家主义、整体主义以及服从主义的历史传统,德国的公民教育明显地表现为把国家的需要和民族的利益作为公民教育的根本着眼点,凯兴斯泰纳的《国民教育的概念》[3]一文非常集中地反映了这一倾向。凯兴斯泰纳是19世纪后期社会本位主义教育中,国民(即“国家公民”staatsburgerlichen)教育的主要倡导人之一。凯兴斯泰纳继承了黑格尔的国家学说,认为国家应该是引导人们进入道德生活的一种人类集团,国家本身应是一种理想的道德组织。从道义上说,国家应为至高无上的外在财富,同时又是实现个人内在财富的机构。教育要为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服务,要为实现国家目标服务,这种国家公民必须深刻了解国家的本质和任务,以“激发学生由于对国家任务的理解而产生公民责任感及对祖国的热爱”。他认为教育者的责任在于使学生具有强烈的国家意识,但“以会思维的、先进的国民义务感去代替那种盲目的、臣民的顺从”,并“要逐渐习惯于将这种义务感付诸于行动之中”;必须具备杰出的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以及具备国家所要求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如爱国、牺牲、忠诚、勤俭、忍耐等美德。而“国家一切的教育制度只有一个目标,便是造就公民。”为了培养这样的国家公民,他主张对学生进行有关公民知识的教育,如他认为“公民常识、法律常识、宪法知识、国民经济理论、有关国家任务和国家机构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特别是有关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理论知识”是十分有价值的。其次是加强职业训练,进行职业教育,培养和训练公民的职业技能,成为国家有用的公民;再次,使职业道德化和团体生活道德化,是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和道德训练,培养他们的爱国之心和忠诚精神。总之,国民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其任务是培养国家公民的正义与公平的思想、责任感和道德勇气,服从权威与民族感,从而为国家目标服务。

为了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凯兴斯泰纳认为有必要在国民学校里开设一门国民教育课,但他所强调的国民教育课清楚地表达了他自己的理解,“这里说的国民教育课并不是公民[2]知识课、法律课、宪法知识课或者一般的国家学说课,不是北美国家教育计划所标志的'所谓公民政治’的东西。它在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中是一种伦理教育课。这种课首先是义务教育课,其次才是公民权利教育课。因为,首先认清自己应该履行的义务的人,才有权利谈论所应享有的权利问题。它是一种义务和权利的教育。……这种教育将继续以观察学生身边的集体组织影响范围大小的方式,不断地发展、扩大并将最终通过对在离其甚远的国家组合中所尽义务大小的方式结束。北美的学校教育给这种课起了个名字,叫做'公民课’”。“假如必须在高年级或者大学里,保留'通俗国家学说’的课,即'公民政治’课时,那么,公民义务教育课,即'公民’课,则很早即可开始上了,可以早在小学时开始。因为,这样

可以教育每一个成长于小学这一集体中的孩子懂得下述问题:(1)集体通过公共福利给我们提供了些什么?(2)对于集体的每一个成员来说,由此而产生了哪些义务?(3)据此,在建立于正义与友爱基础上的集体与其全体成员道德特征之间的关系中,存在着哪些相互的影响和作用?(4)什么叫做集体的公民、家族、学校、地方、国家集体的公民?公民可以提出哪些要求?他们必须对哪些要求感到满足?以及他们必须全力地保护哪些机构?”

当然,凯兴斯泰纳尽管也试图缓解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需要之间的紧张关系,但他是在尊重国家的前提下,承认人格的尊严和发展个性的重要。

按照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在其名著《公民文化》中所称,德国的政治文化是“极权政府和民主政府相互交替、结构不稳定的独特模式”,[1]虽然公民在法律下的权利被阐释得一清二楚,但却没有多少影响政府的政治能力,因而在阿尔蒙德看来,在德国的政治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有能力的臣民”,而不是有能力的公民,他们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秩序,具有较强的行政能力和义务感,把法律看成是他要服从的一种东西,而不需要他帮助制定。[2]鉴于此,可以把德国的公民教育称之为义务论的公民教育观。尽管二战以后,随着德国民主进程的加深,公民教育的课程有所调整,但强调国家利益与个人的义务仍是以一贯之,甚至于公民对国家的义务感成为德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二、权利论的公民教育观——以美国为代表

美国则继承了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和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学者的天赋人权学说,其政治哲学是以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为基础的。

一般认为,近代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最早是由洛克(John Locke,1632-1704)明确提出[3]和阐述的。洛克在其《政府论》中以近代自然法理论和契约理论为基础明确地表达了个人权利、政府的目的与权限、法治、分权的原则以及人民反抗暴政的权利等。他相信“人们都是平等而独立的,任何人都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政治权力的合法性仅在于,它保障个人权利方面比人们在自然状态中所采取的自助办法要有效和公平。政府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个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并使人民共同的社会生活得以可能。而政府用来保障人们自由权利的主要方式应当是法治。洛克指出:“无论国家采取什么形式,统治者应该以正式公布的和被接受的法律,而不是以临时的命令和未定的决议来进行统治。”而且应当通过实行分权的原则来限制政府的权力,使其真正符合保障人的天赋权利的需要,此外,一旦政府忽略了它的目的,对人民实行残暴的统治时,人们有权收回自己的委托,把它交给他们认为能够保障他们权利与安全的人,为此人民甚至有权使用武力。

[1]总之,政治自由主义相信个人自由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国家的正当性在于对个人权利的保护,政府权力的存在归根到底是为了个人的幸福,因而个人权利的不可取消性构成政府权力的界限。

洛克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经由美国的革命思想家和政治家的集成和混合,并进行了创造性地发挥,使它表达了美国人的意志以及美国当时所需要的恰当的格调和精神,对美国

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早在1620年,秉承着英国地方自治的经验与法治精神,为追求经济自由和信仰自由的第一批移民,在航行中所签署的著名的《五月花盟约》,就象征着美国祖先们爱好民主政治的精神,并被誉为“美国史上第一部宪法”。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成为美国政治和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是一个个人主义的宣言。1789年美国制定了宪法。1791年通过了十条宪法修正案,通称“权利法案”。法案明确具体地保证了个人的各种自由和权利,如宗教、言论、新闻、和平集会和请愿的自由,还保证了个人的人身自由以及被控犯法时获得迅速和公开审判的个人权利等等。“权利法案”成了美国政治和文化传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个性、个人价值、个人权利和个性解放,争取和维护个人的独立、平等和自由,成为美国人维护民主政治必不可少的公民责任和义务。美国人坚信,个人能够享有自由的社会的最主要的基石是法治。个人所需要服从的,是法治之下的法律,是无私的和普遍有效的法律,信奉宪法作主导的法律高于政治的运作,一切政治运作必须在法律之下运行。民主和法治是一体两面。美国公民较强的法治意识,成为他们维护自己公民权利的强大武器。可以说,这些,都构成了以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为核心的美国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基石。[2]

[4]即使到了20世纪以后,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和垄断资本的出现,美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使集体合作成为必要。但它并不意味着牺牲个人利益去服从集体利益,也没有把个人利益熔合到集体利益中去,而是通过集体合作的形式和力量来实现个人利益和个人目标。正如伯恩斯指出,那些提倡集体主义的人,一个共同的信念就是“个人价值重要”,“改革者所要求的不是把个人淹没在集体主义的经济体系中,而是恢复,如果可能的话,扩大个人奋斗的机会。”把被大企业剥夺去的个人机会还给个人,使他能有正当的权利和自由按照自己的愿望奋斗。[1]

20世纪后期,罗尔斯的《正义论》以及稍后的《政治自由主义》的发表,重申个人权利和基本自由的优先性,“在实践中,自由的优先性意味着,一项基本自由只能因一种或多种其他基本自由而被限制或否定,而正如我所讲过的那样,它永远也不能因为公共善或完善论价值的缘故而受到限制或否定。”“相反,无论怎样调整这些基本自由以构成一个连贯性图式,该图式都要平等地确保所有的公民享有基本自由。”[2]研究显示,在八种美国核心公民价值观中,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始终居于优先位置[3]。

事实上,在美国许多重要的历史文献中,都深深地根植着一个信念:为了保障和促进美国式的宪政民主,公民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应优先进行公民教育。1994年《美国教育法案》中明确规定,“到2000年,所有的学生都要学习'公民和政府’(Civics and Government)课程,以便他们具有负责任的公民资格”。为了强化连续一贯的公民教育,紧接着颁布了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的国家标准》(the National Standards for Civics and Government)(K-12)。

综上所述,美国式的公民教育与其政治体制和历史传统相辅相成。正像阿尔蒙德的研

究所发现的那样,在美国的公民文化中更强调一种积极的、参与的以及具有影响力的公民角色:公民的政治意识浓厚,对其政治系统如美国的宪法、政治自由、民主等充满自豪感,强调个人应该是社会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并自信对地方政府和全国政府的政治决策有很大的影响力,如通过组织非正式团体等措施。以至于美国人相信,所有的政府机关都产生于全体公民之中,公民能力的运用是没有限制的。[4]也许美国学者罗伯特•J•林格在《重建美国人的梦想》一书中表达得更为清楚:“当我说我爱美国时,对我此语得加以更明确的解说。确实我十分喜欢我国大自然的美,以及它许多地区各各不同的气候。可是,爱美国的真正含义,对我来说,是爱美国人的梦想。它意味着爱自由和个人主义。”[5]因而我们可以说,美国式的公民教育是强调个人权利的公民教育。

三、道德中心论的公民教育观——以新加坡为代表

[5]在亚洲,许多国家一直以来受到儒家文化影响,而儒家思想具有泛道德主义的文化精神特征,强调道德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乃至民族兴亡的重要性,道德至上,把道德作为立国的根基,深信“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有着有机的连锁关系,在光大自己的道德本性、完成个人人格的同时,也是为了使社会能有秩序,即所谓的由“内圣”而至“外王”。

在既吸收儒家思想又借鉴西方公民教育模式的亚洲国家中,新加坡可谓一典型代表。

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以来,政府一直致力于在多种族的社会中,建立统一的“新加坡人”国民身份,维持强烈的国民身份认同。1966年教育部成立公民委员会,进而制定公民课程纲要,大力推行公民教育。新加坡公民教育政策的首要内容是宣传爱国主义及捍卫国家利益;此外,以儒家提倡的忠、孝、仁、义等为主导思想,强调种族和谐和发扬“亚洲人”的传统价值观。在新加坡所有中小学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纲要及教科书上,均列明作为“新加坡人”的几点共同价值观“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这几句话可以看作是新加坡公民教育内容的纲领主线。

新加坡小学使用的《好公民》教材就突出强调了东方道德教育价值观的培养,从学生个人开始,扩展到家庭、学校、邻居、国家乃至世界和全人类。即小学一年级以“个人”为中心,二年级是“家庭”,三年级是“学校”,四年级是“邻居”,五年级是“国家”,六年级是“世界”。比如“个人”的主要目标是:自尊、自信、认识自我、诚实、自我责任、节俭敬业、乐群、毅力、正直、勇敢、信守诺言等。“家庭”的主要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关怀长辈,通过家庭聚会来珍惜和重视家庭的传统活动;为家人着想,能体谅父母和长辈的处境和辛苦;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让父母担心;能够尽自己的能力使家庭幸福美满等。整个教材内容遵循儒家传统的道德观念,对学生进行有关社会、生活准则、道德责任、种族和谐,以及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等方面的教育,按严密的循序渐进的结构逻辑从个人到世界放射性地向外扩展。中学一、二年级开设的《好公民》,其逻辑顺序与小学相同,内容

则是在小学基础上的延伸和深化,体现出一种螺旋上升。 [1] 1983年又特别推出《儒家伦理》课程,以便应对西方文化对新加坡的消极影响。

当然,新加坡也是一个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多元化现代国家,在中小学的公民教育极力倡导三位一体——国家、社会、个人三者利益兼顾的教育方针,既明显具有东方式的重视道德教育的特色,以儒家伦理价值追求为基本精神,强调正直、忠诚、诚实、信任、同情心和责任感这些人类的核心价值,同时吸取西方的科学理性精神以及其他民族的精神气质。

[6]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由于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现状有着很大的区别,公民教育的模式迥然不同。正如约翰•罗尔斯所说:“社会对儿童教育的关切所在,是他们作为未来公民的角色,所以,社会关切诸如他们获得理解公共文化并参与公共文化之各种制度的能力,关切他们终身成为经济上独立和自我支撑的社会成员,关切他们发展各种政治美德,而所有这些关切都是从一种政治观点内部出发的。”[1] 但同时可以肯定是,公民教育有其相对稳定的内容和精神旨趣。各个国家在进行公民教育时的一些共同的追求应是不容忽视的,比如公民的主体意识和公共理性、公民的道德品质和公民的守法精神、公民的爱国意识和对民主理想的追求等等。

--------------------------------------------------------------------------------

①卓播英《现代公民教育的发展趋势》,17页,台湾中正书局,1980年。

②李梅著《权利与正义——康德政治哲学研究》,49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2月第2版。

③[德]凯兴斯泰纳著、郑惠卿译《凯兴斯泰纳教育论著选》,217-249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①、②[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著、马殿军等译《公民文化》,28、276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2月。

①李梅著《权利与正义——康德政治哲学研究》,27-32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2月第2版。

②李其荣《美国精神》, 90页,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

①,⑤李其荣《美国精神》,123、98页,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

②[美]约翰•罗尔斯著,万俊人译,《政治自由主义》,313页,译林出版社,2000年1月。

③《U.S.Civic Values》from the National Standards for Civics and Government ,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2d19371495.html,/ 。

④[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等著、马殿军等译《公民文化》,273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①胡虹霞《新加坡学校的公民道德教育》,《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10期。

①[美]约翰•罗尔斯著,万俊人译,《政治自由主义》,313页,译林出版社,2000年1月。

几种不同价值取向的公民教育观

几种不同价值取向的公民教育观 几种不同价值取向的公民教育观(转载)义主由自收录于2007-07-09 文章提交者:benben8 加帖在猫眼看人【凯迪网络】 几种不同价值取向的公民教育观 杨曦 “社会对儿童教育的关切所在,是他们作为未来公民的角色,所以,社会关切诸如他们获得理解公共文化并参与公共文化之各种制度的能力,关切他们终身成为经济上独立和自我支撑的社会成员,关切他们发展各种政治美德,而所有这些关切都是从一种政治观点内部出发的。” 公民教育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时期。但是直到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公民权的范围才普遍扩大,现代意义上的公民资格才被确立下来。这期间,康德对公民社会做了深刻的思考和阐述,在他的政治哲学中,把建立一个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看成是人在历史中要解决的最大的问题。[2]于是培养健全的公民便被看作教育的核心问题,公民教育的内涵也发生了实质上的变化。1882年,法国率先开设了“公民训导”课,到19世纪末,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又从理论上论证了“公民教育”的思想,1918年,德国政府则以宪法的形式保障公民教育的实施。从此以后,公民教育思想得到传播,培养合格的公民就逐渐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目标。 综观世界公民教育的发展历史,由于各个国家具有不同的社会结构、历史传统和政治文化,因而公民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乃至实现途径则迥然有别。为了便于分析和研究,本文尝试将几种具有鲜明特色的公民教育作一归纳提炼,以帮助我们更好认识当今各国公民教育的基本特点。 一、义务论的公民教育观——以德国为代表 19世纪以后,由于现代国家采取富国强兵、扩张领土的政策,于是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兴起。相应地,教育上的国家主义思想也随之风起云涌。德国可谓其中代表。 1806年耶拿战争后,德国人民处于法国的专制压迫之下,于是整个德意志民族在反对法国人的军事占领和民族压迫这一共同目标下联合起来。德意志人的民族意识逐渐高涨。费希特发表《告德意志同胞书》(Addressess to the German Nation ),主张要靠教育的力量来复兴德意志。他说:“新教育者,所以造成德意志人,使之成为一共同之整体,此整体中之各分子,感觉到同一大事在其目前。教育之目的,在以真正的万能的'祖国爱’,以吾[1]民族为人间永久之民族,与吾民族为永久性之保障者之观念,籍教学之力,植其根,固其蒂,于各人之心底。……而后时机一至,可发泄其青年朝气之奋勇,以恢复国家之独立也。”[1] 黑格尔则从理念上赋予国家比个人更高的伦理地位。他认为国家体现了更高的善,个

新版北师大版教育学4-6章

第四章教育方针及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价值基础 一、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把人作为教育目的的出发点和归宿。 观点: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在于有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教育目的应 该以受教育者的个人需要为根本,强调尊重受教育者的本性,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个人的价值。P63 代表人物:卢梭(自然教育)、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等 20C人本主义者更倡导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基本观点1.教育目的永恒不变2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得到发展和完善3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观点:强调社会的价值,社会才是目的,个人只是社会目的实现的工具。社会的价 值高于个人的价值,教育应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首要目的;教育目的必须依据社会的需要,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于社会的需要,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符合社会标准的公民。 代表人物:涂尔干、孔德P64 基本观点:1人是依赖于社会的,离开了社会的个人是不存在的2个人没有价值,不能作为教育目的3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社会的需要 三、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扈中平:从根本上讲,并不需要把人的个性化与人的社会化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 而是要在看到它们对立与冲突的同时使二者在可能的条件下达到某种历史的、 具体的统一。 ?所谓历史的、具体的统一,就是指这种统一都是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统一,一定历史 阶段上的统一。 我们的教育做到了统一:首先我们培养的人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体现了对个人价值的尊重。其次,我们培养的人有事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体现了社会对人 的要求。 第四节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一、明确普通中学的培养目标和任务 1.培养目标的概念培养目标就是指特定的社会领域、不同层次、不同级别和不同类型教 育的具体目标,它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各级各类学校对教育者身心发展所 提出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 2.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二者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教育目的是对所有受教育者而言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规格的 总的设想或规定;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对象提出的。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确立培养目标的依据,培养目标是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制 定出来的,因此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二、端正办学思想,反对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一种“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教育;它以分数或升学率作为质量标准,突出教育的筛选功能,是“选拔适合于教育的学生”

比较三种价值取向所体现的不同的教育价值观

科技理性”是通过符合规律的行动对环境加以控制的人类的基本属性,其核心在于“控制”。“技术理性”是主导现代科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它强调“自然科学范式”,追求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和科学化,强调课程评价目的在于分析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依此对课程实践进行有效控制与管理,反映科学主义取向,推进了课程评价的科学化进程,但忽略了人的行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不可预测性,忽略了活动过程本身的价值,其核心理念是:评价的关键在于确定明晰的行为目标,评价过程将结果与预定目标进行比较。 实践理性”一词由“实践”与“理性”两个概念构成。从基本含义上看,理性既是人的一种机能,又是人的一种控制和把握外部世界的能力,同时还是世界的一种有序的结构。实践理性课程开发理论的基本特征是绝对回归实践,在本质上追求“实践兴趣”,亦称“实践理性”,是建立在对意义的“一致性解释”的基础上、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理解环境的人类基本理性,其核心是“理解”,注重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程取向课程评价的哲学基础为“实践理性”。课程评价目的是对课程实践予以理解,过程本身价值应纳入评价之范畴,将人在课程开发、实施及教育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作为评价主要内容,开始认识到人的情感、需求、价值观等方面在评价中的重要作用,但对人的主体性肯定仍不够彻底。 解放理性”是人类指向“解放”和“权利赋予”的基本理性,是通过对社会构建的批判性分析与研究而形成自主的行为,兼具自主与责任双重属性,其核心是对主体给予“权利”。主体取向课程评价的哲学基础为“解放理性”,课程评价克服“过分依赖科学范式”“管理主义倾向”“忽视价值的多元性”等问题,对评价过程中人的主体性、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关系等重要问题作了重新诠释,课程评价过程是基于“多元主义”价值观支配下进行民主协商、主体参与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 课程评价是研究课程价值的过程,受三种基本理性的支配,形成三种取向,即基于“技术理性”的目标取向、基于“实践理性”的过程取向、基于“解放理性”的主体取向,三种取向表征评价者对评价本质的理解,决定着课程评价采用的具体操作模式。 2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是如何体现实践理性

不同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观

不同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观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即对教育目的的价值性进行选择时所具有的倾向性。人们对教育活动的价值选择,历来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是教育理论中最为重要的领域。教育目的观可分为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文化本位论、生活本位论等几种类型。 ⒈个人本位论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观从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根据人的本性之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它认为教育目的就是注重个人价值,注重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得到发展。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法国思想家卢梭、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德国的福禄培尔和康德、瑞典的爱伦.凯、美国的帕克、马斯洛和法国的萨特等 ⒉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因此,在教育目的中主张应培养社会要求的人才,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教育目的不应从个人本位出发,而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决定;个人只是教育的加工原料,发展必需服从社会需要.;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个人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延续;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发展依赖于社会。主要代表人物有涂尔干、那笃尔普、凯兴斯泰纳、孔德、赫尔巴特等 ⒊文化本位论 其理论来源是文化教育学,文化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强调教育应围绕文化这一范畴来进行。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最终目的在于唤醒人们意识,使其具有自动追求理想目标价值的意志,并使文化有所创造,形成与发展新的文化。其代表人物有德国的狄尔泰、斯普朗格等。 ⒋生活本位论 “生活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认为教育要为未来的生活作准备,或认为教育即是生活本身,注重的是使受教育者怎样生活。突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的教育家斯宾塞、美国的教育家杜威和我国的陶行知。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这一部分内容主要讲的是"教育应该为谁服务"的问题,在教师招聘中主要以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的形式来出题,属于中频考点。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即对教育目的的价值进行选择时所具有的倾向性。人们对教育活动的价值选择,历来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这里主要学习5种价值取向:宗教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教育无目的论和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论,其中,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的区分学习是重点。 (一)宗教本位论 主张:教育应为神学服务,把人培养成虔信的宗教人士。 代表人物: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 常考点:夸美纽斯——教育为永生做准备 (二)社会本位论 主张: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教育是国家的事业,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社会公民;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指标,把为国家服务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 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荀子、孔子等【口诀:黑社会恐(孔)吓(赫)柏拉涂】 注意:凯兴斯泰纳的社会本位论比较极端,认为国家的教育只有

一个目的,那就是造就公民。 (三)个人本位论 主张: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促使个人自我实现。 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口诀:啰(罗)嗦(梭)一路(禄)无人陪(裴)】 ※区分:社会本位论VS个人本位论 (四)教育无目的论 主张:教育就是社会生活本身,是个人经验的不断扩大积累。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 代表人物:杜威 (五)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论 主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目的论。教育目的的制定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两方面出发,克服了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片面性。 希望对广大考生有帮助! 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存在的两个典型对立的理论主张是( )。 A.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中西方伦理价值观比较及对公民教育的启示word精品文档6页

中西方伦理价值观比较及对公民教育的启示 一、中西方伦理价值观比较 (一)中西方人性假设 “三字经”中所描述的“人之初,性本善。”可谓是中国传统伦理对人性的基础认识。因而,传统统伦理观认为人是有可能成为道德上的完人的。中国传统伦理的全部目的就是教人做完人做圣人,即所谓“内圣外王之道”.由于欲求圣人为王,所以主张社会以人治、德治、礼治,而排斥法治。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儒家思想是以人性本善为主流的。时至今日,我们对人性的估计也受传统影响,存在道德人这种片面人性认识,对人的自觉性期望很高。 西方文化传统中对人性的认识与中国传统文化明显不同,西方文化对人性的认识基本上是性恶论的。西方基督教文化一直把人看作是有“原罪”的人,人甚至是由于“罪恶”才出生的,人有与生俱来的罪恶本能,所以对人性具有恶的一面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警觉。这种性恶论我们称之为“经济人”,其叫法源于古典政治学的开山鼻祖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中都是从利己主义本性出发来论证“经济人”的。西方的普遍的“经济人”意识使人们对“人”始终保持一种合理的不信任。 (二)伦理价值的导向 重整体轻自我是中国传统伦理的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传统的伦理观认为个体是群体体网络上的一个纽结,个体的价值只能依存于群体的实现而实现。中国人习惯于将个人称为角色而不称个体,是具有群体生存需要,

有伦理道德自觉的主动的个体,并且认识到其行为是由行动者知觉到这个关系中的其他人的思想、情感和行动所决定的。因此,每个人都是他所属关系的派生物,只有自我被放在合适的社会关系中时,才是最有意义、最完全的。从古至今,这一伦理价值取向引导中国人重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社会利益。这种整体主义价值观念自古至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正直的中国人发奋向上,不屈服恶势力,坚持与外来的压迫作斗争。 个人主义是西方伦理价值观的一个基本取向。西方人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广泛强调自我选择、自我控制的个人或自我。个人或自我是独立的,是和他人相分离的有独立精神的个体。只有个人得到充分发展,才能有社会的发展。个人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将自我理解为其行为主要是参照自己内在思想、情感和意志,而不是参照他人的思想、情感和意志才是有意义的。因而我们可以把西方的伦理价值观称为“重个人”的价值观。个人主义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确曾起过巨大的进步作用。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个人主义对个性自由的张扬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宗教禁欲主义的有力武器。它要求个人运用自己的理智做出独立判断,不要盲从外在权威,要勇敢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而不是将其推给上帝、社会和他人。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个人主义的负面效应也是巨大的。由于个人主义过分强调个人本位,就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道德问题。不仅导致社会责任和集体意识的匮乏,还造成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的冲突,成为社会发展的否定性因素。 (三)道德价值的最终目标 中国的传统伦理观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张

教育 价值观

教育价值观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而价值观则是教育的灵魂。教育价值观是人们对于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的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它不仅影响着教育的发展方向,也对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产生重要影响。 教育价值观决定了教育的目标导向。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会对教育的目标产生不同的理解和定位。例如,以综合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价值观认为,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是教育的核心目标;而以就业导向为主的教育价值观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将导致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进而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方向。 教育价值观对教育方式和方法产生重要影响。教育方式和方法是教育实践的具体体现,直接关系到教育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教育价值观决定了教育者对于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例如,以传统教育为主导的教育价值观注重灌输和纪律,更倾向于采用一言堂和笔记式的教学方式;而以探究式教育为主导的教育价值观则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索,更倾向于采用讨论和实践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将带来不同的教育体验和学习效果。 教育价值观对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和价值观念。教育价值观决定了教育者对于学生的期望和要求,影响着学生的行

为和思维方式。例如,以尊重和包容为核心的教育价值观将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而以竞争和功利为导向的教育价值观则容易导致学生的自私和功利心理。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教育价值观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教育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教育价值观则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教育价值观反映了一个社会对于教育的认知和期望,决定了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改革的路径。一个积极向上、包容和公正的教育价值观将推动教育的公平与优质,并对社会的进步和繁荣产生积极影响;而一个偏狭隘、功利和排他的教育价值观则容易导致教育的失衡和社会的不稳定。因此,构建和传承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价值观在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教育的目标导向和发展方向,影响着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引导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教育价值观的建构和传承,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和教育政策,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的公民,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教育价值的取向

教育价值的取向 教育价值取向是教育活动的决策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需要对教育价值作 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人们按照一定的教育价值取向,通过主体 的能动作用,可以创造出具有特定价值模式的教育。人们期望教育发挥什么功效,希望受 教育者向什么方向发展,即创建什么类型的教育和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无不受教育价值观 决定。所以,教育价值观、教育价值取向,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 脚点。 教育活动个体本位的价值取向。认为个体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在个体与社会的关 系结构中,个体处于中心地位,而社会是个体之外的外部环境,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 发展时才有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也应当以其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他们相信 人的本性的力量,相信人有学习与创造的本能,每个个体的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每个人 的个性与独特性都应得到尊重。 社会本位价值取向。教育活动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社 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按照客观规律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个人的存在与发展完全是受社会 决定的。强调从社会的需要出发来规范教育活动,要求教育培养出符合一定社会准则的人,促进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而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 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教育活动社会本位 的价值取向思想可溯源至古希腊的柏拉图Platon,在他构想的理想国中,社会整体的利益 是高于一切的,理想国的国民由奴隶、匠人、武士、官员及哲学王构成,他们在社会的金 字塔上各安其位,各司其职。每个人就是最大的公道,教育的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出适合 从事相应工作的人,他们应具备的品质就是职业对个体的要求。 教育活动中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相互依存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立足人之外的价值取向 无论抱有怎样的教育愿景审视教育,都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事实:立足人之外的教育价 值取向在目前、过去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主流,具体表现为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近代以来,它来自其对立面的多次撞击,但依然犹如板结一般左右着教师 的态度和行为,就好像人们拿对自由的渴望撞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依然改变不了冥冥之 中的“控制”一样,学校教育始终摆脱不了赫尔巴特式的影子。赫尔巴特把知识教学作为 学校教学的本位,从这个本位出发,课堂、教材、教师自然成了学校教学的中心,教学的 效果也以知识积累的量为衡量标准。 中国古代的教育家们在教育价值取向问题上虽然具体的倾向互有不同,但总体上都强 调教育的社会价值,在追求个人与社会的平衡中找到的是“克己修身”的办法。作为一种

评述几种典型的教育目的观

评述几种典型的教育目的观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个体成长的重要环境。在不同的教育体系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教育目的观。本文将从几个典型的角度来评述这些教育目的观。 一、知识传授型教育目的观 知识传授型教育目的观强调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这种观点认为,知识是教育的核心内容,学生在学校中的主要任务就是接受老师的知识传授。这种观点认为,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可以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知识传授型教育目的观重视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业成绩,评价学生的标准主要是考试成绩和学科知识掌握程度。 二、德育培养型教育目的观 德育培养型教育目的观强调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这种观点认为,学校既是知识传授的场所,也是道德教育的场所。学生在学校中应该学习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情操。德育培养型教育目的观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强调学生的道德行为和社会行为的规范性。 三、能力培养型教育目的观 能力培养型教育目的观强调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这种观点认为,学校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能力培养型教育目的观认为,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实际能力。因此,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个性发展型教育目的观 个性发展型教育目的观强调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这种观点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潜能,学校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能。个性发展型教育目的观认为,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在学校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教育目的观是指教育活动中对学生发展目标的认识和要求。不同的教育目的观强调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反映了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观。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社会的需求,综合运用各种教育目的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8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2018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是一个角逐的过程,是能力与能力、细节与细节之间的较量,因此考生在备考期间一定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细节,争取全面攻克。同时,广西中公教育密切关注2018广西教师招聘考试相关信息,为各位考生提供有用的备考资料。 教育目的是教育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而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在考试当中的高频考点,大多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察。需要大家对每一个理论的核心观点准确把握,并熟知一些常见的代表人物。 一、宗教本位论 1.基本观点:宗教本位论主张使人在宗教的影响下,以皈依上帝为其活理想,把人培养成虔信的宗教人士。 2、代表人物: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 3、备考指导:这种教育目的论强调教育对人的精神世界的作用。认为教育需要,也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教育对人们的良知具有唤醒功能。大家在做题时遇到有关宗教、上帝、灵魂、神等有关字眼及论述即可与宗教本位论的观点联系。 二、社会本位论 1.基本观点: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贡献的指标。 2.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尔干、斯宾塞、凯兴斯泰纳、巴格莱等

3.备考指导:社会本位论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过分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唯一化,这种极端的主张完全割裂人与社会的关系,极易造成对人本性的束缚和压抑。核心观点即围绕着“社会”展开。大家在做题时遇到与社会利益,与公民等相关的论述可考虑社会本位论。 三、个人本位论 1.基本观点: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 2、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康德、罗杰斯、马斯洛、加缪、萨特、福禄贝尔、蒙台梭利等 3.备考指导:个人本位主义的教育目的论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强调人的本性需要和强调个人的自由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在探讨过程中不免带有唯心主义色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也有明显的片面性。核心观点即围绕着“个人”展开。人物比较多,建议大家可以编口诀记忆,另外,不管人物知不知道一定要注意的是对核心观点的把握。除此之外,可以结合人物的核心思想去记忆,比如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教育遵循自然的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裴斯泰洛奇等。 四、教育无目的论 1.代表人物:杜威

教育社会学公民教育

教育社会学公民教育 自从16世纪初期欧洲开始实施普及教育以来,教育逐渐成为 一项基本的公共服务,对于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至关重 要的意义。然而,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学习知识和技能外,还应 该注重对于公民教育的引导。教育社会学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 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让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实现公民教育。 教育社会学是从教育的社会角度探讨的科学,它研究的是个人、群体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关注的是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教育社会学界开始关注如何通过教育实现对公 民的培养和教育。 公民教育是指教育机构通过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公民意识教 育和社会责任教育,使其逐渐成为理解和尊重人权、关注社会贡 献和公益事业、有良好道德素养和积极奉献精神的公民。与传统 教育不同的是,公民教育并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是 涉及到学生的人格、道德和价值观等方面。 那么,教育社会学如何帮助实现公民教育呢?教育社会学主张 透过社会学的角度来认识教育,从而深入挖掘教育过程中的社会 文化与社会制度层面的影响,进而认真审视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够找到解决方案,把社会学角度的观察结果作为教育问题的重要补充。 在实现公民教育方面,教育社会学提出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文化变迁理论。文化变迁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和看待事物的方式都是受到社会化力量的影响,而为了达到公民教育的目的,文化变迁理论则要求在教育过程中传递一种民主、宽容、平等的社会文化价值。这种教育中对于主张道德、理智和公正的价值观的传授,能够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对于国家、社会和公益事业的认识,进而培养良好的公民素养。 除此之外,教育社会学还主张强化教育的社会性渗透,通过教育机构与社会实体互相联系和影响,建立一种强化公民教育的环境,从而实现教育与社会的互动。例如,义工和社会责任课程的开展、校外课程的丰富等方式,能够逐步地提高学生对于社会的关注。 总之,教育社会学的出现为教育的发展和公民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和思考层面。公民教育不是一门课程,而是贯穿于教育过程之中的一个价值观与行为方式,通过教育实现公民道德和价值观的培养已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教育观包括哪几个方面

教育观包括哪几个方面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是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权利。因此,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因为应试教育搞选拔性、淘汰性,只能照顾一部分人,甚至是很少一部分人的发展。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倡导的是在教育中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地、全面地发展。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从教育对所有学生的共同要求的角度来看的。但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个别性,如有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欲望需求、

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价值指向、不同的创造潜能,这些不同点铸造了一个个千差万别、个性独特的学生。因此,教育还要尊重并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4、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公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我国把教育、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因为发展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也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教育观是怎么产生的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在于纠正“应试教育”现象: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等。应试教育把教育活动的评价环节作为教育目的所在,把人的素质的某个方面作为全部,教育活动本身和教育培养对象被严重扭曲。

教育的公民意识与价值观

教育的公民意识与价值观 教育作为一个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在当今时代,建立和培养公民意识与价值观已成为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本文将从教育的公民意识与价值观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培养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育的公民意识与价值观的定义 教育的公民意识指的是培养学生具备公民意识,即对自己作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有清晰的认识,并能积极参与社会事务。这包括了对法律法规的遵守、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关注以及对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与意愿等方面。 教育的价值观则指的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这包括了尊重他人、关爱环境、追求真理、崇尚科学、追求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与繁荣等价值观念。 二、教育的公民意识与价值观的重要性 1. 培养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公民意识与价值观的培养能够使个体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起对社会的责任感,促使其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并愿意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2. 塑造正确价值观:教育的公民意识与价值观培养还能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其道德水平,促进社会风气的良好发展。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够引领社会向着更加文明、和谐的方向发展。

3. 推动社会进步:教育的公民意识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得更多的公民 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形成社会秩序,提升社会整体素质。当社会 中的大多数人具备了正确的公民意识与价值观,社会进步就能够得到 推动。 三、培养教育的公民意识与价值观的方法 1. 教育课堂的实施:学校应该将培养公民意识与价值观作为一项重 要任务来完成。在各科目的教学中,融入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 知识的同时,了解到自己作为公民的角色和责任。 2. 社会实践的开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社会事 务中,感受到公民的角色和责任。同时,通过实践中的体验和反思,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3. 样板引领和榜样示范:学校可以通过表彰那些具有良好公民意识 和价值观的学生,让他们成为样板和榜样,引领其他学生向他们看齐,逐渐形成整体的良好氛围。 4. 家庭教育的引导:家庭教育在培养公民意识与价值观方面起着重 要的作用。家长应注重与孩子的交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 角色,教育他们正确的价值观。 结语: 教育的公民意识与价值观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的任务,需要学校、 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才能够培养出 具有公民意识与正确价值观的新一代人,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

公民道德教育

公民道德教育 公民道德教育是培养公民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的教育方式。在当今社会,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本文将从定义、重要性、实施方式等方面探讨公民道德教育,强调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定义 公民道德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向公民传授正确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并引导公民积极参与社会,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二、重要性 公民道德教育在培养公民品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公民道德教育可以塑造公民的良好品德,提升其道德意识和道德素养。其次,公民道德教育有助于公民正确认识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大家遵守法律、尊重他人、关爱社会,并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最后,公民道德教育还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培养出具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公民,进一步推动社会进步。 三、实施方式 公民道德教育需要多方合作,共同负责。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实施方式: 1. 学校教育:学校是主要的道德教育场所,通过开设公民道德教育课程、组织课外活动等,培养学生的自律、友善、正直等品质。

2. 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社会组织,家长的言传身教 对孩子的道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可以通过家庭规则、家 庭活动等方式,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和道德观念。 3. 社会教育:社会教育包括社会组织、社区、媒体等的教育力量。 社会教育可以通过开展公益活动、举办文化讲座等,引导公民关注社 会问题,提升道德水平。 4. 法制教育:法律是社会行为的规范,法制教育可以通过普法宣传、法律教育课程等方式,使公民了解法律,增强法制意识,引导他们合 法行为,遵纪守法。 四、公民道德教育的作用 公民道德教育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公民道德教育 有助于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和谐共处。通过培养公民的公德心、友爱精神,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建设和谐社会。其次,公民道德教育可以提升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推动社会进步。只有社 会上每个公民都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观念,社会才能稳定、繁荣。 最后,公民道德教育培养的公民将拥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和道德约束, 能够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结: 公民道德教育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不可低估。通过学校教育、家 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方式,培养公民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可以

价值观教育与教育中的价值观

价值观教育与教育中的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输知识和技能,还 要传达价值观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价值观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价值观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 观念和行为准则,引导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走向正确的方向。价值观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也要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生态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为社会培养有担当的公民和有责任的社会人。 价值观教育起源于西方文化,早在公元前484年,古希 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就已经提倡“知行合一”的价值观念。在中国,学校教育的初期,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重中之重,如儒家中的仁、义、礼、智、信等,这也是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然而,在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深度变迁的同时,这些传统的价值观念往往不足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变化多端的时代,因此,我们需要更多地注重现代教育中的新价值观念。 在现代教育中,通常讲到的新价值观念包括:创新精神、独立思考、自由和平等、公民意识、责任意识等这些新的价值观念,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文化同化、全球化等因素下产生并得到普遍认可,这些新的理念不但可以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而且可以形成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激发学生勇于创造、敢于担当的精神。 在教育中,价值观教育需要贯穿始终。教育不仅要传授

知识,还要传递道德、文化和价值观念。传统的奖励惩罚制度可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但无法建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所以在教育中要重视以激励为核心的方式。针对学生个性特征和发展需求,选择和调整教育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爱学习、爱生活、爱社会的环境,促使学生自觉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自我约束机制,最终达成自我管理,让学生在价值观教育的引导下,拥有健全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念,成为真正的优秀公民。 总之,价值观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价 值观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走向正确的方向,为学生提供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文底蕴,培养健全的个性和良好的愿望行为,从而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谈谈你知道的那些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谈谈你知道的那些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是由人提出和制定的,体现了人的主观意志。从古至今因为人们对教育一直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因而在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等问题上便形成了不同的主张。如果对教育史上关于教育目的的不同主张做一个分析,主要可以概括为两大派别:“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在我们的教师招聘考试中,除了考察这两大派别之外,还有比较重要的考点来自与杜威的观点。接下来老师将这些观点进行梳理,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该符合社会要求来确定,个人的一切发展都应该是服从社会需要,教育的结果也只能以其社会功能来加以衡量。因此,要倡导民族主义,培养爱国主义精神。该观点强调社会需要,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国家主义的教育目的观,即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把为国家服务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我国过去的教育目的的取向:我国的教育目的观长期以来是社会本位论,并且这种社会本位表现偏重于教育维护社会统治方面。 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尔干、那托尔普、凯兴斯泰纳等。 柏拉图:教育因人而异,对平民阶级教育要培养他们有勤劳节制的美德;对军人应当培养他们的勇敢精神;对最高统治者应使他们具

有把握世界的智慧,具备哲学王的特征。 涂尔干:我们的本身最重要的部分都是从社会得来的。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一个人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 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真正的个人是不存在的,只有人类才存在,因为不管从哪方面看,我们个人一切的发展都有赖于社会。 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国家的教育制度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造就公民。 二、个人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强调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这种观点在18世纪和19世纪广泛盛行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 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 卢梭:在人的心灵中根本没有什么生来就有的邪恶,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手里,就全变坏了。 福禄贝尔:只有对人和人的本性的彻底的、充足的、透彻的认识,根据这种认识加以勤勤恳恳的探索,自然地得出有关养护和教育人所需要的其他一切知识以后,才能使真正的教育开花结果。 裴斯泰洛奇: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 由上可见,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这两个关于教育目的主张,在处理社会和个人关系上各执一端,都是不正确的,只有把社会发展

教育的两种基本价值取向

教育的两种基本价值取向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但是,为什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从历史的角度看,实质往往大异其趣。这就涉及到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宗旨问题,也就是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问题。历史上主要有两种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即所谓“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前者又被称为 “工具价值观”或“外在价值观”,后者又被称为“本体价值观”或“内在价值观”。 “社会本位”教育价值取向的基本点及代表者 “社会本位”教育价值取向的思想基础,认为人是社会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必须为了社会而培养人,为了国家培养人,把人培养成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由“国家”或“社会”制定目标规格,(由“国家”“社会”信任的人)按照“国家、社会需要”精选教育内容,教育带有强制性。这种价值观是随着阶级、国家的产生而逐渐形成,几乎从学校教育产生之日起就根植于其中了。 在中国,倾向于“社会本位”教育价值的代表者,如孔孟。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根于心”,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仁义礼智”;那为什么要到这种目的呢?从价值取向上看,是因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孔子也主张,“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又如《礼记》,将教育的目的明确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其价值取向,则是“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欲化民成俗,必由其学乎!” 秦代文教政策称教育目的为“圣智仁义,显白道理”、“端直敦忠,事业有常”,而其价值;取向,则为“改化黔首,匡饬异俗”,因而秦代推行“书同文”、“行同伦”、“以吏为师”,也就不难理解了。汉代董仲舒认为:王者的职责在于“任德教而不任刑”,“以教化为大务”。因此他推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育的政治伦理 化”动机昭然若揭。 在国外,柏拉图是较早论述“社会本位”教育价值取向的哲人,他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哲学王”作为“理想国”的统治者,“等到他们看到了‘善’的本身,便以此作为他们治国安民与修己的模型所在。”他在论述儿童游戏问题时说过:“没有人觉察到儿童的游戏同政法的稳定是否是很有关系的。因为如果给儿童安排同样的游戏,采用同样的游戏方式,使其爱好相同的玩具,那么邦国的庄严的制度就会稳固并且保持下去,不致 被破坏。” 西方近代,有德国的费希特,主张教育要培养“道德心”、“宗教心”,而第一要务是培养“爱国心”的“德国人”,因此要由国家管理教育。明治维新后,日本教育大臣森有礼更是明确地宣称:“诸学校要自始自终 地牢记:学政的目的不是为了学生,而是为了国家。” “个人本位”教育价值取向的基本点及其代表者 “个人本位”价值观的思想基础在于这样一种认识:个体是自由的实在体,个人先于社会而存在,个人为了自身的发展才去与别人交往,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进而建立维护这个社会的国家统治机构;个人的天然权利是生命和自由,国家的任务是保护个人的这种天然权利;社会与国家不是目的,它应以个人的发展为最终鹄的。个人发展了,社会也就发展了;个人好了,社会也就好了。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按照受教育的自然生长规律,将教育的首要目的直接定位于受教育者个体的自由发展(符合他们自身天性的发展);强调“自然适应性原则”,反对按照预先设定的“外在目标”去塑造他们,并去除掉他们与这个“外在目标”不相符合的个性特征。这种教育价值观作为一种思潮,主要是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推动下逐渐成形 的。 夸美纽斯指出:目的“学问、德行、虔信”,三者的种子“自然存在我们身上”;教育就是要“模仿自然秩序”、“以自然为向导”。启蒙运动的先驱卢梭说过:如果“必须在教育成一个人还是教育成一个公民之间加以

教育学的价值观教育

教育学的价值观教育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而教育学则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过程的学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深化,除了注重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教育的价值观教育。教育学的价值观教育成为重要研究领域,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引导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人。 教育学的价值观教育,首先在教育的目标上下功夫。传统教育追求知识与技能的传递,而价值观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通过教育学的理论和研究,教育者可以更加了解学生的成长需求,设计出更符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目标,并且将人文关怀和道德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 其次,教育学的价值观教育能够为教育实践提供指导。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多个层面的因素。利用教育学的研究成果,教育者可以了解教育中存在的价值冲突和困境,并且通过合理的教育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价值观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的面对挑战、做出选择,并培养他们具备批判性思维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 教育学的价值观教育也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一个社会的进步不仅仅在于技术的创新和经济的繁荣,更在于这个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的提升。通过教育学的价值观教育,学生可以在学校中接受多元文化的教育,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差异,并且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此外,教育学的价值观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在现代社会中,个人的成功不仅仅在于自身的能力和技术水平,更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通过价值观教育,学生可以培养出具备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个体,成为对社会有积极影响力的公民。 综上所述,教育学的价值观教育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关注传统教育中的知识和技能,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引导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人。通过教育学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为教育提供更好的指导,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教育学的价值观教育将在未来的教育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