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花园9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花园9篇

花园 1

教学内容:p50-51

教学目的:

1、通过“花园”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提出并解决问题。

教具: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1.引导学生说一说图意。

2.鼓励学生提出各种问题。

3.引导学生独立解答教科书上提出的问题。

4.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说一说各自的想法。

二、练一练。

1.第一题。

l先让学生理解图意。

l学生动手圈一圈、画一画。

2.第二题。

l学生先独立解答。

l小组内相互交流。

三、巩固练习。

1.第一题。

l先让学生自己估一估,再量一量。

l填算式,得出答案。

2.第二题。

l先让学生数一数,再说一说图中的问题。l全班交流。

3.第三题。

l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发表意见。

l全班进行交流。

布置作业:

p51的实践活动。

板书设计:

花园

情景图列算式

课后小结:

花园 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美丽的花园图,请你仔细观察图,讲给大家听.【出示《花园》插图1】

二、玩中学

1、说一说.

(1)请你仔细观察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说给你的同桌听.

(2)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问题.

2、算一算.

(1)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板书,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独立解答问题.

(2)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同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理解图意,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各种问题,从中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

3、教师小结.

观察一幅图时,我们要从多角度去发现问题,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题意,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三、学中做.

1、(1)圈一圈.

☆☆☆☆

○○○○○○○○○○○○○○○○

○的个数是☆的□倍. □○□=□

(2)的个数是的2倍,请你画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个 . □○□=□(个)

让学生先弄清题意,再动手圈一圈、画一画,并正确填写算式,然后互相交流想法.

2、估一估,量一量

红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约□厘米

黑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约□厘米

红绳的长度是黑绳的□. □○□=□

要求学生先估一估,再量一量,然后填一填,找出答案.

3、数一数

学生先数一数,再说一说书中的问题.

组织交流时,注意学生的思路不同,只要正确的,都要加以鼓励.

3、说一说谁的只数是谁的几倍,并列出算式.

可以采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提问题比赛,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设计意图:变换多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体会理解倍数关系的应用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四、做中得.

实践活动: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

花园 3

教学目标:

1、结合全体情境,提出并解决与“倍”有关的数学问题,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问题的活动,进一步体会“倍”与乘、除法运算的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倍”的逆向思考的问题。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今天的天气真不错,老师带大家一块去花园走走,呼吸新鲜的空气好吗?

二、问题探究

1.理解图意(出示挂图)

师: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花园,大家看到了什么?

生汇报

2.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呀,根据收集到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说给你的同桌听。

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问题。

3.解决问题

⑴师:如何解答这些这些问题呢?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独立解答问题。

⑵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同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师:谁来解答第一个问题呢?

师:这二个问题谁来解答?

4、教师小结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不错,观察一幅图时,我们要从多角度去发现问题,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题意,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三、体验感悟

师:刚才在大家的问题提得真好,解答的同学也回答得十分准确。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老师再考考你们。

师:请同学翻开课本第50页,找到试一试。

师:试一试有两道题,我们先来解决第一道题“圈一圈”。谁先

来说说题意。

四、实践应用

完成练一练1,2,3题

1题:让学生自己估计,测量,让后填写

师:老师这儿有两条绳子。一条是红绳,一条是黑绳。请你们先估计它们大约有多长?

师:再量一量实际有多长,然后解答问题,并列出算式。

(学生独立做完,再反馈)

师:除了用除法解决这个问题外,还有其它的办法吗?

(以黑绳的长度为单位,量一量红绳的长,量的次数就是所求的答案。)

2题:先数一数在提问

师:请同学们先数一数,每幅图有几个格子,然后再根据提出的问题填空,我们先来解决第1、2两个问题。

(学生独立做题,然后反馈)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第3个问题。

生读题

师:这道题该怎样解决呢?请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生汇报

师:同才大家讨论得十分激烈,请同学们来说说你们小组有哪些获?

3题:让学生收集正确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

师:在美丽的森林里,有一条弯弯的小河,小河的水可清了,有很多小动物都愿意到这里来玩。请认真观察一下有什么发现?

生汇报

师:这道题的信息很多,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这些清信息清楚一些呢?

师:那么,大家能根据这幅图,提出有关“倍”的问题吗?

师: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请同学们先讨论,等会儿我们奖评出问题提得最好的一组和解答得最准确的一组。

(1)生小组讨论。

(2)反馈。

五、小结

师:这节课,大家都学得不错,谁来说说你在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每课一练页

板书设计

花园

小鸟是蝴蝶的几倍?24÷4=6

密封有多少只? 4×2=8(只)

红花是白花的几倍?8÷2=4

花园 4

教学目标:

1. 认识8生字,会写12字。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词语。

2.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清课文条理.

教学理念:

1、紧扣“没有孩子就没有春天”这一主线,抓住花园情景及人物态度的变化,通过朗读感悟童话表达上的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

2、将学文与学词结合起来,丰富词语积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一、看图猜猜猜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吗?那咱们来玩个跟童话有关的小游戏-------看图片猜猜猜。请你认真看图片,然后猜一猜,这是来自哪篇童话?

(1、白雪公主2、海的女儿3、咕咚来了4、阿笨猫5、舒克和贝塔)

二、揭示课题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

教师板书

引导学生回忆看过的童话故事并猜一猜题目

引导说出课题

童话以其优美的语言,动人的故事情节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也正是因为同学对童话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课的开始以猜童话故事为导入,学生上课的热情被调动起来。

二、

初读感知

一、自由朗读课文,把每个字读正确,每句话读通顺。

教师巡视并指导朱家伟、叶国庆、方正三个朗读有困难的同学。

二、划出课文中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三、指导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归纳为三句话:

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师:从你们找出的句子中,躲藏着一个秘密。什么秘密呢?就是在这些句子中,藏着几个多次出现的关键词,请你马上用敏锐的眼睛

去搜索,看谁能在第一时间告诉我,是哪几个词?(孩子、春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引导学生找到这些句子:

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

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

每组的一号成员组织小组讨论。

每组的三号成员汇报一下你们组的讨论结果。

读一读这三句话评一评

学生读,读得好的同学加一颗★)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

学生再读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行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师生互动、

共同发展。在教学中,我尝试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的结合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三、

品读感悟

师:春天、孩子,孩子、春天,是那么紧紧地联结在一起

1、找出当花园里有了孩子时,是怎样的一派春色的句子。

2、找出当花园里没有孩子时又是怎样的句子。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花园里仍然是冬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瑟瑟发抖)

师:有感情地读读巨人想说的话。

师:从哪看出,没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师:读写鲜花凋谢、树叶飘落、冰雪覆盖三个词语。

你和巨人一起找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

巨人找到春天的心情怎样?带着

这样的感情读读这句话。

神奇的魔术师便变出了什么?

师总结:

孩子具有多么神奇的力量,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花园时而是春天,时而是冬天?巨人他做了些什么?

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巨人?(自私任性冷酷粗暴)是啊,正是巨人的自私、任性、冷酷、粗暴,才一次次地赶走了孩子,也一次次赶走了美丽的春天。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既分工又合作读一读我们刚才找到的精彩的句子。怎样分工?男同学读巨人一次次发火的句子,女同学读孩子带来春天不同变化的句子;怎样合作?请你听清楚老师的提示,你又快又准地接下去读。

师小结:

巨人终于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孩子带来春天里一切的美好。诗人白朗宁曾这样说:“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就变成一座坟墓”。在这里我希望大家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做到: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受到幸福!只要放飞爱的梦想,就会收获心的希望,我们的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四人小组分工合作

1、3号找第一种句子,

2、4号找第二种句子。

组里先交流然后各派代表反馈:

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狂风大作、雪花飞舞、瑟瑟发抖)

每一组2号读,读出感情的加★。

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请三个4号同学写三个词语。

齐读这句话

他抬头望去,一缕阳光从窗外射进来。好几个月没见过这么明媚的阳光了。巨人激动地跑到花园里,他看到花园里草翠花开,有许多孩子在欢快地游戏,他们大概是从围墙的破损处钻进来的。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

生说出春天在阳光明媚、草翠花开中。

每组的一号齐读这句话,其他同学评一评。

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引导说出出绿芽、美丽花朵

3号齐读

自私任性冷酷粗暴

男女生合作读

读使人白郎宁的格言

在引导学生找出主线“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后进入课文

的主导部分,引导学生找出“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以及“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的句子。学生通过对比,反复的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使学生感受到巨人的花园冬天时的寒冷与冷清,巨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孤独,以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孩子加入花园后的春景。

四、

拓展练习

收集并朗读王尔德的其它童话故事,《快乐王子》《少年国王》《星孩》《夜莺与玫瑰》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给别人听。

“读好书”是学习语文的重要任务之一,学生在本课中感受了童话故事的美丽与神奇,那么再去收集并朗读作者的其他作品,会再次激发学生热爱童话,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真善美。

花园 5

〖教学目标〗

1.结合“花园”的情境,提出并解决与“倍”有关的数学问题,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问题的活动,进一步体会“倍”与乘法、除法运算的联系。

〖教材分析〗

这节教材将乘法与除法混编,创设了“花园”情境,其中蕴含着与“倍”有关的数学信息,既可以提出乘法问题,也可以提出除法问题。要求学生自己去发现、选择数学信息,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倍”的意义,以及它与乘法、除法运算的联系。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本校是一所农村省级规范化学校,所在地区经济较发达,学生家长都比较有文化素养,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学生见识广,知识面比较宽,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多。他们从一年级开始使用这套教材,熟悉这套教材的设计思路,学习方法灵活多样,学习兴趣浓厚,能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善于发表自己与他人不同的见解,会自主学习,并能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

〖课堂实录〗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并解决与“倍”有关的问题

歌曲引入。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很喜欢春天,我们跟着小黄鹂一起到春天的花园里看一

看,好吗?(课件出示:花园图)

师:春天真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先观察思考,然后进行交流。

生1:小鸟有24只,蝴蝶有4只,小鸟比蝴蝶多几只?

生2:小鸟有24只,蝴蝶有4只,小鸟和蝴蝶一共有几只?

生3:红花有8朵,白花有2朵,一共有多少朵?

生4:红花有8朵,白花有2朵,白花比红花少几朵?

生5:红花有8朵,白花有2朵,红花的朵数是白花的几倍?

师:同学们,你们能解答这位同学(指生5)提出的问题吗?请你在练习本上

解答出来。

(学生独立解答。)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解答的呢?

生1:我是用图表示的,我用△表示白花,用○表示红花,第一行画了2个△,第2行画了8个○,我圈了圈,就知道8里有4个2,所以8朵红花就是2朵白花的4倍。

生2:我用8÷2=4,红花是白花的4倍。

生3:我和他们的不一样,我列成了8÷4=2,现在我知道我的

错在哪里了。

师:谁还有其他的问题?

生4:蝴蝶有4只,蜜蜂的只数是蝴蝶的2倍,蜜蜂有几只?

(学生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生5:小鸟有24只,蝴蝶有4只,小鸟的只数是蝴蝶的几倍?

(学生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生6:小鸟有24只,蜜蜂有8只,小鸟的只数是蜜蜂的几倍?

(学生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真多!现在我们请同桌互相检查,看有没有不同的解法。

生1:我们俩的不一样,算蜜蜂有多少只,我是用图来表示的,我用△表示蝴蝶,第一行画4个△,用□表示蜜蜂,第二行先画4个□,再画4个□,我就知道蜜蜂有8只啦。

生2:我是列算式,4×2=8(只)。

生3:我的同桌,漏写了单位“只”。

生4:我的算式后面多写了单位“倍”。现在我知道了“倍”不是单位。

师:同学们检查得可真仔细,希望出错的同学在今后的学习中,要认真细心,不要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花园》精品教案

《花园》精品教案 一课时 教学内容 花园。(教材第73、74页)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以及它与乘除法意义的联系。 2.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倍”的含义。 难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花园里美丽的花儿开了,蜜蜂、蝴蝶都飞来了,花园里热闹起来了! 课件出示:教材第73页情境图。 师:说说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我知道有4只蝴蝶,还有12只蜻蜓。 生2:我知道有 9只小鸟。 生3:我知道蜜蜂的只数是小鸟的3倍。 师:同学们收集数学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了,值得表扬! 【设计意图:通过“花园”这一情境,引导学生从中收集数学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教学做准备。】 自主探究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如果学生不能提出“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几倍?”,教师就作为参与者提出来;如果学生能自己提出来就进行下面的环节。 师: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一画,再列式解答。 学生尝试自己解答后,交流汇报。 生1:我画了4个三角形表示蝴蝶的只数,又画了12个圆圈表示蜻蜓的只数,然后把蜻蜓4只一组、4只一组地圈起来,就很容易看出,12里面有3个4,所以12÷4=3。 生2:我画了别的不同图形分别表示这两种小动物的只数,结果也是12÷4=3。 师:对,我们可以画自己喜欢的图形来表示两种量,但结果都可以看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计算这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师:同学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有多少只蜜蜂? 师:谁愿意把自己思考的过程给大家说一说? 生1:蜜蜂的只数是小鸟的3倍,也就是说蜜蜂的只数有3个小鸟的只数那么多,可以写成9+9+9=27(只),也可以用乘法计算9×3=27(只)。 生2:我们还可以画图表示,因为小鸟有9只,蜜蜂的只数是小鸟的3倍,就是3个9,所以就可以写成9×3=27(只)。 师: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解决问题,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试着解决下面的问题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73页最下面的问题。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画法,举例说明;教师巡视了解不同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只要说的合理就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创设了“花园”情境,其中蕴含着与“倍”有关的数学信息,既可以提出乘法问题,也可以提出除法问题。要求学生自己去发现、选择数学信息,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以及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倍”的意义,以及它与乘法、除法运算的关系。】 总结提升 师:今天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板书设计 花园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花园》教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二年级上册《花园》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美丽的花园图,请你仔细观察图,讲给大家听.【出示《花园》插图1】 二、玩中学 1、说一说. (1)请你仔细观察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说给你的同桌听.

(2)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问题. 2、算一算. (1)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板书,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独立解答问题. (2)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同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理解图意,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各种问题,从中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 3、教师小结. 观察一幅图时,我们要从多角度去发现问题,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题意,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三、学中做. 1、(1)圈一圈. ☆☆☆☆ ○○○○○○○○○○○○○○○○ ○的个数是☆的□倍.□○□=□ (2)的个数是的2倍,请你画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9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9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9篇) 从事教育的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以下是小编准备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欢迎借鉴参考。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新课教授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第11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子。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2.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3.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4.完成练习二第3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再列竖式计算。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5、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P14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 2、完成P14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订正,指两道题说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板书设计 略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能力目标: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二年级数学花园教案

二年级数学花园教案 教案标题:二年级数学花园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参观花园,学生将能够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如形状、大小、数量和模式。 2. 学生将能够在实际场景中进行数学推理和问题解决。 3. 学生将能够与同伴合作,分享观察和发现,并进行数学讨论。 教学资源: 1. 数学花园:一个有各种形状和大小的花朵、树木等的模型花园。 2. 数学花园工作表:包含观察和问题解答的工作表。 教学步骤: 1. 引入活动(5分钟): - 向学生介绍数学花园的概念,并解释他们将如何通过参观花园来学习数学。 - 引导学生提出他们对花园中可能出现的数学问题的猜测。 2. 参观花园(15分钟): - 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带领他们参观数学花园。 - 鼓励学生观察花园中的形状、大小和数量,并与同伴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3. 数学讨论(10分钟): - 引导学生回到教室,并组织一个小组讨论。 -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花园中观察到的数学概念,如不同形状的花朵、树木的高度等。 -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花园中有多少个红色的花朵?”或“哪种花朵最高?”

4. 问题解答(15分钟): - 分发数学花园工作表给学生,并解释他们将在工作表上回答一些问题。 - 学生可以根据他们在花园中的观察和讨论来解答这些问题。 -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并互相帮助解答问题。 5. 总结(5分钟): -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问题解答过程中的发现和答案。 - 总结本课学习的数学概念和技能,并强调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扩展: 1. 学生可以在家庭或社区中寻找实际的花园,并应用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概念进行观察和问题解决。 2. 可以组织学生设计和创建自己的小型数学花园,以进一步巩固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评估方法: 1. 观察学生在参观花园和数学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2. 检查学生在数学花园工作表上的问题解答和解释。 教学建议: 1. 在引入活动中,可以使用图片或视频来展示实际花园的样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在参观花园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 在数学讨论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性问题,以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数学概念。 4. 在问题解答阶段,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挑战性的问题,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7花园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第10课时花园 教学内容:教材第73~7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数量关系,使学生掌握与“倍”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能正确解决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画一画、算一算、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分析数量关系,进一步体会“倍”与乘、除法运算的联系。 3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数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看图收集信息,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三角形和圆形纸片。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2梳理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梳理有关“倍”的问题。 问题一:蜻蜓有12只,蝴蝶有4只,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几倍? 问题二:小鸟有9只,蜜蜂的只数是小鸟的3倍,有多少只蜜蜂? 3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解答上述问题,小组内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集体交流时,展示学生的作业,并让学生根据展示进行交流。 问题一: 生1:用△代表蝴蝶,用○代表蜻蜓。 蝴蝶△△△△ 蜻蜓○○○○○○○○○○○○ 把4只蝴蝶看成1份,12只蜻蜓就有这样的3份,12里面有3个4。 所以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3倍。 生2:用√代表蝴蝶,×代表蜻蜓。 蝴蝶√√√√ 蜻蜓×××××××××××× 12里面有3个4,所以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3倍。 生3:用除法算式:12÷4=3,所以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3倍。 问题二: 生1:小鸟: 蜜蜂: 把9只小鸟看作1份,蜜蜂是小鸟的3倍,就是9的3倍,也就是3个9,所以用乘法计算:3×9=27(只) 生2:小鸟: 蜜蜂: 蜜蜂的只数是小鸟的3倍,就是9的3倍,所以用乘法计算:3×9=27(只)独立摆一摆,画一画。 学生练习。 独立思考并解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花园》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花园》教案花园》教案 第一课时 研究目标: 1.能够结合具体情境,提出并解决与“倍数”有关的数学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借助几何直观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思路的重要性。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研究数学的兴趣。 研究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运用“倍数”的知识和乘除法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2.难点是正确计算和解决有关“倍数”的各个量,理解“倍数”与“份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通过播放“春天在哪里”片段的歌曲引入。老师知道同学们很喜欢春天,我们跟着“小XXX”一起到春天的花园里看一看,好吗?展示主情境图。 二、自主探索,获得新知 春天真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的数学信息,小组互相说一说,并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1.画一画,算一算,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几倍?让学生用 自己喜欢的符号表示这些小动物并画出来。

1)此环节可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展示。(2)展示教科书上的图,引导学生看图,并列出除法算式“12÷4=3”。 注意:引导学生在画时要有简化思想,每一份之间要预留间隔。不提倡画实物和简笔画,用一些符号即可。 2.有多少只蜜蜂?画一画,算一算。 1)引导学生根据“蜜蜂的只数是小鸟的3倍”尝试画出示意图。最常见的三种画法。 ①画出具体数量,这个也行,但告诉学生,如果数量很多,时间允许吗?进行简化处理的引导。 ②较概括的画法,用一个符号表示“9只小鸟”,另外三个符号表示“3个9只小鸟”,即27只蜜蜂。 ③更简化意识的符号表示,数线图等类似思路。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7.7《花园》教案

7.花园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并解决与“倍”有关的数学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借助几何直观分析数量关系并寻找解题思路的重要性,进一步体会“倍”与乘、除法运算的联系。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解决与“倍”有关的问题。 难点:借助直观图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设计说明 本课时主要解决与“倍”有关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学设计重点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1.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首先,将美丽的花园的情境呈现出来,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好奇心,然后,自觉获取图上信息,调动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整理信息的热情,最后,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安排,使每一个活动都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2.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细致地分析比较两个物体数量的大小或倍数关系,再运用这些关系确定计算方法,最终达到准确地解决问题的目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小圆片、小木棒、尺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你们猜老师最喜欢哪个季节?老师啊,最喜欢夏天。因为:夏天繁花似锦,夏天的花园尤为漂亮。接下来呢,我们就一起到花园里走一走,看一看。在美丽的花园里进行数学知识“倍”的练习。(出示花园的情境图,板书:花园) 二、问题探究 (一)读图交流。 1.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花园,小朋友们,在花园里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回答预设:蜻蜓、蝴蝶、蜜蜂、小鸟、花朵。 2.你们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信息预设:蝴蝶有4只; 蜻蜓有12只; 小鸟有9只; 蜜蜂的只数是小鸟的3倍。 3.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提问预设:问题1: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几倍? 问题2:蜜蜂有几只?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目的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然后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解决第一个问题。 1.找生完整地叙述题意。 叙述预设:蝴蝶有4只,蜻蜓有12只,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几倍? 2.你们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3.学生试做。 4.学生汇报: 汇报预设生1:用画一画的方法。 我在表格中的第一行用△表示蝴蝶,第二行用○表示蜻蜓,第一行画了4个△,第二行画了12个○,通过比较发现,12里有3个4,所以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3倍。 生2:直接列式。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直接用除法计算。12÷4=3。 5.通过比较,哪种方法更为简便? 小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板书) (三)解决第二个问题。 1.找生完整地叙述题意。 叙述预设:小鸟有9只,蜜蜂的只数是小鸟的3倍,蜜蜂有几只? 2.解题方法。 师:解决这样的问题方法有哪些呢?

二年级数学《花园里的几何》自然形态与数学教案

二年级数学《花园里的几何》自然形态与数 学教案 一、引言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而几何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本教案旨在通过花园景观的观察,让学生们认识几何图形在自然中的 存在,并能运用几何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通过实际观察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 - 了解自然界中常见的几何形状,如圆形、三角形、矩形等; - 能够观察和辨认自然景物中的几何形状; - 能够应用几何知识对花园中的自然景物进行分类和整理;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 - PPT演示或实物图片:展示花园中的几何形状的自然景物; - 花园素材:玩具花朵、树叶、草坪、小石子等; - 几何图形贴纸:圆形、三角形、矩形等几何图形的贴纸。 四、教学步骤 Step 1:引入(约10分钟)

1. 教师利用PPT或实物图片展示花园中的几何形状的自然景物,如圆形的花朵、矩形的草坪等。带领学生们进行观察和讨论。 2. 引导学生们思考,自然界中是否存在其他几何形状的景物。 Step 2:观察与辨认(约15分钟) 1. 将花园素材放在讲台上,让学生们自由观察。 2. 让学生们分组,共同寻找并辨认素材中的几何形状,如花朵的圆形、树叶的三角形等。 Step 3:分类和整理(约20分钟) 1. 回到教室,教师向学生们展示几何图形贴纸,如圆形、三角形、矩形等。 2. 学生们将观察到的不同几何形状的花园素材分别贴到相应的几何图形贴纸上,并进行分类和整理。 Step 4:讨论和分享(约15分钟) 1. 让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整理的花园素材,并解释为什么将其归类到相应的几何图形上。 2. 引导学生们讨论自然界中几何形状的存在意义,并分享自己对几何形状的感悟。 Step 5:拓展与运用(约20分钟)

2023年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花园》优秀说课稿范文

2023年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花园》 优秀说课稿范文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花园》优秀说课稿篇1 教材分析: 《花园》一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七 课的内容。是学生在相识平均分与除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倍是一个生活中常用的概念,教材没有给它下定义,而是结 合花园的详细情境,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圈一圈、填一填等 实践操作活动,体会倍的意义。对倍的意义的理解,教材要 求学生既学会画图表征,而且能用算式求解,有意识地渗透 形数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目标: 1、结合详细情境体会倍的意义。 2、会用图示或除法求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3、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圈一圈、填一填等数学活动发 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结合详细情境体会倍的意义。 教学教法: 新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依据这个教学理念,这节课我采纳了情境教学法和动手操作法。由学生熟识

的、感爱好的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在详细情境中体会倍的意义。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时时到处有数学,以激起学生剧烈的探讨爱好,从而主动探究。让学生通过操作、视察、思索、沟通等学习活动,感受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并初步学会运用倍的含义解决生活中简洁的倍数问题。把学习主权交给学生,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沟通、学问才智共享的园地。 教学学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自主合作、发觉以及探究学习机制,实现学习方法的多样化,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学问与技能、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依据这一要求,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生生互动作为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摆学具、独立思索、探讨沟通,经验学问的产生、形成过程,学生在轻松开心的数学活动中,获得数学学问。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爱好与热忱,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创设情景 (放音乐)一阵雷雨过后,天气晴朗了,森林里很多小动物都兴奋出来玩耍!它们是谁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花园》教学设计教学建议

花园(解决与“倍”有关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并解决与“倍”有关的数学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借助几何直观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思路的重要性。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编写说明 教科书通过“花园”这一情境,提供了大量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情境中蕴含着与“倍”有关的数学信息,既可以提出乘法问题,也可以提出除法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以及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几何直观对于解决问题的意义与价值。帮助学生解决画图表示倍数关系时可能遇到的困难,是本节课的重点。 ·画一画,算一算,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几倍? 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找到题目中有关的数学信息,画图表示数量之间的联系;选择适当的运算形式,列出算式;得出算式的结果;再回到问题的具体情境中,解释所得结果的实际意义,填写问题的答案。 ·有多少只蜜蜂?画一画,算一算。 在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画图表示倍数关系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即两个数量都比较大时,可以用一个图形(圆、三角形或长方形)表示其中较小的那个数量,使得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的直观图得到简化。

·什么是“2倍”?画一画,并举例说一说。 通过几何直观正确理解“倍”的数量关系,对于学生正确解题非常关键。 教科书给出了淘气和笑笑的两种解释。这两种解释都明确地表示“倍”是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淘气的例子是8个圆的数量是4个三角形数量的2倍,笑笑的例子是她收集的画片数是淘气收集的2倍。笑笑的例子与淘气的例子有一个重要区别:笑笑与淘气分别收集了多少画片都是未知数,但这两个未知数的倍数关系却是已知的。 教学建议 首先,教师出示教科书中的情境图,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画面内容,再让学生说一说,图中都有哪些小动物?通过4只小动物所说的话,你又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画一画,算一算,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几倍? 教学时,可以参考以下教学环节。 (1)这个环节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 教科书中给出的两幅作品,是本册主编在学校调研时学生画的。左图学生用1个“√”表示1只蝴蝶,用1个“×”表示1只蜻蜓;右图学生用1个“△”表示1只蝴蝶,用1个“○”表示1只蜻蜓。 学生可能还有其他画法,只要能够讲出道理,符合题意,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在展示和评价学生作品时,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能否像教科书中的学生作品那样,一份一份地画,每一份之间能够留出适当的间隔。 最后引导学生看图,很容易发现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3倍。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花园》教学设计(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精品、好用、完美)

《花园》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73—74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提出并解决与“倍”有关的数学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借助几何直观分析数量关系,体会 “倍”与乘法、除法运算的联系。 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能运用“倍”与乘除法解决问题, 2.帮助学生解决画图表示倍数关系额困难。 教具准备: 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问题产生 1.拍手游戏 师:拍手;生:拍教师的两倍。为什么这样拍? 2.看了同学们对倍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大 家到花园中继续探究有关“倍”的奥秘。(板书:花园) 3.关于“倍”,你有什么想继续探究的? 二、问题探究、呈现思维 1.(课件出示图片)看,多美的花园呀!小动物们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玩耍,蝴蝶、蜻蜓、蜜蜂和小鸟都来了,此时它们聊得正欢呢。

它们在聊些什么呢?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与“倍”有关的问题。) 3.我们先来解决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几倍? (1)要解决这个问题,需知道哪些信息?全班齐读完整的题目:蝴蝶有4只,蜻蜓有12只,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几倍? (2)求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几倍,就是求?(蜻蜓的只数里面包含了几个蝴蝶的只数),把谁的只数看做1份?(蝴蝶)(3)画一画:请在学习单上用你喜欢的图形画出来,并算一算。 (4)指生上台展示作品。(生:同学们请听我说......) (5)列出算式。为什么没有单位? 4.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解决“有多少只蜜蜂?” (1)求有多少只蜜蜂,需要知道什么条件?齐读完整的题目:小鸟有9只,蜜蜂的只数是小鸟的3倍,有多少只蜜蜂? (2)3倍是什么意思? (3)你们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吗?并和同桌说一说。指生上台展示作品。(生:谁能看懂我的画法?) (4)列出算式。为什么用乘法解决? (5)那4倍呢?5倍? 5.刚刚我们解决了和什么有关的问题?那谁能说说什么是“2倍”? (1)淘气是这样画的,你看懂了什么?笑笑的呢?

北师大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课时 花园教案与反思

花园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 教学内容 教材第73-74页。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提出并解决与“倍”有关的数学问题,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问题的活动,进一步体会“倍”与乘、除法运算的联系。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看图收集信息、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今天的天气真好,同学们我们一起去花园走走,呼吸呼吸新鲜的空气呢?好,我们一起到花园里看一看。(课件出示:花园图) (二)、问题探究 1、观察图,从图中获得数学信息。 师:花园真美,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指名说。 2、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师:小朋友们你能根据看到的这些情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1)、蝴蝶有4只,小鸟有9只,蝴蝶比小鸟少几只? (2)、小鸟有9只,蝴蝶有4只,蝴蝶和小鸟一共有几只? (3)、蜻蜓有12只,小鸟有9只,蜻蜓和小鸟一共有多少只? (4)、蝴蝶有4只,蜻蜓有12只,蝴蝶比蜻蜓少多少只?

(5)、蝴蝶有4只,蜻蜓有12只,蝴蝶和蜻蜓一共有多少只? (6)、蜻蜓有12只,小鸟有9只,蜻蜓比小鸟多几只? (7)、蝴蝶有4只,蜻蜓有12只,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几倍? (8)、小鸟有9只,蜜蜂的只数是小鸟的3倍,蜜蜂有几只呢? 3、解决问题。 (三)、实践应用 完成练一练1,2,3题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通过细心观察花园中的景象,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并正确的解决了问题,你们真是太棒了。接下来我们来一试身手。先来看第一题圈一圈。 1题: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圈一圈,完成练习。 2题:画一画,算一算。学生先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 3题:先让学生估一估,再量一量,算一算。 (四)、全课总结 师:小朋友们,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提出并解决与“倍”有关的数学问题,你们表现的真不错,希望小朋友们在生活中多观察,多发现,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最后老师在给小朋友们布置一个课外作业,请你们找一找在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 板书设计 花园 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几倍?12÷4=3 有多少只蜜蜂?3×9=27(只) 【素材积累】 宋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宋庆龄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二年级数学活动教案(11篇)

二年级数学活动教案(11篇) 二年级数学活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乘法口诀训练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心算素养。 2.学生可以通过表中乘除法的演示活动,进一步体验成功的喜悦。 3、通过多方法对全班人数的计算和问答活动,进一步理解学习数学的意义,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理念。 重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表中乘除法的准确性。 难点 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把乘法口诀学完了,今天就让我们来比比,赛赛,进行一次乘法口诀大比拼,(板书课题)同学们有信心吗? 二、小组比拼 (一)介绍比赛总规则

师:同学们,我们要通过今天的比赛,选出表现最棒的明星组和速算小能手,下面先请一位同学阅读一下今天的比赛总要求。 (课件出示:比赛总要求……) (二)赛前小热身 1.老师:你还记得我们的乘法口诀吗?先找一群同学给你演示一下。(学生演示) 2.老师:好,我们开始2分钟热身时间。学生练习拍手歌。 (三)比赛活动 第一轮:我会读算式说得数 1、(课件出示:比赛小规则:请读算式、说得数,并直接说出对应的乘法口诀,小组内以开小火车的形式进行答题,每答对一题得1分,答错不得分。)教师指名学生阅读本轮小规则。 2、教师示意活动开始,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进行答题比赛。 3.老师记录每一轮的分数,并进行汇总。 第二轮:按照乘法口诀说乘法算式 1、(课件出示:“比赛小规则:请根据乘法口诀说出对应的乘法算式,小组内以开小火车的形式进行答题,每答对一题得1分,答错不得分。”) 2.老师点名学生读这一轮小规则。

3、教师示意活动开始,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进行答题比赛。 4.老师记录每一轮的分数,并进行汇总。 第三轮:按照乘法口诀说除法算式 1、(课件出示:比赛小规则:请根据乘法口诀说出对应的除法算式,小组内以开小火车的形式进行答题,每答对一题得1分,答错不得分) 2.老师点名学生读这一轮小规则。 3、教师示意活动开始,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进行答题比赛。 4.老师记录每一轮的分数,并进行汇总。 第四轮:拍倍数游戏 1、(课件出示:“游戏玩法:游戏时,从本组第一位同学依次报数,遇到指定数的倍数时拍手而过(或口头报“过”)。游戏比赛规则:由本组内任意一个学生抽签,抽到几就拍几的倍数,小组内用开小火车的形式进行拍倍数游戏,报的数最多的组得10分,其他组依次递减”。) 2、小组代表抽签,小组内进行拍倍数练习。(作为机动时间) 3、拍倍数游戏比赛正式开始…… 4.老师记录每一轮的分数,并进行汇总。 第五轮:我会解决问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花园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花园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花园教案1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的意义。 2、能初步掌握有关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分析: 重点:如何更准确地把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 难点:将一个加减混合运算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向: 本节是在对前面所学的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及减法运算法则的综合运用,所以必须对有关法则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能在运算中加以灵活运用。 二、新课: 1、知识基础: 其一: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其二: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其三:“+”、“—”在不同情形的意义(运算符号及性质符号) 2、知识形成: (引例)计算:

根据减法法则,按照运算顺序,有: 原式 在一个加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即有:这个式子仍看作和式,有两种读法, 按性质符号:读作“负8、正10、负6、负4的和” 按运算意义:读作“负8加上10减去6减去4” 例:把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两种读法)。 例:按运算顺序直接计算: 三、巩固训练: P46:1、2 四、知识小结: 本节课所涉及到的新知识点比较少,但在其中就特别注意的是,如何保证学生在省略特号时,能尽量减少错误的出现,并能对省略加号的算式的准确读法。 五、家庭作业: P47:1、23 六、每日预题: 如何结合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对有关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进行简化运算? 二年级上册数学花园教案2

教材分析: 上、下、前、后是学生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起始阶段。教材首先呈现了一幅江上大桥图,图中有丰富的关于“上、下”“前、后”的素材。在对这幅情景图的观察和表述中,学生可以根据轮船、火车、汽车三者的位置关系,认识上、下方位,根据轿车、卡车、大客车三者的位置关系,认识前、后方位。 情境图下的文字分别示范了如何表达物体的上下或前后位置关系,左边的第三句话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还让学生“再看图说一说”,给学生的表述和交流留出了空间,加深学生对空间方位的理解。 “做一做”让学生把课桌上的文具按要求的上下位置关系摆放,加深对上下位置关系的认识。同时整理好桌面,使之整洁有序,也能使学生感受确定的位置关系能够带来“秩序”。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对上、下、前、后等方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这些经验往往与自己的身体部位相联系:上边是头,下边是脚,前面是脸,后面是背。在教学中,应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独立辨别,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理解和掌握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对关系,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观察判断法,交流互动法; 学法:活动体验法,尝试判断法,沟通补充法。 教学目标:

二年级数学花园教案

二年级数学花园教案 二年级数学花园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读懂统计图表,并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自主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并让学生不断地收获成功的喜悦。 2、让学生体会统计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渗透健康教育,让孩子从小养成合理睡眠的好习惯。 3、通过小调查活动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读懂统计图 教学难点: 在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奥运会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少儿频道要举行一次儿童体育比赛,可是应该赛什么呢?这可把董浩叔叔难住了!我们一起帮帮他好吗? (2)出示二(2)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统计图、学生观察。

二、探索新知 1、导入:出示统计图,你们认识它吗? 这个统计图会说话,它能告诉我们许多数学信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统计图表。(板书课题) 2、读二(2)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统计图。 ①请看大屏幕,从图上你能知道或调查的是什么内容吗?你从哪知道的? ②最喜欢是什么意思? 调查项目每人只能选一个最喜欢的 ③仔细观察,这幅统计图还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同桌说一说。 ④学生汇报。 ⑴ 踢毽子、踢球、游泳、跳绳,这些词表示体育项目的名称。 ⑵ 0、1、2……16,这些数表示具体“人数”,人是单位名称。 ⑶ 每行都有16个格子,1格代表1个人,1格代表一个单位。 ⑷ 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最喜欢某种体育项目的人数是多少?(汇报)…… ⑤教师小结。 3、预测 董浩叔叔看到这个统计图,你猜他会决定举行什么比赛?为什么? 4、体会统计图的优点。 5、读二(1)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①比较两幅统计图

二年级数学上册《花园》教学设计-最新经典教案,通用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花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并解决与“倍”有关的数学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借助几何直观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思路的重要性。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解决画图表示倍数关系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教学难点: 倍数关系的理解。 教具准备: PPT课件 学具准备: A4纸、黑色水笔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1、我们来看这幅花园图,请你用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2、谁再说说图中有哪些小动物? 3、通过4只小动物所说的话,你又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 1、根据蝴蝶和蜻蜓的只数,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你能画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吗?(找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 关注:无名头,看不出份数。 有名头,一份一份的画,每份间有间隔 (生1、2无名头和看不出份数,生3、4有名头和份数、间隔)

作品对比:引导学生发现生3、4的作品很容易发现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3倍。 表达方式:我用1个什么表示1只蝴蝶,有4只蝴蝶所以我画了4个什么 教师评价:表达简洁、准确、完整。画图清晰。 3、怎样列式呢? 探究二、 1、根据鸟和蜜蜂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蜜蜂的只数与鸟的只数有什么关系呢? 3、请你画图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 代表作品: 生1:反映出具体数量,第一行9只鸟,第二行27只蜜蜂。 生2:比较概括的画法,一个圈表示9只鸟,3个圈表示3个9只,即27只蜜蜂。生3:有简化意识,一段纸条表示小鸟只数,3个这么长的表示蜜蜂只数。 小结:这些图都表示的是鸟有9只,蜜蜂是鸟的3倍,也就是3个9相加。 无生3作品: 1、我们来看笑笑画的图,你看懂了吗? 生:用一段直条表示小鸟的只数,用3个这么长的直条表示蜜蜂的只数。 2、你们觉得这种画法怎么样?简单、清晰 3、你能照样子重新画一画吗? 4、如果蜜蜂的只数是小鸟的4倍该怎样画?在刚才那幅图上做下修改。4个9 5、5倍呢?5个9 6、怎样列式?9×3=27(只)或3×9=27(只)。 探究三: 1、什么是“2倍”呢? (1)我们来看一看淘气画的图,谁来说一说他是怎样表示的? 生:4个看成1份,8个是这样的2份,所以是的2倍 追问: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9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9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 教学内容: 倍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2、利用“倍”的概念,能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问题,感受“倍”在生活中的存在、含义与作用。 3、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 建立求倍数的计算思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叶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展示多媒体图片:学校里两个队正在进行拔河比赛,男生队有3名队员,女生队有6名队员,请孩子们猜一猜是哪个队将取得胜利,并说出理由。 引导孩子说出:女生会赢,因为6个女生比3个男生多3个人,或者是男生比女生少3个人,或者男、女生的人数不一样,这场比赛不公平等说法。 教师:要想知道结果,咱们先把他们的人数用小棒摆一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动手操作。 教师示范摆,先摆第一行的3根,再摆第二行,摆第二行时要3根3根地摆,一共摆6根小棒,学生再摆。 同桌检查,你是老师这样摆的吗? 教师:请孩子们仔细观察,我们把第一排的3根小棒看成一份,那么第二排的小棒里有几个这样的3根呢?把你们的小棒移动一下让我们能很清楚地看出第二排里有2个3根吗?请一个孩子上讲台移一移。 教师:把每3根小棒放在一起,我们这样摆就能很清楚的看出第二排的小棒有2个3根。那么第一排有3根小棒,第二排有6根小棒。6里面有几个3呢?6里面有2个3。(板书)。 6里面有2个3,我们也可以说6是3的2倍(板书)。我们一起来说说这句话。(学生边说老师边指黑板)。再请两个同学起来说一说。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2)教师揭示倍的含义。 指着学生摆的两行小棒小结:第一行摆了3根小棒为一份,第二行摆了2个3根是2份,我们就说,6里面有2个3,6是3的2倍。 (3)教师在第二行添上3根小棒,问:第二行里有几个3根?第二行的小棒数是第一行的几倍呢? 让同桌学生两个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说。再添上3根呢?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 教学内容: 花园 教学目标: 1、结合全体情境,提出并解决与倍有关的数学问题,培育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2、通过解决问题的活动,进一步体会倍与乘、除法运算的联系。 教学重点: 结合详细情境体会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 倍的逆向思索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今日的天气真不错,教师带大家一块去花园走走,呼吸新奇的空气好吗?这几每天气真好,空气清爽,我们一起到漂亮的花园去看看吧! 二、问题探究 1、理解图意(出示挂图课件) 师: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花园,大家看到了什么?你发觉了什么数学

信息? 生汇报 2、提出问题 3、师:同学们观看得真认真呀,依据收集到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说给你的同桌听。 指名汇报,教师依据学生的汇报板书问题。 4、解决问题 ⑴师:如何解答这些这些问题呢?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独立解答问题。你们先画一画再算一算 ⑵组织学生沟通汇报,同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师:谁来解答第一个问题呢? 师:这二个问题谁来解答? 4、教师小结 师:同学们答复得真不错,观看一幅图时,我们要从多角度去发觉问题,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题意,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三、体验感悟 师:刚刚在大家的问题提得真好,解答的同学也答复得非常精确。教师真为你们快乐。现在教师再考考你们。 师:请同学翻开课本第73页。 师:一起解决。谁先来说说题意。

四、实践应用 完成练一练1,2,3,4题 第1、2题:画一画,算一算。 完成在书上,集体订正。 第3题:让学生收集正确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 生汇报 师:同才大家争论得非常剧烈,请同学们来说说你们小组有哪些获? 第4题:让学生自己估量,测量,让后填写 师:教师这儿有两条绳子。一条是红绳,一条是黑绳。请你们先估量它们大约有多长? 师:再量一量实际有多长,然后解答问题,并列出算式。 (学生独立做完,再反应) 师:除了用除法解决这个问题外,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以黑绳的长度为单位,量一量红绳的长,量的次数就是所求的答案。)生读题 五、小结 师:这节课,大家都学得不错,谁来说说你在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结合详细情境体会混合运算的意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