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学答案

信息管理学答案
信息管理学答案

数据与信息的关系,并举例加以说明。

答:一般来说,原始数据在没有经过分析加工以前,其意义不容易看出与认识。为了得到有意义的、有用的信息,必须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就像低下的矿产资源需要开发一样,数据资源也需要开发才能知道它的正真价值。数据和信息的关系,可形象地解释为原料和成品的关系,数据是原料,信息是制成品。必须指出的是,数据与信息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些不很严格的场合或不易区分的情况下,人们将它们当作同义词,笼统的使用。因为原始数据可能会经过若干个加工处理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前一个处理输出的信息,又会成为后一个处理的输入数据。总之,信息处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产生对用户更加有用的新的信息。

2.论述信息在管理和决策中的作用。

答:信息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资源,在管理、决策和控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谓管理,就是在认识客观对象的基础上,合理地组织、使用已有的资源以实现某种目标的活动。一般认为,管理活动的主要职能是计划、组织、沟通、指挥、协调和控制,而这些管理职能的实现都以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和再生为基础。不难想象,离开了信息,制定计划就失去了应有的依据,组织管理就会变得混乱无序,沟通交流将成为无稽之谈,调度指挥只能是瞎说一气,协调不知该从何做起,控制会缺乏必要的前提。总之,离开了信息,任何管理活动都无法正常进行。

信息在管理中的作用之所以这么重要,不仅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而且还因为其它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管理都需要借助信息才能实现。从这种意义上说,管理的核心就是信息,管理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过程,不同的管理职能实际上是按照某种主观信息对客观信息运动所进行的一种划分。因此,信息不仅是管理的基础,同时又是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

所谓决策就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确定实现某一任务或目标的最佳方案的一系列活动,是人们按自己的主观愿望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制定实践的行动策略的过程,它是人们从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的中介环节。决策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信息过程,是人们将拥有的客观信息经过创新思维转化为再生信息的过程。决策离不开信息,信息是决策的依据。信息是控制的灵魂。控制原本是工程技术对象系统中的一个概念,意为对对象系统的运作过程施以适当的监测调控措施,使其能排除环境的干扰,按要求的方式运作并达到设定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反馈信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今,控制这个概念连同它所体现的思想已经步入社会学和管理学领域,有了更大的用场。

控制在管理领域里的作用是,在确定管理目标,制定决策方案之后,控制则成为平衡目标与现状的砝码,成为走向预定目标的导航器。在执行预订方案的过程中,由于受内外多种因素的作用与影响,常常会出现偏离预定目标的现象。此时,需要依靠反馈信息确定偏离目标的程度,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纠正这种偏差。

3.论述信息资源的概念体系。

答:信息资源是信息与资源两个概念整合衍生出来的新概念。信息是普通存在的,但信息并非全都是资源,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才能称之为信息资源。作为资源的信息,也就是所谓“有用的信息”或“可以利用的信息”。换言之,信息资源也就是可以利用的信息的集合。信息资源作为用户可以控制和可以利用的信息集合,它既不同于传统的信息概念,也不同于

一般的物质资源概念。

4.论述信息资源的三要素。

答:信息生产者、信息、信息技术是信息资源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有人称其为信息资源的三要素。

(1)信息生产者。

指对他人生产信息的工作。根据信息生产的程序和加工深度分为一次信息生产者、二次信息生产者和三次信息生产者。信息生产者是信息资源的关键,因为信息是人创造的,信息技术是人发明和使用的。

(2)信息。

在信息资源三要素中,人们只有通过开发利用信息,才能表明信息的价值。培养和提高信息生产者的能力和水平是为了让其生产更多、更有用的信息,发明和应用信息技术也是为了时信息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信息是信息资源的核心。

(3)信息技术。

是信息搜集、加工、存储和传递技术的集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开发和利用信息的效率和效益,能更有效地实现和创造信息的价值。信息技术使信息生产者和信息的作用和价值得到延伸。

第三章1、论述信息资源管理的思想。

答:概括起来,IRM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a)信息资源是一种战略性资源。正由于IRM的兴起,才使信息资源在组织中的战略地位得以确立,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源的重要作用,实现信息资源的价值。

(b)必须将技术、经济、人文手段相结合,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整体管理。IRM使信息管理摆脱了单纯依靠技术因素的观点,以一种全新的、综合的、系统的管理思想为指导,逐步成为管理科学中独立的领域。

(c)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模式。IRM作为一种新的思想是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先进性。更重要的是,IRM提供了一种新的、更具实用性的信息管理模式。

2、论述信息资源管理的手段。

答:信息资源管理的手段多种多样,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从其性质来划分,信息资源管理的手段主要有技术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四大类。

(1)信息资源管理的技术手段是指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信息加工方法。现代信息资源管理实质上是通过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来实现的,作为基本技术手段的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是现代信息资源管理特别关注的重要领域。(2)信息资源管理的经济手段是指运用各种经济杠杆的利益诱导作用,促使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机构从经济利益上关心自己活动的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资源管理的经济手段主要是运用一系列经济杠杆来诱导、调节和控制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

(3)信息资源管理的法律手段是指用以协调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各种有关的法律规范

的总称。在现实生活中,信息资源管理的法律规范的具体运用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来实现的。它具有普遍的约束性、严格的强制性、相对的稳定性和明确的规定性等特点。(4)信息资源管理的行政手段是指凭借一定的权威,采取命令、指示等形式来直接控制和管理信息资源及其相关活动。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行政管理不仅十分重要,而且有时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但应注意,任意夸大行政手段的职能是不对的。

上述四种管理手段各有特点,各有不同的应用范围。我国现阶段信息资源管理的正确方法应当是:继续发展和完善技术手段,强化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并强调各种手段的协调与配合。

3、论述信息资源管理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答:信息社会的来临、信息经济的崛起、信息技术的发展,孕育了IRM。而组织机构信息管理的需求是IRM得以形成的直接原因。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化的进程,人们的注意力不再只是信息技术的应用,而是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以求组织目标的实现,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正在从技术管理过程向资源管理过程转变,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在组织内部特别是企业内部的主导作用得以确立,信息资源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主要支柱。而且,由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而形成的面向组织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整个人弃我取资源管理领域的主力军。总之,从某种意义上说,IRM是MIS的一种延伸和发展。

4、论述信息管理的五个管理职能。

答:与管理的一般职能一样,信息管理的主要职能仍然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但基于管理对象的差异,这些管理职能有其特定的内容。

信息管理的计划职能,是围绕信息的生命周期和信息活动的整个管理过程,根据战略规划所确定的总体目标,分解出子目标和阶段任务,并规定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制定出各种信息管理计划,从而把已定的总体目标转化为全体组织成员在一定时期内的行动指南,指引组织未来的行动。

信息管理的组织功能是按照用户的要求,建立信息机构、制定信息管理的规章制度,选配、任用信息人员,把信息活动、信息人员、信息活动的物质要求——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实施并完成各种信息活动。

信息管理的领导职能就是要使信息管理组织成员更有效、更协调地工作,发挥自己的潜力,从而实现信息管理组织的目标。

信息管理的控制功能旨在对整个信息活动过程以及整个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指挥,以完成信息管理过程。其中包括对信息活动的监视、检测、考核,促使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或者根据内外部情况的变化,对信息活动过程的某些方面、某个环节进行补充、完善,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调节改进,以更好地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

5、论述信息管理三个发展时期的核心及其相互关系。

答:第一个管理时期是传统管理时期。该时期以图书馆为象征,因此也有人称之为文献管理时期。第二个管理时期是技术管理时期。该时期以电子信息系统为象征,信息技术及技术专

家的作用日益突出。第三个管理时期是资源管理时期。主要特征是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都被作为信息资源的要素而纳入管理的范畴,是一种综合性、全方位的集成管理,是信息管理的最高形式。

这三个时期并不是前后更替的,不是进入技术管理时期,传统管理就结束了;也不是进入资源管理时期,技术管理就结束了。在现实的信息管理工作中,我们可以非常容易地看到这三种管理是同时存在的。

6、论述知道管理和信息管理的关系。

答: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把知识管理看作信息管理的高级阶段,把信息管理看作知识管理的基础是很正确的。就两者的联系来看,作为基础,信息管理为知识管理准备了条件。同时,知识管理把信息管理提高到更高的层次。就区别来看,信息管理只是知识管理的一部分内容。显性知识的管理是信息管理的主要任务,而隐性知识的管理是知识管理的主要任务。

总的来说,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新发展,是对信息管理的提高和升华。

7、论述信息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答:信息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难以区分。有人提出,信息资源管理是信息管理演变的一个重要的新阶段;有人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信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甚至指出,信息资源管理就是信息管理,两者是同义词。

信息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作为两个同时使用的概念。在本质上没有很大的区别。这两个概念同时使用,在国外并没有引起争论,也没有发现两概念在内涵与外延上有何根本差异。国内有些学者认为,虽然常常把“信息资源管理”等赋于“信息管理”,但这两个术语在理解上存在很大的差别。其中最根本的差别在于信息资源管理以“信息管理”为逻辑起点,信息管理则以“社会信息”为逻辑起点。“社会信息”是否等同于“信息资源”?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还可以看出,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是两个不同概念,实际上代表着不同的管理理念。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信息作为战略资源的认识已经成为共识,信息资源的价值已经不言而喻。所以强调两个概念的对立是不适宜的,容易造成概念上的混乱和纠缠。对这两个术语求同存异更有利于信息管理的发展,因为离开了数据、信息、信息资源这些要素,信息管理便是空谈。

补充说明一点,有人把管理信息与信息管理系统看作同义词也是不对的。二者不仅范围不同,功能和社会意义也不同。管理信息系统是为某一阶层的管理者的决策与管理活动提供信息服务,系统是为特定用户建立的。管理信息系统过去被认为是信息管理的基础,其实它既是信息管理的工具,又是信息管理的成果与产品。信息管理则着眼于作为资源的信息及其相关问题的全面管理。它是整个组织机构的所有层次包括战略层次、战术层次、操作层次等服务的。

8、论述信息资源的系统观点和过程观点。

答:从系统观点看,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整个信息系统的管理。按照信息产生和处理的次序,整个信息系统包括信息源(含收集)系统(一次信息系统)、信息检索(含存储)系统(--次信息系统)、信息研究(含加工)系统(三次信息系统)这三个子系统。但整个信息系统主要目标是

传递信息,开展信息服务,故还应包括信息服务(含传递)系统。这四个子系统构成整个信息系统的业务体系。

从过程观点看,信息如同世界上所有的其他事物一样都有其发生、发展、成熟和消亡的过程,信息是一种具有生命周期的资源,信息生命周期是信息运动的自然规律,信息资源管理就是基于信息生命周期的一种人类管理活动。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作为一个过程,是由若干相关而有序的环节组成。这些环节包括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维护与使用。

9、论述信息技术概念的一个C,二个C和三个C。

答:把信息技术单纯理解为“一个C”(计算机)、“两个C”(计算机与通信)和“三个C”(计算机、通信、控制)是不够全面的。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传递、处理和存储以及利用信息的技术

10、论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答: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完成以下工作:①描述数据库;②管理数据库;③维护数据库;④数据通信。

11、论述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答:计算机网络是用通信线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在它们之间相互传递数据,从而达到信息、软件、设备等资源的共享。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是计算机网络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而资源共享则是开发建设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

12、论述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

答: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是与管理科学和计算机的发展密切相关,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单项事务处理阶段、综合数据处理阶段和系统数据处理阶段。从信息使用的角度看,相应的应用系统就是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13、论述信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关系。

答:仅仅把基于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信息生产与信息服务的产业部门认定为信息产业,这是一种狭义的信息产业。广义的信息产业应包括更为广泛的信息生产和信息服务,即信息服务业是信息产业的一部分。信息服务业包括传统的以印刷文本为载体的信息服务业和新兴的电子信息服务业。

14、论述信息管理的发展趋势。

答:信息管理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信息管理从手工管理向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2)信息管理从单纯管理信息本身向管理与信息活动有关资源的方向发展。

(3)信息管理从分散、孤立、局部地解决问题走向系统、整体、全局地解决问题。

(4)信息管理从以收集和存储为主向以传递和检索为主的方向转变。

(5)信息管理从辅助性配角地位向决策性主角地位转变。

第四章1、信息采集的原则。

答:信息采集要考虑针对性、系统性、科学性、预见性和计划性等原则。针对性要求采集人员根据本机构的性质、任务和服务对象确定采集的范围和重点;系统性要求采集人员注意信息采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科学性要求采集人员注重信息源、用户信息需求和采集方法的科学研究;预见性要求采集人员不仅研究用户当前的信息需求,也要研究用户未来的信息需求;计划性则要求采集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采集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采集信息。

2、试述信息组织的基本要求。

答:从管理决策的角度谈,对信息组织的要求有以下四个方面:

(1)及时性。“时间就是金钱”。信息的使用价值是随时间的流逝与系统的而变化的,这时的信息可能一文不值。所谓及时有两层含义:一是时过境迁的信息要及时记录;二是有用信息要迅速采集。

(2)准确性。信息不仅要及时,而且要求准确无误地反映实际情况。正确的信息,才是有用的信息;不真实的信息还不如没有信息。有了准确、可靠的信息,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如果信息失真,就会造成决策失误。

(3)适用性。信息不在于多,而贵在于适用。要“急决策之所急,供决策之所需”。就当认识到,各级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所要求的信息是各不相同的。为此,对信息的要求应随客观需要而修改、更新。

(4)经济性。取得信息是要付出代价的。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适用性必须建立在经济性的基础上。我们一定要考滤经济效益,注意信息价值和费用之间的关系。力求以最少的费用,最大地发挥信息的作用。

3、谈谈企业物流和信息流之间的关系。

答:信息流伴随着物流的产生,反映着物流的状况,并指挥着物流的运动。物流是物理形态,信息流是虚拟形态。物流是有形的单向流动,信息流是无形的双向流动。信息流与物流一样,在其运动过程中要经历相同的阶段和过程。信息流反映物流的运动,社会借助信息来控制物流的运动,左右它们的运动方向,进行科学分配,实行有效管理。

4、试述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的关系。

答:信息处理包括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存储、检索、使用、反馈等活动。可以说,一切为更好地利用信息而对信息所实施的处理工作过程,都可称之为信息处理。而信息管理的对象是信息的整个运动过程。信息管理是人类为了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而进行的社会活动。信息管理的目的是使信息工作科学化、合理化。

因此,信息管理是广义的,信息处理是狭义的。但在信息技术发达的现在,信息处理体现了信息管理的精华所在,信息处理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信息管理。

5、试述信息管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信息对象是不断运行着的社会现象,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社会系统中的信息流动也在不断加速,只有揭示社会信息运行的本质特征,把握人类信息交流的基本规律,才能有效地实施信息管理。

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是在社会中进行的,与社会信息的全面利用息息相关,企业中的信息流是以生产经营为主要内容的沟通企业内、外部门的信息活动的产物。来自企业内部的信息反映了企业的状态,而来自企业外部的信息则影响和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从经营企业的角度来看,我们首先把信息流管理分为内源信息流和外源信息流管理。

我国的信息管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缺少比较广泛的调研,还很难看出总的发展规律。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归纳他们的经验,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也许能够得到一些启发和帮助。

就企业来说,信息管理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手工文件管理阶段。

第二阶段:技术支持管理阶段。

第三阶段:信息资源管理阶段。

6、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论述用户的信息使用。

答:1、信息行为就是人们满足其信息需要的活动。信息需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信息需求是引发信息行为的原动力。2、信息用户就是具备信息需求又具有信息行为的人。所谓用户,就是信息使用者。在信息领域,用户通常指那些接受信息服务的人类个体或群体。3、不同的用户有着不同的需求并使用着不同的信息。信息需求是信息用户最为本质的特征。信息用户可分为个人用户和团体用户。根据信息用户的不同,可将信息需求分为个人信息需求和组织信息需求。

7、试述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资源利用的关系。

答:信息资源的开发是为了更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也就是说,开发是利用的前提,而利用则是开发的最终目的。开发和利用是不可分割的两种行为。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根本目的就是要发挥这些优越的经济功能,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8、谈谈你对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理解和想法。

答:信息资源的开发,就是不断地发掘信息及其他相关要素的经济功能,将它们转化为现实的信息资源,并努力开拓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用途。信息资源的利用,就是信息资源利用部门根据信息资源开发部门所开发的信息资源情况,制订出科学、合理的信息资源分配与使用方案,使现实的信息资源发挥作用和产生效益的过程。

信息资源的开发是为发更有效的利用信息资源,也就是说,开发是利用的前提,而利用则是开发的最终目的。开发和利用是不可分割的两种行为。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根本目的就是要发挥这些优势的经济功能,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9、信息资源标准化的内容。

答:信息资源标准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大体上可分为技术标准化,设施标准化,术语标准化以及管理标准化四类。信息技术标准化是整个信息资源管理的重点,同时也是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础和保证。信息技术的标准化是围绕着信息技术开发、研制和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等一些类活动而进行的标准工作,对保持设施性能、演唱设施寿命、提高设备效率、保证信息资源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信息资源管理的术语标准化是指对信息资源活动中某一事物或过程的称谓或代号的标准化。其目的是为了让国际国内标准统一,避免二义性,保证一致性。标准化中的管理标准化也是信息资源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化的信息资源管理过程是使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按规范化的程序来进行。

10、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绩效评价的意义。

答: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绩效是衡量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机构乃至整个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在经济上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志。通过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绩效评价,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投入、产出及其与期望的目标值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调整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和策略,争取达到和超出期望目标的经济效益。

第五章1.论述逻辑顺序方法的基本内容。

信息资源的管理划分为信息调查、信息分类、信息登记、信息评价四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进行切实的调查,摸清信息资源的情况,是信息管理的基础。

(因为信息资源涉及的范围很广,所以要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了解企业领导对信息方面

的需求情况和各业务部门对信息方面的需求情况以及得到满足的程度,作到心中有数才能

有的放矢。信息资源调查的主要目的不仅是要查清现在的明显的信息资源,而且更主要的

是在发现对企业未来有重要意义的潜在的信息资源。)

第二步,信息分类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一个最基本的工作。

(收集得到的信息形式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专门人员对信息实质内容的把握要清晰,所以

有必要做好信息分类。分类不宜过多过细,要便于分析和综合目前还没有公认的信息分类

原则,主要是根据本单位的情况来考虑信息分类问题。当然,按信息内容和服务功能分类

比较好,这样便于从使用者的角度进行研究,同他们的信息需求进行比较。经过初步的分类、归纳、整理,对其内容、数量\质量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第三步,信息登记是一件具体而又烦琐的工作。

(调研人员应该亲自将调查收集到的企业内外的信息资源的情况进行归纳和整理,登记;

在信息资源表上。然后,按信息资源分类将登记表编出目录,并按照部门编出索引,以便可;以迅速查找。一套信息资源登记表、一份信息资源目录和一份按部门的索引,这些还

只是初步调查的了结果,还可能有遗漏和不够准确的地方,特别是对一些信息需求方面的

情况,还缺少准确的;分析研究,还停留在一般了解的阶段,有待进一步深化。)

第四步,信息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用信息资源。

(企业在信息资源方面的投资就是为了取得效益。这就需要研究每一项信息资源的供应、

管理和使用情况,发现现有信息资源不能满足今后需要的问题,采取积极的措施并不是

所有的信息都是资源,只有对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现实生产有意义的信息资源才是企业的

宝贵资源。核算信息资源的成本,对信息资源的价值与作用进行评价一直是国内外学者

关心的问题,很多研究人员都在做这方面的工作。)

2.论述物理过程方法包括那几个方面。

信息生命周期的管理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①信息需求和服务。

一方面,是信息规划问题,目的是明确信息的用途、范围和要求;另一方面,是要为用户提供信息,支持他们利用信息进行管理决策。

②信息收集与加工。

主要是通过已有渠道或建立新的渠道去收集需要的数据。将收集到的数据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处理,这时数据才成为真正的信息。

③信息存储与检索。

将处理后的信息按照科学的方式存储起来,以便用户检索使用。存储并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检索才是存储的目的。

④信息传递与反馈。

信息的作用在于为用户所接收和采用。如何使所需要的信息在需要的时候送到需要的用户那里,这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3.试比较企业系统规划方法与战略数据规划方法。

企业系统规划(BSP)方法是由IBM公司提出的,主要是基于信息支持企业运行的思想。20世纪60年代后期,IBM公司的许多用户开始对这一方法感兴趣,希望利用它来更好地安排自己的信息资源。为此,IBM公司在1970年建立了企业系统规划项目来帮助客户开展工作。目前,该方法的应用帮助有关企业改善了对信息和数据资源的使用,满足了企业近期和长期的信息需求,从而成为开发企业信息系统的有效方法之一。

企业系统规划方法的步骤:

(1)研究的准备工作;(2)研究的开始阶段;(3)定义企业过程;(4)定义数据类;(5)分析当前业务与系统的关系;(6)定义信息结构.

战略数据规划方法是美国著名学者James Martin在他的著作“战略数据规划方法学”中提出的。在他的著作中曾经明确指出,系统规划的基础性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①企业的业务战略规划;②企业信息技术战略规划;③企业数据战略规划。其中,战略的数据规划是系统规划的核心。

战略的数据规划的工作过程是:

(1)进行业务分析,建立企业模型;(2)进行数据分析,建立主题数据库;(3)子系统划分。

第六章

1.论述战略信息管理的引入。

2.谈谈信息战略规划的组织。

3.战略的信息技术规划主要考虑的两个问题。

战略的信息技术规划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处理好信息技术与企业战略的关系;需要解决的第2个问题是明确信息技术目标与企业业务目标的匹配问题。业务战略决定信息技术战略,信息技术战略服从于业务战略,要将信息技术战略规划置于企业战略规划的总体框架之中,从而为企业信息化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信息技术战略规划立足于企业战略规划的基础之上,在企业长期战略方向和目标之下确定企业信息技术的长期目标和战略。

信息技术与企业业务的脱节或者信息系统建设与信息资源管理的脱节主要是观点问题,换句话说,是管理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应根据企业这个阶层人员的信息需求、企业业务流程及业务需求来确定企业的信息技术基础结构。

4.论述战略的信息技术规划的步骤。

答:信息技术战略规划主要包括以下步骤:①业务分析,主要是理解业务部门的现在与未来;

②检查当前的信息技术体系结构和信息技术系统,重点是·评估其支持业务部门的程度;③识别机会,重点是定义通过信息技术/信息系统改进业务的机会;④选择方案,主要是寻找和确定内在一致的机会和方案。这些步骤作为一个连续统一体实际上就是信息技术战略规划过程。

5.什么是战略信息资源?

战略信息资源是信息资源总量中最重要和最具增值潜力的部分,是与企业战略相关或是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所需要及所产生的信息资源的总和,是那些决定企业命运的、为企业决策所必需的、关系到企业发展全局和远期规划的信息资源。

6.论述战略信息资源管理的过程。

答:概括地说,战略信息资源管理可分为四个阶段:1广泛收集一般信息资源;2加工、提炼形成战略信息资源;3分析战略信息资源;4传送战略信息资源给需要它的用户,最大限度的发挥战略信息资源的价值。

第七章1论述信息管理机构的四个功能。

答:(1)信息汇总与收集功能。(2)信息管理与检索功能。(3)信息分析与处理功能。(4)信息的协调与沟通功能。

2.论述信息管理机构的组织模式。

①集中式结构模式。在该结构模式中,各种信息的收集、加工、检索、传递等工作均由企业信息管理中心负责。各部门所需要的信息全由信息管理中心筛选、提供,企业信息流为辐射型传播。该模式适用于中小企业。

②分散式结构模式。使用该机构模式的企业不设立信息管理中心,而在各职能部门设立信息员,企业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信息交流,企业信息流在各部门之间横向传播。由于各部门的约束力较弱,因此,信息传递易受阻。

③集中—分散型结构模式。启用该模式的企业,其内部信息流既有横向又有纵向,信息传播较为通畅,是比较理想的结构。

2.论述企业信息中心的作用。

答:企业信息中心的作用:(1)协助企业信息主管编制企业信息化工作规划,做信息化工作的计划、管理、协调和推动工作。(2)安排企业信息化资金使用计划,并负责资金使用计划的具体落实。(3)组织参与制定企业信息化有关规章、制度,监督、指导信息技术应用成果的验收、鉴定。(4)组织参与各类应用软件和应用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

(5)负责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交流和技术交流,做好信息服务工作。(6)组织参与企业基本信息设施的建设、维护,并对企业人员培训提供协助。

3.论述信息管理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

答:设置了信息管理部门的企业,其信息管理部门应等同于或高于企业的财务部、销售部等一级职能部门。

4.论述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功能。

答:在组织内建立组织信息化领导小组对组织的信息管理部门与信息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往往有利于组织信息系统建设取得成功。同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员应该涵盖企业所有领导,这样才能保证信息化工作的权威性和受重视的程度。

5.论述CIO的职责和作用。

答:CIO的职责包括:(1)从统揽公司业务全局的高度来考虑公司信息工作的发展规划,为实现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服务。(2)熟悉本公司各业务部息流的关系,规范企业信息管理的基础标准,能够综合协调各部门的信息工作。(3)熟悉信息科学、系统方法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能够将数据管理、网络通信,计算机处理等方面的工作统筹安排,发挥作用。

作用:必须确保新的工程能够满足当前的和预期的业务需要,要对业务流程有独特的见解,对技术引进有独特的见解和很好的设想。

6.论述CIO的理想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答:CIO的理想理想知识结构分为三个板块:(1)信息技术知识;(2)于某一业务相关的业务知识;(3)管理知识。

CIO的理想能力结构也可分为三类:(1)信息技术技能;(2)管理技能;(3)相关经验。

CIO要有效履行其职责,还必须具有其他素质,如应变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断创新的精神,这些优质品质也是一个CIO不可缺少的。

第八章

1.论述信息收集的重要性。

信息收集是指为了更好地掌握和使用信息,而对其进行的吸收和集中。信息收集这工环节的工作好坏,对整个信息管理活动的成败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而,信息收集工作是信息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1)信息收集是信息使用的前提。

(2)信息收集是信息处理的基础。

2.论述信息收集的基本原则。

信息的收集目的在于获取能满足组织用户需求的信息,促进组织的发展。因此,信息收集要坚持及时、准确、全面、重点等基本原则。

(1)信息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2)收集信息的目的是为了应用,真实可靠的信息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保证。

(3)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因此,信息收集也要注意全面系统的原则

(4)收集信息不能盲目地进行,首先必须明确信息的收集是为谁服务的。

(5)采集信息,对于信息部门来说,是一项常规性的和长期建设性的基础工务工作,因此,信息采集工作既要立足于现实需要,满足当前需求,又要有一定的超前性,考虑开未来的发展,应根据工作任务、资金支持程度等情况制订周密详细的和采集计划和规章制度。

3.论述数据处理和信息加工的区别和联系。

4.论述信息加工的主要步骤。

(1)在大量的原始信息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假信息、伪信息,只有通过认真地筛选和判别,才能防止和避免鱼目混珠、真假混杂。

(2)我们收集来的信息是一种初始的、零乱的、孤立的信息,只有把这种信息进行分类和排序,才能存储、检索、传递和使用。

(3)对分类排序后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研究计算,可以创造出新的信息,使信息更具有使用价值。

5.论述数据库的设计阶段。

答:数据库的设计可以说是一个从现实世界向计算机世界转换的过程。要建立一个数据库,需要经历两个设计阶段:概念设计和物理设计。数据库的概念设计就是从企业的角度形成数据库的抽象模型。可用E—R图表示现实世界的实体和联系。E—R图是建立数据模型的基础,从E—R图出发则可导出计算机系统上安装的DBMS所能接受的数据模型。而数据库的物理设计是描述数据库在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中是如何安排的。要结合具体的DBMS的功能,进行数据的存储组织和存放位置的设计。也就是主要指对数据库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的设计。

6.论述信息维护的重要性。

答:信息维护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信息的准确、及时、安全和保密。信息的维护是信息管理

的重要一环。尤其在当前我国有重使用轻维护这种倾向,信息维护的重要性更需强调。而经过存储形成的信息库,便于利用信息库管理系统对信息进行更新和剔除。具体地包括对原文件中的记录或数据项进行修改、增加、删除及存储的调整等。

另外,数据复制是为了数据处理的需要,或是安全的目的,将数据从一个载体复制到另一个载体上,或在同一个载体上,从一个地方复制到另一个地方。在数据管理中,复制后备文件是经常需要的。但同时应该注意信息的一致性。信息的一致性主要是指维护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同一信息的内容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是一致的。

7.论述信息检索与信息存储的关系。

8.论述INTERNET网上信息检索的核心技术——WWW。

WWW将位于全世界Internet上不同地点的相关数据信息有机地编织在一起,通过浏览器提供一种友好的界面信息查询接口:用户仅需提出查询要求,而到什么地方查询及如何查询则由WWW自动完成。

9.论述信息传递的基本原则。

答:信息传递要遵循快速、低耗、量大、质高原则。

(1)快速原则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把信息发生源传递到信息接收地。

(2)低耗原则要求以最低的费用把信息从信息发生源传递到信息接收地。

(3)量大原则要求信息载荷的数量要大。

(4)质高原则要求信息传递的质量要高。

10.论述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和意义。

11.论述信息、反馈和控制的关系。

答:控制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信息使用的问题。在使用信息时,应该对信息的反馈给予足够的重视。探讨信息、反馈与控制的关系对于我们很好地使用信息是大有帮助的。

首先,信息、反馈与控制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

(1)控制依赖于信息,没有信息就没有控制;(2)控制离不开反馈,没有反馈就无法控制。其次,信息反馈控制的要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反馈信息真实准确;(2)信息传递迅速及时;(3)控制措施适当有效。

第三,在控制过程中,信息的作用常常通过前馈和反馈两种方式来体现。

第四,要实现控制的目的,必须不断解决“系统的偏差与反馈控制措施”之间的矛盾。

第五,信息反馈控制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循环系统。

概括起来,信息过程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活动,控制过程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而反馈是实现再认识、再实践的中间环节,它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进一步联系起来。

12.论述信息使用的两个问题。

答:信息的使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技术问题,二是如何实现价值转换的问题。

技术方面主要解决的是如何高速度、高质量地把信息提供到使用者手边。现在的技术已经发展得相当先进,但远未达到普遍使用的程度。我们尚需要加倍学习,以便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相比之下,信息价值转换的问题差得更远。信息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在信息应用过程中实现的。只有通过对信息的有效利用,是信息作为生产力的综合因素渗透到经营活动中,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才能最终实现信息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第九章

1.论述一个基本计算机的信息系统的要素。

①输入——来自于组织内部或社会环境中的数据和信息被送入系统之中。

②处理——信息处理系统利用计算机硬件(设备与媒体)、软件(程序与规程)和人员(信息专家与用户)把数据和信息转换为各种信息产品。

③输出——作业信息系统完成事务处理,办公自动化系统完成办公室通信,管理信息系统生成管理报告,决策支持系统提供管理决策支持。

④存储——将数据、信息和分析与决策模型储存起来,以便检索与处理。

⑤控制——使用信息资源管理职能监督并调节信息系统的性能,以便获得最佳效益与效率。

2.论述诺兰提出的信息系统发展的六个阶段。

①初装,已安装一台计算机作为标志。这个阶段人们对计算机还很不了解。系统的初步应用是人们常到了计算机的甜头,带动了计算机在企业中的应用。

②扩展,由于第一台计算机取得应用效果,决定增加计算机,是应用扩展。在这一阶段,应用集中在解决业务中的局部问题,数据处理能力有了提高。

③控制,拓展的结果使机器越来越多,许多低水平信息系统重新开发。由于缺乏标准化、信息不能共享,使用上造成混乱,于是对信息系统的增加开始控制。

④整体化,随着应用经验逐步丰富,应用项目不断积累,客观上也要求实现集成。控制的结果是从全局出发,由分散到一体化。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⑤数据管理,一体化的结果,有一个统一标准的数据库,各子系统之间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互相共享数据。并且信息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善,对管理活动的支持更加全面。

⑥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趋于成熟,信息成为资源,此时各部门在共享信息的基础上支持组织的目标,信息系统将产生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需要正真实现信息资源的管理。

3.谈谈你对管理信息系统概念的理解。

答: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只意味着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必须由人和机器协同完成。人员包括高层决策人员、中层职能人员和基层业务人员。机器包含计算机硬件及软件、各种办公机械及通信设备。因此,把什么工作交给人来做比较合适,什么工作交给去机器做比较合适,任何机器如何联系,如何构成他们的最佳配合,从而充分发挥人和机器的特长。管理信息系统定义为:一个由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管理科学和人组成的综合性系统,它能为组织机构的运行、管理和决策提供所需的信息支持。简要地说,可以认为管理信息系统是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信息处理手段和传

输工具,能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

4.为什么说管理信息系统是人—机系统。

答:虽然计算机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把原始数据加工处理成为有意义的信息,但从某种意义上讲,计算机与信息系统之间仍有着明显的区别。计算机只提供了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功能,但信息系统的许多工作,诸如输入数据或使用系统的输出结果等还需要作为用户的人来完成。也就是说,计算机仅仅是信息系统中的一个部分。用户和计算机共同构成了一个组合系统。如果一个系统光有计算机,而不能和人配合进行运作,这样的系统无疑是失败的。计算机系统必须为人服务,能够辅助管理人员进行决策。所以,准确地说,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人—机系统。

5.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信息系统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6.你是如何看待本学科与专业的。

答:我认为这个专业在我的工作中有很多重要的作用,让我更好的运用处理日常信息的管理与运用。

7.论述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8.目前在各种社会经济组织中,比较普遍存在的信息系统的弊端有哪些?

9.分别从横向和纵向论述组织中的信息系统。

10.谈谈领导者和信息系统委员会在系统开发中的作用。

11.论述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任务和成果。

(1)系统规划阶段。

任务:是对企业的环境、目标、现行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根据企业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也就是从总体上把握系统的目标和功能的框架,对建设新系统的需求作出分析和预测,同时考虑建设新系统所受的各种约束,研究建设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根据需要与可能,给出拟建系统的备选方案。对这些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成果: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管理可行性。可行性研究报告审议通过后,将信系统建设方案及实施计划编写成任务书。

(2)系统分析阶段。

任务:是根据任务书所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描述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进一步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即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成果:在系统说明书中,这是系统建设的必备文件。用户通过系统说明书可以了解未来系统的功能,判断是不是其所要求的系统;系统说明书一旦讨论通过,就是系统设计的一句,也是将来验收系统的依据。

(3)系统设计阶段。

任务:是回答系统“做什么”的问题,而系统设计阶段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做”。是根据系统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要求,考虑实际条件,具体设计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案,也是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

成果:是“系统设计说明书”,它是系统实施阶段的指导性文件。

(4)系统实施阶段。

任务:是以新系统的物理模型,即系统设计说明书为依据,编制可在计算机上执行的程序代码,建立文件和数据库等,测试整个管理信息系统,使系统设计的物理模型付诸实现。

成果:完成每个阶段的实施进度报告。

(5)系统运行维护阶段。

任务: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评价,记录系统运行情况,根据一定的要求对系统进行必要的修改,评价系统的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在系统转换结束后进行,若时间允许的话,最好能在系统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后(例如半年)再进行,以便有较多的时间对系统的运行情况和使用效果进行观察。

成果:严格区分信息系统开发工作的阶段,每个阶段都能明确任务,提供相应的文档资料。

12.论述系统开发人员应该如何协同工作。

13.论述系统不同开发方式的优缺点。

(1)自行开发:适合高科技企业,研究所,大学机构。

优:适用性强,便于维护,费用低。缺:业务很难创新,开发周期长。

(2)委托开发:适合没有设计力量,资金充足。

优:信息系统设计专业,周期短,省事。缺:资金投入大,维护困难,不利于自己员工的培养。

(3)合作开发:适合与资金不是很充足但有一定技术。

优:有利于培养员工信息技术,打造自己的信息队伍,减少资金投入,便于维护。缺:沟通困难。

(4)购买现成的软件包:适合企业规模大。

优:省事,省时,维护省事。缺:适应性不强。特点:单模块,单系统,通用性。

14.论述信息系统有哪些开发策略。

(1)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该策略的整体性和逻辑性较强,缺点是对于一个规模较大的系统来说,可能会因为工作量大而影响具体细节的考虑,并且开发费用也较大。

(2)自下而上的开发战略,开策略可根据较少的资源边实现边见效,容易开发。但由于具体子系统的实施不好考虑系统目标和总体方案指导下,利用自下而上的策略对一个个对一个个业务子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实现。

(3)综合开发策略,由于自上而下的方法适用于系统的总体规划,而自下而上的方法适用于系统分析、设计阶段。因而,最好的策划是将它们结合起来使用,以便发挥各自优点。在总体规划阶段,应用自上而下的策略确定系统目标和总体方案,在系统开发的以后各阶段中,

就可以在上述系统目标和总体方案的指导下,利用自下而上的策略对一个个业务子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实现。

15.传统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有哪些问题。

(简答题就不要抄括号里的内容,根据题型自己决定)

答: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尽管十分重要,但过于僵化、刻板。在采用这些方法是,人们经常忽视两个重要的问题:

一是在系统的开发过程或系统的生命周期过程中,信息环境和用户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而采用上述方法来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往往是受限制的,因为它要求在开发过程中或开发完成之后,系统用户的信息需求要能保持一个相对稳定时期。但结果常常是系统还没有开发完毕,用户需求就发生变化了,从而导致管理信息系统的开放式被。)

二是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或是在系统的生命周期中,信息技术也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因此,系统的开发必须具有前瞻性,只有这样才能使系统在开发周期完成之后,能够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然而,许多管理信息系统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并未遵循标准化的原则,从而导致系统开发成功之时或不久之后即遭淘汰。)

16.信息系统开发前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

答:要使MIS在企业管理中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搞好系统开发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企业真正具有信息化的需求愿望。

其次,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再次,要以良好的科学管理为基础。

第四,就是专业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人员的在培训。

第五,就是必要的资金投入和资源条件。

17.论述系统维护工作的重要性。

答:是系统生存的重要条件。是信息系统运行阶段的重要内容,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维护工作做得越好,信息资源的作用才能够得以充分地发挥,信息系统的寿命也就越长。当然,一个系统终会有生命周期结束的时候,当对系统的修改已不再奏效,就应提出研究新系统的要求,从而开始一个新的系统生命周期。

18.论述信息系统管理的主要内容。

①人员的管理:确定各类专业人员需求计划,对人员进行合理组织和使用,包括进行人员培训。

②数据的管理:管理数据必须实行“三化”,这就是规范化、标准化和统一化。

③软件资源的管理:明确软件需求和软件来源,合理使用软件,重视软件的日常维护。

④硬件资源的管理:熟悉系统运行环境和硬件设备配置,制定硬件使用制度,重视硬件维护保养。

⑤资金的管理:严格执行投资概算,包括硬件软件投资、系统开发费、运行和维护费。做到资金适应平衡,定期编制资金使用报表。

19.论述信息系统对组织管理变革的影响。

20.信息系统的安全隐患有哪些?

(1)是系统开发过程可能带来的隐患。

(2)是技术设备和周围环境可能带来的隐患。

(3)是人为因素可能带来的隐患。

第十章

1.论述建立主题数据库的意义。

2.论述绘制数据流程图应该注意的事项。

答:应该注意画法,一般遵循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原则。先从左侧开始画起,标出外部项,踏实系统主要的数据输入来源。然后画出由该外部项产生的数据流和相应的处理功能。如果需要将数据保存,则标出其数据存储。接受该信息数据的外部项一般要画在数据流程图的右侧。

在绘制数据流程图时,应该注意其层次性。把一个系统看成一个整体功能,明确信息发输入与输出,系统为了实现这个功能,内部必然有信息的处理、传递、存储过程。这些处理又可以分别看整体功能,其内部又有信息的处理、传递、存储过程。如此一级一级地画,直到所有处理步骤都很具体为止。所有数据流程图一定要经过仔细的检查以保证正确性。

3.论述数据字典的作用。

答:是一种表格,它把系统中有关数据的各种信息汇总起来,并把数据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是一种数据分析和管理的有力工具,是我们建立有关数据库的基础和前提。在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以及系统运行后的维护阶段,都要使用它。

是对上述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部分进行详细描述的工具,它起着对数据流程图的注释作用。实际上是对所有数据流(动态数据)、数据存储(静态数据)、数据结构、数据元素等说明的集合,是“数据的数据”。

可以确保数据在系统中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信息管理学基础》考研重点模拟试题

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最新版) 资料见第二页 封 面 第1页

“信息管理概论”试卷 1 系别 专业 姓名 学号 得分 5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 20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 请在正确的答案前打“√”,本题共 20 分) 1.“信息是主体所感知或由主体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这一定义属于 a 客体论的信息定义 b 主体论的信息定义 c主客体联系的信息定义 d 日常生活的信息定义 2.一个不懂英语的人看到一块标牌上写着“ No Smoking ”,他所获得的是 a 数据 b 信息 c 知识 d 情报 3.不适用于某一条信息的性质是 a 传递性 b 动态性 c 无限性 d寄载性 4.信息在描述事物时,出现了没有精确规定的界限,以至模糊不清,这称为 a 信息的模糊度 b 信息的多余度 c信息的密集度 d 无法判断 5.电视台节目的播放属于 a 收敛型信息流 b 发散型信息流 c 双轨型信息流 d 单线型信息流 6.学校属于 a 自然信息源 b 生物信息源 c 社会信息源 d 无法确定

7.图书馆管理员应读者要求为其提供所需信息,这类信息传递服务属于 a 单向主动传递 b 单向被动传递 c 多项主动传递 d 多项被动传递 8.信息资源共享效果最好的信息流形式是 a 纵向信息流 b 横向信息流 c 网状信息流 d 环状信息流 9.校园网一般属于 a WAN b LAN c MAN d 无法判断 10.只知道信息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关系,但不知道实现输入/输出的结构和过程的信息系统 称为 a 黑色信息系统 b 灰色信息系统 c白色信息系统 d 均可 11.关于信息产业特征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战略型、先导型产业 b 渗透型、增殖型产业 c 高投入、低产出型产业 d 朝阳型、综合型产业12.若要查找某物品的化学分子式,可以到 中查找 a 文献数据库 b 数值数据库 c 事实数据库 d 无法确定 13.将分散的信息活动按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组织起来,这称为 a信息产业化 b 产业信息化 c 经济信息化 d 社会信息化 14.国家电子信息政策属于 a 国家信息政策 b 部门信息政策 c 地区信息政策 d 无法确定 b a

信息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new

2010年~2011年信息管理学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定现象,在这种现象出现时,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对物质和能源的依赖程度则相对降低。 2信息管理(广义):信息管理不单单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人,机器,机构等)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 3信息交流:信息交流是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上的认知主体(人或由人组成的机构、组织)之间相互交换信息的过程。 4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 5信息组织:信息组织,亦称信息整序,是利用一定的规则、方法和技术对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揭示和描述,并按给定的参数和序列公式排列,使信息从无序集合转换为有序集合的过程。

6国家信息政策:是指在一国范围内,国家或政府为解决信息管理和信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关系和涉及到公共利益、权益、安全问题,保障信息活动协调发展而采取的有关信息产品及资源生产、流通、利用、分配以及促进和推动相关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系列措施、规划、原则或指南。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2分) 1、知识的传输一般遵循传输者的知识数据信息接受者 的模式。 2、信息对物质载体具有依附性。 3、“三金”工程是指金卡金关金桥三大 基础工程的简称。 4、核心信息源是马太效应优势积累的结果。 5、我们可以通过对信息源、信息的准确度信息费用 三方面的评价来判断信息是否有价值。 6、信息组织的特性是依附性、渗透性、增 效性。 7、从便于对信息管理的角度将信息源划分为记录型、 智力型、实物型、零次型。 8、信息检索的特性是相关性、逻辑性、不确定性。 9、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若干部分(子系统或要素)组成的具有

《信息管理学》习题集参考答案

《信息管理学》习题集参考答案 二、选择题 1. 信息论的创始人是(A ) A 香农 B 霍顿 C 钟义信 D 哈特莱 2. 90年代,我国文献情报领域的学者们更多地吸收了欧洲学者的信息管理思想,形成了(A ) A 信息管理学派 B 信息系统学派 C 记录管理学派 D 管理信息学派 3. 信息系统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包括(B)、马钱德(D. A. Marchand)等,是三大流派最系统、 最成熟的理论学派。 A 瑞克斯 B 霍顿 C 高(K. F. Gow) D 库克 4. ( C)是三大派流派中内部分歧最大的理论流派,代表人物有马丁、克罗宁 A 记录管理学派 B 信息系统学派 C 信息管理学派 D 管理信息学派 5. 1986年,信息管理学者马钱德和(D )出版了《信息趋势:如何从你的信息资源中获利》, 在这本书中将信息管理发展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信息战略规划成为信息管理发展过程的最新阶段 A 德鲁克 B 安索夫 C 西诺特 D 霍顿 6.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指出,人的需要分成 ( C )级,由低到高排成一个阶梯。人的动机不同,需要的排列的位置也不同。 A 三 B 四 C 五 D 六 7. 美国心理学家( A )的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指出,人的需要分成 五级,由低到高排成一个阶梯,如图5-2所示。人的动机不同,需要的排列的位置也不同。 A 马斯洛 B 马钱德 C 弗鲁姆 D 弗海德 8.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Victor H.Vroom) 的( A )是:只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他 们带来有吸引力的结果时,他们才会采取这一特定行为。 A 期望理论 B 层次需求理论 C 公平理论 D 强化理论 9. 公平理论,又称为社会比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 A )提出的。它主要是研究报酬的公 平性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A 亚当斯(J.S.Aadams) B 马洛斯 C 弗鲁姆 D 西诺特 10. 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 B )提出的。他认为,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 的行为,这种行为作用于环境。 A 马洛斯 B 斯金纳(B.F.Skinner)

华中师范大学情报学真题笔记(信息管理学基础 完全版)

信息管理学基础 第一章:绪论 1、信息的概念 (1)从信息的作用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不确定性的消除”、“负熵”等。(没有揭示信息的本质) (2)从信息的范围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消息、知识、情报、数据等。(只指出了信息概念的外延,及信息的范围,定义应该表达概念的内涵) (3)从信息的内容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交换的内容”。(已经注意到了信息的质的方面,但是a信息的范围没有划定,b这个“内容”到底是什么) (4)从本体论和认识论角度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物质的属性、规律、运动状态、存在标志等。 a、从本体论层次上来考察,信息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亦即“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以及状态变化的方式”。 b、从认识论层次上看,信息就是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达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是反映出来的客观事物的属性。 (揭示了信息的本质,但不够通俗,并且从两方面定义,不便于对信息概念的整体把握)我们认为,信息是事物发出的信号所包含的内容。(此定义实际上包含了上面第三、四类观点,因此该定义基本上属于第三类定义,但事物发出的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实质上是事物的存在方式、事物运动状态和相互联系特征的一种表达和陈述,也可以说是物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 2、信息的属性 (1)普遍性。凡是有物质的地方必然存在着信息,相互之间也存在着信息交换。 (2)多样性。 (3)可识别性。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被不同的主体所识别。 (4)可加工性。信息可以被汇总和组织、分析和综合、扩充和浓缩,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对信息的内容将进行加工处理。 (5)与载体的不可分析。信息需要传递和保存,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载体。 (6)与载体的独立性。绝大部分信息不会因载体形式的变化而改变其信息内容。 (7)可传递性。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传递或交流。 (8)可共享性。同一信息可以被很多人共同享用、同时享用。 (9)非消耗性。可以多次开发,反复利用。 (10)强时效性。信息老化和更替。 3、信息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信息与知识、情报 知识是通过人脑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信息,是人们对这自然和社会形态与规律的认识和描述。知识具有社会性(知识区别于信息的根本属性)、语言性、积累性等基本属性。 情报是具有特定利用价值的动态知识。情报具有知识性、动态性(情报区别于知识的根本属性)和有用性等基本属性。 从三者的范围大小来看,信息>知识>情报,三者之间属于一种包含关系 (2)信息与数据

信息管理学基础-考研笔记.pdf

信息管理学基础 一、信息的含义 1. 本体论层次:在最为一般的意义上,亦即没有任何约束条件,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事物存在的方式和 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这里的“事物”泛指存在于人类社会、思维活动和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对象。“存在方式”指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思维的和社会的运动。 “运动状态”则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所展示的特征、态势和规律。在这一层次上定义的信息是最普遍 的、最广义的信息,可与物质、能量并驾齐驱,我们称其为本体论层次的信息。 2.认识论层次:在认识论层次上,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主体所感知的是外部世界向主体输入的信息,主体所表述的则是主体向外部世界输出的信息。 3.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的信息的区别: 在本体论层次上,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即使根本不存在主体,信息也仍然存在。在认识论层次 上则不同,没有主体,就不能认识信息,也就没有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 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概念比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概念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首先,作为主体的人具有感知能力,能 够感知到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其次,人具有理解能力,能够理解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的特定含义。第三,人具有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对其目的而言的效用价值。而且这三个方面是相互依存不 可分割的。人们只有在感知了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形式,理解了它的含义,明确了它的效用之后,才 算真正掌握了这个事物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我们把同时考虑到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存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而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把考虑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认识论层次的信息乃是同进考虑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 语用信息的全信息。以申农为代表的信息论所研究的基本上不涉及信息的含义和效用,是纯粹的语法信息。 4.本书所研究的信息的定义:根据本书的目的,我们主要研究社会信息,即为了特定的目的产生、传递、 交流并应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一切由人类创造的语言、符号和其他物质载体表达和记录的数据、消息、经验、知识。显然,这类信息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都属于认识论范围内的信息。自然界、生物界及机器系统的 信息,只要有人类主体介入,并服从于人类社会的特定目的,都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信息。 二、数据、信息、知识及相关概念 数据、信息、知识和情报是信息与信息管理领域的起点和基石,同时这些概念和它们所代表的外延之间又存在 着极为紧密的天然的联系。 1.数据:未经整理的、可被判读的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声音、样本等。是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照一定 规则排列组合的物理符号。它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也可以是声音或计算机代码。人们对信息的接收始于 对数据的接收,对信息的获取只能通过对数据背景和规则的解读。背景是接收者针对特定的信息准备,即当接 收者了解物理符号序列的规律,并知道每个符号或符号组合公认的指向性目标或含义时,便可获取一组数据载 荷的信息,亦即数据转化为信息。数据+背景=信息 2.信息:在特定情况下经过整理的、表达一定意义的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声音、信号等。信息是数据 载荷的内容,对于同一信息,其数据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3.知识:在信息这一原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见解、认识。是信息接收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获得的正 确结论,是人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掌握,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 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集合。知识的传输一般遵循如下模式:传输者的知识-数据-信息-接收者的知识。信息能够转化为知识的关键在于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取决于接收者的信息与知识准备。 信息只有同接收者的个人经验、信息与知识准备结合,也就是同接收者的个人背景整合才能转化为知识。信息+经验=知识。 可以认为,数据是信息的原材料,而信息则是知识的原材料,数据涵盖范围最广,信息次之,知识最小。 4.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理解为相交或不相交,相关或不相关,三者具有独立内涵和典

信息管理学基础(简答题)

信息管理学基础(简答题) ㈠论述我国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及现状 ㈡论述信息管理工作的目标、任务及主要内容 ㈢信息组织的基本思想方法有哪些?网络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极其特征是什么? ㈣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信息检索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㈤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第一题:论述我国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及现状 答:1、中国信息化的现状: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十分重视信息业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早在1984 年 9 月,提出的“开发信息资源, 服务四化建设”,就把信息资源的开发、信息业的发展同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腾飞联系在了一起。从八十年代中期国务院批准建设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以来, 10 年左右时间里, 全国已形成以中央、省、地、县( 市) 各级计划部门信息中心为骨干的信息专业队伍。连同各行业、部门的信息机构已构成较完整的信息体系。1993 年, 以“三金”工程的提出和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的成立为主要标志, 中国进入了第二次信息化的高潮。由于政府的重视, 中国的信息化进程正在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 在信息通信设施方面全国新增长途光缆干线 8 万余公里, 新增局间电话 5600多万线, 电话主线用户超过4400万。公用数字数据网已联通约 1000个县市, 公用分组交换网已覆盖2000多个县市和乡镇。卫星通信方面新建了12 座地球站, 形成由 20个城市组成的卫星通信网。至 1995 年底全国已有近千座广播电台、约 700 座电视台和 700 余座有线电视台, 其中有线电视用户已近 4000万。不仅如此, 各种高新通信技术已普遍使用,异步传输模式也开始试验。在信息处理设施方面国内计算机拥有量已超过 300 万台( 套) 。信息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源于近些年的高额投入。在信息资源的开发方面, 不仅传统的信息媒体有了很大发展, 如报纸已有 1000 种、杂志已近7000种, 年出版图书已逾 10 万种。而且电子化信息资源开发也取得了较大发展。据国家计委、科委和国家信息中心去年的联合调查, 国内有一定规模可以上网服务的数据库已达1038个。在信息服务业方面, 据各方面的资料分析, 国内现有信息服务企业约 1 万家, 从业人数约 20 余万人。与 10 年前相比有了几倍至 10几倍的增长。在网络建设上, 近些年各部门、各地区的局域网以及纵向的广域专业网都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去年的调查结果还显示国内已有电子化信息服务网络 104个。可以说, 中国信息化进程近几年确实取得了跳跃式发展。 2、中国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尽管中国信息业近年来有了较长足的进展, 但毕竟仍是起

管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请从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优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三个和尚”的故事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主要揭示了下列各项管理职能中()的重要性。 A.计划B .领导C.协调D.指挥 2.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 A.复杂人B .经济人C.社会人D .古典人 3.管理科学学派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方法,最早来源于()。 A.科研部门B .军队C.学校D .工业企业 4.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表,被称为数字化”的规划,这种计划就是()。 A .专题计划 B .专项计划C.预算D .数量计划 5.目标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 A.科学管理理论B .行为科学理论 C .组织理论D .科学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有效统一 6.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40 元,产品单价为80元,若企业目标利润为30万元,问企业应完成多少产销量。 ()。A. 12500 件 B. 25000 件C. 20000 件D . 40000件

7.企业组织结构的本质是()。 A.权责利关系 B.实现企业目标 C.分工合作关系D .一项管 理职能 8.如果你是一位公司的总经理,当你发现公司中存在许多小团体时,正确的态度是:()。 A.立即宣布这些小团体为非法,予以取缔 B.深入调查,找出小团体的领导人,向他们提出警告,不要再搞小团体 C.只要小团体的存在不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行,可以对其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D.正视小团体的客观存在性,允许、乃至鼓励其存在,对其行为加以积极引导 9.一个组织的下级向上级汇报情况属于:()。 A.纵向信息沟通B .横向信息沟通C .斜向信息沟通D .非正式的信息沟通 10.比较马斯格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马斯洛提出的五种需要中,属于保健因素的是:()。 A.生理和尊重的需要B .生理、安全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C .生理、安全和部分归属的需要 D .安全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判断正误(下列各题有对有错,对的划";错的划 ^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20分) 1.企业再造是有关企业长远和企业全局发展的谋划和策略。其核心就是对企业现在和未来的整体效益活动实行全局性管理。() 2.西蒙是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并将决 -2 -

《信息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试卷:(B卷)考试方式:(闭)卷校区:本部 课程名称:《信息管理学基础》考试用时:120 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方式,这指的是_____层次的信息。 2、主体所感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这指的是_____层次论的信息。 3、布拉德福定律的两个基本要点:一是_________,形成主体来源(期刊)的有序目录;二是 指确定相关论文再主体来源中的分布规律。 4、文献的半衰期,是指某学科领域现时尚在利用的全部文献中的_______是在多长一段时间 内发表的。 5、结构化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在系统分析与设计阶段是_______,______。 6、《中图法》一般以_____标志大类,采用______方式标识其二级类,其余类目均采用数字 标志,所有数字按_____对待,为使号码醒目,规定______一点。 二、选择题(10分) 1、信息链中最高级别的环节是(D、智能) 2、信息分布的“富集”和“贫集”现象实际上是人类社会特有的_____机制支配结果。(B、 选择) 3、普莱斯指数,即某一学科领域内,对发展年限不超过___年的文献的引用次数与总的引用 次数之比值。(C、5) 4、信宿可以是(A、人,物,也可以包括机器) 5、信息论的创始人是(A、香农)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请结合实例,解释以下转化关系:数据+背景=信息,信息+经验=知识。 2、信息分布中的“核心趋势”和“集中取向”有什么不同? 3、试分析马太效应的正面作用和负面作用。 4、其夫定律。

10-11信息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10-11信息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2010年~2011年信息管理学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定现象,在这种现象出现时,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对物质和能源的依赖程度则相对降低。 2、信息管理(广义):信息管理不单单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人,机器,机构等)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 3、信息交流:信息交流是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上的认知主体(人或由人组成的机构、组织)之间相互交换信息的过程。 4、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 5、信息组织:信息组织,亦称信息整序,是利用一定的规则、方法和技术对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揭示和描述,并按给定的参数和序列公式排列,使信息从无序集合转换为有序集合的过程。 6、国家信息政策:是指在一国范围内,国家或政府为解决信息管理和信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关系和涉及到公共利益、权益、安全问题,保障信息活动协调发展而采取的有关信息产品及资源生产、流通、利用、分配以及促进和推动相关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系列措施、规划、原则或指南。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2分) 1、知识的传输一般遵循(传输者的知识?数据?信息?接受者的 知识)的模式。 2、信息对物质载体具有(依附性)。

3、“三金”工程是指(“金桥”“金卡”“金关)三大基础工程的简 称。 4、 (核心信息源)是马太效应优势积累的结果。 5、我们可以通过对(信息源;信息准确度;信息费用)三方面的评 价来判断信息是否有价值。 6、信息组织的特性是(渗透性;依附性;增效性)。 7、从便于对信息管理的角度将信息源划分为(记录型;智力型; 实物型;零次型。) 8、信息检索的特性是(相关性;不确定性;逻辑性)。 9、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若干部分(子系统或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称之为(系统)。 10、在信息流动过程中,(处理)是核心功能;在控制流的运动过程中, (控制)是核心功能。 11、(略规划;营销活动;预算)是一个信息机构确定和重新确定其方向的最重要的管理工具。 三、简答题。(共45分) 1、信息交流的障碍有哪些,造成信息交流障碍的原因。(15分) (1)信息失真(物理失真、语义改变、语用衰减) 原因:技术 或通道障碍;信息栈过多;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2)信息附加原因:自然、社会、技术因素 2、信息用户及其信息需求研究的意义。(10分) 在理论上:信息用户及其信息需求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信息管理学、 情报学、图书馆学的内容。同时也对科学学、管理科 学、行为科学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实践上:信息用户及其信息需求的研究将对信息工作产生实质性

(完整版)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习题重点

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习题重点(精品课程) 可以有很多方式的,没有固定答案,但实际工作中,要考虑实际来选择。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如OA系统、档案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ERP 系统等;二是利用网络平台,如局域网、门户网站、VPN网络;三是使用沟通交流平台,如BBS、电子邮件、新闻组等方式、企业qq、飞信、rss订阅等;四是将其编纂成内部刊物、出版物;五是其他方式,如利用宣传栏、宣传板宣传,甚至有的更强的在公司厕所也宣传。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 一、教学目的 掌握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了解信息的特征及分类,关注信息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信息管理的内容及任务,掌握信息管理的沿革及发展。 二、教学内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信息特征、性质、分类 3.信息化的内容特征及重要作用 4.信息管理的对象、内容、目标和任务 5.信息管理的沿革与发展 三、本章重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信息化的层次、阶段(三个层次,四个阶段) 3.信息管理的内容任务 4.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 【重要概念】 信息知识负熵语法信息语用信息语义信息信息流社会信息化 信息社会GII “三金”工程信息管理文件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简答】 1、如何理解通讯领域信息的含义?

2、简述数据、信息、知识之间的关系。 数据+背景=信息 数据是载荷或记录物理信息的物质符号。 信息+经验=知识 信息能够转化为知识的关键取决于信息接受者对信息的理解能力 3、简述信息的特征和分类。 普遍性和客观性、广延性和无限性、共享性、时效性、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 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传递性 分类:按性质划分: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 4、试分述信息管理四个典型阶段。 传统管理阶段:这一阶段以信息源的管理为核心,以图书馆为象征。以文献为主要载体,以公益性服务为主要目标 技术管理阶段:这一阶段以信息流的控制为核心,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化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建造为主要工作内容。技术因素占主导因素 资源管理阶段 知识管理阶段 【本章知识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信息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本体论、认识论 2、信息特征、性质、分类。 3、信息化的内容特征及重要作用。 4、信息管理的对象、内容、目标和任务。 对象:广义: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控制 内容:实质就是综合采用技术的、经济的、政策的、法律的、人文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控制目标:生产和开发、利用、管理机制 任务宏观: 微观 5、信息管理的沿革与发展。 传统管理阶段、技术管理阶段、资源管理阶段、知识管理阶段 第二章信息交流思考习题 一、教学目的 掌握信息交流的条件和要素、掌握信息交流传播过程的栈交流,了解信息的社会代理交

信息管理学基础习题,重点

信息管理学基础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 一、教学目的 掌握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了解信息的特征及分类,关注信息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信息管理的内容及任务,掌握信息管理的沿革及发展。 二、教学内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信息特征、性质、分类 3.信息化的内容特征及重要作用 4.信息管理的对象、内容、目标和任务 5.信息管理的沿革与发展 三、本章重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信息化的层次、阶段 3.信息管理的内容任务 4.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 【重要概念】 信息知识负熵语法信息语用信息语义信息信息流社会信息化 信息社会GII “三金”工程信息管理文件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 【简答】 1、如何理解通讯领域信息的含义? 2、简述数据、信息、知识之间的关系。 3、简述信息的特征和分类。 4、试分述信息管理四个典型阶段。 【本章知识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信息特征、性质、分类。 3、信息化的内容特征及重要作用。

4、信息管理的对象、内容、目标和任务。 5、信息管理的沿革与发展。 信息管理学基础第二章信息交流思考习题 一、教学目的 掌握信息交流的条件和要素、掌握信息交流传播过程的栈交流,了解信息的社会代理交流,掌握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理解信息交流的实现机制。 二、教学内容 1.信息交流概念、信息交流行为 2.信息交流的基本条件和要素 3.信息交流传播的模式和特征 4.信息的社会代理交流过程,信息栈和栈交流 5.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 6.信息交流的实现与障碍 三、本章重点 1.信息交流的条件要素 2.栈交流 3.信息守恒原理、信息扩散原理 4.信息交流的实现机制 【简答】 1、简述信息交流的含义与特征。 2、理解信息交流与认识过程。 3、信息交流有哪些条件和要素。 4、怎样理解信息交流与传播中的栈以及信息交流传递中的代理。 5、简述S、R、T信息守恒的含义。 6、了解信息扩散原理的内容。 7、简述两种信息变异的形式和原因。 【本章知识点】

信息管理学试卷答案.doc

《信息管理原理与方法》模拟试卷 一、 填空题(共5题,每题3分) 1、破译或攻击密码的类型有 惟密文攻击 、 已知明文攻击、 选择明文攻击 和 选择明文攻击四种。 2.按信息的性质分类,可以将信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 语法信息, 语义信息 和 语用信息 。 3.若随机事件集合x 1,x 2,…,x n 出现的概率分别为p 1,p 2,…,p n ,且0≤p i ≤1,i=1,…, n ,∑=n i i p 1=1, 则随机事件集合x 1,x 2,…,x n 的香农信息熵公式为∑-=i i s p p H log 。 4.若C={000,111},则=⊥C {000,101, 110,011},且=⊥C dim 2 。 5.列出[3,2]循环码C 的所有码字 {000,110,101,011}。 2.在决策科学中,效用值是指某事物对决策者的作用程度与效果,是以决策者的现状为基础的精神感受值,是决策方案的后果对于决策者愿望的满足程度。它具有以下二重性: 客观性和 主观性 。 4.若C={000,110,101,011},则=⊥C {000,111},且=⊥C dim 1。 5. 设C 是二元[6,3]线性码,则C 中含有(8)个码字。 二、判断题(共5题,每题3分) ?1. 修改为:泛化是用来扩展概念的外延,使其能够包含更多的正例,应用于更多的对象。 泛化分析可以用来扩展一个概念的语义信息,从而合并具有相同属性的对象,减少要处理对象的个数,约简信息的处理空间。 ?2. 修改为:解密不是译码的一个重要内容。 ?3. 设C 是[n , k ] 二元线性码,则C 中码字陪集个数为2n-k 。 √4. 设C 是[n , k ]二元线性码,则n C C =+⊥dim dim 。 √5. 从密钥的使用来看,基于公钥密码体制的数字签名是一般通讯加密的逆过程。 √1. 在F 2上,x 7-1除以x 3+x +1的商为x 4+x 3+x +1。 ?2. 修改为:加密不是编码的一个重要内容。 ?3. 修改为:设C 是[n , k ] 二元线性码,则C 中码字的个数与陪集个数之和为2k +2n-k 。

《信息管理学》习题集参考答案

《信息管理学》习题集参考答案 一、缩写注解:分别给出每个缩写的中文名称和英文全称 1.OLAP On-Line Analysis Processing 联机分析处理 2.LP Lean Production 精良生产 3.OPT Optimiz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最佳生产技术 4.TOC Theory of Constraints 约束理论 5.TQM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全面质量管理 6.AM Agile Manufacturing 敏捷制造 7.BPR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业务流程重组 8.JIT Just In Time 准时制生产 9.EDI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电子数据交换 10.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管理信息系统 11.CIO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首席信息官或信息主管 12.CRM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客户关系管理 13.SC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供应链管理 14.MRP 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物料需求计划 15.MRPII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 制造资源计划 16.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 17.EB Electronic Business 广义的电子商务 18.EC Electronic Commerce 狭义的电子商务 19.CIMS Computer / Contemprorary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计算机/现代集成制造系统 20.CE Concurrent Engineering 并行工程 21.IRM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信息资源管理 22.VE Virtual Enterprise 虚拟企业 23.WWW World Wide Web 万维网 24.DS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决策支持系统 25.CEO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首席执行官 26.B2B Business to Business 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 27.B2C Business to Customer 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 28.B2G Business to Government 企业对政府的电子商务 29.BSP 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企业系统规划法 二、选择题 1. 信息论的创始人是(A ) A 香农 B 霍顿 C 钟义信 D 哈特莱 2. 90年代,我国文献情报领域的学者们更多地吸收了欧洲学者的信息管理思想,形成了(A ) A 信息管理学派 B 信息系统学派 C 记录管理学派 D 管理信息学派 3. 信息系统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包括(B)、马钱德(D. A. Marchand)等,是三大流派最系统、最

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绝密模拟试题(二) 《管理学》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王总向董事和股东说明组织的财务状况和战略方向,向消费者保证组织在切实履行社会义务,以及让政 府官员对组织遵守法律的良好表现感到满意,那么他扮演的是()。 A、代表人 B、发言人 C、企业家 D、联络者 2、“人事管理之父”是()。 A、亚当·斯密 B、韦伯 C、欧文 D、马斯洛 3、下列属于梅奥的著作的是()。 A、《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 B、《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C、《经理人员的职能》 D、《公司再造》 4、血汗工厂的管理属于哪种道德观?() A、功利主义 B、权利至上 C、公平公正 D、社会契约 5、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的初级阶段采用的方式是()。 A、特许 B、出口 C、合资 D、独资 6、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信息化系统是() A、开环物料需求计划 B、闭环物料需求计划 C、制造资源计划 D、企业资源计划 7、多数成年人的道德发展处在()阶段。 A、遵守规则以避免受到物质惩罚 B、做你周围的人所期望的事情 C、通过履行你允诺的义务来维持平常秩序 D、遵守自己选择的伦理准则,即使这些准则违背了法律 8、“金牛”型经营单位的特点是()。 A、企业应该收缩甚至放弃 B、业务增长率较高 C、市场占有率较高 D、企业应该扩大生产规模 9、下列关于孔茨和韦里克对计划的分类按照从抽象到具体顺序的是()。 A、使命—目标—规则—政策 B、使命—预算—政策—程序 C、目标—战略—政策—方案 D、战略—目标—方案—预算 10、决策的环境影响因素不包括()。 A、环境稳定性 B、组织融洽程度 C、市场结构 D、买卖双方在市场的地位 11、集体决策方法不包括()。 A、名义小组技术 B、政策指导矩阵 C、德尔菲技术 D、头脑风暴法 12、以项目为中心,通过与其他组织建立研发、生产制造、营销等业务合同网,有效发挥核心业务专长的组 织形式是()。 A、矩阵型结构 B、地域部门化 C、动态网络型结构 D、产品或服务部门化 13、某企业共有员工156人,管理幅度为4,则该企业的组织层级为() A、3 B、4 C、5 D、6 14、按照组织所处的经营环境状况不同来划分的组织变革包括()。 A、战略性变革和结构性变革 B、渐进式变革和激进式变革 C、主动性变革和被动性变革 D、流程主导变革和以人为中心的变革 15、专门为新员工提供的培训是()。 A、导入培训 B、在职培训 C、离职培训 D、临时职务

信息管理学试卷参考答案

《信息管理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缩写注解(每题1分,共15分) 中文名称:分,英文全称:分。 MIS 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SCM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ERP 企业资源计划 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 IRP 信息资源计划 Information Resources Planning CRM 客户关系管理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IO 首席信息官/信息主管/首席信息经理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MRP 物料需求计划 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MRPII 制造资源计划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 EC 电子商务 Electronic Commerce EB 电子商务 Electronic Business EG 电子政务 Electronic Government VB 虚拟企业Virtual Business 或者VB语言 Virtual Basic BPR 业务流程再造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CIMS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WWW 万维网 World Wide Web二、名词解析(每题3分,共15分) 答对:3个要点给3分、2个要点给2分、1个要点给1分、全错给0分。 1.信息 1)信息具有客观性,忠于客观事物; 2)信息具有历史性,是事后记录; 3)信息不仅注重于客观事物自身的运动,更注重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 4)信息的不完全性。 2.信息管理(答对3个要点给3分) 1)信息管理手段是信息技术 2)信息管理对象是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 3)信息管理目标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4)信息管理过程的主要活动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2016年电大管理学基础形考全部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 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管理的对象。 正确答案: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的重要性。 正确答案:计划 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这强调的是()。 正确答案:管理的实践性 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的角色。 正确答案:精神领袖 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是最为重要的。 正确答案:概念技能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正确答案: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组织中存在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正式组织是以()为重要标准。 正确答案:效率的逻辑 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 正确答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计划工作的前提是()。 正确答案:预测 每一层级的管理者都参与组织计划的制定,这就是计划工作的()特征。 正确答案:普遍性 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 正确答案:更短 选择方案就是根据评价结果,从各种可行方案中选出()的方案。 正确答案:最满意 当预测者能够得到足够的准确数据资料时,采用()是可取的方法。 正确答案:定量预测 企业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 正确答案:权变性 目标建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以内。 正确答案:5个 战略管理是以组织全局为管理对象来确定组织发展的远景和总体目标,规定组织总的行动纲领。这就是战略管理的()特征。 正确答案:全局性 战略只是规定了发展方向、目标和基本措施,为了使其得以顺利执行,必须(),以明确每一阶段的任务。 正确答案:编制具体的行动计划 就组织的发展战略形式而言,可口可乐公司采用的是()。 正确答案:密集型发展战略 海尔公司原来以生产冰箱为主,后来又引进空调生产线,这是()的发展战略。 正确答案:关联多元化 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简单化决策,属于()。

信息管理系统试题答案

信息管理系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管理活动中的高、中、基3个层次的管理分别对应的3种层次类型的决策过程是、和结构化决策。 2.通常管理可分为五大职能,即、、指挥、控制和协调。 3.管理信息系统的三大支柱是:计算机网络、______ 和______ 。 4.按系统论的观点,系统应有5个要素,即输入、输出、______ 、______和控制。 5.一般将系统产生、发展和灭亡的生命历程称为______ 。 6.ERP的含义是______ ,它是在______ 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7.“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是______ 方法的基本思想。 8.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可以概括为四大部件,即信息源信息处理器、、。 9.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计算机为工具,具有______ 、预测、控制和功能的信息系统。 10.信息一词的英文单词是______ 。 11.对当前系统的调查通常可分为______ 和______ 。 12.一般认为管理信息系统是在______ 、______ 和计算机科学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边缘科学。 13.现行系统分析主要包括______ 分析和______ 分析两大部分。 14.可行性研究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 ______ 和

______ 。 15.人们经常用耦合和______ 的概念衡量模块之间的独立性。 16.数据流程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在______ 分析的基础上,勾画出现行系统的逻辑模型。 17.常见的系统切换方法主要有3种,即______ 、______ 和 ______ 。 18.系统分析处于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第二阶段,上接______ ,下联______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19.数据耦合、控制耦合和非法耦合等三种模块耦合方式中,耦合度最低、性能最好的是______ 。 20.业务流程分析主要是为了描述____________。 21.系统分解的三原则是指______ 、功能聚合性原则、______ 。 22.常见的系统切换方法主要有3种,即______ 、平行切换和分段切换。 23.系统的业务流程分析采用的是______ 的方法。 24.系统测试的任务就是为了______ 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 1.系统由输入、输出、处理、反馈、控制5要素组成,其中反馈是指() A、给出处理所需的内容和条件 B、处理后所得到的结果 将输出的一部分信息返回到输入,以供对系统进行控制用

武大、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基础考研真题笔记

PS:各章都是按照个人认为的重要程度,也就是会考的可能性来排序的,加粗的重要,有划线的的更重要。 第一章 (连续好几年没有出了,今年应该会出现一道,名词的可能性比较大) 1、社会信息化、信息管理 2、信息、社会信息 3、信息化、信息的特征和性质 论述:信息管理发展的基本阶段和各个阶段的特点 第二章 (重点章,名词和简答都会出现,熟悉掌握前三组) 1、信息直接交流与信息社会代理交流的区别、多向主动主动传递(单向被动传 递) 2、信息传递的密度递减原则、信息失真 3 4、信息交流、信息交流的特征、信息栈 第三章 (重点章,从考题分布就可以看出) 1、马太效应的表现形式、马太效应 2、文献信息老化的影响因素、赖普斯曲线 3、齐夫分布曲线、齐夫分布定律 4、赖普斯指数、(文献的)半衰期 第四章 1、简述信息搜集的方法和途径 2、零次信息源在经济活动和科技活动中的作用 3 4、怎样评价信息获取的效率 5、简述信息的经济性评价方法 第五章 (重点章,从考题分布就可以看出) 1、XML、与传统的文献型组织相比,网络信息组织有哪些主要特征 2、KWOC(题外关键词索引)、信息组织的基本内容 3 4 、知识组织、信息组织的特性和原则 (了解:网络信息源的特点)

第六章 1、向量空间检索模型、布尔逻辑检索模型 2、信息检索、信息检索系统、 3 4、信息检索的程序 第七章 1、信息用户及其信息需求研究的主要内容 2、信息服务的原则 3、信息服务的主要方式 4、简述用户行为的特征 5、信息服务、穆尔斯定律 PS:后三章感觉八、十会被忽略,因为就九、十没有一起考的,第八章也时隐时现,所以…… 第八章 ①制定信息与信息系统安全策略的误区 ②当代信息系统的特征和功能 ③诺兰模型 ④信息系统 第九章 ①非营利信息机构的营利方法 ②简析信息机构的管理办法 ③非营利信息机构为什么要设置专门的营利部门 ④信息机构最重要的管理工具是什么?在考虑营销计划时需要考虑哪些策略 第十章 ①信息法律②信息政策的评价③信息政策 更多资料: 2014年武汉大学档案学考研必备资料(无敌版) 武汉大学情报学/档案/图书馆/信息资源信息管理学基础考研资料 2014年武汉大学/武大情报学专业考研必备资料(专业课无敌版) 2014年武大/武汉大学管工/情报考研数据库原理教程全套复习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