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病例

子宫肌瘤病例
子宫肌瘤病例

患者王女士,47 岁,自诉3 年前开始出现月经紊乱,周期缩短,15 天左右,经期延长,最长15 天,量中,有痛经。近一年月经周期长短不一,20-30 天,经期2-3 天,仍痛经。彩超检查提示子宫切面大小6.2*6.7*4.4cm, 宫壁光点回声不均匀,见多个中等回声团块,其中子宫腔一个大小2.6*2.1cm ,双侧附近未见异常,患者无尿急、尿痛及血尿,无腹痛、腹泻等不适。

体格检查:T: 36.8 C, P:80次/分,R: 20次/分,BP:

117/73mmHg神清,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五官未见畸形,颈软,甲状腺无肿大。HR 80bpm律齐;各瓣膜区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四肢脊柱未见畸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检查:外阴已产型;阴道畅,宫颈光滑,子宫前位,与腹壁粘连致密,活动度欠佳;双附件区未及明显异常。

初步诊断:子宫多发性肌瘤。定义: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育龄妇女。

病因:确切的发病因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其发生和生长可能与女性性激素长期刺激有关。

病理分类:子宫肌瘤根据子宫肌瘤的生长部位分为宫体肌瘤和宫颈肌瘤。宫体肌瘤按其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为下列三种。

1. 肌壁间肌瘤

最常见,占60°%- 70%肌瘤较大时,可使宫腔及子宫表面变

形,也可使子宫均匀性增大。

2. 浆膜下肌瘤

约占20%,肌瘤向子宫浆膜下生长,突出于子宫表面,部分可形成明显的瘤蒂。

3. 黏膜下肌瘤

约占10%- 15%,肌瘤突向宫腔,表面覆盖子宫内膜。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子宫肌瘤护理查房1

2011年妇产科护理查房 时间:2011年3月11日 地点:医生办公室 主持人:李蓁胡飞英 主查学生:胡彬彬杨超 参加人员:胡彬彬杨超卓秋红林素姐等妇产科实习生病例诊断:子宫肌瘤目的:通过对子宫肌瘤临床病例的讨论,应用护理程序对该患者进行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掌握该疾病的相关定义、病因、分类、临床表现、治疗、护理措施、健康指导等,以便更好地护理同种的病人,达到预期的护理目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疾病知识简介 1?定义:子宫肌瘤(Hysteromyoma)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无症状,少数表现为阴道出血,腹部触及肿物以及压迫症状等。如发生蒂扭转或其他情况时可引起疼痛。 2. 病因:子宫肌瘤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受雌激素刺激有关。由于子宫肌瘤生长较快,当供血不良时,可以发生不同变性。肌瘤愈大,缺血愈严重,则继发变性愈多。 3. 分类: 根据肌瘤所在子宫的不同部位,而分为以下几类: (1)肌壁间肌瘤肌瘤位于肌壁内,周围均为肌层所包围,初发病时多为此类肌瘤,故最常见,约占60?70%。

(2)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向浆膜而发展,并突出于子宫表面,与浆膜层直接接触,约占20%。如突入阔韧带两叶之间生长,即为阔韧带内肌瘤。 (3)粘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向宫腔内生长,突出于子宫腔内,与粘膜层直接接触,约占10% -15%。此瘤可使子宫腔逐渐增大变形,并常有蒂与子宫相连,如蒂长可堵住子宫颈口或脱出于阴道内。 (4)子宫颈肌瘤较少见,肌瘤在子宫颈部位生长,因生长部位低,可嵌顿于盆腔内,产生压迫症状,手术切除困难,易损伤输尿管、膀胱。子宫肌瘤常为多发性,并且以上不同类型肌瘤可同时发生在同一子宫上,称为多发性子宫肌瘤。 4. 临床表现: (1)月经改变:为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等。 (2)腹块:腹部胀大,下腹扪及肿物,伴有下坠感。 (3)白带增多:白带增多,有时产生大量脓血性排液及腐肉样组织排出伴臭味。 (4)疼痛:一般患者无腹痛,常有下腹坠胀、腰背酸痛等,当浆膜下肌瘤蒂扭转时,可出现急性腹痛肌瘤红色变时,腹痛剧烈且伴发热。 (5)压迫症状:肌瘤向前或向后生长,可压迫膀胱、尿道或直肠,弓I 起尿频、排尿困难、尿潴留或便秘。当肌瘤向两侧生长,则形成阔韧带肌瘤,其压迫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或肾盂积水;如压迫盆腔血管及

妇产科完整病历(子宫肌瘤)

完整病历 姓名:陈某职业:无 性别:女住址;广州市 年龄:43岁入院时间:2012-02-14,9:00am 婚姻:已婚病例记录时间:2012-02-14,10:00am 民族:汉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 籍贯:广东省罗定市可靠程度:可靠 主诉:B超发现子宫肌瘤5年,末次月经延长至26天。 现病史:患者平素月经规则,14岁来潮,经期约5天,周期约22-23天。经量多,每日用卫生巾7-8片,无痛经、凝血块。平日白带量不多,无异味,无性交痛、性交出血。LMP:2012-1-11。5年前宫外孕时B超发现子宫肌瘤(具体大小部位不详),无明显经期延长及经量增多、白带增多,不伴下腹部不适、腰酸背痛,无大小便异常。未进行特殊诊治。宫外孕保守治疗后经量较以前减少,每日用卫生巾5-6片,余无明显改变。末次月经延长至2月初,经量如常,偏褐色,期间偶感左下腹隐痛,无恶心、呕吐、头晕、头痛。2012-2-4遂至罗定市妇幼保健院诊治,B超示子宫肌瘤(子宫后壁下段可见一高回声团,约98mm×73mm ×96mm,境界清楚,向外凸。药物治疗(具体不详)后经量减少,2月6日渐干净。现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科。患病以来,患者精神、睡眠、胃纳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体重75KG。 月经婚育史:患者平素月经规则,14岁来潮,经期约5天,周期约22-23天。LMP:2012-1-11。经量多,每日用卫生巾7-8片,无痛经、凝血块。平日白带量不多,无异味,无性交痛、性交出血。5年前宫外孕保守治疗后经量较以前减少,每日用卫生巾5-6片,余无明显改变。27岁结婚,婚后无避孕。1996年自然流产一次,1997年足月顺产一个女婴,2005年人流一次,2007年宫外孕保守治疗。爱人及女儿体健。 既往史:2010年发现高血压3级,予美托洛尔、硝苯地平片口服治疗后血压维持平稳。否认糖尿病、肝炎、肺结核病史,否认外伤、输血史。对青霉素过敏。无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系统回顾: 呼吸系统:无长期咳嗽、咯血、咯痰、气喘,无呼吸困难及胸痛史。 循环系统:2010年发现高血压,予美托洛尔、硝苯地平片口服治疗后血压维持平稳。无头晕、心悸、发绀、气急、咯粉红色泡沫样痰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史。 消化系统:无反酸、喛气、呕吐、腹痛、腹泻、黄疸、呕血、便血、黑便史。 血液系统:无反复鼻出血、齿龈出血及瘀斑、瘀点史,无全身骨痛史。 泌尿生殖系统:无腰酸、尿痛、排尿困难、血尿、尿量异常史,无生殖器溃疡史。 代谢及内分泌系统:无怕冷、怕热、多汗、多饮、多尿、多食史,身体无显著消瘦或肥胖史,无性格异常改变等。 肌肉骨关节系统:无游走性关节红、肿、热、痛,无关节畸形,肌痛、肌肉萎缩。 神经系统:无昏厥、抽搐、无感觉异常,视力障碍及记忆力减退。 个人史:原籍出生、生长,近期无血吸虫,钩端螺旋体等传染性疾病接触史。不吸烟、酗酒。否认冶游史。

教学查房—子宫肌瘤的护理

教学查房—子宫肌瘤的护理

教学查房— 子宫肌瘤的护理 时间:2011.11.18 地点: 妇科示教室 主持人: 张静 主讲人: 杨晓茹 指导老师: 胡秀娟 参加人员:

子宫肌瘤的护理 张静:今天下午我们来开展这期的教学查房,下面由杨晓茹带我们学习一下子主管护师宫肌瘤的护理。 杨晓茹:大家下午好!很感谢大家今天能来听我讲的教学查房,下面由我带大家学(护生)习一下子宫肌瘤的护理。我先向大家汇报一下病史。 病例导入: 患者,女,50岁,11床,住院号:20968。患者系“下腹坠痛2 年,加重4-5月”入院,平素月经规则,3-4/30天,量多,痛 经(-),LMP:2011.11.2。近两年来稍感下腹部胀痛不适,未予 重视及治疗,自11.06开始下腹坠痛较前加重,伴腰酸,无明 显月经改变,于11.08来我院检查,B超提示子宫肌瘤(子宫多 发肌瘤,最大的约4.4*4.1cm),妇检:子宫增大如3孕月大小, 建议住院手术,患者因故未来住院。11.10复查B超仍提示多发 性子宫肌瘤,拟“子宫肌瘤”收住。病程中无畏寒、发热,无 咳嗽、咳痰,无心慌、胸闷,饮食可,二便正常,无明显体重 下降。 体格检查:T:36.5℃,P:80次/分,R:20次/分,BP:118/80mmHg, 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腹部无异常包块,无移动性浊音。 妇检:外阴:婚产式,阴道:畅,宫颈:中糜,宫体:前位, 增大如孕3月大小,无压痛。附件:(-)。宫旁:(-)。 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B超提示:子宫肌瘤(多发性),子宫 内膜增厚。术前相关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及手术禁忌,于11.11 在全麻下行全子宫切除术。术中出血100ml,术后三天有少量阴 道流血,复查有轻度贫血,给予抗炎、纠正贫血等对症处理。 通过这个病例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子宫肌瘤的护理。 查房目标

最新子宫肌瘤护理查房

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查房 时间:2008、10、21 地点、外一科护士站 参加人员:护士长、马岚菊、毕妍群、闫晓宁、王丹、李海燕、李珍琪、陆溪、赵吉萍 主讲人:王广梅 护士长:子宫肌瘤子宫肌瘤(uterus, myoma of),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无症状,少数表现为阴道出血, 腹部触及肿物以及压迫症状等。如发生蒂扭转或其他情况时可引起 疼痛。以多发性子宫肌瘤常见。 子宫肌瘤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受雌激素 刺激有关。理由是: (一)偶见于初潮后妇女,多见于中年妇女,绝经后肌瘤多停止生长并逐渐萎缩; (二)肌瘤多并发子宫内膜增生; (三)卵巢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可分泌雌激素)患常合并子宫肌瘤; (四)妊娠时雌激素水平增高,肌瘤也会迅速增大; (五)外源性雌激素可加速肌瘤生长。 根据肌瘤所在子宫的不同部位,而分为以下几类: 1.肌壁间肌瘤肌瘤位于肌壁内,周围均为肌层所包围,初发病时多为此类肌瘤,故最常见,约占60~70%。 2.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向浆膜而发展,并突出于子宫表面,与浆膜层直接接触,约占20%。如突入阔韧带两叶之间生长,即为阔 韧带内肌瘤。 3.粘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向宫腔内生长,突出于子宫腔内,与粘膜层直接接触,约占10%。此瘤可使子宫腔逐渐增大变形,并常有 蒂与子宫相连,如蒂长可堵住子宫颈口或脱出于阴道内 4.子宫颈 肌瘤较少见,肌瘤在子宫颈部位生长,因生长部位低,可嵌顿于 盆腔内,产生压迫症状,手术切除困难,易损伤输尿管、膀胱。子 宫肌瘤常为多发性,并且以上不同类型肌瘤可同时发生在同一子宫 上,称为多发性子宫肌瘤. 首先由责任护士马岚菊汇报病例

妇完整病历(子宫肌瘤)

祁阳县人民医院 病历记录 姓名:程梅华科室:妇科住院号:1101805 入院记录 姓名:陈X 职业:无 性别:女住址;祁阳县商业城 年龄:43岁入院时间:2013-02-14,9:00am 婚姻:已婚病例记录时间:2013-02-14,10:00am 民族:汉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 籍贯:永州祁阳可靠程度:可靠 主诉:B超发现子宫肌瘤5年,末次月经延长至26天。 现病史:患者平素月经规则,14岁来潮,经期约5天,周期约22-23天。经量多,每日用卫生巾7-8片,无痛经、凝血块。平日白带量不多,无异味,无性交痛、性交出血。LMP:2013-1-11。5年前宫外孕时B超发现子宫肌瘤(具体大小部位不详),无明显经期延长及经量增多、白带增多,不伴下腹部不适、腰酸背痛,无大小便异常。未进行特殊诊治。宫外孕保守治疗后经量较以前减少,每日用卫生巾5-6片,余无明显改变。末次月经延长至2月初,经量如常,偏褐色,期间偶感左下腹隐痛,无恶心、呕吐、头晕、头痛。2013-2-4遂至祁阳县妇幼保健院诊治,B超示子宫肌瘤?(子宫后壁下段可见一高回声团,约98mm×73mm×96mm,境界清楚,向外凸。药物治疗(具体不详)后经量减少,2月6日渐干净。现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科。患病以来,患者精神、睡眠、胃纳可,大小便

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体重75KG。 既往史:2010年发现高血压3级,予美托洛尔、硝苯地平片口服治疗后血压维持平稳。否认糖尿病、肝炎、肺结核病史,否认外伤、输血史。对青霉素过敏。无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月经婚育史:患者平素月经规则,14岁来潮,经期约5天,周期约22-23天。LMP:2012-1-11。经量多,每日用卫生巾7-8片,无痛经、凝血块。平日白带量不多,无异味,无性交痛、性交出血。5年前宫外孕保守治疗后经量较以前减少,每日用卫生巾5-6片,余无明显改变。27岁结婚,婚后无避孕。1996年自然流产一次,1997年足月顺产一个女婴,2005年人流一次,2007年宫外孕保守治疗。 系统回顾: 呼吸系统:无长期咳嗽、咯血、咯痰、气喘,无呼吸困难及胸痛史。 循环系统:2010年发现高血压,予美托洛尔、硝苯地平片口服治疗后血压维持平稳。无头晕、心悸、发绀、气急、咯粉红色泡沫样痰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史。 消化系统:无反酸、喛气、呕吐、腹痛、腹泻、黄疸、呕血、便血、黑便史。 血液系统:无反复鼻出血、齿龈出血及瘀斑、瘀点史,无全身骨痛史。 泌尿生殖系统:无腰酸、尿痛、排尿困难、血尿、尿量异常史,

子宫肌瘤护理查房

2011年妇产科护理查房 时间: 2011年3月11日 地点:医生办公室 主持人:李蓁胡飞英 主查学生:胡彬彬杨超 参加人员:胡彬彬杨超卓秋红林素姐等妇产科实习生 病例诊断:子宫肌瘤 目的:通过对子宫肌瘤临床病例的讨论,应用护理程序对该患者进行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掌握该疾病的相关定义、病因、分类、临床表现、治疗、护理措施、健康指导等,以便更好地护理同种的病人,达到预期的护理目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疾病知识简介 1.定义:子宫肌瘤(Hysteromyoma)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无症状,少数表现为阴道出血,腹部触及肿物以及压迫症状等。如发生蒂扭转或其他情况时可引起疼痛。 2.病因:子宫肌瘤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受雌激素刺激有关。由于子宫肌瘤生长较快,当供血不良时,可以发生不同变性。肌瘤愈大,缺血愈严重,则继发变性愈多。

3.分类: 根据肌瘤所在子宫的不同部位,而分为以下几类: (1)肌壁间肌瘤肌瘤位于肌壁内,周围均为肌层所包围,初发病时多为此类肌瘤,故最常见,约占60~70%。 (2)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向浆膜而发展,并突出于子宫表面,与浆膜层直接接触,约占20%。如突入阔韧带两叶之间生长,即为阔韧带内肌瘤。 (3)粘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向宫腔内生长,突出于子宫腔内,与粘膜层直接接触,约占10%-15%。此瘤可使子宫腔逐渐增大变形,并常有蒂与子宫相连,如蒂长可堵住子宫颈口或脱出于阴道内。 (4)子宫颈肌瘤较少见,肌瘤在子宫颈部位生长,因生长部位低,可嵌顿于盆腔内,产生压迫症状,手术切除困难,易损伤输尿管、膀胱。子宫肌瘤常为多发性,并且以上不同类型肌瘤可同时发生在同一子宫上,称为多发性子宫肌瘤。 4. 临床表现: (1)月经改变:为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等。 (2)腹块:腹部胀大,下腹扪及肿物,伴有下坠感。 (3)白带增多:白带增多,有时产生大量脓血性排液及腐肉样组织排出伴臭味。 (4)疼痛:一般患者无腹痛,常有下腹坠胀、腰背酸痛等,当

子宫肌瘤病例

患者王女士,47 岁,自诉3 年前开始出现月经紊乱,周期缩短,15 天左右,经期延长,最长15 天,量中,有痛经。近一年月经周期长短不一,20-30 天,经期2-3 天,仍痛经。彩超检查提示子宫切面大小6.2*6.7*4.4cm, 宫壁光点回声不均匀,见多个中等回声团块,其中子宫腔一个大小2.6*2.1cm ,双侧附近未见异常,患者无尿急、尿痛及血尿,无腹痛、腹泻等不适。 体格检查:T: 36.8 C, P:80次/分,R: 20次/分,BP: 117/73mmHg神清,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五官未见畸形,颈软,甲状腺无肿大。HR 80bpm律齐;各瓣膜区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四肢脊柱未见畸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检查:外阴已产型;阴道畅,宫颈光滑,子宫前位,与腹壁粘连致密,活动度欠佳;双附件区未及明显异常。 初步诊断:子宫多发性肌瘤。定义: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育龄妇女。 病因:确切的发病因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其发生和生长可能与女性性激素长期刺激有关。 病理分类:子宫肌瘤根据子宫肌瘤的生长部位分为宫体肌瘤和宫颈肌瘤。宫体肌瘤按其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为下列三种。 1. 肌壁间肌瘤 最常见,占60°%- 70%肌瘤较大时,可使宫腔及子宫表面变 形,也可使子宫均匀性增大。

2. 浆膜下肌瘤 约占20%,肌瘤向子宫浆膜下生长,突出于子宫表面,部分可形成明显的瘤蒂。 3. 黏膜下肌瘤 约占10%- 15%,肌瘤突向宫腔,表面覆盖子宫内膜。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子宫肌瘤护理查房

查房时间:2017-1-08 查房内容:子宫肌瘤 查房主持人:张玲老师 参加人员:周杰文,胡小玲,侯思米,林涛 梁璐,赵湘,周薇,庹迁,黄珊 所查病历:姓名:黄伟连,性别:女,年龄:39,床位:37, 病案号:00915999,诊断:子宫肌瘤,入院时间:2016-12-19 ㈠查房目的:(带教老师:张玲) ㈡病历汇报:(责任护生:侯思米) 1.一般情况:患者女性,39岁,已婚;汉族;职业:无业人员 2.主诉:子宫肌瘤剥除术后4+年,经量增多半年 3.入院诊断:1.子宫肿块性质待查: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 4.现病史:患者于4年前出现月经量增多,10片/天卫生巾,为鲜红色,有血块,伴腰痛,月经周期及行经期无改变,因“多发性子宫肌瘤”在广东当地医院行“经腹子宫剥除术”(具体不详)。术后月经量恢复到7-8片/天,复查B超示有少量子宫小肌瘤。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经量增多,卫生巾用量由原来的7-8片/天增至10片/天,有血块,伴腰痛,月经周期及行经期无改变,无乏力、头晕等

不适。2016年11月08日就诊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盆腔B 超示:子宫实质内可探及多个低回声结节,考虑子宫多发肌瘤,较大者约41.5*32.8mm大小;血常规: 红细胞:4.39x10’12/L、血红蛋白:79g/L;建议定期复查。于2016年12月7日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行盆腔B超示“子宫壁多个低回声结节,考虑子宫多发肌瘤,较大者约44*37mm大小,左侧附件区囊性液区,大小约32*30mm”,2016年12月8日于衡阳市吴烦门诊就诊,行诊断性刮宫术,病检示(金城检验1661852):(宫腔)分泌状态子宫内膜,部分呈息肉样改变:肿标:正常、现患者要求手术治疗我院就诊,门诊以“子宫肌瘤”收入院。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体力、食欲食量、睡眠、体重、大小便情况可。 5.既往史:既往体质一般,2003年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2012年因多发性“子宫肌瘤”在广东当地医院行“经腹子宫剥除术”,住院期间因贫血有输血史,输血量越200ml(具体不详);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病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史,否认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6.个人史:生于湖南衡阳县,久居本地,否认血吸虫疫水接触史,无吸烟、饮酒史,否认毒物接触史。 月经史:(12岁)7-8天/28-29天,末次月经:2016年12月14日月经周期规律,月经量多,颜色正常,有血块,无痛经。 7.婚育史:21岁结婚,非近亲结婚,配偶体健,G4P3L3,均为平产,

300例子宫肌瘤临床病例分析

300例子宫肌瘤临床病例分析 发表时间:2009-07-23T09:40:43.8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4期供稿作者:王蕊 (哈尔滨市第八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 [导读] 现将我院近3年来在妇科门诊及收住妇科住院部的子宫肌瘤病例每年随机抽样100例共30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关键词】子宫肌瘤 观察随访手术方式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生育年龄妇女中,发病率为20%~30%,因很多患者无症状或因肌瘤很小,其发病率较难统计准确,有报道其发病率高达50%,它不但和雌激素同时也和孕激素有关[1],但子宫肌瘤的真正病因未十分明确,目前子宫肌瘤的治疗仍包括随诊观察、保守治疗及手术泊疗,以手术为主。现将我院近3年来在妇科门诊及收住妇科住院部的子宫肌瘤病例每年随机抽样100例共30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2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观察随访及月眯非司酮药物保守治疗治疗和收住妇科住院部的子宫肌瘤病例中每年随机抽样100例,共300例,年龄26~69岁,其中30~40岁75例,占25%,40~50岁,144例,占48%,平均年龄4 2.2岁。 1.2 临床症状与体征及辅助检查 300例子宫肌瘤患者中,222例有临床症状,占74%,其中月经量增多140例,占46.67%,月经紊乱68例,占2 2.23%,痛经44例,占11.33%。自觉下腹扪及肿块者48例,占16%,伴贫血133例,占44.33%,部分患者有腰痛,腹酸、下腹坠胀,尿频、便秘,不孕症状。无临床症状78例,占26%,其中妇科体检发现6l例,剖宫产术中发现7例。300例子宫肌瘤中,B超检查出285例,10例误诊为子宫腺肌病。5例B超未检查出子宫肌瘤,因顽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小肌瘤。B超检出率95%。 2 处理方法 2.1 观察随访及药物保守治疗无症状,子宫小于2月孕周的子宫肌瘤患者在门诊进行观察随访,每半年妇科体查及B超监测一次并作前后对比。初次出现月经异常,子宫小于2月孕周的子宫肌留患者而不同意手术治疗,要求药物保守治疗者,行诊刮排除子宫内膜病变后给米非司酮l0mg每日1次连服3个月,服药其间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及B超监测子宫。 2.2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式有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次全切除术,全子宫切除(包括阴式子宫切除,腹式子宫切除术),全子宫切除加单例或双侧附件切除。 3 结果 3.1 300例子宫肌瘤病患者中,30例无病状患者在门诊进行观察随访中,有2例因肿物增大行手术治疗。45例服米非司酮药物保守治疗,结果26例诊刮后服药3天流血止,15例服药7天后流血停止,4例因药物保守治疗无效行手术治疗。21例服药后子宫肌瘤有所缩小,19例服药后子宫肌瘤无变化。 3.2 300例子宫肌瘤患者中手术治疗231例,占77%,其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18例,占手术7.8%(包括剖宫产中发现肌瘤行剔除术5例),子宫次全切除48例,占20.6%,全子宫切除165例,占71.6%(包括阴式子宫切除86例及腹式子宫切除79例)。 3.3 手术并发症膀胱损伤1例,是子宫肌瘤有剖宫产史,膀胱与宫颈粘连紧密,分离下推膀胱时不损伤膀胱,术中立即修补,术后恢复好。术后出现一侧下肢肿痛,行走困难1例,彩超证实一侧,股静脉栓塞(系阴式子宫切除患者),经抬高下肢,局部热敷,静滴丹参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活血祛瘀治疗后治愈出院。术后阴道残端出血3例,经局部处理后出血停止。 3.4 术后病理检查结果 231例手术后标本均送理检查,证实为子宫肌瘤;其中玻璃样变8例,囊性变3例,钙化2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25例,合并1侧卵巢巧克力囊肿6例,合并1侧卵巢畸胎瘤2例,合并卵巢囊肿19例。 4 讨论 4.1 子宫肌瘤的症状与肌瘤部位、生长速度及肌瘤变性关系密切,与肌瘤大小,数目多少关系不大,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增多,月经紊乱,腹部包块,贫血及因子宫增大所致的压迫症状,如尿频,排尿障碍,腰酸,下腹坠胀等,压迫直肠可致排便困难,子宫粘膜肌瘤脱出阴道,其表面发生感染,坏死时,出现阴道排出大量脓血性排液及腐肉样组织,伴臭味,应与宫颈癌相鉴别,浆膜下肌瘤蒂扭转时出现急性腹痛,肌瘤经色样变时,出现腹部剧痛发热。但有相当一部分子宫肌瘤患者没有明显临床症状,仅于盆腔检查时偶被发现。本文临床资料显示有26.0%的患者无子宫肌瘤相伴症状,是通过体检和在剖宫产术中发现的。B超子宫肌瘤的检出率95%。因此生育年龄及围绝经期妇女定期检查是早期发现妇科疾病的重要方法。建议最少每年进行1次常规体查,尤其是妇科检查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不失为临床诊断的可靠方法,辅以B超检查则更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4.2 对子宫肌瘤的治疗必须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症状,肌瘤大小等情况全面考虑。若子宫肌瘤小于2月妊娠子宫且无症状者应给观察随访[2],若子宫肌瘤患者初次出现不规则流血,且小于2月妊娠子宫而患者不愿意手术治疗者,可给予先诊断性刮宫排除子宫内膜异常病变后服米非司酮l0mg每日1次连服3个月。因为子宫肌瘤生长与雌激素及孕激素有关,而米非司酮有干扰孕酮与受体结合,抑制孕激素促使子宫肌瘤病生的作用。 4.3 对子宫肌瘤治疗,迄今为止仍以手术为主[2],本文临床料资显示手术治疗占77%,但切除子宫后,切断了来自子宫动脉的卵巢血供,使卵巢功能下降。所以,子宫切除术中要仔细探查双侧卵巢,如无病变,尽量保留双侧附件。依次为保留一侧附件,保留一侧卵巢,如二侧卵巢皆有病变,无法保留正常卵巢组织时方考虑双附件切除。 4.4 对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妇女,或无生育要求但年龄小于36岁者,应选择子宫肌瘤剔除术,因子宫内膜中含有丰富的受体,子宫切除对内分泌的影响除减少卵巢的血供外,子宫也参于体内的生理及病理过程。术中在子宫局部注射缩宫素l0g,同时静脉点滴缩宫l0g或用止血带穿过左右侧阔韧带无血管透明处结扎宫颈峡部,可减少肌瘤剔出的出血。对剖宫术中发现子宫肌瘤时,我们认为对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3~4cm者,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瘤剔除术。由于足月妊娠子宫高度充血,肌瘤增大变软,肌瘤偏大的肌壁间肌瘤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肌病剔除时易造成大出血,需慎重。 4.5 对宫颈无病变者,同时行阴道镜检查宫颈及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异常病变的患者,尽量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因宫颈存在雌、孕激素受体,对保留女性内分泌功能有重作用,保留宫颈和完整阴道,对性生活影响较少,且宫颈具有分泌粘液功能,对保持宫颈阴道的酸碱度,防止局部感染有良好作用。但应向患者说明子宫次全切除术,保留宫颈存在着宫颈残端癌的可能性。 4.6 对于有慢性宫颈炎或陈旧宫颈旧裂,无生育要求,原则上行全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小于孕3个月子宫,子宫活动,无粘连,无阴道狭

妇科子宫肌瘤病例

第1张 病史特点: 1、患者,女,38岁,因“经量增多两年余”而入院 2、体格检查:右侧甲状腺可扪及一结节性肿块,直径约2cm,随吞咽活动 3、妇科检查: 宫颈:糜烂 宫体:中位,孕2个半月大小,形态:不规则,压痛:无 4、辅助检查:超声:子宫右前壁突起中低回声79*77*75mm,左后壁肌层中低回声:直径 8mm,右卵巢大小28*24*19m5m,内无回声区19*16*12mm,提示:子宫不规则增大,质地不均匀,多发肌瘤可能,右卵巢内囊性结构。 诊断: 子宫肌瘤 第2张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常见于30-50岁妇女,20岁以下少见。据统计,至少有20%育龄妇女有子宫肌瘤,因肌瘤多无或很少有症状,临床报道发病率远低于肌瘤真实发病率。 子宫肌瘤的确切病因尚未明了。因肌瘤好发于生育年龄,青春期前少见,绝经后萎缩或消退,提示其发生可能与女性性激素相关。 第3张 子宫肌瘤的分类: 按肌瘤生长部位分类,分为宫体肌瘤和宫颈肌瘤。 按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类,分为: 1. 肌壁间肌瘤 肌瘤位于子宫肌层内,周围均为肌层包绕,为最常见的类型 2. 浆膜下肌瘤 肌瘤突出于子宫表面,由浆膜层覆盖 3. 黏膜下肌瘤 肌瘤向宫腔方向突出,表面由子宫黏膜层覆盖 第4张 肌瘤的症状和体征: 1、月经改变:是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不规则阴道 流血(粘膜下肌瘤) 2、腹部肿块 3、白带增多:原因:1)内膜面积增大,内膜腺体分泌增加。2)感染坏死

4、腹痛、腰酸、下腹坠胀 5、压迫症状:膀胱压迫:尿频、排尿困难、尿潴留等。直肠压迫:便秘、里急后重、大便 不畅。 6、不孕或流产:输卵管扭曲或宫腔变性,妨碍受精卵着床,造成不孕或流产。 7、贫血 变性:肌瘤变性是当肌瘤生长迅速或有蒂形成后,由于血运供给不足,使得肌瘤失去原有的典型结构,常见的变性有玻璃样变、囊性变、红色样变、肉瘤样变、钙化 第5张 处理原则 根据病人年龄、症状、肌瘤大小、数目、生长部位及对生育功能的要求等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后选择处理方案。 1.随访治疗: 无症状肌瘤一般不需治疗,特别是近绝经期妇女。绝经后肌瘤多可萎缩或逐渐消失,每3-6个月随访一次。 2.药物治疗:适用于症状轻、近绝经年龄或全身情况不宜手术者 (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 (2)其他:米非司酮,作为术前用药或提前绝经使用,不宜长期使用,以防其拮抗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3.手术治疗:(本病例中使用的就是手术治疗) (1)肌瘤切除术:适用于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 (2)子宫切除术: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或疑有恶变者 护理措施: 1.有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的危险 1.饮食: (1)提供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高营养、易消化食物,饮食营养合理,食物多样化 (2)饮食有规律、有节制,严禁暴饮暴食 (3)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猪肝、猪血、瘦肉、奶制品、豆类、大米、苹果、绿叶蔬菜等 (4)忌食辛辣、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 (5)平时可配合滋补食疗以补养身体 2.休息与活动: 注意适当休息,适当减轻工作量,以减轻机体对氧的消耗。 3.病情观察: (1)观察病情并记录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2)协助医生完成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 2.知识缺乏:缺乏子宫肌瘤相关知识 1.提供信息,增强信心 详细评估病人所具备的子宫肌瘤相关知识及错误概念,通过连续性护理活动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讲解有关疾病知识,纠正错误指示。为病人提供表达内心顾虑、恐惧、感受和期望的机会,帮助病人分析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可被利用的资源和支持系统,减轻无助感。

子宫肌瘤教学查房

教学查房 xx,你好,今天术后第天,看你精神不错,首先祝贺你手术做的很成功,为了给你提供更系统、全面的护理,现在我们针对你进行一次护理查房,时间大约30分钟,请你配合好吗?请问你现在需要饮水或大小便吗?不需要。那好我们现在开始,子宫肌瘤是我们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作为我们妇科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这类病人的护理,首先请责任护生xx汇报病例, 既往史、药物过敏史。于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现存问题 1疼痛护理:1术前充分的心理疏导,消除病人紧张、恐瘤心理,提高病人手术耐受性,能明显减轻术后疼痛等不适。2术后12小时协助病人取半卧位,以减轻腹部刀口张力,减轻疼痛,必要时腹部刀口包扎腹带。3告知病人术后刀口疼痛是正常现象,消除紧张,一般硬膜外麻醉腹部手术后6h开始感到疼痛,24小时内最明显,影响翻身、咳嗽,一般均在当晚医嘱注射杜冷丁75-100mg,以达到止痛、让病人休息的目的。次日,一般疼痛能减轻,但要到48小时后,疼痛才显著减轻。必要时24h内每6小时注射一次。4多安慰病人,说明过多使用止痛剂,也会抑制肠蠕动,造成腹胀或严重时肠麻痹,增加痛苦。5仔细检查手术范围有无新鲜出血、血肿、感染等异常,避免盲目应用止痛药。 2恶心、呕吐护理:1告知病人为手术及麻醉后正常反应,消除顾虑。乙醚麻醉后,呕吐中枢兴奋,加上手术中暴露牵拉肠管和盆漏斗韧带,术后胃肠道反应较明显,2有的病人对杜冷丁、吗啡较敏感,注射后引起消化道反应,一般都会自行消失。3呕吐时,可应用胃复安止吐。4呕吐剧者,应检查有无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有无低钾、低钠。如有电解质平衡失调而不纠正,可使恶心、呕吐顽固不止,应建议医师作血电解质测定。 3腹胀护理:腹胀气的主要原因是吸气时空气进入消化道而病人并不自觉,有时在术后因疼痛而呻吟,在3-5分钟内,可以从食道吸入1000-2000ml空气,空气中的78%氮气不易被肠粘膜所吸收,存在胃肠道内,由于术后12-24小时才开始有不规则肠蠕动,所以气体一时不能从肛门排出,这是术后腹胀的主要原因。因此,要防止腹胀:1首先刀口疼痛时要及时给予止痛,让病人安静休息,不要吵闹不安,减少吞入空气。2鼓励多翻身、早起床活动促进肠蠕动,使肠功能早日恢复。3腹部热敷、肛管排气或小量低压灌肠。4排除机械性肠梗阻后,腹胀剧者可给予新斯的明0.5mg皮下注射或足三里穴位封闭。5一般术后2-3天腹胀自然好转,如术后48h仍腹胀严重,肠鸣音亢进或消失,应警惕是否并发肠梗阻或肠麻痹,可采用禁食、胃肠减压处理,记录出入液量,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4指导早活动,告知早活动意义:1可增加肺通气量,利于肺的扩张和分泌物的排出,预防肺部并发症;2促进血液循环,利于刀口愈合,防止压疮和下肢静脉血栓;3促进肠蠕动,增进食欲,防止腹胀和肠粘连;4利于膀胱功能恢复,防止尿潴留。早活动以病人手术、病情和耐受程度,逐渐增加活动量,术日及第一天卧床病人鼓励床上自主活动或协助翻身、拍背及活动肢体、做深呼吸、咳嗽排痰等。术后第二天鼓励并协助下床活动,做到3个30秒,先在室内扶床活动或缓慢步,活动量以不感疲劳为宜,若出现心慌不适、脉快、出冷汗等应立即卧床休息。

子宫肌瘤完整病历

子宫肌瘤完整病历 主诉:B超发现子宫肌瘤5年,末次月经延长至26天。 现病史:患者平素月经规则,14岁来潮,经期约5天,周期约22-23天。经量多,每日用卫生巾7-8片,无痛经、凝血块。平日白带量不多,无异味,无性交痛、性交出血。LMP:2012-1-11。5年前宫外孕时B超发现子宫肌瘤(具体大小部位不详),无明显经期延长及经量增多、白带增多,不伴下腹部不适、腰酸背痛,无大小便异常。未进行特殊诊治。宫外孕保守治疗后经量较以前减少,每日用卫生巾5-6片,余无明显改变。末次月经延长至2月初,经量如常,偏褐色,期间偶感左下腹隐痛,无恶心、呕吐、头晕、头痛。2012-2-4遂至罗定市妇幼保健院诊治,B超示子宫肌瘤?(子宫后壁下段可见一高回声团,约98mm×73mm×96mm,境界清楚,向外凸。药物治疗(具体不详)后经量减少,2月6日渐干净。现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科。患病以来,患者精神、睡眠、胃纳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体重75KG。月经婚育史:患者平素月经规则,14岁来潮,经期约5天,周期约22-23天。LMP:2012-1-11。经量多,每日用卫生巾7-8片,无痛经、凝血块。平日白带量不多,无异味,无性交痛、性交出血。5年前宫外孕保守治疗后经量较以前减少,每日用卫生巾5-6片,余无明显改变。27岁结婚,婚后无避孕。1996年自然流产一次,1997年足月顺产一个女婴,2005年人流一次,2007年宫外孕保守治疗。爱人及女儿体健。 既往史:2010年发现高血压3级,予美托洛尔、硝苯地平片口服治

疗后血压维持平稳。否认糖尿病、肝炎、肺结核病史,否认外伤、输血史。对青霉素过敏。无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系统回顾: 呼吸系统:无长期咳嗽、咯血、咯痰、气喘,无呼吸困难及胸痛史。循环系统:2010年发现高血压,予美托洛尔、硝苯地平片口服治疗后血压维持平稳。无头晕、心悸、发绀、气急、咯粉红色泡沫样痰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史。 消化系统:无反酸、喛气、呕吐、腹痛、腹泻、黄疸、呕血、便血、黑便史。 血液系统:无反复鼻出血、齿龈出血及瘀斑、瘀点史,无全身骨痛史。泌尿生殖系统:无腰酸、尿痛、排尿困难、血尿、尿量异常史,无生殖器溃疡史。 代谢及内分泌系统:无怕冷、怕热、多汗、多饮、多尿、多食史,身体无显著消瘦或肥胖史,无性格异常改变等。 肌肉骨关节系统:无游走性关节红、肿、热、痛,无关节畸形,肌痛、肌肉萎缩。 神经系统:无昏厥、抽搐、无感觉异常,视力障碍及记忆力减退。 个人史:原籍出生、生长,近期无血吸虫,钩端螺旋体等传染性疾病接触史。不吸烟、酗酒。否认冶游史。 家族史:否认家族中有类似患者。否认家族遗传倾向病史。 体格检查 T36.2C, P66/min,, R26/min ,BP149/99mmHg

子宫肌瘤临床病例检查

考核案例——子宫肌瘤 病例资料 03床患者丁某,女性,46岁,因“停经76天,下腹痛一天,加重伴阴道出血半天”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14 6/30日,lmp2016-11-26,量中,轻度经期不适。02-10中午始出现下腹痛,呈持续性,半天来腹痛增加,伴阴道少许出血,戴南人民医院查B超提示:早孕、宫内节育环。患者拟“1、早孕、腹痛待查:盆腔炎”收入院。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十年,否认心脏病、糖尿病病史。2-0-2-2。入院查体:神志清,自由体位,检查合作。T:37.0℃,P:72次/min,R:18次/min,BP:150/100mmhg。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宫颈:光滑,举痛阳性,无触血。宫体:前位,增大如孕6周大小,压痛阳性,活动度好。附件:双附件区未扪及明显包块,无压痛。入院后查B超提示:宫内早孕,宫内节育环,子宫肌瘤及子宫宫颈肌瘤,糖类抗原CA-1251089.1u/ml,遵医嘱予抗炎治疗,予02-12 08:00在静脉麻醉下行人流+取环术,待子宫复旧后于2017-02-17 13:00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予抗炎治疗。目前是患者术后第二天,体温36.9 ℃,血压140/85mmhg,阴道无出血,尿管在位通畅,尿色清。输液结束后拔除尿管。 流程及质量标准考核要点 细节提问 护士患者 准备1.护士洗手、衣帽整洁, 仪表端庄 2.病室环境安静、床单 元整洁 1.岗位职责 1.分管床位及病人病情 2.高血压用药的注意事项 1.了解住院时护士 为患者做了哪些? 2.介绍了什么? 3.目前饮食状况? 4.患者对医院、医 生、护士及护理员满 意度 阅读资料1.正确阅读资料(如病 历、各种检查报告、手术 记录)掌握病人病情、诊 断、检查、治疗、护理经 过。 1.资料收集全 面,重点突出 2.各类标识是 否规范 1.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 2.留置导尿的注意事项 1.是否知晓子宫肌瘤 变性的危害性 2.是否知晓防尿管滑 脱的方法 床边评估1.核对病人,安置舒适 体位 2.神志、生命体征 3.管路情况,检查管路的 标识,在位情况 4.阴道出血情况 2.疼痛评分 5.实验室检查 1.基本操作: 吸氧、心电监 护、血压报警值 设定 2.护患沟通技 巧 3.爱伤观念、 隐私保护 4.更换引流袋 5.卧有病人更 换床单, 1.病人身份识别 2.目前的治疗、护理、饮食、 生命体征、 3.疼痛评估的方法及护理措施 4.氧疗的注意事项 5.化验结果有哪些异常? 6.补钾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7.考核操作:吸氧、留置导尿、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及报警值的 设定 1.是否知晓术后的 饮食注意事项 2.是否知晓手术前 肠道准备的必要性 3.是否知晓补钾的 重要性 制度常规1.分级护理制度 2.交接班制度 3.子宫肌瘤护理常规 1.查看制度与 常规落实情况 1.入院后医生开立的医嘱有哪 些? 2.护士在执行医嘱时,有哪些

子宫肌瘤【典型病例分析】

妇产科病例14子宫肌瘤 姓名:梅秀金职业:职员 性别:女单位:常州市九龙半岛会所 年龄:41岁住址:常州市天宁区青龙苑89幢甲单元 婚姻:已婚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可靠) 籍贯:江苏省常州市入院日期:2012-09-03 09:00 民族:汉族记录日期:2012-09-03 09:00 主诉:月经量增多伴经期延长一年余 现病史:患者平素月经规则,2~3/30,每次用10片卫生巾,无痛经,白带正常,LMP2012-08-20。患者一年前无诱因出现月经量增多和经期延长,5~6/30,每次用20余片卫生巾,未予重视。2012-04-29于当地卫生院体检时发现子宫肌瘤,后在常州中医院就诊,给予中药治疗,效果不明显,此次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拟“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收住入院。患者病程中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阴道异常流血排液,无尿频尿急,无进行性消瘦,患者目前食纳睡眠好,二便如常。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重大外伤史,末次妊娠曾于2009年5月在武进第一人民医院行宫外孕手术+绝育手术(具体不详)。有输血及血制品使用史,否认中毒史,有“酒精、胶带”过敏史,预防接种随社会。 系统回顾 呼吸系统: 无慢性咳嗽、咳痰、咯血史,无呼吸困难史,无低热、盗汗史,无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等。 循环系统: 无心悸、气急、咯血、紫绀史,无心前区痛、晕厥、水肿史,无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疾病及风湿热病史等。 消化系统: 无慢性腹胀、腹痛、嗳气、反酸史,无呕血、便血、皮肤黄染史,无慢性腹泻、便秘史等。 泌尿生殖系统: 无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或淋沥史,无血尿、浮肿史,无铅、汞等毒物接触史,无淋病、梅毒等性病病史等。 造血系统: 无反复头晕、乏力或皮肤瘀点瘀斑史,无皮下出血、反复鼻衄、牙龈出血、骨骼痛史,无化学药品、工业毒物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等。 1

子宫肌瘤完整病历

子宫肌瘤完整病历 主诉:B超发现子宫肌瘤5年,末次月经延长至26天、 现病史:患者平素月经规则,14岁来潮,经期约5天,周期约22—23天。经量多,每日用卫生巾7-8片,无痛经、凝血块。平日白带量不多,无异味,无性交痛、性交出血。LMP:2012-1-11。5年前宫外孕时B超发现子宫肌瘤(具体大小部位不详),无明显经期延长及经量增多、白带增多,不伴下腹部不适、腰酸背痛,无大小便异常。未进行特殊诊治、宫外孕保守治疗后经量较以前减少,每日用卫生巾5-6片,余无明显改变。末次月经延长至2月初,经量如常,偏褐色,期间偶感左下腹隐痛,无恶心、呕吐、头晕、头痛。2012-2—4遂至罗定市妇幼保健院诊治,B超示子宫肌瘤?(子宫后壁下段可见一高回声团,约98mm×73mm×96mm,境界清楚,向外凸、药物治疗(具体不详)后经量减少,2月6日渐干净。现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科。患病以来,患者精神、睡眠、胃纳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体重75KG。月经婚育史:患者平素月经规则,14岁来潮,经期约5天,周期约22-23天。LMP:2012—1-11。经量多,每日用卫生巾7-8片,无痛经、凝血块、平日白带量不多,无异味,无性交痛、性交出血、5年前宫外孕保守治疗后经量较以前减少,每日用卫生巾5—6片,余无明显改变。27岁结婚,婚后无避孕。1996年自然流产一次,1997年足月顺产一个女婴,2005年人流一次,2007年宫外孕保守治疗、爱人及女儿体健。 既往史:2010年发现高血压3级,予美托洛尔、硝苯地平片口服治疗后血压维持平稳。否认糖尿病、肝炎、肺结核病史,否认外伤、输血

史。对青霉素过敏。无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系统回顾: 呼吸系统:无长期咳嗽、咯血、咯痰、气喘,无呼吸困难及胸痛史。 循环系统:2010年发现高血压,予美托洛尔、硝苯地平片口服治疗后血压维持平稳。无头晕、心悸、发绀、气急、咯粉红色泡沫样痰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史。 消化系统:无反酸、喛气、呕吐、腹痛、腹泻、黄疸、呕血、便血、黑便史。 血液系统:无反复鼻出血、齿龈出血及瘀斑、瘀点史,无全身骨痛史。泌尿生殖系统:无腰酸、尿痛、排尿困难、血尿、尿量异常史,无生殖器溃疡史。 代谢及内分泌系统:无怕冷、怕热、多汗、多饮、多尿、多食史,身体无显著消瘦或肥胖史,无性格异常改变等、 肌肉骨关节系统:无游走性关节红、肿、热、痛,无关节畸形,肌痛、肌肉萎缩。 神经系统:无昏厥、抽搐、无感觉异常,视力障碍及记忆力减退、 个人史:原籍出生、生长,近期无血吸虫,钩端螺旋体等传染性疾病接触史、不吸烟、酗酒。否认冶游史、 家族史:否认家族中有类似患者。否认家族遗传倾向病史。 体格检查 T36。2C, P66/min,,R26/mi n,BP149/99mmHg

病例讨论子宫肌瘤

病例讨论—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 要求 1. 熟悉子宫肌瘤的病因,掌握子宫肌瘤的分类、病理特征及肌瘤的变性。 2. 掌握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3. 掌握子宫肌瘤的治疗原则。药物治疗的指征、方案及研究新进展;手术治疗的指征及各种术式。 4. 了解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处理。 病历 (I) 患者,44岁,4001503,主因“接触性出血1年,阴道脱出肿物1个月”于2002.5.30入院。 月经规律3天/30天,一年前无诱因性交后出血,量不多,每次淋漓不尽,持续数日,伴经量增多,有血块,一个月前阴道口肿物脱出,能自行还纳,白带多,血性,无味。 既往体健,妊1产1,顺产。 检查:体温:36.4C,心率76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10/70mmHg,全身皮肤黏膜无出血点,无黄染,无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未及腹部包块。 妇科检查:外阴正常,阴道畅,宫颈光,可见一4*4*3cm大小肿物脱出,表面光滑,质硬,触血,有蒂直径0.8cm通向宫腔,子宫前位,孕10周大小,质硬,活动可,表面可及多个不平结节,双附件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4530/ul,血色素10.7g/dl,血小板24.4万/ul。 妇科B超:宫颈厚3.3cm,宫颈外口到宫颈管内可见2.8*2.4*1.6cm结节,子宫前位7.9*8.6*7.0cm,表面欠平,质地欠均,前壁结节0.7cm,右前壁结节1.7cm,后壁外凸结节3.9cm,内膜0.5cm。 讨论:1.此患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2.此患者的手术指征。 3.此患者的手术范围。 (II) 患者,47岁,主因“发现盆腔包块1年余,迅速增大3个月”于2000.8.3入院。 月经规律,3-5天/30天,量中,无痛经。1999年8月,无诱因闭经3个月就诊,行B 超检查发现,子宫15.4*10.6*8.0cm,后壁见不均质低回声12.6*9.5*6.3cm,双卵巢显示不清,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拒绝。其后2-3个月间自觉肿物增长迅速,再次来我院检查,查盆腔内巨大肿物达脐上4指。追问病史,近2-3年尿频、尿急,每夜需小便2-3次,无尿痛及血尿。近2个月时有左下腹痛,可自然缓解。无发热,白带增多,无便秘。无体重进行性下降。 既往体健,妊3产1,顺产,工具避孕。 检查:体温:36.0C,心率7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00/85mmHg,全身皮肤黏膜无出血点,无黄染,无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腹部膨隆,下腹部偏左可及一20*18cm大小质硬包块,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活动差,无压痛。 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分泌物不多,宫颈光,宫体巨大,上达脐上3指,左右达腋前线,硬,边界清,活动差,无压痛。后壁压迫直肠,双附件不清。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5900/ul,血色素19.2g/dl,血小板13.2万/ul。 盆腔B超:子宫上起剑下5cm,下至耻骨联合,横径右起锁骨中线,左起髂棘,前后径11.6cm,子宫左后壁至宫颈可见19.3*18.2*10.0cm中低回声,未见异常血流。宫颈细胞学检查正常。 CA125 18.6u/ml。 讨论: 1.本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2.盆腔包块常见于哪些妇科疾病? 3.子宫肌瘤发生继发性病变有哪些? 4.子宫肌瘤的手术指征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