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同步练习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同步练习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同步练习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浣溪沙(晏殊"宋)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这首词中最为人称道,又最能确切地表达词人浓重而深沉的伤春怀人之情的句子是:“,。”

2、请简要分析“小园香径独徘徊”句中“独”字的含义。

3、这首词中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5、展开联想与想象,描述“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情景。

6、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一“千古奇偶”进行赏析。

7.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诗词鉴赏。

1.词中作者借助曲、酒、夕阳、落花、燕子及自己的观察与感受,抒写对生活的体验,对人生思考,做到了______________结合,浑然一体。(1分)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好在哪里。(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这“独”字表现了词人孤寂、失意的情怀,是他因怀念友人而抑郁伤感心情的表现。

3、例子:“新”与“旧”的对比;或“去”与“来”的对比。好处:“新”是唱新词,“旧”是饮酒唱词时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怅惘情思。(或:“去”是落花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

4、答:诗人在暮春对酒当歌,面对旧日景物触发了伤春感时,孤寂失意的情怀。

5、答:赋一曲新词饮一杯美酒,在和去年一样的暮春天气,一样的亭台楼阁里,感伤着物是人非。

6、答: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让人无可奈何;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在此安巢的旧时相识吗?伤春感时的惋惜与欣慰交织,蕴含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美好的事物会同时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虚无。

7、夕阳、落花和归雁

8、答:抒发了作者伤春惜时的感情。

二、古诗鉴赏

1.答案:情景或景情

2.(开放题,不要求面面俱到,学生能从某一个角度比较深入准确的赏析即得。)

参考答案:(1)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堪称佳对;(2)景物描写典型,画面生动;(3)蕴含着生活哲理,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4)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矛和盾的集合习题及答案.doc

25矛和盾的集合练习题 填一填填对了,你就能和这些小动物做朋友。 m_d_jí__jǐn ___ù_án 矛盾集合紧张固然 辨一辫小迷糊遇到一些双胞胎,更糊涂了,你能帮帮他吗? 持( ) 炮( ) 般( ) 挂( ) 泡( ) 船( ) 功( ) 腿()伸() 攻( ) 退()神() 说反话说得好把奖给你。 自卫紧张安全后退 小朋友,你发现了什么?象这样的词语你还能写几个吗? 模仿秀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 哇哇哗哗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我会写相信自己一定会写得更精彩 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如……般……:------------------------------------------------------------------------------。 可是,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 固然:------------------------------------------------------------------------------------------------------。 比一比和你同桌一起积累课文中的好词语,看谁写的多。 左抵右挡 我知道 读了课文以后,我明白了--------------------------------------------------------------------- ------------------------------------------------------------------------------------------------------------------------。 我还受到了不少启发: 大城市里坐公共汽车的人太多,太拥挤,就制造---------------------的公共汽车。 我们写字写错了再找橡皮太麻烦,就生产了--------------------------------的铅笔。 为了读书写字时保持正确姿势,需要发明-----------------------------------------------。 别人的学习方法先进,我就要------------------------------------------------------------------ 。 阅读天地 楚孩学齐话 有个楚国人,觉得齐国话好听极了,就让儿子学讲齐国话。为了使他的孩子能讲一口标准的齐国话,他还特地请了一个齐国人来家里辅导。 齐国老师天天教孩子说齐国话,可是,周围常有楚国人用楚国话来扰乱。平时,除了齐国老师外,也没有人对孩子说齐国话。因此,学了三年,楚国孩子也没学好齐国话。 父亲丧失了信心,生气地把儿子打发到齐国的亲戚家里去住了一阵子。一年后,儿子回到了楚国,这时他却能说一口流利的齐国话了。 1、读一读,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2、写带有下列部首的字。能写几个就写几个。 イ------------------------------------------------ 阝-------------------------------------------- 3、楚国孩子开始因为-------------------------------学不会齐国话,后来因为

28.1.4 利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

28.1.4 利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 第4课时 复习引入 教师讲解:通过上面几节的学习我们知道,当锐角A是30°、45°或60?°等特殊角时,可以求得这些特殊角的正弦值、余弦值和正切值;如果锐角A?不是这些特殊角,怎样得到它的三角函数值呢?我们可以借助计算器来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探究新知 (一)已知角度求函数值 教师讲解:例如求sin18°,利用计算器的并输入角度值18,得到结果sin18°=0.309016994. 又如求tan30°36′,?利用键,并输入角的度、分值,就可以得到答案0.591398351. 利用计算器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或已知锐角三角函数值求相应的锐角时,不同的计算器操作步骤有所不同. 因为30°36′=30.6°,所以也可以利用30.6,?同样得到答案0.591398351. (二)已知函数值,求锐角 教师讲解:如果已知锐角三角函数值,也可以使用计算器求出相应的锐角.例如,已知sinA=0.5018;用计算器求锐角A可以按照下面方法操作: 依次按键0.5018,得到∠A=30.11915867°(如果锐角A精确到1°,则结果为30°). 还可以利用A=30°07′08.97″(如果锐角A?精确到1′,则结果为30°8′,精确到1″的结果为30°7′9″). 使用锐角三角函数表,也可以查得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或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值求相应的锐角. 教师提出:怎样验算求出的∠A=30°7′9″是否正确?让学生思考后回答,?然后教

师总结:可以再用计算器求30°7′9″的正弦值,如果它等于0.5018,?则我们原先的计算结果就是正确的. 随堂练习 课本第84页练习第1、2题. 课时总结 90°的锐角用 ?对于余弦与正切也有相类似的求法. 教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课时作业设计 课本练习 做课本第85页习题 28.1复习巩固第4题,第5题. 双基与中考 (本练习除了作为本课时的课外作业之外,余下的部分作为下一课时(习题课)学生的课堂作业,学生可以自己根据具体情况划分课内、课外作业的份量) 一、选择题. 1.如图1,Rt △ ABC 中,∠C=90°,D 为BC 上一点,∠DAC=30°,BD=2, AC?的长是( ). A ..3 D .3 2 C A D B A (1) (2) (3)

初中数学中考模拟数学章节复习测试 图形认识初步一元一次方程考试卷及答案(含解析).docx

xx学校xx学年xx学期xx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 得分 一、xx题 (每空xx 分,共xx分) 试题1: 如图7-2,∠COB=2∠AOC,∠AOD=∠BOD,∠COD=17°,则∠AOB=____________________. 图7-2 试题2: 要整齐地栽一行树,只要确定下两端的树坑的位置,就能确定下一行树坑所在的直线,这里用到的数学知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3: (1)从n边形的某一顶点出发,分别连结这个点与其余顶点,可以把n边形分成____________个三角形;(2)从n边形一边上的一点(不是顶点)出发,分别连结这个点与各个顶点,可以把n边形分成____________个三角形. 试题4: 如图7-3,将一副三角板叠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点O,则∠AOC+∠DOB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 图7-3 评卷人得分

时钟在下午4:00时,时针与分针间的夹角是________________. 试题6: 已知A、B、C三点共线,且线段AB=16 cm,点D为BC的中点,AD=13.5 cm,则BC= 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7: 小明从正面观察图7-4所示的两个物体,看到的是 图7-4 图7-5 试题8: 图7-6是一块带有圆形空洞和方形空洞的小木板,则下列物体中既可以堵住圆形空洞,又可以堵住方形空洞的是 图7-6 图7-7

有三个点A、B、C,过其中每两个点画直线,可以画出___________________条直线. A.1 B.3 C.1或 3 D.无法确定 试题10: M是长度为12 cm的线段AB的中点,C点将线段MB分成MC∶CB=1∶2,则线段AC的长度为 A.2 cm B.8 cm C.6 cm D.4 cm 试题11: ∠A=40°,∠B与∠A互为补角,则∠B=__________________. A.50° B.160° C.110° D.140° 试题12: 如图7-8,已知AB、CD、EF过点O,且∠AOC=∠BOF,∠EOD=130°.求∠AOF的度数. 图7-8 试题13: 用一副三角板能拼出多少度的角(小于平角的角),请你列举出来. 试题14: 已知线段AB上有D、C、E三点,且C是AB中点,D是AC中点,E是BD中点,那么AB是CE的多少倍? 试题15: 小明做题时发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三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点,可以作三条直线;四个点(其中任意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以作六条直线;五个点(其中任意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以作十条直线,…,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计算出n个点(其中任意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以作多少条直线吗?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组25矛和盾的集合同步练习C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组25矛和盾的集合同步练习C 姓名: 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练习(共5题;共28分) 1.(12分)找出六对反义词。 懒惰退慢松成功弱快进失败强紧勤劳 2.(4分)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季节或事物?每空至少写三个词语。 3.(5分)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难道我们能做违反学校规定的事吗? ②难道我们不应该同坏人坏事作斗争吗? 4.(4分)我会画出每组中不是一类的词语。 ①A.太阳 B .月亮 C .火星 D ?银河系 E .地球 ②A.黄色 B .颜色 C .红色 D .绿色 E .白色 ③A青蛙 B .刺猬 C .动物 D .熊 E .蛇

④A.衣柜 B ?帽子 C .围巾 D .棉衣 E .手套 5.(3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坦克 坦克:英文TANK勺译音,旧译为“战车”,是具有强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力和坚强装甲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战斗车辆。由武器系统、推进系统、防护系统、通信设备以及其他特种设置和装置组成。乘坐3 —4人,分别担负指挥、射击、驾驶等任务。1916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最早使用坦克参加索 姆河战役。20世纪60年代以前,坦克通常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60年代以来,多数国家将坦克按用途 分为主战坦克和特种坦克。坦克主要用于地面作战,用以对坦克及其他装甲车辆作战,也可用于摧毁野战工事,消灭有生力量。但地形、天气对它的行动有一定限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着写写坦克的英文名称。 (2)坦克主要用于( ) A .地面作战 B .空中作战 C .海上作战

华师大七年级上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同步练习

1 2009学年上学期中学学科习题 初一数学(四) (图形的初步认识、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班级: 姓名: 学号 :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下面的语句中,正确的是( ) (A )线段AB 和线段BA 是不同的线段; (B )∠AOB 和∠BOA 是同一个角; (C )延长直线AB 到C ; (D )两个角不能既相等又互补 2、线段AB 上有点C ,点C 使AC:CB=2:3,点E 和点F 分别是线段AC 和线段CB 的中点, 若EF=4,则AB 的长是( ) (A )6; (B )8; (C )10; (D )12 3、钟表上的时间指示为两点半,这时时针和分针之间所形的成的(小于平角)角的度 数是 (A ) 90° (B )120° (C )105° (D )45° 4、一个锐角的余角加上90°,就等于( ) (A )这个锐角的两倍数 (B )这个锐角 (C )这个锐角的补角 (D )这个锐角加上90° 5、下列图形中,哪一个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 A B C D 6、某热带雨林的降雨量是1950毫米/年,蒸腾量是1570毫米/年,那么蒸腾量占降雨量的百分比为( ) (A )19.48% (B ) 24.20% (C ) 44.60% (D )80.51% 7、资料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之和的22%,发达国家占78%,要用扇形统计图表示这些数据,则各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之差为( ) (A )56度 (B )200度 (C )201.6度 (D )202度 8、某班级有56人,2001年全国森林公园接待游客7000多万人次,接待7000万人相当于接待了( )个相同班级的人数. (A )4 1025.1? (B )12500 (C )6 1025.1? (D )12500000

第4章图形认识初步检测题及答案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空间图形中是圆柱的为() 2.桌上放着一个茶壶,4个同学从各自的方向观察,请指出下图右边的四幅图,从左至右分别是由哪个同学看到的()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④①③D.④③①② 3.将如图2所示的直角三角形ABC绕直角边AC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从正面看是图3中() 4.小丽制作了一个如下左图所示的正方体礼品盒,其对面图案都相同,那么这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可能是() 5.下列四个生活、生产现象:①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②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的直线;③从A地到B地架设电线,总是尽可能沿着线段AB架设;④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其中可用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A C D 第2题图 A. B. C. D. B A C 图2 A B C D 图 3

6.已知∠α=35°19′,则∠α的余角等于( ) A .144°41′ B .144°81′ C . 54°41′ D . 54°81′ 7.线段12AB cm =,点C 在AB 上,且 1 3 AC BC =,M 为BC 的中点,则 AM 的长为 ( ) A.4.5cm B. 6.5cm C. 7.5cm D. 8cm 8.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OA 方向是北偏东30o B.OB 方向是北偏西15o C.OC 方向是南偏西25o D.OD 方向是东南方向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长方体由 个面, 条棱, 个顶点. 2.下列图形是一些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请将这些立体图形的名称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3.如图,在射线CD 上取三点D 、E 、F ,则图中共有射线_________条。 4.(1)=0 48.32 度 分 秒。 (2)// / 422372= 度。 5.如图,OB 平分∠AOC ,∠AOD=78°,∠BOC=20°,则∠COD 的度数为_______. 6.把一张长方形纸条按图的方式折叠后,量得∠AOB '=110°,则∠B 'OC=______. 7.下图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得到的平面图形,这些相同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_______. O A B C D 北 东 南 西 ? 75? 30? 45? 25第10题图

信阳市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组25矛和盾的集合同步练习D卷

信阳市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组25矛和盾的集合同步练习D卷 一、基础练习 (共5题;共39分) 1. (4分)比一比,组词语。 画________ 由________ 来________ 米________ 2. (3分)读拼音写词语 diāo líng zhǎn zhuǎn bù l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5分)按要求写句子。 ①李叔叔把他们带到了一棵长满了果子的树下。(改成“被”字句) ②植物世界很奇异。(改成感叹句) 4. (6分)看拼音,写词语。 shíhòu huāyuán páshā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ié de liúshuǐsī mǎ guā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1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叶 春天是你的童年。在这百花齐放的春天,你悄悄绽开了嫩绿的笑脸,每个枝头都有你弱小的身影。你虽然那么渺小,但同样也给大自然带来了春的光彩——这就是你,叶。 你渐渐长大,长绿。夏天时你已成年,那茁壮的身躯,像一把巨伞,遮挡阳光,阻挡风雨。你______默不作声,不像鲜花那样美丽,不像松柏那样傲雪,______同样也受到人们喜爱。 你的晚年是秋天。看,你已经变得枯黄憔悴,微风一吹,摇摇欲坠。______你飘然落下,人们______会把你收集起来,经过加工,又成了很好的农作物生长的肥料……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千千万万个和你一样,默默无闻地为祖国、为别人奉献一切的人。看,马路上那些臂戴红袖章的老爷爷、老奶奶为维护社会治安发挥着自己的余热;瞧,我们的老师在灯下备课、批改作业,他们是为了我们才不知疲倦地工作的呀!他们从来不知道什么叫“享福”,只知道为后人“造福”。 你的精神使我深深地感到:做人,不能时刻想着自己,要多为别人想一想。如果,人人总想着自己,那世界怎么会发展,人类怎么会进步呢? (1)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松柏(sōng bǎi sōng bó)________ 憔悴(jiāo chuìqiáo cuì)________ 相符(xiāng fúxiáng fǔ)________ 阻挡(zhǔ dǎng zǔ dǎng)________ (2)按下面的意思将文中相对应的词语找出来。 ①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________ ②非常疲乏,劳累。________ ③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索取——________ 伟大——________ 厌恶——________ 强大——________ 炎热——________ 落后——________ (4)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文中横线上。 不但……而且……与其……不如…… 即使……也……虽然……但是…… (5)本文采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 (6)绿叶精神指的是________ (7)具有绿叶精神的人指的是________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课课练-一课一练)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1)统一单位 年级 班 姓名 一、我会看,我会估。 绳子大约有( 绳子大约有( 那么长。 二、我会用 作标准。 大约( )个长。 大约( )个长。 大约( )个长。 大约( )个 长。 三、比高矮。 小马大约有( )个高。 山羊大约有 ( )个高。 公鸡大约有( )个高。 3条绳子绕在3个大小相同的瓶子上。 ( )最长,( )最短。 数 学小 博士 A B C

(2) 厘米和用厘米量 年级 班 姓名 一、看一看,填一填。 1. ( )厘米 2. ( )厘米 3. ( )厘米 二、量一量,填一填。 1.这本练习册长约( )厘米,宽约( )厘米。 2.数学书长约( )厘米,宽约( )厘米。 三、我是测量小高手。 这个图形是( )形, 四条边共( )厘米。 四、我的眼力最棒。(请在正确测量方法下面画 ( ) ( ) ( ) 一只蜗牛往墙上爬,第一天爬了30厘米,晚上 却滑下10厘米,第二天又向上爬30厘米,现在蜗牛向上爬了多少厘米? ( )厘米 ( )厘米( )厘米 ( )厘米 数学小博士

(3)米和用米量 年级班姓名 桌子高约80( ) 床长2( ) 牙刷长约15( ) 汽车长约3( ) 茄子长约20( ) 小红高130() 二、我会填。 1.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 )作单位。 2.用尺量较短的物体时,通常用( )作单位。 3.1米=( )厘米800厘米=( )米 4. 9厘米比( )少4厘米。 5. 18厘米-9厘米=( ) 厘米60米+7米=()米 三、我会比较。 1.在里填上“>”、“<”或“=”。 33厘米23厘米100厘米1米 40厘米4米1米30厘米+70厘米2.把下列长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6厘米60厘米6米66厘米60米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矛和盾的集合》讲课教案 上课: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给大家讲个故事,怎么样?我看到大家立马瞪起了眼睛,听好了…… 话说呀,古时候,在楚国的一个集市上,那是——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有一个人在叫卖他的矛和盾。只见他拿着矛说道:我的矛,是世界上最锋利的,可以轻易穿透任何的盾牌。又见他拿起抵挡进攻用的盾,夸口道:叔叔婶子大娘大爷,来看看我的盾,这可是世界上最坚固的盾,什么矛都戳不穿。 正在这时,有个围观的人问了他一个问题,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你猜,这个人问的什么问题?(生答)他说“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嘿嘿,意思就是说:“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为什么这个问题,让卖矛和盾的人哑口无言了呢,你来说……(生答)。对啊,这就是成语“自相矛盾”的由来。但是,看似互相矛盾的两个物体,结合在一起会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在这里面寻找答案。 (二):出示课题:板书: 矛和盾的集合 矛:横撇点横钩,竖钩加撇把笔收。是攻击别人的武器,打仗用它来进攻。 盾:短撇长撇连十目,万箭飞来能挡住。盾是防御的武器

同学们矛和盾的集合到底会会怎样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的学习。 (三)初读课文 ● 1.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智慧的孩子都会 精心的预习课文,下面老师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 况,哪几位同学课文读一下, ● 2.请你来读一下要求: A纠正读音B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生边读文,师及时订正读错的字音、提醒易错的读音。 预设难度的字词:戳和庞然大物 ● 3.这几位同学读得情绪饱满、富有感染力,看来咱班的朗读水 平非常高,那老师再来考考你!——(出示幻灯片生字) ● 4.检查生字词 (1)排火车读: 自卫左抵右挡难以招架 进攻庞然大物大显神威 (2)这一关没有难住大家,老师再来一关,我表演几个词语,你来猜一猜是哪一个?(表演) (3)谁能用这些词语来概括下课文大意?指名学生回答比赛中,面对朋友雨点般刺来的矛,发明家(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经过反复思考,发明家将矛的(进攻)和盾的(自卫)合二为一,发明了坦克,这个(庞然大物)在战场上

中考数学-利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

中考数学 利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 复习引入 教师讲解:通过上面几节的学习我们知道,当锐角A是30°、45°或60?°等特殊角时,可以求得这些特殊角的正弦值、余弦值和正切值;如果锐角A?不是这些特殊角,怎样得到它的三角函数值呢?我们可以借助计算器来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探究新知 (一)已知角度求函数值 教师讲解:例如求sin18°,利用计算器的18,得到结果sin18°=0.309016994. 又如求tan30°36′,?利用键,并输入角的度、分值,就可以得到答案0.591398351.利用计算器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或已知锐角三角函数值求相应的锐角时,不同的计算器操作步骤有所不同. 因为30°36′=30.6°,所以也可以利用30.6,?同样得到答案0.591398351. (二)已知函数值,求锐角 教师讲解:如果已知锐角三角函数值,也可以使用计算器求出相应的锐角.例如,已知sinA=0.5018;用计算器求锐角A可以按照下面方法操作: 依次按键0.5018,得到∠A=30.11915867°(如果锐角A 精确到1°,则结果为30°). 还可以利用A=30°07′08.97″(如果锐角A?精确到1′,则结果为30°8′,精确到1″的结果为30°7′9″). 使用锐角三角函数表,也可以查得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或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值求相应的锐角.

教师提出:怎样验算求出的∠A=30°7′9″是否正确?让学生思考后回答,?然后教师总结:可以再用计算器求30°7′9″的正弦值,如果它等于0.5018,?则我们原先的计算结果就是正确的. 随堂练习 课本第84页练习第1、2题. 课时总结 已知角度求正弦值用90°的锐角用 ?对于余弦与正切也有相类似的求法. 教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课时作业设计 课本练习 做课本第85页习题28.1复习巩固第4题,第5题. 双基与中考 (本练习除了作为本课时的课外作业之外,余下的部分作为下一课时(习题课)学生的课堂作业,学生可以自己根据具体情况划分课内、课外作业的份量) 一、选择题. 1.如图1,Rt △ABC 中,∠C=90°,D 为BC 上一点,∠DAC=30°,BD=2,则AC?的长是( ). A B . C .3 D .3 2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教科书是长方形②教科书是长方体,也是棱柱③教科书的表面是长方形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2.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绕它的最长边(斜边)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 ) A . B . C . D . 3.左边的图形绕着虚线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是由右边的( )。 A . B . C . D . 4.下列图形经过折叠不能围成三棱柱的是( )。 5.下列平面图形不能够围成正方体的是( )。 6.右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 7.用平面去截下列几何体,不能截出三角形的是( )。 A .长方体 B .三棱锥 C . 圆柱 D .圆锥 8.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下列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都一样的是( )。 A . B . D . 图3.1- 34 A B C D

A B C D 二、填空题 9.观察图中的立体图形,分别写出它们的名称。 10.图中的几何体由 个面围成,面和面相交形 成 条线,线与线相交形成 个点。 11.如图,六个大小一样的小正方形的标号分别是A ,B , …,F ,它们拼成如图的形状,则三对对面的标号分别 是 、 、 。 12.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写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英文字母,这说明了 ;车轮旋转时,看起来像一个整体的圆面,这说明了 ;直角三角形绕它的直角边旋转一周,开成一个圆锥体,这说明了 。 13.观察图中的几何体,指出右面的三幅,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得到。(1)是 , (2)是 ,(3)是 。 14. 课桌上按照右图的位置放着一个暖水瓶、一只水杯和一个乒乓球.小明从课桌前走过(图中虚线箭头的方向),图3.1.-13描绘的是他在不同时刻看到的情况,请对这些图片按照看到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正确的顺序是: 、 、 、 . 15.在桌面上摆有一些大小一样的正方木块,从正南方向看如图①,从正东方向看如图②,要摆出这样的图形至多能用______正方体木块,至小需要_______块正方体木块。 10题 F A B C D E 11题 上面 (1) (2) (3)

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1.已知A={x|3-3x>0},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3∈AB.1∈A C.0∈AD.-1?A 【解析】集合A表示不等式3-3x>0的解集.显然3,1不满足不等式,而0,-1满足不等式,故选C. 【答案】C 2.下列四个集合中,不同于另外三个的是() A.{y|y=2}B.{x=2} C.{2}D.{x|x2-4x+4=0} 【解析】{x=2}表示的是由一个等式组成的集合.故选B. 3.下列关系中,正确的个数为________. ①12∈R;②2?Q;③|-3|?N*;④|-3|∈Q. 【解析】本题考查常用数集及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显然12∈R,①正确;2?Q,②正确; |-3|=3∈N*,|-3|=3?Q,③、④不正确. 【答案】2 4.已知集合A={1,x,x2-x},B={1,2,x},若集合A与集合B相等,求x的值. 【解析】因为集合A与集合B相等, 所以x2-x=2.∴x=2或x=-1.

当x=2时,与集合元素的互异性矛盾. 当x=-1时,符合题意. ∴x=-1.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 ①0与{0}表示同一个集合;②由1,2,3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1,2,3}或{3,2,1};③方程(x-1)2(x-2)=0的所有解的集合可表示为{1,1,2};④集合{x|4A.只有①和④B.只有②和③ C.只有②D.以上语句都不对 【解析】{0}表示元素为0的集合,而0只表示一个元素,故①错误; ②符合集合中元素的无序性,正确;③不符合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错误;④中元素有无穷多个,不能一一列举,故不能用列举法表示.故选C. 【答案】C 2.用列举法表示集合{x|x2-2x+1=0}为() A.{1,1}B.{1} C.{x=1}D.{x2-2x+1=0} 【解析】集合{x|x2-2x+1=0}实质是方程x2-2x+1=0的解集,此方程有两相等实根,为1,故可表示为{1}.故选B. 【答案】B 3.已知集合A={x∈N*|-5≤x≤5},则必有()

2021年华师大版七年级上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同步练习

2021学年上学期中学学科习题 初一数学(四) (图形的初步认识、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班级: 姓名: 学号 :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下面的语句中,正确的是( ) (A)线段AB 和线段BA 是不同的线段; (B)∠AOB 和∠BOA 是同一个角; (C)延长直线AB 到C ; (D)两个角不能既相等又互补 2、线段AB 上有点C ,点C 使AC:CB=2:3,点E 和点F 分别是线段AC 和线段CB 的中点, 若EF=4,则AB 的长是( ) (A)6; (B)8; (C)10; (D)12 3、钟表上的时间指示为两点半,这时时针和分针之间所形的成的(小于平角)角的度数 是 (A) 90° (B)120° (C)105° (D)45° 4、一个锐角的余角加上90°,就等于( ) (A)这个锐角的两倍数 (B)这个锐角 (C)这个锐角的补角 (D)这个锐角加上90° 5、下列图形中,哪一个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 A B C D 6、某热带雨林的降雨量是1950毫米/年,蒸腾量是1570毫米/年,那么蒸腾量占降雨量的百分比为( ) (A)19.48% (B) 24.20% (C) 44.60% (D)80.51% 7、资料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之和的22%,发达国家占78%,要用扇形统计图表示这些数据,则各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之差为( ) (A)56度 (B)200度 (C)201.6度 (D)202度 8、某班级有56人,2021年全国森林公园接待游客7000多万人次,接待7000万人相当于接待了( )个相同班级的人数. (A)4 1025.1? (B)12500 (C)6 1025.1? (D)12500000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章节测试1 人教新课标版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章节测试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线AB和直线BA是两条直线; B.射线AB和射线BA是两条射线; C.线段AB和线段BA是两条线段; D.直线AB和直线a不能是同一条直线。 2.下列图中角的表示方法正确的个数有( ) C B A ∠ABC C B A ∠CAB 直线是平角 ∠AOB是平角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下面图形经过折叠可以围成一个棱柱的是( ) A. B. C.D. 4.将如图所示的正方体沿某些棱展开后,能得到的图形是() A. B. C. D. 5.若∠A = 20°18′,∠B = 20°15′30″,∠C = 20.25°,则() A.∠A>∠B>∠C B.∠B>∠A>∠C C.∠A>∠C>∠B D.∠C>∠A>∠B 6.经过任意三点中的两点共可画出() A.1条直线 B.2条直线 C.1条或3条直线 D.3条直线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7.有公共顶点的两条射线分别表示南偏15°与北偏东25°,则这两条射线组成的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图,若CB = 4 cm,DB = 7 cm,且D是AC的中点,则AC =_________________. B C D A 9.八时三十分,时针与分针夹角度数是_______. 10.如图,从学校A到书店B最近的路线是①号路线,其道理用几何知识解释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阳市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组25矛和盾的集合同步练习B卷

信阳市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组25矛和盾的集合同步练习B卷 一、基础练习 (共5题;共41分) 1. (8分)给下面的字加部首再组词。 宗——________——________ 衣——________——________ 舍——________——________ 益——________——________ 2. (4分) (2019一下·新会期中) 我会选词填空。 (1)再在 我________一次________大树下看到了那只小猫。 (2)可爱喜爱 ①我的小弟弟真________。 ②我最________吃白菜。 3. (5分)按要求写句子。 ①蝴蝶谷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改成“被”字句) ②这些小精灵不是在欢迎前来参观的客人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4. (8分)填合适的词语。 一________火车一________燕子一________风雪一________女孩 一________车厢一________麻烦一________客人一________车站 5. (16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再见了,亲爱的母校 岁月匆匆,花开花落。小学的学习生活转瞬间就过去了。而今,我们即将毕业。在即将离别母校的时刻,我们的心情格外激动,每个人的心中充满了留恋之情。回首往事,六年的小学生活历历在目,母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是那样熟悉,那样亲切。

忘不了,敬爱的老师!忘不了您那谆谆的教诲,忘不了您那慈祥的目光。从开始学枯燥的拼音字母到能写朗朗上口的作文,您为我们操了多少心,流了多少汗。杨老师,还记得吗?还记得我这个曾经口吃的学生吗?我从小口齿就不伶俐,说话吃力,上学了,同学们叫我“小结巴”,我伤心透了,恨自己,经常偷偷地哭,父母带我到处求医寻药,都没见效,而您对我关怀备至。有一天,您把我叫到办公室,送给我一本<绕口令》的书,温和地嘱咐我天天读,天天背。是您那温柔、期待、信任的目光,和蔼真诚的神情鼓舞了我,在您的指导下,我苦练说话本领,终于改掉了口吃!在年级朗读比赛中居然获得第一名!这次比赛我会牢记一辈子,因为这项荣誉里有您的一份心血。 忘不了,亲爱的同学!忘不了我们朝夕相处的那些时光,忘不了我们结下的深情厚谊。六年中,我们一起度过这段美好的岁月,我们曾经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力拼搏,曾经在平整的操场上尽情玩耍。六年了,转眼间要分手了,心中怎能平静呢?记得四年级时,身高体胖的我不慎被玻璃扎伤了脚,行走困难,是你们,比我瘦小的同学,替我背着书包,搀扶着我,一步一步艰难地上下楼梯,是你们,使我没少听一节课,没少做一次作业。这种亲如手足的同窗情谊我怎能忘记? 忘不了,美丽的校园!您像一位温和的母亲,用甜美的乳汁哺育着我们,使我们茁壮成长,在这里,我们受到严格的教育;在这里,我们养成了奋发努力、团结友爱、讲究文明、遵守纪律的好作风。我们在您温暖的怀抱中获得了知识的琼浆、智慧的力量,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对母校的回忆是温馨而美好的,对母校的感谢是真挚而无尽的。让我们再次感谢老师们的辛勤培育!再见了,哺育我们成长的母校! (1)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即将一________ 嘱咐—________ 哺育一________ 格外一________ 慈祥—________ 温馨一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谆谆教诲:________ 历历在目:________ (3)作者在即将离开母校的时刻,心中充满留恋。其留恋之情具体体现以下哪几个方面? 忘不了:________ 忘不了:________

人教版 图形认识初步单元测试题

O B A C 30?O B 东 北 西图形认识初步-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下面是一个长方体的展开图,其中错误的是( ) 2.如图,∠AOB 为平角,且∠AOC= 21∠BOC ,则∠BOC 的度数是( ) A.1000; B.1350; C.1200; D.60° 3.关于直线,射线,线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直线最长,线段最短; B.射线是直线长度的一半; C.直线没有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 D.直线、射线及线段的长度都不确定. 4.如图,军舰从港口沿OB 方向航行,它的方向是( ) A.东偏南30°; B.南偏东60° C.南偏西30°; D.北偏东30° 5.如图,∠AOB 是一个平角,OD 、OE 分别平分∠AOC 、∠BOC ,则∠DOE 为 ( ) A 、锐角, B 、直角, C 、钝角, D 、不能确定 6、已知:∠1=35°18′,∠2=35.18°,∠3=35.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2 B 、∠2=∠3 C 、∠1=∠3 D 、∠1、∠2、∠3互不相等 7、如图,O 是直线AE 上的一点,且∠AOC=∠BOD=?90,则图中共有几对互余的角 ( ) A 、3 B 、4 C 、5 D 、6 8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余角的的5倍,则这个角为( ) A 05.22 B 045 C 05.67 D 075 9下列四个图中,能用∠1、∠AOB 、∠O 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的是( ) A.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大于直角的角叫钝角 B .平角是钝角 C .一个角的补角是锐角 D . ∠A 与∠B 互为余角,那么∠A=90°-∠B 11、甲看乙的方向为北偏东30°,那么乙看甲的方向是 ( ) A .南偏东60° B .南偏西60° C .南偏东30° D .南偏西30° 12.一个锐角的补角与这个锐角的余角的差是一个( ) (A )锐角 (B )直角 (C )钝角 (D )锐角或直角或钝角 二.填空题: (每空2分,共36分) 1. 如图,点A 、B 、O 在同一直线上,且∠2=3∠1, 则∠1= 。 2、4、列车往返于A 、B 两地之间,中途有4个停靠点, (1)有 中不同的票价,(2)要准备 种不同的车票。 3、若∠1+∠2=90°,∠2+∠3 = 90°,则∠2与∠3的关系是 。 4、在直线l 上有顺次取A 、B 、C 三点,AB=10,BC=4,取AC 的中点O ,则 AO= 。 5、3点45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 。 6、把33.28°化成度、分、秒得_______________。108°20′42″=________度 7. 计算:43°13′28″÷2-10°5′18″ , 8. 计算: '''4839673121175+-? , 9.102°43′32″+77°16′28″=________;98°12′25″÷5=_____. 10.已知∠α=35°36′47″,则∠α的余角为______。. ∠α的补角为______。 11.. 若要使图中平面展开图按虚线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 两个数之和为6,x=_ ___,y=______. 12. 线段AD 上有两点M 、N ,点M 将AB 分成1:2两部分,点N 将AB 分成2:1两部分,且MN =4cm ,则AM =_____,BN =_____。 三、解答题: (每小题7分,共28分) 1..已知一个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余角的3倍还大10°,求这个角的余角。 . . . . A D C B 1 2 3 x y

信阳市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组25矛和盾的集合同步练习C卷

信阳市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组25矛和盾的集合同步练习C卷 一、基础练习 (共5题;共29分) 1. (4分)把上下两行字组成词语写在横线里。 急困因唱 为歌忙难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5分)我的发现。 (①吹)(②落)(③飘)(④游) Ⅰ我发现这几个字都是表示________(名称动作颜色)的词语。 Ⅱ选一选,填序号。 鱼儿________ 树叶________ 冷风________ 雪花________ 3. (5分)按要求改写句子。 小嘎子围着胖墩儿蹦来蹦去。(改写成比喻句) 4. (4分)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舒适---________ 减弱---________ 陌生---________ 储存--________ 5. (11分)课外阅读 槐乡五月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新疆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香的花粉,酿出了甜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用篮子挎走了白生生的槐花,中午,桌上就会摆出香喷喷的槐花饭。这时候的槐乡,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如果哪位小朋友走进槐乡,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了,摇摇晃晃地卧在花丛中。好客的槐乡孩子

就会把他拉到家中,请他吃上一顿槐花饭。槐花饭是用精白粉拌槐花做的,可好吃了。吃成的,浇上麻油、蒜泥、陈醋;吃甜的,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临走时,槐乡的孩子还会送他一袋蒸过晒干的槐花,外加一小罐清亮清亮的槐花蜜。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更俊俏了,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走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装的全是槐花,他们大大咧咧的,不时地朝嘴里塞上一把,甜丝丝、香喷喷的…… 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 (1)照样子从文中摘抄ABB式的词语。 香喷喷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 (3)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呢?() A . 孩子们可以采摘槐花换学费。 B . 槐花可以生吃,也可以做成好吃的槐花饭。 C . 女孩子还可以用槐花来装扮自己。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 图形的初步认识 同步练习(一)新人教版

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同步练习(一) 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两直线相交所成四个角中有两个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垂直; (B)两直线相交所成四个角中两对角相等,则这两直线垂直; (C)两条直线相交所成四个角中若有两个角互补,则这两直线垂直; (D)两条直线相交所成四个角中有两个对顶角互补,则这两直线垂直.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B)大于直角的角叫钝角; (C)若两个角互为余角,则这两个角不可能相等; (D)一个锐角的补角比这个锐角的余角大0 90. 3、下列图形,()都是柱体. (A)(B)(C ) (D) 4、如图,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 )

A.∠DOE=∠BOC B.∠AOE=2∠AOC C.∠AOC>∠AOB D.∠COD+∠COB=∠BOD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B.直线上任意两点都可以表示这条直线 C.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D.三条直线相交,共有三个交点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射线比直线短一半 B.延长直线AB至C C.两点之间的线叫线段 D.直线上两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 7、延长线段AB至C,再反向延长AB至D,则线段CD上共有线段()条A.3 B.4 C.5 D.6 8、已知线段AB=4 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2cm,则AC=()cm A.6 B.2 C.6或2 D.不能确定 9、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B=5cm,BC=2cm,则AC=() A.7cm B.3cm C.7cm或3cm D.无法确定 10、下面给出的图形中分别有直线、射线、线段能相交的图形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