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巨贪1

新中国第一巨贪1
新中国第一巨贪1

1951年11月下旬,河北省委召开贯彻中央开展“三反”运动精神的第三次党代会。刘青山、张子善的贪污罪行被揭发。省委省政府当即决定,成立以省主席杨秀峰为主任,省委组织部长薛迅为副主任,省检察署检察长孙光瑞、省监委主任李国华、省法院院长宋志毅为委员的调查处理刘、张案件委员会,责成由孙光瑞、李国华、宋志毅组成办案组,孙光瑞为组长,负责侦讯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随即,省检察署成立了刘、张案件侦讯办公室,并抽调省公安厅李定一处长加强侦讯工作。

孙老还清楚地记得,处理刘、张案件委员会成立后,先是由省委将在苏联学习的刘青山调回,刘青山下火车后先到他在天津的办事处休息,听说要受审查的消息后,刘青山拍桌子吼道:“出什么事了,还能开除老子的党籍!”恰逢有关办案人员在场,忙说:“欢迎、欢迎,你辛苦了,咱们先出去吃饭。”拉着刘青山上了汽车,直接送到了省公安厅准备的看守地点。开始,刘青山满不在乎,照吃照喝,并不把侦讯人员放在眼里,什么也不说。张子善害怕了,吃不下、睡不着,问什么回答什么。侦讯中,办案人员发现刘、张二人犯了毒瘾,坚持不住,为了保证侦讯质量,经请示省委后给他们吃点药。刘青山开口了:“你们别问了,我有两个本子,你们取来自己看吧。”此后,刘青山开始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半夜里往往猛地坐起,不知所措。

侦讯工作开始后,侦讯材料每天报送一次,由孙光瑞审阅后送省委报送中央。1951年1月18日,依照法律程序,孙光瑞签署了由河北省人民检察署对刘青山、张子善特大贪污案的公诉书。公诉书认定,刘、张在治理潮白河、海河、永定河、大清河等工程中,利用职权,勾结奸商,贪污、浪费、盗窃和非法骗取、挪用公款等项共171亿6千多万元(旧币)。毛主席对此案极为关注,亲自过问和批准了对刘青山、张子善特大贪污案的处理,并对给刘、张二人说情的人说,是要他俩,还是要中国?正是因为他们两人的功劳大、地位高,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有可能挽救20个、200个、20000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判决之前??孙光瑞和省委秘书长李子光到看守所与刘青山、张子善做了最后一次谈话,刘青山说:“枪毙我吧,可以教育更多干部。”而张子善问:“能上诉吗?”

1952年2月10日,在河北省委政府领导下,河北省法院组织临时法庭,在省会保定市广场召开了两万人参加的公判大会,薛迅在大会上控诉了刘青山、张子善的罪行,省主席杨秀峰宣布了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核准令。“拿我做个典型吧,处理算了,在历史上说也有用。”这是刘青山的遗言。“伤痛!万分伤痛!现在已经来不及说别的了,只有接受这血的教训!”这是张子善的遗言。

孙老告诉我们,刘、张贪污案从揭发到判决,前后只用了两个月零二十天。

宣判公布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和反响,对领导干部为官清廉、党风党纪的教育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新中国反腐败第一案——刘青山、张子善

建国初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敏锐感觉到,许多领导干部随着地位的变化,思想也在发生变化,已出现了李自成式的腐败苗头,如不能及时加以制止,有可能千辛万苦打下的天下会很快变质。政治是只讲需要不讲感情的,必要时要杀一警百。

最高职务:刘青山,被捕前任中共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张子善,被捕前任中共天津地委书记。

案情简介:1950年至1951年他们在担任天津地区领导期间,盗窃地方粮款、防汛水利专款、干部家属救济粮款,克扣、倒卖治河民工食粮从中渔利,以修建为名骗取银行贷款、送巨款给奸商倒卖钢材,从事非法经营。还派人员冒充解放军,用救灾款从东北套购木材,严重影响了灾民的生产和生活。在获非法暴利、大量贪污之后,任意挥霍,过着极度腐化的生活。经调查,刘青山贪污达1.84亿元(旧币),张子善贪污达1.94亿元(旧币)。

审判结果:1951年12月,中共河北省委作出决议,将刘青山、张子善开除出党。1952年2月,河北省人民政府举行公审大会,判处刘青山、张子善死刑。这是建国初期涉及干部职位最高金额最大的一起腐败案,惩处刘青山、张子善成为新中国反腐败第一大案。

刘青山、张子善的两颗人头,制止了一场来势汹汹的腐败潮,挽救了无数的领导干部,从一定意义上讲,起到了稳定政权,防止变质的作用。

巩固新政权的斗争

1、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的严峻形势

(1)国内:

政治:新政权刚建立,各种反动势力仍存在。经济: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军事:全国还没有完全解放,国民党还有几百万军队和土匪。

(2)国际:帝国主义的敌视(政治孤立、军事威胁、经济封锁)

2、为巩固新政权而进行的斗争:

(1)追歼国民党残敌和剿匪作战

①进军华南、西南——追歼国民党残敌

时间:1949年10月—1950年夏消灭的国民党集团:白崇禧、胡宗南

主要战役:渡海作战,解放海南岛和平解放:云南、西康战绩:歼敌130万

②新解放区——剿匪作战③结果:到1950年夏,基本肃清。

(2)西藏的和平解放和中国大陆的全部解放。

时间:1951年。

(3)抗美援朝:

必要性: 唇亡齿寒、户破堂危;美帝国主义威胁中国安全(美国空军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

目的:保家卫国。

性质: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

概况: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夏)、司令员、交战双方、结果

意义:国际、国内

①沉重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的鼓舞了全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②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③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中国的安全,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④我国建立了一支较为现代化的海陆空军和其它各各兵种的国防军。并取得了对美作战的经验。⑤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振奋了革命精神,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国际主义精神,全国人民由于空前团结,推动了我国各项工作的发展。

(4)土地改革运动:

回顾: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原因?意义?并分析这次土地改革运动的必要性?

①必要性:

为巩固中国的胜利,为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目的),必须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这是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之一。

②概况:

时间:1950年夏—1952年底

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政策特点:富农:经济上保护、政治上孤立(原因)

结果: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意义: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广大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5)镇压反革命运动:

必要性:是民主革命的继续

概况:时间、对象、结果

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集团的复辟阴谋,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和人民民主专政;纯洁和巩固了全国各级人民政权,保证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了人民群众的阶级觉悟和革命积极性,安定了社会秩序,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条件。

(6)“三反”、“五反”运动:

原因:不法资本家采取非法的手段谋取暴利,“五毒”横行;有些国家机关和企业的工作人员犯了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的错误或罪行。

目的:打退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的猖狂进攻,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现实意义:只有坚持反腐败斗争,才能保证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

“三反”运动

范围:国家机关和国营企业

主要内容:“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结果:惩处了刘青山、张子善等大贪污犯,教育了干部,挽救了一批犯错误的同志,纯洁了干部队伍,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

“五反”运动

范围;私营企业

主要内容:“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反盗骗国家财产”和“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意义:打退了不法资本家向社会主义的猖狂进攻,打击了他们“五毒”行为,在工商业进行了一次普遍的守法经营教育,开始建立了工人阶级对资本家的监督。

小结: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明显变化。但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极其复杂,为此,我党通过追歼残敌匪和和平解放西藏等斗争,基本完成了祖国大陆的解放事业;又通过建国初期三大运动(抗美援朝运动、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还通过“三反”、“五反”运动纯洁了干部队伍,开始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新中国第一代领导排名 看看谁最大谁最小

新中国第一代领导排名看看谁最大谁最小(19) 本排名是按照新中国成立后职位地位排名,是政治与军事综合的排名,并非是按照七大和八大的委员排名。而且有几位大将和政治人物没有上榜,也有一些在解放前因为带病、请辞、出国等等原因无缘榜单。值得需要注意是党外人士也不在榜单,比如宋庆龄、傅作义、程潜、李济深等。第一名:毛主席(1893-1976);湖南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 毛主席第二名:朱德

(1886-1976);四川人,书记处第四书 记;国家副主席;朱德解放军总司令;后任委员长;1955年授第一元帅。 第三名:刘少奇(1898-1969);湖南人,书记处第二书记;新中国第二 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后任国家主席。刘少奇第四名:周恩来(1898-1976);江苏人(原籍浙江);书记处第三书

记;周恩来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政协副主席。 第五名:任弼时(1904-1950);湖南人;书记处第五书记兼秘书长。 任弼时第六名:高岗(1905-1955);陕西人;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

高岗东北政府主席兼东北局书记;东北军区政委兼司令员。 第七名:董必武(1886-1975);湖北人;政治局委员;国务院第一 副总理兼政法委员会主任;华北政府主席。 董必武第八名:陈云(1905-1995);江苏人;政治局委员,书记处候补书

记;陈云国务院第二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主任兼重工业部长。 第九名:彭真(1902-1997);山西人;政治局委员,书记处候补书记兼中央组 织部长;北京市委书记;后任委员长彭

真第十名:彭德怀(1898-1974); 彭德怀湖南人;政治局委员;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政府主席兼书记;1955年授第二元帅。 第十一名:林伯渠(1886-1960);湖南人;政治局委员;中央人民政府秘书 长。林伯渠第十二名:林彪(1907-1971);湖北人;中央委员;中南政府主席兼书记;

【最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10.升国旗--我们也有一面五星红旗

最新人教版小学名校资料 我们也有一面五星红旗 在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陈列着一面别致的红旗,一床红色的绣花被面上排列着五颗纸制的五角星。这不是一面普通的红旗,是集中营里革命先烈献给刚刚诞生的人民共和国的礼物,它包含了先烈们对祖国的无限深情。岁月的风霜虽已在她身上刻下了深深的印痕,然而她仍然是那样的鲜艳,她一日复一日,毫不疲倦地向前来参观的人们讲述着一个永远也不会老的故事。 1949年10月1日,当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之时,重庆仍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7天后,在歌乐山下的白公馆监狱里,关在楼上四室的黄显声将军从报纸上得知了这一消息。他立即通过秘密孔道传到楼下四室、二室,传遍白公馆监狱各个牢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国旗是五星红旗,国歌是风靡抗战时期的《义勇军进行曲》。”这特大的喜讯,犹如雷鸣电闪,撕破天垂浓厚的云幕。沉闷阴暗的监狱沸腾起来,难友们或紧紧拥抱,耳语欢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或互拥着在地上连连打滚,或碰撞镣铐发出清脆的响声,用独特的方式庆祝共和国的诞生。 夜已经很深了,可是难友们都为新中国的成立而睡意全无。为了这面红旗,几十年的流血奋斗,多少革命战士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下。可是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前仆后继,终于让这面红旗在祖国的上空升起。平四室的刘国志、罗广斌、陈然、王朴、丁地平等人通过策反对象李育生弄来了开水,他们以茶代酒,举杯庆祝。面对这动人的情景,罗广斌动情对大家说:“同志们,镣铐虽然缚住了我们的手脚,黑牢虽然关住了我们的身体,但是锁不住我们迎接胜利的信心。我们也应该做一面五星红旗,我们要打着这面红旗冲出牢门,迎接解放。” 罗广斌的建议,立即得到大家的赞同。可是,用什么做旗帜呢?沉思之中,罗广斌的目光正好落在自己的被单上。他一步跨到床前,喃喃说道:“就用它,就用它!” 旗面有了,可用什么做五角星呢?国旗,她是什么样的?一连串的问题又萦绕在难友们的脑中。谁也不知道,谁也没有见过五星红旗的样儿。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认为五角星成一字儿在红旗中央排着;有的认为应成圆形排列,象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战斗;有的主张五星用黄色,代表中华民族;有的主张用白色,因为星光是白色的。最后大家一致决定:五角星用黄色,一颗星放在红旗的中央,四个星放在红旗的四角,象征着祖国四万万同胞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 第二天,大家托李育生买来黄纸,用小刀精心地刻出五颗星,用早上吃的稀粥,把五颗星细心地粘贴在旗面上。“成了,伟大的红旗!”大家不禁欢呼起来,用布满刑伤的手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她,用灼热的脸偎依着她,激动的泪水不断涌出,千言万语,凝聚在这面旗帜上。 红旗作好后,他们把牢房的楼板撬开一小块,秘密地珍藏起来,等到解放那天,打着红旗,冲出去。由于敌人的抢先屠杀,参加制作红旗的同志倒在了黎明之前,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铸就了这面五星红旗。 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五十多年的光辉历程。五星红旗,祖国母亲的象征,在共和国大地上高高飘扬,她激励着当家作主的亿万人民迸发出无比巨大的建设热情和创造精神,推动共和国的巨轮滚滚向前。在新世纪的征途上,她仍将激励中华儿女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

三年级下册《一面五星红旗》课内阅读(修改版)

26、一面五星红旗(1号) 我向老板说明了自己的处( chǔchù)境。老板听懂了我的话,却把双手一摊,表示一脸的无奈,说:“我 讲究平等交易,我给你面包,你能给我什么呢?” 此时我身无分文,只好脱下新买的大衣。老板接过去看了看,耸了耸鼻子,还给了我。 突然,老板眼里闪出亮光,用手指着我脖子上的五星红旗,惊奇的问:“那是什么?” 我犹( yóu róu)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地解下来,再展开。这面做工精(jīng jīn )致的五星红旗,经 过河水的冲( chōng chòng )洗,依然是那么鲜艳。 老板拍了拍我的肩膀,告诉我可以用这面旗子换面包。 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老板转( zhuǎn zhuàn )身拿起一块面包,见我没有反 应,以为我嫌少,又拿起两块面包递给我。 “可以吗?交换吧。”老板冲(chōng chòng )我打着手势。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 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1、把文中带点字错误的读音划去。(3分) 2、把画横线句子中表示“我”的动作的词语写下来(2分) 3、从画线的句子可以看出,表现出 4、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惊讶()注视()处境()趔趔趄趄() 5、什么说“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是那么鲜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我”为什么“犹豫”了,“我”想了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想对文中的我说些什么呢? 1

新中国上海第一百货商店的故事(补充)

店名称呼的历史渊源 (原书第33-34页) 不知你是否留意到,“上海第一百货商店”这块招牌迄今已挂了半个多世纪,很多人习惯地称它为“市百一店”,还有人叫它为“中百公司”。当你走在南京路步行街上,往往会听到“请问中百公司在哪里?”这样的问询声。一家商店有不同的称呼,是有它的历史渊源的。 1953年9月28日,第一百货商店从“七重天”迁至新址大新公司大楼时,经营规模扩大了,同时也有了一个字数长、涵义广的全称——“中国百货公司上海市公司第一百货商店”,并在大楼九层屋顶檐沿安装上“国营中国百货公司”八个霓虹灯大字,商店临街面的招牌仍为“国营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 上海虽然被称为“不夜城”,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上海南京路从外滩到跑马厅没有一家大楼屋顶亮出霓虹灯店招的。而当夜幕降临,“国营中国百货公司”八个霓虹灯大字照耀在南京路上空,几里路外都看得见,这就给广大市民带来了惊喜和期望。于是,广大市民知道这家大商店叫中国百货公司。消费者脱口而出称呼它“中百公司”。也有一些市民看到商店门面上挂着“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的招牌,又叫它“中百一店”,“市百一店”。从此,上海第一百货商店有了三个简称:“中百公司”、“中百一店”、“市百一店”。 上海国营商业单位名称上的“轮资排辈”早在1950年就已开始。1950年5月上海市百货公司成立后,位于南京路“七重天”的日用品公司连同门市部归并市百货公司领导,“公营上海市日用品公司门市部”改名为“中国百货公司上海市公司门市部”。1951年,又改名为“中国百货公司上海市公司第一门市部”,不久在淮海路上开设了第二门市部。1952年12月10日第一门市部易名为“国营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同时,第二门市部也改名为“上海市第二百货商店”。“上海市第三百货商店”最初在南京东路98号原惠罗公司旧址,后来“三店”併入“一店”,“上海市第三百货商店”这个序号给了杨浦区,开在平凉路上。此后,各区先后开出号码店如普陀区在长寿路上开出“上海市第四百货商店”,南市区在小东门、老西门分别开出“上海市第五百货商店”和“上海市第八百货商店”,徐汇区在徐家汇开设了“上海市第六百货商店”,虹口区在四川北路开设“上海市第七百货商店”,静安区在延安中路开设“上海市第九百货商店”,后迁华山路。永安公司也曾改称“第十百货商店”。在号码店最为兴旺的年代,第一百货无形中被认为是号码店的领头羊。这些号码店的涌现和发展成为上海商业的顶梁柱。 在号码店的命名历史上曾发生过一个趣闻。上世纪八十年代,闸北区共和新路旱桥北面

新中国的第一学制颁布于

1、新中国的第一学制颁布于() A1951年 B1950年 C1949年 D1952年 2、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了教育教学的()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3、教师劳动的()几乎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 A创造性 B连续性 C示范性 D灵活性 4、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大小主要取决于() A对个人的贡献 B对学生的贡献 C对社会的贡献 D对家庭的贡献 本文来自中公教师考试网 5、老赵自从当上班主任之后,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大大增加,心情的付出终于换来了班级面

貌的改变,可是儿子的叛逆以及高考的落榜让他很内疚,自己虽然是个合格的教师,却不是个合格的父亲,在老赵身上出现了() A.角色期望 B.角色冲突 C.角色认识 D.角色失败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建国初期的学制改革。1951年10月,新中国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包括幼儿园到大学四段六级的学制改革。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教学原则。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通过讽刺、定义、助产术,一步步启发学生自已思索得出答案。 3、【答案】C。 4、【答案】A。解析:教师的劳动价值体现在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方面。其中,个人价值是作为客体的教师劳动对于教师主体需要的肯定或否定的某种状态,是满足教师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程度。 5、【答案】B。 1.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 A.《学记》 B.《论语》 C.《论演说家的培养》 D.《理想国》 2.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家是( )。 A.柏拉图 B.昆体良 C.皮亚杰 D.亚里士多德 3.最早提出“教学相长”教育主张的著作是( )。 A.《学记》 B.《论语》 C.《孟子》 D.《荀子》 4.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有了最早学校教育的形态是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时期 D.春秋时期 5.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

第一面五星红旗诞生背后的故事

第一面五星红旗诞生背后的故事 蹉跎人生 1949年6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京成立。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制定国旗是“筹备会”担负的一项重要任务。七月,新政协筹备会在《人民日报》等报纸上公开发布征求启示。征集国旗图案的消息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短短的一个多月内,筹备会就收到了应征国旗图案2992幅。当时,朱德总司令、历史学家郭沫若、诗人艾青也都亲自设计了国旗图案。 要想在近3000幅的国旗图案中,选出让大家满意的图案,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国旗图案的选择,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当时研究制定国旗,是由筹备会下设的第六小组负责,组长是著名教育家马叙伦,副组长是叶剑英和沈雁冰;其它成员有田汉、郭沫若、陈嘉庚等各界知名人

士;经过反复认真地评选,最后从近3000幅应征国旗图案中,选出比较好的38幅图案,编成《国旗图案参考资料》提交全国政协一次会议讨论。经过综合考虑,当时第六小组向政协代表推荐的国旗图案是,图册中的复字第3号和复字第4号图案。基本特征都是红底、黄星加一条黄条;红色象征革命,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黄条象征黄河。当时,张治中毫不掩饰地对毛泽东说:“我反对这个图案,红底国旗是代表国家和革命的,中间这一杠,不变成分裂了国家、分裂了革命吗?同时以一杠代表黄河也不科学,老百姓会联想到是一根棍子,像孙猴子金箍棒···”毛泽东听后,感觉有点意外,但表示可以再邀大家来研究。为了尽快统一意见,第六小组秘书彭光涵受委托把争论情况向周恩来作紧急汇报,总理说:“你们搞国旗搞了那么长时间,你觉得哪个图案好?”彭光涵回答道:“过去我们曾经讨论过一个‘32号图案’,这个图案是曾联松提交的,我们认真地参考过他的图案,”总理听后,对彭光涵说:“好!那就这样吧,你给我画一幅这个旗子,画大一点;第二,你再给我做一面这个旗子,做一面最大的旗子。” 复字第32号图案是一幅修改稿,原稿设计者是在上海现代经济通讯社工作的曾联松。这幅图案构思巧妙,内涵丰富,艺术性很强;修改后的图案更加简洁,主题更突出。9月25日晚,根据周恩来的建议,毛泽东在中南海丰泽园召开有关国旗等问题的协商座谈会,他向大家推荐了这面红底五星旗图案,并归纳了大家的意见,提出国旗说明中不要讲“大星”代表共产党,“四小星”代表四个阶级,只提五颗星的相互关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答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课内阅读答案(一)我向老板说明了自己的处( chǔch ù)境。老板听懂了我的话,却把双手一摊,表示一脸的无奈,说:“我讲究平等交易,我给你面包,你能给我什么呢?” 此时我身无分文,只好脱下新买的大衣。老板接过去看了看,耸了耸鼻子,还给了我。 突然,老板眼里闪出亮光,用手指着我脖子上的五星红旗,惊奇的问:“那是什么?” 我犹( yóuróu)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地解下来,再展开。这面做工精(jīng j īn )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 chōng chòng )洗,依然是那么鲜艳。 老板拍了拍我的肩膀,告诉我可以用这面旗子换面包。 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老板转( zhuǎn zhuàn ) 身拿起一块面包,见我没有反应,以为我嫌少,又拿起两块面包递给我。“可以吗?交换吧。”老板冲(chōng chòng )我打着手势。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1、这个文段出自课文《一面五星红旗》。(1分) 2、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3分) 3、把文中带点字错误的读音划去。(3分) 4、把画横线句子中表示“我”的动作的词语写下来(2分)

犹豫、解、展开、 分)3、从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5. 惊讶(惊奇)注视(凝视)仍然(依然)处境(情况) 惊奇(惊讶)凝视(注视)趔趔趄趄(踉踉跄跄摇摇晃晃) 6、为什么说“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是那么鲜艳。”?答:因为五星红旗依然保持着它的庄严,表达“我”对国旗热爱的一片赤子 之心。 7、“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我”为什么“犹豫”了,“我”想了些什么?答:因为作者拿不定主意,究竟是挨饿还是换面包,作者在想:国旗是一 个国家的象征,不能交换,我宁愿饿死也不换面包。 8、你想对文中的我说些什么呢? 答:“你真是一位爱国的人。” 9、读了这个文段,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呢?(4分) 答:我体会到了:这名学生非常热爱五星红旗,宁愿饿死,也不愿用国旗 来换面包。从中看出“我”的爱国热情。 (二)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正要掏钱购买的时候,我却犹豫 了: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那

新中国60个第一

新中国60个第一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风云翻卷,60年奋斗探索,留下了许多值得铭记的“第一”、“首次”。我们梳理出其中一部分,愿与读者一起,重温共和国历经的风雨波澜、取得的辉煌成就。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大会于1949年9月21日~30日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会上,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决定国旗为五星红旗,国都为北平(改名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在国歌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于1949年10月1日14时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举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宣布就职。会议一致决定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选举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兼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会议结束后,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3)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建交国——苏联周恩来于1949年10月1日以公函向各国政府发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后,10月2日,苏联政府决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苏联成为第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 (4)第一部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该法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1950年4月13日通过,自1950年5月1日起施行。自公布之日起,所有以前各解放区颁布的有关婚姻问题的一切暂行条例和法令均予废止。该法共8章27条,规定了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等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5)第一家政府经办的中外合资企业——中波海运公司该公司根据我国和波兰之间的协议,于1951年6月15日在天津成立,驻波兰分公司设在格丁尼亚市。它是我国与波兰合资经营的一家远洋运输企业,也是我国第一家政府经办的中外合资企业。该公司于1962年迁至上海,1977年起改名为中波轮船股份公司。 6)反腐第一大案原任和时任中共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张子善1951年11月因贪污被揭发。1952年2月10日,河北省人民法院遵照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命令,组织临时法庭进行公审,判处刘青山、张子善死刑,立即执行,并没收全部财产。 (7)第一条完全国产化的铁路干线成渝铁路东起重庆,西到成都,全线长505公里。该铁路于1950年6月15日开工,至1952年6月13日完工,7月1

新中国第一读后感1200字

新中国第一读后感1200字 《新中国第一》读后感 今年的国庆,我们将迎接祖国妈妈60岁的生日。为了喜迎六十大庆的盛典,组织我们开展了读《新中国第一》,做出色的现代体东人的主题读书活动。国庆期间,我开心地读完了这本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书,也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新中国第一》的首篇首章叫开国大典此篇章,仿佛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呈现在我眼前:60年前的10月1日下午3点,一位叫毛泽东的巨人,站在中国北京的天安门城楼上,伸手摘下最辉煌的一束阳光。一挥手,很潇洒地把这束阳光撒向中国的每一个地方,天空笑了,大地笑了,河笑了,祖国妈妈笑了!五星红旗从此迎飘扬,在三座大山压迫下的中国人民从此解放啦当然,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最重大的情节。 而读这本书,我还知道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一个细节:哈哈,你不知道吧,五星红旗升起之前,有一面小小的小红旗先升(举)了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刚刚就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和其他国家领导人一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时任华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张致祥站在天安门西南角,他有一个任务:看着中央领导们一步步走来,到毛主席踏上最后一个台阶的时候,就举起小红绸子旗子一晃打出暗号。城楼下面接到暗号,就奏起《东方

红》来。奏完三遍《东方红》的时候,毛主席和中央首长就刚好到达天安门中当中的位置;当林伯渠宣布开会后,在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政委就位。人民领袖毛泽东最后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然后毛泽东主席才按下电钮,让五星红旗冉冉上升到杆头,迎风飘扬。 时光像溪水一样从容不迫,60年就这样从容不迫的流走了祖国妈妈:在您50岁的时候,我才刚刚出生,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还什么都不知道。但是您的奇妙让无知的我好奇地东瞧瞧、西望望,怎么也看不够正是在您的阳光普照下,不会说话的我开始呀呀学语,学会了说话,学会了思考 进入学校,在每周一次的《国歌》乐曲声中,我行起了少先队礼,认识了五星红旗,也认识了祖国,学会了说我爱祖国。 记得一年级学说我爱祖国时我还很小,没留下什么特殊记忆,只是会读会认而已。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十年的时间转瞬即逝,随着我的书越读越多,随着我慢慢长大,我慢慢地也就知道了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知道了草原上有牛羊成群,水面上有千帆竞度;知道了城市里有车水马龙,田野里有麦浪滚滚;更知道了祖国妈妈胸怀宽广:西面有辽阔的草原、东面有浩瀚的海洋、南面有富饶的珠江三角洲、北面有肥沃的黑土地,四周还有群山点缀,中间流淌着两条孕育了中华民族文明的河流,它们的名字叫,。于是逐渐对祖国母亲产生了由衷的尊敬与热爱。 祖国妈妈,有您的阳光陪伴,我在快乐成长;有您的阳光普照,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10.升国旗--我们也有一面五星红旗

最新人教版小学试题 我们也有一面五星红旗 在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陈列着一面别致的红旗,一床红色的绣花被面上排列着五颗纸制的五角星。这不是一面普通的红旗,是集中营里革命先烈献给刚刚诞生的人民共和国的礼物,它包含了先烈们对祖国的无限深情。岁月的风霜虽已在她身上刻下了深深的印痕,然而她仍然是那样的鲜艳,她一日复一日,毫不疲倦地向前来参观的人们讲述着一个永远也不会老的故事。 1949年10月1日,当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之时,重庆仍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7天后,在歌乐山下的白公馆监狱里,关在楼上四室的黄显声将军从报纸上得知了这一消息。他立即通过秘密孔道传到楼下四室、二室,传遍白公馆监狱各个牢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国旗是五星红旗,国歌是风靡抗战时期的《义勇军进行曲》。”这特大的喜讯,犹如雷鸣电闪,撕破天垂浓厚的云幕。沉闷阴暗的监狱沸腾起来,难友们或紧紧拥抱,耳语欢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或互拥着在地上连连打滚,或碰撞镣铐发出清脆的响声,用独特的方式庆祝共和国的诞生。 夜已经很深了,可是难友们都为新中国的成立而睡意全无。为了这面红旗,几十年的流血奋斗,多少革命战士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下。可是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前仆后继,终于让这面红旗在祖国的上空升起。平四室的刘国志、罗广斌、陈然、王朴、丁地平等人通过策反对象李育生弄来了开水,他们以茶代酒,举杯庆祝。面对这动人的情景,罗广斌动情对大家说:“同志们,镣铐虽然缚住了我们的手脚,黑牢虽然关住了我们的身体,但是锁不住我们迎接胜利的信心。我们也应该做一面五星红旗,我们要打着这面红旗冲出牢门,迎接解放。” 罗广斌的建议,立即得到大家的赞同。可是,用什么做旗帜呢?沉思之中,罗广斌的目光正好落在自己的被单上。他一步跨到床前,喃喃说道:“就用它,就用它!” 旗面有了,可用什么做五角星呢?国旗,她是什么样的?一连串的问题又萦绕在难友们的脑中。谁也不知道,谁也没有见过五星红旗的样儿。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认为五角星成一字儿在红旗中央排着;有的认为应成圆形排列,象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战斗;有的主张五星用黄色,代表中华民族;有的主张用白色,因为星光是白色的。最后大家一致决定:五角星用黄色,一颗星放在红旗的中央,四个星放在红旗的四角,象征着祖国四万万同胞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 第二天,大家托李育生买来黄纸,用小刀精心地刻出五颗星,用早上吃的稀粥,把五颗星细心地粘贴在旗面上。“成了,伟大的红旗!”大家不禁欢呼起来,用布满刑伤的手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她,用灼热的脸偎依着她,激动的泪水不断涌出,千言万语,凝聚在这面旗帜上。 红旗作好后,他们把牢房的楼板撬开一小块,秘密地珍藏起来,等到解放那天,打着红旗,冲出去。由于敌人的抢先屠杀,参加制作红旗的同志倒在了黎明之前,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铸就了这面五星红旗。 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五十多年的光辉历程。五星红旗,祖国母亲的象征,在共和国大地上高高飘扬,她激励着当家作主的亿万人民迸发出无比巨大的建设热情和创造精神,推动共和国的巨轮滚滚向前。在新世纪的征途上,她仍将激励中华儿女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

《一面五星红旗》课文

《一面五星红旗》课文 导读:26一面五星红旗 在国外读书的第一个假日,我决定做一次漂流旅行。收拾好背包,我把它系在筏子上,手举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便出发了。 筏子顺流而下,到了傍晚,河面变窄了。为了防止丢失,也为了行动方便,我把国旗从旗杆上抽下来,系在脖子上。 不久,筏子漂到了水势最急的一段河面,周围一片漆黑,我想大声呼喊,给自己壮胆鼓劲。还没等喊出口,只觉眼前一黑,便落入激流之中。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被一块巨石挡住了,头和身子被撞伤了好几处,筏子和背包都无影无踪。我迷路了,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转来转去。直到第三天中午,我才来到一座小镇,走进一家面包店。 我向老板说明了自己的处境。老板听懂了我的话,却把双手一摊,表示一脸的无奈,说:“我讲究平等交易,我给你面包,你能给我什么呢?” 此时我身无分文,只好脱下新买的大衣。老板接过去看了看,耸了耸鼻子,还给了我。 突然,老板眼里闪出亮光,他用手指着我脖子上的五星红旗,惊奇地问:“那是什么?” 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是那么鲜艳。 老板拍了拍我的肩膀,告诉我可以用这面旗子换面包。 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老板转身拿起

一块面包,见我没有反应,以为我嫌少,又拿起两块面包递给我。 “可以吗?交换吧。”老板冲我打着手势。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我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病房里,身边站着的就是面包店的老板。他见我醒来,冲我竖起大拇指,说:“安心养一养,费用由我来付。” 这时我才发现,在我床头的花瓶里,有一束美丽、芬芳的鲜花,花丛中插着那面心爱的五星红旗。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新中国第一诈骗案

新中国第一诈骗案(公文诈骗) 1960年3月27日深夜,北京中南海西花厅依旧是灯火通明,周恩来总理在他的办公室里不停地来回踱步,他的申请极为严肃。他刚刚得到报告,说有人拿着他亲笔签署的文件,从中国人民银行领取了二十万人民币。而此前,周总理并没有做过这样的批示,也没有授权给任何人去银行提取现金,这意味着,这笔二十万元的巨款,被人骗了。在那个年代,一个普通职工的月工资才三十多块钱。二十万,那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不仅如此,案发的1960年,正值三年自然灾 害中最严重的一年,在这个骨节眼上,到银行诈骗了二十万,实在让人(周恩来)太生气了。周总理果断下达了重要指示,限期十天破案。这个任务交给了时任公安部副部长的杨奇清,曾负责毛泽东在访苏的安保工作,建国前后,反间谍斗争中的几个主要战役也都是由他直接指挥的。接到周总理限期破案的指示后,杨奇清决定,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梳理清楚。1960年3月18日下午5点半,这天是星期五,位于北京西郊民巷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一名中年男子,急匆匆地走到了行长秘书室,这名男子说,自己是国务院的工作人员,来给行长送急件。我们来看看这封公函的内容:总理,主席办公室来电指示,今晚九时,因西藏活佛第

一次进京举行讲经会,有中外记者参加,还要摄制纪录影片,各方面均需招待费。主席还嘱,拨一些款修缮寺庙用,这样可以表明我们对少数民族和宗教自由的 政策。根据以上情况,拟贰十万元人民币。可否,请批示。下面是落款。3月18日,周恩来。 公函的左侧是周总理的批示,还有签名,看,这里还有周总理的两点。特别批注:“为了避免资本主义国家记者造谣,一要市场流通旧票,二、十元票每捆要包装好一些,七时以前务必送到民族饭店,交赵全一收。”最后是西藏工委宗教事务部。接到总理批示,自然是要特事特办。但是这么大的一笔款项,总理为什么没有通过财政部来履行手续呢?就在银行的工作人员隐约觉得有些不对劲时,办公室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打来电话的人自称是总理办公室的,询问银行是否收到交办件,如果收到,一定要抓紧办。接到这个催办电话,银行工作人员的疑虑瞬间消失了。他立即催促人民银行总行和北京分行的同志,抓紧时间,将两麻袋的现金,火速送往民族饭店。同志,我就是西藏工委的赵全一。赵全一见到银行工作人员准时将钱送来,立即从兜里拿出一张收条,递给他们。银行工作人员接过收条一看,发现这是一张便条,上面没有加盖任何公章。根据工作程序,仅凭这样一张简易的条子,银行工作人员是不能办理交接手续的,于是要求确认赵全一的身份,并且让他提供带公章的手续。这个时候,赵全一从兜里掏出了一封介绍信。我们来看看这封信的内容。 “兹介绍西藏工委宗教事务部赵全一同志,前往你行恰取捐款二十万元整,此致中国人民银行”。介绍信上还加盖了一个总理办公室的介绍信专用章。有介绍信,还有总理办公室的专用章,银行工作人员的心里一下子就踏实下来了。

新中国第一巨贪1

1951年11月下旬,河北省委召开贯彻中央开展“三反”运动精神的第三次党代会。刘青山、张子善的贪污罪行被揭发。省委省政府当即决定,成立以省主席杨秀峰为主任,省委组织部长薛迅为副主任,省检察署检察长孙光瑞、省监委主任李国华、省法院院长宋志毅为委员的调查处理刘、张案件委员会,责成由孙光瑞、李国华、宋志毅组成办案组,孙光瑞为组长,负责侦讯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随即,省检察署成立了刘、张案件侦讯办公室,并抽调省公安厅李定一处长加强侦讯工作。 孙老还清楚地记得,处理刘、张案件委员会成立后,先是由省委将在苏联学习的刘青山调回,刘青山下火车后先到他在天津的办事处休息,听说要受审查的消息后,刘青山拍桌子吼道:“出什么事了,还能开除老子的党籍!”恰逢有关办案人员在场,忙说:“欢迎、欢迎,你辛苦了,咱们先出去吃饭。”拉着刘青山上了汽车,直接送到了省公安厅准备的看守地点。开始,刘青山满不在乎,照吃照喝,并不把侦讯人员放在眼里,什么也不说。张子善害怕了,吃不下、睡不着,问什么回答什么。侦讯中,办案人员发现刘、张二人犯了毒瘾,坚持不住,为了保证侦讯质量,经请示省委后给他们吃点药。刘青山开口了:“你们别问了,我有两个本子,你们取来自己看吧。”此后,刘青山开始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半夜里往往猛地坐起,不知所措。 侦讯工作开始后,侦讯材料每天报送一次,由孙光瑞审阅后送省委报送中央。1951年1月18日,依照法律程序,孙光瑞签署了由河北省人民检察署对刘青山、张子善特大贪污案的公诉书。公诉书认定,刘、张在治理潮白河、海河、永定河、大清河等工程中,利用职权,勾结奸商,贪污、浪费、盗窃和非法骗取、挪用公款等项共171亿6千多万元(旧币)。毛主席对此案极为关注,亲自过问和批准了对刘青山、张子善特大贪污案的处理,并对给刘、张二人说情的人说,是要他俩,还是要中国?正是因为他们两人的功劳大、地位高,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有可能挽救20个、200个、20000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判决之前??孙光瑞和省委秘书长李子光到看守所与刘青山、张子善做了最后一次谈话,刘青山说:“枪毙我吧,可以教育更多干部。”而张子善问:“能上诉吗?” 1952年2月10日,在河北省委政府领导下,河北省法院组织临时法庭,在省会保定市广场召开了两万人参加的公判大会,薛迅在大会上控诉了刘青山、张子善的罪行,省主席杨秀峰宣布了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核准令。“拿我做个典型吧,处理算了,在历史上说也有用。”这是刘青山的遗言。“伤痛!万分伤痛!现在已经来不及说别的了,只有接受这血的教训!”这是张子善的遗言。 孙老告诉我们,刘、张贪污案从揭发到判决,前后只用了两个月零二十天。 宣判公布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和反响,对领导干部为官清廉、党风党纪的教育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新中国反腐败第一案——刘青山、张子善 建国初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敏锐感觉到,许多领导干部随着地位的变化,思想也在发生变化,已出现了李自成式的腐败苗头,如不能及时加以制止,有可能千辛万苦打下的天下会很快变质。政治是只讲需要不讲感情的,必要时要杀一警百。 最高职务:刘青山,被捕前任中共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张子善,被捕前任中共天津地委书记。 案情简介:1950年至1951年他们在担任天津地区领导期间,盗窃地方粮款、防汛水利专款、干部家属救济粮款,克扣、倒卖治河民工食粮从中渔利,以修建为名骗取银行贷款、送巨款给奸商倒卖钢材,从事非法经营。还派人员冒充解放军,用救灾款从东北套购木材,严重影响了灾民的生产和生活。在获非法暴利、大量贪污之后,任意挥霍,过着极度腐化的生活。经调查,刘青山贪污达1.84亿元(旧币),张子善贪污达1.94亿元(旧币)。 审判结果:1951年12月,中共河北省委作出决议,将刘青山、张子善开除出党。1952年2月,河北省人民政府举行公审大会,判处刘青山、张子善死刑。这是建国初期涉及干部职位最高金额最大的一起腐败案,惩处刘青山、张子善成为新中国反腐败第一大案。 刘青山、张子善的两颗人头,制止了一场来势汹汹的腐败潮,挽救了无数的领导干部,从一定意义上讲,起到了稳定政权,防止变质的作用。 巩固新政权的斗争 1、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的严峻形势 (1)国内: 政治:新政权刚建立,各种反动势力仍存在。经济: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军事:全国还没有完全解放,国民党还有几百万军队和土匪。 (2)国际:帝国主义的敌视(政治孤立、军事威胁、经济封锁) 2、为巩固新政权而进行的斗争: (1)追歼国民党残敌和剿匪作战 ①进军华南、西南——追歼国民党残敌 时间:1949年10月—1950年夏消灭的国民党集团:白崇禧、胡宗南 主要战役:渡海作战,解放海南岛和平解放:云南、西康战绩:歼敌130万 ②新解放区——剿匪作战③结果:到1950年夏,基本肃清。 (2)西藏的和平解放和中国大陆的全部解放。 时间:1951年。 (3)抗美援朝: 必要性: 唇亡齿寒、户破堂危;美帝国主义威胁中国安全(美国空军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 目的:保家卫国。 性质: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

(完整)三年级下册语文重点课文阅读训练练习题

+阅读《荷花》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辫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涨)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漂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1.把()里不正确的字划掉。 2.把你最喜欢的一句比喻句用“——”划下来。 3.第一自然段写了荷花开放时的()种姿态。请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一个句子。 4.为什么说眼前的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5.成语“”说明了“我”的动作很优美。 6.如果你也变成了其中的一朵荷花,又会有什么动物来告诉你什么呢? 阅读《翠鸟》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1、这个片段主要讲什么?请用“——”在片段中划出来。 2、作者抓住翠鸟的、、的羽毛,写出了颜色的鲜艳美丽。 3、你最喜欢翠鸟哪里的羽毛?为什么? 4、翠鸟的羽毛的特点是(),眼睛的特点是(),嘴巴的特点是()。 阅读《和时间赛跑》片断,然后按文后要求填空或选择。 时间过得飞快,使我的小心眼里不只是着急,还有悲伤。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赛,有时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高兴不知道怎么形容。 后来二十年里,我因此受益无穷。虽然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可以比原来跑快一步,如果加把劲,有时可以快好几步。那几步虽然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 如果将来我有什么要教给我的孩子,我会告诉他: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1、在“”上标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暑”字用音序查字法应该查字母,它的正确读音是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 3、读完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呢?请你用一至两句话来谈一谈。 4、“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你是怎么体会这句话的? 5、请写出两句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

新中国商业第一

商业方面的第一 1、共和国第一次出口原油。 大庆油田于1973年5月8日开始向日本出口原油,从此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出口不断增加。

2、第一个经济特区。 1979年春天,邓小平以一个不平凡的设想,使得中国南方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小渔村深圳成为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

3、第一张股票——“小飞乐”股票。 1984年10月的一天,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小飞乐)的股票在上海发行。改革开放的中国,从此撩开了资本市场神秘的面纱。

4、第一家中外合资饭店。 20年前,由于来华游客增多,出现了住房极端紧张的状况。北京当时仅7家涉外饭店,许多外宾到北京后,由于住不进房间,只好在大厅的沙发上过夜。为此,国务院决定利用侨资、外资兴建旅游饭店。1979年国务院批准了第一批合资项目,北京建国饭店作为全国第一家合资饭店,是北京市旅游局与美籍华人陈宣远合资建造的。1980年6月动工,1982年4月建成开业。国内当时还没有经验管理,所以建国饭店由专业管理公司香港半岛集团管理。1987年建国饭店的管理人员陆续由外方转为中方。1993年建国饭店全年收入突破1亿元。

5、第一套人民币。 在革命战争年代,各个革命根据地都印制发行自己的货币。随着最后胜利的临近,统一货币已经成为必然。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成立,印钞队伍立即紧张地投入了第一套人民币的设计和印制工作。初期的人民币是分两批发行的。第一批有:五十元券,棕色,图案为水车,胶版印刷五色;十元券,绿色,图案为浇田,石版印刷四色;二十元券,棕色,图案为运肥,胶版印刷四色。第二批印刷发行的有一百元券、五元券、一元券。解放战争节节胜利,人民币的印制工作又逐步扩大到北平、上海、汉口、西安、重庆等地,同时东北银行造币厂也开始印制人民币。人民币的流通地区越来越大,票种越来越多,共有12种面额、62个票种,最小面额为一元,最大面额为五万元。第一套人民币主要生产于1948年冬到1950年8月。

新中国历史上的60个第一

新中国历史上的60个第一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大会于1949年9月21日~30日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会上,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决定国旗为五星红旗,国都为北平(改名北京),采用公园纪年,在国共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于1949年10月1日14时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举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宣布就职。会议一致决定接受《中央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选举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兼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会议结束后,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3、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建交国—苏联周恩来于1949年10月1日以公函向全国政府发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后,10月2日,苏联政府决定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苏联成为第一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 4、第一部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该法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1950年4月13日通过,自1950年5月1日起施行。自公布之日起,所有以前各解放区颁布的有关婚姻问题的一切暂行条例和法令均予废止。该法共8章27条,规定了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等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5、第一家政府经办的中外合资企业—中波海运公司该公司根据我国和波兰之间的协议,于1951年6月15日在天津成立,驻波兰分公司设在格丁尼亚是。它是我国与波兰合资经营的一家远洋运输企业,也是我国第一家政府经办的中外合资企业。该公司于1962年迁至上海,1977年起改名为中波轮船股份公司。 6、反腐第一大案原任和时任中共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张子善1951年11月因贪污被揭发。1952年2月10日,河北省人民法院遵照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命令,组织临法庭进行公审,判处刘青山、张子善死刑,立即执行,并没收全部财产。 7、第一条完全国产化的铁路干线成渝铁路东起重庆,西到成都,全线长505公里。该铁路于1950年6月15日开工,至1952年6月13日完工,7月1日举行全线通车典礼。它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和完全采用国产材料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8、国家第一架飞机—“初教-5” 1954年7月,新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初教-5”在南昌飞机制造厂研制并首次试飞成功,毛泽东亲自签署了嘉勉信。 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议于1954年9月15日~28日在北京举行。会上,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周恩来作《政府工作报告》。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董必武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鼎丞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国的正式确立。 10、第一部宪法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除序言外,共4章106条,包括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旗、国徽、首都等基本内容。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授勋1955年9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授勋典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