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程标准》试题.doc

《美术课程标准》试题.doc
《美术课程标准》试题.doc

4、 活动表现评价可以采用( )、( 在( )中进行,也可以在(

5、 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表述的,即( )或( )后进

行。)、

)的方式,既可以 ))0

A 、综合

B 、人文2、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 C

、 A 、德育 B N 美育3、各学习领域分别由( 美径育审

途智

C 、)、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建议三部分组成。

)。D 、游

戏性

)进行欣赏和评述。

D 、知觉世界D 、四个

《美术课程标准》试题

加强学习活动的( )和( ),注重( )与(

的紧密联系。

2、 美术学习应当从( )层面提高到( )的层面。

3、 《美术课程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 )、( )、(

)、( )o

二、选择:24% 1、美术课程具有( )的性质。

A 、标准

B 、阶段目标

C 、学习方式

4、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 A 、学习性 B 、探究性 C 、综合性

5、 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 A 、听觉世界 B 、视觉世界 C 、触觉世界

6、 综合探索领域可分为( )个层次。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7、通过感受、体验和构思,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采用一定的技法制作美术作品,以表

达思想和情感是( )

A 、美术表现

B 、艺术风格

C 、美术创作

8、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形成( )和提 高动手能力。 一、填空:20% 1、《美术课程标准》力求体现)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

A、设计意识

B、审美意识

C、探究意识

三、问答题:30%

1、基本的美术素养应包括哪儿个方面?

2、美术课程有哪些基本理念?

3、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对美术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四、实践题:26%

在元宵节即将来临前,一位教师围绕“花灯缭乱的元宵灯”这一主题设计了这样的课例:育先调查元宵节和花灯的?来源,用文字、图象的形式记录调查结果,并进行设计构思。其次,设计、制作各式各样的花灯。最后,用花灯美化校园和社区。

请你从教学观念及方法,对以上设计作出评价。

美术欣赏课程标准中职

《美术欣赏》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 《美术欣赏》是一门公共艺术课程、属限选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美术涵盖的范畴、美术的分类、指导学生进行美术欣赏。通过鉴赏美术术作品、学习美术理论、参加美术活动等教学实践,使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2.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以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结合美术的职业标准,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与课程内容,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并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结构以美术作品为线索,让学生以欣赏为主。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使学生掌握鉴赏美术的有关知识和技巧。通过鉴赏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通过在实际环境中的欣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创作作品中培养创新意识,在体验中感悟美好情感,深化学习内容。 本课程建议学时数为16节。 3.课程目标 3.1知识目标 掌握美术作品种类鉴赏能力的基本要求; 掌握教材中各知识点的要求,掌握学习本教材的目的; 3.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增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文化修养,提高审美素质; 陶冶情操,培养高雅的气质和风度,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课程内容和要求

(2案例法教学: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如同亲临现场,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符合高职培养的要求。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所学课程内容,运用实际案例,由教师进行组织、分析和设计,然后让学生参与,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开展教学活动,对所给的案例材料进行比较、分类、分析与综合,学会从现象中抽出本质,提高学习能力。 利用互联网:现在互联网日益深入我们的生活,大量的信息可以从网上获取。同样,我们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取相关资料来补充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取新标准,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查阅各种相关信息,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 5.实施建议 5.1教学建议 本课程应以欣赏为主,辅以理论指导。教学应采用现代多媒体等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和知识含量。有条件的学校应组织参观各级各类美术展览。 5.2教学评价 本课程可根据各校的实际设置情况来确定进行期末“考试”或“考查”;考试内容可以进行基础常识、知识简答、作品赏析等内容的闭卷考试,也可以以学生感受分析、评价美术作品的能力为重点进行开卷考试。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验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成绩评定:平时作业与考试作业成绩各占总评成绩30%、70%。作业成绩均按百分计。 5.3教材编写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选取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3)教材应突出实用性、前瞻性。应将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及新知识、体现在教材内容中。. 5.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开发适合教师与学生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2)充分利用行业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训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磨练自己,提升其职业综合素质。 (3)积极利用数字图书馆、电子期刊、电子书籍,使教学内容多元化,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5.5其他说明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三年制)。.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与价值 一)、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 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二、基本理念 (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三)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四)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三、设计思路 (一)完善体例,使结构更完整,表述更明确 (二)以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 (三)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 (四)注意《标准》实施的可行性 四、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

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五、阶段目标 本《标准》的阶段目标具体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加以描述。 第一学段(1~2年级)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已的感受。▲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 第二学段(3~4年级)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下列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填在答题框1、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A.不认为是犯罪B.也应当以犯罪论处C.可以认定是犯罪也可以不认为是犯罪D.可以认定是犯罪 2、狭义上的刑法是指()。 A.刑法典B.单行刑事法律C.附属刑事法规D.单行刑事法律和附属刑事法规 3、某外国公民劫持甲国民航公司一架客机降落在我国某国际机场,则对其适用()刑法。 A.中国B.某外国C.甲国D.中国或者甲国 4、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经过外国审判后()。 A.我国刑法不予追究B.仍可以以我国刑法追究C.特殊情况才追究D.一般情况不追究 5、陈某抢劫出租车司机甲,用匕首刺甲一刀,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甲发动汽车追赶,在陈某往前跑了40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法令行为B.紧急避险C.正当防卫D.自救行为 6、精神病人在()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A.无意识或者无法控制B.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C.不能辨认或者能控制D.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 7、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时候()的人不适用死刑。 A.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C.不满16周岁D.不满18周岁 8、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并将棉被盖住婴儿头部。半小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婴儿已无呼吸,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婴儿系俯卧使口、鼻受压迫,窒息而亡。甲对婴儿的死亡结果有何主观罪过? A.间接故意B.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 9、王某毒杀其父,其父服毒尚未死亡,王某急送其父到医院抢救,但抢救无效死亡。王某的行为属于()。 A.故意杀人未遂B.犯罪中止C.故意杀人既遂D.意外事件 10、梁某与程某共同盗窃了某一珍贵文物“铜鼎”之后,二人又用斧子将铜鼎砍碎,目的是便于销赃。那么,梁某和程某的行为属于()。 继续犯B.想象竞合犯C.牵连犯D.吸收犯 11、夫妻甲、乙有嫌隙,甲欲毒死乙,误将白糖当作砒霜拌入乙的食物中,乙吃后平安无事。在这种情况下,甲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B.属意外事件C.故意杀人预备D.故意杀人未遂 12、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 A.犯罪行为的个数B.犯罪构成的个数C.行为人主观上的罪过个数D.犯罪结果的个数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及大纲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1) 一、课程性质与价值 二、基本理念 三、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阶段目标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内容说明 二、内容标准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第四学段(7~9年级)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教材编写建议 附录 一、案例 二、名词术语解释 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与价值 (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初形象思维能力 (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二、基本理念 (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三)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四)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三、设计思路 (一)完善体例,使结构更完整,表述更明确 (二)以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 (三)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 (四)注意《标准》实施的可行性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四个学习领域 通过“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并能运用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像力和创新意识。 第二,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第三,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通过“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第二、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第三、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第四、养成事前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 通过“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激发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 第二、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第三、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最新新美术课程标准

2011版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 美术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分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内容说明………………………………………………… 二、课程内容…………………………………………………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近代以来,美术课程更以其丰富的教育价值列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

美术鉴赏期末考试答案

美术鉴赏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将色彩提升为欣赏的主体地位的是以下哪个画派?()(1.0分) A、抽象派 B、海上画派 C、威尼斯派 D、印象派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2 .康定斯基属于以下哪个绘画流派?()(1.0分) A、威尼斯画派 B、印象派 C、抽象派 D、海上画派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3 .书法从()开始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在高校设立。(1.0分) A、20世纪7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初期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4 .古代画作中的蝙蝠象征着()。(1.0分) A、福气 B、富贵 C、长寿 D、多子多孙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5 .中国漫画艺术的高峰期是在()。(1.0分) A、20世纪7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初期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6 .古希腊陶瓶上的东方化纹样式主要是受以下哪个国家的影响?()(1.0分) A、中国 B、埃及 C、印度 D、日本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7 .杨柳青年画源于以下哪个地区?()(1.0分) A、天津 B、北京 C、苏州 D、成都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8 .张大千学习过的画家不包括以下哪位?()(1.0分) A、石涛 B、徐渭 C、李可染 D、陈洪绶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9 .被荆浩认为“有笔无墨”的画家是以下哪一位?()(1.0分) A、项容 B、黄公望 C、唐寅 D、吴道子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0 .铁线描这类比较硬的绘画笔法是从()之后才开始流行的。(1.0分)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11 .张大千送给毕加索的毛笔使用的以下哪种动物毛?()(1.0分) A、狐狸 B、狼 C、鹅 D、牛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2 .敦煌壁画有包括()个石窟群。(1.0分) A、200多 B、300多 C、400多 D、500多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3 .《重屏会棋图》的作者是()。(1.0分)

美术课程标准

学习时间:2013.6.14 学习内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 第一部分前言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近代以来,美术课程更以其丰富的教育价值列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一、课程性质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来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 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

最新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 美术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分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内容说明………………………………………………… 二、课程内容…………………………………………………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近代以来,美术课程更以其丰富的教育价值列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一、课程性质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美术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培养人文精神。 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

美术鉴赏期末考试答案

美术鉴赏期末考试答案 美术鉴赏期末考试答案一、单选题 1 .将色彩提升为欣赏的主体地位的是以下哪个画派?A、抽象派B、海上画派C、威尼斯派D、印象派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 .康定斯基属于以下哪个绘画流派? A、威尼斯画派 B、印象派 C、抽象派 D、海上画派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3 .书法从开始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在高校设立。A、20世纪70年代B、20世纪80年代C、20世纪90年代D、21世纪初期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4 .古代画作中的蝙蝠象征着。A、福气B、富贵C、长寿D、多子多孙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5 .中国漫画艺术的高峰期是在。A、20世纪70年代B、20世纪80年代C、20世纪90年代D、21世纪初期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6 .古希腊陶瓶上的东方化纹样式主要是受以下哪个国家的影响?A、中国B、埃及C、印度D、日本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7 .杨柳青年画源于以下哪个地区?A、天津B、北京C、苏州D、成都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8 .张大千学习过的画家不包括以下哪位?A、石涛B、徐渭C、李可染D、陈洪绶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9 .被荆浩认为“有笔无墨”的画家是以下哪一位?A、项容B、黄公望C、唐寅D、吴道子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0 .铁线描这类比较硬的绘画笔法是从之后才开始流行的。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11 .张大千送给毕加索的毛笔使用的以下哪种动物毛?A、狐狸B、狼C、鹅D、牛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2 .敦煌壁画有包括个石窟群。A、200多B、300多C、400多D、500多正确答案:C 我

艺术欣赏课程标准

《艺术欣赏》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况 注:课程类别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岗位方向课。 二、专业对课程要求 系统地了解艺术涵盖的范畴、美术的分类、指导学生进行艺术欣赏。通过鉴赏美术术作品、学习美术理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并激发学生的创新的方法和手段。 三、课程培养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美术涵盖的范畴、美术的分类、指导学生进行美术欣赏。通过鉴赏美术术作品、学习美术理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在课程中不光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技巧,同时需要注意引导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习内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面积极的做人原则和学习态度。 2、知识目标 (1)美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史前美术和各个时期不同的美术史知识。 (3)西方艺术流派和绘画风格 (4)建筑艺术欣赏 (5)中国传统美术鉴赏。 (6)平面设计形式和构形手法

3、能力目标 (1)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2)掌握不同时期美术形式、风格和流派。 (3)通过优秀平面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横向、多向思维方式,从而开创丰富、新颖的审美境界,为提高版面设计的整体水平打下良好的根基。 4、素养目标 (1)增强学生视觉感受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感性素质。 (3)提高个人艺术修养。 (4)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课程设计思路 美术鉴赏课程由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三部分组成。美术鉴赏课程内容由若干学习模块组成,各学习模块依据课程目标要求进行设计,并通过活动建议具体展开。基础型课程:是使学生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健康的美术审美观念与情趣,促进学生美术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必修课程。拓展型课程:是发展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美术潜能,为学生进一步发展美术的某些专长奠定基础的课程。拓展型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修习。探究型课程:是学生自主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针对美术某一领域的问题进行更深入地学习、研究,从而获得并应用新的知识,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探究型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学习模块本课程主要分美术及美术鉴赏的基本常识、古老文明、宗教故事影响下的美术、艺术家的故事、中外美术之间的比较以及代表作品赏析四个模块完成。内容与要求根据四个阶段课程目标进行设计与编制,针对学习模块落实教学目标。活动建议主要从研究性学习、美术与社会及生活的融合、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等方面提出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建议。 五、课程内容设计 1、课程整体设计

美术课程标准(三年中职)

《美术》课程标准 一、实践教学任务、性质 本课程是职业技能课程,是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培养学生美术素质与综合素质、以及具备较强动手能力的素质教育课程。 二、实践教学目的、要求 该课程在教育专业培养计划中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主要课程;该课程是侧重于学生的技能技巧的培养。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审美能力、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为培养适应学前教育工作的、具备较强美术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优秀教师打下良好的美术基础。 三、实践教学内容及计划表

四、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 (一)课堂教学具体环节如下 1、教师讲授、示范动作 5 分钟 2、分解、演示 20 分钟 3、课堂练习 20 分钟(二)作业环节 作业以实践训练要求为标准,旨在通过练习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同时开展课堂演练和指正,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巩固。 五、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美术》课程与《书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学前儿童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基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等课程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教学中应注意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注意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对幼儿认识事物特点的认识,更好地掌握幼儿教育工作的规律,促进儿童的发展,从整体上去认识美术教学活动在促进儿童智力发展中的作用。美术课程是师范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只有学好美术课,掌握好美术技巧和方法,对美术有教浓厚的兴趣才有可能上好美术课。实践教学中通过讲授法、演示法与练习法相结合,以学生练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实现专业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多进行实际练习,多参加一些实践,如:实习,上校内实训课时多上讲台进行讲授等,为培养职业能力服务。 六、考核与成绩评定 实践课的考核方式:以实际绘写技能进行考核。 实践课的考核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成绩(作业、测试、提问、课内实验等)占30%,期末成绩占70%。期末成绩评定中对专业技能较强的课程应加大并确定技能考核的比例。

高中美术 美术鉴赏期末考试试卷(闭卷B卷)

《美术鉴赏》期末考试试卷(闭卷B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前括号上。 1、()《最后的晚餐》是的绘画代表作品。 A.米开朗基罗 B.达?芬奇 C.凡·高 D.拉斐尔 2、()1980年,尚在四川美院学画的罗中立根据自己在大巴山生活的体验以及与农民结下的深情,创作了《》这幅超级写实主义作品并且一举成名。 A、《劳动者》 B、《守粪农民》 C、《父亲》 D、《大巴山》 3、()下列作品不属于罗丹的作品是。 A、《吻》 B、《永恒的春天》 C、《思想者》 D、《米洛的维纳斯》 4、()《森林之神与仙女们》是画家的代表作之一。 A. 拉斐尔 B.达?芬奇 C.米开朗基罗 D.布格罗 5、()是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著名画家乔尔乔纳最成功的油画作品。 A、《大宫女》 B、《入睡的维纳斯》 C、《泉》 D、《瓦平松的浴女》 6、()下面作品中,不属于版画作品的是。 A、潘鹤《艰难岁月》 B、徐匡《奶奶》 C、古元《夏》 D、赵延年《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7、()巴黎圣母院是属于西方美术上风格的建筑? A 罗马式 B 巴洛克式 C 哥特式 D 拜占庭式 8、()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有。 A、《历代帝王图》 B、《历代名画记》 C、《秋江晴嶂图》 D、《庐山图》 9、()是俄罗斯著名画家克拉姆斯柯依的油画作品。 A、《不相称的婚姻》 B、《伏尔加纤夫》 C、《无名女郎》 D、《深渊》 10、()《大浴女》是法国印象派画家于1887年创作的。 A、雷诺阿 B、莫奈 C、塞尚 D、毕沙罗 11、()下图《秋艳》是20世纪中国著名画家的作品。 A、黄宾虹、 B、吴昌硕、 C、林风眠、 D、黄永玉 12、()1912 年,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图画美术院。。 A、林风眠 B、徐悲鸿 C、刘海粟 D、潘天寿 13、()黄宾虹是中国近代卓越的国画家。是他的最后一幅绝笔精品之一。 A、《黄山一线天奇峰》 B、《黄山汤口图》 C、《蛙声十里出山泉》 D、《雁荡山花》14、()20世纪是中国画尤其是人物画复兴繁荣的世纪。在几代画家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关注社会、深入生活、亲近人民、注重写实、结合传统、追求创新的现代人物画的传统。其中在现代中国人物画发展的历史上,贡献巨大,成就卓越。他们二位在中国人物画教学上的探索与成就,影响了不止一代学人,是我们值得珍视的宝贵传统。 A、徐悲鸿和刘海粟 B、徐悲鸿和蒋兆和 C、潘天寿和蒋兆和 D、林风眠和潘天寿 15、()《塔吉克新娘》是的作品。以该幅作品为标志,中国肖像油画掀开了新的一页。 A、董希文、 B、王式廓、 C、靳尚谊 D、詹建俊 二、填空题:共15小题,15个空,每空一分,共1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画家画舞不是靠照片,靠的是他非凡的目识、心视和意测的能力。他画舞独树一帜,别具 一格,目前还没有人达到他这样的高度。 2、唐朝杰出画家吴道子用状如兰叶或状如蕙菜条的笔法来表现衣褶,有飘举飞动之势,被后人 称“”。 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西方美术的代表作是毕加索的《》,东方美术的代表作 就是的《流民图》。毕加索是一幅抽象作品,而《流民图》是写实主义、现实主义的。这两件作品,各具特点,相映成辉,体现了东西文化各不相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4、王式廓的素描《》从1950年酝酿到1 959年完成,整整花费了10年时间。王式廓 把自己的事业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在创造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他手握画笔倒在画架之旁的极其敬业的精神成为了美术界的“王式廊精神”,这种精神也使我们在欣赏活动中受到了深刻的启发和教育。 5、中国画是以水为调合剂、以为主要颜料、以为主要工具,画在 上的—种画种。 6、丰子恺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杰出的文艺通才,他一生涉猎广泛,著作等身,他在文学、翻译、美术、书 法、音乐等方面均有较深的造诣。因此丰子恺曾被誉为“”的。 7、朱耷绘画艺术的特点是以形写情,变形取神;着墨简淡,运笔奔放;布局疏朗,意境空旷;精力充沛, 气势雄壮。他的形式和技法是他的真情实感的最好的一种表现。其暑款是“”,形似哭之,笑之,深刻揭示了他狂放傲岸的情性。 8、画家的牦牛,可以毫不脸红地与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并肩比立于中国美术史。他在动物 题材上40年代画牦牛和骆驼,50年代画熊猫,70年代画金鱼,都是神形俱佳,造型概括,笔墨淋漓,影响了新中国的国画风尚。 9、齐白石为我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艺术至理名言“”。这就 是艺术的辩证法。 10、《雅典学院》是佛罗伦萨著名画家作于1509---1511年间的壁画。 11、黄宾虹渊博的学识,丰富的书画实践,使黄宾虹的画论画史研究,有着深刻的独到见解。他概括出“”四字,成为了中国画艺术的境界和审美标准, 三、英译汉或汉译英:(7分) 1)民间美术。 2)Computer paintings 。

《艺术欣赏》课程标准

《艺术欣赏》课程标准 一、课程标识 课程代码:6012101 课程名称:《艺术欣赏》 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 总学时:28 学分:1分 适用对象:环境艺术设计 执笔人:周子良 制定日期:2012年7月6日 二、课程性质 《艺术欣赏》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职业技术课程之一,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基础教学平台。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理论基础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发展历史,提高学生对古代和现代东西方美术的鉴赏能力。研究各个时期艺术作品的风格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敏感和艺术修养,培养创新意识,完善学生的人格及艺术个性表现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想 1.本门课程是在原有对艺术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的角度了解美术与设计作品风格特征及发展脉络,理性地掌握风格设计的基本规律,以期指导设计创作的实际应用,增强设计创作的理性认知成分,使得应用设计更具专业特点,更有针对性。使得作品更具设计的学院化风格化。 2. 在课程教学中始终贯穿与突出设计主线,学生灵活掌握设计风格的发展演变。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美术与设计作品的理解,强化学生的设计技能,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抽象概括和理性认知能力。 四、课程设计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美术与设计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使学生逐步入门,通过学习美术与设计作品内容,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功能与形式、空间与形态的基本问题。 通过建筑初步课程的的学习,使学生对美术与设计作品的的基本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对美术与设计作品的的基本表现技法能够了解,对以后的建筑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掌握美术与设计作品的的基本构成要素。 2. 了解中、西古典美术与设计作品的基础知识。 3. 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功能与形式、空间与形态的基本问题。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养学生对艺术视觉形态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2.进行案列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设计意识的培养。 (三) 素质教育目标: 1.有创造思维、艺术个性、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及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设计分析的能力。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阅读资料和利用资料的能力。 五、课程内容及情境设计 根据工作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使学生掌握《艺术欣赏》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其构成形式、构成过程以及方法,并利用实例分析学习让学生了解其设计法则,达到独立完成设计的目的。 本课程设计了五个学习情景,教学组织表如下: 课程内容及情境设计一览表 情境名称典型工作任务或 训练项目 知识内容与教学要求 技能训练内容与 教学要求 素质要求 参 考 课 时 学习情 境一: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任务一艺术发展 的客观规律 1.艺术起源的 2. 艺术的发展 1.用辩证的方法 看问题 2.认识艺术起源 的最主要的动力 和原因 3.了解影响艺术 发展的因素。 具备一定 的理解、沟 通、表达能 力 6 学习情境二:艺术活动任务二艺术鉴赏 的审美过程,以 及艺术鉴赏与艺 术批评的概念区 分 1.艺术含义在西方的历 史演化过程 2.艺术含义在中国的演 变过程及当代理解 3.艺术的含义 4. 艺术活动(客体世界、 艺术家、艺术作品、接收 者) 1.古今中西方对 艺术的认识 2.正确理解艺术 的含义。 6

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一、导言 1.课程定位 中小学美术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学习艺术的基础课程。在艺术学习领域中,美术课程以视觉形象为载体,体验感悟为途径,审美教育为核心,美术知识和技能为基础,陶冶学生情操,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和实践能力,对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 中小学美术课程具有如下特征: (1)视觉性 美术学习中的欣赏与创造活动都通过视觉来实现。美术课程通过各种图形、视觉图像的刻画、暗示、诱导,使学生产生艺术的体验和联想,完成感受、理解、表现等美术活动,表达思想情感,进行情感沟通。 (2)审美性 美术学习的核心是体验和感悟视觉形象中美的因素。美术课程以丰富多样的内容和绚丽多彩的形式,让学生感官的愉悦与情操的陶冶相互浸润,潜移默化地提高审美能力。 (3)创造性 美术学习重视运用形象、空间、直觉、想象、情感等进行创造活动。美术课程能有效促进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逐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4)实践性 美术学习重视眼、脑、手协调并用的艺术实践活动。美术课程通过策划、设计、制作以及对多种工具材料的感知、应用,使学生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培养发现、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构建新的实践能力结构。 2.课程理念 (1)陶冶学生审美情操,不断提高美术素养 美术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要重视培养学生观赏美术作品的爱好和习惯,指导学生欣赏传统和现代优秀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传承和交流,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培养美化生活和保护自然的意识,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美术素养。 (2)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注重选择,多元发展 美术课程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观赏”、“练习”、“评述”等各种美术活动,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和运用不同的造型方法和实践途径学习美术。要注意尊重学生的多元需要,支持学生联系各自特点和兴趣开展学习,从有利于自主选择来设计课程,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3)拓展视野,在文化情景中认识和学习美术

刑法学综合试题(四)及答案

刑法学综合试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前的符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江某举枪射杀站在悬崖边的高某,枪响后,高某应声坠落悬崖。经法医鉴定:高某只有坠伤而无枪伤。推断:高某被江某枪声惊吓落崖身亡。江某的行为应定为()。 A故意杀人未遂B故意杀人既遂 C.过失致人死亡 D.意外事件 2.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但其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情况,属于( )。 A持续犯B结合犯 C连续犯 D.牵连犯 3.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应当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 )。 A.一定根据 B.主要根据 C.唯一根据 D.次要根据 4.死刑只适用于( )的犯罪分子。 A.罪大恶极 B.罪行严重 C.罪行极其严重 D.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5被判处死缓的,在死缓执行期间,如果( ),2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 A.没有犯罪 B.没有故意犯罪 C.确有悔改 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6.新刑法规定的量刑情节,不包括()。 A.从重情节 B.从轻情节 C.减轻情节D加重情节 7.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 )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 )。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8.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 A.可以免除处罚 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9.在考验期内发现假释犯还有漏罪,应当撤销假释,把原判刑罚与漏罪所判刑罚,按( )的方法,实行数罪并罚() A先减后并B先并后减 C.刑法第69条规定 D.刑法第71条规定 10.某甲犯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数额巨大,应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其追诉期为( )。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犯罪的基本特征是()。 A.具有社会危害性 B.具有刑事违法性 C.具有刑罚当罚性 D.具有特殊复杂性 2.构成不作为犯罪前提的特定义务的来源有()。 A.法律明文规定的特定义务 B.公共生活准则要求的义务

(完整word版)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十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前的美术课程比较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内容与形式都比较单一,基本上是临摹,老师在上面画什么,学生在下面就画什么,几十个孩子都画得一样,大家也总是用“像”与“不像”来评价学生的作品,像就好,不像就差。其实这只是进行了造型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创造性,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美术课程与以前的课程比较,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面向全体学生,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学习、发展美术素养。 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现在的美术教材选择了更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并结合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所以,现在的美术课程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现在的课程,每一册的内容都非常的丰富。除了绘画,还有使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的手工制作。如,彩色纸、挂历纸等的粘贴;废旧材料的利用;橡皮泥、泥巴的、纸等的雕塑……每一课的内容都可以采用多种表现形式来创作,比如《圆的世界》这一课,就可以用画、粘贴、捏橡皮泥等形式来表现圆形的物体。教学方式也多种多样,大多采用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来教学,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课堂也不局限于教室;孩子们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 教材中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比如《多彩的拉花》这一课,就是让学生创作出作品装饰自己、装饰教室。

法律硕士考研:刑法学试题答案及解析精选

2016法律硕士考研资料:刑法学试题答案及解析(9) 单选题 1、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着轻微危害不大的( )。 A.不认为是犯罪 B.也应当以犯罪论处 C.可以认定是犯罪也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D.可以认定是犯罪 2、狭义上的刑法是指( )。 A.刑法典 B.单行刑事法律 C.附属刑事法规 D.单行刑事法律和附属刑事法规 3、某外国公民劫持甲国民航公司一架客机降落在我国某国际机场,则对其适用( )刑法。 A. 中国 B. 某外国 C. 甲国 D. 中国或者甲国 4、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经过外国审判后( )。 A.我国刑法不予追究 B.仍可以以我国刑法追究 C.特殊情况才追究 D.一般情况不追究 5、陈某抢劫出租车司机甲,用匕首刺甲一刀,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甲发动汽车追赶,在陈某往前跑了40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法令行为 B.紧急避险 C.正当防卫 D.自救行为 答案:1—5:A A A B C 单选题 6、精神病人在( )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A.无意识或者无法控制 B.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 C.不能辨认或者能控制

D.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 7、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时候( )的人不适用死刑。 周岁18周岁,不满16已满A. 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C.不满16周岁 D.不满18周岁 8、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并将棉被盖住婴儿头部。半小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婴儿已无呼吸,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婴儿系俯卧使口、鼻受压迫,窒息而亡。甲对婴儿的死亡结果有何主观罪过? A.间接故意 B.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9、王某毒杀其父,其父服毒尚未死亡,王某急送其父到医院抢救,但抢救无效死亡。王某的行为属于( )。 A.故意杀人未遂 B.犯罪中止 C.故意杀人既遂 D.意外事件 10、梁某与程某共同盗窃了某一珍贵文物“铜鼎”之后,二人又用斧子将铜鼎砍碎,目的是便于销赃。那么,梁某和程某的行为属于( )。 A.继续犯 B.想象竞合犯 C.牵连犯 D.吸收犯 10: D D C C C —6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